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9 22:18: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教育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創業教育;教育步驟
總理2014年在達沃斯論壇上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他提出,要在中國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此后,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國務院會議和各種公開場合中他都頻頻提出這一觀點。在國內考察中他更是每到一地,都要與當地的創客們會面,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動激發出民族的創業精神。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又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在談及創業、創新工作時強調:“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知識的創新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如何提高人才主力軍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成了當下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36號);《遼寧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遼寧省《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下發,讓遼東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的大學生管理隊伍人人都認識到今后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戰略核心———大學生創業教育。如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著力培養他們的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創業行為、創業能力,我認為應按照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一、明確創業教育管理主題
技藝精進、功夫到家、創意創新、贏在創業。
二、厘清創業教育管理思路
(一)大學生教育管理中加強創業教育,創造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環境氛圍
1.轉變思想教育管理理念。要盡快轉變大學生傳統教育管理模式,從簡單的就業教育轉向創業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讓大學生樹立起既要注重就業更要有創業意識,讓大學生知道自主創業不僅是就業的初始選擇,更是將來大學生成才的重要途徑。2.鼓勵我院大學生正確認識創業。創業教育并非只是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馬上就去掙錢或者畢業以后馬上就去自主創業等,而是對所有大學生都應該進行的一種創業精神、創業文化、創業基本知識的教育,對有好的創業意向和準備創業的大學生開展創業所需能力的訓練。因此,我院大學生無論畢業后就業還是準備將來自主創業都需要接受創業教育,具備創業基本能力。
(二)改革我院傳統的大學生活動方式,將大學生活動和創業教育管理相結合
1.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活動。由就業而創業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改革模式的落腳點。在活動組織上,對活動全過程進行整體優化整合,突出大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使大學生具有寬厚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培養較強的創業意識,創造性地運用既有知識解決各種突發問題的能力。2.努力拓寬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實踐服務平臺。在總結既往經驗的基礎上,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導我院大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慧魚大賽、遼寧省本科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遼寧省物理實驗競賽、遼寧省工業設計大賽、遼寧省“挑戰者”杯、丹東市“鴨綠江杯”創業大賽、遼東學院大學生創業大賽等賽事,全面開發我院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斷積累,從而提高我院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鼓勵并支持我院大學生走進實驗室和實習工廠,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實施全院配套服務機制,從制度上保證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推進
1.雙管齊下,在育人的同時,組織我院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培訓,尤其是創業前針對性的培訓和輔導,應擺在重要位置。2.學院牽頭,聯系相關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企業領導提供理念,設立我院大學生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基金不僅僅是為我院大學生提供經費,還要用各種政策保障其能夠有效使用經費,提高我院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并爭取早日回饋社會。3.建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實驗室、實習工廠和辦公室。目前,國內許多高校都已經利用自身優勢和已有資源,開辟了專門的場地或是成立大學生社團機構供大學生創業使用,我院也將借鑒其合理性,創建創新、創業基地,配備一定的配套設施,提供創業相關場地,加強我院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
(四)加強與同專業更高層次院校交流,學習創業先進理念并努力貫徹實踐
1.加強學院教師和同專業更高層次院校交流,學習其創業教育管理工作先進理念。目前,許多機械類高校的發展模式已經完成了從勞動型到技術性的轉變,在這一過程和轉變中,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工作的導向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學院教師和同專業更高層次院校交流機會,學習其培養創業人才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可以不斷地提高并完善我院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工作。2.加強學院大學生和同專業更高層次院校交流學習的機會。清華、北大、哈工大等全國許多知名學校的課程中都有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比如,哈工大和汽車有關的課程,不僅僅是教授一般的汽車知識,而是在學習中主要讓學生在一個團隊中合作,期末時作出一個項目研究報告。這樣的培養模式顯然是以創業為主要目標的,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早日樹立獨立思考和動手的能力,這樣將大大有益于大學生將來的創業。這是非常值得我院大學生學習和借鑒的。
三、輔導員制定創業教育管理計劃
