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6 04:57: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漢語語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漢語中常式句一般表達形式為:
(狀語)定語+主語+(狀語)謂語+(定語)賓語(補語)
我們可以把現代漢語的常式句作為“標準句式”拿來與文言文的句式進行比較,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古今句式的不同之處。從而識別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確理解和翻譯文言語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裝句”為例來談談這一方法在教學中的運用。
文言文的倒裝句,也叫“變式句”,就是句子的表達形式不同于現代漢語“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堯之為君也!”此句中“堯之為君也”是個主謂短語,意思為“堯作為君主”?!皥蜃鳛榫鳌痹鯓幽??沒有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需要進一步陳述,說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詞,意為“偉大”,是要陳述,說明,形容某個對象的。這樣“堯之為君”與“大”構成主謂關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謂語后主語,不符合我們現代漢語通常的表達習慣,明顯屬于主謂倒裝。說話人為了強調謂語,把謂語前置了。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在理解翻譯時只需把主謂關系理順即可。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讓學生劃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發現:蚓(主語)+無(謂語)+爪牙(賓語)。主謂賓完整,“利”似乎多出來了。但依據詞類知識,“利”是形容詞,意思為“鋒利”,在句中應作定語或謂語,“什么鋒利呢?”,在句中該詞語修飾的對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鋒利的蚓(蚯蚓)”是講不通的,只能修飾“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語,應該在“爪牙”的前面。該句是把定語后置了,這是個定語后置句。翻譯時,學生只需把定語提放到中心語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李氏子蟠,……不拘于時,學于余”、“形似酒撙,飾以山龜鳥獸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藍”、“于余”、“以山龜鳥獸之形”都是“于(以)+名詞”構成的介賓短語(介詞結構),均置于謂語動詞的后面。用現代漢語的句法知識分析,它們處于謂語后面,既不能作賓語(介賓短語不能作賓語),也不能作補語,而現代漢語中介賓短語一般作狀語。實際上,三個介賓短語都修飾句中謂語作狀語,分別表示比較、對象、方式,屬狀語后置。翻譯時,學生只要把介賓短語提前,放置于謂語動詞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類句式是文言文中賓語前置的四種形式。不管哪一種形式的賓語前置,都可以用現代漢語的句法知識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為名詞,是句子的陳述對象?!鞍病笔且蓡柎~,相當于“哪里”,“在”為介詞,表示處所。該句本來要表達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讓學生認識這一語言現象時,我們可以舉出一個相類的現代漢語常式句,如“你在哪里?”與“沛公安在”進行比較:“在哪里”與“安在”的意思一樣,但前者是“介詞+賓語(疑問代詞)”,后者是“賓語(疑問代詞)+介詞”,顯然后者把“賓語”前置了。同樣“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構成該句的每個詞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的意思一樣,學生容易理解。但學生對“古代的人不我欺騙”這種說話的方式卻大為疑惑,古人為什么要這樣說話呢?教者可舉一相類句式進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騙我”,“他”是主語,“欺騙”是謂語,“我”是賓語。兩相比較,學生會很容易發現“不我欺騙”是把賓語“我”放在了謂語動詞前面,是賓語前置。這是古人語言表達的習慣之一,是為了強調賓語??梢?,利用現代漢語語法知識認識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從而正確理解句意,快速翻譯句子,是一種既簡便又實用的方法。
二、把現代漢語的詞法與句法知識相結合,快速解讀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蘇軾《石鐘山記》一文第一段為例。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理解這段文字時,教者可讓學生有意識地與現代漢語進行比較,并用現代漢語語法知識加以分析。這段文字絕大部分實詞含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一致,只有“鼓”、“是”、“鳴”、“名”用法比較特殊。我們可以用詞法知識進行分析?!肮摹爆F代是名詞,而在“微風鼓浪”一句中,“鼓”處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由名詞活用為動詞,陳述“微風”,支配賓語“浪”,意為“鼓動”。“是”現代是判斷詞,而在“是說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說”是偏正短語,是“之”指代的對象,作“疑”的賓語,“是說”應是名詞性偏正短語,“是”是代詞,限制“說”,意思是“這個”。“鳴”是動詞,“雖大風浪不能鳴也”一句中,“鳴”后省略代詞“之”。補充完整后的句子應是“雖大風浪不能鳴之(鐘磬)也”。按照現代漢語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該句主干為:浪鳴之??梢钥闯鲋髡Z“浪”和賓語“之”之間產生了“主語使賓語怎樣”的意味,據此可以判斷“鳴”為動詞的使動用法,可理解為“使……鳴”?!懊?,現代是名詞,在“而此獨以鐘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處在謂語位置,作謂語。但依據現代漢語的詞類知識名詞一般不作謂語,由此可推斷“名”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作謂語,意為“命名”。
同樣,用句法知識比較分析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數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一致。而“得雙石于潭上”、“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兩句的表達習慣就與現代漢語不一樣。為了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古漢語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現代漢語的句法知識加以分析?!暗秒p石于潭上”這個句子的主語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謂語是“得”,賓語是“雙石”,這三個詞按現代漢語常式句表達習慣組成一句話就是:“李渤得雙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個介賓短語,現代漢語中介賓短語一般作狀語修飾謂語。據此,“于潭上”應作“李渤得雙石”這個句子的狀語,這樣,該句的完整表達應是“李渤于潭上得雙石”,把這個句子與“得雙石于潭上”比較,學生自然可以發現原文句子介賓短語后置了,從而掌握狀語后置句式?!笆H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為“到處都是這樣”,這是個缺少主語的句子,表達完整應該是:“(什么)到處都是這樣”?!笆裁础笔窃摼潢愂稣f明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石”,“石”后“鏗然有聲”似乎與“石”構成主謂關系,但這樣一來,原句就成為兩個句子,這兩個句子形成并列關系,表達兩層意思,即:“石(頭)鏗然有聲”、“石(頭)所在皆是”,這顯然不符合作者本來要表達的意思。那么“鏗然有聲”是不是作狀語呢?用句法知識分析可以看出,“鏗然有聲”是動詞性狀謂短語,一般作謂語。據此,“鏗然有聲”只有作“石”的定語,意為“鏗鏘作響的石頭”,是一個名詞性偏正短語,正好與后面的“所在皆是”構成主謂關系。這樣,學生就可以認識古漢語的定語后置句式。
如何設立論文題目副標題格式與原則?標準的論文題目格式應該具有、客觀、符合漢語語法、副標題具有邏輯性、準確性、簡練、以便于檢索。以下為參考標準
1.符合漢語語法
不合漢語語法的情況多出現在從其他語言翻譯成漢語的文章中。每種語言都有各自的語法體系,因此,既然是漢語文章,文章的正標題和副標題都要遵循漢語語法。
2.正副標題具有邏輯性
副標題是對正標題加以補充、解釋,所以,如果正副標題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系,那么,副標題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3.準確性
副標題應該和文章內容保持一致。如果副標題不準確,會適得其反,誤導讀者。無論從編輯對文章的文字處理角度,還是從作者修改文章的角度,都應盡量減少用副標題夸大文章的研究內容、意義和作用的現象。
