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0 00:53: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遠程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宏觀理論研究
關于這一主題,學者們主要從宏觀角度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了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分析,并一致認為,在民族地區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促進“民族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少數民族地區“教育騰飛的必然選擇”。楊改學在《現代遠程教育與民族教育發展》一文中從國際視野分析了世界九個人口大國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情況,闡述了現代遠程教育與民族教育發展的關系,認為積極開展現代遠程教育,采用現代遠程教育改革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和促進民族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民族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最佳選擇。因此,民族地區開展現代遠程教育應該在總體上遵循從需求選擇發展、自力更生與國家扶持相結合、因地制宜與開拓創新相結合、更新觀念加速發展的指導原則。紅梅在詳細分析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指出“要從戰略高度認識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意義,順應各民族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期待,構建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發展的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發展,開創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的新局面”。也有研究者從教育立法角度對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政策法規問題進行了解讀,認為“在中國現代遠程教育法制化當中缺少調整規范少數民族遠程教育的專門立法,現有的遠程教育政策法規對少數民族遠程教育來講,存在針對性、操作性不強等問題,導致了法制盲點的尷尬處境。因此,立足國情及民族地方的特殊情況,建構一套中國少數民族遠程教育政策法規體系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這一研究對于我們開展民族地區遠程教育政策法制問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運作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還有諸多研究結合地方實際,對民族地區開展遠程教育存在的問題如軟硬件配置、師資培訓、學習者素質培養、學科建設等,以及應有的舉措、發展前景都進行了理論論述和展望。
(二)技術模式研究
現代遠程教育主要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等實時或非實時傳輸課程及教學內容,是一種跨學校、跨地區、師生分離的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遠程教育組織系統包括兩個子系統:“課程開發子系統”和“學生支持服務子系統”;以及在組織系統中使這些活動與其他活動區別開來的任務范圍。研究和探討遠程教育系統模式的構建和優化,以及解決方案的技術實現,對于最大限度地發揮遠程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關于該主題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模式的總體闡述;另一類是對遠程教育系統的解決方案、平臺的構建及技術實現、資源整合、學習支持服務、培訓網絡建設等具體問題進行的研究。宏觀研究認為現代遠程教育的“開放性、延伸性、靈活性、手段中介性、管理性等特點,更適合于農村和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發展需要”,繼而主要關注民族地區如何結合自身的實際,抓住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機遇,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而更多的研究者更注重遠程教育系統具體環節的研究,認為民族地區開展遠程教育在模式、支持服務等具體環節上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探討。通過研究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模式的發展狀況,結合民族地區的教育現狀和特點,提出構建民族地區遠程教育教學模式應該遵循“分級管理,覆蓋全區,縱深農村,服務三農”的指導思想,并且“要充分考慮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的實際情況及農民的實際需要,有自己明顯的適應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還應考慮人才培養目標、管理體系、教學點辦學條件、教師和管理人員隊伍狀況、學員素質、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地域特點等因素,并對其進行優化與組合,形成相對穩定的內在結構和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方案設計和技術實現的研究上,研究者主要是在分析現代遠程教育系統構成和技術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探討了諸如資源整合應用模式、教學平臺構建與管理、學習支持服務等微觀問題的解決策略。
(三)實踐應用研究
現代遠程教育具有的開放性、延伸性、靈活性等優勢為眾多的學習者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和渠道,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它以成人業余學習為主,以個別學習、自主學習為中心,面向學歷教育,面向在職培訓,面向自我提高,重點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近年來,在西部民族地區開展的教育信息化項目逐漸增多。這些項目多以當地學校作為切入點,旨在通過信息與通信技術的創新使用,改善教育與經濟發展現狀,縮小東西部地區的“數字鴻溝”。在眾多項目中,政府主導推行的“全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以下簡稱“農遠工程”)以“投入巨大、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而聞名于世;而由民間企業千鄉萬才科技公司推進的“千鄉萬才工程”,亦以“要用數碼科技改變西部貧窮”的理念與為此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而為外界所矚目。研究者關注較多的是以這兩個“工程”為主的項目在民族地區中小學的實踐應用研究。研究者一致認為,遠程教育以其知識傳播快、覆蓋面廣、資源共享的特點,正在成為最理想、最現實的實現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新途徑,西部民族地區的教育領導者、管理者和中小學教師應該如何抓住這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值得研究。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實際,對民族地區在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實踐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資源共享及資源庫的構建、教育服務成本削減、師資隊伍建設、設備配置及使用等,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研究探索。在民族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領域,遠程教育的實踐思路主要是依托當地的高校,依靠社會力量,借助遠程教育的技術優勢,構建擴大教育機會、滿足當地需求的遠程高等教育體系,為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研究者重點研究現代遠程教育在其他領域的具體應用,如現代遠程教育為民族地區“三農”服務的實踐探索、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法制建設研究、農村黨員干部培訓的應用研究、促進民族文化傳承的途徑研究等。這些成果不但豐富了民族地區開展遠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寶庫,而且對于促進民族教育發展和教育公平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關于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的實踐應用問題,有學者分析指出,西部民族地區以其獨特的自然、人文生態,產生了與東部和中部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的現實問題?!靶畔⒒北M管提供了開放與共享的教育資源,但是好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是以實現基于生命獨特性的教育為根本目的的,其建設與應用本身又是以人的生動發展為重要取向的。所以西部教育發展應當在充分認識西部、了解西部、尊重西部、走進西部的基礎上,“把西部的人文資源轉化為課件、轉化為教育資源,大力開展綠色教育,然后借助網絡技術形成網絡教育,不僅可以使西部的教育超越東部教育所經歷的階段,極大地促進西部人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使西部的民族文化與東部和世界溝通,成為人類共享的文化和教育資源,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教育”。這一觀點無疑為民族地區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實踐提供了觀念參照和理論指導。
(四)問題對策研究
現代遠程教育是一個新興事物,在民族地區的應用更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在實踐探索中,難免會碰到困難和問題。認真分析遠程教育的技術優勢,詳細考察民族地區的現實狀況,反思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對策,這是已有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思路。綜合來看,民族遠程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有:資金短缺、區域間發展失衡、設備利用率低、資源匱乏、觀念落后、教育基礎滯后、師資素質偏低。針對這些問題,研究者一一給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比如:因地制宜,注重民族性;增加經費投入,改善遠程教育環境;建設適合地方需要的學習資源庫;轉變思想,樹立正確教育觀念;開展校本培訓,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為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時也對研究者開辟新的研究領域起到重要的啟示和引領作用。
二、已有研究的貢獻及不足
綜觀現有的成果,盡管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很多問題及解決策略等尚待進一步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研究者對此的關注熱情較高,并進行了積極的思考,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但是,已有研究存在著以下不足:首先,研究思維僵化。研究者往往居于權威地位,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套用“理論預設和偏見(Bias)”從事研究,只要研究結果大致符合先前的想象即可。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研究這一課題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殊性,每一個地區和民族,或者不同地區的同一個民族所面臨的問題都不相同,解決策略也必然相異?,F有的這種從理論找問題,而不是深入現實去“生發”問題,通過實地研究來修正或升華理論的做法,必然會束縛研究者的視野,大大降低研究成果的價值。其次,從研究隊伍來看,處于各自為戰、缺乏科學規劃的狀態?,F有關注民族地區遠程教育的研究者基本來自于民族地區的高?;蜓芯繖C構,教學一線或者非民族地區的專業研究者不多,而且研究者之間缺乏對話和合作,這不但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而且出現了重復性研究的問題。再次,研究方法單一。除了理論思辨研究外,大量的研究以個案研究方式、問卷調查方法為主,缺乏實地研究、行動研究等,更鮮見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最后,從策略建議看,研究者針對問題開出的“藥方”有許多是一廂情愿,或者就事論事、泛泛而談,沒有觸及根本矛盾,缺乏可操作性。從受眾立場及其現實需求出發而又行之有效的建議和策略少之又少。
三、云時代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研究未來走向
云計算時代的到來,使得現代遠程教育的技術門檻再一次降低,這給民族地區開展遠程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云時代背景下,關于這一課題的研究也應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向。
(一)尋找核心問題,深化理論研究
客觀地說,現有研究觸及了一些現實問題,但是很多是零散的、邊緣的、表面化的,研究者真正缺少的是核心問題意識,并沒有找到本質的、核心的問題,即“活”的問題,從“活”的教育實踐生活生發的真問題,習慣于從書本、學科規范、既定的所謂理論出發,想當然地設想和安排一些“問題”。我們認為不僅在遠程教育、民族教育的研究領域,甚至所有的教育問題研究都應秉持眼光向下的姿態,走進實在的教育生活,觀察或體驗“活”的教育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不走進去,不去研究那活的教育,只逗留在既有理論圈子里,怎么從活的教育中找出能夠升華的東西。研究那活的教育,走進活的教育,才是‘學’的發展之源”。這種關注實踐策略的研究導向,是以問題為中心的,通過“活”的問題的思考、研究、論證,去提煉、修正、升華理論。因此,“活”的問題是研究的起點,亦是研究的歸宿。
(二)擴大研究力量,優化團隊結構
民族地區遠程教育研究這一重大課題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多種研究力量協同參與,做好系統規劃,形成研究團隊,分工協作,方能形成氣候。針對目前的狀況,筆者呼吁更多的研究者參與進來,理論者與實踐者合作,東部研究者與西部研究者合作,少數民族學者與漢族學者合作,優化團隊結構,互通有無,實現物質資源和智力資源的雙重共享。
(三)改變研究思路,建立對話關系
這包含三層含義:一是指民族地區遠程教育研究既包含理論研究,也包含實踐研究,但這兩者絕不是割裂開來的。要消除理論與實踐的對立,理論研究者與實踐者之間必須建立一種平等、開放的對話關系,取長補短,提升研究的價值。二是指研究者要融入具體的情境中,站在既是局外人、又是當事人的角色來了解“研究對象”的行為,與“研究對象”之間建立平等、開放的對話關系,獲取鮮活的第一手資料。三是指研究的思路應該是自下而上的,以改善民生思想為理論指導,站在受眾的立場,不僅要研究“給什么”,更重要的是關注“要什么”“缺什么”,從滿足民族地區最迫切的需要出發,探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有效策略。
(四)創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品質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不斷加速,教育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家和社會對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擇業和參與社會垂直流動,擁有更大的發展前景,人們對受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強烈。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高等教育自1998年起連續幾年進行大規模的擴招,其速度世所少見。同時,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也明確提出:我國高等教育要有較大發展,到2010年(后提前到2005年)高等教育適齡人口入學率達到15%,進入到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我國高等教育必須繼續擴大招生,然而連續幾年的擴招幾乎已經耗盡了現有高校的潛力,而且由于擴招幅度較大,配套措施跟不上,已經影響到一些學校的教育質量。于是,新興的現代遠程教育就成了許多人心目中另一絕佳的選擇。由教育部批準試點的幾十所高校網絡教育學院中,絕大部分開展的都是學歷教育,其招生對象在實際操作中也有許多是以高中畢業生為主。這種高中起點的學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對為適齡青年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積極推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完成我們的計劃目標提供了強大的現實支持。在社會輿論上它也風頭正盛,以至于現在一提現代遠程教育,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校的網絡學院。然而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這種高中起點的現代遠程學歷教育其現實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這實際上涉及到現代遠程教育的定位問題。
下面我將主要從社會、學校、個人三個角度,來說明我國現代遠程教育主要不應定位在學歷教育尤其是高中起點的學歷教育上,而應該以非學歷教育為主。國外現代遠程教育以學歷教育占主導的經驗因為社會背景與教育傳統的差異,是我們不能直接照抄照搬的。要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我們不宜對現代遠程教育寄予不切實際的過高的期望。
一、社會并未做好接受遠程高等學歷教育的心理準備和制度準備
在我國,教育程度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由于我國的人事制度還不是很完善,教育就成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在社會中居于弱勢地位的人改變自身地位,實現垂直流動,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與生活條件最切實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徑。正是因為通過教育能獲得更高的收益,人們才會付出巨大的投入(學費、時間、精力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其它有效的手段,社會或具體的組織在接受、認可和選拔一個人時,最先注意的也是最容易辨別的往往就是這個人的教育情況,包括學歷、學位、畢業學校、成績等。這樣,教育就成為一個人走向社會并被社會接納的敲門磚、通行證,同時,社會(組織)對其認可的程度實際上就決定了一種教育形式的命運。那么,當今社會對現代遠程學歷教育做好接受的準備了嗎?
