時間:2022-05-29 10:49: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情境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心理學研究表明,發現問題是思維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當個體感到需要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時,思維才算是真正地開動了。良好的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創設一種緊張、活躍、和諧、生動、張弛有度的氣氛。因此,巧妙地設置問題是一種教學藝術境界。
首先是時間上要巧。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在每節課的起始階段,學生對新課的學習內容懷有好奇心,注意力比較集中,應把握這一時間,用新穎的方法、生動的語言、別致的形式、巧妙的手段把學生引入一種亢奮的狀態,使新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使新問題的解決得心應手。如在講“有理數的乘方”時,以“印度國王獎賞發明家”的故事引入新課,能立竿見影地使學生迅速進入“戰備”狀態。
其次是在知識接受上要巧。在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在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結合點,以及知識理解由易到難的交替點,巧設問題情境能暢通思維、鈍化矛盾,達到“柳暗花明”之效果。如“等邊三角形”性質的教學是在等腰三角形性質基礎上進行探究,這些內容由于學生在小學時已有所了解,在學習時往往處于囫圇吞棗的狀態,缺乏較全面的認識。讓學生動手操作“折疊”,從動手中體會研究對象的性質,從觀察中得出所學的結論,再引導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生就能對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有較全面的認識和較深入的理解。
再次是問題設置坡度要巧。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由具體到抽象地深入認識問題。如講《梯形中線位定理》一節時,可分設若干個問題從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入手,讓學生經歷復習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猜想梯形中位線的性質、通過動手剪拼驗證猜想的過程,循序漸進地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二、創設開放情境,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創設開放式情境,可激發學生從不同的方面、途徑、角度去尋找與學習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知識,它對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敏捷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都有重要的意義。如在學習了因式分解的方法后,給出一個三項式,先用提公因式法,再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讓學生經歷方法的形成過程。學習分式方程后,讓學生以此為背景編一道實際應用題,編題的過程就是學生理解學習內容、應用所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體驗成功的過程。
三、創設應用情境,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現代數學的發展要求數學課程具有更強的實用性,具體表現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和選擇上,重視所學內容和生活的聯系,重視學生的探索和創新。這也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合適的情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抽象知識之間的橋梁,它一方面能讓學生體驗數學存在于生活實際之中,另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對接受新知識的渴望。如在講二次函數的最大(?。┲禃r,把運動員跳水的最大高度問題抽象成拋物線問題,把物流公司的運費、里程、利潤問題構建成二次函數問題,這樣能讓學生學習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又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創設美學情境,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英國哲學家羅素指出:“數學如果正確看它,很有趣。”作為教師必須最大限度地挖掘數學學科中的美,讓學生感到數學不枯燥、數學中有美,從而對數學中所蘊涵的美產生興趣,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維持長久的審美情趣、創新興趣?,F實生活中大量有關數學的圖形,有的本身就是幾何圖形,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例如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在欣賞“海上日出”美景的同時,感受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變化;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視頻中獲得“五環”旗的欣賞美感。同時,教師培養學生發現、創造美的過程,也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過程。
五、創設德育情境,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論文關鍵詞:英語教學法,案例教學,教學案例,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
案例教學(Case-study Method)起源于范例教學模式,屬于喬伊斯和韋爾(Joyce &Well)的“概念獲得”教學模式,目的是通過實例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新概念。案例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要求,描述一個具體的教育情境,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對這些特殊情境(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探討處理方案,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從學習者的角度分析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案例教學模式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說就是一種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是以討論為基礎的學習,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的。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在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發展技能和心智,從而完善所學知識結構,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倡導探究學習的重要性。
