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6 07:27: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明禮儀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遵循“小一點”、“近一點”、“實一點”的教育原則,開展讀、講、考、賽、評等一系列活動。讀,即讀書活動,組織學生閱讀《禮儀常規》、《禮儀知識ABC》等書;講,即講學習文明禮儀后的心得體會;考,即對所有中小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的考試;賽,即組織學區性和全區性的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評,即對學生的儀容穿戴、文明禮儀、衛生習慣、遵紀守法等行為規范天天進行評比,建立學生個人文明量化評定制度。文明禮儀教育要以點帶面。我們在茶園山中心小學召開文明禮儀教育現場會,還召開了全區文明禮儀教育經驗交流會。樹典型,立榜樣,帶動全區禮儀教育的深入開展。
二、禮儀教育與落實師德規范相結合
我們把教師文明禮儀規范列為教師評定職稱和年終考核的內容,??堅持開展“樹、創、獻”活動。如在第三中心小學召開“弘揚高尚師德,樹我教師形象”現場觀摩會,教師介紹了講師德、揚正氣、默默奉獻的感人事跡,學生代表作了“良師慈母暖我心”演講,學生家長熱情贊頌教師的高尚師德??梢赃@么說,我們的教師在學生面前,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長時,能注意禮儀規范,給人和風細雨春天般的感覺。
三、凈化校園環境,用優美的氛圍陶冶人
我們把校園環境的凈化、美化、綠化作為禮儀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徑之一。要求學校對校園要整體規劃,做到安排有科學性、布置有教育性、整體上有陶冶性。
校長抓綠化,美術教師抓美化,衛生教師抓凈化,德育干部抓育人化,各負其責。
據統計,今年區教育局投入綠化經費20萬元,各校(園)也自籌經費65萬元用于綠化。優美的環境促進了師生文明行為的養成,陶冶了師生美好的心靈。
結合學校所在鎮實情分析,學生上述種種不文明現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庭教育的弱化或無力。大多數新市民家庭中,家長疲于工作,無暇去關注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而本地學生家庭,普遍把學生交給爺爺奶奶看管,“隔代親”及老年人教育觀念的相對滯后,容易使學生養成任性自我、隨性自私的性格。二是校外不良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校園外,經常會看到一些成年人的不文明行為:有些家長送學生上學時無視近在一步之外的垃圾桶,將早餐包裝袋隨手丟棄;隨意闖紅燈;亂扔煙頭果殼;隨地吐痰,甚至有人在花壇小便……一方面學校天天教育學生要做文明人,另一方面學生眼中日日能見校園外的不文明現象。這不僅使學生陷入一種認知的困惑,也使學校德育陷入一種教育無力的尷尬。然而,作為學校德育工作者,不能因為田里長了雜草就荒廢了種植的莊稼,只有虔誠地面對這塊“德育田地”,精心培育、管理,才能使莊稼茁壯生長,使雜草無容身之地。
二、找準文明禮儀教育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學生對做個文明人認知的尷尬,即是內心的困惑,什么行為才是文明的行為?相信學生在見到不文明行為時,幼小的心靈會有困惑,會有此一問。困惑起,若不明辨則困惑深,則是非不明或誤“非”為“是”;若及時助之明辨“是”與“非”,則解開糾結,心清意正,明辨事理,知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這恰恰可以作為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突破口——及時有效地引導學生知曉文明禮儀是什么,哪些行為是我們不能做的。而“八禮四儀”教育,有目標、有內容、有達成度和評價體系,對德育工作者來說,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使教育有血有肉,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條有效途徑。
(一)完善機制,為文明禮儀教育保駕護航
1.制訂實施計劃。
以“八禮四儀”主題教育活動為抓手,將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利用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教育活動。先期落實走好路、吃好飯、說好話,扎實推進“五小行動”系列活動,明確文明禮儀,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2.開發校本教材。
學校圍繞文明禮儀教育,分年級分層次,開發富有年級特色的校本教材,使校本化的規范成為學生的行動指南。各班在班主任的主導下,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量身定制文明禮儀《班級公約》,引導學生知曉、熟悉、理解、踐行“八禮四儀”。
3.營造濃郁氛圍。
學校將文明禮儀教育納入教師校本培訓,開設專題講座,正確把握禮儀教育理念;利用國旗下講話、校訊通、校園網等多種平臺,通過制作、懸掛、張貼文明禮儀教育標語、宣傳畫以及班級黑板報、校園宣傳欄、學校門口的電子屏、向家長發放“禮儀教育”宣傳單等方式,讓文明禮儀規范圖文并茂、聲圖結合,隨處能見、隨時可學,實現學生、老師、家長對文明禮儀規范要求“人人知曉、個個明白”,在校園內外繃緊“文明禮儀教育”這根弦。
(二)體驗感悟,讓文明禮儀教育生根發芽
1.重視活動設計實施。
學校層面,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競賽實踐活動,舉辦“文明禮儀形象大賽”、“文明禮儀有獎知識競賽”、“文明禮儀天天賽”等活動,通過競賽,促進學生遵守文明禮儀的自覺性。班級層面,分年級段開展“診治我家的不文明行為”、“亮眼發現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說說我身邊的文明禮儀好少年”、“文明我先行,禮儀伴成長”等主題班隊活動,開展“人人爭當班級文明禮儀之星”、“文明禮儀故事會”等活動。活動的設計和實施,特別強調不僅要重視傳授禮儀知識,還要注重訓練行為方式,讓學生學練結合,以練為主,既明了“理”又訓練了“儀”。
2.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文明禮儀教育各項活動的開展,不應是一次性一過性的,而是連貫、持續、深入且深刻的。比如一年級定位于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建立文明禮儀觀,為此重點開展“我的這些做法和行為文明嗎?”班內交流討論活動,以幫助學生明是非,知文明。在一個多學期的觀察、思考、討論后,開展“我也做個文明好少年”活動,引導學生將思考學習的結果落實到踐行上。二年級的文明禮儀教育定位于在自檢反省的基礎上,提升對“八禮四儀”的認識,為此開展“亮眼發現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說說我身邊的文明禮儀好少年”等活動,初步體驗、感悟文明禮儀的內在涵義。三、四年級學生的教育則定位于從榜樣中吸取力量,在活動中得到感悟,開展“說說我身邊的文明禮儀好少年”、“文明我先行,禮儀伴成長”等活動。五、六年級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定位于培養學生持久的文明意識和習慣,“發揮我的力量,讓文明之花處處盛開”,引導學生將“八禮四儀”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成為一種責任意識,為此開展如“‘五小行動’周周報”、“我是文明好榜樣”、“診治我家的不文明行為”等活動。
3.推動活動校外延伸。
