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職業病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時間:2024-03-22 14:49: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業病的危害及預防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Abstract: The hazard factors of workplace are 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employees. Therefore,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 of hazardous factors of the field were detected in the near future. So we can tak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by detecting results from the roots. Our enterprise will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關鍵詞: 危害因素;預防;健康發展
Key words: hazard factors;prevention;healthy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R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8-0030-02
0 引言
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是導致職業病產生的根源或直接原因,因此研究危害因素存在的區域或狀態,對預防職業病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本公司主要進行動車組高級檢修、配件供應及延伸服務等工作。作業工序包括打磨、軸承壓裝、輪軸組裝、探傷和部件清洗等工作。因此,根據作業內容,接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噪聲、工頻電場;化學因素:苯系物及粉塵。過去對職業危害因素的研究僅是對危害因素進行相關的探討或是停留在風險分析層面,并未對針對性的危害因素進行分析預防。本文通過對自身所處環境的危害因素存在區域、存在狀態和結果檢測的分析,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1 檢測條件
1.1 檢測時氣象條件
檢測氣象條件如表1。
1.2 檢測點布置
依據作業情況選擇轉向架車間、部件組裝庫、車體油漆庫、調試車間的13個崗位進行現場檢測及采樣,測點布置如圖1。
1.3 檢測方法及檢測儀器
根據現場作業情況和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檢測項目為噪聲、工頻電場、其他粉塵、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甲醇。本次檢測方法和檢測儀器見表2。
2 危害因素分布圖
根據《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2]第47號文件)要求,公司每年均委托具有質的職業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檢測。危害因素分布圖如圖1所示。
3 檢測結果
3.1 危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及檢測標準
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及《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本次檢測所涉及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限值見表3、表4、表5。
3.2 檢測結果
通過對生產作業危害因素檢測,粉塵最高為1.17mg/m3,小于8mg/m3;苯為0.79mg/m3,小于6mg/m3;甲苯
4 結果分析及預防措施
通過各崗位檢測結果看出,其危害因素濃度遠低于限值要求,即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雖如此,仍需做好如下相關安全防護措施:①監督職業防護專項措施執行情況,并持續落實好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機制和職業衛生監管制度;②監督檢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規范穿戴情況,杜絕作業期間勞保用品不帶或不規范佩戴情況的發生;③打磨和部件清洗作業加強現場通風,更大限度降低危害因素濃度。同時,必須規范佩戴發放的個人勞保用品。④高壓試驗作業嚴格要求員工佩戴絕緣手套、絕緣靴和使用絕緣膠墊等防護用品,極大限度減少工頻電場對人員的傷害;⑤在接害因素存在場所設置具體危害因素告知卡及相關警示標識,時刻提醒員工注意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⑥每年對作業場所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同時堅強日常的巡檢,有效預防職業病危害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韓吉平.用人單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風險分析與控制[A].第十二界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職業安全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關鍵詞:塵肺病預防;塵肺病發生
塵肺病是不能治愈的疾病,但如果切實做好預防工作,則可以減少甚至消除塵肺病的發生。在本市塵肺病的行業分布中,煤炭系統的塵肺病在行業中的構成比最高[1]。本次我們通過對2013年~2014年34家煤礦塵肺病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并有選擇性地對2個煤礦的塵肺病防治工作開展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4家煤礦企業的5244例接塵勞動者新診斷塵肺病例,34家煤礦企業中塵肺病發生最嚴重和塵肺病發生最輕的2家煤礦塵肺病預防工作開展情況。
1.2方法 根據《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及GBZ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規定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對疑似塵肺病的勞動者按照GBZ70-2009《塵肺病診斷標準》規定收集相關資料,由具有塵肺病診斷資質的3名醫生集體閱片,按照GBZ70-2009《塵肺病診斷標準片》分期、分形態進行塵肺病診斷,確認本次塵肺病例是新增塵肺病例。按照塵肺病的預防措施對塵肺病發生最嚴重和塵肺病發生最輕的2家煤礦進行塵肺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調查。
2 結果
2.1塵肺病發生情況
2.1.1 34家煤礦塵肺病發生情況 受檢的5244例勞動者中,診斷為塵肺病512例,塵肺病發生率9.76%,其中診斷:塵肺I期387例,占塵肺病例的75.59%;塵肺II期105例,占塵肺病例的20.51%;塵肺III期20例,占塵肺病例的3.9%。
