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8 23:28: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心理碩士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工業設計 優秀碩士畢業論文 趨勢 分析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7-013-03
引言
在工業設計研究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相關碩士論文,本文從工業設計論文的研究方向以及發表數量等,初步分析出2000—2012年間工業設計發展的趨勢與變化,從而了解每個工業設計發展階段的新趨勢,研究成果以及仍然存在的問題。
一、分析方法與步驟
在《中國知網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之中國學術會議文獻數據庫》分別檢索論文以及會議文獻題目中包含“工業設計”關鍵詞的文獻,在《中國知網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工業設計”為關鍵詞檢索結果,截止到2012年7月19日,為557篇。
二、結果與分析
1.時間分布??紤]到要對現有工業設計趨勢進行研究分析,所以選擇了較近12年(2000年—2010年)的論文,通過使用“工業設計”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2000年沒有相關優秀碩士,從2001—2003年相關碩士優秀論文屬于發展起步階段,從2004—2012年每年都會很多優秀碩士,屬于迅速發展階段,相關優秀論文增至557篇,2009年(88篇)是相關數量最高峰點。
經過推斷可知,在2009年工業設計的論文達到歷史最高的原因在于我國本??茢U招是從1999年開始的,自1997年以后,隨著廣大群眾渴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增加,對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同時,考慮到國家快速發展的需要,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開始大規模擴招,當年本??粕猩鷶蹬c1998年相比增長了47.4%。本專科規模的迅速擴大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而研究生的擴招能夠對本科生的就業壓力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也不斷攀升,錄取比例和入學率都在大幅提高。
2.作者分布。在檢索到的工業設計方面的優秀碩士論文中,作者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學校中,可見相關院校的工業設計發展程度。如表1所示。
小結:由于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具有一定的刪選性,由表1可以看出工業設計發展較快的院校,并且通過涉及最多的關鍵詞可以看到每所院校所側重的工業設計發展方向或者是發展程度較深的方向。
3.關鍵詞分布。從2000年到2012年,以“工業設計”為關鍵詞搜索的期刊論文中,論文的關鍵詞主要集中在產品設計、CAID構思與表達、設計教育教學、IDFORCNC(先進制造設備工業設計)、設計管理、綠色設計等。由于搜索分布時采用了關鍵詞“工業設計”,所以這里忽略“工業設計”關鍵詞的數量。所有論文相對較多的關鍵詞如下:可持續發展設計(綠色)、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學 語義學)、設計管理/用戶研究交互設計、CAID構思與表達、數據庫、設計教育、造型語言、工設工程(材料、工藝)、汽車設計、時尚設計、服務設計、品牌PI(產品形象識別)設計、人機工程、可用性、設計史、信息視覺化、故事版/情景設計、設計心理學、體驗/情感化設計、IDFORCNC。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幾篇:2010年,北京服裝學院屈新波在《現代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1}一文中論述了現代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借助于“需求”將產品設計與材料聯系起來。2008年,山東大學張志強在《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機工程理論分析與研究》{2}一文中論述了如何運用人機工程理論對健身器材進行分析,以及針對相關器材人機方面的具體研究。2006年,山東大學吳蘭萍在《面向產品設計自動化的人機工程研究與應用》{3}一文中論述了人機工程學的定義以及與工業設計之間的關系,闡述了人機工程學的原理以及產品設計的不同階段的具體內容,此外還重點分析了現有計算機輔助人機工程軟件,例如JACK、SAMMIE、SAFEWORK等。2004年,武漢理工大學劉紅在《簡論設計項目管理》{4}一文中論述了由于市場競爭的激烈化,用戶需求的多樣化,項目管理的組織及團隊建設的內容與項目管理的執行關鍵,以及設計項目的生命周期。2007年,西北工業大學韓娟在《CAID系統的用戶界面研究及應用》{5}一文中論述了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方法,綜合認知心理學、人機工程學、計算機信息科學等對CAID用戶模型進行分析,將基于用戶模型構建的用戶界面原型引入到界面設計過程中。
4.影響力分布。在檢索到的期刊論文中被引用頻次最高的,排在前6位的論文,如表2所示。
通過引用頻次最多的文章中發現,關注最多的工業設計方向多為產品設計、交互界面方面。因為產品設計和交互設計的研究較早,所以時間早的被引用的幾率就很高。但也充分說明這些優秀論文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三、工業設計研究趨勢
工業設計從2000—2012年這12年間,發展速度是迅猛的,這一點可以從優秀碩士論文的發表數量日趨增多看出來,并且也是在跟隨著社會每一步的發展而發生著變化,從簡單地僅僅研究工業設計的表面內容,即“產品設計”,變成研究工業設計更加細節化的方面,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F在工業設計優秀碩士論文中,研究方面數量最多的依次為產品設計、設計管理、設計教育、ID FOR CNC以及可持續發展設計。
李北在2006年中國科協年會的會議論文《未來工業設計的多元化發展趨勢》{12}中闡述,現在工業設計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并且可以看到,工業設計是一種戰略資源,是國家創新戰略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設計正在向著跨專業跨學科的綜合領域發展。此外通過計算機使用的普及,工業設計信息化也成為主流。
通過對2000—2012年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逐年的分析發現,發表的時間與內容和2000—2012年工業設計發展的過程、發展的主題是一致的。通過對這些論文關鍵詞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到工業設計在每段時間里發展的內容、重點、趨勢,這與社會的需求具有著強烈的聯系。
每篇論文的關鍵詞是不變的,在以“工業設計”為關鍵詞搜索到的碩士論文中,通過對新的一年與以往相比較新出現的關鍵詞進行統計,洞察出工業設計每個階段的新趨勢。如表3所示工業設計研究方向從泛泛的大方向上的研究,比如“產品設計”、“可持續設計”等,發展成為細分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從抽象的工業設計,變為具體的產品設計,后來人們發現工業設計離不開與社會、人的聯系,所以研究方向漸漸與社會、人聯系起來,最終發展成多方向的、細分的研究方向。這與現有工業設計研究人員對工業設計發展方向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2000—2012年有關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學以及設計管理等成為研究的主要趨勢。此外,還可以發現每年相比前幾年新增的研究方向即是工業設計發展中研究趨勢的新方向。例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新概念。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13}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那么工業設計對此也進行了研究,在2002年第一次出現在相關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中。例如2002年湖南大學龔克在《非物質與可持續的工業設計道路》{14}中闡述了有關可持續的工業設計道路的相關內容。
再例如,在現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計算機信息庫在工業設計專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006年第一次出現有關數據庫研究的碩士論文。例如2006年東華大學孫明華發表的《設計藝術學專業建立設計材料數據庫的必要性研究》{15}。2009年山東大學郝松發表了《基于產品表象信息庫的工業設計構型方法研究》{16}。
同時也發現,由于優秀碩士論文是要在社會需求的大背景下提出,受發表時間和評審的限制,雖然相對滯后,但是也能夠體現出近十年間的工業設計的大體研究趨勢、新的研究方向。工業設計研究趨勢的發展變化受社會發展因素(技術、環境、國情、學科交融等)的影響較大。
四、結束語
2000—2012年,我國優秀工業設計數量以及發表的內容質量都有著質的飛躍,這也說明我國工業設計方面研究的水平日趨深入。但是從近幾年發現,已經存在研究過(下轉第16頁)(上接第14頁)熱的現象,主要表現在研究課題的重復性,例如人機工程學,此間不乏相關類似課題的出現。
