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9:41: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班主任論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陳娟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七圣學區朱家山小學
摘要: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
作在小學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校的文化教育、思想品德以及課外活動都離不開班主任工作,把一個班級的幾十名學生組織
成一個堅強的集體,把他們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壞,要管理好一個班級,
尤其是農村小學的班級,班主任工作非常關鍵。
關鍵詞:自身素質;班風學風;犯錯誤;師生交流;家訪
農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村小學教
學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搞好農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
級管理。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認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得
失。在這里我談談自己任班主任以來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首先,班主任自身要練好”內功”?!肮び破涫?,必先利
其器。”其實,班級管理也是一樣的。班級的管理,一定不是個
力氣活,而是方法的博弈,智力對抗,思緒的對接,思想的交鋒。
沒有一定的方法而管理班級,失敗是必然的。如果想做一個相對
成功的班主任,就必須能夠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甚或管理智慧。
要做好班級各項工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班主任自身建設的關
鍵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樹立班主任的權威。這種權威不同
于上下級之間形成的行政權力, 而是班主任知識豐富、 能力超眾、
人格高尚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的使人敬服的聲譽和威望,它是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無形資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師,而教師是知
識的傳播者,是智慧的化身。這正是班主任權威產生的前提。如
果班主任能夠通過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這種權
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則學生是
很難同他積極合作的。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做知識的富有
者。加強師德修養,做學生為人的楷模。馬卡連柯也說:“教師
的個人榜樣,乃是使青年心靈開拓結果的陽光?!蔽乙宰约旱难?/p>
行舉止,在一步步地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導著學生,使學生養成
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要正班風,樹學風。良好的班級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班
風,因此在每學期開始,學生、班主任統一思想,達成共識,使
班級的班風積極向上,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教師的教育教學目
的明確,大家齊心協力,刻苦學習,互幫互助,班上才會形成一
股濃郁的學習氛圍。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及時
抓住學生點滴的情緒變化,及時解決問題。班級管理就是對學生
思想的引領。其實,我們班級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管,就是為
了達到在班主任不管的情況下,學生依然能夠自覺,依然能夠按
照平時的要求自覺的去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能夠按照自己的良
好的習慣去學習、工作和生活。在多年的班級管理中,給我感受
最深的一點,就是如果教師能夠做好了學生的思想工作,老師和
學生的認識一致,形成共識。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形成,與班主
任善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分不開。班級是學生參加學習
活動的主要陣地。 學習生活常規管理得好, 可以培養優良的學風,
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
我們還要學會允許學生犯錯誤。不犯錯誤的人是不存在的,
這一點盡管我們自己是非常明白的,可是一旦看到學生們犯了錯
誤,就會氣不打一處來,就會抱怨學生們根本就不會或者說是不
能自我管理。其實,這也可能是愛之深,恨之切吧。總是希望學
生們會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學生的自我
管理,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們正是
在認識、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反觀一下自己的成長道
路,有哪一個人沒有犯過錯?有哪一個人是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指
導模式完全成長起來的。學生犯錯誤,說明他們正在成長,班主
任應該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就像是果實也必須要經過春夏間的風
雨,才能有秋季的收獲一樣。再者,一味地只會按照班主任的要
求行事的學生,往往缺乏自立能力,缺少獨立能力。對于學生將
來的發展也往往是無益的。“聽話是優點,太聽話就是缺點”,
這句話,從班級管理這個角度來說,也很值得我們思考的。
加強師生交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工作中,班主任要
主動親近學生,通過跟他們做游戲、聊天,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
關心他們學習生活、課外生活;通過活動觀察,不但能掌握班上
的總體動態,而且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
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
做到正直無私,使學生對自己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自己是值得
信賴的老師,又把自己當作好朋友。在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中,客
觀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差異,比如家庭的經濟條件的好壞、學習成
績的優劣等,這些差異應是班主任有針對性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
出發點和立足點,而不是班主任對學生采取不同標準的依據。作
為班主任,如果對家庭經濟條件不一樣、家庭社會背景不一樣、
學業成績不一樣的學生采取不平等的待遇,勢必極大地傷害學生
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列夫•贊科夫有句名言:“漂亮的孩子人人都
愛,而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睈凼墙逃撵`魂,
師愛是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級工作
中,要特別重視后進生的轉變,因為后進生心理素質、知識基礎
都與其他同學有所差距。
此外,我們還要做好家訪等班主任工作。家訪是學校、家長、
學生聯系的紐帶。由于農村家庭文化層次的特殊化,在家訪時應
給家長灌輸一些現代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教育孩
子,怎樣教育孩子,并隨時與老師配合、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
學習行為。其次,還應適時召開家長會,開會時,家長和科任教
師有說不完的話,用這種談話方式老師會及時回答家長提出的問
題,取得家長的好評,收到良好的效應,交流溝通多了,就能了
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
其不良行為。
學生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要學生成長,我們首先要讓自
己成長,教育的技巧及成功來源于教師真摯之情,這種情會激發
學生前進的信心,幫助他們揚起遠航的風帆!還會促使我們不斷
在班主任工作思路上推陳出新。我將會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
更加努力地面對農村班主任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白云霞.班級管理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D];華東師范大
學;2003年.
[2]章進德.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一種嘗試[J];江西教育;1985
年12期.
