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7 14:5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理創新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培養創新人才,離不開創新教育,同時也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目的。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以物質的結構、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其運動變化規律為研究對象,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呢?在實際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 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創新教育的實驗教學指導思想
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是驗證原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入手,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探求狀態。
2 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實驗,創設樂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
初中學生對生動形象的物理實驗普遍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適當的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思維。
利用驚奇實驗導入新課,這是一種普遍的實驗導入方法。利用學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現象,喚起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思考,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導入。例如“大氣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新課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雞蛋的實驗,這奇跡般的現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在學生興趣被激發的情況下轉入新課教學。當學生明白大氣壓的概念后,為了加深印象,將一只玻璃杯裝滿水,用一張塑料卡片蓋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過來。問:當把手移開后,會產生什么現象?松手后學生驚訝不已。紛紛議論,這大氣壓到底有多大?為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展示抽去空氣的馬德堡半球,讓學生推選兩個力氣最大的男同學來拉,結果他們用盡力氣也拉不開,再換四個不服氣的同學,還是沒有拉開。當我把進氣閥門打開后,一個人就很輕松的把兩半球拉開了。學生既驚奇又信服,對“大氣壓不但確實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結論深信不疑。
3 給學生多動手實驗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初中物理實驗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實驗的起點。因此,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每次做實驗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弄懂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物理儀器,掌握計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技巧,能夠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例如,探究水果電池的電壓,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的規律等,這樣通過實驗,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小實驗、小制作,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深化。各種物理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思維異?;钴S,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例如?“估計水的密度”一題,先讓學生憑生活經驗估計水的密度大約是多大?接著讓學生想出測水密度的方法,然后實際做一做,最后做出評價,哪一種方法既簡便易行而且誤差又小。課外小實驗、小制作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學的心理特征。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這些課外小實驗、小制作,這樣激發了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同時也推動物理教學向前發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
4 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物理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學會”,還要學生“會學”。創新是一種高層次的知識遷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機會和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求異創新的愿望,逐漸培養學生從全方位推測、假設和構思中“探視”答案以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在教學中,以常見實驗知識為生長點,進行引申,讓學生發掘其內涵和外延,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創新分析,利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各方案進行評價,選擇最佳方案,以此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例如,測定鹽水的密度。
4.1 (1)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m;(2)用量筒量出100mL鹽水;(3)把鹽水倒入燒杯中稱出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4)求出密度ρ=(M-m)/100mL。
4.2 (1)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2)倒入量筒中100ml鹽水;(3)稱出剩余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4)求出密度ρ=(m-M)/100mL。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師生情感,營造民主氛圍
