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18:32: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氣應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專業人才準確“畫像”的基礎上,形成符合行業需求、崗位要求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塑像”。我校電氣類相關專業根據“畫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整合課程形成新的課程體系,加強網絡課程、優秀課程建設,實踐能力培養從“滿足學生實踐能力基本訓練需求”轉入“提升學生綜合訓練和創新訓練的質量和效果”,完善“三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體系,加強教學過程設計、管理、評估等環節,探索多種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逐步完善以適應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
2課程整合優化,強化專業基礎能力培養
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是能力的培養,而基礎能力培養又是其他各種能力培養的重要前提。調研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電氣信息類專業的畢業生在擇業、就業時連專業相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都很缺乏,在就業時就失去了專業的優勢,專業領域實力與競爭力明顯不足。因此,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校電氣信息類相關專業以此為人才“塑像”、課程體系整合優化的重要依據,形成了“通識基礎+學科基礎+專業核心+實踐、創新訓練環節”課程體系框架,進行課程整合優化,加強網絡課程、優秀課程建設,提升學生綜合訓練和創新訓練的質量和效果。如獨立出“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課程的課內實驗與EDA課程相結合,進行課程整合與教學內容、過程管理、評估考核等方面的創新改革,設立“模電實驗”、“數電試驗”課程,將傳統的課內實驗與專業常用的軟件工具(如Multisim、Altiumdesigner)相結合,要求學生在進行相關課程實驗之前需要用相關的專業軟件進行仿真或畫出原理圖,并調整實驗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實驗,加強過程管理、考核。又如,調整傳統的電子實習內容,增強學科基礎與專業核心課程、實踐創新等的聯系,具體做法是將傳統的焊接、調試收音機和數字萬用表的實習內容調整成利用“模電實驗”、“數電試驗”課程所學的專業相關軟件進行原理圖繪制、PCB版圖設計,單片機開發套件(我校自行研發)焊接、測試、軟硬件聯機調試等內容,為后續的“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相關課程設計、綜合應用開發、畢業設計及創新訓練等做準備,這不僅加強了前后課程銜接,還在實踐應用中強化了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培養。再如,整合“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與“虛擬儀器”課程,增設“檢測技術綜合訓練”環節,以綜合項目設計形式將傳感器應用與LabVIEW開發平臺結合,增強學生的系統設計、工程素質意識,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3完善創新訓練體系,注重應用型人才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培養
創新訓練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
(1)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以往本科生教育更注重理論學習,而進實驗室進行項目化的綜合訓練機會相對較少,創新訓練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實驗室得到實踐訓練;
(2)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訓練,包括各類創新實踐活動及各種學科相關競賽活動。不管從哪個層面來說,創新訓練都成為應用型人才能力、素質等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完善省級、校級、二級院系組成“三級”創新訓練體系,為應用型人才工程實踐能力、創意意識、綜合素質培養提供了制度上保障與激勵。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在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校級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基礎上,總結多年經驗出臺了二級院系層面的“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實施辦法”、“學科競賽組織實施辦法”等條例,開放創新實驗室,成立了以學生為主導由經驗豐富的教授、副教授等為顧問的科技協會,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這些辦法的實施有效地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實踐創新意識,培養了一批專業基礎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有一定研究基礎的、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先后多次斬獲“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特等獎、一等獎,江蘇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冠軍、一等獎,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最具潛力項目獎”、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優秀團隊、優秀畢業設計,飛思卡爾智能車華東賽區二、三等獎等眾多賽事獎項。