感謝學校給了我們競聘上崗的機會,我競聘的崗位是——主任教師。
申報理由如下:
1、熱愛教育教學工作,個人教學風格明顯,學生滿意度超過95%。
2、在校內舉行“杜威與綜合實踐活動”學術講座,在全市宣講選拔活動中獲一等獎,跟隨專家宣講團到昌邑、高密、諸城、安丘等縣市區進行人生規劃宣講。
3、獲得市教學能手稱號,獲全市人生規劃優質課一等獎第一名。一學期聽課23節,能帶動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
4、**年參與的“性格解析與中學生成長”課題通過市級鑒定,擔任課題組長的“學會做人的新德育研究”通過市級審核,批準開題。有擔任課題實驗研究子課題主持人的能力。
5、能勝任班主任工作,全年帶班27次,優秀班級次數占帶班總次數的92.59%,創造性開展德育工作,形成有特色的班級管理模式,被評為“模范班主任”。
我是**年從大學畢業來校工作的,工作七年來,
從剛剛開始時的“說文論語”“文學漫話”到如今的“職業啟蒙”、“戲劇天地”、“口才訓練”、“規范普通話”,在課程的開發上我努力尋找語文學科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結合點,并不斷拓展新的領域,。
從**年的市優質課到2007年的“市語文學科教學能手”,再到**年人生規劃市優質課評比第一名,在課堂的控制方面我不斷探索,敢于實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從**年撰寫的案例第一次獲得市級一等獎到案例、論文多次獲獎、經常發表,參與的校本課程獲得市級二等獎,在教學研究的道路上我一路走來,堅持不懈,收獲頗豐。
工作七年來,為了提升自我素質,我報考攻讀教育碩士學位,明年即將畢業。
為了建立與學生的長期聯系,我建立了自己的網絡博客,用文字引領學生的心路歷程,訪問量已超萬人。為了挑戰自我,我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人生規劃宣講團選拔活動講演比賽,獲得一等獎,參加了教育局工會組織的市直學?!拔业膶W生我的愛”演講比賽獲得二等獎。
此外,我還與郝月元老師共同負責學校的“校園之聲”廣播站的日常工作,連續兩年和劉彥老師共同設計初中生、小學生學生實踐活動成長錄,與幾位老師一起為學校爭創市教育局創新燎原獎并作為學校代表參加了市推介會,與安穎老師共同擔任了學校的講解員,盡我所能為學校服務,在工作中磨練意志,收獲成熟。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最美教師”評選活動,樹立、宣傳一批典型的高素質教師楷模,對他們奉獻教育的情懷給予褒揚和鼓勵,為廣大教師樹立起身邊的榜樣,努力建設“才正品高人和德美”的教師隊伍,進一步掀起人人爭做“最美教師”的熱潮。
二、評選范圍
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學一線的專任教師(不含中層正職及以上行政領導)。每校推薦1名。
三、評選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從事教育教學工作5周年(即2013年9月前任教)以上;
2.職業道德高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校為家,愛生如子,教學態度認真,治學嚴謹,教書育人,認真履行教師崗位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敬業精神,從未參與有償家教活動,近三年(2017年9月—2018年7月學年度)師德考核評價需有二次(含)以上為優秀;
3.堅守教學第一線。積極參與一線教學,一直都承擔了一門及以上課程的教學任務,周課時工作量達到本校教師的平均工作量;
4.教學業務精湛。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效果優良。講課條理清晰,語言規范,邏輯性強,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能夠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二)業績條件
1.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教科研成果在區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個人任教以來有兩篇(含)以上學術論文(經驗總結)在市級(含)以上獲獎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
2.教學業績突出,成績顯著。個人任教學科質量連續多年在本校同學科中名列前茅,深得學生、家長及同行的認可。近五年來(2013年9月—2018年7月學年度):
(1)個人教育教學業績綜合評價有三個(含)以上為一檔;
(2)個人獲區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十佳教師”、“十佳班主任”等榮譽不少于二次;
(3)被市級(含)以上人民政府或市級(含)以上相關部門授予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四、評選組織與評選辦法
(一)組織領導
成立xx區“最美教師”評選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擔任,其他局領導為副組長,人事股、辦公室、監察室、教研室、教育工會負責人為成員。評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人事股,具體負責“最美教師”的評選組織工作。
(二)推薦評選程序
1.學校提名推薦階段(2018年7月25日前)。各學校成立推薦領導小組,參照評選條件從本校范圍內提名推薦1名教師作為xx區“最美教師”候選人,學校需將擬推薦人的相關信息在校內予以公示(不少于3天)。候選人須填寫“最美教師”候選人推薦表,并提供1000字左右的先進事跡材料。提交參評教師的學歷學位證書、獲獎證書等原件及復印件;論文論著及教科研獲獎證件等材料。
2.組織考核評選階段(2018年7月26日—8月15日)。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到各候選人所在校了解、聽取廣大教師的意見,對候選人評選資格和申報材料進行審查并將審查結果報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在聽取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的基礎上,依據評選條件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評選出全區“最美教師”,在“xx教育”微信公眾號上公示一周無異議后,提交局務會研究同意批準。
3.表彰階段(2018年9月)。根據評選結果,舉辦xx區“最美教師”頒獎活動,對獲評“最美教師”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
五、義務與待遇
(一)優先從區“最美教師”中推薦人選參加省、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等榮譽評選活動。
(二)“最美教師”由區教育體育局統一頒發榮譽證書。
(三)同等條件下,榮獲區“最美教師”稱號的教師在職稱評聘、職務晉升時予以優先考慮。
