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9 14:53: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的政治思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研究,可以凈化大學生的心靈,使大學生身心更健康。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上網人群中主要是青年,其中比例最大的一個群體是高校大學生,毋庸置疑,網絡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好的影響,但如果不能正確地使用網絡,也可以使人走向歧途。而有關調查顯示,相當大的一部分大學生上網目的不端正,不正確使用網絡,利用網絡聊天、打游戲等,很少利用網絡搜集信息,閱讀資料。上述情況表明,如果要使網絡發揮正面作用,起到正效應,就必須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正確使用網絡,利用網絡。而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研究,可以凈化大學生的心靈,使大學生身心更健康。
二、高校進行網絡政治思想教育的方法與策略
(一)切實調查,把握大學生上網的思想狀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針對大學生上網,可以根據事實與理論相結合的標準,以事實分析法為主,以問卷調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為輔,獲得實際材料,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求證,以此認知大學生的網絡思想狀況,大學生上網的特征,上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二)充分利用校園網站,建立政治思想教育網絡模式,把握學生上網方向
高??梢越柚@網絡,根據自身的特點建立政治思想教育網絡模式。第一,學校要讓全校師生意識到校園網絡建設的重要性,這不只是學校領導層面的事,而是關乎到每位老師、每個學生的事,學校應該把各個方面的人員,包括老師、學生、學校領導等都調動起來,團結起來,共同致力于校園網絡的建設。第二,在學校網站上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具有思想性的與學生的特點相符合的欄目和內容,比如在板塊中提供一些關于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的相關內容,關于求職就業等方面的材料,供學生瀏覽思考,借以引導學生。開設一些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有趣的板塊。例如,“教師心理疏導站”“科學探疑”“實事論壇”“求職指南”等,借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面,正確引導學生。還可以鼓勵、引導大學生自主參與思想政治網絡文化建設,增強大學生參與網絡自我管理能力和積極性。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心理行為方式都深刻地受到了網絡諸多輿論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園網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體系,把握學生上網方向,這是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與策略。
(三)培養專業政治思想網絡工作團隊,確保政治思想教育網絡模式的高效運行
【關鍵詞】創新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學校是直接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的基地,高校培養出來人才的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現代化建設能否實現,甚至關系到今后中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前途,因此培養出大批能承擔現代化建設重任的高素質的大學生,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在當今社會,90 后的大學生已成為高校學生的主要群體,由于社會的飛速發展,多元化的事物越來越多,這也給 90 后的學生帶來了雙面的影響,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時會比以往復雜,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斷改進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而在完成這一根本任務中,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視。
高校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這一任務落到了政治思想工作者的身上。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站在大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第一線,與學生接觸較多,掌握大學生思想活動的脈搏,肩負著大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任。在社會過度關注 GDP 的今天,一些人不十分重視政治思想工作; 或者把政治思想工作當作一般管理工作,只不過是管管缺席曠課、衛生紀律、文體活動等生活事項,與培養大學生目標沒啥大關系。有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自己輕視自己的工作,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著進不去、缺動力、少方法、渙散軟弱等現象。因此,在抓高校教學質量的同時,必須提高對政治思想工作的認識。
一、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時代和社會提出的高要求,在教育目標和內容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就教育目標而言,存在片面化和缺乏層次性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知行統一變成了“知”一個方面的目標。傳統的考試就是目標片面化的表現之一??荚囍豢紝W生是否“知”,忽視學生是否去“行”。在這種對學生是否“知”的考試中,所有的學生都是同樣地標淮,無層次性可言,導致目標與學生需要和接受能力的不適應,削弱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和興趣;就教育內容而言,由于過分強調內容體系的全面、完整性,導致教育內容的全面性有余,針對性和精煉性不足,過分重視教育內容結論的統一性,忽視教育內容的辨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內容不同程度地與時代不適應,教育內容方面的創新不足,也影響了教育效果的提高。
