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1 16:08: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經濟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低碳經濟;理論基礎;經濟學
價值2009年11月26日,政府出臺關于2020年碳排放降低目標的整體規劃,并將其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F階段,針對低碳經濟所進行的研究不斷升溫,而低碳經濟理論體系的構建又是推動這一課題研究的關鍵環節。從經濟學角度對低碳經濟的發展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尤其是對其經濟學價值進行研究,有利于低碳經濟的強勢發展。
一、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分析
1.生態經濟與低碳經濟
生態經濟學側重于生態結構以及發展規律的研究,是生態與經濟相融合而衍生出的邊緣學科。低碳經濟則是根據生態變化規律而進行重構的科學體系,目的在于將經濟原理與生態系統相結合,進而形成全新的生態經濟,并以此作為指導公眾生產、發展的理論依據。生態經濟注重生態的平衡性和可持續發展性,具有“三高一低”轉變為“三低一高”的典型特色。也就是將低效率、高能效、高成本、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嶄新模式。生態經濟體現出生產活動與自然發展的順應和諧性,也就是強調經濟發展必須服從生態規律,從而形成綠色化發展的態勢,強調“綠色GDP”理念。在溫室氣體嚴重威脅人類發展的前提下,低碳經濟被廣泛倡導,提出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指導思想。低碳經濟思想的提出與當前資源危機以及經濟主體的客觀反省有直接關系,生態與經濟并非對立關系,在經濟主體的協調下兩者能夠成效互補效應,從而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2.氣候經濟學與低碳經濟
氣候經濟性學概念的提出源自2005年,德國學者施瓦茨在《氣候經濟學》中對其進行了深刻闡述,提出氣候與經濟所形成的密切關系。由于溫室效應的不斷加劇,對于全球經濟的不良影響也將越來越明顯,其破壞程度不低于戰爭和全球經濟危機。氣候對經濟所形成的影響已經超出了公眾的設想范圍。氣候經濟學以氣候環境的變化為主導,詮釋出氣候與經濟的內在聯系。低碳經濟則主要側重研究二氧化碳超量排放對于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兩者從本質來看具有高度相似性,只是在表達形式上有所不同。國外在低碳經濟發展中主要以氣候經濟性為依據,這一取向對于國內經濟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3.資源環境經濟學與低碳經濟
資源環境經濟學主要探索環保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致力于尋找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規律,從而使經濟發展兼顧環境效益,主要研究內容有對環境污染損失進行評估,對環境治理成本和產出進行評價,根據生產排污量確定其收費標準,確定科學的排污指標并界定其轉讓金額。資源環境經濟學重點研究資源的既有價值,提出環境破壞需要付出相應成本,并明確其核算方式和解決對策。從高碳對環境的破壞以及低碳對環境的保護層面來看,低碳經濟與資源經濟之間有著交叉聯系。當前,資源經濟性已經構建起相對完善的學科內容,在低碳經濟研究中,要充分借鑒其理論體系,從而豐富低碳經濟學的研究范圍。
二、低碳經濟的經濟學價值
1.緩解國際經濟合作矛盾,構建完善的國際經濟學體系
在既有的經濟性研究理論中,主要理論思想體現在利用國際領域的經濟合作提升本國經濟發展能效,進而提高本國經濟貿易的國際實力。如果單純從經濟收益層面而言,國際經濟合作對本國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生態效益層面而言,則會產生更多的負面效應,環境問題將更加棘手?,F階段,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呈現“微笑曲線”的整體格局,也就是將曲線低端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業轉移至欠發達國家,這就使這些國家面臨更嚴峻的環境與生態危機,如資源的過度開發、有害氣體的過量排放等。但是二氧化碳具有高度流動性,最終會危機全球大氣和生態環境。由于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危害遠遠高于其經濟價值,這也會直接導致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合作沖突。在當前的經濟換做中,這一問題尚不能完全避免,以國際視角進行的低碳經濟合作則有助于破解這一問題。此外,低碳經濟是以全球生態經濟發展為基礎的,從這一特點來看,該理論能夠融合與國際經濟學研究范疇,從而使其研究領域有所拓展。在傳統國際經濟學研究中,更側重于通過國際經濟合作提高本國經濟發展效率,而未將國際社會視為整體進行研究討論。如果單純應用這一理論,則每個國家都會遭受環境損失,因此只有將低碳經濟融合其中,才能使其具有真正的國際經濟學價值。
2.為經濟發展新模式奠定理論基礎
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的經濟活動破壞性較低,雖然也會產生部分溫室氣體,但是在生態系統的調解下能夠得到恢復和平衡,經濟與生態之間處于協調發展態勢。但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機器和化工原料的應用使溫室氣體排放逐步增加,憑借生態系統的自身調節能力已經無法消除溫室氣體的破壞影響,進而使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傳統經濟學側重于對財富指數提高的研究,將物質作為核心,以農學為基礎的經濟研究領域則側重于物質種類的增加,商學派經濟學家則關注貨幣經濟的發展,現代經濟性則以本國GDP的增長作為核心要務。如果單純以上述理論作為經濟發展的理論指導,則有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問題。因此近年來低碳經濟、生態經濟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并成為經濟性研究的重點內容。溫室效應已經成為威脅全球環境安全的重大問題,其產生根源在于經濟發展中的不科學方式,對于不科學方式的轉變已經形成了系統性工程,必須有經濟性理論進行指導才能實現其預期效果。低碳經濟理論有利于轉變當前經濟發展格局,為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3.促進消費方式發生轉變
從當前經濟發展格局來看,拉動物質消費有可能造成溫室氣體排量增加,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則可能導致消費環境受到抑制,這就是低碳經濟與物質消費之間形成沖突,也就是經濟學領域所提出的“目標沖突”。運用低碳經濟理論,則能夠對目標沖突進行有效的協調和解決。對于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來說,對于享受性消費更加注重,甚至崇尚奢侈消費。如果不能改變當前利用物質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那么溫室氣體的排放還會無度增加,對于可持續經濟的發展造成破壞性影響。低碳經濟不但倡導生產形式的改變,同時也會倡導生活和消費方式有所改變,改變以往對物質消費的高度依賴,進而轉向精神消費領域,使其成為經濟驅動的主動力。
4.拓寬環境問題解決途徑,充實經濟學研究內容
在國際經濟發展中,“負外部性”問題始終存在,當前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增稅,二是產權界定,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在于必須有政府機制的干預才能產生作用,帶有明顯的國界局限性,這就為溫室氣體的產生這一國際性問題的解決設置了障礙。而借鑒低碳經濟理論當中的“碳交易、碳關稅”等方式,則有利于提出更有實踐價值的改進對策。同時,低碳經濟學的發展已經融合了金融、國際貿易等新的內容元素,但是,在生態環境方面由于其復雜性、不確定性,使傳統經濟學必須在風險控制、貼現管理方面引入新的生態概念,對這些傳統概念進行重新界定,從而使低碳經濟與經濟性研究融為一體,成為其中一個重要分支。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在形式上出現了巨大變革,成為國際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由于低碳經濟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因此公眾傾向于將相關學科理論作為研究低碳經濟的基礎。如果沒有鮮明的理論指導,那么經濟活動就容易偏離預期目標,從而造成低碳經濟發展受到不利影響。因此本文針對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以及經濟性價值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突出低碳經濟的理論研究基礎,體現其經濟學領域內的特殊價值,從而形成更完善的理論支持體系,為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更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指導。
作者:張佳萱 單位:遼寧大學
參考文獻:
[1]魯芳.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及其經濟學價值研究[J].商,2015(17).