興趣總是與人們對事物的情感態度緊密相聯,當人接觸事物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時,就會對它產生向往的心理,進而發生興趣。沒有這種情感,就不可能形成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患,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之情。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熱愛教師,聽從教師的教誨,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創新,既需要智力的參與,也離不開情感的支持。學生的情感十分豐富,如熱愛、美感、羨慕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創新的動機。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學過程需要教師真摯情感的灌注。
二、鼓勵學生質疑,培養挑戰精神
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民主自由權利,使學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來自外界權威的管束和壓制。教師要通過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積極創設物理教學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發現問題,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質疑。班門弄斧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培養學生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學習鉆研精神。
三、采用賞識教學,保證持續興趣
人的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而目的就是為了需要的滿足,因此,需要就是動機。學生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有求知的需要、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創造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各種心理需要,每一具體教學環節的實施,都應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并注意引發學生創新的需要。學生一旦形成了這種需要,就有一種滿足這種需要的內部動力,推動學生去創造性地學習和思考,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能使人的創造心理活動全部都處于亢奮狀態,為人的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不竭的能源。
雖然人的活動的動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動的產生、持續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和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的心理動因,即以需要為核心,以興趣、情感等為內容的心理動因。由于興趣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后天獲得的。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四、開展探究活動,培養綜合能力
新課標初中物理教學過程強調觀察、實驗、探究、運用,因此教學中應突出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解決問題能力。課堂教學上除重視課本中的探究活動,還可以就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探究,比如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或者進行社會調查,比如調查當地的環境污染來源等。同時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創新。
⑴獲取信息能力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學會學習尤為重要。我要求學生多閱讀,注意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等強大的搜索功能上網查找,培養學生的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引導學生做學習上的有心人,利用剪報、摘錄等方法,把資料分門別類,只要與物理知識有關的資料、信息都注意收集,最終“厚積而薄發”。這樣,各種資料的積累有利于開展探究活動,又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⑵提出問題能力
學問,要學必有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問千千萬,關鍵在一問”。培養學生的發問能力,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則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一環。要進行探究活動,也必須提出中肯的問題。我要求學生預習,并時注意指導學生如何提問,有時學生提出一個“好問題”,能夠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形成課堂教學。
⑶科學探究能力
開展創新教育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與探索能力,促進個性潛能的充分發揮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為國家發展培養所欠缺的創新型人才,為國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創新教育的開展是我國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創新教育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培養目標的創新型教育。教師對開展創新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是否蘊含創新性思維,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否持肯定態度都直接影響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效果。物理教師要想要想在課堂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做改變,立足于教材,扎根于教材,尋找創新因素與創新結合點。針對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在物理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意識