21世紀無疑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世紀,隨著高新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的觸角正以驚人的速度延伸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截止2005年6月,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10300萬人,其中18~24歲的年輕人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7.7%,世界的網絡化大大加快了信息傳播的數量和速度,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網絡己成為傳播思想文化的新陣地和開辟輿論斗爭的新舞臺。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戰是一個客觀的、不容回避的現實"怎樣加強對信息網絡的監控與管理,防止有害信息對大學生思想的侵蝕,怎樣加強互聯網上的陣地建設,構筑堅固的精神防線,替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大學生系上安全帶,將是新世紀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
首先政治思想工作者要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要根據時代潮流和形勢變化,把握政治思想工作的規律,熟悉政治思想工作的特點,按照政治思想工作的客觀規律辦事。適應新形勢,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必須走出單一格局,拓寬視野,以系統的觀點改革當前問題式管理為主導的學生工作模式,重新構建以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以發展式管理為主導的學生工作新模式。要懂得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和藝術。只有這樣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做得生動活潑,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就是通過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努力,使大學生只有具備這樣的遠大理想,才能夠以旺盛的精力,不斷進取的精神,去攀登科學文化高峰,去發現、去發明、去創造,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人民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使學生們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尚的道德品質,樹立為現代化建設、為人民服務而學習的明確目的,終生為祖國的現代化事業而奮斗。
其次積極探索充分利用網絡手段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揚長避短,大膽創新,開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如周濟部長所說:“把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始終堅持把網站建設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把校園網絡這塊陣地建設好、使用好、維護好?!币浞掷肂BS、網絡論壇、電子郵件的功能,通過網絡與學生們的“會晤”、網絡聊天室里的“聚會”以及發送電子郵件等方式加強和學生們的溝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決不能是說教式的,網站建設過程中,要注意聽取網絡技術專家、視覺藝術專家、宣傳和管理專家的意見,確保內容正確得當,力求形式生動活潑。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吸引方式;提升策略
在信息媒介高度發達的今天,大學生所獲取的信息往往精華與糟泊并存,如何存真去偽,讓高校的大學生接受正確的政治思想理論,杜絕和辨識具有腐化作用的思想,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嚴格認真的制定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對高校學生的吸引力。只有有效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吸引力,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接受正確的思想政治理論,從而成為具有正確和堅定政治思想覺悟的合格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存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各高校越來越忽視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當然,他們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上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來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對高校學生的吸引力。盡管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去提升。
(一)高校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消極
在如今的物質社會中,我們都清楚的知道,社會中物質至上的風氣對在校學生也像感冒一樣具有傳染性,他們不再是兩耳不為窗外事只知道讀書學習的“乖孩子”了,他們對社會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效仿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力。許多學生對物質的追求都遠高于對精神的追求,為了將來實現自己的物質追求,又要面臨畢業時的就業問題,對他們來說在大學期間,學習一技之長是首要任務,而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成了附屬品。以至于一上思想政治理論課就玩手機、睡覺、開小差的人比比皆是,而課本上都是干凈嶄新的,而到了考試的時候卻竭盡全力、絞盡腦汁或遞紙條、或抄小抄,亦或是徹底豁出去準備補考。以這樣一種消極的態度來對待,結果可想而知,根本不可能學好,又怎么會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觀念呢。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相對傳統
如今,許多的高校老師未必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放在正確的高度上來重視。這樣,他們也不會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做精心的準備,更加不會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本來就比別的課程多了一些乏味、少了一些樂趣,再加上現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方式依舊還是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生搬硬套傳統模式,學生接受到的知識毫無生氣的理論知識,這樣當然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很難達到這一目的的,這種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會給高校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很大的局限因素。所以,相關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提高其對高校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也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沒有社會實用價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多數學生眼里都是干巴巴沒血沒肉的理論知識,在高校學生看來,這些理論知識無疑是沒有一點社會實用價值,幾乎與社會實踐沒有鏈接,它不會幫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也不能提升你的工作能力,它只是在書面上的沒有生氣的字眼。他們恰恰忽略了這些政治真理和思想正是先輩們通過鮮血和實踐驗證過的。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策略
