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30 12:24: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智能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字:建筑智能化系統給排水工程設計理論探索
1、與之有關連的給排水工程
一般來說,以下給排水工程應接入該大廈的建筑智能化系統:
1.生活水系統
1)水泵的編號、狀態(工作、備用、故障);系統的壓力;水池及水箱的水位;
2)變頻調速泵的頻率、工作壓力;
3)系統的簡圖及主閥狀態;
4)各用戶水表的讀數。
2.熱水系統
比照生活水系統,增加所有換熱器的有關參數,以及系統的溫度、熱媒消耗等。
3.循環冷卻水系統
同生活水系統,增加冷卻搭的有關參數。
4.消防水系統
將消防泵的編號、狀態,所有報警訊號以及聯動控制全部接入FA系統。
5.客房故障、水池、水箱缺水報警等
6.排水系統
2、設計的程序與配合
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與通常的民用建筑工程在設計的程序與階段上有較大的不同。一般應按用戶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施工深化設計等3個環節,依次分步進行。
1.用戶需求分析
這是整個工作的基礎。同樣是智能化系統,依據建筑物功能、性質、建筑資金、業主的不同表現極大的差異,最后反映在耗資規模上,差別也很大。一般來說,大型高檔的公共建筑(商場、酒店、寫字樓),需綜合考慮各承租戶的需要,尤其要重視招商本身的需要,應具備較齊全的功能。而比較單一的建筑(如銀行、郵政、出版、政府機關)則多有所側重。此階段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使用功能與實際需要這兩個關鍵,切忌脫離實際提高標準。對給排水專業設計人員而言,吃透業主的宏觀想法,然后再一起理出對給排水工程的具體要求至關重要,這也是此項工作中較為困難的一步。
2.系統設計
這要由相應專業設計人員來完成,給排水設計人員只是按常規的設計工序管理進行專業間配合(即提資、反饋的反復、交叉過程)。如果智能化系統的設計是與上建設計同步進行的,系統設計應在初步設計階段完成。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比主體工程滯后較為多見,導致某些工程的局部不盡人意,這雖屬難免,這樣的事當然少一些更好。
3.施工深化設計
與主體工程的設計不同,施工深化設計工作由系統集成商來完成。
建筑智能化系統涉及計算機、通訊、廣電、公安、環保等領域,許多硬件、軟件直抵發展最迅猛的那些高科技領域前沿。技術更新快,設備更新更快。一些工作的主導專業已是一種相當模糊的概念。在這些地方,許多相關的專業公司比之尋常按傳統模式組建的設計院(建筑設計院或專業設計院),與科技市場的聯系更密切,因而在人員、以及最新技術和信息的擁有上有著明顯的優勢。因此,施上深化設計應由系統集成商來編制。但建筑智能化系統從屬于主體工程,必須與主體工程的形象、性能協調一致,所以系統集成商應在該上程的原設計單位的指導下進行此項工作,該設計單位對該工程總體負責。
上述三個環節中,給排水設計人員的工作重點在第一、第二個環節。給排水設計人員應對給排水工程中的工程目標、信息采集點、聯動控制點的設置及其硬件的選用、安裝負責。
智能化系統另一個重要的組成是結構化布線,它擔負著語音、數據、視頻傳輸的重任。這是所有智能大廈唯一共同之處。但結構化布線并不受給排水工程所制約,給排水設計人員不必過多考慮。
3、智能化建筑對給排水設計工作的影響
總的來說,在建筑智能化系統中與給排水工程有關的地方并不多,但對給排水設計工作而言,有沒有可能利用建筑智能化系統已具備的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網絡來推進一些新的工程目標、或用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來實現傳統的工程目標?且試舉幾例:
1.利用程序控制管理蓄水他的進、出水。
1)進水
傳統的方式是用浮球閥(或液位控制網)來控制,當池內滿水時自動關閉進水。此類方式有阻力大、動作頻繁、易磨損、漏水量也大等弊病,頻繁的維修使用戶不堪其苦。
在大廈內已有BA系統的條件下,用電動閥門與水池內的液位裝置來取代浮球閥,實現程序控制是合理而簡單易行的(為確保工作可靠,還可再增設1個水池滿水報警)。
2)水池出水
同理,水池出水也可利用程序控制來管理。生活、消防水池通常合并設置,為了保證消防水量不在平時被動用,常常用抬高生活泵吸水管的作法。此作法也有一些弊端:死水區水質容易變壞;低水位時吸水喇叭口附近形成漩渦從而帶入空氣,致使水泵工作失穩,以及造成氣蝕;此外,在泵房的豎向布置上也帶來一些麻煩。如利用程序控制來管理,使池內水位降至某一定值時生活泵自動停止,上述弊端即可根除。
2、新的給排水工程目標
1)優化變頻調速供水裝置的工作
作為一項節能技術產品,恒壓變量變頻調速供水裝置在國內已得到廣泛使用。由于其壓力傳感器設置在靠近水泵的壓水管上,致使裝置實際取得的節能數量大大低于節能的理論值。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一種方式是開發、研制新一代變壓變量變頻調速供水裝置,使水泵的工況點貼近該給水系統的管路特性曲線運行;另一種較簡單的方式便是將壓力傳感器的安裝位置挪至該給水系統的最不利點,這樣做系統雖則是恒壓運行,實際上已扣減在非額定流量條件廠虛擬的水頭損失,對水泵而言己實際變壓變量供水,從而使節能效果向理論值大大靠近了一步。
在智能大廈內,利用智能化系統的網絡和技術幫助上述目標的實現,同樣是合理而簡便的。
2)自動收費管理
辦公自動化系統是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多種自動收費管理的軟件,我們沒有理由使水費的管理置于自動收費管理之外??谇?,國內如寧波水表廠已研制出LXWJ-16流量集中檢測儀,可以實現遠程計量。但由于微機在線動態測量和對物理過程進行監控以及圖像、語音處理,都只能識別和處理數字量。因此,上述模擬量必須經過A-D轉換才能實現被控對象與CPU之間的信息交換。此外,在我們所討論的特定環境,還必須能通過信息插座,結構化布線系統將信息傳輸到計算機,因此,這方面還有些工作要做。
給排水專業應當重視此項工作,工程上的這種需要已趨明朗,數碼遠傳式水表一旦推向市場。將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層建筑“水表出戶”的難題(改為“抄表不必入戶”)。
關鍵字:建筑智能化;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ore developed c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more stringent, s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intelligent support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city. This article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idea of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cas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the future, providing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中國分類號:TU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標號:2095-2104(2012)03-0001-02
建筑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資源和載體,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可以說建筑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折射。當前,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建筑智能化越來越收到人們的關注。而本文就從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現狀出發,探討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今后建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一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現狀
智能建筑指的是通過對建筑物的結構、服務、系統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最優化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具有舒適、高效和便利的生活建筑空間。我國的建筑智能行業近幾年來實現了高速的發展,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億元之后,每年都有20%的增長態勢,下面本文就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論述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現狀。
