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1 16:49: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個人經濟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信貸風險防范
個人信貸業務是隨著信用消費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信用消費的發展而發展,對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拉動作用。2008年以來,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遭受強烈的沖擊,對外依賴型的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解決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對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我國個人信貸業務的風險因素分析
從理論上講,個人消費信貸的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不足和借款人的還款意愿不足兩大方面,因此,研究借款人的收入波動和道德風險可能是最重要的兩個方面。除此之外,政策制度環境所導致的制度成本,因其對借款人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的較大影響,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1.1借款人還款能力不足的風險
在實務操作中對個人還款能力的準確判斷是相當困難的。除了借款人的道德風險外,工作流動性的加大是目前風險防范的難點之一。目前,企業員工下崗、跳槽的情況十分常見;收人下降造成的還款能力不足很難事先預見。企業經營的風險對職工和投資人的預期收入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也是重要的風險因素。此外,部分個人貸款購買的房子、汽車等不是用于消費,而是用于投資,房價、車價、大件消費品價格下跌導致回收期長于預期等因素都會加大貸款風險,這些都使得對借款人還款能力的風險判斷更加復雜。
1.2市場風險
(1)市場波動風險。市場波動風險是指國家政策變化、城鎮規劃變化、人們需求變化以及經濟周期性波動等引起的市場供求變化而帶來的風險。我國八九十年代的海南房地產熱,導致了許多銀行的大量呆壞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就是指商品價格普遍的持續性的上升,也就是貨幣的貶值。由于按揭借款合同期限、還款方式已事先確定,在通脹發生后,收回的貨幣資金其價值要遠遠低于通脹前的實際價值,給銀行資產造成隱性損失。
(3)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資產、負債、收益在利率波動時發生損失的可能性,這種風險對貸款人及借款人都會造成影響。此項風險是由于利率政策、利率結構不合理性而給消費信貸業務帶來的風險。
1.3流動性風險
個人消費信貸,例如個人住房貸款,貸款期限比較長、金額較大、客戶分散,而商業銀行的負債期限相對較短,在允許銀行參與的資本市場發育尚不健全的情形下,銀行無法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建立融通長期資金的渠道,從而形成“短存長貸”的格局,使資產負債期限結構不匹配流動性風險顯著上升。
1.4操作風險
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操作風險的定義:操作風險是由于內部程序、人員、系統的不完善或失誤,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引起操作風險的因素包括人員因素、系統因素、流程因素、外部事件四種情況。其中,屬于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員因素引起的操作失誤、違法行為、越權行為;二是流程因素引起的流程執行不嚴格。
2商業銀行防范消費信貸風險的對策建議
2.1開發應用“個人信用風險評分模型”和“消費信貸電腦審批系統”,嚴格把好消費信貸入口關銀行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發展戰略制定具體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以此作為放貸的基本標準。同時,加大系統開發建設力度,對消費信貸的申請和審批設定一套嚴密、詳細、可操作性強的標準程序,并按此程序設計標準軟件。這套標準程序中,貸款抵押率和負債-收入比率是兩項最重要的風險控制指標。
2.2積極防范操作風險
首先,商業銀行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營銷隊伍,進一步完善激勵考核機制,建立有效的雇員管理酬勞制度,以提高風險防范積極性。其次,防范消費信貸操作風險還要加強消費信貸的文檔管理,加強后備人員和后備系統建設,以維持操作的持續性。再次,防范消費信貸操作風險要推行操作流程電子化。
2.3健全法律法規——個人消費信貸風險管理的保障
隨著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不斷開拓,原有的法律法規亟待修訂與完善,要出臺針對個人貸款的相關法律法規來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的運作,既保障消費者的利益,也維護商業銀行的正常運轉。同時,全社會也要積極利用各種途徑大力推廣個人消費信貸風險道德規范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2.4實現消費貸款證券化,分散消費信貸風險
消費信貸一般期限較長,造成商業銀行短資長貸,加大了流動性風險。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加快實現資產證券化進程。在證券化過程中,商業銀行將其持有的消費信貸資產,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式形成證券組合,出售給政府成立的專門機構或信托公司,由其將購買的貸款組合。經擔保和信用增級后,以抵押擔保證券的形式出售給投資者。
2.5實行浮動貸款利率、多種還款方式和提前償還罰息
(1)人民銀行應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在利率浮動比率、貨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給商業銀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更好地防范風險。
(2)對貸款期限長、利率風險大的住房貸款盡快實行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并行的利率制度。
(3)實施提前還款罰息制。當利率下跌時,消費者會提前償還固定利率的貸款,而以較低的利率舉借新債。借新債還舊債,會導致銀行喪失貸款收益,并給銀行重新安排資金造成困難。為此,銀行應收取高于預定利率的罰息,彌補信貸資產損失。
參考文獻:
[1]潘麗娟.我國消費信貸現狀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1).
[2]邵燁.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中的操作風險成因剖析[J].現代商業,2008,(5).
