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3 16:07: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學設計的性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金屬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2-0107
一、設計理念
從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著手,依據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要求,構建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以學生身心發展為起點,從生活實際出發,制訂以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樹立自信心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及策略。從化學課程的特點出發,在實驗中聯系生活,在生活中提出教學內容,制訂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金屬的化學性質》一節的教學設計,將知識點與社會生活生產緊密結合,體會科學與技術的內涵,充實教學內容,堅持“STS”的教育理念。
二、教學背景分析
1.課標分析
課程標準就本節課內容明確要求:能說明、會表示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和金屬與酸的反應,并會判斷置換反應,學會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
2.教材分析
《金俚幕學性質》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課題2的內容,在通過課題1了解了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合金概念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金屬的化學性質:回顧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重點介紹金屬與酸的反應、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以及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3.學生分析
知識水平分析:學生已有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的基礎,了解常見酸的概念,已掌握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這些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有利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總結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
認知水平分析:本課題安排在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2課題,學生處于對化學知識的初步探索階段,雖已有上冊知識打下的基礎,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系統化,教師應在教授學生知識點的基礎上,偏重于幫助其建立正確的唯物主義價值觀。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回顧已學的知識,充分回憶和掌握鐵、鎂、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通過實驗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能利用置換反應解釋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聯系相關的生產生活實際,學會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能進行探究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設計,掌握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法及其反應原理;
(2)通過觀察演示實驗,了解常見金屬與酸的反應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
(3)學習和體驗對實驗現象進行比較、分析、概括并獲取結論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學生在實驗探究中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增強協作精神;
(3)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唯物主義價值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
教學難點:對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的理解和應用。
五、教學過程
1.導課
[教師]展示漫畫故事:《真金與黃銅》。
[學生]聽漫畫故事,產生疑問:為什么黃銅害怕遇見鹽酸?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好奇心,引出課題――《金屬的化學性質》
2.復習
[教師]投影A組: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教師]提示學生按操作規范進行實驗,且進行指導糾正。同時引導學生根據金屬與氧氣的反應現象與反應難易程度,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關實驗,比較出鎂、鐵、銅的活動強弱:鎂比鐵強,鎂比銅強。并完成表格(參見表1),回憶、記錄、鞏固知識點。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相關知識,加深印象,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初步掌握判斷金屬活動性差異的方法,并引出新課程的學習內容。
3.活動與探究
[教師]投影B組:金屬與稀鹽酸的反應。
[教師]演示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的反應,并要求學生完成表格(參見表2)。
[學生]觀察到鎂、鋅、鐵都能與稀鹽酸反應,且反應劇烈程度不同,但銅不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同時完成表格的填寫。
[教師]根據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的反應現象,讓學生試猜想金屬與稀硫酸的反應現象。
[教師]投影C組:金屬與稀硫酸的反應,并要求學生完成與B組實驗相同的表格。
[教師]提示學生按操作規范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巡視、指導實驗,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
[學生]小組實驗,完成表格。討論、交流,小組代表描述實驗現象及結論,書寫化學方程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操作與思考的活動中實現三維目標。
[教師與學生]欣賞課本圖8-12: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
[學生]觀察圖片,探究出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鎂>鋅>鐵>銅,思考、討論得出結論:金屬可分成能與酸發生反應和不能與酸發生反應兩類。
設計意圖:營造輕松、和諧的探究氛圍,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相關結論。
一、“對數的運算性質”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性質
當前課堂教學所表現出的問題要是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到位,無深層次思維及本質的探索.而只有有了問題或知識的源頭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上出一堂精彩的課.
對數的運算性質的靈活掌握,基于對對數式的準確認識,如:log3是什么?剛學完對數的概念,學生對對數式還有些陌生感,甚至書寫上還存在偏差,一下子很難從指數式變換到對數式.好像我們初中認識,π等一樣,只是一個數值,這個數值源于一個運算.我們在關注對對數式的認識時,只有弄清楚對數的運算性質到底是怎樣的性質,才會有恰當的教學設計.
二、對數的運算性質一課的教學該如何設計
了解了對數的運算性質及對數的概念,再進行設計教學也就有了根據.
整個教學過程應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所有的教學活動也應依據教學目標而開展.本節課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明確:(1)對數的運算性質是怎么來的;(2)對數的運算性質的必要性.讓學生領會這一性質的實質及必要性,為今后熟練運用此性質進行對數運算奠定基礎.
(1)情境設置一般都是提出問題.看如下兩個引入問題:
指數冪運算有如下性質:aa=a①,=a②,(a)=a③.
對數的運算是否也有相應的性質?
(2)求lg2,lg5的值,那么lg2+lg5≈1還是lg2+lg5=1呢?