2.1.2塵肺病發生最嚴重煤礦(以下簡稱"最嚴重煤礦") 塵肺病發生情況受檢的360例勞動者中,診斷為塵肺病83例,塵肺病發生率23.06%,其中診斷:塵肺I期52例,占塵肺病例的62.65%;塵肺II期22例,占塵肺病例的26.51%;塵肺III期9例,占塵肺病例的10.84%。
2.1.3塵肺病發生最輕煤礦(以下簡稱"最輕煤礦") 塵肺病發生情況受檢的219例勞動者中,診斷為塵肺病14例,塵肺病發生率6.40%,其中診斷:塵肺I期12例,占塵肺病例的85.71%;塵肺II期2例,占塵肺病例的14.29%;塵肺III期無。
2.2塵肺病發生情況比較
2.2.1塵肺病發生率比較 34家煤礦的塵肺病平均發生率為9.76%,塵肺病發生最嚴重的煤礦塵肺病發生率為23.06%,塵肺病發生最輕的煤礦塵肺病發生率為6.40%。見表1。
2.2.2各期別塵肺病發生情況比較 34家煤礦塵肺I期發生率為75.59%,最嚴重煤礦塵肺I期發生率62.65%,最輕煤礦塵肺I期發生率為85.71%;34家煤礦塵肺II期發生率為20.51%,最嚴重煤礦塵肺II期發生率為26.51%,最輕煤礦塵肺II期發生率為14.29%;34家煤礦塵肺III期發生率為3.90%,最嚴重煤礦塵肺III期發生率為10.84%,最輕煤礦塵肺III期發生率為0。見表2。
2.3最嚴重煤礦和最輕煤礦塵肺病防治工作情況
2.3.1最輕煤礦塵肺病防治工作情況 在一級預防方面:進行濕式作業:不局限于采煤作業點,而是針對每一個防塵點。通風工作方面:井下所有工作巷道都做到了三直、一實、一暢通,杜絕井下每個作業點無風、微風、循環風;在個體防護方面:配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防護設備,對如何正確使用防護設備進行培訓,保證所有勞動者能正確使用防護設備,設專人監督勞動者在工作中必須使用規定的防護設備,并對此有明確的獎懲制度;在安全衛生知識教育培訓方面:設有專門的培訓機構,撥付專項資金,把安全衛生知識教育培訓作為日常工作;在防塵設備的維護管理方面:建立了合乎要求的規章制度,在監督檢查方面:上述所有的防塵、降塵工作都設有專人進行日常檢查,確保各項防塵降塵工作落到實處。在二級解放方面:定期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及時把患塵肺病或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調離粉塵作業崗位。
2.3.2最嚴重煤礦塵肺病防治工作情況 在一級預防方面:濕式作業:只局限采煤作業面,其他粉塵作業點如轉運等都是干式作業;在通風方面:為節省資金,不根據采煤情況建立通風巷,沒有保證井下工作巷道的三直、一實、一暢通,造成井下部分作業巷的無風、微風、循環風;在個體防護方面:勞動者的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如口罩為普通紗布口罩,并且不是定期進行發放,勞動者在勞動中是否使用防護用品無專人監督,更無相應的制度約束;在安全衛生知識教育培訓方面:除了有一些文字宣傳和規章制度,沒有專門機構,沒有專人負責,規章制度和宣傳教育流于形式,很多的塵肺病防治措施勞動者根本不知道;在防塵設備維護管理方面,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但在很多方面無專人管理,防塵設備老化,根本不能保障工作時所需的正常運轉;在監督檢查方面:上述防塵降塵工作中,絕大多數工作無專人負責,使大多數防塵降塵工作形同虛設,不能落到實處。在二級預防方面:沒有依法定期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即使有體檢,也不把體檢結果告訴勞動者,使患塵肺病或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沒有及時脫離粉塵作業崗位。
3 討論
塵肺病是病因明確的外源性疾病。采取積極的防塵降塵控制粉塵的濃度,做好個體防護等一級預防措施是控制塵肺發生的關鍵[2]。
本次通過對34家煤礦的5244例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檢查及塵肺病診斷,以及分別對塵肺病發生最嚴重和最輕的2家煤礦的塵肺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的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塵肺病防治工作對塵肺病的發生有顯著的影響。首先,在塵肺病的發生率方面:34家煤礦的塵肺病平均發生率為9.76%;塵肺病預防工作差的煤礦,塵肺病發生率為23.06%,明顯高于平均塵肺病發生率;塵肺病預防工作好的煤礦塵肺病發生率為6.40%,明顯低于平均塵肺病發生率。在高期別塵肺病發生率方面:34家煤礦的平均塵肺II期發生率為20.51%,塵肺III期發生率為3.90%;塵肺病預防工作差的煤礦,塵肺II期發生率為26.51%,塵肺III期發生率為10.84%,明顯高于平均發生率;塵肺病預防工作好的煤礦,塵肺II期發生率為14.29%,塵肺III期發生率為0,明顯低于平均發生率。塵肺病預防工作好的煤礦的塵肺病患者全部是該煤礦轉制時遺留下來的老職工,近20年來該煤礦招收的新職工幾乎無一人患塵肺病。這充分證明了做好塵肺病預防工作,塵肺病則可不發生。
通過對2家煤礦塵肺病預防工作開展情況的調查對比:2家煤礦雖然都制定有塵肺病預防工作措施和相關規章制度,但塵肺病預防工作好的煤礦的預防措施更加科學、全面,并設立了專門機構和人員來保證預防措施和規章制度的落實,而塵肺病預防工作差的煤礦則沒有設專門機構和人員來落實,塵肺病預防措施和規章制度只是形式;另外,塵肺病預防工作好的煤礦還撥付足夠的??畋U蠅m肺病預防措施和規章制度的落實,并設有專門的監督人員監督塵肺病預防措施和規章制度是否落到實處,而塵肺病預防工作差的煤礦則沒有撥付???,也沒有設專人監督。在職業健康體檢方面:塵肺病預防工作好的煤礦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及時發現塵肺病和職業禁忌證,并調離粉塵作業崗位,而塵肺病預防工作差的煤礦則多年未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致使塵肺病和職業禁忌證不能被及時發現,是成為塵肺病發生率和高期別塵肺發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梢?,企業不重視塵肺預防工作,勞動者法律及防護意識薄弱,企業職業病監管體系不完善[3]是塵肺病高發率的最主要原因。
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勞動者的健康,為把職業病防治工作做好,針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實際情況,及時修訂《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法規,以確保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相關責任主體履行義務,確保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得以保證。不要帶血的GDP,不以犧牲勞動者的健康去換取經濟發展已成為各級黨和政府的共識。全國在50年代末就開始了群性的以"風"、"水"為主的"八字"綜合防塵措施,對預防和控制防塵危害和塵肺的發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使一些廠礦粉塵濃度逐步下降,達到或接近國家衛生標準[2]。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和本次調查對比可見,做好塵肺病預防工作的關鍵是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相關主體責任人切實履行好相關法律義務,把塵肺病預防工作的各項預防措施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黃林.樂山市塵肺病發生狀況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0,26(3):259-260.