(四)“最美教師”要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活動,積極參加區教體局組織的培訓講座及送教下鄉等活動。
(五)“最美教師”要撰寫經驗材料進行經驗交流。
(六)適時舉行“最美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并赴全區各校作事跡報告。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白蠲澜處煛痹u選工作是一項嚴肅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各校一定要高度重視,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總體要求,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把真正優秀的人才選拔上來。
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學習和領悟黨的十六大精神,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推進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抓熱點,努力推進課程改革。
1、繼續進行"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的研究與實驗。
(1)學習階段。
A、外出學習。組織有關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新課程標準培訓及學科培訓,并在回校
后作幅射培訓。
B、組織學習。組織教師(尤其是實驗教師)對課改案例進行分析研究。
C、教師自學。學習各課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標準解讀、新的教學參考、教學雜志上
的有關文章,進一步明確課改精神。本學期每位教師完成理論摘記10張。
(2)活動階段。
A、熱點問題研討。每位教師尋找一個熱點小問題進行教學研究,可以是一個典型案例、一項經驗總結、一種成功做法、一次難忘經歷、一種典型現象等,以周記的形式加以撰寫,學校將組織人員進行批閱,對于優秀的文章將組織交流,并推薦發表。
B、課堂教學展示。學校每位教師都要上校級研究課。(詳見學校教研活動要求)
(3)總結階段??偨Y我校一年來的課改工作。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綜合實踐包括以下幾個指定領域: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
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隊活動、學校傳統活動(科
技節、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
康活動等等。對于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力求形成一個系列。
(二)抓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
(1)教研組。
A、有計劃:組長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結合本組、本學科的特點,制訂教研活動
計劃。
B、有數量:每兩周組織一次活動。
C、有質量:以課改研究為重點內容,依托課堂教學,每次活動有中心議題,有
主講老師,大家有收獲。
(2)備課組。
A、備教學方法。如同一內容的不同教法,不同課型的不同教法,某種課型的典
型教法。
B、備作業設計。精心設計作業練習,備課組內作業相對統一,壓縮死記硬背知
識,增加綜合能力檢測內容,實施彈性作業。
C、備命題測試。加強命題研究,努力吃透課標、教材精神,編印質量較高的測
試卷。
為了便于檢查,每次活動時請各組認真做好活動記錄。
2、抓學生作業質量。
學生作業,一方面反映了老師的教學情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此,要求老師作業布置精當,批改及時、認真,并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特別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低年級:①書寫工整,格式規范,保持書簿整潔。②思想集中,獨立、按時完成。③初步養成又快又好的作業習慣。④錯了能訂正。中年級:①書寫工整,格式規范,保持書簿整潔。②思想集中,獨立、按時完成。③養成又快又好的作業習慣。④做完后,自己檢查。⑤錯了能及時訂正。高年級:①書寫工整,格式規范,保持書簿整潔。②思想集中,獨立、按時完成。③養成又快又好的作業習慣。④做完后,自己檢查。⑤錯了認真分析原因,及時訂正。
3、抓學生基本能力的形成。
(1)寫字能力。
每天安排學生不少于20分鐘的寫字時間,有老師作指導,努力使學生的字寫得"入規、入軌、入體"。
(2)閱讀能力。
注重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利用好學校圖書館,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認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前2分鐘朗讀古詩文繼續進行。
(3)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要重視培養學生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讓他們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本學期可以著重進行以下幾方面的研究:①口語交際訓練的渠道。②口語交際訓練的方式。③口語交際教學應避免的幾種傾響。
(4)數學探索與應用能力
訂好、用好《小學生數學報》,在上課時及作業布置中進行適當的滲透。因材施教,加強對尖子生的培養,讓他們掌握書上的加量題及其它有一定難度的思維訓練題。
(5)應用題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應用題的教學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特別重視直覺思維與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并著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獨創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6)英語綜合能力。
加強英語的雙基訓練,高質量地完成英語練習冊。重視英語詞匯教學,舉行三、四、五、六年級百詞競賽。加強對學生的口語訓練,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練習。教學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加強學習習慣、毅力的培養。
(三)加強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師資水平。