(一)輔導員通過學生教育管理講授讓學生明確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創業實踐項目的關系,三者構成相互促進的整體。課程教學中也把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創業實踐項目構成一個整體,讓大學生明確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是基礎;創業訓練項目是過渡;而創業實踐項目則是目標。(二)輔導員要做好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和創業訓練項目的訓練計劃,從商業基本素質入手對大學生進行培訓和鍛煉,培養大學生的經營管理基本技能。可以從完成較好的創新訓練項目中篩選出優秀者和優秀團隊,由大學生本人和團隊向學院申請成為創業訓練項目。(三)專業教師在科研開發和設計鍛煉的基礎上對大學生進一步進行產品經營策略的訓練,這樣做不僅能夠鍛煉大學生面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同時還可以促進大學生對已經完成的創新、創業項目進一步修改,使之和市場需求近距離接軌,幫助大學生培養社會服務的意識,并在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中鍛煉自己的創業能力。(四)經過不斷的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兩個階段后形成的具有獨特市場運營模式的優秀創業項目,可以作為我院創業實踐項目,進行進一步的重點孵化和重點支持。(五)把創業實踐項目孵化成模擬公司,為下一步真實創業做準備。這么做的目的是幫助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好的項目能盡早服務于社會,鍛煉他們的創業能力。
四、探究創業教育管理實施方法與途徑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要多層次、多方面。從廣泛宣傳參與,到成立團隊專門培訓,再到重點團隊重點扶持進行三個層面的教育。我院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工作中多以實驗室和實習工廠為平臺,面向全院大學生組織開展創業活動,覆蓋全學院各年級和專業的學生。通過實驗室和實習工廠為基地,面向部分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開展PPT、CAD等培訓,以講授、分組討論、團隊訓練等形式完整呈現創業全過程,培養具有較強的市場開發意識和公司經營管理能力的領導者和創業先鋒。
(二)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學院要實現從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化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由輔導員和學院主管就業的書記主講,主要面向一年級學生開設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結合創新大賽和創業大賽舉辦的專題培訓講座和創業訓練主要針對大二、大三的學生,輔導員全程指導學生參與創業實踐訓練。針對創業項目的系列培訓則側重于大三、大四學生,詳細向大學生介紹創業過程中各環節的方法和知識,更明確地指向讓大學生如何創辦自己的企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工作,是需要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的過程。首先,要從理念上,要讓大學生認識到其重要性。其次,在大學生自身層面讓大學生認識到創業可以為其自身提供更多實現夢想的機會,為將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最后,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大學生社會競爭意識,培養社會責任、公共道德,并對國情、社情要有深入、細致地了解。在學院層面,大學生創業可以活躍我院氣氛、提高我院大學生就業率;在社會層面,大學生創業將減少社會失業率,大大降低社會不穩定因素,并提高社會經濟活力;在國家層面,大學生創業將大大縮短國家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時間周期,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將是持續的、強勁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黃兆信,曾爾雷,施永川,周敬業.地方高校融合創業教育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2]呂振.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與思考[A].KAB創業教育年會暨首屆大學生創業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9.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高素質群體,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重點學生是大學生群體的一部分,其教育管理的效果直接影響整個大學生群體教育管理的效果。在重點學生的教育管理過程中充分運用需要理論,密切關注重點學生的多元發展需要,從而可以幫助重點學生健康地成長成才。
關鍵詞:
需要理論;重點學生;教育管理;契合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中流砥柱,是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力量。而重點學生是指在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影響下,由于家庭狀況的不同、學校地位的差異、心理排解的差別等原因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精神面貌上產生的一類相對弱勢的群體。主要包括:家庭困難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心理問題學生、紀律處分學生等。近年來,這部分群體的數量呈上升趨勢。重點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決定了整個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穩定與發展。當前大學生總體上是積極、健康、向上,但是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由于社會環境的復雜多變、家庭環境的熏陶影響以及學校環境的良莠不齊,導致大學生產生許多迷茫與困擾,重點學生尤其如此。因此本文以重點學生為研究視角,重點闡述需要理論與重點學生教育管理的契合。
一、重點學生的多元發展需要
(一)人生發展的需要
重點學生正處在一個自身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正面臨著一系列的人生困惑,有一系列的人生課題需要面對和解決。如: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做出什么樣的價值判斷等。重點學生迫切需要在人生導向方面得到幫助和指導,渴望有人為他們釋疑解惑。教育管理工作者若能緊密結合重點學生的人生發展需要,必能激發他們的接受興趣,從而將黨和社會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內化為重點學生自覺的人生追求,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更好地實現教育管理的目標。
(二)獲取知識的需要
當前大學生所處在全球化、知識化時代,競爭意識越來越強,渴望獲取知識、努力提高競爭力,是重點學生迫切而合理的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在尊重、滿足重點學生求知需要的前提下,引導重點學生將崇高理想、良好愿望與兢兢業業、苦干實干結合起來,引導他們既勤于學習、敢于實踐,又樂于創造、甘于奉獻。
(三)渴望成功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國家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大學生強烈渴望抓住機遇建功立業。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努力將理想信念教育與重點學生渴望成長成才、成就事業的發展需要相對接,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融入賞識教育和成功教育,引導重點學生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需要理論與重點學生教育管理的契合
(一)需要理論是重點學生教育管理的基礎