(一)建筑智能化發展規劃存在問題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因此說在施工之前,前期的規劃設計至關重要,這對于今后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規劃中,由于缺乏能夠承擔建筑智能化發展規劃的設計人員,導致建設目標不明確的情況出現,智能系統得不到優化,技術得不到改進,影響了建筑智能化的長遠發展。
(二)智能建筑在施工中存在一些問題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的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其中設計到很多學科的內容,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施工人員要掌握好各種技術知識才能夠確保工程的質量。雖然建筑智能化發展的速度快,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首先表現在管理欠缺上,智能建筑中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不僅會影響建筑智能化行業的健康發展狀況,同時也會對建筑智能化行業的發展效益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說管理至關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管理還是存在一些漏洞,造成建筑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競爭無序的情況;其次是對技術的研究和軟件的開發力度不夠。建筑智能化的施工需要依靠先進的技術支持,同時由于建筑智能化自身的發展需要,還需要注重相關軟件的開發,這樣才能夠實現建筑和智能的完美結合,但是目前的智能建筑發展過程中,對這一環節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施工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最后施工中的問題表現在設計與計劃相脫離。在智能化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業主往往會對施工的過程做詳細的計劃,制定完善的目標,但是到了實際的設計中,往往會出現與計劃不相符的情況發生,設計者不根據實際的投入和需求進行智能系統方案的制定,二是盲目的追求先進的規劃,最后造成計劃和設計的相背離,影響了建筑智能化的發展。
(三)建筑智能化需求不合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建筑智能化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一批從事智能建筑的專業人員也逐漸多起來,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智能化需求不合理的情況,往往是片面的追求高標準而造成工程的浪費,工程的質量也得不到保證,智能化系統不能夠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二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建筑行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智能化建筑也成為當今最有發展潛力的,在建筑行業也成為主流的發展方向。上文論述了目前情況下我國建筑智能化發展的現狀,下面本文就針對現狀分析建筑智能化今后的發展趨勢。
(一)實現技術發展與生態環保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在經濟得到發展和建筑業實現繁榮的過程中,必然會帶來生態的惡化和環境的破壞,因此說在今后建筑業發展的過程中,在保證建筑智能化的同時,實現其發展和生態環保理念相結合,實現綠色建筑的發展。所謂綠色建筑,就是綜合的運用當今生態學和建筑學的知識,綜合其他的科學技術成果,把建筑住宅區域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型的活動范圍,為居民提供一種自然氣息濃厚,生態環境良好,生活舒適和諧的環境。綠色生態建筑是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與智能建筑的發展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說,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與生態環保建筑相結合,在建筑設計上既體現出智能的優勢,有能夠充分展現出生態的理念,這是今后智能建筑發展的大趨勢。
(二)大力推動建筑智能化結構和材料的發展
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除了要與綠色生態環保理念相結合,還要推動系統結構的升級和新型材料的更新發展。例如可以進行修復混凝土的應用,即在混凝土中加入裝有樹脂的空心纖維,當結構的構件超過標準出現裂縫時,里面的樹脂就會自動流出進行粘合;再如智能化平衡結構的應用,使建筑物的結構趨于平衡;光纖混凝土也是新型的材料,將其應用在建筑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監視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情況,顯示出結構的安全性能和程度。由此可見,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向著高科技和新材料的方向發展,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適當的擴大區域范圍,使智能化建筑涵蓋醫院、社區、公共場所等因素,使我國的建筑智能化朝著智能化小區和智能化城市的方向發展。
(三)智能化建筑將實現無障礙發展
在當前建筑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制約了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涉及到多種復雜的機構和環節,管理不善將會造成程序繁雜,浪費時間,也會對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制造一定的障礙。隨著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變革,今后可以將建筑智能化的系統作為一個統一的系統進行管理,促進了系統內各項業務的發展,例如在建筑智能系統中,能夠預見消防服務業、物業管理等,其他的項目也都能夠得到升級管理,這是今后建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也是能夠很快實現的目標。
(四)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體系結構將會得到升級
建筑智能化的系統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實現信息采集和傳輸的工具,因此說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帶動建筑智能系統的優化升級。隨著經濟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都在飛速的發展,最為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基礎,它們的技術提升能夠為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優化實現更廣闊的提升空間。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利用技術構建統一的信息平臺,建立起多個系統的服務體系,使得系統擴展到整個建筑社區,這樣不僅能夠發揮技術的優越性,還能夠避免重復投資,提高效益,這也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結束語: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信息化已經成為今天的發展趨勢,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建筑智能化的發展,也成為當今建筑行業的發展主流。本文就以此為出發點,探討了在目前情況下建筑智能化發展的現狀,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論述了今后建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希望本文的論述對于今后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促進我國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為其發展開創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葛紅 劉雪峰 建筑智能化存在問題以及改善對策分析 中國住宅設施,2009年第09期
