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7 13:15: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美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混凝土建筑 可塑性 建筑美學 場所精神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rete building, propos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 cases, combined with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trends. Analyzing the modern concrete buildings from genius loci, brutalism and literati aspects. Making an explicit explanation on the influence that the changes of concret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under the concre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crete building, plasticit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genius loci
1.相關理論解讀
1.1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形體上能被模板規定成任意形狀,建筑形體的規定性不強,自由度很大,可塑性是使混凝土的表現力完全不同于其它建筑材料的最主要性質。混凝土的成型過程是一個由動態變為靜態的過程,混凝土的流動性使它可以依據模板而塑成任何形式。也就是說混凝土沒有固定的形式,它的最終形態有模板決定,這就為建筑中的美學考慮提供了多種可能性。與磚石、木材等傳統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許多不同的材料特點。首先,由于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結構的各個部分是以一個整體狀態結合在一起的;其次,混凝土是在一種半流質狀態中制作的,因此它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狀。
以上兩個特點,都可以基于混凝土的可塑性所延展出的,而正是由于建筑師和結構師們利用了混凝土的這一特點,使之成為現代建筑設計中常用的、用于表現建筑師意匠和營造特定建筑美學的“神器”。從設計上來講,混凝土的流體狀態及力學性能使得它廣泛應用于專注形態塑造的建筑,也流露出技術上的美學意義,這充分展現了技術與藝術的高度統一。
1.2建筑美學
建筑美學是藝術美學和建筑學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學和美學的基礎上,研究建筑領域里的美和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雖然建筑伴隨人類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但建筑美學的出現卻是20世紀的事情。英國美學家羅杰斯?思克拉頓從審美的角度論述了建筑具有實用性、地區性、技術性、總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學的創始人。美國現代建筑學家托伯特?哈姆林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學的基本內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學理論與現代主義聯系較多,美國建筑大師文丘里則從符號學的角度來探討建筑的美和審美問題。
1.3混凝土建筑的發展歷史
從材料的工程學和結構角度來看,羅馬人將混凝土從天然的填充料發展成主要的結構材料。萬神廟穹頂的建造過程沒有使用模板,而是采用臥磚分層圈砌。隨著羅馬帝國的消亡,大多數重要的結構和工程發現及研究并沒有延續下來,18世紀以前,混凝土并沒用被當成建設的主流材料。
到19世紀,法國首先開始使用混凝土作為建筑立面的表現材料。水泥的發明直接推動了混凝土材料的發展,此后混凝土的運用也日益廣泛。意大利建筑師皮埃爾?奈爾維在推動混凝土使用的路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對于鋼筋混凝土的應用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奈爾維既是建筑師,又是一位詩人,他努力將建筑與詩歌的韻律和節奏運用到自己的建筑設計中,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喜歡稱他為“鋼筋混凝土詩人”。
2.混凝土建筑之美學解讀
在建筑理論流派多元化的今天,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也是多元的。由于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可塑性特點,使之不僅成為一種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在體現建筑的美學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將從三個方面并結合相關案例來解讀基于可塑性特點而建造的混凝土建筑的美學價值。
2.1場所精神之美
建筑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形式問題,也是空間的營造,或者更為主要的,是作為空間基礎的“場所”的營造?;炷两ㄖI造空間氛圍的時候,其意境含蓄、韻味雋永。阿爾瓦羅?西扎設計的葡萄牙館就表現了對混凝土柔性特征的探索。
他用一片薄薄的混凝土幕用金屬線懸掛在兩邊的建筑上,形成一個3900平方米的有頂廣場。這塊巨板長65米、寬58米、高10米,兩端對稱。用纖薄的混凝土板展示了混凝土結構的柔性,打消了人們心中對混凝土厚重龐大的印象。屋面像雨篷一樣輕巧地覆蓋在中央廣場上方。絲毫體會不到混凝土屋面的沉重堅實感。這個結構就是模仿傳統的葡萄牙集市:在厚重的房子前面支起一片帳篷。通過輕薄的混凝土構件,營造了一種傳統集市的場所感,讓人們在置身其中時,忘掉了繁華都市的喧囂,去體味古樸和諧的市井之風。
2.2粗野主義之美
“粗野主義”是50年代到60年代喧噪一時的建筑設計傾向。粗野主義經常將混凝土毛糙的方面暴露出來,極其夸張那些沉重的構件,并把他們冷酷地碰撞在一起?;炷恋目伤苄蕴攸c和視覺效果符合了粗野主義所倡導的審美觀念。作為粗野主義的倡導者,柯布西耶設計建造了許多迎合粗野主義審美觀念的建筑,最有代表的應是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可以說是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建造的混凝土建筑典范之一,這個建筑也是柯布西埃新的探索的結果。郎香教堂是他絕無僅有的非幾何形式的有機形態建筑。它粗壯敦實的體塊,混沌的形象,巖石般穩重地屹立在群山間的一個小山包上。頂部呈自由曲線形,用兩層鋼筋混凝土薄板構成,在邊緣上兩層匯合并向上翻起。從內部往室外看去,窗戶成為一個個透光的方孔,造成一種不穩定感,迫使人們面向祭壇方向,造成很特殊的宗教氛圍。
2.3文人意匠之美
隨著混凝土澆筑技術及輕骨料的不斷更新,混凝土建筑的外表形式有了新的種類,越來越多的建筑師開始選用清水混凝土作為建筑外表皮飾面或內部構件。這些建筑師往往具有文人的氣質。他們將思想通過混凝土來表達出來,比較出名的有安藤忠雄、路易斯?康、劉家琨等。在他們的作品中,混凝土是最常見的材料。他們傾向于一種淡雅的文人墨客的情愫。在嚴格的技術控制管理之下,混凝土表面質感變得極為細膩柔和,這種混凝土與表現結構力度的混凝土略有不同,它顯示出混凝土的另一面,在空間表現上具有獨特的魅力。以下以劉家琨設計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館為例。
設計者最初的設想是希望用清水混凝土表現一部“人造石”的建筑故事。但由于施工技術原因,難以在澆筑過程中保證墻體的垂直度,只好采用一種叫做“框架結構、清水混凝土與頁巖磚組合墻”的組合墻特殊工藝。整個主體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凹凸窄條模板,形成明確的肌理,增加外墻的質感和可讀性。為使建筑整體像一塊“冷峻的巨石”建筑外部整體擬采用清水混凝土。在他眼中,在流行給建筑涂脂抹粉的年代,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已不僅僅是建筑方法問題,而且是美學取向和精神品質的問題。
4.結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型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藝及混凝土材料添加劑的更新,會給未來混凝土建筑的外觀表現及內在功能帶來新的沖擊和變革。同時,對于混凝土建筑的美學思考也會慢慢的改變。但是,最為混凝土最重要的區別于其他建材的特點――可塑性特點永遠不會消失,也正是利用這一特點,混凝土建筑較其他的建筑所具有的獨特的美學價值永遠不會消失。圍繞可塑性原理,混凝土建筑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值得每一個人期待,也值得每一個建筑師大膽的去嘗試這種充滿挑戰性建筑實驗。
參考文獻:
1. 萬書元,當代西方建筑美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2. 汪麗君、湯桂元,“詩意”的建造――混凝土的表現之美,新建筑,2003(6) 74-77
3. 李有芳,當代中國建筑美學思潮,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7.6
4. 杜清華,混凝土的現代建筑藝術表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7.6
5. 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現力,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7.3
6. 朱彩霞,解讀馬賽公寓,山西建筑,2007(32) 47-48
關鍵詞:幾何 建筑 美學 自然 歷史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As a kind of ancient aesthetic form, geometrical morphology has connected with nature by tracing the origin of geometric element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modern design works. Geometrical morphology inspires us to consider historical category, and combine with backgrou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when giving definition of Beauty.
