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9 06:02: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經濟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制度供給主體的影響因素
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不協調的制度原因主要在于供給主體不同。制度供給主體包括國家、組織和個人。有效組織是經濟完善制度的關鍵,因為組織會以創新的角度去實現自身的目標,達到利益最大化。但是現階段許多金融組織產權關系模糊不清,以農村信用社為例,它作為農業銀行的基層結構,在所有者權益或者虧算方面,很難界定由誰享受或承擔,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社員進行入股以及得到的分紅與以往的存款及所得利息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導致社員的產權沒有獨立性。個人也是金融制度中的主體,但由于農戶在改革中沒有太多發言權,這就使金融制度創新受到很大阻力。另外作為制度的主要供給主體國家,很多時候所提供的金融制度并不適用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比如農村信用社由省級政府管理。在面對政治、經濟、軍事等壓力的情況時,國家可能為短期利益最大化,犧牲農村經濟利益。所以在進行制度供給時,以國家作為金融制度改革的唯一主體,很容易與農村金融與經濟實際情況脫軌,出現不協調的情況。
1.2制度變遷模式的影響因素
制度變遷模式主要包括強制性與誘致性變遷制度。前者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制度模式,農村金融與經濟的不協調很大程度是政府強制供給的結果。這種制度模式下信息具有滯后性,是創新率以及有效性低的表現,受到外部因素環境影響時,很容易造成農村經濟癱瘓的情況,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系模式下經這種制度模式被廣為使用。另外一種誘致性制度一般指企業或個人自行組織和實行,經過國家確認的制度模式,制度的彈性有效率比較高,創新成本比較低。改革開放以后,誘致性制度模式開始用于城鄉企業之中,促進了經濟的飛速發展。金融體系的不完善抑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主要原因在于農村金融制度以政府行為為主導,農村經濟主體缺乏自主性,如農業發展銀行的成立、農村信用社的改革等。因此在金融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經濟的發展也受到很大影響。
1.3制度創新環境的影響
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制度的創新環境為前提,創新環境中最有效的制度便是創新激勵制,農村金融體制與經濟制度創新不協調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農村金融制度中缺乏激勵機制?,F階段國家的金融管制一直比較嚴格,尤其對民間金融不認可,因為它沒有法律地位,所以經常以打擊的手段將其抹殺,導致整個農村金融市場缺乏競爭性。另外對農村金融制度的創新需要太多的成本,新制度體系代替舊制度過程中,會影響到很多政府部門以及金融組織的利益,所以在沒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下,制度的創新改革很難得到支持。同時農戶的創新能力也沒有得到重視,沒有完善的制度體系來保障農民的實際話語權,所以在金融制度完善過程中很難發揮作用。
2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不協調發展的制度分析
2.1信用制度分析
制約金融發展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信用,但農村經濟中,金融信用體系一直不夠完善,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現階段農村的企業信用體系與個人信用體系不健全,導致金融機構很難對企業及個人的經濟活動做出信用的評估。另外農村獲取消息的渠道過于狹窄,經濟信息開放的程度很低,企業及個人在信息量掌握方面都很欠缺。同時金融機構也無法合理地分析農村企業及個人的經濟活動。
2.2法律制度的分析
從一定程度上分析,我國農村金融主體在法律法規體系中缺乏制度保障,如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等。金融債券方面很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使農村金融機構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嚴重阻礙了金融機構的發展。
2.3監管制度的分析
農村的金融監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很多金融監管的法律法規是為內部利益以及監管權利服務的,忽視了農村金融需求主體的利益,另外現階段的正規監管機構以及非正規的金融監管機構都缺乏健全的規范體系,大多以無序化的方式進行管理,導致監管不能真正落到實處,農村金融方面問題日趨增多。
2.4中介制度的分析
當前農村金融業務主要體現在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方面,很多個體企業中存在做假賬、虛假報稅等現象,導致金融機構很難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個人貸款用方面也難把握,加之中介機構的虛假審計信息頻頻出現等,使農村金融制度的完善受到很大阻礙。
3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不協調發展的措施
3.1建立健全信用體系
農村金融體制的完善需要加強企業與個人的信息統計,并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儲存與傳遞,保證金融機構與金融需求者的信息溝通。此外必須要采取責任制與獎懲制,使每個部門嚴格執法,減少金融生活中的失信現象。
3.2創造農村金融法律環境
現階段農村企業及個人必須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將自身融入新的經濟體制模式下。法律法規體系需要不斷完善,明確企業和個人的權利、義務及利益。同時農村信貸金融機構也需要不斷健全法律法規,為農村金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3.3完善農村金融監管制度與中介制度
農村金融監管方式需要逐步調整,根據農村實際情況,以現代化方式和理念進行金融管理,主動采取風險控制與防范的措施,將監管工作做到透明化,使監管制度更加完善。此外對于農村金融的中介機構,需要逐漸轉變意識,使整個行業向市場化以及競爭化方向邁進,以相關的政策規范引導中介機構提高服務水平。同時要多引進發達國家的金融管理經驗及組織形式,完善農村金融中介制度。
4結論
論文摘要介紹了貴州省黔東南地區西瓜上架與苗寨農家游之間有機結合發展農村經濟的新途徑
凱里市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以苗族為主的聚居城市,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是巴拉河國家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區所在地,其苗寨農家風情游發展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豐富的農業資源、旅游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優越的區位優勢等為觀光立架西瓜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禮品西瓜以其形體美觀小巧、肉質細嫩、汁味甜、品質極佳、生育期短、攜帶方便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適合現代家庭消費和市場發展的要求。城郊農家樂的迅速發展,為農村帶來了無限商機,也為禮品西瓜提供了一個新的消費市場,兩者的有機結合為雙方發展起到了互助的推動作用,是發展農村經濟的一種新途徑。
1立架禮品西瓜生產概況
2007年,貴州省凱里市三棵樹鎮巴拉河國家農業生態旅游示范區夢里水鄉苗寨休閑娛樂山莊種植了禮西瓜,面積7344m2,每公頃產量為32175kg,總產量2.36萬kg;每公頃產值8.04萬元,總產值5.9萬元禮品西瓜種植有紅小玉、黃小玉、金福、小鳳仙、禮品3號5個早熟西瓜品種.通過增施有機肥、地膜覆蓋、立架引蔓、網袋吊瓜等栽培技術,西瓜產量、產值得到了很大提高。
2西瓜上架促進苗寨農家樂風情游發展的原因分析
2.1種植新穎,吸引游人觀光立架禮品西瓜與人們常見的爬地西瓜不同,西瓜懸浮于空中,能夠滿足游客的好奇心,開闊眼界,實現觀賞品嘗的需心。前來游玩的城市游人90%以上是第1次見到吊掛懸空的西瓜,對他們很有吸引力。新穎的栽培方式能吸引更多的游人來欣賞苗寨風情和觀賞園風光。