一、企業職業病現狀分析
1.我國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廣泛。從傳統工業,到新興產業以及第三產業,都存在一定的職業病危害,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群數以億計,職業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個行業,法定職業病名單達115種。接觸職業危害人數、職業病患者累計數量、死亡數量及新發病人數量,都居世界首位。
2.我國企業職業病發病形勢嚴峻。近十年職業病發病情況呈現明顯的凹形反彈傾向。發病人數從上世紀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彈趨勢。其中主要是塵肺病檢出率顯著回升。
3.我國企業的職業危害主要以粉塵為主,職業病人以塵肺病為主,占全部職業病的71%,中毒占20%,兩者占全部職業病的90%。塵肺病又以煤工塵肺、矽肺最為嚴重,塵肺病患者中有半數以上為煤工塵肺。
4.職業病給企業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根據有關部門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國因職業病、工傷事故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2000億元。
二、企業職業病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防治檢測不到位。近十年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點數每年保持在七十萬個點次,但檢測企業數呈逐年下降趨勢,下降了近40%,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達標率則增加到75%。檢測企業數的減少和達標率的升高這一相互背離的結果,反映隨著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市場化,檢測的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用人單位工作場所職業危害的實際情況。疾病信息監測系統不健全。
2.企業不重視。一些企業,生產力低下,設備簡陋,無任何防護設施;管理混亂,制度不全;人員整體素質低,法制觀念淡漠和愚昧無知等;個別企業無視勞動者健康權益,職業病危害問題突出,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健康權益得不到保護。特別是農民工從事的職業多為職業危害嚴重的職業,其社會保障、職業防護等都難以得到保障,職業危害不可預見因素明顯增加,健康影響難以估計和控制。
3.企業對職業病防治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企業將主要精力和任務放在經濟效益上而極少對職業病的防治投入經費,導致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4.由于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仍存在盲區,企業職業衛生標準及其配套能力不能滿足執法的要求,地方和企業的經濟保護等導致職業衛生執法力度不夠強。另外,職業衛生涉及多個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尚未充分建立。在一個部門內部,也往往有職能交叉,職業衛生決策、協調、指揮不夠充分,部門之間缺乏協同機制,職業病危害前期預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實。
《職業病防治法》的頒布為企業防治職業病提供了法律依據,為此,談談企業應該如何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
三、企業在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上的具體做法
1.認識上要重視
職業病防治工作關系到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勞資關系的和諧;《職業病防治法》是維權最徹底、責任追究最嚴厲的法律之一,違法的代價非常大。職業病造成的后果很嚴重,如:對勞動者健康造成各種各樣的損害,對患者及其家庭都是個悲??;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破產;可演變成社會問題甚至造成國際影響。
2. 了解和建立相關的制度,做好前期預防
企業負責人一定要知法、守法。要依法辦廠,依法經營管理。辦廠之前必須了解的基本內容:其一、工作場所的基本要求。要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企業使用有毒化學品,或存在粉塵、噪聲等職業病危害項目的,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企業責任人要了解和建立職業病相關的制度:比如建立預評價與審查制度;嚴重職業病危害項目的初步設計審查制度;明確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要求,知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
3.將責任落實到人,抓好關鍵環節
職業病防治工作重在管理,要將責任落實到人,并抓好關鍵環節。
其一,人事部門:把好人事管理關。
在招工時要做到上崗前體檢:防止把職業病人招進廠;把好職業禁忌關。上崗前職業衛生知識培訓: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合同告知:在合同中寫明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內容。購買工傷保險,以防萬一。
比如廣東省公明街道某鑄造廠1名工人從事粉塵作業,2004年6月1日被確診為Ⅰ期塵肺,廠方賠付了9萬多元。該廠吸取教訓,入廠體檢先拍胸片確認沒問題再進廠上崗作業,2006年在招工體檢的20人中就發現了4例塵肺病人,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
在企業職工上崗后要做到:做好在崗期間體檢和離崗時體檢。體檢工作應和體檢項目應有針對性,即應按照衛生部《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所規定的檢查項目進行。要建立好工人健康檔案。
4.企業采購部門把好物料采購關
企業的采購部門在采購原料時一定把好關。比如,采購化學品時應向供銷商索取詳盡的中文說明書,或者《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采購的材料應有合格的包裝標識。應盡量選用無毒或低代替有毒、高。
5.企業生產部門把好日常管理關
一要落實防護措施。在使用原材料或化學品之前,先查看中文說明書,弄清其成份和毒性、中毒表現和防護。如果成份不明,可送樣到技術服務部門進行成分分析。
二要了解所使用的原材料或化學品有無發生過中毒的案例,以吸取經驗教訓。
三要確保防護設施正常使用,督促員工使用防護用品等。
四要張貼警示標志,要按規定張貼相應的警示標志。
五要搞好監測評價。作業場所按規定監測評價,發現超標或一些特殊的成分及時整改。
綜上,希望本文的淺顯認識能對企業如何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潘立群.加強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思考[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0年05期.