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上。首先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信心,這樣學生才敢于向老師發問,勇于對教學內容提出質疑,并提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與其它學科不同,物理學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每一新的物理發明、研究和創造便是物理學發展的不竭動力。一項新的發明創造出了要有科學家堅實的理論知識做支撐外,還必須有一顆創造性的大腦,才能在知識領域獲得新發現并取得成功那個。創造性的頭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斷的學習、實踐中積累培養出來的,這在很多實例中都得到了驗證,例如花匠研究出鋼筋緩凝土,自行車播種器源自于農民的發明。學生與農民和花匠一樣度蘊藏了巨大的創造潛力,只有通過有意識的開發、利用才能夠得到充足的體現。其次在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培養上,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生產生活實踐緊密銜接,提出能夠引起學生注意與思考的問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質疑精神與提問意識。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有意識的就物理學發展歷史進程中,物理學探索過程中問題背景的演化和重大物理學問題產生的歷史條件進行“剖析”。教科書編寫中也同樣要蘊含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材料,將如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和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的精神滲透到物理教學中,培養和鞏固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3物理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開展創新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創新思維即包含邏輯思維形式同時也包含非邏輯思維形式。連續漸變功能是邏輯思維所具有的獨特形式,如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等。與邏輯思維不同非邏輯思維的獨特形式表現為跳躍性與突變性思維,如聯想與想象,直覺與靈感等。創造性的思維要將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緊密結合到一起,只有二者相互協調互補,才能夠使思維更加縝密。但傳統的物理教學在兩種思維模式的培養上有傾向性,對邏輯思維的重視程度要高于非邏輯性思維,這種思維模式的培養,致使學生習慣與再現思考,缺乏支持創新思考的足夠的能量。為此決定了非邏輯性思維的培養將成為開展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新的窗口。
首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所謂想象主要是人腦針對過去未曾經歷接觸過的事物,或是在將來有可能發生、存在的事物的某種形象所進行的塑造。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往往通過天馬行空的想象,最終將想象變成了現實,我們可以說想象是創造的源泉和動力。在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除努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外,還要對教材中存在的想象空間進行挖掘,努力培養學生的非邏輯性思維,鼓勵學生對物理學進行大膽的猜想與假設,并培養學生驗證猜想與假設的實踐能力。想象力的培養對于開展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此在物理教育中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其次,開展發散性思維訓練。同一道物理題往往會存在多種解答思路與方法,更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解答結果。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能要積極培養和估計學生對多種解題思路與方法的探索,不能將解題思路局限于一種。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從多角度,運用多種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逆向思維就是把思維順序顛倒過來思考問題。它也是人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物理學中很多問題運用逆向思維可以啟發學生從相反的方向,從問題的反面思考而得出結果,這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方法。最后,進行靈感的捕捉。在創造性思維過程中,由于某種事物或現象的啟發促使創造者茅塞頓開一下突破了思維的障礙,使思維活躍到明朗階段,認識發生了突變,產生了敏銳的頓悟,就可以說產生了靈感。靈感的閃現,為創造者提供了接通思維,突破障礙和發現創造關鍵的機遇,因此,具有很大的創造性,但靈感具有突發性和瞬間性,不能完全按照人的意志出現和控制,但我們可以創造條件去誘捕它。一方面要注重平時經驗與知識的積累,只有讓大量的信息深深地印烙在腦海中,才能造成一種強大的勢能,一經觸發便轉化為思維突變的動力。另一方面應使自己的興趣情感和思維都集中在與問題有關的方面來,進行執著追求和苦苦求索,從而產生強烈的創造動機與欲望。因此,我們應當教育學生在遇到難題或進行創造性活動思維陷入困境時,可以把問題暫時擱置下來,去從事一些松弛的活動,使思維“熱線”下潛,讓潛意識出來活動,達到對靈感欲擒故縱的目的。實踐表明,在學生受到嚴格的邏輯思維訓練的同時,進行一些非理性、非邏輯的思維訓練,可以避免學生思維的模式化,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大有裨益。
1創新觀念
所謂創新,簡單地說它既包括首創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即發明創造,也包括將已有的東西予以重新組合、開發后而產生的新事物,還包括利用現有知識、技能去重現前人已經探索過的發現過程.就物理實驗教學而言,學生的積極探究學習過程也是一種創新,但這種創新更多的是一種學習意義上的創新,這種創新又能為日后的創新作了準備; 同樣,學生在實驗中獨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種創新活動.因此,只要不是墨守成規,能別出心裁、標新立異、獨立地提出合乎事物發展規律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等都是創新.新課程標準實施已有幾個年頭,但受應試教育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有些老師對物理實驗的認識仍有以下幾方面的誤區:(1)課本上有的實驗要做,沒有的實驗不要浪費時間;(2)實驗室有器材就做,沒有器材就不做;(3)重視實驗原理、步驟、現象、結論而輕視學生對知識獲得的過程;(4)科學探究中的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設計方案、評估交流等要素是“花架子”,太浪費時間;(5)每個實驗在網上都能找到它的動畫模擬演示,用多媒體演示一下經濟省時、實惠!由于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一旦具有了以上錯誤的實驗教學觀念,其后果將是直接剝奪或減少學生的實驗機會以及在實驗中的快樂體驗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遏制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創新教育.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創新素養,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做實驗,也不要僅僅局限于物理教科書中的實驗,更不應在黑板上講實驗、學生看實驗、背實驗,而要積極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多體驗,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并解決問題.當然實驗教學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外;可以使用現有實驗室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應有“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觀念;形成“時時、處處可實驗”、“人人、物物可實驗”的實驗教育觀念.