[2]高南林.低碳經濟理論基礎及經濟學價值解析[J].商業時代,2014(16).
[3]成曉彤.有關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及其經濟學價值的分析[J].中國商貿,2013(12).
迪克西特為什么還沒獲得諾貝爾獎?最近接觸長尾理論后,對這位印度經濟學家產生了濃厚興趣。
迪克西特最主要的貢獻,是通過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模型(D-S模型),建立了一個通過“產品數量―產品品種”二維坐標分析經濟問題的理論框架。迪克西特從沒談過長尾理論,但由于長尾理論的內核框架也是“數量―品種”關系。因此可以視迪克西特的理論為長尾理論的基礎理論。
許多新經濟理論,如羅默的新增長理論、克魯格曼的空間經濟學等,都是在迪克西特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增長理論是D-S模型的時間動態版本,新經濟地理模型是D-S模型的空間動態版本。雖然由于斯蒂格里茨獲得諾貝爾獎,迪克西特重復獲獎的可能性降低了。但在我心目中,迪克西特具有不輸于任何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實力。
迪克西特理論與新經濟的內在聯系
在互聯網業,人們經常提到水泥加鼠標。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遠沒有水泥加鼠標外在結合這么簡單。我認為,新經濟是舊經濟內部矛盾的產物,具體說是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矛盾運動的產物,強調多品種的范圍經濟是舊經濟中產生新因素的萌芽。研究多品種的經濟性,就成為研究新經濟發生學的重要問題。
循著這個線索,應該特別注意傳統理論中那些包含新經濟思想因素的理論。像安德森長尾理論這種典型的新經濟理論,背后是錢德勒“古老的”范圍經濟理論。但錢德勒是研究經濟史的,只談經驗,沒有建立數學模型。迪克西特正好提供了錢德勒背后的數學支撐,將品種這個維度,第一次數學化地引入經濟學內核。錢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正在形成一個新經濟理論軸心。
不懂經濟學的人,只要了解托夫勒關于“單一品種大規模生產轉向小批量多品種”這一說法,就會明白錢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這個理論軸心在說什么。托夫勒的說法,內在隱含的正是一個“數量―品種”框架:以數量為豎軸,品種為橫軸,傳統工業化特征,品種上是少,數量上是大(合起來就是短頭);新經濟的特征,品種上是多,數量上是少(合起來就是長尾)。D-S模型就是“產品數量―產品品種”二維坐標上的函數解析;長尾理論講的則是“產品數量―產品品種”二維坐標上的統計分布(長尾理論名稱來源于“長尾分布”這個統計學術語)。錢德勒講的則是“產品數量―產品品種”二維坐標系中的利潤選擇。區別在于,安德森通過統計講故事,聽眾是普羅大眾;錢德勒通過歷史講管理,聽眾是管理學家;迪克西特通過數學講經濟,聽眾是經濟學家。迪克西特可以算半個新經濟學家。
迪克西特講的是什么故事
迪克西特的思想可以概括為:一方面規模經濟要求生產產品的種類越少、每種產品的產量越大,經濟性越好;另一方面消費的多樣化偏好又要求較多的產品種類數。市場會折衷這一兩難沖突形成一種壟斷競爭的均衡,內生地決定市場上的產品種類數。
代表過時的工業化的西方經濟學主流中,基本框架是數量和價格關系,遲遲沒有把品種這個維度作為內生變量,納入體系內核。表面原因是一直沒有找到表述品種的數學方法(這一點被迪克西特于1970年代中解決后,情況有所改變),深層原因是理論上的不兼容。
傳統經濟學理論中所有具有新經濟萌芽因素的理論,如范圍經濟理論、新增長理論、羅默理論、區域經濟學、產業集群思想、空間經濟學、都與范圍經濟有關,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們共同都涉及到多品種協調問題。楊格指出:“產業的不斷分工和專業化是報酬遞增得以實現過程中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必須把產業經營看作是相互聯系的整體”。汪丁丁解釋知識經濟說,知識互補性的經濟學含義是:知識甲和知識乙單獨運用于經濟活動時各自獲得的收益的加總必定小于它們聯合運用于經濟活動時的收益。這是錢德勒范圍經濟定義的知識版。
深層的背景可以這樣理解:互聯網的特長在于協調,它的經濟作用是降低多品種的協調成本。如果多品種的經濟性得不到經濟學論證,互聯網的價值就始終進入不了經濟學視野。由此引伸出來的差異化、個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新經濟問題,就更找不到理論根據。而品種多樣化、或者說多品種的經濟性,是經濟學家能聽懂的新經濟問題的表述方式。
迪克西特的局限
迪克西特本人并沒有使用范圍經濟這個術語,它把范圍經濟表述為另一種規模經濟。他沿著馬歇爾的傳統,用規模經濟表述范圍經濟,區別只在外部規模經濟與內部規模經濟的不同。說迪克西特是半個新經濟學家,是因為他的理論是一種準新經濟理論。這點不同于錢德勒和安德森。
真正的新經濟理論與傳統經濟中的包含新經濟因素的理論(準新經濟理論)之間的區別表現為:第一,準新經濟理論把少品種與多品種的矛盾,理解為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即專業化生產與多樣化消費矛盾;新經濟理論進一步認為屬于生產內部(如少品種生產與多品種生產)和消費內部的矛盾。在這點上,錢德勒與安德森雖然數學上不如迪克西特,但認識比他徹底。第二,同樣強調產品多樣化現象,準新經濟理論認為證明的是專業化分工的作用,新經濟理論認為證明的是關聯化協調的作用。楊小凱大大發揮了迪克西特理論中傳統的那一面,把新經濟融合解釋成了舊經濟分工,這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第三,同樣強調一加一大于二(Superadditivity)的報酬遞增現象,準新經濟理論把它歸功于專業化,新經濟理論把它歸功于打破專業化。第四,準新經濟理論依賴壟斷競爭框架,新經濟理論可以推廣到完全競爭框架。第五,對生產可能性邊界與無差異曲線的凹凸性的理解不同。
本來,分工離不開協調,協調離不開分工,爭論分工創造財富與融合創造財富,似乎會陷入雞生蛋、蛋生雞式的詭辯。但我認為,有一個判據,可以把誰為主導的意義顯示出來。這就是追問:品種越少,成本越低;還是品種越多,成本越低?這是錢德勒思考的問題,他比迪克西特與楊小凱站得更高。迪克西特的局限在于固化了“品種越少,成本越低”這個規模經濟假設,而沒有將互聯網現實中越來越常見的“品種越多,成本越低”內生于模型之中。這點遠不如不懂高級經濟學的安德森。
一、勞動價值理論
作為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之一,勞動價值論是一種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其他經濟學原理的基礎。這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勞動價值理論是經濟學理論與其他經濟學理論相區別的基本標志。除了政治經濟學理論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經濟學理論,這些經濟學理論之所以沒有成為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因為建立的價值理論基礎不同。勞動價值理論是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之一,否認政治經濟學的價值理論,自然也否認勞動價值理論。第二,勞動價值論闡述了價值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只有弄清楚價值方面的問題,才能比較科學合理的研究其他的經濟學問題。也就是說,政治經濟學是在勞動價值理論基礎上展開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地位得以體現。
通過對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分析,能夠引申出另外兩個原理,分別為價值原理、勞動價值運動規律原理。價值原理主要包括價值形成、價值實體、價值本質、價值形式、價值量等內容,這些構成了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體系。其中,最核心觀點是“活勞動是新價值的唯一源泉?!眱r值運動規律的原理也是商品經濟運動規律的原理,對其進行研究,可以清楚了解現實經濟在競爭、價格、供求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的運動變化,并從中總結客觀經濟規律,明白如何遵循和運用客觀經濟規律進行經濟活動。因此,必須加強勞動價值理論研究,并對其有一個正確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政治經濟學理論。
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之一。從馬克思個人研究層面上看,他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要深于社會主義經濟,因為他本人沒有經歷過社會主義的真實實踐,提出的相關理論還不完整、系統,現有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都是后來的者在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可以說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政治經濟學理論發展的主要成果。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發展,來源于實踐,又指導著實踐,形成了理論與實踐互動發展的一種模式。在現實實踐中,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具體化,不再抽象化。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政治經濟理論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理論發展的主要成果,沒有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政治經濟學理論是不完整的;第二,當今世界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體制,若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不是理論的一部分,就無法指導社會主義經濟實踐。
