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4 12:29: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應用統計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自九十年代初建立證券期貨市場以來,短短幾年,得到了迅猛發展,方興未艾。僅拿股市來看(截至1999年07月13日),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境內公司已達900家,滬深市場的A,B股股數是981只,上市公司900家,其中滬市501只(461家),深市480只(439家),滬深A股股數874只,B股股數107只。這與1991年滬市8家深市6家上市公司相比,可見發展速度之快。市價總值21083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5%;開辦證券90家,兼營證券業務的信托投資公司237家,下屬證券營業部2400多家;現有43家境內企業海外上市,累計籌集資金100多億美元;已有107家公司成功發行了B股,籌集資金近50億美元;股民已達4000多萬。自1999年五月十九日井噴式行情以來,滬深兩市的日成交量猛增,至六月二十五日高達800多億(1998年8月18日香港股市一天的成交量為790億港元),創下空前的天量。證券市場的作用愈來愈大,并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統計學及其相關學科在證券期貨交易中有什么作用呢?我們先從世界范圍談起。
據有關報道,當今華爾街最搶手的不再是傳統的MBA,而是有統計背景、數理能力強的人才。一些在美國獲得統計或數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被華爾街錄用,轉眼間便當上了年薪百萬美元的“白領”貴族。如,1984年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黃沁于1988年提前畢業,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研究生,畢業后受聘到華爾街某大型證券公司工作。在這個世界上金融證券業最發達的地方,他以統計和數學為基礎,建立了自己的投資理論,現已升任該公司副總裁,主管對外投資工作。年僅27歲的黃沁是進入華爾街金融界高層領導的少數華人之一。
華爾街取才原則的轉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證券期貨等金融業目前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的潮流。證券金融交易是信息量最大,信息敏感度最強、信息變化頻度最高的領域。隨著市場日趨復雜,數字已成為傳遞信息最直接的裁體,加上未來的經濟是被網絡覆蓋與籠罩的數字化經濟,大量的數學與統計工具將在分析研究中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影響。能否把握那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字所隱含的精微變化,成為決定未來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前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期權定價方面做出開拓性貢獻的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他們在二十多年前就探索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定價模型——布萊克.斯科爾期定價公式。本世紀20年代開設了股票期權品種,由于采用柜臺交易方式和缺乏標準化的設計合約,很難轉讓對沖,交易量不足稱道。1973年美國經濟學家布萊克和斯科爾斯,引進概率統計上隨機變量函數的一些定理和積分求值,推導出不支付紅利的股票期權定價公式,從此期權有了明確科學的價格定位依據,很快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并迅速推廣到全世界,直至現在,期權占據著金融王國的重要位置。定價公式成為整個市場運轉的基礎。這個期權公式的定價思想所引發的金融革命表現在,預測遠期價格成為可能,不僅使期權為指數、貨幣、利率、期貨交易提供了全新的保值,投資手段,極大地豐富了金融市場,而且進一步推動了對各種金融產品的價值研究,提高了操作的理論水平。由此可以推斷,沒有布萊克.斯科爾斯定價模型,期權就不可能發展這么快,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度發達,如今國外大型金融機構在總結金融交易失利原因時,總是首先追究最初的定價是否存在漏洞和錯誤
建立一個模型就摘取經濟領域的桂冠這一事實,體現了經濟與統計數學密不可分的關系。據不完全統計,自1969年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的40多位獲獎者中,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有23位,10位擔任過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長,有六位直接靠計量經濟的研究和應用成果獲獎。借用統計數學,將經濟理論數學公式化,將經濟行為定量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熱門課題。
有關專家指出,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于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條件。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力量。數學給經濟界帶來新的視角,新的觀念。抽象的數學工具一旦準確地切入金融市場,就顯得非常實用和有價值。二十多年來,指導期權交易的理論—定價模型得到廣大投資者的一貫遵循。沒有統計基礎、不懂定價公式含義的人要想在市場有出色表現將是十分困難的。
證券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是個永恒的話題,投資者都想尋求收益回報,但又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損失可能。市場到底存在哪些風險,如何確定風險的大小,如何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歷來都是受人關注的焦點和難點。自從1952年美國學者馬柯威茨運用數量方法創立證券組合理論以來,市場風險的神秘色彩逐漸淡化,不再變得那么可怕和不可駕馭。
馬柯威茨組合理論的立足點是全面考慮“期望收益最大”和“不確定性(即風險)最小”。它通過總結投資損失的概率分布和可能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程度(即我們統計學上的方差),發現投資者應該同時按適當比例購買各種證券而不是一種證券,進行分散化投資,其收益才盡可能是確定的。通過數量分析得出的這種結論,迎合了投資者避風險的需要。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促進了基金的蓬勃發展。在短短的幾十年間,隨著量化研究的不斷深入,組合理論及其實際運用方法越來越完善,成為現資學中的主流工具。由于馬哥威茨證券組合選擇理論給金融投資和管理思想帶來革新,199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眾所周知,量變引起質變。數量關系的背后,牽扯著市場的穩定與發展。金融業的現代化推動了統計與數理方法的應用研究,反過來,當今世界的金融管理特別是防范金融風險,也越來越要量化研究。早在1995年9月,美國斯但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劉遵義就通過實證比較,數量分析和模糊評價等方興,預測出菲律賓、韓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有可能發生金融危機。后來的事實果然如此。這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沒有完整、科學的分析預測工具,就可能在國際金融競爭中蒙受重大損失。只有加強對作為金融信息的各種變量的研究,才能提高對金融運行規律的認識,才能把握市場的發展動向。
經濟理論的數學化和統計分析,使各種經濟行為也越來越數量化。在金融領域也不例外。定價公式和組合理論地位的確立,就證明數量工具已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有統計顯示,在西方金融市場,三分之一的人運用組合理論來投資,三分之一的人靠技術分析管理頭寸,另外三分之一的人仍在堅守基礎分析。雖然運用何種手段來指導決策是投資者個人偏好、觀念的問題,但組合理論和技術分析所運用的統計工具逐漸被認同,說明理性投資將成為市場的寵兒。由此我們不難理解華爾街選才的動機。
主觀意見和直覺判斷有很大的隨意性,顯然與現資決策的要求相去甚遠。對市場和價格進行定量研究,從而揭示客觀存在的數量依存關系,成為投資和管理決策的一項基礎工作。用統計工具處理各種證券金融數據,可以比較全面地分析各種因素的影響力度。其主要表現在:
