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6 03:2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海外利益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金融成長,國際貿易中心
荷蘭是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權國家,構建了第一個現代意義的金融體系,加快了其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確立。本文以荷蘭金融與產業成長歷史為線索,分析荷蘭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和根本原因所在,從而揭示金融成長如何保證和加快產業成長,為我國發展提供借鑒。
一、農業商品化、工場手工業規?;c商人資本
(一)農業商品化與“商品農”
荷蘭獨立后農業生產率迅速提高,導致農業的分工和專業化以及商品化,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專業化農業生產,農產品的商品率相當高國際貿易論文,成為歐洲國家糧食的重要供給國。荷蘭弗里斯蘭的哈姆馬農產品的商品率甚至達到92.3%,1572年由于弗里斯蘭經歷戰爭商品率下降。
在沿海地帶漁業成為重要產業,與當時其他國家不同,荷蘭的三大漁業(鯡魚、鯨魚和鱈魚業)不僅僅限于捕撈,而且還進行加工、包裝或提煉,漁業成了一種工業。荷蘭省北部島嶼以及荷恩與阿姆斯特丹之間地帶17世紀上半葉從事海上漁業加工的鄉村男勞力占其總數的50%[1]。1562—1657年出口到波羅的海的鯡魚中75%是荷蘭運輸,1661—1720仍占60%,此后比重大幅度下降,1730—1740,荷蘭一國要占歐洲全部鯡魚年產量的1/2以上。
農產品、畜產品和漁業從生產、加工到銷售已形成大規模商品生產,高產量、高商品率和眾多的從業人員說明荷蘭的農業已突破傳統生產方式,農業已形成一種產業,支撐著荷蘭經濟強國的基礎。德·弗雷斯(1971)[2]總結認為,荷蘭鄉村經濟轉變的主要特征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農”的形成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作為前向聯系,農產品的商品化維系著為之服務的運輸和市場網絡。憑借繁密順暢的流通渠道,鄉村農產品貿易不僅遍及國內,而且擴大到國際,成為荷蘭龐大商業帝國機器運轉的“基本劑”。作為后向聯系國際貿易論文,農業生產的商品化刺激了人們對于土地開發的投資興趣,推動了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肥料和飼料的貿易擴大,促進了鄉村手工業的興起和教育的興辦。直至整個18世紀,荷蘭農業始終在歐洲保持了最先進的生產水平。
(二)工業與金融業的形成
紡織業特別是呢絨工業是荷蘭的第一支柱產業,已形成生產的大眾化,而且紡織業的結構調整(如新呢絨生產取代舊呢絨生產)使荷蘭保持著持續的優勢。至17世紀,來登成為歐洲最大的毛紡織中心。
國內工業中居突出地位的是造船業。在17世紀初期造船業已成為荷蘭居第二位的支柱產業。政府興建的國內四通八達的運河和造船業的大型化、機械化使荷蘭水上運輸趨向經濟化——運輸成本低廉化。造船業既為荷蘭的海外貿易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又為荷蘭國內經濟飛躍提供了基礎,促進了荷蘭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形成和發展,同時推動了海上貿易在全球范圍的興起。
(三)商人資本與農業、工業成長
在農業、工業和工場手工業成長過程中,商人資本起著重要作用。在經濟發展起始階段,由于經濟規模較小,商人資本和產業資本采用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方式,通常融為一體。當荷蘭農業商品化、工場手工業規?;杆贁U大時,產業成長的預期收益吸引更多商人資本流向農業和工業,由于商人資本具有雄厚的資金、專業的商業技能,從而逐漸控制了生產和銷售的全部過程;同時,與商人資本早期實行合伙制的原有生產者逐漸喪失生產資料國際貿易論文,淪為工資勞動者。產業資本的增加進一步加強了農業產業化和工業的發展,即產業成長。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專門從事農業、制造業的產業部門和專門為產業融資服務的金融部門。
二、現代金融制度的建立與國際貿易中心的確立
(一)現代銀行制度與對外貿易
農業商品化和工場手工業規模擴大以及造船業的經濟化促進了荷蘭的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大內在地要求金融機構為之提供便利的國際貿易支付體系。在威尼斯銀行業模式基礎上建立的金融機構框架已不能使支付體系順暢、有效。此時,1609年建立的阿姆斯特丹銀行進行了一個劃時代的改革——銀行券代替硬幣,同時要求進出口商在該行開立賬戶,600弗羅林以上的支付必須使用匯票?!般y行券的發行與流通是金融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金融對經濟推動作用產生一個飛躍的轉折點,最初發行是為了節約金屬鑄幣和在支付體系內提高效率,但卻為后來信用貨幣制度的建立做了重要嘗試,開辟了通過創造廉價貨幣以促進經濟發展的道路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盵1]阿姆斯特丹銀行的業務創新對荷蘭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首先,提高了支付效率,這是其最初的目的,而且事實也達到了預期目標。更為重要的是支付的便利吸引了更多的其他國家的商人在阿姆斯特丹銀行結算,既帶來了資金,也使阿姆斯特丹由一般的商品集散地演變為國際貿易中心。第二,信用工具的產生大大滿足了產業成長所需資金。農業商品化和工場手工業規模的擴大,使得僅依靠內源融資不能滿足產業成長的需要國際貿易論文,傳統的銀行借貸既受資金來源約束,也有籌資成本過高的影響。信用工具的產生使得貨幣乘數作用出現,從而為產業成長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對外貿易迅速成長為荷蘭的支柱產業。第三,降低了籌資成本。銀行業務的創新大大便利了資金的借貸,也促進了銀行業的競爭,大量銀行聚集在阿姆斯特丹,使得銀行的借貸利率比歐洲其他國家要低幾倍,低利率貸款為產業擴大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支持。正如馬克思所言:“在荷蘭,商業信用和貨幣經營已隨著商業和工場手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而且在發展過程中,生息資本已從屬于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這一點已經表現在利息率的低微上”[2]。
(二)證券市場與貿易壟斷
海外貿易的迅速成長激發荷蘭人紛紛組織貿易公司,同時帶動了銀行業和保險業的擴大,產業成長(海外貿易)大于金融成長,資金需求成為瓶頸;同時荷蘭在早期實行的合伙制貿易方式問題凸顯:這種具有短期行為特征的貿易方式與荷蘭迅速壯大的海外貿易不相匹配。為解決長期資金問題,1606年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之時即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張股票,這張股票讓荷蘭經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輝煌。該公司采用股份制向全社會募集資金,有的股東只有幾十個荷蘭盾,表明股份制在荷蘭已成為普及的籌資和投資方式。1608年國際貿易論文,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建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股票交易所。盡管只有聯合西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股票在此交易,另外還有政府發行的各種類型的債券(更多股票和證券交易在非正式市場交易),這個市場卻擁有成熟的交易技術,包括期權和期貨合約的使用。阿姆斯特丹是當時歐洲的商業中心,與此相匹配,該交易市場成為國際股票市場的中心?!?7世紀荷蘭資本積累比歐洲各國的資本總和還要多,對外投資比英國多15倍。投資于歐洲、東印度和美洲的外國債券的資金超過3.4億荷蘭盾。英國國債的很大一部分由荷蘭人持有,每年有上千萬荷蘭盾的利息收入[3]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更為重要的是17世紀中葉的“金融革命”——各省從向商人—銀行家借款轉為直接向富人出售國庫券。阿姆斯特丹成為當時歐洲最著名的短期和長期信貸供應者,成為一個規??涨暗膰H金融市場。
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為對外貿易提供了豐富的資金,也解決了企業所需的長期資金問題;同時,證券市場的大眾化使得金融成長快于產業成長,從而保證和加快了現代商業(海外貿易)的成長。.