在理論中,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經濟形式。社會主義經濟形式基本原理研究的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不發達社會主義采用何種經濟形式等內容;第二,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基本理論研究的是不發達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包括不同所有制之間的關系、公有制應當采用怎樣的實現形式、所有制結構特征等內容;第三,分配。社會主義分配的基本原理研究的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分配關系問題,如分配方方式的性質、特征、基本結構及不同分配方式之間的關系處理等。
與其他基本理論相比,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有兩個鮮明特點:第一,馬克思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不是單純的以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為依據形成的,結合了當代實踐發展的具體情況。其他基本理論沒有結合當代實踐;第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以中國實踐和理論創新發展成果為基本內容,其他基本理論不是結合中國實踐與相關的理論成果。從以上兩個方面能夠看出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結合了具體實踐,是一種中國化的基礎理論,在實踐中不斷的發展。
三、剩余價值理論
剩余價值理論是馬克思另外一個重大發現,是馬克思畢生研究的成果。在政治經濟學中,剩余價值理論處于主體地位,所以把其看作是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剩余價值理論對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進行了揭示,全面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特別是對于資產主義經濟的生產、分配、流通等內容闡述都是圍繞剩余價值展開研究的。剩余價值理論是完整、成熟的理論,要想正確把握經濟學理論,就要準確認識剩余價值理論。
第二,剩余價值理論是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與商品經濟條件下經濟運動的一個基本理論,足見它具有很大的普遍適用性。對當代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進行分析,也要以剩余價值理論為基礎。
基于剩余價值理論還可以延伸出其他的原理,主要包括:第一,剩余價值生產原理,研究的是剩余價值生產問題,如剩余價值生產方法、勞動力商品特殊性、資本的再生產等;第二,資本流通原理,研究的是剩余價值實現問題,如資本周轉、資本形態循壞等;第三,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剩余價值分配問題,此外還包括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收入來源等。
將剩余價值理論當成是政治經濟基本原理研究的重點內容,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但是把剩余價值這一基礎理論具體化為基本理論,并與社會主義當代實踐發展結合起來,則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因為剩余價值理論揭示的主要是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基本規律,提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基本條件是社會化大生產、市場經濟等。社會主義經濟運行雖然也以社會化大生產、市場經濟為基本條件,但還要符合另外一個條件,即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運行。為此,應當加深研究不同社會制度下,相同經濟條件中的剩余價值理論,特別是社會主義制度背景的剩余價值理論,這樣可以積極促進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發展。在社會主義背景下研究剩余價值理論,既要搞清楚剩余價值理論的內容,也要充分結合實踐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政治經濟學發展,然而現實中作到這一點是非常難的。
關鍵詞:分享經濟;發展;啟示
傳統分享經濟理論的形成以1984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的馬丁•威茨曼的《分享經濟》一書的出版為標志。該理論的產生主要是為消除西方國家“停滯膨脹”現象提供一種理論的方法。認為產生“滯脹”的原因在于資本主義制度中現存工資結構的不合理,提出了采用分享制度代替工資制度的主張。如果說如何分享企業利潤是分享經濟研究的內容,那么馬克思應該是研究分享經濟的鼻祖。因為馬克思畢其一生所研究的《資本論》,就是在探索一種沒有剝削的,更加公正、公平的經濟形態。那么在指導下,所建立的社會主義經濟就是一種典型的分享經濟。社會主義分享經濟理論是1981年由中國學者李炳炎提出的。他提出的“凈收入分成制”就是將凈收入在國家、企業、職工個人三個經濟主體之間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發展成果。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及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領域的應用,傳統分享經濟理論的內涵與外延在不斷擴大。從傳統企業內部利潤分享的模式發展到現在“使用而不占有”的模式。
一、威茨曼分享經濟理論
馬丁•L•威茨曼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麻繩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的分享經濟理論是西方發達國家最有代表性的。先是針對失業間題發表了《報酬遞增和失業理論基礎》(1982)一文,對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關于失業的觀點進行了總結,認為經濟系統自我調整能力的有限性(工資豁性)是非自愿失業存在的重要原因。次年,他又發表了《選擇性薪酬制的宏觀經濟意義》(1983),對傳統工資制和分享制進行比較,并提出了分享經濟的幾個主要觀點。當哈佛大學1984年出版了他的標志性成果《分享經濟》著作后,作者又補充發表了《利潤分享的樸素宏觀經濟學性質》(1985)等文。由此,馬丁•L•威茨曼教授的分享經濟理論正式形成。馬丁•L•威茨曼教授的分享經濟理論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出現“滯脹”是因為現存工資制度的不合理。傳統工資制度下,工人工資與企業經營好壞無關,只與外部經濟環境有關。如果遇到經濟蕭條,總需求減少,企業出于盈利的目的只能通過裁員的方式來節省成本,工人的大批失業勢必加深需求不足,使經濟進一步惡化。那么如何改變現存工資制度呢,威茨曼認為“我們要選擇一種具有自動抵制失業和通貨膨脹功能的報酬機制,即工人的工資與某種能夠恰當反映廠商經營的指數相聯系?!?/p>
二、傳統分享經濟理論對現代分享經濟的啟示
威茨曼的分享經濟理論并未觸及西方經濟學原有的經濟范疇,只是為了對資本主義制度加以改良,通過分享制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挽救資本主義私有制服務。所以難以克服資本主義“滯脹”危機。而李炳炎社會主義分享經濟理論的分享經濟理論以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從社會主義商品特殊的價值構成出發,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出重大突破和發展基礎上的新設想??梢酝ㄟ^改革分配制度,實現按勞分配,以鞏固壯大公有制,使勞動者致富,為勞動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務。所以,傳統分享經濟理論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有兩點:一是必須適應我國國情;二是必須具有中國特色。
三、分享經濟理論必須契合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
