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8 11:44: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造物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國產化妝品近年來由于產品包裝.造型設計,質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市場銷量一路走低,為了使中國化妝品以別具一格的特點占領中國化妝品市場。在外觀設計上。最近幾年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得到了國內外人的關注和喜愛.所以,本論文從傳統工藝元素中尋找設計靈感.在針對傳統工藝品的特點分析后,將其運用到新的國產化妝品線的設計與開發上,使國產化妝品更具備市場競爭性。
隨著中國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人在奢侈品的購買方面,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數據的結果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由今年1月份的86億美元,增至94億美元,全球占有率27.5%。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人開始了由過去簡單的“豐衣足食”到高品質生活的轉變。
奢侈品中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是服飾,化妝品,香水,包具等?;瘖y品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必需品。女性是化妝品的鐘愛者,具近幾年統計來看,男性們也漸漸的開始注重化妝品。
隨著中國人對奢侈品的熱愛,一些外國頂級化妝品品牌也隨之涌入中國市場。例如,蘭莞,嬌蘭,香奈兒,迪奧,安娜蘇等等。這些頂級的化妝品品牌除了高等的產品質t外,化妝品的外觀設計方面更是以外包裝華麗,時尚,高貴,個性等特點提升了產品的質感以及消費者的信任度。
中國現有的國產化妝品,例如佳雪,隆力奇,大寶,東洋之花,美加凈等國產品牌在化妝品市場中處干劣勢,據市場調查報告來看,國產化妝品始終未能進入每年化妝品銷蚤的前十位。wwW.133229.COm普通被列于3,4線化妝品,通常僅在一些大小型超市里出售,產品質最方面雖有一定的認證,但是在產品外觀上的忽略導致產品整體等級大打折扣。國產化妝品在包裝以及造型設計方面多以拷貝大品牌,要不就設計簡略.缺乏個性,并且使用中下等包裝材料而降低成本。多種因素的結合導致中國國產化妝品不但走不出國門,也不能占據國內市場。
中國是千年文化的古國.近年來.中國泛起了傳統風。同時隨著西方文化的流入,中國重新拾起傳統的東西,把傳統漸漸融入了現代生活。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傳統圖形藝術源遠流長,發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將傳統圖形藝術結合到現代標志的設計中,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它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篆刻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夸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生活方面,傳統的中國式家居設計一直受到中國人乃至西方人的鐘愛。通過這些具體的實例說明,中國傳統的東西始終得到中國人乃至世界人的認證.并且值得繼續繼承和發揚光大。
因此。為了使國產化妝品以別具一格的特點出現,從中國傳統工藝元素來看,傳統工藝是中國流傳千年的文化,傳統工藝品從古至今一直倍受中國人的追捧和關注,因而在分析和研究傳統工藝元紊特征的同時,并將其運用結合到化妝品的造型設計中,從而開發新的,受中國消費者傾愛的國產化妝品品牌線。
中國傳統工藝品,如古代青銅器,玉器,陶器,首飾,剪紙等等,將這些工藝品的特征與化妝品外觀設計有效的結合,往往能引起消費者的文化共鳴,它是國人與文化之間的感情紐帶。
中國傳統工藝品浸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富有鮮明的美學個性,可用五個字體現出:
1.和。中國傳統藝術思想重視人與物、用與美、文與質、形與神、心與手、材與藝等因素相互間的關系,主張“和”與“宜”。對“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國工藝美術呈現出高度的和諧性;外觀的物質形態與內涵的精神意蘊和諧統一,實用性與審美性的和諧統一,感性的關系與理性的規范的和諧統一,材質工技與意匠營構的和諧統一。
2.喻。中國工藝思想歷來重視造物在倫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強調物用的感官愉快與審美的情感滿足的聯系,而且同時要求這種聯系符合倫理道德規范。受制于強烈的倫理意識,中國傳統工藝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體量、尺度、色彩或紋飾來象征性地喻示倫理道德觀念。
3.靈。中國工藝思想主張心物的統一,要求“得心應手”.“質則人身,文象陰陽”,使主體人的生命性靈在造物上獲得充分的體現。中國傳統工藝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裝飾上保持著s形的結構范式。這種結構范式富有生命的韻律和循環不息的運動感,使中國工藝造物在規范嚴整中又顯變化活躍、疏朗空靈。
4.雅。中國工藝思想重視工藝材料的自然品質,主張“理材”、“因材施藝”,要求“相物而賦形,范質而施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造型或裝飾上總是尊重材料的規定性,充分利用或顯露材料的天生麗質。這種卓越的意匠使中國工藝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優雅的趣味和情致。
論文的撰寫是對我們學習的一個總結,每篇論文都要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正確的標準格式大家都知道嗎?跟著學術參考網的小編一起來學習吧。以下整理的關于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供大家在寫作當中閱讀借鑒。
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
[1]孫巍巍,劉松茯.建筑技術屬性的拓展——從原生態技術到藝術技術[J].華中建筑,2007,25(1):148-150.
[2]張蔚."無為順道"與中國古建筑技術和藝術的發展[J].華中建筑,2010,28(12):134-136.
[3]周耀,王鶴,張建奎等.論建筑技術和藝術對早期玻璃幕墻的影響[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4):385-389.
[4]熊星.建筑藝術與建筑技術的矛盾統一——關于建筑藝術與建筑技術教學及學科設置問題初探[C].//第十屆全國建筑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6卷.2004:112-113.