作為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對以上如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形勢,積極改善這種形式,努力提高高校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興趣與熱情,應該是工作者的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是我提出的幾點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吸引力的提升策略。
(一)提高老師以及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視度
想要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搞好,首要任務就必須讓老師以及學生對這門學科足夠重視。只有對一件事情足夠重視,才有可能將這件事情做到最好,只有老師和學生都對這門學科持有積極的態度,才能夠培養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才有可能將這門學科學好。
(二)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
“90后”追求自由,張揚個性,他們通過網絡來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發表新見解,他們通過博客、QQ群這些手段來傳遞信息,并喜歡使用網絡語言,所以有人把“90后”的大學生成為“虛擬的一代”。這樣,一本教材加一張嘴加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必然被打破。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善用網絡互動平臺加強與“90后”大學生的對話與交流,定期在網上答疑釋惑,幫助他們解決各種思想痼疾和心理障礙。教師還要利用互聯網良好的交互性,通過博客、QQ等方式,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擬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圍繞學習中心內容自主探索。
(三)確定將社會熱點話題與政治思想教育相結合的吸引方式
近些年,像“扶不扶”等現象都成了公共熱點話題。扶還是不扶,成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扶,腦海之中不斷顯現出那些扶了被訛,扶起來使倒地著的病情更加嚴重。不扶,會使良心上過不去。不扶,如何對的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扶不扶,這還真是個問題,同樣這些問題深深地困擾著大學生們。就這些熱點話題展開辯論和探討,讓大學生們更積極地看待這些現象,樹立主流思想和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師們循循善誘下讓大學生們認識到好人好事永遠是我們這個社會追求的主流。社會需要真正的行動者,需要播種更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的專業素質
要想徹底貫徹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就要有效提高相關老師的專業素質。作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光有淵博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必須具備教學熱情、創新精神等素質。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足夠的熱情,就等于成功一半;其次,就是要提升老師的創新精神,要想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吸引力,就必須有改革創新的帶頭者,在最新穎、最適合發展的教學方式下引導學生最高效的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
結語:
高度重視、存真去偽、盡心盡責、循循善誘,這是我也應該是每位從事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做到的,為了國家的強盛、為了人民的福祉,為了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后繼有人。讓我們一起為這份崇高的事業殷勤奉獻吧!
[參考文獻]
[1]丁國浩,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上海大學,2013年3月.
[2]雷孺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武漢大學,2012年10月.
[3]焦艷、趙陽,高校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學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欽州學院學報,2014年01月期刊.
關鍵詞:譚嗣同教育思想;當代大學生;啟示
一、譚嗣同教育思想的淵源
1.深受名師啟發,辱中覺醒,并掀起了一股西學浪潮。中國近代著名維新派人士譚嗣同,在瀏陽著名學者歐陽中鵠的影響下,自少即有愛國思想、鴻鵠之志。他博覽群書,學貫中西,言語妙天下。1877年,譚嗣同師從涂啟先,開始系統地學習中國的歷史典籍,并接觸了格致學、算學等自然學科。此外,湖湘文化的代表船山思想也備受譚嗣同推崇。2.游歷經驗豐富。此外,譚嗣同還愛好游歷,數十年間,來往于湖南、湖北、陜西、新疆、臺灣等地,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盡管譚嗣同早期的游歷生活是因為父命,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游歷機會,才催生了譚嗣同的維新思想以及后來的《仁學》創作。期間,一方面他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了他的愛國主義熱情。另一方面,他看到了社會的腐敗和中國人民的苦難,國家的貧弱進一步激發了譚嗣同心中愛國的熱情,堅定了他愛國救亡的信念。在游歷過程中,譚嗣同還結識了不少佛家和西學方面的飽學之士,這使其眼界大開。在他們的熏陶下,譚嗣同潛心讀書,知識與日俱進,思想日臻成熟。因此,譚嗣同的整個思想體系,很明顯地留有佛學和西學的烙印,其教育思想也不例外。
二、譚嗣同教育思想概述
