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18:03: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保與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建設和諧節約型校園,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保護環境的積極宣傳者和實踐者;同時,也為提高學生的實踐及科技創新能力,__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舉辦__第五屆大學生環保作品大賽。請各院部積極做好宣傳、組織報名和參賽等相關工作?,F將活動方案通知如下:
保護人類環境,倡導低碳生活,構建和諧節約型校園。
__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粕?/p>
作品分三類,即文章、攝影作品和環??萍贾谱鳌?/p>
1、文章,具體形式和要求如下:
本次文章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的環保實踐和生態體驗,參與綠色家園創建活動的經歷、故事和感受,以及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節能減排、構建節約型校園等方面的創意、設想、調查報告和科研論文等。
(1)文章必須是以環保和構建節約型校園為主題,如學習環保知識的體會,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報告、建議等;
(2)題目自擬。題材為: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應用文、散文、雜文、言論或調查報告;
(3)文章內容健康,有現實意義;
(4)科研論文以學生本人的實踐創新課題為主;
(5)文章必須用a4紙打印且題目為3號,文章內容為5號宋體字。
2、攝影作品,具體形式和要求如下:
(1)以環境保護為主題。
(2)需要具有一定的創意,具體形式不限。
(3)作品需以照片的形式上交參賽,并附有1000字以內的創意說明。
3、環保科技制作:具體形式和要求如下:
(1)可以制作各類形的模型,要求必須是實物;
(2)模型的材料不限,但必須本著節約、環保、實用、美觀的思想;
(3)模型要結構合理,比例適當,具有代表性、創新性、環保性,安全性。
1、宣傳與發動:
10月29日—10月31日,通過校園廣播、宣傳版面等形式向廣大同學積極宣傳此次活動。
11月1日—11月20日,利用課余做好環保調研,準備提交作品。
2、作品提交:
11月21日—11月30日,學生以系團總支為單位向大賽組委會報名提交作品,報名地點設在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團總支(a-01樓209房間)
3、評比表彰:
12月1日—12月8日,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和相關教師對參賽作品進行評比,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和最佳創意獎若干名;在12月9日,進行總結表彰。
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賽,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按照上報方案完成作品。比賽期間,參賽者(組)可以使用相關的輔助工具,可以找相關教師進行輔導,但決不可搬用抄襲他人作品。
七、大賽組委會聯系方式
辦公地點:__
咨詢電話:__
關鍵詞:氫氧化鎂,水處理劑
1. 前言
隨著世界各國環保呼聲日益高漲和環境立法日趨完善,原來用于廢水處理領域中的一些強堿性物料諸如石灰、燒堿、純堿逐漸受到限制,而被新崛起的氫氧化鎂所取代,主要包括酸性廢水處理、重金屬脫除、印染廢水脫色處理等方面 [1] 。氫氧化鎂被稱為“環境友好型”環保處理劑,具有活性大、吸附能力強、無腐蝕性、安全、無毒、無害等優點,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大量應用 [2] 。
2. 氫氧化鎂在廢水處理方面的應用
2.1 酸性廢水中和劑
酸性廢水的處理方法通常是先采用中和法,把溶液的pH值調節至6—9后,再進行諸如生化法等進一步處理,采用的中和劑有石灰、純堿、燒堿等堿性物質。用氫氧化鎂作酸性工業廢水中和劑,與傳統的堿類物質相比具有較大優越性,氫氧化鎂具有緩沖性,無論和哪類酸性物質反應,其pH值最高不超過9;氫氧化鎂活性大、吸附能力強,同時有沉淀和吸附重金屬離子的雙重作用 [3] 。論文大全。因此,即使Mg(OH) 2 用量過多,pH值仍滿足規定值,便于控制。但用其它堿類,若過量,pH值可能很高,如用石灰pH值可達12.15 ,用燒堿pH值可達到14。此外,料漿狀氫氧化鎂[含Mg(OH) 2 為30%~45%]具有非沉降性,非凝聚性和較好的流動性,它作為中和劑,反應過程緩慢,所生成的沉淀晶粒粗大且密實,易于沉降、澄清和過濾,從而降低了處理成本。廢水生化處理時,必須保證有合適的pH值、營養條件和堿度,用燒堿或石灰石很難控制其堿度 [4] ,目前,工業和城市污水處理廠開始轉向使用氫氧化鎂進行預處理。論文大全。應用氫氧化鎂處理劑,可以減少沉淀的體積而且污泥的脫水性較好。
表一 四種酸性廢水中和劑性能比較
關鍵詞 高壓電網;規劃;問題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8-0010-02
隨著國家電網的大范圍普及與應用,高壓電網成為我國居民廣泛關注的工程項目。所以城市高壓電網規劃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城市高壓電網規劃廣泛關注的問題,對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使其真正成為城市發展規劃的決策因素之一,成為專項規劃環境評價的一個新方向。
1 調整城市高壓電網規劃,適應社會形勢發展
1)分析規劃區內的現狀,明確規劃區內電網布局,電量,負荷,負荷分布和負荷曲線預測的情況;2)確定規劃區內規劃各期的目標及電網結構原則和供電設備的標準化,包括中,低壓配電網的改造原則;3)實行創新、技術升級;電網建設中應積極采用新進適用技術,如靜補、同塔雙回線路等,以提高電網的運行水平,降低電網的運營成本,實現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4)確定城市電網變電所的地理位置,線路路徑,確定分期建設的工程項目;5)堅持統一規劃、協調發展;電網規劃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必須堅持統籌兼顧、遠近結合、統一規劃、協調發展的原則,城市高壓電網的建設要和負荷發展、電源建設相協調,送端電網與受端電網相協調;6)確定調度,通信,自動化等的規模和要求;7)編寫說明書及繪出規劃期末的城網規劃地理位置結構圖,包括現狀接線圖。
2 城市高壓電網運行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
利用已有無人值班變電所集控中心SCADA系統的數據資源,借助發展起來的數據優化理論,研究不同運行方式下網絡優化組合,為電網提供科學的最佳安全經濟運行在線指導,運用科學的方法為集控中心值班人員開發和提供該電網事故發生后的事故診斷、電網重構及恢復控制決策對提高城市電網的可靠性與經濟性有重要意義??梢栽诔鞘袩o人值班變電站的控制中心以及地區或縣電力調度自動化推廣使用。 本系統利用已有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數據資源,開發高級分析應用軟件,包括: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模塊(電網潮流、狀態估計、負荷預測、無功優化、電網網架優化),電網故障診斷和故障后的電網恢復控制模塊,短路計算和保護靈敏度在線校驗模塊等。這些高級軟件為城市電網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提供具有專家水平的科學決策。由于系統的高級分析軟件的計算與決策分析都是建立在在線實時采集數據資源的基礎上,速度快而且準確,徹底改變了靠運行人員的經驗以及手工或者利用離線軟件進行計算的狀態。該項目的開發與實現都體現了“數字電力系統”、“數字世界”的現代精神。由于不需要重新設置數據采集系統,使得系統的投資降低,不僅進一步解放了人的勞動力,而且實現了電網運行的科學化、智能化運行與管理。該項目是國內外電力工作者關注的課題,目前國內還沒有開發的先例。該系統在開發中考慮了其應用的通用性,除了可以應用于大部分城市高壓電網以外,還可以應用于地區調度自動化系統、縣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同樣可以利用這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數據資源,實現高級分析應用軟件,使調度自動化的水平能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3 城市高壓電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關注要點及方法