人的思想的產生是外界作用于大腦的結果,從而推動著人去從事一切活動,它的形成和發展與人的需要密切相關。重點學生的需要也是其思想活動形成的基礎,對思想活動的發展具有制約性。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人的需要,尤其是重點學生的需要。了解、掌握重點學生的需要及其特點就能夠為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提供科學方法。在對重點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從重點學生的需要出發,可以使教育者把握他們的思想狀況與其需要的內在聯系,掌握其特點,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因此,重點學生的教育管理必須以需要理論為基礎,才能夠具有全面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重點學生教育管理是對需要理論的運用和發展
從教育管理角度來看,需要——動機——行為的心理活動過程中,需要是關鍵的環節。人的需要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教育管理,這是由于在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的解釋了人的需要產生的心理活動規律。重點學生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需要,并為實現自身的合理需要而努力。只有通過教育管理及時了解重點學生的多種需要,才能對他們的思想動機進行預測,從而探求他們行為的目的,對其行為進行調控。因此,重點學生的各種需要只有通過教育管理的引導,才能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三、結語
總之,在掌握需要理論的基礎上,對重點學生的需要特點及其原因加以分析,將需要理論運用于重點學生的教育管理過程中,針對重點學生的需要特點提出相應的教育管理途徑,才能更好地提高重點學生的教育管理效果。
作者:王建東 刁曉倩 楊文軍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黃文秀.馬斯洛層次需要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的選擇[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03).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模式
1新時期大學生教育出現的新問題
1.1獨生子女問題
由于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獨生子女逐漸發展為現代大學生的主要群體。由于家庭條件優越,家長們都紛紛創造各種條件培養孩子的智力和興趣,這些獨生子女們興趣廣泛,知識面寬,接受新生事物相對簡單。但是由于這些獨生子女大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的,很少與社會接觸,使他們對社會知之甚少,很難獨自適應社會的生活。所以導致了不少的在校大學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嚴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的能力相對較差。這樣,一旦他們脫離父母,脫離學校,他們將很難適應社會上的各種復雜環境和來自生活的壓力。高等學校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要幫助這些大學生們培養獨立自強,自己解決生活難題的能力,獨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也就加大了高等學校的管理難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獨立自強,一方面又要將其培養成社會棟梁。
1.2貧富差距問題
由于大學校園里的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家庭,學生的家庭條件和社會背景差別較大,有些家庭條件優越,有些家庭條件卻極為貧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這種貧富差距的問題也變得更加突出。由于這種差距的存在,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優越感差距,對于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說容易引發心理上的一些問題,形成自卑感,性格內向,自我封閉。這種貧富差距的存在不僅影響著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也給學校的管理和教育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既不能阻止這種差距的存在,又要充分考慮那些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的感受,盡量不要讓他們產生心理上的自卑,需要不斷的培養貧困生對未來生活的興趣,看到未來生活的希望。
1.3就業問題
隨著大學生數量的急劇上升,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由于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想找到理想工作的難度在逐漸增大,很多大學生畢業后由于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的缺乏,被眾多企業拒之門外,這給大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許多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多,性格變得沉悶古怪,甚至有些大學生由于受到嚴重的刺激,性格偏激,報復社會。由于急于就業,很多大學生錯位就業,由于所找的工作與在校所學專業不同,工作中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學習,這就意味著他們將在工作中經受更多的磨難,面對更多的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發展空間受到嚴重的限制,這種情況下,極易引發大學生不良情緒的發生。很多大學生都會有就業焦慮癥,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盡快幫助學生排除焦慮,幫助在校生物色較為合適的就業崗位,不斷培養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應該具有的沉著冷靜的心態。
1.4心理健康問題
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些壓力的存在,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經調查,很多的大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問題。在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交往與封閉、家庭期望和個人意愿等多種壓力和沖突面前,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極易引發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甚至會出現一些不正常的表現行為。時代的發展,給當代大學生帶來的生活和社會的壓力巨大,學校要密切關注在校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這些大學生走出心理的陰影,讓其健康積極的面向社會,走入社會。
2做好大學生教育工作應該遵循的原則
2.1信任關愛的原則
信任是對人的一種尊重。作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給予學生最大的信任,放心大膽的讓學生去承擔本該就屬于他自己的責任,讓學生接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只有先相信學生,才能真正取得學生的信任,才能彼此真誠相待。同時,對學生的關愛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管理過程中情感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強調規章制度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師生之間的感情,用真誠和關懷去面對這些學生,用感情彼此溝通,增加教育管理的效果。
