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30 02:1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可持續發展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分析
“可持續發展”是發展經濟學的術語,在企業發展研究中,其含義是:作為宏觀經濟的微觀主體,既要科學管理,保持自身快速、健康地成長,又要保持其發展目標與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抓大放小”的方針,積極發展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同時放開搞活小企業。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特點有:所有制結構以非國有經濟為主;多屬于勞動密集型;地區分布不平衡,沿海開放城市中小企業較發達,西部地區中小企業發展滯后,中部地區中小企業創業快,退出也快;投入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低,競爭力弱,倒閉頻繁;與社會、環境的持續發展存在矛盾,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嚴重。
阻礙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影響中小企業持續成長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包括企業面臨的市場,宏觀環境,微觀環境(競爭對手的情況、顧客的需求、供應商的信息等)。二是內部因素,這是最本質的,具體包括: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比較低中小企業經營觀念陳舊,常常只注重眼前利益;經營管理方式落后,利潤增長緩慢;內部財務制度不健全,監控力度不夠,資產流失嚴重。
中小企業資金短缺,負擔重,自有資金少,籌資困難中小企業外部融資渠道十分有限,而在自身利潤率增長緩慢的情況下,內部積累又十分辛苦而緩慢。
中小企業缺乏人才、信息、技術在“家族式”基礎上創建的中小企業,人才任用多以關系為基礎,管理者素質較低。技術裝備水平低下。
中小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分布散亂低附加值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很難樹立企業和產品形象,企業集中分布在勞動密集型、傳統行業,高科技領域進入不足。
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目前鄉村集體在自己的土地上興辦企業,缺少有效的控制占用耕地的機制,造成工業用地的空前浪費,且布點多,投入大,產出低,資金、物資浪費嚴重,污染惡化了生態與居民生活環境。
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規模經濟論解釋了中小企業存在的原因: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管理費用會不斷上升,信息傳遞效率會降低或失真,企業規模不是越大越好。企業的成功應以成本優勢為中心,以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產業分工論認為大企業有規模經濟優勢,但規模經濟引起自然壟斷會造成內部的,管理低效率;小企業經營靈活,決策果斷,但物質基礎薄弱,人才短缺,管理水平相對落后,所以大小企業之間有必要進行合作,優勢互補,這符合當今世界分工合作、專業化生產的趨勢。中小企業在現實中的貢獻:繁榮市場,滿足日益變化的個性及多樣化需求;配合協助大企業生產,增加出口;吸收大量剩余勞動力,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我國就業難的問題;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了技術創新。
另外,企業在產品開發、污染治理等方面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中小企業在保持與社會、環境、資源發展的一致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社會、政府、企業界應高度重視。
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更新觀念,勇于開拓市場,重新評價、定位企業目標。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提高企業利潤率。
引進人才與技術,提高自身的研究開發能力。只有引進高素質人才,才能進行先進的管理。企業不僅提高一般員工的素質,還要引進管理人才,善于留人、用人,提高企業競爭力。
加強中小企業之間以及與大企業的合作與分工。中小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加強溝通,形成中小企業集群,增強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減少重復建設,降低成本,緩和內部競爭。大中小企業協作,發揮各自優勢,穩定中小企業市場份額。
協調企業與社會、環境的關系。中小企業要肩負起其對社會與自然環境的責任,維護生態環境與居民生活環境的可持續性,這應該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因為企業本身的發展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境。
從外部因素考慮,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與社會的支持。我國2003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從法律角度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政府要提供信息與咨詢服務;鼓勵大中院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創業;審計企業內部經營情況,監控企業與環境的長期穩定、共存與發展。
參考資料:
1.[美]勞倫斯•G•溫齊默著,北喬譯,快速成長—如何獲得并保持快速成長[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論文摘要: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品牌的策略都有其特點。當產品進入成熟期、衰退期時,面對產品被市場淘汰,產品品牌老化,企業應以創新和變化來激活老品牌,使企業品牌永葆青春,企業持續發展。
1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產品生命周期是產品的市場壽命,即一種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它反映了消費者對產品從接受到舍棄的全過程。典型的產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即介紹期(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1第一階段:介紹期(引入期)
產品從設計投產直到投入市場進入測試階段。新產品投入市場,便進入了介紹期。此時產品品種少,顧客對產品還不了解,除少數追求新奇的顧客外,幾乎無人購買該產品。生產者為了擴大銷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銷費用,對產品進行宣傳推廣。該階段由于生產技術方面的限制,產品生產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廣告費用大,產品銷售價格偏高,銷售量極為有限,企業通常不能獲利,反而可能虧損。
1.2第二階段:成長期
當產品進入引入期,銷售取得成功之后,便進入了成長期。成長期是指產品通過試銷效果良好,購買者逐漸接受該產品,產品在市場上站住腳并且打開了銷路。這是需求增長階段,需求量和銷售額迅速上升。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潤迅速增長。與此同時,競爭者看到有利可圖,將紛紛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使同類產品供給量增加,價格隨之下降,企業利潤增長速度逐步減慢,最后達到生命周期利潤的最高點。
1.3第三階段:成熟期
產品投入大批量生產并穩定地進入市場銷售,經過成長期之后,隨著購買產品的人數增多,市場需求趨于飽和。此時,產品普及并日趨標準化,成本低而產量大。銷售增長速度緩慢直至轉而下降,由于競爭的加劇,導致同類產品生產企之間不得不加大在產品質量、花色、規格、包裝服務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1.4第四階段:衰退期
產品進入了淘汰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等原因,產品的銷售量和利潤持續下降,產品在市場上已經老化,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市場上已經有其它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新產品,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此時成本較高的企業就會由于無利可圖而陸續停止生產,該類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陸續結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場。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研究,實質在于提示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銷售規律。這種規律通過“S”曲線表示出來,它是企業進行營銷管理、制定營銷策略的重要依據。
/課件下載
2品牌的發展過程