經濟發展理論范式及其歷史演進
經典馬克思經濟學認為,社會經濟發展具有二重性。從生產一般的角度看,一切社會形態的經濟增長都是財富本身的增長。人類社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勞動生產力的提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睆纳a特殊的角度來看,凡是生產總是在一定社會形式下的生產,總是產生一定的生產關系。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來看,一方面,按一定比例把社會勞動分配到各個不同的生產部門中去是一切社會生產的普遍規律;另一方面,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和一般規律在不同的社會形式下會采取不同的表現方式。從商品生產來看,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之上的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過程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一般的勞動過程,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結合生產產品,是使用價值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運動過程,另一方面是價值形成和價值增值的過程,即剩余價值的生產、實現與分配的運動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社會生產二重性的內在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決定了其發展趨勢。馬克思運用二重性理論與方法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機理。在經典馬克思經濟學中,“經濟發展”是一個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相聯系的范疇,而不單純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量的”的規定(“經濟增長”)。的經濟發展觀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追求人的解放,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馬克思賦予“經濟發展”的內涵要比古典政治經濟學豐富得多,它包括經濟增長、公平分配和人的全面發展。不僅如此,馬克思還全面地、辯證地論述了二者的關系。其中,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基礎,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公平是發展的力量源泉,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發展的最終目的;通過經濟計劃來實現增長,通過經濟發展來實現經濟和社會上的公平,通過消除舊的分工來達到人的全面發展。這些觀點反映了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思想。根據馬克思經濟發展觀,財富的增加或經濟的增長,尤其是以“商品”、“貨幣”、“價值”和“資本”等等“社會財富形式”的增加并非經濟發展本身,而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上衡量人的能力(即生產力)發展程度的一個方面的指標。離開了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就有可能會誤入“為生產而生產”的歧途,甚至導致破壞性的增長,最終也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經濟發展。馬克思的經濟發展理論從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出發,批駁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發展,把對人的發展問題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學地論述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性及其對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馬克思科學地論述了經濟發展與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與終極價值,而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又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根本前提與基本條件。馬克思是繼古典政治經濟學之后較早將制度納入經濟發展理論的思想家,對于制度的深入分析和探討構成了馬克思經濟發展理論的一大重要主題。制度分析是馬克思經濟發展理論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在制度與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系上,馬克思認為沒有離開一定制度條件的經濟活動及其發展。任何社會的生產與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及其制度條件下進行的。在馬克思看來,一定的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制度框架)為生產力提供了一個相應發展的制度空間。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制度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而不是獨立于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之外的。馬克思以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為指導,認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是物質生產方式與社會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過程,并通過制度分析來考用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生產方式與社會形態的內在矛盾運動中解釋經濟發展與社會制度的演變機制:以生產力與物質生產方式的發展為基礎來確定社會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和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以生產力與物質生產方式的發展來解釋社會生產方式、生產關系與政治制度的變革,從而揭示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另一方面,馬克思也研究了經濟發展中人的理性及其作用問題,認為人的理性既能夠對經濟發展起推動作用,又可能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的理性既產生于一定的經濟制度,又受制于一定的經濟制度。馬克思運用“制度-理性”分析方法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過程與特征進行了科學分析。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個人理性”促進技術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進步性,另一方面抨擊了資本家的“個人理性”對雇傭工人殘酷剝削和對土地與大自然破壞與掠奪從而對導致經濟發展的破壞性;馬克思一方面指出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個人理性是由資本與雇傭勞動制度所決定的,個別資本家不惜破壞自然、力圖實現成本外部性的個人理性也是由追求短期利益的資本增殖制度所決定的;另一方面指出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個人理性受到了市場自發競爭制度與資本剝削制度的制約,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的與其手段———不斷發展生產力之間發生了尖銳的矛盾。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解決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認識、實現集體理性,另一方面必須建立先進的社會制度,為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社會保障。