1、抓名優教師的培養,促教師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加強校內青藍結對教師和參加名師工程教師的管理,加強梯隊建設,對已取得各項稱號的教師要提高層次,確定名單,落實目標責任。
2、校本培訓與橫向交流學習相結合,定期選派教師赴結對子學校培訓,繼續為教師外出學習提供機會,但要注重實效,返校后要交流幅射。
3、對照新課標繼續開展教研活動,讓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每個教師身上,實踐在每一節課堂上。爭取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創出佳績。
4、著力于青年教師的業務培訓。做好三年達標青年教師的理論學習與考核工作,結合學科特點開展新教師基本功訓練和競賽活動,結合教學實際啟動新一輪基本功訓練。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一月份:
1、 全體教師“七認真”隨機檢查
2、 教學質量隨機抽測
3、 迎接教育局隨機專題調研
4、 “走進新課程”系列研討活動
九月份:
1、 舉行開學典禮,明確新學期目標,正常教學秩序
2、 各科制定教學及進度計劃,各教研組制定工作計劃
3、 分別召開辦公室主任、教研組長、班主任等各條線會議
4、 期初教學“七認真”檢查
5、 組織沙洲片99屆語文青年教師評優課活動。
6、 慶祝第十九個教師節。
7、 組織參加張家港市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8、 召開一年級學生家長會。
9、 組織學生參加第十五屆“國際和平周”全國中小學(江蘇賽區)“金鑰匙”科技競賽初賽活動。
10、 組織教師參加市小學數學青年骨干教師評優活動(5年以內)。
11、 組織教師參加市新教材師資培訓。
十月份:
1、 慶祝國慶、少先隊建隊54周年。
2、 組織教師參加市科學探究評優課活動。
3、 參加市組織的藝術課課件比賽及藝術課評優課。
4、 參加市中小學籃球比賽。
5、 技教育論文評比
6、 組織教壇新秀上示范課活動。
7、 對學生進行法治、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8、 組織教師外出聽課活動。
十一月份:
1、 參加市二年級學生鉛筆字比賽。
2、 對教學質量進行期中抽測。
3、 參加市中小學乒乓球賽
4、 組織語文青年教師參加基本功競賽。
5、 部分村校舉辦素質教育現場會。
6、 組織教師參加市小學語文論文、案例評比活動。
7、 組織教師參加科學教學論文評比活動。
8、 組織學生參加市“伴我成長雙語作文”比賽。
9、 市英語青年教師(35周歲以下)朗讀選拔賽。
10、英語教師聽說讀寫基本功競賽。
11、市中小學優秀體育論文評比。
十二月份:
1、 舉辦樂余中心小學第四屆讀書節活動。
2、 組織召開全鎮班主任經驗交流會。
3、 組織教師參加全鎮“小論文”評比活動,編印素質教育論文集等。
4、 組織學生參加冬季三項比賽。
5、 進行學生英語4會單詞達標活動。
6、 初擬學生評語。
一月份:
1、 慶祝元旦
2、 期末復習考試,質量分析。
3、 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等
4、 結算代辦費、做好校產登記管理工作。
5、 進行教師業務考核,兌現崗位考核獎。
6、 部署師生寒假生活。
【關 鍵 詞】流動兒童;學校適應;影響因素;措施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2-0056-02
流動兒童的流動使其學習、生活的多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其適應問題已經引起社會關注[1][2][3]。本研究將考察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現狀及其現實性影響因素。
一、對象和方法
1. 對象。義烏市3~6年級372名流動兒童,男生188人,女生184人。
2. 測量工具。
(1)學生學校適應教師評定量表。根據Hightower等人的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 2.1修訂而成,量表采用五級記分。四個分量表分別測量學生學校適應的任務取向、行為控制、自表能力、同伴社交能力。唐浪(2004)對該量表進行了中文版的修訂[4]。在使用時對量表進行的統計學檢驗表明其適用于本研究。
(2)流動兒童基本情況調查問卷。該問卷包括流動兒童的性別、就讀學校類型、父母職業、家校聯系緊密度、心理求助意愿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3. 施測程序。請班主任協助對其所在班級較熟悉的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進行評價。流動兒童基本情況調查問卷以班集體施測,之后剔除沒有被教師評定到的學生對象。
4. 統計處理。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處理。
二、結果
1. 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的一般資料。統計分析得出,流動兒童學校適應在總量表和四個分量表的得分都超過了平均數。
在性別上,流動兒童的學校適應在總分以及分量表上的得分都存在顯著差異,且女性兒童的學校適應水平明顯高于男性兒童(總量表分:t=-5.539, p0.001,男女兒童平均數分別為125.36和134.52;任務取向:t=-4.952, p0.001,男女兒童平均數分別為31.04和33.80;行為控制:t=-5.592,p0.001,男女兒童平均數分別為30.94和33.37;自表能力:t=-3.873,p0.001,男女兒童平均數分別為29.72和31.61;同伴社交:t=-3.979,p0.001,男女兒童平均數分別為33.66和35.74)。
對流動兒童學校與當地普通學校的流動兒童學校適應進行比較發現,總分以及四個分量表上均存在顯著差異,流動兒童學校的兒童得分高于普通學校的兒童(總量表分:t=10.825, p0.05,專門學校與普通學校兒童平均數分別為131.22和120.40;任務取向:t=2.693, p0.05,專門學校與普通學校兒童平均數分別為32.57和29.87;行為控制:t=2.798,p0.05,專門學校與普通學校兒童平均數分別為32.70和29.90;自表能力:t=2.163,p0.05,專門學校與普通學校兒童平均數分別為31.07和28.90;同伴社交:t=3.171,p0.05,專門學校與普通學校兒童平均數分別為34.89和31.71)。
方差分析表明,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總分以及在四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在不同父、母親職業上都存在顯著差異。統計結果為:總量表分,父親職業為F=10.105, p0.01,母親職業為F=22.932, p0.01;任務取向:父親職業為F=8.565, p0.01,母親職業為F=27.386, p0.01;行為控制,父親職業為F=4.479, p0.05,母親職業為F=7.791, p0.01;自表能力,父親職業為F=10. 054, p0.01,母親職業為F=15.744, p0.01;同伴社交,父親職業為F=6.169, p0.01,母親職業為F=17.143, p0.01。多重比較發現:無論父親還是母親職業為打工者的流動兒童學校適應水平較低。