文明禮儀教育是學校德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不能局限于校內教育,還應向校外、向成年人延伸。所以,可將文明禮儀教育與節日主題教育或活動相結合,將文明禮儀教育的陣地拓展延伸到社區、敬老院、商場、馬路等公共場所。比如三月是學校的文明禮儀月,又是學雷鋒活動月,各中隊在社區、敬老院開展學雷鋒活動的同時,給居民和敬老院的老人表演以文明禮儀為主要內容的小品、相聲、快板等節目,將社會常見不文明行為和文明行為規范融入節目,讓學生和成年人,都從節目中得到教育和啟示。又如學校藝術節,師生、有條件的家長創作文明禮儀為主題的漫畫、書畫作品,走進社區展覽,使師生、家長、居民共受教育。再如敬老節,學生走進敬老院,為老人洗頭、修剪指甲、整理桌上物品、聊天、表演節目,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或提醒學生把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到與老人的聊天和服務活動中。點點滴滴,時時處處,讓文明禮儀成為一種意識和習慣,讓校內外更多的人有這種意識和習慣,讓校內校外共融互通,破除“負能量”的相互影響,達到“正能量”的相互傳遞,從而走近文明禮儀教育的目標。
(三)內化踐行,讓自主弘揚文明禮儀成為可能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誠信的教育
過去人們之間相互信任,而如今,再親近的人之間也相互提防,光怕上當,殊不知那些傳銷人員不就都是從自己身邊的好友騙起的嗎?因此,我認為在小學階段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由于小學生的感性特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可以用講故事的手法,比如,講誠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時就可以應用曾子殺豬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媳婦要去趕集,兒子也要跟著,為了不讓兒子跟著,就跟兒子說回來給兒子燉肉吃。結果趕集回來的她,發現曾子正要把家里唯一的一頭豬宰殺,并想阻止曾子。曾子對她說,你不是答應了回來要給兒子燉肉吃嗎?媳婦說,那不是說著玩的嗎,你還當真了。曾子說,那當然,面對孩子,我們大人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以后孩子又怎能相信我們呢?聽了這則故事后,學生都非常震撼,認為曾子做得非常對。我又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曾經這樣跟我們輕易許諾過呢?很多孩子回答:是。但父母事后遵守承諾的沒有幾個,可見誠信品質的養成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家長要做好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人的榜樣力量更是無窮的。通過我們的研究發現,為什么我們有的孩子愛撒謊,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諾爾不踐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壞的榜樣,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家庭必須和學校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試想,學校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里,學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圍,我們的教育也會失敗。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
人人都有獲得他人尊重的愿望,在與人交往中,我們既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又要體諒到他人也有獲得尊重的需要,從而做到自覺尊重他人,從而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一個事事、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是不會受到他人歡迎的。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從平等教育開始。我們要告訴學生,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不論你的身份如何、財富如何、地位如何,我們都要平等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不可否認,在我們的社會上,在我們的周圍,還有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人,不能平等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待身份比自己特殊,地位比自己高,財富比自己多的人奴顏婢膝,對不如自己的人,則高高在上,實際上這對子女教育十分不利。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掙錢養活自己,就沒有什么可以自卑的。所有的不同的工作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而已,并無高低貴賤之別。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做到對他人的尊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老師、同學、家長和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的學生見到環衛工人,捂著鼻子走,這就是對環衛工人的不尊重,試想,沒有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我們的城市怎么能有如此潔凈,我們的生活怎么能如此美好?另外,尊重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勞動。在學校里,認真聽老師講課,就是尊重老師的勞動,相反,老師上課講課,自己在下邊搞些小動作,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課堂上,其他同學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們認真聽,就是給予同學們的尊重,相反,我們不認真聽,就是對同學的不尊重。在家里,對父母的辛勤付出,我們也要表示感謝,否則,就是對父母勞動的不尊重。同樣在社會上,我們亂扔垃圾,不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是對整個環衛工人群體勞動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碼的權利,對于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謾罵他人,不能無中生有中傷他人,這都是對他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除了以上兩點外,我們還要教育學生學會用文明禮貌用語,比如,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記得說聲“謝謝”,給別人造成不便,要記得說聲“抱歉”,跟人分手,要記得說聲“再見”,等等。這些文明用語的使用,將會使人際關系更和諧。牢記以上這些,我們才能成為文明的人,才能成為廣受歡迎的人。
作者:崔廣洲 單位:大城縣旺村鎮子牙中心小學
一. 指導思想:
以縣教委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我校本學期工作目標為指導,以首都農村教育現代化實驗區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北京市德育整體工作綱要》,以養成教育為基點,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校園禮儀和和社會禮儀為重點。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把教育學生和管理學生有機結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設適合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積極創建追求實效,育人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標