從2000—2012年間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中,可以看到工業設計事業發展迅速,方向由單一轉為多元化,并且呈現多學科融合趨勢。此外,研究趨勢受社會發展的因素(技術、環境、國情、學科交融等)影響較大,比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工業設計專業與計算機應用越來越密切,因此出現了CAID等相關研究??梢钥吹焦I設計的研究趨勢在以后會圍繞產品設計、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CAID)、設計管理等熱門話題展開。隨著工業設計的深入研究,也會出現更多新的設計概念,而這些概念一定是可持續性地圍繞用戶的人機設計,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會有更多優秀的碩士論文出現。
注釋:
{1}屈新波.現代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
{2}張志強.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機工程理論分析與研究[D].山東大學,2008
{3}吳蘭萍.面向產品設計自動化的人機工程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06
{4}劉紅.簡論設計項目管理[D].武漢理工大學,2004
{5}韓娟.CAID系統的用戶界面研究及應用[D].西北工業大學,2007
{6}吳瑜.人機交互設計界面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
{7}周睿.基于可用性的手機交互界面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
{8}楊大年.中國民間兒童玩具再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04
{9}王巍.ICAID系統的實現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4
{10}王軍鋒.計算機游戲界面設計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07
{11}熊湘暉.產品造型設計的外觀質量美學評價理論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
{12}李北.未來工業設計的多元化發展趨勢[R].中國科協年會,2006
{13}我們共同的未來[R].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
{14}龔克.非物質與可持續的工業設計道路[D].湖南大學,2002
{15}孫明華.設計藝術學專業建立設計材料數據庫的必要性研究[D].東華大學,2006
{16}郝松.基于產品表象信息庫的工業設計構型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9
關鍵詞:心理資本 導游 聚類分析 因子分析
1、引言
近年來,隨著內需啟動、消費升級以及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旅游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導游服務,可以說導游服務是旅游接待業的核心和紐帶,兩者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一方面,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導游人員數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導游服務的質量又直接影響著旅游業的健康發展。在旅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環境越發復雜的今天,導游工作的高獨立性、高流失率、高職業倦怠的特點,使得他們在工作中會產生很大的工作壓力和思想壓力,他們能接受工作繁重和薪酬下降的現實,但迫切需要心理安慰,這就需要管理者從心理學的角度拓寬管理視野,掌握幫助導游提升心理素質的方法和心理輔導的技術,引導他們以積極的情緒投入工作,從而激發團隊活力和激情,促進工作績效提升。因此,要想保證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提高導游人員的心理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心理資本概述及研究
2.1心理資本概述
心理資本,是由美國學者Luthans提出的,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一種心理資源,主要包含自我效能、樂觀、希望、韌性四個要素。在個人層面上,心理資本指促進個人成長和提高績效的心理資源,在組織層面上,心理資本通過改善的員工績效最終實現組織的投資回報,提高競爭優勢。另外,心理資本具有可測量性和可管理性,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因此旅游企業可以通過投資與開發導游心理資本,培養他們形成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引導導游人員以積極的情緒投入工作,從而激發團隊活力和激情,促進工作績效提升。
2.2 心理資本維度研究
由于研究者對心理資本的理解或研究存在不同的視角,因此他們確定的心理資本結構要素所開發的測量工具有所差異,從國外研究成果看,Goldsmith 等(1997)認為心理資本包括自尊和控制點兩個維度,Larson等(2004)開發了《心理資本量表》,將心理資本劃分為自我效能感、樂觀和回復力三個維度;Avey等(2006)將希望加入心理量表,將心理資本劃分為希望、樂觀、回復力、自我效能感四個維度。
筆者在綜合中國國情、導游人員素質以及國內外專家研究的基礎上,將心理資本測量標準劃分為自我效能、希望、韌性、樂觀四個維度對導游人員的心理資本進行研究。
3.導游人員心理資本測量及調研
3.1測量工具和方法
問卷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導游人員的基本資料。基本信息有關年齡、性別、婚姻狀況等基本人口特征的;還有有關導游人員的工作方面的如帶團時間、導游等級、工作年限、學歷等。第二部分是導游人員心理資本量表部分,問卷采用6點等級量表,正向計分條目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6”表示非常同意。問卷包括4個分量表,分別為自我效能(6個條目)、希望(6個條目)、韌性(6個條目)及樂觀(6個條目),形成了最終問卷中的 24個條目。
3.2 導游心理資本評價模型構建
根據心理資本的概念、內容及導游人員心理資本量表最終構建了導游心理資本評價模型的指標體系。(見表1)
3.3 樣本來源和取樣
本文以青島市港中旅國際(山東)旅行社, 中國國旅(青島)國際旅行社,青島海天國際旅行社,青島匯友假期旅行社,青島招商國旅等10家旅行社及中國海洋大學導游服務公司,青島報業導游翻譯服務公司的專職及兼職導游人員作為調查對象。采取“非隨機抽樣”的方法,問卷共發放200份,回收186份,回收率93%。在整理問卷的過程中抽出漏答、基本資料填寫不完整等問卷14份,最后獲得有效調查問卷172份,有效率86%。
4、導游人員心理資本統計分析
4.1因子分析及結果評價
表中KMO值為0.65,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相伴概率值小于0.05,故適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種把變量從高維到低維作降維處理,從高維空間到低維空間的映射,保持樣本在高維空間的某種“結構”,但同時又能保留原變量大部分信息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由分析得到碎石圖(圖1)
碎石圖顯示了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橫坐標是公共因子數,縱坐標是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從圖中可以看到,前面5到6個因子,特征值變化特別明顯,從第六個因子后逐漸趨于平坦,因此提取6個因子可以對原標準變量的信息描述起顯著作用。通過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后,得到6個主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3%。(見表3)
通過因子分析得到的6個主因子即可看作導游心理資本的六個方面,按照6個因子所包含的條目,筆者將對導游心理資本起作用的六類因素命名為F1(韌性)、F2(樂觀)、F3(自我效能)、F4(悲觀)、F5(希望)、F6(能量)。根據因子得分函數可以得出每一個主因子171個樣本的值,每個因子的得分值為本因子所有樣本總分的加和平均值,如表4所示
經過提取的主成分因子得出的均值分析,F1(韌性)對導游人員心理資本起到的作用為0.37331,起的為正作用,作用并不明顯;F3(自我效能)為-0.83911,說明該因子對導游人員整體心理資本起到了反作用,反作用非常明顯;F4(悲觀)負向指標,這里為正值,說明導游隊伍里大多數人克服了“如果某件事情會出錯,即使我明智地工作,它也會出錯,目前的工作中,事情從來沒有像希望的那樣發展”這兩個問題;F3(自我效能)、F5(希望)為正向指標,這里得分為負值,說明這兩個因子反映的問題在導游隊伍中存在比較大的問題,這兩個因子對導游人員心理資本有消極作用;F6(能量)為0.85396,起到的正作用非常明顯。
4.2導游人員心理資本聚類分析
4.2.1目標導游按心理資本類型劃分
在因子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調查樣本在各因子上的得分,采用快速聚類法對被調查者進行分類,可劃分出心理資本特征明顯不同的四類導游。表5為各類型導游在6個主要因子上的得分。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根據四種心理資本類型的導游在6個因子上的得分情況,可以把四種類型的導游命名為:1型:樂觀積極向上的導游;2型:抗挫能力差的導游;3型:消極悲觀的導游;4型:對現狀樂觀而對未來悲觀的導游.