2.2公平激勵的原則
在教育工作的進行過程中,公平和激勵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對待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的去處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真正的受到學生的擁護和尊重,學生才會不斷反思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同時,公平和激勵也有利于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相反,如果教育管理者總是帶著有色的眼睛看待學生,必然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落差,加之學生周圍給他帶來的各種壓力,一定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很多問題。整個教育管理工作將很難進行,同時也將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贊揚和激勵會不斷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但激勵要適度,不能過分激勵,過分激勵,一定會給學生形成一種錯覺,認為自己是最棒的,一旦真正走入社會,缺乏了周圍人對他的激勵,他就很有可能失去對生活的動力。
2.3尊重理解的原則
受到他人尊重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求,人人都渴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校的大學生,由于沒有經過太多來自社會的磨練,和各種來自生活的壓力,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愿望更加的強烈。一旦失去了來自身邊人的尊重和理解,極易磨滅他對社會的向往和激情。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就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格平等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工作對象,站在學生的角度,處處為學生著想,才能得到較為理想的工作效果。即使是出于好心的幫助,也要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出于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而進行的。
2.4引導啟迪的原則
教師與學生的每一次交流都要做好充分準備,談話的內容能夠較大程度的起到引導和啟迪的作用,便于和學生達成一定程度的共鳴。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既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正在面臨的實際情況,又要達到一定的高度,真正的起到啟迪智慧,憧憬未來的作用。同時,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水平能力的不斷提高和創新,使得每一次與學生的交流都能夠帶給學生煥然一新的感覺,都能夠讓自己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能夠用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成功的吸引和管理自己的學生,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3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
3.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耙匀藶楸尽敝饕w現在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支持,突出對學生的關愛和服務。高等院校的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都要為了學生,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在學生的管理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營造積極健康的生活環境。通過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施,充分發揮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使其獲得更好的教育管理的效果。
3.2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通過教育者的引導,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需要在管理的過程中既要把學生看成是教育工作的客體,又不忽略他們的教育主體的作用。在新形勢的要求下,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從學校管理為主轉變為學生的自我管理為主的教育理念,學校要幫助學生理解自我管理的意義,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使學生逐漸學會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將學生培養成為獨立自強的棟梁之才。
3.3善于發現優點,開展賞識教育
對于犯錯誤以及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能給予人身攻擊,而是要嘗試開展賞識教育,積極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以共同探索問題為目標,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通過充分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對其優點給予一定的贊揚和鼓勵,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對老師的心理抵觸,通過彼此的交流溝通,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之后,再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確定努力目標。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彼此信任,還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3.4促進德育教育的多樣化,寓教于實踐
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學校要開展廣泛的校企活動,帶領學生去參觀不同類型的企業,親身感受一下企業的多元文化,逐漸增強學生的社會認知度和責任感。可以定期邀請企業成功人士在校舉辦一些講座,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勵志教育。通過專項獎助金的頒獎儀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感恩教育。另外,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一些公益組織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走進社區切實為人民服務,使學生在實踐中受到德育的熏陶。這種德育教育的工作,不僅對學生起到了更好的教育作用,同時也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社會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問題,相關的教育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嚴格的遵守一定的工作原則,在此基礎上不斷的創新教學管理模式,才能夠源源不斷的向社會輸送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徐劍.大學生教育管理方式創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11:1-3.