為此,必須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相聯系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個人理性的自發性、盲目性與破壞性,按照集體理性合理地利用資源、有效地推動經濟發展?!吧鐣娜?,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睆目傮w上來看,經濟發展理論屬于“制度———理性”范式,即包容理性的制度主義范式。20世紀50至80年代,西方經濟學形成了著名的經濟發展理論(不發達經濟學),并盛極一時。西方經濟發展理論努力揭示作為資本主義內在趨勢的資本擴張,資本如何從其最初的西歐發源地向全世界擴展,在資本向外擴張的過程中,如何形成“中心———”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結構;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如何同落后國家的前資本主義方式聯結,形成阻礙落后國家經濟發展而服務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其實行國際剝削的特有的經濟結構,指出只有打破這一不合理的結構,走非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才是落后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它分析世界經濟中的依附關系,把這種依附關系看成是落后國家不能實現成功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依附性理論)。它分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通過不平等的國際交換,對落后國家進行國際剝削,吸取和占有落后國家的經濟剩余,維護其較高的利潤率和工資率(不平等交換理論)。同時,它也分析了落后國家各種經濟部門或不同生產方式的聯結方式的特點及其對落后國家經濟發展的不良影響(生產方式聯結理論)。從其方法論方面來看,西方經濟發展理論是一種階級分析或制度分析理論,階級分析或制度分析居于中心地位。從總體上來看,西方經濟發展理論的范式屬于“制度主義”范式或“階級斗爭范式”———它認為現實的經濟發展完全是經濟制度的產物,也是階級斗爭的反映。一方面,西方理論這種制度分析或階級分析方法凸顯了西方經濟發展理論同經典的經濟理論一脈相承的科學傳統的理論特色,使之同包括新古典經濟發展理論在內的非經濟發展理論劃清了界限。另一方面,西方經濟發展理論的制度分析方法是一種單純的制度分析或階級分析方法,它舍棄了經濟發展中人的理性這一重要因素,忽視了人的理性(特別是個人理性)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這一重要問題,從而偏離了經典經濟理論把制度分析與理性分析結合起來進行整體研究的科學傳統和理論特色。從總體上看,當代西方經濟發展理論的主要成就是它力圖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來研究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并運用經典范式所確立的制度分析與階級分析方法來分析每一國家內部與國際范圍經濟發展中的制度因素與階級關系。但是,它未能準確地把握經典經濟發展理論的基本硬核,其多數理論只停留在“國際剝削”、“依附論”和“生產浪費”等表面問題上。
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經濟發展理論分析方式及其歷史演進
結構主義者認為,雖然不能把制度變遷看做是經濟變動惟一的和首要的原因,但制度變遷能引起經濟變動。在肯定了制度因素對經濟發展能夠產生影響的前提下,結構主義者接著闡釋了制度因素可能帶來的正面或負面影響,認為制度可能沿著有利于增長的方向變化,但也有可能沿著限制增長的方向變化。結構主義者運用制度分析工具分析經濟發展問題得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結論:不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必須實行制度改革,只有實行激進的制度改革才能實現更大程度的平等和經濟增長的雙重目標(馬穎,2002)由于結構主義范式具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其理論更接近發展中國家的現實,因而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由于結構主義的經濟發展理論過分地強調以保護發展中國家幼稚產業為目標的“進口替代”,對“出口導向”重視不足,割裂了發展中國家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使它們不僅難以獲得國際分工中的比較經濟利益,而質次價高的產品也很難打入國際市場。按照結構主義理論制定經濟發展決策的發展中國家不僅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而陷入了新的發展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結構主義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表現出相當的不滿和懷疑。20世紀60年代后期,在一片批判“傳統發展經濟學”的浪潮中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勃然興起。一些發展經濟學家開始強調用新古典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研究經濟發展問題,從而出現了發展經濟學中“新古典主義的復興”,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對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都具有重要影響,成為經濟發展理論中的主流學派,并成為權威性國際組織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制定發展戰略和政策的理論依據。20世紀70-80年代,“新古典主義”一統天下。新古典主義發展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連續的過程,是一個和諧的、累積的過程。經濟發展的結果會令所有一般的收入階層受益,因此,持續的經濟增長是可能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在他們看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會出現縱向的“涓流效應”和橫向的“擴散效應”,這兩種效應會自然而然地促使經濟發展的利益得到普及,自然而然地形成“帕累托最優狀態”。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特點是:強調外向發展和對外貿易、強調經濟的私有化、重視農業發展和人力資本投資。該學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有收入再分配論、自由貿易論、市場機制論、農業發展論、人力資本理論。代表性人物有:庫茲涅茨、加里•貝克爾、舒爾茨。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但發展中國家的價格扭曲現象,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政策主張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主張保護個人利益、強調私有化的重要性。二是反對國家干預,主張自由競爭、自由放任。認為發展中國家只有把政策的重點放在市場競爭上、盡可能減少政府干預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三是主張經濟自由化,包括貿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認為,資本的國際化和其他國際經濟活動最終將把人類社會推向市場的結果便是人們希望尋求的結果的境地。這是因為,世界分工或國際分工遵循“比較利益”的原則。各國的秉賦、技術、生產條件決定其生產活動的方向,決定其國際分工或在國際分工的地位,這里沒有國際剝削,各國的經濟只是一種互補的關系,通過國際貿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生共長。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主要缺陷,一是過分強調市場的自動均衡作用,反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這并不符合市場發育尚不成熟的發展中國家的實際。二是忽略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不平等的交換地位,他們試圖建立基于“資源享賦理論”基礎上的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競爭秩序,更有利于維護“中心國”的利益,對廣大邊緣國是極為不利的。