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3 00:38: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教學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從實施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的必要性出發,闡述了目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模式的現狀,從體系理論研究、教學一體化、自評與他評、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等四方面分析了當前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做好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進行了探討,從發展性、全面性、動態性和特色等方面闡述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評價
0引言
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扶持,職業學校數量日益增加,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質量問題給人帶來不少擔憂?;仡櫸鞣絿衣殬I教育的發展歷程,許多西方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都經歷了“數量增長—質量下降—控制數量—提高質量”這樣的發展過程。目前相當多的職業學校教育資源匱乏,辦學條件落后,無法確保教學質量。對于學校而言,教學質量是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通過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能夠有效保證教學質量,因此,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教學質量評價。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是通過監控與評價的主體采用一定的運行機制和標準作用于客體,然后收集所產生的各種信息,全面評價教學工作、診斷與更正教學過程的偏差等活動,從而改進教學工作,最終實現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結構系統[1-3]。
1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各類院校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通常都是通過學生評價、督導專家評價、同行評價、管理者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幾種形式進行,這種監控和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其效果還不夠理想。
1.1欠缺對體系理論的研究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構建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必須建立在大量、充分的理論基礎之上,諸如體系架構、環節設置、實施部門、評價標準及反饋處理等均需要反復論證,認真思考研究。然而,目前國內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大都來源于高等教育,關于職業教育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并不多見。如果長期缺乏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很可能由于缺乏理論支撐使評價體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進而直接影響到監控和評價效果[4]。
1.2注重“教”,輕視“學”
目前的職業教育過于注重抓“教”的方面,而輕視“學”的方面。因此,導致現行教學評價模式的重點就成了評價教師的“教”,評價指標過多地關注了老師教這個過程,即使有對學生的評價,其目的也都是為評價教師服務,缺少學生對于教學的主觀感受、缺少學生對于“學”得的反思和評價。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忽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生被動接受,忽視發現創新。這種只追求結果而輕視過程的作法,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影響他們的創新。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應該更新教學理念,更加注重教學過程的優化,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自主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判斷一堂課是否是好課的標準應該是學生是否從中學到了東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學生的素質是否得到了提高[5]。
1.3重視“他評”,忽視“自評”
現階段教學質量評級的方式主要以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督導評價等為主,這些評價方式都屬于“他評”。以定期的教學檢查和不定期的課堂聽課采用“評價表”、“聽課打分”的方式進行。對于“他評”,學校通常非常重視,投入大量資源以期能夠獲得良好的結果。因為評價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聲譽、招生和學生的就業等。但是對于“自評”關注度不高,這是因為“自評”不會學校造成較大的外部影響,很多學校采取的態度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加上教職工之間都是同事關系,很難不被人情左右,導致評價工作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的發揮作用和優勢[6-8]。
1.4注重終結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現階段多數職業院校采取的都是靜態的一次性操作方式,通常的方式是在課程結束和學期結束時,給各個學生一個百分等級分數,作為學生該課程的學習成績。這種評價方式只考慮到了結果,缺乏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過程的評價,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9-13]。應該更新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利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的評價方法,強調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鼓勵學生發展自身的興趣和愛好,盡量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
2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思考
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必須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采用合理的評價手段,基于廣泛的支持和參與而進行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2.1統籌發展性
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只是院校的手段,并不是目的。院校應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滿足教師的發展需求,將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調動起來,使教師真正投入到自身崗位中。以促進教師專業和能力發展為目的,以實現學校的教學目標為導向,充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僅僅關注眼前,更應該考慮未來發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優劣勢,使其更加了解自己,提升其綜合實習。
2.2注重全面性
教學評價應包含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研究者,學生應自覺學習、獨立思考。因此,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這就要求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評價,不能僅僅把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為依據,而應以學生的發展為衡量尺度。課堂教學成功的標志在于學生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能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保持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2.3重視動態性
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的內容應該是相對穩定,但其過程應該是動態的。在日常管理中,院校應在自然、常態的條件下,對于影響教學質量的有關因素進行歸類分析,有明確的和便于操作的指標和標準,建立起一個教育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監控與評價體系,對于其指標體系根據時代進步保持動態性。
2.4突出特色
由于各院校辦學歷史不同、情況不一,教學工作評價模式不可能統一。不管采用何種機制與形式,只要管用,能達到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效果,就是合理的。在建設過程中要敢于創新、勇于創新,注重探索新途徑新方法。同時,也要繼承和發揚過去行之有效的傳統辦法,在繼承與創新的互動中持之以恒、長期堅持。構建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既是一個教學工作的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院校管理的理論問題。院校實施教學質量監控,其終極目的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并最終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應當通過規章制度的制定、加強過程監控、完善考試方法及評價模式等,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包括評價過程多元、評價方式多元、考試內容多元、成績構成多元、考試管理全程監控等全方位、全程性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董文銀,劉金榮.完善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思考[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張耀嵩.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
[3]薄錫年,張新愛.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與評價指標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
[4]凌華,安江波.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
[5]唐仕榮,劉恩岐,陳尚龍,巫永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驗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3(27):11233.
