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5 23:59: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美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環境美學將環境作為審美對象,其研究目是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終能夠健康長壽。環境美學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發達國家,其源頭可以追溯到環境倫理學、自然美學以及景觀美學。環境美學要求物質條件既滿足人類生存生活的條件,又滿足一定的審美需求。現主要針對的環境為自然環境、室內環境以及室外環境。其中,自然環境包括:風景旅游區以及周圍建筑等;室內環境包括:房間格局布置、室內設施等;室外環境包括:街道設施、周邊綠化等??傊h境美學的興起是對傳統美學的突破。
2.生態美學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包括人類)與其生存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美學是研究人與現實審美關系的一門哲學學科,然而這兩門學科在研究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問題上找到了特殊的結合點。生態美學就生長在這個結合點上。生態美學是生態學與美學的有機結合,實際上是從生態學的方向研究美學問題,將生態學的重要觀點吸收到美學之中,從而形成一種嶄新的美學理論形態。生態美學從廣義上來說包括人與自然、社會及人自身的生態審美關系,是一種符合生態規律的當代存在論美學。
二、從文化立場的角度看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關系
西方環境美學是中國生態美學發展與建設的重要資源和參照。從文化立場的角度來說,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都是以保護當代嚴重破壞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早在1966年,英國學者羅納德·赫伯恩就發表了《當代美學與自然美的忽視》,赫伯恩也因此文被稱為“環境美學之父”。而中國生態美學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產生的。從時間上看,中國生態美學明顯接受了西方環境美學的資源。
然而,西方環境美學與中國生態美學產生的時代、地區以及歷史背景是不相同的。環境美學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發達國家。當時,這些發達國家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工業化,有著較好的經濟基礎與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中國生態美學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逐步形成的,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工業化逐步深化的時期,人們發現僅僅依靠經濟的發展是無法實現現代化的,必須將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審美相結合,于是,相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建設。在此背景下,中國生態美學建設面對的是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雙重要求。
三、從字意學的角度看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關系
從字意學的角度來說,“環境”與“生態”也有著不同的含義。英文中“環境”(Environment)有:圍繞、包圍、圍繞物等含義,明顯是外在于人的事物,與人是二元對立的。而“生態”(Ecological)的含義則是:生態學的、生態保護的,其詞頭“eco”有:家庭的、生態的、經濟的等含義?!吧鷳B學”一詞最早是由德國生物學家??藸枌kios(“家”或“家園”)與logos(研究)這兩個希臘詞組合而成的。因此,“生態”一詞除了有生態學的、生態保護的等含義,還有居住、家園、逗留等含義。
四、從美學內涵的角度看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的關系
從美學內涵的角度來說,環境美學與生態美學這兩者中,生態美學具有更加積極的意義。生態美學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綜合了人類一百多年來在生態環境問題上的探索成果。在這一探索的過程中,人類努力尋找著人與自然生態的科學關系,經歷了“生態中心主義”與“人類中心主義”的苦痛教訓。事實證明,人類作為生態環鏈中的一員,與所有包括在內的物種處于一種相對平等的狀態,因此,“生態中心主義”的絕對平等觀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生態人文主義”與“生態整體主義”,即將“生態中心主義”與“人類中心主義”進行綜合與調和,汲取二者的有利因素、擯棄二者的不利因素。生態美學也正是以這種“生態人文主義”與“生態整體主義”作為自己的理論指導。
五、結語
論文摘 要: 應用型中文專業承擔著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實踐性、創新性人才的任務。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與改革需要適應應用型中文專業的辦學特點,將課堂內的理論知識學習和課堂外的審美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致力于建設包括網絡教學在內的多類型教學平臺。使學生既能夠系統地掌握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具有現實針對性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培養出技能與素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開設相關中文專業課程,如何發揮學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和特色,其課程的建設和改革都成為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也要適應應用型本科高校中文專業的辦學特點,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與創新性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主動地觀察和獲取知識及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訓練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動手能力,突出“應用性”。這些都要求美學課程在實踐性上做出調整與改革,從而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生產、生活條件、環境生態及精神文化產品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其審美活動及審美趣味也日益呈現出開放化、多元化的趨勢。對于美學課程而言,其實踐教學的提出與現實生活及美學學科發展的趨勢相符合。美學研究由傳統的哲學美學向實用美學和與多學科交叉的多元化轉變,為美學的實踐教學研究奠定了學科基礎,如旅游美學、科技美學、生態美學等交叉學科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相關實踐應用知識,方能體現美學學科發展的新走向。
美學課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也同樣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張玉能教授的“反思—實踐式教學模式”要求對美學的主要理論問題能夠結合審美對象包括藝術作品的實踐過程進行內在的體驗和深入的思考。從而在“問題—反思—運用—解決問題—理解原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實踐應用的能力和水平。[1]而英國波蘭尼的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概念為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提供了認識論的基礎。 他認為,明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通常意義上可以運用語言、圖表或數學公式來表達的知識;而默會知識則是指那些平時我們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但又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的知識。默會知識需要各個人在自己參與的相關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取。[2]在美學課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許多“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審美體驗只有通過親身參與才能獲得。
二、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具體辦法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體現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外實踐等主要的教學階段中,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最終改善教學效果。
1.預習階段
