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30 10:09: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新創業培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高職旅游類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123”模式實踐 提升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水平的策略研究 寵物家政對高職寵物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探索研究 論公安本科院校非公安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高校師范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 高校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證研究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具有行業特色的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地方院校管理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職院校農牧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與研究 高職旅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134模式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測評及提升策略研究 淺談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及提升研究 淺談舞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藥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 高職院校軟件專業創新創業綜合能力培養的研究 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 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薛紅志,李華晶等譯,如何教創業―基于實踐的百森教學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3]甘瑁琴.工商管理類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結構及培養路徑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36):88-89.
[4]鄭春龍,邵紅艷.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高教研究,2007(4) :85-86.
[5]曾智,郭義盟.經管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4):14-17
[6]童曉玲,研究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關鍵詞 高職院校學生 創新創業能力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8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the relevant education departments and institutions should carry out effective reform in the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addition to set new course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lso need to establish mod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ought,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will be larg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platform created and used, 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mode, the overall strengthening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status, explore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mode of 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mode
學生的就業情況關乎著高職院校的發展方向,并且與國民的經濟健康水平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顯得十分重要,是改善學生就業情況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國的高職院校需要加強這一方面的培養力度,以此保證學生的就業情況。
1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
目前我國的創業市場活動比較活躍,其中最為活躍的群體為我國青年群體。但目前我國高學歷的學生創業活動相對薄弱,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并且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極大的差異。我國此方面的關注點也即將轉向高成長創業活動。據相關的調查報告顯示,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較弱,并且這其中的具體原因也需要相關部門的思考并加以改革。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比較明顯,以培養行業尖端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同時也是理論轉化為實踐技術的高等操作者。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過程除設置新的創業課程之外,還需要建設學術類社團,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我國的經濟改革不斷深化以來,知識的傳授方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創新創業理念在高職院校中也逐漸形成,這一形式也為我國的高職院校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創業機會,將高職院校的教學面進行了有效的拓展。根據相關調查發現,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力度也就更加重要。①
2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船業能力培養的實際意義
2.1 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最需要考慮的就是未來的就業問題。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就業難也成為許多大學生要面對的主要問題,這一點也給很多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也就顯得更加的必要。通過這一方式,可以很好的將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向好的方向轉變,可以讓學生更全面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需求,學生對市場就業動態的掌握也將更迅速、更具體,從而成功實現自主創業。創業不同于就業,是一種自主的就業形式,不僅僅可以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還能從一定程度上帶動我國的經濟增長??梢哉f,高職院校的學生創新就業能力培養還是十分有必要的,對我國的經濟也有明顯的帶動作用。
2.2 實現個人價值與理想
在創業之初相對于傳統的就業,畢業生要面臨的挑戰很大。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的學生要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樣這其中也存在著很多的機遇。通過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可在很大程度上豐富自身的社會實踐經驗,并將才華充分發揮,將自身的潛能有效激發出來,使自身人生價值更好的體現出來。同樣的,創業學生所創造的企業也在為社會提供實際產品與服務項目,不僅為自己創造了財富,同樣也給社會創造了公共財富。在企業融入社會的再生產循環之中,從諸多環節為國家與社會作出貢獻。這樣的貢獻使創業者能夠從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可以說,這樣的途徑比較有效。②
2.3 先進技術的轉化推動經濟發展
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可為學生的創業道路奠定成功的基礎。在學生創業后,可在極大程度上將所學的專業技能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工作當中去,并能促進學生的新型技術的開發手段力度,將技術成果轉化,并將打破傳統的行業局限,使新的行業衍生出現,使得經濟結構的調整速度加快。在這樣的過程之中,社會資源將會得到優化配置,市場的體系也會越來越完善,將市場活力保持在最佳的狀態之中。
2.4 推進高職教育水平
