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5 03:39: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專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世界上法語國家和地區的人數約為一億七千萬,占世界人口的3.2%,其中歐洲為44%,非洲為46%,美洲為7.6%,亞洲為1.8%。在歐洲大陸,講法語的人數為七千一百萬,為六千萬,而德語則為九千萬。可見法語在國際上的用場有限,而且面臨德語和英語的強勁挑戰。
對而言,法國只是歐盟第三大對華投資國,對華貿易在歐共體內僅居第四,法國的在華數目也少于德國,可見法語在國內的用場也同樣有限。
法語的使用空間在國內外均受到限制,這是我國高校專業法語教學必須正視的現實。
二、高校專業法語教學現狀
市場的,使身不由己地市場化、產業化、商品化。以往自視清高的法語教學正在被無情的經濟之手揭去理想主義的面紗,露出功利主義的俗態,而且大有非俗不成之勢。在經濟杠桿的作用下,在功利主義的驅動下,公外法語、二外法語、各類法語培訓班等,勢頭漸盛,正在成為滿足法語需求的重要方式,法國政府對此高度關注,并加大了投入力度。相形之下,法語專門人才的需求則較為疲軟,事實上正在被邊緣化。這原本是經濟改革深化所引發的教育資源和人才市場的份額按照實際需求取舍予奪,重新配置的結果,是稀缺、效用原則使然,體現的是市場。但是我們對此有些不以為然,開設法語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其數目已高達40余所,而且還呈上升趨勢。重復建設,逆勢而施,后果堪憂。
三、專業法語教學的出路
專業法語教學改革的力點多放在提高教學質量上,殊不知,產品不對路的生產線,無論怎樣改造和優化,終難擺脫滯銷的厄運。因此,注重專業性和縱深性的專業法語教學必須限制規模,堅持少而精原則,與有限的法語市場保持供求平衡。
專業法語教學的出路僅限于此嗎?不是。
除非淡化法語教學的專業性,突出法語的工具性,培養復合型人才。
四、復合型人才的定義
教改言必“復合”早已成為“理解或不理解都要執行”的公式的翻版,一時間,學理科的搞點文史哲,學文科的搞點數理化,學外語的開些經貿、、閱讀或輔修一些其他門類的課程等蔚然成風。如此造就出爐的稱得上復合型人才嗎?中國傳統思維定勢再次設下了陷井:復合型人才的定義尚未言明,公理亦未確立,便由此及彼,以點帶面,推而廣之,普及開來。一件事不知其為“何物”,便要使之“如何”,不知其所以然,偏要使其然,言說本身的邏輯起點無以生根,描述便言而無據,結論難免失之偏頗,實施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已經或正在造就的某些所謂的復合型人才在中國入世前,在尚未與世界接軌的那些地方或許能在中國特色的蔭護下生存,但用全球化的通用尺度去衡量,用世貿的普遍規則和統一標準去要求,我們還能一仍舊貫,繼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培養臆造出來的、與國際難以接軌的有名無實的復合型人才嗎?
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是基于當代科技交叉融合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應運而生的,因而具有內生的要求和相應的標準。我們認為復合型人才必須具備兩個要素:一是掌握兩門跨學科專業知識和技能;二是具有相關的合格資質認證,即雙學歷和雙學位。前者是從定性角度強調不同門類的兩種專長,此時,作為學科交叉的載體和行為者不僅多專多能,以一當二,更有可能通過知識的雜交,突破舊有范式,實現創新;后者是從定量角度統一標準,確定門坎高度,修習其他專業知識夠不夠水準,要看是否獲得相關專業的文憑。
如此定義復合型人才的意義在于:1,正本清源,我們以往培養或構思的復合型人才不少名不符實,只能視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綜合性素質,或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打下了一定基礎。2,明確了雙學歷和雙學位的重要性,為復合型人才設置了較高的要求,以利造就符合國際通用標準、適應全球化需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人才。3,確定真正意義上的跨學科和相關的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先決條件,單學科在原專業框架內,哪怕極盡“引進”和“吸收”之能事,也不具備培養復合型人才的依據。
五、法語復合型人才模式的構想及其普遍意義