就家校聯系程度而言,統計表明在學校適應總分和四個分量表上都表現出了家校聯系程度不同之間的顯著差異。總量表分:F=12.490, p0.01;任務取向:F=12.351, p0.01;行為控制:F=5.617, p0.01;自表能力:F=4. 501, p0.05;同伴社交:F=18.216, p0.01。多重比較發現:不同家校聯系程度的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總分以及在任務取向、同伴社交兩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家校聯系越緊密其表現越好。
在流動兒童遇到問題求助于老師、同學或自己方面,統計表明其適應總分及在四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偭勘矸郑篎=13.113, p0.01;任務取向:F=3.027, p0.05;行為控制:F=27.312, p0.01;自表能力:F=3.847, p0.05;同伴社交:F=18.637, p0.01。多重比較發現:在學校適應總分和任務取向、行為控制、同伴社交三個分量表均呈現出求助于老師的兒童得分高于遇到問題自己解決或求助于同學的兒童。
2. 學校適應與父母職業、家校聯系、心理求助的相關。
學校適應與父母職業、家校聯系及心理求助的相關
由附表可知,母親職業與學校適應的各方面都存在顯著相關。其它因素也均與總分顯著相關。說明所考察的四個因素總體上均對學生的學校適應有較大影響,其中母親職業影響尤為顯著。
三、討論
本研究表明:男性流動兒童學校適應水平顯著低于女性兒童,已有也證明男性兒童的一些心理水平低于女性兒童[5][6][7],這可能由于小學階段的女孩子身心發育早于男孩子,因此女孩更可能表現出相對成熟的一面;父母為打工者的流動兒童學校適應水平較低,可能由于打工的流動者文化水平較低,較多從事體力勞動,時間長任務重,少有時間對子女進行良好的教育以幫助他們學校適應;家校聯系越緊密的流動兒童其學校適應越好,已有研究也表明家校聯系對兒童學校適應會產生影響;[8]遇到問題求助于老師的流動兒童學校適應好于遇到問題自己解決或求助于同學的兒童,可能由于小學兒童彼此都比較弱小,對很多問題難以做到很好的解決,教師作為成人且與學生緊密聯系,因此能起到更好的幫助作用。
四、提高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的措施
1. 加強對流動兒童專門學校的管理。流動兒童專門學校更有利于流動兒童學校適應,然而這類學校在軟件、硬件方面都要落后于普通學校。因此,教育部門應當對此類學校給予指導和幫助,如加強經費投入、培訓師資等,以期為流動兒童健康成長創設更好的環境。
2. 加強對打工人群的家庭教育指導。流動兒童大多數與其父母或監護人生活,因此家庭對其學校適應的影響顯而易見。限于文化程度等原因,打工者不能很好地對子女進行教育,因此需對其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如加強其家校聯系觀念、改善教子方式等。
3. 關注流動兒童學校心理歸屬需要。群體歸屬感是衡量個體在群體內適應程度的標尺,本研究表明遇到問題心理不愿意求助的兒童仍占較大比例,其學校適應水平也較低。因此,要通過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采取多樣互動的教學形式等手段提高流動兒童的學校歸屬程度。
參考文獻:
[1]孫永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
[2]王濤,李海華.農民工子女學習適應性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6(11):25-29.
[3]孫曉莉.流動兒童學校適應性現狀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6(6):20-21.
[4]唐浪.學生學校適應評定量表的修訂[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
[5]劉正榮.進城就業農民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研究[D]. 揚州: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6]石艷玲.父母教養方式與農村兒童青少年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
論文摘要: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和社交的主要場所,高校經常發生各種危機。提高高校危機管理能力,前提是構建和完善高校危機預防機制。本文論述了高校危機預防機制的現狀、構建高校危機預防機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構建高校危機預防機制。
論文關鍵詞:高校;危機預防;危機管理
高等院校是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要場所,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是高校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基本保證。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高校內部與外部環境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高校危機管理也面臨著嶄新的課題。危機管理包括危機監測、危機預警、危機決策、危機處理。本文所說的危機預防包括危機檢測與危機預警。
我國高校危機預防機制現狀
危機事件一般都具有突發性、非程序性、雙重效果性和處理緊迫性的特點,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作出回應。而高校較之企業、軍隊更習慣于常態下的管理,所以面對危機容易按常態下的做法去解決問題,就容易貽誤時機而陷入被動。同時,由于我國沒有明確的立法來規定高校危機管理機構的機構設置、職能地位、權力責任以及經費來源等內容,所以各地教育主管部門至今缺乏具有會商決策功能的綜合體系和綜合協調部門,也沒有建立起處理不同危機事件的綜合協調機制。目前,高校危機事件的處理一般由校保衛機構具體負責,事發時再成立相應的危機應對臨時機構。
我國高校危機預防機制的構建已經有了初步進展,基本做到了班級、二級學院、學院網絡直報,建立了信息相互通報的機制,增加了危機信息的透明度等,但仍存在認識不到位、預警指標體系和網絡不健全、監測報告系統反應速度慢、資金投入不足、預警反應措施不健全等問題。
構建高校危機預防機制的重要性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社會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所以,高校危機事件處理不當會影響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甚至會影響社會穩定。所以,高校必須把危機管理放到戰略高度而充分重視。