一方面,高中起點的現代遠程學歷教育的開展緊緊伴隨著高校大擴招的步伐,現在第一屆擴招的本科學生已臨近畢業,而從就業市場反饋來的信息不容樂觀,競爭之激烈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簽約率也較往年有所下降。這里面原因固然很多,但由于擴招造成的畢業生人數激增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僅廣東一省,今年畢業生(本??茖W生和研究生)就達8.5萬多人,比去年增加了2萬多。種種原因相互交織,使得用人單位特別是相對較好的單位選擇的余地加大,學生就業的難度也相對增大。再加上我國就業市場一向有盲目追求高學歷、名校生,單位之間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存在,讓普通高校學生在許多“點”上供過于求(一定意義上“面”上亦然)。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出就業市場這種供過于求的現象只是表面的,實際上我國高級專門人才仍有巨大的缺口,如鄉鎮企業、西部大開發等等,關鍵是學生定位太高之類的話來。然而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即使用人單位聲稱對不同教育形式畢業生一視同仁,但如果最終某一種教育形式的畢業生的就業單位多是其它教育形式畢業生不愿去或僅僅是他們最后一條退路而作為備選的話,那么這本身就體現了一種不平等,一種歧視。長此以往,就會在社會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各種教育形式的畢業生就會分成三六九等,將某種教育形式徹底打入另冊。而這些對招生、教學、就業等一系列工作,特別是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都會產生極其有害的影響,甚至會造成惡性循環,導致其社會認可度越來越低。
另一方面,現代遠程教育主要以網絡作為教學的媒介,相對于傳統的學校教育,它更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倚重于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控能力。但是,現代遠程教育在突出靈活性和自主性長處的同時,也表現了控制難和評估難的不足。所有這些都使得現代遠程教育具有一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同普通學校教育相比,它就顯得不是那么“正規”和“規范”。如此在一般人眼里,它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認可是很難說的。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可以說是前車之鑒。雖然這兩種教育形式開展的歷史已經比較長了,也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較穩定的體系,但至今在社會實際生活中,仍沒有取得與普通學校教育平起平坐,“同工同酬”的地位。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不像傳統教育那樣“規范”和“正規”,不能被視作“正統”教育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現代遠程教育會不會走上它們的老路,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用人單位招聘人員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為單位創造出高于其工資價值的效益來,但在招聘時單位只能憑借應聘者以前的相關資料來進行判斷、選擇(所以一個人的教育情況才會顯得如此重要),并不知道這個人到單位后工作究竟如何。因此,招聘人員對單位而言可以說是一種“風險投資”。作為新生事物,現代遠程教育一方面本身發展還不完善,很多東西還在不斷的摸索之中,另一方面大多數人對其也并無深刻的了解,既缺乏感性認識也缺乏理性認識。因此對一般人而言,招聘遠程教育的畢業生同招聘普通高校的畢業生相比,風險可能會更大一些(對其不了解)。這種情形也會影響到社會對(高中起點)遠程學歷教育的接受與認可。
二、許多學校并未做好開展(高中起點)現代遠程學歷教育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
我國高校網絡教育學院發展非常迅速,1994年我國開始建設中國教育科研網,1997年湖南大學和湖南電信合作建立第一個網上大學,到目前已經有67所試點學校開展了現代遠程高等教育。但是對于開展現代遠程學歷教育,一些學校并未做好充分的準備,表現出“倉促上馬”的色彩。具體說主要有三種表現:1.經驗缺乏。這些學校以前多只開展過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但這種輔的網絡教學同純粹通過(或基本上通過)網絡進行教學是兩碼事。輔教學在教學中畢竟只處于從屬的地位,主要教學方式還是課堂教學,而且這種輔教學常常也是在課堂上進行,師生同樣可以就相關的問題進行及時的、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F代遠程教育就不同了,它是一種師生分離的遠距離教學,而且由于技術等因素限制,教學過程中多數情況下師生的實時交流還難以實現;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效果的反饋和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都與普通學校教育大不一樣。此外,現有高校多是“自力更生”地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相互之間及普通高校與電大之間的切實合作還比較少,資源(包括經驗教訓)共享難以實現,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獲得經驗,快速健康發展的難度。
2.教學資源和支持服務體系不完善。一方面,現在還沒有符合我們需要的、比較成熟的適用于編制遠程教育課件的課程設計理論,在課件制作上多以相關課程的任課教師為主,他們深受傳統的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的影響,要很快設計出符合和表現現代遠程教育特點與優點的課件來難度很大?,F有課件許多是“教師頭像+教師講義”式的,或將課堂教學“copy”到網上,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許多學校都是“先上馬再開發”,一邊學歷教育已經開始了,另一邊還沒有完整的課程體系,常常是開發一門課件就開設一門課,甚至是一門課邊制作邊教學,如此倉促如何能保證質量呢?遠程教育課件具有很強的重復使用性,投資又很大,理應精雕細琢才是。我們現在這種遍地開花式的遠程教育模式既造成了內耗,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競爭,更分散了有限的投入,難出精品。第三,教學支持體系還不完善。對于遠程教育而言,教學支持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和維持一個高效靈活、強有力的支持服務系統是有效地開發、管理和實施遠程教育項目的保證,關系到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和生存”。但從目前來看教學支持系統存在著理論研究不足、實踐重視不夠、作用發揮不大的問題,這是開展現代遠程教育應該重視的方面。
3.教師的角色轉換滯后。遠程教學中的教師一般都是從事課堂教學的教師,由于對現代遠程教育缺乏深刻的認識,又沒有及時獲得足夠的培訓,常常以課堂教學的行為方式來處理一些問題,不能很快實現從教學向導學,從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控制者向學習的設計組織者、學生的參謀幫助者,從講臺上的管理者向平臺上的合作者的角色轉換。這也會影響到師生的交流溝通與教學質量的保障。此外由于擴招造成現有高校規模擴大,教師的工作量也相應提高,開展遠程教學往往就成了一部分教師的額外負擔,在這種情形下,一些利益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影響到教師積極性的發揮。
上面這些問題無論開展何種形式的教育都是客觀存在的,而對于一個新生事物而言,探索試點也是必不可少的,為什么要特別指出開展(高中起點)學歷教育是值得商榷的呢?這和學歷教育本身的特點有關。一方面學歷教育不同于其它的教育,它要求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嚴格的培養計劃,相對而言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過程的組織、課程體系的構建、培養規格的限定以及教學效果的考核等方面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們社會垂直流動手段還很少的情況下,教育的重要性是異乎尋常的。通過學歷教育獲得的文憑是個人學識、能力的標簽,因此就社會成本而言,學歷教育的質量理應是有保證的。此外,我們也應鄭重考慮對于一個高中畢業生而言學歷教育的意義,他們將要付出好幾年的黃金時光,并對此賦予如此高的期望值,無論是對其學業、就業還是一生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以較大規模的學歷教育為試點,在道義上也是說不過去的。因此,由于遠程教育經驗的缺乏、教學資源及支持服務體系建構的不完善以及教師角色轉換的滯后和積極性缺乏等問題使得我們不宜過早開展大規模的遠程學歷教育。
三、學生也未做好接受遠程教育的心理準備和學習準備
現代遠程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的自覺性,倚重于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控能力。高中起點的學生多在18歲左右,他們剛從高考的壓力和教師諄諄教導與嚴格要求下走出來,長期的就學經歷已經讓許多人習慣了外界強大的壓力與要求,突然開始接觸遠程教育,完全要在一種自主的環境下學習,自己來制定學習計劃、學習目標,自己確定學習進度、學習時間,他們能不能適應這樣的學習環境,能不能轉變自己的角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大有疑問的。而且,這個年齡段的青年人正處于一個容易浮躁的時期,再加上乍一擺脫學習的重壓,要保持很強的自控能力去繼續艱苦卻又是自覺的學習是有點勉為其難的。同時,長期的應試教育也忽視了對他們自學能力的培養,他們能不能通過遠程學習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培養目標令人擔憂。
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比以往更廣泛也更深刻,不僅要求掌握知識技能,對其非智力因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承認遠程教育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以及有效獲取知識的能力上有著特殊的長處,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正視這種校園虛擬化、課堂虛擬化、交流虛擬化對學生成長帶來的不利影響。高中畢業的青年人正處在他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最重要的時期,他們需要長者的指點帶領,需要良好環境的熏陶;但在遠程教育中,他們得不到學長們的傳幫帶、得不到師生間的心靈溝通、得不到大師們的言傳身教、得不到校園文化的潛移默化……,他們所獲得的(基本上)只是知識的傳遞與接受。在校大學生們尚需要輔導員、學生社團組織等來幫助促進其成長,又何況這些校外的學子呢?我們經??梢钥吹揭恍┪恼拢m然有些幽默的成分在里面),對不同學校畢業的學生進行比較,甚至從為人處事的方式里就能分辨出他畢業自哪所學校,這種獨特的氣質與思維方式難道僅僅源自他的母校校名嗎?這是在他長期的學習、生活中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逐漸積淀而成的啊!所有這些都是現在的遠程教育所難以滿足的。
四、關于“國際經驗”
西方一些國家(經常被引用的如美國)開展現代遠程教育比較早了,也積累了許多豐富的經驗,對于我們這樣的后發的國家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美國等國的遠程教育是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其受教育對象中高中畢業生和普通高校在讀生占有較大的比例。這就成了一些人聲稱中國現代遠程教育也應以(高中起點)學歷教育為主的一個重要論據。然而考慮到雙方存在的客觀差異,我們是不能照抄照搬別人的經驗,走別人舊路的。具體說,下面幾個因素表現得比較明顯:
1.西方發達國家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其電腦、網絡普及率比我們高得多。如美國到2000年已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95%的中小學連上了互聯網,“做好了全速進入互聯網絡教育的準備工作”。我國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由于美國在兒童中就開始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使得他們的學生相對而言有著更強的操作電腦的能力和通過網絡獲取知識的觀念與能力。在他們的學校中許多小學生就能夠通過互聯網搜集資料撰寫一些小論文,這在目前對我們來說還是不可想象的,而這些能力對接受遠程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因此,他們對接受遠程教育有著比較充分的學習準備,更容易接受與適應。這種“數字鴻溝”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現實。
2.中西方教育傳統的差異。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前面已經提及的,我們的社會強調穩定、習慣與傳統的力量,不太容易接納新的東西,對非“正統”的教育形式在心理上存在著一定的提防、抵觸心理,這造成對其接受、認可的難度比較大。二是學習習慣的差異,我國在教育傳統上一向強調師道尊嚴,強調教師的權威和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實際中更強調培養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對權威、書本、教師的認可與服從的被動學習的風氣。在近代西方尤其是美國則不然,他們更強調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更側重培養學生發現知識的能力和學習過程的主動性、自主性,培養學生養成一種探索、懷疑的精神。這一差別決定了他們的高中生能夠對遠程學習很好地負起責任,對這種學習方式更易于適應和習慣,而我們的學生突然從學校、教師、家長的約束與要求下“解放”出來,要開始對自己的學習完全負責,這其中的角色轉換即使能夠成功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三是他們的高校多實行寬進嚴出的政策,而遠程教育作為一種更方便快捷、更易擴展、更能體現“有教無類”思想的教育形式,本身就具有“寬進”的涵義,因此遠程教育在實施管理、社會接受與認可等方面都更易成功;而我們的高等教育則更多體現出嚴進寬出的特色,對于遠程學歷教育這種新的形式,如何看待招生的(相對)低標準,如何適應學生水平差異的擴大,如何實現科學的考核來評價遠程教育質量都是我們必須思考的新課題。面對這種教育傳統上存在的巨大差異,我們怎么能照搬別人的“經驗”呢?
3.在社會認可方面,美國擁有多家非官方的高等教育鑒定機構,如一些院校協會、專門的鑒定機構等。這些機構擁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同學校也沒有什么利害沖突,能以比較客觀的態度對學校的教育質量、教學水平等方面進行細致科學的測評。多年的實踐成果使得他們的評價被廣泛認可,一些學校往往會主動要求這些機構對其進行評估。這種比較規范的社會評估認證機構對保證學校教育質量、提高學校知名度與認可度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還沒有成熟的、得到社會認可的社會評估機構,對遠程教育的設立與運作、對遠程教學過程的分析與監控、對遠程教育畢業生的考核與認可都還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這些勢必影響到遠程教育的發展。
這些差異的存在,決定我們不能對西方的經驗全盤照搬,而要考慮到他們這么做的社會背景與現實依據是什么,同我們的情形一致不一致,然后才能決定“引用”與否。如果僅僅因為他們走在前面就不假思索地跟在后面亦步亦趨,這就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現代遠程教育不宜定位在學歷教育尤其是高中起點的學歷教育上,至少在目前開展這方面教育的時機還不成熟。我以為當前高校遠程教育應主要定位在繼續教育、非學歷教育上,先從事一些提高培訓之類的工作,以積累經驗,培訓教師,如果要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學歷教育試點,也宜從成人這一塊做起。至于高中起點的專、本教育,則應該及時降溫,要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還必須在普通高校上下功夫。畢竟,摟著電腦上網學習的生活不等于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力.現代遠程教育論M.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1.