1. 利用真實案例情境,促進學習者積極參與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接受式的理論講解模式,學生被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學習興趣很難被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也受到很大抑制。案例教學法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積極的參與教育論文,課堂互動應該是多維度的,教師的角色是多元化的。教師應該設計和組織課堂案例分析與討論,反思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聯系,來指導實際的教學活動。案例材料可以是文字或音像,甚至是真人示范。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選用適合的案例來開展教學活動,真實、具體的案例情境極大地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與熱情,學生主動地學習這些生動的案例材料,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
2. 基于問題的案例教學模式,利于培養探究性學習方式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探究學習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法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探究學習也稱發現學習,它的整個過程可以概括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由學生自主完成免費論文。案例教學模式是以布魯納(Bruner)的知識構造觀點和皮亞杰(Piaget)的認知發展作為理論基礎,以信息加工為主要策略,通過“教師呈現范例”,“學生分析范例”和“學生創造范例”三個不同階段,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由具體到抽象的知識建構,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案例教學模式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遷移的規律提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案例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的意義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師范院校和培訓機構應根據基礎教育課程的目標和內容,調整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英語教學法》是英語專業師范學生的專業必修課,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增強對英語教學的認識,能用正確的理論知識去指導、評價和進行英語教學實踐,并能根據中國英語教學的實際科學地進行制訂教學計劃、實施教學計劃、評價教學效果諸方面的工作。為了適應中學英語課程改革的需要,《英語教學法》課程應調整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深化對教學方法及策略的理解,致力于提高英語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及素養。
1. 在教法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搭建平臺,實現知識與技能之間的轉化
《英語教學法》課程本身依托于實踐研究成果,如果脫離實際的教學情境,單純拘泥于教法理論的講授,即便教師把教法理論講授得很深入、全面,活生生的教法也容易變成干巴巴的教條。而很多教師采用的是固定的教材,其基本理論框架大體相同,理論性過強,有效的教學法太少,操作性低。案例教學模式注重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環境,并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探究與反思教育論文,促使他們將自己的專業意識、知識、技能進行整合,實現教學理念的自主構建。應用案例教學,能夠使學生在體驗真實的課堂教學環境過程中,有效地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技能結合起來,進而更好地掌握教法理論知識。所以案例教學模式能夠體現《英語教學法》 “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雙重學科特點,通過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英語教學法》實現培養素質高、能力強的新型教師的教學目標。
2. 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實踐,培養師范生的反思及創新能力
《英語教學法》是一門不斷發展的介于理論和實踐的課程,既強調理論又重視實踐,它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進而達成實踐經驗的形式化、理論化。然而,《英語教學法》教學中教師多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教學能力培養。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機械地灌輸教法理論,缺乏情景設置與活動安排,學生沒有積極性,被動地參與回答,師生間的互動單一,學生對教法理論的理解浮于表面。Wallace主張通過“反思模式”中的語言發展、知識學習、實踐、反思等階段實現專業能力發展的目標。這種模式從根本上突出了知識學習和實踐是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案例教學中,對教學具體情境分析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發展反思能力,進?促進感性經驗向理性知識轉變。學生完成對案例的理論分析之后,需要制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并進行實踐檢驗,評價該理論的實際教學效果,最后綜合加工各種信息,在大腦中構建教學理論框架,形成創新型教學理念的最終目的。所以,這種案例教學模式不僅僅使學生停留在獲得固定的原理、規則,而是ü探索、研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Α?