4教育教學內容改革創新,強化過程設計、管理與評估
課程體系整合優化完成后,為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相應的教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也就成為至關重要的一步。教學內容改革注重認知規律、實際應用,以實例、綜合性設計等講解相關知識點等。如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FPGA系統設計”課程授課內容組織時不受教材的制約,而注重認知規律,循序漸進,逐步推進,減少傳統的硬件結構講解,以實例講解硬件描述語言,在應用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的記憶與實際練習相結合,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在教育教學方式方面打破傳統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離先講理論后做試驗的教學方法,將上課地點安排在實驗室,采用邊講邊練和競賽式實踐操作的教學方法。這種“練中學,學中練”、“競賽式”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提升了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又如“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作為推廣試點,經過教學內容整合、教學環境及教學方式改革,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先期開展,取得了與“FPGA系統設計”課程同樣的預期效果。
5探索多種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
哪些電氣期刊容易發表?不管是什么行業,想要獲得更好的晉升機會,必須要通過一些方法來證明和提升自己,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在期刊上這種方法,那么比較好發表的電氣期刊有哪些?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些,歡迎大家前來借鑒參考。
發表電氣設計論文可以投稿到哪些刊物上呢?投稿電器設計論文可以圍繞電氣安全、電氣自動化、電力系統等方向去寫,例如“電氣自動化控制備的可靠性分析”、“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探討”等,發表電氣設計論文可以投稿的期刊有《華北電力技術》和《電力勘測設計》,兩本期刊均可以發表電力設計類論文。
《華北電力技術》(月刊)創刊于1971年,是國家電網公司主管,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和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電工技術類刊物,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在國內電工技術類雜志中具有一定影響力。期刊設置欄目有試驗研究、新技術開發及其應用、供用電技術、技術改造、故障分析、綜述、技術院校專家建議。
《電力勘測設計》雜志是電力勘測設計行業唯一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類刊物,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承辦,本刊為雙月刊,逢雙月末發行。期刊推廣電力勘測設計科研成果,推動科技創新和進步;交流電力勘測設計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以及管理工作經驗;促進電力勘測、設計事業的發展。本刊面向全國各電力勘測設計企業、電力產品制造企業、相關行業勘測設計企業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發行。
優秀的電氣期刊還有很多,讀者們也可以自行進行搜索,關鍵是要適合自己的論文風格,這樣才會提升自己的文章投稿成功率,對于文章投稿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咨詢我們。
關鍵詞:電氣類專業 實踐能力 實驗 實習 畢業設計
理論與實踐脫節是高校理工科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院校都加大了實驗室的建設力度,增開了與理論課配套的實驗課,并加強了實習、實訓環節。本學院的電氣類專業就開設了電拖、電力電子、電子設計自動化、繼電保護等31門實驗課。這對專業課的學習有一定幫助,使學生對較抽象的理論知識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但由于電氣類專業的特殊性,其知識的應用與現實中的生產、生活結合較為緊密,且對安全性、可靠性有較高的要求,一旦出現失誤將可能造成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所以僅靠實驗課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一、提高電氣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必要性
實踐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問題。本人在到學校從事教學工作之前,曾在科研院所從事過多年的技術工作,這期間也參與過新員工的錄用、面試。在與諸多應聘者的接觸中,明顯的感到本科畢業生對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較差,他們對一些基本的電氣知識尚能應對,但如讓他們看一些簡單的電氣圖紙或設計一個基本的電機控制回路,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完成。這也是招聘原則中“有工作經驗者優先”的原因。