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和養成教育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確立自信心和奮斗目標。工作重點為養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學生成為有知識、明禮儀的合格中學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育人為工作中心;以全體學生為活動主體;以班級文化建設為突破口。以校訓、校歌、校徽等學校文化建設為重點,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以“奧運年”為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活動,從奧運禮儀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學生思想體驗的形成過程,在活動中體驗,在參與中發展。
四、本學期常規工作
1.落實市縣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以觀念的更新推動德育工作的創新。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力開展班級文化建設;開展優秀班級、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以和諧班風促優良校風。
2.落實全員德育,開展學生成長導師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我校實際,以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為主題,面向全校教職工開展教育論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評選、表彰活動,引導教師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
3.加強學校德育信息化建設,創設校園德育網頁,發揮網絡德育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構建師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臺。
4.加大不良行為學生轉化力度,加強問題研究,執行班級、年級、學校三級管理,落實幫教活動,開展不良行為學生轉化研究。
5.加強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規范化和制度化邁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穩步提高。
6 .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培訓,提高班、團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實現班級自主管理。
7.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向教育性、愉悅性方面發展。
8.加強常規管理,促進養成教育。
(1)繼續加強班級量化管理,推行月紅旗班、進步生、優秀生、及優秀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
(2)繼續辦好“知心信箱”和“面對面”的咨詢工作,提高學生的咨詢率、面詢率,注重實效。
(3)堅持和完善家訪制度,深入開展家長學?;顒?,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4)嚴格升降旗制度,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5)辦好廣播、板報、櫥窗,充分發揮宣傳作用。
(6)規范班主任素質工作手冊的使用。
五、本學期重點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及《密云且中學班主任工作條例》,加強規范化管理。
(2)開展“學生最愛戴的教師”評選活動,促進形成全員德育工作氛圍。
(3)以我縣開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為契機,充分發揮縣、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經強驗交流和表彰,以推進我校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
(4)進一步推進新型班集體文化建設,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的培訓,充分發揮班干部、團干部的作用,加強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學生成為學校的主人。
(二).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1.以“3.5日學習雷鋒”活動為為契機,組織全體中學生成立學雷鋒小組,開展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公物、團結互助、文明禮儀等方面美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2.與班級文化建設為相結合,以“清明節、勞動節、科技節、青年節、母親節”為契機開展系列主題教育,對學生進行行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中心內容,抓實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
1.拓展學生“十個文明習慣”的培育形式,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
(四)加強法制教育和珍愛生命的教育,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1.通過落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每兩周一次舉案說法制度和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光盤、錄像等多種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2.加強對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學校不良行為學生的總體檔案和個體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2)進一步明確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職責,從思想、行為、學習、交友、家庭環境等各方面了解學生的狀況,有針對性的做好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本學期進行成功案例征集與評比。
(3)貫徹縣教委《關于加強嚴重不良行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2005年11號文),認真落實六項制度,即:不良行為學生不到校追蹤制度,出現問題及時報告制度,學期轉化情況上報制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幫教人和政教處定期與不良行為學生談話制度,定期案例評析制度。要嚴格學校、年級和班級三級管理,明確各自職責。在發揮導師幫教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同伴幫教的作用,對極個別嚴重不良行為學生還要確定民警幫教人,不斷增強轉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的作用,通過講座、團體輔導等形式,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另一方面發揮心理咨詢室的功能,做好學生個體、不良行為學生、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