品牌產生心理市場。一個企業若擁有了眾所周知的品牌,花在銷售上的時間和心血即可大幅降低。品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價值理念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依托,是企業開拓占領市場的標簽和通行證。
品牌形象簡稱VIS,即視覺識別系統,包括:(1)基礎部分:品牌標識、標準字體、品牌色彩體系、標志字體組合規范等;(2)應用部分:名片、信紙、信封、傳真紙、資料袋、路牌、交通工具、服飾等;(3)終端形象店部分,現在隨著“品牌個”的完善,這一部分將會越發顯得重要。而其中基礎部分系統的建立有效地指導了應用部分系統的延展和執行,應用部分系統又是基礎部分系統的延續。一個品牌的塑造一般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從產品品牌發展到企業品牌,再發展到社會品牌。
第一階段,產品品牌階段。一個品牌的個性在建立之初都是一樣的,都是立足于其產品的功能、特點和用途。產品具體特征的塑造才是品牌個性的建立所必須依據的,利用主要受眾群體的訴求來進行定位,進而形成受眾對品牌的識別。
第二階段,企業品牌階段。利用輿論、廣告和促銷、公關等手段把企業獨特的觀念、文化、技術等因素傳播、移植、扎根于相關受眾腦海中,讓其自發地對企業建立起品牌忠誠度。企業品牌樹立后,不但可以獲得巨大的品牌資產,更重要的是可以為企業的經營發展,為新產品的上市推廣提供強大的品牌支撐和市場競爭力。
第三階段,社會品牌階段。企業的行業形象與企業的民族形象共同組成企業社會品牌形象。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評價企業成績和品牌形象的關鍵指標。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最差的就是品牌優勢,如何使品牌的核心價值被當地的相關受眾認可,簡單地依賴產品的價格、質量和服務已經是遠遠不夠的,這更取決于企業品牌如何通過良好的社會形象,真正拉近品牌與當地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融入到社會中去。
3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企業品牌策略
3.1介紹期的品牌策略
介紹期建立品牌的一個基本要求是企業自身實力較強,有發展前途,產品的可替代性很高,即競爭產品之間的差異性非常小,理性的利益驅動不足以改變顧客的購買行為。如果企業選擇建立自己的品牌,那就要在創業一開始就樹立極強的品牌意識,對品牌進行全面的規劃,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維護等多方面都以創立品牌為目標,不僅僅是依賴傳統的戰術性的方法,如標志設計和傳播、媒體廣告、促銷等,而是側重于品牌的長遠發展。產品在介紹期創立品牌,除了要盡快打響品牌的知名度以外,關鍵的問題是要確立品牌的核心價值,給顧客提供一個獨特的購買理由,并力爭通過有效的傳播與溝通讓顧客知曉。這是創造產品的品牌階段。
3.2成長期的品牌策略
當產品步入成長期時,企業營銷努力的重點是提高品牌的認知度、強化顧客對品牌核心價值和品牌個性的理解,形成企業品牌。
品牌認知度不等同于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只是反應了顧客對品牌的知曉程度,但并不代表顧客對品牌的理解。顧客通過看、聽,并通過對產品感覺和思維來認識品牌。建立品牌認知,不僅僅是讓顧客熟悉其品牌名稱、品牌術語、標記、符號或設計,更進一步地是要使顧客理解品牌的特性。要提高品牌認知度,最重要的途徑是加強與顧客的溝通。顧客是通過各種接觸方式獲得信息的,既有通過各種媒體的廣告、產品的包裝、商店內的推銷活動,也有產品接觸、售后服務和鄰居朋友的口碑,因此,企業要綜合協調的運用各種形式的傳播手段,來建立品牌認知,為今后步入成熟期打下良好基礎。
另外,成長期產品品牌定位是很重要的。品牌定位是企業為滿足特定目標顧客群的,并與產品有關聯的獨特心理需求為目的,并在同類品牌中建立具有比較優勢的品牌策略。通過鎖定目標顧客,并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確立一個與眾不同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和位置,連接品牌自身的優勢特征與目標顧客的心理需求。這樣,一旦顧客有了相關需求,就會開啟大腦的記憶和聯想之門,自然而然地想到該品牌,并實施相應的購買行為。
3.3成熟期的品牌策略
產品進入成熟期,在市場已經站穩了腳跟,但由于競爭者的大量加入和產品的普及,競爭變得尤為激烈。因此,企業應該根據成熟期的市場、產品、競爭特點,提高企業品牌的忠誠度,進行適當的品牌延伸,形成社會品牌。
品牌忠誠度是顧客對品牌感情的量度,反映出一個顧客轉向另一個品牌的可能程度,是企業重要的競爭優勢。它為品牌產品提供了穩定的不易轉移的顧客,從而保證了該品牌的基本市場占有率。因此,培育品牌忠誠度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最好的廣告就是滿意的顧客”,如果企業能在介紹期和成長期注意宣傳該品牌,并提供給顧客的一個完整的從選擇原材料,到為顧客提供的售后服務的一系列責任的價值體系,在企業和顧客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那么,
在成熟期可運用顧客對該品牌的忠誠來影響顧客的行為。顧客的品牌忠誠一旦形成就會很難受到競爭產品的影響。品牌忠誠是品牌資產中的最重要部分,品牌資產最終是體現在品牌忠誠上,這是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根本目標。
品牌延伸是將現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產品或經改進的產品上的一種策略。品牌延伸并非只借用表面上的品牌名稱,而是對整個品牌資產的策略性使用,是企業實現品牌無形資產轉移、發展的有效途徑。采用品牌延伸,企業不僅可以保證新產品投資決策的快捷準確,而且有助于減少新產品的市場風險,節省新產品推廣的巨額開支,有效地降低新產品的成本費用。
在成熟期由于競爭者的大量涌入,因此,通過建立品牌組合,實施多品牌戰略,能盡可能多地搶占市場,避免風險。實行多品牌,可以使每個品牌在顧客心里占據獨特的、適當的位置,迎合不同顧客的口味,吸引更多的顧客,能使企業有機會最大限度地覆蓋市場,使得競爭者感到在每一個細分市場的現有品牌都是進入的障礙,從而限制競爭者的擴展機會,有效地保證企業維持較高的市場占有。
3.4衰退期的品牌策略
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后一個階段是十分關鍵的一個時期。在這個階段,企業應著眼未來,退出衰退期產品的競爭,把精力投入到新的市場上。企業可實施品牌重新定位、品牌創新等策略重新進入市場。雖然在一個市場上某產品退出了市場,但企業的品牌可通過新產品的產生或新市場的開發而傳下去。
一種品牌在市場上最初的定位可能是適宜的、成功的,但是到后來企業可能不得不對其重新定位。在這時期,企業的原有產品技術走下坡路,銷售額下降。在做出品牌再定位決策時,企業首先應考慮將品牌轉移到另一個細分市場所需要的成本,包括產品品質改變費、包裝費和廣告費。
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和顧客需求的變化。品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也要不斷變化發展,以適度順應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理。產品在進入衰退期后,由于內部和外部原因,企業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必然出現知名度、美譽度下降,銷量、市場占有率降低等品牌失落的現象,因此只有不斷設計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品牌創新是品牌自我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克服品牌老化的唯一途徑?,F代社會,技術進步愈來愈快,一些行業的產品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同時,社會消費意識、消費觀念的變化頻率也逐步加快,這都會影響到產品的市場壽命。因此,必須不斷更新品牌的內涵、保持品牌的生命力,來刺激人們的購買。
管理者要想使他的產品有一個較長的銷售周期,以便賺取足夠的利潤來補償在推出該產品時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經受的一切風險,就必須認真研究和運用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同時,在一種產品退出市場時要使企業的品牌持續發展下去,做好新舊產品的交接也要注重研究產品的生命周期。
參考文獻