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手段比較死板,往往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與行為習慣的培養,使得學生成為了一臺技術的“機器”。根據我國相關的法規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最為重要的教育任務就是培養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實踐型技術人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中明確提出需要對學生與教師的創業教育水平進行強化,鼓勵其自主創業。③創業是就業層面中最高級的形式,對解決高職學生的就業難問題最為直接有效。以此可見,加強并不斷改進我國高職學生的創業創新教育也是我國經濟建設進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并且也是我國為適應新的職業特點、推進教育水平的必然走向。
3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不足
3.1 思想認識不完善
自古以來,我國的教育模式一直深受傳統思想的限制,許多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這也源自于教育管理人員對此方面的培養認識的缺失。大多數的教育者認為只有技術知識的傳授才是最主要的,因此也忽視了創業方面的培養。相比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學校的發展。可以說,很多的管理者、教育者沒有意思到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梢哉f當前我國的高職教育體制中,并沒有這樣必要的步驟,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并未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之中。
3.2 系統性較弱
高職院校的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核心就體現在創業培養體系上,此體系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體現。在課程設置方面,高職院校的教育學者需要將學生未來規劃與實際的創業課程相結合,將體系構建完整。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此方面的系統性較弱,課程設置也比較單一。④教材使用上也沒有一句專業特點。在教學方法上,很多教育者更加看重理論而忽視了實踐過程,使學生走向社會在創業過程中存在很大的技術瓶頸。
3.3 師資力量較弱
在當前的教育階段,很多的高職院校也都紛紛創立了創新創業課程,但主要授課人員與管理者卻缺少自身的專業實踐性,在實戰經驗上較為缺失,并且根本不了解內部的實際運行運營原理。在課堂上,以單純的課本傳授為主,所傳授的也都是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學生的創業指導能力比較薄弱。在很多高職元校內,也存在著外來聘請教師的現象,但相對的傳授時間較少,很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
3.4 實踐活動少
我國的實際創業實踐活動較少,學生很難從活動中習得技能知識。創業的實踐操作性高,但受到很多資金與場地上的限制。因此,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模擬實踐活動存在極大的欠缺,學生因此創業模擬活動中也很難得到真正的實踐學習,從而對高職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4 具體培養方案
4.1 轉變教育思想
隨著知識經濟萌發的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期全新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功能中進行了強有力的拓展,并豐富教育的內涵。因此,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培養首先要做的就是教育指導者思想的轉變。教育者需要在根本上明白這一方面的必要性,并將強自身的創業精神、創業知識、創業技能等方面的實力,保證在培養環節中的環環相扣,并設置獨立的教育體制。⑤在實際傳授過程中,應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保證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水平的兩不誤。
4.2 豐富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業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為整個培養體系中的核心。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中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很多方面體現得并不明顯。首先來說,課程設置就存在很多不科學的地方。在課程設置上,應將學生的職業規劃與實踐課程相融合,將課程體系構建完善,保證各個環節能夠環環相扣。應建立與專業核心課程相融合的創業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建立與專業實踐教學相適應的創業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對學生的創業素質進行重點培養。內容上應該打破傳統課本的局限性,將創意思維與創業精神作為教育目標的基礎,并以此作為專業型教育的主要內容。在教學方法上,應看重啟發與探究結合的方式,從根本上提高高職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
5 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因此,創業教育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但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還存在很大的不足之處。因此,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從根本上轉變死板的思想,在科學教育發展觀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以此提高我國高職教育質量水平。
注釋
① 陳怡.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03:34-35.
② 張國良.淺談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9:65.
③ 肖翠云.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探究[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4.1:65-68.
關鍵詞:創新;創業;市場營銷;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市場營銷專業綜合改革項目;2016年度校級“質量工程”項目資助(2014-2016)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營銷人才培養研究
收錄日期:2016年8月15日
我們身處變革、創造、創新、創業的時代,教育須以變革來適應時展。地方高校教育改革需從傳統授業、就業教育轉向應用、創業教育,這是教育與經濟的接軌,更是教育理念的變革。教育部于2010年發文要求高校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素質教育范疇,2014年提出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國策所向,大勢所趨,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面臨的重大課題。市場營銷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需突破傳統“授業、就業”與“單一、同質”的方式,創建“特色、多樣、創新”的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創新創業應用型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眾所周知,創新是企業前進的動力、社會進步的引擎。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特色化的趨勢,人才培養不能再延續以往同一、僵化的教育體制。在傳統教育理念驅使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大同小異,缺乏特色;有應用型培養之名而無培養舉措之實,課程設置依然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缺乏實質性創新;真正的“雙師型”教師缺乏,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畢業生很難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構建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應用型市場營銷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應用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是以特色化、個性化教育為實施手段和培養途徑,以具備創新創業精神和素質、具有市場營銷專業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培養宗旨的一種人才培養范式,其核心是指“教、學、做、創”的有機結合。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充分尊重人的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為前提。創業創新教育實質是個性化教育。創新創業營銷人才培養必須堅持以“個性化教育”為導向,樹立以學生為本和以個性培養為核心的多元化、差異性教育培養理念。首先,以個性化、特色化教育為培養途徑。個性化就是要承認差別,在承認并尊重學生特質差異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和差異化能力的培養,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差異化培養,使學生個性潛能、特長優勢得到充分挖掘與提升,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其次,以創新創業意識與精神、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宗旨,培養復合型人才。既不是培養只會創新思維而不會做的人才,又不是培養只會做而不善于創新思維的人才,而是培養兼具能進行營銷創新思維、又能利用營銷知識進行創業,還能把所學的營銷知識轉化為營銷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二、國外高校個性化創新創業營銷人才培養經驗借鑒