1結構分析:證券市場與匯率、利率變動和國民經濟發展有多大的關聯度;單一證券與整個市場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市場指數設計是否合理;證券與期貨價格走勢是否相互制約;同一類證券有沒有一定的連動關系。
2價值預測:分析未來證券發行和上市價格的理論定位,確定金
融衍生證券的價格,分析預測證券期貨的價格走勢,進行投資決策等。
3政策評價:研究市場系統風險的預警及控制,探討不同的組合投資效果。
4理論檢驗:證券價格能否反映所有的信息,市場的有效性實證檢驗;各種技術指標的適用性和優化處理,周期效應的對比分析。
從以上可看出,量化研究有助于搞好風驗管理,設計投資組合,選擇交易時機,評估市場特性。統計工具在證券金融市場的大量應用,對交易技術的升級換代,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特殊貢獻?,F在,電腦交易系統在國外大行其道,依據不同要求設計的模型軟件層出不窮,只要把數據輸入電腦中,投資者根據分析結果隨時制訂和調整投資計劃。
投資者競爭的優勢不再停留在信息的收集上,而是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誰的模型從總量上與趨勢上能更合理、科學地分析市場,誰就能掌握主動。
統計學論文2300字(一):統計學方法的發展及其在大數據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現階段,統計學方法在我國企業管理中有廣泛應用。本文嘗試對統計學方法的誕生以及發展情況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同時還對統計學方法在現今大數據時代的應用情況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統計學方法發展大數據應用
對于統計學方法來說,誕生的最初只是為了進行單純的計數以及描述,隨著統計學方法的不斷發展,其所涉及到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在統計學家以及各個領域專家的不懈努力之下,統計學方法正在不斷的進步以及完善,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發揮出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在現階段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之下,對統計學進行深入探究是非常重要的,會對今后多個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一、統計學基本發展探析
對世界統計學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會發現,其與科學界的發展趨勢較為類似,隨著統計學的不斷完善,也開始與其他科學進行融合發展。對統計學進行總結,可以發現,其主要具備兩個基本結合趨勢,即與實質性學科結合的趨勢以及與計算機學結合的趨勢。對于統計學來說,其與經濟學結合發展我國有廣泛的應用,并且產生了經濟統計這一專業;而統計學與教育的結合產生了教育統計。對于這些分支學科來說,其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是實質性學科的分支。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運算能力不斷提升,這也使得大規模的統計調查工作在實際展開的過程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不僅保證了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同時也保證了計算的高效性。因此,在進行統計學技術研究發展的過程中,與計算機技術的深入結合應用是重要發展途徑。通過對計算機軟件的有效應用可以使統計計算過程中一些疑難的部分得到有效解決,同時也使得統計計算的展開更加方便。從現階段我國經濟類統計專業的教育情況來看,一方面在對統計方法進行創新教育,另一方面在對學生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包裝能力進行提升。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今后統計學的發展過程中,勢必不能離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在今后統計學相關專業的教育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計算機程序設計以及利用能力進行培養提升,使得在展開統計工作的時候可以通過統計模型的編程來實現。
二、統計學方法在大數據中的應用趨勢
(一)統計學方法及相關領域的動態分析
目前,國內外對統計學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主要應用在教育行業、生產制造行業以及企業管理當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根據CNKI數據庫中統計方法、機器學習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在機器學習領域的論文數量從2013年以后一直呈現出持續增長的勢頭,并且在2016年超過了統計方法領域的論文數量。由此可以說明,我國在機器學習領域的發展速度正現出穩定提升的趨勢,反映了我國在大數據領域研究方面越來越深入,所應用的研究方法也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從總體上來看國內在統計學方法研究過程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并且其所面臨的拐點與國家上的統計學發展拐點基本保持一致,大概都是在2013年開始對大數據以及將其學習等方面有了深入的探究,并且開始逐漸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而機器學習方法的論文數量都是在2016年開始超過統計方法的論文數量。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出其差異性也很明顯,國內在統計方面研究的論文以及在機器學習方法方面研究的論文與國際相比較尚且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并且這種差距呈現出了持續性的特點,這也使得我國在這兩個領域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統計學方法及相關領域研究方向分析
經過對CNKI數據庫中的統計方法以及大數據領域期刊論文分布情況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出,統計方法領域中出現頻次最高的是“統計分析”以及“數理統計”、“人工智能”;在大數據領域出現頻次較高的是“云計算”、“圖書館”以及“物聯網”等關鍵詞。通過上述關鍵詞來看,其所涉及到的內容都是反映當前我國統計以及大數據技術所研究的重點以及熱點,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在統計與大數據領域方向的研究存在著一定的重合。在進行的數據研究的時候,需要應用到統計學方法,同時統計學方法在利用的時候往往也需要與大數據進行結合。
(三)統計學方法的發展展望
有數據的地方勢必就會涉及到統計學。從17世紀開始,國勢學派以及算數學派的爭論到今天大數據計算、計算機技術的相互作用,使得統計學的內容正在不斷完善,并且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得傳統的統計學發展方向發生了一定轉變,開始從小樣本的統計推斷分析走向大數據量的挖掘分析,從而使其所掌控的數據量不斷提升。在未來統計學方法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將統計學與新的數據思維相結合,從而產生一種新型的、應用范圍更廣的大數據算法。從現階段我國大數據方法創新發展的情況來看,其與國際研究在深度以及廣度上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也恰恰說明了我國在大數據統計學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階段,國內的大數據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信息化產業上,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趨勢尚且不明顯,這也使得信息服務以及數據產業的創新發展受到了一定影響。在今后統計學發展的過程中,其研究熱點勢必會從數據分析以及數據發掘向算法方向轉移,這樣也使得大數據技術與統計學方法二者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統計學方法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實際需求,積極適應時代變化,現階段大數據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并且大數據技術在我國有廣泛應用,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將大數據與統計方法進行結合可以使統計學方法的作用得到更好的體現,也使得統計學方法不斷的進步以及拓展,在大時代背景之下,其功能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現。
