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5 20:24: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服裝專業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模擬企業實習經驗體會
服裝實習是服裝專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學生通過服裝專業實習,一方面將所學的服裝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指導實踐制作的方法檢驗之中。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服裝專業制作工藝,服裝生產工藝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制作過程的技能。
一、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前提
服裝專業實習教學的培養人才目標是企業生產的第一線工人,培養的學生應該既有理論又會操作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勞動者,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和實施教學安排時,必須做到聯系實際,特別是聯系人才市場及企業、用人單位當前和今后發展實際,按企業對人才需求規格“量身定做”適用人才,學校才會有生源,才會有發展。近幾年,隨著整個就業市場日趨成熟,社會、企業對人才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學校教學滯后性,教育與企業生產實際的嚴重脫節,學校應怎樣培養社會、企業適用人才是值得深思和迫切解決的問題。校領導高瞻遠矚,通過走出去,組織教師到企業、公司用人單位,摸清企業人才需求現狀,了解企業對人才業務要求及今后發展趨勢等情況。通過請進來,把社會、企業用人單位的專家請進來,參與學校的專業教學大綱、計劃、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安排修訂和改革出謀劃策。提出了“校企聯姻”聯合辦學的先進思想,改革服裝專業傳統消耗性實習為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
二、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必要性
服裝企業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員流動性很大,員工結構多層次,崗位不同,使用人才的要求不一樣。根據對一些服裝企業走訪調查中了解到:服裝企業招聘員工,一般崗位工人,貼上一張廣告,就可以找到大量熟練生產工人,對于技術、管理工種,一方面重視文化,技術職業技能資格,強調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須具有熟悉企業運作管理,與人溝通、團隊協作能力,強調綜合素質。以往傳統的服裝專業實習教學是“師傅帶徒弟式”的單裁單制,強調個體全能,忽略團體和諧協作。因此,學校教育與企業管理運作,生產一線之間的隔閡充分暴露出來。服裝企業迫切需要業務精、能力強、熟悉企業運作和實際生產操作的一線管理技術工人,而不是一線生產工人。要熟悉企業運作就必須進行實際而有系統訓練,如果把服裝專業實習安排到企業中進行,參加現場實習,有很多困難和現實問題。這樣,在學校教學安排中,服裝專業實習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顯得很必要。
三、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目的
服裝動手能力是通過服裝動手制作訓練來實現,動手能力強弱同學生的悟性及提供一定量的訓練積累有關。熟悉企業運作通過模擬企業生產性方式教學,提供大訓練量機會,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很大的鍛煉和提高。提供模擬企業化生產方式機會,使理論聯系實際,學生既動手又動腦,不僅會制作,還懂管理,分工協調,增強發展后勁。引導學生運用服裝專業理論指導服裝生產實踐,在實踐中鞏固、深化,使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既滿足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專業知識積累,適應社會企業就業,又滿足學生在企業中得到發展及將來個人自身提高。
四、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經驗體會
經過兩年多實施生產性實習教學,其中06/07年度第二學期,05服制班安排到臨沂迪尚服裝廠進行生產實習,開辟了生產性實習的先例。通過實習,學生品嘗了生活的艱辛,開寬了視野,熟悉了企業生產運作,提高了動手能力,增加了人生經驗,帶回了很多企業技術和信息,該班綜合素質、應變能力較強,畢業后很受企業歡迎。他們現在大多都成了企業的管理和技術骨干。實踐證明,生產性實習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人才質量具有積極作用。由于現實情況,企業是搞生產的,講究經濟效益,接待學生進場搞實習,占用了企業的人力、物力和空間、設備等資源,給企業造成很多不便,同時對學校理論教學安排和學生理論學習產生一定影響,學校從長遠、全面發展考慮,適當安排一些高年級服裝班在辦學基地進行模擬企業化生產性校服流水線生產實習。
管理是通過實際參與企業流水線作業生產實踐中獲得,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幾個方面體會:
(1)實習前必須做好學生思想和實習計劃安排落實工作。
學生思想工作和實習計劃落實是實習順利進行的保證。學生往往對安排生產性實習的教學改革,思想上不理解,認為學校在利用他們免費進行校服服生產,認為生產實習任務及工作繁重、壓力大、辛苦等,曾經有個別班級正是因為思想工作沒做好,怕吃苦,拒絕生產實習,嚴重影響了生產性實習進度。通過學生思想工作及實習計劃落實,將實習目的、意義、任務、內容、過程交待清楚,學校的苦心得到學生的理解,轉變觀念認識,統一思想,都能認真對待實習,實習計劃完成的較為理想。
(2)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做好實習準備與教學過程組織工作。
教師實習準備充分,教學過程組織科學合理是維持教學秩序穩定和生產節奏順利的保證。教師把模擬企業從生產技術設備、裁剪、縫制、整理等工序各階段、環節過程,包括人員的安排、設備配備等進行全面準備。把企業流水線生產的定員,縫制工藝流程方案制定、工序合理傳遞等進行組織安排,使學生目標明確、有針對性,生產實習才能有條理地進行,不會亂成一團。
(3)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做好示范工作
示范操作是直觀性教學形式,也是實習教學的重要的教學方法和重要步驟,它能使學生具體生動、直接地感受所學的技能和技巧。在實習中把運作步驟交待清楚,由于學生剛接觸到生產實習,比較生疏,教師指導時應把步驟說明,必須注意的問題,重點掌握的技巧,必須避免可能出現影響產品質量的錯誤操作。
(4)要求教師必須做好巡回檢查指導工作
巡回指導是教師在對實習講解與示范的基礎上,讓學生的實習組織在生產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地對學生生產實習情況作全面檢查和指導,檢查學生執行產品工藝技術規定情況和指導半成品量控制的執行情況,使學生心中有數,很好地控制生產進度和生產節奏,并及時糾正不合格產品。避免出現大量返工現象,造成學生煩躁,影響實習情緒。
(5)要求教師必須組織學生做好每階段實習情況總結
總結是對工作情況肯定與否定的認識過程,在完成一個階段實習教學任務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總結,表揚工作成績,表揚實習中成績突出的學生,使學生有成就感,指出缺點與不足,形成一種趕先進的學習氣氛,教師平時全面具體、準確地掌握學生實習情況,出現問題,及時分析、總結經驗。引導學生在生產中嚴格按流水線生產工序、工藝路線、工序傳遞、生產形式選擇,合理組織生產,總結提高生產效率的經驗。