1.學問保國的教育觀。自1895年中日爆發以來,我國民族危機不斷加重,帝國主義掀起了一場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的狂潮。譚嗣同作為維新派的杰出代表,為挽救民族危亡,促進整個中華民族的覺醒,他用政治的眼光看待教育問題,提出學問保國的主張。他認為,中國之所以國弱民窮,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是因為人才零落,所謂“國勢之強弱,系乎人才”“欲講富國以刷國恥,莫要于儲才”“培植人才,為自強本計”。因此他得出結論: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育,教育是救亡圖存、富民強國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為此,他不辭辛勞,躬行實踐,對我國近代教育事業做出了許多開創性貢獻。例如,在湖南,他鼓勵興辦學校,創立《湘報》《湘學報》,并建立瀏陽算學館。這些不但成為學校變革和建設的典范,它所帶來的維新氣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湘人的視野和湖南學界的新風氣,使廣大民眾能夠深入地了解學習新學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在當時反對舊式封建教育,提倡新興文化教育上,比起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譚嗣同這個后來者毫不遜色,教育救國是譚嗣同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2.中西互通、繼承兼容的教育理念。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中國一直使用的是科舉取士,即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優秀人才,考試的內容主要包括儒家的經典著作《四書》《五經》等,這就決定了封建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向學生灌輸“三綱”“五?!薄惱淼赖碌热寮宜枷?。不可否認,在儒家經典里面,凝聚了許多哲人思想的精華,而且,相較于爵位世襲,科舉取士確實為統治階級、為朝廷招攬了大批人才,一定程度地推動了社會進步。但是,到了清朝末期,隨著西方科技的進步,傳統封建教育內容的弊端,科舉取士的沒落性和腐朽性顯露無余?!度辶滞馐贰分械姆哆M,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對于大廈將傾的清王朝而言,僅僅靠“三綱”“五?!薄八臅薄拔褰洝毖粘鰜淼娜瞬牛峭炀炔涣烁矞绲拿\的。很多有識之士都把教育的目光轉向了西學。西學作為實用性科學,在很多人眼里,被認為是救亡圖強的必經之路。作為維新變法的代表人物,譚嗣同憂國憂民,崇尚教育救國,而且學貫中外,自然也會將教育救國的眼光投向西學。譚嗣同認為,西學是培養人才的重要一環。但西學博大精深,名目繁多,因而主張將西學中的數門學科分門別類,由學生各選一門以學之,以更好地將西學落到實處。他提出,考生“必須真精通一門(西學)。始得考取,不兼西學,雖制藝極工,概量不錄”。他在瀏陽算學館、中華女子學堂和時務學堂的課程體系設置上,提出在必須開設格致學、算學等自然學科外,還必須增設外國語言文字一門??梢娝麑ξ鲗W的推崇。不同于一般有識之士的是,譚嗣同認為,傳統儒家倫理文化中的“三綱五?!薄澳凶鹋啊彼枷?,是捆綁人們手腳的鐐銬,封建落后的科舉制度更該廢除。但在傳統文化中、國學精華中蘊含的求索精神、愛國情懷、經世致用、勇挑重擔的品格,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感是應該繼承的。溝通中外,海納世界,同時在批判中繼承傳統國學的精髓,兼容世界文化的精華,譚嗣同在把維新變法的理念融進教育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育思想。3.稽古振今,經世致用的教育思想?!皟裳鄄粏柎巴馐拢恍闹蛔x圣賢書”是封建社會讀書人的生動寫照,也是許多讀書人追求的最高境界。科舉制下,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是為了求取功名。譚嗣同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經世致用,也就是“實”,讓每一個讀書人學到實實在在的本領,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是譚嗣同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種稽古振今,經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其實也是他教育救國思想的體現,和他的學問保國教育觀一脈相通。4.重視德育,以德化人的教育思想。譚嗣同深諳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他旗幟鮮明地提出,讀書的目的在于“濟世安民,以天下為己任”。十九世紀后期的中國,清王朝風雨飄搖,民族危機空前絕后,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要挽大廈于即倒,救民族于水火,需要一大批具有圣賢豪杰的高尚品德,敢于擔當,勇于為國獻身的英才,而這又離不開德育教育。關于德育,譚嗣同提倡以圣賢豪杰之品德,育經綸天下之英才。他認為學生應加強自我的道德修養,善于自理其身,達到“大無畏”的境界。他開辦的時務學堂里,就培養出了后來像蔡鍔那樣的品德高尚,意志堅定,濟世救國,捍衛共和的奇才。他還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來喚醒民眾,感染了許多后來的志士仁人,實踐了自己以德化人的德育思想。
三、啟示
譚嗣同的教育思想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而言,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鑒。1.緊扣愛國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之魂。譚嗣同一切的教育思想都是構筑在學問保國的基礎上的。愛國主義是譚嗣同教育思想的靈魂,是核心部分。當時代的巨輪駛進二十一世紀,我們國家的富強使每一名中國人為之而自豪。然而,個別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功利主義大行其道,這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失誤。昔日,志士仁人憂國憂民,從落后挨打的慘痛現實中試圖走出一條學問保國、富國強民的變革道路,這是一種艱辛而酸楚的愛國。今天,大學生們身處偉大的時代,肩負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時代不同,但歷史賦予的使命相同。如果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缺失了愛國主義教育,丟掉了愛國之魂,將何以告慰先烈們的在天之靈,何以完成復興中華的宏圖大業?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有多種,銘記歷史是一種愛國教育,激發民族自豪感也是一種愛國教育,重拾儒家經典、國學精華也可以是一種愛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應浸透于大學學習的任何一門功課,貫穿于大學生活的任何一個方面。2.繼承傳統美德,崇洋而不。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改革開放功不可沒。西方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經驗、先進的管理模式,一切能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優秀的東西,我們必須堅定地學習,閉關鎖國的回頭路我們決不能再走,這是近代中國慘痛的歷史帶給我們的經驗。但是,開放國門的同時,也有一些與傳統美德相悖,不適合中國社會的西式思潮裹著潮流民主的華麗外衣泛濫于中國大地,盛行于大學校園,侵蝕著大學生的靈魂。在傳統與“新潮”,東方與西方文化的碰撞面前,如何找到平衡點?如何在學習西方一切先進東西的同時,過濾掉一切不良的思潮?這是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繞不開的問題。在譚嗣同的教育思想里,中西互通、繼承兼容是他變革教育的重要內容,他主張在學習西方先進知識的同時,應批判地繼承傳統的文化。