4.簡練
學術期刊一般對文章正標題的字數有所限制,而對副標題的字數沒有明確限定,但是,副標題應避免使用煩瑣的形容詞和不必要的虛詞,也不應使用抽象、空洞或者生僻、生造的詞,以免使讀者不知所云。
5.便于檢索
副標題的用詞要為檢索提供特定的實用信息。副標題最好包括反映文章內容的關鍵詞,這樣也避免了副標題的空泛。
[關鍵詞]少數民族語言學;21世紀的新發展;語言學史
中圖分類號:H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6)05-0083-08
21世紀以來的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學研究在前期取得可喜成果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其研究內容和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少數民族語言的描寫研究
對少數民族語言的描寫研究一直是我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研究的重點,21世紀以來這個傳統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新世紀對少數民族語言的描寫研究主要是從三個層面進行的:
(一)新發現的少數民族語言研究
對特定的少數民族語言作全方位的描寫研究,尤其是對新發現的少數民族語言的研究。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
1.孫宏開自1992年立項主持“新發現語言調查研究”課題以來,主編的《中國新發現語言研究系列叢書》陸續出版,目前已經出版了四十多本,21世紀以來出版的主要有《拉基語研究》、《莫語研究》《柔若語研究》、《阿儂語研究》①等,它們都是對新發現語言的描寫性研究,系統地描寫了這些語言的語音、詞匯和語法面貌,還分析和介紹了它們的系屬問題等。
2.《民族語文》等期刊在21世紀以來也陸續發表了不少新發現的語言的概況,主要有《阿儂語概況》《業隆語概況》《賽德語概況》《茶洞語概況》《巴那語概況》《莽語概況》《克木語概況》《扎話概況》《唐郎語概況》《他留語概況》《布興語概況》《苦聰語概況》《康家語概況》《蔡家話概況》《克蔑語概況》《戶語概況》等。這些對新發現語言的描寫對語言學研究有著特殊的價值,它可以讓我們了解這些語言的面貌,從而為少數民族語言的共時對比和歷時比較提供必要而充足的材料。
3.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是對我國少數民族語言進行全面描寫研究的重要成果,用57本的篇幅描寫了我國59種少數民族語言。隨著新世紀以來對新發現語言的研究,這套叢書在2009年重新修訂出版,主要增加了新發現語言的介紹和描寫[1]。
除了對新發現的少數民族語言的描寫研究成果,21世紀以來還對一些原來已經發現的單一少數民族語言作了比較全面深入的描寫研究,成果主要有:
(1)趙杰《新疆蒙古族語言研究:以博州察哈爾蒙古語為例》(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2)鐘進文《西部裕固語描寫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
(3)倪大白編著《侗臺語概論》(民族出版社,2010)
(4)曲木鐵西《彝語義諾話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
(5)鄭宗澤編寫《江華勉語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等。
(二)特定的少數民族語言研究
對特定的少數民族語言的語法、語音和詞匯系統進行局部的描寫研究,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某種特定少數民族語言的語法系統的描寫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專著的形式出現。2009年到2012,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了由戴慶廈主持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參考語法系列”叢書,主要有時建《梁河阿昌語參考語法》、D.O.朝克《鄂溫克語參考語法》、蔣光友《基諾語參考語法》、韋景云編、戴慶廈譯《燕齊壯語參考語法》、余金枝《湘西矮寨苗語參考語法》、??≈对嗦斦Z參考語法》、康忠德《居都仡佬語參考語法》、趙燕珍《趙莊白語參考語法》、戴慶廈《景頗語參考語法》②等。所謂“參考語法”,其實就是描寫語法的一種,它專門描寫某種單一語言的共時語言特征,它的目的是為某種語言的語法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比較充足、可靠的語言依據。它和其它描寫語法的區別在于,它是系統地、盡可能詳盡地描寫語言的語法,從而能夠更充分地滿足語法理論研究和語法比較的需要,它也能為語言應用研究提供充足的材料。
2.關于少數民族語言的語法專題的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多以論文的形式出現,動詞的語法范疇是新世紀以來語法專題研究的一個熱點,主要成果有:
(1)徐世璇《緬彝語言的體范疇研究》(《民族語文》,2000,3),此文通過多種語言的綜合分析,提出緬彝語的體存在著動貌和情貌兩種不同的類別;
(2)黃成龍《羌語的存在動詞》(《民族語文》,2000,4),此文著重分析了羌語的存在動詞的人稱、數、時、體、態、式等語法范疇;
(3)許伊娜《阿爾泰諸語句法類型及副動詞范疇》(《民族語文》,2001,1),此文通過對阿爾泰三種語言副動詞范疇的語義功能和句法結構特點的對比,分析了這幾種語言的結構類型特征;
(4)胡素華《彝語動詞的體貌范疇》(《民族語文》,2001,4),此文分析了彝語體、貌范疇的不同類別及不同類別詞的表現手法和虛化特征;
(5)鐘進文《西部裕固語使動態的主要特點》(《民族語文》,2012,3),此文對西部裕固語使動態的主要特點作了分析和研究。
結構類型和結構特點是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語言語法專題研究的另一個熱點,主要成果有:
(1)戴慶廈、邱月合著《 OV型藏緬語連動結構的類型學特征》(《漢語學報》,2008,2);
(2)余金枝《湘西苗語述賓結構中的一種特殊類別:“形容詞+名詞”結構分析》(《語言研究》,2009,1);
(3)戴慶廈、聞靜合著《漢藏語的“的”字結構》(《漢語學報》,2011,4);
(4)李春風《拉祜語的連謂結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2,1)。
總之,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語言的語法研究比過去更加深入了,而且既有對語法的描寫,也有對語法的解釋。
3.關于少數民族語言語音系統的描寫研究
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實驗語音學的普及和完善,對少數民族語言語音系統的描寫研究進入了一個更為科學的歷史階段。這個方面的成果,首先要提到的是對整個語音系統做全面描寫研究的論文或著作,如:
(1)石德富《排燒苗語的語音特點》(《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6);
(2)寶玉柱、孟和寶音合著《現代蒙古語正藍旗土語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此書使用實驗語音學方法,對現代蒙古語正藍旗土語音系進行了客觀、細致的描寫和分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其次要提到的是那些對少數民族語言中一些特殊的語音現象做專題描寫研究的論文或著作,如:
(1)關辛秋《關于滿文輔音字母的探討》上、下兩期(見《滿語研究》2007年第二期和2008年第一期);
(2)戴慶廈、朱艷華合著《瑯南塔克木語濁塞音、濁塞擦音的死灰復燃》(《語言研究》,2012,1)等。
特別是2010年5月28日至30日在南開大學召開的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PCC2010)”,將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語音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次會議由中國語言學會語音學分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音信息專業委員會及中國聲學學會語言、聽覺和音樂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會議主題為:“面向語言學、采用新方法的語音研究”。這次會議的《會議論文集》中收錄了許多有價值的專門研究少數民族語言的語音方面的論文,主要有:
(1)包桂蘭、呼和、哈斯其木格合著《蒙古語清擦音實驗研究》;
(2)丁思志《送氣擦音的語音特點――以黔東南黃平苗語為例》;
(3)周學文《鄂溫克語重疊輔音及協同發音研究》;
(4)黃蓓《彝語中清濁塞音對聲調的影響》;
(5)艾斯卡爾?艾木都拉《維吾爾語鼻音的聲學特征分析》等。
總的來說,新世紀以來對少數民族語言的描寫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還有不少少數民族語言并未得到充分的描寫和研究,尤其是詞匯的描寫研究更待加強。
二、少數民族語言的共時對比研究
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語言的共時對比研究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方面是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對比,另一方面是少數民族語言之間的對比。
(一)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對比