[6]陳惠惠.形成性評估中學生自評與他評體系探析[J].淮陰工學院學報,
[7]丁瓊.形成性評價在小班化教學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
[8]覃隸蓮,莫麗平.從他評走向自評———論中職教師評價機制的重構[J].衛生職業教育,
[9]高驚生,錢軍平.高校教學質量監控中存在的問題及其修正[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
[10]周旭清,鄧春生.富校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與諢價的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
[11]許帥,李亞寧.“管工結合”型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分類評價的研究[J].科學與財富,
我國實現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對國外先進研究成果的借鑒和吸收。作為科研人員,熟練掌握專業外語,更是基本素養之一。對于研究人員來說英語的翻譯和寫作能力十分重要。吉琳主編的《化學專業英語》(科學出版社出版)一書即是一部專為化學專業學生學習專業英語而設計的教科書。
本書在內容上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術語,介紹了一些基本的化學術語,分別是化學元素、無機化合物的命名、有機化合物的命名以及配合物的命名四方面的內容。以此為鋪墊,作者在第二部分進行了加強閱讀訓練,這一部分分為四個環節,分別是預讀部分、初級閱讀部分、高級閱讀部分以及綜合閱讀,難度呈階梯狀增強。這部分的閱讀不僅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同時還要有過硬的化學基礎知識作為支撐。預讀部分由八篇文章來組成,分別為《事項:性質和變化》、《化學熱力學》、《質量作用定律》、《使用價鍵概念描述分子結構》、《蘭伯特-比爾定律的偏差》、《滴定法》、《氣體容量法》以及《電化學電池》。這八篇文章用英語介紹了一些基本的化學反應定律,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化學專業英語,還能對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在篇幅上,每篇文章都控制在一到兩頁,符合預讀的標準和要求。在數量上,則進行了很好地把握,能夠為后文難度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初級閱讀階段主要由七篇文章構成,分別為《平衡或緩慢變化》、《藍瓶實驗》、《細胞膜中的離子通道》、《LeChatelier原則》、《烯烴反馬爾可夫加成反應的快速有效演示》、《綠葉提取物的正、反相薄層色譜法》和《“葉色素的超級市場柱色譜法”回顧》。這部分的難度有所提升,不僅專業詞匯的使用開始增多,而且化學反應也更加復雜,專業性有所提升。在綠葉提取物的正、反相薄層色譜法這部分內容中,篇幅達五頁,對學生來說不失為一種挑戰。第七章高級閱讀部分,難度進一步上升,包括《制備Ⅲ-Ⅴ族半導體的新方法:InP納米晶的聲化學合成》、《高比表面積CuO-CeO2催化劑中CuO物種的鑒定及其對CO氧化的催化活性》、《硅襯底上銀納米粒子(AgNPs)的生物激勵沉積》和《鉬釩磷陰離子離子液體作為無溶劑苯過氧化氫氧化制苯酚的可重復使用催化劑》四篇文章。這四篇文章化學反應最為復雜,篇幅也有了大幅地提升,每篇至少五頁。適合一些進階者進行使用和閱讀。第八章內容為綜合閱讀,這部分內容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化學,而且還延伸到了化學生物領域。包含《鈷(Ⅱ)酞菁多壁碳納米管修飾玻碳電極測定抗壞血酸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層狀多孔Fe3O4空心亞微球的制備、生長機理及其磁性》、《金屬相關體系中的絡合放大pH振蕩》和《從甘氨酸合成氮摻雜和氨基酸官能化石墨烯量子點及其在鐵離子熒光測定中的應用》。在閱讀能力的訓練結束之后,作者對化學專業的英語詞匯展開說明。包括化學元素、常見實驗室儀器、常見反應類型、常用化學縮寫以及通用化學前綴和后綴四個方面的單詞。在第四部分,作者附上了習題的答案,以供讀者查閱和參考。
本書作為一本教材,在難度設置上考慮了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使用者。在本書第二部分加強閱讀訓練中,針對初學者設置了八篇文章,來幫助讀者鞏固基礎。不僅能夠積累一些專業的詞匯,同時訓練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初級閱讀部分主要引用的是短篇科技文獻。雖然專業性較強,但是由于篇幅較短,同時大多為簡單句,因此可以作為第二階段來進行難度的調和以及過渡。高級閱讀和綜合閱讀階段,對讀者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讀者對文章的整體結構進行梳理,還要求讀者找到文章的創新點。相信經過對本書的系統性學習,讀者對化學專業英語的閱讀、翻譯和寫作能力都能夠得到較大地提升。
作者:沈劍文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關鍵詞:貫徹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觀念;提高專業水平;改善英語教學 成就教改良師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9-297-01
高中眾多英語教師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是在接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熏陶和影響,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師中心”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師生關系的重新構建和現代教學理論所提倡的教學當中的“學生中心論”還不能完全理解他們的意義,因而在教育教學中對這些理念的貫徹就不夠積極,即使做了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夠真正提高教學效率。甚至有人成了“邯鄲學步”,現代的教育教學模式沒學會,傳統的教學模式又不能用,于是感嘆“不會教學了”。其實,無論哪種教育教學理論,其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因此,如果廣大教師能夠真正理解這一點,他們就會轉變教學理念,繼而深化自身的專業知識,主動積極地將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貫徹于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為此,本文將對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和高中英語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意義和作用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為廣大教師理解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提供有力的證據。