3.1 整體性原則和環保型指標
城市電網是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關鍵所在,因此,規劃環評必須將城市電網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協調性,與相關公用設施規劃的協調性進行整體考慮,以減緩城市高壓電網布局所產生的環境問題。
我們在進行城市高壓電網規劃的同時考慮環保要素后,線路如果向著環保的方向發展,走更為環保的通道,適當加長了線路,但是避開了人口密集區,使得規劃方案更加環保,由于考慮從了環保因素的影響,因此投資費用要多于僅考慮經濟性所得到的規劃方案的投資,相對環保的費用更高些,但是我們更應該在電網環保規劃模型能夠在增加較低投資的基礎上,得到更加環保的方案。我們可以考慮以后將環保因素量化后直接參與規劃,同時在電網環保規劃中考慮人口因素,使得城市電網的規劃在人口密集區顯得更為人性化,具備較強的可執行性。我們爭取在考慮環保因素后,整體規劃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考慮環保因素的線路通過人口更加稀疏的區域,使得環保指標更低,能夠在宏觀上對電網規劃產生影響,使得電網更加環保。
3.2 評價體系、評價指標及評價標準
我們要緊扣電網規劃的環境影響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在環境資源現狀調查的基礎上,仔細研究規劃環評導則,查閱大量資料,主要從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結合、持續性和階段性相結合、控制性和引導性相結合4個方面確定與電網規劃特點相適應的環境目標、評價體系、評價指標及評價標準。
3.3 評價方法
城市高壓電網的環境影響評價是高壓電網規劃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隨著遙感以及GIS技術的發展為城市高壓電網的環境影響評價帶來了新的數據獲取、分析手段,能夠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遙感技術將衛星遙感影像數據進行土地利用分類以及植被信息提取,同時利用GIS技術對已有的各種調查資料及數據進行管理,為電網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提供直觀的基礎數據及圖形,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疊圖分析。
4 結論
我們要積極推動電網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積極規范化城市高壓電網架構。在我國能源資源格局、負荷分布等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世界電網發展新趨勢以及我國電網發展的實際狀況,立足于服務社會的發展理念,規劃建設高壓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采用先進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術,構建以信息化、自動化為特征的國際領先、自主創新、中國特色的統一城市高壓電網圈,保證我國城市電網圈正常安全運行,大大提高城市的電力系統供應效率,使經濟體從城市向鄉鎮的轉移更加迅速發展,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特征;設計原則;設計要點
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環保意識的提升,對于現實中的企業來說,講究企業與社會綜合效益的總體提升的呼聲越來越高,下文對綠色建筑設計進行一系列的展望,期待環保型建筑工業的日益發展,以提升社會的環保效益,促進環境的改善。
1.綠色建筑設計是未來的建筑設計發展方向
隨著傳統石化能源的枯竭和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人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綠色建筑沒計,不但能夠很大程度的節約能源,更能在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問題上提供建設性的成果。因此,可以說綠色建筑設計時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綠色建筑設計是人們在經歷了長期發展后理性反思的結果。我國是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人均資源非常匱乏,因此在我國推行綠色建筑設計,不僅僅是出于資源匱乏的考慮,更加是對我國長遠的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的規劃。所以結合我國的經濟、環境、氣候條件,采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綠色建筑設計,實現節能、節地、節水、減少環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適度。綠色建筑是―項系統的工程,它不但在建筑設計上要追求綠色,同時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也要遵循綠色原則,這種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必定將成為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
2.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和特征
2.1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并利用了環境因素,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最低,運行階段能為人們最大限度提供健康、舒適、低耗、無害空間,拆除后又對環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綠色建筑”可以理解為在建筑壽命周期內,通過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各種廢物的產生,實現與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資源與環境損失,換取最好的人居環境的建筑。綠色建筑能為人類提供―個健康、舒適的工作、居住、活動的空間,同時能實現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它是實現“以人為本”、“人一建筑一自然”三者和諧統一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實施二十―世紀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2綠色建筑設計的特征
首先,綠色建筑沒計應該有節能的特征。這是綠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體現的是人與自然地和諧相處,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利用環境中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對對自然有污染的傳統火力發電電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綠色建筑還應有環保的特征。綠色建筑從最開始的設計,到后來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應該注重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使用無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綠色建筑的舒適安全特征,綠色建筑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內部的布局設計應該注重安全性,同時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設計。綠色建筑設計應該遵循以上概念和綠色建筑設計的特征進行合理的設計,充分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的人性化和環保性。
3.綠色建筑設計的常見方法