人類社會發展至今,進入網絡信息時代,每個社會成員,特別是大學生,已不可能再是井底之蛙。所以,學習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美德,增強免疫力,潔身自好,抵制各種視覺和功利的誘惑,崇洋而不,應成為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3.腳踏實地求知,做社會有用之才。譚嗣同的經典教育思想是“經世致用”,也就是學到實實在在的本領,服務于社會。大學本是學習知識的殿堂,淬煉人才的熔爐。然而,有些人一進入大學,便開始不思進取,混日子,撈文憑,四年光陰虛度,未來人生迷茫。畢業后,又自認為是天之驕子,好高騖遠,嘆息找工作難,埋怨社會之大,卻沒有給自己留下能夠奮飛的位置,不知道從自身尋找原因。所以,正確引導大學生規劃人生,制定目標,不空談,不死讀,腳踏實地地學習真本領,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知識,是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這樣,我們培養出來的大學生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將來服務于社會的同時,他們才會閃耀出自己燦爛的光輝。4.平等相處,友愛待人。平等、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墨家“兼愛”思想的體現,和西方現代的民主、民權思想是相通的。譚嗣同摒棄尊卑,開辦女學,這種教育思想里顯然蘊含著平等、民主和友愛的思想,是我們今天大學生政治思想工作所必需繼承和堅持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看到存在于大學生生活中的矛盾點,教導大學生正確處理矛盾,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使大學生的精神世界里加入“平等”“友愛”的元素。5.加強德育工作,堅持以德化人。譚嗣同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生最重要的啟示是大學要重視德育教育,要以德化人。“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運用道德力量鞭策人們提高思想政治素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譚嗣同十分重視德育,并以他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演奏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正氣之歌,激勵了許多后來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繼地為國捐軀。今天,我們的時代也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楷模,如拯救“東方之星”潛水乘客的當代大學生官東、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徐立平等,他們的英雄事跡可以激勵今天的大學生樹立復興民族、為國獻身的理想和信念。
參考文獻:
[1]熊春林,黃正泉.譚嗣同教育思想新論——淺談譚嗣同的教育思想與湖湘文化[J].船山學刊,2006
[2]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六)[M].北京:中華書局,1988
[3]蔡尚思,方行.譚嗣同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1
[4]楊健康.譚嗣同教育思想的實學特色[J].船山學刊,2002
[5]張洪萍.試析譚嗣同的教育思想[J].陰山學刊,2005
[6]齊豫生.仁學(中華文學名著百部古典散文篇)[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情感教育
一、情感與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反映的不是客觀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
情感教育是一個與認知教育相對應的教育概念。情感教育指的是把情感作為人的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對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主要通過語言的勸導、形象的感染和行為的影響。因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體驗進行激發、培養和調控,培育大學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情操,使之養成良好的政治思想政治品質,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的活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功能
1.動力功能。動力功能是指情感對人的認識活動具有增力或減力的效能。積極的情感能引起人的興奮、激動、愉快的情智體驗,使人充滿活力,積極投身于自己感興趣的各種活動;消極的情感會使人感到痛苦、厭惡、煩躁、悲觀、心神不定,無力從事正常的活動。而適當的情感教育則能使人克服消極情感,激發積極情感,從而使人的情感轉化為人進行各種有益活動的強大動力。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發揮情感的動力功能,對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精神愉快地自覺學習,并轉化為積極的行動,會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感染功能。感染功能是指教育者的情感通過表情、語言和動作等外在信號來傳遞情感內涵。人都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富有感染性。情感的這一功能可以使情感教育發揮出說服教育所不能發揮的作用,進而讓個人的情感對他人情感具有施加影響的作用,即個人的情感能感應他人,使之具有類似的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想使學生在思想上被觸動,必須首先使學生在情感上受感動。由于情感的強烈震動,常常能激起學生“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意志驅動力,促使學生自覺接受某種思想,并表現出導向實踐的趨向。因此,情感的感染功能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3.調節功能。調節功能是指情感對個體的認知過程具有組織或抵觸的效能。 情感是人的需要與客觀事物之間關系的反映,即是人與客觀事物的中介,又是人與客觀事物相互聯系的產物。 情感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的情緒盡力調節到一定的愉快狀態, 讓他們對教育者及思想教育的內容產生積極的情緒傾向。在人們的共同生活和相互關系中,情感因素對個人有著極大的約束力。因為人們既需別人對自己的贊同性情感,也需要有人接受自己的情感表達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實現
情感教育意在情感,重在語言,它們是構成情感教育的兩個主要因素,有如靈魂和血肉賦予思想政治工作以生命。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若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情感教育的功能,必須做到:
(一)以學生為本,與時俱進、科學發展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于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任務,提出新思路、新目標和新方法。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和手段,走一條新世紀新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之路。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教育環境的不斷變化,青年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這就必然會產生新的價值訴求和新的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與時俱進,設法滿足學生正當、健康的需要。要把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過程之中,調動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以學生為本,端正高等教育思想
堅持以學生為本,是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論的宣傳和教育,這一過程是通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和諧統一來完成的,其中人是根本因素。作為教育者,必須牢牢抓住這一根本,在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指引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以學生為本,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就是解決執政黨所要求的、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政治思想和心理素質與大學生現有狀況的基本矛盾,要想解決這一矛盾,既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又要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地、自覺地接受教育。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金鑰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唯一正確的方向。因此,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來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要貫穿始終。
參考文獻:
[1]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2]王婷婷,孫志偉.對媒介融合下新聞實務類課程整合的研究[J].新聞界,2011.8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0-0077-03
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整個大學階段學習的重要內容,并且,這一內容在今后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大學生思想特點
1.思想主流積極向上。近年來,我國的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可見,高等教育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高校學生的總體素質卻沒有順應發展的趨勢,反而出現個體素質下滑的現象。但大多數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取向總體上是正確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有很強的民族榮譽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F代教學提倡的是政治思想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相結合,而學生也積極地響應這一口號的號召,積極的配合學校的教學,深入到各行各業,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同時,又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
2.現實與理想發生沖突,目標與現實形成反差。很多大學生帶著一腔熱情投入到社會實際中,他們懷揣著自己遠大的夢想,離開和諧的校園,進入復雜的社會,接觸真實的工作崗位來鍛煉和實習。但是很快他們便發現,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根本無法滿足工作的需要,他們在社會這個大背景下,顯得非常渺小和無助。他們會發現,自己所從事的也許是社會最底層的職業,他們的工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有趣、輕松,而是異??菰锖推D辛的。因此,他們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對理想目標產生懷疑,使得他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價值取向。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人文關懷
1.尊重大學生的需求和利益。注重人文關懷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要了解人的需求,還要了解她們的利益。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想取得實效性,就必須尊重她們的需要和利益。在社會生活中,人的需求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轉變的,而且人與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這就造就了大學生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和層次性。尊重大學生的利益,滿足大學生的需求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關鍵環節。
2.高度重視以人為主體。在這里,我們不僅要承認自我的主體性,也要承認他人的主體性。這不是單向的關系,而是一種互動的關系。正是因為人的主體性,才決定了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學生不只是單純被規定的對象,而是能夠憑借自身理性去審視,去自主選擇、建構、發展的主體。教師要將學生置于目的境地來看待,雙方之間應該是平等交流的。教學的進行、教育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主體性的弘揚,所以我們時刻都要重視以人為本,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3.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復合型人才,而學校的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的走向社會。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教育她們多方面知識,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她們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高校的教育重點絕不僅僅是教導學生專業知識,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我想,這三點里面,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應該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無論你學習成績多么好,工作能力多么強,如果你不具備良好的品德,那你就是失敗的,是這個社會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我們一定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三、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構建全面的育人機制