三、案例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法》教學中的實施環節
案例教學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案例背后的教學理論、原則,并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和創新,切實地提高教學能力。在《英語教學法》課上,教師呈現具體的教學案例,讓學生植根于真實的教育教學情景之中,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實踐來學習新的概念。案例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法》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下面幾個環節:
1. 課前精選案例,設計教學過程
精選案例是案例教學的起點,教師在課前應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精心選擇所需要的案例,而且要確保所選擇的案例材料很典型,有代表性,反映一定背景下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創造探究問題的情境,學生通過該案例的學習能夠達到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法教師還需要搜集案例所涉及的背景知識教育論文,設計適合討論的問題及相應的拓展練習。另外,根據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選取能夠反映當下中學英語教學現狀的優秀教學案例,便于學生感受實際教學情境,了解教學的前沿動態。例如,在學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之前,教師課前可準備一堂任務型英語教學的示范課及相關背景信息,并設計討論的問題及探究問題的方法等。
2. 課堂呈現案例,提供探究方法
在呈現案例時,教師可以簡單介紹案例的背景信息,然后讓學生閱讀或是觀看案例材料。教師在這一環節中,需要講解或示范探究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從案例中獲得的某種體會和感悟進行思考、分析、爭辯和決策,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甄別各種信息,分清主次,抓住關鍵,層層推進,挖掘出現象背后的理論原則免費論文。由于選取的案例一般比較復雜,蘊含許多問題,教師必須指定某一具體問題,要求依據當時的具體情形作有針對性的分析,探尋特定案例背后所隱含的各種背景因素。所以,教學法教師要具備分析案例的能力,將蘊含在其中的教育理論呈現給學生,并且幫助學生在抽象的概念和案例情景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系,指導學生將獲得的感性體驗上升為理性的認識。
3. 小組討論案例,探究教法理論
案例教學本質是一種學生為主體的合作、探究式學習,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個體如何從學習過程中獲得經驗、鞏固理論知識。小組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的核心環節,教師要營造寬松、民主的氛圍,組織和引導小組思考案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從執教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地體會實際的教學處境,分析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并展開討論。案例討論往往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要求學生合作探究,用觀察、傾聽、交流、決定以多種方式參與討論,提高學生分析、綜合、歸納、推斷等認知能力,同時也提高表達能力、辯論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等能力。在小組報告結束后,教師需要及時點評各組案例討論的成果,總結案例蘊含的問題與解決方案,重申教法理論的要點與適用性,并安排課后教學實踐任務,同時啟發學生思考在類似的教學情境下教育論文,運用何種教法理論,采取何種教學策略等。
4. 小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能力
案例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就是學生運用教學理論指導具體實踐教學。通過案例教學實踐活動,學生既能應用理論知識去解釋和指導教學實踐,又能在實踐基礎上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為了能夠深入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學生應該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案例教學活動,培養小組合作意識,首先根據案例設計教學計劃,然后合作演練,最后對自身、對同學的教學過程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教師在案例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始終指導學生把教學理論與實際教學環境緊密結合,創新運用所學教法理論,不斷發現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需要對自身及其他同學在案例演練過程中的表現作出適當的反饋和客觀的評價,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最優化,進而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本文探討了案例教學在《英語教學法》課程中的應用,學生通過對教學案例分析、討論與實踐,能夠內化所學教法知識,形成教學理念,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獨立反思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帶動英語師范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切實提高師范生的學科教學能力。當然,在實際課堂操作中還存在許多不定因素,這些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反思、總結,對案例教學具體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民杰,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于連江,張作功,以案例教學模式培養實用型英語人才[J].外語界, 2001(6).
[3]刑志,案例教學模式探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貉ПJ].2007(4).
[4]雷彩,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6