[5]高靜,劉加平,戶擁軍等.地域建筑文化的三種技術表現[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7(2):200-203.
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
[1][法]維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
[2][法]安德烈·莫洛亞:《雨果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3]陸樓法、陸憶征:《驚濤駭浪中的浪漫詩章:雨果傳》,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版。
[4]張永和:《作文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版。
[5][英]羅賓·米德爾頓、戴維·沃特金:《新古典主義與世紀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
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
[1]潘谷西《中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8
[3]梁思成《中國建筑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4]柳肅《古建筑設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2
[5]田永復《中國仿古建筑構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8
[6]杰弗里余丁《向藝術致敬--中美視覺藝術管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3
[7]諸葛凱《裂變中的傳承》,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4
一個好的填充系統是建立在好的接口系統上。設計或發明一個好的接口系統,需要借助一些重要的原則或觀念做
引導。我想借一些實驗性的探討與諸位分享這些觀念。
先簡單介紹幾個在開放建筑領域已經建立且運用成功的重要觀念。
首先是“轄制原則”(principle of Dominance),這是哈布瑞肯教授(John Habraken)在三十多年前提出
的觀念。一個構造物,實體的或非實體的,包含一定的構成元素,其中的元素甲之變動會牽動元素乙,而反之不
然,則元素甲屬于上一層級,元素乙屬于下一層級;若元素乙之變動也同樣會牽動元素甲,則二者皆屬于同一層
級。這個原則可以印證在自然的構造物,甚至社會關系的構造上。依據這個原則,可以發現人造環境中存在著許
多有趣的“環境層級”現象,且因文化而變異。例如日本的傳統民居中幾乎沒有“家具”這個層級,而其“隔間”
則如同家具,可以攜帶并重新裝置。
其次,由于環境層級呈現交錯連續的包含關系(指空間)及依附關系(指實體),因此,屬于上一層級的可
視為“結構體”,而下一層級的便是“填充體”。結構與填充是相對的觀念,例如“隔間”對建筑物而言是填充體,
對家具而言則是結構體。身為結構體,具有轄制能力,相對而言較不易變動。身為填充體,雖然受到轄制,但也
相對而言較易變動,因此享有較多的自由。
第三,一個好的結構體應該能容納許多不同的內容。如何增廣多樣的填充物,則需要特殊的結構體設計方法。
第一代的開放建筑研究,例如荷蘭的SAR組織,在這方面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另一方面,一個好的填充體系統
應該有相當的彈性應變能力來符合使用需求的變化,這正是“長效建筑”的具體意義。
近半世紀以來,開放建筑在這個課題上已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果,但一些新生的挑戰也逐漸浮出。在此我提
出一些新的課題,并以一些實驗性的例子做為初步的響應。雖然例子多是針對建筑物的室內與家具層級,但所運
用的觀念則是普遍的。
課題一:開放界面。接口是連接雙方的中間體統稱,雖然可以指實物與虛體,但在此只討論實體的接頭(Joint)。
“開放”有兩個涵意需要說明。其一是依附在“開放產業化”(open industrialization)的目標上,就是盡量減
少特定且特殊化的設計。俗句“一個蘿卜一個坑”式的設計,由于過于“針對”性,不易產業化與市場化,如同“手
工藝”,屬于封閉型的產品。另一個含義就是可逆性:界面的兩方可合亦可分。在此,我要提出的是一個新的挑戰:
即構造物在變動與重組的過程中盡量減少接頭本身以及接頭雙方構件的損耗與破壞。如果因為變動造成大量的損
壞,便稱不上彈性,而是暴力,更造成廢棄污染,當然也無法支撐“長效”的價值。就此課題我舉兩個例子。
其一是由我指導的開放接口的理論研究[2] 。就室內一般的門、窗、隔間墻、結構墻、結構柱等現行施作法,
進行了接頭的開放性能評量(圖1)??傮w而言,現行施作是不開放的,不能達到長效的目的,也十分不“環?!薄?/p>
這個研究指出了構造上的一些新挑戰。幾乎需要通盤檢討現行的構造思維,并且需要長期的研究努力。
另一個例子是以竹子構造為對象所發明的一種新接頭,使其能符合竹子銜接的不同方向、不同數量、不同粗細,
而且在拆解時不破壞竹子本身。竹子只是個試探的對象,重點在于了解開放接頭在設計上的挑戰及其復雜性(圖2)。
課題二:涵通系統。相對于特定與特殊而言,“涵通”(Generic)意味著概括、普及與通用。如果一個實
體構造系統稱得上是涵通的話,它應該可以非耗損性地拆解與重組。例如,中國傳統的木構造建筑及某些家具都
具有相當高程度的涵通性。進而言之,一個更高級的涵通構造系統應不但能拆解重組,還能組合成新的形式,甚
至可以做出另一種物體。另外, “系統”的概念一般是指有限的元素與元素之間有限的構成關系,它的價值常被
誤解成只是為了“大量而一致”的生產效率。然而系統最值得深究的卻應當是具有“以少量生產多樣”的創造能力。
一致與多樣并非魚與熊掌,在一個好的系統中,是可兼得的。
先介紹一個具有這種涵通效能的家具系統[4] (圖3)。這個實驗是發明一組構件(有限元素)與接頭(有限關系),
使其能做桌子,也能做椅子,還能做柜子,甚至能做出多樣的桌子、椅子與柜子。同時這個系統也要有“開放性”,
能與市場上的其他系統配合,創造更多的式樣。最后,它還要“友善”,就是用簡單的工具與少量的人力便能完成。
另一個要介紹的實驗是一般住宅的外墻系統[5] (圖4)。外墻是十分重要的填充體,很多時候當內部隔間變
動時,外墻必須相對地應變,否則恐怕連一半的功效都達不到。由于外墻是內外的接口,因此得面對較復雜的處
境,如何適用于幾乎無窮多的外墻尺寸是最關鍵的挑戰。如同其他“開放”且“友善”的系統一樣,它的元素必
須是少量的,同時在拆解、重組、變化時容易施作,而且無損耗。這個實驗中的系統目前僅適用于直交形式的外墻。
研究的結果是以40cm及70cm為基本模數,可生產出9種面板單元,其組合可以符合所有以10cm為單位的外墻
規模。另外設計一組具微調能力的10cm外框,來收納小于10cm的零碎尺寸。這樣的系統幾乎可以應付無窮多
的外墻尺寸,當然,外墻填充體與建筑結構體之間的開放接頭還需要進一步的雙向式構造研究。
課題三:活性系統(live system)?!盎钚浴笔莻€新生的觀念,一方面是指系統中的構件可以是任意的形體
與尺寸;另一個用意是將一個構造物視為一次構件間的“偶遇”,緣起則結合,緣滅則各自分散,而且是好聚好散。
