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4 16:52: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社會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規劃功能是政府職能在經濟社會領域的延伸和具體體現。從規劃史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可分為指令性、指導性等類型。指令性計(規)劃是以行政命令來調控所有的經濟活動,起到經濟運行中樞的作用。指導性計(規)劃的功能較弱,主要是擔當信息、協調、調控職能。信息功能是指規劃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政府調控意向等信息。協調功能是指規劃編制過程中,協調不同群體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體利益的規劃方案;還包括為達到規劃目標,采取協調一致的措施。調控功能是指通過規劃所確定的政策措施對經濟社會主體進行約束和引導,促使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方向符合規劃目標和發展戰略。調控功能一度被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規劃方式調控經濟的國家初期都獲得了較快增長,如1951~1979年法國GDP年均增長率為4.9%,日本則在5%以上,超過了原聯邦德國(4.7%)、美國(3.6%)和英國(2.6%)。但20世紀80年代后,法、日、韓等國經濟情況并沒有好于其他國家,政府和學術界逐漸意識到規劃的功能是熨平經濟周期,而不是單項的刺激經濟增長。
規劃的調控功能是規劃功能體系的核心,也是關系到規劃存廢的關鍵。從總體上看,社會主義國家的指令性計劃調控功能強,轉型國家的指導性計劃調控功能相對弱;發達國家規劃調控作用較強,而發展中國家調控作用較弱。
規劃的調控功能取決于戰略目標與政策措施的有效組織方式。我國一直在探索加強規劃的調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規劃本身的問題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經濟體制不完善和行政體制改革不到位。這集中體現在政府與市場間界線不清晰、財稅體制改革不徹底、政績考核體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與市場間界線不清晰使規劃內容選擇不科學,許多本應由市場實現的內容,卻被政府強加干預,目標因此落空。再比如,盡管各級政府在改革績效考核方面有較大進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關部門下發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但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以GDP等經濟指標為核心的干部考核機制,許多部門追求眼前利益,“領導指揮規劃”、“項目引導規劃”的現象較普遍,產業結構升級、地區協調發展、保護資源環境等戰略性內容統統讓位于經濟增長。
要實現好、完善好我國規劃調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繼續完善五年規劃,包括進一步優化規劃內容設置、目標明確和切實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編制程序進一步科學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堅定不移的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只有理順經濟運行體制、行政管理體制,規劃才有可能真正具備調控功能,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社會運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規劃的內容
各國規劃內容具有較為一致的演變趨勢,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一直是規劃的核心內容。但各國規劃內容的差異也比較明顯。第一,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不同。20世紀50、60年代,各國普遍以經濟增長為規劃目標,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以推動經濟迅速增長作為規劃的基本目標;20世紀70、80年代,發達國家規劃開始轉而強調增加就業、消除貧困和公平分配,重視可持續發展;20世紀90年代后規劃的目標和理念不僅包括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包括文化的多樣性和政治參與等社會、文化和政治目標。我國經過長期的探索,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規劃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對規劃內容進行調整。第二,規劃的內容涵蓋領域不同。發達國家的規劃一般集中在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領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特點較為突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往往涵蓋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外交等各領域,“總體”規劃特征明顯,但重點又放在經濟建設領域,社會領域尤其是公共服務領域的內容偏少。第三,規劃內容的組織方式不同。規劃目標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標與政策措施的組合方式是決定規劃成敗的關鍵。較為成功的規劃一般都是由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有機組合而成。如,韓國的新五年計劃綱要(1993~1997)對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標都有清晰的界定,這些目標輔以對應的政策措施,組織嚴密。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目標和對策措施不夠明確,五年規劃中的目標多沒有具體分解,各年度實現的目標不清楚,而年度計劃又較少關注五年規劃的目標;而且我國規劃采取了“目標、戰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個領域內都有相應政策措施,這帶來了各類政策如何相互協調和配合的問題;政策措施較為寬泛,許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體的路徑設計,實踐中難以遵照執行;一些支撐政策如投資政策等,與目標間的關系論證不充分,各種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滿足規劃目標的需要。
我國發展規劃內容應“有進有退”,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要求,在政府可調控的領域內進行內容選擇,減少經濟等領域的內容,增加公共服務領域內容的比重,增加相應的對策措施。規劃內容應實現“虛實結合”,即一方面將總體規劃作為闡述和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遵照發展戰略確定規劃目標,體現規劃的戰略導向性。另一方面,還應包含具體工程項目和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與具體工程項目性質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規劃的“實體內容”,各項政策是保證規劃和內容實現的基本手段。因此,規劃內容與政策的組合優劣是關系規劃成敗的關鍵因素。應逐步推廣“規劃目標+配套政策”的規劃模式,保證各規劃目標都有相應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總體框架和近期具體政策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政策對規劃內容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規劃的編制程序
大多數國家編制規劃的程序都包括五個步驟,即前期研究、規劃草案、全面協調、正式方案和公布實施。核心環節是前期研究和協調。其中,協調環節是中外規劃編制程序中差別較大的部分。協調是不同利益主體對規劃方案進行討論、修改、完善來達成共識,促使規劃方案更貼近實際、減少執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協調的范圍和深度是決定規劃成敗的關鍵。發達國家規劃都重視協調,協調的時間要歷時3年,而規劃方案編制僅需幾個月;韓國規劃從開始編制到正式公布,整個過程一般需要兩年時間。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協調;日本一個中長期規劃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審議和決定過程。
從協調對象看。發達國家規劃是與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體進行協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各專業部門、地方政府、各類企業、民眾等進行協調,尤其是與企業、民眾間的協調更為重要。協調工作較好的法國、日本、韓國都側重于企業、民眾的協調。如,法國負責規劃協調的現代化委員會(后改稱為計劃工作委員會)由產業組織的代表、政府有關官員、政府指定的專家及工會組織的代表組成。其中,前兩部分人員占60%~70%。我國總體規劃主要與專業部門、地方政府協調,側重與不同專業部門之間的協調尤其是與財政、土地、建設等部門的協調。但與企業和民眾的協調還不夠。到目前為止,國家規劃的初步方案對企業和民眾都是保密的,只有規劃批準公布后,廣大企業、民眾才能了解規劃方案。編制“十一五”規劃期間,民眾、企業還只能通過發展改革委網站專欄反映意見和建議,或采取郵寄信件、電子郵件方式反映意見看法,還不能直接對規劃方案提出意見。目前,我國正致力于推進企業和民眾“知情權”的建設。