在每次上課前,教師可先布置一定的預習內容來體現實踐性教學。如要求學生閱讀欣賞與講授內容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使他們在閱讀實踐中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重視學生通過文學藝術作品的閱讀和欣賞獲得的原初感受。在上課時,可以讓他們來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教師可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評價,這些都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另外關于一些理論問題,例如關于美的本質問題,也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搜集、查閱關于“美是什么”的專家觀點,并適當地做出自己的評價。這些做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在文獻搜集和研讀方面的初步科研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分析評價它們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上課之前還可以適當布置一定的寫作任務,讓他們針對某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再進行交流討論。比如關于形式美的主要規律問題,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審美體驗和閱讀經驗做好整理總結,課上相互之間討論、比較,看看自己有哪些獨到的看法,又有哪些地方忽略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審美感受體驗與別人的及教學大綱上知識點進行比較、印證,拓寬了思路,也鍛煉了動手的能力。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做中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2.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考慮到美學課程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結合生活現象和實際問題來進行分析和思考,不空談理論。譬如在學習“現實美”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話題爭論,并聯系當下社會中人們對衣食住行等方面普遍地提高質量和審美的要求來展開討論,使學生能夠較快地把課堂學習和自己的平常生活結合起來。課堂內容中也補充了大量新鮮、生動的現實材料,不僅使學生有了較高的學習熱情,實踐應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還可引導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再如在講授藝術門類的美學特征時,可讓學生觀看欣賞相關藝術作品的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并總結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課上可以組織討論,從而鍛煉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到美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性特點,美學中關于審美趣味、審美風尚、民俗風情這些問題的研究就離不開社會學、民俗學、文化史、風俗史的研究成果。教學過程中要把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理論吸收、應用到美學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來。比如經驗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語言學和文化學的方法等,與此同時,還可將美學理論、知識,研究分析的方法等應用到其他學科中,以“美學的思維”來審視、思考其他學科的建設。如近幾年新興的一些應用美學學科,如生態美學、身體美學、技術美學等分支學科,都是美學實踐性特點的具體體現。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計上,學校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美學交叉課程,例如,針對廣告專業可以開設廣告美學或媒介美學,針對秘書專業開設秘書美學等交叉課程,這些都可以使美學課程的教學和專業人才的培養較好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教學還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改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直觀、生動的圖片與聲音信息和各種視頻片段,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比較鮮活的情境氛圍中領會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在學校的相關網站上開設了基于網絡進行教學的平臺。教學網站上建立了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的大綱、翔實的授課教案和課件,以及本課程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參考選題,等等。教學當中涉及的各種參考資料,如各類別的藝術作品、相關學科的研究論著,網站上都提供了完整的資料或者鏈接的網址,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網絡資源查找資料。還提供了網絡平臺給學生自由討論、發表意見,完成作業,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來,實踐應用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3.課后階段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在課后階段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深化,開展一定的課外審美實踐活動尤為必要。可以安排學生走出課堂,進行戶外審美教育活動,如欣賞一些自然風景或人文景觀,或對公共環境藝術、建筑雕塑或廣告設計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引導學生關注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對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現象進行考察和討論;還可以指導組織各種學生社團活動,如美學名著讀書會、影視鑒賞沙龍、書畫藝術協會、音樂協會、旅游美學協會、科技美學協會等;組織學生參觀藝術展、博物館,指導美學科研活動,邀請美學專家前來講學等。這些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知識,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對諸如后現代主義、日常生活審美化、生態美學等一些學術研究前沿問題的理解也變得容易,美學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也愈加顯著。
關于美學課程考查方式,教師也可以靈活多變,比如讀書筆記、藝術評論、調研報告及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等采用多種形式來訓練學生的觀察研究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這些做法也是服務于應用型中文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特色和優勢。
由此可見,美學課程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落實體現于整個美學教學過程的過程當中。把預習、課堂、課后三者配合起來;把課堂內的審美實踐活動和課堂外的審美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把課程教學資源、實踐活動資源乃至自然和社會資源整合起來,方能建構具有特色的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系統,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適應了應用型高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但也不能忽視美學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人格塑造和培養方面的積極意義。美學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諸項能力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不僅僅是知識豐富的人,更應是道德高尚的人,富有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的人。當代解釋學大師伽達默爾也曾說:“精神科學是隨著教化一起產生的?!碑斀裆鐣?,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化,如何在紛繁的社會現象中,堅守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就更加離不開審美的教育,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審美觀。
所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僅注重對受教者進行能力的訓練,而且注重人文素養的熏陶,尤其是素養提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就需要將這兩者緊密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與高校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相一致。其改革的方向是形成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主動性與參與性,使其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都能夠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論文字數:論文編號:語種: Chinese地區:中國價格:
關鍵詞:商務英語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規范
摘要:
畢業論文格式規范
A4紙打印
論文題目(居中,黑體小二號字)
姓名(居中,楷體四號字)
專業、班級、學號(居中,楷體五號字)
指導教師:姓名(居中,楷體四號字)
摘要:(黑體五號字)內容……(楷體五號字)
關鍵詞:(黑體五號字)關鍵詞1、關鍵詞2……(楷體五號字)
正文……(宋體小四號字,行距1.5倍;文中一級標題用黑體四號字,二級標題用黑體小四號字)
參考文獻(左對齊,黑體四號字)
(圖書類的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序號] 作者名,書名(版次.),地點,出版單位,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碼;期刊類文獻的書寫格式:[序號] 作者名,文章名,期刊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示例:(宋體五號字,行距1.5倍)
[1] 劉國鈞,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閔周植.‘東方美學的前景’筆談:全球化時代東方美學的角色[J].文史哲,2001,(1):16-18.