關鍵詞:教育科研;根本任務;必要性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學研究的簡稱。關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關的學術論著中有很多種表述,但無論哪一種概念表述,其核心內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種揭示教育規律的創造性認識活動。”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務是揭示教育規律,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務則是揭示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雖然近幾年,科研興校、科研先導的觀念逐漸被許多中小學管理者和教師所認同,但總體上來說,與教研活動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學還是一種高大上的活動,特別是在農村中小學,更顯陌生和遙遠。當前,很多中小學老師對教育科研的理解還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寫論文”“教育科研就是申報課題”等這些簡單的認識上。有些中小學校為了促進教育科研的繁榮,要求老師人人做課題、年年寫論文。這樣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無計劃的盲目狀態,是一種表面上的繁榮,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并無多大益處,反而會給老師徒增科研負擔,讓老師對教育科研表現出抵抗和厭惡的情緒,也不利于中小學開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動。
中小學的教育科研應該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出發,以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問題為導向,特別是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通過科學的論證,根據本校具體情況設計詳細具體的有效教學實驗方案,開展課堂教學領域的全面改革研究,從而揭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有效教學規律,提煉出符合本校實際的有效教學模式,進而從整體上改進學校的課堂教學,提高學校課堂教學效率。而這些通常是學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須開展教育科研。
對教師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脫離教師教學實踐的額外負擔,而是教師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學規律,改進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必然需求。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申報教育科研課題都是為了論文評比活動及職稱晉升的需要,并非是為了研究和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這種偽教育科研難免會成為教師無奈的選擇和額外的負擔,難免會出現論文抄襲和科研造假的現象。中小學教師要想在專業上尋求長足發展,改變被動教書匠的職業形象,開展基于內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條必經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榮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的江蘇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李吉林老師無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是一項持續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為了獲獎,不是為了寫論文,也不是為了評職稱,而是真正處于自身改進教育教學的需求。李吉林老師說:“教學是教師的頭等大事。為了孩子的學習,幾十年來我矢志不渝,在教學上持久地下功夫?!?/p>
綜上所述,無論是學校的教育科研還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務都是為了解釋教育教學規律,并用來改進教育教學實踐。根據教育科研的具體任務不同,德國教育學家布蕾津卡將教育科研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狹義的教育科學研究,其具體任務是描述和解釋教育事實,揭示教育規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問題;第二類是教育哲學研究,其具體任務是提供教育價值取向和規范取向,回答“教育應該是什么”的問題;第三類是實踐教育學研究,其任務是在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哲學研究的基礎上,為教育實踐的具體實施提供理論指導,回答“教育應該怎么做和應當做什么”的問題。中小學教育科研更多偏重于第三類實踐教育學研究,通過揭示教育規律,為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張 瀅.奏響小學教改的中國旋律――記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李吉林和她持續36年的“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N].中國教育報,2014-10-23.
“寫教學故事”就是讓教師將自己認為很有意義的某一教學事件,具體地記敘出來,使之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案例。在敘述故事的同時,可以不拘形式地結合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或體悟。顯然,這樣的教學故事和教育論文是有著根本區別的。如在表達方式上,“教學故事”是以記錄實事為主,而不是以論辯為主;在文章體例上,“教學故事”是記敘為主,兼有一點夾敘夾議,而不是純粹的議論文;在寫作思路上,“教學故事”常采用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思維方式;而不是由論點為中心的演繹思維方式。由于“教學故事”記敘的就是教師發生在自己工作中的那些具體事情,有著親歷的基礎和“情境性、形象性和行為性”的依托,教師把它寫下來不僅不會覺得困難,而且會善于、樂于講述眾多的這樣的故事。
請先讀一讀俞東江老師寫的一則題為“感悟‘笑笑’”的教學故事:
教學《驚弓之鳥》一課,我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更羸笑笑說:‘不是我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后句:“更羸此時為何‘笑笑’?他在笑誰,笑什么?你們能讀懂這里的‘笑笑’嗎?”
學生很有興趣地默讀思考。一會兒,議論便展開了,而且出乎意外的熱烈:
“更羸在笑魏王,笑他大驚小怪,笑他無知。因為當更羸說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時,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當大雁被更羸‘射’下來后,魏王又大吃一驚,他根本就不知道這其中的奧妙?!?/p>
“我認為這是一種成功的笑。因為更羸說到做到,他成功了!”