三是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一般舍棄或抽象掉了經濟發展中的制度因素,而以制度給定為前提來研究各種經濟變量的決定和它們之間的關系,而不研究經濟發展過程中制度本身形成、變化、發展的原因和過程。新古典主義理論從所謂經濟理性出發,分析經濟活動者在一國和世界的范圍內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的活動。新古典經濟發展理論認為,不論是一國之內的活動還是國際范圍內的經濟活動,都是純粹經濟理性的活動。如果說在經濟活動領域存在著矛盾,便是經濟理性與非經濟理性的矛盾。經濟的發展是以邊際調節來實現的,均衡狀態是穩定的,市場價格機制能夠有效地配置資源,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好機制。他們把個人作為決策者所表現出來的刺激———反應機制作為理論研究的核心,認為既定資源的良好配置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相信基于高度彈性和替代可能性的市場價格體系和自由競爭制度能對經濟發展作出有益的自動調節。從總體上看,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是一種以個人理性為核心、撇開制度因素而分析經濟發展動力的“理性主義范式”。
研究結論及其重要意義
在當前,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就了另世人矚目的很好的成績,研究新世紀勞動關系問題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經濟學者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較早,勞動經濟學從經濟角度、生產角度以及勞動角度分析全部經濟行為的內容。從本質上講,勞動經濟學是從人類為了解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而產生勞動行為的過程。就目前來看,系統研究勞動經濟學方面內容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將結合工作實際就淺析勞動經濟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意義這一重要議題展開討論,從經濟社會方面、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方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社會意義方面展開討論,系統探究勞動經濟學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二、勞動經濟學和國家經濟發展關系概述
勞動經濟學以及成為我國當前階段內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我國,勞動關系問題已經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研究內容,還是我國政府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參考和重要研究內容。在當前,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都遭遇到兩個嚴重的問題: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不斷推進,所有國家和個人都將投身于世界范圍內的競爭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圍所有的發展契機將惠及所有國家和個人。在這個大背景下,只有培養起自己本國的效率極高、技術過硬、研發能力強的勞動人才大軍在能贏得世界范圍內的人才爭奪競爭。所以,研究當前勞動經濟學和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三、勞動經濟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關系
1.勞動力是經濟社會的基礎。勞動經濟的研究不僅僅是研究勞動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而是動態地研究整個社會的發展和勞動行為之間的關系,系統研究具體個人的一身的勞動行為和經濟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只有個人價值得到充分的實現,也就是說勞動關系充分合理,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才能助推整個國家的全面發展。
2.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眾所周知,生產勞動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類社會形成的根部原因,生產勞動活動衍生出人類社會其他所有活動,是整個社會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決定因素。只有合理地、科學地組織勞動者勞動,實現產品的產出和效益的實現。正確勞動關系的建立,能夠促成合理分配制度的制定,從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經濟的發展。
3.勞動經濟學對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是十分重要。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十分重要,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積極意義,充分研究勞動關系,研究并解決好勞動關系方面的問題,才能構建起科學合理的社會制度。
4.我國政府重視勞動經濟的研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發展最終服務于人民,研究勞動關系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切實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意義。只有研究好勞動經濟學和我國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才能處理好我國當前出現的難度較高的勞動問題。勞動問題設計到具體勞動者的切實利益,解決好這些問題必須從社會角度、政治角度、經濟角度全面分析和研究,著眼于現實問題的解決,逐步地解決好勞動關系問題。
5.經濟發展促使經濟體制的改革。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舉世矚目,而當前處于改革開放三十年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下一步怎么走,要什么樣的經濟發展,要什么樣的勞動關系,都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好勞動關系,促使經濟大跨步發展,促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抱著我國在各項事業上的建設,保證我國的長治久安。
四、結語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過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好成績,在很多行業和很多領域內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令世人矚目。當前我國勞動關系多樣,較為復雜,系統研究勞動經濟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意義在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淺析勞動經濟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意義這一重要議題展開討論,首先分析了勞動經濟學相關內容,進而剖析了勞動經濟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關系,得出相關結論,希望對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工作提供一些參考,為我國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筆者水平有限,文章不妥之處之處必然眾多,希望廣大同行和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及時指正,不甚感激。
參考文獻:
[1]周翔.對勞動經濟學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意義淺析.