Key words:geometry,construction,aesthetics,natural ,history
“美”這個詞是伴隨人類社會產生而產生的。人類從誕生開始就開始了對美的不懈追求。在法國南部蒙蒂尼亞克鎮的山洞中發現原始社會早期的壁畫(圖1),表現了狩獵,巫術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色彩雖歷經歲月蹉跎,依然鮮艷不減。構圖也已經初具功底,表現了人類對美的早期追求。圖2是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所用的骨飾,圓環形的造型,表現了我們的祖先對太陽的自然崇拜,也證明了原始人的美學概念來自于大自然。
(圖1 )(圖2)
我認為幾何美學是人類最早的美學形態,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帕提農神廟,還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都脫離不了原始的幾何形態。
(圖3) (圖4)
圖3是埃及胡夫金字塔的示意圖,它建于公元前兩千多年,呈等腰三角形,在三維上呈三棱錐形,古埃及人當時的是簡單的自然崇拜,他們的美學原則直接從大自然獲得,而這種自然崇拜也影響了他們的建筑和生活,在埃及的沙漠中遠眺金字塔,三角形的建筑穩定厚重,太陽(古埃及宗教中最偉大的神)高高在上,呈正圓型,除了白云和樹木,所有的場景都是幾何的,這種最原始的震撼力是其他任何力量所不能比擬的。建于公元前5世紀的帕提農神廟(圖4)又一次表達了原始的幾何形體的魅力,三角形的山墻和矩形的柱廊,加上下粗上細的多立克拄式,這種建筑形式影響了西方建筑兩千多年,直至19世紀末期還有大量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建造,他們都直接模仿了希臘神廟的三角形和矩形的幾何結構。
圖5是中國嘉峪關的示意圖,因為中國的城墻內部都是用夯土建造,一般不宜采用直上直下的結構,所以我們看到的城關一般都呈斜的梯形,城門的拱形是一個正圓加一個矩形,而矩形的比例正好是圓的直徑的兩倍,表達了我們祖先對比例美的早期認識。
(圖5)
不僅僅是古代,在19世紀末期,當新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發展到盡頭時,現代主義誕生了。現代主義的先驅們在對抗復古主義的浪潮中創造了許多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幾何造型。密斯.凡.德羅是現代主義的大師,他的那句“少即是多”是他的設計美學原則的集中體現。他的作品大部分采用矩形造型,利用直線穿插,純幾何構圖,很少使用無 意義的裝飾。圖6是他1929年設計的巴塞羅那展館德國館,這是密斯的代表作品,內部空間全部是純矩形,連室外的水池都是矩形的,這個看似簡單的作品,卻掀起了現代主義的革命,表達了人類的美學向原點的回歸。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左側的輔助房間是一個矩形,右側的主房間由三個矩形構成,左下角的水池也是一個矩形,連建筑的臺基也是矩形的,六個大小不同的矩形構成了密斯所謂的“流動空間”,之后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理性的現代主義的幾何造型一直作為近代設計美學的主流。
(圖6)
說起幾何造型美學,就不能不說起華裔設計師貝垏明1989年設計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圖7),東館位于老館東側,由于用地是一個不規則的梯形,給東館的設計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貝垏明(圖7)
在經過思熟慮后,用幾何美學的構思設計了聞名世界的作品。如圖,貝垏明把國家美術館分成了兩部分,一個等腰三角形,用來做展覽館使用,另外一個直角三角形,用來做研究所使用,這樣西側的展館入口就給人以“這是個正規入口”的感覺,而研究所的入口巧妙地設計在兩個三角形之間,兩個三角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幾何美學發揮到了及至。國家美術館東館的兩個三角形的比例也給人和諧之感,比例的應用在古代就很廣泛了。埃及金字塔大小錯落,尤其是吉薩金字塔群,哈費拉金字塔居中,胡夫金字塔位于右側,左側是明卡烏拉金字塔,他們的前面還有三座一字排開的比較小的王后金字塔,幾座金字塔大小比例協調,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但是因為胡夫金字塔距離其他幾座比較遠,哈費拉金字塔反而給人以最高的感覺。這表明古埃及人在規劃金字塔的位置和大小時不僅僅考慮了他們自身的比例,也考慮了互相之間的比例關系。
西方的數學家很早就在探求比例和美之間的關系,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通過復雜的數學計算,發現了著名的“黃金分割”。即美的和諧比例為1:1.618。一張精美的繪畫,一個精彩的設計幾乎都離不開這個黃金分割的準則。我們可以用這個準則分析一下達芬奇的名作《蒙娜利莎》(圖8),我們可以看到,蒙娜利莎的臉,手,和背景的一部分是亮顏色,而她的衣服和頭發是暗顏色,而亮顏色和暗顏色的比例差不多是黃金分割的比例。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娜利莎的衣服,臉,頭發基本上是暖顏色,而背景基本上是冷顏色,這個比例也比較符合黃金分割的比例。
圖9是達芬奇的名作維特魯維人,表達了人體比例的和諧關系和幾何構造。西方人認為人體是世界上最美的作品。在建筑,繪畫,雕塑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以人體為題材制作的作品。象雅典衛城中(圖10)的勝利神廟中的立柱就是幾個堅毅的女人體。
(圖8)
( 圖9 ) (圖10)
幾何美學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界的一種敬意,比例則表達了人類對自身的創造,它們放在一起則是要產生一種均衡之美?!懊馈笔鞘裁??這個問題涉及的范圍過于廣泛,以至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理解。但是均衡是美的一個重要原則,卻是任何人不能否認的,無論是自然界中蝴蝶,樹葉的對稱,還是人體的高低比例,都產生一種均衡之美。
作為均衡之美的代表,最著名的當數1926年格羅披烏斯設計的包豪斯校舍(圖11)。這是現代主義里程碑式的作品。包豪斯的宿舍,工廠,辦公樓,工藝美術學校被有機聯系在一起,從平面圖上看,呈一個和諧的交叉S形,
關鍵這種結合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工廠好宿舍通過食堂聯系,工藝美術學校和食堂通過辦公樓連接,這是功能上和形式上的“均衡”,給人以發自內心的美感,這正是我們設計者所要追求的真正的“美。”
均衡是暫時的,相對三維的,而我們的思想卻是運動的,四維的,我們學習設計,進行設
計必然要追求美的東西,但是卻不能取追求極端的,完整的,永恒的,決對的美??v觀歷史長河,
美的東西數不勝數,有些作品經過漫漫歲月,至
(圖11) 今看來仍然美不勝收,有些作品可以看到明顯的歷史烙印,這些作品我們應該把他們放在歷史里去分析,把它們和當時的歷史條件,生活背景,民族特征相結合,才能真正理解它們的“美”。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設計時,也應該把要設計的作品同我們現在的歷史條件,生活背景,民族特征相聯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真正“美”的作品。
關鍵字:現代建筑;現代主義建筑;建筑美學;中國建筑
中圖分類號:F407.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現代建筑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現代建筑包括20世紀出現的各色各樣風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狹義的現代建筑常常專指在20世紀20年代形成的現代主義建筑。本文中講到的現代建筑更指向于狹義的概念,用一種區分的方式來講,可以將廣義的現在建筑稱為“現代建筑”,而將狹義的現代建筑稱為“現代主義建筑”或者“現代派建筑”。
追溯至近現代建筑歷史時我們不難發現,由于十八、十九世紀的產業革命(又稱工業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大變革,在許多國家出現了影響建筑發展的新的因素,具體表現為:1、房屋建造量急劇增長,建筑類型不斷增多;2、工業發展給建筑業帶來新型建筑材料;3、結構科學的形成與發展;4、建筑業的生產與經營。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來說,這些變化在建筑史上都是空前的,從而由一場產業革命引起了一場建筑革命,從而產生了現代主義建筑的觀念。