股份制幫助荷屬東印度公司打敗英屬東印度公司,奠定了其貿易壟斷地位;證券交易所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建立為對外貿易提供了雄厚的資本和便利的支付體系;資金的自由流動使阿姆斯特丹成為資金的集散地:一方面,現代金融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工具的創新使國際資金大量流向阿姆斯特丹,另一方面,發達的金融體系又為荷蘭和其他國家提供了廉價而便利的資金來源。金融成長把廣大居民購買力的利益和產業成長(海外貿易)直接結合起來,促進了荷蘭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確立。荷蘭成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同時國際貿易論文,也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至此,現代金融制度已成功幫助荷蘭確立了國際貿易中心,金融成長和產業成長進入成熟期。
三、資本自由流動與產業衰落
海外貿易匯集的大量財富和諸多物產,源源不斷流入荷蘭,進而轉化為巨額商業利潤和資本,至17世紀中期,荷蘭已成為世界商業霸主。然而,曾促使阿姆斯特丹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資金自由流動,出現國內資本脫離產業轉向借貸資本,貸款回收的困難和泡沫經濟的破滅,動搖著其金融體系的穩定。
首先,轉口貿易的興盛改變了商人資本的性質。商人資本原為獲取商業利潤而參與并逐漸控制國內產業生產,當轉口貿易變得更為有利時,商人資本便傾向于進口而非制造,資本則由產業資本轉向商業資本,顯然阻礙了國內產業進一步成長。由于轉口貿易的特殊作用,以阿姆斯特丹為首的商業城市,期望靠轉口貿易擴大財富國際貿易論文,無視國內工業成長的根本利益,激勵政府實行低關稅,對國內工業放棄保護,也就意味著對國內產業成長的阻礙:海外貿易脫離國內產業成長,失去交換的基礎;放棄國內工業保護,也就意味著商品生產國商品競爭力的提升和直接貿易的興起,荷蘭的轉口貿易失去依托。商業資本在荷蘭商品經濟發展中不是逐步讓位于工業資本,而是使工業資本越來越屈從于自己,這一演變趨勢與西方近代資本結構演變的總趨勢恰好相反[4]。
其次,金融成長脫離國內產業成長,失去基礎和載體。金融業在促進海外貿易迅速成長的同時,荷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然而至17世紀后期,荷蘭資本更多用于對外借貸而非國內產業投資。荷蘭金融業的高度發達具體表現在利息率的低微上,而同期其他國家的利息率則是荷蘭的幾倍。由此不僅導致商人資本從產業資本轉向借貸資本,而且促使商人(尤其是大商人)在國內低息借貸,國外高息放貸,進一步加劇國內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減少。
第三,銀行壞賬形成金融危機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到18世紀末期國際貿易論文,荷蘭資本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商業資本主義演變為借貸資本主義。對外大量放款為荷蘭贏得了金融資本家的美譽,然而對外放款的對象:一是外國政府、君主,一方面增強了外國的軍事和工業實力,另一方面戰爭使得大量貸款成為壞帳,嚴重影響著荷蘭的金融業;二是對外金融投機,到17世紀下半葉,其影響超過對外貿易。1758年,荷蘭商人購買的英格蘭銀行、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股票占這些股票總額的1/3[5]。南?!芭菽录睂е峦顿Y者損失慘重。壞賬的形成和商人資本的損失大大降低了荷蘭的金融競爭力。各種投機活動導致一系列銀行破產倒閉,引發1763年的金融危機。
四、啟示
1.產業成長是現代金融體系形成與成長的基礎
農業、工場手工業、海外貿易等產業的興起增加了融資需求,銀行券、匯票、期權、期貨、國庫券等金融工具創新蓬勃發展,證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銀行、非正式交易市場等現代金融體系產生,產業成長引致金融成長;另一方面,金融成長又為農業、工場手工業、海外貿易等產業提供充足的資金,進一步促進產業成長,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業本身得以成長。
2.現代金融體系保證和加快了海外貿易的成長
阿姆斯特丹銀行建立的支付制度第一次顯示了現代金融制度的威力,促使阿姆斯特丹迅速成為國際貿易中心;荷屬東印度公司發行的股票既保證了企業長期生存,又促使荷蘭海外貿易迅速獲得壟斷地位;資金的自由流動促使阿姆斯特丹成為國際資金的集散地。因此,銀行券、國庫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創新、銀行制度和證券市場等金融制度創新既保證和加快了國際貿易中心的確立國際貿易論文,又促進了金融業自身的成長,使荷蘭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世界霸權。根據馬克思的說法,荷蘭是“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3],或如亨利?塞所言荷蘭是“商業和金融資本主義的象征” [4]。
3.金融成長與產業成長必須保持合理關系
金融成長以產業成長為基礎?!坝艚鹣闶录憋@示了泡沫經濟的危害,此后歷史上多次的泡沫經濟與此都有相似之處——金融成長脫離產業成長必然帶來泡沫的破滅;“南海事件”表明資本自由流動的負面效應,美國歷史上也多次發生外國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的金融危機。因此,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成長超過產業成長所需以及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危害已引起各國關注,尤其是擁有外國巨額證券資產時更應引起重視,國家金融安全成為政府的職能之一。
作者:史恩義 男,1967年8月生,山西襄汾縣人 工作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投資
學位:經濟學博士
參考文獻
[1].范?德?沃德.鄉村史系學報與荷蘭鄉村史的研究[J].歐洲經濟史雜志,1971,31(1):236.
[2].德?弗雷斯.黃金時代荷蘭的鄉村經濟1500—1700[J].經濟史雜志,1971,31(1):266-267.
[3].唐晉.大國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6.