4.2.2不同類型導游心理資本分析
1、樂觀積極型:這一類型的導游屬于天生的“樂天派”,她們樂于與人溝通,總是精神飽滿的對待自己的工作,是充滿正能量的人。從分類數量上看,這一類型的導游約占總數的26.4%。
2、抗挫能力差型:這一類型的導游相對比較樂觀,工作能力較強,但心里素質較差,抗壓能力不強。當工作比較順心時,她們會如魚得水,但當工作中出現棘手的事情時,她們較容易氣餒。這一類型的導游人數最多,約占導游總數的47.5%。從年齡分布上看,她們大多在25歲-30歲之間,大多屬于“80”后,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很好的身體素質,缺少生活閱歷跟工作經驗,因此,抗壓能力欠佳。
3、消極悲觀型:與第一種類型導游心理特征恰好相反,這一類型導游缺少工作熱情,正能量明顯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跟業務能力都較缺乏,工作業績不佳,從數量分布上看,她們約占導游總數的23.5%。
4、對現狀樂觀對未來悲觀型:這一類型導游工作能力和抗壓能力都較強,但對未來極其不自信,工作期望不高,比較安于現狀,這一類型導游人數較少,只占總數的4%,是很特殊的一類人群。
5、導游人員心理資本提升策略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心理資本對導游人員的態度和行為有重要影響,那么如何通過開發導游人員心理資本來提高旅游企業的績效與競爭力呢?筆者從導游管理機構和導游人員自身兩個角度分別闡述了導游人員心理資本的提升策略。
5.1導游管理機構提升導游人員心理資本的具體措施
1、利用心理量表招聘與選拔心理資本水平較高的員工
導游管理機構利用心理資本量表來定量分析導游人員的心理資本水平,從而選擇那些心理資本水平較高,積極樂觀型員工。
2、通過心理資本開發,提升導游人員的心理潛能
從理論上講,心理資本是可以被開發、培育、管理、提升的,導游管理機構根據不同類型的導游采取針對性措施來提高導游人員的心理資本。對抗挫能力差的導游多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使他們在培訓中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并反復體驗成功,從而增強這類導游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加也會促使導游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績效。對現狀樂觀而對未來悲觀的導游,管理人員需要幫助他們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并采取鼓勵政策和獎勵政策,一方面,對他們現有的成績進行適當的獎勵,另一方面,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制定合理的目標并鼓勵他們通過努力實現目標,使這類導游人員對職業未來充滿希望。另外,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導游人員的歸屬感。
5.2導游人員心理資本自我完善機制
首先,導游人員要學會自我肯定,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對自己所從事的旅游工作高度認同,自我賞識。同時要根據自己的工作狀況不斷提高專業素質,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其次,導游人員要清醒認識自己的現狀,找到自身不足,有針對性的提高心理資本。認為抗挫能力差的導游,就要自我進行有意識的韌性開發,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而對未來悲觀的導游就要給自己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標,并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努力達到目標,從而對未來充滿自信。
6、結論
本研究顯示,影響導游心理資本的因素主要是韌性、樂觀、悲觀、自我效能、能量和希望六大因子,利用聚類分析對導游心理資本進行了討論和總結,將導游按心理資本分為樂觀積極型、抗挫能力差型、消極悲觀型和對現狀樂觀對未來悲觀四大類型,并且對導游的心理資本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實證研究,對于旅游企業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Adler P S, Kwon S W.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1): 17-40.
[2] Avolio, B J, Gardner, W L, and Walumbwa, F O?Unlocking the mask:A look at the process by which authentic leaders impact follow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J]?Leadership Quarterly, 2004, 15(6): 801-823.
[3] Bakker A B, Demerouti E, Verbeke W. Using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to predict burnout and performance. Human Rosources management, 2004, 43(1): 83~104.
[4] Hakanen.J.J., A.B.Bakker and W.B.Schaufeli.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among teachers [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6, (43): 495-513.
[5]許萍,心理資本:概念、測量及其研究進展,《經濟問題》,2010-02-15
[6]吳慶松,基于心理資本的企業技術創新動力源模型構建及其應用研究,《中南大學博士論文》, 2011-06-01
[7]盧飛,基于滿意度的休閑漁業體驗研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09-04-20
[8] 汪慧,心理資本與議題銷售的關系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論文》,2009-04-30
[9] 竇海燕 ,管理者心理資本、變革型領導行為和組織認同的關系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05-01
[10]莎日娜,心理資本對職業探索行為的影響研究,《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1-01-11
[11] 閻巍,企業員工的主動性人格與心理資本對組織公民行為和反生產行為的影響,《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06-01
[12] 蔣蘇芹;苗元江;心理資本-積極心理學研究,《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02-20
[13] 是凱,營造旅游景區體驗情境的要素與模式研究,《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09-15
[14] 曹鳴岐,論人力資本管理視野中的心理資本[J]. 職業時空,2006(24):5-6.
[15] 川曾暉,周詳. 開發成功心理資本[J].企業管理,2005(11):95-96.
[16] 陳維政,李金平,吳繼紅.組織氣候對員工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的影響作用研究[J].管理科學,2006,19(6):18-23.
[17] 弗朗西斯·赫瑞比(加),鄭曉明譯. 管理知識員工[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46-188.
[18] 方偉,李超平. 工作要求一資源模型與工作倦怠心理資本調節作用的實證研究.人民大學,2008年4月碩士學位論文.
[19]惠青山.中國職工心理資本內容結構及其與態度行為變量關系實證研究.廣州:暨南大學,2009.