傳統分享經濟理論主要是通過企業內部利潤分成來改善現有工資制度,從而提高工人的抗風險能力與積極性,進一步促進公平。傳統的分享經濟理論僅僅停留于企業的微觀層面,現有的分享經濟理論無論在廣度、深度還是影響力上都遠遠超過以前,是傳統理論的深化發展?,F代分享經濟理論更多聚焦于整個社會層面,是通過全社會層面的閑置資源使用權分享,通過化解產能過剩、提高資源使用率以及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真正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戰略背景,從而避免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風險。我國分享經濟的發展,分享經濟理論體系的形成,必須充分適應我國國情,必須充分契合經濟新常態的背景。要從國家戰略高度對分享經濟的發展進行謀篇布局,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四、加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分享經濟理論體系
我國分享經濟的發展,在立足于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必須加快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建設。這就啟示我們要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個大背景,根植于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土壤,必須加強理論的指導,努力培塑具有中國特色話語權的理論體系。一方面是加強“理論自信”的使然。如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必須通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來實現。如何促進我國分享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樣必須增強中國特色分享經濟的理論自信。這種理論自信就根植于理論的指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支撐。另一方面是增強我國分享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必然。從數量與體量上看,我國分享經濟在全球名列前茅。從參與人數和參與廣度與深度上,我國分享經濟在全球也是名列榜首??芍^正在領跑全球經濟。如果我國分享經濟的理論基礎只是建構在西方理論體系之上,如何能保持我國的核心競爭力?理論體系就是話語權,就是核心競爭力。要想真正領跑全球經濟,搶占分享經濟的跑道,就必須抓住分享經濟的話語權,用理論說話。
參考文獻:
[1]李炳炎.社會主義成本范疇初探[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文科版),1981(4).
[2]李炳炎.勞動報酬不構成產品成本的內容[J].經濟研究,1982(2).
[3]李炳炎.關于建立以凈產值為中心的企業核算新體系的設想[J].財政與會計,1983(6).
[4]李炳炎.新成本論—-一種新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及其實踐形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4.
[5]代明,姜寒,程磊.分享經濟理論發展動態紀念威茨曼(分享經濟)出版30周年[J].經濟學動態,2014(7):106-14.
[關鍵詞]經濟學教學 經濟學學生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20-00107-02
一、經濟學學生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傳統的西方經濟學(即主流經濟學)存在許多問題:
(一)知識方面
我國目前的經濟學教學中,學習和使用西方主流的微觀經濟理論已經成為風氣,但是我們知道西方經濟學是在馬歇爾的微觀經濟理論之上,強行與其徒弟凱恩斯(當然還有其他凱恩斯學者的完善和綜合)的宏觀經濟理論相互綜合而成。市場帕累托效率最優的理論與市場存在嚴重缺陷的政府干預理論的結合,在知識方面,西方經濟學的宏、微觀是矛盾的、不能相互解釋的。
同時,西方經濟學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起來的經濟學學科,它產生的環境決定了其在資本主義的適用性,是西方特定文化和環境下的產物。所以,它在某些方面是體現了人類的共性,具有其科學性。但是,由于東西方文化等國情、習慣等方面的差異,西方經濟學的一些東西在我國又是不適用的。況且,西方經濟學的一些重要的理論在西方也得不到實證的支持。
因此,西方經濟學是存在一些知識性的問題的,其正確性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是受到質疑。我們不能在教授課程時給學生一種西方經濟學是無所不能的完美經濟學經典理論,而對其知識的矛盾與缺陷熟視無睹。
(二)應用方面
主流微觀經濟理論的缺陷,主要不在于它的理論結論受假設的限制,而在于它的這些演繹前提往往是極其脫離客觀實際的,微觀經濟理論的抽象條件下的理想狀態,是它一切弱點的主要來源。
在《經濟學為什么還不是一門科學》中,艾克納認為,內在一致性檢驗只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要證實任何命題,就必須進行三種性質的經驗檢驗,一是相符性檢驗,這種檢驗就是確定某一理論的結論與從對現實世界所作的經驗觀測中能夠得到的東西是否相符;二是普解性檢驗即鑒定理論是否能夠包容與所研究的某種現象有關的所有已知是事實;三是精練性檢驗,其目的是確定理論結構中任何具體要素(包括內在假定)對與說明經驗觀測的東西是否必要的,不必要的標準是該去掉的,去掉該要素并不影響該理論的解釋能力。
例如,流行在經濟學界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的核心由四個基本要素構成。這四個基本要素是:1.一組無差異曲線,這種無差異曲線是建立在各種假定的效用函數的基礎上的;2.一組連續或光滑的等產量曲線,這種等產量線是建立在各種假定的生產函數的基礎上的;3.所有不同廠商和行業的一組斜率為正的供給曲線;4.生產過程中的所有的全部投入的一組邊際產量曲線。而實踐證明:這四個基本要素,即無差異曲線、等產量曲線、斜率為正的供給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都缺乏經驗數據的支持,是經不起相符性檢驗的,當然更無法接受實踐的檢驗,這已為我們的經濟現實所證明。
這些錯誤的思想和方法一旦形成,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同時也不利于我國經濟理論的健康發展。同時伴隨社會實踐的發展和各區域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經濟學理論的實用性也受到了挑戰。因此,一切也要因時因地地加以調整,而不能框用經濟學的教條知識。
(三)方法方面
在社會科學中,經濟學是最形似自然科學的一門學科。其嚴格的數理論證,周密的邏輯推導,經常給人以唯一正確答案的印象,從而形成一種錯誤的導向――用數學推理的科學性來證明經濟理論的科學性,而忽視了社會學科的科學性標準與自然科學有著較大的不同。這種傾向,容易造成我們應用方面的忽視經濟理論適用的社會性前提,單純地用自然科學的判斷標準來判斷社會科學的真偽,這需要我們在經濟學教學中予以克服。
例如,微觀經濟學中均衡價格的推導證明了市場價格的唯一性或幾個價格的確定性,其論證的數學嚴密,經過瓦爾拉斯、阿羅、德布魯等人的完善,達到了無懈可擊的程度,但是它還是與我們現實的價格存在矛盾;宏觀經濟學廣泛流行的IS-LM模型在我國卻被證明是錯誤的等。因此,西方主流經濟理論嚴密的數學論證有促進其科學性的一面,但也更容易形成偽科學,更容易形成經濟學理論的誤學濫用,對實踐造成嚴重的損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提醒學生加以注意。
(四)解釋能力方面
西方經濟學是以制度既定為前提的,而我國是一種轉軌經濟。對此,西方經濟學的解釋能力有限。西方新制度經濟學給轉軌經濟開出的藥方也被前蘇聯、東歐地區證明是失敗的,這也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對于為什么會存在分工、市場為何出現、怎樣出現、為什么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組織等問題,西方經濟學也避而不談,視其為既定條件。
在解釋優化和組織方面,以華裔學者楊小凱為代表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提出了用超邊際分析的方法來分析問題的思想,使經濟學的解釋能力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其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利用文定理排除那些不可能是最優的角點解;第二步,對剩下的每一個角點解用邊際分析來求解,求出每一個局部最優值;第三步,比較各角點解的局部最大目標函數值,就可產生整體最優解。這樣就同時解決了最優化和組織兩個問題。
總之,任何的經濟學知識都存在著與實踐的對接問題,任何一種理論也都有其局限性,而這些只能通過經濟學能力的思維來解決,對于經濟學創新和轉軌中的中國尤其如此。因此,知識是基礎,是手段;思維是方向,是目的。
二、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從教材的理論部分著手
教材的理論部分具有理論性、系統性、完整性,是基本的知識,是教學的基礎和根本。在介紹一個理論的時候,切勿就理論論理論,而應首先介紹該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主要是經濟環境的變化),再介紹先前的經濟理論在哪一方面出現了問題,經濟學家為解決問題是怎樣對先前的理論加以發展,然后系統性地提出理論來的。