面向中學心理健康教師,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個案和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設計征集、評選活動。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繼續以《小學生德育綱要》為基礎,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指針,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文明行為的養成為重點,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深入學習德育課程標準,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校園文化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文明意識、耐挫能力和創新精神,塑造我校學生新世紀新少年的新形象。
二、德育工作重點:
(一)抓好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要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學校德隊的隊伍建設,做到全員育人。
1、完善管理網絡。
德育管理是一個整體系統,繼續建立完善校內"一點三線"的德育管理網絡格局,實行校長總負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法制副校長密切配合,學校教導處操作執行,黨團組織、少先隊通力協作的德育管理機制。根據德育工作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2、優化骨干隊伍。
點抓好班主任隊、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構建班主任、少先隊員導隊伍科學管理的機制,抓住"選配、培訓、激勵"這三個環節,繼續組織定期學習、現場觀摩和考察研討、班主任三項基本功競賽。建立穩定、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激勵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輔導員崗位職責規范、嚴格考核的同時,建立文明班級、優秀班主任評比制度。加大獎勵力度,進一步提高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并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向優秀班主任傾斜。
3、建立育人體系。
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體力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教師的師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學校要利用政治學習時間進行法規、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專題學習和討論,開展"愛崗敬業""正師風、揚師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主題的教育系列活動,要使全體教師主動適應德育教育的新形勢,真正成為德育管理者,實現德育"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深入研究,拓寬思路,加強德育的思想建設。 本學期,重點引導教師關注學校、關注班級、關注同事、關注學生。在以下幾個層面上形成共識:
A集體和睦相處: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員,人人都受歡迎;
B人人有權參與:每個人都是學習、生活的主人,人人都應參與;
C共同互助合作:個人問題也是大家的問題,只有互相幫助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D滿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篩選人、放棄人,而是培養人。
(二)加強基礎教育,培養文明學生
1、深化愛國教育。
繼續規范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內容以"五愛"為主線,做到學期有計劃,周周有主題。要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臺、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的宣傳作用,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作用,以重大節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紀念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提高德育實效。
2、繼續常抓養成教育。
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是加強校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養成教育也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繼續推行行政、教師值日、紅領巾值日崗制度,深入實施體驗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繼續開展創“文明班級”活動,設立“文明班級”流動紅旗,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路隊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匯總,考核優勝班級獲流動紅旗。對這三項制度的實施情況加強指導、考核,確保常規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使學校形成班班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從站好隊、做好操、掃好地、講衛生、有禮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十分好習慣”等基礎行為入手,養成以下好習慣: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文明禮貌,微笑待人;學會尊重,耐心聽他人說話;保護隱私,別人的東西不亂動;利人利己,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觀看比賽文明喝彩;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勤奮自強,天天鍛煉身體;環保衛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五自"能力,確保學生行為規范合格率為100%,品德優良率為99%以上。
3、強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護、自強、自律)是雛鷹行動的核心內容,已成為在青少年階段所必需具備的素質。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調動他們積極向上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競爭意識,要積極并有針對性地講解、示范、實踐操作,使“五自”活動更具操作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
4、滲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為根本,繼續開展系列教育和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牢記公民道德基本道德20字(愛國守法,勤儉自強,明理誠信,團結友善,敬業奉獻)本學期開展"學習雷鋒精神,弘揚道德規范,塑造誠信形象"活動,促進學生基本道德觀念的形成和文明習慣的養成。
5、加強法制教育。
繼續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通過法制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師生演講、參觀展覽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建立后進生幫教制,消滅在校生違法犯罪行為的出現。