[2]陳瑋.上海職業衛生立法與管理[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8年05期.
【摘 要】職業病嚴重危害到了勞動者的健康狀況,并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從利益相關者視角,考察了政府、企業和職工的利益行為,解釋了目前我國職業病防治績效不佳的原因,提出建立"政府-企業-社會"三合一的職業病防治網絡管理體系的構想。
【關鍵詞】職業病防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盡管國家一直關注勞動者的健康狀況,也在2002年出臺了《職業病防治法》,但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新發病例數仍呈上升趨勢,其中塵肺病、職業中毒等職業病發病率居高不下,這表明職業病防治情況依然很嚴峻。
一、職業病防治面臨的問題
由于《職業病防治法》的頒布,我國職業病的病發率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總體來看情況仍很嚴峻,衛生部《2009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累計報告職業病72萬余例,其中塵肺病65.3萬例。近年來,平均每年報告新發病例1萬多例,每年因塵肺病給國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80億元[1]。此外,《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還顯示,塵肺病約占職業病病人總數的80%,新病例年均增長率在8.5%左右[2]。2010年全國新發職業病27240例,塵肺病占87%。
造成目前職業病防治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國內學者指出主要有以下兩點:
(1)從政府方面看,第一,監管部門之間的責任劃分不清晰。目前負責對職業病進行監管的主要是衛生部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這兩個部門在實際監管中,由于當前立法的不配套,導致出現了監管部門執法不合法,而合法的執行部門又已經不再分管這一塊的"監管缺位"的情況[3]。第二,地方政府在利益驅動下的監管滯后。由于存在政治競爭效應,地方政府目前還是偏重于經濟發展,而在利益導向上,會一定程度上對勞動者的健康保護重視不夠,以至于在執行職業病防治制度時,態度不夠堅決,措施也不很有力。為了吸引投資,地方政府經常會在職業健康上做出讓步[4]。
(2)從企業方面看,有些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刻意忽視對職工的職業健康的維護。這表現在企業不執行《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未在事前做好有效的職業病預防措施,也沒有在事中為職工提供良好的衛生服務。這樣的情況大量存在于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之中。最典型的案例來自于富士康的職工連續自殺事件。
二、職業病防治績效與利益相關者選擇
利益相關者思想來自于企業研究之中,其強調的是雙方或多方在利益上的關聯性,激勵制度正是在各方利益博弈中逐漸生成的[5]。職業病防治的制度安排也是這樣,需要充分考慮到各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以及利益主張。職業病防治涉及三個主體群體: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和職工。
首先,從政府角度看,職業病防治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的良好協調,并付出較大的交易費用。我國的政府是大政府,即職業病防治是以政府為主導的,但由于該問題涉及許多方面的問題,因此,在監管上會遇到各種復雜的情況,此外,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入,新的職業病也在不斷出現,這導致政府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很難獨立完成對企業的監管。同時,由于部門利益的存在,地方政府部門間的協調不佳,也使得監管的績效不高。此外,在無法完全監管的情況下,尋租現象也影響了職業病防治的績效。
其次,從企業角度看,提供職工安全和健康的公共服務,會提高勞動力的單位成本,由于職業病具有慢性和隱性的特征,因此,許多企業只在形式上應付政府檢查,而實質上很少提供職業病預防的衛生服務。此外,許多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采用不與職工簽訂正式的合約的方式,逃避為職工健康買單的責任。
最后,從職工角度看,與政府和企業相比,職工個人屬于弱勢群體,尤其是農民工群體,目前職業病群體中80%是農民工。該群體一是文化水平較低,并不懂得職業病的危害,從而長期忍受易患上職業病的工作環境。二是即使少量農民工想要維權,但由于維權成本很高,許多人最終選擇與企業私了,這助長了企業不負責任的心態。
三、構建職業病防治網絡管理體系
從上述分析來看,目前我國職業并防止績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安排是至上而下的強制型制度變遷,這種變遷無法有效的發揮作用以達到其最終的目標。因此,合理的職業病防治制度安排需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這需要增強職業勞動者的利益訴求,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因此,本文認為,應該建立"政府-企業-社會"三合一的職業病防治網絡管理體系。該管理系統的優勢在于,第一,能夠為政府提供充足的信息,并降低行政的交易費用,有助于推動政府成為真正的職業病防治監管者;第二能有效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這種社會責任感的動力來自于政府激勵和懲罰,以及社會的監督;第三,加強職工自身對職業病的認識,增加其在職業病維權中的資源,提高其在推動政府相關制度設計中的地位。
