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6 08:32: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后勤服務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后勤服務管理;大學文化;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通常而言,高校后勤指的是為師生生活以及高校管理、科研、教學提供服務和保障的機構、人員和活動的總稱。近年來,高校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經歷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但其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高校后勤服展芾硤逯坡浜
高校后勤服務管理所涉及領域眾多,涵蓋餐飲服務、師生宿舍、水電、物業、工程、公房以及安全保衛等方面。由此可見,高校后勤服務管理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要想確保其正常有效運行,就必須對所有環節進行有效控制,這主要依賴于各部門和機構間的合作與配合[1]。后勤服務管理體制落后是當前制約各部門和機構有效合作與配合最主要的因素,機構設置缺乏科學合理性,職責劃分比較模糊,致使部門職責中存在同一項工作多人管理現象的出現。
2.后勤服務管理理念滯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務管理理念滯后,將工作重點放在市場化與社會化等制度層面,而對應該肩負傳承大學文化的責任認識不足。大學文化只有滲透于高校中的每個角落,才能發揮出其最大的價值[2]。顯然,目前大多數高校后勤服務管理理念需要進一步創新,將服務管理工作與秉承大學精神、傳承大學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而推動大學文化的傳承和大學文化作用的有效發揮。
3.后勤服務管理隊伍綜合素質不高
高校后勤服務管理工作通常比較煩瑣,因此,日常事務的處理往往需要消耗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相應地,使得工作人員在學習上面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就減少了,從而導致很多工作人員對專業技術的研究不足,對后勤社會化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對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掌握不全面,而主要依靠自己的經驗來開展工作。
二、改善高校后勤服務管理的措施
1.完善高校后勤服務管理體系
高校構建一套完善的后勤服務管理體系,明確部門職責是實現后勤服務管理,保證大學文化傳承的第一步。比如,在餐飲服務管理工作中,將每一項責任落實到具體某個工作人員的身上。如衛生人員專門負責食堂的環境衛生和食品衛生,采購人員專門負責原材料的采購及質量;而負責人主抓賬目記錄和材料成本控制,等等。如此一來,既可避免職責重疊,即一項工作多人管理的問題,又不會出現問題時相互推脫責任的現象。
2.樹立服務的師生價值觀
價值觀的樹立和塑造是大學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高校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為高校師生的生活和教學科研提供保障和服務,因此,樹立服務師生的價值觀是改善高校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高校后勤服務管理應該以傳承大學文化為己任,以服務師生為核心,轉變管理思維,樹立起服務師生的價值觀,同時以傳承大學文化和服務師生為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核心。
3.提高后勤服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針對后勤工作人員的思想文化,高校應該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教育工作,以提高后勤人員的責任心,鼓勵后勤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輔助教學活動中。比如,后勤人員在保證好師生就餐衛生的情況下,可以主動地對教室衛生和教學設備進行檢查,以幫助師生擁有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后勤維修人員要及時將師生所反映的問題加以解決,為師生的生活和教研活動提供保障。
三、結語
高校后勤服務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大學文化視野下,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推動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和完善。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各高校完善高校后勤服務管理體系,樹立服務全校師生的價值觀,提高后勤服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最終實現后勤服務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現階段我國高校后勤服務工作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1高校后勤餐飲服務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國高校餐飲后勤服務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管理觀念保持、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服務意識、飯餐質量不合理、餐飲服務機制不完善等。許多高校后勤餐飲制作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手工制作水平,不使用便捷設備,技術含量低下,大多都是依賴廚師過去的經驗,直接導致高校后勤餐飲服務運營流程不合理、工作質量和生產力水平低下、缺乏規范性、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由于高校后勤餐飲的公益性和投資成本的逐利性二者存在矛盾,加上高校后勤餐飲服務管理不到位,使得許多高校投資方為了擴大收益,不擇手段的追求經濟效益,使用不合理的食品濫竽充數,這給高校后勤餐飲食品質量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與此同時,高校后勤餐飲服務忽視食品的衛生營養、食物類型單一、衛生清潔差、設備老化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我國高校后勤餐飲食品質量差,不利于高校后勤餐飲工作的發展。