統計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生物統計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論文
[摘要]為提升生物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水平,針對傳統生物統計學教學中的局限,分析和實踐基于線上網絡教學+線下面授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生物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和方法。實踐表明,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與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豐富生物統計學的教學形式與內容,促進生物統計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生物統計學;實踐
[作者簡介]嚴明(1981—),女,重慶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生物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20)25-0273-02[收稿日期]2020-03-18
生物統計學是生物醫學類專業的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學習本課程掌握實驗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并學會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然而,生物統計學涉及到大量基礎理論,單純通過教師講解,學生理解度較低,學習效果不佳。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改革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是生物統計學教學亟待解決的難題。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一種基于線上網絡教學+線下面授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該模式可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的缺點,又可克服學生完全在線學習缺乏監管、學習效果不佳的困難。本文嘗試將混合式教學方法運用到生物統計學教學中,以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實現教學目標,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概念及內涵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授課教師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向學生提供教學視頻和課件等教學資源,并設置作業、調查等互動模塊,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并通過平臺與教師交流。在線下課堂,教師根據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對疑難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授,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學難點。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打破了教學的時空限制,學生可以靈活安排學習時間,通過學習在線資料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進行課堂學習,有效提升學習效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還可幫助教師動態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生成客觀的過程性評價材料,并豐富課程的教學形式,拓寬教學路徑,因此正逐漸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大趨勢。
二、生物統計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1.教學時長受限。目前,本校生物統計學面向生物醫學工程和醫學信息工程專業開設,每學期共32個課時。由于教學內容抽象,而且學生要通過大量實踐才能掌握統計學原理在生物研究中的應用,因此,教學難度高,課堂教學時間很難滿足教學需求。
2.教與學不同步。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以課堂為主,教師按照教學安排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對學生需求重視不足;學生缺乏主動反饋的意識,教師很難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教與學處于不同步狀態。
上述困境對如何拓展教學時間,完成課程教學并指導學生學以致用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生物統計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1.構建線上教學平臺,實現課前線上自主學習。授課教師首先以超星泛雅平臺和學習通APP為依托構建線上教學平臺。教師在平臺上將課程每章的重難點列示出來,搭建課程框架體系,并上傳包括課件和教師根據課程知識體系錄制的教學視頻等資料。教學視頻時長控制在15分鐘以內,并保證精煉、易懂,讓學生不會因視頻過長而放棄觀看,提高學習時效。同時,在教學平臺提供視頻配套的課件資料,方便學生下載并配套觀看。教師還在平臺設置了視頻彈幕問答和闖關式章節測試,學生通過答題和測試后才能進入后續章節的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線上教學平臺還可以為理論教學提供良好的拓展實踐平臺。教師可以在線上平臺提供實驗設計及實驗數據分析的實例供學生練習,實現對課時壓縮的有效彌補。學生普遍反映網絡教學平臺十分有利于自主學習,尤其是遇到知識難點時,學生可以通過反復線上觀看教學視頻來幫助理解,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此外,線上教學平臺可以通過視頻回放次數、測試完成程度等數據統計幫助教師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既方便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狀態,分析存在的問題,也為線下課堂教學提供依據,在后續教學中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依據。
2.線下檢測自主學習效果,實施針對性教學。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課堂教學的任務發生轉移。教師要集中精力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并針對重難點以及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進行答疑解惑和查漏補缺。在教學實踐中,為完成上述任務,在每個章節的線上學習完成后均安排答疑和小組討論,讓每位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修正和完善遺漏或理解錯誤的知識點。全部授課結束后,授課教師向學生發放了關于教學效果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78.2%(18/23)的學生認為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可以把重要知識點學透,在課堂上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消化吸收,更有利于教學內容的掌握。