[2]張振松.關于構建大學生教育管理創新機制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6.36:42-43.
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是指高校管理工作者以人為中心,一切從人出發,重視人的自身因素,在教育、教學、行政管理等工作中處處體現人性,尊重人權。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期國家管理的重要思想,而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是以人為本,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為管理的最高境界。以人為本也是各級社會管理事務中所公認的管理理念,既尊重了人權,維護了人的尊嚴,體現了人文關懷,也能夠實現人的自身價值。教育科研的人本管理,是價值觀念、實踐規范、理性意識和情感體驗的科學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充分體現人文精神,實施人本管理,注重和搞好校本科研,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環境,是使教育發展、師生進步的有效途徑。教育因為受教育者而存在,管理同樣因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實現價值。所以以人為本是教育管理的核心。
2教育管理的思想轉變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全國每年高考學生總數持續上升,高校學生隨之增長,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現代化的逐步實現,首先要求的就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增強現代管理意識,現代化的教育管理意識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要適應現代各項管理工作的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思想觀念的更新,必定會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管理工作者想要強化現代管理意識,就要重視培養自身學習能力,善于創新,還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協調能力,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掌握好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繼承和學習科學的管理理論和經驗,對管理工作的目標、內容、原則、方法、環節、制度等傳統的基本理論,要學習和掌握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從而提高工作效率。(1)加強形勢與政策課程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各高校應把形勢與政策教育這一課程列為高等教育的必修課程,堅持這一門學科的嚴謹性,加大考核力度。同時,也要重點突出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當下各高校開展的各類文化、藝術、體育和科技類活動都應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讓大學生的生活豐富起來,也可以將思想教育融入到這些活動當中去,擺脫填鴨式的理論思想灌溉,這樣更有利于大學生團體的吸收與利用。(2)加強改善思想政治教學。加強改善思想政治教學,高校應重視這一課程的開設,并投入相應經費與精力,招收思想教育課程教育課方面的教學人才,帶來他們先進獨到的教育教學方式,以推進更好思想教育課程的建設。(3)加強完善教師師德建設。專業精湛、師德高尚的教師往往是各大高校招收人才的標準。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樣的老師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榜樣,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又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所以,高校加強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尤為重要。那么,高??梢酝ㄟ^對教師的職前培訓、職后培養、職務聘任等方式不斷加強完善師德建設。(4)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進行各種文化教育的前提是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擁有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高校建立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應真正發揮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次就能夠完成的,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加強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通過加強宣傳與多開展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起重視。以此高校教育管理則會更順暢,更有條理。(5)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各學院應根據各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開設各種豐富多彩額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真知,在實踐中得教育,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為學校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鋪設一條更寬廣的路。
3激勵機制的建立
由此,由此可見,激勵機制的建立對高校教育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以下我將介紹一些激勵機制下可用的方法。班級職務選擇時所用的職務激勵法對學生有個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學生對各班委的競爭來體現學生素質,為競爭成功或者為更好做好自身的職務工作,學生會自發加強自身素質提高的培養。信任是人與人相處的劑,它可以是加速個體自信心爆發,從某種程度上講,自信比努力對于學生的成長更為重要。在老師學生之間,學生之間建立信任于高校學生管理有很好的基礎作用。目標激勵,就是確定適當的目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期望理論認為,人只有在預期自己的行動有助于達到某一目標的情況下,他的行動才會得到充分的激勵。美國的心理學家詹姆士曾說:“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p>
4教育管理的創新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些行之有效的傳統經驗是我們開展工作的基礎,同時,我們又需要適應形勢,在繼承中創新。高校教育管理者要不斷根據新形勢而改變管理方法,積極吸收國外先進的教育管理方法,自己也可積極創新,總結出更適合本校學生的管理方法,與相同工作者交流學習經驗,從而不斷推進教育管理的創新。
5對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總結
(一)社會環境的影響