2.2提高景區知名度觀光立架禮西瓜與旅游業相結合、交叉后形成了一種新興產業,其發展打破了產業界限,既能提高當地禮品西瓜知名度,打響禮品西瓜旅游品牌,促進產品銷售,拓展產品增值空間。實現產品增效;并能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拉動當地餐飲、娛樂等服務業的必興旺發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又能為苗寨農家樂推波助瀾現在到巴拉拉河游玩的游客80%以上都知道夢里水鄉苗寨休閑山莊有禮品西瓜,到山莊游玩的每個游人都會帶上幾個禮品西瓜給家人或朋友品嘗,既提高了苗寨的知名度,又實現子西瓜的增效。
2.3增長農業科學知識苗寨種植禮品西瓜其銷售是以游人采摘為主的方式進行,因參與性較強而深受旅游者歡迎,既有成人,也有少年兒童,特別受中小學生喜愛,禮品西瓜集中住7~8月成熟,正好是學生放暑假之時,而多數學生都喜歡到時大自然中去一邊游玩,一邊了解各種自然知識,禮品西瓜恰好迎合學生的這種要求,是中小學生在游玩中得到農業啟蒙教育和普及現代農業知識的好地方,這種種植與觀賞采摘的方式,即可提高游人的農業知識,又能使其欣賞苗情苗寨。
一、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是農村信用社取得長足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政府農村產業經濟政策是農村信用社得以發展的前提。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進一步加大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把高產高效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相繼出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在各項政策的指導下,全縣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陵陽的西瓜大棚,小店的蘆筍種植,庫山、天寶的中草藥,桑園、大石頭的大姜等為代表的成規模的農業產業帶,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0年共實現農業總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2.4%,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農村信用社的資金來源與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提高認識,多措并舉,各級政府全力支持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政府各級部門已充分認識到農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機構,其興衰與政府息息相關。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6月末其農貸總量占全縣農貸總量的90%以上,農村信用社已逐漸發展成為最好的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是名副其實的農村金融主力軍。
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多措并舉化解風險支持發展,在涉及農村信用社切身利益問題,在政府利益與信用社利益發生沖突時,政府寧可自身承擔也絕不把包袱甩給農村信用社。一是政府舉債解決基金會問題。1999年根據上級安排全縣清理農村合作基金會,根據有關精神對符合條件的基金會可由農村信用社收購,政府及時組織了人員對全縣21家基金會進行了清產核資,縣政府本著不甩包袱、不壓擔子、不轉嫁風險的原則,將基金會全盤關閉,所形成的債務由政府承擔,避免了將風險轉嫁到農村信用社。二是幫助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增資擴股是農村信用社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級政府始終給予大力支持,充分發動社會各界踴躍入股。目前,農信社股金總額已達4727萬元,較行社分門辦公時增長4693萬元。三是整頓社會信用秩序,清收盤活不良資產。今年5月份,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縣政府大力開展了清收盤活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活動,為信用社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顒又校h政府成立了由縣政府分管縣長任組長,公安、法院等職能部門為成員的清收盤活領導小組,積極幫助清收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并把清收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各鄉鎮政府也相應成立了清收領導小組,重點抓好清收工作中的組織協調工作。到目前,共清收盤活不良資產203萬元,有效化解了農村信用社的經營風險。
二、明確經營思路,轉換經營方式,建立有效監督制約考核機制。
(一)明確經營思路,突出以信貸支農為主線的工作重點。信用社充分認識到信貸支農既是信用社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又是擺脫困境、化解風險的必由之路,必須把握住良好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農”字優勢,作好支農這篇大文章,使農村信用社真正占領農村金融市場,成為支農主力軍。工作中,他們以發放小額農貸作為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信貸人員走村串戶大力發放小額農業貸款。今年,累計發放小額貸款9.6萬余筆,涉及金額34579萬元,占貸款總投放量的87%。
(二)建立內部考核機制,打破平均主義,真正體現多勞多得。長期以來,該社沒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收入分配機制,職工“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孬干好一個樣”,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普遍缺乏危機感和責任心。對此,今年初,該社對收入分配進行了徹底改革,先后出臺了《****農村信用社2001年度經營目標考核辦法》、《聯社機關工作業績考評辦法》等相關文件,明確了經營目標與勞動報酬的關系,從兩方面入手實行全員考核。經營目標分為基礎目標、新增目標、中間業務新增利潤目標三項,收入分為生活費和目標獎懲兩項,收入報酬與工作目標相掛鉤,完成基礎目標可保證基本生活費;完成新增目標計劃的全額兌現效益工資,對超額完成部分按比例給予獎勵,最高可達1萬元。分配機制的改革,拉大了收入差距,真正體現了“基本工資保吃飯,效益工資靠實干”的分配機制,成為促進業務發展的助推器。
(三)大力發展營銷貸款,改變傳統信貸投入模式。過去,由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地資金的需求狀況也不同,加上個別信貸人員怕承擔責任,出現了惜貸、懼貸的心理,導致信用社有款放不出、借款人用款貸不著的供求矛盾。針對這一問題,信用社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一改傳統信貸投放模式,全面推行了貸款營銷制度,主動走出社門向優良客戶推銷貸款。信用社與職工個人簽訂放款責任書,在限額內由其自主發放貸款,保證到期及時收回本息。為有效防范風險,對貸戶實行信用等級管理,根據資信狀況不同將貸戶分成A、B、C三個等級,放款額度從1000元到2萬元不等。營銷貸款重點支持了城鄉個體工商戶和資金需求量大的農戶發展經營項目,實現社會效益和自身效益“雙贏”的良好經營局面。
(四)改革人事用工和干部任用制度,激發全員活力。年初以來,信用社進行了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實行全員聘任制,職工經過考試和評議合格者由信用社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聘期2年,合同期滿經過考核合格者重新聘用,不合格者自行解聘,使全員都產生了危機感、壓力感。在干部任用上實行競爭上崗,在聯社機關開展了中層干部競聘,通過個人答辯、群眾投票、組織考核等程序,有15名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群眾威信好、學歷層次高的人員競爭上崗,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對基層信用社主任實行末位淘汰制,在年度綜合考核中處于末位的信用社,其主任將自動辭職。
三、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幫助農村信用社解決當前面臨的幾個問題。
信用社緊緊圍繞“雙增”工程,各項業務取得了快速發展,創建社以來的最好水平,上半年共繳納稅金80萬元,自行社脫鉤以來共繳納稅金1443萬元,為地方財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了主渠道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不良資產占比高、支農資金實力不強等不利因素需要加以解決。