[2] 晁東 王復軍 淺析建筑智能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建材與裝飾·下旬,2011年第10期
[3] 傅偉航 建筑智能化存在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中國房地產業,2011年第10期
【關鍵字】智能建筑項目管理新問題
中圖分類號: TU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智能建筑項目管理內容
建筑智能系統由多個不同性質、不同功能的系統組成.各系統之間又屬于不同的技術領域,對應的管理部門也不同。如,安保系統屬于公安部門管理,消防系統屬于消防部門管理,有線電視系統又屬廣電部門管理,所以建筑智能系統足一個比較復雜、牽涉面較廣的綜合性技術工程,其工程的總包管理既不同于土建總包管理。又非一般意義上的系統集成,它集多種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集成)設計和工程管理,又需密切保持與土建、裝飾、機電安裝等工程的配合。在具體的智能建筑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智能系統建設基本程序,將工程項目管理劃分為以下內容:
(1)項目工程及采用的技術定位;
(2)編寫設計需求書及初步設計總體方案意見;
(3)設備選型;
(4)工程招標文件(對設備、系統供應商編制;
(5)對設備、承包商招標及選擇;對系統供應商的資格、業績審查;
(6)系統設備技術及商務文件評審;
(7商務談判、合同簽約;
(8)詳細深化設計;
(9)執行合同,進行工程協商。包括協調:a.總承包商與設計院;b.總承包商與設備供應商;c.總承包商與分包商;d.總承包商與土建總包單位;e.總承包商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關系。
(10)工程管理。包括:a.審查設計施工圖;b.審批承包商的施工組織設計等;c.監督簽訂分包合同、設備訂貨合同;d.監督設備及材料的交貨驗收;e.監督設備安裝、調試、系統聯調;f.解決工程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審批設計變更及工程洽商;g.檢查監督施工質量、進度;h.單臺設備及系統的凋試、驗收、試運行;i.系統驗收,簽發驗收合格證書;j.竣工圖、竣工文件及系統軟件的歸檔。
二、智能建筑項目管理中的新問題
1、工程施工管理
(1)協調工作至關重要。目前智能化系統的安裝施工常采用總、分包或分別承包的方式實施,因此有序地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極為重要。要正確處理好總、分包商之間以及各承包商之間的技術、組織關系,盡量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人為干擾,減少和消除因施工配合問題帶來的矛盾或返工,以保證承包合同的正常履行,達到確保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的目的。
(2)組織好施工圖設計的交底工作設計交底前,各承包商應認真細致的進行閱圖審圖工作,及時發現圖紙中的差錯和問題,弄清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施工范圍和安裝形式,盡量通過設計交底提前解決潛在的問題,以減少和避免施工中因設計變更而造成的返工和浪費。
(3)重點控制電氣設備及系統的調試工作對弱電系統的施工監理與驗收,不但須執行國標《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而且應執行有關專業標準規范,如消防系統,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驗收規范》(GB50166-200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05》,且其設計方案與竣工驗收均應通過當地有關主管部門的審查和同意。
(4)及時安排技術培訓工作一般在系統調試前,集成商即應對業主選派的技術人員進行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如果有必要,培訓工作可以在集成商的境外培訓基地進行。在系統調試或試運行時,這些經培訓的技術人員應參與其中,以掌握系統的運行特性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策。項目管理人員應根據具體情況編制詳細的分期分批的培訓計劃,培訓計劃應能保證各專業系統的培訓時間不發生沖突,而且場外培訓均應在系統調試前結束。
2、智能化系統和設備采購招標
(1)招標時間和順序
除已建成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統改造之外,一般新建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設備和控制系統的采購招標時間均應提前進行。根據實際情況不同,比現場施工安裝開始時間要提前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不等,比如電梯、中央空調主機等設備一般須提前半年向廠方訂貨。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大型機電設備必須根據訂單要求單獨生產,需要一定的制造周期,另一方面是由于各承包商之間充分協商配合的需要,如機電設備制造商與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供應商之間的技術協調與支持,以及機電設備制造商與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供應商的深化設計與設計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等。如果沒有及時安排智能化設備與控制系統的采購招標,使得設備的生產制造和各方的技術協調配合時間不足,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2)投標者執業資質
由于智能化系統的安裝施工要求各專業系統做出深化設計,因此項目管理人員在采購招標時必須特別關注投標者的執業資質。在1 9 9 7年以前,這一直是困擾項目各方的~大問題,對于國外的系統集成商尤其如此。因為系統集成商或子系統集成商缺乏設計資質,其深化設計圖紙不具有法律效力,而設計單位沒有義務做深化設計,為了避免承擔責任,也不愿意在集成商的深化設計圖紙上加蓋本單位的出圖專用章,給業主的項目管理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1 99 7年建設部出臺了《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系統集成專項資質管理暫行辦法》和《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系統集成執業資質標準(試行)》,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項目管理人員所要做的就是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提出投標者所應具各的相關資質。
(3)技術人員培訓計劃
智能建筑中眾多的機電設備和智能化集成系統和子系統的控制和管理,對未來的物業管理人員提出了更多的技術要求。因此項目管理人員在采購招標時必須充分注意投標者的投標文件中是否包括為業主方提供必要的人員培訓,并注意培訓費用是否包含在標價內。當然也可以在招標文件中就明確要求投標者的投標報價中包含技術人員培訓計劃和費用,或者與中標者在簽訂承包合同之前協商確定培訓計劃和費用。
三、加強智能建筑的管理實施的重要途徑
1、全面的系統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基礎。系統設計是在方案審批后進行,是方案設計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過程。一般應與建筑主體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步進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特殊性,建筑主體設計單位不可能按習慣施工圖的深度繪制出詳細的建筑智能化系統的施工詳圖,只能繪制出介于現行初步設計和施工圖之間的技術設計圖紙。