從協調內容看。規劃協調的主要內容包括目標選擇(在眾多可能的目標中選擇最優目標或為大多數群體所接受的目標)、目標與政策手段的配合、討論和修改總體方針和政策建議:最后,形成規劃草案報告。協調是為了確保國家規劃目標的實現,同時又能充分調動地區或企業的積極性,實現國家目標與企業經營活動的協調一致。我國規劃協調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門、各地方對主要發展指標的可行性進行重點論證,對主要措施、重點項目和資金配套關系等進行討論修改,這與國外規劃大體相同。但協調本身追求的是與大多數群體達成一致,由于我國規劃缺少與企業、民眾的協調。所以,實質上協調內容較國外少。
從規劃協調的機構看。許多國家設有專門機構負責規劃協調工作,以提高規劃協調力度,韓國的經濟企劃院是組織規劃協調的主要機構,從第五個計劃開始,在計劃草案報送內閣批準前,必須廣泛征集有關方面對計劃目標和政策的意見。我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是具體負責中長期規劃編制事務的機構。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我國應建立專門負責規劃協調的組織機構,以委員會的形式搭建規劃的協調平臺。加強規劃與企業、居民的協調,在進一步加大與專業部門、地方協調力度的同時,逐步加強與企業、民眾的協調,尤其是對戰略性產業的企業代表、不同階層的民眾代表進行協調。
四、中外規劃的評估
較為完善的評估體系包括監測和評估兩部分。監測是對規劃實施的全程記錄,評估可分為定期評估和不定期評估。定期評估包括年度評估、中期評估、最終評估(后評價);不定期評估主要是指應急評估。各類評估的差異很大,年度評估的重點是評價規劃實施的環境和進程,中期評估的重點是規劃實施環境、實施進程、修改建議和對新一輪規劃的建議。應急性評估的重點是重大突發事件對規劃的影響,最終評估的重點是規劃實施效果評價和對新一輪規劃的建議。
目前,我國規劃評估體系還不健全,年度評估、中期評估、應急性評估長期沒有開展。2003年,我國第一次開展五年計劃中期評估,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提交了“十五計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報告”,但該報告總體上是描述式的,沒有對因素進行深度分析來解釋所觀察到的趨勢。
不同類型的規劃評估重點差別很大,評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規劃的基本目標是實現投資、財政、信貸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圍繞經濟增長速度、投資總量等指標來安排具體項目,對其評估的重點是主要指標實現程度和指標之間的平衡趨勢,方法主要是對指標進行定量對比。指導性規劃目標的重點在于闡述和落實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方向及相應對策措施,對這類規劃的評估也集中到落實發展戰略的主要領域,主要是評價各領域的發展是否符合規劃的方向,以及實現的程度如何;評估方法也由單純的定量比較研究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轉變,包括利用定量指標判斷基本指標的實現程度,依靠專家定性判斷經濟社會發展方向與規劃戰略的吻合程度,利用問卷調查評價規劃對企業和民眾的影響等。
我國“十一五”規劃是指導性規劃,而且具有一些新特點: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較為全面的體現。評估的重點是這一理念的貫徹落實情況,可通過個人、企業等微觀主體在規劃前后的切身感受對比,輔助以必要的統計數據進行評估。二是產業、區域、社會、政治、文化建設等領域“虛實結合”。評估應兼顧戰略方向和具體工程的進度。三是發展指標性質不同。評估應注意到不同類型的指標。應著重從“指標、戰略、滿意度”三方面對“十一五”規劃進行評估?!爸笜恕敝饕窃u估發展指標的實現程度和重大工程項目的進度?!皯鹇浴笔窃u價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的發展是否遵循規劃的戰略意圖。“滿意度”則主要調查企業、個人、政府部門對規劃實施的滿意程度。
“指標”的評估主要可采用數值對比方法,難點在于約束性指標的評估。約束性指標包括可均分性指標和不可均分性指標,即有的指標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等,這些指標均分后通過數據對比直接測度。許多指標包括全國總人口、森林覆蓋率等指標受自然規律影響,工作成效難以逐年體現。為此,一方面,應注重科學合理確定指標年度目標。另一方面,對指標完成情況的測度應放到較長周期考察。還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標如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國家已對每年實現的目標進行了確定,可對照實現程度進行評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類似情況,如,科技創新工程等探索性、試驗性、風險大等項目進程往往具有時間不對稱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況,對其評估應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標進行處理。
“戰略”的評估是中期評估的難點。開展中期評估時,規劃剛執行到中期,從短期發展指標判斷長期發展趨勢是其難點。以前主要采取定性評估的方法,許多人并不認可這種評估方法,認為這種方法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可采取分層評估的辦法評估“十一五”規劃內容。第一層,基于各領域內重點工程的完成情況和統計指標,判斷該領域戰略意圖的實現程度,并對這些工程能否實現該領域的戰略意圖進行反饋性思考。第二層,動態模擬規劃實施效果。按月份采集規劃執行后的相關領域數據,利用定量模擬技術,對當前的政策、措施、工程等在該領域內的效果進行動態延伸,對比該領域規劃編制前的發展情況,綜合考察按照目前發展軌跡能否達到預想目標。第三層,依靠各領域內的專家,通過研討的方式判斷規劃執行后該領域的發展情況與戰略方向的契合度。第四層,結合規劃滿意度的評估,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對該領域內執行效果進行評價。綜合這些評估的結果,對戰略性內容的執行情況作為進行判斷。
“滿意度”的評估方法可采取網上調查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測評微觀主體的滿意度。在發展改革委網站上設立“十一5E"規劃評估專欄,請網友通過網絡評分、留言和建議等,對“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建議。同時,還應考慮到困難群體很難接觸網絡的實際情況,需要在全國選擇多個省份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縣、市(在東、中、西、東北地區各選擇兩個或以上省份),或按照四類主體功能區的設想,在各類主體功能區內選擇一定數目的縣、市,圍繞公共服務的普及情況、生活質量、人居環境、就業狀況等,對區域內企業、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獲取微觀主體對規劃的了解情況和規劃實施對他們帶來的影響。
稅收管轄權包括屬人管轄權和屬地管轄權,其調整對象涵蓋企業和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投資收益、商品和勞務銷售收入以及財產等。為了便于學習和理解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所得稅法》,本文對稅收管轄權的研究,僅限于對企業所得進行調整的范疇。
一、問題的提出
經濟全球化浪潮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國家邊界和意識.推動了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從這種開放性的經濟結構調整中獲益,但由于國家間、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過大,以致在同一稅收管轄原則下對不同國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對此,各國必然基于維護國家權益的立場,對原有的國際稅收分配關系作出相應的調整,并由此引發新一輪的屬地管轄權之間的沖突,且這種沖突,主要表現為對所得來源地的判斷標準不一。
例如,在傳統經濟體制下,對非居民取得的營業利潤,主要分歧是以設立機構、場所為標準,還是以實際經營管理活動為標準;對非居民取得的利息、股息所得,主要分歧是以支付者的居住地為標準,還是以其法律身份為標準;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主要分歧是以研發地為標準,還是以使用地為標準,或是以支付者的居住地、法律身份為標準。而在信息經濟條件下,對非居民取得的營業利潤,主要不同是以有形機構、場所或實際經營管理活動為標準,還是以虛擬主機或網絡服務器為標準;對特許權使用費,主要不同是以數字化產品研發地、使用地或支付地為標準,還是以上傳地或下載地為標準,如以研發地為標準,同一項數字化產品可能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研發人員;如以上傳地或下載地為標準,也會出現同一項數字化產品上傳地或下載地與許方或受方企業居住地不一致的情況?;谏鲜鲎兓l達國家作為主要的資本、技術輸出國,在信息經濟時代也采取了不同態度。其中,美國作為電子商務發祥地,主張采取稅收免稅政策,并在1998年OECD渥太華會議上建議,網站或服務器用于儲存數據,其用途類似倉庫,符合OECD協定范本第5條規定的準備性、輔活動,不能解釋為常設機構征稅。但OECD則持不同意見,并在1999年修訂的協定范本草案中明確,在某些情況下,服務器可能構成常設機構。此外,澳大利亞在向1998年OECD渥太華會議提交的報告中認為,設立服務器或網址,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且可以經營業務的,可視為常設機構。加拿大1998年電子稅收管理報告認為,服務器或網站是否視為常設機構,應視具體情況而定。而對跨國網上交易的無形商品,如電子出版物、軟件、網上服務,美國主張一律免稅,OECD則主張對無形資產、特許權使用費、勞務、數字化產品等收入性質加以區分,以便適用不同稅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發展中國家作為新興的資本、技術輸出國,面對信息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也采取了相應的稅收措施,如印度規定,對在境外使用計算機系統,而由印度公司向美國公司支付的款項,均視為來源于印度的特許權使用費,并在印度征收預提所得稅。
