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8 15:59: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傳統文化;外來文化;語文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驕傲,作為小學語文這一科目來說,已經被賦予了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使命,在向小學生傳播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作為文化的主要傳播者,應該采用一系列教育措施來弘揚傳統文化。
一、在語文教學中來傳播文化
課堂是傳播文化的主要陣地。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添加上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斷地結合優秀文化的精神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字美、思想美等概念,將其深入到語文教學中去,加深學生的理解。
小學生處于識字階段,是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最好的時期。低年級學生是開發記憶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將傳統文化融入識字的教學中去。《三字經》和《弟子規》是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優秀作品,教師利用《三字經》的文字讓學生學習,不僅學會了識字,還背誦了解了傳統文化。這些著作字里行間都流淌著我國優秀文化的血液,作為小學生應該將它們傳承下去。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將《弟子規》中的故事做成動畫的形式讓學生觀看,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生理解文著的含義,使其在一點一滴中感受文化的熏陶。
在進行書寫教學時,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國的書法。教師應將書法融入學生書寫中去,使其練得一手好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書寫占著很大的篇幅,從甲骨文到形聲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時代賦予了文字豐富的文化,所以很多字不是多抄寫幾遍就能深刻理解的。中國的書法經過了數千年的積淀,通過學習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了解到文字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賞析各朝代書法的不同,以及各字體的特點,開展臨摹的比賽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不斷加深對于書法的理解,還可促進其書寫的美觀性。
中國古詩詞從春秋戰國至今,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詩詞也是了解朝展變革的一個輔證,學習古詩詞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詩詞與古人對話,了解他們的所感所想,對于今后的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學習古詩詞莫過于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在課前先做出課文引導,例如,在學習《憫農》時,讓學生觀看有關農村種植莊稼的圖片,了解耕種的情況,然后進入到詩詞的學習,逐詞給學生翻譯,讓他們理解古文對應現代漢語的意思,最后學生自己體會詩詞所要表達的含義,掌握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中心思想。如此一來,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也做到了語文詩詞的教學。
詩詞中的音律美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方面。古代詩詞都是唱出來的,所以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導學生多多誦讀,根據詩詞的音律不斷體會古人所表達的思想,逐漸體會到其中的意境。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通過反復誦讀,背誦也就不成問題了。學生也比較喜歡這樣的背誦方式,死記硬背過于死板,不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
二、在語文活動中感悟傳統文化
組織活動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舉辦語文詩詞背誦比賽、古文默寫比賽等?;顒拥慕M織可以消除課堂中的沉悶感,增強學生的參與程度。在活動中教師可以穿插一些傳統文化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傳統節日的由來、朝代變更的歷史等。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挖掘語文課本中文化的因素,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傳統文化的傳播,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將其傳承下去。
在過中國傳統節日時,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節日食物和紀念品。中秋節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月餅的制作,端午節可以學習包粽子等。因為外來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重視我國傳統節日,所以教師應該教導小學生多多了解對于傳統節日的認識,再通過傳統節日學習傳統文化精神,通過營造節日的氣氛來感受我國文化的特點,做華夏子女的繼承人。
三、在現代生活中欣賞傳統文化
周杰倫的《青花瓷》是利用傳統文化中的青花瓷所創作的一首民族風歌曲,將中國文化與現在歌曲結合起來,經過廣泛流傳,讓中國乃至外國人更加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現代生活中欣賞傳統文化,多聽些民族風歌曲,多看些有關詩詞歌賦方面的節目,在生活中不斷學習。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引導,將傳統文化深入到課堂中來,讓小學生從小受到文化的熏陶,日后將我國傳統文化弘揚光大。
參考文獻:
【關鍵詞】舞蹈教學;傳統文化;舞蹈教學;文化融合
一、傳統文化對于高校舞蹈教學有深遠影響
(一)傳統文化素養是學生進行舞蹈學習的基石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學習技能的周期縮短,步伐加快,很多教育甚至已經演變成競速教育。高效成為很多學習者的追求目標,教育的方法技巧已經有取代教育實際內涵的嫌疑。高校舞蹈教學是一個特殊的教學時期,學生已經離開義務教育階段,開始了更加自主的專業教學階段。學生更加崇尚自由、自主思考。教師如果能在學生進行舞蹈學習中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將有助于學生正確樹立學習目標,真正習得舞蹈真諦,而不是單純停留于動作、形式。
(二)傳統文化是學生理解舞蹈內涵的基礎