論文摘要:NBA無疑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聯賽,不僅在世界球迷心中創出一片天地,更以自身獨特的經營方式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使得這項運動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發展壯大本文立足于時代背景,從文化的視角出發,全面分析了NBA開拓國際市場的原因、方式,總結出NBA全球化既是一種經濟擴張又是一種文化擴張,是關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滲透。
美國的NBA籃球聯賽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聯賽之一,正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內容,在巨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和美國強勢文化的擴張中席卷全球,美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也逐步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文通過分析NBA海外經營的原因、策略,透析NBA海外經營的本質,總結出NBA全球化既是一種經濟擴張又是一種文化擴張:
1NBA海外擴張的因素分析
1.1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NBA全球化
斯特恩認為,NBA攻占全球市場的理由有兩點:一是籃球在美國并非第一運動,它只能排在職業棒球和職業橄欖球之后,在與四大聯賽爭市場的過程中,NBA分到的市場蛋糕十分有限。二是美國大學生籃球聯盟的迅速發展,也給NBA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NBA在國內正日漸遭受排擠,其市場份額出現了大量的縮減、因此,向美國以外的市場進行擴張成了NBA這部隆隆作響的商業戰車的必由之路。
1.2美國文化的全球化加速了NBA全球化
美國全國籃球聯合會〔NBA)成立于1946年,在近611年的時間里,NBA從一個最初沒有電視轉播的國內聯賽,成長為現在世界上最成功的職業聯賽之一,其獨到的商業運作將體育產業概念釋得淋漓盡致,NBA也逐漸地從一項美國國內的職業籃球聯賽發展為全球最高水平的籃球賽,成為各種體育聯賽效仿的成功典范NBA現在已遠遠超出其本身的職業籃球聯賽的所賦予的含義,形成一種獨特的美國籃球文化現象,成為全世界人民了解美國體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文化全球化不斷擴充的今天,美國已成為文化全球化的先鋒,甚至可以說文化全球化帶有濃郁的美國色彩。
2 NBA開拓海外市場的主要策略分析
2.1包裝球星,吸引球迷
NBA的發展已經經歷了60多年,從最初的一個小聯盟,發展成今天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職業體育聯盟。總結NBA的成功之處,最重要的一點是NBA的造星運動,其“造星”潮甚至出現“波浪式”,讓NBA球星一代接一代大放異彩。翻開NBA歷史,從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NBA超級球星喬治·邁肯,到弼白倫、賈巴爾、拉塞爾、摩西·馬龍,從“魔術師”約翰遜、’‘大鳥”伯德到喬丹、巴克利,NBA超級巨星倍出,統領了各個時代的潮流。NBA的海外擴張,推動了NBA在海外的影響力,通過選秀等方式吸收了眾多的國際球員來到NBA,并對他們進行包裝,利用他們在本國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球迷來關注NBA。
2.2利用媒體,擴大品牌效應
美國福特商業運營公司副總裁格里森說:"NBA是一家私營機構,他的6錢機器,就像6部印鈔機,NBA如果照此經營下去,永遠不會缺錢花”、這6部賺錢機器分別是:電視轉播、報紙、雜志、互聯網、寬頻、無線增值業務。在NBA的六翻嫌錢機器中,電視轉播的功率最大,截止21H)3年一2004年賽季,NBA比賽以43種語言在212個國家中播放,聯盟獨有的數字電視頻道NBATV在美國本土擁有180。萬用戶,市值山原來的151”萬美元猛增到:3億美元。即使在美國本土收視率有所下降的情祝下,他們通過向全球推廣該賽事完全收復了失地,去年NBA在美國以外的市場收入達到了4.3億美金。
2.3在海外舉行比賽,擴大NBA的世界影響力
在大量引進國外球員的同時,NBA在全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在全球范困內越來越受到歡迎‘。與此同時,NBA開始注重將自已的比賽推向海外,他們早早成立了海外推廣機構,設計了一整套按部就班的推廣計劃‘”,如組織夢之隊參加奧運會、舉辦麥當勞杯世界職業籃球錦標賽等。Iaj時,NBA還和各大洲職業籃球俱樂部比賽的冠軍一起爭奪桂冠,這項比賽在各大洲進行,大大擴展了NBA在海外的影響20年來,NBA的海外市場隨著各國間的聯系而越來越緊密,并持續不斷地發晚。
2.4苦心經營,開拓中國市場
2004年NBA在我國上海與北京舉行的兩場季前賽,點嫩了中國球迷的空前熱情,兩場比賽的票務銷售是異常的火爆,有的球票被炒得翻了好兒倍還供不應求。而他們為中國球迷奉獻的是原汁原味的NBA比賽、技術嫻熟的球員、激情四射的啦啦隊、親近球迷的賽場花絮等,讓球迷體會到了NBA賽場的氣氛。比賽過后, NBA品牌深入人心,NBA的球衣、T恤衫、帽子、球鞋等的銷售量大幅攀升,這就是NBA的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投資,NBA總裁斯特恩曾經說過國會成為美國以外的第一大市場。
關鍵詞:文化商品;重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4
根據文化商品的不同特性分為五類:文化遺產類,印刷制品類,傳播媒介類,視覺藝術品類,以及電影攝影制作類。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商品貿易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傮w來說,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起著關鍵性的正相關因果發展作用,語言,人均收入水平和互聯網的普及都有著顯著效應的推動發展作用,而地理位置的原因有反作用因素。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對一個國家制定推動文化商品貿易的發展的戰略政策可以提供一定的建議,也對文化商品相關企業在日后的發展中有著引導作用。
一、文化商品貿易研究背景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各類商品市場的快速延伸與發展,大部分商品都已經進入了固定的循環經濟模式,尤其是生活必需消費品以及能源類消費品。另一方面,隨著世界貿易的迅速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活動也在不斷增加,而文化商品貿易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二戰之后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后,美國遭遇了經濟大蕭條之后,市場上民眾的精神需求大幅度的增加使資本家認識到,經濟效益不僅僅可以從工農產品上得到巨大的利益,文化價值同樣可以創造高價值的效益,如果把“文化”實現產業化,實現文化藝術的產品化,文化單位和傳媒機構的企業化,文化藝術領域和多媒體現代娛樂集團的資源融合化,可以使規?;奈幕唐樊a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通過近百年的發展,美國文化產業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中地位僅次于軍事工業的支柱性產業,每年的產品出口超過了航天工業相關產品的出口,成為第一大出口創匯產業。而我們知道的,每年的美國文化產品出口不僅僅為美國傳媒資本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給美國政府帶來了相應宣傳的“硬實力”表現。
“文化”的定義非常困難,因為其涵蓋了很多虛擬的社會價值,比如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我們很難用一個框架來約束文化的定義以及其價值。而在世界范圍內,我們更難去劃分文化的界限,比如亞洲地區,日本、韓國很多文化都起源于中國,具有許多相似性。在西歐和北美地區,也有很多文化價值觀都是通用的。因此,在本論文中,我們用“文化產業”的概念來定義文化的價值。文化產業最早產生于20世紀,是在霍克海默所著作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中提到,后來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霍金斯用“創意產業”來加強了文化與政府間的相互依賴扶植關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對其定義為: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而這個產業所誕生的所有產品都是文化產品。介于文化的特性,關于文化商品的研究相對比較少,而研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貿易往來的很多。隨著各個國家之間信息與基礎商品的貿易增加,很多國家民眾的思想認知都被外國文化所影響甚至改變。特別是很多發展中國家中,海外文化商品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超過了本國文化商品的比重。中國就是典型的例子,這和中國近年來接受了許多海外投資帶來的經濟協作有很大的關聯性。
文化產品的崛起發展是在二戰之后,和人民的生活消費水平是有緊密聯系的,一般我們判斷說人文發展指數越高的地區,其文化商品消費力會越強。按照傳統的消費觀念,人類的發展消費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人們的消費都集中于食物和衣物的消費,所以這個階段工農業發展迅速,和第一次、第二次產業革命的時間相吻合;第二階段,人民的消費模式就轉向了自我滿足與表現,就會大量的購買生活消費品,比如餐具,廚具,書桌等等相對生活必需品,所以會帶來科技技術與相對稀缺生產要素的大量移動與發展;而發展到現在,很多人們的生活需求模式已經轉變到了第三階段,生活娛樂與文化精神層次的消費過程。據統計,現在在歐洲國家,精神娛樂消費的支出,包括視聽娛樂、電腦設備、CD、DVD等音樂設備,運動設施,玩具,新聞報紙讀物,看電影,買彩票等等行為已經占到家庭支出5%的比例,由此可證明,文化商品的貿易帶動了各地文化商品的消費增長。據聯合國貿易發展協會統計,世界文化產品的總產值在2007年已經達到了13萬億美元,并且每年保持7%的速度增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在調查報告中得出結論,組織成員每年的文化創意產業增長率都在5%至20%之間。世界銀行也預計在未來10年中,文化產品的生產值會占據到世界生產總值的10%左右。而當今的先進科技技術與數字技術也更加加速了文化產品的傳播與發展,文化產品所交易的并不僅僅是商業利潤的價值,也附加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價值。