[2]蔡憲.論高校遠程教育的定位J.電化教育研究,2001,(11)
論文摘要:個別化學習理念有著悠遠的發展歷史。從古希臘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中國孔子“因材施教”原則發展到現代,個別化學習已經成為網絡遠程教育的“一張王牌”,越來越受到教育者們的重視和強調。同時,主體教育論、學習風格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等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個別化學習理念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個別化學習,又稱個體化學習、個性化學習,是指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在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中進行的自主性學習活動。隨著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為主要特征的現代遠程教育的興起,個別化學習理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強調和重視。然而,作為遠程教育中的“一張王牌”(基更語),個別化學習并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理念的提出和存在,是有一定的歷史源起和理論依據的。因此,梳理個別化學習理念的歷史發展脈絡,弄清其存在的心理學教育學依據,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別化學習理念的歷史透析
“個別化學習”源于“個別化教學”理論。隨著現代教學的重心從“教”轉向“學”,對“個別化教學”的研究也大都轉向對“個別化學習”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個別化教學理念的發展歷史,也是個別化學習理念的歷史源起。
個別化教育由來已久。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教育歷程中,個別化教學是教育的主要形式??鬃泳褪莻€別化教育的先驅,他提倡“因其材而施之以教”,主張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西方國家亦然,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主張教無定時、教無定法的組織形式,也體現了個別化教學自由、開放的原則。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來臨,面對機器大生產對人才的大量需求,“班級授課制”取代個別化教育,成為當時教育教學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班級授課制”并沒有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班級整齊劃一的教學步驟,以培養教育“工具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考慮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學習風格、個性差異等特點,使得“班級授課”的教學方式日益遭到質疑和抨擊。學生的個體差異問題也開始引起教育者們的關注?!皞€別化教學”的概念正式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視,對教學改革的實踐也提上日程。20世紀20-30年代,道爾頓制和文納特卡制開啟嘗試階段;20世紀50年代,斯金納的程序教學重新激起對個別化教學的興趣,并提供工具(學習器和程序教材)和“個別化的教學方式”;20世紀60年代,布盧姆提出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適宜的條件,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良好的學習狀態,完成學校規定的學習任務;同時,他還提供了個別教學的方法。60年代的凱勒計劃提供了系統化的個別教學模式等等。在中國,除了引鑒國外的個別化教學模式外,從20世紀80年代起,教育者們也開始了個別化教學實踐的嘗試,進行了分層教學、異步教學、分層遞進教學等教學改革實驗,取得了一些成果。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倡“以學習為中心”“自主學習”,教學的重心開始由“教”向“學”轉變,個別化學習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和強調。特別是教育研究的新領域—教育技術領域的發展,為個別化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個別化學習方式,逐漸成為遠程教育發展的趨勢?;淌谠凇秱€別化學習—遠程教育的一張王牌》一文中就充分說明了個別化學習對于遠程教育的極端重要性。遠程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活動在空間上相隔離,在時間上相錯開,在學習上打散了教學的班級組織,這些特點必然要求在遠程教育過程中,學習者必須通過個別化學習來適應知識的獲得。另外,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終身教育目標的提出,必然要求個別化學習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促進學生個體獨立性和自主性的養成,實現個體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由上我們可看出,個別化學習理念并非“無源之水”,而是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隨著遠程教育領域的興起,我們更看到了個別化學習奪目的光環,并成為遠程教育發展中最“靚麗的風景”。
二、個別化學習理念的教育學、心理學依據
個別化學習理念并非“無源之水”,同樣,該理念的提出和強調,也非“無本之木”,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它提供了充分的存在依據。
(一)主體教育論思想
該理論認為,學習者是學習、認知、發展的主體,一切教育都應該圍繞發展學習者的個性,以主體性方式構建知識,充分尊重、發展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培養具有主體性的人。在教育過程中,它反對把兒童視為客體,主張把兒童當做主體;認為教育的過程,是兒童自主地與周圍環境或教育資源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而不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所謂對人的刺激或行為的強化;強調教育的主體性,教育要尊重兒童,關注人的自我實現。
受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積淀的影響,至今的中國教育,仍舊是一種“工具性”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培養成工具,教育不是把人作為獨立的主體來培養、發展人的內在價值,而是把人作為工具、發展人的外在價值和工具價值。這一教育理念,在高揚主體性的當今社會,無疑是發展個人主體性的一種障礙。因此,培養中國人的主體性乃是中國教育的當務之急。
人的存在是個體性的,作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學習,也應該是個體性的。個別化學習主張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注重發展人的主體意識、獨立人格和個性才能。這與主體教育理論所強調的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自主構建和自主發展是一致的。
(二)學習風格理論
關于學習風格,我國著名學習心理學家譚頂良教授下的定義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征的學習方式。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表現出對學習時間、學習時適宜的光線、室內溫度等學習環境的偏愛,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思維和記憶的風格,這些帶有個體性的學習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正如布盧姆所說,針對這些差異問題,關鍵不在于是否承認差異的存在,而在于怎樣看待這些差異。已有研究表明,學習者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如果學習過程發生在學習者所偏愛的學習環境中,且學習者運用自己偏愛的信息加工方式,學習過程往往是十分偷悅的,學習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因此,針對學習者學習風格差異,教學就不應該是整體劃一地進行,而需要真正做到適合學生學習風格的“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風格,既有其優勢,有利于學習的一面,也有其劣勢,不利于學習的一面。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發揚其優勢和長處,同時彌補學生在學習方式和學習傾向上存在的劣勢和不足。因此,根據學習風格制定的因材施教策略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學習風格中的長處或學習者偏愛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一類是對學習風格中的短處或劣勢采取有意識地失配策略加以彌補。
學習風格理論應用到當前的教學和學習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以往班級教學中,我們僅關注到學生個體在智力等方面的差異,忽略了個體間存在的許多直接影響其學習過程的學習風格差異,包括對學習環境偏愛的差異.學習力的差異等等,從而也就出現同樣的教學,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差異很大的現象和問題。為此,教學不能僅僅沿襲傳統整齊劃一的模式,而需要根據學習者的個別差異,實施“個別化教學”。在課堂上,要實現學生的真正平等,就是每個學生都要得到適合的教學。傳統的平等觀認為,學生平等就是指學生人校學習的機會平等,學生隨機分班,教師隨機教班并為班上每位學生提供形式和內容完全相同的教學,這似乎就實現了學生教育的平等。其實,這只是一種機械的平等,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個別需要,事實上根本沒有真正實現學生的平等。因為整齊劃一的教學必然只適合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水平等,而另外一些學生,因為不適應教師的教學而掌握不了知識。因此,教學的過程,必須力圖根據學生的差異來教學,從而真正實現教學中的“發展性平等”。
與教師的“教”相對應的,學生的“學”同樣需要個別化、個性化。在富有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中,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掌握學習步驟,采取自己偏愛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承認個體間的差異,并能在學習過程中揚長避短。個別化學習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其追求的就是學習者個體的全面發展又全體發展和個性發展;調動每個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自覺性和創造性;其基本理念就是:培養個體“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材”。在當今的發達國家,一個共識已經產生:是奶油就要浮在上面,是好鋼就要成材。個別化學習理念的存在,其前提就是要承認并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個別差異,表現在學習方面,就是學習風格的差別。
(三)建構主義學習
作為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基于網絡的遠程教育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對個別化學習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意義構建獲得知識。知識獲得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建構有關知識意義的能力. 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教授內容的能力。因此,該理論強調,學習的過程應該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由于學習者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要使個體的意義建構更為有效,學習者可通過與他人的協作學習來實現。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知識觀,為個別化學習理念的存在提供了依據。在個別化學習過程中,個體主要是通過自主安排學習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進行。獨立性是個別化學習的基本特征,自主學習是個別化學習的基本形式。個別化學習更多地可理解為個性化的學習,學習者追求個性的獨立,根據個人的能力和需要去學習知識,建構起烙有個性印記的知識意義。
同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學習觀為個別化學習的實踐提供了指導。在建構主義者看來,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者個體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具有個體性;同時,為使個體意義建構更有效,學習者之間的協作是十分必要的。個別化學習強調學習過程的個性化,在學習形式上不能僅拘泥于個體的自學,很多時候可表現為小組協作學習,與他人(教師、同學)之間的交互學習等活動方式。當然,這種合作學習、交互學習是以滿足個性要求為前提和出發點的。由此我們發現,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統合下,“個別化學習”和“合作學習”并非完全對立的兩極。這兩種學習理念(方式),在理論上雖然存在許多的差別和對立,但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二者是可以兼容、整合的,共同致力于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和個性的發展與完善。
(四)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在人本主義者看來,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的自我完善為根本目的的,教育的關鍵在于開啟學生的心靈,使他們能夠充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進而超越自我,實現自我的最高價值。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獨特的人類存在,并最終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潛能。人本主義教育家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價值觀?!坝捎诿總€人的過去經驗和教學情境中的個人體驗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教育和教學就應該使學生發展得更像他們自己,而不是培養具有同一種模式的、相互類似的人?!比吮局髁x強調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存在,是具有個別差異的,我們應該尊重個體的差異。個別化學習理念正是尊重學習者學習過程的個別性、個體性,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選擇學習環境、學習內容等進行自主學習。個別化學習所追求的是人的個性發展,這本身就是以人為本思想的最大體現。同時,人本主義強調把學習者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可以主動地探索,而不是看成一個對象,需要外在的導引和灌輸知識,注重“人性”,這些精神要義與個別化學習理念是不謀而合的。運用這些精神理念指導個別化學習,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西部民族地區的教育發展,需要依靠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要必須正視當前西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特別是教育觀念落后、硬件設備和師資力量不能滿足信息化教育發展需求等,通過各方努力,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
關鍵詞:
西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互聯網;教育觀念;師資配備
當今世界,互聯網已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其教育方面的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進入新世紀以來,為縮小區域教育發展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等,國家先后在西部民族地區推進了“全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示范項目”、“西部教育科研網擴展工程”、“西部高校校園網計劃”、“千鄉萬才工程”等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這對于西部地區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西部地區自身條件的限制等諸多因素,教育信息化建設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需要我們去研究和克服。
一、西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
關于西部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狀況,簡單地說,就是成效顯著,問題較多,步履艱難。
(一)西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成效。1.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總體提高。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可以說是現代公民必須的素養。伴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推進,西部民族地區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總體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貴州省83個區、縣、市的調查結果為例,調查顯示,94.06%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學習,72.9%的受訪教師擁有計算機,61.4%的受訪教師參加過校級以上信息技術運用培訓,大多數教師能夠正常使用諸如Windows等一般的軟件及工具[1]。隨著“英特爾•未來教育”、微軟“攜手助學”等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專門項目的深入推進和教師教育技術考試認證體系的不斷完善,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水平還會得到整體提升。2.教育信息化資源得到豐富。西部農村經歷了近20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首先是大量中東部優質教育資源以各種形式向西部民族地區“輸入”,各級電化教育館充實了來自中東部的教學錄像、投影、幻燈片、電子書、教案等資源;其次,西部少數民族地區也參與精心編制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媒體教材、教學節目等。這些舉措極大豐富了西部民族地區的教育信息資源。3.教育信息化建設覆蓋面廣。在各級各類項目的推進下,西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覆蓋面相當廣泛,覆蓋地域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12個直轄市、省、區在內的西部所有地區,共有包括壯族、苗族、回族、布依族、彝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人群分享了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成果。僅以“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為例,截至2007年,項目試點覆蓋了中西部農村教學點78080個,農村中小學280281所[2],教育信息化建設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教學生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西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問題。1.教育理念相對落后。民族地區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教育觀念相對保守,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教師和學生,以及一部分教育管理者,都沒有真正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往往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模式當中。特別是民族地區的不少教師仍舊習慣采用傳統的“黑板+粉筆”、“教科書+教參書”等方式進行教學,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比較緩慢。很多教師對于教學非常有責任心,但是這種責任心卻時常耗費在低效率的教學行為之中。不少教師對于教育信息化的認知不深,不知道如何選擇、加工、利用信息資源,簡單地把“PPT的運用”理解為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傳統的教育習慣干擾了信息化對于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2.教育硬件不足。隨著民族地區校校通的推行,學校逐漸配備了一些信息化的教育設施,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需求。經濟基礎的薄弱使得民族地區地方政府不可能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當中。一些學校也不善于運用上級的資金,在購買監控設備上往往有著更多的熱情,而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等方面卻少有投入。一些學校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老化現象嚴重,遠遠跟不上信息化發展的水平,所謂的教育信息化實際上已經名不副實了。并且,西部學校也缺乏一些熟悉教育信息化設備日常養護和維修的人才,多媒體信息設備浪費現象非常嚴重。此外,因為地方投入不夠,很多學校沒有高速上網渠道,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信息化的教學設備使用效率不高。3.師資力量不足。現有信息化專業師資人數不足,專業人員配制也不很合理,難以滿足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有很多教師只是在大學接觸過電子計算機,但對于信息化的認知不全面也不深入,難以真正承擔信息化教學的任務。師資力量配置不合理的狀況亟待改善。由此看出,雖然在互聯網的視域之下,很多民族地區的學校已經開始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這些運用仍然比較落后,效率比較低下,不能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的應有效用。