[20] 司海燕,中學組織氣氛、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工作投入的關系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06-12
[21] 舒子吁,大學生學習投入問卷的編制及其應用,《江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05-01
[22] 李金星,個人—組織匹配對員工敬業度的影響研究,《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05-01
作者簡介
李平(1972-),女,山東諸城人,副教授,碩士,主要方向:旅游企業管理,漁業經濟與管理
1.地方師范院校音樂藝術碩士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例
2.回憶我“音樂碩士”的學業歷程
3.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養研究
4.山東省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現狀調查
5.我院首次頒發音樂碩士、學士學位
6.中美音樂教育方向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
7.有關高師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
8.音樂教育碩士研究生教學模式初探
9.綜合性大學藝術碩士(音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之研究
10.音樂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現狀與思考
11.上海音樂學院第一個音樂碩士誕生
12.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的研究生教育情況
13.關于高師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及質量的探討與思考
14.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師范大學音樂教育碩士培養解析
15.中美德音樂表演專業碩士教育的并置比較
16.臺灣師范大學在職音樂教學碩士培養模式探究
17.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現狀之反思
18.我國音樂學碩士學位論文使用調查研究方法的分析與反思
19.積極探索 勇于實踐 積聚能量 服務社會——記流行音樂作曲與理論碩士研究生論壇
20.從NBPTS音樂教師專業標準談我國高師音樂教育碩士的培養
21.談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實踐的創新
22.淺議英國的音樂表演碩士教育
23.音樂教育研究的社會調查方法應用探索——基于108篇碩士學位論文的調查分析
24.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研究
25.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憶我“音樂碩士”的學業歷程(上)
27.關于藝術碩士(音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思考
28.談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實踐的創新
29.2000-2010年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方向碩士畢業論文綜述
30.音樂學碩士學位論文的假劣之風當遏止
31.新疆音樂學碩士點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32.中美藝術管理碩士研究生入學要求比較之思考——以中國音樂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藝術管理專業為例
33.兒童鋼琴音樂在碩士研究生論文中的研究狀況綜述
34.中美音樂學科專業學位碩士培養之比較及思考
35.社會現實下的分享與抗爭——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教學與畢業要求
36.音樂碩士研究生擴招現狀與分析
37.音樂教育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學探索——基于108篇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
38.留美碩士座談音樂治療學
39.論音樂學碩士創新能力的培養機制
40.高師“音樂藝術碩士”(MFA)培養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樂學方向碩士論文的社會調查方法審視
42.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碩士點介紹
43.簡論加強音樂碩士導師隊伍建設
44.學術的探討 人生的啟迪——王耀華老師一堂普通音樂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的記錄與感想
45.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教師調查問卷簡析
46.音樂學系92屆碩士研究生通過論文答辯
47.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學生調查問卷簡析
48.普通高校音樂藝術碩士[MFA]培養的定位思考
49.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態度調查研究——以音樂舞蹈生為例
50.我國音樂教育碩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51.我國應當設立音樂表演類碩士專業學位
52.音樂治療的臨床操作規律
53.音樂藝術碩士教育研究中的標志性參數
54.論藝術碩士研究生學術活動平臺構建的學科價值與意義——以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學術活動周為例
55.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的動態致變因素分析
56.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舞臺表演實踐的教學保證
57.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問卷的調查分析
58.《民族樂器演奏》選修課程在高校音樂學碩士研究生課程中設置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59.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研究的數學實證
60.音樂學碩士“聲樂教學與研究”方向專業課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學生馬淑慧獲音樂教育學碩士學位回國
62.武漢音樂學院2003屆碩士研究生畢業
63.音樂學碩士“聲樂類研究方向”名稱需準確和規范
64.中國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獲準開展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工作
65.吉林藝術學院喜獲音樂學、繪畫藝術(油畫版畫)兩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66.高師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
67.長江師范學院藝術碩士(音樂)學科簡介
68.來自汾河畔的歌聲——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碩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藝術碩士(音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70.音樂教育學科研究方法現狀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碩士學位論文的定量研究
71.音樂類碩士學位論文的定量評估
72.音樂節奏與英語節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選題理念 彰顯傳媒音樂特色——中國傳媒大學2011年音樂學碩士學位論文綜述
74.中西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現狀比較及啟示
75.音樂藝術碩士需提高文學修養
76.思考與實踐——表演方向碩士研究生的西方音樂史教育
77.技巧·修養·境界——音樂“專業碩士”學位教學的三個基本追求
78.對吉林大學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思考
79.從博碩士論文看流行音樂傳播的研究
80.皖西鑼鼓——中國傳統音樂的一支奇葩——讀田耀農先生的碩士論文《皖西鑼鼓研究》
81.高師“音樂藝術碩士”(MFA)培養在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82.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會導師”的可行性研究
83.音樂殿堂里解譯密碼的行者——記徐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楊健
84.中央音樂學院一九八七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試題
85.《西安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序言
86.大陸電視音樂傳播的價值觀調整
87.音樂和語言神經基礎的重合與分離——基于腦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較
88.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改革
89.音樂訓練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90.四川音樂學院表演專業首屆碩士研究生舉行畢業音樂會
91.民族音樂學:學術前沿與教學研究——訪中央音樂學院楊民康教授
92.民族器樂演奏專業的就業形勢
93.“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師資培養模式與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報告
94.國際關系中的音樂與權力
95.關于歌劇《黨的女兒》中音響運用的實踐與探索
96.春花秋實 繼往開來——武漢音樂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97.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談研究生教育
98.為了一個承諾,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區域音樂文化研究 促進音樂地理理論建設
100.開啟心靈 共筑前沿——訪著名音樂心理學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動終端的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云平臺構建研究
102.論儀式音樂的系統結構及在傳統音樂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樂與情緒誘發的機制模型
104.中國傳統音樂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樂旅游資源分布規律研究
106.音樂療法配合長強穴按壓對初產婦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107.音樂療法在失語癥康復中的應用
108.美國音樂版權制度轉型經驗的梳解與借鑒
109.音樂干預在癡呆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110.高師音樂學碩士生課程結構失衡的審視
111.民族音樂學:學術前沿與教學研究——訪中央音樂學院楊民康教授
112.中國當代音樂學家
113.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概況
114.“學生喜歡音樂,不喜歡音樂課”現象之探究
1.研究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留守兒童刑事法律援助的意義
中國新聞網2018年10月30日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在留守兒童群體中,54.5%為男孩,45.5%為女孩,留守男童多于留守女童。99.4%的農村留守兒童身體健康,但也有0.5%的兒童殘疾、0.1%的兒童患病。與2016年數據相比,0至5歲入學前留守兒童占比從33.1%下降至25.5%,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比例從65.3%上升至71.4%[1]。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農村留守兒童中義務教育階段兒童比例高、數量龐大。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年紀小、分辯是非的能力弱,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這一階段的兒童在成長中如果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很容易出現世界觀偏差、被犯罪分子教唆、受到侵害,甚至是成為刑事犯罪的實施者。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不能給予其良好的教育和保護,造成兒童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健康。缺乏情感關懷的兒童在成長中心理脆弱、偏激、敏感。學校作為留守兒童生活的重要環境,本應當承擔起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家庭調查、成長檔案管理等責任。但是,由于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聚集的主要地區都處于經濟條件較落后的地區。作為農村邊遠地區的學校大多沒有能力為留守望兒童提供心理建設、法律援助的能力。全社會雖然對農村留守兒童給予關注,但畢竟鞭長莫及。城市里的愛心志愿者距離他們太遙遠,不能給予及時的幫助。而邊遠地區的志愿者隊伍發展緩慢,也不能夠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幫助。因此,農村留守兒童面臨著刑事訴訟問題時,就需要刑事法律援助。研究如何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刑事法律援助就有著重要意義。
2.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刑事法律援助中的主要問題
2.1缺乏專業機構與人員
農村留守兒童作為社會的特殊弱勢群體,應該有法律援助的專業機構和人員對他們進行刑事法律援助。然而現實情況是農村留守兒童大多聚集在偏遠地區為主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在這些地區我國的法律援助體系不夠完善,缺乏專業法律援助機構,以及專門農村留守兒童刑事案件經歷和經驗的法律援助律師。而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專項資金的支持[2]。
2.2刑事法律援助大多不能覆蓋訴訟全過程
農村留守兒童無論作為刑事犯罪的實施者還是被害者因其年紀小等因素在訴訟的全過程當中都應該給予法律援助,以保護其正當合法權益,以及身心免受二次傷害。但是,當前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不了解申請法律授助的流程,甚至不知道,因此在案件的偵查與起訴階段通常沒有申請刑事法律援助,援助律師通常是在審判階段由法院指定律師進行辯護[2]。而在調查取證等環節,涉事兒童沒有受到應有的心理保護。
2.3缺乏法律援助的評價機制
當前,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刑事法律援助沒有質量評價體制。律師工作繁忙,在面對法院指定的辯護工作時,有時精力投入有限,只做表面工夫,不能夠實現高水平的法律援助。
3.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刑事法律援助的策略
3.1構建農村留守兒童刑事法律援助的專業機構、組建專業援助團隊
當前我國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刑事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和一部分社會援助。解決資金問題是構建團隊的前提問題。司法部門應該關注到問題的重要性,申請更多的財政撥款,同時向全社會發起號召成立地區或全國范圍內的專項資金,吸納更多社會捐助?;诖?,在農村留守兒童集中的地區進立專業的農村留守兒童刑事法律援助機構并組建專業援助團隊,針對涉及留守兒童刑事犯罪的主要問題、兒童身心特點,研究法律援助的具體方案[3]。
3.2簡化法律援助手續,建立保護機制
簡化法律援助的申請和受理程序,擴大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對于涉案的農村留守兒童,應給予覆蓋全過程的法律援助。同時建立對涉案留守兒童的保護機制,免其在案例審理過程中受到二次傷害[4]。
3.3健全法律援助的評價機制
構建一套法律援助的評價機制,覆蓋司法全過程,包括服務態度、專業水平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律師獎金、等級等利益掛勾。
【法律碩士論文參考文獻】
[1]林暉,羅爭光.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下降[N].中國教育報,2018-10-31(1).