[3] 蕭鈺.信息化邁入快車道l.. [EB/OL].(2001-12-19)[2002-04-15].
[3] JONES R M.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M].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5.
(附范文一份)
范文:
當前商業銀行成本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發展
作者
國際經濟與貿易 04361312
指導老師:名字
摘 要: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就是一種“耗費”。……
關鍵詞:商業銀行;成本;……
Abstract: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一、引言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把握住成本要素,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改變增長方式……
二、當前商業銀行成本管理現狀
(一)商業銀行是金融企業 ……
搞好銀行成本管理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完善成本計劃……
三、當前商業銀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配制……見表1。
表1 不同地區的商業銀行現狀
地區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哈爾濱 30 30 30
北京 40 40 40
四、加強商業銀行成本管理的對策
(1)通過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關鍵詞:環境設計;環境設計理論;環境美學
一、成就與問題
2012年中國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學科目錄,藝術學成為獨立學科,下設音樂、美術、設計學等門類。在學科目錄中,“環境藝術設計”更名為“環境設計”,與工業設計、工藝美術等專業并列成為設計學門類下的專業之一。之前,環境設計專業已經幾經更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時期,為室內裝飾(1957年)、之后為建筑裝飾(1958年)、建筑美術(1962年)、室內設計(1980年)、環境藝術設計(1988年)、環境設計(2012年)。其中,1988年專業名稱從室內設計改為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是將設計范圍由室內擴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內部與外部空間設計、中小尺度的公共環境與景觀園林設計等,這一調整,也是當時國內外形勢所導向,有其必然性和深遠意義。而2012年“環境藝術設計”再次更名為“環境設計”,其初衷應該是希望該專業在教學目標上更強調“環境”而淡化“藝術”。這在藝術學下的設計學科已有先例,“工業設計”也曾將“工業美術設計”中“美術”二字去掉,以強調“工業”的重要性?;仡櫄v史,1957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裝飾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為國家建設中的重點工程服務,主要從事室內與建筑外立面設計。這一期間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民族飯店等室內設計與建筑裝飾設計作品。經歷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該專業的低潮期,全中國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術專業畢業生竟然難以對口分配,當時能到城市公園綠化部門工作算是較好待遇。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中國啟動改革開放,出現由于對環境設計需求劇增而產生的設計真空,使設計學科的天平向室內設計等專業傾斜,并持續給環境設計專業帶來了近四十年的發展機遇。與同時期重要建筑常由國外建筑師領銜設計不同,大量國家級建設項目的室內外空間設計幾乎全部由中國自己培養的設計師完成。大量的設計實踐,取得了令人驚奇與矚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內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快速成長為環境設計專業中堅力量。幾個約略數字可以概括這一時期的發展:全中國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專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現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養的該專業畢業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幾人,增至現在的十余萬人;2000年后,全國與環境設計相關的設計或生產從業人員維持在一千萬人左右,產值年均二萬億元以上。[1]如果說環境設計的輝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導的設計實踐,那么存在問題也在于由于偏重實踐而欠缺對專業理論的梳理與研究。環境設計專業大多設在美術或設計類院校、少部分設在工科院校中,環境設計教學的理論主要是從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理論“拿來主義”式的應用,自有的專業理論一直沒有形成體系。以作者所在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為例,本科學生在低年級的理論課程為藝術哲學、藝術史、設計史等,高年級的理論課程為設計程序、建筑史、園林史等。針對環境設計專業自身理論研究的不足,使得學科發展與教學實踐出現一些問題,如:環境設計專業的學術地位與其對社會的巨大貢獻不相匹配;對專業水平的評價標準在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各自評價標準之間游走,缺乏本專業自成體系的評價方法與理論;部分學生或專業人員缺乏恒長的專業自信,難以終身投入環境設計事業等。
二、專業定位與理論依托
環境設計是由“環境”與“設計”二詞構成,“環境”是對“設計”的定位與約束,“設計”是對學科與學術方向的表達。環境是個總體概念,從尺度區分,可以被表述為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國土環境、生態環境等“大環境”;也可以被表述為城市環境、社區環境、建筑環境、室內環境等“小環境”。在教育部學科目錄中對環境設計服務范圍的解釋是“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等”,明確地表述環境設計專業研究所指的環境為“小環境”。無論是“大環境”或是“小環境”,“環境”是環境設計專業的關鍵詞,是專業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環境,是要研究在環境之中的所有關聯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體、物與事等各個要素在環境中的關聯關系與變化關系。關于理論與實踐孰先孰后問題,某些特定學科中,是理論指導實踐,如在物理學、化學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設計學科中,理論與實踐是交互跟進的。而在環境設計專業,實踐先行、理論跟進是目前設計專業的一般常態。在當代學科互動的大背景下,藝術設計學學科的理論體系也在進行著交叉、重構的重大調整,原有的藝術學、建筑學、園林等經典理論與原則也被不斷質疑和重新詮釋。基于此,作者認為,在環境設計的專業理論探討與教學過程中,除了已有的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理論外,應加入對當代環境學、生態學、人類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特別是強化對環境學與美學交叉研究的成果——環境美學的研究,應使環境美學成為環境設計專業的重要理論依托。對環境美學的深入研究,特別是彌補當代環境美學對中、小尺度環境與美學關系研究的空白與不足,可能是環境設計專業建構自主專業理論框架的主要基礎與路徑。