目前,要構建職業病防治的網絡管理體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完善和理順相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及部門的相關規則。避免出現因法律法規的滯后性,而導致部門監管及部門間協調合作的漏洞。具體來看,就是要與時俱進,根據新的需要來完善《職業病防治法》,并出臺配套的措施,對與之相矛盾的措施進行廢止。
第二,建立部門間的工作協調機制。該機制的建立,是為了能夠建立一個較好的部門間的利益格局,在這個格局下,部門間能做到及時的信息共享,合理的資源配置。
第三,建立政府與企業間的信息溝通與披露機制。企業掌握自身的信息源,與政府公眾和處于信息不對稱的狀態。因此,政府應該通過扶持行業協會的方式,通過行業協會這個中間組織,對企業監管的職業安全服務供給進行監督,要求企業公布其相關的信息。
第四,職業病的社會宣傳機制。職業病涉及多個行業,其病癥特征也是多種多樣,因此其具有復雜性和隱藏性。職工尤其是農民個人很難了解,這就需要政府通過社會組織,進行相關的定期的宣傳。
第五,政府-社會的利益溝通機制。如果職工不能通過有效的利益訴求機制,與政府進行溝通,那么就無法改變目前職業病防治制度中職工缺位的狀況。也很難如食品安全那樣,去推動相關制度向有利于維護職工健康的方向變遷。
參考文獻
[1] 姬薇. 一組"黑色數據"的背后:透視中國職業病現狀[J]. 安全與健康, 2010(1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Z].2009-05-24.
[3] 羅賀昌.職業病防治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 中國衛生法制,2007(1).
關鍵詞:正己烷;中毒; 護理安全隱患 ;防范措施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of Nursing Care among Three Occupational Chronic n-hexane Poisoning Patients
ZHANG Ling
(Wuhan Occupa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Wuhan 430015, 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of nursing care among chronic n-hexane poisoning patients. MethodsThe medical nursing care information of three occupational chronic n-hexane poisoning patients from June 2011 to November 2012 were analyzed and effective precautionary measure were implemented. ResultsNo safety accidents happened among the thre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implemented. Conclusion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personalized nursing measures; making accident emergency plans; strengthening occupational medical theory training and application;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nurses; building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enhancing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struc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motion intervention coul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renducemedicaldispute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patients.
Key words:N-hexane; Poisoning;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of nursing car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正己烷[CH3(CH2)4CH3]常態下為微有異臭的液體,主要用做溶劑。最近幾年我國職業性正己烷中毒時有報道,正己烷具有高揮發性、高脂溶性,并有積蓄作用,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吸收,中毒主要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感覺和運動障礙[1]。護理安全是指護士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嚴格遵循護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或功能上的傷害障礙、缺陷或死亡[2]。現將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例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3例患者均為女性農民工,在同一個鞋業公司從事手工鞋翻后圍刷膠作業。既往均身體健康。其中例1,17歲,作業工齡4個月;例2,17歲,作業工齡1年;例3,43歲,作業工齡1年。3例患者均出現四肢遠端皮膚麻木、刺痛伴乏力等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的癥狀,同時有間歇跛行、步行困難、走路易摔倒等步態異常表現,呈進行性加重,其中例1還出現無明顯誘因的呼吸困難,四肢發冷,多汗等表現。神經肌電圖顯示神經源性病損。主要工藝流程及生產環境:刷膠粘劑-晾干-整理,車間面積約20m2,冬季門窗緊閉,無抽風排毒設施,工作時無工作服、手套和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實行每天工作18h,每周休息2d制。