與音樂相同,舞蹈亦有其發源地、發源背景、文化背景,這些背景或多或少都與傳統文化有關。在學生進行舞蹈學習的時候,舞蹈的背景介紹將有助于學生真正理解舞蹈所表達的情感,動作所抒發的心情,為學生的舞蹈注入靈魂,使其不僅具有專業的動作,更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內涵學習是在進行扎實的基本功學習之后最應該重視的部分,一位學生對于其學習舞蹈內涵的理解決定了其能夠演繹的高度。
二、高校舞蹈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徑
(一)從思想入手,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高校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接觸變得越來越少,很多學生只是單純地對“古風”有膚淺的了解,對于傳統文化是什么,包含什么,有什么樣的精神,并沒有深入地研究。這主要還是因為學校對于傳統文化的強調并不到位,學生不能從思想層面認識到傳統文化對于自己學習舞蹈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讓傳統文化與高校舞蹈教學實現有效融合,就必須在思想上讓學生與教師擺正傳統文化的地位,為其講解、傳授傳統文化對于舞蹈學習所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單純的學習專業程度方面的影響,更多的其實是對于自己學習態度、心境等方面的微妙的影響。這些作用也許不能立竿見影,但一旦形成習慣,必將使學生受益終生。
(二)開展各項活動,鼓勵學生去探究傳統文化對于舞蹈學習的影響
僅僅是思想層面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每一種理論都需要親身實踐,才能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哲理,發現與自己情況相適應與不相適應的點,去粗取精為自己所用,因此,對于傳統文化與舞蹈教學的融合,不僅僅要從思想角度讓學生和教師擺正位置,更要鼓勵開展各項活動,督促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真正體會傳統文化對于舞蹈的影響,進而自發的探尋傳統文化與舞蹈的融合途徑。首先,可以在高校設立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宣傳窗、廣播節目等。這些存在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可以為學校營造一種蘊含傳統文化底蘊的文化氛圍,這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其次,進行相關的比賽、活動也是非常有用的??梢耘e行傳統樂曲編舞大會、民族舞蹈比賽等,這些活動可以督促學生自發地進行研究,研究傳統文化如何與自己學習的舞蹈知識完美融合。只有學生真正開始思考傳統文化與舞蹈的聯系并將其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舞蹈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才算真正綻放光芒。
(三)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傳統文化教育
各種活動終歸只是進行文化熏陶的手段,真正的傳統文化課堂才是學生進行思考、感悟、思辨、提升的最佳途徑。高校在驚醒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時穿插傳統文化課程。這些課程應該是與學生本身學的內容相關的,比如,學生在進行民族舞蹈學習的時候,可以穿插與該民族有關的課程內容;學生在進行外國舞蹈學習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使用諸子百家的觀點去探究這些舞蹈與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必要時,可以申請專業教師進行助教。
關鍵詞: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綜述
《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把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同積極學習世界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結合起來”。[1]3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造就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始終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石。他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和借鑒意義,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豐富了傳統文化的時代內涵。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文就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具體方面及應用環節的關注點,對近年來國內學術界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以期獲得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應用的有益啟示。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的原則與價值
中華文明淵遠流長,傳承的傳統文化不勝枚舉。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是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方面的應用,應用的方式也層出不窮。學術界針對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在教育教學中,將傳統文化應用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及良好的人文素養。明確傳統文化與中學思政教學中的交叉點,將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作為新課的導入點,運用多媒體平臺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示,使中學生對傳統文化和課程內涵都有深刻的理解。[2]167同時,傳統文化在教育方式上的應用也值得深思。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灌輸的方式,但單一的灌輸系統知識使得學生對思政課產生厭煩的情緒,[3]傳統文化中的成語、古詩詞和傳統文學等內容,如:孔孟的倫理思想、老莊的辯證法思想、墨家的兼愛非攻主張等,對中學生來說,既陌生又熟悉,教育中插入這些傳統文化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課堂的參與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4]校園活動加入傳統文化的主題,注重知行合一,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更好地繼承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建設文化強國。[2]167
(二)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原則