二、“兩法合并”后屬人管轄權的完善
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兩法”合并已水到渠成,并進入統一、規范、公平的稅收法制建設階段,且“新法”較之合并前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在屬人管轄權的規定上,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新法”繼續堅持原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關于居民居住地稅收管轄權的基本原則,并第一次明確使用了居民企業的法律用語,有利于與國際接軌;二是對居民企業的判定,“新法”同時采用注冊地標準和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標準,而原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既采用注冊地標準和管理與控制中心標準,又采用獨立經濟核算標準,顯然,“新法”規定的居民企業范圍更為寬泛,且居民企業的身份更易認定,有利于維護國家和經濟利益。
但應當指出的是.由于“新法”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低于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如果對居民企業的認定范圍過于寬泛,并普遍規定對居民企業的境外來源所得征稅,容易增加征納雙方稅收成本,且由于外國稅收可按新法的有關規定計算抵免,我國對居民企業的境外來源所得實際上也可能征不上稅。因此,建議考慮這一實際情況,通過“新法”實施細則,一方面明確居民企業的全球所得納稅義務,另一方面在境外所得的納稅申報手續上,盡可能簡便些。與此同時,宜針對跨國企業離岸經營的特點,盡快建立避稅港稅制和資本弱化稅制,并進一步完善轉讓定價稅制,通過以上三個稅制的聯動和相互配合,積極應對跨國企業規避我國稅收的行為。此外,在信息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宜借鑒國際上對外包、離岸經營、電子商務的稅收管理經驗,在居民稅收管轄權的延伸方面,重點放在避稅港稅制的建設上,并通過建立嚴格的海外控股公司利潤合并申報納稅制度,對我國居民企業在避稅港設立投資控股公司取得的離岸經營利潤進行監督和管理。而在所得來源地管轄權的拓展方面,則重點是堅持現有的屬地管轄權原則,并對來源地的范圍作適度的調整。
三、國內法和稅收協定關于稅收管轄權的協調
綜觀各國國內法的有關規定,對居民企業的判定,主要采用國籍標準和住所標準,并據此對居民企業來源于境內外的所得征稅。對非居民企業的判定,主要采用所得來源地標準,并據此對非居民企業來源于境內的所得征稅。但由于國情不同,各國國內法關于企業住所和所得來源地判定的具體標準,往往會產生一些差異,以致相關國家對企業的同一項跨國所得雙重征稅,這顯然不利于各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于是,各國一方面通過國內法有關境外所得抵免的規定,主動對本國稅收管轄權行使的范圍進行單邊調整:另一方面,則通過國際稅收協定,對相關國家稅收管轄權行使的范圍進行雙邊或多邊調整,并在此基礎上確立高于國內法的國際稅收分配關系。[next]具體而言,各國國內法關于稅收管轄權的協調主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對居民企業境內外所得分類進行稅務處理,即凡是依本國法認定為居民企業的,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一律按國內法的有關規定征稅,而不考慮該企業是否同時被其他國家認定為居民,但對其來源于境外的所得,則采取直接或間接抵免法進行抵免,以消除對居民企業境外所得的雙重征稅。二是對非居民企業來源于境內的所得分類進行稅務處理,即凡是依國內法認定為非居民企業的,對其取得的營業利潤,按照獨立企業和利潤歸屬的原則征稅;對其取得的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按照低于普通稅率的預提所得稅稅率征稅;對其取得的財產轉讓收益,按普通稅率征稅。國際稅收協定關于稅收管轄權的協調則主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適度調整來源地稅收管轄權行使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對非居民企業取得的營業利潤,堅持按常設機構征稅的原則,并對其承攬的建筑、安裝或裝配項目引入了時間概念,即與上述項目有關的活動如超過協定規定時間(6個月或12個月),可認定為其在東道國設立了常設機構,并按東道國國內法的有關規定對其征稅。而按各國國內法的規定,對建筑工地、建筑、裝配或安裝工程項目,通常沒有活動時間的概念,非居民企業只要在東道國開展建筑安裝活動,即可認定其設立了營業機構和場所,并按東道國國內法的規定對其征稅。與此同時,對非居民企業取得的股息、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通常按低于締約國國內法規定的預提所得稅稅率征稅。二是避免和消除雙重征稅。例如,對人(居民企業)的管轄沖突,一方面通過居民企業的定義,明確屬人管轄權調整的范圍;另一方面,通過雙邊或多邊稅收抵免條款。明確相關國家避免和消除雙重征稅的責任和義務。三是防止濫用協定避稅和偷逃稅。例如,我國在對外談簽的國際稅收協定中規定,我國居民企業從相關締約國取得的股息,只有在擁有支付股息的締約國居民企業10%以上的股份時,才能考慮稅收抵免。由此可見,按照各國國內法和國際稅收協定的有關規定,對居民企業來源于境內的所得,居住國擁有獨占征稅權,但對其來源于境外的所得,居住國和東道國則共同享有征稅權,或者說,對非居民企業來源于境內的所得,東道國享有優先征稅權,居住國享有最終征稅權。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迅速,外貿依存度較高,同時面臨著資源環境的制約,鼓勵居民企業向境外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四、實踐中涉及稅收管轄權的判定及思考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跨國企業的戰略布局、組織結構、業務流程、資源配置方式及稅收籌劃等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公認的稅收管轄權原則面臨新的挑戰,現有的國際稅收分配關系受到較大的沖擊。對此,發達國家作為資本,技術和高端產品輸出國,多通過延伸居民(公民)稅收管轄權的深度,來減少本國稅收流失。而發展中國家則通過拓展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的廣度,來維護本國稅收權益。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既是全球較大的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入國,又是新興的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國,本著互惠互利、合作雙贏的精神,通過國內法和國際稅收協定適度調整稅收管轄權的行使范圍,進一步理順國際稅收分配關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為此,除應繼續堅持傳統的居民居住和所得來源地管轄權原則外,有必要根據外包、離岸經營、電子商務的新特點,對稅收管轄權的判定標準作出新的規定,以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維護國家權益及經濟安全。
(一)外包的稅收管轄判定標準
外包是指跨國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分解并轉移到投資較少、成本較低、質量和效率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的做法。從跨國企業開展外包業務的情況看,外包的形式和內容多種多樣,但涉及相關國家企業所得稅問題的主要是離岸外包,即將企業的制造流程、呼叫中心、軟件編程、人力資源、物流和會計流程等外包給國外供應商?;诖耍c營業利潤有關的稅收,相關國家可以按照傳統的稅收管轄原則.對發包企業和外包供應商進行稅收管轄。具體而言.發包企業可以將外包成本與其取得的營業收入相配比,并按其居住國的有關規定計算納稅。而外包供應商則可將外包收入與其承攬外包業務所發生的成本費用相配比.并按其居住國的有關規定計算納稅。與特許權使用費有關的稅收,情況則較為復雜。從發包企業的角度看,其外包的通常為非核心業務流程,而核心業務流程或高端技術和產品仍留在本企業內部。即使是軟件外包業務,也是為企業高端技術和產品服務的,且外包軟件已以合同約定的價格向供應商買斷。因此,不存在向外包供應商額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問題。從外包供應商的角度看,其開發的產品雖然涉及知識產權問題,但其開發的產品是為發包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服務的,且已以合同約定的價格買斷,因此,也不存在額外收取特許權使用費問題?;谏鲜銮闆r,筆者認為,只要外包供應商以企業形式存在,對其承攬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就應按傳統的居民居住和所得來源地標準進行管轄。
(二)離岸經營的稅收管轄標準
[關鍵詞] 大學職能 服務社會 應用型人才培養
安康學院是陜西安康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學校2006年升本,升本之初,學校就確立了“立足秦巴,服務基礎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三農”的“三服務”辦學指導思想,明確了“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安康學院升本以來始終踐行“三服務”的辦學指導思想。通過強化科學研究、傳承文化思想、參與地方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等方式,把服務落實到行動,促進了學校的發展,也贏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對接地方多樣區域文化,傳承發展地方優秀文化
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強調,大學“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立新知,并傳播到社會、延續至后代,不斷培育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盵1]