1.2方法參照《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診斷標準》(GBZ84-2002),經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職業中毒診斷組診斷,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度中毒2例(例2、例3),重度中毒1例(例1)。給予燈盞花、丹參酮等擴管活血化瘀藥物改善微循環,甲鈷胺、奧拉西坦、能量合劑等對癥支持治療,同時口服營養B族維生素,加強肢體功能康復訓練及實施相關護理措施并輔以針灸、理療。經過436d住院治療,3例患者四肢乏力、麻木等癥狀明顯改善,四肢肌張力正常,膝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而好轉出院。
2結果
通過對3例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安全隱患的分析,實施一系列的防范措施:首先從身體、病情上對患者進行系統評估干預,完善執行預防意外事件發生的個性化護理措施,加強心理疏導、疾病知識及康復訓練的指導和積極情緒的干預能夠轉變患者的心態,使3例患者在住院436d期間未發生安全意外事故,病情穩定好轉后出院。
3討論
3.1護理安全隱患
3.1.1意外事件方面
3.1.1.1跌倒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可引起四肢肌力減退、乏力、行走困難等運動障礙,患者上廁所下蹲后站立困難;走廊、廁所無扶手和防滑墊;病房地面潮濕、光滑及黑暗處單獨行走等都易造成跌倒。
3.1.1.2 墜床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可出現下肢遠端無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痙攣,醫院的病床較高、較窄;無床欄保護;呼叫器和常用物品未放置患者易取處等易發生墜件。
3.1.1.3 壓瘡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引起多發性神經炎,患者出現肢體麻木、乏力、行走不穩等表現,嚴重者出現下肢癱瘓及肌肉萎縮,造成自主生活能力下降及感覺障礙需長期臥床休息,可導致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而發生壓瘡。
3.1.1.4 燙傷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出現肢體麻木、刺痛等感覺障礙表現,靜脈輸液、冬季取暖及肢體熱敷等使用熱水袋、自行打開水或用熱水瓶倒水到杯中飲用都易造成燙傷。
3.1.1.5意外傷由于患者是下運動神經元損傷,四肢軟癱活動受限,甚至不能活動,若勉強活動,容易造成扭傷、摔傷等。但長期不運動,則肌肉萎縮加重,關節僵硬,跟腱縮短引起足下垂。
3.1.2護理人員方面
3.1.2.1護士責任心缺乏護士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不夠,自身素質低下,工作中粗心大意,缺乏慎獨修養,觀察病情缺乏精細化,未及時發現醫療安全隱患,處理不及時;護理臨床路徑及技能操作流程不規范等因素。
3.1.2.2專科理論知識及應用能力不足護士在學校及實習醫院接受的教育是內、外、婦、兒科等護理方面的三基學習訓練,對職業醫學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如化學毒物正己烷及其危害引起職業性中毒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及患者的治療護理和康復訓練等。
3.1.2.3護士法律意識淡薄2002年5月頒布《職業病防治法》以來,患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工作中護士病歷書寫不規范、康復訓練和運動護理太隨意、與患者溝通進行健康教育或心理指導時說話不嚴謹、??浦R不足等都可能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3.1.2.4醫院管理體制不健全護理安全管理是護理質量管理的核心,造成護理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質量控制不利、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執行力不夠、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可能導致不安全護理的后果。
3.1.3患者心理方面3例患者均由工作時的職業危害因素正己烷引起中毒,因此住院期間產生的費用(住院費、營養費、陪伴費等)應由單位承擔,患者在自述主觀表現時可能過度描述,影響了治療方案制定和護理措施的執行;3例患者對疾病不了解,對治療和護理失去信心,自暴自棄而拒絕治療;四肢麻木、刺痛等感覺障礙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而且影響夜間睡眠,使患者煩躁不安、情緒極度不穩定,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住院時間長,病情恢復慢,特別是康復訓練階段出現畏難、注意力不集中及急于求成心理等現象。
3.2護理安全防范措施
3.2.1意外事件防范
3.2.1.1充分評估患者,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對3例患者的身體、病情情況進行系統的評估,加強對預防措施的個性化完善,通過對個人生活自理能力、中毒情況的評估預測到較高的安全事故,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床頭、易跌倒的地方設置警示標識;衛生間、走廊、樓梯安裝扶手和防護欄,以方便患者起坐、扶行,并配備了便攜式的坐式馬桶凳,預防入廁時跌倒;發放預防跌倒、墜床宣傳單,告知患者跌倒、墜床的高危因素;呼叫器和常用生活物品放置易取處;3例患者均放置保護性床欄;地面保持平整干燥,放置防滑墊及標識;叮囑患者穿防滑鞋、穿棉布衣服,衣著應寬松;患者在行走時不要在其身旁擦過或穿過,同時避免突然呼叫患者,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時使用助行器。因患者感覺功能障礙,防止發生燙傷,不用熱水袋或加套使用熱水袋、不自行打開水、不用熱水瓶倒水,使用吸管飲水等。