一、貫徹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適應現代教育轉型的基礎
1、在教育領域
思想解放對順利實現教育教學改革和貫徹落實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廣大教師的思想解放了,他們才能自覺、主動地去理解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意義和作用,把它們運用于現代教學實踐。
2、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現代倡導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核心是“生本教育”和“教育現代化”
在此過程中人才的培養是教育教學的核心,人的發展是衡量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這就是“以人為本,生本教育”。而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另一個核心就是“教育現代化”,它包括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高中英語教師應該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深刻理解《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當中很多內容對于現代教育教學的指導意義,在自己的日常英語教育教學中去實踐和探索這些理論的科學用法。
“生本教育”的理論落實需要廣大教師切實改變傳統的師生觀念,與學生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F代化的教育教學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強調關注學生,關注作為學習主體性的學生,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倡導讓學生積極主動、有意義地學習。這實質上基于一種新的學生觀,要求廣大教師重新認識現代教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
3、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運用這些理論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時要因地、因人、因時制宜
通過實踐探索這些理論和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生吞活剝”、“生搬硬套”。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能讓他們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但并不是這種方式就是“死”的,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的學習活動作出不同的安排。同時也要注意到,作為生活中的人而存在的學生,他們不僅和教育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也和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既然學生也具有社會性的一面,我們就必須將教育教學和他們的社會生活進行有效銜接,實踐陶行知先生所說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教學理念,這樣讓教育教學效果更好。
二、做教改良師,適應現代教育轉型的必要條件
1、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自己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
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應該是建立在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思想,并將它科學、有效地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還要依靠教師深刻鉆研教育學、心理學,運用教育學中所提供的教育理論將新教材進行從新研究、整合,使其符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學習要求。
2、教師自身的學科專業知識的深化和拓寬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擁有很高的英語知識水平,還要了解很多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同時對于與英語教學相關的其它學科知識也要有所獵取。
3、教師對教材的整合能力和課堂教學的把握能力提高對實現教學改革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例如,高中英語新教材的單元化、模塊化的安排,有時需要高中英語教師對教學內容做適當的整合,把屬于同一范圍的內容整合到一起。
三、不斷革新教育教學模式,與時俱進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那就是我們在教學要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教學任務完成,但又不能不看學生情況、教材情況、社會發展情況一味地生搬硬套那幾種教學模式。教師應該為了適應學生的思想發展和學習方式的改變,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學模式能夠適應學生的發展,這樣才能成為當代的課改良師。
時代總是在不斷發展,一切事物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教育領域也不例外。 新課程標準的執行和新教材的開發使用都需要通過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才能在學生身上體現它們的效用,因此教師的作用決定著教育轉型和教學改革成敗,我們教師必須認清形勢,積極地轉變觀念,提高專業水平,做課改的良師,為新時期教育的轉型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2001.6.
[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0.7.
[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02.9.
[4] 袁振國.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8.