3.1綠色建筑設計的前期策劃。鑒于綠色建筑設計的人性化,綠色建筑設計應該是在設計師和用戶共同策劃下完成的。設計師要充分考慮綠色建筑的環保性和節能性等特點,進行初步的設計,設計初步定稿之后還要充分聽取用戶對于建筑設計的要求,做到設計的人性化。同時還要保證項目的設計要經過廣泛的論證,這樣才能保證設計方案的優化,在設計決策階段解決問題。
3.2綠色建筑方案設計中的重點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如自然風和自然光。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建筑長期的成本計算,而不僅僅只是考慮工程本身所花費的成本。要考慮到綠色建筑后期對材料的回收利用,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住戶的舒適度,必須要考慮到適當的生態策略技術。允許在設計階段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在選擇設計方案時要協同各設計方案的優點,取長補短,力求使設計方案最佳,在設計時要考慮為群眾設計活動場所。
4.綠色建筑設計的設計要點
4.1重視整體設計
整體設計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綠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設計必須結合氣候、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整體設計,切勿盲目照搬所謂的先進綠色技術,也不能僅僅著眼于―個局部而不顧整體。如熱帶地區使用保溫材料和蓄熱墻體就毫無意義,而對于寒冷地區,如果窗戶的熱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貴的墻體保溫材料也不會達到節能的效果,因為熱量會通過窗戶迅速散失。在經濟拮據的情況下,將有限的保溫材料安置在關鍵部位,而不是均勻分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有些類型的建筑如內部發熱量大的商場或實驗室,沒有保溫材料利于降低空調能耗,也會更利于節能。
4.2因地制宜
綠色建筑非常強調的一點是因地制宜,絕不能照搬盲從。氣候的差異也使得不同地區的綠色設計策略大相徑庭。建筑設計應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及其它地域條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被動式集熱和制冷,從而減少因采光、通風、供暖、空調所導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區,太陽能的利用就顯得高效、重要。而對于終日陰云密布或陰雨綿綿的地區則效果不明顯,甚至可有可無。北方寒冷地區的建筑應該在建筑保溫材料上多花錢、多投人,而南方炎熱地區則更多的是要考慮遮陽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陽輻射和避免產生眩光。某種建筑平面或戶型在―個地區也許是適合氣候特點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個地區則會成為最蹩腳的抄襲。
4.3尊重基地環境
在保證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經濟性基礎上,在建筑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引入環境概念,是―個涉及多學科的復雜的系統工程。規劃、設計時須結合當地生態、地理、人文環境特性,收集有關氣候、水資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系統、人文環境等資料,力求做到建筑與周圍的生態、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和協調,增加人類的舒適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結束語
綠色建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綠色平衡理念,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綠化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利用、地熱利用、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充分展示人文與建筑、環境及科技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薰浩.綠色建筑初探[D].北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2]江步.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劉彩萍.淺談綠色建筑設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24)
[4]李雪平.淺議綠色建筑設計[J].工業建筑,2006(36)
摘要:論文以西部礦業為例,結合資源型企業特點,嵌入生態影響因素,重新構建與客觀區位環境相適應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選取企業2011―2014年度數據為訓練樣本,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各項指標的優劣進行評價得出,論文構建的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與企業績效評價結果關聯度較高。以企業2015年度數據為檢驗樣本,發現企業在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污染控制能力及環保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針對性的績效管控對策。
關鍵詞:灰色關聯度分析法 資源型企業 績效評價 管理控制
根據全國的主體功能區規劃,青海屬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兩屏三帶”生態地區,生態地位特殊。資源型企業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企業,其社會責任具有明顯異于其他類型企業的特征,但目前資源型企業的社會責任缺失問題較為突出,由此引發的生態問題也給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論文基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以西部礦業為例,嵌入環境因素來重新構建生態脆弱地區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引導企業綜合考慮企業發展的環境影響和經濟影響,自覺維護生態秩序,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形成資源型企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長效機制。
一、理論基礎
(一)生態經濟理論
傳統經濟學注重資源所能創造的價值而忽視了資源過度開發使用帶來的外部經濟性,對自然資源肆意消耗的成本費用由環境“買單”的后果是造成各種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而企業自愿買單的結果就是污染治理支出,被動埋單的結果則是受到有關環保監管部門的處罰,最終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流失的同時名譽受損。自黨的十將生態文明建設并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以來,“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實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新部署。生態文明時代下,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顯得尤為迫切。事實證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相互協調可以保證經濟的良性發展。生態經濟理論旨在協調生態、經濟兩者間的相互關系,主張堅持走生態發展的道路,明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對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二)利益相關者理論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鼻祖Freeman給利益相關者下了一個日后成為經典的定義:“一個組織里的利益相關者是可以影響到組織目標的實現或受其實現影響的群體或個人”。可見Freeman是從廣義的角度來定義利益相關者的概念。