二、推進西部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西部民族地區的自身條件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根本改變的,但是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不能因此而停下腳步。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并在建設過程中逐步改善條件,這是當前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合理選擇。
(一)更新教育理念。西部民族地區的教育信息化發展之所以滯后,并不單單是因投入不足而造成的硬件、軟件以及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在于很多教師和學生對于教育信息化的認知有偏差。西部民族地區要在教育上真正發展起來,是離不開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管理部門首先要改變觀念,切實重視并想方設法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比如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設評估機制,對各學校的信息化設施、師資力量及相關人員的配備情況等等進行摸底檢查,出臺相關政策,對合格的予以獎勵,不合格的適當予以懲罰,并限期整改。同時,根據現有條件,通盤考慮,優化配制;加大投入改善條件,合理配制教育信息化資源;加大師資培訓投入,提高教師的信息化設施使用水平。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還可以制定一定的激勵政策和措施,鼓勵教師自覺學習和熟練掌握信息化教育手段,通過信息化教育論文競賽、信息化教學競賽、教學展示等方式,促進西部民族地區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該改變日常教學過程中因循守舊的思想,結合學科特色,真正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和拓展功能,真正密切關注信息化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只有當教師自覺地、熟練地把教育信息化手段貫穿于教學之中,學校教學才能夠真正活起來,信息化教學改革才能真正見成效。因此,教師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和鉆研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轉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合理配備師資力量,提高師資現代教育水平。教師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終承擔者,沒有教師在教學第一線的落實,教育信息化只是一句空話。因此,西部民族地區學校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教師資源,更要想方設法最終解決師資力量問題。對于已有教師資源,一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門要有“地方教育一盤棋”的思想,對各個學校的師資力量進行適當調整,優化配制。二是鼓勵教師自覺學習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現代教育水平。三是完善師資培訓體制,利用新技術、新思想提高繼續教育水平,使知識更新、技術更新、思想更新成為一種新常態?;谖鞑可鐣l展相對滯后的現實,師資問題不可能完全依靠外部引進的方式來解決,所以建立師資培訓長效機制是非常必要的?;ヂ摼W資源非常豐富,互聯網也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教師培訓可以采用集中直接授課與遠程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或者與當地高校簽訂協議,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到高校相關院系進行專業學習,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自己進行培訓工作。通過互聯網遠程課堂的形式,西部民族地區的學校也可以和其他地區的兄弟學校進行合作和交流,以網絡的當場觀摩的形式,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對于缺少的教師資源,本地解決不了就需要從外地引進。實際上,西部民族地區正面臨著人才引進的良好機遇。大學擴招后,許多本科生畢業后面臨就業難題,近幾年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就業也很困難,對于西部民族地區來說,正是大量引進人才的良好時機。
(三)創建信息化教學和研究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學研究也需要不斷地改進,以與日益發展的信息技術相適應,與學生新的需求相適應,當然也與教師日益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不斷提高的教學水平相適應。教學研究要打破既往模式,走信息化道路。依靠互聯網技術的支持,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溝通交流的軟件,快速集聚專業同行及其他專業愛好者,形成網絡教學研究團隊。教師還可以在移動互聯網的基礎上,用微信、QQ進行溝通。這對于快速提升西部民族地區教師的教學信息化應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日常的教學過程也需要運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進行升級改造。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重點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通過信息化的手段真正提升自己對于學科問題的認知水平,這就是信息化教學的核心所在。所以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應該擅長運用各種信息化手段搜索相關信息,補充常規課堂教學的不足。比如在數學這一類相對比較抽象的學科教學中,部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于一些數學概念總是理解不到位,但是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各種立體的圖形都能夠以一種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更快地理解這些知識??梢哉f,形象化就是信息化課堂教學需要把握的一個應用要點。對于很多學科而言,很多枯燥乏味的知識,一旦采用多媒體等信息化的手段進行教學,在理解上就更為容易。比如歷史事件在歷史課本當中是非??菰锏?,但是教師可以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特別是一些歷史紀錄片的片段,可以讓學生對紀錄片進行觀摩,很快地就可以認識到當時歷史事件在發生時的具體狀況,并且也能夠更好地掌握到相關的資訊,從而更好地、多層次地理解歷史事件所造成的社會影響。這些相關的教學素材,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的途徑進行搜索,形成重要的教學資源。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極大提升日常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之余,還可以在學生中間成立多學科的網絡信息化教育的興趣小組,由教師擔任輔導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探索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利用等問題。
(四)構建信息化教學資源庫。教育信息化實際上也要求各個學校形成教學資源庫,然后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分享和交流。這種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的方式,對西部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應該是很有幫助的。各地區所面對的教學對象有共性,也有個性,各地教師要根據本地區的學生認知特點,選取有一定特色的具備教學實踐價值的教學信息資源,這樣地區之間可以相互借鑒、互有啟示。
三、結語
對于西部民族地區而言,教育發展滯后是事實,但可以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超常規發展,這就需要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重視教育信息化,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對于教學信息化的硬件設備來說,只要資金到位了,解決起來并不復雜。但對于教師和管理者的思想觀念和專業素質等軟件來說,就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這就需要更新觀念,提升素養,積極參與,自覺行動。可以說,西部民族地區教育的信息化進程是其教育能否實現超常規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羅月念,劉軍.貴州省中學學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調查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
[2]楊改學,馬志強.教育信息化促進西部教育的變革與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8(6).
[3]孫德剛.多元文化共存下的民族教育政策定位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7).
[4]楊寶琰.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少數民族雙語教育———來自文化心理學的啟示[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2(4).
[關鍵詞] 泛在學習;理論研究;冷思考
[中圖分類號] G40-0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0008(2010)02―0093―06
一、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網絡技術、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進而促使媒體技術不斷更新。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習方式從數字化學習過渡到移動學習再到泛在學習,其間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如今,泛在學習已成為當前也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值得教育技術學領域關注和研究的的熱點話題。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隨著“泛在計算”這一概念的提出,國外對泛在學習的研究不斷深入。日本政府制定了目標為“利用ICT建設隨時隨地、任何物體、任何人均可連接的泛在網絡社會”的U-Japan。其中的“U”代表了泛在(Ubiquitous)――聯結所有的人和物、普適(Universal)――人和人之間的心靈接觸、面向用戶(User-oriented)――融合用戶觀點以及獨創(Unique)――激發個性和活力。[1]同時,日本德島大學開發了一個可以在個人計算機上使用的情境感知語言學習支持系統――JAMIOLAS。[2]韓國政府從2004年開始確立了以基礎建設的建置、技術的應用、U化社會制度的建立和服務的擴散化為目標的U-Korea總體政策規劃。西班牙巴塞羅納大學開發的U-語言學習系統,墨西哥圣弗蘭西斯克博物館的電子指南,通過準備訪問、互動型博物館體驗、博物館網頁信息檢索等活動過程,體現了“以頭腦來思維,用身體體驗的典型的非形式學習空間博物館”的特點。[3]南非Virginia Tech 的覺醒型 Ubiquitous 學習校園項目以“校園空間的24小時學習博物館化”作為宗旨,以全體學生為對象設計了未來型(Ubiquitous)校園。[4]英國的環境森林項目(Ambient Wood Project)給學習者提供“陌生但快樂”的學習體驗,把移動終端設備安置到森林中,給人們提供通過肉眼看不到的事物也能獲得體驗的技術環境。[5]美國哈佛大學的“促進泛在學習的無線手持設備”項目、MIT手持式增強現實模擬項目(MIT Hand-held Augmented Reality Simulations),以開發學習者就像玩游戲一樣學習的未來學習環境為目標。[6]MIT的基于PDA的參與型模擬游戲項目(MIT PDA Participatory Simulations)通過使用便捷的基于 Palm PC 的模擬游戲, 提高學習者的高層次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習者的學習發生遷移,實踐隱性的學習方式。[7] Schrier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重溫革命”項目和MIT的“沒有圍墻的圖書館”項目,都將研究點聚焦于支持泛在學習的資源和環境的創設。[8]歐洲的Mobile ELDIT項目旨在開發一個在線語言學習系統的移動版本,從而使數字化學習平臺上的內容能夠以一種泛在的方式提供給移動用戶。[9]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關于泛在學習的研究也在逐步展開。2006年6月第十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把泛在計算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與“無所不在教育”實踐作為“學習環境設計與開發”部分會議專題。2006年10月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第六屆亞太城市信息化論壇中,日立信息通信集團總裁篌本學先生提出了“泛在信息社會”的新理念。2007年10月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的第三屆全國教育技術學博士生論壇上對“移動學習與普適學習”等進行了專題討論。2008年6月由上海市教委主辦創新重點課題“面向終身教育的泛在學習(U-Learning)模式及其應用研究”正式開題。2009年1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六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國際論壇分論壇“對泛在時代和傳播”中對泛在文化、泛在時代和泛在網絡進行探討。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規劃課題“泛在學習中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開發與應用”開題會于2009年5月在中央電大召開。各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在本研究現有文獻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泛在學習研究關注的主要內容維度、基本概念框架等,為今后我國泛在教育研究提供一個“路線圖”。2009年11月在廣東商學院召開的全國高校教育技術協作委員會第六屆年會暨學術交流會中把“非正式學習、移動學習與泛在學習與研究”作為大會的專題。
總之,泛在學習這個概念被引進國內以后,主要經歷了泛在計算、泛在網絡、泛網社會、普適學習、泛在學習等五個階段的轉換過程。這基本上與國外的研究方向和脈絡一致。在對其理論探討的同時,也逐漸重視泛在學習環境的創設和技術的支持。臺灣國立中央大學研究建立的環境感知的泛在學習環境,在推廣戶外教育的背景下,希望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受教師的局限,走出教室去學習更廣博的知識;在觀察蝴蝶的現場學習支持系統中,學習者通過使用移動終端設備,使自然現場學習、觀察學習和教室學習融合為一體[10]。清華大學的Smart classroom追求現實環境的智能化,是人機交互與多媒體集成的許多研究技術成果。上海市學習型社會的建設項目以產學研模式展開,也促進了U-learning的實現。
分析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得知,早期的泛在學習主要是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規劃來積極推進泛在學習的理論發展。目前主要集中在移動學習方面,其重點是如何通過現有的智能設備更好地呈現學習材料以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交互。[11]對技術支持方面的研究也很受關注,其重點是怎樣將泛在計算技術用在學習中,營造一種學習環境。[12]在實踐方面,主要通過寬帶設施和技術環境的創建來提高泛在學習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或者通過文獻調研和案例分析,以了解和把握下一代U-Learning的國際動向和探索下一代U- Learning的運行方式、設計的特征和方法。[13]隨著研究的深入,泛在學習不僅可以在虛擬與自然世界之間進行無縫連接,而且開始將目光轉向個性化適應與情境感知上[14][15][16][17]。此外,不少研究關注泛在學習所引起的教育范式的轉變,提出泛在學習環境的概念模型[18][19],以及隨著媒體的改變而產生的全新的學習風格。近年來,隨著技術逐漸成為可能,泛在學習已經逐漸成為可能,開始出現在多種教育場景之中――教室內的問題解決、博物館里的互動、戶外環境中的探測,生活中的語言學習等等。[20]
三、泛在學習概述
(一)泛在學習的緣由及相關概念
歷史上對泛在學習的最早描述可追溯到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朱熹曾經說過:“無一事而不學,無一時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成功之路也?!彼谶@里指出了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的重要性。
對于泛在學習這個術語最先由誰提出,學術界觀點不一。但關于泛在學習概念的起源大多數學者已達成了共識:泛在學習是由“泛在計算”衍生而來,是美國的馬克?威士(Mark?Weiser)重新審視了計算機和網絡應用后提出的概念。他發現,對人們影響最深、作用最大的是那些在使用過程中不可見的東西。[21]他設想把計算機做成各種大小嵌入到每件事物中,然后讓計算機通過無線通信悄無聲息地為人們服務。泛在計算的最高目標是使計算機廣泛存在而且不可見。[22]正如他在《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文中所說的:“最深刻的技術是看似消失的,它們融入了每天的生活當中以至于不可分辨了”。[23]在此基礎上,日韓、歐盟、北美等學者先后提出了類似的概念,認為泛在學習就如同空氣和水一樣,自然地融入到人類日常的社會生活中。為了充分地了解和把握泛在學習,需要理解以下幾個相關的概念。