2、嚴謹、合理的方案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關鍵。方案設計必須以需求分析為首要依據,必須針對建筑的具體要求做出符合該建筑物要求的、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方案。設計必須多元化和個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決方案?,F實中,設計初期業主以至建筑師基本不考慮或很少考慮智能系統的要求,甚至結構主體已經完工的條件下去考慮建筑物的智能系統要求,如此格局,當然只能引出一系列不合理結果。因此,建筑師和各專業工程師之間必須緊密配合,才可能創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
【參考文獻】
[1]魯艷.吳鳳玲對智能建筑的思考[期刊論文]-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5)
[2]孟艷蘭.戰立軍.李英武我國建筑物智能化現狀及有關問題探討[會議論文]-2000
關鍵詞:華東智能建筑優勢WTO挑戰
一.華東地區智能建筑的發展概況
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智能建筑市場(包括大廈及小區)啟動早,市場大,今后將有更大的發展,是WTO以后國外企業必爭之地,也是國內企業必爭之地。由于華東地區資金雄厚,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上海已新建智能大廈四百多幢,智能小區二百多個。其中已建成的優質工程有上海博物館、金貿大廈、上海期貨大廈、久事復興大廈等號稱上海智能建筑“四大天王”,新建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大劇院,上海科技城也都聞名天下。江蘇省迄今為止已建成智能建筑二百余幢,小區一百五十多個;南京中信大廈,總醫院新病房大廈及江蘇省政協大廈都為優質工程。聚福園、天地小區是建設部小區示范工程。
浙江人杰地靈,是我國東南沿海技術和經濟發達地區,也是一個建設大省。1997年建成使用的浙江日報社大樓,在浙江省首次開通了樓宇自控系統,堪稱是浙江省第一座達到3A配置的智能化大樓,從而揭開了浙江省智能建筑建設的序幕;1998年建成的浙江省外經貿聯建大廈和華浙廣場都是代表當時浙江省先進水平的智能建筑,其中華浙廣場還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建設部組織的優秀智能建筑評選活動。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智能化大樓主要有浙江世界貿易中心、杭州電力調度大樓、浙江省建行大樓、杭州鐵路新客站、浙金廣場、杭州五洲大酒店、浙江省商檢大樓等約90余座,主要集中在杭、寧、溫地區。
二、入世對中國智能建筑業的要求
我國已加入WTO,進入WTO意味著我國經濟完全融入國際化市場,必須遵守WTO的原則和規定。根據WTO協議市場準入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將使我國智能建筑技術面臨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劇烈的市場競爭。而我國現行的建設事業政策法規和行業管理體制與WTO的規則和國際通行模式存在較大差異,調整改革完善現行體系和體制的任務相當艱巨,形勢緊迫。
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必將對各種建筑,尤其是辦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僅對新建的辦公樓,而且對量大面廣的已有的辦公建筑的改造也帶來了智能化需求。
WTO對我國智能建筑要求具體表現在:
1.根據《建筑領域加入WTO后的對外承諾》,我國加入WTO后五年,允許外商成立獨資企業,取代外商在我國現有的辦事處機構,他們可以直接在我國簽定內貿合同,從而使產品和工程質量有了進一步的保障。
2.按WTO取消數量限制和關稅減讓原則,我國將降低對外市場準入程度,屆時會有更多智能建筑產品和系統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為我們提供更大的選擇余地,并得到更多的實惠。
3.隨著國外企業參與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競爭,他們會把國外成熟的管理體制、規范的運行程序和操作技巧帶入中國,有助于提高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整體水平。
三.華東地區優勢
1.學會健全,學術活動活躍。
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溫伯銀總工為首的上海專家,在全國率先于1994年成立上海智能建筑工程研究會。這是全國第一個智能建筑學會組織,成員有高校、設計院及企業技術人員幾百人,它集中了上海智能建筑界科技精英。在組織報告會、展覽會(上海歷屆智能建筑大型展覽會)、驗收評估上海甲級智能化大廈(如上海久事復興大廈等)起了巨大作用。溫總和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正副會長)的貢獻已載入中國智能建筑歷史,功不可沒。以陳眾勵、瞿二瀾、趙濟安、王東偉高工及上海大學趙哲身教授等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專家已經成長,在國內也有較大影響。
1996年,以南京建筑工程學院(現改為南京工業大學)建筑智能研究所、江蘇省建筑設計院及東南大學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在國內也是較早成立的智能建筑學術組織,成員有二百多人,每年舉辦學術年會,奉行“技術開放,市場開放”方針。常年舉辦學術報告會及國內外廠商新產品報告會。自辦了省內雜志《智能建筑信息》。
2001年以浙江省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雖成立時間不長,但青年一代學會領導骨干力量成長很快,成員已發展到幾百人。在組織浙江省智能建筑報告會、展覽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編寫出臺智能建筑標準。
1995年上海市出臺智能建筑設計標準(DBJ08―47―95),它是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內部標準修改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智能建筑標準,為全國規范智能建筑設計市場起了示范與指導作用。2000年在建設部領導下,以溫伯銀總工為首的編制組率領團結全國專家編制出臺了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開創了中國智能建筑新紀元,填補了空白。評審專家認為該標準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
1998年,在江蘇省建委領導下,在溫總關心指導下,江蘇出臺了江蘇省建筑智能化設計標準(DB32/181―1998),1999年獲得建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9年又出臺了三個標準:
(1)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檢測規程DB32/365―1999
(2)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實施及驗收標準DB32/366―1999
(3)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評估標準DB32/T367―1999
構成了整套標準,促進了省內IB的發展;2001年中信實業銀行南京分行大樓(28層4.2萬平方米)通過檢測驗收與評估獲得江蘇省首幢甲級智能化辦公大樓稱號。
3.撰寫論文、編寫著作,成果豐厚。
1995年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首先匯編出智能化建筑論文選,其中溫總、瞿二瀾、趙濟安高工等論文在國內影響很大,開創了全國建筑建筑論文的先河。1996年上海華東設計院溫總為首的編寫組又出版了大型經典著作―《智能建筑設計技術》。目前正在修訂將出第二版。上海舉辦了歷屆高水平智能建筑報告會,如中國超高層建筑技術研討會具有國際影響。
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等編寫出版了《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與工程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6)以及《智能化大樓的建筑設備》(中國建工出版社1997.11)。
上海九海金獅物業公司諸建華總經理在總結上海久事復興大廈興建及物管經驗與陸偉良教授合作于2002年8月編寫出《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一書(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建筑設計院楊紹胤教授級高工先后編寫出二本著作:《智能建筑―原理、規劃和設計》(1999.2)以及《智能建筑實用技術》(2001年)。
4.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