[中圖分類號]G40-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11—0062—01
20世紀下半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因素得到廣泛關注,教育經濟學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教育經濟學主要研究教育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影響。教育為國民經濟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從經濟發展的實質、途徑、效果和目的上確立較為全面的經濟發展觀念。具體來講,經濟發展內涵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經濟實力的增長,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二是經濟效率的進步。其中包括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科學技術在生產領域的廣泛運用。三是經濟體制的完善。其中包括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保證公平,縮小收入差距,減少貧困,增加就業機會和教育機會等。四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馬克思認為人類發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人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人力資本理論強調的人的后天素質與能力,以及這種素質與能力在經濟發展上的意義,有助于引導人們重視人的價值,引導人們去實現自我價值。
從1952年—2010年,我國GDP增長了585倍,人均GDP增長了249倍。為了體現改革開放的作用,我們把這段時間分為兩個階段:1952—1977年,GDP增長了3.74倍,人均GDP增長了1.87倍;1977年—2010年GDP增長了122.5倍,人均GDP增長了86.2倍。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力資本不斷提高,1979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102萬,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已達3105萬,提高了將近30倍。到2010年,國家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教育得到空前發展。
我們認為,教育無法直接面對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物的方面,教育面對的是人,通過促進人的發展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首先,教育促進人力資本提升。經濟學家認為,人力資本而非物質資本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雖然人口、資源、環境等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發展事實證明即使沒有充足的自然資源,經濟仍然可以得到較快的發展。初等教育培養了人們生活領域的文字和計算等技能以及學習方法,對人的進一步發展有重要意義;中等教育進一步提高了人的科學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職業教育和專業培訓提高了人的專業技能;高等教育提高了人的綜合素質以及科研能力。教育從低端到高端對社會進行人才輸出,提高了全社會的文化水平、專業技術、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從整體上提升了人力資本。
其次,教育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典型地表現為提高勞動力的工作或生產效率。一般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則意味著擁有較多的知識和技能,會更快地適應新工作,在相同條件下會更多、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具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同時,一些復雜的職業通常需要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來完成,例如,航天科技、外科醫生。實證也表明,一個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相應也越高,而收入是勞動邊際生產率的體現,即勞動力的價格,所以教育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再次,教育推動科技進步。高等教育有雙重任務,一是人才培養,二是科學研究。高等學校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并為科學研究輸送高學歷、高素質人才??茖W研究是推動科技進步最主要的力量,任何新技術、新發明的應用都是以大量的科學研究為背景的,而教育一方面直接參與科學研究,另一方面為科學研究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教育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中國經濟發展;批判性思考;思維范式;特征化事實一、為什么要研究中國經濟發展?
為什么要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其實不是一個可以直截了當予以回答的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中國經濟值得關心,即使不是研究經濟問題的,作為中國人,所有個人所關心的問題最終都會落腳到中國經濟。另外,明白中國經濟發展改革的歷程,甚至它的歷史,懂得用什么樣的理論框架、思維框架去看待中國經濟,本身是一種訓練。除了我們是中國人,自然關心中國發展現象和經濟前景之外,還有以下幾方面的理由。
我們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理論。理論不可能脫離實際,理論脫離實際也就沒有意義了,就像是屠龍之技,只能束之高閣。理論為什么有用,是因為理論對現實做了一種抽象。有人會問,現實是實際存在的,直接觀察現實即可,為什么要抽象為理論?一方面,描述現實不可能窮盡所有實際事物,必須把它加以裁剪、抽象,濃縮在更小一點的框架內,這樣我們的大腦才能夠處理。另一方面,盡管可以觀察橫向現實,但不能觀察到所有現象,也可能受假象迷惑,得到錯誤的結果。
其次,通過歷史即別人的文獻可以觀察縱向現實,但這些文獻可能是錯的。而且歷史記錄可以是客觀的,但大多數情況下卻往往是主觀的,諸如“為尊者諱”、“為賢者諱”,涉及重要人物時會進行粉飾,因此任何歷史都不會絕對客觀。即使歷史記載可能是真實的,但也不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需要抽象的理論幫助我們正確認識歷史,盡管文獻不一定正確,但是有了理論框架、思維方式可以重新反讀文獻,利用現有文獻,而不是受它的影響。
最后,未來是觀察不到的,那么如何預測未來呢?需要抽象的理論理解過去和認識當前,然后才能預見未來,只有按照理論邏輯想象看不見的未來,才可能是正確的。真正認識歷史發展規律,以古鑒今、洞悉未來、見微知著、高屋建瓴,需要學會創造性思維,特別是批評性思維,甚至有時需要另類的思維。其中最重要的則是掌握理論的抽象性質。經濟學家這種洞悉力的最好例子,是凱恩斯出名之作《和平的代價》。1919年,凱恩斯曾經作為顧問參加旨在懲罰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的巴黎和會。在政治家們全力以赴要德國賠款的時候,凱恩斯匠心獨具地看到過度沉重的賠款負擔,終究要壓垮德國,并預見到這會成為未來的戰爭災難的種子。他的建議并沒有被政治家們接受,但是后來希特勒發動罪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二戰”之后,美國一改以往要求賠款的做法,實施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無疑是凱恩斯思想的開花結果(阿蘭·曼,2009,第七章)[1]。
我們再來看什么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經驗。討論中國的發展經驗,首先固然是因為我們在世界發展譜系的后端,擁有計劃經濟的所有弊端,具有經歷了二元經濟的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特征,在經歷30余年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迅速地改變了面貌,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做法上,既否定了計劃經濟下傳統的發展戰略,也沒有照搬新古典主義、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好像創造了中國獨特的模式,這些都是研究中國問題的理由,但這還不是全部理由。
