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2 15:34: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麗鄉村建設的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概念規劃;村莊;發展空間;詳細設計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20世紀90 年代末期,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出現的新形勢,城市規劃學界借鑒國外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的先進理論和實踐經驗,開始探討一種獨立于傳統規劃的,以城市整體發展策略和土地空間開發的政策綱領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規劃,即城市發展“概念規劃”,也有稱“戰略規劃”、 “戰略性空間規劃”以及“空間戰略規劃研究”。最早的實踐以“廣州市總體發展概念規劃”為代表。
2概念規劃及其發展態勢
概念規劃是介于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之間的一種規劃,它強調的是思路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是屬于一種宏觀發展思路的探討和研究。它淡化了設計的表象,使規劃成為綱領性、戰略性的文化、指導和協調發展與建設。“概念規劃”有別于傳統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城鎮體系規劃,它更加強調對城市發展問題的診斷,發展策略的研究以及政府行政、城市經營的建議等,以作為城市法定總體規劃制定或修編的前期準備。這種新型規劃較法定規劃更少形式和內容上的約束,賦予規劃師更加自由發揮的空間。
3規劃愿景
安吉縣鶴鹿溪、六莊村地區及其周邊是安吉縣內一片非常完整的黃浦江源頭區域的近郊農耕區,其間風景優美、土地平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非常適合農耕文化系列的旅游開發。該區塊既可以填補安吉平原地區旅游開發欠缺的空白,又可以優化提升安吉旅游產業。
如何解決城市建設用地不斷蔓延的問題,保護及有效利用農田,并在保護鄉村地區的基礎上,如何優化發展,使該地區成為安吉旅游新的增長點以及平原地區美麗鄉村的示范村,是本次概念規劃需解決的問題。
4安吉美麗鄉村―鶴鹿溪、六莊村空間發展概念規劃與村莊詳細設計
4.1基地現狀
本規劃區處在安吉縣縣城西部邊緣,距縣城遞鋪鎮約8公里,距孝豐鎮約4.5公里,規劃用地面積為8.25平方公里,東、南、北三面環山,中間為黃浦江源頭的南溪、西溪沖擊平原,土地肥沃。區內田園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皆較為豐富,鶴鹿溪是一條具有觀光、休閑、游覽等功能的河流段落,已有鶴鹿溪漂流項目在經營;鶴鹿溪村周圍分布著諸樂三、胡宗南舊居。
4.2規劃目標
建設富有特色的集高新農業開發、農耕文化展示、旅游產業優化、生態環境保護與利用等功能的安吉縣平原農村地區美麗鄉村示范村落。
4.3規劃理念
1)因地制宜的空間布局理念
規劃強調生態保護、農田保護、自然環境保護、農村文化延續等現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進行規劃設計。
2)“珠落玉盤”狀田園村落布局理念
現狀六莊村的村落空間布局較為分散,無成片大型集中的村落,規劃依托這種散落形態形成“珠落玉盤”狀的村落布局,每個村落形成8―10戶左右的小型聚落,每個聚落周圍種植高大喬木,村落周邊為自家種植的蔬菜、瓜果以及家禽、牲畜。這些聚落就像明珠一樣散步在大片的農田中間,形成宛如畫卷的田園村落布局。
3)農耕文化特色展示的單元村落設計理念
田野上的小型村落是歷來文人墨客欣賞、描述的對象,是田園美景的點睛之處,規劃認為單個村落的形態、內容、環境、建筑等均應圍繞農耕文化展開,塑造農村特有的世代相傳的文化特征和古樸的農村地域風貌。
4)“阡陌”狀的道路交通組織理念
規劃對現有的田埂、機耕路等進行梳理,形成“阡陌”狀的道路交通網絡,規劃道路采用小斷面、高密度的形式,強化田園風格,強調低速慢行,營造宜人尺度。
4.4總體規劃(見圖1)
4.4.1功能分區
規劃將本區劃分為三大職能區域,五個功能分區。三大職能區域分別為生產、旅游、生活職能;五個功能分區為黃浦江源漂流及濱水景觀區、鶴鹿溪村村莊建設分區、村南基本農田保護區、六莊村農耕文化展示區、縣道以南果蔬種植區。各個功能分區功能為:
A區――黃浦江源漂流及濱水景觀區:水上運動項目及優美的自然水岸風光展示,為主要旅游項目之一。
B區――鶴鹿溪村村莊建設分區:黃浦江源漂流景區旅游服務、接待中心之一,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未來鶴鹿溪、六莊及其自然村農居拆遷安置地。
C區――村南基本農田保護區:該區用地全為基本農田,規劃確定為保護區塊。
D區――六莊村農耕文化展示區:劉莊村及其周邊區塊規劃確定為展示平原地區農耕文化以及安吉美麗鄉村的旅游開發區塊。
E區――縣道以南果蔬種植區:該分區主要以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為主,未來形成一定規模的果蔬基地,不僅解決安吉縣城自身的農產品供應,還盡可能做到出口,創造經濟效益。
圖1總體形態示意
4.4.2開發控制要求
本規劃區域是有別于城市建設區、風景旅游區、純生態保護區的特殊區域,結合旅游、生態、生活三大職能,借用生態區敏感等級劃分理念,將本區劃分為三級:一級敏感區為絕對保護區,是生態環境極好,本無建設的區域,如南溪濱水區、基本農田區、果蔬種植區等,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確定為0%。二級敏感區為相對保護區,即原來有一定量的建設用地,但是其相對于整個區塊來說建設量的比重較小,仍以生態環境為主體的區域。這個區域的界定與控制較模糊和困難,指標存在不確定性和無依據性,規劃從現狀建設用地量和生態敏感次級控制區的經驗規定將建設用地指標確定為15%。三級敏感區為村莊建設區,該區域為生態環境最薄弱的地區,現狀建設了大量的農民住宅,規劃利用這一特征,將其劃為建設區。通過現狀實測已建建設用地比重和農戶戶數數據,規劃建設用地比例確定為40%。
4.5 鶴鹿溪、浦前“特色小鎮”
鶴鹿溪、浦前村是本區人口規模最大的村落,達到3000人以上,接近一個郊區小鎮的規模,但村內公共配套設施發展不全,沒有正規的農貿市場,商業設施僅為小雜貨鋪,醫療設施不全等等,配套設施及村級經濟發展極為緩慢。
規劃立足本區旅游業開發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意在將鶴鹿溪、浦前村規劃成為堪比歐洲、美洲風情小鎮的“特色小鎮”,其主要特色為:
古樸、典雅的胡宗南、諸氏故居;
充滿生活氣息的鶴鹿溪古溪;
獨特的民居建設方式;
優美的鶴鹿溪景觀帶和充滿趣味、刺激的漂流;
完善的旅游休閑和村民服務的配套設施,包括醫療、體育、娛樂、教育等。
4.6 村落農耕文化展示區
針對農耕文化展示區,采用示范點詳細設計的方法,選擇了三個較有特色、有一定規模、鄉村氣息較為濃厚的村落,即六莊村、南莊村和十莊村。(見圖2)
圖2 農耕村落示范點指標與控制
5結語
總之,城市是一個復雜動態的綜合體,特別是在我國城市空間結構與形態急劇演替的過程中,規劃面臨著新的現實要求和變革壓力。概念規劃走向微觀化的嘗試過程可能預示著理性規劃,這需要眾多規劃界人士、更多的規劃實踐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魏清泉,吳超.概念規劃的特點、原則和方法[J].規劃師,2003,8(19):20-24.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鄉村規劃
1背景
由于我國城鄉發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為了改善這種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鎮化”以及“美麗鄉村”兩個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鄉村建設本身存在復雜性,加之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對鄉村提出了更高的規劃建設要求,從而使鄉村規劃難度增加;美麗鄉村規劃與建設模式的應運而生,極大程度上改善了鄉村的生活環境,但在推廣與規劃設計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因此引發了思考。
2傳統的村莊規劃問題
2.1傳統的村莊規劃設計不科學
現在大多數鄉村規劃建設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設模式,將村莊規劃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態、村莊道路布局整齊規整、并配有寬敞的廣場及公園”的城市模式,將鄉村規劃建設成現代小城市,忽略鄉村原本具有的形態特征。有時為了過分強調村莊規劃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壞原有的生態地貌。生態、和諧鄉村規劃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首要原則,而那種過分強調布局形態的規劃方案,不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與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的基本原則相違背,規劃者僅僅只是從自身設計角度出發,沒能夠將鄉村現狀融入到規劃設計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設模式,很難有效地實現美麗鄉村建設。
