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3 19:2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統計學案例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統計教學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基本要素。教學目的是教學的核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是為實現教學目的而服務的。統計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是統計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因此既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也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較好地實現統計教學的目的。
統計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對案例情況的熟悉,運用所學的統計理論和統計方法對案例中待解決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對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選擇一個最優解決方案的過程。
與一般的課堂討論不同,案例教學是以現實中的實踐問題和實際觀測數據為依據,以學生為主角,學生運用所學的統計理論和方法,對從社會實踐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討論、分析、研究和論證,選取最優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只起引導作用。統計案例教學本質上是一種模擬統計實踐的過程,它對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專業素質、提高學生在實踐中探究學習方法的自覺性、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死板、教學方式單一和教學效果不佳的缺點,從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和培養創造能力的角度,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1.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傳統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掌握知識,其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學生味同嚼蠟,學生只是被動地吸收知識,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進取缺乏新意。統計案例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引導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在討論中,各抒己見。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一種信息的交流,學生會積極思考,相互啟發、討論,他們會覺得這一學習過程很有趣,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對抽象的理論知識能有更直觀、透徹的理解。
2.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傳統講授法是教給學生正確答案,下結論的教學方法。統計案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案例與教科書上的例題不同,例題的作用是單一的、有限的,通過例題只是掌握和熟練所學的統計方法及計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讓學生了解了分析問題的思路,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解決,應用什么理論和方法,需要什么數據,怎樣解讀計算結果,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師在教學中的“導演”作用。
在傳統講授法中,教師的教色是講解員,強調的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單向”傳遞,教師的責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很少。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導演者,其角色是指導案例教學的全過程,課前要有針對性地精選案例,課堂上組織案例討論過程,去解決討論中發現的問題,最后要進行總結,對整個討論情況做出評價,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是簡單的知識“單向”傳遞,而是師生之間思想、心得、智慧的“雙向”交流,教師和學生都承擔了更多的教與學的責任。
三、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案例教學法有很多自己的獨到之處,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顯示了案例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和強大生命力。
但全面運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首先應編寫出本專業特色的案例教材,建立教學案例庫。
教學案例應該本著“以用促學,學以致用”的原則,圍繞不同的教學內容建立。每個案例都必須是真實事例,并配有相應的數據庫以供選擇各種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為了使學生對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還需對每個案例所涉及的數據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調查表的表式、樣本點的分布、數據的含義以及案例的約束條件等作具體說明。
教學案例要突出“精”和“新”,所謂“精”就是不求量多,但求質高,所謂“新”就是案例要與時進步,具有時代特征。對此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有體會:如每逢年末,組織學生適時地搜集國家統計局、地方統計局、網絡系統等公布的有關統計方面的主要資料和數據做與教學相關的新的案例,學生在完成案例的編寫過程中,既鍛煉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也提高學生們運用知識的能力,正是統計課的一個教學目的,因此這項工作能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
2.統計案例教學方法應和傳統授課方法相結合。
案例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應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聯系,即案例教學一定要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只有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徹,才能充分開展案例討論,取得實效。而在理論知識普及和更新方面,傳統講授式教學法具有其獨到之處,它能全面、系統地向學員傳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但在講授中要注意理論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啟示學員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使學員在系統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統計案例教學方法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統計教師不僅要融會貫通統計理論和方法,而且要對案例中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有熟練的把握。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教師起引導作用,針對不同的統計教學案例,教師只有事先親自采用各種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析,才能對學生使用哪些統計方法和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和分析提出建議,并對學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結果作出比較透明的比較和評價。因此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是案例教學法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實施統計案例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增加教學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是在授課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投影儀、網絡等多種現代媒體,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的方式。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們的學習有1.0%是通過味覺,1.5%是通過觸覺,3.5%是通過嗅覺,11.0%是通過聽覺,83.0%是通過視覺取得的。因此在實施統計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多媒體手段配合案例教學,能方便快捷地處理統計圖形、統計圖表,使教學過程變得直觀、形象,與傳統黑板加粉筆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還能節約板書時間,增大課堂信息量,而且圖文并茂、動感力強的課件又能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參考文獻】
[1]閆曉波。非統計專業統計課程的建設問題[J].北方經貿,2002,(2):116~117.