12高校后勤餐飲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薄弱,效率低下
由于高校后勤餐飲工作盈利小,許多學校都對高校食堂進行了外包,導致高校后勤餐飲聘用的餐飲人員缺乏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服務意識薄弱、缺乏正確的衛生常識,有些餐飲服務人員文化水平低下、很少有機會進行精益化管理培訓,甚至存在態度惡劣等現象,引起廣大師生的不滿。這些因素直接制約了我國后勤餐飲服務的競爭力,給我國高校后勤服務帶來了不良影響。
2精益化管理應用到高校后勤服務工作中的現實意義
現階段,“精益化管理”又被稱為“精細化管理”或者“改變世界的機器”,它最初來源于日本汽車生產的管理模式,后來在人們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更新演變成為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所謂精益化管理模式是指一種科學的集約化、規范化、規?;纳a模式?!熬鳖櫭剂x就是精益求精,只投入生產所必要的生產要素,沒有多余的浪費,保證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生產出符合市場標準的合格產品;“益”是指利益,即所有的社會企業活動,都要有一定的收益。有相關資料對“精益化管理”做了詳細明確的闡述:“精益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為適應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生產方式,建立目標細分、標準細分、任務細分、流程細分,實施精確計劃、精確決策、精確控制、精確考核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是管理者用來調整產品、服務和運營過程的技術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精、準、細、嚴;本質是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突破口是提升員工的執行力;管理目標是降低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以及產品和服務質量,打造品牌競爭力?!笨梢姡瑢⒕婊芾砟J脚c我國高校后勤餐飲服務相結合,不僅能使高校食堂運行經營成本降到最低、消除無效的浪費和勞動,還可以建立健全高校餐飲管理體制,提高高校餐飲的食品安全質量,增強高校后勤餐飲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高校后勤餐飲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推動我國高校餐飲事業的發展。
3運用精益化管理提高高校后勤餐飲服務工作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高校后勤餐飲服務制度,增強食品安全性
針對我國高校后勤餐飲服務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現狀,各大高校應該轉變過去落后的管理理念,將精益化管理與后勤餐飲服務相結合,逐步完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餐飲行業可以借鑒我國上海世博會“中心廚房”的經驗,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學生的需求,開辦多種多樣的小吃窗口,如:西部、南方風味、西餐、小炒、西點、快餐、大眾菜肴等,與此同時還要嚴格按照標準化、精細化的要求進行食品制作,確保食品在質量上和口味上都能使師生滿意。其次,學校還要與時俱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結合精益化管理手段,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測管理政策,對高校食堂飯菜進行嚴格的監察,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并解決師生的反饋意見和要求。最后,國家還要建立相關這能部門對高校食堂進行有效的安全衛生監督,相關部門可以不定期的去高校食堂進行抽樣檢測、明察暗訪,做到有效的監管,從根本上消除高校餐飲行業的食品安全隱患,維護廣大師生的自身利益。
32提高高校后勤餐飲服務人員素質,培養新型服務人才
高校后勤餐飲服務人員是整個學校餐飲服務工作的保障,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高校餐飲事業發展的快慢??梢?,高校餐飲服務人員在高校餐飲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首先,學校應該更新轉變服務人員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態度,提高餐飲服務人員對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同時還要對餐飲服務人員進行多方面的培訓,加強對其工作技能的訓練,讓餐飲工作人員正確理解食品安全質量標準,注意食品安全衛生,加強餐飲服務工作人員的精細化管理理念,進一步提高餐飲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競爭意識和協作能力,為高校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新型餐飲服務人員。其次,各大高校還要對餐飲服務人員進行合理的彈性安排,在高峰時段和非高峰時段進行合理的人員安排、進行人員流動,從而減少師生在高峰期就餐排隊等待的時間,確保廣大師生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服務,避免出現“忙閑不均”的情況。最后,學校同時還可以及時對餐飲服務工作人員的數量進行必要的增減、調整,避免人員閑置而帶來的不必要的浪費,提高餐飲服務質量和廣大師生的滿意程度,將精細化管理與后勤餐飲服務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我國餐飲事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6A-0218-01
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從提升高校后勤服務質量的內涵來講[1],就是要實現高校后勤社會化,通過打破高校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將高校后勤置身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化分工格局之中,按高校后勤應有的功能,重構政府、社會、學校三者之間的關系,并且處理好上述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排除主要障礙,按照現代企業規律將高校后勤產業組建成為既便于學??刂朴志哂邢鄬Κ毩⒌钠髽I實體,建立適應高校發展需要的新型服務、產業、經營、融資和勞資管理的運營機制。
