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7 15:59: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手術室護理制度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目的 手術室護理查對制度的作用分析和探討。 方法 以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手術患者120例最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護理,實驗組采用查對制度,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滿意度。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1±0.6h,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3.8±0.8h;實驗組患者的風險發生率為1.67%,對照組手術時間為13.33%,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為95.43,對照組為82.26,差異顯著,P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查對;查對制度;術中護理
手術室是進行急救以及外科手術的地方,醫院多個科室都和手術室有著緊密聯系,屬于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但是手術過程中會因為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手術出現問題,其后果是嚴重的[1]。手術室內的工作緊張,節奏快速,要求擁有很高的護理質量,手術的順利進行是建立在良好的護理工作的基礎之上。查對制度是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工作,我院的查對制度有服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醫囑查對、手術查對、輸血查對以及飲食查對等[2]。此次研究的是手術室護理的查對制度的作用,根據我院的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進行如下的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至2012年選取我院120手術患者作為此次研究樣本,這些患者中病情、年齡和性均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均在活動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研究分析的,對他們進行隨機分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比對兩組的治療效果。
1.2查對制度
1.2.1術前一天,巡回護士和麻醉師到患者的病房進行訪視,按照患者的手術單來進行各項信息的核對工作,包括姓名、年齡、性別、房號、床號、手術部位等等,向患者講解手術流程,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手術當日,提前半小時巡回護士到手術患者的病房來接患者,再次進行核對信息和麻醉方式以及藥物、血型、過敏結果等。向患者詢問是否遵醫囑進行禁食和排空膀胱,待雙方均確認后進行簽名。
1.2.2手術前的麻醉要求手術醫師、麻醉師、巡回醫師先進行患者的信息核對,在核對完之后,若無誤則在核對表上進行共同簽名。各類無菌器械使用之前,器械護士要先進行檢查,看是否存在問題,需要更換與否,防治患者的感染。對手術器械進行清點,一邊清點一邊在記錄單上進行記錄。術中藥物使用多為口頭醫囑,護士要對醫囑進行重復,在獲得確認后再進行給藥,給藥后再重復一次。術中需要進行輸血的話,要求循環護士和麻醉師進行“三查八對”,輸血袋保存24小時,在患者無任何反應后進行銷毀。關閉體腔前后都要進行一次手術器械、藥物、敷料的核對,避免遺漏體內事故出現[3]。
1.2.3手術后手術結束之后,在巡回護士、手術醫師及麻醉師的陪同下將患者安全的送回病房,途中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保持各種引流管道的通暢,向病房護士交代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與病房的護士做好交接,在手術患者的護理交接單上進行詳細的記錄并簽名。器械護士在清洗器械之前,再次進行清點核對,做到術后放心?;颊叩臉吮舅蜋z前,當班護士和送檢員應再次核對標本的標簽、病理檢查單、標本送檢登記本,內容一致后由專人送檢。
1.3療效評價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風險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其中,患者的滿意度采用醫院制定的調查表進行評價,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服務態度、專業操作水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分,滿分為100。
1.4統計學分析 將所得的數據錄入到SPSS15.0數據庫中,進行統計學分析,當P
2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1±0.6h,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3.8±0.8h;實驗組患者的風險發生率為1.67%,對照組手術時間為13.33%,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為95.43,對照組為82.26,差異顯著,P
3討論
目前醫療體制改革,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有所增加,要求醫護人員的水平更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者要做好自身的常規工作,還需進行醫療法律知識的學習[4],既是對自身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是為了讓患者能夠獲得更好的護理服務,避免護患糾紛。查對制度需要護士根據規章制度和規范流程來操作,在護理過程中懂得風險的存在性。我院此次對手術室護理查對制度的研究發現,查對制度有助于縮短手術時間,為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手術風險,避免了護患糾紛。
參考文獻
[1]陳艷.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探討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09,4(6):252-253.
[2]韓江琴,高義云.查對制度在手術室護理中的實施與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3):452-453.