系統中的每個構件與接頭又還原成自主的獨立元素,等待參與另一次的構造機緣?;钚韵到y的實驗緣起于一次我
個人關于“非開放建筑困境” 的體驗。如同許多購屋者(無論新屋或舊屋)的處境一樣,由于原有空間的形式與
材質皆不滿足新主人的需要,不得已而進行摧毀性的整建。經過無奈而殘暴的拆解過程后,我只保留了前屋主的
許多大小尺寸皆不同的木質抽屜,準備再利用,因此,所面臨的技術性挑戰是如何設計一個結構體來涵容許多不
同的填充體(抽屜)。這是典型的開放設計問題,而其方法早在四十年前即已發展了。這次,我自找麻煩地又加
了兩項要求使得這些柜子是個“活物”:其一,結構體的元素必須維持涵通的性質;其二,開放接頭。我與學生
們實驗的結果是以木片與橫桿作為垂直支撐與水平支撐的涵通元素,開放接頭則是C 形鐵夾與鋼索,柜子的結構
體是個開放的接口系統,整合了各種不同尺寸的抽屜(圖5)。
另一個例子是有關活性系統中的整合接口,并非結構體,而是填充元素[6] 。這個小實驗是發明一組“木磚”,
其尺寸能配合既有的紅磚與水泥磚,做出各種組合構造(圖6)。
雖然所介紹的只是些嘗試性的構想,卻緊扣著開放建筑的核心,也發掘出一些潛藏的觀念與新的課題。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實驗的共通特點,就是所有的設計都沒有特定的對象物,因而進入了“后設”設計(meta-design)
的方法論探討,或許今后可以來分享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最后,我的自我叮嚀是:雖然人類的文明曾經創造了許多優美動人且有效的人造物品及人造物體系,而在過
去的半個世紀,開放建筑揭示了接近革命性的主題――如果我們希望能邁向更有智慧的人造環境,我們幾乎必須
“重想”建筑。
參考文獻
[1] Habraken, N. John. The Structure of the Ordinary. MIT Press. Cambridge, 1998.
[2] 林麗珠. 開放式接口之建筑構造理論. 臺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臺南,2002.
[3] 黃偉城. 開放構造之接口設計. 臺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臺南,2005.
[4] 黃正宏. 實體系統之涵容性設計方法試探:以家具系統為例. 臺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臺南,1997.
關鍵詞:生活形態;設計;文化;秩序感;心理;美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5-0062-01
所謂生活,就是人或生物為了進行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形態即事物的外部形狀、內部構造及其變化。綜合而言,生活形態,就是以人為主為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外部形狀、內部構造及其變化。這樣去說的話,未免有點生硬,事實上,生活形態主要就是人的生活影響和心理影響。關于設計,它是人類有意識、有藝術創造力所體現的造物活動,具有實用功能,目的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
從定義和屬性看得出來,上面二者都是屬于人類的活動,事實上,我們也可以說設計是屬于人類生活形態里的一部分。雖然如此,這也并不就能說清楚生活形態與設計的關系。因為人的因素,在其生活形態里具有了很多復雜易變動的因素。
人類的進步,使世界出現了文化、國家、法律,也有了人所特有的心理。設計始出于人,以人為本,又服務于人,那么,這種種生活形態對于其來說,必然帶來了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歸納而言,設計在一定范圍內秉承了人的意志。
一、文化——內涵、符號化、規則和秩序
文化是人在自身社會化過程中所創造的,帶有一種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及特定的民族性。這些在設計上具有很大的影響,有價值上的內涵,也帶來了一定的規則和秩序,夾雜著一種符號化的視覺識別性。
1976,在倫敦舉辦了一次“伊斯蘭教世界”展覽會。其中的一件阿拉伯式圖案展品上有以下一段說明:“該圖案起源于一種抽象化的植物圖案。它使設計者能夠創造出部分寫實的圖案,這種部分寫實的圖案是無始無終的。在有秩序的統一體系內,這種無限延續的可見的表現形式具有宗教上的象征內涵?!?/p>
尋找某一文化或某一時期所有圖案都共同遵守的統一原則的傾向是一致。
二、心理——暗示、功能、美
在前面提到秩序時,我們習慣是從社會的文化形態上來看,而在我們的自身,也存在著一種功能性的內在秩序暗示——“匹配的錯誤”。
如在下樓梯的時候,我們在踏到平臺的那一剎那間會覺得一驚,假設我們以為下面還有一級臺階的話。接著我們會醒悟過來已是到達平臺了。
值得繼續討論的是這個簡單的例子向我們揭示了空間秩序與時間秩序之間的某些聯系。如果樓梯的各個臺階的高度都不一樣,那么我們就不會做“預選匹配”,不會采用通常的走法,而會每走一個臺階都會小心翼翼地作一番觀察。如果我們在越過一段令人討厭的崎嶇路程后,走上平坦的道路,我們就會才采用慣常的幾乎是機械的走路方式。在這個暗示秩序下,人的需求為此出現了一個除了表現文化內含價值的功能沒要求。這也是設計的一個最基本的特性。
前面也提到了設計是為了人類服務的,在滿足了生存和發展的情況下,進一步的發展也就成為了可能,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這里所提到的美,比不僅僅就是狹義上的裝飾美。表現在生活形態上的,除了是視覺上的一種享受外,還有一種功能上的美和材質上的舒適。
首先要說的是,功能是非藝術品的本質特性,產品的功能是實現功利的前提,藝術設計不同于藝術創作,根本的原因是設計要講究功利性,設計的產品必須是具有某種功能的用品,而不是只供欣賞的藝術品。在這種人類需求的形態下,設計的藝術性必然是受到了一些牽制的。但是也因為實用功能與其自身的美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實用功能卻直接影響著主體對它的審美評價,實用,甚至可以轉化為審美,這種美,我們姑且稱之為效用的審美或功能之美。
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因為人的生活形態的要求限制下,設計出現一種新的異變。
但是,即使如此,在一定程度上的裝飾之美也因人的心理需求出現。裝飾之美是表現性的,形式化的、它訴諸于視覺,以美的形式符號刺激感覺,陶冶和發展人的造型想象。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設計藝術是科學化、生活化的存在方式,也可以說是藝術的一種生活方式或形式。人對無的選擇,實際上就是對使用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選擇。因此,設計也就是合理生活方式的設計,它具有根本的審美向度,是創造物、美化物的手段和過程。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儒家美學;思想;價值