[2]謝暉,石煒.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留守兒童權益的法治保障研究:以刑事法律援助司法保護為視角[J].法制博覽,2018(3):45-47.
關鍵詞:非言語交際 中日對比 體態語 客體語 環境語
非言語的Nonverbal一詞,是指在交際過程中,為更好地達到交際目的而伴隨言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的不屬于有聲語言和文字語言范疇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稱為“不是語言的語言”。非語言交際指不需要使用言語就能發出和接收信息的行為,這種行為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不像語言只分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非言語交際(Nonverbal communication)這一概念屬于社會心理學,指人在傳達訊息時,會使用如肢體語言、面部表情或音調等語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來輔助說明。非語言交際就是交流的雙方利用身體的特征或者自然環境給交流對方傳遞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語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語表達終有不足,所以我們會額外在意對方的非言語表達,這有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對方的情緒、態度、個人特質等,甚至是內心真正的意圖。
對于非語言的分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美國的瑪嬌麗?F?瓦格斯把非語言分為9類,分別是人體(身體特征、皮膚、體形等)、動作(手勢、姿勢等)、眼睛(視線、眼神等)、副語言(聲音的高低強弱等特點)、沉默、體觸行為(接吻、擁抱、握手等)、對人空間、時間、色彩等。顯然,瑪嬌麗?F?瓦格斯的這種分類歸納并不能完全涵蓋非語言的范圍。納普(M?knapp)將非語言分為7類,分別是人體的傳遞行為(例如表情、視線、手勢、體勢等)、身體特征(體形、膚色、毛發等)、 觸摸行為(握手、擁抱等)、副語言(如聲音的特征、咳嗽、哭聲、發話間隔等)、空間因素(如體距)、個人物品因素(如服飾,化妝,隨身物品等)、環境因素(如家具、燈光、溫度等)等。美國的K.W.back將非言語交際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靜態無聲的非言語交際、動態無聲的非言語交際以及有聲的非言語交際等。畢繼萬將其分為4大類,將姿勢、身勢、面部和手部動作、體觸行為等歸類為體態語;將沉默、話輪轉接、非言語聲音等歸類為副語言;將化妝、衣著、膚色、個人用品的交際作用等歸類為客體語;將空間,時間、距離、燈光、顏色、標志等歸類為環境語。
非言語交際的方式有很多,人們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衣著服飾、聲音暗示等都能表達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語交際的有效手段。例如人們高興時會眉飛色舞,憂傷時會愁眉苦臉、悲痛時會嚎啕大哭等等,這些情緒都是通過非言語手段表達出來的。又例如我們在說話時往往同時會借助身體動作來表情達意,有時這種動作會起到強化言語信息的作用,有時則起到弱化言語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給小孩禮物時,他若真的不想要,就會說不要,同時也會伴有搖頭、扭身、眼神漠視等行為;而若他很想要卻礙于大人的說教,雖然嘴上說不要,但是眼睛會一直盯著看,并使勁扳著手,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語內容。所以非言語交際在交際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可以使言語信息更加鮮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補充言語信息的內容,還可以代替言語手段來表達信息。西方學者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對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爾認為:文化背景相同的兩個人在交談時,言語手段傳達的信息僅占35%,非言語手段傳達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認為,兩人在交談時,非言語占93%,語言本身僅占7%。由此可見,在交際中,僅靠語言文字來傳遞信息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也往往需要非語言手段來增強語言效果,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這些非語言手段,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與他人交流,減少交流障礙,促進交流順利進行。
非言語交際一詞來源于英語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對非言語交際的正式研究普遍認為始于達爾文,他在《人類和動物的表情》(1872年)一書中,對人類與動物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各種心理活動進行了系統詳細的研究。此后,逐漸出現了大量研究非言語交際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爾的《身動學入門》(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爾的《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類行為觀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馬蘭德羅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語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葉斯?法斯特的《人體語言》(Body Language)等。而關于跨文化非言語交際的研究,可謂始于美國的萊克?布羅斯納安著的《中國和英語國家非言語交際對比》,它第一次直接對中英國家的非言語交際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對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方面,代表作為李慶祥主編的《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前沿叢書,其中收錄了25篇論文,內容分為概論篇、分論篇、音聲語篇和教學篇等。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對比方面,概論篇中有盧濤的《日本非語言交際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語言交際行為的比較研究》和吳宏的《日本人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與日本文化――兼談中日非語言交際行為之差異》等論文;分論篇中主要關于手勢、表情、副語言等方面的論文,其中關于中日對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勢文化比較――以手指動作為主》;教學篇中有趙春利的《對非言語行為的調查研究》和樊軍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語交際與日語跨文化教學》等論文,主要是關于日語語言教育中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語言 文化與交際》(2007),主要論述了中日文化差異與體態語的表達方式、副語言及交際功能等。鐵軍編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讀》中,以五種基本色為中心進行了中日對比。
另外,關于體態語對比研究,期刊論文方面有孫鵬的《從體態語看中日兩國文化差異》(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際中的中日體態語對照研究》(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5(3));王連娣的《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視角下的中日手勢語》(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5)); 林燕燕的《體態語語言表現之中日比較――以“喜”的面部表情為中心》(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2));趙平的《從災難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語言交際》(日語知識,2012(09));張曉梅的 《論中日手語中表情與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張淑婧的《關于中日談話節目中附和表現的使用實態》(2010);王冠華的《關于面部表情描寫的中日對比研究――基于語料庫所進行的調查》(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4)); 程放明、劉旭寶的《體態語的中日語言表述異同》(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4)); 碩士論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體語言”的中日對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體態語對比研究與對日漢語教學》(2016)等。