一是主體性原則。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求我們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傳統文化的應用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輔助教師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服務于學生。[5]二是針對性原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深入研究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傳統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應用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結合思政教育的內容分析選取最適合的且有助于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傳統文化作為思政教育的理論素材。對于已經摒棄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舍棄的過程要對其進行理性的批判,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加以否定。[6]三是簡要性原則。由于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對冗長內容的理解力較弱,教師在選取傳統文化素材時,應該簡明扼要,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分析。[2]167
(三)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從普通理論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大到國家層面的民族復興,小至教育層面的傳道授業,它都離不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對于教育者展開教學工作始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為主要的教學內容。[7]9教育教學內容以古詩文詞句作為導入,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學中以《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是“仁”;以《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學生尊老愛幼;以《日知錄》中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前出塞》中的名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使學生形象地理解抓住主要矛盾的作用。[8]應用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間接提高了教師的修養,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對古代先賢的智慧進行反思并以之來改進教學方法,傳統文化中,孔子提倡“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說明了學習與啟發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問答法時可以適當加入追問或詰問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考,調動他們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導其自主學習。[9]110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矛盾具有普遍性,將傳統文化應用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勢必會出現對立統一的兩面,即:其應用的價值及應用中所體現的問題。學術界對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應用在實踐教學中所體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論述,總體來看,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具體應用中的困境
從家庭教育方面來看,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缺乏正確性與科學性,只是單純地運用傳統文化內容對某一現象做出解釋或說明,不能很好地滿足中學生心理活動的現實性要求。如沒有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來應用傳統文化將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從學校教育方面來說,雖然現在的中學教材中已經多次出現傳統文化的身影,但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仍然只關注考試涉及的重點知識,對傳統文化部分一筆帶過或置之不理,忽視傳統文化的重要性。[10]從社會教育的層面分析,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各國文化得以在我國大放異彩,同時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形成了一定沖擊。中學生群體中崇尚歐美文化的思潮開始出現,家庭、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忽視,使得學生變相理解為“傳統文化無用論”。一味否定傳統文化不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11]
(二)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教學方法的保守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形成的實現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徑。正確運用多種教育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具有重要意義。中學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參觀法、榜樣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以及教學評價法。[12]目前,以講授法作為主要的教育方法,課堂中以教師為主體,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內在的思想教育。同時,單一的教育方法趨于刻板,不能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優化組合,選擇最適合的教育方法,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3]但是并不能全盤否定講授法,相比其它的教育方法來說,講授法更簡單易操作,更方便教師控制以及掌握教學狀況,具有方便、直接的優點。[9]112傳統文化的應用,根據所選取的素材內容以及通過平等對話所掌握的中學生的思想實際,可以選擇更多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育方法,通過學生參與,做到知行合一,能夠更好地體現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14]