五、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思考
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以來,出成績、有經驗,也發現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實踐教學改革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
綜觀目前服裝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設計類人才,這類人才主要具有創新意識、靈活的思想,能將技術與藝術融合為一體,并且在實踐中能為企業不斷注入新的產品;另一方面是技術性人才,這類人才是企業中的骨干力量,是實現把設計轉化為產品的技術人才。而目前高校服裝專業培養出的服裝專業人才與服裝行業市場所需求的人才出現較大差距。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能力較差,實踐操作能力不成熟,不能適應服裝行業對服裝人才的要求。高校服裝專業必須以戰略的眼光瞄準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來進行服裝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
一、強化實踐教學模式,形成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
服裝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與實踐必須緊密聯系。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中提煉理論,離開實踐的理論只能是紙上談兵。首先從培養目標上入手,調整教學計劃,修訂教學大綱,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重視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應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以及在實際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社會能力。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將實踐教學環節以點、線、面的方式貫穿于理論教學的全過程,理論與實踐之間應保持相對的結構平衡,增加實踐教學所占的課時比重,協調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比例,達到總體課程平衡。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知識結構相互銜接,形成一個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對實踐教材內容的修訂
原有實踐教材內容滯后,甚至有的實踐教材用的雖然是新版本,但內容上卻是“換湯不換藥”。對此,對原有實踐教材進行增刪修訂,刪除內容老化、結構不合理的專業實踐知識,增加新的、合理的專業實踐知識,編寫出新的實踐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實踐理論體系、思維方式和新的專業實踐知識結構,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
打破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實踐教學中采用“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采取以下實踐教學方法。
1.理論性與示范性互補的教學方法
將枯燥的專業理論與具體的專業技能實踐操作相結合,互為補充,從而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其學習興趣。教學中要先引導學生多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開拓學生思維的發展,把已學理論知識靈活應用,然后進行示范性實踐操作的講授,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進行分組、分層次的具體實踐指導。這種理論性與示范性相結合的互補式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
2.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中,把傳統實踐教學與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能加深學生對實踐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實踐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幻燈、圖片、投影、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適當縮短實踐教學時間,擴大信息量,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實踐練習。3.開展課題研究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是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它不是從外部給學生灌輸更多的知識技能,而是指導學生圍繞課題,把所學知識技能綜合、融化,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課題研究的內容應結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情況,對某一環節進行調查、研究、實驗,應用所學知識、實踐技能、構思制作出“作品”,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
4.實施項目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方法是在杜威的“做中學”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和學的模式,是師生為了共同完成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而進行的完整的“項目”工作方案實施的教學活動,用于學習特定的教學內容。它通過組織學生真實地參加項目設計、履行和管理的全過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關鍵能力。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實用技能,強調知識創新,有效地建立了課堂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充分展示了現代服裝專業“以能力為本”的價值方向。
5.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開展分層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指導法是指教師在組織教學中,在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和統一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對每個學生的深層了解,將學生按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接受能力、現有掌握程度等原則分為幾個檔次和若干個學習小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實踐、分層作業;教師進行分層指導、分層檢測和評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實踐內容、不同的實踐教學手段,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的收獲和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分層教學的設置應以學生的個性特點與興趣為依據,要因材施教。