發達國家在營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美國重視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英國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應用能力,德國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新加坡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雖然培養的側重點不同,但大都形成了較成熟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些做法為探索我國的營銷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鑒。
(一)人才培養目標個性化。國外高校營銷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具有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體現了自由與實用相結合的培養理念。培養目標多關注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營銷知識和學習機會、綜合素養及為從事職業所具備的營銷專長人才等方面培養。特色體現為:一是人才培養立足于社會實際需求,致力于培養實踐能力強的人才;二是培養過程寬基礎、重能力。通過多種途徑將經典理論營銷知識與非營銷知識進行融合,體現知識與能力有機整合的理念;三是通過項目合作課程的訓練,培養學生國際化視野及在復雜環境中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體系建設特色化?!罢n程是教育事業的核心,是教育運行的手段,課程在教育活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沒有了課程,教育就沒有了用以傳達信息表達意義、說明價值的媒介(Philiph Taylor和Colin Richards,2010)。國外高校緊緊圍繞培養目標而進行課程設置。美國高校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學生需求的變化自主開設和調整課程,本科生實行學分制,但不設適合所有專業本科生的學計劃,而是實行由必修、限選和任選課組成的彈性課程體系。所有課程由通識課程(占總學分一半以上)、核心課(占總學分的25%左右)和專業課(占總學分的10%~15%)構成,以此形成了寬基礎的營銷課程體系。通識課程主要包括技能型課程和知識性課程,核心課程包括商學基礎理論課、管理技能及行為理論、商業政策及法律環境等課程,為學生提供專業入門知識,為高年級選擇專業打基礎,消費者行為和市場研究兩門專業類課程開設率最高。美國和加拿大高校給本科生開設的創業類課程主要有創建和運營新企業、小企業管理、創業咨詢、創業財務等;英國高校的三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非常完善。其中,創業意識層次重在培養創業精神與創新意識,創業通識層次重在培養具有企業家思維,創業職業層次則通過創業理論的掌握及職業訓練,使具有創業潛質的學生成為企業家;印度高校開設一些服務于家族企業創業與管理方面的課程,重視創業課程講授者的學術水平。由校內教授講授理論基礎知識,校外教授承擔實訓部分;新加坡有完整的一套創業教育體系,教育項目覆蓋小學至大學,從創業意識培養到創業理論普及以及創業實踐訓練。大學的創業人才培養主要采取文憑教育授課方式,主要講授科技創業和創新課程。分為校內創業知識能力學習和海外實踐操作兩個學習階段;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采取分層次模塊化課程結構。最大特點是引入企業參與,課程設置采用與企業互動式的模塊課程來進行。教學過程中注重案例教學,并引入企業參與互動。
(三)建立創新創業機構。芝加哥大學設立創業創新中心及創新交流中心,推動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創業創新中心利用校內外及全球資源,舉辦如學術研究、承辦會議、舉辦大賽等多種形式傳播創業、創新知識,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平臺。創業創新中心致力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激發創新創業熱情,支持推動創業實踐;紐約大學創業研究所舉辦大學生創業節、創業競賽、創業博客、初創企業訓練營等項目為創業教育提供學習實踐資源和基金,幫助師生創建初創企業;新加坡政府把營造親商環境、培育創新文化、繁榮創業精神作為國家長期策略,每年投入巨資用于創新創業教育。
(四)實行創業導師制。美國高校學生創業實行創業導師制。學院發動人脈資源優勢,介紹校友、企業家、行業專家和創造發明家等作為學院創新創業中心導師,對學生創業實踐提供技術、管理、產品開發、市場開發、商業運作、戰略、市場營銷和品牌等方面的針對性指導。導師大都有創業經歷、有歷任或現任企業一定職務的經驗,對創業實踐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學院創業教育師資力量雄厚,教學過程中均有全職教師和助理教師共同參與授課,教學科研隊伍穩定。
三、構建特色化創新創業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
個性化教育是激發、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根本途徑。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獨特性是對學生的基本尊重,讓學生選擇個性化、特色化、富有彈性的教育模式,是高校對學生負責的根本體現。高校能夠開展個性化教育的兩個基本特征,一是發現承認并尊重學生的既有個性;二是愿意而且能夠給學生提供其個性得以提升的條件和環境。地方高校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就是要在承認并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條件下,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體現“一切為了學生”、“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新傳統教育觀念,變革固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有的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性地提出適合院校特色、契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安排、具體課程設置等措施,為學生營造一個包容、開放、多元、信賴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一)樹立個性化的創新創業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理念。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型學科。隨著社會經濟及企業營銷實踐發展,全新的營銷模式及營銷理論不斷涌現,企業創新創業實踐無處不在。營銷教育須與時俱進,營銷人才培養應適時注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社會急需的素質內涵。在創新創業浪潮驅動下,營銷專業教育應充分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特長發揮、潛能激發,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作為地方農業院校,要準確把握地方院校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以構建創業創新素質的應用型市場營銷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以地方為辦學特色,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符合需要的高素質營銷人才。
(二)構建多層次、可選擇的創新創業營銷人才培養模式。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是廣東省屬本科大學,以農學、工學和管理學學科為優勢,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和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鑒于學院性質,為廣東地方經濟培養輸送人才是該校的主要職能。以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核心,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引領,培養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潛質,提升綜合素質;建立基于專業教育、強化并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多樣化的高素質應用型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
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于,為培養廣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以“農、工、管理”為主要學科背景,具有創業創新素質的應用型營銷人才。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既立足專業教育,又兼顧學生二次選擇專業、就業創業、升學及出國等多元化個性發展需求。因人而異,制訂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供學生選擇,實施分類培養、個性化培養,致力于構建學生素質綜合化、培養內容個性化、實踐實訓全程化、成才途徑多樣化的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對應人才培養目標,突出特色。