關鍵詞:慶州;古城保護;城市開發
中圖分類號:G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26-0149-02
一、序論
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蘊含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量信息。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己成為所有歷史城市面臨的重要課題。一方面要發展經濟,進行城市建設,另一方面又要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使二者不相沖突,協調發展,這本身就是很難做到的。因此目前國家重視城市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確保文化古城建設有序合理的發展。
韓國雖然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半島國家,但是卻擁有9處世界文化遺產,各種歷史文化遺產很好地加以保護和傳承。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一些歷史文化古城保留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和文化特色,并且利用歷史文化遺跡和傳統文化進行旅游資源開發,使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建設協調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他們的成功保護和開發利用策略很值得我們去探討和學習。
本文主要以韓國歷史古城慶州為例,深入研究韓國古城保護與發展的實踐經驗,探討他們的發展策略,從中可以找到解決我國古城發展中面臨的一些矛盾和難題的辦法,為我國主要的古城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二、慶州古城保護及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慶州位于韓國東南部慶尚北道,屬于韓國中等城市,慶州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其中有約一千年的時間(公元前57年至935年)是作為新羅王朝的首都,遍布著新羅時代的文化遺址。慶州是朝鮮半島歷史文化和文物最豐富的地方,具韓國國土研究院調查資料顯示,慶州具有指定的國家級、道級文化遺產297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12個文化都市之一,被譽為 “沒有圍墻的歷史博物館”。慶州的佛國寺、石窟庵、歷史遺址群被指定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慶州作為國際性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其主要特色。慶州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不僅對國內游客,也對海外游客尤其是歐美國家游客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每年都有很多外國人前去參觀游玩,進行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產業的開發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又很好的保護了慶州的歷史文化資源。慶州的文物古跡和空間格局得到很好的保存,同時也發揮了對市民的貢獻,旅游產業的可觀收入也為繼續進行文物的管理和修葺提供了資金。進入了良性循環狀態。
慶州在古城發展上,首先確保歷史文化資源的永存,慶州是新羅長達992 年的千年古都,擁有最具韓國特點的自然景觀以及新羅時代的遺址, 因此在開發中突出其“天然博物館”的特色。同時韓國政府花費巨資修復了慶州的許多古跡,并將連同慶州及其郊區共214平方公里的地區全部劃為歷史保護區。為保護古跡和人文環境,慶州不準建造高樓大廈,農村和城鎮居民住房多為古色古香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平房或2-3層的樓房,與整個慶州的文化古跡相相得益彰。因此慶州地區基本保持古都昔日風貌。同時有形與無形資源開發相結合,民間新羅節慶習俗、傳統花郎武藝、傳統民俗娃娃和韓紙的制作等,很好地展示了慶州的文化旅游特色。
慶州大力保護歷史文化古跡,并沒有影響慶州經濟發展。慶州大力發展有特色的旅游業和文化產業,通過召開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新羅文化節及韓國美酒及糕點宴會等代表韓國的慶典和國際性活動發展成為國際性文化藝術城市。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游客,成為國際性歷史文化名城。
三、慶州古城歷史遺跡保護與發展規劃實踐特點分析
(一)國家的法律支持和慶州市政府的主導
韓國國家于2005年制定了《古城保護特別法》,將古城保護上升到法律高度,從文化遺址的個別保護上升到歷史文化大環境的保護。慶州古城保護與發展得益于此法律。為慶州的規劃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據。慶州市城市基本規劃成五個區域,歷史遺跡保護區、歷史景觀保護區、開發促進區、新城區、普門觀光區,具有不同的城市功能。
慶州制定了具體針對慶州文物古跡保護的相關法規和條例,有“文物保護法”、“都市計劃法”、“建筑法”等。比如規定保護區范圍,木柱、石柱建筑,從建筑物外檐在地面投影起20-100米內為保護區,王陵、古墓等封土下端起10-100米內為保護區等。還規定了市區內建筑物高度,慶州舊市區內的建筑高度在7米至25米之間。另一方面,通過條例加強對韓國傳統住宅區的保護和管理。為了傳承韓國傳統住宅文化,市政府要求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幾個歷史遺跡區周邊建造歷史文化美觀區,即區內各種建筑要按照古時的民宅式樣建造。規定建筑物的圍墻、大門、屋頂樣式、色彩、材料等。這些規定都細致入微的起到對古城建設的指導作用,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另外慶州市的發展也同樣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和主導。在慶州制定了綜合發展規劃以后,韓國國家各個部門及慶州市市政府、慶州文化管理委員會、慶州主要公司等共同參與工程的推進,一個部門只負責一個任務,避免平行部門的混合管理,行政管理體制比較完善。同時慶州市古城保護和發展采取政府主導型經濟運營機制,一半以上的資金都是由政府部門投入,極大的提高了古城開發的運作能力。
(二)妥善解決開發與保護之間產生的矛盾問題
慶州在進行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時候,始終做到開發和保護并舉。將舊城街區大部分地區都劃到特別保護區和歷史文化環境區內,強化了對舊街區的保護力度。從個別物的個別保護轉向對文物系統的整體保護,舊城區原有遺跡的修復和保護與新城區建設同步進行。慶州禁止對大陵園內古墳的挖掘和開發,禁止在舊城區建設高層建筑,禁止興建有污染的企業。而現代化高層建筑大多在市外20-30公里的地方。
慶州發展避開歷史遺跡豐富的舊城區,遵循新羅王京地區遺留輪廓,營造與地區景觀相配合的中、低密度的居住空間。周邊的綠地、河流、文化遺跡成為一個整體,在保護文化古跡的同時,也給居民創造了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慶州新區的開發成功聯合了周邊主要城市,如大邱、蔚山、浦項等,發展成為綜合新都市。
(三)維護居民利益,引導居民自發進行古城保護
由于韓國是土地私有制,在慶州進行古城保護和利用的過程中,古城很多土地都屬于當地居民私有財產,由于剛開始缺乏政府主導,居民亂建房屋,開發混亂。后來在舊城遺址復原和改造過程中,慶州政府注重對居民拆遷的安撫工作,制定明確細致的補償方案?;ň拶Y分次集中購買居民土地,并在新區進行房屋的加倍補償措施,很居民利益得到了保護。
另外鼓勵居民根據條例規定建造房屋。如果建造的傳統韓屋能夠顯示出傳統建筑美感,并有利于保護周邊地區景觀時,政府則提供一些資金支持。對獨立住宅每平米提供25萬韓元(約合250美元),對房屋屋頂的維修每平米提供5萬韓元(50美元)以下的資金。這樣使得居民在利益不受損害的同時,體會到了古城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和質量的提高,因此自發的加強對古城歷史文化古跡的保護,并積極支持政府的規劃建設。
(四)開展各種節慶活動和博覽會,大力進行外宣活動
慶州政府在古城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對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以政府為主導對當地的旅游活動進行宣傳。由政府牽頭,利用韓國觀光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對慶州的古城旅游商品進行企劃,包裝,然后通過媒體進行報道,通過網絡進行宣傳。并以文化觀光慶典為導線,進行海外市場開發活動。慶州開發了多種多樣的慶典活動,分布于各個季節和時間,慶典有政府支援和當地居民的參與,各個部門聯合對慶典進行策劃和旅游商品的開發、銷售。并且制作慶州市市政府和慶州文化旅游網站,設有英語、日語、中國語多國語言網頁,內容詳盡,設計新穎。起到很好的外宣作用。
四、給我國古城保護與開發的啟示
(一)利用先進理念進行古城建設設計長遠規劃
城市規劃對于古城的發展至關重要,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能夠減少很多開發過程中對于古城文化資源的破壞,緩解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各級政府要對相關城市進行全方位的調研與分析,制定符合該城市特點的規劃,并帶頭執行。不僅要有短期規劃還要有長遠規劃,同時確保換屆不換規劃,保證規劃持續進行。合理規劃好古城與新城的關系,用新城發展帶動舊城的保護和改造,用新城發展彌補舊城空間和功能上的不足,起到互補作用,形成統一體。