[2]胡嘉牧。案例教學法在統計探究學習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04,(1):53~54.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當時是采取一種很獨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學,這些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實施之后,頗具績效。這種案例教學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師資培育的重視。而國內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教學法,則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現在案例教學法運用于各專業教學領域中。
一、運用統計學案例教學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必要性
自從十九世紀統計技術為基因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類科學技術也開始依賴于統計方法,統計方法與技術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統計學作為一門方法論學科,最終的道路都是與其他科學結合交融的共同發展。為了滿足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使統計人才的培養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關鍵在提高統計教育的質量。
統計教學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基本要素。教學目的是教學的核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是為實現教學目的而服務的。統計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是統計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因此,既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也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較好地實現統計教學的目的。
統計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對案例情況的熟悉,運用所學的統計理論和統計方法對案例中待解決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對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選擇一個最優解決方案的過程。
二、統計學案例教學的特點
案例教學把被動式學習變成主動式學習,有效地防止了濫竽充數。傳統的教師灌輸式教學法的弊病之一是學生沒有什么學習壓力,因為學生在課前預習與否無人問津,在課堂上是否注意聽講無法考量,除非學生在打瞌睡,否則,只要人坐在課堂里,即便是在“溜號”,也拿他沒辦法。久而久之,灌輸式教學實際上培養了學生懶于學習和思考惰性,尤其是在教師苦口婆心地“灌”陳舊、過時、空洞理論的時候,更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和壓抑,導致學生學而生倦,學而生厭。
《統計學》課程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有著根本差異,集中體現在傳統教學法是老師講授,學生被動學習,而《統計學原理》課程案例教學是老師與學生都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相互探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學生可以針對案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提問,與老師共同完成任務。
1.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統計學》課程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有著根本差異,集中體現在傳統教學法是老師講授,學生被動學習,而《統計學》課程案例教學是老師與學生都在一個平等位置上相互探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學生可以針對案例中出現一些問題進行提問,與老師共同完成任務。
2、案例的真實性
案例來源于客觀世界的事實,同時又反映客觀世界的真實內容,在案例中還可以結合地區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使學生增強了解為今后就業提供幫助。只有這樣,才使得《統計學原理》課程案例教學更具有現實的一面,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景。促使學生自主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
3、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統計案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案例與教科書上的例題不同,例題的作用是單一的、有限的,通過例題只是掌握和熟練所學的統計方法及計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讓學生了解了分析問題的思路,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解決,應用什么理論和方法,需要什么數據,怎樣解讀計算結果,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三、統計學案例教學中應采取的措施
案例教學法有很多自己的獨到之處,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顯示了案例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和強大生命力。但全面運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編寫出本專業特色的案例教材
教學案例應該本著“以用促學,學以致用”的原則,圍繞不同的教學內容建立。每個案例都必須是真實事例,并配有相應的數據庫以供選擇各種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為了使學生對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還需對每個案例所涉及的數據的取
得程序和方法、調查表的表式、樣本點的分布、數據的含義以及案例的約束條件等作具體說明。
2、統計學案例教學方法應和傳統授課方法相結合
案例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應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聯系,即案例教學一定要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只有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徹,才能充分開展案例討論,取得實效。而在理論知識普及和更新方面,傳統講授式教學法具有其獨到之處,它能全面、系統地向學員傳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但在講授中要注意理論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啟示學員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使學員在系統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統計學案例教學方法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準備教學案例
在實施案例教學時,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準備的內容包括:教學目的設計、教學案例的設計、案例教學形式的設計、案例問題的設計以及對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
2.統計案例教學的實施
通常在實施案例教學之前,教師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案例教學的方式。可提前將案例背景資料和有關數據發給學生,要求大家做好案例討論的準備。在案例分析課上,教師可以對案例內容進行簡要說明,然后組織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充分討論(必要時可以將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對討論過程進行簡單評價和總結,或者和學生一起根據討論的內容進行總結得出結論。
3.對每一次的案例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