2創新形式
過去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總是讓學生預先知道實驗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驟等,要求學生背熟實驗步驟后才能用固定的實驗器材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學生根本不考慮為何要這樣做.這種形式下,學生的成績好了,紀律似乎也很好,教師很有成就感,但從長遠來看,學生什么也沒有收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應注重實效,而不是形式.因此,本人認為創新實驗教學的形式,關鍵是能做到實驗教學中的開放,讓學生盡情發揮,讓學生有和教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讓學生有和教師交流的空間,讓學生有講出自己思想的機會.如在一次 “簡單電路連接”的分組實驗中,筆者布置的任務是:(1)訓練簡單串并聯電路的連接技能;(2)探究串并聯電路中用電器工作的相互關聯特點;(3)利用本實驗器材自己去“玩”,還要求學生盡可能“玩”出點“問題”來.這樣一“開放”,還真“玩”出了一系列出乎筆者意料的奇特“問題”:一位同學提出了“串聯電路中的用電器有時可以相互獨立工作”的觀點,并舉起了還連著導線的燈泡,果然是一燈亮而一燈不亮.筆者并沒有大聲批評訓斥,只是提出建議“請檢查是否接了并聯電路?是否是不亮的小燈兩接線柱上露出的銅芯線搭接在一起而將這只燈短路了?再查查看.”還沒說完這位同學就急叫起來了“你過來看看吧,我都檢查過了”.最后經檢查后才發現是同學在擰動這只小燈時將小燈的玻璃泡擰松動而漏進了空氣,燈絲沒有斷,于是筆者又組織展開了相關的討論,解釋了燈絲不斷但漏進空氣就不能發光的原因;還有一位同學提出“鉛芯是導體但人體不是導體”的觀點.原來對鉛芯是導體表示懷疑,于是就利用這次機會設計了電路并將文具盒中的物品以及自己的手指頭放入串聯電路中兩斷開點間,發現人的手指放入時小燈不亮,從而大膽地提出了“人體不是導體”的觀點,這是以前學生不能做到的,我想這就是實驗教學形式創新的實效吧!類似的實例很多,又如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筆者和學生從實驗室開始一直“玩”到了操場上做起了游戲,在探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時,組織學生“玩”起了“扳手腕”的游戲……
創新物理實驗教學的“形式”的另一種變化是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改變,例如:讓學生在晚上完成教師布置的光學小實驗;食堂用餐時用金屬湯匙的正反面觀察凹凸面鏡的成像情況;在家中廚房及利用冰箱探究熱學現象……學生發現了許多在學校教室、實驗室中或不曾發現的現象,并引發了許多創造性的思考.
3創新內容
新課程標準出臺以后,對學生的創新精神有一定的鼓勵,特別是探究性實驗的這一塊.新教材中的“探究”、“想想做做”、“演示”和“動手動腦學物理”等,具體實驗步驟、方法文字表達較少,甚至只有一幅漫畫或插圖,看似實驗內容少,要求低,而實質是為我們的實驗創新留足了空間,這有利于拓展課程資源,創造性的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以前,要多下一番苦功夫,想方設法將實驗設計為探索性實驗,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探索的氛圍,擴大探究空間和思維空間.聽過筆者課的一些老師說我上課的內容選取上有些隨心所欲,但仔細品味又感到都圍繞著某個物理知識、規律展開的.如在探究“流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系時,筆者和學生共同做了硬幣跳高、吹紙、漏斗吹球等傳統實驗,另外又設計了多個其它的實驗,如:取一軟管,將其下豎直端插入水中,上端一段在水平面內快速轉動,管內水面上升;抓住時機(室外有風,風向沿窗面方向),打開玻璃窗戶,窗簾會吸到窗外……這些都是圍繞課本中所涉及到的物理概念、規律進行的探究性的學習,離開課本我們同樣可以進行一些創新性學習,如學習了熱學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影響液體粘性的因素”的探究、“物體吸熱能力與顏色的關系”的探究、“不同物體導熱能力”的探究等,這些都是實驗“內容”上的創新.
4創新方法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實驗的具體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還要能根據典型的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歸納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如常用的“間接測量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推理法”等,為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在探究“力能使物體形變”時,做的“用力捏裝有色液體并在軟塞上插有玻璃管的小瓶子”這個實驗,成功率不高而且現象不易觀察,筆者將該實驗改成“激光手電斜射玻璃板,按壓玻璃板,觀察到反射到天花板上的紅色光斑明顯移動”,全體同學都能觀察到.通過這個實驗筆者還幫助學生總結了一種“轉換法”的物理研究方法――用光斑的移動來認識不易觀察的堅硬物體的形變,通過提醒同學們聯想在探究《聲音的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一實驗時也用到了這種方法――觀察乒乓球彈起的幅度來推理不易觀察的音叉振幅.