(三)課程設置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梳理現有課程設置,緊扣社會需求和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目標,與時俱進增減課程、調整學分。借鑒國內外經驗,設置通識教育、學科基礎、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四個平臺課程,每個平臺內由多個模塊構成,每個模塊代表一個專業方向,每個模塊由多門該方向的核心課程組成;增大選修課比例;專業選修課程中設置電子商務、農產品營銷方向類課程,突出地方農業院校培養特色;結合創業創新培養需求,將創新創業基礎課程融入四個平臺課程中去,如在通識教育平臺設立創造學與創新管理;在專業課程平臺設置應用型和創新創業型兩個課程方向,分別包括營銷戰略、電子商務、農產品營銷等以及產品設計開發、商業模式、創業法律實務等課程;在實踐課程平臺也設立應用型和創新創業型兩個實踐方向,各由不同的實踐項目構成。創新創業型實踐平臺設置創業模擬實訓、創業項目路演(創業大賽)創業孵化指導、創業企業見習等實踐訓練。通過上述課程體現設置,切實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使學生畢業時或就業或創業或讀研等能有多種個性化的選擇。
(四)建立并完善創新創業營銷人才培養教學評價體系。改變傳統以考試為主的教學評價體系,引入考試以外的多種評價方式,構建以體現能力為主(創新創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個性化、多元化、可選擇的評價體系。評價效果在考核知識掌握程度基礎上,更關注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及應用能力培養的整體效果方面;評價指標設置方面,依據學校、院系以及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確定個性化的評價指標;評價主體方面,建立本學評價、外校同行評價、企業(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等多方參與的共同評價制度,合理設置各方主體評價權重;評價內容方面,將課程建設質量、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實踐課程執行等關鍵環節用具體考核指標體現出來,充分借鑒國內外考核體系建設經驗,力爭做到評價內容科學、準確;評價方法和手段上,改只注重結果的單一方式為注重過程、環節的監控,將考試、學科知識競賽、創新創業大賽、參與課題研究、社會實踐等多種考核手段相結合,設定學分互認制度。
主要參考文獻:
[1]龐守興,廣少奎.教育學新論[M].濟南:山東高校出版社,2009.
[2]張士獻,李永平.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綜述[J].2010.10.
[3]姜慧,殷惠光,徐孝旭.高校個性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3.
[4]李彤,李莉,李立清.美高校創新創業研究和教育發展概述與啟示[J].創業與中小企業管理,2015.8.
關鍵詞:創新創業 “五力”培養培養模式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進,但是其發展速度與水平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還相距甚遠。因此,在我國亟須提高人才綜合競爭力,破解就業難題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應當成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
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創業型經濟的重要力量
遭遇金融風暴肆虐之后,我國傳統的優勢明顯降低,經濟發展的內生力亦明顯減弱。因此,應當改變主要依靠出口拉動、外資帶動的外延式的外循環發展模式,走依靠本土創業企業、本土資本拉動的內涵式的內循環發展模式。經濟增長的實踐表明①,內生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大量的創業活動,創業型經濟將成為中國破解金融危機、實現內循環式可持續發展的主導力量之一。
創業型經濟要順利推進,培養大批的創新創業型人才是關鍵。通過創業教育培養,能夠為人才創新素質的培養搭建平臺、提供載體,而創新素質反過來是人才實施創業活動的最基本要求,使學生具有創新素質也是創業教育的主要目標。實踐證明②,積極地推進和實施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創業型經濟的發展要求下,創新創業人才之所以能夠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由創新創業教育之實質決定的。
首先,創業教育作為開創人才創造潛能的教育,能為創業型經濟提供智力支持。創業型經濟發展的市場機會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高端的,現有企業沒有能力做,而創業者有能力做;第二類是低端的,現有企業知道應該做,但又不愿意做;第三類是中端的,即創業者發現了被現有企業遺漏的某類產品市場需求,他便可以基此創業。③對于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就應當通過創業教育培養他們發掘國際國內市場的創造力,對各類風險敏銳的洞察力和抵御風險的決策力,擁有在貿易領域開展創業的最基本素質。
其次,創新教育作為發掘人才創新精神的教育,能為創業型經濟提供不竭動力。創新教育通過革新傳統的限制創新素質培養的方式,如灌輸式教育方式、“理論+實例”的講授方法,充分利用各類實踐平臺,營造良好的提倡創新的氛圍,能夠使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④國貿專業人員在從事貿易活動過程中,盡管其基本流程不會發生改變,但不能僅僅是能夠按部就班地洽談業務、制單結匯、安排運輸、辦理保險,應當在專業創新教育中獲得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因此,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如何實現風險最低、利潤最大、成本最小的貿易行為。
由此我們認為,創業型經濟的發展與創新創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需要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模式推動創業型經濟體系的構建,以創業創新教育培養參與創業型經濟的主體力量,從而打造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五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
近日,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大力推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高等學校要全面加強創業教育,積極探索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創業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
要實現以上要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必須對人才培養賦予新的內容。具體而言,以下五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洞察力。經濟學家卡斯納說:“以深刻而敏銳的洞察力去發現時機,是管理者精神的本質?!雹荻床炝w現了人才的綜合素養,良好的洞察力是衡量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
作為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要成功地實現創業,必須學會用兩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向外看,看市場、看對手,保持對市場環境的敏感,分析政策導向,預測可能發生的變化;一只眼睛向內看,看企業目標、看員工關系等,多方面收集意見,深入到員工中了解信息,挖掘深層次問題。
決策力。決策就是在兩個以上的行動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優方案的過程。所謂決策力,就是管理者或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是管理者的一種微妙的品質,它貫穿于整個決策過程。
對創業者而言,首先要選擇是在低端、中端還是高端的市場尋找發展機會進行創業,其次在創業過程中還會面臨種種復雜的決策,尤其是一些風險型、不確定型的決策。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應當通過授課體系與方法的改革,將如何培養人才決策力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使之具有開闊的思維空間、當機立斷的決策效率以及與時俱進的決策理念。
執行力。從有效決策的意義上說,執行是決策的一部分,較強的執行力是創業型人才必備的素質。所謂執行力,就是能把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管理者意圖及時貫徹落實,轉化為企業效益的能力,其強弱程度直接決定了企業整個組織鏈條的完整程度和企業經營的效率。
一個人才在創業過程中,大多都要經歷被管理者的過程,因此,作為被管理者,還必須能正確理解管理者決策的意圖,這是保證執行力的基本要求。事實上,執行力更多地體現的是一種對工作的責任心,所以要提高培養執行力,最主要的是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增強其責任心。因此,教學中應通過增強實踐能力、虛擬交易與管理等形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提高執行力。
創新力?!皠撔轮浮毙鼙说谜J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創新的行動就是賦予資源以創造財富的新能力。⑥
人才的創新力就是要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在企業運作中根據市場動態,將各種生產要素、各種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組合,促使企業獲得不同的差異性的能力。在國貿專業人才培養中,應當全方位開展創新力培養的有益探索,如從培養方案著手以創新力為培養目標之一進行修訂。
創造力。創造力是指對已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科學的加工和創造,從而產生的一種或多種高級的、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總和。⑦