統計案例教學是一整套教學體系,在組織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提高。統計案例資料的準備只有在實施課堂教學時才能得到檢驗,如果發現有不合理的內容,需要進行修改和完善;在一次案例教學過程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對案例教學過程的優點和不足進行總結,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實施案例教學。在與學生的互動方面,教師也會通過幾個案例教學過程,總結出最佳的互動方式。
二、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實施不同形式的案例教學
統計學作為一門交叉科學,需要教師不僅精通統計的技術與理論方法,同時要掌握社會經濟的相關知識。因此,任課教師應該加大相關知識的儲備量,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正確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
1.實操型案例
側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只給任務不給素材,讓學生身體力行,自己親自操作。這種類型案例同時可以配合概念的傳授。
2.比較型案例
例如在講完有關“統計指標”這一節內容時,筆者將搜集到的社會經濟統計資料匯總制成如下表格:
我國兩次人口普查資料對比表
討論:(1)所給資料中各項數字的屬性、作用是什么?(2)通過資料的數字可計算什么指標?說明什么問題?從表中可知,序號1、5 兩欄是兩次普查人口總數,用絕對數表示,屬于總量指標,其余為相對指標。序號2、6 的比重欄是屬于結構相對指標;序號3、7 的性別比(男/ 女)欄是屬于比例相對指標;序號4、8 的人口密度欄屬于強度相對指標;最后一欄(序號9)2000 年和1990 年對比是屬于動態相對指標,又叫發展速度。
3.綜合性案例
在綜合型案例的使用中加以運用統計分析軟件,能夠解決大量的實際問題。如:市場調查與預測、相關分析等問題。此類案例的運用淡化了統計原理和相關專業課的界限,進而實現了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內容整合。
三、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統計案例教學方法應和傳統授課方法相結合
案例教學一定要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只有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徹,才能充分開展案例討論,取得實效。而在理論知識普及和更新方面,傳統講授式教學法具有其獨到之處,它能全面、系統地向學員傳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但在講授中要注意理論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啟示學員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使學員在系統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統計案例教學方法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統計教師不僅要融會貫通統計理論和方法,而且要對案例中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有熟練的把握。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教師起引導作用。針對不同的統計教學案例,教師只有事先親自采用各種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析,才能對學生使用哪些統計方法和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和分析提出建議,并對學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結果作出比較透明的比較和評價。因此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是案例教學法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統計學 教學 案例。
案例教學法最先運用于法學界和醫學界, 其后運用于管理界, 它是通過對一個具體情境的描述, 引導學生對這些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統計學》是高職院校經濟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 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密切。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 在《統計學》授課中正確運用案例教學法, 能得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統計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統計教學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基本要素。教學目的是教學的核心,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是為實現教學目的而服務的。統計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是統計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 因此既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也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這樣才能較好地實現統計教學的目的。
統計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 學生通過對案例情況的熟悉, 運用所學的統計理論和統計方法對案例中待解決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對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從而選擇一個最優解決方案的過程。
與一般的課堂討論不同, 案例教學是以現實中的實踐問題和實際觀測數據為依據, 以學生為主角, 學生運用所學的統計理論和方法, 對從社會實踐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討論、分析、研究和論證, 選取最優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老師只起引導作用。統計案例教學本質上是一種模擬統計實踐的過程, 它對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專業素質、提高學生在實踐中探究學習方法的自覺性、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統計學案例教學的特點。
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死板、教學方式單一和教學效果不佳的缺點, 從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和培養創造能力的角度, 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 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1.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傳統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掌握知識, 其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和模式, 學生味同嚼蠟, 學生只是被動地吸收知識, 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進取缺乏新意。統計案例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 引導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在討論中, 各抒己見。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一種信息的交流, 學生會積極思考, 相互啟發、討論, 他們會覺得這一學習過程很有趣, 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這一過程中, 對抽象的理論知識能有更直觀、透徹的理解。
2.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傳統講授法是教給學生正確答案, 下結論的教學方法。統計案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案例與教科書上的例題不同, 例題的作用是單一的、有限的, 通過例題只是掌握和熟練所學的統計方法及計算公式, 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讓學生了解了分析問題的思路, 要解決什么問題, 如何解決, 應用什么理論和方法, 需要什么數據, 怎樣解讀計算結果,并根據分析結果, 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 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師在教學中的“導演”作用。