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差錯發生率與護理糾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
結論:將護理查對制度應用于手術室防范護理糾紛中,有效減少或避免了護理差錯發生,保障了患者手術安全,對降低護理糾紛發生率及提高護理質量均有重要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98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181-01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室已經成為外科搶救、治療患者重要場所,但手術室也是醫院高風險、高責任科室,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優與劣直接關系著醫院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為了減少或避免不良事件及護理差錯的發生,確保手術患者治療安全,本文選取手術患者108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護理查對干預,取得了比較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將具體內容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們選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手術患者216例,其中:男114例;女102例;年齡在18―82歲,平均年齡為47.9±12.4歲?;颊呤中g類型分為:婦科手術52例;產科手術45例;普外科手術37例;骨科手術32例;泌尿外科手術29例;神經外科手術21例。排除標準:急診入院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合并有意識障礙患者。將216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08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方面相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較好的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按傳統查對方法進行手術信息核查:①術前1天,病房責任護士核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床位號、手術部位、手術名稱、手腕帶等,給予術野區進行皮膚準備,手術醫生對手術部位進行標識。②手術室護士去接患者時,與病房責任護士按手術患者準備單上內容逐項核對患者信息,另外,手術室護士還要檢查患者是否按醫囑在術前一天禁食、禁水;是否排空膀胱;皮膚是否完整;皮膚準備是否符合要求;患者是否處于月經期;患者體內是否置入金屬物等,當確認患者可進行手術后,雙方在手術患者交接單簽字,由手術室護士將患者護送至手術室。③麻醉開始前、由手術室巡回護士、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共同核對患者信息,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始手術治療。④手術完成后,器械護士、巡回護士及手術醫生共同清點器械及敷料無誤后,患者方可離開手術室。
觀察組按護理查對制度進行手術信息核查:①術前核對同對照組。②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要對患者信息進行確認,當確認時,要求患者本人說出自己性別、姓名、手術部位、手術名稱等信息,當確認其與手腕帶及病例相符后,填腕帶查對表 [1],由巡回護士將患者護送至手術間內。③麻醉實施前:由麻醉醫生主持,手術室護士與手術醫生共同參加,通過查對病例、手腕帶、詢問患者、手術標識等,再次確認患者身份及手術方式,在手術安全核查表中逐項填寫簽字,完成后方可實施麻醉。④手術前: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對手術器械、敷料等進行仔細清點與檢查,并予以登記,對于數目不符或存有問題的器械包或敷料包要及時更換。⑤手術過程中:在應用抗菌素時,兩名護士同時核對藥物的使用劑量、有效期等;在執行口頭醫囑時,護士用藥前必須對醫生醫囑復述一遍,得到醫生確認并經第二人核對后,方可用藥,并對藥物名稱、給藥事件、使用劑量等準確記錄;若是特殊用藥,必須兩位醫生共同確認后,方可用藥;若患者需要輸血時,由手術室護士與麻醉師共同核對患者信息、血型結果、交叉配血試驗結果等,確認無輸血禁忌證、血液質量合格后,給予輸注,血袋需保留,以備檢驗時使用。⑥關閉體腔前:由手術醫生、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共同按登記本上器械與物品數量進行清點,無誤后,才可關閉體腔,并在手術物品清點單與手術護理記錄單上簽字。(7)患者離開手術室前:麻醉醫生、手術室護士、手術醫生再次確認手術方式、用藥、術中監測、物品清點、引流管固定、患者術中出血量及尿量、手術標本、患者去向、皮膚完整性等信息后,由麻醉醫生、手術醫生與手術室巡回護士共同將患者送至病房。
1.3 評價指標。將兩組患者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并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將數據輸入SPSS11.0統計軟件,對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采用百分率表示,將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差錯發生率與護理糾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差錯、護理糾紛發生情況對比表(例/%)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護理安全管理指的是將制度、技術以及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也是預防手術室危險問題發生的重要方式,創設良好的醫療衛生服務環境。近些年來,各類醫療糾紛事件頻頻發生,加強對手術護理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各類風險問題發生率。新醫療改革背景下,需要在明確當前手術室護理安全情況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護理干預服務,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
1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的原則
手術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中,需要堅持整體性原則,分級性原則以及動態性原則等,創設良好的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體系。
1.1整體性原則
手術室是手術治療的集中場所,每日進出患者流量較大,工作人員數量與類別較多,比如麻醉醫師、護士、外科醫師以及醫療輔助人員等等[1]。手術患者接受手術各個環節中,均存在著安全風險隱患。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需要堅持整體性原則,將手術患者安全目標視為一個整體性目標,將術前訪視、防護、用藥核查等等內容均納入到安全管理流程中,通過各個單因素的分析,各因素的聯合作用分析等,構建完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證手術護理安全管理的綜合效果。