當代企業具有經濟、生態、社會三重屬性,因此績效評價的價值導向應當是包含企業三重屬性的廣義利益相關者價值取向,這里廣義利益相關者是包含了企業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后代利益相關者、社會利益相關者、生態利益相關者等,而對于后代、間接利益相關者,企業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創造直接影響著他們以及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二、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西部礦業為例
(一)資源型企業概念界定
資源是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有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之分,狹義的資源僅指自然資源。資源型企業是通過占有自然資源,以自然資源開發為主或以自然資源為主要投入,輔以后續加工,盡可能利用區域內存在的自然條件,依靠資源的消耗實現成長,最終以盈利為目的,具有法人資格,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的盈利性經濟實體。
(二)西部礦業簡介
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礦業)是青海省一家以礦產資源綜合開發為主業的大型礦業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銅、鉛、鋅、鋁、鐵等基本金屬、黑色金屬和非金屬磷礦的采選、冶煉、貿易等業務。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公司逐漸形成了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以發展民族經濟為己任的資源型大型礦業集團公司。
(三)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現有績效評價體系沒有考慮資源型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因素,不能有效激勵企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因此,本文以西部礦業為例,根據企業獨特環境特點及企業性質,嵌入環境因素,引入生態收益有關指標,結合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重新構建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全面考核企業的經營績效。具體指標體系設計如表1所示。
三、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在西部礦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
本文選取青海省資源型上市公司――西部礦業為樣本,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通過計算各指標與企業績效評價結果之間的關聯度,進行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優劣的評價。
(一)灰色關聯度分析法介紹
灰色系統理論是我國學者鄧聚龍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分析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優劣水平,即對各績效評價指標進行排序,分析各評價指標與理想指標的接近程度,評價指標與理想指標越接近,其關聯度就越大。其中關聯度最大的評價指標為最優。
(二)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在西部礦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
1.數據選取。本文選取西部礦業2011―2014年度的財務與非財務數據,財務信息來源于和訊網披露的年度報告,非財務信息主要依靠實地調研和閱讀企業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環境報告取得(見下頁表2)。
2.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見下頁表3)。
3.計算絕對差值OX0(k)-Xi(k)O。結果見下頁表4。
min minOX0(k)-Xi(k)O=min(0.0700,0.0300,0.3445,0.0400,14.8700,17.6400,0.0055,0.0375,0.4800,0.7500,0.3598,0.2856,6.2300,0.2356,0.4966,0.2441)=0.0055為兩級最小差;
max maxOX0(k)-Xi(k)O=max(0.9300,0.9700,0.8900,0.9600,15.2361,18.2666,0.1235,0.2000,0.8111,1.1100,0.3774,0.7300,7.3614,0.8200,1.0004,0.9819)=18.2666為兩級最大差。
4.計算關聯系數。利用公式ξ0i(k)=[min minOX0(k)-Xi(k)O+ρ max maxOX0(k)-Xi(k)O]/ [OX0(k)-Xi(k)O+ρ max maxOX0(k)-Xi(k)O],ρ取0.5,求得共計4×16個關聯系數ξ0i(k)。
5.計算關聯系數均值。
利用公式roi=(1/n)ξ0i(k)計算每個指標的關聯系數均值,結果見表6。
6.結果評價。由上述分析結果可知,除A21(存貨周轉率)、A22(應收賬款周轉率)兩個指標與企業績效的關聯度小于0.5外,其余指標與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程度均大于0.5,指標關聯度大于0.5的比重為87.5%(14/16=0.875),說明構建的指標體系能有效地評價企業的績效。
16項指標按其與企業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A23>A31>A14>A34>A12>A11>A43>A41>B21>A13>A32>B11>A33>A42>A21。其中,指標A23(總資產周轉率)與企業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程度最高(0.9942),A31(現金比率)次之(0.9888),A14(銷售生態收益率)排名第三(0.9645),指標A22(應收賬款周轉率)與企業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程度最低(0.3365)。
突破傳統的企業績效財務指標評價體系,本文構建的4個財務指標――凈資產生態收益率(A11)、總資產生態收益率(A12)、銷售生態收益率(A14)、生態收益增長率(A42),2個非財務指標――排污成本率(B11)、環保投資率(B21)與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度分別為0.9565、0.9597、0.9645、0.56661、09234、0.9487,均大于0.5,且除了生態收益增長率外,其余指標與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度均高于0.9,因此,本文在傳統的企業績效財務指標評價體系基礎之上,根據西部礦業所處環境的特點,構建的6項績效評價指標與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程度較高,這6項指標的引入對于提高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有很強的效果性。
由表7可以看出,與企業績效評價結果的關聯程度最高的指標A23(總資產周轉率)高于參考值,說明西部礦業在2015年度總資產管理能力提升。除反映企業資產管理能力的三項指標:A21(存貨周轉率)、A23(總資產周轉率)、A22(應收賬款周轉率)外,其余各項財務指標比率均小于參考值,西部礦業應在日后的經營管理中在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污染治理能力及環保力度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企業在績效考評方面除了對財務指標進行考量外,也應注重污染控制、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指標考量。
四、西部礦業績效管控對策