重要的是,中國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濃縮歷史經驗,并抽象成經濟理論。中國經驗的優勢就在于,它自身已經做了抽象。如劉易斯講二元經濟理論,也就是說很多發展中國家具有勞動力無限供給的特征,經歷二元經濟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后期發生了稱為轉折點的變化,后來也有人稱之為轉折時期,一般認為,這是發展中國家的特征。那么西方國家有沒有呢?這個問題非常值得研究,劉易斯在提出二元經濟理論特征時用了很多歐美早期經濟發展的經驗,但是從來沒有人說西方國家也有二元經濟理論。我認為,任何國家的發展過程進行抽象之后,都是共性多于個性。為什么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理論的對象是發展中國家,運用其理論的也是發展中國家,原因就在于早期歐美國家的二元經濟發展歷程是勻質的、漸變的,每個特殊時期不具有典型的結構性特征,結構演變在非常長的過程中形成。而發展中國家的結果是非均衡的、異質的,擁有顯著的階段性特征的發展過程。
經濟學家一直把有沒有“二元經濟”視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歷程的不同,其實我個人認為根本不同在于發達國家本身具有很多、很大的波動,但由于早期發展歷程太長,以至于最后看不出階段變化。即是說,時間太長把所有的區別與特征都拉平了。
中國經驗不僅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濃縮了發達國家早期的發展歷程,而且中國的發展比一般發展中國家更濃縮,濃縮的結果就是把所有特定時期的特征———轉折時期的特征,各種階段性的特征更加清晰地展示出來。
因此,中國的發展經驗把其他國家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濃縮到幾十年中,這樣中國經驗本身已經做了足夠的抽象,研究這個抽象過程有助于再作進一步的抽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如弗里德曼所講,誰把中國的發展和改革說清楚,誰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瓷先ミ@話跟沒說一樣,因為無法定義是否說清楚了。我想他是說,一般而言,中國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人口最多,既是計劃經濟的受害者,又是不發達的受害者,經濟學既要研究發展現象,又要研究轉軌現象,然而這么重要的兩個現象在中國同時出現,如果說清了,那么理論上一定有創新,因此應該獲得諾貝爾獎。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經濟;縣域經濟;政策;體制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1
所謂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一般是指在農業經濟區域中,工業和商業等方面都不發達的地區,由于受到地理區位和工業化程度以及資金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再加上自然條件和其他非人為因素的制約,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依然處于低迷狀態。
一、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簡述
我國經濟受改革開放的影響,一部分民營企業成長壯大,就全國民營企業來看,小工業小農業經濟對社會的發展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依據國情和地方狀況來分析,欠發達地區必須制定發展規劃和措施來發展當地的經濟??h域經濟是指在縣域行政區間范圍內或其經濟空間范圍內的經濟。在實質上,縣域經濟便是農業經濟。然而,作為欠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其實是一個相對概念。對于我國來說,欠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其實指的是中西部地區的縣域經濟。就東、中、西各地區部分來說,也有比較言的發達與不發達之分??h域作為“農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個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行政區域,是發展經濟、維護穩定、鞏固政權的重要一環。強省之基在于強縣,縣域興則全省興,縣域強則全省強,可以說縣域經濟發展的程度,決定著全省經濟發展的規模和水平。當前,針對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不足、動力不夠等找到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并提出解決的策略才是當務之急。
二、制約縣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
1.行政體制因素的制約
近年來,縣級政府在條塊分割的體制背景下職能逐漸弱化,對調控經濟的能力也越來越弱。遇到經濟發展中的難題,縣級政府缺乏有效的調控手段,只能是求助上級政府或者是被動應對。市管縣的體制使得行政管理、行政審批層次過多,隸屬關系復雜,管理半徑過長,不利于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2.政策因素的制約
一是土地政策的制約。國家收緊土地閘門,使縣域土地資源豐富、土地價格低廉的優勢基本喪失,招商引資難度加大。二是金融政策的制約。目前的金融環境極不利于縣域經濟發展,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
3.自身因素的制約
縣級財政大多是吃飯型財政,拿不出更多的資金用于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制約本地縣域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也正是由于這些基礎設施等硬件環境上的“短腿”和欠缺,致使一些客商和項目無法落地,嚴重影響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縣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策略
1.以縣域擴權為突破口,增強縣級發展的自
我國是農業大國,下轄農業縣很多,我們可以先在不同經濟基礎的地級市中選取若干縣(市)進行縣域擴權的試點,按照責權統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總體原則,凡是縣(市)能辦的事,都放手讓縣(市)去辦。不僅在經濟領域下放更多管理權限,而且在社會事務、干部人事等領域給予縣(市)更大的自,最終實現地級市和縣級市在行政級別上的平行的改革目標。
2.以破解縣域用地為手段,適當放寬土地使用權
目前縣域中的土地性質大多是基本農田,按照國家土地政策的規定,是不允許改變基本農田的使用性質的,這無疑成為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最大政策性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要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就必須適當對土地政策進行調整,我們建議在保持耕地總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采取“占補平衡”的辦法,給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較為寬松的土地環境,以提供縣域在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
3.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解決縣域經濟融資難
針對中小企業財務不健全、缺乏有效抵押品的問題,金融部門應該積極推出和發展動產抵押業務,對于微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開展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展業循環貸款、個人小額擔保貸款等,并不斷提高貸款的上限。鼓勵大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在縣域積極開展針對中小企業的特色信貸服務,逐步滿足中小企業多樣化、個性化的融資需求。
4.加大縣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
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圍繞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推進鐵路、高速公路、水利、干線公路改造和農村斷頭路建設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圍繞全面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加快推進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生態環境保護等一批節能環保項目;圍繞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抓好一批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推進特色產業項目建設,引導企業實施一批重大技改項目,推進一批低碳產業和戰略新產品等項目。
總結