在理論的介紹中,嚴格、科學地說明理論的假設(包括經濟學中一般常用而隱去的隱性假設和列出的顯性假設)、內容、利弊和理論怎樣從所發現的現實現象中提煉,并且怎樣又回到現實中去。并說明每條假設的具體作用,即為什么需要該條假設。
這樣反復的訓練使學生學會如何去發現理論與現實的矛盾,從中找出理論的缺陷,并加以發展。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形成嚴密的思維能力。即使達不到發展理論的目的,這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可以使學生能夠養成在注意到理論和現實的問題時自行解決的習慣,而不至于束手無策。
(二)從教材的應用部分著手
在經濟學的課程中,各門課程的應用部分與理論部分的比例是不一樣的。因此,有了應用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的劃分。我們這里舉例的西方經濟學就屬于理論經濟學。在介紹應用部分的內容時,主要向學生介紹它應用的前提、應用時可能出現哪些問題,以及怎樣解決。
在一些具體的應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例如,在國際貿易課程中,可以讓學生熟悉各種外貿過程的單證,通過實物的認識來熟悉外貿活動,并告訴他們各種單證在外貿中可能出現什么問題。可以的話,通過講解一些外貿爭端的小故事,學生更容易領會。如果愿意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模擬外貿活動來掌握知識。
在應用部分,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經濟活動來熟悉經濟活動過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單證和可能產生的各種經濟問題,并初步掌握解決的辦法,養成一種靈活處理經濟問題的能力。
(三)從身邊的經濟現象著手
教材上的內容,無論是理論部分,還是應用部分,都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而學生最感興趣的通常是身邊的一些經濟現象。因此,可以利用一部分時間,就學生身邊的經濟現象或國家重大的經濟事件或經濟政策加以分析,將經濟學的知識理論滲透其中。誘導學生,使其逐漸認識和掌握利用理論對周邊經濟問題進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分析身邊的經濟現象對教學來說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通過該種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經濟學知識的運用,而且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經濟學的積極性。因此,它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張:知識是基礎,是手段;思維是方向,是目的。通過三位一體,即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身邊的經濟學的綜合運用來培養學生的經濟學學習能力,從而使我們的經濟學教學能夠跟得上社會和市場發展的步伐。
[ 參 考 文 獻 ]
[1] 左大培.主流微觀經濟理論的缺陷[J].管理世界,2003,(3).
【關鍵詞】低碳經濟;經濟學;意義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牽頭在其《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將來每年5%-20%GDP的損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國外學者對低碳經濟理論與實踐進行研究。1997年,美國2500名經濟學家共同聲明:市場的政策是最有效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方法。斯蒂格利茨提出對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征稅。美國拉美西斯拉希迪指出,發達國家將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造成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因此發達國家應當承擔大部分責任。
本文初步認為低碳經濟是屬于經濟學分支,是運用經濟學有關原理和規律解決經濟發展與二氧化碳之間不協調的學科,解決好經濟發展與環境相協調問題,從本質上看低碳經濟屬于生態經濟學,低碳經濟理論研究內容主要從經濟學角度運用“看不見手”和“看得見的手”解決全球經濟發展與二氧化碳高排放排放量之間矛盾。低碳經濟和氣候變化問題本身涉及多個學科,對它的整體把握需要跨學科的綜合視野。本文試對此展開探索研究低碳經濟的經濟學意義。
1.化解國際經濟合作困境,完善國際經濟學體系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解釋國際經濟合作理論主要有兩類。一是傳統經濟理論:亞當·斯密絕對的比較優勢,李嘉圖的相對比較優勢,赫克歇爾和伯蒂爾·奧林的要素稟賦理論;二是新國際貿易理論:克魯格曼、赫爾普曼、狄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布蘭德、巴拉薩、蘭開斯特、格魯貝爾勞埃德、邁克爾·波特和楊小凱等人從不同視角提出不同理論。但這些理論根本出發點是通過國際經濟合作,提高本國經濟總量,增強本國經濟競爭力,貿易只是一種手段如果僅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國際經濟合作有利于合作國各自產生合作剩余,合作對各方都有利。如果從生態效益來看,國際經濟合作則產生更多合作負效應,產生更多環境問題。目前經濟合作主要是發達國家從事微笑曲線兩端環節,把曲線低端的制造環節轉移到欠發達國家,由于欠發達國家技術相對落后和能源結構等原因,在制造過程中產生大量資源環境問題,如對資源過渡性開采,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多等。由于二氧化碳流動性,最后對國際上所有國家都產生影響,溫室氣體對人類整體破壞損失可能大于合作經濟剩余,產生全球經濟合作困境。目前經濟合作經濟學理論又無法避免這種現象產生,低碳經濟的國際合作發展經濟思想和碳交易、碳貿易等解決辦法,有助于問題解決,化解國際經濟合作困境。從另一角度來看,低碳經濟立足于國際經濟整體收益角度看待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低碳經濟理論應納入國際經濟范疇,拓寬國際經濟學原有狹義研究視角。國際經濟學是以經濟學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應用與延伸,實際上國際經濟學是研究如何通過國際經濟學有關理論來發展本國經濟,平衡本國國際收支,建立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金融和貿易體系。國際經濟學沒有把整個國際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利用其理論最終結果使每個國家都受損,只有融合低碳經濟有關理論,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國際經濟學。
2.提供經濟發展新模式理論基石
在工業革命以前,人們經濟活動強度小,經濟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低于生態系統自身調節能力,經濟發展與經濟活動負效應是協調的。工業革命以后,隨著機器大工業生產,經濟活動產生溫室氣體逐步超越生態系統自身平衡能力,產生嚴重環境問題,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甚至人類生存。傳統經濟學理論研究目的以提高財富特別以物質財富為己任,重農學派認為經濟發展目的是增加物質產品數量,重商學派認為經濟發展目的是增加金銀數量;現代經濟學以提高本國GDP為重任。如再以這些理論指導經濟發展,必將產生更大問題。近來也產生有關經濟理論,如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等,然而這些理論之間有各自內涵,有各自研究內容,但都不以低碳為研究重點溫室效應目前是全球最主要環境問題,其根源是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所導致。如何轉變這種發展方式又是一項系統工程,沒有一套經濟理論體系來指導,很難取得預期效果。完善的低碳經濟理論能夠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理論支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指引低碳經濟發展。
3.引導消費方式轉變
現行的經濟發展模式把經濟的動力歸結于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歸根到底拉動經濟的是物質消費,以物質商品國內和國際消費來完成經濟循環。以現有的能源結構,增加物質消費必然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抑制物質消費,刺激物質消費與發展“低碳經濟”顯然存在著矛盾,經濟學稱之為“目標沖突”。低碳經濟有關理論可以化解沖突。目前對物質消費主體是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居民,早已從物質的生理需求轉向享受性需求,甚至是炫耀需求。如果繼續以物質消費作為經濟發展最終動力,不僅產生更多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對地球有限的物質資源造成不合理的利用,這些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包括生產方式變革,也要求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的變革。低碳經濟要求經濟發展方式從過度對物質消費依賴轉向精神消費,使精神消費和智力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動力。