在傳統講授法中, 教師的教色是講解員, 強調的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單向”傳遞, 教師的責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 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很少。案例教學中, 教師的角色是導演者, 其角色是指導案例教學的全過程, 課前要有針對性地精選案例, 課堂上組織案例討論過程, 去解決討論中發現的問題, 最后要進行總結, 對整個討論情況做出評價, 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 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是簡單的知識“單向”傳遞, 而是師生之間思想、心得、智慧的“雙向”交流, 教師和學生都承擔了更多的教與學的責任。
三、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案例教學法有很多自己的獨到之處, 經過近百年的探索, 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顯示了案例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和強大生命力。
但全面運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首先應編寫出本專業特色的案例教材, 建立教學案例庫。
教學案例應該本著“以用促學, 學以致用”的原則, 圍繞不同的教學內容建立。每個案例都必須是真實事例, 并配有相應的數據庫以供選擇各種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為了使學生對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還需對每個案例所涉及的數據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調查表的表式、樣本點的分布、數據的含義以及案例的約束條件等作具體說明。
教學案例要突出“精”和“新”, 所謂“精”就是不求量多, 但求質高, 所謂“新”就是案例要與時進步, 具有時代特征。對此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有體會: 如每逢年末, 組織學生適時地搜集國家統計局、地方統計局、網絡系統等公布的有關統計方面的主要資料和數據做與教學相關的新的案例, 學生在完成案例的編寫過程中, 既鍛煉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也提高學生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正是統計課的一個教學目的, 因此這項工作能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
2. 統計案例教學方法應和傳統授課方法相結合。
案例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 應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聯系, 即案例教學一定要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只有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徹, 才能充分開展案例討論, 取得實效。而在理論知識普及和更新方面, 傳統講授式教學法具有其獨到之處, 它能全面、系統地向學員傳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但在講授中要注意理論部分力求少而精, 并注意啟示學員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使學員在系統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統計案例教學方法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統計教師不僅要融會貫通統計理論和方法, 而且要對案例中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有熟練的把握。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角, 教師起引導作用, 針對不同的統計教學案例, 教師只有事先親自采用各種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析, 才能對學生使用哪些統計方法和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和分析提出建議, 并對學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結果作出比較透明的比較和評價。因此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是案例教學法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 實施統計案例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可以增加教學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是在授課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投影儀、網絡等多種現代媒體, 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的方式。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們的學習有1.0%是通過味覺, 1.5%是通過觸覺,3.5%是通過嗅覺, 11.0%是通過聽覺, 83.0%是通過視覺取得的。因此在實施統計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多媒體手段配合案例教學, 能方便快捷地處理統計圖形、統計圖表, 使教學過程變得直觀、形象, 與傳統黑板加粉筆教學相比, 多媒體教學還能節約板書時間, 增大課堂信息量, 而且圖文并茂、動感力強的課件又能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學習興趣, 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參考文獻】
[1]閆曉波。 非統計專業統計課程的建設問題[j]. 北方經貿, 2002, (2):116~117.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模式EXCEL
引言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市場化步伐的加快,社會對新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加,無論是國民經濟管理,還是公司企業乃至個人的經營、投資決策,都越來越依賴于數量分析,依賴于統計方法,統計方法已成為管理、經貿、金融等許多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面臨的挑戰
1.1內容日益豐富。長期以來,在我國存在兩門相互獨立的統計學——數理統計學和社會經濟統計學,分別隸屬于數學學科和經濟學學科。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和發展的。隨著大統計學思想的建立和統計學在實質學科中的應用的需要,大多數學校和老師在財經類專業的本、??茖I《統計學》教學過程中,除了保留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中仍有現實意義的內容,如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方法、統計的基本概念、統計數據的搜集整理、平均及變異指標、總量指標、相對指標、抽樣調查、時間序列、統計指數等;同時也系統的充實了統計推斷的內容,如:統計數據的分布特征、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統計決策等。
1.2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首先、結合《統計學》的課程特點——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公式多且計算有一定難度等。如果學生不做必要的課外閱讀、練習和實踐活動,是很難理解和掌握的。對于財經類專業的本、??茖I的學生來說,由于其本專業的課程體系要求,使得學生的數學或者數理統計的基礎不是特別好,對于??茖W生來說更不用說,推斷統計將是他們學習的困難。