三、理論研究的重點
作者認為,當代環境美學與傳統美學的思辨與論爭對環境設計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環境設計理論研究的一部分重點應從此處開始。傳統美學是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哲學觀點探討藝術問題,運用藝術來探討美的哲學。傳統美學源遠流長,18世紀,由于康德的思想體系和啟蒙主義運動,美學開始擺脫對宗教的附屬地位,繪畫、音樂、舞蹈、藝術與設計等在此背景下獲得長足發展。時至今日,傳統美學是中國乃至世界大部分國家藝術與設計教育的主要理論來源,傳統美學的審美認知經驗和藝術規律,如對稱、均衡、節奏、對比、變化、統一等形式美原則一直左右著藝術與設計的審美方法和評價模式。長期以來,傳統美學認為:高層次審美是通過對靜止的藝術作品“無功利靜觀”而獲得,而欣賞自然環境是無法達到“無功利靜觀”的。自然環境可以被普通大眾欣賞,而藝術美只能被藝術工作者創造,并被藝術“熏陶”,懂得“美學趣味”的鑒賞者所感知,所以,藝術美始終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藝術從屬地位的另一個觀念是作為傳統美學分支的“如畫性”(Picturesque)美學觀,“如畫性”環境就是適宜入畫的環境,其主旨是像欣賞風景繪畫一樣地欣賞自然環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環境被貶低為欣賞“如畫性”環境的客體與素材,畫家從大自然中挑選出諸如高大偉岸的樹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轉的河流、巍峨的遠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畫,而人們依此“美學趣味”對大自然進行有選擇的欣賞?!叭绠嬓浴杯h境支配了人們的環境觀與欣賞文化,并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運動中達到頂峰。應當客觀地承認,“如畫性”美學觀對人們認識自然美、保護自然起到一定的歷史作用。直至當代,這一美學觀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環境審美模式,成為整體與深刻地理解生態環境的“障眼油畫布”,即使是專業人士,如環境設計專家或設計者在評價設計作品水平高低時經常有意無意地將“如畫性”作為評價依據。當代環境美學對傳統美學將自然美置于藝術美之下和“如畫性”美學觀的批判構成了其理論建構的起點。當代環境美學認為: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內在聯系與存在意義,都是美麗的,而非只有“如畫性”才是景觀;自然環境的美不僅在于傳統美學所關注的形式、線條、色彩或構圖,也在于隱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態關聯帶來的健康的美。因此,將環境審美定義為風景畫一樣的主觀審美是一種不成熟表現;除了“如畫性”景觀,包括濕地沼澤、雪山沙漠、海洋深處、平凡的日常景觀在內的一切自然環境都應該成為審美對象。應借助生態科學、地理學、自然史等知識幫助人們對自然環境進行正確、深刻的鑒賞。在此基礎上,當代環境美學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導培養人類對于自然環境具備包含倫理關懷和整體意識的新審美觀。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傳統美學對自然環境“有選擇審美”的舊有意識,使當代環境美學與環境學、生態學一道,站在了哲學理論研究的最前沿。環境美學是銜接藝術學與環境學的重要橋梁,對環境美學理論體系的深入分析與參與研究是環境設計專業教育與理論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選擇。當代全球學者對環境美學理論的研究尚屬開端,其在宏觀目標與大尺度自然環境(大環境)領域的研究比較深入,但對城市環境、人工技術環境以及中、小尺度環境(小環境)與美學關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對這些理論盲區的探討,應是當代環境設計專業理論建構的主要課題。
四、專業理念的再調整
以人為本,為人類生活而設計,是設計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設計界據此理念,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福祉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當代,以人為本的信條正在逐漸被動搖。與以往思想觀念的變革經常開始于藝術界或設計界不同,這一次變革的聲音始于生態學界,尤其是深層生態學。1973年,哲學家阿倫•奈斯發表了《淺層生態運動和深層、長遠的生態運動:一個概要》一文,該文對當代人類面臨的整體環境問題進行思考,開創了當代環境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深層生態學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首先,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與邏輯思維,“深層生態學所持的是一種整體主義的環境思想,是把整個生態圈乃至宇宙看成一個生態系統,人類只是該系統的一部分,是生態圈網上或內在關系場中的一個結。人類的生存與其他部分存在狀況緊密相連,因此,人類無權破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損害,人類也好不了。據此,人類應該對與自然的關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對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根本性變革?!盵2]其次,在對待自然資源與自然倫理問題上,深層生態學主張人類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資源由生態圈所有生命共同體共享,因此,作為具有強勢的人類應該自覺發展一種使用較少資源滿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當對資源的需求與其他生命共同體的基本需要發生沖突時,人類要學會謙讓。再之,在環境教育問題上,深層生態學認為要通過教育的方式使大眾認識到當代消費經濟的不可持續性,人類從自然環境中索取已經非常多、日常消費品已足夠充足,應該認識到當前社會發展模式、人類價值觀都是生態危機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將重點放在對環境的保護而非開發上。改變危機的方法只有對現有社會、經濟、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對待人類發展與建設問題上,深生態學呼吁應該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響環境與生態(最小干預原則)。對必須的建設行為應“手段簡樸,目的豐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已經持續幾十年,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這種狀況加速了深層生態學觀念在學術界、理論界和普通大眾中的認同感與支持率。深層生態學理念對設計界的影響早已存在,無論是理念探索、藝術創作,還是設計作品都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生態與環境問題,并從各種角度回應環境保護、生態圈生命共同體繁榮與共存等時代問題。作者認為,環境設計專業作為以“環境”為本的設計專業,應當率先從宏觀整體考量設計的本質與當代目標,適時審視“以人為本”原則是否仍可詮釋環境設計的全部責任?是否應該把對生態環境、全生態圈與生命共同體的整體利益作為新的服務目標加入專業理念中?