2.2風格特色缺乏統一
在傳統的鄉村建設過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鄉村整體建設缺乏統一風貌。首先,在周期長的鄉村建設過程中,經常遇到村長或者書記換屆調任,對鄉村建設的專業角度解讀不同,導致村莊在建設過程中缺乏統一的風貌。其次,當地居民根據自主意愿來建設房屋,這就導致凌亂的建筑風格,失去了村莊特有的傳統風格。長期的村莊建設活動,需要全體村民自覺把控村莊文化精髓,保持傳統建筑特色,在滿足房屋的實用性條件下,實現村貌統一的韻律美感。
2.3產業和文化特色不鮮明
目前,多數村莊通過亮化、彩化等方式來改變鄉村舊貌,村莊整體生活生產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體村莊文化內涵無法得到詮釋,此種速效的村莊規劃設計的持續性不強。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在規劃設計前期,沒能考慮建設有鄉村特色的產業,在傳統鄉村規劃設計周期性長的情況下,僅僅依賴政府財政支持,很難實現美麗鄉村的目標;其次,規劃設計時未能結合村莊的傳統文化,致使村莊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鄉村傳統的文化元素。
3美麗鄉村規劃的建議
3.1根據現狀地貌,整體布局設計
在村莊的整體空間布局規劃中,除了參照鄉村原本的地形地貌,還應充分考慮村莊現狀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莊特有的山川河流、綠化植被以及農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中,打破原有整齊劃一的布局模式,從而規劃設計出符合當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數鄉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進行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有的根據自身良好的生態環境規劃設計出生態村,有的根據自身悠久的歷史古鎮從而規劃設計出歷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優勢,才能規劃設計出具有特色的美麗鄉村風光。例如長樂市江田鎮南陽村在規劃設計美麗鄉村時,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自身具備特有的元素,同時結合山水以及獨特的山川河流元素,進而規劃出具備自身特色的美麗鄉村。
3.2利用地理優勢,完善自身產業鏈條
美麗鄉村規劃設計具有周期長的特征,它既要實現生態上的完善,還要實現經濟的穩步發展,美麗鄉村規劃建設需要完善的產業鏈條提供資金的支持。傳統的鄉村發展模式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從表象上來看,鄉村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相互制約,而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設計不僅要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還要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因此,在規劃設計時,需結合鄉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形成獨具自身特色的鄉村品牌,實現鄉村的知名度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城郊村憑借靠近城鎮的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從而為城鎮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務設施均按照城鎮標準來規劃設計,能夠更好地實現與城鎮的對接。
3.3統籌配套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與城鎮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給水、排水、采暖、燃氣等市政管道的敷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規劃。因為配套設施建設需求資金較大,一般鄉村無法獨立完成建設要求,因此要求鄉村與城市之間、相鄰鄉村之間應統籌考慮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規劃設計。如江田鎮邦上村在配套規劃時,對接上位規劃,對村莊市政配套規劃整體考慮。
4結論
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與建設要想得以實施,必須有一套完整的、適合鄉村發展以及具有鄉村特色的規劃方案。它需要從美學、歷史學、生態學等多方面學科著手,既做到不破壞鄉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滿足鄉村經濟發展,除此之外,還應融入文化內涵及鄉村特色等等。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為美麗鄉村實施建設做好鋪墊,才有可能規劃建設出生態美、百姓富的美麗鄉村。
[參考文獻]
[1]劉建.美麗鄉村要表里如一[J].西部大開發,2014(11):1.
[2]謝漢能.探究美麗鄉村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09):1.
[3]王方.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的規劃與建設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4.
自2005年我國開始大力推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新農村發展符合生態文明時代特征,而“美麗鄉村”概念的提出,正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同時也是鄉村旅游轉型升級不可偏離的大背景,并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基于“美麗鄉村”要求,新農村建設是物|與精神、環境與內涵的全面提升。而鄉村社區營造不僅追求有形的硬件建設,提升生活質量外,也注重精神、文化層面的發展,采取自上而下的公私協力模式,建立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與鄉村社區的良好互動關系,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國家向新時代邁進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摸索出一種適應我國國情和鄉村建設開發特殊性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一、鄉村社區營造理論
鄉村社區營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延續與發展,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興起,日本與臺灣地區面對城市化過程中地方村落沒落的境遇,自上世紀開始至今仍在持續強調“人、文、地、產、景”的鄉村社區營造。其中“人”指的是認同感和社區意識的構建,社區共同體的形成;“文”指的是傳統文化的延續,民間工藝及藝術活動的傳承與經營;“地”指的是地方建筑的保護與再利用;“產”指的是特色產業的創新經營;“景”指的是公共空間的改善、景觀的特色經營等等。
我國臺灣地區比較早引入了社區營造的概念,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地區于政策上便已強調社區建設,九十年代先后制定的各項計劃標志著社區營造的啟動。于1994年開始推行“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希望從文史重建與文化藝術的角度介入社區發展,強調社區參與,整合地方文化、社會與經濟等資源,解決整體環境惡化、公民意識欠缺、公共資源未整合和社區學習體系急需建立等問題。
社區營造作為一種最基層的社會活動,以社區共同體對本社區具有認同感作為前提,通過社區居民達成社區共識,發展自主能力,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共同經營“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及其它相關的社區發展活動等,從而使本社區的生活空間獲得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得以提升,文化、產業和經濟得以復興,進而促使社區活力再現,這種由居民自主參與社區經營創造的過程,稱為社區營造。簡要地概括就是充分運用社區內的各種資源條件,凝聚社區共識,改善生活環境,延續文化精神,重塑社區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