1.泛在計算也稱“普適計算”,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Weiser最先提出來的。Weiser[24]認為泛在計算強調和環境融為一體的計算,而計算機本身則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泛在計算并不是要求開發新的計算設備,而是發展新的計算模式和相應的交互手段。泛在計算技術最重要的就是構建泛在學習平臺或環境,它不僅包括外生因素,也包括內生因素[25]。在泛在學習環境的構建過程中,泛在計算技術并不一定只是單一的支持角色,它也可能是一種認知工具,或者扮演學習伙伴,或者是直接的學習目標。[26]余勝泉等認為,普適計算是將計算機嵌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用品上,創造一個以人為本的信息服務新世界。[27]徐光裕等認為,泛在計算是信息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融合,在這個融合的空間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透明地獲得數字化的服務。[28]由于泛在計算重視人與環境的交互,強調學習的泛在性和普適性,因而使得泛在學習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關注。
2.泛在網絡空間。在泛在計算提出以后,日韓首先提出了泛在網絡。Weiser指出使計算機智能化的同時,使人在其中互相交換信息的空間就是泛在空間。[29]Ubiquitous空間指的是隨時隨地使用任何終端機器都可以上網的生活空間,它由分布在生活中各個角落的泛在網絡、傳感器、芯片、Tag等多樣的計算機所內藏事物的連接和整合來構成。[30]泛在網絡空間其實就是支持泛在學習的環境,它可以提供可相互操作的、普適的和無縫的學習體系。該體系可以將學習環境里的協作者、學習內容和學習服務三個主要要素進行聯系、整合和實現它們之間的共享。[31]泛在學習環境是一種包括了物理的、社會的、信息的和技術的等多個層面和維度相互整合的學習環境。[32]這種學習環境有利于構建全新的教學反思、學習反思以及技術反思的平臺。[33]
3.E-learning、M-learning和終身學習。盡管泛在學習是為了“彌補E-learning的不足而誕生的”[34]這一說法不夠確切。但是,泛在學習卻與E-learning、M-learning和終身學習有著天然的聯系。泛在學習是在基于桌面計算環境和移動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現有數字化學習升級版本同時更新了移動學習在網絡環境和智能終端上的缺陷。[35]肖君等(2009)[36]從文化角度看,U-Learning不僅帶來技術文化的革新,還將帶來學習者文化形態的改變,它是 E-learning與 M-learning之和。終身學習的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以及靈活性和實用性等特點及其“對學習情境,實踐性知識的建構,學習與生活、工作的關聯性的強調”[37]在泛在學習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泛在技術為終身學習的實現創造了新的可能性,消除了時間、地點、權限的制約,給學習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環境和學習選擇權。[38]
總之,泛在學習是數字化學習、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等多種學習參與后的一種學習狀態的體現和必然的發展階段;移動學習、數字化學習和終身學習則是實現泛在學習的重要手段和具體表現形式。
(二)泛在學習的定義和內涵
關于泛在學習,它有多種名稱,如無縫學習、普適學習、無處不在的學習等。國內外對泛在學習的定義眾說紛紜,但目前仍沒有界定出一個公認的、易于理解的概念?;诖?現分別將國內外文獻中出現的泛在學習的主要定義列舉如下:
(1)國外有關泛在學習的主要定義。美國教育發展中心的一份報告(2003)認為,泛在學習是在泛在計算技術條件下設計的一種學習環境。這里強調的是不過分依賴電腦更多的靠無線網絡連接更多的設備,可以在學校、家庭、圖書館和你希望看書學習的地方進行學習,而不僅僅象以前那樣依靠圖書、電腦來學習。[39] Hiroaki Ogata(2004)認為計算機支持的泛在學習(CSUL Computer 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是一種泛在學習環境,在這種學習環境中由日常生活中嵌入式且不可見的計算機來提供支持。[40] Guozhen Zhang與Timothy K.Shih.(2005)指出,泛在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習者可以完全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過程而不用關心位置與時間的限制。[41] Zhao Haila與Youngseok Lee等(2006)認為,泛在學習是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任何終端的智能學習環境,不同于現存的通過網絡獲得信息的方法,也不同于在學校、圖書館等具體地點進行學習。[42]
(2)國內有關泛在學習的主要定義。白娟、鬲淑芳(2003)指出泛在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習者可以在近乎無限的數據庫中攝取知識,也可以與學伴和教師交流。[43] 汪瓊(2005)認為泛在學習是泛在計算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后所產生的新的教與學模式,強調的是隨時隨地學習,通過在生活中依靠自己解決問題,或者通過別人的幫助來解決問題,而達到學習目的。 [44] 2007年在《中國電化教育》雜志上兩次關于“1:1數字化學習”的專題中提到泛在學習是普適計算環境下未來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在任何地方、隨時使用手邊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來進行學習活動的3A(Anywhere、Anytime、Anydevice)學習。[45]付道明、徐福蔭(2007)認為普適計算環境的泛在學習是指在信息空間與物理空間相融合的空間里,學習的發生、學習的需求以及學習資源無處不在,學習者可以得到普適計算環境的隨時、隨地的支持。[46]石慧慧、劉奎(2008)指出無縫學習是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學習環境。在充滿計算和通信能力的環境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利用任何終端獲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47]梁瑞儀、李康(2009)把泛在學習看成是讓學生在基于無縫連接的信息環境中隨時隨地自由化學習,強調的是一種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個人學習狀態。[48]
基于上述學者的觀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看法:第一,將泛在學習作為泛在技術和普適環境條件下的智能學習環境;第二,將泛動學習作為現代遠程教育、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延伸和拓展;第三,從社會文化和建構主義的角度分析,將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與學習方式。但總體來說,泛在學習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①需要有泛在學習環境的支持;②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習任務為焦點;③是一種自然或自發的行為,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④學習者所關注的將是學習任務和目標本身,而不是的學習工具或環境因素。
綜上所述,筆者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分析認為:廣義的泛在學習是一種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學習,只要學習者愿意就可以通過適當的工具和環境適時地獲取信息和資源,是終身學習的具體實施。狹義的泛在學習是指在泛在技術和普適計算的情景創設與支持下,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內容和認知目標,積極主動地、隨時隨地利用易獲取的資源來進行的各種學習活動,是數字化學習和移動學習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產生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三)泛在學習的特點
有關泛在學習的特點,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歸納總結。Chen 和 Kao(2002)[49]指出泛在學習具有如下幾個主要的特點:永久性、可獲取性、即時性、交互性和教學行為的場景性。Bomsdorf(2005)[50]在前者的基礎上增加了“適應性”這一特點。Zhang 和 Jin(2005)[51]歸納出泛在學習具有以下特征:①學習環境存在的無意識;②普遍可及的學習內容;③自然的學習界面;④多樣化的通信方式;⑤高性能的通信。Boyinbode等(2008)認為泛在學習環境最明顯的特征在于學習的泛在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泛在的學習行為;②泛在的學習接口;③泛在的學習支持服務。[52]
國內有學者認為泛在學習優化了數字化學習與移動學習的優勢,具有以下特點:①易獲取性;②即時性;③移動性;④虛擬現實;⑤交互性;⑥協作與共享。[53]也有人認為泛在學習主要包括按需學習、即時學習、適量學習等三個特征。[54] 有學者認為泛在學習具有非正式、情境性、社會性、高級分布式認知等核心特征。[55]也有人認為泛在學習的根本特征主要體現為學習和生活的“融合”和操作的“透明性”。[56]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泛在學習特征的分析和總結,筆者歸納了泛在學習的主要特點(見表1)。
四、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
直到目前為止,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很少有學者提出,余勝泉(2007,2009)[57][58]指出情境認知是“1:1數字學習”和智能學習空間中泛在學習的核心理論基礎之一,其突出特點是要將個體認知置于更大的物理和社會情境以及文化建構的工具和意義中,而泛在學習也充分體現了分布式情境認知范式的基本特點。韋娟、李新房(2008)[59]在前者研究的基礎上把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和后現代主義學習理論歸結為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張潔等(2009)[60]根據建構主義重視情境性和個體建構,認為泛在學習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融入真實情境的學習機會,學習者沉浸其中,以各種感知方式來構建知識,把建構主義看做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
筆者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認為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理論:
1.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把個體學習行為看成是適應外部環境的“刺激―反應(S-R)”的過程,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為和預測行為,從而也就能控制和預測學習效果。泛在學習采用了一種信息從學習輔導設備到學習者的傳輸模型。它可以利用普適計算設備提出一個問題(刺激),再由學習者提出解決方案(反應),并由系統反饋強化這一過程。[61]因此,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可以視為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
2.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認知主義強調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收外界刺激,而是主動地對外界刺激進行選擇性信息加工的主體。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在泛在學習設計中注重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習環境和教學策略設計,并把重點放在組織策略上。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在泛在學習中的集中體現,就是強調個別化學習,強調學習對象的小規模學習。[62]從這一角度看,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也可作為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通過已有的認知結構,主動加工建構形成的。泛在設備的計算與信息管理功能,可以作為學習者的建構工具來支持、指引和擴充學習者認知結構或思維模式,促進知識建構與問題解決。因此,泛在學習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的最佳場所,能夠很好的滿足“以學生自我導向”的學習環境的建構,對泛在學習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4.后現代主義學習理論[63]
“我們要做的不是尋求一條最好的途徑,而是尋求不同的途徑以到達不同的目標”,這就是后現代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這種觀點更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各種文化背景,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每一個學習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后現代主義關于世界、技術、知識等思想對泛在學習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泛在學習賴以實現的“隱匿性技術環境”與后現代主義批判技術至上的思想,與主張以冷靜的方式全方位審視技術的功能的觀點殊途同歸。從這種意義上講,后現代主義是泛在學習發展的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基礎,后現代主義的知識觀、技術觀、教育觀等通過泛在學習能達到恰如其分的實現。
5.情境認知學習理論
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個體與他人、環境參與實踐,構成群體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的過程。知識和概念都只有通過社會化的運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個體參與實踐活動與環境相互作用是學習得以發生的根本機制。[64]它關注物理的和社會的場景與個體活動的交互作用,認為學習不可能脫離具體的情境而產生,情境不同,學習者受到具體的情境影響也不同。[65]泛在學習為情境認知提供了技術支持,而情境認知學習理論則為泛在學習提供了理論支持。
五、泛在學習的冷思考
Papert[66]曾說過,當每個人都擁有鉛筆和書本,而不需與他人共用時,人們的學習方式將會隨之改變。研究表明,泛在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一種無縫的學習空間,符合人類終身化學習的需求,將是一種新型的5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device、Anything)學習模式。而且泛在學習可以將課內與課外學習、正規學習與非正規學習相結合,它還能促進各種學習協作和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但泛在學習也留下了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思考:
1.理想的泛在學習環境是一個交互性強、無縫的學習空間
學習者根據各自的需要在這種多樣的空間中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使所有的實際生活空間成為學習空間。知識的獲取、儲存、編輯、呈現、傳播、創造等最優化的智能環境將促進學習者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泛在學習資源環境它不僅把整個互聯網絡擁有的信息資源,甚至把整個社會和自然界都納入其中;不僅包括狹義的信息資源,也涉及到技術資源、設施資源、人力資源和環境資源。創造智能化的環境讓學習者充分獲取學習信息,這與學生到圖書館、學校進行學習或通過網絡獲取學習信息有很大的差異。泛在學習能否產生效應主要取決于學習者周圍的情境,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或者適應這個環境,智能化環境如何創設問題是研究泛在學習首先需要關注的焦點。
2.泛在學習中設備的先進性使學習的泛在成為可能
一般認為泛在學習使用帶有射頻識別(RFID,俗稱電子標簽)、紅外數據通信端口、藍牙端口等通信接口的PDA、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學習任何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泛在學習需要嵌入式系統中CPU架構,在網絡方面以無線為主、有線為輔,需要分辨率較高,尺寸大小適中的屏幕。此外,在輸入方式、電池的大小和使用時間以及應用軟件等方面也有較高的要求。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理論體系,泛在學習的實現需要數字化技術環境和學習資源、整合多種教學模式和彈性、靈活的學習支持服務等多方面資源的支撐。
3.泛在學習的泛在性突破了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的制約
泛在學習是一種隨時、隨地、隨設備學習的“三隨”的自主學習方式,創造智能化的環境使學生能夠充分獲取學習信息,對傳統的教育和思維方式產生了沖擊。對整個教育機構來說,泛在學習應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泛在學習的目標就是創建讓學生隨時隨地、利用任何泛在終端設備進行學習的資源環境,更有效地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學習資源擴展化使得知識不再是教師的專利,在教育功能真正得到擴張的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的作用何在?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怎樣的資源環境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如何把握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如何使學生與泛在的學習資源環境進行無縫鏈接?如果有必要對現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過程進行改變,從而使得學習資源能夠在大范圍中被重復使用,我們將如何使這個變化過程變得容易等一系列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
4.阻礙泛在學習發展的因素
泛在學習到底會有一個什么樣的進展?一個好的支持泛在學習的環境必須是按需、即時并且適量的。一方面,呈現的學習內容必須是學習者所需要的,并且適合當時的學習情景和體現學習的個性化;另一方面,必須從每個角度搜集學習信息,使它們以各種形式表達同一知識。同時,學習者自身的學習觀念和習慣也需要隨之改變。微軟設計師曾勾勒一副后信息時代的動態場景――數碼烏托邦:人類不必意識到生活環境的存在,只要浸泡在他們的產品之中,即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種新概念的最終實現需要面臨巨大的困難,若干年以前,我們也無法想象的信息時代已成為現實。同樣,我們不必擔心泛在學習是一種理想的烏托邦,因為它已在不同領域存在、實現甚至超越,而更重要的是看它到底能走多遠。
六、結束語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理論研究者走的太快,以至于大家看不清他的身影”。用它來形容泛在學習是確切的。泛在學習是使學習過程中使用的計算設備和技術“消失”在學習者日常生活和學習任務的背景中,保證學習者在得到計算服務的同時無需覺察計算機的存在和為此而分心,從而使其注意力回歸到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本身。[67]泛在學習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學習方式,是屬于“回歸自然”[68]還是“以人為本”的學習方式,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能細水長流,都需要教育技術工作者不斷地探索。
[參考文獻]
[1]張海,李馨.日本移動學習實踐研究前沿――對話東京大學教育技術首席專家山內平副教授[J].中國電化教育,2009,(9):1-6.
[2][20]李舒愫,顧鳳佳,顧小清.U-learning國際現狀調查與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09,(1):98-104.
[3]Palace of Fine Arts. Exploratorium[DB/OL]. Retrieved 10.11,2009.
[22]M.weiser,R.Gold,J.S.Brown.The origins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research at PAPC in the late 1980s[J].IBM Systems Journal,1999,Vol.38,No.4.
[23][24]Weiser,M.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Scientific American,1991,(3):94―100.
[25][26]LiL.Y,Zheng Y.L,Ogata H,Yano Y.Research On Pervasive E-Learning System Devel opment[M].Proc.of ELearn,2003:595-598.