在服飾色彩方面,有馬興國的《中日服飾習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張祝平的《中國國服喪失原因淺探――從近代中日服飾變化比較說明》(歷史教學,2002(11));錢國英的碩士論文《從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顏色詞的異同》(2005);劉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際中色彩使用的差異――以服飾、禮品為例》(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6(4));李的《日本服飾搭配中日對照》(1-8),(日語知識,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間概念中“內”與“外”的對比分析》(科技風2010(6));魏娜、蔣翔云的《淺析中日兩國的傳統服飾文化間的差異――以旗袍和和服為例》(學理論 2012(21));白玉蘭的《中日時間觀念的差異及其對文化交流的影響》(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2));苗M的碩士論文《中日服飾文化對比研究》(2014);陳穎超的《中日兩國“白色”異同研究》(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1));谷秋實、呂園園、王芳的《小議中日服飾色彩禁忌》 (萍鄉學院學報,2015(2));張歡的碩士論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綜上所述,我可以看出,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的比較研究在我國已初具規模,研究的時間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無論是期刊還是碩士論文數目都不算多,相關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論文分布相對分散,規模較小。從研究的內容來看,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的重點在體態語對于和服飾色彩的對比,主要是關于姿勢、身勢、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的對比研究,還有關于中日服飾色彩方面的比較研究。少數文章關于副語言的比較研究,但是論文數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傊P于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還有很多需要發掘的內容,研究對象和范圍也需要進一步擴展,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也亟需進一步構建,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的發展和完善還需要學者們今后長期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原.《社會語言學》[J].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2.楊全良.非言語交際簡述[J].外語研究,1990年版。
3.楊平.非語言交際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版。
關鍵詞:轉述動詞 及物性分析 評價分析
一、引言
轉述動詞(Reporting Verbs)作為轉述語(citation)的一個重要信號,是指論文作者引用或論及前人所做研究時使用的動詞(Swales,1990)。學術論文文獻綜述部分的內容主要是作者轉述或概括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進行評價,在實現這一交際目的中,作者往往通過轉述動詞表明對被轉述人或被轉述信息的態度,從而建立自己的研究空間。轉述動詞是學術論文中最清晰的評價手段之一。Hunston(1993)認為轉述動詞的恰當選擇有助于學者清晰地表述所研究的主體,并表明所引用的內容能否得到認可。
關于轉述動詞,國內外學者做了很多研究。首先研究了轉述動詞的分類,不同時期的學者嘗試對轉述動詞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了分類。Thompson&Ye(1991)根據學術話語中英語涉及的行為把轉述動詞分為語篇動詞、心理動詞和研究動詞;Hyland(2000)對此分類進行了進一步修正,提出了研究動詞、認知動詞和語篇動詞三類轉述動詞;賀燦文(2001)等仿照Thompson的分類方法,把轉述動詞分為現實類、語篇類、思維類和狀態類四大類;唐青葉(2004)把轉述動詞區分為表示作者轉述行為和被轉述者言語行為,又根據評價潛勢將其分為表作者立場和被引述者立場;張榮建(2007)通過話語和思維性質的分析將轉述動詞分成轉述話語和引述思想兩大類。此外,還有關于中外英語碩士生轉述動詞的時態和語態的對比研究。在轉述動詞時態方面,中國學生的論文中一般現在時占絕對統治地位,關于轉述動詞語態方面,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所作的文獻綜述中被動語態使用的頻率明顯高于中國學生。王慧(2011)通過語料的對比分析得出中國學生相比于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還不能熟練和靈活地使用轉述動詞,表現在他們使用的轉述動詞數量較少、動詞類別不夠豐富、時態慣例和知識匱乏、對被動語態的功能認識不足等方面。中國學者使用轉述語缺乏對他人研究的批判性評價。近些年來還有關于轉述動詞的認知語用研究:姚毅(2012)認為轉述動詞是認知思維與言語行為的融合,隱藏著作者對轉述內容和觀點的態度。英語書面文體語篇的轉述既是一種言語行為,又是作者行為,是認知主體意向性的擴散和統一。
轉述動詞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研究對象主要是英語轉述動詞以及中外英語碩士生英語轉述動詞的對比研究,缺少對漢語轉述動詞的研究以及漢語轉述動詞和英語轉述動詞的對比研究。對于轉述動詞的分類研究成果是最豐富的,但大多都是基于Hyland(2000)的轉述動詞的框架進行的定量分析,研究的結果大都是中國學習者在英語轉述動詞方面的使用情況以及不足之處。Thompson(1991)、賈中恒(2000)和張榮建(2007)指出,論文作者在綜述過程中不是原封不動地復制他人的話語,而是轉述其總體含義,在轉述過程中往往表現出了論文作者對他人話語及可能意圖的理解,因此不可避免地加進了綜述作者本人的一些看法和觀點,即對綜述內容作出一定的評價。根據Thompson等(1991)的定義,評價性是指綜述作者對引述內容正確性、肯定性、可能性等方面的理解。
二、研究框架
本研究主要采用語料庫和定量研究方法,收集了中國知網(CNKI)期刊上近十年(2005~2015)在知名外語期刊上的10篇中國學者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類論文,對轉述動詞進行及物性過程分析。本文所研究的轉述動詞是指論文作者引用或論及前人研究時使用的動詞,如“認為、指出、發現”等,不包括自我轉述動詞。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是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及物性理論。韓禮德把語言的純理功能分成概念元功能、人際元功能和語篇元功能三種。其中概念功能包括經驗功能和邏輯功能。經驗功能指的是語言對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各種經歷的表達,反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中所發生的事、牽涉的人和物以及與之有關的時間、地點等環境因素。及物性(transitivity)是表示概念功能的一個語義系統,其作用在于把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見聞和作為分成若干種“過程”(process),并指明與各種過程有關的“參與者”(participant)和“環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這三者構成及物系統中有意義的語法單位“小句”(clause)。及物系統包括六個過程(王寅,2010):物質過程表示做某件事的過程;心理過程表示“感覺”“反應”“認知”心理活動的過程;關系過程表示“是”和“屬于”關系過程的何種關系;行為過程指諸如呼吸、咳嗽、嘆息、做夢、哭笑等生理活動過程,是典型的人類生理和心理的行為,介于物質和心理過程之間,具有物質和心理過程的特點;言語過程指一類廣義上“說”的信息交流過程;存在過程表示某物存在的過程。