5創新評價
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是非智力因素。無數在創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決定因素首先不是他們的淵博知識而是他們的創新人格。源自內心的熱愛和追求,是創新的靈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與提高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促進和提高學生情感智慧的發展。例如,在物理教學中可以通過對物理學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學家崇尚科學的情感和價值觀,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品格修養,追求科學的頑強毅力和獻身科學的奉獻精神,發揮科學史可以給人以智慧的功能,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二、氛圍策略
創新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一句話,就是要營造一種有利于開展創新教學的課堂氛圍。創新教學的特征之一是問題性。學生對問題產生困惑并產生求解問題的愿望,是創新教學的前提。教師要創造性地設置問題的情境,營造一種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氛圍。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獨立地去發現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多種求解的途徑。創新教學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傳統的教學活動以“告訴”的方式讓學生“占有”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造成了學生被動的接受方式。創新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探索的過程。教學中師生要積極開展雙向交流,各抒己見,開放彼此對問題的認識、觀點、看法,闡明各種觀點、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進行討論、驗證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要讓學生在探究的氛圍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創新教學的特征之三是個性化。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就沒有特色。創新教學的課堂要營造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松氛圍。要使優生發揮特長優勢,使后進生不因為有錯誤觀點而受到熱潮冷諷,要消除后進生對學習的“恐懼”,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把驗證型學生實驗改為探究型學生實驗后,自然地創設了師生平等交流、探究問題的創新學習氛圍;另外,討論開放型實驗,設計實驗方案等都是創設創新氛圍的好方法。
三、方法策略
靈活的思維方法與創新活動密切相關。方法策略就是在實施創新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創新方法。這是訓練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學中要強調發現知識的過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介紹其結果。這樣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時它也是認識科學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科學方法的手段。創新思維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發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從眾,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拒絕復制型思維。創造從懷疑開始,懷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維的發散性,就是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式。傳統的教學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教學時間和空間“集裝箱”式的程式化,使師生缺乏個性化的選擇和自由;統一的學習方法抹煞了學生的思維個性;標準答案不允許學生嘗試錯誤,更不允許批判思維、發散思維;過分依賴演繹的教學使學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師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創新教學中要適當調整教材結構和體系,加強創新思維方法和技巧的訓練。例如,在實驗教學中可以對實驗裝置運用缺點列舉法、特性列舉法等創新技法進行改進;設置一些開放型問題運用大腦風暴法、力行法等創新思維方法進行解決等。
一、解放思想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前提
重視創新教育,首先要有創新教育的思想,思想領先了,才能產生創新教育的實踐。許多人認為創新教育還有一個新名詞,真正實施還有一個過程,還可以等等。另外,長期舊的教育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使學生默守成規。教育批評機制的落后,使得教研氛圍不濃。因此我們迫切需要糾正思想上的不正確認識,明確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創新教育的討論和實踐中去。
二、實施創新教育必須虛心學習
實施創新教育必定要涉及許多新的領域,虛心學習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教育界有句行話:“老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碗水?!闭f明我們在實施創新教育過程中要不斷接受新事物,研究新問題,吸收營養,以豐富和更新知識體系,吐故納新,使我們的教育能夠更快地適應時代。在實施創新教育過程中應著重以下方面學習:
首先要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學方法。創新教育與傳統教育既有聯系,又有差異。創新教育必須克服認識上的僵化,要把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學習和科學家從事物理研究過程之間建立聯系,運用啟發式、導學法引導學生了解物理研究對象的探究過程和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去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等優良品質。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育有機結合,使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在新時代、新形勢下賦于新的內容。
其次是廣泛了解新技術、新材料。目前新技術層出不窮,新材料日新月異,通過介紹新技術、新科學,了解科技研究的動向和成果,可以縮短新科技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能跟上時代前進步伐,掌握時代的節奏。21世紀計算機及其軟件、信息通信技術、智能機械、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物理有關的資源環境科學、超導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成果驚人。我們應如饑似渴地學習,不斷把新的科學技術信息介紹給學生,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