“從課文最后的一個自然段可以看出,大雁掉下來是在更羸的預料之中的,而且課文前面就講到‘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來?!瘡摹灰汀梢钥闯龈鷮@件事很有把握,大雁被‘射’下來,不是湊巧的。所以更羸的笑是胸有成竹的笑,是得意的笑。”
“??!是胸有成竹的‘笑’,也是十分得意的‘笑’?!蔽尹c了一句。
“我有補充,更羸的‘笑笑’不是得意忘形,而是包含著一種謙虛。盡管他很有把握,可他還是說:‘我可以試試’,并不是很狂妄的笑。所以,只是‘笑笑’,沒有大笑?!?/p>
“我認為更羸還在笑那只‘驚弓之鳥’。因為那只大雁,雖然受過箭傷,但也太膽小了,聽到弦響就被嚇壞了?!?/p>
……
我為大家的議論感動了,說:“同學們對更羸的‘笑笑’理解得非常透徹,那更羸的本事又是怎么來的?”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學們的思路又開始登臨一個新的制高點。
課文中僅此“笑笑”二字,但感悟的空間卻很大。讓大家自由地議論,就很自然地對整篇課文作了整合的思考,才發現了在“笑笑”背后的豐富蘊意,以此“點”帶動“面”,使“笑笑”這個不起眼的詞成了“感悟”的觸發點。
過去,我常為學生感悟不起來而困惑,現在看來是沒有找準“感悟””的“觸發點”。一旦找對了這種極富挑戰性的“觸發點”,學生的感悟就會自由地奔涌而出。這與更羸的“只拉弓,不放箭”之巧妙,是否也有異曲同工之理。
論文摘要:文章論述了高校教師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側重探討了信息化環境中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有關途徑,即借鑒敘事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利用教育博客和網絡教育論壇積極開展網絡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性
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個部分。信息能力指恰當選擇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信息以及創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養的核心,是當今社會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是高校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完成人才培養任務的時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時代,大學生完全有能力從各種現代傳媒尤其是網絡中獲取大量信息,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不再是無知者,淵博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從學生那里獲得權威地位以及話語權的資本。網絡信息資源獲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師在傳統教育意義上作為知識傳播者的功能。平等對話、多向交流逐漸成為教學常態。高校教師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術及時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學養,把握信息化環境下專業結構的新內涵與新轉變,并且以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吸納各學科的知識與理念,在此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專業知識的創造與開發,把學科最新成果特別是自身的最新研究過程與成果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專業深度與廣度并且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術與所教課程的整合等,達到信息化環境下教學與研究相長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時代,高校教師應該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學識以及自己經過長期的學科訓練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術去指導大學生對大量信息進行甄別、處理與加工,培養大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并且激發大學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養大學生的研究能力,決策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組織者、引導者、管理者,甚至是學生成才的設計者。教師自我的人生價值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實現。這又會激勵教師更自覺、更主動地投人教育事業。這是信息化環境下教學相長的理想境界。
高校教師在有組織的、系統培訓缺乏的情況下,可以借助信息化環境提供的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意識地、自覺地、主動地培養自身的信息素養。高校教師謀求自主培養、自主發展在當前來說會是一條很好的發展出路。當然對于不具備一定信息能力的部分高校教師來說在開始時會是艱難的,但就像計算機不是全學會了才能開始操作使用,而是往往在不斷地犯錯誤中學會使用計算機一樣,信息素養的培養也是適合走“做中學”之路的,也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才能逐漸提高信息素養??傊?,信息化環境下的高校教師應是具有信息素養的、具有終身學習和研究能力并自主發展的智慧型教師。
二、高校教師應積極參與網絡教研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能力是習得的性能,能力的發展和提升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在關于教師教育的研究中,“反思范式”正成為國際教師教育的主流。目前,我國高校教師教學能力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徑是教學反思,教師持續不斷的教學反思是應對能力發展艱難的較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小學教師比較廣泛采用的敘事研究和行動研究是兩種非常強調反思的研究方法。這兩種方法對高校教師來說很有借鑒意義。
網絡教研是隨信息技術教育應用逐漸深化而出現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點是能夠實現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促進教師緘默知識的顯性化以及專家引領下的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目前高校教師如果能把敘事研究、行動研究和網絡教研密切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必將非常有助于教學能力的發展。