一、加強高校后勤財務管理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后勤經濟活動也在不斷擴大?,F代化的會計核算、會計電算化手段正被越來越多的高校后勤所采用,貸款機制的引入加劇了高校后勤的財務風險。筆者認為,高校后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內部控制管理工作。
(一)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后勤財務核算質量
高校后勤內部控制制度是指后勤組織為保證其經營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與完整性,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措施。[2]
(二)運用會計電算化,加強高校后勤內部控制
高校后勤下屬單位很多,數據繁雜,運用會計電算化能將財會人員從繁雜的數據計算和復核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財務監督控制上去。同時,后勤行業跨度大,分布較散,運用網絡化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內部財務管理,預防各種違法行為的發生。因此電算化系統管理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一環。
(三)明確學校后勤社會化的財務責任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最終目標就是使后勤脫離學校走向社會,不再承擔學校后勤服務的功能[3]。在后勤部門與學校規范分離,成立后勤經濟實體;在機制上,把撥款使用制過度為服務收費制,使后勤經濟實體按照企業方式運作,通過服務、勞務收費養活自己。
(四)建立財務通報制度
在校級財務部門與后勤經濟實體之間建立財務通報制度,以進一步加強彼此間的聯系。對于校級財務部門來說,[4]通報制度可以及時向后勤經濟實體傳達上級職能部門的財稅政策以及關于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政策,傳達學校的有關決策和師生對后勤實體經營狀況的反饋信息等。
二、構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
結合高校的需求,也從高校后勤服務實體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筆者認為,今后高校后勤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思路應該是立足于具體高校實際,構建以服務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這也是高校后勤系統深化改革并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正確選擇。構建以服務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可以圍繞以下四個方面來展開。
(一)搞好服務,辦師生員工滿意后勤
在日常工作中,后勤系統時刻都要注意加強管理,強化職工的服務意識,堅持以優質的服務來提高所在高校廣大師生對后勤工作的滿意度。
(二)加強保障,助高??焖侔l展
一流的后勤保障系統是建設一流大學的基礎,如果高校沒有一流的后勤保障就不可能建設一流的校園,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學、科研水平,也就談不上建設一流的大學。
(三)注重公益性,兼顧經濟性
學校后勤服務產品的消費對象是學生和教師,這點決定了后勤保障服務的公益性特點。同時,作為以學校為特定服務對象的后勤服務實體,從其經濟組織的屬性看,它必然要遵循經濟運行規律,追求相應的經濟效益。但是,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生沖突時,應自覺服從社會效益。
三、堅持后勤改革為教育教學服務
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根本宗旨是服務教育教學??傮w來講,高校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好食堂服務管理,提高飯菜質量
學生食堂與廣大師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校應高度重視食堂的管理,通過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方式,實行完全企業化的管理,以減輕后勤部門的壓力。主要可以通過后勤社會化改革,引進企業經營,通過微利承包、部分全額承包、全額承包等過程循序漸進做好食堂管理。實踐證明,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方面節約水電消耗,提高飯菜質量,同時還改進了服務態度,實現了學校、食堂、師生三方面共贏的局面。
(二)做好校園物業管理,提高校園形象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仍然采用聘請校工的形式來進行管理,這一方面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學校的行政成本。因此,通過后勤社會化的模式,引進物業公司進行管理,通過外包的形式進行物業管理是可取的管理途徑。
(三)做好教學設備的采購,提高硬件設施
做好教學設備的采購工作仍然需要通過后勤社會化的模式來進行,教學設備與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以及自身教學硬件設備的配置有著直接的聯系,高校應該在學年初編制好本學年應采購的設備目錄,對設備的規格、型號等作出明確的要求,再交由后勤部門通過招投標形式來完成采購工作。
四、結語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要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沒有成功的經驗可借鑒,也并非短時間能做到,需要不斷的摸索著前進。但總體說來,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高校后勤管理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 只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地探索,高校的后勤服務質量一定會更好。
參考文獻:
[1]劉海戰.對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再認識[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3):152-153.
[2]鄧易元.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風險分析和抗風險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5):124.