上述諸點提示,法語用場有限,專業法語用場更有限,但這僅適合于對固守法語專業城池的現狀的敘述。若重視法語的工具屬性,將其松綁,發揮其天然的廣涉力和效用性,讓其“破門而出”,附著在其他專業上面,便能出幽谷而入喬木,以俗見高,獲得廣闊的空間。除培養數量有限的尖子型法語人才外,專業法語教學必須以打造工具的身份找到亟需這門工具并具有良好前景的專業“用家”,兩廂情愿地契合,達到雙贏目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既說出了專業法語教學陷入困境的原因,又道出了培養法語復合型人才的精要。將法語視之為“毛”,將跨專業學科視之為“皮”,法語教學以需求為導向,適時地選擇具有增值潛能的適當專業,附著其上,與之結合,便能互為表里,短長相濟,相得益彰。專業法語教學便能始終從選定的跨學科專業中吸取能量,保持活力,將有限的用場拓展至無限。
六、法語—法學雙學士學位人才的培養構想及實施
該培養方式的構想和實施,萌生于武漢大學法語—商學雙學士學位成功經驗之上,是對該模式普遍適用性的進一步檢驗、充實和創新。
我國加入世貿后,需要大量精通外語的專業型人才,而既懂,又精通外語的復合型人才遠不能滿足我國對外交流的需要。,我國精通的復合型人才尚具備一定規模,但精通法語的法律人才卻寥寥無幾。這種現狀對我國今后與諸多法語國家、特別是歐共體在統一的“游戲規則”下進行各方面交往十分不利。運用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一般,針對未來國際國內市場的人才需求熱點,在校領導、教務部、外事部關心支持下,在法學院的協助下,武漢大學外語學院法文系開辦了法語—法學雙學士學位班,經過周密思考和反復論證,我們確定了第一,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能法語從事涉外法律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學生除精通法語、懂英語外,應系統掌握法學基本原理和國際法,具有較廣泛的涉外法律知識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從事涉外法律工作,如對外經貿、涉外立法、審判、公證,或在獨資、合資、海關以及國際機構和組織任職。第二,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中法合作、跨院系跨學科培養全球化需要的復合型人才。⑴法語專業:精簡法文系本專業課程,增設專業法語、法國文化等知識型課程。突出語言的工具性效能,加強語言能力的培養。⑵法學專業:精選法學課程,注重法學基礎理論及國際法專業知識教學,擴充法語所涉法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增設歐盟法及法國法律等相關課程。要求畢業生具有較高的法語應用能力,較為豐富的法國文化知識以及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功底和國際法專業知識,一定的實務操作能力,使其成為真正懂法律的法語高級復合型人才。第三,學制和學分要求。學制:雙學士學位本制為四年。學分要求:雙學士學位本科畢業生應修滿:⑴法語專業144學分,其中公共基礎必修課43學分,通識課10學分,專業基礎必修課76學分,專業基礎選修課10學分,畢業論文5學分。⑵法學專業64學分,其中專業基礎必修課59學分,畢業論文5學分。第四,學位授予:文學學士及法學學士。第五,專業主干(核心)課程。法語:基礎法語、中級法語、高級法語、法語視聽說、法語寫作、法國文化、專業法國、法漢互譯。法學:法、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法。第六,畢業生條件。畢業生除完成必要學分外,還必須通過法語、法學論文答辯,必須通過全國大學英語6級,才能獲得雙學士學位。
我們還制定了法語—法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
由于該培養方式畢竟與我們熟知的法語—商學雙學士學位模式具有不同之處,這既反映了法語—法學班的特色,又有一些尚待在實踐中探索解決。
1.法文系與商學院聯合開辦的法語—商學雙學士學位班是由商學院提供生源,所修課_程以商學為主,法語為輔,其成功經驗說明商—法培養機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商學院學生的基本素質相對較高。而培養法語—法學雙學士學位人才則以法語為主,以法學為“輔”,生源來自外語學院,該層次水平的生源能否在完成本專業的同時,修完具有一定難度的法學課程,這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提出相應對策。
2.在法語的培養模式中,商學為專業,法語為工具,后者盡管學時較少,但就法語學習的一般規律而言,在教師具備高水平,學生具有高素質的條件下,通過約1200學時的教學,能較好解決在聽、說、讀、寫、譯諸方面“懂”法語的問題。然而,本課題所涉及的法語—法學雙學位教學是以法語為主,法學為“輔”,法學不是工具,而是一門專業,如何使學生修習的法學64學分有足夠的“含金量”,既打下扎實的法學基礎,搭成堅實的法學骨架,又飽含法學的精要和系統的法學知識,需要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