1.兩種教學研究方法
(1)敘事研究法。在教學中的敘事研究法指教師通過記錄、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情況、教學事件來反思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的教學研究方法。教育敘事研究與Blog(博客)相結合,恰是一種天賦的完美結合。一個是教師的所思所想,一個是全球化的數字化的交流環境,二者融為一體,為每一個普通教師的發展掀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的基本途徑主要有三條:第一,在教學實踐中解決問題。教學過程本身就是研究過程;第二,通過合作研究,提出和解決教育問題;第三,以敘事研究的方式表達出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便公開討論?,F代信息技術在這些方面都能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2.在網絡教研中可采用的技術形式
(1)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對高校教師個人來說可以作為開展敘事研究、行動研究的電子記錄本,可以隨心所欲地、有詳有略地自主記錄教學中發生的教學故事、教學事件并進行教學反思。和傳統紙質記錄本相比高校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教育博客中的內容,比如增添、更新、分類、保存、備份、共享等。另外,教育博客依托網絡技術具有的共享性、互動性也是傳統紙質記錄本望塵莫及的,可以很方便地與他人或群體開展合作研究。
(2)網絡教育論壇。網絡教育論壇可以幫助教師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變成話題、專題,及時地展開討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學活動以及敘事研究、行動研究中產生的問題和矛盾。目前網絡教育論壇形式非常多樣,比如有的以獨立主題出現,有的分布在綜合類教育網站中或在具體學科網絡課程特別是精品課程中,有的由個人自發主持,有的由官方組織機構主持,等等。高校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教育論壇參與交流、討論,甚至可以參與論壇的創立,成為論壇主持人。
此外,聊天室和QQ群也可有效開展教學研究。
3.網絡教研的主要優勢
(1)網絡教研能更好地突破時空的限制。一般來說,只要能夠上網就可以隨時進行教學研究。這種自由性、自主性對高校教師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容易持續激發高校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
高中語文論文2000字(一):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分析論文
摘要:“新材料作文”近幾年來正往高考作文焦點的方向發展,這種形式的作文更多的要求學生有發散性思維及對事物的廣泛認知,從而檢測學生的審題能力。
其實這種類型的作文比以往類型的要簡單得多,因為新材料作文的內容比較開放,是在有關材料已經由命題者給出的情況下,考生按材料在不脫離中心點的基礎上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此時就會有很多的考生因會錯了意而創作出脫離中心點的文章。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本文以審題立意和教學策略為主體,探究如何才能讓學生快而準地命中主題以及審題立意方面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
引言:
“審題”和“立意”作為新材料作文的重難點經常使學生教師手足無措,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分不清主次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考試時的作文立意及命題,更是會出現“偏題”情況。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并且多進行一些有利于構建思維的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審題與創作水平大幅提高。
一、語文學習中,新材料作文占重要地位
(一)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
新材料作文非常考驗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因為寫作一直與閱讀理解緊密相連,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極為罕見,由此可以看出語文這門課在當今社會已經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也越來越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使語文教學在教學改革中成為一項重要任務[1]。這種形式的作文要求學生先對材料進行“精讀”并標出關鍵詞,而后再考慮這一段材料的主題并對其作出總結,最后根據上述進行創作。如在分析“IBM公司信守承諾”的材料時,可以發散思維逆向思考,如果企業想要擁有市場就必須有客戶,而擁有客戶的前提是取得客戶信任,這一要求就需要以誠信為基礎,從而依據上述判斷為材料準確立意。因此在這里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和思維能力,用發散性思維將材料主題豐富化,同時這樣的思維能力也可以直接決定立意的合理程度及作文分數,所以考驗學生在閱讀中的思維發散程度是新材料作文中的加分點。
(二)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低不僅僅靠書面表達來體現,更多的是靠好的思維能力,“新材料作文”是要求學生在精讀材料的同時盡可能多方面的考慮以確定立意,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探究材料主旨,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出自己對材料的理解,確定立意過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一句話理清文章脈絡伴隨清晰的思路開始創作,在創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都與學生的思維密不可分,同時華麗的詞藻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給文章添加一些色彩的同時讓教師覺得該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高、語文功底深厚,這很利于教師加分。