19世紀西方建筑界占主導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復古主義建筑和折衷主義建筑。復古主義者認為歷史上某幾個時期如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筑形式和風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誰要建造優美的建筑,就必須以那些歷史上的建筑為藍本,模擬仿效。折衷主義者也認為建筑師的工作就是因襲已往的建筑模式,不過他們認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風格,而可以把多種樣式多種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建筑師對實用功能和結構技術不甚重視,以至于“唯美主義”在建筑理念中占據太大的地位,建筑一味的追求美學上的觀賞,而不注重實際。這就是建筑史上比較著名的“學院派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由于歐洲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思想狀況的巨大變化,對建筑學領域的改革創新產生的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一,戰后初期歐洲各國的經濟困難狀況,促進了講求實效的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復古主義作法;第二,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繼續發展,帶來更多的新的建筑類型,要求建筑師突破陳規。建筑材料、結構和設備方面的進展,促使越來越多的建筑師走出學院派的象牙之塔。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禍和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強烈震動。人心思變,大戰后社會思想意識各個領域內都出現許多新學說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觀念、新方案、新學派層出不窮。其中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是美術方面的表現派、風格派和構成派,它們對于建筑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建筑的造型風格上,一方面要解決建筑向何處去的問題,一方面還需要回答一系列實際的與理論的課題。
格羅皮烏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觀點:
①強調建筑隨時展變化,現代建筑應同工業化時代的條件相適應;
②強調建筑師要注意研究和解決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③積極采用新材料和新結構,促進建筑技術革新;
④主張擺脫歷史上過時的建筑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形式的建筑;
⑤主張發展建筑美學,創造反映新時代的新建筑風格。
于是,建筑美學觀念應運而生。當然對于現代建筑美學而言,從產業革命到建筑學的變革開始,已經逐漸產生和發展,而在20世紀時,才出現了比較系統的建筑美學觀念:藝術美學和建筑學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學和美學的基礎上,研究建筑領域里的美和審美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而英國美學家羅杰斯·思克拉頓運用美學理論,從審美的角度論述了建筑具有實用性、地區性、技術性、總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學的創始人。美國現代建筑學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現代建筑技術美的10大法則,即:統一、均衡、比例、尺度、韻律、布局中的序列、規則的和不規則的序列設計、性格、風格、色彩等,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學的基本內容。
對于現在建筑美學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提到中國建筑和中國建筑思想對于建筑美學的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這其中主要包括如北京紫禁城宮殿、天壇、十三陵、頤和園、蘇州園林、峨嵋山寺等。中國建筑美學主要變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建筑的審美價值和它的倫事價值密切相關。建筑的審美標準不僅要求使人感官愉悅,更重要的是恰當地表現形象本身所包涵的倫理的、政治的內容。例如都城的構圖表現出"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據坤靈之正位,放太紫之圓方"的威儀;宮殿表現"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的氣派。
第二、建筑藝術的形式美直接來源于功能內容和工程實踐。中國建筑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體美、序列美。這種總體的藝術氣氛又都以滿足禮儀和生活實用的要求為基礎。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體量也都體現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長幼、內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級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例如:北京紫禁城宮殿、天壇、十三陵、頤和園、蘇州園林、峨嵋山寺等,它們的藝術形式都體現了它們的功能內容。
第三、重視環境的內在意境甚于單純的造型美觀。中國傳統建筑運用序列設計和環境氣氛,獲得巨大的審美效果,對世界建筑美學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例如: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模擬國內著名風景名勝和蒙、藏地區著名寺院,象征著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今天的建筑美學與傳統的建筑美學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所面臨的課題,比如:價值取向、審美思維、時空觀念、文化模式等,都顯得極為復雜和難解,這與當代哲學與科學思想的影響和推動是密切相關的。當今的建筑美學在構成上、樣態上及追求上都體現出一種兼容性。然而建筑美學雖然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但迄今為止的著作遠遠沒有達到與實際存在的藝術現象、審美趣味相適應的程度,特別是關于審美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更是非常薄弱。
參考文獻:
[1] 王發堂. 建筑審美學 [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4
[2] 趙巍巖.當代建筑美學意義[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8
關鍵詞:建筑美學;當代建筑
1、概述
建筑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產物,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復雜因素的影響。由于建筑的直接功用是滿足人類對于某類活動的需要,因此建筑的外在形式和建筑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條件直接相關,還受當地的文化氛圍所影響。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人文氛圍的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建筑形式就體現出非常大的區別。因此建筑風格具有非常強烈的地域特色。地域建筑由來已久,即便在同一地區,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建筑也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差異。在進入二十世紀后半葉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不同地域文化間的建筑形式開始呈現出融合的趨勢,在建筑中大量的采用了新型的科學技術,生態學等也開始滲透進建筑設計的理念中,對建筑的形式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這種趨勢所表現出來的弊端是各地的建筑風格的中和化,有逐漸失去當地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憂慮存在。因此研究地域建筑的特色及其美學特征對于建筑設計理念對于歷史傳承和建筑設計理念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從當代地域建筑的特點及其哲學、美學思想入手進行研究,力求對當代地域建筑的特征進行提煉和概括。