每個古城按照自身發展階段和特點,對于文物古跡、歷史街區、古城環境、格局等進行不同層次的保護和維護,對老城區要堅持保護、保存和修整結合的方針,對新城要堅持科學合理規劃、現代管理模式運營的方針。
(二)加強政府主導和資金的投入
要重視發揮文物部門在古城保護中的作用,多部門進行協作。要加大古城歷史文物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與整治資金投入,同時積極探索多元投資渠道,開拓有特色的新型產業,探索建立古城保護的補償機制。同時加強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開發文化旅游資源來擴充文物古跡保護經費,從旅游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專項文化保護資金,既減輕了國家的負擔,也實現了文物資源的長久保護。另外政府要出面進行文化產業資源招商引資,吸引港澳臺和海外資金的注入。
(三)調動市民保護積極性與參與性
我國很多古城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和傳播還主要是政府推動,地方和民間都是配角,積極性還沒有被激發出來。在政府的支持下,廣大民眾應調動自身的積極性,以主人翁的姿態來面對古城的保護和傳承。古城舉辦的各種旅游節和文化慶典活動,應以民眾為主體,讓民眾找到節日文化主人的感覺,進而投身到古城歷史文明對外傳播的隊伍中去。政府應打造廣大民眾對于所在城市的自信力和自豪感,使廣大民眾自發地調動起積極性,投身到古城保護和建設行列中去。
(四)開發各種旅游產品、加強外宣
針對古城自身歷史資源特色,開發各種旅游產品、策劃各種慶典活動,政府組織專門的人員進行這些產品和活動的包裝、廣告策劃,拓寬傳播途徑,有效利用網絡、電視等傳播媒體積極向國內外進行宣傳。進一步擴大古城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古城的發展中。
參考文獻:
[1]慶尚北道.慶北圈觀光開發計劃[R].2002.
[2]韓國觀光資源部.慶州傳統文化中心城市的觀光發展構想[R].2009.
[3]王景慧、阮儀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M].上海: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4]劉漢州.歷史文化名城開封的保護與發展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2004
一、 國際化人才培養
(一)國際化人才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所謂國際化人才,是指具有國際化意識和胸懷、國際一流的知識結構、視野和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在全球化競爭中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高次人才。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寧桂玲認為:“一名大學畢業生如能在同行中顯示出很強的創新和??變能力,并快速適應國內外的新環境,可稱為國際化人才”。[1]54
全球經濟化導致人力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人才已不再局限于一個地區或國家的范圍內,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未來的求職者能夠受聘于跨國機構、在世界不同地方工作、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具備國際經驗、靈活性以及對不同文化的認識。中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必須通過素質良好的各類專業化、國際化人才來提高競爭力。高校作為培養國際化人才的主要陣地,必然采取各種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舉措,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學生國際化也成為衡量一所高校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可以說國際化人才培養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選擇。[2] 50-51
(二)國際化人才培養的主要形式
國際化人才培養主要通過構建海外交流平臺,提供長、短期海外學習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在雙重教育環境中形成國際化視野,將海外交流的成效引入校園,最終提高大學的國際化水平。[3]57
國際化人才培養是系統工程,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比如引進國外優質資源在國內辦學、合辦專業;學生出國攻讀學位、聯合培養以及海外實習、開設全英課程等。然而遍觀全球,幾乎各個國家、各個高校都在不斷擴大對外交流網絡,與海外高校簽訂交換或者聯合培養協議,提供海外學習的經費資助,讓更多學生到海外學習、交流和生活,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寧桂玲也提到:“選擇‘走出去’(派學生出國學習)一定是最佳方案?!笨梢哉f通過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來培養本土國際化人才是最直接最有效地的方式,也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就國內高校而言,國際化人才培養主要通過選派學生參加各種校際聯合培養項目,包括學位項目、交流項目、交換項目和學術會議等在較短時間內擴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海外學習經歷、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具體而言,學位項目以本科2+2雙學位、3+1+n本碩雙學位、1+1+1雙碩士學位、2+2雙博士學位等類型為多見,以獲取國內高校和國外高校兩個學位為目的;交流項目包括學分項目、暑期項目、寒假項目、實習項目,總的來講,交流項目是以修課拿學分為主要特征;交換項目則是基于兩校協議,互免學費、互派學生的項目。對于大部分國內高校而言,很難真正做到派出的本校學生和接收的國外學生在數量上完全對等,不少學校采取了靈活做法,譬如華南理工大學與日本首都大學(東京)的交換生項目,協定每年可以派2名學生到日本進行一學年的學習,同時對方可以派出4名學生來華南理工大學進行一學期的交換學習來實現數量上的對等;另外還有學術會議、工作坊或者短期學術交流也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主要形式,多由院系根據自身需求,量身打造,專業性強,譬如,北京大學自2007年起設立了“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基金”,資助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特別是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同濟大學,每年暑假與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組織為期一個月的聯合工作坊,共同開展教學和科研交流。這幾類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基本都涵蓋本科、碩士和博士三個層次,覆蓋所在院校的絕大部分專業。
(三)國際化人才培養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必須通過素質良好的各類專業化、國際化人才來提高競爭力。烽火獵頭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人力資源總量很大,但是人才資源中存在2個“5”現象:一是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5%;二是高層次人才僅占人才資源總量的5.5%左右,高級人才中的國際化人才則更少。[4]101從宏觀層面上,未來中國在全球化競爭中取勝的根本動力來自于培養的本土國際化人才。從微觀層面上,國際化個人培養項目不僅使得學生本人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提高了外語水平和專業知識,大學也通過國際化人才培養進一步推動教師間、院系間以及大學間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擴大高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海外學生和教師來訪、交流甚至是工作,形成“走出去”和“引進來”的良性互動局面,從而提升大學的辦學水平,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二、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與挑戰
過去10年間,國內各個高校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推動國際化人才培養,開展了各種類型的學生國際化項目,以筆者所在的華南理工大學為例,過去10年間見證了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迅速發展,尤其從2010年以后更加進入了井噴發展的態勢,可以說華南理工大學是國內高校的一個縮影,其他高校在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的實施上,除了具體數字的差別,基本的趨勢和曲線都極為類似,究其原因是 2010國家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了國際化人才戰略,各個高校也都把國際化人才培養提升到戰略層面重點突破,以此帶動大學整體國際化辦學水平的提升。[5]195
從圖1,圖2可以看出,近十年尤其是自2010年后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迅速發展,從各種相關報告和同行評議中,不難發現國內高校在國際化人才培養開展中具有一些相同點:普遍通過交換生、聯合培養、競賽、實習等多種形式派遣學生出國學習;項目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普遍提供經費支持,設立各類獎助學金。根據全美國際的機構調查,對國內26所“211”和“985”院校的調查顯示,目前國內高校遇到的困惑或者問題也具有類似性,具體包括:經費的支持力度不夠,亟需合理規劃經費的使用;普通教師、院系和行政人員國際化意識和水平不夠,對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的支持不足;部門協調不順暢,仍然存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是國際事務部門的任務的認識誤區;項目趨同態勢呈現,急需建立品牌項目和特色項目。