創造力是創新創業教育中對人才要求最高的一種能力,創造力的培養越來越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作為基礎因素的知識。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和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
第二,創造性思維能力為核心的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觀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
第三,創造個性品質,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
結論
洞察力、決策力、執行力、創新力和創造力這五種能力盡管有先天和后天之分,而且能力的結構和水平也因人而異、因時因環境而異,但依然能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對后天能力的培植。在培養過程中,這五種能力應當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唯有人才素質提高了,創業型經濟發展才有可能,我國經濟的競爭優勢才能體現。[本文為江西省高校省級改革重點課題(項目編號:JXJG-08-17-1),課題名稱“地方本科院校國貿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注釋:
①陳耀、傅方正:《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思考》,《高教與經濟》,2009(3),第29~32頁。
②趙紅路、于瀟:《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若干思考》,《現代教育科學》,2009(4),第154~155頁。
③雷家:《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分析》,《中國青年科技》,2007(2),第26~29頁。
④胡旭微:《經管類創新創業人才素質能力知識結構研究》,《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8(4),第26~29頁。
⑤Karl H. Vesper,William B. Gartner. Measuring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28
⑥Solomon GT,Fernald LW.Trends in Small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 1991(3):15
⑦江志斌:《論創造力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第222~224頁。
[關鍵詞]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 研究性學習 培養目標 機制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05-0237-02
當前社會環境急速變化,面對大學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體系的變革,在校大學生體會到了教育、學習和社會帶來的多重壓力,他們不僅要迅速掌握日新月異的知識技能,還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形勢。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除了要傳授學生知識技能,更要培養學生學會獨立學習、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而那些能得到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學生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外,還具有較好的創新能力?!叭f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時代,創新創業教育成為今后高等教育一面新的旗幟。如何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研究性學習是一個值得實施的教育實踐模式。
研究性學習旨在引導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永不滿足、追求發展、實現自我的人生態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模式與研究性學習有相通之處,比如“探究性學習”“項目研究”“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行動導向的學習”等。20世紀90年代至今, 研究性學習這種教學理念一直廣受關注,同時也引發了不同層面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思考。而在當前高等教育面臨巨大挑戰和選擇的十字路口,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為高校改革的重要著力方向,結合研究性學習,探索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機制,將有助于高校進一步打破傳統圍墻式教育,加快實現開放式、自由化、尊重個性的高等教育環境。
一、研究性學習模式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一)營造環境,體驗學習經歷
研究性學習其過程與實踐特點就是營造有益的學習經歷,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知識、技能和經驗,還強化了學生探索、分析、決策以及自主運用綜合知識的水平。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經歷下感受知識重構和創新的過程和方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堅持科學學習和探索的興趣。一次有意義的研究性學習經歷,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知識探索的認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可能產生的“知識傳授”與“知識發現”相互割裂的局面。
與傳統課堂學習不同的是研究性學習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其方式、內容、時間、空間和評價指標是具有差異化和可變性的,內容不只是局限于單獨的學科理論,而是以某一問題或現象為學習源,運用各種方法、知識、技能去認知、探索、解釋,從中實現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自主探索為基礎進行,學生的學習組織方式是呈現多樣性的,可以是獨立研究也可以是集體研究,可以是網絡討論也可以是現場交流。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讓學生從知識經驗接受的被動者轉變為渴求知識的自我指導者和發現者。
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應該更多地為學生營造研究性學習的環境,從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出發,從有助于激發學求知欲望和創新思維的理念出發,通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經歷及學習完成的創造性作品的評價與分析,引導學生更好地養成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二)創新方法,塑造創新人格
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期就是大學時期,而這一時期也是形成創新人格的最佳時期。研究性學習模式作為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有益補充,非常適合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實施和開展,打破了以往“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慣性思維,以模塊、知識點為學習啟動點,強調教師的引導過程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過程,這種非絕對智力因素導向的教育模式對塑造大學生創新人格具有重要的影響,具體體現在:(1)改變大學生的學習目標。傳統教育模式下的教學目標是追求純粹的知識傳承,強調經驗的間接獲取和知識掌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具有多樣、開放的特點,通過培養學生主動、自信的意識,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動力。因此,更加注重學習個體的全面發展。(2)促進高校革新大學生學習評價。傳統教學把考試作為評價的主要手段,注重學習結果量化指標的考核,無法準確描述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評價。因此必須要建立學生自評、互評、師評和過程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于一體的多角度立體評價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和專長,提高學習信心和學習質量,進而更加有效的進行創新學習。(3)推動高校轉變大學教育模式。研究性學習強調情景創造和知識重構,注重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創新人格的培養,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習效果的評價者、促進者,知識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方式存在,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去獲取,從而實現自我發展。
(三)改革模式,強化能力培養
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引導傳授、自主認知、知識獲取、綜合評價。每個階段都是研究性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個過程中,將學生置于開放的認知情景中,圍繞具體的知識點、問題或項目,啟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和探索,將獲取的知識綜合運用到實踐并以實踐結果為依據重新認知、整合和構建自身知識體系,進而培養學生各項綜合能力與素質。