四、企業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強校企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踐教學的主要體現之一。通常可分為預實習、基礎實習和專業實習。預實習和基礎實習是企業實習的第一階段,以了解企業工作環境;第二階段是專業實習,以服裝生產基本技能為主,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
五、重視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
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以實踐操作考核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礎上總結理論知識,這個過程也是由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理論概述能力。能客觀地反映和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是檢驗實踐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實踐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它能督促學生加強實踐的學習,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應給予充分重視??己诉M程中應注意,考核的選題要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選出具有典型性、綜合性、代表性的問題,作為考核內容。
參考文獻:
1.服裝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文化課“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考試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專業課教學手段、方式陳舊落后。
傳統的服裝專業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授式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是課堂的主宰。例如:在服裝結構制圖課中,其教學方法表現為,教師依據教材中的內容利用粉筆和直尺在黑板上畫一步,學生使用鉛筆和比例尺在筆記本上跟著畫一步。這樣的教學方法很費時,教學效果也比較低。因為教師畫一步,學生跟一步,就存在教師畫的時候學生等,學生畫的時候教師等的問題,一節課下來只能畫一小部分,光男西服的結構制圖就需要四到五個課時才能完成。另外,教師畫在黑板上的制圖,由于有許多線條和標注,有些部位不容易看清楚,學生在模仿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誤差。再說,服裝制圖是二維的,而成衣是三維的,畫在黑板上的結構制圖是靜態的,要在黑板上演示出二維的制圖向三維的成衣的轉變過程是不可能的,于是學生在制圖課中只是純粹地模仿制圖,換句話說,只是為了制圖而制圖,對制圖的目的和意義是不理解的。于是我們的學生學了三年、四年以后,只能裁剪、制作老師所教的款式,面對一個全新的款式時就一籌莫展、無從下手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服裝專業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心理的發展和變化,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存在許多缺陷。
2.學生對專業學習興趣不濃
大、中專職業教育是以培養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實用人才為主要任務,學校在設置培養目標時,較多地以實用為原則。服裝專業的培養方向則以服裝技術工為主。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服裝專業的學生通過三四年的專業學習,大部分學生都能熟悉服裝制作知識和服裝制圖等專業理論知識,但對服裝制作不感興趣或興趣不大。
3.原因
首先,技能訓練目標單一,影響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服裝結構制圖和縫制工藝兩門課程的課時數占所有專業課總課時數的65%。這門課程中主要介紹了常用服裝款式的制作方法。這樣單一的訓練目標勢必影響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
其次,缺乏對服裝企業生產的了解,影響學生專業思想的鞏固。學校的服裝制作訓練是以單件服裝的制作為主,即每一位學生獨立完成整件服裝的制作。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僅僅停留在掌握單件服裝的制作上。學生由于缺乏服裝工業化生產意識,進入企業后不能較快地適應服裝企業的工作要求。
再次,教學中對新技術的應用不夠重視,使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后不能適應工業化大生產。目前我們的服裝教學中,未能很好地引進新技術以及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所教內容落后于現時的生產,造成學生對這些先進技術的不適應而影響其職業能力。所以,我們認為職業教育理應有計劃地將這些技術列為專業課教學內容,專業教學應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企業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實施多媒體技術與服裝專業整合的意義
1.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心理學家研究記憶率時發現:對同樣的學習資料,單用聽覺,三小時后能保持所獲得知識的70%,三天后則下降為20%;如果視覺、聽覺并用,三小時能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65%。該結論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使用聽覺和視覺能明顯提高記憶。如果給學習者以復述的機會,即以復習方式進行學習,其效果會更加明顯,這正是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實現的目標。多媒體教學手段能給出優美和諧的直觀感受,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把本來不可能在課堂上顯現的事物和現象,直觀地、逼真地表現出來,彌補了教材的不足并充實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習內容,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如《服裝弊病分析及處理方法》中,指出各種弊病的現象并分析它的原因以及修正方法,利用Flash制作成動畫的效果,以動態的效果代替靜止的現象,這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不僅牢固掌握了所學理論,還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節省板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按照常規教學,制圖課中教師要花大量的時間用在畫款式圖上,不能很好地利用課堂時間,如果把它制成多媒體課件,則可以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如《西褲的款式變化》中,在課題的引入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款式的褲子,以動態效果代替靜止的款式圖,這樣可以變抽象為具體、直觀、生動、形象,而且節省了教師在黑板上畫款式圖的時間,增加講解時間。