二、民宿帶動下的鄉村社區營造
鄉村社區營造可以依托鄉村旅游,以民宿為落腳點形成全面帶動作用,通過打造社區文化、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推動地方產業,以村民為主體,社區、政府、創客、專業團隊多方參與的良好互動關系,實現美化鄉村環境、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社區文化氛圍的目標,達成鄉村整體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以民宿產業為起點
鄉村旅游是實現新農村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手段,以鄉村旅游為主導產業是民宿實現帶動作用的前提。首先,民宿與民居房屋皆作為鄉村的基本建筑體,不同于普通民房的是,民宿的外觀更為美觀,內部設施更為現代化,這是其為滿足旅游消費需求所必有的硬件基礎。但雖說民宿是為旅游者所用,但基于鄉村社區營造的地方性要求,民宿的建造風格必須與本地鄉村風貌一致,符合當地社區肌理特點,因此更加提倡民宿的建設是模擬本地民居或者對當地老房子的改造。由此民宿可以作為鄉村民居改造的樣板,在不破壞本地風貌基調的前提下,改善村民居住條件,且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地村民隨意改造房屋而產生的整體景觀不協調性。其次,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發展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不僅承擔著為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基礎作用,同時也是當地特色文化凝結的表現,是突出農村鄉村性的主要載體。除此之外,現代游客群體觀念趨于成熟,也更追求旅游所帶來的深度體驗,民宿為游客留宿享受更深刻的體驗創造可能。為此,將民宿產業作為鄉村社區營造的第一步,不僅有助于社區空間的建設,同時提升居民生活條件,加強游客體驗感,并為鄉村旅游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
(二)以民宿集群效應為推動
民宿集群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具有競爭和合作關系的民宿和配套服務機構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群落。民宿集群對比單一的民宿個體,其優勢在于集體生存、協同合作,實現專業分工、信息互補、業務共享、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最大效益。民宿集群類似于一個社會共同體,需要協調內外部各要素的良好關系,比如空間規劃,環境設計,設施分配等。民宿集群可促進以民宿為發展起始點的鄉村社區營造構成空間環境上的框架藍圖,為進一步完成整體營造起推動作用。同時,民宿集聚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給予鄉村社區營造厚實的經濟支持。
結合“新常態”的特征,以郴州市“三合村”旅游景觀規劃為例,從旅游景觀意象規劃、旅游產品的體驗性設計,旅游景觀基礎設施建設、景觀空間的概念規劃四個方面探討鄉村旅游景觀如何傳承歷史文脈,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新常態 鄉村景觀 景觀規劃 傳承 創新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07-0129-02
1 概念解讀
1.1 何謂“新常態”
新常態的“新”就是“有異于舊質”;“常態”就是時常發生的狀態。新常態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狀態,這是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新常態的以下幾種特征與鄉村旅游景觀規劃密切相關:
1)“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要求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個性化的鄉村旅游景觀。
2)“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提高新技術、創建新的鄉村旅游產品、新的鄉村旅游消費模式成為必需。
3)“市場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建設差異化的鄉村旅游景觀、提高安全與衛生質量標準是提高競爭力的前提。
4)“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生態性與景區承載量是保證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的基礎。
李迪華教授說,新常態下景觀設計學行業必須實施“反規劃”,保證城鄉建設項目的生態內涵和生態游憩功能。鄉村旅游行業可持續發展唯有主動轉型、繼承傳統并堅持創新,才能沖出傳統發展方式的“重圍”,實現提質增效的“新生”。
2 郴州市“三合村”旅游景觀規劃實踐
2.1 規劃背景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精神,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業部辦公廳啟動了“美麗鄉村”創建活動。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美麗鄉村”創建試點申報工作的通知》,最終確定了1100個鄉村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郴州市北湖區三合村有幸入圍“美麗鄉村”創建試點。2014年,三合村又被中國生態文化協會評為“中國生態文化村”。
在國家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在市統籌城鄉發展示范村的幫助下,三合村積極整治西河河堤,重點扶持農業產業合作社,建設綠色農莊等,村容村貌持續改善。目前,三合村正為創建4A級生態旅游名村做全面規劃。
2.2 三合村概況
北湖區華塘鎮三合村位于郴州城西北面,距市城區21公里,盛產糧食、烤煙、林果、瓜菜、煤炭等,是生產農業重村。三合村建于明清年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風景秀麗,鳥語花香,西河兩岸古木參天,古橋古戲臺隱于青山綠水之間。近幾年,他們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開發設計出集鄉村休閑、婚慶攝影、蔬菜觀光、古文化欣賞等為一體的農家樂旅游模式。建設標準化農家屋28家,完成了村內環境綠化美化、道路改造、供排水設施等基礎設施及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但三合村離創建4A級生態旅游名村還有一定距離,留下了諸多問題使現在的評價標準大打折扣:
1)村莊雖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在景區中卻感受不到濃厚的文化氛圍。村中原有一排古老的大青石板臺階反映了村莊的歷史與滄桑,現已經被破壞殆盡,反映村莊文化的節點太少;
2)村民住房被“穿衣戴帽”,丟失了原有的古香古色的韻味,也可用“古韻新風”自圓其說;但部分住房被整體重建成安置房形式,“小洋房”代替了“炊煙裊裊”,缺少“鄉土氣息”;
3)基礎服務設施比較落后,加油站、診所等公共建筑缺失,環境衛生不達標;
4)旅游開發類型比較單一,仍然以觀光為主,游客在村中的滯留時間短消費水平低。目前為村民創收的途徑僅有現在的蔬菜主題餐廳。
以上所存問題直接影響了三合村旅游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三合村必須把握好現有資源,做出相應的規劃整改,打造新型鄉村旅游景觀。
2.3 三合村旅游景觀規劃策略
2.3.1 三合村旅游景觀意象規劃
意象是由“每一個感官產生反應,綜合之后形成的”,一個可加工的意象必須與周邊事物有可區別性和它作為獨立個體的可識別性。這與“新常態”下追求差異化、多樣化的特征相吻合。提起江西婺源的景觀意象,就會想到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以及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提起周莊便想到集駁岸、拱橋、水巷、古宅等水鄉之美于一身的“中國第一水鄉”。
筆者認為,三合村的鄉村意象應以本土自然風光為基礎,以鄉村文化為核心,使人們頭腦里形成整體感覺和印象,應從以下四點規劃:
(1)三合村村名的由來。三合村是由三條河匯聚在村前而得名,現今人們依然可以欣賞到汨汨的河流拍打撞擊,不得不對三合村的歷史產生漫無邊際的聯想。因此,可在村口立石注明三合村的由來,引導游客前去參觀,并把三河交匯處設計成特色景點。