[1]王延榮.市場營銷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一、西部地區仍處于不持續發展狀態中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西部地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是,如果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來考察,不難看出,西部地區仍然處于不持續發展的狀態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較高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據統計,西部地區的人口出生率明顯的比全國高出2.24個百分點,比東部地區高出6.39個百分點,而死亡率僅比全國和東部地區高出0.5和0.7個百分點。與此相適應,西部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比全國高出1.75個點百分,比東部地區高出5.77個百分點。如果從各省、自治區方面來考察,整個西部地區除了重慶、四川和陜西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之外,其它省、區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踐證明,過快和過高的人口增長速度,一方面使得普九教育工作困難重重——因經費和師資緊張而無法推行九年義務制教育;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報酬遞減和資源過度消耗兩種經濟后果”。統計顯示:現在,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3.4%,人均森林面積僅為0.11公頃/人,而日本的人均森林面積是我國的2倍,美國是我國的12.2倍;世界人均森林面積是我國的8.5倍。在淡水資源方面,就總量而言,中國占世界第6位,達到28萬立方米,但是倘若按人口占有量排列,卻在第88位。無論從區域面積或人口總量來看淡水資源數量,中國都被列入淡水缺乏的國家之列……。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人口增長已經接近于資源所能支撐的限度。因此,嚴格控制人口增長速度乃當務之急。另據統計,東部地區15歲及15歲以上文盲人口占其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3.42%,而西部地區則為27.07%,比東部地區高出13.65%。這一方面表明西部地區仍然處于教育的貧困階段,另一方面也表明其經濟發展主要不是依靠科學和技術的進步而實現的,相反,主要是靠經驗類的知識(包括大量消耗資源)而推動的。很顯然,如果我們不盡快采取措施,努力改變這種不利局面,不僅不利于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而且不利于迎接知識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進一步講,四個現代化也就無法實現了。
(二)水資源日漸枯竭。西部地區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在歷史上,曾經水草豐盛,林木繁茂,經濟文化繁榮。但長期以來,由于自然條件變化和經濟、社會、歷史等方面原因,尤其是毀林毀草開荒,陡坡種糧,造成林草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加劇,從而使得這里尤其是西北地區水資源日漸枯竭。統計顯示,整個黃河經濟帶內每年缺水達150億立方米,雖然通過節水可獲得100億立方米,但仍缺水50億立方米。1996年黃河斷流時間超過150天,斷流距離達700km,1997年斷流累計達200天以上,下游全部斷流。1998年和1999年斷流分別達215天左右。全經濟帶內不僅城市缺水、工業缺水,而且浪費水最嚴重的農業也整體上缺水。另據統計,位于黃河源頭的瑪多縣,素有“千湖之縣”的美稱,20世紀80年代有大小湖泊4077個,總面積為1763.8平方千米,但目前已有2017個湖泊干涸。新疆塔里木水系也正在經歷支流斷流、干流水量減少甚至斷流的變化。據科學預測,2010年塔里木地表徑流總量將被用完……。由此可見,我們的黃河母親“奶汁”已不足以養育她腳下的大地和大地上億萬兒女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氣勢已經演變為永遠的神話。
(三)水土流失問題日益突出。目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為360多萬平方千米,西部地區約占80%。甘肅的水土流失面積為12.69萬平方公里,其中僅黃河流域就有11.25多萬平方公里,每年向黃河傾泄泥沙5.18億噸,約占輸入黃河泥沙總量4.4萬平方公里,約占陜西總面積的21.4%。陜西黃河中游地區有48個水土流失重點縣,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方之一。1973年以前,陜西修建水庫192座,現已被泥沙淤滿的有41座,約占21%,其余的大部分水庫有40%的有效庫容被泥沙淤積。
(四)沙漠化面積進一步擴大。西北地區是我國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區。如果加上內蒙古,這一地區幾乎集中了我國90%以上的沙漠化土地。其中,已經沙漠化的土地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潛在沙化土地面積約15萬平方千米。青海省沙化土地約有1億畝左右。不僅如此,而且每年仍以100萬畝的速度繼續擴大,目前大約已有5899.5萬畝農田、7399.5萬畝草場和2000多公里鐵路受到沙漠化的嚴重威脅,僅柴達木盆地的沙漠化土地就有近5000萬畝。新疆沙漠面積占我國沙漠總面積的59.05%,達42.1萬平方公里。在全區166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中,沙漠面積就占25.4%;在76.48萬平方公里平原中,沙漠則占56.4%。據了解,沙漠化擴展最為嚴重的是塔里木盆地和準葛爾盆地南緣、塔里木河下游地區。在塔里木盆地南緣的和田綠洲,流沙的年南侵平均速度為10米以上,在一些嚴重地段速度可達每年40米左右。甘肅的沙漠化問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的三地(酒泉、張掖、武威)兩市(嘉峪關、金昌),有各類沙漠化土地503萬平方公里,占整個河西走廊土地總面積的18.25%,幾乎有總數的一半在酒泉地區。以玉門市為例,20多年來沙漠南移310多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積近700萬畝,并以每年6至10米的速度從北、南、西三面向綠洲侵蝕。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敦煌市,30年間受風沙危害的農田面積達30萬畝。受土地沙漠化影響,草場資源退化十分嚴重。據統計,目前退化面積已占可利用草場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僅如此,而且目前仍以年平均2000萬畝退化速度繼續惡化。在新疆,全區草場退化和沙化面積達7000萬畝,退化的草場減產幅度在25%以上,年經濟損失約為18億元;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目前已有2426萬畝草場嚴重沙化,占退化草場的22%,且沙漠化每年仍以341萬畝的速度繼續擴展;在甘肅已退化的1.0693億畝天然草場中,重質退化的草場達331萬畝。據中科院蘭州沙漠所提供的資料,造成沙漠化面積不斷擴大的原因,其中草原過度農墾占25.4%,過度放牧占25.3%,過度采木蕉占31.8%,水資源利用不當占9%,其他原因占8.5%。
(五)環境污染問題日漸突出
1、工業固體物廢物污染。據1998年《中國統計年鑒》統計顯示,1997年中國縣及縣以上工業廢物產生量達6.58億噸,比1985年增長25%,綜合利用率僅為45.6%。其中,西部地區工業廢物產生量達1.26億噸,占全國的19%,綜合利用率僅為31.2%,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4.40個百分點,比東部地區低25.4個百分點,比中部低9.5個百分點。
2、水污染。1997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416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27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89億噸。工業廢水排放量中,縣及縣以上工業為188.33億噸,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由西部工業排放的。其中,西部地區工業廢水排放達標量僅占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50.5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1.3個百分點;工業廢水處理排放達標量僅占其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22%,比全國平均水平低6.5個百分點。
3、空氣污染。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提供的數據,以宜賓、貴陽、重慶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區的城市受二氧化硫污染較為嚴重,而甘肅、新疆、陜西的大部分地區及青海、寧夏的部分地區總懸浮顆粒物污染較為嚴重。大量二氧化硫排放的后果是形成酸雨,引起土壤、水體酸化,危害植物生長和人體健康,損害建筑設施。
面對這樣的情況,可持續發展的本質由過去強調人和自然的對立變為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為目標,從而把經濟發展推向一個新的發展水平。我國已將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并制定了相應的行動議程加以落實,這是黨和國家從我國國情出發的一個重大決策,西部大開發無疑要堅持這一策略。
二、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解放思想,樹立長遠、整體觀念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基礎。西部大開發,給廣大西部地區干部群眾帶來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的機遇。長期以來,東部地區較西部地區而言,思想解放相對滯后,觀念陳舊、保守,在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不僅僅是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而且需要牢牢記住,東部地區“先開發、后治理”和西部歷史上濫伐亂采帶來的教訓,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觀念,警惕那種貪圖一時經濟的高速發展而采取的“殺雞取卵”式經營所帶來的危害。表現在思維方法上,要改變過去那種先局部分析,而后綜合的方法,轉變成“系統分析法”,把西部大開發當成一個整體來對待,從整體與部分相互依賴、相互結合,相互制約的關系中,揭示西部大開發的總體特征和運動規律,追求整體和長遠效益。