1.3教師的教學難度加大。授課內容越來越豐富;課程難度太大可能導致學生興趣下降;傳統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掌握知識,其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學生味同嚼蠟,學生只是被動地吸收知識,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進取缺乏新意。高等教育擴招后,大多數學校,授課班級學生人數越來越多,一個教師跨越不同專業授課。這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深刻領會授課內容的核心和相互關系,學會控制和駕馭課堂教學,注重統計學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具體應用等等。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再只是簡單的知識“單向”傳遞,而是師生之間思想、心得、智慧的“雙向”交流,教師和學生都承擔了更多的教與學的責任。
二、《統計學》教學的發展趨勢分析
2.1統計學從數學技巧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在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非常普及的今天,統計計算技術不再是統計學教學的重點了。統計思想、統計應用才應該是重點?,F代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離不開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統計軟件的使用,不僅使統計數據的計算和顯示變得簡單、準確,而且使統計教學由繁瑣抽象變得簡單輕松、由枯燥乏味變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內容只需要給學生講清楚統計基本思想、計算的原理和正確應用的條件、正確解讀計算的結果,而對大量復雜具體的計算可以交給計算機去完成。注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給學生多做一些教學案例,教學案例與教科書上的例題不同,例題的作用是單一的、有限的,通過例題只是掌握和熟練所學的統計方法及計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讓學生了解了分析問題的思路,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解決,應用什么理論和方法,需要什么數據,怎樣解讀計算結果,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2.2通過統計實踐學習統計。它要求統計教師不僅要融會貫通統計理論和方法,而且要對案例中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有熟練的把握。在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教師起引導作用,針對不同的統計教學案例,教師只有事先親自采用各種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析,才能對學生使用哪些統計方法和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和分析提出建議,并對學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結果作出比較透明的比較和評價。通過課堂現場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項目,利用假期時間,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某些團隊、小組或自己組織去開展一些與專業有關的活動,全方位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三、基于EXCEL的《統計學》教學設想
如何從煩瑣的數理統計技巧轉向數據處理的訓練,教師的導向是第一位的,必須選擇容易獲得而且普及性比較強的統計分析軟件,并在課堂教學和引導學生實踐中廣泛采用。
3.1微軟公司開發的EXCEL軟件無疑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專業的統計分析軟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強大,統計分析的專業性、權威性不可否認,但是對于沒有開設統計學專業的院校這些軟件并不常用,微軟公司開發的EXCEL軟件作為一款優秀的表格軟件,其提供的統計分析功能雖然比不上專業統計軟件,但它比專業統計軟件易學易用,便于掌握。對于《統計學》這門課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統計函數和分析工具,結合電子表格技術,已能滿足統計方面的要求。
3.2基于EXCEL的《統計學》教學設想
3.2.1在教學內容上,依據EXCEL的函數功能、電子表格功能、數據分析功能,結合統計學原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統計數據的搜集主要強調統計報表制度,在EXCEL環境應該更注重抽樣推斷,EXCEL提供的隨機抽樣工具使得抽樣調查不再是十分復雜的技術,統計圖也可以被廣泛運用于對數據的描述。
3.2.2案例教學成為《統計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大量的實際問題,而且對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精選案例教學,比如對于金融專業的學生可以設計用幾何平均數計算投資的平均收益率、運用標志變異指標考察投資組合的風險大小等。對于經管專業的學生,精選抽樣推斷、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對于控制產品質量,經營決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進行分析。
3.2.3改革考試方式和內容,合理評定學生成績。對于《統計學原理》的考試,多年以來一直沿用閉卷筆試的方式。這種考試方式對于保證教學質量,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著缺陷。在過去的《統計學》教學中,基本運算能力被認為是首要的培養目標,教科書中的各種例題主要是向學生展示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這樣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統計學》課程的過程中,為應付考試把精力過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記硬背上。這與財經類專業培養新世紀高素質的經濟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為此,需要對《統計學》考試進行了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考試內容與要求不僅體現出《統計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運算以及推理能力,還注重了學生各種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創新能力。二是考試模式不居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閉卷考試外,還在教學中用討論、答辯和小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核,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組織形式。學生成績的測評根據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學習過程中提交的讀書報告、上機操作和卷面考試成績等綜合評定。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技能訓練與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賈俊平.統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applied Statistics, and pointed out that Applied Statistics textbook has pay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training to students statistical applica-
tions ability. Owing to shortcomings of Applied Statistics textbook in composition, the arrangement mode of Applied Statistics textbook in materials, which includes seven elements of unity and follows the law of human cognition - Inductive deductive method,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cited cases, problem-solving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model, con-
cept, exercise, case studies, statistical software.