人是社會的產物,中國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后,西方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慢慢地被中國尤其是年輕人接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市場經濟逐漸深入和完善,由此產生的巨大的貧富差距,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效率與公平發展的不平衡等等帶來的社會問題極大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和困惑日益增多,再加上網絡的普及,信息的便捷快速的傳播,現代的大學生在思想上更加復雜。
(二)學校環境的影響
現代大學生雖然和社會接觸比較密切,但是畢竟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學校的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不言而喻。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文化內涵,教師,學生素質,學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都會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家庭環境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剛剛降臨人世的如一張白紙的孩子最先受到教育影響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可忽視。而現代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受到大人的寵愛,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到大學后,依然如此,人際關系上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這些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什么事都由家長代勞,因而自理能力較差,心理相對比較脆弱,產生問題后容易走極端。另外隨著社會貧富的加大,家庭背景,生活條件都會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這種不同的家庭環境帶來的思想上的特點很難在短時期內得到改變。
二、大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新途徑
(一)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現代的大學生思維獨立,個性張揚,他們能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知識,而且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在某些方面,他們的知識甚至超過了教師和父母。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教育下,在“以人為本”思想的熏陶下,他們對于教師,父母等長輩的教導不再言聽計從,他們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因此,那種傳統的說教式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會讓學生產生很強的逆反心理。他們對教育的接受與否很大程度上往往取決于對教師的認可程度。因而,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時候,不能簡單粗暴,不能因為他們是學生或者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就不顧他們的感受采用強制或命令的手段,否則會適得其反。在教育的方式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從內心里真正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在事情的處理上,要以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宗旨,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處事公允,公正。其次,教育管理者必須不斷地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用自己的知識,能力、人格魅力征服學生。身教勝于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深深地影響著學生,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處理事情的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轉變教育理念,給予學生更多的寬容和理解
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都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現代的大學生面臨的是更加復雜的社會。在這里,各種新潮的東西如走馬燈似的來來去去,各種思想觀念在這里激烈碰撞,而大學生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刻,他們還沒有自己明確的判斷是非的能力,熱情沖動,很容易受外界思想的影響,因而當他們做錯事情的時候,教師要對他們予以更多的寬容和理解,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聽聽他們的心聲。
(三)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學生行為
對現代的大學生,既要耐心細致地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同時,還應該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以規范他們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明了,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做錯了事情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受到懲罰。所以,高校必須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進行規范化的管理。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方面的學習,讓他們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行為是違紀的,如果違紀了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把這些規章制度作為學生判斷是非的標準。制度的建設既是為了規范學生的行為,讓他們有章可循,也是為了幫助大學生養成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使他們走上社會后能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四)開展心理輔導課程
西方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很早,而且很受重視,對心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咨詢心理醫生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在我國,心理學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在社會上既不受重視,又存在偏見。如果某人去咨詢心理醫生或者被別人說成心理上有問題,這就很嚴重了,周圍的人就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對他指指點點,敬而遠之,其實,這可能只是像感冒發燒那樣普通的病而已。于此相對的是,我們對于一些心理上的問題,比如焦慮、易怒等,又不太重視,認為只是心情不好,無關緊要,這樣任其發展下去,終有一天,這種不健康的心理會超過人心理承受的極限,從而引發一些極端行為,給自身和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危害。這也是為什么會經常出現被周圍人看作平常行為很正常的人突然做出極端的不合常理事情的原因所在。