我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想在世界上占有更高的地位,如我國的經濟發展一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必須要有我國的藝術設計特色,而我國特色的核心之一就是儒家美學思想。儒家美學思想對藝術設計產生的影響,體現在人們對造物的價值觀念形成,使得造物成為中國倫理哲學的物化表現。誕生于封建社會的儒家思想,始終與我國社會共存共興。時至今日,沒有被時代淘汰,主要是其吸優吐劣的自我升級能力。深刻了解儒家美學思想對中國現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有助于我們更深層次、更全面的挖掘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精華及其哲學根源,讓儒家美學思想更好的為當代代環境藝術設計服務。
一、設計理論價值
1、“仁”是基礎
儒家美學思想的核心是“仁”,實質是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F代社會,“仁”是在思想上積極催人向善的因素。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理念是以人為本,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愛人”就是以人為本的有力支撐。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首先是在功能性、藝術性上要以人為基礎,要服務于人。反之,設計師也無從談起合理的設計理念。
2、“禮”是標準
儒家美學思想中的“禮”是維系封建社會秩序、共生和諧的道德規范與保障?!岸Y”的最終實質就是規矩、秩序和遵循的代名詞。在我國古代藝術設計的發展中,“禮”以固有的數字、顏色、紋理、式樣、陳設等形式展示在各個角落,維護著封建社會等級、秩序和宗法?!岸Y”作為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理念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設計理念由過去服務于封建法統的角度,而演變為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通過設計中的材質、數理、裝飾樣式等元素,達到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作用。
3、“天人合一”是設計理念
中國最為古老的哲學命題之一就是“天人合一”,它不是哪一個固有思想流派的專利,但卻是每一個思想流派不可回避理念??鬃犹岢鋈寮业摹疤烊撕弦弧彼枷雭碚撟C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最為完善,最為科學、最為合理、最具智慧的中國哲學思想。追求環保理念是環境藝術設計必然遵循的理念,而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理念正是討論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存在著對人本身和看待自然兩個方面的要求。
二、設計實踐價值
無論是中國古典風格、還是當代的新中式風格,都是利用中國元素中的圖騰、花紋、色彩、陳設等外觀裝飾形式來營造環境藝術設計的外觀表現。
1、“和”為貴
“和”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和”為貴是儒家美學思想最重要的核心理論之一,是中國最早形成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髓,體現了儒家美學思想的平衡觀念和內斂性格。儒家思想看待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內容實質關系的基本觀點是世間萬物和諧共生。這一理念一直伴隨民族發展至今,一直全方位影響著社會。當代環境藝術設計應呈現出折中、平衡、內斂的主體趨勢,這一趨勢也應成為未來環境藝術設計的主流。
2、“天地人相參”
“天地人相參”集中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相處的觀念,體現了人類中心論的同時,倡導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尊重和應對態度。儒家美學思想中人化自然的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長期存在,不僅在過去有其輝煌的歷史,也會在未來散發出吸引人的光彩。當代環境藝術設計是建立在人生存活動的自然環境當中,應利用自然的同時順應自然規律,這以理念不論在當代還是未來,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內圣外王”
儒家思想中的一個基本命題就是“內圣外王”,這是儒家思想中提倡強大自身,影響外界的方式,是對“修齊治平”思想的延伸和設想。然而在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主要是指,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三、設計教育價值
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開源偉人,更是一個影響世界的教育祖師。所以儒家美學思想在中國從古至今的各個時期,對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儒家思想在當代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影響尤為重要。
1、克制“急功近利”
對環境藝術設計從業人員思想教育,應該符合儒家思想提出的“厚積薄發”的循序漸進理念,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習和實踐和其他科學一樣,不能速成與復制,需要腳踏實地,穩步前進。
2、消除“見利忘義”
儒家思想至高的道德、禮教、政權要求就是兩個字:“忠”和“義”。在商品社會中,環境藝術設計是通過創造科學、藝術、合理的環境,來獲得勞動報酬。這使得環境藝術設計人員在專業技術上應具備相應的高度,同時在職業操守上更要保持高要求。
3、塑造“職業精神”
儒家美學思想創造出中國的儒雅高尚“士”階層、日本的忠勇忍義“武士”階層、韓國的“賢人”階層。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人員教育中,儒家思想強調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在思想上要有獨立的人格、踏實的作風、誠信的態度和團隊的合作精神。
四、結論
儒家美學思想是我國歷史、民族心理的重要投影和重要潛流。在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對未來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對外影響和傳播以及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等體現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作者:顏文明 單位: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志剛和諧社會與構建現代禮儀之邦[C].見:朱貽庭主編.儒家文化與和諧社會,學林出版社,2005.