按照Hyland的評價法,將轉述動詞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表明現作者對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做法持肯定態度;第二類表現作者不同意或不接受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其做法;第三類轉述動詞不直接表明現作者的觀點,而是表現作者通過轉述動詞傳遞被引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評價。其中第三類轉述動詞可以分為四小類:(1)被引作者以肯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觀點;(2)被引作者以中立的姿態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客觀上做了什么事;(3)被引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提出自己的觀點;(4)被引作者以批判的態度評價別人的研究或研究結果。評價法立足于現作者、被引作者以及讀者之間的對話,旨在區分現作者、被引者的立場和態度,對漢語轉述動詞及物性過程分析所表現的傾向進行分析,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現作者的觀點,提高學術寫作中對轉述動詞的運用能力。
三、語料分析
本研究著重分析中國學者的漢語轉述動詞使用情況,包括漢語轉述動詞使用的頻率、漢語轉述動詞的及物性分析以及漢語轉述動詞及物性過程分析所表現出的評價傾向等三個方面。
本研究對10篇高水平學術型文章中的漢語轉述動詞做了統計,在10篇中國學者的文章中,從表1可以看出共有312個轉述動詞,平均每篇有31次使用轉述動詞,這說明高水平的中國學者有較高的引用意識,善于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自己的研究空間。從表1還可以看出中國學者使用的轉述動詞大多表示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物質過程和關系過程較少,這說明中國學者的思維習慣,往往喜歡用一種迂回和間接的方式來表述思想或評價,而心理動詞正好可以幫助達到這一目的,委婉地表述觀點而不用直接承擔責任。(胡志清、蔣岳春,2007)
由表2可以看出,中國學者在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中使用轉述動詞的數量和類別比較豐富,表心理過程的轉述動詞有41個,表言語過程的轉述動詞有34個。其中漢語轉述動詞出現頻率最高的前六位分別是:認為(67)、指出(36)、提出(23)、分析(18)、探討(12)、發現(10)。轉述人的轉述行為是一種重復,作者通過轉述動詞傳遞原著者的態度、觀點和評價。轉述動詞是轉述語的核心,通過轉述動詞導入被轉述人的聲音,被轉述的內容被思維化或言語化。這表明轉述是作者借助語言表述心理的過程,并且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可以“投射”,由轉述動詞所引領的分句可以轉述被引者的話語。因此,轉述動詞多表現為及物性過程中的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這些轉述動詞不僅反映了轉述者對被轉述者的認知評判,而且具有預示和支配語篇意義的語用功能。
由表3可以看出:引者更傾向于使用表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的轉述動詞來表明被引者以肯定或中立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觀點。相比于表示不接受態度的轉述動詞中國學者更多地使用表示肯定態度的轉述動詞,更多地通過表達被引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評價來表明自己的立場。這說明就漢語轉述動詞的語義分類,中國學者更傾向于使用中立的的轉述動詞轉引他人的論述,在評論他人的觀點時傾向于選擇溫和的語氣,這樣能給自己留下足夠的余地(張軍民,2012)。本文認為這種傾向不僅源于中國學者的中庸思想,而且表明了他們嚴謹的學術態度。
四、結語
本文從漢語轉述動詞入手,從系統功能語言學及物性和轉述動詞及物性過程評價傾向分析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研究結果表明:漢語轉述動詞大多表示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中國學者的轉述意識比較強;中國學者善于利用轉述動詞建立自己的研究空間,傾向于使用他人的觀點來表明自己的立場。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學術篇進行分析,未從跨學科的角度進行分析,也未從英漢對比的角度對英語轉述動詞進行及物性以及評價傾向的分析,筆者將在后續文章中對此作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3]Thompson,G&Ye.Evaluation in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J].Applied Linguistics,1991,(4).
[4]賀燦文,周江林.英語科研論文中綜述性動詞的語料庫研究[J].外語學刊,2001,(4).
[5]胡志清,蔣岳春.中外英語碩士論文轉述動詞對比研究[J].語言研究,2007,(3).
[6]賈中恒.轉述語及其語用功能初探[J].外國語,2000,(2).
[7]孫迎暉.中國學生英語碩士論文引言部分轉述語使用情況的語類分析[J].外語教學,2009,(1).
[8]唐青葉.學術語篇中的轉述現象[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2).
[9]王慧.英語碩士論文文獻綜述中轉述動詞的對比分析[J].外語言文學研究,2011.
[10]王寅.也析《青花瓷》――基于系統功能語法的及物性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11]姚毅.語言轉述中轉述動詞的認知語用解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2).
[12]張軍民.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學術語篇轉述動詞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
關鍵詞:洪堡特,語言觀,關聯,精神力量
引言
在洪堡特的諸多語言理論中,很多概念和理論看起來好像是分散的、獨立的。事實上這種獨立性是相對的。他的所有的語言理論其實都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關系,只是關聯的角度不一樣。本文就試圖從語言的精神力量這一角度來分析他的幾個相關的語言概念,并進一步探討它們之間的關聯性所在。這里首先對洪堡特的五個重要的語言觀進行關聯性分析。
一.對幾個語言概念的分析
㈠.內在語言形式
洪堡特并沒有明確地定義什么是“內在語言形式”,在他對這一概念的闡釋中,內在語言形式是作為語音形式的對立面存在的。作為提出這一概念之第一人(姚小平,1995),洪堡特曾對“內在語言形式”的特點、性質及其與人本身密不可分的關系進行過分析。從人的角度來看,語言可以劃分為兩種構建原則 (constitutive principles):“內在語言意識(我用這一術語指的是人的全部精神能力,而不是某種特殊力量);還有語音,它取決于器官的屬性,以世代相傳的習慣為基礎。”(Humboldt, 1988: 214)洪堡特所指的語音形式就是一種相對于內在意識的外在形式,借助于人體的發音器官而存在,受制約于世代相傳的傳統習慣。相比而言,由人的全部精神力量所構成的內在意識,即內在語言形式,則屬于人的純智力的方面,是一種內部規律。受人的主觀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內在語言形式是動態的,變化的,自主的;而外在語言形式則是相對靜態的、不變的、被動的。前者通過后者發生作用。
㈡.語言與思維
從內在語言形式這一概念出發,我們認識了語言的本質 — 其完全內在的、純智力的方面,即語言的精神力量。如果把一種語言視為一個形式,人的精神力量就是這種形式相對立的質料之一。“形式總是相對于內容 (Materio) — 洪堡特也稱之為“質料”(Staff) — 而言的。碩士論文,精神力量。” (姚小平,1995:114) 從形式與內容的關系考慮,人的精神力量與語言本身構成了一對矛盾統一體,由此也就涉及到了洪堡特的第一個語言范疇 — 語言與思維的關系。
洪堡特認為語言是思想的創造,兩者同時產生,密切相關,構成了人類智力發展的兩個方面。“語言恰當的發展進程與人類智能的發展進程有一種天然的諧和關系。思維的需要在人身上喚醒了語言,因此,從語言內部生成的一切也必然促進思維順利地進行。”(Humboldt, 1988: 144) 這種自然地結合必然使一方作用于另一方,形成一種無止境的循環運動。精神力量與語言以某種方式相互運動。“語言表達思維和情感,同時也要隨著思維和情感的運動而運動,兩者在速度上,形式上及其它方面都保持一致。”(Humboldt, 1997: 63) 人的思維和感覺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語言也因此獲得其自身的特點和色彩,語言又以話語表達的形式從外部刺激著人的思維和感覺,并隨著人的心理和思維的運動而運動。只要人的思想不停止,就會對語言產生影響,不斷地豐富詞匯。改善語言。同樣,語言的變化也會反作用于思想。
㈢. 語言世界觀
洪堡特的語言影響思維的論述反映了他的語言世界觀。按照洪堡特的說法,“每一種語言都被賦予了一種獨特的世界觀”(Humboldt, 1988: 60)每一個民族所使用其語言的方式都反映了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通過語言這種思維外殼,人們能夠更清晰,更準確地表達自身對世界的看法,從而更進一步提升對世界的認知程度。語言是介于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特殊的物質,通過語言,人們對自然世界認識的更充分,世界觀也隨之而生成。