2、地域建筑的特點
地域建筑的第一大特點便是基于建筑所在的自然地理和文化環境,這是建筑的本質屬性之一。但地域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建筑界內也沒有給地域建筑做出統一的定義。但通常情況下,在界定地域建筑時,都會考慮到以下幾個最基本的特征:1地域建筑是和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等是相契合的,否則地域建筑可能將失去其最基本的使用屬性;2地域建筑的建材、建筑的耗能特點和建筑施工技術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3建筑結構形式中體現出當地在建筑文化歷史上所取得的成就;4建筑形式和其他地區的建筑有本質的特征區別和明顯的經濟性。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地域建筑的美學特征體現的是自然美學和技術美學的融合,是人類經驗和科學技術的融合。地域建筑中所體現出來的人、自然、建筑之間和諧共處是地域建筑美學的核心審美價值之一。從總體上看,當代建筑文化具有連續性(歷史傳承性)、適應性(適應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和大眾性(符合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以上三個特征都跟地域建筑美學的文化、技術和審美情趣關系密切,后文中將進行具體的討論。
3、當代地域建筑的哲學觀
地域建筑所延續的是歷史主義建筑的美學本體論,所強調的是建筑的建筑和周圍環境的平衡和和諧。在現代建筑設計師的理念中,一般都是把建筑的功能作為建筑美學設計的基本依據,讓建筑完美的實現其功能表達就是“美”的一種表達形式,而建筑合理的結構、符合科學理性也是“美”的另一種表達形式。而后現代主義則不認同功能至上的“實用即美”的觀點,在強調建筑實用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建筑藝術精神意義層面的追求,從情感、文化等精神層次來滿足人們的需求。總體上看,當代地域建筑已經從功能性的要求,轉入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把人類情感變化和需求體現在建筑設計中,既在建筑設計中體現傳統建筑中的社會人文美學觀點,又關注當代社會意義體現對人文關懷的關注。
從邏輯順序上看,地域建筑美學所遵循的一般規律是從環境和建筑形式中所體現的審美情趣和主觀感受入手,探索出在建筑形式變化中對建筑藝術的審美認知、審美想象和審美情感等的發展規律。地域建筑所表現出的,是一類非常喜歡的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建筑作為人造的生存環境,和自然環境有本質區別,其中包含了對氣候、當地文化、建筑實際功用和情感需求等。在當代建筑設計中,建筑設計者注重體現出建筑的實際功用(理),而建筑的使用者則追求對建筑的主觀感受。從理論上看,“美感”物質存在的主觀感受,具有明顯的個體性差異,而社會又是由無數的個體所組成的,因此“美感”又必然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是一種群體性的感性認知。因此地域建筑美學的哲學背景,就是在特定群體中對美的趨同性的追求,正是這些趨同性的美學追求,才形成了區別于其他地區的地域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4當代地域建筑的美學方法論
地域建筑美學具有很廣泛的內涵,其外延可以延伸到環境、歷史甚至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去。從當代地域建筑美學研究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幾種研究角度:一是文化學的研究方法,該方法強調“文化”這一核心議題,從人類不同文化群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的角度入手來研究地域建筑背后所表現的文化意義。二是歷史學方法,其出發點是從重構歷史和闡述歷史,將地域的文化性和歷史性相結合來研究地域建筑的本質特征,在追根溯源的基礎上探求未來地域建筑的發展方向。三是現象學方法,這一理論強調的是“回到事物本身”的觀點,研究環境、人居和建筑的關系,探求建筑學的真實性和生活性之間的聯系。現象學方法是當前研究地域建筑內涵比較流行的方法,影響了很多的建筑設計師。四是類型學方法,這一研究方法從事物分類的角度展開研究,認同形成模式法則,試圖研究人類社會的共性,從而發現現象之間的聯系,對地域建筑的發展趨勢做出探索和預測。
以上幾類方法論在實踐中都有大量的學者和建筑師在實踐,本文中對此不加以詳細闡述,而是更注重對當代地域建筑的美學觀念的分析和研究。
5當代地域建筑的美學觀念
如前文所述,地域建筑包含了文化歷史的因素,地域建筑的美學觀念包含了審美價值觀、審美創作等多方面的內容。限于篇幅,在本節中將重點討論地域建筑的審美價值觀和審美創作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1)審美價值觀
地域建筑的審美價值觀隨著地域文化的差異而發生很大的變化,但都主要體現在文化歷史觀、技術觀和環境觀這三個主要的方面。從文化歷史觀的角度看,地域建筑是地區的歷史觀和文化蘊涵的重要體現,是一類近乎于無意識的自然而然的體現。特定地區的建筑設計師會形成約定俗稱的建筑思維模式,而且習慣于按照傳承下來的歷史性的制約去理解建筑設計,從而形成以地區文化歷史為背景的審美標準,不同地域和文化的設計師們也就形成了具有濃烈地域文化的建筑設計理念,地域建筑所表現出來的,不過是他們的所思所想而已。從技術實現的角度看,世界范圍內的技術發展不平衡決定了不同地區地域建筑形式的巨大差異,但都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套“適宜”的技術來滿足地域建筑特定造型和實際功用的需要。而從本質上看,這是技術理性和地域人文精神的結合,正是這種技術水平的差異和地域文化的差異,根本上決定了地域建筑之間的巨大差異。有趣的但又順利成章的是,世界各地的地域建筑都不自覺的在實踐著以和諧為美的環境觀。有典型特色的地域建筑,都自然而然的體現了建筑與周圍自然環境、文化氛圍、社會氛圍和藝術環境之間的和諧。這也許是一種建筑設計師們不自覺的選擇,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已經不知不覺中滲入了設計師們的骨髓之中。
(2)美學創作觀
在當代世界文化融合的氛圍里,地域建筑的設計理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逐步形成了一邊重視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一邊又批判性的接受外來文化的建筑美學設計理念。從而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建筑設計理念,即地域建筑設計理念的歷史傳承性、批判性和整合性相輔相成。這也是當代建筑設計理念中較為流行的思潮,似乎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關鍵詞:解構主義 建筑美學 特征
20世紀是百家爭鳴的時代,是高度現代化、信息化的社會,在社會,文化以及功能的逐漸多元性的背景下,建筑界的各種風格與主義層出不窮,其中解構主義建筑作品一次又一次以最獨特的建筑形狀與各種新穎的結構體系相互交換,相互混合,給人們帶來強烈的情感視覺沖擊和震撼力。
一、解構主義建筑的形成
解構主義是60年代后期起源于法國的一種哲學思潮,最初的影響是在哲學和文學批評領域。利用更加寬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來建造新的建筑理論構架。而真正的解構主義建筑嘗試則是20年后的80年代的事情。解構主義建筑是以1988年3月在倫敦泰特美術館舉辦的解構主義學術討論會和同年8月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的解構建筑7人展為起點, 隨后, 解構主義代表人物蓋里( F.Geh ry)、埃森曼(P.Eisenman)、屈米(B.T sumi) 的一批解構建筑名作相繼問世(如: 德國維拉特國際家具展覽中心和巴黎維萊特公園),從而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
從美學角度上說,從古希臘起,許多哲學家、美學家、建筑學家提出的關于美的論斷,其思想可以概括為“美即是和諧”,藝術家們力求從人體、建筑、雕塑和繪畫等藝術中,建立一種象數學一樣精確的比例關系,將美作為純理性的問題進行研究?,F代主義美學在建筑美學則是以功能與技術為基礎的理性主義的審美觀,“理性”、“純凈”、“少就是多”、“裝飾就是罪惡”、“住房是居住的機器”等口號響徹云天。