1.2分級性原則
基于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空間范疇等,可以針對于手術室可能會出現的各類風險問題進行前瞻性分析。按照時間的發展順序,羅列相關風險因素[2]。同時,還需要在手術中明確清點各類手術應用器材、藥品數量等等,關注患者安全。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與常規內容基礎上,還需要基于分級性原則,羅列相關的等級結構,將所涉及的各項護理安全內容融入到安全管理制度當中,明確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相互關系等等。1.3動態性原則手術護理干預中,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時間段以及外部環境等,對手術室護理安全也會提出不同的要求[3]。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需要結合手術護理的特殊需求,動態調整相關結構,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安全管理,保證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2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策略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需要通過制定護理安全流程項目文件,實施風險評估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優化配置護理人員工作內容等方式,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2.1制定護理安全流程項目文件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堅持整體性、分級性原則,明確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價值,對手術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流程等進行充分規劃與設計[4]。同時,還需要結合手術室護理的實際情況、出現的問題以及新的要求等,堅持動態性原則,不斷完善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進而使各項手術室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開展,降低各類手術室護理風險問題發生率。手術室護理安全流程項目文件制定的過程中,可以制定全面的規劃基礎上,明確各個層次級目標,每一個項目對應的即為標準的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比如感染風險控制,則可以細致劃分為感染風險評估流程、術中無菌技術操作、手術室環境的感染控制等一系列相關的子文件體系。通過系統性的分析方式,將各類可能會出現的患者安全隱患納入到系統分析的過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各類不良問題發生率。
2.2實施風險評估安全管理制度
風險評估管理制度具有前瞻性、整體性特點,有助于規避各類風險,提升整體管理的效果。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可以將風險評估管理制度融入管理活動中,基于循證醫學的方式,設計手術風險評估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各類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活動的有序開展。比如可以構建手術室壓瘡風險評估表、風險評估表等相關內容,構建手術室風險事件分析與完全制度,借助風險評估的方式,對各類事件進行分析,構建安全預防評估體系。護理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信息反饋、工作反思的重要價值,分析問題,并且尋求新的解決對策,保證體系、制度的不斷改進,力求為患者帶來全新的臨床護理體驗,增強手術室整體護理能力,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2.3優化配置護理人員工作內容
手術室日常進出人員數量比較多,工作內容比較復雜,手術室護理中各項器材的管理效果、藥品的管理效果等等,均會直接關系到手術室患者的生存質量與手術治療效果,對護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新醫療改革背景下,需要優化配置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內容,使每一位手術室護理人員均能夠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等,并且堅持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思想精神。各項工作分配到人的方式下,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則可以及時追究相關負責人員的責任,提升每一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認真程度,降低各類手術室風險問題發生率。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創新傳統的手術室排班方式。傳統的排班方式多是根據日常手術需求,手術當日下午與晚上安排接班,護士長工作壓力相對較大。在手術患者數量相對較多的情況下,還需要被動加班,不但影響著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且由于超負荷工作,致使護理失誤發生率顯著增加,護理配合連續性較差。針對于上述問題,需要創新傳統的手術室護理人員排班方式,以??品纸M,明確時間節點,基于各手術專業,將護理人員分為各個??谱o理小組,明確各個手術時間,并且使護理人員清晰自己的手術室配合任務[6]。護士長需要明確安排手術室各個時間段,具體內容可以由各個專科護士組長進行安排。上、下午班自由掌握,原則是保證手術配合直至結束。交班的時間節點原則是用于連臺手術。分組固定手術間,有助于手術室綜合性管理,同時也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專業性的的護理服務,避免護理人員長時間工作下造成的各類不良問題發生。
3小結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能夠在保證手術室護理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下,為手術患者帶來更加專業性、全面的護理服務,降低各類風險問題發生率,保證手術室整體護理工作的質量。
作者:柯勝男 單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參考文獻
[1]楊莘,韓斌如,應波,等.基于信息數據中心決策支持平臺構建護理質量評價體系[J].中華護理雜志,2015,01(21):10-13.
[2]劉梅芳,劉婕婷,潘麗瑩,等.胸外科手術中新型護理安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06(11):889-891.