需要強調的是在國際化人才培養具體實施過程中,不要把項目和派出學生人數作為考核指標和任務,只滿足于數量的增加,而要牢牢把握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的、作用和意義,由此來明確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和策略。為了使這些方法和策略更具有理性和科學依據而不是盲目的鋪攤子,上項目,筆直借助了利益相關者理論,通過對不同利益群體的界定和需求分析,來明確針對不同群體的具體的工作方法和策略,既符合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規律,又能夠兼顧不同群體的需求和利益,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有效和有序發展。
三、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利益相關者分析
(一)利益相關者內涵
“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的概念于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原是西方經濟學概念,與“股權者(stockholder)”即“股東”相對應。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費里曼將之重新定義為“任何可以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或受該目標影響的群體或個人”。之后,該理論拓展應用至包括教育學在內的社??科學諸領域,前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羅索夫斯基在其著作(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中,指出大學的利益相關者不僅包括教授、董事、還包括學生、校友、捐贈者、政府、公眾、社區等。各利益相關者在大學組織內外和諧相處,共同實現大學的有效治理。[6]59
[BT4](二)國際化人才培養利益相關者的界定
利益相關者理論在具體應用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界定利益相關者。羅索夫斯基按照密切程度將利益相關者分為最重要群體、重要群體、部分擁有者和次要群體四個層次。[7]35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學生、家長、教師、院系、負責海外學習項目設計和管理的行政部門、學校、海外合作院校的項目設計和管理部門、海外合作院校的教師等。按照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影響力對利益相關者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在利益相關者理論中也稱為權力―利益矩陣。[8]57
這個矩陣指明了組織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不同類型。顯然,在戰略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應重點考慮D區的主要參與者是否接收該戰略,因為他們既有權力又有興趣。關系最難處理的是C區內的利益相關者,雖然總的來說他們是相對被動的,但卻可能因某些特定事件對戰略產生興趣,并施加影響。B區的利益相關者沒有太大權力,但是與利益密切相關也具有相當的興趣,所以可以通過保持信息交流來滿足他們對利益的關注。依據此權力――利益矩陣,可以將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的利益相關者進行如下分類: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D區國內高校和國外高校更為具體的代表是這些項目的設計、制定和管理部門,比如學校的國際事務部門、教務部門、研究生院和具體院系。
(三)利益相關者需求/利益分析
1.學生需求調查及分析
根據上文對利益相關者的界定,可以明確利益相關者處在哪個區間,在戰略制定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以及尋找相應的策略。首先我們對B區,利益最相關然而決策力最小的這部分群體進行分析。具體的分析方法為調查問卷,發放問卷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73份,調查結果顯示:50%的受訪者有強烈的赴海外學習的意愿,而且近一半的受訪者希望取得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高校的學位,可支付的留學費用近60%學生選擇為5萬以下,最希望學校給予充分的項目信息、政策指導和經費資助。
綜上調查,不難發現這部分群體最關心的還是有關項目信息和政策的獲取,包括如何辦理校內各種手續、如何申請項目、如何辦理簽證、如何申請資助等等。根據調查分析:建議學校兼顧不同經濟條件的學生,提供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的學生項目,使更多同學有機會爭取資助,減少費用負擔;第一時間通過網站、微信群、微博、學院通知等各種方式傳遞信息,將項目申報指南放在網上便于學生查閱,加強項目申報指導、資金資助、出國對評優、評先進等學生密切關注的問題的宣傳和講解。
2.學校和院系需求調查與分析
根據全美國際2016年5月對國內26所“985”院校的調查顯示,目前各個高校推動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學校的戰略部署和國際化考核指標的要求,隨著學校重視和經費投入不斷加大,各個高校近年來在項目數量和派出人數上都有大幅提升,不少學校也已經普遍感覺到了項目擴張后,深層次問題凸顯,比如:如何提升項目的水平和質量,建立品牌項目;如何合理規劃和有序使用項目經費;如何加強院系、教師和其他部門的國際化意識,完善部門間協調機制;避免同類項目的重復建設,挖掘符合學校和學生需求的特色項目等。同樣還是根據全美國際的調查,國內高校在以下8個方面有迫切需求(如表1),也可以說是目前國際化人才培養實施中的瓶頸所在。
作為國際化人才培養的主要參與者,學校和院系的需求應該擺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對項目的發展,甚至對高校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化戰略是否能夠順利實施,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涉及的每個環節都值得專門探討。然而這部分群體的需求,是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全校一盤棋,從上而下,從源頭上尋找辦法,改革現有的管理體制、管理辦法,也必須從下而上,更新觀念,才能有實質性突破。突破點首先還是圍繞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國際化的提升,重點體現在理念、意識、制度和方法上。
3.導師及其他職能部門需求分析
為了更深入了解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和需求,從而全面地認識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在不同群體中應該如何開展工作,筆者對其所在的華南理工大學部分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學院老師以及可能涉及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中某些環節的行政部門進行了訪談。從之前的權利――利益矩陣中,可以發現,這部分群體雖然屬于被動接受者,但是他們的態度、行為和支持與否會對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筆者從訪談中了解到,相對于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推進的阻力會大一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涉及到研究生和博士生導師培養指標的問題,如果導師已經招錄的學生申請了國外的學位,比如1+1+1雙碩士聯合培養,2+2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就意味著這個導師失去了一名學生,導師選帶學生的指標是有限的,尤其是博士生,每個博導可能一年只能帶一名博士,而且理工院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是導師科研團隊的主力軍,所以研究生和博士生出國攻讀學位,對導師來說是某種程度的損失;其二,所有學位項目需要雙方學校的相關專業學院對兩校開設的課程進行審核、比對,形成一個合適的聯合培養課表、涵蓋兩校的核心課程、還得符合兩校的學分認定標準、符合學位要求。這就需要有專門的老師來進行這項繁復的工作,國內高校并沒有專設Academic Adviser (學術導師)負責類似工作,也沒有類似工作的獎勵標準,教師們都有各種教學和科研的壓力,無暇顧及,所以大部分教師對此類去海外學習,尤其是對獲取學位國際化項目不太熱衷;其三、碩士博士還有嚴格的學位論文的要求,而且學位授予是由學位委員會認定和授予,出國攻讀學位的學生如何完成論文、導師如何指導論文、如何安排答辯,這些都是頗費周折的事情,都給校內導師增加了額外工作量,和更高工作要求。所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開展中還必須考慮如何如何通過補充名額、認定工作量、優先接受國外交換生、優先考慮海外進修等方式激勵導師參與和支持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
此外,各個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主要涉及國際處、教務處和研究生院,同時還涉及比如學工部門、財務部門、學院行政部門,各個部門關注點不同、員工國際化意識和水平不同、加上管理和制度的條塊分割,增加了部門之間溝通和協調難度,也凸顯了原有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在高等教育國際化不斷成為主流趨勢的今天已經出現了瓶頸。要適應國際化這一主流趨勢,必須改革,首先必須從觀念上更新,可以選派管理人員、行政人員海外進修、培訓、海外工作或者校內培訓、講座,通過這些方式不斷更新他們的觀念、提升國際化意識。