本文在傳統財務指標體系之上,嵌入環境影響因素,引入生態收益有關指標,重新構建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發現構建的4個財務指標(凈資產生態收益率、總資產生態收益率、銷售生態收益率、生態收益增長率)和2個非財務指標(排污成本率和環保投資率)在企業2015年度的比率均低于參考值,故針對西部礦業績效管控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一)強化環保力度
環保投資力度體現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環保意識,與企業績效成果緊密相關,因此,對于容易對環境造成破壞的資源型企業而言,強有力的環保舉措不僅能為周圍環境的良好勢態做貢獻,而且也能為企業贏得正面的社會形象,這部分不可量化的收益作為一筆無形財富帶來企業績效的提升。
(二)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費是企業為污染排放量買單的結果,且污染控制能力與資源型企業績效高度相關,因此,企業首先應嚴格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等,全面履行環境保護職責,通過加強基礎管理,強化責任落實,嚴格監督管理,全面督進節能減排工作,深化隱患排查與治理,有效控制事故風險。其次,企業內部可以建立《環境保護獎懲制度》《環境保護責任制管理制度》《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來督促企業履行環保責任和義務。再次,企業可廣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組織員工參加環保設施管理知識培訓、環境監測知識培訓、總量控制排污監督管理及污染控制新技術培訓等,以提高環保崗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管理水平及環保意識。最后,應鼓勵重度污染型企業持續推進污染治理工作,如企業可通過引進先進的清潔生產技術和設備、建立重點污染防治工程、持續加大環境治理投入等措施來減少污染排放。
(三)重視生態收益指標
在對資源型企業進行績效評價的過程中,財務指標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將財務指標中的傳統會計收益指標替換為更為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的生態收益指標,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資源型企業的經營成果,準確分析資源型企業的財務風險,全面考核經營管理者的業績。在損益表中計算經營成果時,只有將企業對環境影響的耗費作為收入的減項反映,才能客觀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只有在負債總額中加上企業因對環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環保負債額,才能得出真實可靠的資產負債率,準確分析資源型企業的財務風險。利用生態收益指標及時揭示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信息,從社會的角度而不是僅僅從企業的角度來全面考核經營管理者的業績。
五、結語
本文以西部礦業為例,以生態經濟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為基礎,通過嵌入環境影響因素,在傳統財務指標的基礎上重新構建與客觀區位環境相適應的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以西部礦業2011―2014年度數據為訓練樣本,2015年度數據為檢驗樣本,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進行分析后發現,論文構建的4個財務指標和2個非財務指標與企業績效評價結果關聯度較高。在分析企業2015年度財務比率時發現,企業在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污染控制能力及環保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故針對企業出現的情況提出相應的績效管控對策。
論文在構建資源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時,在修繕傳統的財務評價指標的基礎上只引入了兩個非財務指標,因此指標尚不夠全面,存在局限性,有待進一步補充完善。由于信息收集存在一定的難度,論文以西部礦業2011―2014年度數據為訓練樣本,2015年度數據為檢驗樣本,樣本數據量過小,以期在之后進一步的研究中通過實地調研獲取更多企業信息。且論文選擇灰色關聯度分析法來衡量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優劣,在方法選擇上過于主觀,需進一步考證方法的科學性。X
參考文獻:
[1]Freeman,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1984.
[2]遲春潔,蔣景楠.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內容和構建思路[J].技術經濟,2006,(02):5-7.
論文關鍵詞 《民事訴訟法》 民事公益訴訟 案件類型
我國2012年8月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55條明確規定了公益訴訟制度:“對環境污染、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訟?!笨梢?,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是針對“環境污染、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條文以不完全列舉的方式規定了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根據我國的社會現狀,關乎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遠不止環境污染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兩大類。
一、環境、資源保護案件
我國的環境問題一直是民眾關心的焦點問題,污染和治理始終是一對矛盾體困擾著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我國華北地區爆發的霧霾天氣,以及全國大面積地方出現浮塵、揚沙等惡劣天氣,這些現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們生存的環境在惡化。目前,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新民訴法之民事公益訴訟的規定更成為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建設的新起點。
(一)原告資格的擴寬
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本文以環境公益訴訟為例,分析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類型。
1.享有環境資源管理權的環境行政執法機關。如環保局,代表國家管理相應的環境資源,當環境資源遭到破壞時,環保局代表公眾利益要求污染實施者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90條規定:“破壞海洋環境并給國家造成損失的,由有關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該條文明確了國家具有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訴訟的主體地位,還提出由有關部門代為行使該訴權的規定,“相關部門”具體指什么部門并未明確規定,但只有環保機關和依法行使環境資源管理權的其他行政機關才具有該訴權。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6月29日印發的《關于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務的若干意見》提出,“依法受理環境保護行政部門代表國家提起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嚴厲打擊一切破壞環境的行為?!庇纱丝梢?,最高司法機關也明確認可環保行政部門可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2.檢察機關。檢察機關的憲法地位決定了其實施的法律監督行為和執法行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公法秩序。一方面,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模式在我國得到了普遍認可,加之民事公益訴訟的被告常常具有強勢地位,相比來說民事訴訟的原告往往是弱勢群體,應借助檢察機關的法律地位,賦予其民事公訴權。另一方面,檢察機關在常年的辦案過程當中積累了很多優勢資源,在刑事案件、附帶民事案件、重大貪污案件等接觸到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數量較多,而且作為檢察機關的內部人員,其辦案素質較高,可以通過檢察舉報、申訴、控告、網絡等渠道及時收集受理有關公益受損事件的線索。