6、開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通過觀察、談話、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在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的同時,要加強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指導,及時矯正某些學生的畸形心理,增強他們的抗挫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濃厚校園文化氛圍,優化育人環境。
1、校園 班級環境美化。
進一步加強校園走廊文化、墻上文化,班級文化,做到環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繼續進行每期期未班級文化建設的教室文化評比活動。讓學生全員參與,主題要突出教育意義和人文關懷,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動手力。
2、升旗儀式序列化。
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要求內容豐富,在保留傳統的愛國、勵志等內容的基礎上力求同社會生活、時事政治緊密聯系,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形成序列。
3、板報設計個性化。
繼續精心設計校、班兩級黑板報,體現科技、敬廉崇潔、平安校園、消防教育、文明禮儀等方面的特色的校園文化及各班的個性。
(四)調動各界參與,發揮整合優勢,實現“三結合”。
1、提高家教水平。
繼續按要求辦好家長學校。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落實,規范嚴格、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并且認真做好資料搜集、積累工作,進行走訪學生家庭活動。家訪要不拘形式,不固定時間,本著關心學生,溝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訪質量。本學期教師家訪要達到全班學生的30%,通過其他形式與家長交流要達到40%,并做到有對象、有目標、有效果、有反饋、有記錄。讓家訪真正成為建立起教師、學生、家庭互動的三者關系,成為進一步摸索出心理教育的突破口,成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到每學期同每位學生家長均有一定程度的書面和短信息聯系,特別重視做好與后進生家長的經常性聯系;加強對教師家訪工作的組織管理,并把家訪工作納入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2、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
充分發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會五大員(報告員、家教員、幫教員、宣傳員、校外輔導員)、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校區共建活動。大力開展學雷鋒互助、環保等活動。形成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使在校生違法犯罪率繼續為零。
(六)重視學科滲透,加強德育科研。
1、挖掘滲透內容。
德育要寓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語文、社會等學科要充分發揮人文學科的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和基本國情教育;數學、自然等學科,要通過中國和世界科技發明與發展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教育,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音、體、美等學科也要結合學科特點,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質,激發愛國主義情感,磨練意志品質,培養團結協作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2、優化學科教學。
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全員性策略,教師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諸方面滲透德育教育來優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各學科要繼續上好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課,要繼續認真上好思想品德、晨會、班隊活動課。
3、開展德育科研。
全體教師要樹立向科研質量要效益的現代意識,要認真學習教科研理論的書籍并運用于德育實踐研究。要認真作好學習筆記,要針對新形勢下的學生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撰寫有一定質量的教育論文,積極向報刊雜志投稿。
三、主要活動建議:
以“關注生活、勇于實踐”為特色,本學期的德育重點是繼續引導學生開展“走進生活、走向實踐”為主題的道德實踐系列活動。
1、各月的教育重點是;二、三月份,開展“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活動;四月份,開展“環保小衛士在行動”活動;五月份,開展“能手巧手就在我們之中”活動;六七月份,開展“我們也能創造美”活動。
2、結合相關節日,相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三月份學雷鋒日和“三八”婦女節,開展凈化、美化社區活動和慰問媽媽的活動;四月份環保宣傳周和植樹節,開展環保宣傳和植樹、養花種草活動;五月份的“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開展與勞模、優秀青年代表手拉手活動;六月份開展藝術節活動。
3、結合學校管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務意識。一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少兒維權中心服務活動能有實效,心理信箱、心理啟動實施。二是建立“問題學生”檔案,加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個案研究。
大家好!在今年暑假來臨之際,為了讓大家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今天我們召開暑假放假大會,總結本學期的工作,布署安排暑假學習、活動任務。首先向獲得表彰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在下學期的學習中取得各加優異的成績。向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表示感謝,正是你們辛勤的勞動換來了同學們的優異成績。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學校在區教育局、鎮中心校的領導下,以“依法治校,規范管理,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為辦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辦學宗旨,緊緊圍繞“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創和-諧的梧臺教育”的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加強規范管理,逐步提升辦學水平。以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首先、學校加強規范化管理,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省課程設置方案》,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嚴格執行教學常規要求,規范了學生書面作業設置,實行總量控制,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格執行中小學作息時間的規定,學生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規范學生的各種競賽和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了等級評價,不給學生排名次,不公開公布學生成績。