關于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對比,研究成果主要有:
1.戴慶廈《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語法比較》(民族出版社,2006),此書運用語言比較的理論和方法,對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語法進行了比較研究。此書的內容除了論述語言比較研究的理論方法外,還包括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在述補結構、述賓結構、被動結構、語序、句式、量詞、四音格詞等方面的語法比較。涉及到漢語、藏緬語族、苗瑤語族、壯侗語族、突厥語族、蒙古語族等幾十種語言。此書的研究成果對于語言類型學、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理論建設以及雙語教學實踐都有一定的價值。[2]
2.武金峰《漢哈語言對比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此書在深入調研和充分吸收國內外有關跨語言對比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對比語言學的方法,把漢語和哈薩克語這兩種并無親屬關系語言的語音、詞匯、語法三個系統,細分為語音、詞匯、詞類、短語、句子成分、句型、復句、緊縮句和隱語等九個方面進行對比研究,指出這兩種語言之間的共性和不同之處,使漢語和哈薩克語的對比研究更為深入,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3]
3.張洋《新疆漢語方言與維吾爾語比較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此書是將新疆當地的漢語方言與維吾爾語進行語音、詞匯以及語法上的比較。[4]
4.駱小所《云南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語言文化比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此書主要是從社會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學科出發,采用多學科和多方位的角度,比較云南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在語言結構、語言運用、語言習慣、語言心理和語言文化等方面的趨同性與差異性,比較不同民族語言中體現出來的政治經濟、物質文化、道德規范、思維方式、心理觀念等方面的異同。此書研究的重點是不同民族在語言運用上的特點,特別是少數民族使用的中介語――漢語的特點。[5]
5.戴慶廈《古漢語研究與少數民族語言》(《古漢語研究》,2008,4),此文的最大特點是將古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聯系起來,論述了古漢語研究結合少數民族語言的必要性及其難點,還對研究的方法論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分析。[6]
6.戴慶廈、朱艷華《藏緬語、漢語選擇疑問句比較研究》(《語言研究》,2010,4),此文是在梳理藏緬語28種選擇疑問句特點的基礎上,將它們與漢語選擇疑問句進行對比,分析二者的共時特點和歷時演變特點,此文還進一步討論了漢語選擇疑問句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分析了制約選擇疑問句句法結構演變的因素。[7]
(二)少數民族語言之間的對比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對我國少數民族語言中屬于同一語族或語支的親屬語言的比較、以及同一范疇的不同語言的比較。主要成果有:
1.胡素華《彝語與彝語支親屬語言的結構助詞比較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6),此文分析了彝語與其他同語支的語言結構助詞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如結構助詞的豐富性、多功能性、多義性、后起性和發展過程的相似性,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性,以及表現在結構助詞次類中的諸多不同特點;[8]
2.黃曉琴《淺析朝鮮語數詞與阿爾泰語系的關系》(《語言與翻譯》,2001,4),此文將朝鮮語與維吾爾語、以西部裕固語為代表的突厥語數詞做比較;[9]
3.高娃《滿語蒙古語比較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此書較為全面系統地比較分析了滿語和蒙語的語音和詞法,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以及語音對應關系。[10]
三、少數民族語言的歷時比較研究
少數民族語言的歷時比較研究一直是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新世紀以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漢藏語系屬問題的研究
由于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起步較晚、研究不平衡等方面的原因,導致了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共時描寫研究相對薄弱,相應地使得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歷史比較研究也有一點先天不足,比如至今都未能很好解決漢藏語系的系屬問題就是一個典型的體現。
漢藏語系的系屬問題,是我國語言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一個長期困擾語言學研究者的、非常棘手的難題。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漢語和壯侗語的系屬問題,也就是漢臺語是否同源的問題。長期以來,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直僵持著。
一方堅持漢臺語同源,以丁邦新為代表,他在《漢藏系語言研究法的檢討》(《中國語文》,2000,6)一文中,提出了對漢藏系語言研究方法的看法,他分析了近年來跟關系詞研究有關的幾種說法――“語言聯盟說”、“深層對應法”及“語言影響論”,他認為應該把語音對應和基本詞匯結合起來,仔細尋求有語音對應的基本詞匯,從而找出系統的對應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討論語言之間的親屬關系。他認為漢臺語有系統的對應規律,所以是同源的。[11]
另一方認為漢臺語不同源,以梁敏、張均如代表,他們在《從漢臺語言的數詞是否同源說起》(《民族語文》,2004,2)一文中,主要是從數詞是否同源這個角度來考查漢臺是否同源。他們認為,壯傣、侗水兩個語支語言的數詞都借自古平話,與漢語數詞不是同源關系,因而認為漢臺語不具有同源關系。[12]
雖然他們雙方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但是經過雙方不斷地探討與爭論,雙方終于都在對漢藏語關系的認識上有所深化。
漢臺語親屬關系問題之所以一直都未能解決,主要是因為學術界沒有區分同源詞與借詞的界限。所以在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語言學家們在區分同源詞和借詞的研究上作了很多工作。
為了區分同源詞和借詞的界限,學者們認為必須區分漢臺語之間關系詞的歷史層次,要把漢臺語之間紛繁復雜的關系詞區分為不同的類別,這樣才能搞清楚同源詞和借詞的界限。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曾曉渝《論壯傣侗水語古漢語借詞的調類對應――兼論侗臺語漢語的接觸及其語源關系》(《民族語文》,2003,1),此文在論述漢語侗臺語聲調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分析了壯傣侗水語里漢語老借詞為什么調類對應一致的原因,并由此展開了對侗臺語與漢語接觸及語源問題的分析討論,他認為漢語與侗臺語之間的歷史關系應理解為同源――分化――接觸;[13]
2.藍慶元《壯漢同源詞借詞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此書運用歷史層次分析法對漢語和壯語的關系作了分析,認為同源詞和借詞的甄別應該限制在上古層的有限范圍之內,指出侗臺語與漢語不僅有接觸關系,還有同源關系。[14]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論文,如:龔群虎《漢泰上古關系詞》(《民族語文》,2000,2),藍慶元《白土壯語中的漢語山攝對應詞的歷史層次》(《民族語文》,2000,6)以及《壯語中古漢語借詞及漢越語與平話的關系》(《民族語文》,2001,3)等。
漢語與藏緬語的同源關系雖然沒有多大分歧,但是它們的關系始終沒有得到充分的科學論證。所以進入21世紀以后,不少研究者在漢語與藏緬語同源關系的論證上也作了不少努力,出版或發表了一些成果,主要有:
1.楊光榮《藏語漢語同源詞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此書是國內較早研究藏語漢語同源詞的一部著作。
2.丁邦新、孫宏開主編《漢藏語同源詞研究(一)――漢藏語研究的歷史回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此書集結了有關漢藏語研究歷史沿革、參考文獻研究以及其他的一些漢藏語研究的論文。
3.施向東《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華語教學出版社,2000),此書是漢藏比較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由于采用了邢公畹先生的同源體系比較的研究方法,因而在漢藏同源詞的研究方面獲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15]