(二)制定西部大開發的有關法律是可持續發展的法律依靠。最近,不斷有專家、學者呼吁設立西部大開發方面的法律。縱觀西方各國,在促進落后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都頒布了相應的法律。如美國,1961年和1965年分別頒布了《地區再開發法》和《公共工程和經濟開發法》,明確規定,聯邦政府應提供幫助困難地區發展的必要的公共設施,根據該項法律規定,經濟開發管理者從1966年到1991年,對欠發達地區的8100多個公共項目提供了43億美元的財政援助;德國于1969年頒布了《改善區域經濟結構共同任務法》。1990—1995年五年間,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縮小了1/3;日本在1950年制定了《國土綜合開發法》,以后又陸續制定了一系列關于促進后進地區振興的法律,關于國家的大型區域開發項目的專項法律,對日本經濟的整體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懸殊很大,有必要通過國家法律強制手段,促進西部地區開發。
(三)制定西部大開發的相關政策是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保證。政策保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國家要給西部地區傾斜政策。在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對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作了重大調整,我國區域發展的重點轉向東南沿海,國家實行了促進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從而使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獲得了高速發展。關于西部大開發,國家已經出臺和還將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主要的應當包括財政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投資政策等等;二是西部地區應當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以便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國家政策,主要應當包括產業政策、投資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等等。
(四)搞好環境保護,注意生態平衡,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自然基礎。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1997年8月,總書記做出了“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區”的重要批示;1999年在西安又一次談到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是西部地區的開發建設必須首先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如果不從現在起,努力使生態有一個明顯的改善,在西部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就會落空?!杯h境的污染和破壞,對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是十分驚人的。根據國內外有關機構的初步估算,僅1997年我國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達GDP的6%左右;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三河三湖等重點污染區域及部分城市大氣污染的治理,所要投入的資金已數倍甚至數十倍于以上地區污染企業效益的總和。從環境保護的大局來看,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僅是西部地區得以良好發展的前提和條件,而且關乎到全國的生態環境,近年來的許多自然災害,都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有關。西部地區是我國重點的生態屏障,但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久遭破壞,制約著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改善生態環境,防治環境污染,遏止生態環境破壞,可確保西部地區經濟的協調高效運行。
(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基礎。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西部尤其落后。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和瑞士國際管理學院1997年關于國際競爭力的報告,在影響我國競爭力的八個因素中,基礎設施最差。在46個參評國家中排第40位,其中包括郵電通訊、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等基礎設施。而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在全國總體排名最后。良好的基礎設施所發揮的功能是使企業能以較低成本在當地進行生產,同時非常便利地與外界市場、供給者聯系。相對于總產業來說,有較高的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比率的區域經濟,都有著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增長。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到來,西部的公路、鐵路、航運、通訊、水力、電力等基礎設施承受量必然增加,現有的承載水平遠遠不夠,因此,要實現西部大開發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大力加強西部的基礎設施建設,消滅西部經濟發展中的“瓶頸”。
(六)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西部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主要有礦產、光熱水土、電力和旅游。以新疆為例,已發現的礦種就有九大類、129種,其中有43個礦種儲量在全國前10位。還有新疆的石油、內蒙古的煤炭、陜西的天然氣、、青海的地熱,以及整個長江、黃河上游和雅魯藏布江水的水電資源都有著巨大的開發前景。西部地區還是我國唯一尚存大面積可開墾土地的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西部地區發展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問題是一定要注意合理發開,充分利用,才能開創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對于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一是要有計劃地開采。絕大多數自然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我們不僅要考慮到當展的需要,而且還要考慮到后展的需要,不能“爺爺吃了孫子的飯”;二是要注意開采的嚴格管理和統籌規劃,嚴防亂開濫采;三是要進行保護。我國的森林資源由于亂采濫伐和“毀林造田”,森林面積在急劇縮小,引發了許多自然災害,現在有些地方已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就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方法。
(七)調整產業結構,構建適合西部地區實際的產業布局,是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計。區域的產業結構,一是要適合當地的自然資源狀況,以使地方自然資源優勢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為基本原則;二是產業結構的升級,隨世界范圍內的科學技術發展,淘汰已經落伍的產業,尋求新的替代產業;三是發展良好產業,尤其是主導產業,促使產業之間相互補充、利用協調發展。西部地區的產業,應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自然旅游資源,以解放初期所形成的重工業基地和五、六十年代所建成的軍事工業為依托,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
(八)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智力支持。西部大開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我國廣大西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1/4,但整體教育科技水平落后,人口整體文化技術素質偏低。據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資料表明,每千人中文盲北京為125人,廣東為168人,而四川為237人,貴州323人,云南339人,西北地區這個比例更高。加之八十年代初以來的“孔雀東南飛”給西部地區造成的人才流失,使西部地區人才資源雪上加霜。人口的教育水平低,嚴重地影響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使西部地區形成教育與經濟發展的惡性循環。改革開放以來,西部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明顯提高,但整體水平仍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縱觀當今世界發展的格局,經濟的發展靠科技、科技的發展靠教育,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的發展需要愈來愈多的高素質人才,這一問題,只能通過教育來解決。因此,廣大西部地區,要舍得在教育上投資,以增強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和后勁。