現代主義的美學忽視了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需求,逐漸無法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品位。因此,現代主義設計所遵循的功能主義、減少主義原則日漸受到挑戰和質疑。后現代主義就是是起源于現代主義內部的這種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純理性的反叛,終日面對冷漠呆板的設計人們已感到厭倦,它表達了人們對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產品需求的心聲。后現代主義從社會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出發,建立新的美學觀念,溝通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聯系,主張建筑創作追求涵義、文脈、向多元多價的方面發展,后現代主義就是要創造一種能喚起多種情感的反映歷史與時代風貌的復雜的美。解構主義則是后現代主義的一種強力思潮,是新現代主義美學極端的表現形式。
解構主義是極端的新現代主義,一方面,它運用現代主義的語言,另一方面,它卻徹底打破了現代主義的語法和邏輯體系。解構主義派出現在現代主義之后,它對現代主義批判地繼承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傾倒、重構各種既有詞匯之間的關系,使之產生出新的意義。運用現代主義的詞匯,卻從邏輯上否定傳統的基本設計原則,由此構成了新的流派,被成為“解構主義派”。
解構主義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蘭克?蓋里,伯納德?屈米,彼得?艾森曼,扎哈?哈迪德,丹尼?雷柏斯金,庫柏?辛門布勞等。
二、解構主義建筑美學原則及特征
解構主義建筑師想要在建筑中表現的,不過是他們所理解的一種批評,反思和顛覆的精神而已。對建筑師而言,解構主義建筑是一種文化策略,同時也是一種美學策略。作為文化策略, 它把對現存的建筑文化的“沉默的反抗”和“頑固地拒絕”轉化為一種新的創造欲望。解構主義建筑以一種反文化、反建筑、反造型的形式出現的時候,它也就以逆反的形式展現了一種新的審美意識。它要把歷來為人們堅信不疑的那些宇宙定則和建筑教義徹底打破、擊碎,進行新的拼合、重構。
法國的屈米(Bernard Tschumi)提出了解構主義建筑的創作原則:即由“綜合”轉向“分解”,由功能和形式之間的對立統一轉向兩者疊置或交叉與并列,強調碎裂、疊置和重組,使分解力突破建筑系統的界限。以解構主義手法設計出的建筑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清華大學建筑史學家吳煥加教授將其概括為“散亂”、“殘缺”、“突變”、“動勢”和“奇絕”五點。
一是散亂之美。它摒棄古典的建筑軸線和團塊組合,在總體形象上呈現破碎、零散狀;在建筑外廓上的犬牙交錯、變化萬端;在建筑形狀、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處理上則極度自由,這些都超脫建筑學已有的一切程式和秩序。
二是殘缺之美。與講求整體統一的構圖方式傳統建筑美學完全相反,解構主義建筑往往許多地方故意作成破損狀、缺落狀、不了了之狀,令人愕然,但又耐人尋味,富有缺憾美感。
三是突變之美。解構主義建筑中的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連接往往沒有預示,也沒有過渡,表現得很偶然,很生硬,風馬牛不相及,似乎無規律可尋。往往給人一種意外驚喜之感。
四是動勢之美。同古典建筑穩重、端莊、肅立的姿態完全相反,解構主義建筑大量采用顛倒、傾斜、扭曲、變形等富有動態形體的手法,從而造成建筑物的失穩、滑動、錯移、傾覆、墜落等不穩定的動感,使建筑物呈現出輕盈、靈巧動態,或有危危然如履薄冰之感。
五是奇絕之美,解構主義建筑師在設計創作中總是努力標新立異,常常采用一些超越常理、常規、常法以至常情的概念和手法,極力追求一種出人意料的反常效果。
解構主義最大的特點是反中心、反權威、反二元對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論。它的創作主題 “非理性”,創作手法是從反傳統的審美觀念衍生出的,創作目的是“表現虛無”。
三、解構主義建筑美學實例鑒賞
1、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圖1)
“沒有任何人類建筑的杰作能像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燒?!?――拉斐爾?莫尼歐
1997年,古根海姆藝術博物館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橫空出世,這是建于西班牙畢爾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術館。該館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位于勒維翁河濱。
這棟建筑集中了弗蘭克?蓋里后期解構主義的思想,整個建筑在河邊,采用了彎曲、扭曲、變形、有機狀、各種材料混合拼用等手法,體積龐大,形態古怪,采用了最昂貴的材料鈦作為中央大廳的外墻包裹材料,非常薄的鈦金屬在陽光下閃爍發光,而且在風中振動,極具特色,具有雕塑的特征它以奇美的造型、特異的結構和嶄新的材料立刻博得舉世矚目,讓這個往昔輝煌的工業城市以旅游城市的面貌重新煥發光彩。
2、安藤忠雄的海岸彷徨─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圖2)
安藤忠雄設計的海事博物館最重要的任務是反映阿拉伯輝煌的航海傳統,因此他從阿布達比的自然風景、地形地貌中擷取靈感,可反光的表面消滅了海洋與陸地的視覺界線,宛如船只構造的內部空間并設有漂浮的甲板引導來訪的游客進入其展覽區域。
“阿拉伯傳統的三角帆船在內部空間當中漂浮著,讓空間中各個對象彼此關連,最后結合至建筑物形成整體感,創造一種緊密的視覺沖擊”安藤忠雄解釋,“在地面層底下是第二個空間作為接待大廳,并且設有一座龐大的水族館,阿拉伯帆船會從水族館上頭漂浮而過,為觀者帶來截然不同的視野。”為了強調海事博物館簡單而強烈的線條,建筑物周遭地景以格狀處理,成行成列的樹木種植于基地前方,營造出綠洲般的邊界氛圍,使游客從律動的城市進入博物館這個相對安靜、深思的空間時有個緩慢的過渡。身在阿布達比的海事博物館中,才體會到安藤忠雄的“海岸彷徨”。
【關鍵詞】城市建筑;人文主義
某些美麗城市的輪廓線和生態景觀,是古代文明時期的建筑師和工匠們創造的,而使其遭到破壞和糟蹋的,卻是現代文明旗幟下的決策者和建筑師……
1 現代藝術的精神沖擊與啟迪
傳統藝術這位巨人往往諄諄教導我們應該怎樣去做,而現代藝術這位巨人卻總喜歡拍著我們的肩膀說:“為什么不試試用另一種想法去做呢?”事實上現代藝術向我們多視角地展示了人的創造才能。對新目標的追求開拓,對實現新目標之手斷的開創--這就是永不甘心循規蹈矩的現代藝術精神。無疑比學習現代藝術的具體手法更加重要。
人們總希望所能看到的建筑和環境能自然一些,樸實一些,整體一些;而少一點造勢,少一點輕佻,少一點漫亂。然而,每件東西在各自的環境場中,都有一種恰當的自在表現與較高的藝術品格。這既是一種理性的要求,也是種情感的驅使。對于實實在在搞環境設計的人來說,如果步西方某些現代流派的后塵,以情感去扼殺理性,這不是幼稚,便是故裝糊涂。但另一種傾向也不可輕視,狹隘的理性滋生封閉的情緒。在現代建筑設計和現代環境藝術中,理性涵括了科學性、技術性、經濟性、邏輯性、整體性與時代性等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與之相適應的情感絕非是封閉的、陳舊的、虛偽的,而恰恰是開朗的、進取的、求實的,這正應為如此,所以對傳統中的情感也不是要一概排斥。
平淡的情感是不配與現性結成姻緣的。
這樣產生的作品必然冷漠乏味。情感必須要積累,并在不斷的積累中逐漸建立起自己所特有的情感模式。這是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長期觀察、體驗與實踐的結果,即需要時間,又需要用心。只有這樣,才能與現性的貼近于親合過程中逐步擺脫抄襲與模仿。
2 理性與情感的親合