在線下教學中,教師還對教學場景進行了編排和優化。教師提供具體的實驗案例,并以某一具體實驗案例(如抗癌藥物篩選)為背景貫穿整個課程教學始終,模擬真實實驗場景,讓學生從實驗參與者的角度設計實驗流程、整理實驗數據、統計分析和解讀呈現的全部流程。幫助學生實踐生物學研究提出假說—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基本流程,理解生物統計學對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指導作用,培養學生知識遷移、應用和分析并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
3.課后回顧學習并提升。在課堂教學完成后,師生的教學活動都還沒有結束。教師要對線上線下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整理總結,并將解決方案到網絡平臺,供學生回顧性學習。學生要對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搜集學習資料進一步思考和鞏固。教師還要對學生課后學習情況進行挖掘,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單獨輔導和監管,幫助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鼓勵學生走進實驗室,跟隨教師的科研工作,完成真正的動手實踐,實現素質提升。最終通過師生配合,完成對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4.教學考核。由于教學形式發生變化,課程的教學考核模式也要隨之做出調整和改變。在實踐中,教師改變傳統的期末考核模式,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教學記錄,實現全過程考核??荚嚦煽儼W絡平臺學習考核(25%)、線下課堂表現(25%)和期末閉卷考試(50%)三部分。其中網絡平臺學習考核由系統根據學習時間、頻率以及測試情況生成;課堂表現根據學生聽課及參與討論情況,綜合學生互評和教師考核給分。上述考核方式,降低了期末考試在總成績中的比重,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平時學習積累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可避免學生“突擊考試”的僥幸心理,促進學生向平時主動學習轉變,更符合現代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的需求。
相關熱搜:統計學 統計學教學 統計學應用
醫學期刊論文的統計學質量是醫學研究科學性與嚴謹性的重要標志,但目前國內高水平醫學期刊的論文中統計學誤用和濫用問題卻較為普遍。本文總結了《山東醫藥》近年來中的統計學問題,就其中實驗設計、統計分析方法選用、數據表達等方面作一些分析與討論,希望能引起各位專家學者和臨床醫生的共識與重視,促進我國醫學期刊質量的提高。
1.實驗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實驗分組僅從專業角度考慮問題,未從統計學角度考慮問題。作者僅從專業上想如何設計分組,而沒有想到其涉及的實驗因素以及每個因素包含的水平,組與組之間是否具有可比性等一系列問題。
1.1不遵循或不重視隨機化原則隨機化是科研設計的重要原則,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隨機化既要隨機抽樣,還要隨機分組,并有足夠的樣本量作前提。然而,在醫學論文中許多作者對此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論文中統計處理隨機化不突出,隨機化缺失情況比較常見,有的論文甚至將隨機誤解為隨意、隨便,不采用隨機化處理方法,導致結果缺乏可靠性。還有些文章中沒有提出“隨機”抽樣的設計與方法,沒有排除標準,給人隨意選擇病例之感,且病例數少,因此沒有代表性,所得出的結論不可靠。部分文章雖然注明了“隨機”,但未提及采取什么方法進行隨機化研究或兩組間的例數相差甚遠,不符合隨機化的一般規律,沒有臨床參考價值。
1.2缺少對照研究或對照組設計不合理正確設立對照是臨床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設立對照的意義在于說明臨床試驗中干預措施的效應,減少或防止偏倚和
機遇產生的誤差對試驗結果的影響。目前,國內許多期刊發表的論文對照組設計不合理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有些作者對某種新藥或新技術在臨床的應用觀察研究中,不設對照組,缺乏對照觀察,得出的結論缺乏科學性,令人懷疑。有的文章雖然設立了對照組,但在分析結果時,卻沒有將試驗組與對照組的結果進行比較,而僅將各組間的自身前后進行比較,從而使該研究失去對照意義。
對照組選擇不當,還表現在兩組間重要的臨床特征和基線情況相差太大,無可比性,如性別、年齡、病情、經濟情況和文化程度等不一致,如有些論文將健康人或志愿者作為對照組,使結果受到非處理因素的影響,產生偏倚或系統誤差,使結論不可信。
1.3均衡性原則掌握不夠均衡性原則要求實驗中的各組之間除處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控制的非處理因素要盡可能保持一致。特別對疾病預后有重要影響的臨床特性一定要在組間分布均衡。各組間越均衡,可比性越強。有些作者在對病例進行分組時,忽視了均衡性原則,兩組之間沒有可比性,結論自然是錯誤的。具體表現在:有的文章對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相應統一指標沒有設在均衡的水平上。對治療組情況交代的比較詳細,而對對照組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不予交代,或所選對照組的年齡與治療組不在一個年齡段,影響了作者對指標的觀察。
2.統計分析方面存在的問題
統計方法選擇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結論的可靠性。臨床資料的結果變量可分為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和等級資料。計數資料指將觀察對象按兩種屬性分類,
如生存、死亡,治愈、未治愈,有效、無效等,通常轉化為率。如果是兩組間的比較,則采用四格表x2檢驗或其校正公式,如果是多組間率的比較,則采用行X列表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指對某一個研究對象用定量的方法測定某項指標得到的資料,一般均有計量單位。通常資料呈正態分布時,兩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多組間均數比較用方差分析和q檢驗。當資料不呈正態分布或方差不齊時,也可用秩和檢驗等非參數檢驗法。
2.1統計方法描述不清,結論欠科學文中未交代所用統計方法,如是配對設計的t檢驗還是成組設計的t檢驗,是Ridit分析還是x2檢驗,是作相關分析還是作回歸推斷。統計方法交代不清或根本不予交代,使讀者對論文結論的正確與否無法判斷。有的作者只提一句“經統計學處理”后,就寫出結論。有的甚至直接用P值說明問題,籠統地以P<0.05或0.01、p>0.05便稱結果差異有無顯著性,值的大小不說明差值的大小,它還與抽樣誤差大小有關[5]。因此,還應寫明具體的統計方法,如有特殊情況,還應說明是否采用了校正,應寫出描述性統計量的可信區間,注明精確的統計量值和P值,然后根據P值大小作出統計學推斷,并作出相應的醫學專業結論。
2.2假設檢驗方法和結果的表達不交代假設檢驗方法或假設檢驗方法交代的不具體、不清楚是醫學科研論文中常見的錯誤。如果不交代假設檢驗方法或假設檢驗方法交代的不具體.讀者就無法考察論文的統計學方法選擇的是否正確,無法核對計算結果是否準確。每一種假設檢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適應條件和嚴格的適用范圍。對于同一組資料,采用不同的假設檢驗方法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如將配對設計的資料按成組設計資料的方法處理,將會損失樣本提供的信息、降低檢驗效率,可能使原本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無統計學意義。
在論文寫作時,不但要交代選用的是什么統計學方法,而且統計學方法要盡可能具體。如選擇t檢驗,要說明是配對t檢驗,還是成組t檢驗;選擇方差分析時,要說明是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還是配伍組設計的方差分析。對于四格表資料,應說明是一般四格表x2檢驗、配對四格表x2檢驗及四格表資料的精確概率法等。
選題階段:論文的選題,也即是科研的選題,有時一項科研可產生多篇論文。選題過程一般可分為三步:
1.1初擬題目:在這項工作之前必須手中有信息、資料和設想,當然可以是前瞻性研究或回顧性總結,大致可有以下幾個方面:⑴臨床遇到的罕見病和疑難病例;⑵危重病人的診治經驗;⑶閱讀國內外文獻、參加學術會議受到的啟發,進行技術和方法的移植研究;⑷新藥、新儀器的臨床應用,新的診斷方法及治療經驗;⑸上級布置或招標的題目。在初步考慮擬選題目之后,應進行全面的文獻檢索,避免題目類同、結論陳舊和不符合客觀事實。在別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尋找尚未解決的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題目。