[2]姜林祥薛君度儒學與社會現代化[C].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湯常鳴儒家文化對我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的三個價值[J]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4]梁思成建筑文萃[C].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5]李海清中國建筑現代轉型[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審美;審美心理;高速公路;景觀特質;感知
我國高速公路發展很快,日前的公里數已躍居世界第二,公路交通的快速發展給人們最直接、最明顯的變化是生活出行方式的便利,拉近了地域之間的距離,但它不僅只是為人類創造的一條經濟實用的交通干線。作為人類共同創造的一種人文景觀客體,是全人類必需持續發展的公共資產,它占據空間又世代相傳,所以公路必須是美的[1]??臻g環境具有良好的審美價值的高速公路能帶給使用者不同的感知體驗,讓出行變得愉快喜悅。
1 審美感知
在審美心理學中,我們將審美感受與審美知覺統稱為審美感知。審美感受是由審美對象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感奮狀態。審美知覺是當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通過感官直接遭遇時,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所進行的綜合、整體的把握活動。審美感知是主體對客體飽含情感的變形反映,屬于感知覺的一部分,在這種感知中與一般普通感知有明顯區別,它對整個客觀世界帶一定審美心理。
審美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活動的過程,是人們根據自身對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種對事物的看法。美作為一個展示的過程,只有接受者在具體的接受實踐中才能體會出來,審美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即審美注意和審美期待階段、審美感知和審美品味階段、審美評價和審美升華階段。
高速公路景觀設計是要創造宜人的立體空間環境,是人為創造美的過程。自然物質的屬性是構造表象美的基礎,是引起人們審美注意的階段,而隱藏在表象下的意蘊美則是通過在自然屬性上附加的情感經驗能引起的共鳴;審美感知和品味的過程,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對公路景觀注入自己思想情感的升華,喚起他們對其旅途中的留戀。
2 高速公路景觀審美主體與客體
一般審美理論中,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是參與審美活動要素的兩大類。簡單來說,審美主體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文化素養和審美觀點在對審美客體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審美感知。
高速公路景觀審美的主體是公路的使用者,包括駕駛員、乘客和沿線的居民。公路本身是由人創造出來的審美客體,所以公路的設計者和建設者也屬于審美主體,因此公路景觀的美需要多數人來認同。
審美的客體即高速公路景觀環境,按審美客體構成要素劃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是指自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如:平原、丘陵、山地、森林、湖泊等。植物景觀、動物景觀、水體景觀以及時令變化帶來的不同景觀,這些可稱為生態景觀[2]。人文景觀反映了人與自然環境間相互作用,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公路人文景觀包括公路沿線的居民為滿足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所創造的各種具有民族、宗教、文化特色的特殊工程景物,如城鎮、村落、廟宇等,以及設計師通過特定色彩和造型表現出當地人文氣韻的公路沿線的構造物和服務性設施等。
3 審美心理下的高速公路景觀特質
基于審美心理的景觀特質也就是些隱藏在景觀中美的特質,與其它景觀一樣,作用于審美心理的高速公路景觀特質,也是人們從景觀的表象到意蘊特質的展開,符合審美的一般過程。
3.1 高速公路景觀的表象特質
凡是審美客體中能夠引起人類美感享受的外在形式都可以稱之為審美表象,高速公路景觀表象特質具有線形美、空間關系的美和陌生與熟悉的美。
3.1.1 線形美。線形美即線形本身的平、縱、橫和線形組合與周邊自然環境合成優美和諧的空間線形,這也是公路功能的基本體現和公路美學的基礎[3],帶給使用者是開闊的、愜意的、輕松愉悅的旅行體驗,而優美宜人的高速公路線形美主要體現在它的連續動態性、韻律節奏感和安全感。
人們從汽車上看到的是連續動態的環境形象,可以從中尋找和諧的過渡和樂趣,同時還有多層面重復中各種節奏韻律交織在一起,有起伏、動感的畫面,構成一幅起承轉合的風景長卷。在景觀中,能夠充分展示韻律感、動態感和節奏感就能更快地抓住人們的注意視線。