目前,我國的電力事業發展迅速,如我們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近年來也都興建了許多水電站、發電廠。而供配電更是做到了村村寨寨,甚至在還靠溜索過河的怒江大峽谷一帶的崇山峻嶺中都能看到矗立的電桿。這也使得電氣類專業就業形勢較好,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實踐能力,在畢業后更快的進入角色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二、電氣類專業現有實踐能力培養環節存在的問題
目前本學院作為學校的學分制試點單位,電氣類專業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3-6年彈性學制,可提前或推后畢業。學生在學期間必須修滿專業教學培養方案規定的160學分方能畢業。其中,全校公共教育課程52.5學分,文理基礎課程14學分,專業教育課程93.5學分。而專業教育課程的93.5學分中包含了實驗課程的27.5學分,畢業論文(設計)6學分、畢業實習4學分、專業課程實習2學分、社會調查與實踐2學分。實踐環節的總學分為41.5分,占了總學分的四分之一,專業課程學分的三分之一還多。從學分設置上來看,實踐環節占的比例并不小,但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未得到明顯提高。就本學院而言,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實驗課程基本涵蓋了所有的專業理論課,可以說幾乎每門專業理論課都配套有相應的實驗課。而實驗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對理論課講述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學生在做實驗時完全按照《實驗指導書》來操作,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嘗試。也就是說實驗課僅僅起到了理論課教學的輔助作用。并未完全發揮其實踐能力培養的作用。
2、畢業論文設計,在實踐能力培養中是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從選題到畢業答辯至少有六個月的時間。而由于帶設計的老師多數都沒有實際的應用課題,同時又受到經費、科研實驗設備等的限制,畢業設計的題目往往局限于一些簡單的設計任務,而完成論文的主要途徑是查閱資料,也就是說畢業論文多數都只是沒有實踐支撐的理論上的研究。
3、畢業實習、專業課程實習應該說是學生接觸到現實生產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在實習過程中,合作單位考慮到生產進度、學生安全等因素,往往不愿意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工作當中,使實習過程僅限于參觀,聽講座而流于形式。
4、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較為優越,多數學生依賴性較強,缺乏主動性和創新精神,在主觀上他們更樂于接受學校給他們安排的學習計劃。做實驗時他們按部就班,只希望順利完成早點離開;做畢業設計他們會去網上搜索、抄襲,草草的完成論文了事;畢業實習,他們會把他當做一次旅游的機會。這也是學生實踐能力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對加強電氣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幾點建議
為了充分發揮學校的資源優勢,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社會輸送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本人對電氣類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正確對待實踐教學環節。
2、發起、組織一些興趣小組或社團,并對他們提供專業的培訓和指導,讓他們去從事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如維修電器,普及用電安全知識等。
3、實驗室應該在教學計劃外的其他時間定期開放,并安排指導老師值班,使學生能有條件自己去做一些實驗,去加強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電氣控制;PLC技術;自動化;無人值守
1 引言
隨著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技術的逐漸發展,很多工業生產要求實現自動化控制的功能,都采用PLC來構建自動化控制系統,尤其是對于一些電氣控制較為復雜的電氣設備和大型機電裝備,PLC在電氣化和自動化控制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如順序控制,可靠性高,穩定性好,易于構建網絡化和遠程化控制,以及實現無人值守等眾多優點?;诖?,PLC技術逐漸成為工業電氣自動化控制的主要應用技術。
本論文主要結合數控機床的電氣化功能的改造,詳細探討數控機床電氣化改造過程中基于PLC技術的應用,以及PLC技術在實現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功能上的應用,以此和廣大同行分享。
2 數控機床的電氣化改造概述
2.1 數控機床的主要功能
數控機床是實現機械加工、制造和生產中應用的最為廣泛的一類機電設備。數控機床依托數控化程序,實現對零部件的自動切削和加工。但是目前我國仍然有超過近1000萬臺的數控機床,主要依靠手動控制完成切削加工,無法實現基本的電氣化和自動化控制。為此,本論文的主要的目的是基于PLC控制技術,實現數控機床的電氣化改造,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1) 數控機床的所有電機、接觸器等實現基于PLC的自動化控制;
(2)數控機床的進給運動由PLC控制自動完成,無需人工手動干預;
(3) 自動檢測零部件切削過程中的相關參數,如加工參數、狀態參數等等;
(4) 結合上位機能夠實現對數控機床的遠程控制,以達到無人值守的目的。
2.2 電氣化改造的總體方案