(三)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教育手段的傳統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將教育內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種形式與條件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手段、精神手段等。[15]現在所說的教育手段主要指的是物質手段,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所能利用的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的工具、媒體或設備。傳統的教學手段如:黑板、粉筆、教材、模型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PPT課件、投影儀、電視機、多媒體教學素材等。二者都各有其優缺點,憑借各自的優勢為教學活動添磚加瓦。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既有豐富多彩的特點,又有內涵深刻的特點,適合借助更為直觀的、生動的現代化手段讓教師去呈現,更有助于學生獲得更深刻的體驗和理解,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形象性、生動性,將中學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知識性與思想性直觀地展現出來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7]16
三、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傳統文化在應用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運用時有的問題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部分因素帶來的影響。從學術界的研究來看,值得重視的注意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引入傳統文化資源要注意精選
首先,引入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必須大膽吸收西方文明中優秀的東西,辯證地看待外來文化。時代在進步,西方文明中的“糟粕”部分也隨著時代的進步在發展,不要用前人的眼光去看待外來文化。[16]其次,選擇適合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實際年齡和思維發展階段)的素材,中學生處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大多數學生喜歡那些形象生動的內容作為教學素材,所以,我們在選擇時,所選取的內容要能一針見血地說明和揭示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且具有啟發性。這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內涵及其延伸內容,否則很難選擇合適的素材,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17]84
(二)引入傳統文化資源要注意適時
積極引入傳統文化進課堂有利有弊。首先,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傳統文化,是一種雙贏的舉措,既面向中學生傳播了傳統文化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改變了思想政治課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深化了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更便于學生記憶課程內容。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引入傳統文化,盲目地添加傳統文化進課堂,增加課堂內容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理解上的負擔,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我們要注意應用傳統文化的時機。適時應用,讓傳統文化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課程的重難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抓住教育的適當時機,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7]84
(三)引入傳統文化資源要注意適度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應用往往容易造成舍本逐末的現象,由于教師在備課環節關注的重點在如何將傳統文化與課堂教學相融合,重點的備課內容在教學實踐環節就會演變成重點的教學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應用并不等同于借助課堂教學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教材外的拓展內容,點到即止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也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17]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要能主動掌握課程的進度,需要在備課時對學生的心理及課堂會出現的問題有一定的預判,做出相應的心理預設。應用傳統文化可以在不影響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適度開展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活動課程,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18]
四、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研究的簡要評述及展望
關鍵詞:傳統文化;藝術設計;教育體系;改革
藝術設計作為人類的一種審美創造活動,與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緊密相連。但目前,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化傾向顯著,普遍存在重設計實踐,輕設計理論,傳統文化缺乏等問題。長此以往,藝術設計教育也將成為一潭死水,毫無新意與活力。因此,藝術設計教育的觀念變革迫在眉睫。藝術設計教育應扎根于傳統文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標,靈活創新,而不是生搬硬套所謂的“國際化”辦學模式。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還需結合當下國情,認清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發展歷程與重要性,方能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道路。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下的境遇