在建筑創作中既然理性的世界是寬闊的,情感的世界是多姿的,那么,我們為什么一定在他們兩者之中,有意或無意的詛咒一個或毀滅一個那?使理性與情感靠攏、貼近、親合,難道不是可以使我們贏得一個有更多“觸發點”、有更大“自由度”的無比引人入勝的創作境界么?!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在建筑設計中,通過具體的設計思路與手法,使理性與情感彼此貼近,相互靠攏,以達到富有生命力的藝術表現,這卻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一方面,要靠理性的不斷健全和情感的深厚積累;另一方面,還需要在我們處理理性與情感的相互關系上的創造與鑒賞能力。大量的建筑實踐表明,建筑創作中的理性與情感的親合關系是十分錯綜復雜的,對此,雖然還需要做深入的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方可解釋內在規律,然而,從一般趨勢上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首先,毫不掩飾的理性因素在形式與風格的形成中去起著主導作用,同時,也不排斥某種特定情感的藝術表現??虏嘉靼T?926年為住在設計提出的“新建筑五點”“( 強調建筑咬碎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筑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強調建筑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經濟問題;主張積極采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筑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筑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筑風格;主張發展新的建筑美學,創造建筑新風格”)及其代表作薩伏伊別墅是開此先鋒的不朽先例。薩伏伊別墅是現代建筑運動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也是勒?柯布西埃的作品中最能體現建筑觀點的作品。(如:薩伏伊別墅【The Villa Savoye】)。
其次,再見住的藝術表現中,是理性因素與情感因素熔于一爐,趨向于界限模糊的親合。勒?柯布西埃設計的印度昌迪加爾法院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他的粗放、大尺度和拙味同時包容了對經濟條件、氣候特點以及使用性質的考慮,并充分表露了現代派藝術家的特有感覺和趣味。把這種“野性主義”的表現完全理性分離,實是對勒?柯布西埃的一大誤解。有意思的是,這種使理性與情感趨于界限模糊的親合,比較廣泛地體現在不同風格的世界建筑名作之中,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貝克大樓(阿爾托)、柏林愛樂音樂廳(夏隆)如:東京奧運會體育館(丹下健三)、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貝聿銘)等。
再次,強調情感因素在形式與風格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但從建筑整體的藝術表現上看,仍在不同程度上與理性有著內在的聯系。眾所周知,在舉世稱贊的朗香教堂中如:勒?柯布西埃以他豐富的空間構成的想象力和詩人般的激情,運用隱喻和象征的設計手法,大膽的突破宗教建筑的一般模式,創造出在大自然中人們與上帝對話的神奇場所。但就是在這樣一座充滿情感色彩和宗教氣憤的動人“雕塑”中,仍然體現出合乎邏輯的“理性”成分,如利用鋼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對屋頂大翻檐和屋頂與墻面之間留縫的處理;“利用山上原有建筑石塊砌墻;保持建筑材料原色;屋面傾斜,將雨水匯集到混凝土吐水口在流到地面水池中,以便缺水的山頂加以利用等?!笔骨楦信c理性保持相當距離的這種親和方式,常常表現在新表現主義,象征主義以及后現代的一些建筑作品中。
以上情況說明,建筑創作中的理性與情感是難以分開的,正如路易斯?康在解釋如何去了解設計任務時說的那樣:“就是把思維與感性聯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建筑創作的過程,就是按照一定的配比關系去綜合理性因素與情感因素,時至最后達到相對和諧、自由的狀態,從而實現創作中所追求的價值過程。
3 研究創造合理的生態景觀
任何一項設計都和人有著密切關系,環境設計也是如此。人具有聽覺、觸覺和視覺,環境設計必須最后落實到具體形式上,這包括形狀、尺度、材質、色彩、機理等,環境中的具體形態設計,設計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種以功能形態為主,如建筑、橋梁、道路、廣場、公共設施等;另一種以視覺形態為主,如雕塑、紀念碑等。無論何種形態都在表現某種意義。環境場所形成的形態語言符號所體現出的類別、文化、象征意義與人的生活習慣,、民族文化、思維模式都有密切的關系。如果我們從意義層面來看哲學、宗教、文學、美學、科技、民俗及所有文化現象都構成了人為環境行為的背景?,F代城市的藝術特色首先是來自全局,這個全局便是:在適應現代社會生活需要的同時,有效的控制各個部分的人工環境,使之與城市所處的具體的地球表層背景相和諧。
從全局創造城市特色,這是一項十分細致艱苦的工作:一是要詳細占有城域生態環境的各種資料(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生態環境);二是要對生態環境質量作全面分析,與等級評價。三是要結合城市發展來合理利用、開發和改造各個區域環境。四是要在上述基礎上,運用高超的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技巧,創造城市的整體空間特征。如美國西海岸的西雅圖市景觀:這里有海洋、湖泊、丘陵、雪山。人工景色都恰當的融于自然之中,難怪許多人都說,這兒是美國最美麗的城市。
由此可見,現代的城市規劃設計完全可以說是一門小心翼翼地去“覆蓋地球表層”的大地藝術。優秀城市景觀生態的創造,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實現。
4 結語
建筑藝術就是環境藝術。建筑創意的靈感,來自“環境”與“空間”的關聯互動。建筑的生命意味著建筑的審美意義、審美價值。建筑本身要融于所處城市的文化根源之中,能夠在這片文化沃土中吸取營養。著名的城市設計理論家林奇(K?Lynch)十分強調“我們生活在有時間印記的場所中”他說“每一個地點不但要延續過去,也應展望、連接未來?!?/p>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美學;旅游;價值
一、傳統建筑類型概述
建筑是創建于地面上的物質實體,為人類帶來最實在的功用,同時建筑亦是一件藝術品,它闡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義,是一種象征性的藝術。建筑表現人的尊嚴與相互尊重隱私的行為,展示人類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傳統建筑美學的理論是以西方為中心,現階段建筑的風格分類還是以西方為標準。
1.古希臘式。古代希臘建筑藝術的主要對象是公共神廟。神廟建筑在風格上體現出明朗、寬敞、明亮的構想,四周的柱廊與入口是敞開的,供人進進出出,隨意游覽、休息,使人感到自由、無拘無束。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國這樣的建筑相對比較少。
2.羅馬式。羅馬式建筑興起于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是歐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羅馬式建筑線條簡單、明確、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權力的特征,是教會威力的化身。中國天津的老西開教堂是中國羅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歐洲中世紀的主要建筑風格之一。與羅馬式建筑造型穩重的風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動”統貫全局,以垂直線條為表現形式,鋒利的尖頂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緒的集中體現。哥特式建筑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氣息濃重,有一種宗教的狂熱,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階層的世俗激情。在中國的潿洲島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風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當地的珊瑚石塊,兼以土瓦木材構筑而成。