三、小結
藝術類學生一般從中學,甚至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基礎的專業知識,開銷比較大,進入大學之后學費高,課程所用材料設備開銷也很大。而藝術類大學生所學的專業應用性也比較強,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較多,能夠獲得一定的報酬,因此特別容易產生功利思想。再加上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學生把大量的時間消耗在掙錢上而忽視了學習。
二、輔導員應根據藝術類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好藝術類大學生的教育管理
(一)從思想政治方面,正確的引導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輔導員首先要做到尊重大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人格關系,以學生為本。輔導員作為學生的教育者、引導者、管理者,應培養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生進入大學時,就積極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大學規劃,認識自我。通過大學生涯設計,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其次輔導員應注重大學生的關注點,加強對青年學生思想規律的認識,緊緊圍繞青年學生關心的熱點、疑點、難點和重點問題,通過多渠道,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有效結合起來。同時又要與學生的成才需要相結合,使他們真正適應社會的需要。再次要適時地開展誠信教育、人格教育,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提高學生主體意識,并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終極目標。在學校中,要根據國家近期發展的一些實事,適時開展一些以誠信、愛心等方面的教育為主題的班會,還可以師生共同努力,共同參與,編排一些與誠信、愛心有關的小品和舞臺劇,讓學生在豐富課余生活的同時,更明白愛、誠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二)輔導員一定要擺正位置,把握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多數藝術類學生家庭生活水平都比較好,由于學生之間貧富懸殊較大,加上學生的經濟意識很強,造成了現代學生自私、個人主義、獨立性不強、道德品質缺失等一系列的缺點,導致學生之間相處不融洽,學生間不懂得包容。大學輔導員一定要有一份公平公正的心態,以身作則,尊重大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人格關系,這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彼此相互信任的前提。同時要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加強與人交往的溝通能力,讓他們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三)用愛心服務學生,愛崗敬業首先應該贊美學生。藝術類的學生因為個性比較張揚,更喜歡別人欣賞自己、贊同自己,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引導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當學生有了進步,一定要主動去表揚;當學生有了新穎的想法,一定要積極主動地支持和鼓勵。其次要以“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核心思想。要對學生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輔導員對學生的愛心、熱心,真正從情感上接納并支持輔導員的工作。
(四)積極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跟學生的談話談心,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溝通是做學生工作的最好方法,切實與學生做好勤溝通、多了解,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并合理地進行解決。要利用好語言,選擇相對有效的溝通技巧。比如有的學生個性較強,不屑與教師交往,那我們要主動多與之進行聯系,多關心他們、關愛他們,尋找與之溝通的突破點。有的學生性格急躁,出現問題容易激動,那我們要穩定學生的情緒,耐心地對他們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并積極主動幫助解決。對于家庭條件較差,性格比較自卑的學生,我們要幫助他們發現和認識到其自身的閃光點,適時地鼓勵他們,激勵他們多參與學?;蛏鐣膶嵺`活動,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五)針對特殊的學生群體,運用語言,根據實際情況把握住切入點,適時教育并引導學生語言是一門藝術,輔導員要運用好語言,把握住學生心理,盡量不讓剛剛步入大學的學生在未完全適應大學生活時感到空虛,失去人生的目標和方向。輔導員應準確地尋找到問題學生的切入點。所謂切入點,就是指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容易引起廣大學生注意,能喚起他們共鳴的點。發現每一個學生內在的動力,抓住閃光點,可以激勵學生的進取心,使學生更快地進步或比較容易地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
(六)以服務學生為本,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服務學生一定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在經濟方面,首先要激勵貧困學生在困難中磨煉自己意志,讓學生切實從心理方面正視自己,調節心態,樹立在逆境中成才的人生目標;積極幫助學生申請助學貸款,鼓勵他們通過努力學習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并尋找或提供一些就業信息使他們能在勤工儉學中完成學業等。對于有就業壓力的學生,輔導員要幫助他們認清自己,設計畢業職業規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找準自己未來目標的定位,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輔導員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在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對存在心理危機傾向和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高危個體進行跟蹤關注,在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廣泛地開展各種積極向上的集體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小結
關鍵詞:教育管理;情感管理;工作理念