3.有助于教學的個別化
應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為個別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可根據各門學科大綱的分級要求,制成不同程度的多媒體教學系統軟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序,選擇合適的教學軟件,并可隨時按照自己的意愿調節和控制學習程序和學習進程。因此,不僅在學校里,而且可以在家里,學生獨立地通過多媒體系統計算機進行學習,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殊需要進行特殊教學程序。
三、實施多媒體技術與服裝專業整合效果與分析
1.基本實現服裝專業課堂教學內容的信息化,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借助網絡教學系統和服裝CAD系統能有效地實現教學過程的組織與管理,采用各種技術手段進行實時或異步的討論和交流,提供適合的軟件工具作為認知工具,并對網絡學習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糅合,構成開放型的學習環境,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知識上的意義建構,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人灌”演變為藝術化的“電灌”。并可以開發了一系列適合于課程整合的多媒體課件。在服裝專業的教學中,我們發現,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加快了教學進程,并且有利于課與課之間的銜接。在傳統的服裝結構制圖教學中,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制圖沒畫完,下課鈴卻響了,下節課再畫時必須先花費10到15分鐘把以前畫的內容再畫一遍,以保持制圖的完整性。如果使用軟件進行制圖課教學,就不會再浪費時間。教師可以把結構制圖存儲在計算機中,即調即用,從而實現制圖課之間的順暢銜接。
2.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并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成功體驗
通過課程整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和服裝專業知識相整合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導致學習成功的原因,而學習成功也是導致興趣產生的原因,因此,我們認為要使學生對某學科產生興趣,就應該盡可能為學生在該學科學習中創設成功的機會。
然而,在傳統的服裝專業的教學中,學生是否成功,唯一判斷標準是看衣服做得好不好。據統計,經過三至四年的學習,在服裝制作方面取得成功的學生只占10%~15%左右。這說明大部分的學生通過學習沒有成功的體驗,自然很難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
信息技術與服裝專業教學的整合是一種全方位的整合,即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到服裝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包括服裝設計、服裝制圖、服裝材料、服裝工業化生產、服裝營銷等。這樣就增加了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在服裝制作方面不成功的同學,可能會在服裝設計方面取得成功;在服裝設計方面不成功的同學,可能會在服裝營銷方面取得成功等等。此外,信息技術本身所具有的高效、精確等特點,又可以幫助同學們取得成功。比如有些同學由于比較馬虎,總是把制圖紙搞得很臟,又常有簡單的計算錯誤,如果使用電腦制圖法,這些問題將輕易得到解決。
3.課程整合促進了學生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學生往往對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有直接興趣,因為在電腦上可以玩游戲,在Internet上可以和人聊天,可以聽音樂等等。而要其在網上學習有關專業知識則往往興趣不大或沒有興趣。我們可以把學生對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直接興趣遷移到學習專業知識上來,實現其興趣的遷移。比如,對上網聽音樂很感興趣,對查找有關專業方面的材料不感興趣的學生,我們可以在其完成上網查找專業方面的資料的任務后,允許他們在網上聽10分鐘音樂。為了達到聽音樂的目的,學生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查找專業方面的資料的任務,這樣就將學生聽音樂的直接興趣轉移到查找資料的間接興趣上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查找資料過程逐漸形成對專業知識的直接興趣,那么興趣的遷移就實現了。
4.多媒體技術的掌握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拓展與提升
與傳統的服裝專業教學相比,學生在多媒體與網絡條件下的學習,不僅開拓了思維,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以往的服裝專業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很難進行服裝設計的大量訓練,信息技術的融入則可以改變這種情況。學生可通過大量的模擬訓練,在準實際的職業環境里,提高了服裝設計能力、服裝排版等高于服裝縫制技術的能力。
5.教師由經驗型走向科研型
課程整合實踐本身對教師來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教師經過教學實踐,其自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表現為,在整合理論的指導下,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必將對大、中專職業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這又是不以我們的意志而轉移的。從當今的職業教育現狀看,課堂教學的改革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指導下,運用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一條可行和有效的途徑。從培養人才的角度看,大、中專職業學校的學生如果缺乏信息技術能力,將不適應今天飛速發展的社會,我們的畢業生就會失去競爭力,影響我們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齊周侃多媒體教育應用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8
[2]方其桂多媒體CAI課件素材獲取與制作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5
[3]鄭文斌多媒體課件制作與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
[4]朱秀麗、鮑衛君服裝工藝基礎[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8