[3]陳素蘭,陳麗媛,李瑞剛,等.應用系統論構建手術室患者安全管理體系的策略與實踐[J].護理雜志,2011,14(15):66-69.
[4]徐宏坤,周紅霞,李華.以柯氏模型為導向的手術室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培訓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6,22(23):8-10.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分析;解決措施
手術室一般是搶救病人,受傷患者的重要醫療單位,近年來,一些醫療和護理活動也日益增加,手術室護理的一些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手術室的護理人員也都肩負著很大的責任。如果單位防范和管理不當,就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和資源,造成一些損失,因此對手術室護理安全一些問題提出了分析和解決措施。
1 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分析
1.1 手術室制度不夠健全與手術室工作人員經驗缺乏和不夠負責 手術室單位的制度有待健全,國家出臺的一些事故處理條例,雖然增加修改了許多制度和條例,但是還不夠健全,所以許多關于手術室護理的制度需要修改和增加進行規范。另外,手術室護理人員自身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在護送病人途中也會發現管道脫落等現象;操作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護理人員專業技術缺乏,對技術掌握的不夠熟練,使用儀器不當造成差錯;其次,一些手術前消毒問題和使用藥物問題,也會因為一時疏忽出現安全隱患;最后,再加上手術室工作人員承擔著責任以及工作疲憊等等,以上的這些現象都影響著手術室護理的質量。
1.2 手術室室內環境不好與手術前準備不充足 手術室的環境對手術的安全也有一定的影響。手術室一直是密封的,再加上一些手術室用的什么電刀等會產生霧氣,因此廢氣會特別多,空氣不新鮮,還有一些消毒劑,麻醉機等會對工作人員有影響,會導致操作能力下降。另外,手術前充足的準備也很重要。如果一些工作人員急于求成,手術前沒有試機,往往會出現儀器安裝使用不當、手術中出現臨時故障等問題。例如,電刀等儀器固定不穩,不小心掉下來后會造成污染。萬一病人皮膚直接接觸到電刀等儀器,容易造成灼傷,因此會產生糾紛。
1.3 新技術的缺乏與責任追究方法不當 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地各個單位專科開始開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業務也會隨著增加。因此手術室護理的工作越來越難,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會給手術室護理人員帶來了更大的風險,也會對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產生影響。往往在發生差錯時,管理單位更多的都是在責備手術室工作人員個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般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懲罰犯錯的人,并沒對發生的問題從根源上進行分析加以改正,因此當事人和手術室工作人員就會抱著消極的態度來應對這些問題。
2 手術室護理安全問題的解決措施
2.1 完善手術室規章制度和提高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加強責任 堅決嚴格規定,提前完善手術室護理制度,嚴格的規范工作人員的操作,建立各項工作的制度,比如,消毒制度,衛生制度,樣本管理制度,儀器管理制度等。另外,安排一些工作人員進行相互監督和檢查,定期的評估和反思。定期召開一些工作上的會議,提高每個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讓他們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讓每個人懂得有責任的工作;給與工作積極、細心、優秀的護理人員鼓勵,讓他們更有精神的工作,因此提高質量和效率。另外,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技能要嚴格培訓,分層培訓,尤其是新來的缺乏經驗的工作人員更要嚴格要求他們對儀器的掌握和對技術的掌握,因此提高所有手術室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優良作風。最終目的是讓每個手術更安全順利的進行。
2.2 創造和諧的手術環境和做好手術前充足準備 手術室環境問題很重要,要做到更好,就要創造一些好的更和諧的室內環境,各個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細心認真努力的工作,做到室內安靜。尤其是對參觀人員更要嚴格要求,要嚴格遵守手術室的所有規章制度。并對一些消毒劑,常用的儀器進行檢查,使用電刀等儀器時要及時吸煙,適時地開窗通風。盡最大努力為手術的進行創造更好的環境。另外,手術前手術室工作人員一定要先試機,來保障手術進行時病人的安全;手術室工作人員嚴格要求自己正確的使用儀器,工作細心謹慎,堅決不能有灼傷病人這種事故。
2.3 增強理論知識和引進新技術 對所有的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更專業的培訓,對新手進行分層培訓。讓他們跟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在進步中增強技能。另外,還要讓他們多理解一些理論知識,為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操作打下基礎。當工作人員出現差錯時,不要總是一貫的懲罰再懲罰,要從根本上理解分析原因,鼓勵他們自愿的報告,從而進行反思,加以改正,提高手術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工作。
3 總 結
關于手術室護理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手術室護理的風險也都有所認識。人們能很信任的把自己交給工作人員,因此所有的手術室工作人員都應該負起責任。手術室的規章制度有待提高,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每人盡份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積極創造良好的手術室環境,耐心的積累經驗,掌握好技能,嚴格遵循所有的規章制度,采取科學的解決措施,就能提高手術室護理的質量,讓病人和病人家屬更加安心,放心,讓生活會更美好。
參考文獻
[1] 章麗芬.淺談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02).