注重人文關懷,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機制。在全員育人中,要充分利用校內校外的一切資源,積極尋求學校及相關部門的支持,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在全過程育人中,要從關心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在全方位育人中,要著重培養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總之,要發動一切力量,尋求一切支持,努力為大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將人文關懷貫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各個領域。
(二)增進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教會學生充滿愛
交流談心是一種交流的渠道,它是任何一種精神活動都不能替代的最普通、最隨意、最經濟的一種抒情形式。交流談心看似是最簡單不過了,然而它卻豐富著人們的生活,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思想道德教育,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這應該是教師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很多教師一直認為思想道德教育在整個教學期間并不重要,反倒認為是教育知識更重要。雖然在校期間,學生學好知識是重點,但是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擁有正確的政治思想也應該是我們教育的重點,并且是重中之重。而思想道德教育最核心的內容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愛,讓學生充滿愛。愛是一種奉獻,是相互的包容和理解。正因為有了愛,才有了真善美,也因為有了愛,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才使得社會得以和諧發展。讓我們的師生關系變成名副其實的愛心之城,促進學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
(三)將思想道德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1.改革傳統教學觀念。人格是人物品鑒、評價的最基本的概念,指個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和行為特征的總和,體現在人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質或道德水平。在職業教育中可以通過有關人格的理論知識和不同類別的人格典型教育,讓學生認真思考自己應該做個什么樣的人?怎樣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培養學生認真學習、吃苦耐勞的品性,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質的人。教育并不是純粹的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工作者應該發揚重德輕智的教學觀念。不能在向以前那樣片面的強調認知教育,要重視人文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還要重視職業素養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把職業從業資格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工作觀”,使學生在未來就業和工作時,能夠更從容的面對社會激烈的競爭,時刻保持一顆熱情、正直的心去參與到工作之中?;诠ぷ鬟^程的高職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
2.創新教學方式。長期以來,我國高校仍然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將教育的重心過度的放在書本知識的傳授上,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是要能夠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還要有創意思維能力,敢于挑戰自我,勇于創新,針對這樣的現狀,高校的教學方式必須進行改革創新。教學方法不是固定的,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選用其中某一個教學方法,也可以是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問題導向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懸念導入教學法等等。在專業課的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變廠為校、廠?;樱屗枷氲赖陆逃叱稣n堂,走向工廠。職業道德、價值取向、職業規劃應該是我們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在教授這些內容的時候,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四)充分利用網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向來是單向灌輸的工作形式,在學生心中,教師是一名信息的傳播者,而不是一位可以相互傾訴、相互交流的好朋友。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一個單方向的活動,它是需要師生之間雙向交流的,要想真正實現和諧的教學狀態,我們就要打破這種常規,創設一種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在很多同學的眼里,教師總是高人一等,與學生之間有一種強烈的距離感。通過網絡這個交流平臺,教師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成為學生賴以信任的好朋友,學生也能和教師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例如微博、QQ、微信等等交流工具的運用,都可以幫助教師實現這種關系的轉變,教師和學生也能懇切的交談,也能就同一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網絡這個平臺上進行高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打破傳統思想道德教育影響面小的局限性,互聯網倡導的是自由和平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單調和枯燥。
參考文獻:
[1]張華.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9,(05).