結語
通過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幾個結論:第一,環境設計專業是中國特有的專業,在國外學科目錄中沒有與之名稱相同的專業,而在中國,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歷史時期創建,并逐漸發展成熟的獨特學科專業。第二,環境設計專業有以設計實踐為主的專業特征,設計實踐的多元與豐富,是該專業對國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第三,環境設計專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提高,需要有其專業自身理論建設及學術支撐。除了已有的藝術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理論基礎外,也要融入對當代生態學、環境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深入探討與研究。第四,建立在對傳統美學反思與批評基礎上的當代環境美學應成為環境設計的重要理論依托,對其研究與發展,應該是環境設計專業建構自主專業理論框架的主要路徑之一,而對“以人為本”理念的質疑與修正,體現出環境設計專業對當代全球關注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的同步共行。本文試圖通過梳理環境設計發展脈絡,嘗試對其學科專業理論建設進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頗之處,希望得到關注、批評與討論,以共同促進環境設計專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曙旸等課題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楊文臣,《當代西方環境美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0
[3]雷毅,《深層生態學:闡釋與整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4]江濱,《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及教學控制體系研究》,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關鍵詞】旅游翻譯 接受美學 漢英差異
漢英語言有很多差異性,無疑增加了口譯的難度,怎么樣才能使譯文既傳達出原文的精神,又讓讀者感到通俗易懂是譯者應該深思熟慮的事情。接受美學為譯者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接受美學中的“期待視野”和“審美距離”
接受美學又被稱作“接受理論”,始于20世紀60年代。接受美學重視讀者的地位哈讀者的反映,讀者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能發揮能動性的意義的創造者。這給翻譯理論帶來了嶄新的活力,為廣大的翻譯人提供了新的視角。
作為其主要創始之一的姚斯提出了該理論的幾個重要的思想。第一個就是讀者“期待視野”,翻譯中的“期待視野”指的是讀者在接觸翻譯文本之前就已經具有的比較固定的經歷,知識和習慣等。翻譯作品如果與讀者的期待視野完全一致就缺乏新意,讀者就會失去興趣,所以好的翻譯作品與讀者的期待視野要有一定的不同,這就是“審美距離”,因為有了審美距離,讀者才可以發揮各自的想象力,給翻譯作品增添新鮮血液。這是姚斯的第二個思想。本論文主要就這兩種思想探討一下對旅游文本翻譯的的影響。
二、接受美學角度下的翻譯舉例(基于漢英語言差異)
1.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英語較漢語更注重形合,將詞的變化形式和詞匯的銜接作為基本的語言組織手段; 而漢語更加注重意合,依仗意義,即內在的邏輯關系作為組織語言的手段。形合和意合往往并存于一種語言中,但二者的作用總是各有側重。“漢語里多用意合法,連接成分并非必需;西方多用形合法,連接成分在大多數情況下屬不可缺少的”。本口譯過程中,作者很好的把握了漢英意合形合的區別,盡量使譯文符合漢語表達習慣,例如:
(1)That was the best thing anyone could ever have for the brain to remember.
這可能是任何人都會永遠銘記的最棒的經歷。
(2)These whales are cousins of the ones that the Japanese are hunting.
這些鯨魚和日本人正在捕捉的鯨魚本是一家。
(3)You don’t realize how hard can be to walk along unstable still lines until you get up here.
直到走上來,你才會知道在這種搖晃的直線上行走是多么困難了。
上面的三個英語句子用了諸如“for”、“to”、“of”等介詞連接,第三個句子甚至用了從句,這就是英語形合的表現。但是作者翻譯的時候并沒有把每個詞都翻譯出來,例如“for the brain”并沒有翻譯成“對大腦來說”。由此可見漢語更注重句子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句子形式,相較漢語,英語則更注重句子的形式和構成方式,通過連詞介詞等將各成分連接起來。譯者翻譯這樣的句子時要充分考慮到譯語讀者的期待視野,將英語句子的邏輯關系表達清楚才能滿足讀者的期待。
2.英語被動譯成主動。漢語和英語在使用上的另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語態的運用。英語是傾向于靜態的語言,而漢語則是動態的,也就是說當人稱不明確,或是為了強調動作接受者的時候英語多用被動語態,而翻譯成漢語則就應該考慮漢語的特點。接受美學強調的是讀者的反應,漢語除了極少數用“被”字句表示被動之外,大多數都是主動語態,所以譯者在口譯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滿足讀者的期待視野,即用漢語中常用的表達,例如:
(4)Absolutely,any wild animal comes into us gets released.
大多數到醫院治療的野生動物我們都會放走
(5)It’s very important the resorts ensure the surrounding wildlife is not affected and ways of travelers do not interfere.