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最終目標是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而這主要體現在自主學習能力、自主研究探索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等三個方面:(1)研究性學習的基礎就是自主學習,學習者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與目標要求,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和學習內容,讓研究性學習更具主動性和自主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運用一定的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進行資料搜集、信息整理,主動獲取知識、理解知識、領悟思想,完善知識儲備和知識結構,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強化。(2)自主研究探索是研究性學習的重點,知識結構的完善不能僅靠拿來主義,學生以專題知識討論、項目研究、課題設計等為契機,根據研究的目標、程序以及預期效果為藍圖,運用獨立思維、協同創造的方式去研究、探索、論證知識存在的唯一性和項目實施的可靠性,實現自主研究探索能力的提升。(3)自主創新是開展研究性學習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標,大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研究探索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創新,使得學生個體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識體系得到發展,創新的內容和形式非常廣泛,可以是發明創造、重大發現、決策制訂、知識更新,也可以是認知否定、方案完善、知識應用等,創新不在于大小,任何對知識、方法、成果的重新認識、完善或否定都是體現學生從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體現。
二、研究性學習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開放性、綜合性、探索性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在高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模式,需要有相應的機制作為保障,進而才能更好地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這一目標。
(一)知識發現、成果形成機制,實現知識創造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 教師充當了方向引導的作用,是學生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協助者,學生是整個過程的主角,他們需要通過自主自發的學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而因為獲取知識的途徑、方法、思路的不同,最后獲得的知識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知識發現機制:他以某一知識點、問題或論點為導向,鼓勵、引導學生獨立設計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去選擇知識、建立結論假設,然后再以學習的知識去確認或者否定這一假設,最后發現、構建自己的認知框架和知識體系,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轉化為具體的研究成果、發明創造和技術專利等。這種通過知識拓展獲得知識創造的過程可能會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動力,并同時對探究新問題產生強烈的愿望和無限的勇氣。
(二)個體激勵、集體約束機制,實現主體成長
美國哈佛大學培育創新創業人才的成功之處在于學生除了從教師處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通過自身努力從圖書館、網絡和其他同學那里獲取各種有價值的知識、方法和思想。研究性學習首先是一種集體學習的過程,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師生、學生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共同作用,師生之間教學相長,學生之間合作學習,通過互動的過程,擴大知識傳播的范圍,加快知識學習的速度,使大學生能及時分享知識發現、經驗獲得與發明創造的,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新水平。同時,研究性學習還是一種自我學習、自我評估、自我激勵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自我洞察、價值澄清和自主實踐的方式,激勵自己發現新問題、接受新知識,而當學生理解現實生活的問題,發現自己知識構建和發明創造的潛能時,研究性學習就能真正實現主體成長。
(三)社會認知、社會認同機制,實現對象融合
社會認知是指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綜合運用自身所學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評估解決結果,打破原有的唯一性和權威性,從而認識社會的過程。而社會認同則是學生在社會認知的過程中,通過知識發現和經驗發明實現社會價值,得到社會認同感的過程。社會認知和社會認同機制營造了平等、寬容、開放的社會環境,極大地推動了學生融入社會的速度,增強了學生面對社會的勇氣。其所倡導的平等交流、大膽假設和自由抒發,對培養學生理性懷疑和科學求證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結束語
當前時期正處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推進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大批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專門化、應用型人才,研究性學習模式的開展恰巧順應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將會煥發更強的生命力。當然,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研究性學習模式在開展過程中必須以強化機制為保障,以為傳統教育模式提供有益補充為使命,才能真正發揮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研究性學習:課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
2003(05):71-76.
[2]李建軍.研究性學習: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理念和實現機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78-81.
[3]王濤.研究性學習中大學生創新人格的塑造[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6):66-67.
闡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現實困境,提出要從更新教學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平臺建設等方面著手,構建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015年5月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36號)明確提出:“高等學校要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2015年12月江蘇省下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江蘇省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建設目標。到2020年左右,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知與行相輔相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形成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強化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因此,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探索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僅有利于實現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而且對于高職院校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2017年,我國高校大學生畢業人數將達795萬,創歷史新高,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再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此,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院學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在《規定》中提出:“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理念,服務和成就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穎的教育觀念,高職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可以為高職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就業機會,為學校增進校企合作,深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促進高職院校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培養[1]。