3.社會團體和公益組織:環保社團。2005年12月3日,國務院的《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指出,“健全社會監督機制,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鼓勵檢舉和揭發各種環境違法行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憋@而易見,最高行政機關明確鼓勵“社會團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根據環境保護部2010年的《關于培育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環保社會組織是以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為宗旨,從事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為社會提供環境公益服務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環保社團、環?;饡h保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多種類型?!蔽覈容^活躍的環保民間組織有:中華環保聯合會、地球村、自然之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綠色流域、綠家園、達爾問、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等。如中華環保聯合會目前每年提起約10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二)擴大保護范圍
條文中規定的環境公益訴訟的范圍是“污染環境”,事實上,在環保領域損害公共環境利益的行為,主要有三種基本類型:一是污染水、氣等環境要素;二是破壞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三是損害濕地、物種等生態系統。因此,新民訴法關于環境公益訴訟范圍的規定不應局限于“污染環境”,具體范圍可以表述為:對“污染環境、破壞自然資源、損害生態系統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可以提訟。這一具體范圍的表述可規定在《環境保護法》中。
(三)舉證責任的分配
環境公益訴訟所涉的證據具有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特點,一般為被告掌握,原告舉證相對困難。例如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相對于被告的舉證責任,原告只需證明環境公共利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的事實,以及提供被告有污染行為的證據;而被告對企業的了解更深入,便于調查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情況,具備證明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條件。可見,民事公益訴訟的舉證責任改變了一般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格局,被告方的舉證責任須重于原告方。
(四)賠償范圍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社會公共環境權益,賠償請求不僅包括由污染造成的經濟和環境利益的直接損失,還應包括環境要素損害后的恢復費用。另外,環境污染侵權具有滯后性與潛伏性,對于有證據證明是由于污染引起的潛在人身損害,也應予以適當賠償,且這種賠償不應受最長時效的限制。
二、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件
(一)消費者權益的綜合性
消費者權益的核心是消費者權利,而消費者權利——消費者為進行生活消費應該安全和公平地獲得基本的食物、衣物、住宅、醫療和教育的權利等,實質即以生存權為主的基本人權。不論是環境污染案件還是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件,二者的主體都表現為多數,公益的特征是由眾多私益逐漸積累并最終組成的。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日趨深入以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不僅消費者權益的內容不斷豐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主體也會擴大,如互聯網、教育、金融、保險、交通、醫療、旅游、購房裝飾裝修等新興領域的消費者群體進一步擴大??梢?,消費者公益訴訟必須是涉及多數當事人因同一或類似的事件引起的群體性訴訟。
(二)消費者協會支持
在消費者公益訴訟中,消費者協會無疑是最廣泛、最成熟、影響力最大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它由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成立,旨在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很多社會團體都具有公益法人的性質,中國消費者協會作為公益性社團組織介入到消費者公益訴訟當中,具有非營利性,是解決社會公益糾紛和實現社會公益目的的重要條件?!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了消費者協會的職能,其中第六條“就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消費者協會有支持的職責”。除了支持的職能,消費者協會還可以向消費者提供與案情相關的法律咨詢服務,參與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和檢查,受理消費者投訴并協助消費者調查取證。
(三)擴大保護范圍
現代社會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消費者消費的領域不斷擴大,所引發的消費者糾紛之公益性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強,從過去小規模的虛假產品侵權,到現在大規模的壟斷性消費以及食品安全、產品質量侵權的蔓延,都凸顯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不足,因此需要擴大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范圍。
1.公共服務領域的壟斷性消費
我國正處在社會經濟改革的轉型時期,機構改革、企業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壟斷行業的暴利經營侵害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實施價格聯盟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擾亂了市場秩序,最終受到侵害的還是消費者。例如汽車行業的鋼價聯盟、空調價格聯盟、乳制品價格聯盟等,還有現在備受關注的鐵路系統改革引發的火車票價格聯盟等。這些公共服務領域的壟斷性消費,主要依靠政府宏觀調控與監管不能有效解決消費者群體面臨的救濟難題,域外的集團訴訟與團體訴訟的經驗表明,建立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是制約市場壟斷和政府壟斷的最佳司法救濟手段。
2.電子商務領域的網絡型消費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已然將“網購”推向最快捷、最便利的消費領域,加之電子商務技術以及物流運輸規模的迅猛發展,網絡為消費者提供了極其寬廣的交易平臺。然而消費者在通過網絡進行交易時,也大量存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例如實際物品與網上的宣傳不符,預先付款后不能按時得到商品,商品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等。并且,“霸王條款”廣泛存在于消費者與網絡賣家達成的合同中,網絡型消費涉及買賣、運輸、保險等多項環節,復雜過程中容易出現脫節問題,而消費者難以及時發現,且網絡的虛擬性增加了消費者維權的難度。