二、對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的探究分析
學生的閱讀水平直接決定了審題能力,新材料作文重點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能否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文章中心思想并作出多方面的考慮而后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教師發現學生的審題能力并不突出,那么就要從其精神世界入手[2]。學生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只是對接觸到的東西進行機械化解讀導致思維固化,這就影響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得學生的思路單一且偏離正確軌道。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引導學生將所接觸到的語言,所學到的知識與精神世界聯系在一起,使得精神世界與個人情感相結合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材料觀點和思想。同時學生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發表觀點且使自己脫離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如教師在教學新材料作文“一諾千金”時,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著手深入思考判斷出材料中心點,而后帶動學生講述一些自身經歷或是讓學生以發散性思維反向立意,從這些開始進行創作,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這樣的課堂氣氛不只會讓學生覺得輕松,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和思維邏輯能力。
三、注重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引導學生了解時事大事
在傳統語文教學形式的影響下,大多數高考作文都是“現象型”的,因此大部分學生判斷立意的出發點會比較單一,其實這些本沒有問題,但事實上如果只是這樣簡單的判斷難免會有急功近利之嫌,寫作并不是為了比較高低好壞,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從寫作中得到啟發升華自己去感受生活,這才是寫作的真正含義。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關注社會焦點,從中受益并得出有價值的觀點用于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如在分析“畢福劍不雅視頻”事件時,可以一改往日從批判角度出發的寫作方法,從鼓勵社會的角度出發,在事件中可得出的結論:對社會公眾人物的言行明確衡量標準不放松并不是社會退步,反而是社會進步的表征,而后引出輿論場和媒體平臺來確定立意為言論自由或是責任等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新材料作文的特點就是主題內容豐富廣泛,對此教師應該拋卻舊觀點而進行新時期的開放性寫作教學,拓寬學生思維,保持積極上進的心態,深化每一次得到的啟發,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對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準確性。
高中語文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策略論文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語文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五千年發展中的文明成果。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從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出優質的文言文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近些年來,我國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熱播更是牽動了全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心。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就文言文這部分教學內容而言,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能夠提高學生興趣為目的,在符合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基礎上落實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實現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標。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策略作以下幾方面論述:
一、以直觀畫面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不少膾炙人口的文言文故事經過合理的改編搬上了熒幕,而當下的課堂環境也有著先進的教學設備的應用?;诖耍鳛橐幻聲r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可通過以直觀畫面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文言文的情境當中,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從而在新課改背景下達到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時,首先,我以多媒體技術將滕王閣的場景映在了學生的眼前,將學生的精神集中在了課堂上,讓學生想象如何用語言描繪眼前的畫面,進而為學生介紹了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后,我引導學生劃分了文章層次,通過結合多媒體技術中的場景,指導學生賞析了本文優美的語言,幫助學生了解了駢文的兩大特征。之后,我通過帶領學生賞析文章中的重點語句,帶領學生學習了文章表達的方式方法,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對偶和用典的作用。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我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畫面,培養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濃厚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切實在新課改背景下達到了優化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以誦讀情境激發學生文言文情感體驗