3.1.2 空間關系的美。美學家狄德羅說:“美在關系”。事物的美體現在事物內部的各種關系中,也體現在該事物與它事物之間的關系中[4]。景觀的美也是如此,在公路景觀環境中能清晰地感受到圖與底、虛與實、對比與連接、尺度與比例的關系等設計手法的和諧營造,也就容易呈現出景觀空間關系的美。
圖與底是人憑直覺認識世界的最基本需要,如果感知對象圖底不分或難分的話,容易產生厭煩加重疲勞感,造成消極的視覺效果??臻g組合之間的對比關系,會使人們產生一種新鮮、奇妙、振奮的感覺。在空間各種元素之間組合對比中,可分為空間元素的大小對比、比例間的對比、層次間的高低對比、空間疏密的對比、錯落穿插對比以及不同形體之間的對比等,巧妙地利用這種差異性的對比關系,可以打破單調沉悶而求得變化,從而給審美主體帶來美的享受。
3.1.3 陌生與熟悉的美。景觀源于自然,但又不是對自己的完全摹仿,既有陌生的美,也有熟悉的美,從陌生美中找到熟悉的美,讓人產生信任、親切感。如果審美對象是陌生的、新穎的,新奇感和期待感便會增強主體的注意力,強化感知,產生強烈的第一印象;同時景觀的熟悉、共識感覺讓審美主體產生信賴和共鳴。
高速公路景觀的陌生美感來源于景觀的獨特性,每條公路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所穿越地域唯一性,同時以自身獨特方式組合在一塊。將公路景觀賦予鮮明獨特性展示其“個性”美,使人們在其中享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美的雙重體驗。而景觀呈現的地域性能更好地與旅行者產生共鳴,公路穿越過的地方富有濃郁味的地域特色景觀會讓使用者感受到親切和熟悉,如看到以地域民俗文化元素作為符號元素,附加到公路附屬構筑物等設施上進行氣氛渲染,來表達民俗文化或歷史文化感等的精神含義,或如同行駛在湖北高速路段,沿途欣賞到大量反映荊楚文化和時代特色的壁畫、雕塑,展示著楚文化、長江文化等地域特色景觀。
3.2 高速公路景觀的意蘊特質
意蘊特質是潛藏在公路景觀中表達深層次內在品質的那部分,它讓公路擁有無限延伸的審美思考空間。從審美主體對客體訴求的美感來分析,高速公路景觀意蘊特質具有情感性和場所性。
3.2.1 情感性。景觀創作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和趣味的方式,只有人們能在使用空間的同時還能進行情感交流,從而獲得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感,這樣的空間是有情的;相反,不能產生情感交流的空間是失落空間。公路世界并不是封閉的世界,不是與人情感不相關聯的陌生世界,而是與人的感知體驗密切相關的對象,所以情感性是潛藏在人們審美心理的景觀空間的表達,在設計中能體現真正“以人為本”的思想。
情感來源于感覺,高速公路景觀中的情感性體現在景物形體、色彩、肌理、尺度等要素的表達上,適當地選用好方式,可以使景觀與人的互動性更強,比如:在公路線形上寬闊平直的公路給人視野開闊,催人奮進之感;蜿蜒曲折的公路給人流動感;而不適宜的窄小擁擠的公路給人疲倦之感。在坡處理上,整成模擬自然地形的形式讓邊坡之間插入變坡曲線,使得看起來起伏有序;而選用不當的生硬土工構造物處理,容易引起審美主體的排斥情緒。
3.2.2 場所性。場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間,是生活發生的地方。設計應拋棄一味追求簡單表面現代化的矯揉造作,而回歸腳下的土地,通過對場所精神的挖掘,讓人與場所自身相互交流。場所精神體現在注重人對空間場所的內在感受,強調提升環境的可識別性與共識感,從而使人產生強烈的歸宿感和認同感。
如果人們在公路行駛中能被感知的信息帶給我們熟悉,符合自己的期待就會感到親切,與環境有交流的默契產生歸宿感,而樂于停留其中,通過歸宿感來建立對公路環境的認同。認同感是人們對體驗到的實質環境,在經過主觀感受判斷和評估后的感知。對于公路景觀的認同感是行人對其所在行駛區域的感知,從感受到品味最后到升華情感對它的認可,形成對此地的整體印象。
4 高速公路景觀審美特質的感知
好的公路景觀,應該是讓審美主體在高速行車過程中容易對路外的自然景觀和區域景觀特質有所感知,而且其結構物形式視覺上感到安全、美觀,對地形的破壞減至最低,使沿線居民對環境有所認同。
4.1 高速公路景觀的感知方式
由于公路的特殊性,有一大半時間是坐在車里用眼觀察感知周邊的景觀,所以在動態景觀中,視覺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其它感官為輔。同時在公路沿線收費站、休息服務區和觀景區等所處于靜止或慢速行駛狀態中,這些景觀需要著重處理,常常會是視覺焦點,欣賞可以通過五感的介入去感知體驗高速路景觀美的特質。
4.2 人們感知景觀的過程方式
人們感知的過程分為接受信息和轉譯信息2個部分,人們首先接受周邊的景觀信息,然后對所接受的景觀信息進行選擇性的感知,被接受信息在審美中介的作用下進行轉譯從而產生對景觀的美判斷,完成人們對于景觀美的感知過程。這里的審美中介指審美標準,符合大多數人的認同[5]。
由此可以看出,感知不是消極地記錄一些本身并無意義的景觀信息,轉譯后的信息越符合審美感知景觀特質的高速公路景觀,更容易被感知接受,評價會更高更易得到認同。因而,在景觀創造中,基于審美感知的景觀更具生動和獨特性,包含著主體獨特的情感體驗和美的因素,同時更能創造出一個富有魅力的獨特的景觀世界。
綜上所述,從審美感知入手,研究高速公路景觀,提出景觀美的特質,同時論述如何被人們感知到,得出具有審美感知的特質容易得到大眾認同的結論。
(收稿:2012-09-25)
參考文獻:
[1]秦曉春.公路景觀評價的感知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8.