危機預防是危機管理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建立完善的危機預防機制可以從源頭上有效地減少危機發生幾率,同時危機預防可以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危機事件事先有充分的估計,提前做好應急準備,選擇最佳的對應方案,最大限度減少高校損失和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高校如何構建有效的危機預防機制
(一)國家需完善校園安全的相關法律
構建校園危機預防機制需要專門的危機管理機構領導和統一部署,更需要相關法律的支持。目前,高校危機處理一般由校保衛部門負責。這是由于現行法律只能解決校園內犯罪與治安的界定、處理,起不到前期預防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在校園安全管理的全局問題,如安全管理的責任、管理機構的設置和權力等方面,仍無明確規定。同時,在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有關對在校學生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散見于《憲法》、《民法通則》、《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教師法》之中。但是,這些法律對在校學生合法權益的保護規定既不具體、又存在一定法律空白。這就導致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學校并非執法機構,也無專業的安保力量,當面對各種危機時,常常處于無能為力之境。
校園安全形勢呼吁《校園安全法》,這樣可以對校園危機起到前期預防和管理的作用,也可明確學校應履行的具體管理職能和應承擔的監護責任。另外,相關部門在處理校園危機事件時也有法可依。
(二)通過宣傳教育,增加高校師生的危機預防意識
《校園安全法》不僅能以法律特有的強制性、權威性來規范校園安全管理行為,而且能避免運動式的公共治理,保障校園有長效安全機制。但是,指望一部《校園安全法》“包打天下”,還校園以太平,顯然是將問題簡單化了。教育部的《2007年全國中小學安全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07年,25%的安全事故發生在學校內部,主要是校園傷害和學生斗毆,其中校園傷害占56%,主要包括綁架、爆炸、持刀傷害、放火、犯等安全事故。高等院校亦是如此,高校校園傷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學校內部安全管理不健全,同時師生危機預防意識淡薄。
通過課堂教育、第二課堂參與、專家講座、實戰演習等方式加大高校師生的危機預防意識與危機處理能力。當前,威脅大學生安全因素的范圍越來越廣,來自經濟、金融、生態、信息、資源、疾病、犯罪、恐怖等等方面。當代大學生將在不同的領域接受各行業的安全考驗,必然要求高校在設置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時,必須站在大安全觀的角度,做到既要專又要廣,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不斷拓展和延伸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除了重視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外,還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大學生應有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為自己的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自覺接受安全知識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素養。
(三)高校在常態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危機預防機制
高校危機預防機制的構建不僅需要相關法律的支持和思想上的重視,最重要的還是把危機預防融入高校的常態管理中,要切實做好危機預防工作。危機預防機制的構建要落到實處,不能唱高調,同時要遵循以人為本、長抓不懈、分級預警、信息來源多元化、講究方法等原則。
從危機的性質和特點劃分,危機可分為人為危機與非人為危機。如一些突發自然災害,這是非人為危機,也是防不勝防的。針對這種危機,學院要在平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處理危機的能力,如地震逃生演練、消防演練、自救技能培訓等。
本文主要研究人為危機的預防。高職院校危機預防機制的建立需要學院從上到下的高度重視,并且成立危機預防機構,該機構由高職院校負責安全工作的副院長牽頭,團委、學工處、教務處、各二級學院、后勤處等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同時需要學院全體師生的積極配合,并且要形成政府、學校、社區、用人單位、家長、媒體等利益相關方的聯動機制,共同構建有效的危機預防機制。完善的高職院校危機預防機制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危機預防法規系統高職院校要根據相關法律制定相關的制度明確危機預防機構的權利和義務,另外,預警機構的制度建設要體現獎懲措施。
危機預防監測系統建立監測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及時發現危機征兆,準確把握危機誘因、發展趨勢和演變規律。主要由以下子系統組成:信息收集子系統;信息加工子系統;決策子系統;警報子系統。高職院校危機預防機構要明確分工,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輔導員)牽頭,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一旦發現危機征兆立即向上級匯報,保證高職院校危機預防機構能夠及時、準確掌握信息并作出決策。監測系統要求高職院校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數據庫,包含學院師生的詳細信息。班主任(輔導員)及時更新信息,機構要安排專門的網絡管理員處理信息,保證信息渠道的通暢。另外,也可開辟學生直接通道、校外網絡通道,確保信息來源渠道多元化。
危機預防咨詢系統該系統主要承擔的功能是定期進行信息溝通,提供與危機有關的研究報告,提出危機處理的建議和意見。此項工作由二級學院牽頭,各班級班主任(輔導員)參加,實現資源共享,以豐富危機處理經驗、提高危機預防處理能力。
現代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遷,相比于20年前,學生更趨于感性化,更不喜歡理論思考的東西。相對于一些老牌的綜合性大學,理工類背景的高校的人文氣息更淡。這是理工類高校文藝理論類課程教學①所要面對的境遇。
一.文藝理論教學的境遇
當前時代不是“詩”的時代,純文學作品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文學閱讀,相比于30年前少了很多。這一方面與“影像時代”、“網絡時代”所提供的電視、電影、網絡、移動通訊等媒體的多樣選擇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上述媒體的圖像、聲音等視聽轟炸有關。即便在文學閱讀領域,傳統的純文學,即所謂的精英文學、高雅文學,也面臨著網絡文學、手機文學等快餐消費文學產品的沖擊。[1]其結果是,對穿越、重生、校園愛情文學了如指掌的年青人卻不知道方方、劉震云是誰。所以,在學生多對純文學提不起精神的背景下,如何將文學基礎理論教學進行下去,并且要產生較好的效果,則成為一個難題。這是文藝理論教學遭遇的尷尬境遇之一。