中職服裝專業實踐教學是整個服裝教學的重要環節,是理論知識在實踐教學中的體現及應用,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應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以及學生適應環境及社會的綜合能力。要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實踐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與實踐之間應保持相對的結構平衡,增加實踐教學所占的課時比重,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知識結構相互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中職教學中服裝專業的現狀
1、設施設備陳舊
實踐教學設施設備陳舊,無法和市場接軌,無法和企業需求相匹配。由于中職學校資金有限,無法購置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設施設備,學生在實踐中無法接觸到較新的專業設施設備,更談不上和市場接軌。如企業在較新的技術推動下電動縫紉機及熨燙機等設備會在很短時間內吸收國外的最新產品,而中職學校不可能跟上這個需求,學生無法第一時間接觸上最先進的設施設備。
2、專業教材滯后。教材滯后且單一,不合市場需求
沒有統一符合中職服裝專業的教材,各地區各學校都不相同,有些學校有較強的師資,會讓專業老師自己編寫教材,沒有條件的就在書店買,不適合學生的特點及市場的需求。
在中職服裝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相對過時及老套,尤其表現在工藝教材上。中職服裝專業工藝教材由于受到時間性、靈活性、地區性的限制,目前所采用的款式裁剪及制圖已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主要是考慮到其代表性及地域性,這類教材只能起到入門作用,和市場的需求及實際生活需求甚遠。
目前,中職服裝教學中理論內容課時量大、內容過深是普遍現象,專業實踐課程的課時量較少,而且內容和方法都相對陳舊,與市場接軌的新工藝和新技術極為欠缺。中職服裝教學的課程設置中,出現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不銜接、不連貫,缺乏整體的改革思路。校內的理論學習與校外的實訓操作沒有更好的溝通,這種不合理的教學管理方法直接導致對服裝專業人才技能培養及與企業所需人才供需的矛盾。
3、工藝落后
不少學校的服裝專業老師他們還是沿用了以前師傅帶徒弟的傳授方法,沒有完整的教學方法,更沒有完整的理論教學體系,制作工藝較落后,跟不上今天服裝發展的大潮,也跟不上企業用人的需求。
4、教學理念
落后教條的教學觀念,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教學方法死板機械,尤其對初中畢業生來說,正是對尊重事物充滿好奇,充滿幻想的年齡,有較大的開發空間,靈活創新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5、供需矛盾
服裝企業用人急迫與中職畢業生低就業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服裝企業需要大量的一線熟練的縫紉工及技術人才,由于種種原因技校服裝專業逐漸停辦,無法為企業輸送更多的服裝技工人才,再者由于服裝技工工資較低、勞動強度大、企業規模小、知名度低等,導致技校畢業的服裝專業學生在企業工作的比例極低,跳槽頻繁,所以服裝企業都存在用工不足、生產崗位開工不足等問題,企業用人,按工種招工、定崗,中職教育沒有進行針對不同工種的教育,培養目標的崗位定位模糊。例如去年廣州東莞年后就出現用工荒,服裝企業有些因此無法完成外企合同,有些因此停產甚至倒閉關門,如果近年中職學校服裝專業的狀況不改變這樣的狀況還將會延續。
多年來中職教育延續了計劃經濟時期的教學方式,對企業需求的研究很少,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變化,學校教育培養的學生品種始終如一。這當然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6、師資建設力量薄弱
雙師型師資力量的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前提,專業教師必須了解企業生產的最新工藝和技能,走出去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必須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了解生產單位和部門的任務情況等,了解這些任務是通過何種技術手段以及何種技能來完成的。
三、教學改革措施
服裝專業教材改革:教學改革首先要對服裝專業教材進行改革。服裝專業的實踐教學一般是指工藝加工、生產實習、綜合課程設計以及畢業設計等。服裝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與實踐必須緊密聯系,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中提煉理論,離開實踐的理論只能是紙上談兵。調整教學計劃,修訂教學大綱是首要任務,其次是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重視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
《服裝工藝》課要根據不同服裝款式分類,對制作程序有理有據,圖文并茂,圖示要淺顯易懂,使學生容易接受,并對課程有興趣,工藝要保持傳統的優勢工藝,再吸收國內外較新的工藝流程及制作方法,使《服裝工藝》教材能推陳出新,有新鮮的營養。教材改革應適應市場需求。不斷改革教材中陳舊的款式及工藝方法,采用較新較前沿的工藝制作手段。
應對原有實踐教材進行增刪修訂,刪除內容老化、結構不合理的專業實踐知識,增加新的、合理的專業實踐知識,編寫出新的實踐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實踐理論體系、思維方式和新的專業實踐知識結構,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從業者必須主動分析,認真及時地研究和調整教學課程的設置和內容,主動靠近、貼合服裝行業的實際,緊跟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配件、新式樣,了解企業技術革新情況,并及時了解市場需求, 同時,應根據企業所需,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突出服裝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及時了解掌握領域內的最新技術發展及相關技能,達到專業教學基礎性與先進性的統一。
在教師中積極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職校服裝實踐教學改革中應提倡一體化教學模式,職業教育當中開設的專業理論課,是為技能訓練教學服務的,將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用理論知識支持職業技能的學習,實行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符合教學優化的原則,非常切合我國加快技術人才培養的需要。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將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結合起來,以理論指導實踐,使學生知其然也知所以然,更快、更扎實地學會技能。例如畢業設計用一個教師一手完成,從設計、制圖、裁剪到制作等全過程,即從理論到實踐,使學生通過同一教師的傳授及指導將所教的理論知識再通過實踐得以實現,完成了理論和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提高服裝教學設備及實踐場地的投入,實踐設備應齊全,并適應服裝市場的需求,對沒有更多資金投入的中職學校應和企業合作或租賃設備及場地,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
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踐教學的主要體現之一,學生在校期間應盡早到企業實踐。對新設備、新產品、新材料的認知,了解市場需求,感悟市場脈搏,對自己所學專業也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分幾個階段進行實踐,先了解企業狀況及環境,再進行專業課的實踐操作,最后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