安康學院每年都要舉辦近百次的學術講座,從兩院院士、國務學部委員、長江學者,到茅盾文學獎得主、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家先后到學院講學論道,為校園營造了濃郁的學術氣氛。濃郁的地域文化氛圍給安康學院提供獨特而又豐富的人文研究資源,安康學院把文化傳承發展與陜南地區積極對接。陜南民間的文藝活動形式漢調二黃、紫陽民歌、漢調桄桄、商洛花鼓、鎮巴民歌、洋縣社火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旬陽民歌、洋縣佛教音樂、八岔戲、弦子戲、花鼓、端公戲、春倌說春、靜板書、漁鼓、架花焰火、懸臺社火、安康龍舟等21項民間文化活動形態被列入陜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建議名單。2009年,“陜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在安康學院揭牌,并成為省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9年以來,記錄當地文化研究成果、文化大事的安康年度文存:《丙戊文存》、《丁亥文存》、《戎子文存》、《乙丑文存》、《庚寅文存》、《辛卯文存》出版,該系列文存被當地人稱為安康文化年鑒;同時挖掘研究整理后出版的《默翁詩稿評注》、《安康民俗文化研究》、《明清川陜大移民》、《安康歷代名人錄》、《紫陽民歌文化研究》、《安康龍舟文化》等地域文化研究著作,挖掘整理出很多寶貴的民間文化形態;學校引進的青年作家李春平,這幾年先后創作出版了小說《步步高》、《領導生活》,分別獲得安康市文學精品一等獎,《步步高》獲得柳青文學獎。同時根據李春平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郎在對門唱山歌》在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3項金爵獎。[2]電影提高了安康的社會知名度,同時文學創作的帶動,活躍了當地文學評論的學術氛圍,培養了大學生人文素養。
安康學院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文化發展,主動與地方合作,共建合作平臺,設立“李春平工作室”、“章長青工作室”,由青年作家李春平、青年畫家章長青主持,通過健全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工作,全面提升服務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參與地方經濟社會建設
安康市為了突破發展,自2008年啟動以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國家優秀旅游城市為主的“雙創”活動,至2011年持續深入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的新一輪“雙創”。在新一輪“雙創”啟動時,安康市委市政府認為“三年創省衛工作凝煉出來的精神,豐富和發展了安康精神,與三苦精神、村道精神、陽晨精神一道,成為凝聚300萬安康人民意志、引領安康富民強市的一面旗幟”。[3]可見“雙創”工作在安康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半p創”工作是安康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工作,做好“雙創”工作就是服務安康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安康學院在服務中取得更加快速的發展。[4]
論文關鍵詞:社會需求;以就業為導向;高等教育;改革
一、現狀分析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推進,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已成為政府、社會和高等學校各方極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讓學生適應市場有效地就業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高等學校應該面向就業市場,培養經濟社會需要的、用人單位青睞的人才,這已成為共識。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一方面是許多用人單位求賢若渴,社會各行各業,尤其是生產第一線和艱苦行業以及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則是大學生找工作難,許多學生學非所用,人才資源浪費,高等學校和用人機構雙方處于人才供需不平衡的膠著狀態。出現這個問題既有社會原因、歷史原因,如舊的就業的思想觀念、舊的用人觀念等。同時,也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脫離市場和社會需要所致。
一是教育理念存在誤區。眾多高校辦學定位過高、辦學目標趨同。高職高專熱心于“專升本”,升了本就要辦成多科性大學,進一步爭取評上碩士、博士授予單位,以辦成國內(或省內)一流國外(或全國)有影響的多科性、綜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學為發展戰略目標。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認為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則“低人一等”。
二是專業設置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高校不少學科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與人才供需機制相脫節,高校尚未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進退機制,出現結構性人才供給過剩,導致結構性就業困難。從表面上看,學校招生要考慮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但實質上更要考慮原設專業的師資、設備等資源,要停辦一個專業是很困難的。因此,高校不能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和招生數量。例如,根據麥肯錫公司的《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有8個專業是2007~2009年連續三屆失業人數最多的,即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電子信息工程、會計學等專業。這與我國所設置的普通本科專業布點數排在前10位的大部分專業是相同的,而同時這些專業大部分也是目前報考火熱、招生數量多的專業。
三是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陳舊。我國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仍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向蘇聯學習后形成的模式,按二級或三級學科制訂教學計劃,因此,課程體系單一,專業口徑狹窄,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教材內容陳舊、過時,重理論知識傳授,忽略對大學生就業所需要的職業思想、觀念、知識、方法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系統培養和訓練,即高校的課程設置嚴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
四是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僵化。高校許多教師的教學仍然是“滿堂灌”的上課方式,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考核方式也主要采用閉卷的一張試卷紙定成績為主,許多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無法滿足用人機構對人才的需要。麥肯錫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只有3%的人能達到服務業起點職位要求的能力水平。
五是重理論,輕實踐。盡管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由于設備、師資、實踐教學場所等條件限制,實踐教學往往被弱化,致使大學生的實踐應用和創新能力不強。麥肯錫公司公布的《應對中國隱現的人才短缺》報告中指出:中國擁有160萬年輕的專業人士,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學生的33%。而德國只有20%,印度則只有4%。然而,教育體系偏重理論,使適于在跨國公司中工作的中國年輕工程師中只有不到10%能夠滿足跨國公司的要求,這就形成了中國高級人才的供應悖論。
因此,目前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是高等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機理分析
1.社會需求和就業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出發點
高等教育在國家體系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類型和層次是由經濟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結構決定的,高等教育的發展應該與經濟社會的人才市場形成互動,高校的人才培養結構應該與社會人才結構大體相當;另一方面,勞動市場能夠反映經濟社會對各種人才需求結構及數量的變化趨勢,包括各類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培養模式的更新必須與經濟社會對各種人才需求的變化存在必然的內在聯系。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必須以經濟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求為依據,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發點。