4.2001年10月26日在昆明舉行了第34屆漢藏語國際會議,在會上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少數民族研究所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合作的“漢藏語同源詞研究”課題,該課題分為30個子課題,將從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出發研究,尋找漢藏語系不同層次的同源詞,研究不同層次的語音演變和語音對應規律,為各語言、各語族乃至語族之間建立同源關系提供科學依據。該課題以歷史比較法為研究原則、以具體語言為研究對象,探索適合漢藏語系歷史比較研究的方法。此后多種有關漢藏語系系屬問題研究的著作就不斷出版,其中很多著作在理論、方法以及語料上都有不小的進步,如:
吳安其《漢藏語同源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此書試圖從新的角度觀察、探討漢藏語的系屬和分類,構擬了漢藏語100個同源詞。此書運用人類學、考古學成果論述漢藏語言各族群之間的文化淵源關系,為語言的源流關系提供文化歷史背景,對一些語言的演變和歷史來源做了解釋。[16]
進入21世紀以后,學術界對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也作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有:
1.瞿靄堂、勁松《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民族語文》,2000,2),此文從類型學、發生學、語音學、語法學和方言學等五個方面,探討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此文比較深入地討論了類型分類的綜合性和描寫性標準、語言歷史類型的構擬、語言發生的多源性和多層性、音節化和韻律化特征、語言分析的歷史原則、功能原則和動態原則,還討論了聲調學、語法策略和語言識別、方言劃分的“非等量原則”等方面的問題,指出漢語是漢藏語言同源鏈上苗瑤、壯侗語言和藏緬語言之間的橋梁。[17]
2.江荻《漢藏語言演化的歷史音變模型――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探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此書以漢藏語為對象全面分析和討論了歷史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書中還特別強調了語言演變的過程,認為任何研究都不能忽視事物的狀態和存在。[18]
(二)漢藏語原始共同語的構擬研究
為了證實漢藏語原始共同語的存在,學術界有些學者一直在做不同層次不同問題的原始共同語的構擬研究。進入21世紀以后,漢藏語原始共同語的構擬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主要成果有:
1.江荻《論漢藏語言歷史比較詞表的確定》(《民族語文》,2000,3);
2.吳安其《黎語的古音構擬》(《民族語文》,2000,5);
3.孫宏開《原始漢藏語輔音系統中的一些問題》(《民族語文》,2001,1);
4.孫宏開《原始漢藏語中的介音問題》(《民族語文》,2001,6)。
四、少數民族瀕危語言的搶救保護性研究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很多少數民族逐漸放棄了他們原有的語言而改用當地的強勢語言。這是一個民族融合的大趨勢和世界潮流,并不只是我國特有的現象。在這種大趨勢下,使用人口少的民族語言,就逐漸處于邊緣化和即將面臨消亡的危險境地。目前,我國已經有二十多種語言使用人口不足1000人,處于瀕臨消亡的邊緣,如赫哲族語、滿語、仙島語、木佬語、土家語等。國際語言學界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重視瀕危語言的研究,而我國則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重視瀕危語言研究的。
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召開了我國第一次以“瀕危語言”為主題的研討會,它標志著我國學術界已經開始意識到保護瀕危語言的緊迫性。緊接著在2001年,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和《民族語文》雜志社又聯合召開了“中國瀕危語言問題研討會”。從此以后,我國對瀕危語言研究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版了大量的著作。主要有:
1.徐世璇《瀕危語言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此書對語言消亡的歷史和當前情況、對語言消亡的具體現象進行了描述,還對導致語言瀕危的原因和發生的過程進行了分析,指出本族語的保存有利于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19]
2.戴慶廈主編《中國瀕危語言個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此書約有45萬字,是國家“十五”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成果。主要匯集了土家語、仙島語、赫哲語、滿語、仡佬語五種瀕危語言的個案調查材料,對它們的瀕危現象、瀕危趨勢以及造成語言瀕危的各種因素進行了分析。[20]
此外,劉輝強《拯救羌語支瀕危語言――爾蘇語、納木依語、貴瓊語、扎巴語資料的記錄和保存》和趙阿平《瀕危語言――滿語、赫哲語演變比較研究》也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了保護瀕危語言的重要性。
在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十屆學術研討會上,范俊軍教授作了《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建設初探》的發言,指出:搶救和保護我們國家語言資源的當務之急是開展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有聲語檔的建設,從而掀起了后來我國研究瀕危語言的一股潮流。
進入21世紀以來,有些少數民族語言也隨著社會的發展進入了“瀕危語言”的行列,并正在向消亡的方向發展,如東干語。我國瀕危語言的數量正在不斷上升,所以對于它們的搶救保護性研究更是迫在眉睫。除了要隨時調查更新語言的近況之外,有的學者還從保護語言文化多樣性和語言資源的角度,提出可以對瀕危語言所承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記錄和搶救性保護研究,向社會宣傳瀕危語言保護工作,并向社會提供瀕危語言相關信息的查詢功能,這是最近瀕危語言研究的一個新趨勢。
五、少數民族的雙語教學研究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少數民族的雙語教學研究比過去獲得了更突出的成果。首先,連續召開了多次全國性的雙語教學研究會議,主要有:
1.中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暨首屆國際雙語教學研討會。此次會議共收到論文100多篇,研究領域涉及:在雙語教育中的語言觀、雙語政策、西方的雙語理論與實踐、雙語與雙文化、兒童的雙語獲得的基本條件、學童雙語教育中的跨文化適應問題等,會議就上述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2.第二屆雙語學國際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中心議題是華語社區雙語研究,分為6個專題進行研討:第二語言學習與使用;語言習得與語言對比;語言教學;語法研究;少數民族雙語研究;雙語社會的語言問題。此次會議還設了華語社區的語言規劃問題、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2個專題的圓桌討論。此次會議涉及中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及研究的文論主要有:戴慶廈、關辛秋《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法“空缺”》和《西部開發與雙語教育》、曲木爾且《試談雙語能力培訓的原則》、鄧成倫《論涼山彝族社區教育發展與雙語教學的關系》、斯琴《城市化進程與雙語變遷》、張洋《新疆多語種雙語現象的源和流》、董艷《中國跨境民族雙語教育研究》、何俊芳《從個案調查看隴川戶撒阿昌族的雙語類型轉變情況》等。
3.第三屆雙語學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議收到論文42篇,會議的宗旨是為從事雙語學研究的人員提供交流經驗、分享實際工作心得、加強合作研究的機會、促使雙語學這一新興學科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4.第四屆雙語學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議于2005年在廣州召開,收到論文近70篇,涉及雙語教育研究、語言比較研究、語言習得研究、教材詞典編寫等領域。
還有此后的諸多會議,如:第五屆至第八屆的雙語學國際研討會、中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第十次全國學術研討會、第七屆至第十屆的雙語雙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等,由此可見國內外學術界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的重視。