對于度假村來說,確保不影響周圍的野生動物和游客旅游方式是很重要的。
在第一個例子中“released”是被動形式,但是譯者并沒有翻譯成“被釋放”而是翻譯成“放走”,第二個例子“affected”也是被動表示被影響,但是譯者巧妙地翻譯成了“影響”,這符合接受理論的要求。漢語讀者相比被動更傾向于用主動這種直接的方式,所以譯者翻譯的句子滿足了譯語讀者的期待,跟他們的經驗和知識是相吻合的,所以更易于接受。
三、結語
本論文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基于漢英語言差異,淺析《野外度假旅游視頻指南》的翻譯技巧。接受美學的核心思想就是突出讀者反映在文學作品中的地位,讀者的“期待視野”是譯者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好的翻譯作品技能傳達原文的精神又能滿足讀者的期待。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英語傾向于用被動,漢語多用主動,所以翻譯要合乎漢語表達習慣才能滿足讀者期待,才能被讀者接受,這是接受美學給我們的翻譯啟示。
參考文獻:
[1]Jauss,H.R.Toward the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sota: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83.
論文內容摘要:文章針對當前城市建設以及環境陶藝存在的問題,論述了自然意識在環境陶藝創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的自然觀,提示出自然意識將有助于環境陶藝更好地把握人文與生態的關系。
21世紀是一個公共藝術到來的時代。隨著公眾參與到公共事物中去的主動性大大加強,藝術與公眾的距離也將越來越近?,F代陶藝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正積極參與到公共藝術建設中。藝術理論家皮道堅先生在《拓展眼界的當代陶藝》中指出:“在當代藝術的諸多方式中,現代陶藝是唯一具有原始性、現代性和公共性的一種方式?!边@是一個重要的觀點,他在文中還指出,由于陶藝語言的“天然公共性”,使陶藝成為當代藝術聯系社會和公眾的一個重要通道。由于陶藝在歷史上具有的“天然的公共性”如普及性、日常生活化,以及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與公眾所產生的親和力,使它更容易地介入公共空間,介入環境藝術。
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熱潮,公共藝術呈現出相當活躍的態勢。陶藝由于材料的獨特與藝術語言的多樣化,使它更容易參與到公共藝術中,并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碍h境陶藝”也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環境陶藝和環境雕塑一樣成為目前公共藝術中,運用較多的藝術形式。然而環境陶藝的出現與其他環境藝術形式一樣,由于受到創作者現代主義觀念以及城市建設中決策者公共意識等因素的影響,環境陶藝并未像想象的那樣健康的發展。審視當前的環境陶藝的現狀其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自然意識,有些決策者和創作者多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缺少對城市的人文、歷史、生態等多方面考慮。一些景觀的設置完全屬于權宜之計。在公共藝術中增強自然意識是時代的呼喚,是中國社會人文精神的延續。
一、自然意識在現代環境陶藝創作的重要性
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它是在西方現代陶藝的影響下產生的,因此,它也具有明顯的現代主義特點?,F代主義崇尚科學與理性,張揚了人作為世界主宰的“主體性”價值和意義,在承認現代主義對于推動文明進步和創造舒適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現代主義在不懈的創新激情支配下,在不斷地向自然攫取的過程中,使自己陷入重重的自然危機和社會危機之中。自然與生態問題越來越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當下中國的城市環境建設正進行著破舊立新的發展過程,有些城市在幾年之間就面目全非讓人來不及適應,過去樹立的不銹鋼雕塑等街頭景觀慢慢地在消失,換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樹木、草地。人們在擁擠的城市空間中,更渴望貼近自然。自然意識在現代人們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強烈了。環境陶藝的創作者多數從事現代陶藝創作,在他們藝術創作中都有較明顯的現代主義表現色彩。過于注重個人風格的表現,過于強調作品形式趣味,忽視了作品與環境的聯系,甚至形成較強烈的視覺反差,就不能起到美化環境的目的。比如,景德鎮就是一個較典型的城市。景德鎮歷史文化悠久,彰顯其文化個性的陶瓷成為城市公共藝術的重要材料和手段。這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這里陶瓷絕不僅僅是一種材料,它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感化的歷史符號。將陶藝這種藝術語言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間,對于形成景德鎮特殊的城市面貌和獨特城市文化個性方面是極為有利的。這本是件好事,但當你發現街頭巷尾到處是景觀陶藝,或者在破爛不堪的一堆建筑物前放置一組環境陶藝,甚至連交通工具紅綠燈柱都用青花來裝飾時,你會覺得這些景觀并沒有讓你感到視覺的愉悅和神情的安寧。這大概就是城市建設決策者和環境藝術設計者自然意識淡薄的綜合表現。
事實上,作為構成人類精神寄托和文化審美的環境陶藝,是城市文化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戶外大型陶藝及其景觀陶藝的設計,應該考慮到對城市生態自然環境的適應與愛護,盡量避免對生態和土地的任意占用、改變和破壞。只有人們能從城市長遠的、健康的生態理念出發,在陶藝的形態及其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上進行變革的思考,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與自然生態環境相互交融和共生的陶藝形態。近些年,國家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方針,就是提倡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城市是為人而設立的,人為了美好生活而聚集在城市,但長期的以物質生產為核心的城市生活忽視了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如今,以人為本的問題已提到了當代城市文化發展的中心地位,這是當代城市文化的最廣大受眾為主體的城市建設的自覺。在這個時代主題的要求下,增強自然意識對當下環境陶藝創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自然觀對環境陶藝創作的啟示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自然觀來源于老莊的道家思想。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章二十五》),并不是說“道”之上還有“自然”,而是說“道”之法是“自然”,就在于“自然”。這樣,“自然”就作為道的根本法則,根本性質確定下來了。莊子對天道的種種追問,如“天其運乎?地其處乎?”“云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都在于揭示“道法自然”的宗旨。以境界為美,以體驗為審美,以自然為美的極致,這是道家的美學體系,其實也就是中國古代的美學體系。顯然,道家不僅是奠定了中國傳統美學的哲學基礎,而且也確定了中國傳統美學的思想體系。道家美學的自然觀的最基本含義是反對雕琢造作,提倡化工成物。這層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古代一切有見識、有貢獻的理論家和藝術家無不以“自然”為美。傳統美學思想構筑了中國古典園林和環境的審美理念,它體現出來的親近自然,以自然中的山石花木撫藉心靈的審美思想是值得傳承的?,F在,城市建設越來越強調生態性,城市規劃留有大片綠化用地、景觀用地、自然生態區等,這既給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創造了更大的舞臺,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環境陶藝藝術應該從傳統美學思想中得到啟示,因地制宜,順物自然,使藝術作品更好地融入到環境和空間中。