【Key words】 applied statistics, materials arrangements, cognitive law
統計學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作為通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教育部將統計學科上升為與經濟學、數學等學科并列的一級學科,成為非統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其廣泛的學科,統計學教材是教學過程的載體,是統計思想和方法的集合。只有統計學教材上檔次了,統計學教學才能上層次,才能培養出具有統計思維與統計分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應用統計學教材建設情況評述
張曉慶(2009)指出:非統計專業核心課程的《統計學》教材,其建設目標定位應是以統計學學科知識為基礎內容,以綜合素質培養和實際能力訓練為基本目標,努力貫徹先進教育理念,遵循學習認知規律,合理規劃教材結構,爭取形成內容豐富、功能齊全、形式多樣、系統完整、使用方便的綜合性《統計學》教材內容體系。《應用統計學》教材作為《統計學》教材的一個分支,更加注重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該種類的教材重點培養學生應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實踐能力,其教材的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適用的范圍、適用層次不斷深化、細化
統計學應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相應的統計學教學不斷涌現。如:張愛華的《通信管理中的應用統計學》、謝彥君的《旅游管理應用統計學簡明教程》、李林杰的《經濟應用統計學》、向蓉美的《網絡經濟條件下統計學的應用與發展》、劉金蘭的《管理統計學》、陳國英的《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謝邦昌的《生物統計學》、楊永年《畜牧統計學》、黃振平的《水文統計學》等,其中經濟與管理類應用統計學教學出版的最多。應用統計學適用的層次涵蓋了各類職業學校、??啤⒈究?、研究生,如:粟方忠的《統計學原理》、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的《統計基礎》、于聲濤的《統計學原理》等適用于高職高專的教材;張開玉、張耀有、陳星的《現代應用統計學》、吳伯林、曹立人的《現代統計學極其應用》、張梅林的《應用統計學》、龔曙明的《應用統計學》、謝忠秋的《應用統計學》、王淑芬的《應用統計學》等適用于本科的教材,適用于本科教材的最多;吳喜之的《統計學?D?D從數據到結論》、馬慶國的《應用統計學》、衛海英的《應用統計學》、趙瑋、溫小霓的《應用統計教程》、葛新權、王斌的《應用統計學》等適用于研究生的教材。
(2)案例教學成為發展趨勢
案例教學在應用統計學教材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把學生引導到實際事件中,通過個人分析和與他人討論或辯論,針對事件中的問題進行認真、冷靜的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基本途徑和方法,追求的是一種“生存教育”,而不是傳統的“書本教育”。如:張曉慶的《統計學》、趙振倫的《統計學?D?D理論、實務、案例》、謝忠秋的《應用統計學》、向書堅的《統計學》、袁衛的《統計學》、陳菊春的《應用統計學》等以引例的方式提出本章將要研究的內容或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對本章的內容進行綜合的運用,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崔文田、徐青川的《應用統計學教學實踐案例集》、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統計學教學案例》、董逢谷、朱榮明的《統計學案例集》等以案例集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統計應用能力。
(3)統計軟件成為必備工具
應用統計學教材越來越重視統計方法和計算機軟件的緊密結合,培養具有統計方法和統計信息現代化處理技術的實用型人才,EXCEL、SPSS等適用于統計教學的統計軟件在統計教材內體現出來。EXCEL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數據分析工具,它比專業統計軟件易學、易用,大多數計算機里都裝有該軟件,學習起來非常方便。多數經管類非統計專業的統計學教材將EXCEL在統計中的應用重點編入其中,作為輔助教學工具。
近年來,國內的統計學教材,尤其是應用統計學的教材出現了上述三點變化,同時,教材形式逐漸向美式教材傾向,側重教材的易學性與應用性。重視學生的統計思維與統計實踐能力。
2、統計學教材編寫的認知規律
應用統計學教材的側重點應當是統計理論的實踐能力。這需要把握兩個方面,一個是統計理論的掌握能力,一個是統計理論的應用能力,這兩點都需要在教材的編寫中充分的體現出來。筆者認為,能夠依據認知規律安排應用統計學各章節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統計素質與統計能力。
人的認知通常采用兩種邏輯思維方法:歸納與演繹。歸納是由個別或特殊的具體知識出發推出一般結論,得到普遍原理的思維方法,是由個別或特殊上升到一般,由感性經驗上升到理性思維的重要思維方法。歸納法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運用這種方法整理科學事實從經驗事實中找出普遍特征,總結出定律和公式。另一方面,運用歸納法可以啟發思路,提出假說或猜想,促進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因此,統計教學的編寫也應當按照歸納、演繹的認知順序進行安排?,F有的教材,并沒有重視人的認知規律來編寫教材。主要體現在:每章的第一節就是關于這一章概念的定義、分類、作用等的介紹。案例應當是掌握統計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統計應用能力,內容安排順序應是采用演繹法的認知規律,案例應是先有案例目的后有分析解決,以此加深學生的統計思維能力。
3、應用統計學教材編寫的七要素分析
現以統計學中統計指數這一章的內容編寫為例,說明統計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的內容順序的安排要與人的認知規律相符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引例。各小節應以引例開始,引例中提出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例如:綜合指數這一節,以某商店在報告期與基期銷售三種商品價格與銷售量:
提出:1)各種商品的銷售量變動方向?