其次,21世紀以來發表或出版了大量的有關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的論文或著作,主要有:《雙語學研究》第二輯(民族出版社,2004)、《雙語學研究》第三輯(民族出版社,2011)、方曉華《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學苑出版社,2010)、黃崇嶺《雙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等。
從21世紀以來召開的全國性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討會的會議次數和發表或出版的相關論文或著作的數量來看,我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在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取得的成就也是很多的。
六、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研究
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研究一直是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工作出現了新的特點,如:(1)形勢的發展對少數民族語言翻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不斷涌現的新詞術語需要翻譯工作者們能夠及時地消化和吸收;(2)少數民族語言翻譯與社會和諧的關系更為密切,不正確不到位的翻譯會使人產生誤解,影響社會和諧和民族團結,只有科學的翻譯才能夠有助于民族團結;(3)大批傳統文化遺產中與文字、口傳史實有關的文獻需要翻譯等等。
少數民族語言翻譯工作的實際需要給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數民族語言翻譯的內容主要是把少數民族語言翻譯成漢語和把漢語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以及少數民族語言之間的翻譯。新世紀以來發表或出版的有關少數民族語言翻譯研究問題的論文或著作相對于實際翻譯成果來講數量要少些,涉及的內容主要有關于具體語言互譯的研究和討論,還有普遍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方法的研究等,主要成果如:巴達瑪敖德斯爾《面向機器翻譯的漢蒙短語轉換規則研究》(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根恒卓瑪、李玉蓮《青海少數民族語言與翻譯論略》(《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11,5)等。
總的來說,21世紀以來的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學研究,在少數民族語言的描寫研究、共時對比研究、歷時比較研究、瀕危語言研究、雙語教學研究和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研究等六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急待今后加強研究。
注釋:
①包括李云兵《拉基語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 楊通銀《莫語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孫宏開、黃成龍、周毛草《柔若語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孫宏開、劉光坤《阿儂語研究》( 民族出版社,2005)。
②幾種著作皆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2009年到2012年出版,主要有時建《梁河阿
昌語參考語法》(2009);D.O.朝克《鄂溫克語參考語法》(2009);蔣光友《基諾語參考語法》(2010);韋景云編、戴慶廈譯《燕齊壯語參考語法》(2011);余金枝《湘西矮寨苗語參考語法》(2011);??≈对嗦斣拝⒖颊Z法》(2011);康忠德《居都仡佬語參考語法》(2011);趙燕珍《趙莊白語參考語法》(2012);戴慶廈《景頗語參考語法》(2012)。
參考文獻:
[1]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修訂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戴慶廈.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語法比較[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武金峰.漢哈語言對比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4]張洋.新疆漢語方言與維吾爾語比較研究[M].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5]駱小所.云南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語言文化比較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6]戴慶廈.古漢語研究與少數民族語言[J].古漢語研究,2008,(4).
[7]戴慶廈,朱艷華. 藏緬語、漢語選擇疑問句比較研究[J].語言研究,2010,(4).
[8]胡素華.彝語與彝語支親屬語言的結構助詞比較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6).
[9]黃曉琴.淺析朝鮮語數詞與阿爾泰語系的關系[J].語言與翻譯,2001,(4).
[10]高娃.滿語蒙古語比較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11]丁邦新.漢藏系語言研究法的檢討[J].中國語文, 2000,(6).
[12]梁敏,張均.從漢臺語言的數詞是否同源說起[J].民族語文,2004,(2).
[13]曾曉渝.論壯傣侗水語古漢語借詞的調類對應――兼論侗臺語漢語的接觸及其語源關系[J].民族語文,2003,(1).
[14]藍慶元.壯漢同源詞借詞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15]施向東.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M].華語教學出版社,2000.
[16]吳安其.漢藏語同源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17]瞿靄堂,勁松.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J].民族語文,2000,(2).
[18]江荻.漢藏語言演化的歷史音變模型――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探索[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19]徐世璇.瀕危語言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
【論文摘要】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漢語的語言規律,從而正確使用漢語,并快速而有效地提高漢語水平。但在對外漢語語法的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針對語法教學理論與方法的幾點思路和建議。
對外漢語語法屬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學科理論體系,是專門為學習漢語的外國人所編寫的書中所使用的語法,它在體系、語法項目的選擇以及語法的描述方式和角度等方面,都有別于中國人尤其是漢語言文學系的學生所學習的語法。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也迥異于一般的語法教學,呂叔湘先生說:“漢人教漢語,往往有些彼此都知道,不成問題,就是不知道也不去深究。可教外國學生就是個問題了,就得逼著我們去研究?!保ā秾ν鉂h語教學》第一期)
本文旨在從現實出發去認識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一、結合語法教學現狀,說明問題
通過對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現狀的了解,我覺得在教學中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1、語法教學包羅了一些在交際中不用或少用的語法項目,因而語法項目繁多、語法教學量大,從而也導致了語法教學與實用的結合度差。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界吸收了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成果并運用于教學實踐,但在教學過程中照搬現代漢語語法的理論、方法、體系來進行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是行不通的,只會讓留學生只學了一些基本語法規則,一旦運用到交際中,則錯誤百出。
2、語法教學分布不均。對外漢語教學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F行的語法教學在初級階段較多,而“進入中高級階段后,語言水平提高了,學習內容加深了,但對初級階段已出現過的詞語或語法現象則一般都作為舊知識處理。盡管同一語法點在形式上復雜了,或表意和用法有所變化了,但也不再作為新知識處理。其結果是使學生對許多語法現象不能形成全面、完整的印象,也不能通過循環反復的學習進一步掌握……學生學過的語法規律又普遍回生。”