2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現實困境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高職院校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專門創立創新創業學院或者創新創業中心,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大學生科技孵化中心等實踐場所,加大對師資隊伍、課程建設的投入,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江蘇省南京地區10所國家示范、省屬示范高職院校為樣本,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從師資隊伍、課程體系和實踐平臺等方面進行了調研,發現存在以下問題。1)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文化氛圍尚未形成。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有了較明顯的提高,也使合作企業充分認可了學生的實力。但是,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并沒有在專業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高職院校嚴重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氛圍。目前,各高職院校正在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定期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教育專題講座,開設相關創新創業課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傳統教育體制機制的影響,其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文化氛圍尚未形成。2)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尚未形成。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順利開展,除了開設相關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指導課程之外,還需要依托專業課程作為載體,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2]。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僅僅是把創新創業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的結合體現在教學計劃中,而在日常教學中兩者處于平行狀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融合的體系并沒有形成,教學成效并沒有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3)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師資隊伍尚未形成。高校師資隊伍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主要由創業指導教師、少部分專業教師和社會兼職教師構成。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這樣的師資隊伍融合比較困難,其原因在于創業指導教師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專業素養,而專業教師又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兼職教師的理論水平又可能有所欠缺。所以,課堂教學往往出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節的現象。4)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平臺尚未形成。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依托實踐平臺,開展實踐活動,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自我發展和自我提高的實踐空間,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3]。隨著社會所呈現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對高職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依靠大學生創業園,或者科技產業園等基地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既不利于高職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也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實踐平臺的建立。
3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
3.1將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融入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應當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充分做好頂層設計,將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堅持全員參與,全過程、全方位地進行聯合培養。在創新教育過程中,突出專業教育;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精神和相關技能知識;在創業教育中,融入實踐拓展訓練項目。以此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4]。
3.2加強課程改革,形成課程融合體系
《江蘇省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高職院校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健全與專業培養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高職院校應當通過校企合作,加強課程改革,共同開發創新創業課程,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融入專業教育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5]。
3.3加強師資建設,建立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合理化的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高職院校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應當制定相應文件,確定工作標準,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進行選拔聘用,強化培訓培養,實行目標考核。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學質量,實現高職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
3.4加強平臺建設,完善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高校要不斷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因此,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需要建立合適的實踐平臺。高職院校需要利用各種社會資源,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通過建設大學生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成立創新創業協會等社團,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來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另外,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外創業企業孵化基地、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實踐,親身體驗企業創業的全過程。這種做法,對學生而言,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意識;對企業而言,有利于促進創業教育的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產生經濟效益,助推創新創業教育的進一步深入。
4結束語
總之,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能脫離專業教育而孤立存在,需要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知與行相輔相成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形成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強化實踐、幫扶指導、文化引領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這不僅有利于高職院校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而且也有利于進一步深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6]。
參考文獻:
[1]賈杰,江彬.基于創業教育的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大學教育,2013,2(2):33-35.