三、創新教育的關鍵在于大膽實踐
創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和思想上,關鍵在于大膽實踐,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實踐:
1.“稚化”自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始終滲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并且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分層次的教學目標,要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創新。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稚化”自身,從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的眼光來審視問題。因為有些問題在教師看來微不足道,而在學生看來卻是一次難得的“創新”機會,教師要在挖掘教材的基礎上,以教學的重點、難點、演示實驗、物理學史或展示學生的創新成果為突破口,激發學生的求知創新欲望。
2.強化自身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行為
教師不只是“解惑授業者”,還是自身素質很強的心理醫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教學氣氛,使師生交往的心理狀態達到最佳水平,保證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敏捷,使各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創新因子處于最佳活動狀態。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或得出的結論超越教師的教學設計時,教師不應當將學生的思維“拉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中,更不應當用粗暴的手段中斷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應當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善于爭論,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行為。
3.教師有創新舉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習題教學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如果教師在教課過程中經常有創新的思維方式及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創新示范作用將會影響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創新想法,即創新欲望。在解決同一問題時,教師要力爭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手段,運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形式,使學生從單一思維方式解放出來。
一、中學物理傳統教學的弊端
1.傳統教學是一種“受人以魚”的灌輸式教學。
我國的傳統教學中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容器。老師的任務就是不停的往容器里面裝知識。它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裝載”能力,在本質上是一種嚴重的灌輸式教育,或者說“填充式”教育。在這種教學制度下,嚴重的剝奪和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對灌輸式教育下裝載的知識越多,就越不能培養其對客觀世界進行積極參與所需要的主體性品質和反思批判意識,就越會傾向與適應目前世界的現狀,適應灌輸給他們的對世界的不完整的觀點看法,而不是積極主動的去改造世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發展的是一種依賴性的思想,他們總是依附權威,不會懷疑,老師怎么說他們就怎么做,不善于自己思考。結果,未來的他們只能成為被動的,沒有創造力的勞動者。
2.學生“囫圇吞棗”的受教育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中,知識沒有經過學習者的消化,吸收,反思和批判,而被機械的記憶在大腦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無異于死記硬背和囫圇吞棗。在這種課堂教學中,“我們背會了各種可能的答案,但是我們不知道問題是什么?!庇捎谟洃浐捅痴b的知識大多是標準化,統一化的答案,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大膽想象和批判性思考的空間,加上一些學生的獨特見解,另類思想和創造性觀點往往受到壓制和歧視,造成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乏味,從而喪失課堂應有的活力和樂趣。這種現象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
對于物理這一門如此抽象的學科,學生的學習更是淺嘗輒止,只知道概念,定義,公式,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思考和動手能力非常差。記得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曾經回憶到:剛到美國大學的時候一點都不適應,那里的學校注重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美國的學生動手能力都很強,而自己的動手能力卻非常的差。在實驗室,人們都稱他為“爆炸先生”,因為哪里有爆炸聲哪里就有楊振寧。
二、新課程改革中教學觀念的更新
為了適應全球綜合科學的飛速發展,必須更新觀念,從中學基礎學科開始,抓好學科綜合的改革,以解決當前中學教育的弊端。根據我國中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和物理新教材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一要確?;A知識、基本內容的單科教學系統,不打破原有的學科結構,避免學科重組可能帶來的混亂;二要通過交叉、滲透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各門學科中的知識和技能等相互聯系和深化,得到綜合性的運用,從血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能力是運用已知知識和信息,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產品的能力。在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創新能力,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三、物理創新教育的內容
物理創造教育的內容和其他學科有所不同,不僅僅是學習前人的思維成果,更重要的是研究科學發現的方法和展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因此,設計創造教育內容時,首先要注意調整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創造教育因素,對教材進行增刪、取舍的處理和加工,選擇利于開展創造性教學的知識點,設計創造型教學程序,使教材為創造教育服務,其次注意選編習題,即結合教學實際編寫或設計富有啟發創造性的應用題、綜合題、擴散性練習,用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第三注意收集、編制物理史實資料,結合教學內容,吸收物理學史料和最新科技信息,提練、加工、編制短小精悍的物理學史、物理學家傳記或最新科技成果材料,通過講座和指導學生閱讀或穿插于教學中,指導學生研究科學發現的方法和途徑。
四、物理創新教育的途徑和實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