3、語法點的安排不夠合理。相比初級階段,中高級階段語法教學較少,大量的語法點不問難易都集中出現在初級階段,使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知識點分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語法教學不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不符合學習者習得漢語的過程,使語法教學的實際效果受到影響。孫瑞珍在分析《高級漢語教程》后認為,該課本中“‘詞語例解’中星星點點地也出現一些語法點,如:‘……,之所以……’,‘不是……,就……’,‘要是……還不……’等,這些表示邏輯關系的復句,對高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的,大多數學生基本上能掌握,再讓他們反復練習,有時會產生厭煩之感。相反,一些他們急需掌握的語法點卻都舍棄了。”
二、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語法教學理論和方法上的思考與探索 2、語法教學應貫穿初、中、高級三個階段,同時將句法平面、語義平面和語用平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中應盡量減少使用語法術語,努力提高語法的應用性。這里所強調的語法教學的連續性是應隨著習得者漢語水平的逐步提高由淺入深進行的。要重視語法點的重現與深入,這既能鞏固已有的知識,又能滿足學習者高水平交際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深入的講解和重復”,即語法點的循環漸進,避免過多細節的重復。
3、通過比較來教學語法,不僅能凸顯漢語語法特色,同時也能讓語法點更加清晰的留在學習者頭腦中。到中國來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其母語影響在頭腦中已根深蒂固。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即邏輯分析能力較強。在學習中他們會不自覺地拿漢語和其母語相比較。既然這樣,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漢語和其母語進行對比分析,有系統的去教學,以突出漢語的特點,并了解學習的難點所在,在有限的課時內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結語
論文關鍵詞:體,語義,語法,語用
以往對體的研究成果已十分豐富。早在20世紀40年代,王力、呂叔湘等語言學家對體的分類就做過詳細的研究,而后很多學者對“體”、“時”和“體”的關系以及帶有體標記的“著”、“了”、“過”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對“體”的研究大多是在語法范疇內進行,這樣就引發了“著”、“了”、“過”是體標記還是動態助詞或語氣詞的爭論及“了”和“過”有時表達的時體意義相同等問題。從語義、語法、語用三個層面對體進行分析論述,最后說明人們在語言使用過程中表達的體意義,實際上是語義、語法、語用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
一、當前從語法范疇角度對體的研究
“體”是謂詞體現的一類重要范疇。對它的命名和定義眾說紛紜,在以往的漢語語法著作中,有的稱之為動相,有的稱之為動態,我們采用語言學中的一般命名,稱之為“體”。
在《理論語言學引論》中,萊昂斯區分了三種語法范疇:首要(primary)語法范疇指詞類,次要(secondary)語法范疇指時、式、格等,而主語、謂語、賓語等屬于功能范疇(funetionalcategories)。按照這樣分類,體若作為語法范疇屬于次要語法范疇。次要語法范疇又可稱為狹義語法范疇。如高名凱所說:“以狹義的意思來說,語法范疇則指一般語法學家在詞類下所討論的名、動、形容等詞所有的形態變化所表示的那些語法意義的概括。”[1]
顯然,這是源于對普通語言學理論的遵守,眾所周知,這種理論得以建立的材料基礎是有形態變化的語言,主要是印歐語。正是在這方面,現代漢語呈現出另外一種面貌。正如呂叔湘主編的《現代漢語八百詞》指出了:“漢語語法最大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我國某些兄弟民族和西方語言里邊用形態成分來表示的概念,漢語里邊或者不作表示,或者用半獨立的詞來表示。”[2]這些半獨立的詞(即虛詞)在語法上往往有這樣的特點:經常附著在實詞之上,也經常附著在自由短語之上。
現代漢語里用半獨立的詞來表示體意義,是現代漢語表示體的主要語法手段。這一點,在各家的研究中都有反映。王力在現代漢語中分出七種情貌,除了普通貌是零形式之外信息傳播,其他的六種都用情貌成分表示。這些成分按今天的一般說法,包括助詞“著、了”,趨向動詞“起來、下去”,語氣詞“來著”和動詞重疊。高名凱認為現代漢語中有三種體,“這些詞,除了疊動和加強是重復或連用詞外,其他的則有補助詞表現之。進行體和起動體的虛詞加在具有動詞功能的詞的后面的,這些虛詞都是實詞變來的,其本身本來可以具有動詞的作用。”[1]高名凱所說的虛詞,今天分別稱為副詞如“正在、剛、才、恰”,助詞如“了、過”,動詞如“到、中”。龔千炎在文章中分出了八種體,分別由時態助詞如“曾經”,準時態副詞如“就要”,時態助詞如“了”,準時態助詞如“起來”和語氣詞如“來著”表達[3]。
由于以上各種表示體的手段,除去動詞重疊、連用、零形式以及動詞“到、中”等之外,就用“著、了、過”等助詞或語氣詞來充當,所以語法界就產生了“著、了、過”等具有明顯體意義的詞,是動態助詞還是體標記的爭論。從語義、語法、語用三個層面對體進行分析論述,最后說明人們在語言使用過程中表達的體意義,實際上是語義、語法、語用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
二、在語義、語法、語用三個層面下討論“體”
(一)在語義層面下討論“體”
首先,體是一個語義概念。即使像俄語那樣明顯存在體的語法范疇的語言,其中的動詞之所以有體的語法特點,也是因為它們具有體的語義基礎。國內的語言學家在研究動詞時,用“完成”、“持續”、“狀態”等語義特征給動詞分類,在本質上就是對于體的一種分類法。
(二)在語法層面下討論“體”
其次,體也是一個語法概念。當某種語言中使用某一些語法手段、語法形式來表示不同的體意義時,體就同時成了語法問題。在語言研究中區分語法體和語義體有很大的必要性,這不僅因為歸根結底語法體是在語義體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且因為作了這種區分之后,有利于防止在研究中把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混淆起來核心期刊。在漢語研究中,防止混淆這一點尤為重要。
上古漢語中沒有體的語法范疇,也沒有像“著、了、過”那樣比較純粹的表示體的虛詞等,但這并不說明上古時候說漢語的人不能意識到體的區別,不能在說話時表達這些區別?!墩撜Z》“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也。”一句中,對動詞完成的肯定和否定,是能過句來語氣詞“矣”和否定詞“未”表達的?!对娊洝?ldquo;既曰歸止,曷又懷止?”一句中,完成的意思是用副詞“既”表達的。上古漢語缺乏的是語法體,不是語義體的表達手段。研究上古漢語所能表達的語義體,是語義研究;研究上古漢語怎樣在句子中用詞匯等手段表達語義體的,是語法研究。注意研究中的這個差別,對于把握好現代漢語中體的多層次分析,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三)從語用層面下討論“體”
體又是一個語用概念。這關鍵詞重疊表示的意義,有的認為是短時態,有的認為是嘗試態,都屬于體的范圍,例如:
(1)下班后逛逛街。
(2)他揮揮手表示告別。
(3)你去摸摸,看它燙不燙。
動詞重疊表示的語法意義只是短時態,嘗試態不是語法意義,而是在短時態的基礎上形成的語用意義。這樣分析的主要理由在于:基本上動詞重疊具有短時的意義,可以說是無條件的信息傳播,而嘗試義的形成卻是有限制、有條件的。以“摸摸”為例,在例(3)中,它當然表示嘗試,可是短時的意義仍然存在。然而在下句中,“摸摸”只保留短時義,不具有嘗試義:
(4)你去摸摸菩薩,會有好運的。
動詞重疊而產生的嘗試義是句義制約的產物。人們正是根據句子的意義來推斷其中的動詞重疊是否表示嘗試義的。在這方面,主語的類別對于形成特定的句子制約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
(5)車輪轉轉又不轉了。(表短時)
(6)他轉轉車輪,很沉。(表嘗試)
當主語都由指生物或指人的詞語充當時,句中其他成分的語義制約作用就凸現出來了。例如:
(7)你要是不信,就再去看看。(表嘗試)
(8)你要是有空,就去家里看看。(表短時)
由此可知,動詞重疊后表示的嘗試義是語用推理的結果,過去的研究忽視了從語用的角度看問題,不僅使得解釋復雜化,而且未能抓住本質,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缺陷。
談到體,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動詞的一個語法范疇,其實這一種限定對現代漢語而言是很不合適的?,F代漢語是一種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的語言,它表示體的方式,同印歐語系諸語言有較大的不同。從研究的角度看,現代漢語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也許是一件好事。因為缺少形態變化,就促使我們更加關注漢語的語義層次;因為形式相對難以把握,意義和形式之間所謂關系顯得紛繁復雜,便促使我們多從語用的角度,結合對句子的理解去尋找原因。為了深刻的了解現代漢語中的體概念,我們或許不應該首先在語法范疇這個問題上多糾纏,而應該在語義、語法、語用三個層面上對現代漢語的體進行全面研究。因為說到底,人們在語言交際活動中表達出來和理解到的體意義,本來就是語義、語法、語用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
參考文獻:
[1]高名凱.漢語語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2]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62.
[3]龔千炎.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87.