[2] 曹麗華.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35).
1.1對照組
患者采用手術室常規護理管理干預,即根據規章制度規范手術室常規操作技術及流程、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醫院內感染控制培訓,建立帶班責任制度,各項手術室護理操作應嚴格執行登記簽字制定,并做到責任到人。
1.2細節護理管理組
患者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干預,包括以下內容。
1.2.1定期組織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相關知識培訓
依據國家衛生部頒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制訂培訓及實施方案,完善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術器械及醫療廢物分類處理制度,對醫源性感染可能產生各個環節進行干預,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已制定規章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開展多部門多層次討論會,對發現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1.2.2制定手術室護理人員無菌操作觀念量化考評制度
每月不定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相關操作完成情況進行理論測評。。
1.2.3制定手術室消毒滅菌量化考評制度
嚴格監督手術室各項消毒滅菌制度執行情況,并在每次操作前后進行登記;每周進行手術室空氣、手術器械、護理人員及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檢測1次以上,對于發現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標問題,積極查找問題所在并制定改進措施。
1.2.4制定手術室護理規范操作考評制度
術前洗手、擺放及尿道置管在內的侵襲性操作均由專人負責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2.5制定手術室器械細節管理制度
如??剖中g器械專門建卡標記,并放置使用說明書,詳細寫明使用適應證、維護清潔注意事項等;嚴格進行圍術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時由2人清點器械數量,并登記造冊,對使用狀態進行準確評價;此外,還需加強手術器械清洗保養細節管理,首先采用專業軟毛刷進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壓水槍沖洗器械內腔隙,最后以柔軟紗布擦干器械,并以酶類消毒液超聲振蕩連續清洗15min。
1.3觀察指標
(1)記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計算發生率,其中醫院內感染數據均由院感科專人收集匯總確定;(2)采用本院自擬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評價,內容包括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由患者或家屬勾選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中任一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本次研究數據錄入、及邏輯糾錯軟件選擇EpiData3.04,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和細胞護理管理組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例數分別為14、1例,醫院內感染發生率分別為3.50%、0.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細節護理管理組患者護理服務、護理操作、護患溝通及住院環境等臨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感染控制效果對外科手術患者近遠期療效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也已成為手術室管理重要組成部分,并被廣泛用于手術室管理質量評價中。已有研究結果顯示,導致手術室感染出現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器械、敷料、醫護服裝及其他醫療用品有無徹底消毒,手術室環境、空氣、醫護人員手及無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均可引起手術室感染。近年來,隨著患者手術室感染率的上升,為提高醫院手術室服務質量,避免醫療糾紛出現,手術室感染管理工作已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手術室作為承擔手術及搶救工作重要場所,其護理工作質量關系到患者手術療效及遠期預后;同時因患者開放性創傷及術中醫源性暴露等原因,手術室感染極易發生。目前手術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以手術室布局欠缺合理性、手術安排過于密集、無菌操作流程不規范、消毒滅菌方法錯誤及醫療用品二次感染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總體醫院內感染發生率接近30%,且護理人員在其中起到關鍵媒介作用,其中日常護理操作是否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程與醫院內感染發生率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即常規護理操作及管理失誤是導致醫院內感染發生關鍵因素。細節護理管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著眼點在于患者臨床需要和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從而達到減少醫療糾紛、提高醫療服務滿意度的目的。