(2)三合村的“五古”元素。三合村的“五古”是最為重要的文化資源。其一,古名人。據說歷史上這個小村莊曾出7位省部級干部,可以通過村中老人的敘述將名人故事記下,起到教育感化作用。其二,有三百年歷史的古戲臺(目前正在修葺)??蓪⒐艖蚺_作背景,在不影響古戲臺功能的情況下表演當地的昆曲,作為招牌節目。其三,樹齡達幾百年的古樹群,古樹多以側柏、楓楊居多,樹齡高的已達460年。古樹群的規劃已經較成熟,目前劃分出了愛之林、愛之路,并將兩樹相依的婆娑姿態定為“情投意合”、“珠聯璧合”、“百年好合”,成為戀人喜愛的婚紗攝影基地。其四,流淌在村頭的古西河。人們都有親水性,但目前的西河還屬于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姿態。沿著西河設一條健康步行小道是非常有可取的,適當點綴一些親水平臺。其五,建于清代的古花橋(如圖1)。古花橋用石木建造,橋亭相間,不僅可以過河通人,還可避風擋雨。橋身中軀設有觀音送子的神座。橋身由七個大石墩支撐著,在每個石墩上均雕刻有雅致的龍頭,其寓意為龍在風浪中追波逐浪的雄風壯態。走在古橋上可以感受到三合村前輩石藝家高深的文化和藝術水平,體會祖輩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
(3)三合村的村落建筑。鄉村建筑反映出鄉村居民生活的某一側面,是鄉村歷史發展的見證。三合村村落建筑因山就勢,建造隨意,不同于北方鄉村規劃整齊的布局形式。建筑青瓦屋頂,青磚砌墻白泥灰勾縫,馬頭墻頂上點綴著白色線條。部分建筑已被粉刷裝飾,暫且可當作是古村新貌。而被推倒重建的“小洋房”若布置成城里的小旅店,便會“農味不濃”,使得體驗鄉俗民情的成分降低,必將成為制約旅游發展的瓶頸之一。三合村不是浙江的諸葛村、不是皖南的宏村、西遞,新常態下必須塑造出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才能給游客留下鮮明印象。
(4)三合村的景點設計。三合村應該把反映傳統農耕文化、農村生產的典型景象提純、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現于景區中。在民居建筑與道路之外的空間上,布置一些“軟組織”景物,如井臺、石碾、籬笆、菜園、水塘等,以過渡和緩解民居和道路之間的生硬沖突。景點的夜景照明宜突出明月的清輝、星光閃爍的夜幕掩映,正是時時處于光污染包圍中的城市游客所追求的新奇體驗。景區停車場的建設可對車位進行隱性處理:可設計成“稻谷堆”,使停車場呈現“稻谷場文化”;可設計成拱頂綠坡,使鄉野大地呈現起伏之美;也可蔭蔽于豆棚瓜架之下。
另外,三合村的產品體驗性設計也是形成鄉村意象的重要方法(將在下一節講述)。
2.3.2 三合村旅游產品的體驗性設計
經濟“新常態”下,要想在激烈的鄉村旅游市場中獲勝就必須創新,營造新奇的、具有濃厚地域文化背景的產品,形成主題明確、個性突出的風格。三合村的旅游產品設計應給游客帶來豐富的體驗性。例如,做豆腐是常見的農家活,但湖南南岳開辦“農家樂”的農民卻吸引游客參與豆腐的加工制作過程,讓游客一邊學習做豆腐,一邊品嘗鮮豆漿,引起游客的濃厚興趣。筆者認為三合村的旅游產品創新設計應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仍然以觀光性、體驗性較強的采摘柑橘、草莓、蛇瓜等蔬果活動為主;其次,依托烤煙生產基地,創造供游客參與熏烤農家烤煙的全過程,并讓吸煙人士品嘗鄉土氣息的香煙。也可以依托湖南傳統陶瓷產業的優勢,再現陶瓷制作活動。如收取合理費用讓游客動手制作自己想要的坯體形狀,并在坯體上繪制圖案,并參與燒制的過程,不僅可以體驗到無窮的樂趣,并能了解傳統陶瓷的生產工藝;最后,景區中再現村民制作本土特色清明糍粑的農家活動:古樸的農具,農家的稻米,充滿鄉野氣息的野菜,穿著整潔樸素的村民用精湛的手藝將這一活動不斷演示,將大大提高游客參與的積極性。總之,村落中天人合一的環境,健康、樸素、簡單的生活,可以讀到的歷史,可以看見的美德,正是其獨有的魅力所在,形成了鄉村與現代化城市間的巨大差異,從而大大提高了鄉村的旅游吸引力。
2.3.3 三合村旅游景觀基礎設施建設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認為,旅游地的發展分為介入、探索、發展、穩定、滯長和衰弱(或復興)等六個不同的時期。三合村旅游還屬于探索、發展的起步階段,基礎設施由于經濟不發達,建設也比較落后。三合村應從以下三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建設加油站、醫療所、商店等公共場所,外觀形象上維護和突出濃郁的鄉土氣息;路燈、垃圾桶、公廁的數量應適度增加,衛生情況需要定時檢查并設專門的監管室。
(2)村落內建設垃圾轉運場、集體沼氣池,進行環衛處理、污水處理。
(3)三合村旅游景觀的食宿設施建設雖然不能追求“原汁原味”,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檔次,應與當地的民情風俗、鄉土特色相吻合,在保證安全、舒適、衛生的前提下,在“奇、野、土、特”等方面別具一格。提供給旅游者一種“完全的鄉村的生活”。
2.3.4 三合村景觀空間概念規劃
三合村擬規劃面積5520畝,總體規劃沿著西河布置成折線形狀(如圖2),三合村的主題定位為打造“唯美三合?森林濕地生態村”,“愛尚三合.婚紗攝影藝術村”,“和美三合?綠色發展特色村”。
文/墨菲
美麗中國是個什么概念?我的理解她起碼包含兩個方面或兩個體系,第一是人,第二是自然。歸納起來應該是這么四句話:山要青起來, 水要綠起來,天要藍起來,人要富起來。實現了這四句話,美麗中國就呈現在我們眼前,美麗生活就實現在我們身邊。
十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關于美麗中國,報告中描述得很生動很具體: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上周看了兩集紀錄片,片名就叫《美麗中國》,是由中英聯合攝制小組歷時四年拍攝的一部關于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的系列紀錄片,其中很多野生動物和風景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那些唯美的畫面,真實的自然,那些山野隱映的鄉村,那些質樸生態的百姓民居讓人流連,讓人震撼,中國原來還有這么多人與自然和諧融合的美麗地方。
說實話,過去我們總認為國外的東西更美好,不僅片子拍得講究,環境和人文也很棒,但看了這部紀錄片會大大改變我們的認識。正如該片策劃人員所記述的那樣,因為理念和視角的不同,中外聯合拍攝組也是經過了一番討論爭辯之后,才各自說服了對方,也才有了這部真實記錄和表現中國人與自然萬物眾生,畫面綺麗的視覺大片。
以往,很多西方人不了解真實的中國,也有大部分國人不了解自己的中國,所謂大好河山都只是口頭上的,顯得空洞而概念。而這部使用當今最先進的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攝影技術,記錄了大量珍貴、精彩的畫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立體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獨特魅力,不僅驚嘆了攝制組的那些“老外”,也驚訝了我們自己。
在經濟與建設,綠色與發展的進程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進步的符號和時代的要求。中國人對綠色對環保從認識到努力,也是漸進漸深的。以過去10年為例,從巴厘島到哥本哈根再到德班,幾屆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都帶頭許下并切實履行綠色發展的莊嚴承諾。從“十一五”首次設立約束性指標,到清理整頓鋼鐵等高耗能行業,從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態工程到出臺節能減排計劃,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態補償機制穩步推進,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越來越堅定,也越來越堅實。
關鍵詞:鄉村景觀;轉型;營建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advanc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is hot in progress. However,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rural construction is gradually evolving into another form of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The current rural landscape i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to the modern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s determined by the attitud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at the land level, and should return to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existence. Therefore, the method or strategy of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inherent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lif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knowledge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site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the value of the excav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coordination, from the design vision to re-discover, to transform, with new values and Methodology, and guide the rural landscape in the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rural landscape ; transformation ;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7)-01-24(5)