采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為了緊跟技術進步,吸收最新的動態,為適應先進實踐教學手段的運用,服裝專業也必須做好多媒體配套工作。在現代服裝實踐教學當中,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在網上可以尋找大量相關素材,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可以使學生獲取超出過去許多倍的信息采集量,通過大量的圖片、課件、案例,同步展示進行教學,直觀性地傳達知識內容的信息,了解更多市場預測及動態,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也可學習制作課件,可在網上互動,將有用信息制成光碟或上傳到網絡,這樣就能使學生對課堂所學東西更感興趣,更愿意與老師交流,對學習也有了主動性。
重視職業觀念的轉變。要使中職服裝專業教育能夠培養出真正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首先要在轉變思想觀念,對實踐教學有正確、積極的認識,擺脫“紙上談兵”的教育現狀;其次,要明確中職服裝專業的培養方向和理念,保證中職服裝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再次,要轉變傳統實踐教學中單純為驗證理論教學效果的傳統思想,把實踐教學提到重要的位置上來。只有在觀念上改變并加以重視之后,實踐教學才能很好地開展,效果才會凸顯出來。
關鍵詞:服裝色彩;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色彩基礎;創新;改革
隨著我國服裝與服飾設計本科教育的蓬勃發展、傳統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適應于服裝與服飾設計學科需要的藝術色彩也就隨之應運而生、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學科的色彩基礎訓練帶來了勃勃的生機、成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學科重要的基礎課程。服裝與服飾設計是美化和裝飾人體、表現人的個性與氣質的一種手段。服裝色彩是表達設計者思維的色彩、而服裝色彩功底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服裝與服飾設計的質量。如果一個連連服裝色彩基礎理論和配色規律都不熟悉、不會配色的人,設計出的服裝與服飾效果會好嗎?服裝與服飾設計的三大要素:色彩、造型、材料所組成、所以、服裝色彩教學在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就顯得十分重要。那么、怎樣結合服裝與服飾設計學科特點、構建出服裝色彩教學的基礎訓練模式、培養基礎扎實、創造能力強的服裝與服飾設計的高級人才、就成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學科教學中普遍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我國藝術色彩的素質教育現狀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在我國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確實很快、作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基礎課之一的服裝色彩課程、究竟應該怎樣來圍繞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特點進行服裝色彩課程的教學、一直到目前為止我國各高校似乎都感到比較模糊、完全是沿襲了美術學的藝術用色的傳統教學方法、而不是按照國外藝術設計學中的裝飾用色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的、這樣一套教學體系嚴格地按照內容簡易程度依次逐步的進行訓練。這種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技能基礎訓練方面、針對性比較差、除了個別悟性好的學生、能將色彩基礎知識靈活的應用于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大多數學生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學??s小了服裝色彩課程的課時量、還有的甚至從另一極端完全就把這門課程砍掉了。針對我國目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中服裝色彩教學的現狀和各種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進行多方面的探討、更有必要對現代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中的服裝色彩的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中服裝色彩教學的實踐與創新服裝專業的教師、既是教師又是設計師:要具有一定的服裝與服飾設計體驗或者是經驗:在教學過程中能對學生的創意提出中肯的建議。服裝與服飾設計教學需要這樣的一批教師勇敢承擔起服裝色彩素質教育改革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根據自己在國外工作時的教學實踐體會、結合有關的資料、粗淺地認為服裝色彩的素質教育應該從以下幾個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
第一階段:我們可以在A4紙上畫出24種色相環的圖形,要求學生用裝飾色彩卡紙按照圖形說明來進行色彩關系的粘貼、主要以此來增加學生們的服裝色彩的基礎知識訓練和服裝色彩的感覺。
第二階段:我們可以在A4紙上任意畫出各種不同的幾何形狀圖形、要求在色彩環境中可以引導學生們想象力、它們也會因為彼此的不同位置的不同而發生了一系列的色彩關系。創新是一種源于對感知把握到原形潛在變異的洞悉,通過服裝色彩過程中的色相、明度、彩度、等變化、才能夠創造出具有深層意義的新的服裝與服飾形象。
第三階段:我們可以在A4紙上任意畫出各種不同款式的服裝與服飾圖形、要求學生用裝飾色彩卡紙按照圖形說明來進行粘貼、同時要根據服裝配色的規律和原理進行自由組合服裝與服飾的色彩搭配練習。在服裝與服飾設計中最緊密相連的是服裝效果圖和服裝款式圖。傳統教育模式大多數是采用藝術用色的方法調出各種藝術色彩、而老師在一旁重復的強調色彩關、當時畫出的作品也是藝術用色的感覺、這樣就和服裝與服飾設計的裝飾用色有很大的分歧。而服裝與服飾是多變的、哪怕是同樣一套款式的服裝、每當不同的人穿著就會有著也就會有著不同的風格。所以、為啟發學生們的想像能力、可鼓勵學生進行各種款式、各種年齡段的練習、并且要求學生邊看邊練習、記錄感受最深的色彩或色相以及明度等、培養學生立刻捕捉服裝與服飾色彩感覺和感情的一種能力、在設計服裝與服飾時、才能夠立體而全面的考慮問題。服裝和服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情下穿著打扮才能夠襯托出人物的不同氣質。
第四階段:我們可以在A4紙上任意畫出各種不同款式的服裝與服飾圖形、要求學生用裝飾色彩卡紙按照圖形說明來進行粘貼、同時也要根據色彩基礎知識以及服裝配色規律和原理、對各種女裝、男裝、童裝等進行自由組合服裝與服飾的色彩搭配訓練。這種服裝色彩基礎訓練和練習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們學習服裝色彩設計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夠具體的表達出不同質感、不同結構、不同色彩的個性、為整個服裝與服飾設計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內容增添了很多的活力。