[27]余勝泉,楊現民,程罡.泛在學習環境中的學習資源設計與共享――“學習元”的理念與結構[J].開放教育研究,2009,(1):47-53.
[28]徐光裕,史元春,謝偉凱.普適計算[J].計算機學報.2003,(9):19-27.
[29]Mark Weiser.Hot Topic:Ubiquitous Computing[J].IEEE Computer,1993,(10):71-72.
[30]趙海蘭.支持泛在學習(U-Learning)環境的關鍵技術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7,(7):99-103.
[31]Stephen J.H.Yang.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Peer-to-Pe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1999,(1):188-201.
[32][38]羅林,涂濤.生態學視角下的泛在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9,(7):47-50.
[33][荷]Mark van’t Hooft,夏天.普適計算推動數字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7,(1):8-14.
[34]樸成日.韓國重視u-Learning實踐與研究[J].信息技術教育,2006,(9):22-27.
[35]徐方.新媒體環境下的數字藝術課程發展研究――以上海師范大學數字音頻課程教學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09,(3):94-97.
[36]肖君,朱曉曉,陳村,陳一華.面向終身教育的U-learning技術環境的構建及應用[J].開放教育研究,2009,(3):89-93.
[37]Mike Sharples,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J],Computer and Education,2000,(34):177-193.
[39]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2003).The 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Technology-enhance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省略/newsroom/articles/maine_learning_technology_initiative Retrieved 10.11,2009.
[40]Hiroaki Ogata and Yoneo Yano..Context-Aware Support for Computer-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The 2n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04).2004.
[41]Guozhen Zhang,Qun Jin,Timothy K.Shih..Peer-to-Peer Based Social Interaction Tools in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CPADS'05).2005.
[42]章偉民,徐梅林.全球視閾中的教育技術:應用與創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8.
[43]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紀教育技術的新發展[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3,(4):45-48.
[44]汪瓊.“網絡教育技術發展趨勢及戰略規劃研究”專題結題報告[D].北京大學教育學院.2005,7.
[45]劉婷,丘豐.論未來終身教育模式――泛在學習[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報,2007,(3):106-108.
[46]付道明,徐福蔭.普適計算環境中的泛在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07,(7):94-98.
[47]石慧慧,劉奎.U-learning與終身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8,(8):20-22.
[48]梁瑞儀,李康.若干學習相關概念的解讀與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09,(1):31-35.
[49]Chen,Y.S.,Kao,T.C.,Shen,J.P.,&Chiang,C.Y..A Mobile Scaffolding-Aid-Based Bird-Watching Learning System[C],Proc.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2002:15-22.
[50]Bomsdorf,B..Adaptation of learning spaces: supporting ubiquitous learning in higher distance education [A].Davies,N.,Kirste,T.and Schumann,H..Mobile computing and ambient intelligence:The challenge of multimedia[C].Germany:Schloss Dagstuhl,2005.1-13.
[51]Zhang,G.,Jin,Q.,and Lin,M..A Framework of Social Interaction Support for Ubiquitous Learning.Proc.of AINA(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2005.639-643.
[52]Boyinbode O. K and Akintola K. G, [J] A Sensor Based Framework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in Nig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Security, 2008, 8(11):401-405.
[53]徐晶晶.基于Podcasting的數字課程設計及教學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1).
[54]金桃,張東.泛在學習在遠程開放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5):5-8.
[55][58]余勝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網絡教學范式的轉換[J].遠程教育雜志,2009,(3):3-15.
[56]劉富逵,劉美伶.關于泛在學習研究的思考[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下半月),2009,(2):5-7.
[57][61][62]余勝泉.從知識傳遞到認知建構、再到情境認知――三代移動學習的發展與展望[J].中國電化教育,2007,(6):7-18.
[59]韋娟,李新房.泛在學習研究探微[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16):15-24.
[60]張潔,王以寧,張晶.普適計算支持下的泛在學習環境設計[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9,(5):9-11.
[63]裘偉廷.泛在學習――后現代遠程教育的崛起[J].當代教育論壇,2008,(10):35-37.
[64]Brown,J.S.,Collins,A.,and Duguid,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Jan-Feb):32-42.
[65]姚梅林.從認知到情境:學習范式的變革[J].教育研究,2003,(2):8-12.
[66]Papert,S.Mindstorms:Children,computers,and powerful idea[M].New York:Basic Books,1980.
[67]付道明,徐福蔭.Ubiquitous CSCL的概念模型與關鍵技術要素[J].遠程教育雜志,2009,(1):8-12.
[68]李盧一,鄭燕林.泛在學習的內涵與特征解構[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9,(4):17-21.省略);雷要曾,在讀碩士,渤海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研究中心;程璐璐,在讀碩士,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石華,在讀碩士,渤海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Literature Review in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Pan Jixin1, Lei Yaozeng1, Cheng Lulu2 & Shi Hua1
(1.College of Education,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ubiquitous learning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origin of its name, related notions, definitions,connotations, ain feature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eories. At last, some related questions are raised in order to give people dispassion thinking.
【關鍵詞】網絡化/大學教育
【正文】
人類正在邁入一個充滿夢幻的新世紀。這個新世紀將以獨一無二的信息技術為基礎,實現全球網絡化。人們已經看到了這樣一個并非夢想的現實:“地球上每一個人將隨時隨地都可以同另一個人自由地進行聯系。正是這個簡單的事實,猶如工業革命把農業的中世紀改造成為過去的二百年的工業文明一樣,將使整個的世界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1]如果說,80年代初,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曾給剛剛打開國門的人們一個令人“虛幻”的技術世界,那么,今天,站在世紀末的門檻前,人們已毫不懷疑計算機和電信革命對人類正在或將要產生的深刻影響。大學教育也在這一影響之中?,F在的問題是:信息技術革命對未來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一種什么樣的影響,我們是否做好了迎接它的準備?
一、網絡化的革命性意義
在討論信息技術革命對大學教育影響之前,有必要認識這場革命對社會和人的影響及其本質特征。
(一)網絡化對社會的影響
網絡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數字化、多媒體)聯成統一的信息空間。“Inter”的含義是“交互的”,“net”是指“網絡”,Internet是一個計算機交互網絡,又稱網間網。它是一個全球性的巨大的計算機網絡體系,它把全球數萬個計算機網絡,數千萬臺主機連接起來,包含了難以計數的信息資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務。
比爾·蓋茨這個名字已成為因特網和微軟的代名詞,也成為20世紀信息技術革命的代言人。他創造了一個進入夢幻世界的捷徑,把人們帶入充滿想象與現實結合的電子時代。盡管我國目前尚有23.6%的大學生從未接觸過電腦,51.7%的學生從未使用過網絡[2],但由于大學生們對先進知識和技術特有的直覺和敏銳,這并不妨礙他們對網絡化時代的追求。
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8月2日一期文章中認為,因特網的使用正在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長。據美國研究網絡業的eMarketer公司預測,至2003年全球經常使用網絡者將達3.5億人,比1998年底的9540萬人增長26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1999年7月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當年6月30日,中國使用國際網絡(互聯網)的用戶數已達400萬(1997年,只有64萬人上網)。據國際數據公司預計,到2001年,中國的網民將達到2700萬人。可以說,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網絡革命正在通過“1”和“0”組成的一串串“比特”所代表的數字化,靜悄悄地進入我們的生存空間。它對社會的震憾將視如18世紀第一臺蒸汽機那樣,以工業社會取代農業社會。它的出現,是世界由工業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美國副總統戈爾在其著名的“數字地球”概念中對信息時代的本質作出了精辟的論斷:“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將推動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變,是一場革命性的變遷。”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還沒有過任何一種技術能像“網絡化”這樣,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引起人類社會生產方式、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對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打下如此深刻的烙印。
顯然,這一具有革命性意義的變革與影響主要是通過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1.在經濟生活上的影響。
(1)經濟增長理念的改變。新增長理論認為,知識的傳播和創新將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技術進步和進入信息時代將使經濟增長保持持續發展的趨勢,使人們奢望的“收益遞增”成為可能,由此導致經濟發展模式面臨重新選擇過程。社會將進入一個以知識生產、創新為主導的知識經濟時代。
(2)經濟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產業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產業成為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的龍頭產業。無所不在的網絡將從一個全新角度重新考查企業與其供應商、客戶、合作企業、競爭企業和其他企業之間的關系,重新選擇經營方式、競爭形式和生產途徑。
(3)經濟組織形式的全面改組。企業外部如供銷關系、用戶關系、合作關系等,企業內部如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等,都將發生質的改變。虛擬企業誕生和多變的動態組織結構將把人、技術和管理等資源優化配置為最理想狀態,以適應全球市場環境的突變和富有個性需求的競爭挑戰。全球網絡將使新型跨國企業和“超國界經濟”的企業戰略聯盟組織成為全球經濟的壟斷,使虛擬經濟和虛擬經濟組織充塞整個世界市場,使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的運行機制網絡化。
(4)經濟的消費方式和財富的分配方式將發生重大改變。以實體資源、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參與財富分配的格局已經形成,而后者參與的比重將趨于增大。網絡使得企業供貨商、制造商、經銷商和零售商以及傳播媒體間的界限日趨模糊,消費者有可能直接參與產品的策劃與生產、銷售;產品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將成為未來企業經營戰略的主導思想。
2.在政治生活上的影響。
(1)政府運作方式由于信息的流動、傳遞與交換方式的變革而發生變化:雙向信息傳遞使公眾意愿的表達更直接、準確、廣泛;縮短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距離,擴大了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公眾的自主性和團體的自治性增強,決策過程更加多元化;政府機構的設置在層級上更為簡化,綜合性增強;公眾對政府行為和政治家的監督檢查更具體,更透明。