鄉村系統不同于城市系統,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鄉村在對抗自然的同時表現出對自然極大的依賴性,并不斷尋求與自然的平衡。在不同地域的鄉村社會中,生產、生活圍繞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圖景,而鄉村景觀作為鄉村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這樣的背景下展現出自我的獨特價值,并在當下的社會發展中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由于觀察視角的不同,鄉村景觀的概念尚未被統一定義。從地域范圍來看,鄉村景觀是泛指城市景觀以外的,具有人類聚居及其相關行為的景觀空間。從景觀特征上來看,鄉村景觀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復合體,人類的干擾強度較低,景觀的自然屬性較強,自然環境在景觀中占主體。綜合來看,鄉村景觀的內涵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在鄉村地域范圍內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互聯系的“綜合體”,二是具有美學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等“多元價值”[1]。它本質上是融自然、社會、傳統文化于一體的,具有特定景觀行為、形態和內涵的自然社會綜合體[2]。在現代社會,作為一個建立在地方自然環境、經濟生產、居住生活三部分有機融合之上的有機體,鄉村景觀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被更新。在鄉村建設中,良性、健康的鄉村景觀并不僅僅以外在空間與形體美感為表征,也不單是輝煌的經濟指數增長,而應是指鄉村“地方”或者說“本土”自然環境、經濟生產、居住生活三者的有機關聯、健康發展而真實呈現出的系統生命活力。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逐步推進,鄉村建設如火如荼,然而鄉村建設正逐步演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快速城市化”,曾經的家園之夢、歸鄉之地以及“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圖景正在一點點的被磨滅,“千村一面”的景象比比皆是。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與成果主要體現在鄉村景觀上,鄉村建設也同時成為改變和塑造鄉村景觀的主要動力。究其原因,鄉村建設中鄉村的形態、規模、尺度、關系等都在發生著改變,這些都涉及景觀的認知與把握。在鄉村建設熱潮之下,鄉村景觀正處于由傳統景觀向現代景觀轉變的歷史進程中。
1 傳統鄉村景觀的特征
就全國范圍來看,傳統鄉村景觀已成碎片化,很難再找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鄉村。傳統鄉村景觀主要指以傳統農耕生產為主體的鄉村景觀。在傳統農耕時代,人們依靠手工勞作,生活節奏緩慢,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由于技術水平低下,人們始終對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對環境的改造力度不大,這種“敬畏自然”的觀念與“低技術”“手工勞作”的因素,使此時的鄉村景觀整體呈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特征[3]。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 生態與人文
傳統鄉村景觀是在原有地貌氣候等自然屬性的基礎上融入人類文化特征后形成的,既是生態系統能量流、物質流的載體,又是社會精神文化系統的信息源,具有生態與人文的雙重特性。作為物質空間,傳統鄉村景觀是人與自然不斷尋求和諧共生的結果。村民在聚落的相地選址、規模與布局、農業生產場地及其勞作方式等方面都以順應自然為前提,通過結合當地氣候、發揮生態智慧,采用順應地形、節約土地、保護并引導水源,并盡可能運用當地材料進行可循環的建造等方法實現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此外,由于較低的技術水平以及手工勞作,人類活動對鄉村生態系統干擾程度相對較低,鄉村中物種多樣、景觀豐富,這些都使鄉村景觀呈現出良好的生態性。如浙江楠溪江流域的耕讀村落,尋山勢水系而建,平坦地帶種植作物,最大程度利用水資源滿足生產生活需求;廣西龍脊梯田的壯族村寨,村寨建于山腰,背山面水,村寨下方是梯田,梯田下方是河谷,這一布局主要是有利于水資源的利用,上部的森林接納并涵蓄了充分的水資源,為中下部的村寨以及梯田提供源源不斷的水。作為人文的載體,傳統鄉村景觀建立在人類文明的基礎上。如村落選址的風水觀,村落村口公共空間生產、生活與宗教禮制、詩畫意蘊相結合的詩意營建等。隨著人類聚居生活的不斷成熟,傳統鄉村景觀被打上了深深的人文烙印。
1.2 實用與質樸
傳統鄉村景觀具有在地的實用主義和質樸的審美內涵。它因生存的需求而被營建,這包括了生產、生活兩個部分。滿足生產的需求,選擇可耕之地、可飲之水是鄉村景觀營建的最初也是最基本要求。如在山地地區人們可用耕地較少,村落主要分布于農田與山體的交界處,既不占用耕地,又可避免水澇;在用地緊張地區,村民則“向山要地”,結合山地等高線來修建梯田。而鄉村聚落的選址首先靠近水源,滿足農田灌溉、日常使用、消防等生產生活的需要,鄉村在建設中有水則引水、理水,無水則要挖渠、打井取水,同時河溪涌渠兼顧排水防澇之用,或挖池塘蓄水。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還會根據自己生活和居住的需要來建造房屋以及改造環境,故鄉村景觀與生活需求有密切相關的特性,如房屋的格局布置與宗族觀念、生活起居等相一對應;門前屋后的植被多為果樹與蔬菜,觀賞與食用功能并存;宅院布置與改造也多隨日常生活的變化而順需展開??偟膩砜?,人們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而進行環境與土地的改造,使鄉村景觀呈現出樸素、真實的實用性特征。
1.3 小規模與低技術
傳統鄉村景觀營建呈現出小規模、低技術的特征。在手工勞動、步行交通的前提下,傳統鄉村景觀是小規模的。它體現在民居的高度上,一般不超過兩層;體現在街巷上,一般寬度較窄,高寬比較大;體現在鄉村聚落的整體規模上,以步行可達為標準。所以聚落不突兀,很好的隱在山體的背景、樹木的掩映當中,與環境取得一個協調的關系。同時,在技術上,傳統鄉村采用的是一種低技術,這是低成本和低難度的技術,因此較易被掌握和推而廣之。
1.4 相似與差異
相似與差異指統一之中蘊含著的差異性。差異性指事物有差異的、不相同的狀態,差異性產生多樣性。從聚落生活的角度,差異性本身就是鄉村景觀中的重要特征。細看任何一個傳統村落,民居的朝向有南北有東西,有大大小小的街巷,但是有長有短、有直有折、有些材質也不同,你很難找到完全一樣的。同樣也很難找到完全一樣的民居與院落、空間節點。也因此,鄉村的景觀在很大程度上會給你帶來豐富的體驗感,會引導人不自覺放慢腳步,細心體驗。而這些,在城市小區中卻很難找到。究其原因,這是由于生存需求之下景觀營建的自發性與隨機性帶來的結果,帶來城市景觀的標準化生產所難以企及的魅力。當然,鄉村聚落景觀的差異性是很難被“設計”出來,而是生活出來的。如傳統街巷空間的曲折、變化并不是事先“設計”出來,而是人們根據實際用地條件,順應地勢營造房屋而逐漸形成的。
2 當下鄉村景觀的營建現狀