1 高校后勤管理原則分析
高校后勤管理的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人為本原則。高校后勤管理的關鍵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其要求高校塑造管理理念和后勤文化時,創造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幫助人的機制和氛圍,鼓勵后勤人員自覺主動做好本職工作,高度注重人才資源的開發,做到合理使用人才、努力培養人才、善于發現人才,繼而形成強大的人才凝聚力。二是效益性原則。該原則指的是高校管理工作應該以正確的目標和思想為指導,對財力、物力、人力等資源進行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發揮出有限資源的作用,實現培養目標的高質量與高效率。高校后勤管理中遵循效益性原則時,必須要對時間、物、財、人等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和綜合運用,為科研與教學提供周到優質的服務,積極調動師生工作和學習的主動性。三是目的性原則。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科研和教學,而為師生生活、科研、教學服務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宗旨,這就需要高校緊密圍繞這一宗旨進行管理工作,樹立全心全意為科研和教學服務的思想,明確教學規律中后勤工作的目的,從而更好地開展服務工作[2]。四是全局性原則。高校實施后勤管理工作時,必須要以工作特點、基本任務、發展目標為依據,科學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系。而全局性原則要求后勤管理人員從高校全局角度出發,對后勤管理對象進行把握,根據師生生活、科研、教學等方面的需求綜合考慮問題,將其作為后勤管理工作的起始點,而不能局限于孤立分析管理對象各個要素。同時后勤人員必須要胸懷大局,高瞻遠矚,明確高校管理與后勤管理之間的關系,保證后勤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2 社會化改革下的高校后勤檔案管理路徑
2.1 加強制度建設
在社會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實施后勤檔案管理工作時,應該形成完整系統的管理制度,使各個環節有據可依、有章可循,進而確保檔案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以免檔案交接過程中出現缺失和遺漏等問題。對于高校后勤隊伍而言,其流動性相對較大,在實際工作中會影響檔案的如實記錄,時常出現前任后勤人員離開工作崗位時沒有完成任內檔案填寫等工作,而接任后勤人員不予填寫或隨意填寫檔案,不利于提高檔案的完整性和真實性[3]。因此高校在加強后勤檔案管理工作時,必須要做好相關的制度建設工作,在制度中具體落實所有工作,嚴格依照制度要求實時檔案的收集、形成、歸檔、交接等一系列工作,使檔案管理工作在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中順利實施。
2.2 做好培訓工作
對于檔案管理工作而言,其不只是包括保管,也涉及完善、整理、搜集等一系列工作,這就對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必須要高度重視檔案管理人員的再培訓,定期組織職業再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通常后勤部門是保證高校正常運轉的基本單位,涵蓋十分廣泛的內容,如教學硬件設施、汽車、維修、水電、餐飲、物資配送、基建等,導致后勤檔案管理工作相對復雜,要求檔案管理人員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例如:檔案管理人員管理基建檔案時,由于基建檔案與物資配送、硬件設施、水?等其他工作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人員應該具備基本的建筑常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科學利用所管理的檔案來更好地支持后勤服務工作。另外,高??梢杂薪M織性與計劃性開展相關的進修與培訓活動,加大在職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力度,使其業務水平和信息處理能力有所提高,知識結構得以更新,能夠準確辨別檔案信息的有效性和無效性,增強主動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的意識,以此滿足社會化改革的發展要求。
2.3 加大宣傳力度
檔案真實記錄和總結了高校的發展歷程,其中涉及社會實踐、技術研發、學術研究等諸多方面的記錄,集中著社會發展的知識沉淀。但是在以往的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部分檔案管理人員缺乏較強的管理意識,不能全面了解《檔案法》,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威脅到檔案資料的安全[4]。隨著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檔案工作變得更加完善和開放,檔案管理工作必須要向全社會和高校負責,這就需要高校檔案管理人員積極增強自身的認知程度,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同時高校在日常后勤管理工作中,應該向教職工普及《檔案法》,加大檔案管理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鼓勵后勤檔案管理人員做到懂法知法,更好地完善檔案管理工作。
2.4 增強管理意識,優化管理方式
高校要想順利實施后勤檔案管理工作,必須要增強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與服務意識,尤其是工作意識與責任認知意識,使其充分意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明確自身的職責,提高主動管理服務的意識。當然高校也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手段來縮短檔案信息的查閱時間,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從而推動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5]。另外,高校后勤檔案管理工作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對服務管理進行完善,適當創新管理思路,選擇不同的方式管理檔案,如借助計算機技術來創新服務、強化工作人員的服務思路、提高人員對管理的認知、選用先進的管理方式等。同時高??梢苑e極借鑒國外的管理方式,創設良好的檔案管理氛圍,完善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服務管理制度,推動檔案管理工作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后勤服務;監督考核;服務水平;質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46
[中圖分類號]G6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02
隨著高校后勤改革以來,高校后勤建立了因地、因校的甲乙方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后勤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四川大學也是在后勤改革中采取了后勤管理處作為甲方、后勤集團作為乙方的一種甲乙方管理模式。2016年,四川大學開始全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推動“提升一流研究型大學治理能力和建設能力”,加快建設一流研究型綜合大學的步伐。后勤服務是學校教學、科研和行政各項工作及廣大教職工及學生生活的重要保障,其服務水平和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校各項工作能否正常運行,后勤服務管理作為高校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需要切實提高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需要加強后勤服務質量的監督與考核力度,從而進一步提升后勤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1 學校后勤服務現狀