(2)原有的權力結構和權威模式正在受到挑戰:一國政治制度受全球化信息的牽涉和互動將發生根本性變革,權力的組織結構、管理范式將發生質的改變,政治家將日趨平民化,社會分權化趨勢將日趨明顯,并逐步向社會的分層化發展,引起社會結構和階級關系的新的變化。
(3)政治生活的開放性和民主化程度加快:人們通過無所不在的網絡可以看到世界任何地方正在發生的事情,既是目擊者,又是監控者;既可以自由表達不受限制,又可以對國家重大決策進行直接干預。
3.在文化生活上的影響。
(1)現代信息技術將促使一個新的行為特征、互動規則和思想意識的新質網絡文化誕生。這一網絡文化將成為信息化社會的主導產業。它從為少數人欣賞的曲壇走進成億上千萬個家庭,成為百姓文化餐桌上的每一道精神大餐。其中,一種人類共同需要研究的“虛擬文化學”正在誕生,人們既要對傳統人文學科進行再造,又要對人類新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進行理論闡釋。新質文化價值觀念體系正在改變人的生活,可以預言,人類思想文化進程將出現躍進式的變革。娛樂產業將大幅增長,成為閑暇人們的精神需求。
(2)由文化團體和主辦者支配讀者的時代成為過去。在網絡時代,他們將以讀者的口味來決定產品的內容、生產的周期和形式。讀者自主選擇、自由欣賞文化內容并支配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發展形式的格局正在形成。
(3)文化部門和文化產業組織形式和角色界限日益融合。過去的文化部門和單位(如文藝團體和出版業)彼此間的概念和界限很清楚,當他們的關系和產品都變成了數字的單元,其各自角色就顯得不再重要了。文化產業的組織結構和組織形式由于產品內容、形式的變化而發生融合和變通。
(4)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往、各國的文化整體流正在成為現實。通過網絡正在消除種族隔閡、民族成見,但對民族文化的沖擊和文化挑戰的危機已經出現,使得保存、傳播、繼承和弘揚最優秀的、民族的、傳統的精品文化的任務日趨緊迫,大眾文化與個性文化、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沖突將成為世界文化交流和發展的興奮點。
上述領域的變革正在或將要對人類生活發生重大影響。從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看社會的歷史化進程,社會技術變遷必將引發社會形態變遷并由此逐漸形成與之相應的社會行為模式、社會結構和社會規范。當我們步入信息文明的社會形態時,人們的生存方式也將發生重大調整,這主要包括人們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學習方式和娛樂方式等。受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人類生存方式的最顯著變化突出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由于溝通方式的革命性變革,時空概念淡化,人們的交往、工作、學習、娛樂將不再受時空“異步”障礙的影響,人們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選擇交流方式,自主決定行為模式。人們溝通方式的變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
第二,由于人們用于物質資料生產的時間相對減少,自由閑暇和自主支配的時間增多,由此,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日益增強。網絡自身所顯示出的個性化和多樣化使這種追求和選擇得以實現。人們的生存質量由于多樣化和豐富性而不斷提高。
第三,由于“虛擬時空”的存在形式,人們將不自覺地受這一存在形式的強制性影響和被動性控制。作為信息技術的創造者——人再次轉化為信息技術的異化物,而成為“人—機”對話中的情感迫害者和生存孤獨者。人作為征服自然的勝利者的同時也可能成為戰利品——虛擬技術的奴隸。
(二)網絡化對人的影響
信息革命對人的影響除了上述已涉及到的生存方式帶來的影響變化外,其本質影響可歸納為三點。一是人對自然的影響力。人是自然之子,人對自然的征服體現為人認識和支配自然的能力的大小,而人對自身潛力的認識和挖掘開發是與之相伴隨而不斷深化的?,F代信息技術成為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術,是人征服自然的又一成功標志,體現了人對現實世界的把握以及由這種體驗而產生的自信。二是技術對人的影響力。無論比爾·蓋茨還是尼葛洛龐蒂都反復申明,物質世界都可以簡化為數字“比特”,而人也將被數字取代,成為數字化的“人”,數字化的“社會”。這種簡化從審美角度上看是一種簡潔,而從哲學意義上看則是人性的虛無。難怪加拿大著名的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早在70年代就預見:“人類每一項技術的進步都既是對自我的延伸,又是對自我的截除。”技術就像一根夢幻的魔杖,它既順從于人又可能給人以假象;它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帶給人們幸福,也可能帶去意想不到的災難。它制造虛擬世界,使人們沉湎于失真的生存空間,并由此產生一種虛幻的虛擬情感和體驗。人對自身價值的崇拜被對技術(機器)的崇拜所取代,以至于人對物的興趣遠遠大于對人的興趣,物(機器)成為人的主宰;人們在征服自然界的同時,有可能對自身力量產生動搖和失望,由此導致人的精神世界最終發生危機。三是人對超自然的影響力?,F代信息技術的逼真性和再現性,即虛擬世界的可視性,使人們似乎難以分辨現實世界與理想世界,這種生存狀態將強制人們在不斷追求和探索理想王國的同時,因一時得不到現實的成果而沮喪,或迫使自己成為虛擬世界的一分子,試圖擺脫現實世界的種種煩惱;或以一種超自然的生存狀態對待現實世界,抗拒逃避,甚至不負責任。人可能再度陷入神秘主義怪圈中,成為技術世界的現代異化物。我們不能不擔憂,人的存在將被人所虛構的超自然影響力所淹沒。
德國作家尼古拉斯·鮑恩說:“直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或別的什么人能夠拒絕或想拒絕這個電子文明世界里的怪物。她新奇的自由性、便利性、快捷性和挑戰性,掩蓋了她潛在的性和危險?!薄皬母旧险f,人的所有自覺或不自覺的工作和創造性活動,都是為了讓生命有一種存在的需要和感覺。但現在,電腦和網絡將在不知不覺中剝奪去人類的這種生命個體的獨立性知覺。她正在制造一種潛在的人的生命知覺危機。她用高速運轉、變幻和無限的“海量”比特,制造出一個光怪陸離、充滿煽動性和誘惑性的,讓人一接觸到她就不顧一切地一頭栽進去,失去理性和自我。她的危險在于,她以一種更具欺騙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沒有意識到時就排斥掉你其他的生命感受、情懷、痛苦和樂趣。她利用所有人類的交流欲望和行為,構筑起她撲朔迷離、常開不敗的青春?!盵3]
(三)現代信息技術的本質特征
根據何明升的觀點,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內容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4]。美國學者稱之為Compunication(計算機通信)。俄國信息專家格莉米扎認為:“在全世界組建全球性信息網絡,并將它們聯成統一的信息空間,簡要地說,建設將世界上所有貯存的信息變成每個人的財富的人類共同體——就是信息化”。何明升把這種信息化的技術特性歸納為四點:(1)數字化——稱之為“信息DNA”;(2)網絡化——目前人們熟知的國際互連網就是全球性的各種計算機“網絡的網絡”,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干線;(3)大容量——計算機將產生巨大的存儲能力和極快的處理功能;(4)高帶寬——光纖通信技術是解決信息通道帶寬問題的有效手段。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這些技術特性在社會過程中的普遍使用而導致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人類自身生存狀態的變革,并由此引發的與之相應的社會行為模式、社會結構形態和社會規范體系的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信息社會”或“網絡化社會”將與18世紀的蒸汽機技術、19世紀的電氣技術一樣,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意義的本質特征可以歸納為:
革命性——語言和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飛躍,而信息技術產生的信息溝通方式的這場深刻革命,將如同牛頓、愛因斯坦的概念框架一樣具有革命性,它們會引發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巨大變革。網絡功能無處不在。
不可逆轉性——由于現代信息技術所特有的革命性的技術特性,它將迅速擴散為全球性的一場巨變,它將改變所有稱之為傳統的東西或將傳統改造為一種新形態框架之下的東西,“回到過去”或躲避這種影響已成為不現實。網絡化像時間不可倒流。
無法抗拒的魅力——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產生的影響像潘多拉盒中的魔力,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引誘人們不斷地追尋并探求這一技術的無限性。網絡成了吞噬一切的“黑洞”。
網絡世界對社會生活和人們生存方式的沖擊力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本質特征,都表明它必將對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身處在教育的所有的場景中,已經并正在深切感受這一沖擊之下的結果,同時充滿著對未知影響的憧憬。
二、網絡化對教育的影響
(一)政府對全球網絡化的反應
在20世紀最后的20年里,對教育的影響,除因深刻變革的全球經濟對人才資源的重新認識而引發的人才爭奪戰外,現代信息技術所引起的現代教育技術觀念的根本變革,使幾乎全球所有的國家政府和首腦都把超常規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特別是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劃撥巨額預算以支持與加強各級各類教育和培訓人員的計劃,作為參與21世紀全球競爭的重要籌碼。各國政府敏銳捕捉到對于一個國家在未來全球戰略中致勝的關鍵法寶:優秀人才,并迅速、積極地作出反應,成為率先變革者。
一是作為時代轉折。許多國家政府首腦對信息革命可能帶來的廣闊發展前景和生存空間的共同認識是:這是別于人類已有社會形態的一種嶄新的社會形態,是一種別于人類傳統生活意義的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即這是人類生活在面臨21世紀新紀元的一種具有時代象征的轉折。為此,從自然資源和資金大戰中轉到以人才資源和智力大戰的新的起跑點上來,這是各國政府順應時展,在社會生活轉折的重要時刻作出的明智的戰略抉擇。去年卸任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馬約爾稱:我們需要一個與信息社會相匹配的學習社會。美國總統克林頓則斷言:信息時代首先是教育時代??梢哉f,各國對“教育時代”和“學習社會”的選擇是這一時代轉折的歷史必然。
二是作為戰略重點。人們對人才爭奪將成為新世紀來臨的首要競爭焦點已形成共識,但信息革命首先反映在高新技術領域的人才競爭則有其特殊性,即這是創新的、頂尖的國際化人才的競爭,推擁有了這樣的一批人才,誰就占領了新一輪全球競爭的制高點。對此,各國首腦把經濟戰略定位為一種新的,即教育領先與頂尖人才領先的戰略,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前瞻性的共識。
三是作為國家投資。在各國政府紛紛提出發展學校信息化教育的宏大計劃的同時,不惜余力撥出巨額預算,投資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成了一種不謀而合的行動。他們把這一投資作為國家超常規地對未來戰略發展的投資,其根本出發點就是基于既然未來競爭的焦點是國與國綜合國力的比較,那么,現在的競爭就是看誰投入最早,投得最多。
從各國政府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影響這一事實,可以得出兩點重要啟示:
第一,現代信息技術刮起的這股颶風不是區域性的,而是全球化的,任何國家、任何地區都不可小視。各國政府爭先恐后籌謀投資“建路”并首先重視教育信息化問題,這充分表明了21世紀各國發展、競爭的焦點不再是能源、資金等,而是“高素質的高科技人才”。
第二,計算機通訊技術是20世紀人類思維能力得以飛躍和升華的最重要的一項發明,它啟動的將是全新的世界經濟與社會的變革運動。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爭取起跑線上的同步,都是為在新一輪競爭中取勝。失去這一機遇,就失去了在21世紀參與競爭的資格。
這兩點啟示應該是已經到來的信息社會對大學教育必定產生影響的歷史背景(包括本文前述的相關內容)和邏輯基礎。
(二)教育對全球網絡化的呼應
各國教育界在繼政府決策之后已紛紛有所行動,并把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建設現代遠程教育網絡作為教育面向信息革命的重要任務?,F代教育技術是指以計算機多媒體與網絡通訊為基礎的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推廣和應用。雖然目前對這種推廣和應用的對象、范圍、途徑、形式、目標等等尚未形成定論,但從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向看,主要體現為教學輔助、科研服務和虛擬教育等方面。按照祝智庭的信息技術對教育理論與實踐影響階段劃分,隨著PC機、計算機網絡(局域網)、Intennet以及未來的無線聯網(泛在網:UN.UbiquitousNetwork)依次進入教學領域后,相對的教學形式將發生重大調整,依次發展為從眾體教學、個別化指導、小組學習、虛擬教育到學習型社會5個階段[5]。從現狀看,現代教育信息化還只是不完全的初級階段。在目前教育領域里,許多信息技術的應用僅僅只是停留在課堂教學或課外教育的輔助作用上。僅“從視聽廣播教育到計算機化教育,從眾體教學到個別化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從在校學習到網上虛擬空間中的學習”[6]這一最低目標看,教育信息化還有相當長的路程要走。如果按祝智庭的觀點,將人與計算機看做一個“人機共生”的社會,人機形成將經過“多·一”、“一·一”、“多·多”、“一·多”對應關系[7],那么,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后兩種人機對應關系將會很快普及。但問題的關鍵是,教育主體——學生與教師以及他們所依賴的原有教育制度化環境是否適應這一對應,特別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評價等方面是否做出了前瞻性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三)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化社會的互動影響
現代信息技術“正在以幾十年前還不可想象的速度重塑著我們的世界”[8]?!爸厮堋笔且环N新質意義上的因素整合。從近年來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向看,高等教育正在發生著一些重大改變,而這些重大改變是基于一種外生力量的影響,即高等教育的外部環境產生了足以使其變化的因素。經濟全球化的出現,知識產業的興起,網絡化社會的形成就是這些因素的綜合體現。這些因素都顯現了這樣一些特性: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展與增長的趨勢,在時空界限中無限制滲透的趨勢,在主體選擇上的高度制約性趨勢(在多樣性選擇中的條件制約)。正因為全球化、知識產業和網絡化具有這些特征,它們才在20世紀末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一連串的重大影響,其中包括對教育的影響。而這一影響的本質技術特征即網絡化,它使全球化和知識產業成為可能,同時,也使當今高等教育的三大發展趨勢——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趨勢,打破傳統年齡和學制界限的終身教育發展趨勢,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學習化社會的發展趨勢——成為可能。這三大趨勢的發展速度和水平將取決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教育信息化與社會網絡化的關系是:前者受制于后者,對后者產生影響,后者決定前者,兩者具有連動作用。它們之間的互動無疑已對現代大學教育體系和模式提出了挑戰。
在這一挑戰面前,我們是否應該用一種全新的思維視角對未來大學的“重塑”進行一次充分地估價?