2.社會需求和就業是高等教育(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
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實質上就是通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來體現。在這四大職能中,人才培養是根本的職能。高等學校通過培養專門人才,使受教育者就業,通過受教育者的就業、再就業及提高就業質量來間接為經濟社會服務;同時,高等學校雖然可以通過科學研究、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社會咨詢服務等直接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然而,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仍然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并最終落實到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或創業)率和就業質量上。應該說,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服務地方的根本職能。高等學校通過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來服務經濟社會是有限的,通過人才培養來服務經濟社會才是根本。而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是通過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來體現,因此,社會需求和就業是高等教育(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的結合點。
3.社會需求和就業是社會需求與個人需求的平衡點
社會需求是客觀決定的,而個人需求是主觀決定的,社會需求和兩個人需求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究竟應該以滿足社會需求為主還是滿足個人需求為主歷來是學者爭論的焦點。但是,無論是滿足社會需求還是滿足個人需求都應該通過就業來實現??梢栽谶@兩種需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就好業。為此,高等學校就必須了解用人市場信息,把握市場需求,通過學生就業狀況及時調整高校的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達到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的平衡。
綜上所述,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國高等教育在今后相當長歷史階段的理性選擇。只有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才能使高等教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促進高等教育發展。
三、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1.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找準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已經成為配置人力資源的基礎,這就需要把就業擺在高等教育發展的突出位置。由于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人才,而人才的價值必須在經濟建設中體現出來,高校的辦學水平、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歸根結底要靠畢業生就業、創業及就業質量來體現和擴大。因此,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高等院校辦學指導思想必須發生根本性轉變。高校只有通過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促進就業和就業質量的提高,才能增強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從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每年本科畢業生讀研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數大學畢業生是以直接就業為目的。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只有遵循市場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才能緩解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完善我國因教育結構不合理而導致人才結構失衡的缺陷。
經濟社會發展不僅需要高校提供學術型人才,同樣也需要其提供應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校要依據自身的辦學優勢,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找準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一般地,教育部直屬或有關部委所屬大學的百余所學術型高校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應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地方本科院校是應用型高校,應以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為主;職業型高校是高職高專,應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為主。尤其,一直以精英式教育為主的地方院校應切實轉變傳統學術型本科人才的質量觀,可以將培養熟練掌握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一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一線生產和經營的技術或專業的應用型人才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目標。
2.政府引導及政策支持,促進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要注意高等教育的政策導向。在制訂相關本科教育政策時強調要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思路,引導各高等學校明晰自身的發展方向,準確定位,安于定位,各種類型的高校都可以辦出特色,成為國內知名、有國際影響的高校。各高校都應該力爭在各自的層次和類型中成為一流高校,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形成分層次、分類型的多樣化格局。
另一方面,要深化高校管理體制、運行體制和組織機構改革?!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以轉變政府職能和簡政放權為重點,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蹦壳?,教育體制改革滯后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高校畢業生就業正在實現市場化,但教育體制并未真正實現市場化。高校還缺乏足夠的自,招生和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致使不少高校缺乏改革調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科專業設置立足于自身的辦學條件,而不是面向市場需求,使高校人才培養的結構矛盾突出。因此,應給予高校較大的專業設置和招生自,使高校能夠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動向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招生規模,使高等學校的辦學逐步從“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轉變。
3.面向區域經濟社會需求,適時地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在高等教育辦學過程中,既要從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出發也要考慮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適時地調整全面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這也是學校服務定位的重要體現。自擴招以來,因為設施條件和師資力量比較好,傳統專業的擴招比較明顯,但是在社會和經濟發展急需的一些專業上,尤其是一些新興專業的發展還不夠充分。高校依據傳統優勢學科專業,培育新專業的增長點,積極增設滿足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建立科學的專業進退機制,適時地調整和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使新專業建設既適合需求又能夠得到社會的支持,使新專業建設起點高、條件好。