(一)協調各級各部門幫助抓好資金組織工作,堵住農村資金外流源頭。農村信用社雖然在資金組織工作上做了很大努力,但從上半年存款增長分析,全縣農村信用社組織資金10385萬元,僅占全縣農村存款增長額的41.8%,這與農村信用社農業貸款投放量占全縣各金融機構97.8%的比例極不相稱。目前個別只存不貸的機構利用各金融機構大批撤銷農村代辦站之機廣泛發展代辦員吸收存款,同農村信用社爭奪農村金融市場,造成了農村資金大量外流,無法滿足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來源的需求。這也與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招商引資的政策相悖的。建議各級黨政部門切實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一是把農民人均存款作為《農村干部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之一,納入“雙增”工程的考核。二是鄉鎮政府對農村信用社的客戶經理給予一定的義務工補貼,提高其服務“三農”的積極性。三是各鄉鎮制定制度,制約各級干部為其他金融機構代辦儲蓄問題,使這部分資金“回流”到農村信用社。
【關鍵詞】農村金融體系 經濟發展 金融支持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有較大比重。在我國總人口中農民占有較大比例,農村經濟的發展程度影響和決定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資金需求的主體--農民和中小企業戶主,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數額有限。資金的缺乏使生產的擴大和生產條件的改善受到阻礙,因此農業經濟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一直未得到明顯改善,農民收入也因此沒有明顯提高。農村金融機制作為經濟發展中作為重要的資本支配手段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遺憾的是我國農村金融制度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遠遠不盡如人意,其范圍、程度和效率仍有待大幅提高。
(二)研究目的
本文將首先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及金融支持的實際作用做深入分析,明確農村經濟發展中各資金需求主體對資金的需求狀況和農村金融體系對資金的資金供給狀況,對滿足需求的政策、制度、措施加以肯定和拓展,針對未能平衡的資金需求對金融供給體系做相應的政策制度調整和完善。本文寫作目的主要有兩個:首先,詳細闡述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進程、現狀和瓶頸,及金融供給體系對其所起支持作用和至今未解決的障礙。其次,對農村經濟發展中未被滿足的金融需求相關原因和解決途徑做具體探討,即對資金的需求和供給兩方面不相匹配的部分做深入分析。
二、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與金融體系
(一)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與金融體系的現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始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對農村經濟政策作了大幅調整,新的經濟政策以事實為依據,更具操作性和靈活性,我國農村經濟因此獲得了較大發展。政府通過市場引導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和農業投資,使我國農業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1978年之后的六年呈現迅速急劇增長態勢,其后則呈現波動式緩慢增長。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態勢并未改變,農民收入并未呈現樂觀的增長態勢,農業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也并未提高。
(二)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增收相關性
關于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與農民收入水平,不同學者都做了相關研究。國外學者對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增收相關性的研究表明金融制度體系的完善通過促進技術進步與創新,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因為金融市場可以通過提高儲蓄投資轉化水平改善投資效率,從而對經濟增長起著促進作用,有利于促進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現行的金融體系尚不完善,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影響都存在巨大潛力。改革和發展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挖掘、釋放金融體系作用,強化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對于我國農村經濟增長將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三、構建完善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
(一)商業性金融
我國的農村金融體系大致由四個形式的金融組織組成: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民間金融組織。作為我國農村金融的基礎,商業性金融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商業性金融重視經營成本,資金效率,風險規避的經營特點決定了商業銀行的市場活力是合作性、政策性和其他民間金融組織無可比擬的。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決定了其經營規模的適度性和對農村經濟發展所起支持作用的不周全性。因為若商業銀行的規模過小則其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必然不足,若規模過大則由于其商業性必然傾向于經營利潤更高的非農業經濟業務,如此便失去了其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組成部分的本義。我國農村金融需求由于地域、歷史背景、經濟現狀的不同而呈現出形式和程度的差異,其滿足應是不同形式金融組織功能相互補的結果。因此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前景應是商業性和合作性金融互補,政策性和民間金融組織共存。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經營的業務范圍日漸縮小,對農村經濟的支持力度也隨之弱化。但這并不意味著國有商業銀行在我國農村體系中的地位在逐漸動搖,因為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金融需求的形式和規模必然會不斷改變,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合作性和政策性金融必然難以完全滿足需要,商業性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支持作用將起到無可代替的作用。
(二)農村合作組織
從我國當前的農村金融組織構成來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占主要地位。這是由當前經濟條件下我國農村金融需求的現狀決定的。由于我國現階段還處于發展中階段,農村經濟水平還不高,因而金融需求偏向于小額分散的形式,而合作性金融組織的業務形式正好大大滿足了農村中小企業主和農民的融資需求。因此合作性金融組織成為農村融資主體的主要選擇。而且農戶和中小業主的信用狀況和還貸能力相對透明,因此,選擇誠信社員的信息成本較低。在經濟業務的辦理上,農村合作金融組織作為農村融資主體的主要選擇,其與業務主體間的經濟業務往來為了解客戶信息提供了方便,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增強了可信度。合作性金融組織的交易成功本相比其他形式的金融大大降低的主要組成部分。
(三)民間金融組織
民間金融組織,指廣大農村經濟主體為滿足融資需求,自發開展和形成的使用非公有經濟成分的資金進行民間經濟融通活動的組織。在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下,農村經濟發展中巨大的資金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因而在正規的農村金融體系之外出現了彌補其功能缺陷的民間金融組織。在現階段的經濟形勢下,我國農村資金需求主體的融資形式多為零散的小額分散式。這樣的業務對于商業性和合作性的金融組織而言需要花費的成本相對較高,利潤相對較少,與經營原則相沖突,因而難以得到商業性和合作性金融機構的支持。民間金融M織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種不足,遵循了市場需求。就其存在性而言,民間金融組織一直被認為是非正規的金融組織,其積極作用與消極影響一直未得到客觀對待,其運行機制也未得到理性研究。