3.2.1.2預防壓瘡發生例1重度中毒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長期臥床休息,日常生活、入廁,洗澡時有專人陪護照顧,為防止發生壓瘡,采取以下措施:①積極評估是預防壓瘡的關鍵,采用Braden危險因素(感覺、潮濕、活動情況、行走能力、營養及摩擦力和剪切力)評估表進行入院后壓瘡評估,得分為17分,根據標準評分≤18分,提示有發生壓瘡的危險,建議采取預防措施[3];②定時改變臥位,間歇性減少局部組織的壓力,翻身1次/2h,翻身后,可采用軟枕墊于身體空隙處,從而降低骨隆突處的壓力,保護骨隆突處的皮膚;③減少摩擦力,保持床單位干凈、平整無皺褶,翻身時抬高身體,避免拖、拉、推等動作;避免剪切力的產生,應采取有效,盡量減少半臥位時間;④保持患者皮膚和床鋪清潔干燥,翻身時觀察受壓部位的皮膚情況,適當給予按摩,從而保護皮膚,避免局部不良刺激;⑤患者長期臥床,每天必須進行主動或被動的關節運動訓練,以維持關節活動性和肌肉張力,促進肢體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和壓瘡的發生;⑥鼓勵患者多食雞鴨魚肉等高蛋白及含維生素C和鋅豐富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預防營養不良導致壓瘡的發生。
3.2.1.3制定職業病科常見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組織護士學習,利用晨會交接班、護理責護查房時進行情景模擬訓練,不斷提高護士突發事件發生時的應變能力。
3.2.2加強護理管理
3.2.2.1按照護理核心制度,落實各項護理技能操作(運動康復護理、口腔、皮膚、飲食等生活護理)規范及三基三嚴的培訓,同時不斷進行醫德醫風的教育并建檔,與院月績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掛鉤,培養和提高護士的責任感和慎獨精神,保證護理安全。
3.2.2.2加強護士專業培訓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醫療護理技術是護理安全的基礎[4]。采取閉卷考試、知識競賽等方式組織護士進行《職業病??谱o理常規及??撇僮鳌芳鞍踩逃嘤枌W習,同時以專家授課、外出進修及跟隨醫生查房、會診,參與職業病診斷等多種方式加強職業醫學??浦R學習,減少護理差錯事故和護患糾紛的發生,促進護理安全。
3.2.2.3增加護理人員的法制觀念定期在院內舉辦《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管理辦法和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等專題講座,強調職業病護理工作與法制之間的相關性,結合實際工作中護理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讓護士從中吸取教訓,制定有效的護理安全防范措施,達到護士依法施護的目的。
3.2.2.4建立健全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建立護理安全管理網絡,由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和質量控制護士三級組成,明確職責,加強護理質量中的薄弱和關鍵環節監控,有利于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
3.2.3運動護理指導患者每天定時做上下肢被動運動,按摩肌肉,活動關節。待病情好轉患者能下床活動時,注意囑咐患者逐漸增加活動量,避免扭傷、摔傷或關節面磨損,另要指導患者做全身關節活動,特別要注意做下蹲運動,以防跟腱縮短影響下蹲。
3.2.4心理指導及關懷護理針對患者來自疾病本身、單位的經濟糾紛及自身的經濟困難等復雜的心理,首先給患者講解有關職業病的常識,提供給患者職業性正己烷中毒、治療及預后的可靠信息。常用的心理治療有暗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療法、行為療法等多種多樣[5],而支持性心理治療在職業中毒中更起重要的作用[6],適時運用解釋、保證、鼓勵等心理支持手段,穩定患者情緒,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7]??祻陀柧殨r鼓勵患者克服困難,擺脫對陪伴的依賴心理,增強自理能力與自信心;營造和諧的親情氛圍和舒適的休養環境。從源頭上有效的降低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
護理安全是臨床護理質量的保證,是減少醫療糾紛,保證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8]。通過對3例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護理安全隱患的特征性分析,并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管理措施,加強護理安全隱患的干預能力與預見能力,最大限度地對護理隱患進行有效的控制,進一步確保了患者的安全。
參考文獻:
[1]何鳳生.中華職業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437-439.
[2]江繼換.淺談影響老年患者護理安全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55-156.
[3]李小寒,尚少梅,主編.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69.
[4]馬慶俊.心血管內科應用護理安全管理策略的體會[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12:173-174.
[5]謝剛敏,劉玉馥,馮正直.心理護理研究方法與內容的進展與展望[J].現代護理,2003,84(9):669.
[6]陳慈珊.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整體護理[J].中國職業醫學,2005,32(4):39-40.