本院在實施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模式過程中,加強對于護理人員專業理論操作素養考核,對于護理操作細節逐個分化,通過量化考核顯著改善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對于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分項量化考核制度有助于日常手術室管理工作開展,在注意嚴格掌握護理法規掌握及規范自身操作的同時,還加強了護理人員間相互學習及與患者溝通能力。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模式在執行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積極樹立護理人員細節管理思想,通過完善宣傳和培訓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手術室細節管理應用重要性,提高主觀能動性;(2)建立質量管理監控網絡,成立由主管副院長為組長的手術室醫院內感染管理領導小組,自護理部、手術室護士長至以下各級護理人員實現分層管理,并在執行過程中以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作為監控手段,真實地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組織人員有針對性地制訂解決方案。
【關鍵詞】規范化管理 門診手術室 工作效率
隨著醫學科學及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醫院門診手術室的管理已被提升到了重要的管理位置。強化手術室的護理管理是提高手術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門診手術室是為門診患者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門診的重要臨床技術部門,因此門診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值得重視[1]。我院為基層綜合性醫院,由于門診手術量大,擇期手術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醫護人員經常超時加班,工作效率低。自2009年12月開始,我們針對影響門診手術室工作效率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科學管理方法對門診手術室進行科學管理,以求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了一些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院門診手術室設有手術間2個,護士3名,其中麻醉護士1名,手術護士2名,2010年手術1815例。由于城鎮醫保及新農合普及,門診手術患者增多,手術量增大,手術間相對較少,醫生護士相對缺乏,不能滿足門診手術患者的需要。
2 方法
2.1分析影響門診手術室管理及工作效率的原因
通過原因分析,將影響門診手術室管理及工作效率的原因歸納為六類[2-3]:①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責任落實不夠,內部質量控制差;②患者因素,術前準備未完成,病情突然變化;患者未禁食,患者臨時拒絕手術或改變手術方式等;③手術醫生因素:手術醫生忙于應付門診,完成手術關鍵步驟后提前離開、操作技能不熟練等;④麻醉因素:麻醉準備不充分、技術不熟練等:⑤護理因素:護理人員少,手術多,安排班次不合理等;⑥手術用物準備不足或出現故障,病員經濟不到位或外科急診患者等。
2.2 措施
2.2.1 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 門診手術室護理管理是門診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門診管理水平高低密切相關。科學的規章制度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門診手術室護理管理,建立正常的工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制度的落實,而執行制度是門診手術的工作保證[4]。因此,我院門診手術室定有以下制度:①無菌操作原則;②工作人員制度;③參觀人員制度;④巡回、洗手護士職責;⑤敷料室工作職責;⑥器械室工作職責;⑦差錯制度等。這樣,依靠各種規章制度,使工作順利進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2.2.2 完善和落實各種規章制度 加強門診手術科室的術前宣教,讓患者配合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并保證術前準備質量,減少因術前準備不足造成的手術延誤。提高手術護士術前訪視的質量,并且推廣手術前科內會診,以便于手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減少因患者病情因素造成的手術延誤。另外,通過術前護理訪視,了解患者術前準備情況、病歷記錄及各種檢查結果等,及時了解病情,提前干預,有效縮短患者準備及等候手術時間。
2.2.3 強化管理,合理利用資源 加強醫師麻醉師護士的業務學習,提高手術麻醉技術。手術開始前,麻醉護士提前準備手術間麻醉用物,手術護士在手術開始前15分鐘第二次檢查手術用物的數量及功能,保證手術的需要,由責任護士對手術實行統一安排;擇期手術一般在白天完成,手術高峰期進行彈性排班,減輕節假日及夜班壓力,避免手術中的不安全因素。
2.2.4 加強物品、器械管理 加強質控護士對手術用物準備情況的監管及設備管理,保證儀器使用完好率,由質控護士檢查落實及質量達標情況,與個人績效掛鉤。加強與供應室的溝通與聯系,特殊器械及物品隨用隨取,以保證手術使用的靈活性,減少不必要浪費;保證接臺手術的開展。
2.2.5門診手術室的合理布局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證工作質量預防交叉感染為前提。門診手術室的位置要多考慮病人及術者的方便,并且要符合無菌操作原則。所有物品定點放置,并設有明顯標識,方便取用,節省時間;嚴格控制手術間人員流動;對保潔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手術間終未消毒的質量和速度,保證接臺手術不受延誤,每月進行一次細菌培養和空氣檢測。