論文關鍵詞:比,差比句,否定式,綜述
“比”字差比句是指由“比”字短語充當狀語的比較句,其基本句式為“X比YW”,X、Y為兩個比較項,W為結論項。“比”字句是差比句的典型句式,自20世紀80年代起受到重視從而成為研究焦點。本文試圖對“比”字差比句否定式“X不比YW”的研究狀況作一概述。
一
關于“比”字差比句的否定形式,歷來有多種看法。
一種認為是“沒有”型比較句。呂文華(1994:194)明確認為“X不比YW”“并不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其否定式是“沒有”型比較句。李英哲(1990:94)、劉月華(2001:846-849)也持相同觀點。
一種認為是“不比”句。趙金銘(2001)提出帶有“不”的否定句就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不”多在“比”之前,但也可以用在“比”后。謝仁友(2006)、王黎(2009)等持此觀點。
還有一種兼上兩種看法,認為“不比”句和“沒有”句都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文學藝術論文,但是功能不一樣。張和友(2002)認為“X不比YW”是對“X比YW”的語用否定,而“X沒有YW”是對“比”字句的語義否定。劉丹青(2003)認為,在形式方面一個肯定差比句式可能對應兩種不同的否定句:一為單純否定式,如“不比”句;一為變異否定式,其使用不同的比較標記和句法結構,如“沒有”型或者“不如”型句式。徐燕青(1996)、殷志平(1998:248-256)等也持此觀點,認為“不比”雖然形式上是對“比”的否定,“不比”句的形式和內容往往不一致。
二
關于“不比”句的句式義也有諸多說法。
一義論,主張“不比”句只有“X和Y差不多”一種意義。呂叔湘(2002:360)提出“不比….”可以表示均齊意義,后來(1999:74、92)又認為“不比”句只強調有差異。劉月華(2001:846-849)也認為“不比”句的基本語義是“X跟Y差不多”。相原茂(1992)認為“不比”句是把有可能會有的兩種情況作為一個狀態而表現出來的,其所表示的中心意義是X、Y之間無大的差別。“X不比Y~W”(~表示邏輯義“非”)通常預設“YW”論文提綱怎么寫。“不比”句總含有說話者對聽話者的想法和意見試圖進行反駁的意味。賈穎(1996:65-69)等也認為“不比”句表示X和Y相差無幾,其功能不是表示比較,而是表示糾正、反駁、申辯。
多義論,主張“不比”句蘊含多種意義。
蔣靜(2003)認為“不比”有兩個意思:表示“比不上”時是比較項在比較點上有程度高低的差別,是“量”的區別;表示“不同于”時是比較項在比較點上的“質”的區別。袁海霞(2010.2)提出其語義類型有兩種:a.“在W上,X≤Y”,表達一種或然關系,強調兩者都有可能;b.“ X不像Y那么W”。
殷志平(1998:248-256)把“不比”句句式細分為三種:“T1X不比T0YW了”、“X不比YW”和“X不比Y更W”,認為它們都表示“X≤Y”的意義。前者預設“T0(X<Y)”,與句義構成轉折關系,而后兩者預設“Y~W”。劉焱(2004:162-186)也將“X不比YW”分為三類:一類由否定詞“不”表示的“比”字句的反問形式文學藝術論文,語義是[+X更W];一類由副詞“不”和動詞“比”組成的動詞性比較句,語義是“X<Y”;還有一類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顯示X與Y的類同”。
吳福祥(2004)在相原茂(1992)基礎上繼續討論“不比”句的語用功能,認為“X不比YW”本質上是一種表達主觀性的反預期的結構式,其類型可以分為三種:a.與受話人的預期相反;b.與說話者自己的預期相反;c.與特定言語社會共享的預期相反。謝仁友(2006)則將“不比”句句式義分為三種:一是陳述差異,表示“X≠Y”;二是陳述差距,表示“X<Y”;三是否定差距,即“X≈Y”,又可細分三種小的語義類型,“X、Y都不一樣W”、“X、Y都一樣W”和“X、Y都一樣”(無所謂W否)。
周小兵(1994:249-256)將“比”字句否定式分為四類:a.“X不比Y+VP”是話語否認,說話人否認或者反駁別人的看法;b.“X不比Y+VP+數量”,意為“X只比Y+VP一點”;c.“X比Y不VP”是一般的句子否定,蘊含“X和Y都不VP”;d.“X比Y+VP+不+數量”預設“X比YVP”,蘊含“X只比Y+VP一點”。徐燕青(1996)對“不比”句系統做了全面考察,認為其語義類型可分為六類:a. X跟Y一樣W;b. X跟Y一樣W,甚至比Y更W;c. X沒有/不如YW和X比YW(X含任指) ;d. X比YW (“不比”句為反問句) ;e. X跟Y差不多W;f. X跟Y不一樣。
三
目前討論“不比”句多義動因的論著較少。
徐燕青(1996)分析了“不比”句多義的句內、句外兩個因素:a.心理因素(感情傾向和心理態度); b.“不比”句某種意義的特定的表現形式;c.“不比”句本身的某些附加成分(語氣副詞和數量詞語) ;d.比較對象(尤為比較項X ) 和比較結果的性質;e.“不比”句所屬的類型。
殷志平(1998:248-256)認為影響“不比”句多義的主要語境因素是比較項所指事物的性質和類別、比較項的抽象和具體、比較項的抽象與否以及副詞的使用。
王黎(2009)提出由于“不比”句在執行否定功能時否定轄域占據的不是一個具體、明確的意義“點”,而是覆蓋著一個意義“面”,句式本身不提供一值性判斷。根據“勝過”、“不如”和“等同”三種比較關系,在否定“勝過”或者“不及”時,必然會留下兩個意義空間“不及(或勝過)”和“等同”,這就是“不比”句多義的內在動因。
四
另外文學藝術論文,陳一(2008)討論了“不比”句的偏依性對舉式“不+比N+大量/定量補語,比N+A+小量補語”、“N1+不A,N2+比N1還不A”、“ N1+不VP,N2+比N1還不VP”。賈穎(1996:65-69)認為“不比”句中表比較結果的形容詞使用情況很自由,謝仁友(2006.4)考察了“不比”句句式義的歷史來源, 張和友(2002)、王黎(2009)等均討論了“不比”句語義的優先理解。
五
綜上所述,關于“比”字差比句否定式“X不比YW”的研究以語義平面最為突出,觀察細致,分析全面,而在語用研究和對相關現象的解釋方面尚待進一步深入,比如,“不比”句多義的動因,結論項含否定詞致使句式不自足等。
參考文獻
陳一偏依性對舉結構與語法單位的對稱不對稱,《世界漢語教學》,2008.3
賈穎“不如”句、“不比”句與“沒有”句,《語言文化教學研究》(北京語言學院漢語學院編),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1996
蔣靜比較句的語義偏向及主觀程度的差異,《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3.4
相原茂漢語比較句的兩種否定形式—“不比”型和“沒比”型,《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3
李英哲《實用漢語參考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0
呂叔湘《呂叔湘全集》,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呂文華《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
劉丹青差比句的調查框架及研究思路,《現代語言學理論與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戴慶夏、顧陽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劉焱《現代漢語比較范疇的語義認知基礎》,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劉月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王黎“不比”句多義性動因考察,《北京大學學報》,2009.3
吳福祥試說“X不比Y?Z”的語用功能,《中國語文》,2004.3
謝仁友現代漢語歧義句式“X不比Y?Z”的語義類型,《語文研究》,2006.2
徐燕青“不比”型比較句的語義類型,《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2
殷志平語境與否定比較句,《語言研究的新思路》(范曉主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袁海霞“A不比BW”的語義及其方言分化形式,《長江學術》, 2010,2
張和友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語義特征其語用解釋,《漢語學習》,2002.5