[2]沈壯海,李巖.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2).
[3]范小青.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創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05).
[4]黃蓉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要求[D].高校理論戰線,2008,(03).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思想政治
一、前言
如何做好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展工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是現在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面臨的迫在眉睫、亟需解決的頭等課題。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在現今的互聯網環境下,對于其內信息的接收者從過去的被動接到到現在的對其信息進行主動傳播的主體轉變為思想傳播的主體。所以我們將主體性原則就是,我們在發揮我們做為教育主體者在其中的主導作用,我們還要對其中我所傳授的信息的接受者的性質,對其進行網論倫理觀宣傳,使其受教育者從中感受到責任感,而在其中達到信息傳播的規范性。
(二)層次性原則
做為當下的大學生,通過現今的網絡環境,所接收的信息不僅僅來自網絡中的網民思想,也來自高校中老師所在對其傳授的思想。在其中我們要對其進行不同對象不同對待的原責,對大學生進行分不同層次的教育,在校園網中對其進行政治思想的教育,通過網絡對其進行影響。
(三)滲透性原則
在現今網絡環境下,傳統式的政治思想填鴨式教育已經不在合適于當下的教育環境了,有時學生會對此產生掩煩心里。當下我們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時,更應該融進當下的網絡中,因為只有所傳播的信息被大學生接受,才能起到傳播的效果,我們做為思想教育的傳播者,更應該努力的融入其中。
三、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當今網絡情況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方的關注,便是各高校對于其這種思想教育的方式并不重識,由于來自上層的各種壓力,無法做到網絡宣傳為主,各高校還是多以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老思路、老思維進行,對于網絡的思想教育方式多是形式化。對于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專業的體系化建設與保障,對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關注,而且只有少數人參與不能達到全員聯動,這種情況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距,達不到傳播的要求。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待建立完善
高校所采用的傳統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其中起主要傳播作用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但是這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能以被動的方式進行信息的吸收,無法將其主動的授與學生,但是新的網絡傳播卻是以各種我樣式的形式進行傳播的,因為有些高校的教網絡教育不規范,達不到網絡教育的新要求,所以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比較單調
網絡環境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影響巨大,這就更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識,但是現下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較單一,一般都是將其整篇整章放到網上,沒有針對性,網絡宣傳上也沒有新意,多是以紅色為主沒有新意,大學生在參與中無法做到主動參與其中,這其中教育效果遭到質疑。
四、網絡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決對策
1.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具有中國特色,對于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進行定型傳,對于高校網絡建設宣傳,應該加大力量,使其達到一定的數量,這樣才能使得大學生不斷的接受,并且讓學生也參與其中,教育者更應該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溶入其中。
2.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增強大學生的網絡識別能力。隨著校園環境越來越復雜,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更應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培養學生優秀的人生美德,使學生不僅有一種有素質的教養更應該具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對社會上消極的信息進行低觸?,F今大學生是國之棟梁其思想與價值觀對于以后的政治素質尤為重要,高校教育者應該通過網絡政治教育對其進行根本程度上的教育,讓其對于網絡上的信息有選擇的性的接受,用以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3.不斷加強網絡倫理和法制教育,規范網絡行為。高校對于網絡上的消息應該加以低制,并且對其對大學生所產生的不良效果加以糾正,這是高校對于大學生良好教養培養的關健,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應該加強大學生的政治教育,讓其對于政治的敏感性加強,對其中一些不育的信息加以低制,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司得到一種提高,這是一種潛意漠化的教育,這樣才能使對的自身進行提高。而且現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宣傳者更應該對其學生的法制觀念加以宣傳,對網絡的法律法規加以大力的宣傳,而且對于網絡中的一些錯誤的想法加以糾正,對于一些網絡上的規責加以大力的宣傳與制定,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進行加強,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其可以更好的遵守法律法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發展提供參考價值。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開展,對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重要工作。
作者:王盛 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趙瓏.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2.
[2]鄭華.網絡環境下“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