因此,必須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樹立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上“慢”就是“退”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加快轉型振興,盡快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實現趕超崛起,走出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張東青.泰安市縣域經濟特色產業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關鍵詞:非公經濟;制度環境;現代服務業;服務業改革
中圖分類號:F12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3)01-0102-04
一、經濟發展環境對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1.經濟發展環境理論特征
對經濟發展環境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發展環境主要指外部環境或稱之為外部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影響會造成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或私人收益和社會收益之間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場失靈。外部性的影響方向和作用結果具有兩面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那些能為社會和其他個人帶來收益或者能使社會和個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稱為外部經濟,它是對個人或社會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夠引起社會和其他個人成本增加或導致收益減少的外部性稱為外部不經濟,它對個人或社會不利。在現代經濟中,經濟發展環境通常是指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的統稱。經濟發展環境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外部條件和要素是現代服務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土壤,良好的發展環境可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生長和發展空間。
2.經濟發展環境變化的特點
第一,可調控性。一般來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基礎性的調節手段,政府的干預作為補充性手段是防止市場失靈的一項重要措施。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二者是對立統一的,即市場自發調節機制和政府自主調節機制相互協調。政府和市場各自都具有其特有的功能。市場不能削弱更不能替代政府干預,政府也不能限制更不能代替市場作用的發揮。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政府往往是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對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經濟增長和路徑選擇上的偏好會對經濟發展環境產生極大影響。
第二,動態性。外部環境對于經濟發展形成客觀的發展動力或制約力量。良好的外部環境有助于經濟的發展,否則就會成為制約力量。一般來說,外部環境在一定的時期內是相對穩定的,但是,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經濟、政策、管理體制、經濟發展等方面因素發生改變,外部環境會發生變化。因此,從長期看,外部環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第三,復雜性。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越來越成為新時期的經濟發展的特征和人們關注的焦點。隨著國內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因素會越來越多、影響力越來越大,變化越來越復雜。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外部環境變化以及經濟格局的變化,外部環境的變化幅度在提高,波及的范圍在擴大,同時,外部環境的可預測性逐漸降低,而不可預測性逐步提升。
3.制度環境對非公經濟發展的影響
目前,在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制度環境對非公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一是,在壟斷行業中,國有資本“一家獨大”,非公資本所占比重有限。國有經濟與非公經濟存在嚴重的不對等?!∽鳛橹涫袌龅膰薪洕鷫艛嗥髽I,在競爭方面較之非公經濟企業具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憑借這種“競爭優勢”使得非公經濟難以進入壟斷行業。
二是,非公經濟市場準入環境仍不寬松,進入的壁壘障礙依然嚴重存在。從服務業市場開發程度來看,我國除商業、餐飲業、運輸業中的公路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外,服務業的許多領域市場化程度都比較低,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一些極具發展潛力的現代服務業基本上處于行業壟斷狀態。一些行業的開放只是名義上開放,有效的競爭尚未形成,民營企業進入依然壁壘過高,在實際運營中的“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仍然是常態。
三是,現代服務業市場化程度低,產業化進展慢。目前我國市場化程度是50%,在全世界130個國家中位列113位。服務領域開放度不夠,存在各種行政性的壟斷。服務領域的市場配置功能相對較弱,服務領域的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我國服務業總體市場化程度和發達國家成熟的服務業市場化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四是,政府職能錯位,影響公共服務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在公共服務業領域政府的作用較強,市場配置功能相對較弱。在教育、醫療、文化、科研、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政府職能錯位,公共服務與營利不分。在許多公共服務領域都存在多頭管理、資源分割問題。多頭管理造成部門條塊分割、資源不能整合,公共服務領域提供的服務質次價高。
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制度環境特征及其主要障礙
現代服務業發展要求建立與其發展規律相適應的制度環境。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于相應制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期都有與其相適應的特定的制度環境。在工業經濟時代,完善的工業經濟發展環境有利于促進工業經濟的發展,但是,在現代服務業發展階段,完善的工業經濟的發展環境就很難適應服務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在服務經濟時代,現代服務業發展對制度環境的需求有其時代特點,在服務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來自知識、信息和智力要素的生產、擴散與應用。服務經濟與工業經濟形態的區別在于,服務經濟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更主要的區別是,在服務經濟時代,服務經濟是一種主導的經濟形態,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服務經濟的發展要求建立與其發展規律相適應的制度環境。
1.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制度環境的特征
經濟發展環境對服務業發展環境有重要的影響。政府的政策、經濟制度以及對服務業的管制直接會影響服務業的發展,影響到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產業的發展。政府的產業政策決定著投資的流向、市場調節的方向以及各種調節措施的導向。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制度環境的要求大體上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一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包括有序的市場交易與競爭制度、高效的有限政府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等等;對稅收制度來說,要有利于分工深化、產業融合、集聚人才與激勵創新、促進服務貿易;二是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稅收、信用、監管、準入、統計等;對信用制度來說,要求征信體系的統一與完善、征信監管有力、行業自律、信用獎懲機制更加完善;對監管制度而言,要求綜合化、謹慎高效化、透明化、便利化;對準入制度來講,要求反壟斷、適時開放、降低門檻、彈性化;對統計制度的要求,是全面、準確地反映服務業的活動及其產出情況,具有結構彈性的分類統計體系。三是行業管理制度。