4.拓寬了環境問題解決途徑
如何解決“負外部性”問題?一是,皮古提出通過增稅手段,使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一致,以解決因外部性引起的資源非帕累托最優配置問題。二是,通過界定產權辦法,降低人們在交易過程中的成本,達到社會帕累托最優配置問題。這兩種辦法共同點是在一個政府機制能夠發展作用的范圍,對于超越國界,難以界定產權溫室氣體環境問題,怎么辦?可以借鑒低碳經濟中碳交易、碳貿易和碳關稅等辦法設計解決辦法。
5.豐富了相關經濟學研究內容
低碳經濟在發展過程創造一些工具,如碳貨幣、碳交易、碳貿易、碳期貨與期權、碳關稅等。這些概念目前還存在不完善階段,但已經為金融學、國際貿易、虛擬經濟增加新的內容。氣候變化問題解決之復雜使得經濟學家不得不對如風險、不確定性以及貼現等一些最基本的經濟學概念進行重新的審視,需要重新界定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分析概念。
6.結束語
目前對低碳經濟認識大都處在對其意義認識階段在實踐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全球大趨勢,各地都如火如荼的開展。因低碳經濟理論不完善,人們在實踐中常以相關學科理論作為發展低碳經濟理論基石。沒有理論支撐的經濟活動,容易偏移發展軌跡,會導致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難以取得預期效果。本文對低碳經濟的經濟學意義做了探索,主要目的是強調低碳經濟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新模式,而且有理論來源,有經濟學意義,可以構建一套完善理論體系。由于國內外對低碳經濟理論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沒有更多理論研究作為借鑒,本文這些研究可能有些膚淺。
參考文獻
[1](美)丹尼爾·F·史普博.余暉等譯.規制與市場[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鮑健強,苗陽,陳鋒.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經濟,2008.
[3]胡振宇.低碳經濟的全球博弈和中國的政策演化[M].開放導報,2009.
一、區域經濟理論的形成
區位選擇與區域經濟發展是西方區域經濟理論的兩大主題,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理性的區位選擇導致經濟活動在某一優勢區位的聚集和擴散,在中觀和宏觀上表現為區域經濟增長。西方區域經濟理論的形成和演進始終沿著區位論和區域經濟發展兩條線索進行,其間對區域經濟理論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區域經濟理論在淵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創立的區位理論。德國經濟學家杜能(Tunen,1826)從區域地租出發探索因地價不同而引起的農業分帶現象,創立了農業區位論,奠定了區域經濟理論的學科基礎。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德國經濟學家韋伯(Weber,1909)提出了工業區位論。30年代初,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據村落和市場區位,提出中心地理論。
稍后,另一德國經濟學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論框架,把中心地理論發展成為產業的市場區位論??偟目磥?,農業區位論和工業區位論立足于單個廠商的區位選擇,著眼于成本和運費的最低。中心地理論和市場區位論立足于一定的區域或市場,著眼于市場的擴大和優化。這些區位論都采用新古典經濟學的靜態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的價格理論為基礎來研究單個廠商的最優區位決策,因而又叫古典區位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空間相互作用模式、各種規劃模式、網絡和擴散理論、系統論及運籌學思想與方法的應用使區位論獲得迅速發展,對區域經濟運行的動態性、總體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間結構理論、現代區位論逐漸形成。地域空間結構理論主要有地域空間結構階段論、城市空間結構理論、地域空間相互作用引力理論。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間相互作用與市場均衡的區域經濟運行研究中,薩繆爾森(Samuelson,1952)的市場在空間上呈離散分布的空間市場均衡模式與柏克曼(Beckman,1968)的連續流模式從處于一定地域空間中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出發,為空間經濟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而現代區位論一方面使區位研究從單個廠商的區位決策發展到區域總體經濟結構及其模型的研究,從抽象的純理論模型推導,發展為建立接近區域實際的、具有應用性的區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區位決策客體擴大到第三產業。
現代區位論的區位決策目標不僅包括生產者利潤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戰后區位理論的發展主要是由美國學者推動的,其中,艾薩爾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區位論動態化、綜合化,根據區域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要求,把研究重點由部門的區位決策轉向區域綜合分析,建立區域的總體空間模型,研究了區域總體均衡及各種要素對區域總體均衡的影響。
現代區位論開始立足于整個國民經濟,著眼于地域空間經濟活動的最優組織,但其整個理論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假設,這極大地影響了現代區位論對現實區域經濟問題和區域運行的解釋力。
傳統的區域經濟增長理論分為區域經濟平衡增長理論和區域經濟不平衡增長理論。在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定下對區域經濟增長問題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羅一斯旺增長模型。索羅和斯旺(SolowandSwan)在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與開放區域經濟的假設下,認為隨著區域經濟增長,各國或一國內不同區域之間的差距會縮小,區域經濟增長在地域空間上趨同,呈收斂之勢。
不平衡增長是短期的,平衡增長是長期的。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動性的假設下,提出區域收入水平隨著經濟的增長最終可以趨同的假說。這兩種理論實際上就是新古典經濟學的空間均衡論,即市場價格機制能夠使區域間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發達國家以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為目標,把大量資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經濟發展條件較好的區域,經濟高速增長的結果,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加劇了發達區域與欠發達區域之間的兩極分化。
這種差距拉大和兩極分化表明僅僅依靠市場的力量已經很難解決所有的區域發展問題,區域經濟增長并不像新古典經濟學家設想的那樣收斂,即發達區域與欠發達區域的經濟增長情況并不一致,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區域差距沒有縮小反而拉大。
為了對這一現實經濟問題進行解釋并為促進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區域經濟增長提供理論和政策依據,部分經濟學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區域經濟不平衡增長理論。主要有繆爾達爾(Myrdal,1957)的“循環積累因果理論”、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邊緣理論”等??姞栠_爾指出,市場力作用傾向于擴大區域差距而不是縮小區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現,則發達區域會獲得累積的競爭優勢,從而遏制欠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使欠發達區域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因素越積越多。