4.文藝復興式。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是15世紀至17世紀流行于歐洲的建筑。此種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權上的哥特式建筑風格,以人體美的對稱、和諧為審美基礎。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與文藝復興建筑同時期產生的建筑風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間組合中產生復雜的明暗變化效果。上海外灘和平飯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風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紀新型建筑風格。20世紀初,世界上出現了新型的高層摩天大樓。這些高樓以鋼筋混凝土、鋼材、玻璃、化纖為材料,采取與基本結構體系無關的建筑物內部空間分隔法,強調材料本身的質感和成比例的美,這種體現了建筑上的一種新的審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藝術比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獨立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形態各異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經典的古典建筑藝術。古典建筑不僅是一種歷史角度,還意味著特定文明發展中的產物。偉大的建筑不僅因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麗,而且還可以揭示一個時代對建筑審美的內容和人類的發展,并且也是一種人生智慧和經驗的體現,中西文化的差異在中西古典建筑藝術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現。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時期就開始大量使用石頭,且是建造巨大的單體建筑;中國長期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將精巧的磚木結構推向了極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頭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視金字塔的角度,我們可以看見很多石頭堆砌而成,這樣的用法影響了整個西方建筑史,反觀中國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異。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積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聳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當于四十層樓高,而中國的天安門才33.7米高,北海山頂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個單體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僅有結構上相互依存的關系,而且在內部空間上也是成為一體的。中國的古典木架結構主要依靠其平面組合上的靈活性,在水平面上發展起寬闊的建筑群,這從紫禁城的設計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許多建筑建立起來的一個統一體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單體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較窄的一邊,它把人的視線與想象力吸引到縱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門廊的柱式與山花,縱軸線與其屋脊平行,而中國建筑的主立面總是建設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較寬闊一面,剛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國建筑的屋頂、瓦面、屋檐和門窗成了重要表現部位,讓人在它面前體會一種寬廣的情懷,且可視整個建筑的正面現象以及屋頂各種裝飾。
4.建筑觀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觀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個善良的人的靈魂的所歸,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會去盡量感觸天,貼近天,從而有比較濃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國雖然對天也是同樣的感受,但是中國人在乎的不是要進天國,而是關系人們在天地之間的這一層人間怎么如何和諧、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談論“死”的話題,從而更加突出中國古典建筑人世間的味道,形象也比較和善。
三、中國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國的古建筑的種類繁多,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有城池、宮殿、陵墓、寺院、樓閣、橋、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國古代建城首先從戰爭角度去思考,是否堅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墻,這是中國現在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長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寬10米~18米。城墻是用特制巨型城磚筑成的,至今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且城外還有外城,周長60千米,有18城門。而前面介紹的是內城,內城中最雄偉的就要算中華門,且十分險要。
2.宮殿建筑。宮殿建筑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威嚴,滿足自身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筑。幾千年來,歷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己營造宮殿,這些宮殿無不顯示中國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F保存下來完整宮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紅圍墻圍起來的,周長3400米,城外是護城河。紫禁城分為前后兩個大部分:前部稱外朝,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個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國宮殿建筑藝術的高超水平的集中體現,在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3.陵園建筑。中國古代陵園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墳。從布局來說,都是在陵園的四周筑上陵墻,四面開門,四角建造角樓,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門闕,還有石人,石獸的造像,給人一種肅穆和寧靜的感覺。
西安附近是中國皇帝陵墓比較集中的地方,這是因為中國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關中,北有黃土高原,南有秦嶺,渭河天然屏障,東有潼關,黃河天險。所以有很多朝代在這里建都,比如秦咸陽,西漢、唐等,中國古代最繁榮的漢,唐都在這里建都,足以說明這里的地位。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漢有11個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個皇帝的陵墓。比如漢武帝的茂陵是西漢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時有5個陪葬墓(衛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當時有專門的官員管理陵園。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圍30千米,還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兩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萬歷皇帝的定陵,將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時間,在他只有20多歲的時候修建這耗費巨大的陵墓,其地宮可以說是十分完整的設施的地下房間,無積水,無石頭塌陷,可以說中國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捎钟姓l估量過這背后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呢?從建筑的角度來說,陵園是中國古建筑中最宏偉、最龐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響范圍極其廣泛,而寺廟、佛塔、石窟被稱為三大佛教建筑。