四川大學的后勤服務主要包括四川大學望江、華西和江安校區校園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服務、綠化管理服務、物業管理服務、宿舍管理服務、水電氣管理服務、飲食服務和醫療服務等。隨著學校近年來不斷加大對后勤服務的各項投入,后勤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后勤集團內部也加強了各項后勤服務的管理力度,后勤服務水平和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投訴也相對減少,但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學?,F有的后勤服務水平和質量與一流大學的建設標準還有較大差距,從校內師生對學校后勤服務質量的評價結果看,我校后勤服務質量要滿足廣大教職工及學生的切實后勤保障和服務需求還有一定距離。一方面,后勤集團作為提供后勤服務的主體,應加強內部監督考核,另一方面后勤管理處作為甲方,應強化后勤管理的甲方監管職能,加強對后勤服務質量的監督與考核力度,從而不斷提高學校后勤服務水平和質量,促使高校逐步向世界一流大學靠攏,并切實滿足師生需求。
2 加強后勤服務質量監督與考核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機制
(1)乙方后勤集團要加強內部監督,主動提供各項后勤服務工作完成情況的信息及改進措施,并積極發揮所設監督部的作用,對負責完成各項服務的具體中心和部門實施內部監督考核,進行自查、自糾。
(2)甲方后勤管理處要加大外部監督,設后勤服務質量監督崗,專職負責后勤服務質量監督考核的相關工作,同時學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學生工作部、校團委(學生會)、國有資產管理處和后勤管理處等部門要聯合組成“后勤服務質量監督小組”,定期和不定期對后勤各中心和部門服務情況進行實地檢查、實地監督考核并采集信息。后勤管理處或監督小組要以書面形式,將日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反饋后勤集團,督促限期整改,定期復查,并對監督考核、整改及處罰等情況如實記錄,納入監督考核檔案;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后勤服務情況抽樣調查,如可以創新監督方式,在網絡上面向全校師生進行后勤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出整改意見,抽樣調查結果可納入后勤本年度考核。
(3)后勤服務對象――廣大師生,也要對后勤服務質量進行廣泛監督,可通過書記和校長信箱、藍色星空、校長接待日、來信來電和其他形式進行投訴與信息反饋;還可以在學校成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后勤服務質量監督組織,對后勤服務質量進行日常監督,就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事項向后勤管理處進行反饋和提出建議,并定期組織學生對后勤各項服務質量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
通過以上三個層次建立起三級后勤服務質量監督考核實施體系,有利于提高監督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另外,還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拓寬監督渠道,并以此為載體,建立起聯合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座談會和投訴處理常規工作相結合的全方位監督機制。這樣不僅擴大了后勤服務質量監督渠道,還有利于準確聚焦解決師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監督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2.2 改革后勤服兆式鷦に閭逯蘋制,簽訂后勤服務協議
(1)改革后勤服務項目資金預算體制機制,由原來的學校直接向后勤集團劃撥經費的方式轉變為以核定后的服務單價、服務面積和服務標準購買服務,這樣可以使預算更加符合后勤服務實際,同時合理確定后勤集團需要交給學校的費用,并根據實際情況設立食堂物價平抑基金等,在達到監督與考核目的的同時,切實保障后勤正常運行。
(2)后勤管理處作為甲方代表學校與乙方后勤集團簽訂后勤服務協議,委托乙方承擔校園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服務、綠化管理服務、物業管理服務、宿舍管理服務和水電氣管理服務等主要后勤服務項目,協議應包括各個服務項目的總體范圍、服務內容及標準等內容,這樣有利于依據協議進行后勤服務質量監督與考核。
2.3 建立遵循后勤服務工作規律的監督考核制度體系
根據后勤服務項目的不同分工,制定分類別的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對具體監督考核辦法進行遵循工作規律的細化,以適應不同的后勤服務項目實際情況,比如宿舍管理、食堂飲食服務、校園環衛、綠化和大樓物業服務、校醫院醫療服務和水電氣管理等服務項目各有不同,其具體監督考核內容和要求也應有所不同。分類別的監督考核辦法需要根據其工作性質、工作任務的不同,確定具體的考核內容和服務標準,并制定相應的考核實施細則,實行全面監督和有效考核,堅持重點突出、多方參與、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公開民主和獎勵處罰并重的原則,建立健全后勤服務量化考核與目標管理績效評價機制,并結合四川大學的實際情況,對不同后勤服務項目的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考核。
后勤管理處已根據后勤集團下屬中心的后勤服務的不同分工和工作規律制定了《四川大學后勤經營性商鋪監管辦法(試行)》《四川大學學生食堂飲食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試行)》《四川大學后勤服務項目管理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試行)》(包括四川大學后勤學生宿舍管理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四川大學后勤水電氣管理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和四川大學后勤校園環衛、綠化、大樓物業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和《四川大學校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試行)》。這些監督考核辦法給后勤服務質量的監督考核提供了確切的依據,有利于推動后勤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同時后勤服務的各個項目都需要制定相應的監督考核辦法,全面覆蓋,形成遵循后勤服務工作規律的監督考核制度體系,確保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的正常、有序運行。
3 結 語
通過文中的措施加強后勤服務質量的監督與考核,有助于對后勤服務各項工作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在乙方后勤集團內部監督之外加強外部監督,進行多層級、全方位的監督,有利于獲取全面的、真實的信息,并根據科學、合理的資金預算、后勤服務協議和質量監督考核辦法進行監督考核,發現問題與不足,總結經驗,并以此為依據為后勤服務工作的改進與服務質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建議,建立有效反饋機制,監督考核與獎勵處罰相結合,督促乙方后勤集團有效預防與制止服務質量下降等行為,不斷提高后勤服務水平和質量,以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優質的后勤保障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1]彭學慧,林知,譚杜守,等.構建高校后勤服務質量監督評價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導刊,2012(16).