其次、堅持德育為首,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努力爭做有道德的人。學校深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通過主題活動周、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強化學生的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衛生習慣教育、遵規守紀教育以及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滲透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從小事做起,逐步提高同學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學校大力推廣學生節假日三元管理,成立了社區互助小組,充分利用周六時間進行學習、文體與實踐活動,促進了小組內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保障了學生在校外的管理。加強家校聯系,通過召開家長會和家長委員會會議,加強社區、家庭和學校的聯合,融洽了學校與家庭的關系,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三、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加強常規管理,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認真學習與落實《臨淄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加大檢查與指導力度,確保教學工作的規范化。扎實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緊緊圍繞“構建理想課堂”實驗,探究“新五環節”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效率。大力開展“講普通話,寫規范字”活動,提高同學們的表達、書寫能力。扎實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確保每天鍛煉1小時以上,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積極開展大閱讀活動,營造書香校園,鼓勵師生多讀書,讀好書,提高文學素養。
第四、齊文化素養教育特色建設初見成效。
學校發揮自身優勢,大力開展齊文化素養教育,給學生配備了《齊國成語故事》一書,讓學生學習與背誦里面的齊國故事,開展齊國故事我來講活動;積極開展齊文化劇排練與展演,成立了齊文化劇中心隊,積極開展活動。學校組織學生參觀了齊國故城排水口和稷下學宮遺址,在實踐活動中增強齊文化知識。學校還加大了齊文化校園建設,懸掛了10余塊齊國名人掛像,讓學生時刻接受齊文化的熏陶。學校邀請了區齊文化研究社王景甫和王本昌兩位專家為學生進行了齊文化知識講座,大大提高了學校齊文化素養教育的層次。學校組織了齊國成語故事和千句文比賽,通過比賽促進齊文化知識的學習?,F在學校特色建設初見成效,并帶動了學校工作的全面發展。
第五、學校注重校園環境建設,提升環境育人檔次。學校對小廣場周圍的花池邊進行了硬化,在廣場兩側種植了草皮,對綠化區進行了整修,達到了校園美化綠化的要求。為確保學生在校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學校對校園內的主用電線路進行更換,對房頂進行防水處理,消除了安全隱患。學校對辦公室和教室進行刮瓷刷漆,創設了良好的辦公、學習環境。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為學生添置了六幅高標準的乒乓球臺,設置了專門的乒乓球場地,讓學生即煅練了身體又豐富了課外生活。
學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帶來了豐碩的成果。李榮春、于振明、楊傳波、崔美文等六位教師的論文在《音體美報》發表,王洪吉老師的隨筆在《現代教育導報》上發表,楊傳波、于衛國等三位教師的論文在淄博市現代教育論文評選中獲獎。在淄博市第十屆百靈藝術節活動中,王安友、李榮春兩位老師輔導學生上交的美術和攝影作品有五件獲獎。張愛潔、楊傳波兩位老師的教具制作被評為區級二、三等獎。于衛國老師輔導學生電子作品有兩件獲得區級二等獎。王洪吉老師輔導的王夢潔、王夢雪兩同學的習作在山東識快樂作文》上發表,王曉敏、王雪妍同學的習作在《音體美報》上發表。郭新發老師帶領學校體育隊在學生人數不占優勢的情況下,獲得了全鎮小學生運動會第二名、越野賽第二名的好成績。在鎮第三屆校園讀書節比賽中,師生多人獲獎。各類教育教學信息20余篇在市區級以上媒體發表。本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參加全鎮統一考試的十二個學科,我校有四個學科獲得了第一名,分別是崔美文老師任教的二年級語文、王成軍老師任教的四年級數學、吳麗花老師任教的四年級英語、楊傳波老師任教的五年級數學,張愛潔老師任教的一年級語文獲得了第二名。加上抽測中體育全鎮第一,美術全鎮第二,學校獲得了全鎮三分之一的第一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我們全體師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是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向上的結果。
現在,暑假就要到了,為了大家過一個快樂、平安、豐富多彩的暑假,學校向同學們提出以下建議:
1、在假期里制訂好暑假活動、學習計劃,認真完成作業,積極參加社區互助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注意自身安全,認真落實《暑假安全目標責任書》,確保不出現任何事故。
3、假期中講文明、講禮貌,要尊老敬老,尊重和關愛他人,學會感恩和回報他人。
4、積極開展讀書活動,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創建書香家庭。
5、做好近視眼防控和其他疾病的防控工作工作,講究衛生,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6、堅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嚴禁學生喝酒、賭博,禁止進入“網吧、游戲機房、歌廳、舞廳、臺球房”等不適宜的娛樂性場所,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少年。
7、樹立節儉意識,合理使用壓歲錢,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鼓勵大家利用壓歲錢訂閱報刊、雜志,購買學習書籍。
8、積極參加齊文化故事我來講活動,確保在假期里學會五個以上的齊國故事,開展尋訪家鄉齊國遺址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對當地齊文化的理解,提高齊文化素養。
9、積極參加社區互助組活動,根據計劃安排進行互助學習與實踐,確保人員、紀律、學習、活動的落實與提高,保證活動效果。輔導老師會不定期的進行檢查與指導,學生會的同學也會監督活動開展情況,希望大家認真、按時開展好小組互助活動。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教學; 情境創設; 資源整合; 構建和諧
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然而受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影響,許多教師已習慣于“以教定學”,就是整節課都是教師侃侃而談,滿堂灌,目光僅僅停留在書本內容上,將思想品德內容知識化,教育形式單一化,把學生的頭腦看成是用來裝知識的容器,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忽視了新課程下的思想品德課所要達到的目標,認為只要記住知識點,考試考高分就可以了。因此,經過不斷的思考、探索,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得出幾點做法,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創設課堂情境