三、網絡化與未來大學的發展
(一)大學在歷史中的抉擇
僅從技術社會形態的視角,我們已經強烈感受到網絡化給當今社會的巨大沖擊以及面對未來將會引發的一連串令人難以置信的某種結果,這種結果對21世紀人類的命運具有不可估量的深刻影響。我們已經看到,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教育國際化的趨勢,由于網絡化的推波助瀾而變得更加突出。由此,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的問題:假如我們能夠對網絡化在大學發展趨勢和特征上的影響有所預見和把握,當我們的大學為如何實現跨越,趕超世界一流而尋找捷徑時,網絡化所帶來的沖擊與機遇何嘗就不是這樣的一種捷徑?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洛韋爾曾在20世紀30年代初對大學的存在有這么一段意味深長的評價:“大學的存在時間超過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傳統、法律的變革和科學思想,……在人類的種種創造中,沒有任何東西比大學更經受得住漫長的吞沒一切的時間歷程的考驗。”在人們的心目中,大學始終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綜合標志。作為一座精神家園的象征,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伴隨著社會發展的不同形態,不斷探索、征服自然之路和不斷挑戰、超越人類自我的發展史。
追溯大學的發展歷史,可以基本把握這么一條相互依存發展的線索,即大學因社會需求而產生,又因社會需求而被不斷改造。它在不斷調適并適應社會不同需求的同時,也以其獨特的存在形式和影響手段作用于社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歷史上的每次重大科學技術的新發現和廣泛應用而帶來的社會轉型,大學作為知識、科學與技術傳播、創造和服務的特殊機構,不僅成為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創造者和推廣者,而且自身也在不斷變革之中。從時間跨度上看,它由傳統大學、近代大學演變為現代大學,進而發展為當代大學(注:這里所指的幾種類型的大學是以人們約定俗成的概念和以功能變化為主的一種劃分。傳統大學,主要是指中世紀(12世紀初)在西歐出現的以科學、法學和醫學為主要專業,被教會所控制,以培養封建統治和教會所需的騎士和神職人員為主的附屬教會的機構。近代大學是指歐洲文藝復興與資本主義初期發展(15世紀—19世紀)階段以研究和追求科學、人文和哲學領域最高境界為對象,以培養資產階級特權階層人才為主的自治機構?,F代大學一般指資本主義興盛發展時期(20世紀—)在各類學科不斷分化和新學科不斷產生的基礎上,以通曉傳播高深學問,以純粹學術研究至上,以培養社會智力精尖的英才教育為主的單一學術研究機構。當代大學指二次大戰后,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和推進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標志之一,以知識探求和傳播、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服務國家和社會為導向,以強調機會均等,擴大辦學規模、辦學形式多樣、貼近社會為主要特征的大眾化教育的社會機構。),經歷了不同時代和社會變遷,經受了各個集團、各種流派、各方利益錯綜復雜的思想交鋒、觀念碰撞,以及道路選擇,甚至脫胎換骨的改造。從高等教育發展史看,當社會和歷史對大學的存在形式發出一種挑戰時,盡管向來以學術自由和自治自傲的大學決不會為世俗化而輕易放棄什么,但它在作出某種鄭重承諾時,有可能卻經歷了一種痛苦但又是必需的理性抉擇。回到我們的話題,不管當今的大學以什么樣的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在未來的技術世界中,大學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全面的挑戰,它勢必再一次作出抉擇,并以一種與社會相呼應的全新的存在形式出現。
(二)未來大學發展的趨勢和特征
本文將繞開可能涉及到的有關大學教育的眾多理論性問題,通過至今為止人類發展史上的大學存在形態的一般特征的比較,從宏觀(大學的理念、大學的角色、大學的目的),中觀(大學的職能、大學的組織結構、大學的管理模式),微觀(大學的辦學模式、大學的教學形式、大學的課程內容)三個層面,描述和勾勒一幅在網絡化之下的未來大學的發展趨勢和變化特征,以及可能留給我們的某種耐人尋味的結論(見表1、表2、表3)。
從上述大學基本特征的變遷中,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歷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科學技術革命都帶來了大學的巨大變革,這些變革使人們對大學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更加明確和深刻。同時,我們還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這些變革總的來說都是源自大學本身的一種不斷生長和豐富的變化,它們似乎沒有質的方面的顯著區別,只是在發展演變階段上的量的差異。但是,當20世紀末的信息革命將其網絡的觸角向社會的各個層面和角落延伸時,我們所預見的未來大學將發生革命性的變革,正像網絡必將深刻影響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的各個層面一樣。盡管這種變革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甚至包括過去人們曾經作過的舊有選擇。假如舊的選擇是從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揭示了事物本來運動的趨勢和規律,那么,這種變革只不過是在不同的運動階段改變了它的表現方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新的實現形式來體現那些根本性的規律。我們需要探討的是:哪些必定要發生的某種變革是事物“質”的改變?或是借以實現的“形式”發生了改變?或是事物自身在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中產生新質并導向事物發展的另一軌道?網絡化下的未來大學的發展趨勢和特征,是否可以表述為這樣四個方面的趨向。
1.大學的地域性消失,代之為“核心地帶”與“地帶”。
以往大學多以所在城市命名,大學的發展與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相映成輝,構成獨特的大學城文化現象。特別是知名大學,更成為眾人仰慕的科學殿堂。但能超越時空限制的網絡將改變這種狀況,它可能形成這樣兩種趨勢:一是由某種學科組成的虛擬課程成為全球在學人員的課程,這一課程的制作將由來自數個大學的全球最好的教授、專家、設計人員來完成。他們的制作基地和教學論壇交流密集處就成為其“核心地帶”。這一“核心地帶”可能是一種松散聯盟的形式,可以在某個大學校園內,也可以不在大學校園內。二是如果把這種類型稱為一個教學單元的話,誰擁有這樣的單元數量多,誰就將成為主導全球學科和教研交流與服務的中樞站??梢哉J為,誰先擁有這樣的中樞站,誰將是未來大學的雛形。同樣如此,以科研項目組成的網間網學術論壇作為一個科研單元,它的實驗基地有可能并不在大學區域里,而可能設在技術園區或跨國集團所在的某個地區,這樣的集合體也就構成了“核心地帶”。這種情形意味著未來大學不再具有當代大學地域上的“中心”意義,它將在教育、科研網絡的支配下進行全球的戰略性重組。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當今最知名的大學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地帶”,如果它依然按照傳統模式和理念辦學的話。
2.大學的高深性趨弱,代之為世俗化與多樣化。
除了中世紀大學籠罩著一層神學的神秘主義面紗外,至今為止的所有大學都以其高深學問為基本單元構成了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學術門檻。世俗化可以說是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現實性和普遍受益性的內在取向,也是推進社會需求多樣化的基本動力。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大學類型的分化,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出現和社區大學的普及,高等教育世俗化的趨勢愈加明顯。網絡所具有的開放性將使大學與社會成員的關系更加密切。大學不再以智商和精尖劃界,上大學也不僅僅只為學習一門技藝或專門知識;它不僅是每一個人的生活權利,學習過程本身也可以成為一種樂趣或“成為利用閑暇的最高目的”[9]。當網絡化將這種潛在的權利和樂趣變為現實時,對更多的社會成員來說,大學原有的以學習高深學問為核心的單一價值取向就將逐步退居其次。同時,從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意義看,世俗化就是將神化的人轉變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它強調一種以人為本位的取向,尊重人的意愿,主張以滿足現實社會中的人的需要為目的。隨著學習化社會的出現和人們閑暇生活的質量需求,人們需要更多的精神追求和知識享受,更加重視自身在現實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質量問題,更加重視在現實世界中尋求和創造一個更加適合于自己生存與發展的環境。正如洛韋爾對大學之所以存在所作的價值判斷:“因為它們滿足了人們的永恒需要”。這一需要是什么?就是社會所有成員的個性意識的覺醒和對精神享受的追求?!按髮W”將真正名副其實地變成“大家學”。為此,未來大學的理念將發生重大改變,它將重新弘揚以人為本的理念,追求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的合諧統一,在新的層次上為提高人的生存質量和個性多樣化的自由發展提供服務。這將是未來大學角色和目的與當代大學的根本區別之一。
3.大學的綜合性喪失,代之為高度分化與高度整合。
其一,大學學科發展的歷史清晰表明,20世紀中葉,隨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各分支學科的不斷涌現,出現了各分支學科不斷融合和滲透的趨勢。為了加強學科的交叉融合和學生的通識教育,由單科性學院過渡為綜合性大學的趨勢成為當代大學發展的一大特征。但是,這一特征將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化在教育領域的開發而不斷減弱,或者說,網絡化將解決因地域的局限所帶來的單純綜合性問題。網絡化將把無數的學校、研究和學術機構以及企業、商店、醫院、辦公室和家庭等都聯系起來,以解決知識和技術共享,以及科學探索和發現所涉及到的綜合性問題。人們不再需要在同一個校園內設置所有的學科,以呈現出綜合型功能。20世紀末全球超大企業和跨國公司的合并戰略是為了想在大競爭時代取得優勢互補和效率化,但事實上并沒有事例說明它“對取得競爭優勢作出貢獻”應該看到,“競爭的真正對手是劇烈變化的市場。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是能否建立起與顧客進行雙向交流的渠道,以及企業內是否有解決難題的能力。這涉及的是企業機能問題,與企業的規模和實業的數量等結構性問題無關?!盵10]雖然,當代的企業重組現象與當前我國進行的某些大學的合并并非一個性質,但其出現的共性問題卻是值得深思的。其二,未來大學為滿足社會成員終身教育的多種需求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所承擔的功能將不斷泛化,逐步向多樣和分散化發展,即由原來少數單元所承擔的功能改由多個子單元去承擔,這些子單元之間的學科綜合將主要依賴網絡和新型集合系統的協調(指未來大學的整合功能)。當這些子單元經網絡半游離開原有大學的組織系統時,便具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內部組織系統和原則。從組織系統的宏觀角度看,這些子單元呈現出一種分散化的狀態,而且將是一種高度分化的狀態。因為這些子單元可能將以跨校際、省際、國際的形式存在,這將導致大學組織結構和管理形式上的重大突破。其三,未來大學的高度分化(指上述的多個子單元)使得大學之間的學術觀念和思想交流更加迅速、更加開放,也更為充分,同時也使得那些分化的子單元或其之間的教學人員有更多的精力從事知識的更新、融合和傳授工作。這將意味著大學未來的組織結構需要一種不同于現有的科層結構和教授自治結構,它將體現出一種高度的整合功能。這種功能體現為一種靈活高效的運作機制,它不僅將形成有利于激活各個子單元的創新潛能,而且持續不斷地激勵各個子單元在國際大學間保持獨特優勢的學術競爭實力。同時,這種整合功能將具有一種粘合劑作用,把眾多的子單元優勢整合為一個充滿個性活力,使大學與大學、大學與社會、大學與人(作為個體存在的人)之間的溝通更為協調融洽,并具有高度穩定性的學術集合體。誰的整合功能強,誰就將成為眾多子單元的集合體,即未來大學。
4.大學校園淡出,但大學精神依存。
大學已經存在了1000多年,其生命力之久遠,之頑強超過了其他任何社會組織機構,原因何在?歷史告訴我們的無非是這樣兩個屬于大學特有的品質:一是“它提出了一種毫不動搖的忠誠于探索精神的宗教”[11],二是“始終致力于在傳統與變革之間不斷建立和維持平衡”[12]。在面臨現代信息技術的巨大影響面前,大學從它的社會角色、功能、目的以及組織形式到教學模式等都將發生重大變革,有的變革將會超出現在人們的想象。但是,如何使大學這座人類精神的圣殿繼續存在?這兩個經過歷史檢驗的大學獨有的品質將給予未來大學以某種啟示:
——當學生不再受時空限制,以多種方式出入無圍墻的大學時,大學作為知識之泉的傳遞功能就不再是唯一的了。但是,作為探索“天地萬物之源”并建構人類所需的知識大廈,同時將人類探索知識的方法傳遞給后人這些功能則是大學獨具的。
——一方面,網絡化將使大學更趨向世俗化,它將更貼近社會,服務于社會;另一方面,它可能會在迎合和服務社會需求的過程中失去其方向。長此以往,大學也許將與世俗同流合污,失去個性。因此,大學在不斷世俗化的趨勢中要找回它賴以長存、永葆魅力的生命點,這就是大學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大學的神圣就在于它具有追求完美理想的使命,保護真、善、美的權利,共享不同學術觀點的自由以及享有尊嚴的批判精神,這是大學之靈魂。因此,未來大學的學術自治和自由的保持,將是它勝任社會賦予它多種角色和責任的“過濾器”。
——當大學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學術共和國”[13]時,由于網絡化,人們在瞬間可以領略到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事件,人們可以同時觀賞到一種文化現象,特別是當網絡文化(尤其是當它被某種文化強國領先占據主導地位時)作為一種世界語和世界文化滲透于地球村的所有居民時,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區文化將被淹沒在一種單一世界語的通俗文化之中。未來大學的責任就在于當它自身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學者共同體”時,它將清醒意識到大學在繼承、發展、豐富、創新多元文化上對維系這個原本就豐富多彩世界的平衡的深遠意義。
——英國雷丁大學控制論研究負責人凱文·沃里克確信,再有50年,機器將征服人類。日本高級通信技術國際研究所硅腦制造工程的負責人雨果·德加里承認,他創造的東西可能會“把我象蒼蠅一樣拍死”的想法一直攪得他心緒不寧[14]。這似乎聽起來像科幻噩夢,實際上,人們已經預見到,由于信息爆炸帶來的這個機器世界在給予人們更多方便的同時也給予了他們更強烈的精神沖擊和壓力。人們將更加迫切地尋找一種能夠擺脫現存信息垃圾帶來的精神壓力的一種解脫方式。他們不僅需要有一個能夠指導他們消費、利用、選擇、處理信息的方法,而且他們更需要尋求一塊寧靜的思維空間和溫馨的情感家園。未來大學應該成為這樣的“精神家園”:它將滿足人的情感,凈化人的心靈,重塑人的自尊,張揚人的個性;它將成為未來技術世界中充滿人文關懷和注重人文資源的“飛地”。
(三)我們的準備
對未來大學的命運,本文并沒有作科學方法上的嚴格推論,只是作了一種“猜想”。如果順著這一猜想繼續探討,可能尋求一種達成共識結論的意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得越來越不重要。但在追尋這一結論的過程中,我們反倒會從中得到極為難得的創造性火花和探索性發現。恰恰可能是這些“火花”和“發現”對于我們意欲追求的彼岸世界,也許是跨越的一座“橋”。
當初希望能在文章的結尾給網絡化影響下的未來大學一個結論。事實上,這個結論至今不知所以然。好在這一命題將會成為21世紀大學教育最有意義的課題,可以肯定,它的“解”應該在它變革的過程中。
【參考文獻】
[1]蕭琛著.全球網絡經濟.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2]網絡網得住生活嗎.北京晚報,1998—12—10
[3]《代用品與者》Copyright.ITWNewcorp,Inc.1997—1999Allrightsreserved
[4]信息世界,1998(2)
[5][6][7]祝智庭.信息技術與創新教育:技術哲學觀的透視.見:丁鋼主編.創新:新世紀教育使命.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8]〔美〕國家科技委員會.技術與國家利益
[9][11]〔美〕約翰·S·布魯貝克著.高等教育哲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89,133
[10]超大規模企業未必具有競爭優勢.參考消息,1999—09—13
[12][13]21世紀的大學(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招開的高等教育論壇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2,10
[14]〔美〕奧蒂斯·波特.21世紀21種設想——機器比人更聰明.參考消息,199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