赫希曼的觀點與此類似。他認為,增長在區際間不均衡現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區的發展會通過涓滴效應在某種程度上帶動區發展,但同時,勞動力和資本從區流入核心區,加強核心區的發展,又起著擴大區域差距的作用,極化效應起支配作用。要縮小區域差距,必須加強政府干預,加強對欠發達區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展經濟學家P·弗里德曼從國家角度提出“中心邊緣理論”對赫希曼的“核心-邊緣區理論”進行補充。
與此同時,西方區域經濟理論對區域貿易的理論研究也取得進展。瑞典經濟學家俄林(Olin)把區際貿易引入新古典經濟學,使其成為一般均衡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俄林從貿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動、要素價格與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認為,區際貿易、國際貿易與要素自由流動會帶來區域之間生產要素價格與商品價格的平均化。
總之,為了解決區域問題,西方經濟學家在新古典經濟學的假設下,根據凱恩斯的理論,利用宏觀經濟分析方法,對區域內部資本積累、勞動力就業、技術創新與國民收入增長的關系,區內產業結構演進與升級,區際分工與區際貿易,中心城市及鄉村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研究,現代意義上的區域經濟理論框架已經成形。
二、西方區域經濟理論的新發展
在新古典經濟理論框架下的西方區域經濟理論,主要從規模報酬不變和不完全競爭出發來研究現實的區域經濟問題,把由于規模經濟和聚集經濟帶來的規模報酬遞增看成是一個外生變量。新古典經濟理論模型中,要素流動是瞬間、無成本的,生產要素、商品和勞務不完全流動性、經濟活動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規模經濟和完全競爭假設的矛盾無法解決。
隨著建模技術的升級,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納入到自由的框架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區域經濟理論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遞增的框架下獲得新發展。
目前,西方區域經濟理論研究最活躍的領域是新經濟地理學。迪克斯特與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建立的壟斷競爭模型為空間因素納入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礎,新經濟地理學由此產生。
廣義地講,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對區位選擇進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為基礎,用“空間”觀點分析區際貿易。新經濟地理學的主要代表是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爾茲(Walz)、馬丁(Martin)、沃納伯爾斯(A.Venables)等。
克魯格曼試圖通過建立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的規模報酬遞增模型,把區域經濟理論研究納入主流經濟學。
1991年,他在總結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場潛力”理論與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場規模與區域產業范圍間循環關系為基礎的進口替代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的基礎上,采用迪克斯特與斯蒂格利茨的壟斷競爭假設,把一個經濟分為生產同質產品的農業和生產不同的可以替代產品的制造業,農民不能流動而工人可以流動,農業沒有運輸成本,制造業的運輸成本與薩繆爾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運輸過程中都有一部分丟失)建立了。
一個兩區域兩部門模型。他認為,收益遞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種產品只有在一個地方生產才有利可圖,其結果是不同地方就生產不同的產品,生產差別產品。當一個地區有勞動力流入時,它不是生產更多的現有產品組合,而是生產新產品。
模型分析的結果表明,一個經濟規模較大的區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聯系,會出現一種自我持續的制造業集中現象,經濟規模越大,集中越明顯。運輸成本越低,制造業在經濟中所占的份額越大,在廠商水平上的規模經濟越明顯,越有利于聚集,“中心—邊緣”結構的形成取決于規模經濟、運輸成本和區域國民收入中的制造業份額。
克魯格曼還建立了一個動態的多區域模型來解釋當空間結構均衡時,動態的力量確實趨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離分布的聚集點(城市)。他通過區域跑道模型演繹了區域運行的幾何結構。區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區域經濟體系中各個構成部分呈環狀分布,認為運輸費用僅僅受環形周長的影響,制造業的同一布局總是處于均衡分布狀態。地平面并不是穩定不變的,集中的區域環形分布會產生輕微紊亂的地平面,自發演化出一個或多個制造業集中。這樣,制造業區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發展到兩區域集中布局,而這兩個最終集中布局區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爾茲(Waltz,1996)則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會導致規模收益遞增的生產和創新產品的區域性集中,區域經濟增長源于產業部門的地理集中及由此產生的持續的生產率提高。
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經濟條件下的區位競爭問題。他通過模型分析得出結論,在最初的區位競爭中獲勝的區域對其他企業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參與最初區位競爭的第一個企業雖然可以獲得較大的財政激勵,但隨后的其他企業卻能夠從該區域的產業聚集形成的外部經濟中獲益。對在區位競爭中獲勝的區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為隨后進入的廠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同一區位的廠商數目會隨著外生的相對成本優勢和內生的聚集優勢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and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業經濟體系中的運費與規模經濟差異,認為經濟體系會自動發展為一個中心地體系,他們(1996)對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級體系模型進行了修正,通過構建基礎模型進行預測分析后,發現人口增加會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個長而狹窄的經濟體系產生,并沿著一條線逐漸向外擴展,形成多城市空間。與古典區位論一樣,這些研究都強調經濟活動聚集帶來的外部經濟對區位選擇的重要影響。所不同的是,克魯格曼更強調由經濟活動聚集帶來的、與市場供求相連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區際貿易方面,沃納斯伯爾(Venables,1996,1999)把新經濟地理學模型作為區際貿易新類型的基礎。認為,假定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如果中間性商品受到規模經濟和運費的影響,生產過程中所引起的區際經濟分化必然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大量制造業門類的區域能為中間性商品提供比較廣闊的市場,使這些國家和地區趨向于區域一體化集中,從而使下游生產具有成本優勢,并強化這種優勢,循環往復。
他通過研究發現,在高收入的工業“核心”區與農業“邊緣區”的分化過程中,市場規模擴大的驅動遠遠超過區域一體化增長的驅動力。此外,沃納斯伯爾還把運輸成本納入赫克歇爾-俄林(Heckscher—Ohlinmodel)的區際貿易模型,發現貿易方式和生產方式不僅取決于資源稟賦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賴于運輸成本,后者與國家或區域的地理位置有關。新貿易活動的區位選擇相對于已有的貿易活動密度而言,依賴于要素密集和運輸密集度。
巴德溫和弗斯開爾德(BaldwinandForskild,1997)則提出了區域與貿易分析的另一種觀點,認為現有的區域分析方法應主要用于區域經濟增長內部。因為在各種區域模型分析中,循環過程不僅涉及到生產要素的流動,而且涉及到生產要素的積累,市場規模大的區域,投資額越大,又會進一步增大市場規模。
新經濟地理學力圖把“空間”因素引入對區際貿易的分析,通過把運輸成本作為“空間”因素納入區際貿易模型來解釋貿易量隨距離的增加而迅速減少,價格、要素報酬和行業生產率在不同區域間差異等與區際貿易問題。