情境教學是從教學需要出發,教師依據教材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它能使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全面發展基本素質,提高道德修養。
1.構建生活課堂,以情感創設情境
教師要善于創設情感氛圍,沒有情感的教學,將是枯燥、無味,更談不上教學的藝術性。尤其是思想品德課教學傳遞的情感不僅有教師和學生的情感,還有知識載體中的情感,它們之間相互感染,產生一種親切感,引起共鳴,使學生接受知識陶冶情操升華思想。如:在《難報三春暉》時,把自己融入到課堂中,發掘自身的課堂資源,與學生一起回憶和父母之間的最真摯、最感人的事件,首先我講述了母親為了自己歷盡千辛萬苦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產生了孝敬父母的情感共鳴。然后同學們紛紛講出與父母之間最真摯、最感人的事件。一個平時比較調皮的男同學站起來,帶著自責、傷心的情緒,講述了母親為了自己失去生命的真實故事,同學們聽后,都感動得流下了淚水。最后,老師說出: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無私的,祝福天下所有父母永遠健康、幸福、快樂!
2.注重心理體驗,以故事創設情境
思想品德課教材是以故事、事例為基本線索,從故事、事例中闡明道理,提高學生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兩代人的對話》一課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小莉是獨生女,14歲生日前,本班幾個要好的同學和幾個小學同學都說要參加她的生日聚會,小莉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與同學聊聊天,放松放松??伤募揖巢⒉桓辉?,父母上班又忙,怎么辦?讓我們大家一起幫小莉出出主意:一部分同學當“家長”,一部分同學當“小莉”,模擬小莉與家長商量的過程。代表小莉一方的學生說:“我已經約好同學到我家給我過生日,如果拒絕,會讓同學很失望。以后很難跟同學相處,同學們都認為我是個不誠實守信的人?!贝硇±蚣议L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語氣焦急地說:“你看我們家并不富裕,而我們上班又忙,不能給你做準備,跟你的同學說清楚就可以了,他們應該還是能夠理解你的,再說吧!學生嘛!就應該以學習為主?!焙芏嗤瑢W都笑了,因為這是家長經常說而他們最討厭聽的話。我適時加以引導: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在你們能體會家長的苦心了,那么怎樣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呢?經過熱烈的討論后,同學們都想出了很多辦法。有的說:“跟家長要點錢自己做準備,與同學簡單的過。”有的說:“跟家長說明自己的心理想法,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不讓你們失望……”這種討論、爭辯既是道德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體驗的過程,既掌握了與他人溝通的方法藝術,又提高了教育實效。
3.巧妙應用資源,以活動創設情境
新教材內容留有學生活動的空間,為學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空間,充分收集材料,在啟動學習思維的基礎上,在鼓勵學生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在《男生·女生》一課中,我以“男女生交往,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為活動主題來展開討論。把同學們分為兩組,一組是“利大于弊”,另一組是“弊大于利”來展開討論。同學們都紛紛收集材料,雙方展開激烈的辯論。通過這一活動能充分的提高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利用課本中的知識點來貫穿于活動中。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增進我們對異性的了解,學習對方的長處,擴大交往范圍,鍛煉交往能力。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增進男女同學之間的友誼,構建和諧的校園。
二、整合課堂資源
思想品德課程資源整合是指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把課程資源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工具,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使多種教學資源、多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合、組合、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優化思想品德課教學,有效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教材編寫的開放性和引領性,提升已有的課程資源
新教材在編寫時注重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同時留有一定的空間,這一切充分體現了教材的開放性和引領性。這種編寫方法不僅便于學生學習,有利于學習內容的生成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且還為教師的教學創新和教學智慧的展示留有必要的空間,教師不僅可以能動性地解讀教材,也可以加以補充和創造。既使用教材,又超越教材。例如:在講《世界文化之旅》時,通過教材中的圖片,以及我設計了中國、日本、美國、英國等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習俗、文化節日的圖片。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認識到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和民族,就會有多少種獨特的文化習俗。通過情境設置,激發學生的興趣。再通過分享感悟,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
2.借助活動課和其他學科,開發豐富課程資源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生活理念是新課程最重要的理念。”即課程源于生活,課程要回歸生活。而在本次課程改革中有一個新亮點——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趯W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而且有整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