當下人們對鄉村景觀的理解有一種被有意無意誤讀的現象,特別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鄉村景觀的建設被等同于空間形體、構圖、植樹造園等視覺美化的對象,表現出人們對景觀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象的層面。同時,在對速度、指標的過度追求之下,鄉村建設中存在著過度設計等諸多建設誤區與弊端,將城市景觀的設計手法硬套在鄉村景觀營建上,使原本質樸、多元的鄉村景觀走向異化,直接影響到鄉村景觀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當下鄉村景觀營建中的表面化和趨同性現象,反映出對于鄉村景觀內涵、主體的片面認知,也反映出我國鄉村建設在制度管理、規劃理念與營建方法上的不到位。它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將鄉村景觀等同于感官審美,陷入形式主義的誤區
主要表現為在鄉村景觀營造上單純注重視覺形式美感而展開的“化妝運動”,使村落自然景觀特色以及原生態的人文景觀受到破壞,地域傳統文化面臨湮沒的危險,如江南某些村落景觀,刻意追求形象上的“傳統”,到處都是整齊劃一的白墻黑瓦、披檐、木門窗,使村落整體風貌如“布景”般如出一轍,導致一種“偽真實”。
2.2 鄉村景觀營建與生態、地域文脈相分離,導致生態退化、文脈消逝
首先表現為大拆大建,超越時空的整體、快速重建模式。傳統的鄉村聚落淪為整齊劃一的單調布局模式,鄉村景觀的“改頭換面”,在自然與時間維度上失去了景觀的本真。其次表現為鄉村建設的盲目與無序,使鄉村發展所依托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特別是近年來,在經濟利益驅動下,鄉村建設量快速膨脹,許多農田耕地被占用,許多山林水系被阻斷,在經濟活動尤其是農家樂經營中,村民隨意占用公共資源,任意排放垃圾污水,帶來水質污染,空氣質量逐年降低,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等生態環境問題。最后,村落建設缺乏系統的規劃控制與引導,導致村落發展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居民點為了商業利用而不斷擴張規模,違章搭建,造成對土地的無序開發,以及自然、歷史脈絡的破壞。
2.3 鄉村景觀建設與真實生活相分離,鄉村缺乏吸引力
由于對景觀概念的非充分理解,在建設中只強調景觀的某一方面,使景觀建設脫離真實的根基,長遠看來將導致鄉村景觀逐步走向異化。比如在旅游建設中將鄉村概念直接等同于休閑農場、農業觀光園等鄉村旅游的建設方式,在旅游活動中大多只有單一的產業觀光與參與體驗,將村落本身僅作為服務配套,甚至有些農業園與村落和村民并無任何關系。鄉村景觀更多體現了管理者或開發者的主觀意志,鄉村景觀的營建更多的體現了直接消費者――游客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鄉村景觀形象追求視覺的“形式、動觀、沖擊”,鄉村空間、設施功能上也主要為游客所服務,而鄉村真正的主體――村民及其日常的公共生活受到了忽視或者干擾。以公共空間為例,一些發展旅游業的村落,公共生活開始讓位于商業化活動,有限的公共空間被游客、車輛所侵占,不但成為了中心廣場,而且連生活性公共交往空間如街巷、院落等均受到擠壓;加之車輛的頻繁往來,使村民缺乏安全的步行空間與交流環境,日常的活動與鄰里交往(尤其是老年人)明顯減少,公共生活萎縮,從而導致村落的歸屬感遺失。另一方面,旅游發展的利益驅動也帶來村民價值觀念的變化,傳統的鄉村生產生活所熏陶的村民質樸與勤儉,以及富有人情味的優秀品質,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一些村民價值觀轉化,在經濟活動中逐利思想嚴重,出現拉客、搶客、宰客、欺客等背離道德規范現象。
3 當下鄉村景觀的發展圖景
鄉村景觀有很多子系統,建筑是景觀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系統,鄉村景觀受主體要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主體是村民。在鄉村,村民既是景觀的使用者、又是創造者,這是鄉村景觀獲得自然、樸實之美的根基。韓國的新鄉村運動的經驗就告訴我們,鄉村建設是一個政府支援下,全民參與、自發、自覺的家鄉建設活動[4]。農田、山林、水系、道路、屋舍、植被等都是村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生產、生活是鄉村景觀的三個向度,三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支撐,而“道法自然”是基本法則。
隨著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旅游的大力發展,中國正處于傳統鄉村景觀向現代鄉村景觀轉型的過渡階段,如何實現順利轉型,實現當下鄉村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3.1 當下鄉村景觀的特征
當下的鄉村景觀呈現如下特征:鄉村產業多元轉型,產業結構分化明顯,土地利用上生產性空間不斷增加,村落組團沿交通方向線性蔓延,布局形態單一化趨向,洋房式新農居興起,村民生活方式向城市靠攏。從營建方法上說,當下的鄉村景觀主要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兩種模式。其中,“自下而上”指的是村民自發的營建方法,能夠回應村民生活的真實需求,景觀也因此呈現出多樣性與創造性。但在城市化進程、市場經濟的沖擊之下,“自下而上”模式亦存在著營建內容單一性、營建過程隨機性、山水格局破碎、公共利益的犧牲等問題;“自上而下”是以政府為主導的營建方法,在資源保護、資金組織、營建進程上存在優勢,但也帶來內容上的片面性、過程上的快速性與封閉性、格局上的主觀性、對村民利益的忽視等問題?!白陨隙隆蹦J綄τ谑芪鞣浆F代化教育至深的建筑師而言,熟悉的是與建筑相關的物質形體的層次,而產業、植被僅作為配角出現,且產業性要素很少被納入景觀要素的視野。此外,當前的設計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設計師與使用者的分離,由設計師做設計,然后施工方按圖施工。
“自下而上”營建與“自上而下”的營建是當下鄉村景觀中主要的兩條途徑,然而偏重于任何一方的做法,認識偏差以及操作方法片面,均帶來了許多問題,都不足以實現鄉村景觀的系統優化。鄉村營建中整體性的缺失,使原本完整的鄉村景觀系統走向拆解,因此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呼喚整體性的營建方式。
3.2 當下鄉村景觀營建的發展趨勢
“詩意的棲居”是人們一直以來的理想,而享受山水自然、承載中國傳統文明的鄉村更有可能成為這一理想的棲居地。在發展定位上,鄉村既不能模仿城市的軌跡喪失自身特質,又不能固步自封回避發展。未來的鄉村要通過自然、生產、生活的重構實現與城市的資源互補,從而實現城鄉一體化的良性接軌[4],其可能的發展趨勢如下。
3.2.1 慢生活思想下的聚居地
通過慢生活理念的推廣和慢生活空間的營造與保護,鄉村可以作為城市快速生活的平衡點。在快速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服務于城市的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加碼,兼具山水自然與城市生活的便利的“慢城”,更多地考慮生態和自然,更多的考慮系統的優化整合和資源的高效利用,更有利于經濟的長遠發展以及更好地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是鄉村景觀最可能的優化方向。
3.2.2 作為城市之間的生態保障與緩沖
德國的區域公園的模式是將鄉村的建設納入到整個區域的統籌考慮之中,通過建立區域共同的污水管理機構,改善區域公園內部的交通狀況、餐飲住宿等旅游服務,建設基礎設施和開發市場等措施,給人民提供了一個休閑的專門場所,并且積極地拉動了整個區域經濟與鄉村景觀的發展。在風景資源豐富的地區,將沿路、沿河、沿景區的鄉村整合起來作為人們的休閑地,也作為城市之間的生態保障與緩沖,均有助于城鄉的發展。
3.3 當下鄉村景觀營建的方法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逐步推進,當下鄉村景觀營建開始被廣泛討論。景觀營建的方法應適用于社會的發展需求。21世紀以來,鄉村的產業結構、村莊類型、土地利用以及物質空間、以及人們生活方式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鄉村景觀變遷快速而激烈。在新的社會轉型背景下,綜合生態、生產、生活三個方面的要素,整合多學科的知識,因地制宜制定可操作的規劃方法,與當下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相適應,在景觀的營建方法上一些學者也開始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和概念并付諸于實踐,如生態化與文化性、民主化、低碳化等,現簡要說明如下。
3.3.1 生態化與文化性方向
生態與文化在鄉村景觀的架構中是缺一不可的,人類在與自然的相互適應中,將鄉村景觀打滿地域文化的烙印,二者相映生輝,使鄉村景觀呈現出人文化的自然性。隨著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化建設、實現生態平衡的研究在城市與鄉村的營建中展開。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生態生產逐漸融入鄉村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生態建筑、生態農業、生態能源也逐漸成為鄉村發展和建設的重點對象。對于受到影響的鄉村景觀資源,采用生態化的技術手段進行生態修復,保證環境破壞程度降到最低。為了克服傳統農業對鄉村環境的不利影響,生態農業等一系列現在農業的誕生,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管理手段與生態學的相關理論相結合,促進了農業生態化的發展,協調了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為鄉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鄉村景觀的生態化趨勢逐漸改善著鄉村景觀以往日益受損的面貌,使景觀向著健康、生態的方向發展。而鄉土文化的復興也如火如荼的開展開來,鄉土工藝、鄉土民俗得到保護和發展,進而催生了鄉土性的創意產業。在當下鄉村景觀的營建中,鄉土文化與生態景觀相結合,形成了新時代的鄉村景觀模式。