高校社科學報“品牌欄目”如何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是其發展中普遍遇到的最大難題,但若能在作者群、研究機構、運作方式、編輯、學術研討的常態化等方面加大思考和實踐的力度,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高校社科學報也能與時俱進地匯入國家戰略和時代主潮之中,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和當代文化建設作出貢獻。
關鍵詞:
高校社科學報 品牌欄目 可持續發展
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與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研究會,近年來相繼評選出一批“名欄”“特色欄目”和“優秀欄目”等品牌欄目。這些已獲得社會認同并產生廣泛學術影響的品牌欄目如何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目前高校社科學報普遍遇到的最大難題,也是影響其發展壯大的最大瓶頸??沙掷m的科學發展既是當代社會改革發展的時代主題,同樣也是高校社科學報及其品牌欄目發展的重大課題。
一、構建高端化和國際化的作者群
眾所周知,學術質量是學報及其品牌欄目的核心價值與學術生命之所在,而學術質量取決于所刊論文的質量,論文質量又來自作者的水平。因此,圍繞品牌欄目形成相對穩定的高端化和國際化的作者群就十分重要。因為一個欄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長久立足于學界的關鍵在于作者的學養以及由此而來的稿件質量。
一方面,要廣開門路吸納海內外知名學者的優質稿件,這是欄目保持學術生命強力的重要支撐;另一方面,要不斷發掘青年才俊的新說力作,這是欄目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這兩個方面是許多學報努力的方向,例如安陽師范學院《殷都學刊》的“殷商文化研究”欄目,自1984年創立至2011年的20多年里發文547篇,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成為其穩定的作者群。這些作者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著名甲骨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學報》“資源環境”欄目的作者群,包括100多位中外著名學者,其中有國務院總理、工程院院士劉洪亮、生態經濟學家王松霈、環境經濟學家潘家華、環境法學家蔡守秋、環境資源法學家汪勁、美國自然環境保護委員會委員王立德等。這些著名學者覆蓋了環境資源法領域近90%的高端作者。而整個作者隊伍則涵蓋了“20后”到“80后”不同年齡段,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曲阜師范大學《齊魯學刊》的“孔子?儒學?齊魯文化研究”欄目,1984年創設至今發文903篇,作者中的海內外著名專家有張岱年、任繼愈等幾十位以及他們培養扶持的學術新人如當年的李申、李炳海、楊國榮等年輕學人,如今都已成為孔子、儒學和齊魯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不少已是教授、博導或知名專家。欄目與作者群之間應該形成這樣一種良性互動關系:欄目辦得好影響大就會吸引有影響力的名流大家,而高端作者群又反過來提高欄目的影響力,二者互動可以最大化地實現學報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效益。在作者群的建構方面,社科學報要具有開放的胸襟和全球的氣度,努力做到名流與新銳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國內與國外結合。這樣,欄目就能保持長期性和可持續發展。
那么,如何吸引作者將高質量的論文投給某家學報的某個“品牌欄目”?學報界必須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優惠措施。其一,建立優稿優酬機制。雖然真正的學者追求的是學術境界,但優厚的稿酬畢竟是對其學問的社會價值的認可,對其或多或少地會有些潛在的吸引力,這樣,能最大限度調動作者投稿的積極性。因為做學問著實不容易,其中甘苦味,得失唯自知。江西財經大學《當代財經》的“理論經濟”欄目的名優稿件的稿酬是1000-2000元;《閩江學院學報》的“閩文化研究”欄目的特稿特酬最高是3000元;《鄭州大學學報》的“美學?環境美學”欄目面向國內外征集10篇左右對環境美學發展具有奠基性意義的重要稿件,每篇稿酬5000元。其二,設立論文評獎制度。如安陽師范學院《殷都學刊》設立“甲骨學與殷商文化研究優秀論文獎”,重獎有學術創建和貢獻的優秀論文;曲阜師范大學《齊魯學刊》擬設立年度學術論文獎,對孔子儒學齊魯文化研究的優秀論文予以獎勵。其三,實施欄目名家主持人制。為了高起點和高質量,許多社科學報的品牌欄目都設有主持人,均為著名學者。名家主持人的優勢在于可以利用其在學界較為豐富的資源、人脈和關系,吸納優秀稿件,確保欄目學術研究的深入和可持續性運作。其四,建立“欄目核心作者信息庫”。信息庫的建立,有益于及時跟蹤學者們的研究課題,把握學界最新發展動態。
二、依托優勢學科與研究機構
品牌欄目的可持續發展,除了向校外、省外、國外尋求優秀稿件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本校的學科資源和學術資源,做到“向外”延伸與“向內”挖潛相結合。每所大學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及其相關研究機構,學報欄目的設置一定要依托本校的這些學科資源優勢、學科研究優勢與研究隊伍資源優勢,這是欄目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和強力保障。
華南師大擁有教育學、心理學兩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點,有心理學和教育技術兩個國家重點學科;心理學有一個國家級教學實驗示范中心,一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度A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學/心理學論壇”欄目秉承“學術性、權威性、應用性”的辦欄宗旨,緊緊依靠學校的強勢學科。東南大學“藝術學”是其特色專業,目前是唯一的藝術學國家重點學科,《東南大學學報》“藝術學研究”欄目,也是依托學校的優勢學科和研究機構。這些大學的優勢學科、研究基地、創新平臺等,是其學報品牌欄目發展壯大的堅實后盾。
品牌欄目與優勢學科要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否則品牌欄目便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問題化與專題化的運作方式
品牌欄目若想不斷做大做強,一定要采取并堅持“專題化”和“問題化”的操作方式,即在問題意識的統領下,突出組稿的主題和重點,每期要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題或重點,形成專題特征,切忌如有些學報欄目的雜蕪、散亂,處于低層的自然和自發狀態。
清華大學《裝飾》的“特別策劃”欄目在這一方面表現尤為突出。《裝飾》的辦刊宗旨是“立足當代,關注本土”。其“特別策劃”欄目不以學科分類為標志,而以問題和專題為主導,從2007年第4期至2011年第12期,共推出57個熱點話題,特色鮮明。諸如設計倫理、中國制造、奧運設計、國家形象、哥特藝術、看世博、廚房的變遷、何為奢侈、玻璃青年、青瓷今生、城市細節等專題策劃,跟蹤熱點,提出問題,影響很大。
當然,專題化與問題化選題獲得稿件的時間周期長,組稿難度大,但相應的學術價值也大,影響力也大,因為它會產生強大的“集束效應”。社科學報品牌欄目的核心價值在于其社會效益和學術效益,而專題化與問題化的運作方式無疑會提高學報的整體質量和學術水平,實現“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高校社科學報質量高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則來自編輯主體的水平??梢哉f,編輯的文化意識、主體意識與綜合業務能力是決定學報質量的關鍵。因此,培養和塑造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和綜合業務素質的“文化學術型”編輯隊伍,是社科學報發展的主要任務和質量提升的重要保證。名刊要有名欄,名欄要有名編,而“名編”起碼應該是“學術型”專家與“文化型”雜家的結合。
一方面,編輯一定要努力成為社會科學某一領域的“學術型”專家,并對該領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具有相當的學術水平和研究經驗;另一方面,編輯還要盡可能成為博覽群書的“文化型”雜家。今日世界已經進入一個全球化的信息時代和文化知識的噴發時期,每天都有大量新的文化信息挑戰知識者的閱讀盲區。因此,編輯要立足東方、放眼世界,不但要具有傳統的文化知識,也要及時吸納相對新興的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占領學術高地,凸顯主體意識,引領學術方向,才能慧眼識珠,發現并刊登有價值的高質量社科學術論文,提高學報的學術質量和學術品位。
五、學術研討與文集出版的常態化
2004年10月,教育部頒布《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實施方案》,主旨在于加強高校社科學報專業化建設,突出高校社科學報的品牌效應,帶動高校社科學報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為此,全國高校社科學報都積極朝著“名欄”方向努力,紛紛采取切實可行的方略,成效顯著。其中,舉辦學術研討會和出版欄目文集便是常見的舉措。但學術研討和出版文集不能帶有非學術性的功利目的,并且要做到常態化。