[2]盧燕,馮梅.高校后勤服務質量監督體系探索――以重慶大學虎溪校區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4(1).
關鍵詞:企業文化;高校;后勤
1 高校后勤企業文化的含義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高校后勤企業文化是高校后勤員工在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在為教學、科研、師生服務和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為目標的指導下,通過服務實踐和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個性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成。它既合理兼顧和保持校園文化的氛圍、管理規范、傳播、和育人功能,還要追求實體企業文化的人文觀念、市場觀念、服務觀念、團隊協作觀念。
通俗的講,就是后勤企業的員工都必須明白如何行動才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而且都自發地這樣做,對自己生活工作的企業有一種眷戀感和依附感,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形成一種為企業工作,同時企業會為每位員工帶來幸福感的思維,員工會在潛意識里會產生以規章制度、道德公允的準繩來約束自己。
2 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造成的后勤企業經營動力不足,與高校其他行政部門沒有實質性區別,員工等更要思想根深蒂固。長期以來,后勤實體作為學校的保障部門,根據總體規劃,按指示辦事,缺乏創新,還是以“事業單位”的思維操作運行。
高校后勤企業實施企業文化的建設使得企業更加協調、穩定,將對后勤改革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高校后勤企業在后勤社會化改革中要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有必要建設起具有高校后勤特色的且適合教職工和企業員工的企業文化。
高校后勤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服務中必須有文化因素作為思想支柱,為高校后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高校后勤企業只有即時掌握自身所處市場環境,研究特定的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才不至處于被動地位。
高校后勤企業要時刻明確對其服務對象的責任和義務,以承擔教職工和學生后勤工作為首要任務兼顧良性盈利,需要有正確的企業文化輔佐企業向前發展。
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轉變全體員工的觀念,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言行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他們就會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為。
企業文化既是企業管理組織結構和體系,也是造成這種結構和體系的觀念,也是規章制度所顯示的管理思想。企業文化既是凝結在產品服務中的質量意識,也是人際關系的處理辦法和所體現的處世哲學。
3 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則
3.1 高校后勤企業文化應以人為載體、強化以人為中心
這由于人是文化生成與繼承傳播的第一要素而決定的。這里的人不僅僅是指企業家、管理者,也體現于企業的全體員工。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側重于對人的充分關心、尊重、理解和信任。這樣才能形成一致的奮斗目標,使人凝結成一個具有戰斗力的整體。
3.2 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要注重表里如一,不搞形式主義
文化要通過企業員工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出來,這就容易導致表里不一致的現象產生。建設企業文化必須首先從職工的思想觀念入手,使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與企業同呼吸、共成長。要通過對員工進行目標教育,使他們把個人目標同企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自覺參與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
3.3 個異性是高校后勤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要注重個異性
文化本來就是在企業本身組織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沖突的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企業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顧客所公認,才能獨樹一幟,才有競爭的優勢。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類型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3.4 高校后勤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企業文化是一個微觀經濟組織文化,具有經濟性
所謂經濟性,是指組織經營活動過程中獲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及其他成果時所耗費的資源最少。經濟性主要關注的是資源投入和使用過程中成本節約的水平和程度及資源使用的合理性,最終目的都不會離開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和謀求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實際是一個企業戰略問題,也被稱為文化戰略。
4 建設高校后勤企業文化的途徑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經營管理戰略中的一項長期、艱巨、細致的系統工程,應把企業文化建設置于生產經營的首要位置。
4.1 領導者、管理層及員工共同參與
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領導者的表率的重要性有如一支隊伍的旗幟,起到決定性作用。企業的目標、精神和企業的經營理念等都需讓員工知道、理解、接受并轉化為他們的自覺行為,建立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凝聚員工感情,共同建設高校后勤企業特色文化。
4.2 確立目標并做好宣傳工作
企業的戰略目標影響企業文化的形成的方向,要讓員工的使命感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緊密聯系起來,企業員工才會自覺地為實現這種目標而團結奮斗。每個高校都有其意義深遠的校訓,企業也可以制定能表達文化核心內涵的口號、廣告詞等,在直觀上有利于在企業中形成積極向上、勤奮敬業的良好風氣,有利于培養員工對企業、對顧客、對社會的責任感。
4.3 轉變傳統高校后勤服務的觀念