1.2實驗研究階段:這包括應用國外或國內的先進手段、藥物、手術方法、檢測等進行臨床試用、觀察和隨訪調查,并用動物或正常人作對照試驗,要求詳細記錄各種數據及資料,作為論證和評價成果的依據。
1.3整理、分析資料和總結階段:對以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繪制圖表,臨床分析和比較,得出顯效、有效和生存率、死亡率、發病率等結論,并分析其相互關系,引證文獻作對比。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及制約因素,并對病因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進行論證,包括預后的估價。最后對論文作出自我評價,提出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1.4撰寫論文階段:該詳則詳,該簡則簡,文字簡練,用語準確,恰如其分,切忌浮夸和虛構。當然,在產生論文以前,每位作者必須學會文獻檢索,統計學的基礎知識的X2檢驗、T檢驗、F檢驗、相關分析、回歸運算、如何選擇樣本大小等,努力閱讀醫學情報信息和文獻積累,在實踐中不斷總結,逐步提高寫作水平,這樣才能水到渠成寫出真正好的論文
2、醫學論文撰寫中的常見問題
2.1科研設計的選題與立題問題
2.1.1標題太長,主題不突出。
2.1.2標題與內容不符,或題目太大而內容貧乏。
2.1.3標題單調,主題不明確關于題目要求:⑴可檢索性;⑵特異;⑶明確;⑷簡短。命題方法:⑴方法;⑵結論;⑶探討。
2.2關于把“構成比”當“率”的概念問題。在醫學文獻中,我們發現有些作者對患病率、發病率、死亡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
2.3關于療效的確切評價問題
轉貼于
2.3.1只有觀察組沒有對照組:有比較才能有鑒別,醫學研究結果如無適當的對照比較,就難結論。即使有了對照組,若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同樣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
以上可見,對照組與實驗組一定在性別、年齡、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療程等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才有可比性,其結果才有科學價值。
2.3.2病例資料經過有意無意的挑選:有些論文,對所謂“資料不全”、“療程未滿”、“未隨訪到”的病例剔除不計,這樣所得的結果往往比實際療效高,因為若如此剔除,其結果的科學性必然成問題。更有甚者,對一些數據,主觀臆斷地以某種原因為理由加以剔除,完全失去了這次研究的意義
2.3.3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標的科學性不夠。⑴無明確的客觀指標、僅憑患者主訴進行考核;⑵觀察、研究人員的主觀偏面性;⑶考核標準過低;⑷數據未經統計學處理;⑸考核方法不夠科學。統計學分析的差錯。⑴對照組的設立(隨機同期對照、歷史性對照、不同地區或醫院的對照交叉對照);⑵隨機化分組(簡單、區組、分);⑶盲法(非盲、雙盲)。
以上資料,說明了在考核療效時一定要注意:⑴病例資料的可比性;⑵客觀數據要經統計學處理;⑶考核指標要有嚴格的科學性(可比性、指標不能過低,不能有主觀偏面性等)。圖表的應用問題:圖表是表達研究數據,使之一目了然的最簡潔方法。一般來說“圖”是從“表”來的,可以使讀者從圖中看出一個大概趨勢和實驗內容。在圖表應用上,可用文字表達的就盡可能不用圖表,必需用的也不宜過多,一般在4幅以內。
3、寫作技巧問題
【關鍵詞】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科研論文;SPSS軟件
醫學統計學是醫藥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此課程的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醫學專業和藥學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因此我?;谥嗅t學專業本碩連讀實驗班《醫學統計學》課程施行了教學改革,采用雙語教學模式,結合SPSS軟件講授英文醫學論文中的統計設計與統計方法,提高學生的基本科研素養,培養學生統計設計思維和解決科研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1 增加統計軟件SPSS實驗課
醫學統計課程定理內容較多且抽象難懂,而醫學院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傳統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對醫學統計的理論知識難理解,也會導致醫學統計學的教學效果不達標。因此,在教學改革實驗課上進行SPSS的講解和教學演示,教授學生統計軟件SPSS菜單中的統計方法英文表達和如何解讀統計軟件輸出的結果,這樣可以簡化計算過程,提高學生學習醫學統計的學習興趣,還能行之有效的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SPSS統計軟件具有操作簡單,容易被學生掌握。過去用計算器要經過很多步驟計算和畫圖,現在用統計軟件畫出來的頻數直方圖、散點圖、箱圖、回歸曲線既快又準。SPSS統計軟件教學大量地節省了教學的板書時間,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開闊了學生的統計知識面,進一步達到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的目的,即不是注重傳統的統計概念,而是更專業的強調醫學統計學的使用條件和具體實施方法,發揮統計的實際應用作用。
2 進行醫學統計學的雙語教學
本次教改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而目前的現狀是中醫藥在醫學研究發展方面的貢獻沒有西醫顯著,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加緊與國外醫學研究者增加交流,把我們的最新成果用統計學驗證其醫學方面的研究意義。因此,中醫藥院校的學生應在提高自身的統計學應用能力的前提下,熟悉英文表達,在日常教學中逐漸用英語把實驗結果和統計學方法用英文表達出來,那么這種教育改革對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社會競爭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在本次教改日中,我們增加了統計學專業術語的英文表達方式,真正的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也是為我們的國粹――中醫與中藥的國際化發展增添一份力量。
3 注重統計分析,實現醫學統計學的專業課題融合
醫學課題完成的質量與水平離不開統計分析,只有正確、有效的醫學統計分析,才能得出可信的結論。醫學統計分析是將醫學專業知識與統計學知識相結合,運用統計學原理和方法雖所得資料進行科學的加工、整理和分析,用正確的統計指標和方法描述取得的結果,并作出科學的推斷。在課題的具體研究中,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的選擇是學生遇到的最大困難,大多數學生能想到的統計方法不是相關回歸就是t檢驗或方差分析,并沒有在實驗之前想好課題研究的統計設計方案。因此,在本次教學改革中我們對常用的設計方案:完全隨機設計、配對設計、隨機區組設計、拉丁方設計、序貫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并結合課題做了具體的實例講解,實現了醫學統計學的專業課題融合。
教學中增加前沿國際學術論文統計方法分析環節,一是,看醫學論文中的統計方法表達方式,二是,和學生專業融合,學到最新最快的醫學研究方向,當然這要和醫學專業的專業課教師先溝通,篩選適合學生參考學習的科學研究結果。
4 網絡教學,增加師生交流
使用網絡教學進行第二課堂輔助教學。本次教學改革為了提高醫學統計課程教學質量,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增加師生交流的網絡教學。在我校的校園青果軟件中,在醫學統計課程的網頁中制作了常用的統計模型和統計實例分析,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同時幫助學生校正修改參加大學生創業項目和大學生挑戰杯項目中所遇到的統計問題,進一步增加了學生學習醫學統計學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地參與醫學統計學的科研實踐,提高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董英,黃品賢,宋花玲,戎芬,陳學芬,金如鋒.中醫藥院校《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3,26(2):246-248.
[2]金松玲.應用SPSS統計軟件,提高醫學統計學教學質量[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6,20(4):312-313.
1政治要求