在教學中,我注重思想品德與課外活動小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資源整合。注意挖掘身邊可利用的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得到擴展和延伸,為學生的發展開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會的廣闊空間;例如:以“情系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學校過程中,通過上網或查找資料的形式搜集整理了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禮儀,并把它們匯編整理起來,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讓學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交往的藝術;懂得關愛,學會了尊重,增強責任意識。這樣豐富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資源,真正做到知行統一。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整合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是教育教學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技應用的普及,隨著現代化的深入進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進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化,教學過程的策略化,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教學資源的網絡化,借以更好的提升育人質量,促成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創設情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圖、文、聲、像并茂和動靜相宜的特點,把學生帶入一種多感官學習的全新氛圍中,引發學生聯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引起學生心靈深處的共鳴。
三、構建課堂和諧
和諧的思想品德課堂,應是能充分發揚民主,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課堂;師生關系和諧融洽,生生和諧相處,各種矛盾得到妥善處理的課堂;班級秩序良好,學習風氣濃烈,創造火花四射的課堂;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提升的課堂。才能使師生關系融洽,才能實現新課程的要求,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
1.構建師與生的和諧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的實質是互動,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活動而進行的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從而使學生了解,掌握教學內容并形成運用知識的過程。傳統課堂中學生是配角、是觀眾,而現代課堂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和中心,是鮮活的、充滿情感、富于想象,極具個性的生命主體。如:在《老師伴我成長》一課中,我首先讓學生展開討論,全面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教師,并注重使用本校師生交往的真實例子進行教學,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展開對話,這樣可以增進師生間的親和性,消除對教師的神秘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例如,一個學生說:“我的數學不好?!比绻愀嬖V他:“是的,你的數學很糟糕?!边@樣說可能會傷害學生的自尊。我們不妨用誠摯和理解來回答他:“我相信你會盡力的”;“有些題目很難解答”;“你遇到的困難我在上學時也碰到過,課后我們交流一下”。通過本課的教學,加強了學生對教師的了解,轉變了師生交往的新觀念,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從而奠定了和諧的師生關系。
2.構建教與學的和諧
現在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探究式轉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的角色轉化,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強調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整合。教師應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的大膽創新和實踐。
和諧課堂中的教師在教學中完全是一個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主人,是一個探索者的角色。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和諧統一,使課堂教學成了一個和諧的教學共同體。教師的“教”最終要落實到學生身上,才能發揮作用,逐步過渡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師“教”的過程是交給學生一把“鑰匙“,學生”學“的過程是探索如何去打開知識的“鎖”,“鑰匙”打開了“鎖”,便達到了“教”與“學”的和諧了。
3.構建文本與人本的和諧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而是積極地構建知識的過程。新課程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課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識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過程。思想品德學科的文本(教材)更需要與人本(教師、學生)的有機地整合。
教師在備課時要因時、因地、因人適時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和有效。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科的特點,把師生關系的和諧體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實驗研究表明,課堂教學在高興,愉快的情緒中進行,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比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更高得多。和諧,既是一種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一個動態的優化過程,更是我們課程教學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和諧的師生、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關系是課堂節奏和諧的基礎和關鍵。
總之,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魅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感情,使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交談,消除不利于學習的“障礙”,有利于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便于全體學生從實際出發,在主動學習中得到生動活潑,較為全面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促進個性發展。而教師在教學中創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情境,充分整合課堂教學資源,構建好融洽的師生關系,采用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形成和諧課堂,是培養學生樂學、愿學,培養學生全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的教學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思想政治教學》20007年第10期、第01期、第07期和第05期,北京師范大學主辦
[2]《新時期全國優秀教育論文選》伊犁人民出版社,孟婷主編
[3]《新課程與教師素質發展》山東省教育廳師范處組編,鄧濤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