目前上海正申辦2010年上海國際世博會。預計2008年上海高層建筑將達2000幢,據國外某公司稱,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建筑新技術可去中國上海參觀。江蘇目前正興建南京地鐵工程(8個站,投入72億),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3公里),由于江蘇省申辦成功2005年全國第十屆運動會,日前正在南京新建奧體中心。相應的體育場館新建22個,將在江蘇省無錫、蘇州、常州等地新建。南京市在河西新城開工投入120億,打造十大標志性建筑。南京國際經貿廣場,維多利亞國際商務中心,夏華國際廣場、南京中大科技大廈、聯強大廈、紫鑫中華廣場、歐洲城、東成大廈、浙江國際貿易中心、東渡大廈等。南京市將興建十大體育工程:全民健身中心、皮劃艇激流回旋場地、馬術賽場、中山門競技中心、擊劍比賽訓練館、龍江體育中心二期網球工程、南京中山國際公園、環湖體育帶及南京足球訓練基地。
目前浙江在建的智能化大樓約有上百座,市場紅火,其中有杭州凱悅大酒店、杭州國際金融大廈、杭州國稅局大樓、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杭州日報大樓、杭州海關大樓、杭州第二長途電信樞紐大樓、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杭州濱江區行政中心、元華廣場、湖州市中心醫院、義烏中心醫院、湖州市能源調度中心、湖州市行政中心、嘉興市行政中心、東陽市行政中心、安吉縣行政中心、永康市行政中心、溫州晚報社大樓等。杭州地鐵工程也已啟動。浙江省智能建筑近兩年后來居上,已興建上百棟智能大廈,數百個智能小區,近期還在杭州興建杭州大劇院、杭州市民中心、浙江電力大廈等均以大量巨額資金投入,近期新建智能工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多已名列全國前茅。
5.華東地區擁有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實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設部已獲得系統集成和單項資質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區20家,南京地區28家。他們都承擔過上海金茂大廈、上海浦東機場等上百項智能工程,取得了營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經驗,有著較好的聲譽。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辦事處均落戶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戰
1.認清國際智能建筑發展趨勢,推動智能建筑健康發展。
2l世紀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同時又是生態文明時代。從總的方向,國際先進生產力水平正在運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術,探尋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聚居環境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當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術是建筑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在21世紀的智能建筑領域里,信息網絡技術、控制網絡技術、智能卡技術、可視化技術、流動辦公技術、家庭智能化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含Bluetooth技術)、數據衛星通訊技術、雙向電視傳輸技術等等,都將會有更加深入廣泛地具體發展應用。特別是開放性控制網絡技術正在向標準化、廣域化、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發展。
但是,智能化技術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為一個整體建筑物業產品的技術發展來說,“可持續發展技術”才是2l世紀智能建筑技術發展的長遠大方向。因而,除繼續利用上述現有智能化高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外,新興的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學、仿生學、生物氣候學、新材料學等等技術發展,正在滲入滲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學科多技術領域中,實現人類聚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從而在國際上也形成所謂“可持續發展技術產業”。目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正在開發利用這些高新技術去處理垃圾、污水、廢氣、公害,節能、節水,消除電磁污染,資源可持續利用,建筑人工生態環境等等:也正在嘗試運用高新技術有規模建設智能型綠色建筑、智能型生態建筑,“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
2.認清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努力向國際標準靠攏。
2l世紀的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筑技術必須將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訊、管理、公共服務、文化等各種復雜的要求,在時間空間中結合起來。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統是多學科、多技術的系統集成整體,因而開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就成為實現智能化建筑及其產品設備與系統的產業化技術水平的核心關鍵。目前國際樓宇業界公認認同較先進的開放式系統行業協議標準技術有兩個:一個是美國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術的LonTa1k標準協議;另一個是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制定的《樓宇自動控制網絡數據通信協議(BACnet)》BACnet同時還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及歐共體標準草案。兩者都是基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SI)的。因此兩者在開放系統技術上是可以互相補充互為依存的,前者著重現場控制域,后者著眼于信息應用域。而且BACnet的協議層次里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五種選擇中就包含有LonTalk協議。況且兩者技術都正在不斷地完善發展,至于我國智能化建筑在開放式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發展研究上嚴格講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頗大,亟待投入。南京工業大學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開發國產化樓宇自控新系統。
3.努力搞好學(協)會工作
按照WTO的原則和規定,加快行業協會自身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規則,調整優化行業的組織機構,成為增強行業自律的自治組織,協助政府建立一個有序和公平的競爭市場。建設部已批準即將成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分會。這是我國加強管理智能建筑業的大事,華東地區作為地方學(協)會要在上級學(協)會的領導下努力做好貫徹執行工作,加強市場管理,防止低價惡性競爭,保證工程健康實施。有條件時爭取成立地方行業協會。
4.加強團結,加強合作,共同提高學術水平
華東地區以目前三地(上海、浙江、江蘇)學會要加強團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在舉辦報告會、展覽會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學術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時,積極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有條件時爭取舉辦國際智能建筑研討會,以提高我國學術地位與聲譽。
5.加強宣傳,提高建設業主的認識,搞好定位和管理能力