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指導,準確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性。
運用先進理論與先進技術解決醫學上的各種問題,以加速發展我國的醫學科學事業。
遵循科學道德,無政治性錯誤,無浮夸,無泄密。
2學術要求
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目前均為學術類期刊,既要反映我國相關學科學術水平和發展動向,代表國家相關學科發展前沿,又要結合我國當前的醫療水平和實際工作需要,為防病治病工作的順利進行發揮預見和導向作用。2.1選題得當
密切結合國家或地區醫學科技攻關及重點研究項目密切結合醫療衛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實踐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2.2內容體現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2.2.1創新性:學術論文的靈魂。創新性主要表現在:在同類領域中提出了新理論、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發現;在同一原理的基礎上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術的創造;研究的樣本數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為嚴格,發現了過去沒有發現的新事實、新現象,提供了新的數據和實驗結果;對原有的技術方法,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有新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論文中應該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變為已知,把未有變為已有,把知之不多變為知之較多,把知其然變為知其所以然,從而有了新的認識,發現新的事實,找新的規律,闡明新的理論,發明新的技術。這樣的論文,才有刊出的價值。2.2.2科學性:學術論文的生命??蒲性O計是科學性的基礎,科研設計是否嚴謹,關系到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重現性??蒲性O計包括專業設計和統計學設計。
專業設計:研究思路是否恰當,方法是否可靠,技術上是否成熟,診斷依據是
否充足,臨床表現和療效觀察是否客觀、深入,資料是否完整等。
統計學設計:樣本含量是否足夠,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組是否隨機化,是否具
有可比性;是否對照觀察,有客觀的定量指標;數據是否準確、完整及符合統計學
要求等。
臨床研究的科研設計應符合循證醫學和現代臨床流行病學的要求。
科學性還體現在對實驗結果的解釋是否符合邏輯,結論是否有充分的依據并恰如其
分。僅僅對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是不夠的,要重視各??频奶厥庖幝?。通
過統計學處理后,還需要從專業的角度去慎重考慮,結合專業特點具體闡明所觀察
到的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揭示其內在規律性,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2.2.3實用性:科學技術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更應
該強調實用性,技術上要行得通,辦得到。除了少量純理論研究的論文以外,大多
數醫學學術論文應該結合醫療、預防工作實際。論文的實用價值越大,指導作用越
強,就越具有重要性。
3寫作要求
期刊常用的論文類型有述評、論著(臨床分析、療效觀察、實驗研究、調查報告等
)、病例報告、臨床病理討論、綜述等等。
文字表達要求準確、嚴密、簡練、通順,用詞穩妥,語言規范,說理明晰,推
理周密,可讀性強,最好還有一定的生動性。一般應用科技語體。
論著類文章最常用的寫作格式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結果,討論。
3.1題名
題名應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
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不使用標點。題名
用詞應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
字符、代號等,也不宜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
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
3.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責自負和擁有知識產權的標志。作者應是:⑴參與選題和設計
,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⑵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
者;⑶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上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
表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作者姓名在題名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集
體署名的文章應注明通訊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應附其本人同意的書面材料
。
論文決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將論文專有
使用權授予中華醫學會。
3.3摘要
摘要是論文的高度概括、凝練、微型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
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的論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讓讀者了解文章;代替閱讀全文;便于制作二次文獻及收入數據庫。
格式: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及結論四部分,
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寫摘要應著重反映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力戒空泛,應列出必要的資
料和數據,并有明確的結論。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
評論和解釋。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稍詳細一些(400個實
詞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題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
政編碼和國名。
有通訊作者時,應注明通訊作者的姓名、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
3.4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便于作文獻索引、檢索和閱讀而選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題概念的詞
或詞組,一般每篇論文選取2~5個關鍵詞。關鍵詞應盡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
編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
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研
究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未被詞表收錄的詞(自
由詞)必要時也可以作為關鍵詞使用。要注意首標詞的選用,首標詞應反映全文最
主要的內容。
3.5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等
。僅需列出切題的參考文獻,無須進行文獻綜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數據或結論
。不要與摘要雷同。一般不超過250字。比較短的論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
用。
3.6方法
應詳細描述研究對象(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其基本情況,以及