此外,隨著發達國家從工業化社會向后工業化知識社會的轉變,經濟中更多的有形投資流向高技術商品和服務,在研究與開發、教育與培訓等方面的無形投資也越來越重要。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一方面將技術進步當作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術進步是外生變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為了更好地解釋經濟現實,一些經濟學家直接把知識納入生產函數之中,用于說明知識對經濟長期增長的作用,建立了新經濟增長理論。
阿羅(Arrow,1962)最早用內生技術進步來解釋經濟增長,他假定整個經濟體系內存在著技術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預時的競爭性均衡是一種社會次優,均衡增長率低于社會最優增長率,政府可以采取適當政策提高經濟增長率,使經濟實現帕累托改進。此后,羅默(Romer,1986)在其知識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識的溢出效應說明內生的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唯一源泉,強調知識的外部性對經濟的影響。盧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資本溢出模型則認為整個經濟體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資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經濟增長理論通過技術進步內生化為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理論奠定了微觀經濟學基礎。實際上,內生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在地域空間上表現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不平衡,聚集經濟、規模經濟產生的技術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術外部性即技術溢出效應,金融外部性則是與市場擴大相聯系的外部經濟)使要素邊際收益遞增,從而引起經濟活動的地域空間聚集和擴散,這樣,規模經濟就不再是一個外生的經濟變量,而作為內生經濟變量進入到區域經濟增長模型中。
規模經濟內生化的結果是區域經濟增長差距越來越大。巴羅與薩拉-艾-馬丁(BarroandSala—I—Martin,1991)認為,雖然國家收入水平與長期趨勢之間的差距越大,其增長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長期增長的潛能,遞增收益阻礙著各國經濟增長差距的縮小,各國經濟增長最終趨向發散。鮑莫爾(W.J.Baumol)從生產性角度研究了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趨勢,發現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之間不存在收斂趨勢。
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的形成,新區域主義開始取代傳統的舊區域主義。新區域主義以新經濟地理學為理論基礎,埃斯爾(Ethier,1998)總結其特征如下:鼓勵世界區域貿易和多邊貿易的自由發展,發展中國家放棄閉關自守、反對市場經濟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邊貿易體系的政策;區域協定往往涉及到深層次的一體化問題;區際貿易自由化是適度的;企業的區位、發展極、區域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的選擇也隨之發生變化。漢森(Hanson,1998)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經濟一體化對各國生產的空間組織有重要影響,其中對發展中國家企業的區位選擇影響大于發達國家。
三、評析
新古典經濟理論在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和生產函數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下研究微觀經濟活動和宏觀經濟增長,把要素流動看成是瞬間的、無成本的,認為市場力量會使經濟趨于均衡,當經濟運行偏離了原有的均衡狀態,市場經濟體系具有一種自我恢復均衡的力量。其理論中不包含空間因素。
一些經濟學家根據區域經濟增長的實際,對這一觀點提出了挑戰,建立在新古典經濟理論基礎上的傳統區域經濟理論認為,微觀經濟活動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為促使生產要素流向區位條件優越的地方,經濟活動聚集在某一區位會產生外部性,多個廠商相互作用的結果會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規模經濟效益的產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廠商規模擴大所帶來的利益增長,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廠商外部性增長所帶來的利益增長。后者是由那些在生產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聯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產業按一定比例與規模集中布局在擁有特定優勢的區位所產生的增加收益。
他們認為,單個廠商內部的規模經濟通過外部性可以匯總為總量生產函數的規模報酬遞增,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價格機制的作用使經濟活動和產業趨向于集中在市場潛力大的區位,而市場潛力大的區位往往又是經濟活動和產業集中的地方,區位決策是內生的,區域經濟增長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強性。生產要素不斷向優勢區位和區域聚集,引致區域經濟不平衡增長。從地域空間來看,權衡規模經濟和運輸成本后,廠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城市架構,為相互交錯的六邊形市場區提品。
傳統的區域經濟理論研究者假設某個區位或區域的要素供給具有高彈性,都意識到高彈性的要素供給對發展過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實際上,無論是微觀的區位決策,還是宏觀的區域總體空間均衡及區域經濟發展,外部性與規模報酬遞增都起著關鍵作用。
與新古典經濟學家不同,當代區域經濟理論研究者更強調金融外部性對規模經濟形成的意義。在他們看來,單個廠商生產能力的規模報酬遞增,運輸成本和要素流動性等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了聚集現象的出現。但他們在新古典經濟理論假設下提出的挑戰,卻因規模經濟與完全競爭理論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觀經濟理論基礎。
從理論上講,完全競爭假設與內生的規模報酬遞增是矛盾的,為解決這一新古典假設帶來的難題,傳統區域經濟理論在堅持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把規模報酬遞增當作外生經濟變量,這樣就可以在個體最優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區位選擇。
然而,這種假設處理的一個必然結果是無法從理論上解釋生產活動地域空間聚集與擴散的循環累積性,使區域經濟增長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強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階段,使其難以融入主流經濟學。而且受當時已有的建模技術限制,區域經濟學家和發展經濟學家們在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問題時,無法把他們的思想用形式化的嚴謹的模型表達出來。
他們在研究經濟發展問題時,大多采用一種非數學的風格,沒有意識到對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經濟學朝著建立明確模型的方向發展。
此外,他們的研究沒有明確說明市場結構,即他們在描述的假想經濟中的競爭狀況時,往往想當然地認為規模經濟是欠發達區域工業化的一個制約因素,而未對這種規模經濟的形成機制和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劉易斯的過剩勞動理論比較容易被模型化外,許多其他的經濟發展理論則很難被模型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思想的傳播和交流。
西方區域經濟理論的發展與主流經濟學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主流經濟學的發展,不完全競爭模型的建立為傳統區域經濟理論的兩難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經濟地理學的經濟學家們通過建立不完全競爭與規模報酬遞增相容的模型,把區域經濟活動聚集和擴散的內在機制用嚴密的數學模型表示出來,努力把空間因素納入到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不完全競爭模型為當代西方區域經濟理論奠定了微觀經濟學基礎。區域經濟理論就像新經濟增長理論一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