3.食品安全領域的消費
食品安全問題涉及食品從生產、包裝、銷售、食用等一系列過程,還包括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種植,確保農產品的消費安全。食品安全法規,新增了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和法律責任,在理論上和立法上為食品安全提供了更高的保障。消費者也應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的工作中,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故反映出一個事實,消費者的知情權難以得到保障,例如轉基因食品的生產使用問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等。
[論文摘 要] 在環保和資源壓力日益增加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綠色管理,以謀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綠 色聲譽成為了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本文定義了企業綠色聲譽,分析了它的特性,討論了綠色聲譽對企業利益相關者 的影響,并提出了培育企業綠色聲譽的一些措施。
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惡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世界各國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態危機的威脅。為了拯救地球、拯救人類,一些國際組織紛紛行動,發起了一場席卷全球的環保運動。各國政府則紛紛出臺了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限制一切不利于環保的行為。與此同時,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也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人拒絕購買與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產品。在此背景下,綠色管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企業的重視,綠色聲譽的作用也在逐漸顯露。
一、企業綠色聲譽及其特性
根據Charles Fombrun[1]對企業聲譽的界定,這里定義企業綠色聲譽為:與其他綠色管理領先的競爭對手相比,一個企業憑借其過去在綠色管理方面的行為和未來的前景,對所有的關鍵利益相關者產生的吸引力在認知層面的表達。按照Davies[2]對企業聲譽的詮釋,可以說企業綠色聲譽就是其綠色身份和形象的結合,身份是指企業內部雇員如何看待企業的綠色管理,形象則是指企業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如何看待企業的綠色管理,特別是顧客的看法。
作為企業的一種重要無形資產,綠色聲譽具有以下五種主要特性。
(一)贏利性。好的綠色聲譽能贏得利益相關者特別是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從而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在美國和新加坡的工廠,在制造線路板的過程中不再使用會損害臭氧層的氯氟烴,每年節省了600萬美元,而保護環境的好名聲傳開后,營業額上升了15%[3]。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麥當勞公司在綠色聲譽管理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如1999年初,北京的麥當勞公司與北京市環境衛生管理局聯合舉辦了“倡環保、享美食——回收廢舊電池”活動。良好的綠色聲譽使麥當勞贏得了消費者,其營業額一直名列同行業的前茅,在綠色聲譽管理方面的投入使麥當勞的利潤不降反升。
(二)社會性。企業綠色聲譽是社會有關各方憑借自己對企業在綠色管理方面的努力、表現、績效等的印象而進行綜合評價的結果。反過來,企業綠色聲譽又無形地影響著社會對企業綠色管理乃至企業整體的評價。
(三)增值過程的長期性。綠色聲譽的形成與增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一定時間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流逝,利益相關者根據自己的直接經驗、有關企業行為及其主要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對企業做出全面評價[4]。當然,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精心培育、呵護自己的綠色聲譽。以杜邦公司為例,僅1998年一年它用于環保項目的投入就高達2億2千萬美元。當然,好的綠色聲譽一旦形成,就能較長期地起作用,而且有效的管理還可以使其價值與日俱增。
(四)貶值過程的快速性。綠色聲譽的增值過程雖然漫長,且需要企業付出艱苦的努力,但“失去全不費功夫”,片刻的掉以輕心都可能使一切化為烏有,讓綠色聲譽迅速貶值、毀損。而且,一旦聲譽掃地企業便很難東山再起。
二、企業綠色聲譽的影響
綠色聲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態度和行為。
(一)對投資者的影響。當今,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中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綠色聲譽,有些金融機構已把企業在綠色管理方面的表現與聲譽納入融資資信考察體系中,良好的綠色聲譽能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并且能進一步吸引新的投資。美國還出現了“綠色”銀行,該類銀行專門選擇那些進行“綠化”的企業和項目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和服務對象[5]。而不佳的綠色聲譽可能給投資者一個信號,企業的生產過程無效率,企業可能受到附近環境團體或機構更加嚴密的監督,受到消費者的抵制與拒絕,遭受環境管制處罰和環境責任爭端帶來的潛在財務損失等等。這樣,企業就很難贏得投資者的支持。
(二)對消費者的影響。隨著消費者環境意識的覺醒,綠色聲譽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正日益增強。他們常常會抵制綠色聲譽不佳企業的產品,或盡量減少對其產品的需求。早在1989年,英國一家公司對美國所作的調查表明:53%的受訪者曾因擔心產品或包裝對環境造成污染而拒絕購買某種產品;75%的受訪者表示,若產品或其包裝可回收或分解,他們的購買意愿將會更高,且愿意支付較高的價格[5]。1991年的一項調查表明,67%的荷蘭人、80%的德國人、77%的美國人和76%的加拿大人表示在選購商品時會考慮對環境的影響[6]。1997年法國的一次民意調查表明,公眾購買綠色產品的意愿達70%。此外,在全球范圍內對22個國家環境態度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國家的大多數公民認為環境狀況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更多的公民認為環境影響了兒童的健康。22個國家中16個國家的公民表示他們拒絕購買對環境有害的產品[7]。
(三)對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綠色管理的效果不僅取決于自身的努力,還受制于供應鏈合作伙伴。所以,他們往往不愿與綠色聲譽不佳的企業進行業務往來,以免影響供應鏈的綠色性,削弱供應鏈的競爭力。為了追求可持續性發展以及將其作為深層次管理目標,處于強勢上升的索尼愛立信推出了“綠色伙伴計劃”,用嚴格的程序監督、管理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以期確保所供原材料不含違禁成分和達到環保要求。從2005年第三季度開始,所有索尼愛立信的供應商將都被要求必須通過嚴格的審查而成為合格的“綠色伙伴”,審查程序采用了“索尼綠色伙伴資格評估程序”的具體條款。額外的要求還包括供應商的自我審查和零部件驗證,其中包括重金屬測試和原料環保聲明。索尼愛立信“綠色伙伴計劃”最終目標是在2007年以前使所有索尼愛立信的供應商通過測評而成為“綠色伙伴”[8]。