四、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障礙
(一)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金融支持乏力
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六種主要組成機構是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在該體系中,農村信用社在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占主體地位,但其經營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存貸款業務、結算業務和業務,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業銀行作為我國農村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吸收了我國大部分的農村資本,但近來農業銀行的經濟業務逐漸轉向收益率較高的非農領域,造成農村資金大量外流,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逐漸減弱。
(二)農村金融工具單一,技術手段落后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金融工具創新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在農村,長期以來在金融機構經濟業務中主要使用的是傳統觀的存貸款和結算等基礎類金融工具,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經濟及金融領域的市場化程度較低,加之經濟基礎薄弱,限制了金融工具在農村金融領域的創新,因此農村金融工具的改進不多見。股票、國庫券、金融債券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在農村很難普及。
(三)農村金融的法律和政策環境尚待完善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法律的保障。用法律形式維護農村金融市場秩序,規范農村金融行為,防范農村金融風險,是建立健康的農村金融市場的前提。然而相關農村金融組織所實際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卻遠遠現實需要,致使其在農村金融市場上滿足經濟主體資金需求的能力受到影響。更有甚者,為維護自身運轉,一些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直接導致了農村資金外流,使農村金融支持狀況惡化。
五、發展我國農村金融的對策與建議
(一)推進農村金融工具創新,增強金融服務功能
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完善農村金融功能、市場機制和服務機制提供了契機,金融體系的完善必將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當前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需求的滿足程度依然差強人意。因此,不論從現實還是從長遠來看,為了更好的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工具的改進在所難免。首先需要積極完善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大力發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真正做到讓需要貸款的人有款可貸,為農村資金需求者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擴大金融服務范圍,促進和引導各種金融工具的綜合使用,在原有金融工具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新的融資形式,有效的進行資金管理和風險分散。再次,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因為農村金融的創新需要相關政策引導城鄉要素的合理流動與融合,為農村金融市場的完善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二)改善農村信用環境,擴大信用范圍
改善農村信用環境,擴大農村信用范圍,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不僅關系到農村金融的穩健運行,更關系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增收。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將更多農村銀行類金融機構接入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進一步擴大該數據庫在農村地區的覆蓋范圍。通過加強相關技術培訓,支持更多有條件的聯接得到進一步延伸。其次,提高農村地區銀行類金融機構基層工作人T的培訓。使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時多用、用好企業和個人信息數據資源。最后,加強農村地區征信宣傳教育工作。幫助農民培育信用意識,維護自身信用記錄,提高自身金融素質,享受更便利的金融服務。
(三)優化農村金融支持外部環境
除了農村金融機構自身的問題外,農村金融支持的外部環境對農村金融體系的支農力度也有較大影響。優化農村金融支持外部環境應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發展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在盡力滿足農村金融需求的情況下,努力提高農村經濟主體的信用意識,保持農村金融體系穩健運行,使農村經濟獲得良好發展。其次,通過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推動金融體系逐步完善,調整維護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
六、結論
新形勢下,金融支持在我國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明確了解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現狀并在此基礎上盡力改革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對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通過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和金融支持的力度范圍的分析,認清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勢,了解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尚待完善之處,并將理論聯系實際,針對金融支持障礙提出相應政策建議。
隨著中國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只有不斷順應新形勢,結合實際改革和完善金融體系,我們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七、致謝
通過這次論文的寫作,我對中國農村金融體系有了更加系統的了解,最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現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論文的結束,也意味著我四年大學生涯的結束。四年的大學生活不僅讓我收獲知識,也讓我體驗到生活的充實豐富和美好。
在畢業之際,我首先感謝四年教過我的所有老師,感謝他們授予我知識,教我做人的道理。為我以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還要感謝我的母校―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她給了學習的環境和機會,2009~2013的四年里讓我在這里盡情成長。衷心的希望西亞斯的明天越來越美好。其次,要感謝我的同學。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與人相處,教會了我要寬容待人,教會了我感恩,是他們與我共同經歷里四年美好的大學時光。最后,要特別感謝周福順老師,他熱心負責的態度激勵著我,他淵博的知識和科學嚴謹的作風讓我敬佩,在周老師的耐心指導幫助下,我順利完成了初稿并最終定稿。所以,在此向周老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和祝福!