一些社科學報圍繞各自的品牌欄目積極籌劃,主辦、聯辦或協辦一些重要的學術會議,推動品牌欄目的持久建設。譬如《齊魯學刊》為使“孔子?儒學?齊魯文化研究”欄目可持續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常與其他學術團體聯辦研討會,如1989年的“孔子儒學與當代社會”學術研討會;1995年的“儒家倫理與21世紀社會道德”討論會;2006年的“儒學與現代化問題”、“儒學與實學”國際研討會。學術會議不僅能擴大欄目的國內外影響力,還可以為欄目提供優質稿源。
除了舉辦學術會議,一些社科學報還對其品牌欄目刊發的論文進行精選,予以出版。例如《濱州學院學報》編選“孫子研究”欄目的文章,出版了《名家論孔子》《兵法經營學縱論》兩書;《閩江學院學報》將其名欄“閩文化研究”精編為《閩文化的前史今聲》《閩文化的人文解讀》《閩文化的歷史思辨》三書。這些專題}生質的學術文集,集中為研究者提供本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與信息。如果說圍繞“欄目”舉辦研討會,可以不斷激發研究活力,把握最新學術動態,那么出版文集可以延伸品牌欄目的學術影響力,使其社會價值最大化。
[論文摘 要]在國際貿易人文化發展這種重要趨勢的背景下,研究其對未來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諧社會的構建所帶來的影響有著重大的意義;探討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把轉變貿易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應對貿易壁壘列入“人文貿易”的系統化研究范疇,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貿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內涵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世界經貿的變化和發展,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正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悄然形成,即貿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貿易)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它通過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貿易與環境”等問題納入wto新一輪多哈發展議程,使國際貿易活動不僅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問題,而且關注人類發展中的社會問題。
在傳統人文主義的影響下,國際貿易的指導思想以謀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利益和對物質財富的最大限度占有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義理論,還是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和h-o原理都只是重視貿易的總量,很少顧及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導致人類發展與自然發展的對立,使人類社會在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生態失衡、貧富分化等。
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從根源上改變了傳統人文主義思想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錯誤價值導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地將可持續發展寫入前言,作為一個重要宗旨,這是對gatt宗旨的重大發展。在發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牢記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目標,是著眼于全球的長遠利益和子孫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時期生產與貿易的發展,而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以至從根本上動搖國際貿易的基礎,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從gatt對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演變成wto對世界資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尋求的人類對資源利用能力的擴大主要表現在對資源利用質的提高,而非對資源利用量的擴大;從更深層次上講,也是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的體現,是貿易人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國際貿易理論基礎的動搖
第一,對指導國際貿易理論價值取向的哲學思考。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現代經濟學基本的核心假設,是現代經濟學產生、發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與起點。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并能做出理性決策的假設基礎之上?,F代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在國際貿易內形化的新價值取向。人文貿易的哲學基礎現代人文主義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人文主義關注人的發展與完善,強調人的價值和需要,關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并且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實踐這種價值和意義的精神。其哲學價值取向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是完全不同的,對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出嚴重挑戰。
第二,對傳統自由貿易能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質疑。關于自由貿易可以改善經濟福利的論斷是經濟學中最古老和最廣泛接受的原則之一。它在構造國際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單一市場地區,如歐盟和wto)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自由貿易理論論證的條件假設中都沒有把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的負面影響計入生產成本。沒有考慮環境成本的“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其實是一種“虛擬”、“現時”的增長,其增長的背后忽略了“現實”、“延時”的補償成本,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帶來的財富和福利的損失,傳統的自由貿易會增進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長的結論實際上可能站不住腳。
(二)國際貿易人文化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挑戰
隨著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如何協調環境與貿易的關系,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許多基本原則提出了挑戰。如生產過程和方法(ppm)問題和雙重環境標準的爭論對現有國民待遇原則提出了質疑;環境補貼和與環境成本內在化有關的生態傾銷問題使得人們重新思考公平貿易原則;發展中國家在保護環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發展,將從新的角度思考兩者的協調問題。
三、建立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初步探討
(一)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目標
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必須以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促進對外貿易的人文化發展。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應與人文化發展方向內涵是一致的。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應跳出傳統意義上的片面追求貿易額的“可持續”增長,而是在關注貿易總量的同時還應關注貿易的實際質量,從以物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到以人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從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續發展到追求長期綜合利益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審視對外貿易效益來源,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外貿的增長方式,必須重新審視外貿效益來源。首先必須建立人文貿易的評價體系,在衡量外貿效益的經濟指標體系中增加生態指標和社會指標,客觀評估外貿對國家經濟、生態、社會帶來的整體影響。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外貿效益的來源,對資源投入與貿易收益嚴重失衡的產業進行技術革新,減少其負外部性,促進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外貿收益的現實增長。