英文名稱:Journal of Shando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主管單位:山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山東廣播電視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東省濟南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8-3340
國內刊號:37-1298/G4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一、指導思想
遵照教研工作計劃,以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為指導,立足課堂、改革新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重點,堅持科學育人,積極參加數學教學研修工作,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個人素養,努力服務于教研教學工作而努力。
第二、教研目標
1、積極實踐課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圍繞“有效性高效課堂教學”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積極探索,參與課題研究,能夠自覺應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教學。
第三、教研措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多看教育教學專著,認真做好筆記,努力提高個人專業素養。認真閱讀《新課程標準》,《聽名師講課》等有關資料,鉆研新教材,新課標,研究教法,體會新課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通過教師個人自學,網絡學習的方法及時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擴展自己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育教學理論,提升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
3、積極主動地學習教育理論,認真參加教研活動。尤其要多關注后進生,抓好培優輔差,讓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準確定位自己,用先進的理論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學習身邊老師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4、積極向同行教師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經驗,彌補自己學科知識的不足。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行為等,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課后,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關鍵詞:建構主義;幼兒;繪畫教學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教學理論,在我國各級各類教育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該理論給予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不斷地反思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弊端和不足,不斷地完善和改進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活動過程,該理論廣泛合理的應用將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幼兒繪畫教學活動中應用的意義和實踐過程作一初步的探討。
一、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應用于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的意義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之后在其他學者的推動下不斷完善和發展。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不同于傳統教學理論,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目的單一,教學手段整齊劃一,它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主觀能動性,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的個性化的發展。而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它強調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相互討論和交流,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信息基礎之上主動構建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是教學的中心,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不能對學生被動地灌輸知識,而是通過創造合適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地構建新的知識。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情景的運用,它要求教師能將具體的教學問題情景化、生活化,讓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解決問題,獲得新知識。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讓學生獲取掌握知識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教育部于2012年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用于指導我國的學前教育,該指南強調指出,兒童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的速度和到達某一層次的時間相互之間不完全相同,存在著差異,我們要充分尊重這種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按自身的方式和速度向更高層次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能以教師為中心,以統一的目標和要求來實施教學。該指南還突出了這樣的教育理念: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為他們創造機會和環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和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支持和鼓勵他們主動探究和學習,這樣的教育理念與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不謀而合,所以把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應用于學期教育教學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的幼兒繪畫教學實踐活動
幼兒繪畫是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幼兒繪畫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目標不能單純地追求讓幼兒掌握繪畫特有的知識和技能,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幼兒藝術品質的培養,給他們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自然環境中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他們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培養和保護其興趣和好奇心,豐富其創造力和想象力,引導他們用心去感受和發現美,用作品去表現和創造美。為了達到上述的教學目標,本人在組織和實施幼兒繪畫教學時采取了三種做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創設適宜的繪畫學習情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所以我們需要創造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日常活動或游戲中,通過自身去感知、體驗和操作獲得知識。因此,教師應在幼兒繪畫教學中創設各種適宜的教學情境,如在教室擺放具體的實物、張貼生動直觀的圖片、帶領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等,讓幼兒親自觀察、感受,讓他們主動探索和創作,提高幼兒繪畫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對繪畫的主動建構。
(2)營造以幼兒為中心的繪畫學習氛圍,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幼兒通過接觸自然、觀察物品、欣賞作品,鼓勵他們進行自主繪畫,教師引導幼兒圍繞相應的主題展開想象、進行藝術創作,教師不做過多干預,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幫助時再給予適當的指導。鼓勵幼兒主動在小朋友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或用繪畫作品裝扮美化教室,共同分享繪畫活動的樂趣。
(3)注重幼兒個體差異性,倡導以肯定和欣賞為主體的形成性評價。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先天因素和后天環境差異很大,導致他們在學習繪畫時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教師在對他們繪畫學習進行評價時需要考慮這種個體差異,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而要因事因人而異,采用不同的標準。幼兒對外界事物的感受和認知與成年人不同,教師對他們評價時也需要注意,不能用成人的審美觀念評判他們,同時還要考慮到他們的情感需求,多給予他們正面的評價,肯定和欣賞每一個幼兒,增強他們繪畫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樂于嘗試、勇于創造的學習品質。
三、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應用時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應對措施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過度強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定程度上會忽略知識本身的傳授,如果沒有強大的知識背景作為基礎,那學生的主動建構過程將會十分困難。在幼兒繪畫學習過程中,如果兒童缺乏必要的繪畫技能,即使有再好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也不能呈現出好的作品,其繪畫只能長時間處于低水平的涂鴉階段,其繪畫的信心和興趣會逐漸消失殆盡。為了克服這種局限性,我們需要給幼兒提供一定的繪畫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幼兒剛剛接觸繪畫的時候,我們需要讓他們認識并學會正確使用各種繪圖工具和材料,在他們學習繪畫過程中,我們需要逐步引導他們掌握點、線、面等繪畫要素的操作技能,逐步引導他們認識色彩、使用色彩和培養良好的色彩感,逐步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構圖能力、建立初步的構圖意識。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盡管還有缺陷,在幼兒繪畫教學中的應用也還處于發展之中,但是它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它的應用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觀念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靜.建構主義理論探析、批判與反思[J].文教資料,2012(35).