從表面上看,文言文的文字過于枯澀,很難一氣呵成的進行誦讀,但是通過對文言文的深入研究不難發現這是具有韻律美的一種文本。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懂得將誦讀情境落實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動力,讓學生帶著感情去理解文言文,從而實現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赤壁賦》這篇文言文時,首先,我為學生播放了這篇文章第一段的音頻,讓學生想象所描繪之景,由此激發了學生學習這篇文言文的情感,進而為學生介紹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引導學生認識了“賦”這種文體。然后,我播放了這篇課文的朗誦音頻,旨在使學生感受到文章聲韻美的同時對課文進行正音。之后,我引導學生分析了文章內容,使學生了解了本文寫景、議論、抒情、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以及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最后,我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處境交流了學習這篇文章的收獲。這樣,我以誦讀情境激發了學生文言文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理解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切實實現了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目標。
三、以合作學習培養學生文言文積累習慣
一般情況下,集思廣益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而合作學習的開展是集思廣益方式的一種,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因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組織學生相互交流文言文內容,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知識進行積累,使學生養成積累知識的良好習慣,從而完成構建高中語文文言文高效課堂的任務。
本次考察活動一行25人,分別來自黑龍江省、河北省、江蘇省、四川省,以及北京市和上海市??疾炻肪€是從高雄開始,路經臺南、臺中和臺北。
臺南協進國小推行生命教育有八年之久,是臺南地區生命教育的核心承辦單位。臺南市生命教育資源中心(life.sjps.tn.edu.tw )就設在該校。學校另一個特色是鄉土教育課程。學校配有小小導游員、鄉土藝術、鄉土童玩、校園學習步道等一系列培訓,豐富多彩、有聲有色,帶動了臺南地區鄉土文化的發展。
臺中永安國小所屬學區遼闊,共有閩南、客家、外省、阿美及布農等族群,學生家長以種茶、制茶等茶產業為主,校園以自然生態、美化綠化為特色,積極達成“學校社區化、社區學?;钡哪繕?。永安國小推行學生的書法學習有15年,學校設有“墨耘”碑墻,以陽刻方式雕鏤于硅晶石上。碑墻上孩子們娟秀豪邁的書法映射出他們內心的情感。永安國小的家長會又是一道風景線,完善的家長協會制度輔助資金及督促學校的建設,無疑增添了學校教育的力量。
惠明特殊教育學校,是臺灣24所特殊教育學校中惟一的私立學校,服務全臺灣最多的視多重障礙學生?;菝鞯牡谝幻鎵κ菐熒氖钟?學校領導手印放在最底層,他們倡導為學生和老師服務,這就是學校的精神――仆人式管理理念。學校音樂人才輩出,“小小樂團”多次獲得特殊教育音樂優秀獎。賴校長在簡報中提到:“殘疾兒童也是生命的個體,也有生命的價值,也有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只是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
進入臺北,雨水也阻擋不了熱情,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學生用雨傘歡迎大陸地區參訪代表的到來。在學校禮堂,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13屆“全球熱愛生命獎”頒獎典禮即將在這里舉行。
世界宗教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生命教育情境體驗館,幫助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體驗生命的可貴,進而尊重、關懷與珍愛生命并藉此找回生命的尊嚴與快樂。其中在“生命之旅”廳體驗“初生”“成長”“中年”“老年”“死亡”及“死后的世界”等五個生命歷程,仿佛進入生命的隧道,讓參訪代表感受到生命的短暫與生命意義。這是一個生命探索與美化人生之旅。
臺北護理學院悲傷療愈花園于2003年建立,理念與設置屬于“園藝治療”的延伸,并與中國“道法自然”的造園旨趣以及“自然和諧”與“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有所呼應。花園配置有自我療護區、人際互動區、和解花園區與眼淚池、紀念看板等,并在每個角落栽植各種配合心理治療或輔導的花材,布置詩詞、藝術創作品,使花園每個角落達到心靈觸動與省思,提供結合自然與人文、天人合一的情境。
參訪時恰逢雨歇時刻,此時此景,落入眼簾的第一道風景線就是“眼淚”雕塑,林倚云所長心得分享就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哭。那潺潺的淚池汩汩匯成一道淚溪,貫穿于花園之中。追思平臺及家庭追思丘可讓每個人學會追溯與反思,緬懷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每個人。在后半程才看到五彩繽紛的花壇,感受到經歷一段悲悵后的喜悅。林所長讓大陸參訪代表每個人手拉手圍成一圈站在祝福區及愛心花壇邊,閉上眼睛,默默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祝福與禱告。相信這樣簡單的祝福會給每個人生命的過程帶來改變。
2010“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是一場高水準國際性研討會,演講嘉賓之一是Professor Kenneth J. Doka ,他的演講主題是:兒童與青少年的死亡教育與輔導;另一位是Professor James H. Austin,他的演講主題是:禪修,大腦與健康。兩位專家質樸而謙卑地分享他們自己的學識之見。下午是論文口頭發表時間,參會代表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及見解,尤其涉及生死臨終關懷,更讓每一個生命教育同仁倍加關注,每一個觀點代表們都斟酌小心,共同探討相互學習,以資共同進步。這一點讓我們深感國際學術水平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