尷尬境遇之二是理工背景的高校沒有像南京大學那樣的人文氛圍。表現為幾個方面:首先,生源來歷復雜,有些學生甚至是從理科調劑過來的,他在高中本來就偏重于理科,只是高考成績不是很理想,所以被調劑過來。②有些是被家長“要挾”來的。其次,學生一方面受到社會功利傾向和狹隘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對漢語言文學認識不清晰,從而導致他們一開始就對“漢語言文學”有抵觸情緒。尤其是到了文藝理論這一較為抽象的專業基礎課程時,更是不斷地在逼問:“為什么要開這個課?”“上這個課有什么用?”“這個課程對我找工作有用嗎?”這種逼問,實際上正是社會功利主義對于現代大學精神內涵的沖擊。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大學基本模式都與這種功利主義有所妥協。再次,學生的閱讀量相對較少,他們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理工科方式來學文藝理論,即希望文藝理論的概念和原理能夠像數學公式一樣純粹。
尷尬境遇之三是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還不足。毋庸置疑,中國大學生面臨考試、社交、經濟、情感、就業等方面的壓力,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焦慮,尤其是對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學生來說,經濟、就業上的現實壓力確實是時時壓在心頭的鉛石。長期以往,學生會形成一些消極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認識模式,主要表現為頹廢型和發難型兩類。前者表現為學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想觀念的感染,對于大學和專業提不起精神、失去信心,從而在學習上是消極怠工、無所作為;后者則表現為學生經常怨這、怨那,總認為一切不如意是別人造成的。所以,在特別焦慮的時候,她們很可能就會“發飆”。③他們“發難”不是對文藝理論問題的質疑,而是一種焦慮情緒的發泄。
所有這些問題都在到課率、聽課率、作業率、反饋率、優秀率等方面得到反映。有一部分學生是應付的,還有一些是有心而無力的。在這種情勢下,老師更像是救火隊員,只管撲“明火”,卻無暇、無力去深究其中起火的根源。
二.境遇的形成
理工類高校形成的文藝理論教學境遇有著多種原因。
第一,歷史造成的。大部分理工類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都是2000年左右高校改革風潮的產物,即改變了過去的專業性、行業性方向(比如師范性的、氣象行業性的、郵電行業性的等),而走綜合性道路。④漢語言文學等文科性質的學科專業都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這些專業作為后來者,其角色或多或少地都是一種點綴,一般都處于邊緣地位,所以,社會沒有給予形成良好人文氛圍的歷史條件。這樣的狀況學生那里,就表現為人文基礎不足,也不經常閱讀相關人文歷史文獻,功利性教學觀念更強。
第二,社會的原因。隨著大學生由90年代以前的“天之驕子”稱號淪為“弱勢群體”的時候,普通學校乃至名校大學生一度是迷惘的。社會日益濃郁的功利性,以及大學畢業日益增大的就業壓力,也使得學生被“功利化”了。上課不再是說學更多更新的東西,而是更多地為“混”學分而來。有些學生會將社會的壓力轉移到理論課程的學習上,認為它們沒有任何“實用”價值。這種觀念一度盛行,典型的就反映在本校2005-2008年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上,文藝理論、美學、文藝批評寫作等基礎課程只是作為選修課,其他課程如古代文論、西方文論、馬列文論都被去掉了,增加了秘書實務、社會管理等貌似技術實踐性的課程。結果,這些技術性的課程學習不僅沒有給直接就業帶來多大優勢,而且使得專業特性變得模糊,其顯著結果就是在研究生專業考試當中屢屢吃虧,原因就在于文藝理論方面的素養太欠缺了。
第三,課程本身的原因。任何一個學科都有一個專業基礎理論的課程體系,這種課程通常都很抽象。這是由其使命和課程性質決定的。學生不喜歡抽象的東西,既是人的“天性”,也是當代社會功利觀念和中國傳統文化功利性方面影響的結果。
第四,教學設計上的原因。課程的抽象對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法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依照自己的狀態來安排內容和設計教學,對學生的困惑和狀態了解較少。用教育學術語來說,就是“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學生看什么書?看什么樣的文學作品?對什么樣的文藝作品和現象感興趣?很多教師并不清楚。在缺乏必要的調查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組織基本上離不開他上大學的背景。這是一種時代和語境造成的隔離。2013年8月在長沙召開的“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第十屆年會暨‘文藝理論研究與中國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上,許多學者就深感到自己與青年學生在文學關注點上的區隔,認為很需要接觸網絡文學等新興文學現象和作品,否則,在理論教學上教師就存在隔靴搔癢的尷尬。
三.解決路徑
要解決文藝理論課程的教學困境,尋求其解決方式,一方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主體性,另一方面必須要在院校二級管理體制上尋求長期的動力保障,這就或 多或少地會涉及到對大學教育體制的反思。
首先,解放教師,激發學生的認同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但這兩個主體的性質與功能是不一樣的。學生作為主體,是指教學中學生必須主動投入精力和興趣,希望在這門功課上得到優秀的成績,而不是及格。而教師的主動性,就要在學生主體的原則下,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和師道良心,投入相當的精力和創造力去設計教學方法和內容。在現有的體制下,相對而言,教師的主體性和主導性作用更大。他既可以在教學方式上注重學生主體的反饋與交流,也可以在知識和信息面上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可以在語言等方面更生動幽默些,將課堂過程呈現得更加輕松。所以,解決的方式應當重點放在教師身上。筆者將之歸納為“管、親、貼”三原則。
所謂“管”,就是指教師對與課程學習有關的情緒、精神狀態的調度和管理。比如課堂上,遲到、早退、玩手機、睡覺、應付作業等不良習慣要采取措施。這是上好一個課程的硬件氛圍建設。