3.3.2 民主化方向
民主化方向是以利益的協調共生為目標的整體營建方法。在初期對景觀的生態格局關注之后,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鄉村歸根到底還是村民的鄉村,鄉村景觀遠不是一個物質形態是美觀還是生態的問題,開始重視利益格局的平衡,多從鄉村社會學的角度,對鄉村景觀的營建提出相應的策略與方法,如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趙辰教授的團隊在福建屏南北村推行的鄉村復興計劃。南大團隊在對北村自然、人文背景持續研究的基礎上,與村民共同確定鄉村復興的基本目標,制定總體復興計劃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表,在復興項目的運行與實施策略上提出3個基本原則,由淺入深地展開各項工作――社會學意義的“村民自主體系”、空間規劃和景觀學意義的“整體性規劃”及建筑設計意義的“閩東北傳統建造體系”。村民與建筑師密切合作,成為鄉村建筑與景觀營建的核心,取得了示范性成果[5]。
3.3.3 低碳化可持續發展方向
低碳有別于生態的地方是它更現代,更代表一種經濟、生活的方式。英國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書》上首次提出“低碳”的概念,并迅速被國際社會倡導與發展。在我國政府大力倡導下,低碳的發展模式探索進入人們視野并成為新的熱點。面對當下城市建設的高碳行為向農村的滲透,從“低碳營建”的視角,對鄉村建設中的高碳誤區進行糾偏,旨在以“低碳社區”為目標,為建立基于“開匯節源”目標下的低碳鄉村人居環境營建提供科學支持,引導社區低碳轉型,如蘇州科技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丁金華教授主持的蘇州黎里鎮朱家灣村鄉村景觀更新計劃。該計劃在低碳化可持續發展方向上做了有益探索。其團隊提出在朱家灣村鄉村景觀營建中,首先要從優化水網體系,完善綠地系統上織補村落破損的景觀基底,再造村落的外部自然環境;其次,要重點構建村落的步行體系,倡導慢行模式;再次,完善環保型公共設施,如生態廁所、生態村民活動中心等,最好,加強村民的環保教育,使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景觀營造的主體[6]。
4 結語
鄉村景觀的營建歸根結底取決于參與者對土地、及其之上的生產、生活的態度。每一個村莊,從廣袤田野到一棟民居、一棵植物,無形中都在反復訴說著彼此之間的關聯,這包括了人與自然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鄉村景觀就是一個生命系統,經過長久的自然演化,有其自身的合理邏輯和嚴密構造,從而獲得了豐富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當下鄉村景觀的營建的整體方法并不是發明一套方法或策略,而是倡導向鄉村學習,順應鄉村景觀生命系統的內在規律與特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通過具體場地的認知與分析、資源的保護、價值的發掘與提升、利益的平衡與協調,以設計的眼光重新去發現、去改造,以新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引導鄉村景觀在新的經濟與社會轉型時期健康、平衡發展。
參考文獻:
[1] 陸琦,李自若.時代與地域:風景園林學科視角下的鄉村景觀反思[J].風景園林, 2013(4):56-60.
[2] 傅伯杰,陳利頂,馬杰明,等. 景觀生態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3] 孫煒瑋. 傳統鄉村景觀的特征與營建方法解析[J]. 建筑與文化, 2016(6):92-93.
[4] 孫煒瑋, 賀勇. 國外鄉村景觀營建的整體模式解析與啟示[J]. 建筑與文化, 2016(2):150-151.
而從2015年開始興起的特色小鎮建設,讓這種這種過去多出現在電影里的小鎮有了全國鋪開的可能。特色小鎮強調園區、社區和景區的多維打造,其在特色產業集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鎮化進程、在地文化的挖掘等多個層面的價值,已在全國范圍內被重視。
我們也能看到,特色小鎮在走出浙江杭州之后,其模式早已不限于大都市周邊,遠離都市的鄉村地區的探索案例正在不斷增多。這種遠離都市的特色小鎮,有的結合原有鄉鎮基礎進行升級,也有不少是在原來的鄉村地區新建。不可避免地,這類特色小鎮會和美麗鄉村的建設有著非常大的交集。
黨的“十”之后,美麗鄉村建設便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大量鄉村的外觀為之一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也能記得住鄉愁”成為普遍追求。但也應看到,在整個社會經濟轉型的背景下,鄉村建設難以一勞永逸,鄉村人口外流、鄉村空心化、鄉村內生活力缺失、鄉村文化傳承斷裂等問題依然嚴峻。并且這些問題觸及更龐大的社會系統,只有超越鄉村,才能解決鄉村的問題。
那么,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鎮對新時期鄉村問題的解決又價值何在?既然特色小鎮的建設必然和鄉村有著交集,那么小鎮的建設對鄉村而言,其在鄉村地區的產業重構、空間梳理、文化保護、治理機制等層面的作用機制是怎樣的?這些都是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建設必須思考的。
筆者認為,在建設特色小鎮的背景下,美麗鄉村迎來了重塑內生動力的新機遇;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其建設也多需立足于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而在消費升級、文旅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的建設都需要堅持創新的邏輯。
一、整合鄉村內外資源的重要平臺
從目前的實踐和案例看,特色小鎮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形態,一種是嵌入都市型的,地處大都市圈之內,另一種是遠離都市的,處在相對偏遠的傳統鄉鎮、鄉村地區。前者的典型是杭州的基金小鎮、夢想小鎮等,它們雖名為小鎮,但并未脫離大都市圈,而是借助現代交通和城市相連,緊密地嵌入到大都市板塊之內。
目前,在廣州、成都等許多大型城市,其都市圈范圍內也都布局著特色小鎮。這些小鎮是大都市在完成工業化之后,進行城市化升級和信息化建設的產物。高效的交通體系和互聯網信息網絡等,讓城郊也可以擺脫“邊緣”的地理限制,很便利地接入大都市的協作體系。
而在遠離大都市的鄉鎮、鄉村地區所建設的特色小鎮,則根本無法嵌入到大都市的體系之中,雖然能夠不同程度地抓住現代交通、互聯網的機遇,但城市里既有的服務配套以及資本、人才等要素,很難向這類小鎮自然地溢流。那么,這種純粹是在鄉村空間里特色小鎮的建設,其在邏輯上和嵌入大都市型的小鎮是不同的: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不僅無法接受來自大都市的輻射,還要自己構建發展動能,主動從外面匹配資源,驅動小鎮和周邊鄉村的聯動發展。
從國家已經公布的特色小鎮名單來看,這種遠離都市的、生長于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的比例還不小――畢竟全國范圍內可以依托憑靠的大都市數量還是有限的,而廣闊的西部與鄉村地區,其特色小鎮的建設所能依托的主要資源稟賦并非來自最近的城市的競爭力,而是來自鄉村原有的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
過去的鄉村是處在一種“城區―建制鄉鎮―鄉村”這樣的市鎮村體系里,這種體系自然是由行政權力引導的,其中的建制鄉鎮在產業上對鄉村并沒有必然的引導整合功能。而越來越多的特色小鎮在鄉村地區的建設,使傳統的市鎮村體系被“城區―特色小鎮―鄉村”的新體系所取代。
在新的體系當中,特色小鎮能夠扮演著傳統建制鎮所不具備或不必然具備的平臺價值,包括作為鄉村地區匹配外界資源、促進傳統產業轉型、特色產業發展、就地城鎮化、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等多個層面的平臺,尤其是對周邊的鄉村有著產業整合和輻射帶動作用。
在新的階段下,美麗鄉村的建設必須思考一系列新的命}。包括新時期鄉村內生發展動力的培育、鄉村在地文化的挖掘保護、鄉村自然生態、鄉村治理機制的提升和完善、鄉村開放性重塑。但也要看到,鄉村問題是整個社會系統問題在鄉村地區的投射,其解決需要從社會協作的層面思考,只有鄉村內外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推動新時期的鄉村建設。