結合上文對于數控車床的電氣化、自動化改造的功能要求,確定了采用上位機與下位機結合的自動化改造方案。該方案總體結構分析如下:
(1) 上位機借助于工控機,利用工控機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重點完成數控車床的生產組態畫面顯示,以及必要的生產數據的傳輸、保存、輸出,同時還要能夠實現相關控制指令的下達,確保數控車床能夠自動完成所有切削加工生產任務。
( 2)下位機采用基于PLC技術的電氣控制模式,由傳感器、數據采集板卡負責采集數控車床的生產數據、環境數據、狀態數據等所有參數,由PLC實現對相關數據的計算,并傳輸給上位機進行相關數據的圖形化顯示和保存;另一方面,PLC控制系統還接收來自于上位機的控制指令,實現對數控車床的遠程控制。
(3) 對于數控車床最為關鍵的控制――進給運動的控制,利用PLC+運動控制板卡的模式實現電氣化和自動化的控制。具體實現方式為:選用合適的運動控制板卡,配合PLC的順序控制,對進給軸電機實現伺服運動控制,從而實現對數控車床進給運動的自動化控制。
3 數控車床電氣化自動控制改造的實現
3.1 系統改造結構設計
數控車床的電氣化自動控制改造,其整體結構如下圖1所示,其整體結構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3.1.1 底層設備
底層設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實現數控車床自動切削加工運轉等基本功能的必要電氣、機電設備,如電源模塊、電機模塊等,這些機電設備能夠保證數控車床的基本功能的穩定可靠的實現;其次,底層設備還包括各類傳感器,比如監測電機轉速、溫度的速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監測進給軸運動進給量的光柵尺等,這些傳感類和數據采集類設備為實現數控車床自動化控制提供了基礎數據源。
3.1.2 本地PLC站
本地PLC站主要負責接收底層傳感設備傳送過來的傳感參數、狀態參數及其他檢測參數,通過內部程序的運算,判斷整個數控車床的工作狀態,并將其中的重點參數上傳到遠程控制終端進行數據的圖形化顯示、存儲、輸出打印等操作;另一方面,本地PLC站同時還接收來自于遠程控制終端所下達的控制指令,比如停機、啟動等控制指令,PLC站通過對相應執行器(比如電機)的控制,從而實現自動化控制的功能。
3.1.3 遠程控制終端
遠程控制終端主要是依賴于工控機實現的上位機數據管理和狀態監控,需要專門開發一套面向數控車床加工、生產和自動控制的軟件程序,以實現對數控車床的遠程化、網絡化、自動化控制,真正實現無人值守的功能。
基于PLC的數控車床電氣自動化改造框圖
3.2 PLC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實現
本研究論文以CK6140普通數量機床為具體研究對象,詳細探討其電氣化、自動化控制的改造。通過上文對機床改造方案和結構功能的分析,可以確定整個機床電氣化、自動化改造,一共需要實現14個系統輸入,9個系統輸出。結合控制要求,這里選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48MR型PLC,輸入回路采用24V直流電源供電方式。根據對數控機床的各模塊控制功能的分析,選用合適的接觸器、繼電器、開關、輔助觸點等電氣控制元件,與PLC共同實現對電氣設備的控制,比如PLC通過接觸器控制電機模塊,PLC通過繼電器控制電磁閥等部件,從而完成基于PLC控制的數控車床電氣化改造。
4 結語
隨著電氣設備的越來越復雜,工業生產對于電氣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PLC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逐漸成為了當前工業自動化生產控制中的主流技術之一。采用PLC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實現自動化控制同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極大的避免了由于采用單片機技術而造成的系統不穩定現象。本論文結合電氣控制詳細探討了PLC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給出了具體的系統設計實例,對于進一步提高PLC自動化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具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智能建筑于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興起,被稱為發展極快的新興產業,智能建筑發展速度之快導致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教育部于2005年批準設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隨著行業發展的迅猛,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發展也很快,但由于專業創辦歷史不長,有此專業的高校也不是很多,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還需要深入探索[1]。
1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特點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是在智能建筑快速發展與社會需求急速上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專業以土木建筑為背景,以建筑物為載體,研究建筑物內電能的傳輸、分配、轉換、控制、利用,以及建筑物內信息的接收、傳輸、處理、利用,是涉及多個學科的專業。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本專業使智能化融入到建筑當中,使節能融入到建筑環境當中,既涉及強電又涉及弱電,既涉及軟件又涉及硬件。因此,涉及專業知識既包括建筑領域的建筑、結構、水、暖、電、管理等,也包括信息控制領域。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畢業的學生從事建筑電氣及其智能化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安裝施工、運行管理、產品開發、調試等,應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