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這部分的描述以使讀者能進行重復為度。
3.6.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及
一般情況等。研究對象為實驗動物,需注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
、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
3.6.2藥品、試劑:使用化學名,并注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
位和生產時間。
3.6.3儀器、設備:應注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
范圍。無須描述其工作原理。
3.6.4研究設計:應交代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做法。如調查設計應交代是
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屬于自
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抑或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交
代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受試對象的納入和剔除標準等。應
圍繞“重復、隨機、對照、均衡”四個基本原則作概要說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
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3.6.5研究方法:個人創造的方法應詳細說明“方法”的細節,以備他人重
復。改進的方法應詳述改進之處,并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原方法的出處。原封不
動地使用他人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方法的出處,無須展開描述。
3.6.6統計學處理:說明統計學方法及其選擇依據。統計學符號按GB3358
-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一律用斜體。
3.6.7倫理學描述:臨床試驗研究,應說明試驗程序是否經所在單位或地區
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準,研究對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3.7結果
報告研究的結果,不應簡單地羅列研究過程中得到的各種原始材料和數據,而
必須將其歸納分析,進行必要的統計學處理,得出相應的結論,然后用文字和各種
圖表表達出來。結果的敘述應實事求是,簡潔明了,數據準確,層次清楚,合乎邏
輯,不能有任何虛假或含混不清,不應與討論內容混淆。
3.8討論
討論強調新的和重要的內容,以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及其限度
,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聲稱并暗示工作的優先權。如果
不能導出結論,也可以進行必要的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的意見或待解決的
問題等。應將研究結果與其他有關的研究相聯系,并將本研究的結論與目的相關聯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結果部分詳述過的資料或數據,和過去文獻已報道的內容。
3.9圖
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的
內容不要與文字、表格重復。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線條圖要求線條均勻、
主輔線分明,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圖高度與寬度的比例一般掌
握在5∶7左右。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層次分明,反差適中,沒有
雜亂的背景。病理顯微照片應標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實物照片涉及尺寸者應附
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標度。若刊用人像,應征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
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發表的圖須注明出處,并附版權所有者同意使用該
圖的書面材料。圖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須與正文一致。
3.10表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點突出,簡單明了;主謂分明,層次清楚;結構完整,有自明
性。表的內容不要與文字、插圖重復。表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須與正文
一致。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一律使用三線表。
3.11名詞術語
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西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最版本和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不應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國人名的體征、病名、試驗、綜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譯文,但人名后
不加“氏”(單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桿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
縮略語:文題中一般不用縮略語。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現縮略語時應給出其
中文全稱??s略語應盡量少用,一般不宜超過5個,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使用縮
略語,以免影響文章的可讀性。
3.12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數字用法數字的使用,執行《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年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如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
3.13志謝
志謝用于對參與部分工作、提供技術性幫助、提供工作方便、給予指導但尚達不到作者資格者,以及提供資助的團體或個人表示感謝。文字力求簡練,評價得當。原則上應征得被感謝人的書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謝。3.14參考文獻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主要是說明研究所借鑒的科學依據的出處,以供讀者查閱參考;減少對前人文獻的復述,以節省篇幅;同時,也是對他人成果和著作權的尊重。因此,應以嚴肅的科學態度對待。除了會議消息報道等簡訊外,一般每篇論文均應有參考文獻。論文所列參考文獻應是作者直接閱讀過原著的,而不應是轉引他人的。應選擇近年的文獻,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獻。應注意引用國內的文獻,使讀者了解國內的有關進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參考文獻的格式較嚴,項目較多,稍不注意即出現差錯,使讀者難以查找,因此必須認真核對原著,對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頁碼等,尤應注意準確。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過3名時,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3.15腳注
腳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單位、郵政編碼、基金資助項目等。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注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可按級別依次列出。4初稿的審查