第二,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建立貿易與環境的有效協調機制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加強貿易與環保法規、政策的協調,充分考慮貿易政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及環境政策對貿易的扭曲代價,實現貿易與環境的雙贏;其二是建立人文貿易措施保護體系,推行綠色貿易行動計劃,合理建立中國產品綠色標準體系,既可以增加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產品的實際競爭力,又可以實現以人為本,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的保障體系。
第三,構建應對國際貿易“人文壁壘”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國際貿易的人文化發展伴隨著“人文壁壘”的產生,為了防止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需構建相關的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對人文貿易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壘”的變化因素進行監測、識別、評價、預測、預防控制并及時矯正不良發展的趨勢,以保證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健康發展。
參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喬治.經濟倫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美]馬克a盧茲.經濟學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論文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生態建筑 自然資源 再生資源 能源
持續一詞來源于拉丁語,意思是“維持下去”或“保持繼續提高”??沙掷m發展的概念來源于生態學,針對資源與環境,可以理解為保持或延長資源的生產使用性和資源基礎的完整性,意味著使自然資源能夠永遠為人類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而影響后代人的生產和生活。
可持續發展思想源于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及關注。其產生的背景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人類已不同程度地嘗到了環境破壞所帶來的苦果。例如全球氣候變暖、沙塵暴、赤潮、嚴重水災等等??沙掷m性由三部分組成:使用可再生資源的速度不超過其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的速度不超過可再生替代物的開發速度;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過環境的自凈容量。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边@個定義表達了兩個觀點:一是發展的觀點,人類要發展,尤其是窮人要發展;二是發展有限度的觀點,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觀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核心思想是關注各種經濟活動的生態合理性。與注重生態的建筑設計理論相關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是:①可持續發展需要審計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減少損失、杜絕浪費,并盡量不讓廢物進入環境,從而減少單位經濟活動造成的環境壓力;②可持續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同社會進步相適應。而社會進步是以自然資源為基礎,同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減少自然資源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資源再生速率;③可持續發展承認自然環境的價值。這種價值體現在環境對經濟系統的支撐和服務方面,也體現在環境對生命系統的不可缺少的存在方面;④可持續發展的實施強調“綜合決策”和“公眾參與”。
綜上所述,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特別從生態系統環境和自然資源角度提出的關于人類長期發展的戰略和模式。它特別指出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長期承載能力對發展進程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對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性??沙掷m發展的概念從理論上結束了長期以來把發展經濟同保護環境與資源相互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并明確提出了它們應當是相互聯系和互為因果的。也是可以統一、協調的。
關鍵詞:流域 水資源 可持續
日前,本站嘉賓訪談欄目約請了劉樹坤教授,他就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應當注意的問題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這是兩個非常重要,又非常大的問題,國內的許多專家和學者傾注了多年的心血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我認識的專家中許多人把一生的精力潛心于南水北調工程研究,終于看到了南水北調工程的開工,與他們相比我沒有更多的發言權,因此只是作為一個研究者、觀察者來談一些看法。由于問題太大,無法細談,只能就一些重要觀念略抒己見。
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首先要理清它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沙掷m發展的觀念是被普遍接受的新觀念,它是在充分總結了20世紀后五十年人口膨脹、發達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對地球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的現實經驗,對人類社會發展提出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但是,作為一種理論它還是很不成熟的,盡管已經發表了相當多的論文,可供操作的成果很少。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我們水行業為了支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的,在可持續發展理論沒有進入成熟階段之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也只能停留在觀念階段。但是,由于水資源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導下提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非常有遠見的。
可持續發展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實現社會經濟、人口與資源、環境、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前一階段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很多省、市都制定了各自的可持續發展規劃,但是都是很難操作的。目前流行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最大的問題是普遍忽略了“流域”的概念,我認為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流域為“單位”,離開流域的大背景談行政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缺少必要的邊界條件和制約條件。我認為目前要解決好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首先要解決好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大力強調流域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因為:① 流域是天——地——生大系統的基本單元,具有明顯的獨特天象(天文、氣象等)、地象(地形、地質、土壤等)特征,以及由此決定的生態特征;② 流域除了具有上述的自然特征之外,經過長期的流域內生活人群與流域自然條件(特別是水、土等資源條件)的相互作用,還形成了流域獨特的人文特征和經濟特征,即社會特征。③ 對大多數流域來說,水資源往往成為流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條件,面臨水資源不足、水域污染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流域的水文特征、自然特征、社會特征都會直接影響到流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流域是客觀的存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需要我們重新考慮流域在現代社會的重要地位,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指導我們的流域管理工作,發揮流域水資源科學管理對流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服務功能。