因此,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教師應具有較廣泛的知識體系和與時俱進的工程實踐經歷。
2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教師現狀
2.1對口專業教師來源少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是年輕的專業,沒有本專業的碩士博士畢業生,高校引入教師的一項強制要求便是碩士以上學歷,所以引入青年教師大多學習的是控制專業或者電氣工程等相關的專業,沒有土木建筑專業背景,新進教師需要較大力度熟悉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但大多數博士碩士引進之后,抱著原有專業不放,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建設當中,造成教師專業偏離現象。
2.2為評職將方向無關聯的教學科研一起抓,精力有限,不利于教學進步
目前大多數院校評職考核標準都是科研量化,教研量化,主要看的數量和質量,參加項目的難度級別等,大多數教師對建筑電氣智能化這個專業處于熟悉階段,所以很難在此專業發表出有見地的高水平論文,但評職心切,急于求成,往往還是在熟識的研究領域發論文,搞科研。以追求快速的論文、項目產出率,很難靜下心來專注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不利于專業的發展,使院校的專業發展速度滯后于社會專業的發展速度,
2.3實踐能力不強
當前,大多數高校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的專業教師都是從各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承擔教學任務,毫無工程實踐經驗。近些年高校專業教師的引進首要看重的是學歷學位,若是本科生、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剛開始的幾年,也是了解專業最具激情的幾年,除了滿足教學工作量,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繼續深造,取得更高的學歷學位,而且繼續深造的專業一定不是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往往都是相關專業,一邊教學一邊學習,專業教師根本無暇顧及實踐環節。即使博士生引進,也是直接進入教學,沒有本專業的實踐經驗。而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本身就是應用型的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環節極為重要。
3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措施
3.1從量化考核方面作出調整,加強教師專業意識
在職稱評聘上應根據教師從事專業的特點進行考核,不應該一概而論。從事像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這樣的應用型專業的教師,在考核時,可略放低科研門檻標準,提高教學能力,實踐能力的考核,把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實踐經驗轉化為科研工作量,這樣專業教師更加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實踐能力的鍛煉,促進教學,促進專業發展。使專業教師踏踏實實、全身心地投入到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建設上來。
3.2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應用型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尤為重要,可派專業教師到施工單位、設計單位掛職鍛煉。學校應積極提供便利條件,如企業掛職期間無需完成教學工作量,期間從事的工作可折合成相應的教學工作量,確保教師完成教學工作指標,踏踏實實從事實踐工作,了解最新行業發展現狀,確保所授知識的實時性和實效性。
3.3從設計院、施工單位引入具有工程實踐背景的專兼職教師,帶動學校教師發展
在人才引進方面,對于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這樣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專業,不必過多強調學歷學位,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企業人員即使學歷偏低也可優先引入,可主要考察他們在實踐中的工程業績,考察他們的工程技術職稱。引入的工程技術人員沒有教學經驗,所以應該先對他們進行教師培訓,使其具備教師的素質,即可承擔實踐教學,也可承擔理論教學。
3.4增強校企合作
增強校企合作,既可在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有可請企業資深技術專家到高校講座。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發展迅猛,請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人員到院校講座,可使教師和學生了解行業現狀,了解行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使教學和科研具有實效性。在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是促進實踐教學的最有效辦法,也是高校實現產學研相結合的有效途徑,但是大多數企業單位不愿接收大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大學生沒有實踐經驗,進入企業首要培訓,投入很多資金和精力后學生可以獨立工作了,但是基本也就返校了,并不能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利益,所以大多企業是不愿意接收學生實習的。這就需要學校方面進行溝通,也需要政府針對學生到企業實習,給予企業響應的獎勵優惠政策,以促進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結合的順利展開。