當前,我國在文化交流層面,西方的價值理念、教育模式廣受眾多國民的追捧、模仿,尤其在藝術設計領域。同時,又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的缺失,使得設計師難以從傳統文化中提煉出適宜于當下社會的理念進行創新。因此,設計師應當正確認識、尊重、挖掘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領域中的獨特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變傳統文化所處的劣勢境遇,實現西方的現代性與中國的傳統性之間互補共生的良性關系,為傳統文化的發展迎來新生機,新挑戰。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于藝術設計教育的價值
我們身處一個信息開源的世界,設計師的作品要想獨特且卓越,就必將具備深厚的文化修養。而中國的古典文學、哲學、美學,“匠人”精神等文化資源,其中所包含的意境美、語言美、形式美,都可以為藝術設計人員打下堅實的創造基礎[1],提供永續的創作源泉,進而將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民族特色,生活理念等滲透到藝術設計教育中,使其更具有傳統風貌??v觀中國當下的設計大師,如韓美林、靳埭強、呂敬人、陳幼堅等,其作品之所以能夠享譽天下,無一不是憑借著自身扎實的傳統文化底蘊。但反觀現今,傳統文化教育則出現了嚴重的斷層,難以延續,阻礙了藝術設計教育思想的發展。傳統文化,乃是當下藝術設計教育的“魂”之所在。
三、設計教學體系中構筑傳統文化的優勢
一位國外設計師曾說:“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其實在中國,自古中國就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教育體系,自古中國就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教育體系,只要賦予它們新的時代內容與形式?!币虼?,我們要細心剖析我們獨特而豐富的傳統文化語言,將其納入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2]。目前,我國諸多的藝術設計類院校已經逐步認識到傳統文化對于藝術設計的重要性,并已在將傳統文化轉化為現代形式語言方面進行研究。從近年來的畢業設計、競賽作品中已有體現齊魯文化、藏文化等地域特色的設計語言。學院的課程體系中也已經出現夯實傳統文化基礎的的理論課程,對傳統習俗、生活環境、民間裝飾等課題進行田野研究的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去認識并理解傳統文化,學會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創意點。從近年來的一些國內設計師所獲得的“重量級”獎項就可以看出,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創作與教育中的運用優勢已經凸顯。例如,中國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院長王澍所獲得的2012年的普利茲克獎,還有張永和,劉家琨等人,都已經憑借著其設計作品中深厚的傳統文化韻味,在國際上廣受好評。
四、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設計教育中的運用誤區
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教育與實踐中的重要性,從業者們都有所意識。但這并不等于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度理解。在我國的藝術設計圈內,對于傳統文化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運用,還存在下列幾大誤區。一,單純的將傳統文化元素簡單拼接。這將導致文化異化現象,歪曲誤解傳統文化的本質思想。從而造成文化糟粕沉渣泛起,創意文化品位低下,影響全民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二,單向的傳統思維方式,對現代的優秀設計理念進行隔離封閉。這將導致藝術設計的創意受到禁錮,阻礙藝術設計與教育的國際化進程,無法順應當今全球文化多元化互融的趨勢。
五、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教育改革之路
中國傳統文化既能夠滿足當下社會的諸多教育需求,又能夠彰顯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追求。然而,在目前單一的藝術教育模式中,如需充分展現出上述價值,還需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改革:
1、宏觀理念
在教育理念上,提倡“教以養學,學以為己”。在學生接觸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個人興趣,讓其沉浸在學習,考察,創作,再學習的道路上,反復揣摩,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教育體制才能“多元靈活、富有彈性”,滿足學生多方面的學習需求。
2、微觀過程
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應在根植于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征有選擇地進行“創造性轉化”。在教育方式上,追求“教學相長,和諧共贏”。例如,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新的知識以幾何積數的形式增長,當教師與學生共同挖掘傳統文化的新內涵的同時,難免會出現教師向學生學習的現象。所以,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教學并行的過程。同樣,對于學生來說,通過合作學習、互相啟發,也加深了自己獨到的理解。似乎可以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時代已經來臨了[3],這些新理念與新現象,藝術設計教育者們都需由衷的接受并消化。
六、結語
誠然,對于如何良好地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于藝術設計教育中,還需要做太多的努力。不僅需要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當下所處的境遇,還要把握新興文化現象與其深度融合,更需要全民的支持與傳播,創造出一個適合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設計教育良性發展的社會氛圍,讓這條道路走得更加順暢。
作者:孔帥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宇談設計藝術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美術大觀2010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商務英語;缺失;策略
一、高校商務英語教學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片面理解跨文化
英語作為目前世界范圍內的官方語言,受重視程度較高。因此,為了學好英文,開始強調對所學國家文化背景、語言表達的理解,但是卻忽視了本土文化的認知。文化實際上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但在當前的商務英語學習中,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存在錯誤理解跨文化的現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增加了歐美文化,歐美文學等課程,但是很少將中國傳統文化應用其中,這就違背了語言的雙向性和交流性的需求。尤其是對中國自己的翻譯而言,在日后談判中不能展現自己的文化底蘊,反而影響了談判的成功率。