這些建筑可以表現出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宗教的興衰,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也是中國古代建筑學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寺廟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國興建寺廟成風于南北朝時代。當時無論北朝的北魏政權還是南朝的宋、齊、梁、陳,特別是梁朝以佛教為國教,“菩薩皇帝”梁武帝尤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描寫。拉薩布達拉宮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點就是佛殿高,經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勢而筑,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表現出了藏傳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樣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紀前后,因佛教傳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隨著進入了中國,但中國卻沒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風格來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華民族自身的建筑藝術特點,包括亭臺樓閣的一些特點,創造出屬于中國自身獨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義不僅是放“舍利”之處,更多也有藝術表現在其中,從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個地區、每個朝代不同的建筑風格與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學在旅游中的價值和作用
建筑美學傳達給旅游者是這些建筑作為一種旅游產業的產品,是滿足旅游者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過建筑物的形式達到對建筑美學所包涵的歷史文化、風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賞和了解。建筑美學的文化性必須以建筑物為載體來表現,旅游者通過對于建筑美學的理解,從而補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建筑美學把所在城市的人文歷史及現實特點展示一覽無遺,并以文化傳遞的方式,滿足旅游者對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閱歷、文化素質等的精神需求,創造極具個性的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環境,以此展示其豐富悠久的文化內涵,使所在地積累了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韻味的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創造一種獨特的建筑美學特色,使建筑美學更好地融入旅游中來,營造獨具特色且富有鮮明的個性,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處都有一種新奇的建筑美學體會,給人留下回味無窮、難以忘懷的印象。
建筑美學同時把握現代社會人們希望通過旅游去貼近歷史、追求文化、增長知識、提高品位的心態要求,把建筑美學與旅游景觀巧妙的結合起來,給旅游者帶來的是一種震撼、一種驚嘆,令旅游者感受一種境界的升華,在休閑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歷史建筑景觀與建筑美學,通過設計在旅游景點充分展示,使人們在方便、舒適的條件下游憩,這正是建筑美學所體現的價值和作用。
建筑美學不僅要體現旅游景觀的歷史文化,在搭配體現的輔助要突出個性、體現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風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藝高質量。建筑美學作為一個概念,既要展現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襯托出強烈的歷史文化氣息和時代脈動,從而使建筑美學為歷史建筑景觀增輝,給人留下回味無窮的印象。
建筑美學在一些民族特色濃厚的地方,必須堅持獨立民族風格的原則。梁思成說:“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鼻∏〗ㄖ缹W的物質載體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屬于自己的藝術特性,那建筑美學就無法完全、真實的體現,從而更加顯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滅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講,建筑美學的獨特性與否是體現這個國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標志之一。雖然建筑美學的概念相同,但是具體實施過程中應體現其豐富多彩性。希臘體現古希臘的衛城建筑美學來表達雅典城邦國家時期的狀況;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學來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國可以從紫禁城的建筑美學來讀出皇權的至高無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中國獨特的建筑美學恰恰應揚之所長凸顯中國旅游的民族特點,讓國外旅游者通過旅游中建筑美學的感悟對中國的文化加深了解。
綜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學是旅游系統中重要的一環,這需要每個旅游景點擁有一個完整、適量、系統的建筑系統和建筑歷史文化,針對旅游建筑系統的研究有利于開發旅游過程中建筑美學的提升,從而提高旅游品質。在區域旅游開發中建筑美學能幫助景點設計有序的開發,提升獨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襲別地的雷同,促進旅游的獨特性發展。
建筑美學現已經開始慢慢被物質生活豐富的人們所重視,旅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對于建筑景觀的審美和藝術鑒賞能力。建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對客體對象的欣賞和單純的視覺愉悅與滿足,只有那些由主體的整個心靈選擇出來的與自己類似和溝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產生美,這也是建筑美學對于旅游的核心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喬修業.旅游美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2]袁鏡身.建筑美學的特色與未來[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3]張斌,楊北凡.城市設計與環境藝術[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
[4]古慧平.現代建筑的美學特征[J].山西建筑,2001,(2).
[5]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2.
[6]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7]楊恩寰.建筑美學引論[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8][美]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則[M].鄒德儂,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9]沈福熙.城市和建筑美學[J].上海新建筑,2000,(5).
[10]曹利華.建筑美學[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1.
[11]王宗年.建筑空間藝術及技術[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87.
[12]王振復.大地上的宇宙——中國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