【關鍵詞】現代建筑,電氣設計,節能設計,方案措施
中圖分類號:TU85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筑電氣能耗逐漸增大,從我國國家建筑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得出,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建筑能耗已經達到中國全國能源總體消耗百分之三十多,而且,這一比例正在逐年增長。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建筑電氣設計上存在著很多問題,設計不合理,忽視環保節能設計研究,因此造成建筑電氣消耗尤為嚴重,進一步加重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巨大的能源壓力和環境危機。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全面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生態的和諧發展,就必須從建筑電氣設計中探討出節能設計技術,減少我國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緩解我國的能源壓力。
二、現代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的意義和應遵循的原則
1.現代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的意義
(一)我國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能源壓力,建筑能耗作為最大的能源消耗主體之一,其能耗幾乎占據了我國整體能耗的三分之一還多,不科學的建筑電氣設計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和浪費,增添了我國能源負擔。因此,加強對能源的控制,提高對各種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要堅持的策略。建筑電氣設計是降低建筑能耗最為關鍵的環節,將節能環保的設計觀念貫穿到整個電氣設計中來,從而推進我國建筑降低能耗的進程,促進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步伐。
(二)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客觀要求。建筑電氣設計,既可以據不同的實際狀況滿足建筑物所有的基本功能,而且還從建筑物的照度,溫度,濕度,色差色溫,氣流,通風等各種細節作出合理科學的設計規劃,既可以減少建筑的資源能源浪費,又大大提高了居民居住的舒適度,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2.現代建筑電氣節能設計要遵循的原則
(一)要遵循相關法律規定。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完善和建筑節能設計的要求,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制定了《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04)》,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實施。《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已于2005年7月1日起實施。因此,在進行建筑電氣設計時候,要嚴格按《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進行建筑節能設計,降低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既滿足建筑功能,又經濟節能。要立足國情,立足本地的發展實際情況,無需過多花費投資達到節能目的,而是要通過建筑電氣的合理設計,采用合適的設備材料,完善運行方式,針對建筑物不同的 處所,不同的照度,溫度,濕度,色溫等一系列的建筑物功能要求,采取合理的設計,做到物盡其用,避免浪費。
(三)科學嚴謹設計,合理嚴格施工。要采用先進技術,降低能耗。要通過不斷的觀測和實驗找出建筑物容易存在的能源浪費點,在這些和建筑物功能無關的能量消耗上重點關注,采用先進的技術,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降低細節處的浪費,做到整體的節能。
三、現代建筑電氣節能設計方案探討
1.精確嚴密計算。對各種電氣設備的負荷能力做出嚴密科學測試,得到準確數據,做出精確嚴格的核算。計算的結果將會對電氣設備的設計和安全有著重大影響,同時,嚴密的計算,也是可以采取經濟手段的前提。
2.科學設計建筑內的配電系統。鑒于每幢建筑的不同特點,要據實際情況對低壓高壓,供配系統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既可以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營,又可以保證供電用電的穩定和安全。
3.照度標準在電氣設計中的選擇
選擇照度是照明設計的重點。照度太低,會損害工作人員視力,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而且不合理的高照度則浪費電力。因此,選擇照度必須與所進行的視覺工作環境相適宜,按國家頒布的《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04)》選擇照度。
4.選擇合理的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分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在滿足標準照度的條件下為節約電力,應恰當選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種方式。
5.科學設計電氣設備的開關方式