由此可見,國際化人才培養涉及多個主體,和多種利益訴求,要想順利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必須綜合考慮各個利益主體不同利益訴求。在項目前期,就相關群體最為關心或者最容易出現阻力、出現問題的地方提前做好解決方案,掃除所有可能存在障礙的環節,獲得各方基本一致的認可和滿意,才能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全過程管理,而不是在內部糾結和推諉中蹣跚前行。
四、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建議
國際化人才培養,必須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內涵和目的為前提。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各個高校近幾年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數量和派出學生數量都有明顯增幅,但是國內高校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都表示增幅主要來自于學校相關的考核指標和獎懲壓力。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國際化人才培養必須圍繞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的來開展,否則就會出現有規模沒質量、有數字沒效益的局面。這就要求各個高校首先要有明確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目的和戰略目標,具體執行部門必須牢牢把握和理解相關理念、目的和目標,才能有針對、選擇的挑選合作伙伴,設計合作項目。所謂國際化人才,是指具有國際化意識和胸懷以及國際一流的知識結構、視野和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在全球化競爭中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高次人才。我們培養的學生未來可能是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跨國機構的高級管理和技術人員、國際化的優秀企業家,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合作伙伴和設計項目的時候不僅選擇那些學術排名靠前的國外高校、還可以選擇國際知名的實驗室、跨國企業、特色鮮明應用型高校和機構;不僅推出以學習為主的學位和學分項目,還可以考慮提供能夠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多元文化認知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多種項目。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國際化人才內涵和目的的基礎上,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兼顧規模與質量、貼合學校和學生的需求。[9]70
強化教師和基層員工的國際化意識,更新觀念,建立各部門間溝通與聯動機制、規范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為教師和基層員工提供出國進修、培訓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身處國際化環境中,提高國際化意識、更新觀念、掃除認識上的障礙。按照國際化人才培養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進行動態的全面管理,每個階段涉及的部門、各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提前報備,由學校統籌一一解決和落實。比如,在項目的前期課程對接和認證階段,主要發揮學院的積極性;項目實施中,各個行政職能部門進行具體分工、簡化流程、不人為設置障礙;項目后期做好跟進和管理、投入和產出的效益評價等等這些工作;涉及到制度問題的,進行制度的調整或改革,全校一盤棋,統籌協調,各司其職,如此才能規范流程和制度,實現順暢的內部溝通和協調,提高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水平和效益。
項飚在牛津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本書就是在博士論文基礎上改寫成的專著。我覺得至少基于兩個理由應該推介這本書。
首先,這本書有助于我們理解全球化的本質,破除主宰性的意識形態所制造的全球化終將通過所謂“涓滴效應”(Trickle-down Effect)惠及所有人的幻覺。
這是一項關于印度IT工人在全球信息產業中的位置及其政治經濟學意義的研究。印度人長于電腦,如同菲律賓盛產家政工人一樣,已經被標簽化了,但與慣常的IT從業者屬于高素質勞動力的成見相反,印度IT工人從事的大都是機械的編程工作,這正是為什么圍繞著將印度IT工人帶入全球勞動力市場而建立起來的機制被稱為“獵身”,而不是“獵頭”的原因。
無論如何,掌握了IT技術,意味著海外工作機會、賺取更高收入乃至獲得發達國家居民身份的機會,所以很多印度家庭熱衷于把孩子培養成IT工人。這股風潮以作者進行田野調查的安得拉邦為最,那里有大量的私人培訓機構,提供最前沿的教學內容,當地政府對此也大力扶植。
很多家庭為孩子(限于男性)的IT教育傾其所有,以便未來從工作以及收取嫁妝中獲得收益。嫁妝制度在這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調劑作用:在海外工作或定居的印度男性,有資本在結婚時向女方家庭索要高額的嫁妝;有的女孩家長會事先選定一個男孩進行“教育投資”,條件是和他的女兒結婚,而這投資會被視為嫁妝的一部分。
“獵身”機制負責把印度培養出來的IT工人輸往全球。以咨詢公司面目出現的勞力行(Body Shops)機制迎合了大公司對勞動力市場的各種需求:隨時有充足的人力供雇傭,隨時可以解雇員工等等。而大量被生產出來的新的勞動力為了得到機會進入這一體系,常常被逼“買工作”—花錢得到第一個崗位,積攢經歷。
這種用工制度和印度的嫁妝機制等構成了一個利益傳送的鏈條,但不是把國外的錢賺回印度,而是把印度民間有限的資源卷入全球經濟體系之中。作者的觀察支持這樣一個結論,全球“獵身”體系的支撐性力量不是全球化帶來的繁榮,而是印度社會的高度不平等,如階級壓迫,種姓制度等。
其次,這本書屬于中國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學著作。
論文關鍵詞:金融危機,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機迅速爆發,席卷全球,世界各國普遍遭殃。美國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以及自身的管理和制度等存在的問題,使美國銀行業在本次危機中深陷泥潭。2008年全年共有25家商業銀行和吸儲機構被關閉,其中包括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截至2008年第四季度末,共有252家被列入“問題銀行”名單,而2009年年初以來,又有14家商業銀行和吸儲機構被關閉,并且這個數字還將繼續擴大。美國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在2008年為24341億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73289億美元,盈利狀況明顯惡化。在2007-2008年由于受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銀行業貸款損失和資產負債表中計提的貸款準備金不斷增加,貸款損失準備金在2008年全年達到151235億美元,占了整個凈營業收入的50.2%,美國銀行業的信用風險不斷加大。金融危機給了美國銀行業沉重的打擊,特別是對美國大銀行的沖擊較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美國銀行業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也未能幸免,中國銀行等四大行持有的美國國債大幅縮水,歐美地區國家戰略投資者紛紛減持中資銀行股份,給我國商業銀行造成了較大數額直接損失,也阻礙了我國銀行業的發展。
一、美國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
房價下跌和利率上升是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直接原因,但次級抵押貸款泡沫迅速膨脹和泡沫破滅之后的全球風險共振提示我們,這場危機背后有著深刻的宏觀經濟金融背景和微觀經營基礎。同時也與美國商業銀行風險監管體系的缺陷緊密相關。
(一)低利率政策刺激銀行次級貸款業務盲目擴張
2001年,美國9·11事件之后,為刺激經濟發展,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6.5%下調至1%。面對如此低的利率金融論文,商業銀行都想把充裕的資金貸出去以獲取高額利潤。次級抵押貸款的高收益率博得了商業銀行的青睞,大量商業銀行瞄準了這塊市場,并展開激烈的競爭,紛紛提出各種優惠政策,爭相降低貸款條件,發放大量貸款給那些信用等級在BB級以下的購房者。商業銀行為了追逐高額利潤,刻意低估違約風險。同時商業銀行又將發放貸款所獲得的大量資金投放到房地產市場,致使房價持續高漲,催生了房地產泡沫。商業銀行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的盲目擴張為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埋下了伏筆。
(二)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桿性導致風險擴散