(二)教師培訓較少
隨著教學理念的改變,在大學內進行語言類教學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國高校在發展中,注重專業的發展,注重專業的就業率等,但是忽視教師的培訓。導致在教育理念更新后,教師的思維并未隨之更新,高校組織的教師培訓也較少。商務英語教師秉承著學好英語必須強調語言文化背景的原則,但在教學中,與漢語文學作品,漢語文化的連接較難。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是不沖突的,是可以相互存在的,漢語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但是高校教育中對這一點的認知存在偏差,導致對教師教學方式的強調少,對教師中文底蘊較低,影響了商務英語的教學效果。
(三)錯誤理解語言教學目標
語言作為一種功能,不僅具有交流功能,還承載著文化的傳播的任務。在商務英語談判過程中,一味的追求對方的要求顯然不是最佳選擇。錯誤的理解語言就認為,語言的功能僅有交流,在教學中強調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這并沒有錯,但是對于教學而言,就忽視了語言其他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上,沒有將其放置在重要位置上,高中之前為應試教育,大部分學生的應用表達能力不強。大學階段,部分學校延續了高中階段的教學方式,部分學校雖然對其進行改革,但僅僅是片面的強調英語內容教學,很難將傳統的中國文化與英語教學結合。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對于商務英語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缺失,首先應改變理念,從根本上對學校教育體系進行改革。認識到傳統文化對于商務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也認識到語言的文化傳承作用。從而基于此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調整,注重培養商務英語教師的中文底蘊。在教學中能夠適當的穿插中國傳統文化,實現商務英語與漢語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國學文化底蘊。這一過程中,要以兩種文化的平等交流為原則,不能厚此薄彼。以交流目的為核心,正確對待語言、文化,實現交流溝通的目的,使雙方舒服。理念的轉變是商務談判專家最基本的技能,需要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培訓形成。
(二)注重新時期商務英語教師的培訓
對新時期商務英語教師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其不僅要注重英語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要注重傳統文化,在教學中傳達正確的商務英語理念,也能起到一定的漢語文化傳承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其喜歡上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尋求二者之間的相關性,使其在日后的商務談判中更好的傳達自己的理念,完成商務英語談判。學校組織進行英語教師的國學培訓,尤其是針對年輕英語教師,要給予其更多的培訓機會。教師的理念改變后,才能逐漸改變自己,提高國學認知能力,提高文學底蘊。對教師自身而言,要通過學習逐漸轉變自己的理念,認識導致自身的不足。
(三)教材改革和教學方式改革
現行的教材側重于英語國家文化的體現,包括了聽說讀寫和外國文化課程。在這一基礎上,應對教材進行調整,由教育部統一改革,增加國學文化內容,切實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文化結合,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材,增加學習欲望。減少以往課堂和課后單項選擇題,語法題目的時間,增加閱讀時間。翻譯課堂可以用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為材料,比如《紅樓夢》,將其中服飾、文化、飲食、詩詞等傳統文化作為基本材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讓促進文化的傳播,實現傳統文化教學的基本目標。教學方式上,可以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結合開放式教學,并且要求學生掌握語言以外的禮儀、技巧,使學生能夠在二種語言之間自如切換,實現高校商務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四)尋求中外結合的切入點,促進教學發展
高校商務英語教學要具有針對性,要多個方面了解西方語言和歷史文化背景,減少交流中的誤解和錯誤語言使用。與此同時,將由目的性的將其與中國文化對比,尋求二者之間的不同和聯系,在課堂上,不能將西方文化生搬硬套到中國文化中,而是要從思維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進行比對,翻譯以信達雅為原則,要求學生通過文化之間的差異和翻譯原則來進行翻譯。對商務英語而言,主要是談判為主要目的,在表達上不能完全依賴于某一個方式,而是要從雙方出發,在語言語氣上,可以盡量滿足對方的特點。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尋找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正確設置課堂教學,讓學生主動感受商務英語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不知不覺中形成傳統文化與英文教學的結合。在社會生活方面,我國為社會主義社會,多年的發展經歷不同,導致語言交流特點,語法都有所不同。對于商務英語大學階段的課程,要具有目的性,而在教學方式上則應主動求變,教師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討論文化特點,討論中國傳統文化在語言中的作用,最終很好的將中國文化應用于教學中。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而語文教育是實現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因此,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育中去,有著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過程中的滲透,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發展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
2.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減緩社會現代化對于傳統文化的沖擊,使得當代學生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
3.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出現,可以將其中良性的理念傳輸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制約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的因素