服務水準起點高,后勤的社會化改革就是要引進社會企業的經營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方式方法來轉變傳統高校后勤服務的觀念,提高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程度,增強為教育事業服務的能力。加強后勤“硬件”建設,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經濟的協調發展,通過企業全方位對環境和配套服務和設施等的優化,建立寬松和諧的文化氛圍,利用企業文化的感染作用,硬件設施的改善帶來的優質的服務將贏得師生的信任和支持。高效、優質的服務對后勤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后勤服務管理、后勤服務方法改進、提高后勤服務質量,探索與發展全新的后勤服務形式,是提高高校后勤企業服務品質,保證和提高后勤企業服務質量的唯一出路。
4.4 積極開展后勤企業文化創新
任何企業都會倡導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導的價值理念成為員工的價值理念,從而使自己所信奉的價值理念成為指導企業及其員工的靈魂。企業文化創新是指為了使企業的發展與環境相匹配,根據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形成體現企業共同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并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活動過程。企業不僅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也是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創新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中。
4.5 實現服務理念方式的創新
高校的后勤服務企業的特性決定了企業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服務的最終目標,本質是為學校師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解決后顧之憂。創新求變需要時間的磨礪,它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要積極創建立體、靈活的經營服務理念、管理制度、發展戰略,高校后勤企業要以求實創新的態度去適應日益表現出的管理人性化、運行靈活化、文化多元化的校園總體環境。
總之,實施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工程的建設,即對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和后勤企業健康發展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又可將其視為一項需要與現代先進企業文化結合而不斷研究的課題。 轉貼于
參考文獻
[1]馮鳳麟.高校后勤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J].現代企業,2005,(5).
[2]劉清華.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理念培育[J].學習月刊,2006,(6).
[3]楊以勤.論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6,(3).
[4]相井成.論如何發揮經營在高校后勤企業文化中的核心作用[J].高校后勤研究,2007,(5).
關鍵詞:德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模式;啟示
德國高校后勤服務管理中心,Deutsehes Studentenwerk(簡稱DSW)的前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2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成立的,它是在緩解大學生生活困難為宗旨,在艱難的經濟環境下,經過近80年的變化和發展,已經成為獨立于大學的教學功能之外,為在校大學生專門提供完善的福利服務、社會和文化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它的運營和管理,也兼有現代的某些經濟企業。在德國有65個DSW,照顧約1.8萬大學生,相當于一個中型甚至大型經濟企業。
德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模式及其特點
1.理論基礎和現實背景
“教與學的自由”、“研究與教學的統一”是19世紀德國教育家洪堡提出的原則。從那時起,在大學,科學研究與學術自由成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趨勢。大學教師(教授)開始從事自己的研究領域,專注于學術研究,對于學生管理工作分身乏術,甚至無暇顧及。在客觀上,為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從學術事務中分離出來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2.管理特點和模式
(1)管理特點
獨立性:根據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有關法律的規定大學生服務中心為獨立的事業單位法人,在管理體制、人事安排、經營活動、經費渠道等方面都獨立于各高校。
壟斷性:大學生服務中心均設立在有大學的城市,一般一個城市只設立一個。目前全德有236所高校,而大學生服務中心只有65個。
服務性:大學生服務中心內部運行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但不以營利為目的,完全是為大學生生活服務的,缺口部分都由政府給予補貼。
(2)管理模式
一座城一個中心。關于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大學生服務中心——德國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獨立機構,中心的使命:為學生提供餐飲和住宿等服務,為學生的孩子提供幼兒園,管理國家資助學生的各種經費,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承擔政府委托的專項研究。這是負責大學生的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推進“一個城市、一個中心、輻射學院和大學,”不管有多少學生或學校,一個城市只建立了一個服務中心。大學生服務中心,是一個具有獨立的法人實體,其性質是公益性質。社會團體實行企業化管理,獨立運作,不以營利為目的,學生由州政府服務中心獲委任。
后勤社會化。高校的后勤問題一般由社會組織和企業來承擔。他們通常以合同、租賃或完全免費的形式參與,這些企業成為參與高校后勤服務和管理的主力軍。在德國,高校一般是不能壟斷后勤事務的。為學生提供的各種服務,如食宿、工作、就業、文化活動、心理、法律、專業、社會保障及其他社會免費輔導。在學校里面是沒有高大墻壁和學生宿舍的,學生可以選擇他們適合與喜歡的學生公寓。大學生后勤服務管理中心,主要是按照市場機制來運作,還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服務原則,這樣依法經營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也為減少國家的財政負擔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是一個雙贏的舉措。