作為認識主體的人把對事物的看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就形成了語言世界觀,語言也因此同時具備了主觀性和客觀性。語言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實體不僅僅是可以被認識的,它更是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思維和體現人們對世界的認知程度,這也正是語言與其它客觀實體的最大不同之處,他注定是一個主觀溶于客觀的矛盾體,即洪堡特所說的“語言有異于、獨立于心靈和語言隸屬于心靈”(Humboldt,2002: 75) 人生來不具備任何一種語言,他只有通過主觀意識去逐漸學習并接受一種或是幾種語言。然而一旦人掌握了一種語言,或是在掌握了一種語言的同時,之前機械性的學習會被一種內在的知覺和創造的方法所代替,那么之前的被動也轉化為一種主動。所以,人在受到語言制約的同時又可以去豐富、壯大和創造語言。因而,人們學習的目的最終還是要創造。
㈣.語言的創造力
在語言的內在形式中所涉及的智力因素及其對語言的影響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都通過語言的創造性展示出來。洪堡特把語言稱為“創造性活動”,即說話者與聽話者對語言運用的能力,而不是“產品”,一種對語法的僵死的描述。“語言就其真正的本質來看,是某種連續的,每時每刻都在向前發展的事物。……語言絕不是產品(product)(Ergon),而是一種創造活動(activity)(Energeia)。碩士論文,精神力量。” (Humboldt, 1988: 49)
洪堡特強調的語言創造力是講話人的大腦和思想所固有的東西,講話者是語言的創造者,同時也接收并理解所創造出的言語成品,這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創造活動。因此語言不可以僅僅被看成僵死的被講出來的,或被寫下來的“產品”。正是由于這種創造力,語言可以隨著外部條件的變更而改變,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對有限的語言材料進行無限的創造和利用。
㈤.語言的個性和共性
“要充分理解洪堡特關于語言創造性特征的觀點,也必須聯系到洪堡對語言的辯證理解。”(孫周興,1994:52)洪堡特對語言個性與共性的理解是:“在語言中,個別化和普遍性協調得如此美妙,以至我們可以認為下面兩種說法同樣正確:一方面,整個人類只有一種語言,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擁有一種特殊的語言。”(Humboldt, 2002:62)以上洪堡特的幾個語言觀點都體現了洪堡特對語言的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的理解。首先從內在語言形式這一概念提出的目的來看,洪堡特是要強調語言的個性和多樣性,“洪堡特提出內在語言形式這個概念,確是為了強調個別性”(姚小平,1995:119) 在個體內在智力因素的影響下,語言具有無限多樣性,然而,也正是從精神力量出發,語言同時又具備共性和整體性,因為,人類精神的個性只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差異性,而其本質是統一的。就拿智力程度來說,不存在優劣之分,只是在它發揮作用時,形式和力量是不同的。從語言與思維的關系來看,尤其是語言世界觀更體現了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系。在語言與思維的相互作用中及主觀與客觀的相互替換中,民族的精神個性才能表現為各具特色的民族語言,而從某一種民族語言也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精神特征。語言的既獨立于又依賴于精神力量的矛盾雙方在人類統一的本性中相互轉化。“上述矛盾對立的真正答案在于人類本性的統一中。”(Humboldt, 2002:76) 從語言的創造性來看,受人類統一性影響的人類無限的創造力量是一種規律的創造;而受精神個性影響的是一種瞬時的、爆發性的非規律的行為,“精神力量的個性就是語言創造中的一種非規律的行為。”(方鈺,2004:28)
語言的個性與共性在表現形式上就形成了語言的差異性和同形性兩大特點。一方面,“洪堡特認為,精神個性的創造性、突變性決定語言結構的變化。”(吳波,2006:88);另一方面,語言的同一性根源于其內在精神力量的同形性,“各種語言在智力運作上似乎顯得彼此相等。……,既然人們的目的和手段是相同的,這種運作似乎也理應相同;況且,語言在智力方面確實保持著較大的同形性。” (Humboldt,1988:81)這也是洪堡特關于語言是“一”又是“多”的辯證法。
二.對以上概念關聯性的討論
由此,在精神力量這一主線的貫穿下,洪堡特的這幾個關于語言的概念和認識就被聯系在了一起。從內在語言形式這一概念出發,我們看到語言中精神力量這一內在的智力因素的存在,這一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又引申出了洪堡特關于語言與思想關系的闡述,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更為具體生動的語言與思維相互發生作用的運動過程。在這一對相互交錯的力量中,從人的智力因素對語言的影響說起,洪堡特又闡述了另外兩個概念,即“語言世界觀”及“語言的創造性”。這種內在的聯系不僅把洪堡特的幾個獨立的觀念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更加深了人們對洪堡特語言觀的理解,從而形成系統性的認識。
此外,從以上的幾個語言概念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洪堡特的人文主義觀點和語言哲學觀。碩士論文,精神力量。碩士論文,精神力量。不管是語言的內在形式、語言世界觀還是語言的創造性反映的都是人類的精神本性,而其精神本性的雙重性又決定了語言的個性和共性共存的特點。因此,洪堡特的語言觀其實是他的人文觀點的產物,他的語言觀源自其對人本質的研究。同時,不管是對語言還是對人的本質的研究,洪堡特都運用了辯證的方法,從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從差異性與同形性的論述,都體現了洪堡特的科學的辯證的思維。所以,我們在對待洪堡特本人及其理論和觀點的態度上也應該始終保持辯證的思維和態度。
三.結論
總之,洪堡特的語言觀點,尤其是以上的幾個觀點從幾個方面都體現了其相關性。語言內在的,純智力因素構成了語言的本質,在語言與思維的相互關系上又可以看出人類精神力量的決定作用,尤其體現在語言的創造性這一特性上。它們又都蘊含著并受到精神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系的影響,使語言置身于一個差異性與同形性共存的矛盾體中。因此,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幾個看似分散的語言概念之間的內在關聯,我們還認識到這種關聯所體現的更為深刻的意義,即洪堡特研究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要對人的本性進行剖析,而他研究的方法就是辯證法。所以,洪堡特的語言觀本質上又是一種人文觀,也是語言哲學觀。碩士論文,精神力量。
通過以上從語言的精神力量角度對洪堡特的一些相關概念的關聯性的分析,我們可以舉一反三去分析他的其它觀點和理論。碩士論文,精神力量。事實上,洪堡特的其它很多看起來不相干的概念和語言觀點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要學者們研究的夠仔細、有耐心地對其進行分析歸納整理,一定會形成更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掌握洪堡特的語言觀,以最終加速我們對語言的研究過程。
參考文獻
[1]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113—131.
[2]Humboldt, W. von. On Language:The Diversity of Huma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on the MentalDevelopment of Mankind. 1836[M].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Peter Heath,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Humboldt,W. von. Essays on Language[M].Ed. By T.Harden and D.Farrelly. Frankfurt amMain; Berlin: Bern; new York; Paris; Wien: Lang.1997.
[4]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姚小平譯)[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5]孫周興,威廉姆·洪堡的語言世界觀,《浙江學刊》[J]. 1994(4):50-54.
[6]方鈺,2004,洪堡特的語言研究理論述評,《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J].第1期:26-29.
[7]吳波,洪堡特的“精神力量”的特性及其與民族和語言的關系,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J].第5卷第1期( 2006年1月):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