[2]張琳.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體系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
[3]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論文摘 要】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是符合當今教育教學實際和新課程教學理念、適用于新課改的現代教學理論之一。本文主要簡要地介紹了誘思探究教學理論及其重要性,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該理論,以及在運用該理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隨著教育教學問題的不斷出現,語文教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加快,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和學生觀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轉變。以此同時,更多的理論和思考也在不斷涌現。其中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是一種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并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符合現代語文教育的發展形勢與現實需要。
一、 何謂誘思探究教學理論
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是張熊飛教授在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創立的,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通過循循善誘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并引導學生并用五官、全身心地參與教學過程,做知識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使他們能夠在切身體驗和感悟中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品德”的三維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和人格的完善,使他們獲得全面發展。誘思探究教學論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和兼容性的顯著特點,它吸收了中國文化的“致和之道”,科學地論述了教學中師生的辯證關系。
二、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
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疑、質疑和解疑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做到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本應引導教育學生求真、生智和向善,促進學生人格的完整和個性的健康,使他們情感的動力功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并能保持較好的學習激情。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2.1 利用情境教學,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氣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情境教學,以情激情,以情激趣,創設輕松、愉悅、活潑的教學氣氛,為學生營造一個情境交融的心理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授課開始時激趣設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能夠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同時,教師也可以在重要的或關鍵的知識處設疑,提供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此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課堂教學結束時設疑,使教學在課堂教學之外得到延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2.2 通過示范授學生以法,使學生獲得體驗
學生往往是從模仿與借鑒開始學習的歷程。要想達到使學生善疑這一目的,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示范。教師的示范要從正確的立場觀點出發,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會教材的過程中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培養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和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也要使學生獲得切身體驗。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全身活動,促進學生的心靈體驗,如鼓勵學生動眼看、動口議、動筆寫、動耳聽、動情讀、動腦思,誘導學生在全身的各種體驗中去勇于發現、敢于質疑和學會否定,在活動中獲得體驗,在體驗中促進活動。
2.3 注意激發引導學生,積極發揮好探索的作用
學生的生疑、質疑和善疑的能力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地使由教師自己提出問題轉化為由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生疑和質疑,并不斷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擴展學生的思路,誘導他們開口,并引導他們反復深入地進行思索。這一培養過程是一個從提出單個的問題到提出系列化的問題、從開始提出簡單的表面化的問題到能夠提出復雜的深刻的問題。同時,在語文教學中也要充分發揮好探索的作用。在教學心理上觀察是探索的表現,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開始于觀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探究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展示經過充分準備的觀察對象,誘導學生以此為中心去進行探索——觀察,從而開始他們的認識過程。
2.4 充分備課,做好反饋
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備課要充分,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備教材、備學生和備教法,還要充分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備課中教師要努力使教學設計最優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并在選擇體驗形式時注意其形象性和個性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懂起來。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信息的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并以此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 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既是一種探索實踐,也是一種在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更新,對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該理論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3.1 注意探究的方法、內容和方向
探究在教學過程中固然重要,但如果探究的方法、內容和方向不當,往往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師必須講究方法的科學性,內容一定要重點突出,方向也要做到不偏不倚。
3.2 注意“誘思點”的選取
在教學中教師“誘思點”要有輕有重,努力做到巧妙、合理,在實際操作中還要注意不能將誘思簡單地等同于提問。
3.3 注意情境的設計和呈現
情境的創設有許多方法,但并非所有的都適合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基于學生的學習基礎來確定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呈現,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我們既要遵循其客觀的規律性,又要注意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巧妙地發揮該理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熊飛.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M].
[2] 張熊飛.誘思探究教學導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