多元的就業指導。德國的就業指導系統是多種社會資源高效、合理、有序的整合。以政府為主導,學校、企業和私人的咨詢機構參與。學院開設與就業有關的課程,對學生的職前技能的培訓十分重視,對學生的人生職業規劃和發展社會企業的文化與管理相契合。德國規定,企業必須注冊在該地區參與行業協會的活動,有義務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
學生自治化。德國學生的高度自治化體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活的自我管理上。德國的高校課堂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互動式參與,并且對畢業時間沒有限制,學生在課程的安排和畢業時間上,都可以進行自主的選擇。專門有學生組織來負責學習方面的信息提供,高年級的同學會幫助低年級的同學進行具體的學習指導。在德國,高校最高的權力機構是校務委員會,為學院的理事會最高權力,代表學生利益擁有一定的比例,此外,作為大學生的最高組織機構的學生議會,財務權力和教學管理的相應權利與學校的關系完全平等。學生聯合委員會管理著對內和對外的學生事務,學生不再是學校管理的旁觀者,在學校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
德國模式對我們的啟示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大學校園改變了原來的狀態,如大學生數量突然擴張,新生素質的降低,稀缺的大學資源不能滿足大學的需要等。學生自己承擔部分學費與大學生就業的不斷市場化,使得高等教育的學生已經成為 “消費者”,原先的學校內部關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大學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正邁向新的關系的調節和形成。學生成為教育的“用戶”和“消費者”。為此,必須符合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適當的更改。
1.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不動,改革難動”,這是許多主管后勤校長在講述建設中遇到棘手問題時發出的呼聲。這表明,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政府的支持不夠、執行的政策不到位,改革確實是很難推動,是難以深化。在中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借鑒德國模式,在資金方面,應根據現有財務資源的后勤服務實體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給予一定的補貼,特別是在改革初期,這一點尤為重要。我們國家財政教育資助,畢竟是有限的,政府要充分發揮其職能應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為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
2.確立法人地位
德國大學生服務中心擁有突出的法律地位,建立聯邦立法,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中心”的經濟獨立性和經營自,有權管理這個“中心”的人力、物力資源,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的發展戰略,按照市場化運作的規則制定,它是中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國高校后勤分離出來,是一個不規范的市場,難以參與市場競爭,已嚴重阻礙了它的發展。為了確保后勤服務實體的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建立法律地位的實體物流服務,這是實行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突破口。
3.從“管理”到“服務”的觀念轉變
在以學生發展的理論基礎上,學生事務管理應該以“服務促發展”。 學生事務工作方式和內容從“管理學生”到“管理學生事務”的轉變。新世紀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不再是以操縱學生,束縛學生的舊思維方式和手段,廣大的學生事務管理者要清醒的認識到,學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學生特別是大學生,有很強自主性,在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的同時,體現以學生為本,用高效、滿意、合適的服務來促進學生全能的發展,這才是如今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最基本的理念。對于我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還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不管是管理者還是學生,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迫切需要更多國際前沿理論的指導來完善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
4.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事務管理模式
中國的社會服務行業沒有能力承擔所有高校后勤服務。因此,我們不能完全照搬德國的經驗,應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應形成自己的特色。實現社會改革可以采取以下三種基本模式:第一,德國模式,在經濟發達地區,有條件的學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一步到位或分步到位,也就是說,后勤服務的全部或部分推向的社會。第二,引進和推出一些服務項目,學校有困難,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引進或推出。第三,學校內部社會化,這是大多數學校采取的模式。主要的原因是基于由后勤發展的歷史,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系統的人力、材料、設施、設備均具備雄厚的實力,充分發揮其作用;其次是服務性行業還不是很發達,也沒有能力來承擔所有的高校后勤服務保障作用。當然,這三種模式的邊界并不十分清楚,可以是交互式的發生。然而,無論何種模式的實施應該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現企業管理和運營。
參考文獻
[1] 黃達明.德國大學生后期事務管理中心的 運行機制[J].中國高校后勤研究,1996(06).
[2] 姜玉峰.德奧兩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模式 及啟示[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08,(06).
[3] 張金山.德國大學生后勤管理的見聞與思 考[J].杭州大學學報,1995,(06).
[4] 朱煒.發達國家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比較及 其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06).
[5] 趙淑梅.德國高校服務中心的成功經驗對 我國的啟示[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