參考文獻
[1]鄒雪嬌.關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12月.
[2]董杰.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研究.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5月.
[3]江美芳.農村的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蘇州大學,2011年9月.
[4]余章炎.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7月.
[5]馬立珍.農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5月.
[6]孫艷英.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4月.
[7]盧婭.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廣西大學,2008年5月.
[8]陳華.我國農村商業性金融發展研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年6月.
[9]LIYan.Alienation of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and theInnovation of Finan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3(1):68-71.
[10]Jin Ke.Study on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2011.
[論文摘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本文分析了當前陜西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差的具體表現,提出了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推動陜西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農村經濟的發展中肩負著歷史的重任。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強力支撐。近年來,陜西農村經濟經發展迅速,農村金融資源支撐作用增強。但從總體上看,目前陜西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嚴重,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農村金融資源不足,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增長后勁的關鍵因素。
一、當前陜西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差的主要表現
1.現有農村金融組織資源供給不足。目前向農村提供金融服務的雖然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所等。但是,能夠向農村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卻非常有限。比如,農業銀行雖然有貸款業務,但主要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貸款,很少向農戶貸款。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紛紛從農村退出,導致農村金融體系嚴重萎縮,無法對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在國有銀行大量撤離的同時,其他銀行金融機構并沒有及時填補這一個市場空缺。
2.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陜西省農村金融市場發育滯后,金融市場運行不規范,貸款結構不合理,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基層商業銀行信貸能力弱;郵政儲蓄只存不貸;農村信用社支撐全省支農貸款發放。這種單一的融資渠道,大大降低了農村金融機構的資源配置效率。
3.農村資金流失嚴重。近年來,農村金融服務沒有與城市金融服務同步發展,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種類比較少,農村金融供求不平衡,資金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主要原因是農村資金流失嚴重。鑒于國有銀行改革和國家政策的調整,國有商業銀行撤并縣以下的機構,并具收縮了基層機構的貸款權限,僅存的農村基層機構只起到為上級行組織存款的作用,將吸收的農村資金轉移到城市,導致農村資金大量流失。郵政儲蓄只存不貸也是農村資金流失的主要渠道之一。就農村信用社而言,在農村吸收的存款,也并未完全用于“三農”服務。農信社將吸收的農村資金大量用于贏利性較高的非農項目,也導致了農村資金流失。
4.城鄉金融資源利用差距較大。目前,陜西農村貸款總量比城市少得多,兩者相差很大。當城市的金融網點越來越密,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種類越來越多,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福利水平越來越高時,農村的大部分地區卻成為被金融遺忘的角落。各類農村經濟主體感受不到金融對自身發展的支持,享受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帶來的利益,無法擁有與城市經濟主體平等的融資機會。農村金融供給不足,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乏力,不利于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對策思考
1.增加農村信貸資金投放,建立農村金融回流機制。當前農村資大量外流的勢頭仍然很猛。優化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必須扭轉農村資金大量外流的勢頭。一是人民銀行要充分發揮“窗口”指導作用,對經濟落后地區實施優惠利率。二是降低信用社上存資金比例,促進信用社增回貸款投放。三是強制規定從農村地區吸收資金的金融機構將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支持農村經濟的發展。四是使郵政儲蓄在農村地區吸收的資金留在農村。五是要綜合運用擔保、稅收等經濟手段構建導向機制,引導資金流向農業、農村。六是要構建支農信貸資金的風險管理和利益補償機制。七是建立以財政貼息為主,財政補助、以獎代補等多種手段為補充的財政支持制度體系,用少量的財政補貼引導金融資本流向農業和農村。
2.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著力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一是要進一步優信用環境,重點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改善農村金融的信用環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農業保險制度。二是要各級黨委、政府加強社會信用環境治理,加強農村金融立法,依靠法律調節各方利益關系,保障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順利推進;三是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創新農村信社的多種組織形式,為充分發揮其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提供體制基礎。農村信用社改革要通過組織的多元化適應多元化經濟發展需要,實現農村信貨資源的有效配置。
3.縮小城鄉金融服務差距,構筑城鄉一體化的農村金融大市場利用優惠政策,引導城市資金從生產力高端注入現代農業。優先發展從農產品為原料的城市工業;優先發展特色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業、農產品運輸服務業、農村金融和保險業,以及農業信息和技術服務等;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還應重點發展旅游農業、體閑農業,通過這類農業形態實現城鄉互動,城市反哺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4.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陜西農村經濟發展。調研結果表明,陜西農村金融資源總體配置效率較低,同時,陜西省農村金融市場促進經濟增長的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因此,在經濟轉型發展的新階段,要充分發揮陜西省農村金融體系的資金配置功能,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建設好有利于提高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制度環境。在此基礎上,應放松對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管制,將其納入良性發展軌道,為促進陜西省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弘仁:新農村建設當破解金融失血難題[J].農業經濟導刊.2006(6):95-96