次級抵押貸款的高利潤、高回報早已讓商業銀行忘卻了其本身具有的高風險性。銀行家們一再降低貸款標準,將眼光鎖定那些原本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次級貸款人,促使次級抵押貸款數量激增。次級抵押貸款最終導致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然而金融衍生產品卻將泡沫破滅的影響迅速放大,擴散到全球范圍。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NCDs)、抵押擔保證券(MBS)、債務抵押證券(CDO)等金融創新產品的出現,使銀行可以不用將抵押貸款記錄在自己的賬面上,而是將其賣給證券公司,證券公司再將其包裝,加上信用評級機構的“幫助”,將其以優質證券形式出售給全球范圍內的對沖基金、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投資者,轉移風險。由于這些衍生產品具有高杠桿效應,對沖基金只需要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能從事交易,基金公司虧損后,銀行也受到牽連,而且損失成倍擴大,因此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美國整個金融市場的崩潰,擴散到全球范圍內各個經濟體。
二、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美國金融危機的大火熊熊燃燒,波及世界經濟,我國經濟也未能幸免。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我國銀行業的外匯資產業務和我國銀行業股權結構的影響,進而影響我國銀行業的風險程度;以及美國金融危機引起的世界性經濟衰退使我國的對外貿易、宏觀經濟發展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了我國銀行業的潛在風險程度。具體來說,主要的影響如下:
(一)債券價格下跌導致資產減值損失
美國次貸危機的暴發與蔓延使與次貸相關的證券價格劇烈波動,市值大幅縮水,有些證券甚至面臨信用危機,而有些證券則因為發行機構的倒閉而一文不值。盡管我國銀行對于海外投資的風險非常謹慎,但在此次危機中還是受到不小的損失。據統計,截至2008年上半年,上市中資銀行持有約240億美元與“兩房”相關的債券,在亞洲金融機構中居于首位。其中,中國銀行持有172.86億美元,工商銀行持有27.16億美元,建設銀行持有32億美元,招商銀行持有2.55億美元,民生銀行持有2.27億美元。根據《證券市場周刊》測算,我國六家商業銀行中中行虧損額最大,約為38.5億元。建行、工行、交行、招行及中信銀行依次虧損5.76億元、1.20億元、2.52億元、1.03億元、0.19億元。
(二)戰略投資者拋售中資銀行股份
次貸危機的暴發與蔓延使中資銀行原有的戰略投資者資金缺口加大,不得不以收縮其國外投資以解燃眉之急,這使引入歐美戰略投資者的中資上市銀行的股權在市場上遭受拋售風潮。美國金融危機暴發以來,中資銀行已經遭受了兩波拋售風潮。最先是瑞銀在2008年底將其所持有的中國銀行33.78億H股拋售,隨后是2009年1月7日,美國銀行以股份配售方式售出56.2億股建行H股;緊隨其后,李嘉誠基金會通過美林證券配售中行20億股。2009年1月13日,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拋售所持的全部中國銀行108億股,徹底結束了3年的戰略投資。
(三)實體經濟受損導致資產質量下降
美國金融危機向歐美國家實體經濟的滲透引發歐美國家實體經濟衰退,從而影響我國出口貿易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進而影響到我國銀行的信貸質量。數據顯示2008年11月至2009年1季度,我國對美出口已連續5個月出現負增長。海關統計數據還顯示我國對歐盟和日本等地的出口也呈下降趨勢。從2008年初到現在,我國的外貿企業越來越舉步維艱,根據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公布的,2008年廣東省1-9月企業關閉總數為7148家。而不良貸款的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中損失類貸款數額逐季增加金融論文,占總貸款比率也逐季增長。
三、加強我國商業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我國商業銀行還處于起步階段,相對于外國發達的商業銀行經營體系,我國的商業銀行還遠遠不足。鑒于美國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可以看到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嚴格控制貸款質量。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活動才剛剛起步,由于缺乏信用風險預警和評估的有力工具,商業銀行不能從源頭識別、防范和控制風險,信用風險居高不下,嚴重困擾整個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行。信用風險是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主要包括道德風險和企業風險。由于我國風險評級機制的嚴重缺乏,導致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對象信用調查成本高、難度大,造成銀行與借款人之間信息不對稱,使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較高的道德風險;同時,又由于我國商業銀行主要貸款對象集中在大型企業,且數額巨大,如果大型企業一旦倒閉,銀行貸款收不回來,就會受到巨大的打擊,使我國商業銀行面較高的企業風險。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房價飆升,住房貸款占了銀行貸款的很大比例,隨著房地產市場價格的波動,這部分貸款的風險也會隨之加大,很不穩定。銀監會相關調查顯示,國內部分省市的房貸不良率連續3年呈現上升趨勢。與此同時,“假房貸”、“假按揭”案件層出不窮。單一的收緊信貸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注意提高個人房貸資產質量,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監管,尤其注重評估市場的專業性和客觀性,才是防止風險貸款產生、維護信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從而避免由此引發樓市和金融市場危機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所以,商業銀行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客戶信用審查機制,積極開展對借款人借貸歷史、還款記錄、違約記錄等信用情況的調查,客觀評價其信用等級,嚴格控制貸款質量,審慎發放貸款。
2,加大金融創新產品管理力度,完善金融創新監管體制。盡管金融創新大大提高了效率,為銀行創造了新的利潤來源,也為銀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極端的金融證券化和過度的金融創新導致各種結構復雜的金融衍生品無節制地泛濫,最終成為引發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金融創新具有高杠桿性、高風險性和轉移風險的作用,客觀上導致市場整體風險的擴大,最終產生系統性風險。并且金融創新的不透明性增加了監管的難度,影響了監管效果。雖然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才剛剛起步,金融衍生產品種類很少,且我國實行了較為嚴格的金融衍生品準入機制,但是金融衍生產品近年來發展迅速且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吸取教訓,將風險管理覆蓋金融創新的全過程。尤其是要重視新產品、新業務的開發、銷售和運行等各個環節的風險評估、預警和控制,把金融創新風險置于可控范圍。在新產品,新業務推出之前,要確保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管控措施先行到位。此外,在兼顧風險全面管理的基礎上應突出重點,對高風險領域與環節進行重點評估并采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在對金融創新產品進行監管時不僅要考慮產品本身和對于金融體系的風險,還要考慮其對于實體經濟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這就要求監管部門根據金融創新的發展不斷調整金融監管結構和完善市場規則,加強創新產品的市場監測與預警金融論文,增加金融創新的透明度,充分揭示衍生品的結構和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市場正常運行。
3,高度關注外幣風險,審慎開展海外業務。新型金融危機傳導的渠道之一就是持有高風險的外幣債券。本次危機中,我國主要商業銀行持有為數不少的美國次級按揭債券和相關資產,蒙受了不小損失。因此,今后國內商業銀行在投資外幣債券時,要采取更為謹慎的態度和穩健的投資策略。在當前的形勢下,不僅要擇機從高風險債券中減退,防范和化解存量債券投資風險,還要嚴把投向關,優先選擇信用等級高、發行主體信用評級高于投資級別的債券,嚴格控制新增外幣債券投資風險。更為重要的是,要完善外幣債券投資的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外幣債券投資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同時根據國際會計準則要求,充分計提外幣債券投資減值準備。另外,此次金融危機中,我國因企業的海外并購活動而遭受的損失為數不少。比如,受危機影響,中司對黑石、摩根士丹利與JC弗勞爾斯等的投資損失慘重。雖然目前的危機環境有利于國內企業進行海外并購和擴張,但盲目并購歐美金融機構資產蘊含著極大的風險,必須對并購的潛在風險保持高度警惕。對銀行而言,一方面要謹慎開展自身的海外并購活動,在推進海外并購時,要對被并購方的資產質量、現金流、商業模式、企業文化等進行全面評估,還要充分考慮東道國政府的反應,另一方面要謹慎評估客戶進行海外并購帶來的風險,防止海外并購活動增大企業的信用風險,影響銀行信貸資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張競,王靜.新型金融危機與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J].上海市:新金融,2009(7),21-24
[2].石兵,周義琨.淺談我國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J].南京市:現代金融,2008(11),15-16
[3].陳賀.反思美國次貸危機帶給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J].北京市:農村金融研究,2008(1),40-42
[4].沈紅,孫建華.次貸危機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啟示.[J].南京市:現代金融,2009(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