4.面向社會和行業需求,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課程改革是高校教學改革的核心,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靈活性和選擇性,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處于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階段的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雖大學生數量龐大,但其畢業生就業問題并不像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這么突出,這其中有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這些國家的高校能夠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培養合適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我國高校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沿襲了前蘇聯高等學校課程設置的特點,即以學科課程為主,這種模式對培養學術型人才的作用非常顯著,而對于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就不適應。因此,高等學校,尤其是教學型高校,在保持其學術傳統的同時,應依據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加強綜合課程和應用性課程的開發和建構,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力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發展。
5.產學研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通過科研和社會服務密切學校及教師與企業的聯系。學校與企業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動關系,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一是產學合作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以在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上確保人才的規格和質量,滿足社會與企業的需求,有利于學生的就業;二是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實現校企雙贏;三是畢業與就業有機結合,將學生就業的愿望與用人機構對人才規格的要求相結合,學生的畢業實習、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畢業實踐教學環節與用人機構就業的崗前培訓相結合;四是訂單式培養,即結合用人機構人才需求設置課程、調整教學內容、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按用人機構的人才規格分流培養。
關鍵詞:高等學校 培養和集聚人才 作用 淺析
高等學校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目前,世界各國正紛紛采取重大措施,大力提升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集聚能力。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實施了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采取一系列積極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舉措,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為我國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一、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
近些年來,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一定突破性進展,一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專業建設全面推進,人才培養規模實現歷史性跨越,人才培養的質量不斷提高。在管理體制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管理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調動了地方政府發展高等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高校發展規模上,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超過2979萬人 ,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學招生人數超過2245.7萬人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9.8%提高到2009年的24.2% ,我國的高等教育真正進入了大眾化階段?!笆濉逼陂g,高等學校輸送畢業生1090萬人,“十一五”前四年達到1800余萬人,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在人才培養結構上,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在校生的比例結構不斷優化,一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緊缺專業、新興和交叉學科專業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得到加強。2008年西部地區每十萬人口高校在校生人數平均已達1200人,比2001年增長184% 。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同時,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
1.人才培養規模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
盡管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學率已高達24.2%,但與國際相比,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仍然處于較低水平,1995年轉型國家(中歐、東歐及俄羅斯等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就已經達到34.2%,發達國家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更是達到59.6%的平均水平,是我們的兩倍還多;如果從每10萬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來看,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更大。2009年我國每10萬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只有2128人 ,而發達國家早在1995年時就已高達4110人。
這主要是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狀況決定的,現在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不高,高等教育面臨著投入不足和就業崗位有效供給不足的雙重壓力。2009年,全國教育經費達16502億元(2005年為8419億元),財政性教育經費達12231億元(2005年為5161億元),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05年的2.82%提高到3.59% 。而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規模已從2005年的2300余萬增長到2009年的2900余萬,在校生規模增長了20.69%,在校生規模的增幅遠大于經費增長的速度。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早已引起社會關注。
2.人才培養結構需要優化
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仍然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高層次專業性研究人才規模偏小,致使一些企業包括高科技企業高層次人才的比重較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每百萬人口中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構成比例方面,1990-2000年我國每百萬人口中科學家和工程師數僅為459人,學科專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高層次人才比例偏低,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的人才缺乏;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僅占產業工人的2.8%。此外,全區應用型學科專業缺乏,尤其是與外向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國際貿易、金融、證券、房地產、經濟管理、法學、會展、商貿物流、旅游、電子商務、保險營銷等培養既熟悉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既熟悉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狀況,又具有跨文化溝通和對外交流能力的外向型、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學科專業更是緊缺。
由于人才培養的周期長,而高校不能及時、準確地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結構,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同樣缺少準確的預測信息,導致人才培養的結構需要優化,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仍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