“三農”問題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解決“三農”問題關系到我國推進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目標的實現。當前“三農”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發展不夠,特別是農村發展不夠。而發展需要增加資金投入。從農村資金的供求情況看,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資金供求缺口很大,矛盾十分突出,必須采取措施盡快加以解決。近年來,在金融領域一直強調要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也出臺了一些信貸支農政策,信貸支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沒有完全解決“三農”資金欠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和情況,國內理論界和銀行部門對信貸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行了許多研究,并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對當前我國的信貸支農的困難和挑戰并未出作全面、系統的分析與研究,提出的對策和建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運用農村金融等理論,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借鑒、汲取國內外農業和農村信貸體制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信貸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支持的實證研究,分析我國農業和農村的信貸供求、信貸風險、信貸市場的問題和成因,提出了構建完善的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信貸體系的見解,并相應地提出了具體的對策措施和政策建議。全文共分八個部分。
第一章,導論。包括提出問題、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論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農村金融基礎理論及其借鑒作用。主要是為研究我國信貸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找到理論上的依據。重點梳理了有關農村金融方面的理論的發展脈絡,了解農村金融理論及其發展歷程,對農村金融基礎理論進行了比較。并結合我國實際,提出了一些可以運用到我國農村信貸發展和改革中的個人判斷,如實行“金融約束”政策、供給主導模式和需求追隨模式相結合、借鑒不完全競爭市場論的政策建議、政府適當介入等等,企望借鑒這些理論中的合理內核和適用部分,以起到指引我國農村信貸體系建設的作用。
第三章,國外農村信貸的經驗與啟示。對國外農業和農村信貸的實踐活動進行了探討和分析。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多數國家都相繼形成各具特色、與本國實際相聯系的農村金融體系。在西方發達國家,大都有較為完善的農村或農業信貸組織體系,部分發展中國家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做法。對國外農業和農村金融機構運作的經驗,我們不應該完全照搬,也不能全部否定。本章通過對國外農村信貸的比較,得到了要加強并完善農業和農村金融立法、農村金融改革不能單純追求商業化、要加大對農業和農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要合理引導農村民間借貸行為等經驗與啟示。
第四章,中國農村信貸的績效與問題。回顧了我國農村信貸的發展歷程,總結了支農績效,分析了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我國從建國以來,農村信貸體系一直處于發展和改革中,取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信貸體系在自身曲折發展過程中,促進和支持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積極的作用。本章的實證分析表明,加快農村信貸體系改革,改善農村信貸機構發展狀況,增加農業和農村信貸,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極為重要。本章分析認為我國農村信貸市場存在許多突出問題,供求缺口大,農村信貸存在壟斷行為,資金外流嚴重,貸款風險大等等。導致農村信貸市場存在許多突出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農村信貸制度設計存在缺陷,缺乏貸款風險分散機制,缺乏風險轉移機制等。因此,對農村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不能一味指責信貸機構本身,必須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統籌安排,對癥下藥。
第五章,中國農村信貸供求分析。重點考察不同需求主體的信貸需求,分析供求缺口,為構建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信貸體系奠定基礎。我國信貸需求的多樣性與供給的單一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既有結構上的矛盾,也有數量上的缺口。本章著重分析需求主體各自的信貸需求,由于我國當前傳統和現代生產方式同時存在,信貸需求的多樣性顯得尤為明顯。在我國農村中,既有農戶和中小型企業的信貸需求,又有大型龍頭企業的信貸需求;既有商業性信貸需求,又有政策性信貸需求;既有生產性信貸需求,又有非生產性信貸需求;既有短期信貸需求,又有中長期信貸需求。但是,當前我國農村對信貸的需求有相當部分是無效的,這與農村信貸需求的特點密切相關。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農村信貸組織體系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以政策性信貸、商業信貸和合作信貸為主體的農村信貸服務體系。本章在對信貸需求和供給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信貸供求的缺口,并指出農村信貸市場上存在“劣戶驅逐良戶”的現象,分析認為引入擔保和引入利率補貼等措施可以減小或消除供求缺口。
第六章,中國農村信貸風險分析。本章將農村信貸風險分析的基礎建立在深入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風險上,即建立在對農業和農村客戶進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不論是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還是農村信用社,他們都是企業,不是慈善機構,經營的是特殊商品——信貸資金,而貸款的本質是要求還本付息的,因此,信貸機構具有“嫌貧愛富”的特性,一般又是風險厭惡者。農村信貸機構的信貸供給對象主要是“三農”客戶,農戶和農村企業的風險狀況直接決定著農村信貸風險的大小。農業具有弱質性,農村企業發展起點低,競爭力弱,風險大,與農業密切相關,處于競爭的劣勢。這就決定著農村信貸風險既有一般金融機構存在的風險,也有自己的特殊風險。農村信貸機構面臨較高的系統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
第七章,構建完善的中國農村信貸體系。根據前六章的分析和結論,提出了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完善的農村信貸體系的構想,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和建議。提出了構建農村信貸體系的總體思路、目標、原則和框架,指出構建我國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村信貸體系,要建立健全農村信貸法律法規體系。大力推行農村政策性信貸業務,鼓勵發展農村商業信貸業務,規范合作信貸業務,建立風險分散和轉移制度,建立農村資金回流機制,規范和完善農村金融監管體系。對當前的農村信貸體系要進行大膽的改革,建立政策性信貸、商業信貸、合作信貸和正常民間借貸相結合的農村信貸體系。不斷強化政策性信貸職能,鼓勵商業信貸,規范合作信貸,引導農村民間借貸健康發展,使農村信貸機構的整體服務功能與“三農”的需求相適應。必須對政策性信貸、商業信貸、合作信貸的功能進行重新定位和調整,大力發展農村政策性信貸業務,建立財政政策補償信貸,信貸扶植農村經濟的機制。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引導農村民間金融健康發展。從而,使農村信貸機構的整體服務功能得到強化,真正擔當起為“三農”提供信貸支持的重任,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緩解“三農”貸款難的壓力,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第八章,相關問題研究。構建一個完善的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村信貸體系,需要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首先,社會其他組織,特別是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必須努力創造和改善信用社及其它涉農信貸組織的經營環境,給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村信貸組織提供更有利的發展空間。其次,要建立農村信貸風險轉移機制,大力發展農業保險業務,為信貸支持“三農”發展提供保障,減輕信貸機構的風險壓力,培育好的經營環境,形成保險、信貸、農村經濟的良性循環。第三,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特別是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水平,以增強農業和農村對抗風險和承受風險的能力,從而為信貸支農提供合適的、強壯的載體,增加農村信貸機構提供信貸支持的動力。
本文的主要創新之處:
1.提出“兩個循環”的見解。一是農業資金使用成本高,而農業的比較效益低,經營風險高,容易形成“高風險-高收益-高利率-高成本-高風險”的惡性循環。二是農業保險和農業信貸形成良性循環:通過農業保險改善農業經營主體的信用地位,使農村信貸組織增加信貸投入,減小信貸供求缺口,促進農業生產擴大規模、提高集約化生產水平和降低農業資金融通成本,從而形成農業保險作保障、信貸支持作動力的格局,形成“保險轉移風險-信貸加大投入-農業不斷發展-風險承受能力增強-保險增加收入”的良性循環,不斷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2.提出“劣戶驅逐良戶”的見解。農村信貸客戶大多數分散、規模小,存在較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農村信貸機構很難辨別“良戶”和“劣戶”,有可能出現“劣戶”充斥農村信貸市場,“良戶”因貸款利率高而不容易得到貸款的現象。