第五階段:我們可以在A4紙上任意畫出各種不同款式的服裝與服飾圖形、要求學生用裝飾色彩卡紙按照圖形說明來進行粘貼、同時要根據色彩基礎知識以及服裝配色規律和原理、對未來幾年的服裝流行色進行各種預測的練習。學生們會自然而然地分析服裝結構、款式、材料各自的特點、創造性地將這些服裝色彩創造性的組合在一起、要求畫面的色彩、色相、明度、彩度等都要有變化、有新意、多樣而統一、均衡而和諧、用色要正確、配色要協調、以色彩明暗的變化來表現出服裝色彩的構成關系以及服裝配色技巧。
綜上所述、如果梳理中國服裝與服飾教育的歷史脈胳、總結服裝與服飾教育的經驗教訓、吸納國內外先進服裝與服飾教育的經驗、發掘出中國服裝與服飾文化精、,建立具有獨特的服裝與服飾教育的模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令人興奮的事情、改革的階段性中也會存在的各種不足和各種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繼續共同努力去解決、因而教學的探索與研究是永無止境。
參考文獻:
[1] 袁利,趙明東.打破思維的界限――服裝設計的創新與表現[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1.
[2] 世界時裝之苑[J].上海譯文出版社、法國樺榭菲力柏契出版社合作出版,2007(6):64-66.
[3] 劉曉剛.品牌服裝設計[M].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
[4] 華梅.服飾文化論[M].天津美術出版社,2003.
[關鍵詞]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6-0128-01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化發展,服裝企業市場競爭也不斷加劇,因此,對中職服裝專業學生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之下,教師在中職服裝專業課教學中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內容和手段,運用多種教學技巧,以更加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實踐來滿足服裝市場的需求。
一、中職服裝教育現狀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速,服裝產業也在不斷進行優化升級,企業迫切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目前的中職服裝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占據主動地位,以講授為主,缺乏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只注重對知識的講授,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卻被忽視。這樣的教學方式令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和實踐相脫節,其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無法適應和滿足企業的實際運作,這樣會導致學生在進入企業后需要重新學習,嚴重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同時也違背了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
二、中職服裝專業課的重要作用
我國的服裝生產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服裝的消費量在拉動我國消費增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服裝市場需求不斷增大,對所需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直以來,中職教育承擔著為企業輸送市場、技術、設計等人才的任務。中職服裝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的工藝操作、排版設計等技術能力,因此,教師在中職服裝專業課教學中,必須運用不同的教學技巧,讓學生能夠擁有現代設計理念,通過學習實踐不斷進行創新設計,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審美情趣得以提高,M而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
三、中職服裝專業課教學技巧
1.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參與感
第一,提疑激趣的教學方法。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較差,因此,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營造一種激發性、創造性的藝術創作情景,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誰來做等多角度提出問題,使學生進行思考,進而提出解決措施。
第二,比較觀察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對自然事物進行觀察時,教師需要加以引導,這樣能夠更加明確地比較不同自然事物之間的異同,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來確立自己的設計主題;學生在進行社會生活觀察時同樣需要教師的引導,按照年齡、性別、職業、場合等不同方面,通過對不同服裝特點的比較區分,讓學生切實體會蘊含在不同服裝中的不同生活文化。
第三,分析作品的教學方法。在中職服裝專業課上,集中學生個人或小組合作的作品來進行資源共享,讓作品創作者全面介紹作品的創作意圖、制作過程,而班級其他同學作為評審來分析和評價其作品,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2.運用多媒體手段,提高工藝課教學效率
示范是工藝課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它在教學實踐的全過程被應用。如果要想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那么必須對錯綜復雜、層次繁多的工藝難點進行層層分解。然而,教師在中職服裝工藝課教學中,不能僅僅注重示范教學,對學生加以引導也同等重要。所以,需要對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充分運用,以此來提高工藝課教學效率。由于在具體操作中,服裝工藝較復雜,僅僅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與示范就想讓學生掌握全部工藝流程是很難做到的。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把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讓學生理解的復雜工藝流程以多媒體課件、錄像等形式呈現出來,通過直觀教具與樣品的結合,讓學生不但對所學內容更加容易理解,還可以掌握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3.運用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技能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 服裝專業教育 教學改革
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增長,中國的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生產、服務一線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下,職教要發展,必須加快改革步伐,以便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
一、中職教育現狀與企業用人需求的矛盾
1.服裝企業用人急迫與中職畢業生低就業之間的矛盾