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對立體制,使得城鄉之間的市場要素難以按供需實際高效地流通匹配。城市工商資本想要下鄉,面對的是難以資本化的鄉村資源,有心而無力。想要讓城市資本更多的到鄉村地區投資,就必然要求農民對于自己的財產有更自由的處置權。
2016年10月,中辦、國辦的《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提出完善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置”辦法,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充分發揮“三權”的各自功能和整體效用。
筆者認為,特色小鎮勢必是整合鄉村內外資源的重要平臺。一方面,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必然要立足于鄉村地區原有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充分挖掘利用鄉村原有的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人才基礎。另一方面,特色小鎮將通過集聚資本、人才、創新創業等要素,成為鄉村地區對接外部資源的重要平臺。
二、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價值
城鄉之間要素流動的制度屏障有望被逐步化解,以及特色小鎮在鄉村地區的建設,這些對鄉村建設而言,都意味著絕佳的時代契機。特色小鎮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價值是多個層面的,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層面:
1.特色小鎮是就地城鎮化的重要平臺
例如,筆者曾經在陜西西咸新區調研的茯茶小鎮,一年有數百萬的客流量。茯茶小鎮通過發展觀光、餐飲、土特產銷售等,解決了當地農民的就業以及返鄉創業的問題。而深圳華僑城新提出的戰略路徑是“文化+旅游+城鎮化”,在城鎮化層面,通過系列產品的打造和產業發展,帶動當地人就業。
2.特色小鎮是鄉村文化符號進行表達的重要支撐
鄉村地區遺存著大量的文化遺產,但許多具有挖掘潛力的文化符號,依托傳統鄉村的載體,很難得到有效的傳播和利用,更談不上IP打造、國際化表達、產業鏈延伸。而借助特色小鎮的平臺,將能夠支撐起產城人文的融合發展,對在地文化的挖掘利用等方面也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
例如云南楚雄州彝人古鎮,是以彝族的文化作為特色的文旅小鎮,以小鎮的平臺,把彝族文化、生活方式進行系統呈現,小鎮本身是一個旅游產品,也是文旅產業集聚地,更是承載和傳播彝族文化的重要支撐。
3.特色小鎮是鄉村地區產業重塑的關鍵平臺
此前筆者曾到惠州一個市區調研,當地正在策劃一個生命健康小鎮,依托當地山川河流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并整合本地的醫院和外來的資本,試圖打造大健康產業小鎮,形成大健康、旅游、文化、創意等鏈條清晰的集聚地,鄉村農民也能借此解決就業問題。
作為產業帶動型的小鎮,特色小鎮必然會對相應地區的產業生態進行重塑。在農業現代化、文旅產業升級背景下,休閑農業、特色農業等都將迎來發展的春天。如今很多地方都已意識到,僅依托原有的鄉村地區,的確可以推進一些產業發展,但由于鄉村地區的體量限制,所能容納的人口、所能承載的投資密度也是有限的,因而難以支撐一個更為完整的產業鏈的形成。而目前的產業投資的趨勢則是,從投資某個項目轉向投資產業鏈。
4.特色小鎮是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和游客集散的依托
從文化旅游產業的角度來看,特色小鎮對于鄉村地區的旅游資源有著整合和游客集散的重要價值。整體而言,鄉村地區的旅游資源是豐富的,卻也是分散的、整合不足的,畢竟一個村落所能承載的客流量非常有限。但特色小鎮則能承擔起周邊鄉村地區旅游資源整合和游客集散的功能。
例如林芝的魯朗小鎮,目前已開業迎客。魯朗是川藏線上一個著名的景點,由于過去沒有像樣的配套,游客想要停留過夜但沒有像樣的酒店,很多游客只能是路過。魯朗小鎮建好之后,有了一個高水準的接待服務平臺,是至少方圓數十公里鄉村地區的旅游集散中心,對周邊鄉村旅游形成帶動作用,并且在事實上帶動了牧民的民宿發展。
很多景區也發現,旅游景點景區的游客容量是有上限的,但是在景區附近建一個特色小鎮,便有著更大的集散和接待能力,小鎮就可以形成一個集散中心,不僅豐富了旅游產品,也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
5.特色小鎮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路徑
特色小鎮和休閑農業關系密切,《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第十三條“加快特色鎮發展”一節中提出,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帶動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就近城鎮化。特色小鎮通過發展休閑農業、體驗農業等,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將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路徑。
三、鄉村地區特色小鎮的創新邏輯
鄉村地區特色小鎮的建設,不同于工業園區的建設,也不是一個純粹的社區營造,既不是建制鄉鎮的建設,也有別于嵌入都市型的特色小鎮。筆者認為,特色小鎮建設應該堅持以下邏輯:
1.產城人融合發展邏輯
人是特色小鎮的居民,更是城鎮建設的客戶。特色小鎮是產城人集聚融合的空間,以較好的城鎮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為居民提供生態優美、生活便利的居住空間。同時,也需注重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因為只有產業的繁榮,才能帶動外來人口和人才在小鎮里的集聚。當前,鄉村地區的休閑農業、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特色民宿、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產業迎來了發展機遇,特色小鎮能否構建一個具有活力的產業生態,考驗著其是能否構建起自己的價值閉環。
2.超越土地和地產的邏輯
過去20多年里面,我國很多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變成了地產,地產主導下的工業地產、旅游地產、文化地產等概念,很多時候其落地之后,相應的產業沒有發展起來,但大地上的建筑不斷地生長。到今天,地產已經進入了過剩階段,土地財政也已難驅動城市新區的發展,更何況是在鄉村地區。因而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必須超越地產輯,否則會導致地產和其它目標產業的雙輸。
3.堅持市場化的邏輯
特色小鎮的建設,動輒要投30億、50億甚至上百億的項目,產業的打造也大量的需要企業家的參與。而大量人口的到來入住,更是無數個體自由選擇的結果。因此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運營,都不是行政權力單方的“任性”就能夠實現的。因而鄉村地區的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堅持市場化之路,此外別無他途。
4.在地文化的挖掘
在地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地文化的全球化表達是特色小鎮的機遇。特色小鎮的“特色”來源,將有很大部分來自鄉村沉淀的文化資源。而對這些文化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將是一個特色小鎮區別于其它地區、構建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5.互聯網的邏輯
借助互聯網連接一切的價值,大量的冗余產權將被釋放出來,并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市場供需的匹配交易?;ヂ摼W對于包括旅游產業在內的很多產業的介入也是如此,傳統意義上的非旅游資源因此被激活。比如,以前農家房屋并非旅游資源,但借助Airbnb這樣的平臺,主人空出來的房間和時間拿出來和游客分享,成就了民宿的興起。另外,互聯網在營銷層面對特色小鎮的驅動價值也是很大。
6.社會建設的邏輯
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提出,“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痹谏鐣冞w的背景下,很多鄉村原有的治理機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瓦解,其秩序倫理和治理機制亟待重建。因此,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進程中,社會建設邏輯也應該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