3.農村信貸資金數據統計更全面。在分析農村信貸資金時,將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有關農業和農村的一切貸款都統計在內,克服了以往只考察農業貸款或鄉鎮企業貸款數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提出多樣化需求需要多樣化信貸服務的觀點。我國經濟發展不僅在時間上有差異性,在空間上也呈現較強的差異性,經濟發展的區域特征十分明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西南北差異較大,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導致不同農戶間差異很大,不同企業間差異很大,對信貸資金也表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不同需求,需要多樣化的信貸服務。
5.提出構建我國農村信貸體系的目標和原則。構建目標是將我國農村信貸體系構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競爭適度、發展持續、產權明晰和監管有效的農村信貸體系;構建我國農村信貸體系要堅持有效性、漸進性、多元化、政策扶持和進退有序五項原則。
論文關鍵詞:經濟發展水平 差異性 非均衡性 農村社會養老
論文摘要: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規模、結構及社會化程度,我國農村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性較大,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收入、農村東中西部收入及各地區內農民收入差距明顯。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應區分經濟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落后地區分別進行設計,建立非均衡性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
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探索研究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的新途徑。然而,由于我國地域遼闊,農村人口眾多,地區間差異大,發展極不平衡,盡管自20世紀90年代起各地都在積極探討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由于制度設計缺乏可行性,總是問題多多或中途流產,以致1999年國務院中途叫停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設計、建立與地區相適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已勢在必行。本文從經濟發展水平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性等方面著手,對我國建立非均衡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進行探討,以求教于同人。
一、經濟發展水平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影響
(一)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規模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實施中需要國家給予財政支持,實施范圍愈廣,保障規模愈大,所需要國家財政撥款愈多。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社會保障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較高,由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規模較大,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弱,其社會養老保障的規模、水平大大低于發達國家。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落后,經濟發展水平低,在我國歷年的國民收人中,消費基金一般占70%左右,而消費基金的大部分用于以按勞分配為主要形式的工資部分,只有大約占消費基金10%的部分用于社會保障,這一部分僅占國民收人的7%。而這部分的社會保障基金也只有小部分被用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所以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很小,只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
(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結構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結構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各種保險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在經濟發展水平低的情況下,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障需求受到抑制,也只能選擇低水平的保險項目,無法選擇高水平的保險項目,從而使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結構表現為低層次性和不完整性。反之,如果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國家有充足的財力滿足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需求,農民有繳費的經濟能力,就可以選擇高水平的保險項目,這種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模式就會依據社會成員多方面的需求走向項目齊全化和體系完整化。我國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民的財力有限,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障水平較低,僅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三)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化程度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化程度是反映其模式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籌資的社會化、保障對象的社會化、服務的社會化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化程度主要是由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來決定的,當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高時,農民支付能力高,保障模式水平的社會化程度就比較高,資金來源渠道多,保障對象全民化,保障的覆蓋面寬。如瑞典模式,其社會化程度較高,保障對象為全體公民,實現了保障對象社會化;在資金來源上,實行個人和企業納稅并與國家財政補貼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籌資的社會化;在資金的籌措與管理上,普遍采用了基金化、經營化、貨幣化的方式。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因而其社會化程度比較低,籌資渠道也比較單一。
二、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性
1.我國城鄉居民收人差距顯著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國的整體經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多數農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城鄉差距逐漸拉大,從表1可以看出,2004年,我國城市居民人均純收人9 421.6元,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僅為2 936.4元,由此可見,與城市相比,農村居民人均收人水平還相當低,而且差距顯著,因此,不能建立城鄉一體化的養老保險制度,只能建立不同于城鎮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2.農村東中西部地區居民平均收人差距明顯
黨的之后,針對當時的國情,我們黨提出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的經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全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1978年,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收人水平基本持平,但進人1985年以來,地區收人水平差距逐漸拉大。從表中可以看出,西部和中部發展相對較慢,而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較快,1985年,東部農村家庭總收人為西部地區的142%,2004年達到169%(見表2)。