[2]劉文杰.路文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交通部規劃研究院. 路線線形設計與景觀協調關鍵技術研究[R]. 2004.
目錄
第一章 科學與科學研究(概論)??????????????(1)
第一節科學的概念及其性質?????????????(1)
第二節科學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養?????????(9)
第二章 科學研災的方法?????????????????(15)
第一節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15)
第二節 科學研究的實踐方法 ?????????????(26)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檢索與利用????????????????(44)
第一節信息和信息檢索 ??????????????(44)
第二節 信息檢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學術論文概論?????????????????(64)
第一節學術論文的概念??????????????(64)
第二節學術論文的性質??????????????(68)
第三節 論文的特點 ????????????????(75)
第五章學術論文的選題????????????????(81)
第一節課題類型和選題原則????????????(81)
第二節 選題的途徑、步驟?????????????(100)
第三節 選題的方法????????????????(105)
第六章學術論文的寫作過程 ?????????????(109)
第一節 擬定提綱?????????????????(109)
第二節 寫作初稿?????????????????(112)
第三節 實施論證?????????????????(114)
第四節 修改論文?????????????????(118)
第五節 論文定稿?????????????????(122)
第七章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124)
第一節社會科學論文的寫作方法??????????(124)
第二節 自然科學論文的寫作方法??????????(133)
第八章學術論文的寫作規范??????????????(151)
第一節學術論文寫作規范的概念及常用標準的使用??(151)
第二節 學術論文寫作規范的相關要求????????(152)
第九章畢業論文的答辯與評價?????????????(167)
第一節學術論文(畢業論文)的答辯?????????(167)
第二節 學術論文(畢業論文)評價??????????(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專業論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數民族研究論文?????????????(183)
范文二:教育學類論文???????????????(191)
范文三:文學類論文.???????????????(197)
范文四:英語類論文????????????????(204)
范文五:數學類論文????????????????(2l0)
范文六:物理學類論文???????????????(2l6)
范文七:化學類論文????????????????(224)
范文八:生物學類論文???????????????(230)
附錄一學術論文的編排規范??????????????(240)
主要參考文獻?????????????????????(250)
后記???????????????????????(250)
第一章科學與科學研究(概論)
本章從介紹科學與科學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開始,對科學的概念、科學研究的可能性、科學與技術的關系及建立基礎等等問題做了探討。并強調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進科研創新,必須對科研能力的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再認識。
第一節 科學的概念及其性質
一、什么是科學
(一)科學的概念
“科學(science)”一詞來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為“知識”、“學問”。16世紀傳人中國,當時將英語“science”譯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簡稱,以表述實踐出真知的含義。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教育學家福澤吉把“science”譯成“科學”并在日本廣泛應用。1893年.康有 為引進并使用“科學”二字,嚴復在翻譯《天演論》時,也用了“科學”二字,此后“科學”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討論“科學”這一范疇時把它與知識聯系在一起,認為科學是關于事實的原因的知識。被譽為近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這一口號時,進一步把知識與科學聯系在了一起。這里我們所要明白的是.科學是知識,但是卻不能說“知識是科學”,即有的知識可以被稱之為科學.有的則不能。那么,哪些知識可以被稱之為科學呢?羅素曾經把“科學”規定為訴諸人類理性的“確切的知識”,指關于有限領域、有實證根據、有明確適用范同的知識。達爾文說“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性的規律或結論”,指出科學是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的知識??茖W學的創始人之一J.D.貝爾納說,“科學可作為一種建制.一種方法,一種積累的知識傳統,一種維持或發展生產的主要因素,以及構成我們的諸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的諸態度的最強大勢力之一”,科學是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的知識體系相關活動的事業。
《韋伯斯特新世界大辭典》給“科學”下了這樣一個定義:“科學是從確定研究對象的性質和規律這一目的出發,通過觀察調查和實驗而得到的系統的知識。”這一定義首先規定了科學的對象;確定研究對象的性質與規律。這個確定研究對象是不依賴于我們認識主體而存在的客觀世界,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的規定性和發展規律。這一點是一切科學的前提。我國的《辭海扒1979年版)認為:“科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科學應該按照內在遲輯關系把已知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綜合化,使之成為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的知識體系.而且這種知識體系仍舊在不斷地補充和完善。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考察,以加深對科學概念的認識。
1.科學是知識體系
這是從理論方面對科學進行考察。
所謂知識體系,是說科學不是零星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系統化的知識總和。科學作為一種知識體系,是一種意識形態;作為觀念形態的科學從來就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學發展受到哲學、宗教、藝術等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它又是促進整個人類精神文明進步的最強大的力量。
科學是經過實踐驗證的發展著的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在漫長的原始社會里,科學的萌芽還沒有從物質生產中分離出來,并且與原始乙術、原始宗教結合在一起;古代科學除少數學科取得理論形態外,絕大部分是實用科學,條理化了的經驗知識;以科學實驗為基礎的近代科學是15世紀以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開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現代科學從19世紀末葉算起.其歷史