由于部分業主對智能建筑的過于迷信,必然導致“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他們認為既然“智能”就應該無所不能,更有甚者將該項目的投資僅作為提高“身價”的目的,不清楚智能化建筑工程是當前信息化時代物業管理重要的基礎,認識不到日常運行中所需的微利投資能得到高額利潤的回報。因此,建議應該有國家政府部門盡快出臺相應的政策、管理規范和服務體系,強制性的將系統日常運行管理納入正常軌道,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6.協助政府搞好注冊電氣工程師復習培訓工作,提高工程技術人員水平
據了解,國家人事部將在2003年6月第一次開考注冊電氣工程師。其中,建筑電氣業屬于此系列,智能建筑弱電設計師大部分也要參加此系列考試。目前,有關單位正在編寫復習參資料,建議華東地區也要作好考試復習培訓工作。最后作者衷心希望華東地區智能建筑業在國家有關部門領導下,在業主、設計師、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專家努力下,營建出更多的高質量優質智能建筑工程。
參考文獻
1.徐興聲,《WTO與我國智能化建筑技術發展對策的思考》,《城市?建筑智能系統》,2004.4,P34―P38
2.路更可,《試論面對入世我國智能建筑業的發展的對策》,《城市?建筑智能系統》,2002.2,P31―P34
關鍵詞:智能化建筑,系統集成,措施
1.智能建筑的含義
智能化建筑,是指通過對智能建筑的四個基本要素,即結構、系統、服務、管理以及它們內在聯系,以最優化的設計,采用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建立一個計算機系統管理的一體化集成系統,提供一個投資合理,擁有高效率的優雅舒適、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環境空間(包括人類的生產、生活等空間)。其中,結構和系統方面的優化是指將4C技術(即Computer計算機技術、Control自動控制技術、Communication通信技術、CRT圖形顯示技術)和集成技術(Integration)綜合應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內建立一個計算機綜合網絡,使建筑物智能化。
2.我國智能建筑發展現狀
我國的智能化建筑開始起步于20世紀9O年代,并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城市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的發展速度居世界前列。1990年建成的北京發展大廈(18層)可認為是我國智能建筑的雛形,而1993年建成的位于廣州市的廣東國際大廈可稱為我國大陸首座智能化商務大廈。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建與在建的樓宇中,帶有“智能建筑”色彩的約有數千幢,上海約有800余幢。這些工程投資在智能化設備上的費用一般占總投資的5%~8%。國內已建成的180m以上的建筑,都具有比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目前,智能建筑所分布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金融業、行政機構、商業、公共建筑(醫院、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館等)、住宅小區、交通樞紐等。
3.建筑智能化集成存在的問題
智能建筑多包含HVAC系統、電梯控制、消防、出入控制系統等多種系統和設備,這些系統和設備通常來自各個不同的供應商,他們僅僅關注自己的設備的應用,并不顧及他們的設備和系統與其它子系統的互聯。為了實現多種不同系統間的通信和互動使得設施管理人員不得不操作多個系統界面,設備的管理不能發揮最大的效應。另外,這些子系統的封閉特性也大大限制了在系統擴建和改造時對產品的選擇性。這種限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備選型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根據性能和價格隨意選擇產品和供應商,系統部署后,維修配件供應得不到保障,后期設備維護費用高,對產品和供應商存在很大的依賴型。免費論文。(2)用戶必須面對不同的用戶界面來管理不同的子系統,大大降低了生產率,同時大幅度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學習負擔。(3)各個子系統間不支持互動,增加了操作復雜性。免費論文。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HVAC系統之間的互動。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到火警時,需要改變風門的位置、關掉風扇或加快風扇的速度來消除煙霧,這就需要系統互動的支持。免費論文。
4.改進:系統集成的主要技術手段
隨著智能建筑的功能需求不斷增長,使建筑內各種各樣的機電設備的監控系統的種類和范圍不斷擴大,它們可能采用不同的網絡平臺、不同的通信協議。在實現BMS系統集成時,為了解決互聯和互操作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大致為以下幾種:
(1)采用統一的通信協議實現系統集成的方式
建筑自動化系統應屬過程控制范疇,長期以來沒有建立國際性的標準通信協議,這種局面嚴重障礙了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1995年美國暖通空調工程師協會推出了樓宇自動控制領域的第1個開放式標準通信協議一BACnet。該協議密切結合建筑工程特點,定義了23種對象、
39種服務、六種數據鏈路結構、三層網絡架構,正在向BACne/IP方向發展。同年通過ANSI認證,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很多空調、制冷、鍋爐、變配電等設備制造廠商均采納該標準協議,為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開創了十分有利的局面。BACnet采納了五種協議EIA232一PTP,EIA485一MS/TP,LonTalk,ArCnet,Ethernet。但是在先前的BAC—net協議中,不同廠家生產的設備互聯仍需通過協議轉換器,尚未達成開放系統實現互操作的要求。
(2)采用協議轉換實現系統集成的方式
協議轉換器分為專用的協議轉換器和標準的協議轉換器。專用協議轉換器指兩種協議之間專用的轉換器。采用這種協議轉換器,如果要連接多個不同類型的網絡,就需要多種類型的協議轉換器。有時協議轉換器難于匹配不同的網絡的安置機制和服務。另外,當協議轉換器故障時,這種結構沒有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機制,所以這種專用的協議轉換器不可取。采用標準的協議轉換器,在局域網內部通信采用了簡單的通信結構,包括物理層、鏈路層以及對應用層提供連接服務的會話,傳送協議。這種方案中,接在局部網絡上的所有站只使用簡單的會話/傳送協議,而所有協議轉換器之間通信只使用同樣的傳送層協議IP,由此解決了互聯網的匹配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協議轉換器方式的應用將越來越少。特別是OPC(OLEfor Process Contro1)技術與ODBC(OpenDatabaseC0nneCtivity,開放數據庫互連)技術的成功應用,為不同協議的網絡互連,開辟了新的途徑,協議轉換方式的應用將會更少。
(3)采用OPC技術實現系統集成的方式
0PC(OLEfor Process Contro1)是一種基于OLE的通信標準,用于過程控制的OLE0OPC重點解決應用軟件與過程控制設備之間的數據的讀取和寫人的標準化及數據傳輸等功能。OPC提供信息管理域應用軟件與實時控制域進行數據傳輸的方法,提供應用軟件訪問過程控制設備數據的方法,解決應用軟件與過程控制設備之間通信的標準問題。當設備通過OPC互聯時,圖形化應用軟件、趨勢分析應用軟件、報警應用軟件等應用軟件均基于OPC標準,現場設備的驅動程序也均基于OPC標準。在統一的OPC環境下,各應用程序可以直接讀取現場設備的數據,不需要一個一個地編制專用的接口程序,各現場設備也可直接與不同應用之間互連。OPC的重要作用是使設備的軟件標準化,從而實現不同網絡平臺,不同通信協議、不同廠家的產品方便地實現互聯和互操作。OPC技術的完善和推廣,為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時,實時控制域與信息管理域的全面集成創造了良好的軟件環境。所以說,OPC開創了系統集成的新途徑,OPC將成為系統集成的主要方式。如果我們將OPC技術與ODBC技術作以比較,可以發現OPC技術現在比ODBC技術更為成熟、產品更多,而且我國已有比較成熟的OPC技術和產品。所以目前采用OPC技術實現系統集成,可能會比采用ODBC技術實現系統集成更為廣泛一些。兩種技術的融合與補充,將會使系統集成技術加快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慶呂.關于智能建筑的一些主要技術與發展趨勢[J].中國智能網,2005.
[2]陸偉良.智能建筑主流技術及其應用[J].城市建筑智能系統,1999.