2)三種商品的銷售量總體變動方向?
這四個問題的解決是為了引出什么是個體指數,什么是綜合指數,什么是同度量因素,使同學在對現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歸納出相應的概念。
(2)解決思路、解題模型。根據引例中的問題,尋找解題路徑:問題1可通過以學過的綜合指標中的總量指標和相對指標解決。問題2的解決思路是:由于這三種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同,計量單位也不同,因此不能直接把銷售量簡單相加。但我們知道:銷售量×銷售價格=銷售額。如果我們將各種商品的銷售量分別乘上它們的銷售價格,把各種商品的銷售額可以直接相加,得到銷售總額。這樣就使不能直接相加的銷售量變成可以直接相加的銷售額,為說明銷售量總變動,用銷售額進行對比,就必須把價格固定下來,這樣得到的報告期銷售總額與基期的銷售總額的不同就是由于銷售量變化引起的。由此得到綜合的銷售量指數。由此得出銷售量變動方向或,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概念。對現實中解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由此引出相應的概念。通過上例可歸納出: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它是在編制指數時,為解決現象不能直接相加時引入的一個媒介因素,它具有同度量的作用和權數的作用。同理可以歸納出個體指數、總指數、綜合指數、質量指標指數、數量指標指數的概念,并進一步推導出指數的作用。通過實例教學,采用歸納認知方法,自然得出相應的概念與作用。
(4)習題。課后習題應采用先計算題后概念理解題的安排順序。通過前面章節的學習,采用歸納的認知方法,對統計指數的相關概念、解題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課后題應是對這些內容的加深理解。
(5)案例。案例分析題的安排應采用演繹式的安排。統計學的案例是檢驗學生通過本章知識的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由理論到實踐的認知規律,即由演繹到歸納的認知規律。因此,統計案例的設計應遵循演繹的方式,首先是本案例的教學目的,然后是教學要求、案例背景資料、提出問題、解題過程、現實含義。
(6)統計軟件。統計軟件應當在習題的運算與案例分析中應用,不應以單獨的形式介紹軟件的應用,使同學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身的統計工具應用素質。這是直接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統計理論認知能力。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得到統計學教材內容的安排與歸納演繹法的認知規律相結合的模型(如:圖1)。在這一過程中,遵循了人們的認知規律,使學生通過解決引例中的問題,理解統計理論、統計模型、統計概念的實際含義,通過習題解決強化所學的統計知識,通過案例分析達到統計理論的應用,提高自身的應用統計能力。
4、結語
關鍵詞:非參數統計;案例教學;教學模式
1研究背景
統計是一個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系統收集數據,并基于數據回答問題的過程。由于實際問題的復雜性,造成反映實際問題的數據在問題表示的充分性、代表性和分布的單一性方面與傳統的統計應用要求不匹配,于是催生了對數據分布假定寬松的非參數統計的發展。基于大量數據探索數據分布特點的數據分析方法成為非參數統計的主要內容。經典的非參數統計是數理統計的一個分支,因此,教學內容多是基本概念引入、原理的證明、例題解析等。傳統的非參數統計在教學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理論證明太多,枯燥且難懂,部分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比較低,但是非參數統計課程又是統計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對廣義類型的數據進行分析是統計專業學生必備的能力,因此,非參數統計從教學的深度與廣度來講都不能降低標準。非參數統計的教學改革也是適應統計專業“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強能力”培養目標的需要。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所倡導的案例教學法,由于其獨特的教學方式,既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的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育界實施之后,頗具績效。在《二十一世紀的教師》(ANationPrepared:Teachersforthe2lstCentury)的報告書中將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并特別推薦案例教學法應在教學過程中加以使用。本論文探索如何緊扣非參數統計教學內容和統計能力培養實施教學過程,重點在于結合教授內容設計教學案例。案例設計遵循“重應用、強能力”的原則,分析問題源于熱點或經典社會、經濟問題,分析方法緊扣相關的非參數方法,同時涉獵到其它專業知識或其它統計分析。所以,教學案例與課程的學習過程一致,但是最終要求的能力卻要高于課本分析的要求,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解決入手,理清分析數據的背景,分析可能需要解決的問題,尋求可能的研究方法,分析方法的實現及報告的撰寫,實現從理論到實際問題解決的一般性的統計過程,培養學生問題導向的統計思維能力。
2教學內容的認識
2.1課程的重要性
非參數統計是數理統計學科中的一個分支?;诖罅繑祿剿鲾祿植继攸c的數據分析方法成為非參數統計的主要內容。隨著數據科學的興起,現代非參數統計方法在復雜甚至是大數據分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掌握非參數統計基本思想,并應用非參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是統計專業學生具備的一項技能?!斗菂到y計》是面向統計專業的學生開設的專業課程,是學習非參數統計和了解統計前沿的基本課程。本科的教材有很多,但主要包括基本的經典的非參數方法,即單一樣本位置的檢驗,兩個獨立樣本位置、尺度的比較檢驗,多個獨立樣本位置的檢驗,單變量分布的密度估計,非參數回歸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既能對加深對經典數理統計的理解,又能拓展統計的視野。