作者簡介:鐘小要(1978-),男,河南漯河人,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團委書記,講師;方留(1973-),男,安徽桐城人,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副教授。(安徽?合肥?23060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9年度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課題“大學生管理的理念與方法研究”(課題編號:2009sk009)、2010安徽省教學研究項目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00072)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8-0137-01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數字化時代,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是激情四射、活力迸發的時代。正如奈斯比特所言:“我們周圍的高科技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蓖瑫r,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庇纱丝梢?,情感在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最科學的教育管理模式就是要做到堅持人本主義的思想,注重情感關懷,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心靈與心靈的溝通,用愛和責任為青春導航,同時也能凸顯主體間性教育的內涵,使學生充分施展自我才華,激發內在的發展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1]
一、當前大學生教育管理現狀分析及情感管理實施的必要性
對于“90后”大學生而言,他們是與改革開放同步成長的新一代,改革開放30年改變了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同時,也對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態度及行為選擇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中對當代大學生情感的沖擊尤為明顯。作為新生代的他們,思想認識標新立異、個人情感自由表達、追求自我實現、追逐時代風尚、體驗觀念開放。他們雖然知識富有,但情感淡漠,缺乏感動之心、體諒之懷;他們雖然享受著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關愛,但缺乏最基本的感恩回報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普遍存在情感缺失。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突現的問題和矛盾也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影響,深入觸動他們的心靈和人格。
在大學生思想多樣性和需求多元化的現狀下,高校傳統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很難奏效?,F在很多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忽視了情感在促進人的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極易導致大學生的認知和動機趨向功利,使原本缺失感恩體驗的教育更加膚淺。當前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情懷流于形式,學生對于教育管理效能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概念”的狀態。減弱了學生自我完善的動力,掩飾了學生渴望求真的需求,導致了心理世界的荒漠和不和諧。單純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直接有效的解決大學生因情感需求而產生的問題,情感的問題還是需要情感管理這把鑰匙予以解決。如何結合教育管理新的實際加以運用,特別是要研究和探索如何增強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說服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情感管理”的理念。
二、情感管理的內涵以及情感管理在教育管理運用中的本質特征
情緒心理學研究認為,人是有著豐富情感生活的高級生命體,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中的核心成分,在人的心理活動和發展需求中起著動力效能和組織作用,支配和影響著個體的意識和行為舉止。所謂情感管理,就是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及人的主體意識不斷覺醒的現實,管理者以至真至誠的情感,增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情感溝通和思想交融,滿足被管理者的內在心理需要,形成融洽和諧的工作和學習氛圍的一種高層次科學管理理論。從本質上說是以人為本,以情感為動源,以和諧為基石,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實踐精神、以強化組織核心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的全新的管理理念。[2]
情感管理是現代教育管理技術中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也是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方式。情感管理就是要在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以情感為特征,以師生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石,營造出情感管理的和諧環境。對學生進行情感管理,就是要不斷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和思想認識的雙向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生活激情,使學生在潛意識中心甘情愿地服從規范,接受教育管理。教育者要創造出一種環境,有效地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使之轉化為一種動力,從而轉化為成長發展的能量。有別于過去傳統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單純的“說教”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充分尊重人的需求,用情感去引導人、感染人、教育人,引起教育管理雙方情感的互動和共鳴,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將情感管理運用于大學生的教育管理主要是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積極熱情,化解教育管理中的消極或對抗情緒,促使學生刻苦努力,健康成長。[1]充分發揮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集體的向心力和感染力,實現人性化管理。
三、情感管理在大學生教育管理運用中的路徑選擇
情感管理運用于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基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其所依附的個體親身體驗的現實之間去尋找聯系,幫助學生重構學習及生活的規則和秩序,實現教育管理的最大價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