“親”,則是拉近與學生的情感關系。教師應該主動找同學交流,發現其優缺點,以誠懇的態度進行溝通。在作業批改、課間交流、課堂互動討論、下課交談、課外活動互動等過程中,教師都可以有意與學生建立起良好關系(這種關系在中小學有較好的傳統)。這種“親”還可以與“管”結合起來。比如將點名與“親”結合起來,要求個別無故不到課的同學來找教師談話。教師談話一般是先問其不到課的原因,目的是想了解其在想什么,干了什么,并不是要給予什么處罰(當然,起初學生基本上都認為是來“挨訓”的)。結果教師會發現很多有益的信息,比如有學生說他身體不舒服,發燒幾天,焦慮,幾天都睡不著覺,去醫院,也查不出什么;有學生說出自己與其他室友的矛盾關系;有學生想考新聞、影視等專業的研究生;有學生喜歡文學寫作。教師應該都一一給予一些回應和誠懇的意見:能提供幫助的,就提供幫助;不能提供幫助的,也在情感上給予關心,給出適當的建議。這樣下來,老師雖然辛苦,但是他掌握了一些甚至連班主任、輔導員都不知道的信息,在感情上與學生拉近了。而且教師的傾聽、解惑和力所能及地解決難題,都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打下了基礎。這個情感關系是課程教學的有力保障。
“貼”是指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與學生的興趣點相貼近。要做到這一點,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有自己的“教材”。市面上的文藝理論教材多有傳統性、深度性,編者也多為綜合性大學的教師,這些都與理工類院校文藝理論教學實際有較大差距。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實際,博覽眾長,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或講稿。其著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將概念、原理、基本問題條縷清楚,講述時,要注意結論與論證材料的緊密結合;二是材料和作品要“新”,應該從當前影視劇本、網絡文學、暢銷書、文化現象等汲取資源。這需要教師的積累和不斷刷新信息。如果有條件,教師盡量能與文學界有較好的聯系。筆者深感與作家的這種聯系對于大學文藝理論教學的好處和便利。第二,課堂上,教師力爭運用幽默、甚至是脫口秀的一些技法,會達到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掌握詳略、處置重難點、把握張弛、師生互動的尺度。這對于更抽象些的文藝理論課程是很有針對性。第三,從教育學和心理學上說,教師盡力精心打造第一堂生動幽默的課,它能為后續課程教學發揮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革新學校的管理體制。學校的指導思想和管理體制很重要。對于理工類學校而言,尤其是一本類的理工高校,一般都有一兩個王牌學科,其他都是烘托的“綠葉”,作為人文學科的文學更是“嫩葉”。這些都對學校的管理體制設計提出了高要求。我們都知道,管理體制對于文藝理論課程教學沒有直接影響,但是管理體制會通過教師影響到包括文藝理論在內的課程教學效果。所以,學校的管理制度設計應體現“教學主導”、“以人為本”和“從實際出發”的宗旨。這其實是要求理工類高校須精心打造自己的人文氛圍。
第一,學校管理制度的設計要體現教學主導原則。毋庸諱言,當前整個高校體制都是重科研輕教學,教師基本是被“科研主義”體制綁架的。即便是說重視教學,也只是在教研項目、教研論文、指導學生科技創新、指導學生競賽獲獎等量化考核上。其實質仍是一種科研規制,與課程教學成效仍有較大差異。所以,學校應該給予教師更多地從事教學的寬松環境。
第二,制度設計要有針對文學等人文學科的靈活性,不搞一刀切。學校對于一些王牌和中堅專業,適當突出科研在教師評價體系中的份量是可行的,但不宜將之普適化。對于文學等人文科學,學校應當有特殊針對性的政策,即給予學院和教師注重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時間和基礎。
第三,學校要在制度設計上體現“教師主體”原則,淡化或去“行政化”。相對而言,理工類高校、有行業背景的高校,因為歷史沿襲等原因,其衙門氣息更強烈些。一些職能部門多把學院和教師當作“基層”和“工人”來看待,專業科研、教學科研、學生工作、升職人事、國際合作與交流等要求最后都歸集到學院一線教師身上,使得教師背負著太多的包袱。
第四,在教學管理和制度設計上,學校對學生不應當采取犬儒主義的政策。以學生為主體是正確的,但不等于把學生看成是市場消費和民主政治場中的主體,而應當將學生看作為教育主體一方來看待。如果按照前者來設計制度,就會導致縱容學生、寵哄學生的現象。[2]比如學評教是必要的,但過分看重學評教的效力,將它與教師的獎金、職稱評定直接掛鉤,就會限制教師的“管”,從而影響教師的創造性和熱情,也降低教學上的投入。因為,當教師對學生有很多顧忌的時候,就不大敢管學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被寵養著過來的,如果教師對學生嚴格些,部分學生很可能會在評教的打分上給教師“好看”;甚至會因為某項紀律問題處理或是某句批評的話“得罪”了學生,教師會面臨生命安全的危險。[3]所以, 綜合看來,學評教應當是一個參考因素,而不能讓它成為某些職能部門一勞永逸的管理利劍。
最后對人文學院在保障文藝理論等基礎課程教學上的做法作一個補充說明。首先,在一個行政化色彩濃郁和科研主義盛行的背景下,學院實際上是一個矛盾和能量的聚集點,好的學院是盡力為教師爭取一個緩沖空間。所以,學院管理體制的建設應當以教師和學生為本。即學院如果真正以學生培養質量為核心,關注教師的負擔問題,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狀態,則會為教師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活動撐起一個較為寬松的內部環境。長期堅持,會有所成效的。
綜合起來說,建立起院校領導、教師、學生在學風、教風建設上的良性合作關系是提升教學質量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軟件條件。在現行評價機制下,這些不僅需要部門、學院、領導、老師的共識與努力,而且還需要付出一些利益代價。因此,總體上不容易施行。
注 釋
①文藝理論類課程包括文藝理論、美學、文藝批評寫作、古代文論、西方文論、馬列文論等。以下均以“文藝理論課程”代之。
②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本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一般是一本線上10分左右被錄取。
③筆者就遇到一次,在講評文學批評寫作的作業時,她認為本人布置的作業不好。我問她遇到了什么困難?她說沒有做。班上同學很詫異,都有“噓”聲了。我緩和地批評說:先按照要求和方法做作業,中間如果遇到問題,再找我交流,并當場告訴手機號、qq號和郵箱。
④一般而言,這些后起的轉型大學,要走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綜合性大學之路,幾乎不大可能,因為“長短腿”的問題,不是十年、八年就可以彌補回來的。
參考文獻
[1]許先文、葉方興.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樣性兼論日本學者青木保“多文化世界”思想[J].寧夏社會科學,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