實現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之間的融合,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情況下,還需要克服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體來講,可以將其歸納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傳統文化社會氛圍不理想,全民傳統文化素養不高,難以為高中生傳統文化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
2.語文教師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高,不懂得如何實現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課程的融合,自身傳統文化素養不高,也難以有效的促進兩者的相互融合。
3.傳統文化教育方式單一,難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和改善,這也是造成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質量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育的實現途徑
如果上述提到的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育融合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勢必會給予高中語文教育質量的提高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從如下的角度入手:
1.將傳統文化納入到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中。針對于目前高中教師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現狀,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以便將傳統文化納入到高中語文教育體系中去:(1)結合高中語文教育的目的和高中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傳統文化進行梳理,總結和歸納出符合高中語文教育精神的傳統文化素材,在此基礎上將其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2)合理安排不同傳統文化的比重,將符合現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價值觀念的傳統文化精華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從古文化的層次去理解現階段的核心價值觀。(3)積極健全圖書館中關于傳統文化的書籍,為教師開展更好的傳統文化教學打下基礎,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環境。
2.積極開展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第二課堂。高中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開展,由此實現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合到語文課堂中去。具體來講,主要涉及到以下幾種形式:(1)舉辦某一傳統文化的主題活動,邀請語文教師和學生參與進去,以朗誦古詩詞的方式開展,使得更多的高中生參與進去,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2)在校園內部開展大型的傳統文化為話題的寫作比賽,邀請學生參與這樣的比賽,學生可以在參與這樣活動的過程中,強化交流和溝通,從而使得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不斷提升。(3)積極利用高中校園網,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在網絡環境上構建虛擬的傳統文化講壇,以便發揮傳統文化在營造健康校園網方面的作用。
3.注重營造良好的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環境。良好的高中傳統文化教育環境,不僅僅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參與,只有這樣全面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才能夠保證學生接受到的傳統文化教育是有意義的。具體來講,需要做好如下的工作:
(1)高中可以借助家長會,傳統文化活動實踐的方式,向家長宣傳高中語文教育和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使得其意識到家庭成員應該如何去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以形成合力。
(2)強化高中語文教師隊伍傳統文化的培訓,使得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不斷提升,以便更好的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這也是促進兩者相互融合的環境因素之一。
(3)高度重視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將傳統文化納入到校園文化內容中去,使得高中學生處于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環境中。
關鍵詞:對外漢語;傳統文化;漢語教學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外語交際能力與社會文化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并且受后者的制約。①文化背景不同,人們考慮問題的視角和基本理念就都存在著差異。傳統的對外漢語教學只注重傳授外國學生漢語言知識,對于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較為重視,但是對其漢語交際能力有所忽視。但是我們也逐漸認識到,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其漢語交際能力,使其了解中國和中國傳統文化,從而加強國際交流。
一、我國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發展的概況
1978年3月,北京地區的語言學家們以學術的敏感及時發出呼吁:“要把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設立相應的專業,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培養專門的人才?!雹诘窃谀菚r,這個學科、專業叫什么,并沒有對它進行正式的命名。直到1982年,中國才正式確立“對外漢語教學”這一學科名稱。1998年,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性質最終被認定,它正式作為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列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二級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據有關部門統計,1998年,全年來華留學生總數達43萬余人,2000年,增至52萬余名,最近幾年,人數又有了大幅度的增長。與此同時,對外漢語教學也逐步成熟,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這一巨大變化是幾代人經過多方面長期而刻苦的努力才得來的。③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影響