2.3 統計與方法 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3 結果
實施規范化管理后,門診手術室的消毒隔離、布局、環境監測全部合格,接臺手術延時率由原來的43.17%降至19.71%,而日均手術量增加超時工作時數減少。
3.1 2009年與2010年手術量比較(見表1)
表1 2009與與2010年手術量比較(臺)
4 討論
4.1 規范化管理可完善和落實各種規章制度
實施規范化管理以來,門診手術室的制度全部落實。分析原因,與加強制度管理有關,有效落實制度的關鍵措施包括:制定檢查評價標準[5]。實行手術間責任制管理;分層進行護理質量監控;采用現代化技術實施科學管理;定期舉行質檢分析會,及時糾正工作中偏差。
4.2 規范化管理可以顯著提高手術室日均手術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規范化管理,日均手術量增加(p
4.3 規范化管理可以明顯縮短超時工作時數
表2可見,實施規范化管理后,日均超時工作時數減少(p
原因可能是規范管理規范了醫務人員的行為,提高了業務技能,完善了手術前準備,加快了手術周轉,使手術時間縮短,減少了加班時間,工作人員加班后可以適當休息,緩解因工作節奏快帶來的壓力,調動了工作積極性。
4.4 規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手術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表3顯示,實施門診手術室規范化管理后,手術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提高(p
4.5 消毒隔離是門診手術室安全工作的保障
實施規范化管理以來,門診手術室環境監測全部合格。分析原因,與加強環境管理有關,有效控制感染的關鍵措施包括:清潔、消毒、滅菌技術、隔離、合理使用抗生素、監測和通過監測進行效果評價。隨著門診手術間利用率的提高,人員的流動量也隨之加大,勢必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因此,在提高手術間利用率的同時,始終把各項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放在工作的首位,由醫院及門診感染管理組嚴格監管,責任到人。同時,減少手術間的人員活動,保障了手術間的環境安全,為手術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5 小結
隨著現代護理管理模式的轉變,護理服務的對象日趨擴大,門診手術室管理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也逐漸系統化、規范化、全面化[7]??傊?,通過實施門診手術室的規范化管理,使各項制度得到落實,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手術量,減少了日均超時工作時數,提高了手術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保證了手術順利開展,滿足了患者的需求。
參 考 文 獻
[1]孟正華,劉盈.強化服務文化管理促進手術室服務質量,醫藥產業資訊.2006.3(7):41.
[2]王亮,苗艷.運用時間管理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3):94.
[3]王莉,曾俊,程勤,等.合理利用現代資源提高手術室工作效率[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1):74-75.
[4]孫秀玲,孫桂芝,王春梅.手術室的應變處置與管理[J].中國醫院管理,2004,24(2):36-37.
[5]申紅偉,仲劍雯.護理質量監控的相關措施[J].中國醫院管理,2004,24(2):38.
【關鍵詞】 手術室不良事件護理
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檢查診斷并擔負搶救工作的重要場所[1]。隨著手術難度加大、護理人員監管不力等不安全因素在不斷增加,任何不利情況都可能釀成嚴重的醫療糾紛。對患者帶來嚴重的損害,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給患者和醫務人員帶來終生的遺憾。所以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手術室工作,要求護理管理者加強監管制度、護理安全教育、增強護理人員風險及法律意識,護理者應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責任心、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減少手術室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經外科手術70例患者,年齡26~68歲之間,平均43.5歲,其中開顱手術者11例,骨折內固定手術18例,子宮切除手術19例,腹腔鏡手術34例,先天性心臟病手術5例,面部整形手術3例。我院手術室護理工作26名,其中工作3年內的有5名,工作3~6年的4名,工作6~10年7名,工作10年以上的10名,中專學歷的4名,大專學歷的16名,本科學歷的6名。取得護士資格證的6名,護師資格證9名,主管護師11名。
1.2方法
選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經外科手術患者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護理干預)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各組45例,對觀察組實行一定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按常規護理。
2不良事件原因
2.1手術中護士態度怠慢粗心、責任心不強,過度相信主觀經驗。
2.2護士處于長期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中,導致心理壓力過大,手術時間過長,護士在手術中負壓過重。
2.3護士與醫生、患者的溝通不良。
2.4護士未嚴格執行手術室相關規章制度或手術室各種護理制度存在缺陷、不完整。
2.5低年資護士對手術室機械操作流程不熟悉或不規范。
2.6手術室環境質量監控存在缺陷,醫療設備管理不規范。
3對觀察組實行以下護理干預措施