矽肺是塵肺的一種,是嚴重的職業病。紛飛的二氧化硅粉塵通過呼吸道在人的肺泡上發生堆積,影響氣體交換,使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組織全部纖維化,嚴重影響人的呼吸功能,喪失勞動能力。用老百姓的話說,肺變成了一個土疙瘩。
矽肺的發生分為急進型和慢進型兩種。前者矽肺的發生主要是由于作業環境條件差,粉塵濃度非常高,嚴重超標,且在這種環境下連續性工作時最容易發生。其特點是接觸粉塵工齡短、病情重、發展快、死亡率高。而慢進型發病緩慢,大多數發病在6~12年左右,部分患者在脫離接觸有害粉塵若干年后才發病。急進型矽肺主要是在從事有害粉塵(石英粉、煤塵及石棉粉塵)接觸2~3年后,出現咳嗽、胸悶、胸痛、氣短、勞動力下降或喪失。慢進型矽肺主要從事接觸有害粉塵六年以后逐漸出現或輕或重的咳嗽、咳痰、胸悶、胸痛、氣短及勞動力下降等。
說矽肺是危害勞動者健康最為嚴重的疾病,不僅是指其發病數量居于各種職業病的首位,還在于其屬于無法根治的疾病。因此,只有從預防著手,早期發現,早期脫離粉塵作業危害,才可能最大限度減少或杜絕二氧化硅粉塵對勞動者的危害。對于粉塵作業工人來說,最應該了解自己要使用防護用品,戴防塵口罩或頭盔,防止粉塵進入人體呼吸道,并認識到粉塵對自身健康的危害。預防措施可歸納為八個字:宣、革、水、密、風、護、管、查。
宣,是指進行宣傳教育,認識粉塵對健康的危害,調動各方面的防治塵肺病的積極性。革,是指進行生產工藝和設備的技術革新的改造,做到生產機械化、連續化、管道化、密封化、自動化、使操作工作與發塵設備盡可能隔離。
水,是指進行濕式作業,噴霧灑水,防止粉塵飛揚,這是一種容易做到的經濟有效降粉塵辦法。如用水磨石英代替干磨,鑄造業可在開箱前、清砂時澆水,保持場地潮濕等。
密,是指把生產性粉塵密閉起來,再用抽風的辦法將粉塵抽走。
風,是指通風除塵,但通風系統內的含塵空氣必須經過除塵降塵才能排放到大氣中,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護,是指個人防護。粉塵作業工人應使用防護用品,戴防塵口罩或頭盔,防止粉塵進入人體呼吸道。防塵口罩的選擇要遵循三個原則,即口罩的阻塵效率要高,尤其是達到5um以下的呼吸性粉塵的阻塵效率;口罩與臉形的密合程度要好,當口罩與人臉不密合時,空氣中的粉塵就會從口罩四周的縫隙處進入呼吸道;佩戴要舒適,包括呼吸阻力要小,重量要輕,佩戴衛生,保養方便,如佩戴拱形防塵口罩。
關鍵詞: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
中圖分類號:R18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4-152-01
20世紀末,針對水痘、風疹、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發達國家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并制定頒布相關的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標準和準則。與此同時,我國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大規模傳染后也出臺相關預防和隔離的規范與標準。盡管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齊心合作,使得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率大大降低,然而某些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仍然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所以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任重而道遠,現本文就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予以綜述,旨在進一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
1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特征
1.1 病原體: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
1.2 傳染源:①病原攜帶者;②患呼吸道傳染病患者;③動物傳染;④隱性感染者。
1.3 傳播途徑[1]:①經飛沫傳播 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中短暫停留,局限于傳染源周圍。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累及傳染源周圍的密切接觸者。②經飛沫核傳播 飛沫核是飛沫在空氣中失去水分后由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所組成。飛沫核可以氣溶膠的形式漂流到遠處,在空氣中存留的時間較長,一些耐干燥的病原體如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等可以此方式傳播。③經塵埃傳播 含有病原體的較大的飛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塵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對外界抵抗力較強的病原體,如結核桿菌和炭疽桿菌芽孢,均可以此種方式傳播。
1.4 流行特征:①強度特征:傳染病流行過程中可呈散發、暴發、流行及大流行。②地區特: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只限于一定地區和范圍內發生,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區內發生,此等傳染病因有其地區特征,均稱地方性傳染病。③季節特征:是指傳染病的發病率隨季節的變化而升降,不同的傳染病大致上有不同的季節性。季節性的發病率升高。與溫度、濕度、傳播媒介因素、人群流動有關。
2 預防與控制
預防疾病的發生,控制疾病的發展,必須根據疾病發生、發展全過程的規律,采取三級預防的策略和措施。即采取第一級預防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采取第二、三級預防措施控制疾病的發展。
2.1 第一級預防[2]:1.改善環境措施 主要是運用衛生監督的措施,保護生活環境中的空氣、水、食物和土壤免受環境污染物污染,消除或控制環境中生物性、化學性及物理性致病因素對人體的危害。這是預防疾病發生最積極、最根本的措施。2.增進人體健康的措施 1)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根據疾病發生的因素分析,由于個人行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不科學引起的疾病約占一半左右。因此,通過健康教育,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注意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是預防疾病發生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2) 預防接種,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在與傳染病作斗爭中,預防接種對預防傳染病發生的作用已經得到充分的肯定。所以預防接種是一種行之有效第一級預防措施。
2.2 第二級預防:第二級預防的有效措施包括疾病普查、篩檢、定期健康檢查,設立疾病專門防治機構,建立傳染病、職業病報告制度以及疾病監測制度等。其中對高危人群實行定期有效的篩檢對慢性病的二級預防具有普遍而重要的意義。推行早期有效的篩檢方法可以起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良好效果。
2.3 第三級預防:三級預防在疾病防制過程中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同類型疾病三級預防的策略和措施應有所區別,有所側重。對病因明確的疾病,特別是病變不可逆的疾病,一定要盡力采取一級預防為主,;對病因尚不夠明確,一級預防效果尚難肯定的疾病,在盡量做好一級預防外,要重點做好二級預防;對所有已患病的中、晚期病人,也要盡力做好三級預防,促使病人早日康復。
3 結語
本文就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予以綜述,主要對呼吸道傳染病的特征以及預防措施進行闡述。與此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個人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采取有效地預防措施[3]: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吸煙、不酗酒;加強身體鍛煉,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
參考文獻
[1]李倩,凌羅亞,蔣征剛,等.浙江省2001―2003年麻疹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計劃免疫,2005,11(I):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