2.2專業培養目標
經濟統計專業遵循“實基礎、重應用、強技能”的人才培養目標,旨在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系統掌握統計學、經濟學和計算機理論與應用等方面的知識,能熟練運用統計軟件處理分析復雜數據;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運用所學的統計方法解決實際的經濟社會問題;具有從事統計調查、社會調查、市場預測和經濟現象分析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培養方案要求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將學生專業學習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作為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指標。因此各專業課的教學必須緊緊圍繞培養目標開展,必須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2.3課程的特點
根據統計專業培養培養目標和要求,結合我院學科發展的需要,將非參數統計課程作為經濟統計專業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是學生專業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數理統計、多元統計、應用回歸分析課程的后續課程,在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非參數統計屬于數理統計分支,知識框架與經典數理統計類似,主要研究內容就是參數估計與假設檢驗及變量間關系模型構建,如果僅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僅限于理論的部分掌握,教學效果不會太好。
2.4教學方法的改進
結合統計專業目標培養要求和學生的現狀,探索理論性課程的教學模式是統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的必由之路,既要培養學生統計思維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實際的統計技能。學生能力的培養在于他的學習過程中,就一門課而言,在授課期間,學生的課前準備、課堂討論和課后實踐都應該有效的監督中,做到課前收集將要介紹的理論方法應用的背景知識,包括文獻、數據等,課堂中能結合課前預習積極參與討論,課后能靈活運用到實際問題中,并能撰寫相應的分析報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合理監督學生,做好每一環節工作。教師首先合理設計教學案例,將統計方法的學習,實際問題能力解決,報告撰寫思路融入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統計分析技能。
3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
非參數統計主要采用分組式,并融入案例教學的混合模式。第一次上課有兩項任務安排:一是按照自愿組合和學生成績將學生每組4-5人分組,安排每組的負責人;二是介紹本課程授課的模式,課前資料收集與預習的要求,課堂分組討論的要求,課后實踐作業的完成與匯報。
3.1案例設計
本部分以單一樣本位置的檢驗為例,介紹非參數案例設計的思路與流程。本案例將緊貼非參數單一樣本檢驗原理及應用進行設計,同時關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統計思維。主要從數據背景介紹,數據變量的描述統計分析,研究問題及方法原理的闡述,數據的實證過程及軟件實現,報告撰寫要求等方面進行設計。
3.2教學過程
非參數統計的教學內容是以一系列經典非參數統計方法的理論與應用傳授為主線的,每一種統計方法都傳遞著一定的統計思想,有著一定的應用背景和應用前提。教學過程的效果取決于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實踐各環節的銜接。只有將教學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學習習慣,從而有效提升教與學的質量,以下是非參數統計課程教學過程如下:第一,按照學生分組安排每一章節課前準備收集的資料。第二,課堂講授該方法的統計原理及軟件實現。第三,分組討論學生收集的資料。第四,介紹案例的數據背景、擬解決的問題、擬采用的統計方法、各方法的比較、分析結論。第五,討論安排各組將要解決的問題。第六,安排時間由其中一個小組匯報自己的分析報告。
4結語
在課程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面向實際問題,搜集數據,并進行統計綜合分析的能力,不僅使學生獲得新的統計分析技能,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達到“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強能力”的培養目標。通過非參數統計課程創新型教學改革的實施,不僅有利于非參數統計教學效果的改善,也有利于自身課程資源建設,為統計專業創新性教學過程積累經驗。使原本抽象、枯燥難懂的理論課程變得實際而有用。課堂教學效果得以實質性的提高,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星,褚挺進.非參數統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田愛國,田地.傳統教學與案例教學比較研究———基于《統計學》教學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1):73-77.
[3]白日榮,蘇永明.非統計專業統計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統計教育,2007,(12):25-26.
[4]吳喜之,趙博娟.非參數統計[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