中國古代造園法則中有“相地”“因借”的概念,造園必先相地,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構園得體”,這種觀點對環境陶藝創作是有啟發意義的。環境陶藝要與環境充分地結合,只有在對環境有了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夠提出環境陶藝的規劃和設想?!耙蚪琛笔侵冈靾@要因地制宜,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勢而設計園林?!跋嗟亍焙汀耙蚪琛钡姆▌t都體現了順應自然,融入自然的審美理念。這一審美法則對于當下環境陶藝創作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當前的環境陶藝創作與環境的分離是有些嚴重的,如某些城市街頭景觀陶藝就是一件較失敗的環境陶藝。首先,在設計時沒有從“相地”角度去考慮,它周邊都是建筑物,是一個比較擁擠的空間,在這里進行景觀設計時應該考慮使景觀小而簡潔一些,藝術語言也盡可能單純些。然而這件景觀陶藝卻占據了很大的空間,使這一環境顯得更加擁擠。再者,由陶藝墻組成的景觀陶藝是幾位作者合作創作的,每位作者都極力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而使整件作品顯得非常零亂??梢韵胂?,在一個交通擁擠的街頭放置這樣一組景觀陶藝會給市民帶來怎樣的視覺感受。相反,在該城市另一大道上的一些景觀陶藝就顯得很得體,在連綿的山林和寬大的馬路當中放置了幾件具有典型景德鎮文化特色的景觀陶藝,這既使整個環境顯得格外幽雅,又提升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傳統造園的思想體現了不為物累、任其意遣,散淡、自如、疏放,以意覓景、憑心游園、意有所得、悠然忘歸的審美境界,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古人曾經創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有詩意的理想家園。
結語
20世紀以來,工業文明的發展日益加深了人類對于自身孤獨處境的感受,迷惘的現代人從心理萌發出關心自己的生存處境,尋找真正的自我、返璞歸真的愿望。如何尋到失落的家園。傳統美學思想的自然觀為我們找尋理想家園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現代環境陶藝作為時代、社會、文化和藝術的綜合體,賦予城市環境空間的精神內涵和藝術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質量。加強環境陶藝的自然意識,為大眾構建一個美好的城市生態空間,使人的精神與自然和諧,引導人去追求一種美的人生境界,獲得一種詩意的都市棲居,才能真正實現公共環境陶藝對人的終級關懷。
參考文獻:
關鍵詞:低碳環境 食品包裝 設計 綠色特征
檢 索:.cn
2010年愛爾蘭皇家科學院孫大文院士在第六屆世界華人論壇上提出了“低碳食品體系”的概念,即包括生產、加工、包裝消費在內的各個主要環節建立具有最小溫室氣體輸出的經濟體系。其中食品包裝作為一個重要環節,具有產量大、普及和更新換代快的特點。目前,綠色食品包裝設計是包裝設計的主流,涉及到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在生產、流通、銷售和消費領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商品和藝術相結合的雙重性。如何系統地對食品包裝進行綠色設計,避免浪費和污染環境,已成為食品包裝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認識食品包裝設計的綠色特征是保持食品包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一、注重環境保護
食品包裝綠色設計要求從生產到使用乃至廢棄、回收處理的各個環節都對環境無害或危害甚小,其評價按當代國際社會公認的環保標準進行,即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選用清潔的原料、清潔的工藝過程,從設計上應保證用戶在使用該產品的全過程中不產生環境污染或只有允許的微小污染,并同時保證產品在報廢、回收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最少。
目前,我國突出的環境污染是與食品有很大關聯的“塑料垃圾白色污染”問題。為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在保證商品使用、衛生和安全性能完好的前提下,在生產過程必須選用環境友好型材料進行食品包裝,例如紙質包裝材料、資源廣闊的竹類包裝材料、“零度包裝”包裝材料。這不僅有利于回收,而且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另外,隨著我國環保意識的增強,功能化、環?;昂啽慊陌b形式逐漸成為主流,發展具有制造工藝簡單、使用方便、保鮮效果好、易降解、節約能源、安全、衛生等特點的新型食品包裝材料將是今后的重點。
二、材料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定:“發展循環經濟應當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和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按照減量化優先的原則實施?!痹诘吞辑h保時代,食品包裝綠色設計應盡量減少材料、資源的消耗量,盡量減少使用材料的種類,使用減量化技術(即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遵循“小就是美”,“少就是好”的原則,特別是稀有昂貴材料及有毒、有害材料的種類和用量。
長期以來,我國包裝設計十分注重提高品牌吸引力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造成了產品過度包裝的現象。例如,中秋節的月餅禮盒,其包裝多數制作精美,材質各異,造型繁復,雖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但節后其回收處理卻成了棘手的問題,不但浪費資源,而且加大了回收的難度和成本,一些處理方法(如焚燒、填埋等)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設計師應該高度關注這一類問題,進行包裝設計時在保證產品包裝使用功能的同時,不僅要嚴格依據美學法則做到構圖布局合理,包裝形象新穎獨特,色彩鮮明且有感染力,造型美觀而實用等,而且選材方面必須遵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保證包裝材料對環境的友好性。另外,相關部門也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政策及法規來規范包裝設計,擺脫包裝行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長方式。