[3]張瑞武.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及其工程實施[M].清華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智能建筑;信息技術;綜合布線系統
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s also building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duct.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in high spee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to realize intelligent building each function 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guarante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concep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system composition, and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grated wiring design scheme.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 前言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持續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傳統的建筑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大眾提出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智能建筑是計算機、通訊、建筑藝術以及圖像信息等多種技術集成后,經先進設計和嚴格施工而得到的具有安全、高級、舒適、健康、溫馨等特征的建筑,它涵蓋智能自動化、信息化、生態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因此,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信息技術與建筑結構有機結合為一體的設計理念,成為信息時代中建筑行業的熱點課題。
1 智能建筑綜述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的智能建筑主要是涉外的酒店和特殊需要的工業建筑,采用的技術和設備主要是從國外引進的。在80年代末建設部編制的《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提出了樓宇自動化和辦公自動化,對智能建筑理念有了較為全面的涉及。隨后,綜合布線技術引入智能建筑的設計中,加強了信息技術與建筑功能的結合,對智能建筑的發展和普及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建設部在1997年頒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管理暫行規定》,在1998年10月又頒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系統集成專項資質管理暫行辦法》以及《執業資質標準》兩個法令,規定了承擔智能建筑設計和系統集成的資格。1989 年《中國計算機用戶》雜志發表了該課題的技術專題論文集。1990 年北京發展大樓揭開了“智能建筑”建設的序幕。隨之,智能建筑迅速向全國各地區中心城市蔓延發展。至今智能建筑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建設熱潮,得到了穩步發展。
2 智能建筑系統構成
2.1 辦公自動化(OA)系統
辦公自動化系統就是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系統科學及行為科學,應用于傳統的數據處理技術所難以處理的,數量龐大且結構不明確的業務上。 其目的是盡可能利用先進的信息處理設備,提高人的工作質量,輔助決策,求得更好的效果,以實現辦公自動化目標。 辦公設備自動化系統要具有數據處理、文字處理、郵件處理、文檔資料處理和編輯排版等功能。 對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機事務處理型辦公系統,應能擔負起電視會議、聯機檢索和圖形,圖像,聲音等處理任務。
2.2 樓宇自動化(BA)系統
樓宇自動化(BA)系統是以中央計算機為核心,對建筑物內的設備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從而達到一個溫度,濕度,光度穩定和空氣清新的辦公室。 按設備的功能,作用及管理模式,該系統可分為以下子系統: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 空調及通風監控系統;供配電及備用應急電站的監控系統;照明監控系統;給排水監控系統;交通監控系統等。
2.3 通信自動化(CA)系統
通信自動化系統能高速進行智能建筑內各種圖象,文字,語音及數據之間的通信。 它同時與外部通信網相連,交流信息。 通信自動化系統可分為語音通信,圖文通信及數據等三個子系統。
2.4 建筑物安全防護自動化系統
建筑物安全防護自動化系統是智能建筑中的樓宇安全管理系統。 它包括: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防盜、防火、煤氣泄露報警系統、可視對講系統、室內安防系統、保安人員巡邏系統、通道控制系統等。
2.5 物業管理系統
物業管理系統包括日常管理、清潔綠化、安全保衛、設備運行和維護、租賃業務管理和租務管理等功能和作用,它包括 :智能抄表系統、 住戶信息管理系統、設備保修維護系統、自動化車庫管理系統、公共顯示系統等。
2.6 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組成部門,為智能建筑提供了可靠高速的信息通道,是實現智能建筑功能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綜合布線是由線纜及相關連接硬件組成的信息傳輸通道。 它采用模塊化設計,統一的技術標準,能滿足智能建筑信息傳輸的要求。 它既實現了建筑物內部的語音、數據、圖像的彼此相連傳輸,也實現了各個通信設備和交換設個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接。 綜合布線系統的構成分為六個子系統,分別是水平布線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以及建筑群子系統。 它們是由傳輸介質、管理硬件、傳輸電子線路、電氣保護設備等硬件集成在一起的。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一般采用星型拓撲結構。
3 智能建筑系統的設計
筆者在 2006 年參與設計了某住宅大廈的智能綜合布線系統,該大廈是地下 1 層,地上 12 層的高級民用住宅。 根據該大廈智能化設計的要求, 大廈采用的是結構綜合布線系統,對大廈中的防盜、保安、電視監控系統、電話系統、計算機系統等進行了統一布線, 達到了各系統間智能化管理, 實現的自動化系統有:樓宇自動化、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安全防范自動化、消防自動化等,各個自動化系統自成體系,又互相關聯, 為大廈提供了開放、靈活、先進和現代的智能環境。 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信息傳輸、 管理與控制的基礎, 對實現智能建筑系統的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該大廈的綜合布線系統支持的計算機網絡標準:IEEE 8023 總線局域網標準;IEEE8025環型局域網標準;FDDI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高速網絡標準;CDDI 銅線分布式數據接口高速網絡標準;ATM異步傳輸模式。 線纜傳輸介質的選擇應考慮主要采用 FTP,為防止電磁干擾采用 5 類屏蔽系統布線。水平子系統的工作區設計為 10m2,每個工作區配置 3 個信息點,設計了信息點,雙絞線信息插座的接口是 8 針 RJ45 形式, 符合 ISO8877和 ISO603.7 標準, 電氣性能保證五類指標。 水平電纜與插座模塊的端接按照 T-568B 定義; 垂直干線子系統是由設備間子系統或管理區子系統與水平子系統的引入口之間的連接線纜組成。 語音主干采用 5 類大對數主干電纜,數據干纜均采用每樓層配線架鋪設一根 24芯單模光纖,并有預留線纜作為冗余信道;工作區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和信息插座所組成,通過插座既可以引出電話也可以連接數據終端及其它傳感器和弱電設備。 對于計算機終端,采用RJ45-RJ45 的 4 對跳線,信息插座是由八芯模塊化 RJ45 頭插座組成, 其功能規定符合 568 標準;電話終端采用 RJ11 連接電纜; 綜合布線系統為大廈提供了可靠高速的信息通道和信息傳輸平臺,完成了大廈的智能化設計,實現了樓宇自動化、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安全防范自動化、消防自動化等智能功能。