[2]肖姣娣.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9(3):87-92.
[3]張立平.高職“專業+創業”融合式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J].電子商務,2016,4(4):61-62.
[4]邵月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4(10):76-79.
[5]葉嵐.高職高專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的分析與對策探討[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6,8(4):32-35.
【關鍵詞】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 制冷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012-02
一 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中普遍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主流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定位比較模糊。大都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只是針對部分大學生的創業和就業行為,很難真正理解人才素質培養的價值,絕大多數高校還沒有在教學層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之中,僅限于操作層面和技能層面。創新創業教育普遍與專業教育分離,獨立設置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專業學習關系不大,其著眼點依舊是創業技能訓練。資源與手段缺失嚴重制約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這主要體現在師資、教材、資金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最終使創新創業教育局限于少數學生,帶有較強的精英教育色彩,難以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
二 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途徑
對制冷專業學生就業的40余家企業做了問卷調研,結果顯示有約43.7%的學生畢業后從事空調制冷設備的安裝和施工組織與管理崗位,企業比較看重這些崗位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同時也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自學拓展、終身學習的能力提出要求。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國內學者與同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1.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建設一支懂理論、重實踐、專兼結合的創新型師資隊伍,是保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的關鍵要素。建設名師專家平臺,定期做創新創業專項學術報告,專家答疑,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工程技術支持,引導高職學生提升專業認知度,提高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明確職業發展規劃和方向等。依托行業企業資源,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企業現場指導學生生產實踐,并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產品開發,努力搞好產學研,為企業提供創新技術服務,培養教師的實踐創新能力和教學水平。學校應從教學考核、職稱評定、經費支持等方面給予支持,以此鼓勵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2.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制定
在寬口徑、厚基礎、強素質、重應用的人才培養要求下,堅持理論以必需和夠用為原則,實踐以強化技術應用能力為原則,素質以素質培養貫穿教育全過程為原則,根據人才培養規格提出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能力及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來構建課程體系,以專業核心能力為中心,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主線,以基本、專項、核心、拓展訓練分層來實現,最終,專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當然,我們還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培養模式,立足我國國情,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結構。開設相關的創業活動課程和一些學生未來可能會面臨的創業環境類的課程。
3.專業教學創新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和課程改革的總體方向,在此基礎上創新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新模式。拓展課堂之外學生的學習空間,可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需要。同時,可以借助教學資源庫網絡平臺,了解專業所對應的行業、產業職業崗位以及人才培養目標和能力要求,獲知行業、產業的發展動態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的發展與應用。同時,行業或者領先企業直接參與專業和課程教學方案的制訂,教師進企業參與到崗訓練和學習。
4.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加強創新創業思維訓練,通過舉辦創新創業輔導活動,如創業競賽、創業講座等,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從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角度出發,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進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融入創新教育元素,突出對學生創業思維的培養和創業技能的訓練。同時,學校配套相關的政策支持,比如可以設立高職院校師生創業園,政府引導,企業和學校合作共同整合資源,營造寬松的政策和資源環境,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創業給予各方面的支持等。
三 制冷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思路
經過以上分析,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疊加,也不能脫離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而孤立的進行。它是一種分層次、多層面的教育形式。同時,創新創業教育要以現有的專業教育為載體,在專業教育和學科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根據空調制冷行業的最新發展和社會需求,開設具有特色的創新專業課程,根據人才培養的總體定位,在“重人文素質和職業修養、重實驗環節和實踐環節的鍛煉、重綜合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基礎上,科學制定創新課程體系,實現基礎課程優化、專業課程多樣化、實踐環節強化。具體可以對制冷專業學生從新生入學、軍訓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創新技法的學習輔導、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程的學習、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畢業就業等方面逐步實施分層次、階段化、全程式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基于對空調制冷行業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本專業服務的行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通過學生從業的崗位技能分析,參照現有行業職業資格標準,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雙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根據各學習領域對應的行動領域和典型工作任務,邀請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和學校教師共同討論制訂專業課程標準。根據任務難易程度、職業能力遞進、學生學習規律等,將原先封閉的專業知識與現在開放性實訓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實現學習領域到學習情境的轉換。改革現有教學方法和手段,建成體現創新元素的優質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同時,構建配套的監控與評價的運行機制,形成具有專業特色、行業認可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陳希.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