3.1維持良好的護患、護護、醫護關系可促進患者手術中的順利進行。使患者增加自信,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術前到患者病床前進行宣教、訪視,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梢栽黾幼o患之間的良好溝通及有利于減少患者的術前緊張不安。減少手術中張冠李戴的差錯。醫院對護士進行一定的培訓,增加護患溝通技巧、增強護理人員風險及法律意識,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減少護理隱患,很多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需要采取的治療、護理方法、注意事項等缺乏了解,有緊張心理。這就需要護士在治療過程中向患者細心解釋,達到理想的溝通。
3.2建立健全手術室護理相關規章制度
在接入手術室的患者,兩人查對,確保正確識別患者。手上腕帶信息詳細應包含科室、床號、患者姓名、年齡等。在手術中嚴格實行三查七對,制定詳細的制度和操作流程,護理人員落實各項操作規范。例如在手消毒中、手術中無菌操作、輸血輸液中、特殊感染手術后器械的處理、病理標本的保留和送檢中[2]。護理人員在操作中防止出現差錯及糾紛的,保障患者的權益。
3.3手術室環境質量監控
在手術室內,空氣中存在殘余的吸入、低濃度的化學消毒劑,醫療儀器產生的電離輻射,手術中電刀切割組織產生的煙霧,關節置換術中使用的骨水泥等均對人體有一定的損害同時污染手術室的空氣[3]。手術室空氣潔凈度不達標造成手術感染。如濕式清掃措施未落實,參觀手術人員太多,空氣凈化系統未定時清潔、檢修等。監管者要制定相關的檢查制度及消毒流程,如手術前和手術后對手術室進行消毒半小時,暫不使用的手術室進行定期消毒。手術后及時清理,殺菌消毒,防止血液、體液污染。監管者如護士長定期對消毒、滅菌及無菌操作各個環節進行檢查督促,使護理人員認真做好空氣監測工作,并設專人負責,確保無菌質量,盡量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3.4加強醫療設備管理
手術室的儀器設備多,護理人員經常組織學習,了解其性能熟練掌握各設備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各儀器設備按常規保養良好,經常檢查性能,定期維修,以備手術順利進行。在操作過程中盡量降低手術室噪音,同時對醫護人員進行降低噪音重要性教育,維持手術間安靜有序。
3.5護士在工作中認真、仔細,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責任心、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減少醫療糾紛,例如巡回護士應仔細核對醫囑、不要隨意交談,搶救時執行口頭醫囑,要復誦一遍無誤后方可執行,并記錄,保留空安瓿以備待查,待手術完畢后方可棄去。需血時,到血庫取血,與血庫工作人員核對無誤后簽名,然后到指定的手術間與麻醉師再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血型、血量、有效期、查對血液顏色、質量是否正常)無誤后并簽名方可輸入,并做好輸血記錄,貼在病歷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至少保存一天,統一處理。預防手術用物丟失、不完整手術前、關閉體腔前、完全關閉后、皮膚縫合后,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共同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等數目完全相符并檢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隨意更改物品清點內容,術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護士親自遞交,并及時記錄[4]。
4結果
觀察組經過一定的護理干預其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減少。結果如表1
5結論
通過對手術室護理風險存在的因素進行護理干預,制定防范措施。如何保證安全護理,發現風險隱患和降低護理風險是每個護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加強護理風險監控,能有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護理者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優質的護理服務。通過發現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因素,增強法律意識、責任,制定、健全手術室各種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強化護士素質教育、風險防范意識,提高風險免疫力。護士長合理安排人力資源,減輕超負荷工作的壓力,對工作責任心不強者,進行規章制度學習與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強化法制觀念,加強自我保護,完善手術室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確,各有其責,強化責任意識。護理是一個團體性質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團結意識,同時護士的職能多、雜。培養有效的溝通能力,能夠保證病人得到及時、準確的診斷治療。讓護士理解患者與醫務人員是服務于被服務的關系,護士與醫生是合作關系,建立一個團結和諧的院內環境。能夠有效的減少醫療矛盾。工作人員均須精力集中,因手術中護士態度怠慢粗心、責任心不強。落實具體的規章制度,加強護理操作中的安全管理,增強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同時提高護理質量,減少患者的痛苦及護患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佩超,馬亞利,張欣梅,手術室護理工作不安全因素案例分析,中國病案,2005,6(12):39-40.
[2]潘星,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臨床護理,2010,48(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