4.1要注意布局結構?!八亩问健钡母鞑糠侄家咨瓢才牛纫鞔_分工,避免重復,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遺漏。“四段式”是基本結構,但應根據論文的具體內容,作靈活的處理。每篇論文一般均分為幾個部分、若干層次,分別冠以適當小標題。標題不可過多。同層次標題之間,內容要有聯系,體例應統一。全文的標題要相對均衡。
4.2行文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條理清晰,詳略得當。不應過多地插入枝節問題,羅列一大堆資料和數據,以致擾亂甚至淹沒了主題。材料和方法部分,要著重介紹有關保證科學性和提供重復驗證的必要信息。評價實驗結果、臨床診斷和治療效果等,一定要說明其標準。在結果分析中,絕不要無選擇地羅列所有資料和數據,但要詳述有意義的結果,包括正面的、陽性的結果和反面的、陰性的結果,有時后者更為重要。討論部分要善于運用自己的資料,闡述自己的觀點,以觀點統率材料,夾敘夾議,最能引人入勝。臨床論文尤其應該用自己的病例統計數據和個案來進行論證。
4.3要善于將圖表與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內容不應該重復。核對圖表在文內是否按序標引。
4.4要正確運用語法和修辭。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藝作品,不要求辭藻華麗,形象動人,而要求準確、簡潔、通順、合乎語法和修辭。4.5要重視規范化和標準化。注意醫學名詞、簡化漢字、計量單位、標點、符號和數字使用的規范化,第一次使用縮略語時是否寫出全稱,核對參考文獻是否按序標引以及著錄格式是否標準。4.6認真通讀全文,檢查有無筆誤、拼寫、打印、計算錯誤。5投稿前的準備
投寄論文要選擇適當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認真閱讀目標刊物的稿約,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論文的水平、特點及其欄目,將之與自己的文章相比較,以決定如何投寄。
一般說,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要求刊出的論文具有國內先進性或重要指導性,同時也重視臨床實用性。
稿約中一般都對來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應認真對待,以免因形式審查不合格被退稿而延誤論文的發表。
必須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時投寄兩種刊物或多種刊物,或投寄一刊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時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則不屬一稿兩投,因為其讀者和文種均不同。在國際上,這種情況稱為平行發表(parallelpublication)或二次發表,與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復發表uplicatepublication),有原則區別。
關鍵詞:中醫編輯;中醫藥期刊;業務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5-0122-02
中醫藥期刊刊登的是中醫、中藥領域研究的新成果,作為中醫藥期刊的編輯應當具有中醫藥的專業知識?,F在新入行的中醫編輯都是中醫藥碩士畢業生,已具備一定的中醫藥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有一定的語言文字功夫,但離合格的中醫編輯差距還是很大,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才能符合中醫藥期刊辦刊的需要。本文就新入行編輯的業務能力提升進行討論。
一、學習科技期刊出版知識,了解工作內容
業務能力的培養從學習業務知識開始。新入行的編輯并未進行過出版方面的學習和培訓,因此正式接觸編輯工作之前首先需學習編輯出版知識。《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它內容豐富,涵蓋了科技編輯應掌握的方方面面的知識,閱讀后就會知道編輯出版是怎么回事,編輯應該做什么和應該怎么做。建議新編輯從閱讀《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開始,邊學習邊對照自己的刊物。重點掌握各種應遵守的標準和規范,如標點符號,量和單位,數字用法的規定,圖表的規范,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等。必須學習出版政策、法律法規,如《出版管理條例》、《期刊出版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知道依法辦刊;學習部門制度性文件和業務材料,如崗位職責、編校流程、編輯規范[1]、《常用中藥處方用名規范表》、中醫學的特定用字(來源于中醫經典的某些病、癥的描述用字,有其獨特的含義),利于工作有序、規范開展。
了解常用的參考書籍,便于查找資料。熟悉本部門醫藥學專著、工具書和教材的名錄及存放位置,學習工具書的使用,尤其要學習使用《中醫經典索引》、《中醫大辭典》,《中藥大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熟悉《中醫癥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內容,中醫臨床研究一般是在二者指導下開展的,中醫論文常須引用其中的診療標準;熟悉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情報研究所的《中醫藥主題詞表》。這些都是在編輯加工稿件時常常要翻閱的。
學習本刊“投稿須知”。投稿須知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報道宗旨,欄目設置,文稿內容、格式要求,都是要求作者的,當然編輯也是必須知道的??赏ㄟ^閱讀過刊、存檔稿件,了解本刊的版面、格式、專欄,了解中醫藥論文處理的程序、編輯加工要點,為下一步進行編輯工作做好準備。
編輯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操作性很強,涉及多方面的理論和技能,編輯能力培養主要的途徑就是反復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提高。
經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新編輯可以參與校對工作,在對紅中見識各式各樣的錯誤,這是將前期學習的理論與實際聯系的學習方式,在此過程中,可以學習老編輯的改稿過程,可以將腦子里的理論與實際的稿件聯系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校對工作后,在有經驗老編輯的帶領下,可以著手處理稿件,親歷初審、送審、退修、編輯加工、簽發的過程,在初審過程中嚴格遵守“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整體性”的原則,并以此為指導思想進行稿件編輯加工。在青年編輯已經比較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工作程序后,讓他們擔當全權責任人,使他們有一種責任感、緊迫感和壓力感[2]。老編輯要心底無私,手把手地教,把自己總結的心得傳授給新編輯;新編輯要細心聆聽,用心作筆記,不懂就問,勤查閱資料。
在編輯實踐中,宜根據審稿任務學習計算機檢索、學術不端文獻檢測和統計學軟件,如選題是否新穎,宜選擇主題詞檢索,看看類似發表的文獻是多還是少,再結合論文的核心內容進行判斷;內容是否重復發表,可借助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檢測結果判斷;數據處理是否正確,需用統計學軟件進行核算。帶著目的的學習是高效的,新編輯一般很快能掌握。
審稿能力是編輯的基本功,如不會審稿便不會改稿。編輯初審的任務是:審查來稿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報道范圍,來稿與已經發表和準備刊登的同類文稿比較有無獨到之處;對來稿內容質量和發表價值作初步評價;決定來稿是否需送編委或有關專家復審[3]。建議多閱讀審稿專家意見、老編輯發稿意見,要結合論文仔細品讀,學習審稿思路,逐步建立審稿思維。將自己初審的意見記錄下來,等復審意見回來后作比對,看看自己看出了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問題沒看到,經過多次實踐,審稿能力會得以提高。
對稿件的修改除提請作者針對審稿意見進行補充完善外,編輯還需要統一格式,規范化表達,使全文內容完整、邏輯嚴密,數據處理正確,結論客觀。如對于中醫臨床論文,必須注意其臨床資料是否完整,與行業“金標準”比較其診療標準是否公認、完善,圖表是否規范,結果是否支撐結論,還需要專門注意中醫理論、方法、處方、用藥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