要據不同情況選用開關方式。電氣設計中有很多開關方式,在不同用途的建筑中安裝不同的開關控制方式,有助于減少能源的消耗,更可以方便操作使用,提高居民使用的安全穩定性。右圖是電氣設計中常用的一些開關控制方式,根據不同的特點,加以對比,設計安裝合理的開關程控措施,有助于貫徹落實節能措施,達到降低能耗,方便生活的目的。
6.設計合理的供電線路和導線截面
根據建筑的規模、用電負荷性質及容量,使電氣間位置合理的靠近用電負荷中心,減少供電半徑、減少電能的損耗。據統計,照明線路的損耗約占輸入電能的4%左右,影響照明線路損耗的主要是供電方式和導線截面積。
7.選擇低能耗的電氣設備
在對建筑用途有了深刻的了解的基礎上,對照明做出科學設計,同時,使用光效高,能耗低,使用壽命較長的電氣設備,同時,要保證設備的安全穩定,減少安全隱患。在設備設計過程中,可以采購一些高效節能設備,比如節能燈,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建筑的功能完整,又可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還大大降低了消耗,達到了節能的目的,可謂一舉多得。
8.加強防護措施設計。高層建筑越來越多,且越建越高,遭到雷電的襲擊概率也日益頻繁,對建筑采取防雷設計,做好接地設計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整個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9.減少電氣能量損耗
(一)減少變壓器的能量損耗。建筑電氣對變壓器的依賴性非常強,變壓器在長時間的運轉下造成的能耗也是相當可觀的,因此在安裝中最好選擇合理的變壓器如選用節能型變壓器。綜合考慮投資和設備運行費用,對負荷進行合理分配,選取容量與電力負荷相適應的變壓器, 使其滿負荷高效運轉
(二)減少線路上的能量損耗。電氣工程對線路的使用量和消耗量非常之巨,據有關統計, 線路的損耗約占輸入電能的4%左右。因此設計時,在滿足允許載流量運行電壓損失等各種技術指標的前提下,根據建筑的規模用電負荷性質及容量,使電氣位置合理的靠近用電負荷中心,另外應按經濟電流密度合理選擇電纜及導線的截面,從降低電能損耗。
四、結束語
建筑電氣設計是降低建筑能耗最為關鍵的環節,將節能環保的設計觀念貫穿到整個電氣設計中來,從而推進我國建筑降低能耗的進程,促進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步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電氣節能化技術設計,將會有著自動化和節能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國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對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更新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對建筑電氣設計做出合理規劃,并采取合適措施,保證整個系統的政策運營,減少浪費,降低消耗,促進我國節能步伐,推進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李蔚 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技術措施 [期刊論文] 《電氣應用》2007年5期
[2]龔國棟 淺談建筑電氣設計的節能 [期刊論文] 《浙江建筑》 -2007年1期
[3]張成明 淺談建筑電氣設計的特點及節能方案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4]劉啟壽 淺議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技術應用 [期刊論文] 《知識經濟》 -2012年5期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 自動化控制 智能建筑控制應用 控制
中圖分類號: TU8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智能建筑是實現建筑結構優化以及設備、服務、管理來滿足住戶需求的綜合,其目的是給用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高效、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是搭建智能建筑的基礎和平臺,電氣自動化控制實現了暖通空調、變配電設備、照明設備、排水設備等為建筑服務或提供生活功能的系統集成,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早期建筑中的暖通空調設備自動化控制,伴隨著建筑技術和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自動化控制也得到飛速發展。
二.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自動化功用。
1.實現系統設備的自動化控制。
在智能建筑中,由于提高生活舒適度的要求,需要采用大量的電子、電氣設備,如智能開關模塊、傳感器、紅外控制、信號中繼器、對講設備、音樂系統、安防監控系統等組成了建筑的智能化功用。通過實行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將各個獨立分散運行的單機設備進行集成控制,實現對設備、終端的自動化運行和遠程管理控制,實現了建筑的智能化。同時,對提高建筑設備運行效率、減少設備運行成本、提升住戶舒適度和安全度具有積極意義。
2.實現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
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是對建筑中各終端設備的遠程管理與控制,通過對終端設備的控制和管理,實現建筑節約費用、節約能源、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智能建筑是建筑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集成,系統集成的目標是為了搭建建筑主體內的智能化管理,通過對建筑自動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綜合布線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將相關設備進行整合,通過軟件進行集成,實現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提升了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實行電氣控制自動化是保證智能建筑系統集成的基礎。