三、采用先進科學技術
食品包裝綠色設計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滿足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是贏得市場競爭的前提,并且具有如下優勢:(1)保證實現用戶要求的全部使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2)先進科技可以減少環境污染;(3)可避免原材料及自然資源的浪費;(4)由于環境也是生產力,先進工藝的應用會直接或間接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5)在競爭激烈的食品加工行業,能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效率。因此,使食品包裝設計具備綠色特征必須要因地制宜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加強應用研究和管理,才能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確保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及健康
綠色食品包裝設計首先必須考慮的是食品的安全問題,包括結構設計、材料選擇、生產制造和使用的各個環節上均采用先進、有效的安全技術,實現產品安全本質化,確保用戶或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和衛生問題,尤其是作為保證食品安全及衛生重要手段的食品容器和食品包裝材料更是得了廣泛的重視。目前,我國食品包裝時食品接觸包裝材料以及材料表面的涂層材料,合格包裝容器設計及材料的選用,首先可以保護食品不受外界的污染,并使食品本身的水分、成分、品質等特性不發生改變。其次,由于包裝材料本身的化學成分會向食品發生遷移,合格的包裝材料不會破壞到食品的衛生。再次,與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相關食品用工具、設備也必須符合衛生標準和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進一步確保消費者人身安全及健康。除此之外,包裝上的圖案、文字及色彩的運用由于對消費者的心理會起到引導作用,因此這方面的安全性設計也不容忽視。
五、人機工程學和設計美學結合運用
現代社會需要的食品包裝綠色設計必須將人機工程學與設計美學相結合,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機和諧性和美的外觀特性,使用戶在使用該產品時感覺舒適、輕松愉快、誤操作率小,具有最高綜合工效。
(一)設計美學
設計美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產物,不是經濟領域、科學技術領域或單純的形式美等單一性因素所決定的,它是與材料的發現、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作為主體的人在社會實踐中表現的合乎規律性和目的性的自由創造,以及自然的任何過程中形成的自身審美能力等多種因素緊密聯系在一起,也可以說是這些因素的統一。包裝設計將材料的選用、結構和功能的定位、使用對象和使用方式,以及與環境的關系處理等方面都考慮在設計的范圍內,必須符合科學技術的規律及使用功能。因此,對設計美的評價應該從多層次、多角度和多方面來考察[8]。
(二)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時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學科。人機工程學可以為食品包裝綠色設計提供有關人和人機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設計依據,可以從科學的角度指導設計,為設計出來的綠色包裝更為科學、合理、適合人使用,能夠把一切可能給使用者造成危險或不便等方面的因素消滅在設計的過程中。因此,食品包裝綠色設計必須進行人機分析,涉及產品生產、銷售和使用中的功能、成本、材料、工藝、生產、銷售、使用、回收、形態和色彩等各種因素。
六、具備可拆卸功能及方便使用和運輸
良好的可拆卸性在現代生產可持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已成為現代機械設計的重要分支。具備良好的可拆卸性設計的產品可大量、可重復利用零部件,避免浪費及廢棄物處理不當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是否具有良好可拆卸性是衡量一個產品綠色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七、適應市場需求
食品包裝綠色設計必須適應市場需求,隨市場的發展而變化,設計制作成本達到最低,讓消費者愿意買、買得起、用得起,甚至報廢時扔得起,即具有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最小的全程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八、擁有多生命周期
產品的生命周期是產品從其產生到完全失去使用價值而報廢的時間過程,而綠色產品則擁有多生命周期,這是與傳統概念的產品相區別的一大屬性。普通產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本代產品從設計、制造、裝配、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為止所經歷的全部時間,即是從“搖籃到墳墓”的所有階段。而綠色產品的生命周期不但包括本代產品的生命周期的全部時間,而且還包括報廢或停止使用以后、產品或其有關零件在換代或以后各代產品中的循環使用或循環利用的時間、簡稱“回用時間”,即從“搖籃到再現”的所有階段。
結語
綠色食品包裝設計是全面實現綠色產品各基本特征的設計,確保了環保要求和材料、資源、能源最優利用或重復利用等方面的并行設計,能夠迎合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光輝事業。
注釋
1 張建華:《綠色產品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綠色設計理論體系》,84~85頁,《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0-4(28)。
2 李新:《新型食品包裝材料:零度包裝》,89頁,《中國包裝》,2002-3(22)。
3 黃家莉:《果蔬包裝材料研究進展》,111~113頁,《包裝工程》,2010-1(31)。
4 黃勝文:《格力空調包裝設計在低碳環保時代中發展》,19~20頁,《中國包裝工業》,2010-11(191)。
5 宋萍:《包裝設計評價體系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0。
6 韓維生:《板式家具的綠色特征》,66~68頁,《陜西林業科技》,2002-1(141)。
7 樊永祥:《國內外食品包裝材料安全管理狀況及對策分析》,342~345頁,《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6-4(18)。
8 陸家桂:《設計概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9 周莉:《關于人機工程學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