2.制度環境對非公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的主要障礙
一是,稅收制度。目前我國的稅收制度還不能充分調動非公經濟發展積極性?,F行的稅收制度是在服務業還不夠發達時期制定的,稅收制度的設計更加有利于制造業的發展,不利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例如,服務業稅收負擔要比制造業重,增值稅改革以后制造業在流轉稅方面的稅收負擔大約為3%,而服務業流轉稅主要是營業稅,由于缺乏進項抵扣規定,稅收負擔仍在5%以上。
二是,信用制度。目前我國的信用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信用服務市場存在嚴重的供需不足,信用信息共享困難,缺少必要的信用相關的法律法規,征信行業監管有待完善,公共征信機構與商業性征信公司還缺乏明確的分工與定位。
三是,監管制度。目前我國的監管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條塊分割、多頭監管、交叉監管,一些行業在監管過程中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社會化管理手段嚴重不足,監管機制過度僵硬,經常出現監管缺失或者監管過度。
四是,準入制度。目前,我國在市場準入方面,政府行政審批太多,由此造成效率低下,市場進入成本高。在工商注冊登記方面還不能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在辦理企業注冊登記、營業執照和履行審批方面手續繁雜,準入限制形式過多,肯定式目錄進入門檻比較高,而很多新興的服務業態登記注冊問題較多。
五是,統計制度。目前,我國的統計制度嚴重滯后,統計制度還不能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時地做出調整。對于一些以網絡為依托的新興的現代服務業,例如無店鋪銷售、遠程教育,現在都無法納入統計。
三、完善制度環境,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一,突破一些體制性、政策,建立有利于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一是,要充分發揮政府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的導向作用,營造有利于非公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環境。二是,為非公經濟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制定有關民營服務企業產權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保護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取消阻礙服務業發展的不合理規定和各項收費。三是,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在銀行中應當安排一定的比例專門針對非公經濟實行低利息或貼息貸款。四是,實行優惠政策,降低準入門檻。落實非公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降低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準入門檻,充分調動非公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積極性,在一定時期內,給予一些優惠政策。
第二,靠體制機制創新解決非公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解決非公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要突破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障礙,從根本上說就是靠體制機制創新。例如,現行的稅收制度,總體上還是服務于工業化階段的實物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面臨著諸多稅制管制障礙,必須用制度創新來突破制約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瓶頸。
第三,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解決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的問題。改變過去以GDP增長為導向的政績考核體系。減少政府對經濟增長直接相關領域的投資,而擴大在醫療衛生、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有關民生方面的投入。改變在公共服務領域過度市場化的狀況。按照轉變政府職能、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管辦分開原則,大力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科研、體育等事業單位改革。支持、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投資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創新公共服務體系,搭建更開放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降低商務成本,營造特別講誠信、講法制、講知識產權保護的非公經濟發展氛圍。
第四,進一步推進壟斷業改革。建立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競爭主體是進一步推進壟斷業改革的重要內容。提高現代服務業市場對內對外開放程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放寬現代服務業市場準入、經營、投資限制。加快政事分開、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步伐。在公共服務領域,要探索采用公開招標、拍賣等市場運作方式合理配置社會資源。進一步放開服務業的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允許民間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投資。
第五,引入競爭機制,放寬市場準入。積極探索和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持“非禁即入”。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文禁止的領域和允許外資進入的領域,都要允許和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進入。制定合理的市場主體資質、市場準入條件和服務質量標準,建立公開透明、管理規范和全行業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對服務業市場準入的有關規定進行清理,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廢除不合理的帶有歧視性的有關規定,改革市場準入的行政審批制度,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加強對服務市場的依法監管,整頓規范服務市場秩序,營造公開、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教育、新聞出版、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體育、建設等部門,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放寬市場準入。
第六,強化政府在服務業改革中的作用,建立有利于非公經濟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機制。政府在服務業改革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對于服務業改革的推進、組織管理和政策引導是服務業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保證。服務業改革的重要內容不僅包括服務業本身的產品創新和制度創新,同時也包括政府本身的管理體制的改革。因此,在服務業改革過程中,要特別注重服務業管理體制的改革,通過改革建立適應非公有經濟發展管理體制和機制。
參考文獻:
[1]常修澤.中國壟斷性行業深化改革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08,(9).
[2]周振華.完善我國服務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N].中國貿易報-現代服務業,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