論文摘要: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使成人非學歷繼續教育需求日漸增長。在成人教育發展新形勢下,高校繼續教育應當找準定位,發揮本校專業優勢,整合校外資源,協調服務好校內院系,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努力為本區域及外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當下,終身教育的理念在全社會漸漸形成,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眾化,成人學歷繼續教育需求趨于減弱,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使各種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需求日漸增長。高校繼續教育工作進入轉型時期,非學歷繼續教育正在走向繼續教育大舞臺的中央。作為非學歷繼續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非學歷培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盛景象,各種培訓鋪天蓋地競相登場。在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時期,社會上非學歷培訓已浸染了市場化的色彩。在競爭激烈的培訓市場中,走在科技、文化與教育發展前列的高校應當占有自己的領地,為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服務社會是高校的職能之一,其服務方式主要有知識傳播、知識運用、知識創新。具體實施渠道可以是教育服務和科技服務等。高校繼續教育為社會服務的渠道主要是教育服務。
一、分析條件,恰當定位,找準學校繼續教育工作發展的著力點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對繼續教育的需求既有學歷教育又有非學歷教育。其在非學歷繼續教育方面的需求又是多樣的,有技能培訓、資格認證培訓、知識拓展培訓、娛樂健身培訓、生活藝能培訓等。不同的高校,由于所在地區特點不同,學校本身條件與特色不同,其繼續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內容與方式也多有不同。學校應根據地區特點、社會需求、本校條件來定位,選取適合的繼續教育工作方向,確定自己的工作思路,形成本校特有的繼續教育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能力。
如南京曉莊學院是以教師教育見長的高校,面對近年素質教育深入發展,加快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成為當務之急的形勢,高校最有條件做的就是為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專業提升提供培訓服務。因此,我們確定把做好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培訓作為繼續教育轉型時期開拓工作的著力點。明確“學歷教育要著眼本省農村,教師培訓要服務南京兼顧省外”的發展思路,樹立“優質服務,打造品牌”的辦學信念,在保持成人學歷教育規模(2010年在籍生近9000人)的同時,著力開展中小學教師培訓和校長培訓。
二、關注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創新和特色為本地做好繼續教育服務
為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是高校肩負的社會責任。地方高校尤其應當為學校所在區域的發展做好服務,以其在科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滿足當地的社會發展需要。
如南京曉莊學院繼續教育十分重視為南京的教師隊伍建設服務,組織精干力量,積極承擔本省、本市各類教師、校長培訓任務,不斷創新,認真完成各個培訓項目。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精心安排培訓課程,遴選理論水平高、對基礎教育現狀熟悉的高校專家,聘請中小學教學一線的名優教師走上培訓講臺,采用集中講課、案例研究、交流互動等形式進行教學。在理論課程之外,我們強化實踐指導,安排學員到中小學名校,由名師指導,跟班聽課、研課并上實踐課,情境模擬、現場剖析,再輔以研討沙龍、集體交流、遠程學習等方式進行培訓教學,努力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設計“教學做合一”的教師培訓,讓學員“在做上學”,形成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師培訓特色。
在培訓中,我們追求兩個“為先”,即培訓服務為先和培訓效果為先,主動服務學員,創新培訓方法,加強培訓管理,提高辦班水平,受到一線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歡迎。
三、擴大服務半徑,開發經濟社會發展薄弱地區培訓項目,為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而獻力
在做好本地繼續教育服務的同時,高校也應努力擴大服務半徑,立足本地,放眼全國,到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薄弱的地區開辟項目,到繼續教育的空白區域去發展事業。這既可為縮小地區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而出力,也可避開本地激烈的市場競爭,另辟蹊徑,創新發展。而且既能為社會進步作更多貢獻,又能提升高校為社會服務的能力,提高學校的社會美譽度。如學校繼續教育實行了“種好‘責任田’,擴張‘自留地’,開發中西部,聯合發達省”的工作策略。其中“責任田”就是本省、本市教育行政部門交給的本地教師、校長培訓任務;“自留地”就是高校自主開發的培訓項目;我們在完成好本省、本市師訓、干訓任務的前提下,努力自主開發新的教師培訓項目,借助擁有的教育資源,向新疆、內蒙古等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區進軍,為那里的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服務。同時,與北京、上海、浙江等教育發達省市加強合作交流,共同辦班,互動互助,互利互惠。
到目前,我們自主開發的外地培訓已涉及八個省市自治區,融入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富有特色的培訓模式得到外地同行的認可。這些項目的實施明顯地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鍛煉了學校的繼續教育工作隊伍,促進了地區之間的教育交流與互動。而其過程中生成的許多新教育資源又反哺于高校繼續教育的持續發展。 轉貼于
四、整合校外教育資源,用好區域優勢,增強繼續教育為社會服務的能力
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需要多種教育資源的支撐。教育資源既包括學校本身的師資、設施、場地等,也包括高校所在地區的各種可用于教育服務的社會資源。不同的高校所擁有的教育資源各有特點。高校應善于將自身擁有的教育資源用好用足,并視需要對它們進行恰當的改造與整合,讓它們在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效用。
南京有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文化場館等教育資源。這些資源主要可分為下列三種:人力資源、環境資源、信息資源。
人力資源的組成主要是高校教師、科研工作者、教研人員和一線中小學名師、名校長以及企業優秀管理者等方面人才。他們合成了一個理論功底深厚的、具有不同學術風格和研究專長的、有豐富的管理和教學經驗的團隊,形成我們的繼續教育培訓師資庫。我們根據不同的培訓教學需要請他們講學。
環境資源的組成主要是各具特色的中小學、幼兒園、區縣教師進修學校以及陶行知紀念館等一些場館組成。它們作為學校的教師培訓、校長培訓實踐基地,為參訓者實踐考察、跟崗研修等活動提供教學現場。我們借助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力量,與之合作聯手承辦外地教師培訓。在合作培訓中,學校發揮理論研究成果豐富的優勢,區進修學校發揮實踐指導性強的優勢,在和諧的整合之下,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大大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目前已有四十多所優秀學校、幼兒園和四個場館被作為學校教師培訓實踐基地。
信息資源是指在培訓辦班期間,在本市舉行的大型教研活動、教育研討會、教學展示會等活動。我們適時組織學員參加這些活動,使學員從中獲取多種有用信息。
五、做好校內協調服務,充分發揮各院系在繼續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利用本校資源開展繼續教育,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主要依靠力量是校內的各個專業院系。在實施繼續教育過程中,學校的繼續教育學院應當主動為校內院系服務,為他們協調解決各種困難,創造良好工作環境,讓他們在繼續教育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
通常情況下,高校的專業院系的教師長于本專業的研究與教學,但對校外社會上繼續教育市場往往不甚了解,在培訓項目的開發與承攬、培訓項目的組織與管理方面缺少經驗。這需要繼續教育學院主動服務,根據他們的特點為他們提供幫助,牽線搭橋,協助開發,將院系的專業優勢與市場的培訓需求恰當對接,為他們搭建服務社會的平臺。并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繼續教育學院還應協助院系做好組織、協調、管理工作,讓院系能集中精力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搞好繼續教育的教學與研究。
除了幫助師范院系開展中小學教師培訓,繼續教育學院也努力為非師范院系開展繼續教育提供幫助和支持。學校與學校駐區合作成立了建鄴社區發展學院,為建鄴區的社區干部開展素質提升培訓,與建鄴區社區干部共同進行社區工作課題研究。同時,協助經濟管理學院安排社工專業、文秘專業的學生到街道、社區當社工,為大學生調研社會,服務社區提供條件,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提高專業素養,增強才干。繼續教育學院還協助安排學校社會學專任教師去街道掛職,讓其接觸社區工作實際,指導社區工作研究,促進其專業教學及科研與社會實際緊密結合。這些工作的開展,使高校在為地方發展提供繼續教育服務的同時,也獲得了地方為高校提供的大學生實踐教學資源,出現了高校與地方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周艷輝,高校繼續教育資源整合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lO,(2):1—3.