3.各地區農村居民的收人差距不斷拉大
我國農村居民的收人差距也在不斷拉大,收人分配極不均衡,低收人農戶與高收人農戶的收人差距進一步擴大。按農戶人均收人水平進行5等份分組(每組各占總戶數的20 0,6 ) ,2001年高低收人組農戶的收人比為6.76:1(以低收人組農戶的收人為1),2002擴大為6.88:1,2003年進一步擴大為7.32:1(見表3)。
由上述可見,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的許多省市的農村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很高,農民的經濟實力也較雄厚,與發達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農村經濟水平還很低。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決定了在目前不可能建立起全國統一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只能進行分類設計和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障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經濟發展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障提供物質基礎,即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必須遵循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客觀規律,非均衡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須以一定的經濟基礎為前提,這種經濟主導性規律是導致農村養老非均衡保障的支配性規律,其內涵是農村養老保障實質是一種經濟現象,其保障的非均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性。一般而言,農村不同地區,經濟愈發達的地區,社會化養老的需求愈高,保障水平愈高,而落后的地區則相反;農村同一地區,收人愈高的群體,社會化養老的需求愈高,保障水平愈高,反之亦然。
三、非均衡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
從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水平來看,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一)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社會養老制度
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具備了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經濟條件,應積極地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努力建立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為了構建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以參照城鎮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具體做法為:
1.保障項目多樣化
經濟發達地區農民生活比較富裕,觀念也比較開放,除了基本生活以外,他們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還有更高的需求,在保障標準上,可以多設定一些檔次,并適當地提高每個檔次的水平,以適應發達地區農民的保險需求。
2.加大集體補助與財政支持比例
經濟發達地區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大發展,集體經濟的厚實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集體經濟支持,集體經濟承擔部分農民養老保險的保費也是其責任和義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經濟發達地區集體經濟對改善當地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對農民養老問題卻很少投人,多為直接的現時支付,應該利用集體經濟這一優勢條件,加大農民養老的集體經濟支持力度。同時目前經濟發達地區建立的農村社會保障,當地財政很少支持,保障制度抗風險能力很脆弱,必須從制度上規定連續性向基金注人適量財政資金,加大基金的公共積累水平。
3.規范繳費基數,實行與城鎮一體繳費
以農村勞動力人均純收人作為繳費基數,以與農村勞動力的收人狀況相適應,一方面保證征繳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實現保障與生活水平的對等性,繳費率與城鎮一致,實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統一性。
4.向農民開征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稅,實現農村社會養老的“社會性”
將現行的社會養老保險費改為社會養老保障稅,解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保費征繳困難和參保群體不穩定性問題,開征保障稅在實現擴面的同時,更能強化征繳,降低管理成本,保證基金的征收和穩定。
5.健全基金的保值、增值機制
發達地區的保障資金的各種管理機制比較健全,投資的機會較多,應該健全機制,有效地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二)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經濟欠發達地區是指收人水平介于貧困與富裕之間的地區,這類地區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據的比例較大。從收人水平角度而言,是介于貧窮與小康之間的一種收人水平和生活水平。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這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所提高,農業的產業結構有所調整,收人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這表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已經走出了貧困線,但還沒有達到富裕階段。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而且區域內部經濟差異也很大,不完全具備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經濟條件。
欠發達地區應采取以家庭養老為主體,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養老保障體系。欠發達地區以家庭養老為主體是指在條件不具備或不適合推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地區暫不普遍推行農村社會化養老,當一些地區滿足了社會化養老條件后再實施,以及在一些已經滿足了實行社會養老的特殊人群中率先實施社會養老。欠發達地區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下列問題:
1.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為基本原則
欠發達地區在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時,在保障標準上,應堅持宜低不宜高,以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為前提,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切忌保障水平超出當地經濟承受能力,給國家造成困難和負擔。
2.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統一管理與財政支持
養老保險基金的使用一定要建立監督機制,增強透明度。由于欠發達地區投保檔次一般較低,每年收取保費較少,因此,其各級管理機構的人員工資應由財政撥付,其辦公費用,每年按所收保費的一定比例由縣管理處統一提取,分級使用。
3.優先保障重點對象
欠發達地區農村由于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社會保障能力和群眾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欠發達地區農村的社會保障必須堅持優先保障重點對象的原則,包括五保對象、殘疾人、優撫對象、特困戶等,這對于穩定社會,促進欠發達農村經濟發展,密切干群關系,加強國防建設和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三)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村養老
我國農村經濟落后地區所占比例比較大,20世紀80年代中期農村貧困線的標準為206元,在此線以下的低收人農村人口有1.125億,占農村人口總數的14.8%,到2004年農村貧困線的標準為668元,在此線下的農村人口有2 610萬,貧困發生率為2.8%,其中東部地區人口為374萬,中部地區為931萬,西部為1 305萬。農村低收人人口為4 977萬,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為5.3%,東、中、西部低收人人口分別為837萬、1 744萬和2 396萬。經濟落后地區的經濟主要表現在生產方式原始,生產手段落后,基礎設施薄弱;農民的收人普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收人低,消費差,投人少,自我發展能力弱,生活困難;消費水平和消費質量低,僅能維持最簡單的消費。由于收人水平低,有限的收人全都用于生活消費,決定了其生產的低投人,導致了自我發展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