不僅頻繁出現在日常用語中,亦存在于專業領域語言中。從普通用途英語(EGP)和特殊用途英語(ESP)的角度,我們認為涉及的隱喻還可分為普通隱喻和專業領域隱喻。例如,針對英漢體育報道、英漢財經報道、英漢學術書評、英漢科技語言等領域內隱喻的對比研究,大大拓展了隱喻研究的范疇。綜上分析,近年對英漢隱喻類型的對比研究仍相對缺乏。未來研究應進一步修正和完善已有的隱喻分類和標準,同時應更多關注英漢隱喻類型的對應和不對應關系。
二、研究層面為實現特定的研究目標
跨層面多維的隱喻研究已成為必要。早期的隱喻研究主要限于詞匯層面,近年越來越多的國外研究擴展到了語法、語用、語篇、非語言等不同層面[4]。國內英漢隱喻對比研究主要涉及認知層面、文化層面、詞匯層面、語法層面、語篇層面,基本跟上了國外隱喻研究的步伐??陀^來說,不同的研究層面本質上并無優劣之分,均有其價值所在。隱喻研究層面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具體的研究目標、研究條件、研究方法、理論框架等因素。
三、隱喻理論與英漢隱喻異同的闡釋
英漢隱喻對比研究的核心任務是揭示英漢隱喻異同的規律,并對造成異同的相關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解釋。隱喻類型研究和跨層面研究為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英漢隱喻對比研究也離不開相關理論的支撐。因此,有必要理順近年研究中隱喻理論的應用,探討其對英漢隱喻“異”和“同”的闡釋力。
(一)隱喻理論的應用和探索
近年研究對英漢隱喻異同的闡釋,主要涉及現代隱喻理論、語法隱喻理論及國內學者的理論探索。1.現代隱喻學理論。具體主要有Lakoff與Johnson(1980)的概念域映射理論,Lakoff(1987)的理想化認知模型[5],Johnson(1987)的意象圖式理論[6],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間理論[7],Fauconnier與Turner(1998[8];2002[9])的概念合成理論。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圖式理論是用來闡釋隱喻語言的常規模式。由于始源域向目標域的映射是單一的,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圖式理論對隱喻的解釋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概念合成理論則從兩個心理空間開始,建立跨空間映射,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識、認知和文化模式、建立層創結構以實現認知運演,彌補了意象圖式理論映射單一性的不足。此外,Talmy(2000)的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理論[10]在英漢隱喻運動表達的對比研究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2.語法隱喻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該理論,極大地擴展了隱喻研究的范圍。他認為隱喻不僅出現在詞匯層面,也發生在語法層面;當語法形式或語法范疇發生轉換時,就產生了語法隱喻。1999年,Halliday和Mathiessen提出新的語法隱喻體系[11],詳細地論述了語法隱喻的本質、種類、意義等。從本研究選取的論文看,語法隱喻理論在英漢隱喻對比研究中的應用還不多。因此,從語法隱喻角度進行英漢隱喻(類型)對比研究仍有極大的拓展空間。3.英漢隱喻對比研究的理論探索——語言世界觀。很多學者對英漢兩種語言中的隱喻認知作了對比研究,但對英漢語隱喻認知對比的哲學基礎則很少被論及。陳家旭(2006)[12]認為語言世界觀是英漢語隱喻認知對比的主要哲學基礎:語言世界觀揭示了語言的本質,反映了語言和思維的辯證關系,能從哲學的高度解釋語言研究和語言學習的許多根本性問題。語言世界觀的問題是由德國語言學家、哲學家、普通語言學的創始人威廉•洪堡特提出來的。概括地講,語言世界觀的主要觀點是:思維影響并決定語言;語言影響思維和思維方式,不同語言認識世界的圖像和方式不同;語言世界觀與語言的民族性是一致的。語言世界觀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語言是各個民族的世界觀,語言間的對比就意味著世界觀的對比。因此,應更加注重從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角度對英漢兩種語言中的隱喻認知進行對比研究。第二,語言世界觀不僅承認語言的共性,更強調語言的個性和民族性。由此可見,英漢語隱喻認知對比研究不僅要注重共性的對比,更要注重個性差異的對比。本研究選取的論文中,約79%采用了現代隱喻學理論,從詞匯、語法、語篇、認知,文化等層面探討了英漢隱喻的構建與作用機制,并闡釋了造成異同的動因;約15%的論文采用了語法隱喻理論,主要對英漢情態隱喻、英漢語氣隱喻、英漢科技語篇中的名詞化隱喻,以及英漢科技語篇中的語法隱喻類型進行了對比研究;理論探索方面的論文則僅占6%,可見英漢隱喻對比研究的理論構建方面略顯薄弱。
(二)英漢隱喻異同的闡釋
綜合上述英漢隱喻對比研究的相關理論,近年研究對英漢隱喻異同的闡釋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語言方面的共性和差異,導致英漢隱喻存在“同”和“異”。例如,漢語中能夠被隱喻為名詞的動詞總數明顯低于英語,英語具有“名詞優勢”,而漢語有“動詞中心”的特征,因而英漢學術書評中的語法隱喻存在差異。2.在文化方面,不同民族生存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大環境不同。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心理狀態、歷史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異,故英漢兩族人民在進行隱喻認知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例如,漢語中對情感的概念隱喻化認知深受中國古典哲學、傳統文化及中醫理論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漢語中獨特的人類基本情感的隱喻化認知。3.人類的生理構造、客觀事物的屬性和功能具有相似性,使人類在認識世界中獲得類似的身體體驗及物質經驗。因此,不同民族會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積累,從而產生共識文化,基于共識文化就產生了語言和認知上相似的隱喻。例如,許多與身體部位相關的隱喻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體現出相同的認知策略。4.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趨同傾向,勢必造成更多的共識文化語義[13]。人類語言不是自我封閉的系統,而是處于開放的狀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頻繁??缥幕浑H得以迅速發展,某種語言特有的隱喻映射會進入另一種語言,為他國人民所接受[14]。比如,中國人常說的“風水”已經融入英語詞匯(fengshui);英語中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軟著陸”(softlanding)、“牛市”(abullmarket)、“熊市”(abearmarket)、“峰會”(summitmeeting)等隱喻已經在多種語言中體現。
四、跨學科視角及研究方法
在當今跨學科研究的大趨勢下,英漢隱喻對比研究還應在跨學科視角和研究方法上尋求突破。雖然隱喻研究早已成為一門跨學科的學問[15],但是近年英漢隱喻對比研究基本屬于語言學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認知語言學、功能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等分支。由此可見,跨學科視角的隱喻研究仍有提升的空間,有助于擴充和完善隱喻理論,可為英漢隱喻對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例如,對隱喻的語用特性及其翻譯的研究等。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