[2]張怡,葉啟明,論廣州地區高校社會服務功能創新[J],現代企業文化,2009,(20):182—183.
【關鍵詞】 高校 科學研究 社會服務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深刻變革,政府決策難度不斷加大。有效應對和解決日益復雜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不僅需要政府內部的決策咨詢機構加大調查研究力度,而且需要借助社會上專業的研究力量,以增強決策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公正性。我國高校人才數量龐大、學科結構合理、學術基礎深厚,具有服務社會的較好條件。在高校所承擔的人才培育、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項職能中,社會服務是一項重要職能。高??茖W研究只有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才能真正體現自身的應用價值,充分發揮知識和智力密集的優勢。因此,高校在重視基礎研究、基礎學科建設的同時,還應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主攻方向開展科學研究,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服務社會,實現高校學科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對接,更好地履行社會服務的職能。哈爾濱商業大學作為商業高等學校,正在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近年來在開展科學研究中注重發揮商業高校特色,以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促進教學與科研的發展,也為服務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1]。
1. 結合自身優勢大力開展基礎性研究
基礎研究是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先鋒,可以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威望,有助于培養專門人才,并進而提高國民的智力水平。對于高等院校來說,重視基礎性科學研究工作對提高綜合實力,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其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威望具有重要的作用。
哈爾濱商業大學歷來重視基礎研究也要和學校特色相結合。廣大教師申報各類基金項目,大多在選題上根據自身特點,注重商業高校特色,發揮優勢。中藥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學科等開展的基礎研究如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羊棲菜多糖的凹形結構與抗腫瘤活性關系的研究”、“葎草酮對人胃癌SGC-7901細胞NAT酶活性中心半胱氨酸亞基硫醇鍵的失活作用”、“基于主體建模的供應鏈復雜系統研究”,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生物發酵對玉米粉食用品質特性的影響及機理研究”、“玉米胚谷胱甘肽提取及抗氧化應用的研究”、“地下低溫冷庫圍護結構外部土質凍脹力分析及結構改善研究、“空調新型相變蓄冷介質強化傳熱及相變蓄能機理研究”、“水環境中金屬材料的微生物腐蝕機理及控制”、“物聯網環境下協同體系結構自適應調整的研究”等。
2. 強化特色注重應用研究
應用研究為企事業單位解決生產和技術上的難題,幫助企業開發新產品。我校中藥學、食品工程、食品機械、物流等專業發揮自身的專業特色,選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在承擔科研課題中突出了這幾個專業的優勢。食品工程專業緊緊圍繞我省農業強省的經濟發展戰略,開展了“玉米微生物發酵法生產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畜禽骨骼營養成分分離機提取技術”、“野生藍靛果色素的提取及保健食品開發”、“ 馬鈴薯莖葉再利用”等省市科技攻關項目。哈爾濱商業大學發揮學科群優勢,組織跨專業聯合攻關。如“農產品真空氣調包裝及關鍵技術研究”、 “基于數據挖掘的市場營銷行為的決策技術研究與應用”、“生物技術在傳統食品加工中的應用研究”等均建立在多學科特色交融組成的學科群基礎上。我校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食品包裝新材料研究與開發”, 開發了5種包裝新材料、3種包裝制品,研制了5種新設備,建立了2條示范生產線、3條小型試驗生產線,申請了8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開發了高阻隔性、環境友好性、可食性的專用包裝材料及制品,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開發的新材料解決了食品包裝、儲藏、銷售對功能性包裝材料的急需,實現了包裝材料的減量和環境友好,延長食品貨架期,實現產品增值,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3. 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建設
哈爾濱商業大學與中央紅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推動企業科技進步。如與中央紅集團合作,九十年代初完成了“哈爾濱中央商城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九十年代末期承擔了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商業自動化技術集成及示范工程”,填補了國內商業自動化研究的空白,形成商業自動化集成領域的國內領先優勢。近年來,先后完成了國家發改委重點攻關課題“哈爾濱中央紅集團在線供應鏈管理系統”、“黑龍江第三方現代物流交易服務平臺的研究”、“移動物流配送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研究”等十余項縱、橫向科研課題。主持完成“黑龍江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等政府委托課題8項,完成全國各省市物流發展規劃、企業經營決策項目、旅游服務、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等橫向課題54個,參與論證“十一五”黑龍江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等8項。并將成果積極進行了轉化,極大推動了企業科技進步。
結論
在新形勢下,商業高校應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地位,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利用自己的優勢解決社會經濟建設中的實際問題,通過這些科研活動形成高質量的學術著作、教材、論文,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推動碩士點、博士點建設,培養更高層次的科技人才,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不斷向前發展,使學校向更高層次的大學邁進。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規劃項目(HGJXHC110796)
參考文獻:
[1] 邢宗新.發揮商業高校科研優勢為經濟建設服務,商業高校[J], 2012 (6):27~28.
[2] 譚蕾.新形勢下高??蒲泄芾韯撔滦蕴接?,科技信息[J],2009(05).
[3] 陳浩.地方高??蒲泄芾韯撔鹿ぷ鞯乃伎?,教育教學論壇[J],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