第二個問題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缺少定量的分析模型。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生態等五項考核指標之間,在定量上如何評價和把握是否在協調發展的范圍之內。其中社會人口、經濟的發展是主動因素;資源、環境、生態等三項是被動因素。對被動因素要研究它們的承受能力,人口和經濟的發展不能超過它們的承受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生態承載力。需要強調的是三項承載力的計算也必須以流域為單位,首先評估流域的三項承載力,再以此為背景分析流域內某一地區的承載力。由于現代流域具有相當的開放性,在考慮流域的資源承載力時,還要考慮與流域外的資源交換條件。關于流域三項承載力的研究還剛剛開始,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深化,其中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正確把握“人與自然的協調”和“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等重要概念。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究竟要保護到什么程度?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同,三項承載力的評價結果也不相同。在這方面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還比較大。一般來說還存在著重視人類自身的需求,輕視其他生物的需求;重視社會經濟的發展,輕視對環境的改善。這恰恰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
第三,發揮水利行業的主動性,抓緊研究以流域為單位的可持續發展理論,主動參與,制定以提高流域安全度、舒適度、富裕度為目標,以流域國土綜合整治為基礎的流域可持續發展規劃。同時制定相應的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協助各省、市制定與流域可持續發展規劃,協調地方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提高流域管理機構在流域可持續發展中的參與、協作、服務、指導作用。最近我提出了“以流域為單位,流域——區域——地域相協調的三層次可持續發展理論”,就是為了突出強調流域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加大社會經濟的調整力度,形成節水社會、控制水域污染、加緊流域生態修復。在水資源十分緊缺的地區,如何保障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需的環境用水和生態用水是非常困難而又十分迫切的問題。作為我們水利行業應當抓緊研究,盡快制定相應的法規和保障措施。同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的實現需要有全社會廣大民眾的參與,加強宣傳,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活動,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將公眾參與制度化,滿足水資源利用過程中居民的多方面要求,接受公眾的監督,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關于南水北調,經過多年的激烈爭論,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經過充分的協商,國家已經做出了實施南水北調的決策。對于過去有過爭論,現在已經決策了的問題,就不去談了。還有些問題,目前還在進行研究或討論的過程中,如南水北調工程的水價和調度管理問題,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自然會有合理地解決,不是什么大問題。我在這里還是想談一下與流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有關的問題。
第一、 我們應當用什么樣的心態來看待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的北方廣大受水區域,目前實際上已經處于不可持續發展的狀態,特別是廣大的華北平原,長期靠超采地下水來維持區域的經濟發展。包括深層地下水大幅度下降,地區的生態環境持續地惡化。這固然是由于區域水資源不足使然,然而在過去的發展中、經濟結構不合理、水資源的浪費,超出了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也是重要的原因。在今后如果不解決受水區域自身存在的問題,過分地依賴跨流域調水,即使可利用的水資源量增加,也難以實現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不能以為調水成功就解決了大問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還必須首先解決本地區的節水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減少社會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使受水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南水北調工程調來的是救命水,要充分作好用水計劃。
南水北調工程完成后,受水區域的缺水問題將得到緩解,必然會推動區域的經濟發展,并有可能刺激耗水產業增長。這樣就有可能在短期內出現新一輪的水資源危機,耗巨資興建的南水北調工程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只不過是刺激了一下受水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依然是處于不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從根本上說,受水地區出現不可持續發展的狀態是社會自己本身的問題,調水解決不了社會機制本身的問題。在受水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很多地區水源嚴重污染,飲用水質威脅居民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首先把調來的水作為救命水,優先滿足生活用水和城市用水。特別是中線的優質水,要用到最恰當的地方。如果作一個比喻,目前的受水地區可以比作是一個不健康的人,自身功能失調,而南水北調工程可以比作是輸液管,在需要的時候適當輸液可以幫助恢復健康,但是如果將輸液當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則永遠不能屬于健康狀態。
把南水北調的水比作救命水,一方面說明它的重要性,在受水區域出現水危機時,調水可以緩解危機,保持社會的正常運行和穩定發展。另一方面由于調水的成本較高,而且水體的物理、化學、生物特征與受水地區的原有水體有所差別,還很難普遍地用于改善受水地區的生態環境,但是調來的優質水可以替換等量的城市用水,這部分水可以考慮優先用于改善生態環境。由于調水的重要性和高成本,在調水和用水過程中必須注意水的保護,防止浪費和污染,首先要作好用水和水資源保護計劃。
第三、 用調水的契機作好受水區域的生態修復規劃。
南水北調的受水區域主要在黃淮海大平原,在近半個世紀的開發中,成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心,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由于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美麗、富饒的華北大平原的生態環境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而且生態環境的修復不僅需要一定的水資源,還需要有較長的時間。南水北調無疑給華北大平原的生態修復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增加受水地區的水域和綠地面積,減少沙塵、增加濕潤性,提高人居環境的舒適度,逐步地增加生物多樣性。作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實現這樣的基本生態環境目標應是起碼的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今后的用水計劃中如何通過節約用水保障生態環境用水量,仍然是最重要的課題。但是在華北大平原地下水嚴重超采的現狀條件下,實現這一目標的困難也是相當大的。而且,很多人認為在水資源如此緊缺的條件下,談論保障生態環境用水是不現實的,從眼前的利益出發這種看法無可厚非,但是從流域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來看,這種觀點又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即使在實現了南水北調的情況下,也還是要以調整為主調,適當地抑制社會的用水需求,優先改善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步實現流域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我再概要地總結一下我的主要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