4 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建筑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智能建筑在當前世界范圍內都運用越來越廣泛,建筑設計者要與時懼進地不斷優化智能建筑的設計,不斷完善其各種功能,使其更好的發揮智能化優勢,為大眾提高生活居住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國林.《綜合布線》
[2] 彭光軍.《智能建筑系統構成探索》
[3] 潘宇.《對智能建筑系統構成的認識》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智能建筑以快速的步伐發展,計算機技術等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但是在現在的智能建筑施工圖中,autocad等通用繪圖軟件的應用仍然處于主要地位,這樣的施工圖繪制與設計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首先介紹了智能建筑施工圖中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的應用;然后分析了在智能建筑施工圖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再次提出了相應的實現程序與策略。
目前,在我國智能建筑施工圖繪制和設計過程中,應用的大多還是autocad等通用繪圖軟件。這樣的施工圖繪制和設計,不僅沒有充分利用計算機所具有高速計算能力的優勢,而且這種方法的人工干預量大,導致工作效率很低。雖然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積極尋求相應的解決策略、促進cad技術與優化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深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1 智能建筑施工圖中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的現狀
目前,計算機輔助設計在智能建筑施工圖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建設工程項目中的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與建筑設計全過程一樣,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智能化系統設計與建筑設計同步進行時最佳的做法。方案設計后經評審進入初步設計,然后再經評審進入施工圖設計,之后再經有關部門的質量審查,進入施工招標投標,由施工單位進行深化設計,這樣設計過程才算基本完成。在施工過程中,再對建筑裝修和功能調整等進行局部的修改和完善。
目前,由于種種原因,除少數工程項目能保證按照上述步驟進行作業外,大部分工程項目的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圖由系統集成商設計。由于系統集成商參與招標時,建筑的設施施工圖大部分已經完成,所以,系統集成商只是急于施工,并沒有對設計施工圖進行仔細研究與確認,因此,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在這一過程也不會得到足夠的重視,而且初步設計與評審這個階段也往往會被忽略。
2 智能建筑施工圖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 成套性、完整性欠缺
一般來說,智能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主要包括圖紙目錄、主要設備及材料、設計施工總說明、平面圖、系統圖、原理圖、弱電機房詳圖、弱電豎井詳圖及其他會議室等詳圖。在深化設計階段,可能還會需要安裝圖、線纜圖和基礎圖等圖樣文件。部分工程項目智能化系統施工圖設計文件不能成套,有的是缺少系統圖,有的是缺少設計施工說明,有的是缺少主要設備及材料表和各種詳圖。這不僅對施工過程帶來了多種麻煩,也是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在智能建筑施工圖中沒有得到充分應用的表現。
2.2 圖面質量不符合設計文件表達清晰的要求
這主要表現在圖簽欄不完整,甚至不能達到國家標準、缺少會簽欄、對建筑設計單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圖未作處理、沒有注意線條的粗細,圖形的符號和文字字體以及沒有對圖幅大小充分重視。這說明傳統的設計手段與方法已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而autocad等繪圖方法未得到充分的運用,因此,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不能在智能建筑施工圖中體現其優越性。圖面質量不符合設計文件表達清晰的要求也影響了智能建筑的正常施工。
2.3 圖紙目錄與工程實際不相符
這主要表現在工程名稱和項目名稱與圖紙不一致、圖紙名稱和圖紙不一致、圖幅和圖紙不一致以及未將設計文件全部列上等方面。這也是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在智能建筑施工圖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造成施工過程中出現效率低、反復等現象。
2.4 主要設備及材料與工程實際不相符
這主要表現在不完整、沒有注明設備主要技術性能指標、數量與圖紙有出入、規定中對設備產品型號是否標明的問題存在矛盾等方面。一些單位認為智能建筑已經有了完整的施工設計圖,所以會這一部分內容不太注意,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失誤。這也說明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并未在智能建筑施工圖中得到充分的運用。
2.5 設計施工總說明中存在缺陷
這主要表現在涉及范圍不明確、實際標準羅列存在問題、分子系統的說明存在混亂以及管線敷設易遺漏采用管子規格和橋架規格等方面。因為設計施工總說明是智能建筑施工的依據,所以,設計施工總說明不完整或存在缺陷,將會對施工過程帶來諸多麻煩。
3 應采取的策略
面對以上問題,相關部門應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3.1 因地制宜,采用先進的系統設計方法
由于各地智能建筑的施工也會存在一些地域、氣候等方面的差異,因此,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系統設計方法、再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進行優化設計是十分有必要的。就結構化布線而言,結構化布線系統一般劃分為六個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配線(水平)子系統、干線(垂直)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全系統所選的電纜線、連接硬件、跳線、遺接線等必須與所選定的類別相一致。
3.2 結合網絡技術,完善設計
工程中的優化問題,其實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求目標函數的極值問題,約束條件是根據不同工程對象的技術要求、投資耗用及維護管理的多方面的因素而提出來的。整個結構化布線系統是一個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智能建筑結構化布線系統cad設計中,優化技術的應用之一,比較突出的體現在解決結構化布線系統路由的優化問題上。針對不同的具體研究問題,網絡優化的具體算法有許多種,在實際工作中,網絡優化常用的算法有:最短路問題、最大流問題、最小費用流問題和匹配問題等類。
3.3 采用優化設計的程序實現系統的運行及其目的
結構化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施工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進行優化設計時,要選擇功能齊全、運行通暢的程序,以實現系統的運行及其目的。結構化布線系統的路出是一個較復雜的系統,其實用優化設計模型具有遞階(多級)結構的特點,即結構化布線系統規范要求采用開放式星型拓撲結構,且每一個子系統都互相獨立,因此,把結構化布線系統分解成幾個子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即建筑群布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在線纜走向設計時分別獨立進行優優,最后得到整個布線系統的最佳布線路由。結構化布線系統路由優化設計模塊化結構為:第一部分,考慮機房、設備間、交接間和弱電豎井優化位置的選擇;第二部分,考慮廊道內布線優化設計;第三部分,考慮房間內布線優化設計。
4 結語
計算機輔助優化設計在智能建筑施工圖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隨著經濟和技術的進步,最終會使其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盧慶新,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圖設計主要問題,智能建筑電氣技術[j],2005,04(4)
[2]施順英,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深度的思考,建筑電氣[j],200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