才100多年??茖W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僅形成了特殊的認識方法——觀察、實驗、模擬、科學抽象、假說和理論等一般科學方法,各門學科還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學方法一旦形成,反過來就成為促進科學發展的有利因素??茖W不僅是對客觀世界認識的結果.同時又是認識過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產”。
20世紀初,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等六大基礎科學以及電力、機械、建筑、鋼鐵、醫藥、農學等工程科學都已比較成熟,科學不再只是事物或規律組成的知識單元,而是由許多知識單元組成學科,由學科組成學科群,形成了一個由很多門類交織組成的知識體系。愛因斯坦指出,科學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匯集,也不是許多不相關的事實的目錄,它是人類用其頭腦對自由發明出來的觀念和概念所作的創造。
2.科學是社會活動
這是從社會分工方面對科學進行考察。
科學作為知識體系,其結構只能是各種知識成分之間的邏輯關系??茖W作為一種活動,其結構則必然是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茖W活動的主體是科學家,科學認識的主體是集體,是一定的社會集團,而不是個人;科學只能是社會集團的活動,是社會事業,不是個人活動??茖W活動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質工具.由世界觀、信念、理論、方法和儀器等組成,科學活動的對象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客觀世界。
科學家共同體、科學活動的工具和科學活動的對象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謂的科學的“三體運動”構成一定的科學活動方式,使科學成為整體性的統一事業。不同的科學活動方式,決定著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科學形態,正如不同的生產方式決定著各種社會形態一樣??茖W之所以為科學,并不在于它擁省多少可靠的知識,而在于內這種特定的“三體運動”所構成的自覺的、能動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動e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思的科學觀是:科學是科學家集團即共同體的活動。認為科學不是,至少不僅僅是現成知識的堆砌,而是人類探索知識的活動。
3.科學是實踐力量
這是從作用方面對科學進行考察。
科學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們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從科學結論的實際應用與社會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學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實踐力量。人類信賴科學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質文明,而到了現代.科學已成為社會具有決定意義的發展因素。
科學作為一種人類實踐力量給社會帶來了巨大進步,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茖W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學最終將把我們引領何方?樂土抑或深淵?要把科學放置于整個價值觀念體系中去思考,因為科學只有和其他社會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現出正面的價值。因此我們說,科學的發展,更增加了人類自身的責任,保護他人,發展自己,保護地球,發展未來。
最早把科學作為一種力量來認識的是英國哲學家培根,他認為知識不是一種純思辨,而是一種力量,是認識自然和駕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養信仰的力量、社會改革的力量?!爸R就是力量”成為科學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總之,科學的概念應當是認識過程、認識結果和認識力量的統一體,即科學作為知識體系是事實,是人類文化積淀的結果;科學作為社會活動是過程.是人類文化的繁衍;科學作為實踐力量是作用,是人類文化的動力組成。因此,科學有了一個較為綜合的定義:科學是關于現實本質聯系的客觀真知的動態體系,這些客觀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會活動而獲得與發展起來的,并且由于其應用而轉化為社會的直接實踐力量。
(二)科學與技術
1.技術的概念
“技術(technology)”一同來源于希臘語,是希臘語“techne”(技藝、手藝)、“logos”(文字、語詞)的組合,本意是一種實用的技藝,包括藝術、技能、本領等。與科學一樣,技術是一個動態概念,隨著社會歷史和人類認識的發展而變化,技術與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當人類創造第一個生產工具時就產生了最初的生產技術。作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術就是人類自然肢體的延長。古
希臘,亞里士多德把技術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紀培根提出技術是操作性學問;到了18世紀,法國科學家狄德羅認為技術是人類借以改變或改造其環境的方法或活動,“技術是為某一目的共同協作組成的各種工具和規則體系”;20世紀以來,技術的含義更加寬廣,除了技巧、技能以外,還包括加工方法、工藝流程和技術思想等。
根據不同的功能,技術可分為技術中最基本的生產技術與軍事技術、科學實驗技術、文化教育技術、衛生技術、日常生活技術等各類非生產技術;根據不同的性質,技術可分為滿足社會需要的各種物質手段的硬技術與運用各種物質手段的軟技術,如決策技術、預測技術、評價技術以及各種專業技巧手法,以達到一定社會目的的知識、技能、技巧的軟技術。
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技術發展的每一歷史階段都有其中心技術和相應的輔助技術。能量轉化是技術的主要功能之一,從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電力、核力的能量轉換方式的變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術革命。原始社會以石器技術為中心,以后是青銅技術、鐵器技術,現代則以機器和自動化技術為中心。中心技術往往標志著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時代。過去的技術主要是在經驗知識的基礎上緩慢發展起來的,現代技術則幾乎都是科學發展的結果。
綜上所述,技術是人類為實現社會需要而創造的手段的總和,是把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應用于生產過程,以達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識體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藝,是一種既包括生產工具、設備等硬件,又包括工藝、方法、制度等軟件的技術系統,是如何將科學知識轉化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學與技術的關系
對于科學而言,技術是科學的延伸,對于技術而言,科學是技術的升華。二者足辯證統一的關系。
科學與技術既有差別性,又有統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