中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是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延綿不斷的文化傳統的國家。④那么,這樣的優秀的,具有傳承意義的中國傳統文化,自然是十分珍貴的,它是有著代表意義的,是能夠代表我們國家精神和品格的優良文化。
文化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涉及文化,文化影響著我們的交際方式,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深植于國人的靈魂深處。舉個例子,中國人初次見面,一般會互相詢問姓名,工作等自然情況,表示關切和禮貌,但是西方人的自我意識比較強,與別人初次見面時都會主動介紹自己,如果不這樣反而會被認為是端架子或者是不自信。⑤所以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時,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考慮問題時,無論在視角上,還是在基本理念上都存在著差異,甚至是巨大的差異。外國人學習漢語有共同特點和規律,同時,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留學生,由于母語不同,歷史、文化、教育背景、民族性格等不同,還存在著各自的特點和規律。⑥所以,外國學生在使用漢語交際的時候,必定會受到文化背景差異的影響,教師一定要重視傳統文化對于教學工作的影響,這樣才能得心應手的進行教學,才能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理解。
三、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的作用
在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教師們理所應當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教師,一味的專注于向外國學生傳授語法知識,忽視其交際能力,教學工作當然會受到阻礙。但是,如果教師注重傳統文化對于對外漢語教學的融入,那么教學的進程就會容易許多了。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⑦
學習需要興趣的支持,沒有興趣去支持,學習只會變得枯燥,許多的中國學生在學習中文的時候尚且覺得枯燥,何況是外國學生呢?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將一些傳統文化的背景介紹給外國學生,培養他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那么,他們一定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起漢語言來也會更容易一些。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多講一些歷史故事,講一些傳統節日的來歷、典故,重在培養興趣,在趣味的氛圍中去教學。
同時,向學生多多介紹傳統文化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不至產生偏誤。舉個例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人常稱自己為“龍的傳人”,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龍是兇殘、恐怖的怪物?!褒堅谖鞣轿幕幸彩浅R姷模欢?,與中華文化大相徑庭的是,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龍視為邪惡勢力的象征”⑧所以,面對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留學生,老師如果興致盎然的向學生講解“望子成龍”,留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應該會感到驚訝,不解。難道中國的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壞人?但是如果向他們提前講解“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歷史,那么,學生就會了解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了解到這個成語中包含著的父母對于子女的殷殷期盼。這樣反而會為學生的學習增添一些樂趣和色彩。
總而言之,面對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中國要想與世界更好的溝通與交流,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是要更加努力發展的,要讓更多的人對中國的文化感興趣,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尊重起來。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們更要擔當起重任,把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融入到對外漢語教學中去,讓學生對學習漢語言產生濃厚的興趣。當然,這也要求教師的個人水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既能透徹的理解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涵,又能將其融入到實際教學中。有了優秀的教師,有了高效的教學方法,加上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一定會越來越走上新的高度。
注解
①王治理著《傳統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三頁。
②引自王奎京。“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性質論探。見:中國對外漢語教學會編,北京地區語言學科規劃座談會簡況。中國語文,1978(1)
③黃錦章,劉焱主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0導言部分。
④龔紅月主編《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3導言部分
⑤例子引用自王治理著《傳統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
⑥王順洪著《日本人漢語學習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前言,第九頁
⑦百度百科“學習興趣”
⑧《龍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揚州晚報》2006年12月5日B2版
參考文獻
[1]龔紅月《智圓行方的世界: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3
[2]黃錦章,劉焱主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