三.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
1.智能建筑的系統自動化控制原理。
智能建筑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是基于現代控制理論的集散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又稱之為分布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contro systems DCS)。其實現原理是采取“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式,通過對現場終端設備上的微型計算機控制裝置(即DDC)進行實時檢測和分布控制任務,而設備終端上的微型計算機控制裝置實現對終端設備的控制以及管理,對終端設備進行信號采集,通過傳感器進行信號傳輸,將傳輸信號送至智能設備上,實現對設備的工況管理和自動控制。這樣就避免了計算機集中控制帶來的高危險性,同時也彌補了單機設備管理的局限性。
2.LONWORKS技術的應用。
LONWORKS技術原本是為工廠管理服務的,是以工廠測量和控制機器間的數字通訊為主的現場網絡,通過將通訊的數字化,使得終端多點化成為可能,實現了傳感器、終端設備和控制器之間的特化通訊。由于LONWORKS技術支持分布式網絡控制,同時又是一個開發性的可交互操作的控制技術平臺,其優勢正符合智能建筑的系統需要。在早期的智能建筑中,并沒有控制網絡,其控制系統只是采用電線將氣動控制裝置連接而成,這種控制組成結構簡單,不利于設備擴展。同時由于終端設備廠商所使用的通訊協議互不兼容,導致無法實現系統的整體自動化控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也越來越完善,基于網絡開發的系統LONWORKS技術被逐步應用到智能建筑中。
LONWORKS技術能實現終端設備和智能設備在簡單網絡上可以進行對等的通信,能形成一個低成本、可相互操作的控制系統,便于服務定制、程序編寫、功能擴容。在智能建筑的電氣系統中,采用LONWORKS技術,將照明、保暖、通風、安保等終端設備進行資源整合,通過傳感器控制為單一的開放式網絡,節約了安裝和運營成本。LONWORKS技術中,房間中的多功能傳感器可以將房間的供暖控制器的運行狀態進行改變,根據用戶需要可從待機狀態轉為用戶需要的模式;房間中的光感傳感器對自然光進行檢測,并將檢測到的自然光數據通過網絡傳輸給LONWORKS控制器,控制器根據設置自動進行區域內燈光照度的調節,可在外部陽光充足時,關閉房間內照明燈具,在房間光線較暗時,自動開啟照明燈具,并可以根據用戶的個人愛好或預先設定好的環境模式來調整燈光亮度。
LONWORKS技術中的Honeywell自動化控制系統控制著智能建筑的照明設備以及暖通空調,該系統與住戶的門禁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消防報警系統以及防盜系統進行系統集成,通過對各個工作站通訊和信息綜合,實現對住戶特定生活需要的提供。例如:當智能建筑中的住戶回到家時,樓道上的門禁控制系統輸入安全代碼,系統開始啟動HVAC系統,將照明控制和暖通空調系統調節至用戶離開前的照明度和室溫。而在住戶外出時,輸入代碼后實現對照明系統、空調系統的自動關閉,并將各設備調節至節能狀態。在HVAC系統中,其控制器可根據房主的要求,將臥室和居室的溫度維持在一定理想范圍內,采用PI算法控制的FCU通過與暖氣片的連接實現自動運行,達到對室內溫度、濕度的自動調節、自動控制。
3.基于IP+無線技術的新型電氣控制技術。
在智能建筑的發展中,IP+無線技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完善而產生的,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具體應用。通過IP+無線網絡技術,構成了特有的智能家居系統。由于終端設備采用IP管理,傳輸通過無線方式進行,可實現雙向通信,其好處不言而喻,這也是智能建筑的系統控制的發展趨勢。
在計算機網絡時代下,智能建筑的電氣設備不在是單一、獨立運行的終端設備,系統需要采用設備IP綁定,通過無線進行數據和信息傳輸,這就增加了電氣設備的自動化難度。在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終端設備要具有智能性,如智能電源轉換器、無線紅外轉發器、智能開關、智能插座、安防報警系統、智能窗簾系統以及網絡攝像機等,并在設備上進行IP分配,通過智能網關和網絡,將數據傳輸至智能主機,智能主機進行實時監控和任務分配,實現對電氣設備的控制和管理。
智能建筑中的智能門鎖、對講可視系統、房間對講系統、照明系統、空調系統、安防系統、音樂系統以及環境監測等都通過WEB控制,用戶即使是在房間外,也能實現對房間內溫度、照明、設備開關的控制,并能對建筑設備的運行狀況、運行報警情況、性能參數等等進行了解。
四.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自動化控制發展趨勢。
傳統的智能建筑需要實現電氣自動化,一般僅僅是采取電線連接設備的單一模式,在發展中受到較大制約。未來的建筑電氣自動化控制將注重終端的集約化,將終端功能進行集中,體積減小,降低耗電,在此基礎上,形成電氣設備的模塊化,增加其拓展性。同時電氣設備的無線化必是大勢所趨,通過無線化接入,提高了設備可移動性和可擴展性,同時簡化了施工,避免造成建筑墻面損傷。
五.結束語。
智能建筑的電氣控制自動化是提升住戶生活水平的必要因素,其技術應用越來越廣,這對提高智能建筑的功能具有積極作用。電氣的自動化控制,實現了終端設備的遠程控制和管理,提高了住戶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裕家 淺談電氣自動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年4期
[2] 樊耀華 電氣自動化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 [期刊論文] 《科技傳播》2012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