(四)對環境保護組織和媒體的影響。企業的綠色聲譽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各種環境保護組織。對于綠色聲譽好的企業,他們會不失時機地予以贊頌,并在道義上給予支持。對于綠色聲譽不佳的企業,他們則會毫不留情地加以指責,并給予更嚴密的監督。這種無形的環境壓力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和負擔。例如,1995年,英國殼牌公司決定把一座報廢的海上儲油平臺沉沒到大西洋底。綠色和平組織稱該平臺內含有100噸有毒沉淀物,并在德國發起一場激烈的抵抗運動,致使公司的銷售額突然下降了20%以上。在巨大的壓力下,殼牌公司不得不收回原來的計劃[7]。
企業的綠色聲譽也直接影響著媒體的偏好。綠色聲譽好的企業會得到更多、更加有利的媒體報道,相反則會遭到更多、更嚴厲的監視與批評。
(五)對雇員的影響。良好的綠色聲譽將會吸引高素質的人才進入企業。在西方國家,許多人寧愿獲得較少的工資報酬或經常加班,也希望進入綠色企業工作[5]。良好的綠色聲譽也有利于留住人才,他們會因身處這樣一個綠色的企業而感到自豪,從而更忠誠于企業。
(六)對保險公司的影響。環境責任保險在許多國家已經是一種獨立的險種,但保險公司往往不愿意為綠色聲譽不佳的企業提供保險,或者會收取較高的費用以體現風險與收益對稱。而對綠色聲譽好的企業,則會給予較優惠的價格。
(七)對政府的影響。企業綠色管理是一項外部性很強的活動,政府會進行干預與管制。綠色聲譽好的企業會獲得政府的鼓勵與支持,例如得到稅收減免、環保補貼、無息或低息貸款以及宣傳表揚等。而綠色聲譽不佳的企業會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更加嚴格的監督和控制。
湖北省政府出臺了系列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管理。規定對獲得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和有機食品證書的企業,由所在地的市、州、縣級財政,按每個品牌1萬元以上給予獎勵;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和綠色食品營銷企業進入市場,要求有關部門應減免入場費、場租費等費用;對獲得綠色食品證書的企業給予優先自營出口權;從事綠色食品科技研究開發、生產和營銷的企業,按照環保產業和高科技產業享受優惠政策。在“十一五”期間,在省對下轉移支付專項預算中,每年安排500萬元綠色食品開發專項資金[9]。
三、企業綠色聲譽的培育
由上述分析可見,綠色聲譽會對企業的方方面面的利益相關者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培育綠色聲譽。
綠色聲譽的形成是以有效的綠色管理為基礎的,同時要借助于有效的宣傳與溝通手段,以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因此,企業可采取以下措施來促進綠色聲譽的形成。
(一)樹立綠色管理意識。好的綠色聲譽首先取決于企業內部員工的認識與行動,只有當員工們有強烈的綠色意識、采取切實的綠色行動、形成濃厚的綠色氛圍時,才能形成良好的綠色形象和綠色聲譽。為此,要對員工進行有關綠色管理的教育培訓,讓他們認識到綠色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通過舉行相關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和攝影比賽等活動,使員工了解綠色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上海夏普(SSEC)分別對管理干部、環境作業人員、全體員工進行不同層次的環境教育與培訓。同時,開展環境知識競賽,以競賽形式普及環境知識、提高員工的環境知識。此外,在全公司開展以綠化工廠環境、節約資源和能源、加強環境活動過程控制、減少各類廢棄物的產生為目的綠色小集團活動,動員全體員工在自己的工作中尋找環境改進項目,并對其中的優秀小組進行獎勵,以此提高全體員工的綠色意識和對綠色活動的參與性[7]。
(二)建立綠色管理組織。企業應建立專門的綠色管理部門或安排專門的綠色管理人員來保證綠色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綠色管理部門要和研發、供應、生產、銷售等部門進行協調和溝通,確保在產品設計、物資采購、生產管理以及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材料選擇、污染排放、廢棄物處理、包裝物回收等方面滿足綠色化要求,確保能源和水的節約與再循環使用,并有效運用綠色會計與綠色審計手段來確保各項綠色工作的開展。
美國杜邦公司1992年革新了環境管理體制,在公司董事會下設環境政策委員會和環境指導委員會,環境政策委員會由5名外部董事和一名公司內部副主席組成,負責監督環境政策的執行,環境委員會負責制訂公司安全、衛生、環境政策以及工作目標、環境質量指標,指導公司的環境計劃。杜邦還成立了一個安全、衛生及環境優秀中心,其任務是通過與經營部門的直接聯系,將決策、監督及安全、衛生和環境管理結合起來,該中心下設與化學品制造商協會的“責任照管”管理規章要求相配套的機構,包括職工健康與安全、環境管理、工藝安全管理、產品管理、化學品銷售、公眾意識與應急響應等[5]。
(三)健全綠色聲譽管理制度。健全的綠色聲譽管理規章制度會使綠色聲譽管理與企業的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等活動一樣成為企業日常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長期穩定、有條不紊地開展下去。
(四)培養綠色聲譽管理人才。綠色聲譽管理對管理者的要求較為全面。他要有強烈的綠色管理意識,要有豐富的綠色管理知識,要掌握聲譽管理的方法與技巧。企業可采用“派出去”與“請進來”的方法來培養綠色聲譽管理人才。即既可將企業的有關人員派出去進行相關技能知識的培訓,也可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到企業進行講課,對全體員工或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
(五)注重綠色聲譽管理溝通。聲譽不但依賴于直接的經驗,同時也依賴于加工過的溝通信息[2]。所以,企業除了要以實實在在的綠色行動與綠色績效來提高自身的綠色聲譽外,還要注重通過新聞報道、廣告、宣傳及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來與顧客、社區、雇員、媒體、投資者、民間環保組織、執法部門等進行溝通,以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綠色聲譽。
莊臣公司積極運用綠色溝通培育企業綠色聲譽。他們積極參與社區環保活動,如開展氣霧罐的回收活動;積極參與環境教育活動,培養青少年的綠色意識;積極與供應鏈伙伴合作,促進環保行動;積極獲取社會對其環境活動的支持,比如參與可持續發展的研討、與政府對話、建立持續發展委員會等。杜邦公司也是綠色溝通的行家。比如,1996年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協助中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了首屆“杜邦杯·中國環境新聞獎”評選活動。該評獎活動旨在鼓勵新聞工作者探索環境新聞報道的創新,提高環保宣傳的質量[7]。通過此類活動,這些公司很好地宣傳了自己的綠色理念和綠色行動,提升了自己的綠色聲譽。
參考文獻:
[1]Charles Fombrun.Reputation: Realizing value from the corporate image[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2]Gary Davies,Rosa Chun,Rui Vinhas da Silva and Stuart Roper.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M].Routledge, 2003.
[3]顏愛民,譚民俊.綠色管理:中國企業管理新趨勢[J].財經理論與實踐,1999,(5).
[4]郝云宏,張蕾蕾.持久的競爭優勢與戰略資源——企業聲譽理論研究綜述[J].江西社會科學,2006,(4).
[5]李會太.企業綠色管理引論[D].北京:北方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12.
[6][澳]邁克爾·杰伊·潑隆斯基,[美]阿爾瑪·明圖·威蒙斯特.環境營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7]高廣闊.當代跨國公司實施綠色管理的動因及行為分析[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后論文,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