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存在用工不足、熟練縫紉工短缺、員工跳槽頻繁、生產崗位開工不足等問題,但是中職學生在服裝企業工作的比例極低,大部分企業不足2%。一方面服裝企業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夠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學習了三年專業技能的服裝專業畢業生進入企業后又紛紛離開,僅有不到10%的畢業生升學或從事與服裝行業相關的工作——這是對社會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分析:畢業生不從事服裝專業工作的主要原因是:⑴、專業知識不夠全面,無法適應企業的要求。⑵、服裝企業員工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資偏低。⑶、服裝企業的工作環境與畢業生的理想有較大差距。⑷、企業的規模小、知名度不高等。
2.學校教學體系與實際生產流程的矛盾
畢業生覺得在學校學的知識跟工作中應用的不一樣,到企業中還得跟工人師傅重新學習,經過了三年的專業教育卻仍然無法適應企業的實際需要。
分析:服裝企業用人,要求的是完成某工種工作的從頭到尾的工作能力,它可能涉及服裝材料、服裝心理學、服裝工業管理、服裝結構等多門學科知識中的一部分。而中職服裝教育大都采用學科課程教學。對于所授知識在企業中是如何組合、如何運用的不甚關心。其原因是教學體系沒有體現“就業導向”。
3.中職服裝教育培養的品種單一,與企業人才需求多樣化的矛盾
企業用人,按工種招工、定崗。中職教育沒有進行針對不同工種的教育,培養目標的崗位定位模糊。
分析:多年來中職教育延續了計劃經濟時期的教學方式,對企業需求的研究很少,無論經濟形勢如何變化,學校教育培養的學生品種始終如一。這當然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二、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方案
1.專業課程的整合
服裝設計課程:
將服裝色彩與服飾圖案、服裝構成基礎、服裝美學、服裝材料、服裝畫技法、服裝設計、服裝服飾史、手工染繪、形象設計知識攏和在一起。這有利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掌握服裝設計的專業知識、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服裝結構課程:
依據服裝企業基層的管理人員、樣板工等職業崗位實踐的內容開發校本教材。以針對企業工作崗位的服裝工作流程為教學主線,由簡單到復雜,并結合相應的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提供模擬的情境教學環境,內化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從頭到尾實際操作的直接經驗。
服裝縫制工藝課程:
依據服裝企業基層的管理人員、樣衣工等職業崗位實踐的內容開發校本教材。刪去原有授課內容中難度較大而不實用的部分,加入工藝單的編寫等內容。以針對企業工作崗位的服裝工作流程為教學主線,并結合相應的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提供模擬的情境教學環境,培養學生從頭到尾實際操作的直接經驗。最后參考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以標準化目標教學的標準定人、定時進行考核。
2.選修課程的整合
在第二、三學期開設服裝設備、服裝市場營銷等課程作為限定選修課。限定選修課程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學習。在第三、四學年開設自選選修課,培養不同個性、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獲得2—4項不同的專項技能。這些自選選修課以職業資格導向,以模塊形式組合,以考取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為考核內容之一,使學生掌握多個單項技能,從而達到技能的復合性,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 轉貼于
3.實習課程的整合
實習課程要“仿真”企業生產的實際,運用模擬的情境,促進學生掌握完整的工作過程。這有利于學生從整體意義上理解每一個工作任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4.考核
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重點是考查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實踐教學的考核方法主要采取現場操作等綜合考核方法,單純筆試的形式應該減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與社會技能證書考核相結合,以職業技術中級工證書作為主要考核項目來評價教學效果。
三、服裝專業教學改革的反思
在進行服裝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過程中,筆者認為職業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結合專業課程,完成實踐環節。關鍵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師資建設:雙師型師資力量的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前提,專業教師必須了解企業生產的最新工藝和技能,必須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了解生產單位和部門的任務情況等,了解這些任務是通過何種技術手段以及何種技能來完成的。
2.定單式教育模式的籌建:定單式教育的培養目標明確,教育內容吻合企業要求。學校根據市場需要來培養人才,學生一旦進入就業崗位,就能進入狀態,適應能力強。同時減少學生的就業壓力,使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操作技能。
3.多樣化培養目標的教學體系的構建:從培養人才的精細劃分入手,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在統一修完必修的課程內容后,根據其自身的特長及優勢再選擇專業不同方向的學習內容。
傳統的服裝職業教育體系運行多年,易使人產生思維定勢,大幅度的教學改革必然會產生各種問題。如校企合作不順暢、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學校要與用人單位一道努力,把教師引向或推向社會和企業,要充分借鑒國內外職業教育的經驗,結合專業的特點努力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教育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職業教育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我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一定會不斷進步,走出一條既符合社會需要,又利于自身發展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 顧紅亮、周屹.杜威教育主體觀及其啟示.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5卷 第1期
【2】 鄒曙光.服裝專業口徑教學模式的設想與探索.服裝設計師,2001年第10期
【3】王珉、潘先偉.論高職服裝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年第10期
【4】 穆紅、顧韻芬.服裝專業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實踐.遼寧高職學報,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