情境(1)存在的思維障礙是:無方向感,即使對數的運算有相應的性質,但體現的形式究竟是怎樣的呢?通俗地說,問題問得有點大,還得重新設置情境.
情境(2)問題設置:lg2+lg5的值如何得到?計算器不是隨時都可以使用,且計算器不一定能計算復雜的代數式.要計算lg2+lg5的值,必須利用對數的運算性質.
讓學生感受問題研究的必要性,激發學生思考,并使問題明確,讓學生有效地研究,主動地學習,才能保證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指數冪運算性質與對數的定義應該是對數的運算性質的根本.這就要求我們得清楚如何運用對數的定義及指數冪的運算性質得到對數的運算性質.
如指數冪的運算性質中aa=a,另根據對數的定義有a=N,我們令m=logM,n=logN,不難發現a·a=M·N,且a=a,則MN=a,根據對數的定義把此式轉化成對數式,即log(MN)=logM+logN.
有了性質①的指引,學生自然會去使用指數冪運算性質②、③來接著推導對數的運算性質.我們只要令m=logM,n=logN,其中a>0且a≠1,M>0,N>0,n∈R,使得性質的導出不再突然.至于教材對性質①的證明,則使用了逆過程,即從對數再回到指數.這樣就使得兩個性質的內容相得益彰,教學內容也得以豐富、圓滿.
很顯然,其中“a>0且a≠1,M>0,N>0,n∈R”都是對數的運算性質成立的前提,如logx+log(2-x),化簡為log(2x-x)的前提是x>0且2-x>0.所以每一個對數式的出現,其真數一定是大于0的,當然底數a>0且a≠1亦是必需的.
學生在使用該性質進行對數運算化簡時,多數是在套用.如例4,log(2×4),我們完全可以使用對數定義及指數冪運算性質來解決.筆者認為教材的編排意圖是讓學生初步體會公式的作用,能夠讓很大數的對數化歸為較小數的對數運算.再如例5,通過lg2,lg3的值去求lg12的值,我們就能明顯感覺到對數運算性質的好處,性質的存在就顯得十分必要.
還有兩個問題,即真數大于0與公式的記憶對學生的要求.輔助練習中有如下幾題:
若a>0,a≠1,下列等式中不正確的是?搖 ?搖.
①log(M+N)=logM+logN;②log(M-N)=logM-logN;
③log(MN)=logM+logN;④log(MN)=logMlogN;
⑤log=;⑥(logM)=nlogM,n∈R.
對于這樣的鞏固練習到底是使學生記憶加深印象,還是造成混淆,筆者認為值得商榷.譬如,對于③的不正確性,學生一片嘩然,老師解釋了以后有的才反應過來,因為此時的學生哪里能顧得了這么多.筆者認為這樣的圈套不宜設置,特別是其中一位教師在剛介紹完公式及證明后,跟著就設置這樣的問題就更不應該了.你要真想鞏固“真數要大于0”,就可以直接地問:log[(-2)×(-3)]是否等于log(-2)+log(-3)?還有①,筆者認為這明顯是一種誤導,本來也許學生并沒有這樣的想法,這個錯誤的等式就成了干擾.更何況學生正在進行正確的記憶儲備,而且這個等式也不是一定不成立,如:log(2+2)=log2+log2.筆者認為大可不必通過這種方式來鞏固等式成立條件及加深對公式的記憶,只要原理弄清摸透,加強正面訓練,熟練掌握就會水到渠成.
其實教材中的練習足以讓學生對公式的使用進行鞏固.當然,如果學生的基礎比較好,可以加一些與其他知識綜合的問題或綜合使用多個公式的問題.蘇州市教研室陳兆華老師一次講座中講道:“上向量一節的內容,要求學生證明一個不等式,學生均考慮用向量法;而我們是否能在上證不等式課時,讓學生用向量法呢?”意指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思考,不要把數學課上成了心理課.
三、對教學實踐過程中幾個片段的思考
筆者對幾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幾個片段談談看法,以供再設計、再教學時參考.
片段1:對對數運算性質的發現的設計.
師:①計算:log8,log32,log(8×32);
②若logM=p,logN=q,能否用p、q來表示log(MN),log,logM?
這兩個問題能有效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有能力且有興趣去解決.就在學生積極思考和演算時,老師又提出問題:大家很容易發現①中什么結論?根據①的結論,你能猜出②的結論嗎?請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得倒也算流暢,如師所愿.
師:哪位同學來證明一下這個結論?
這么好的一個情境效果被大大打了折扣.我們憑什么去猜②的結論?猜的結論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如何談得上證明?一個好的情境引人深思,但不能充分利用,將事倍功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關注提問的有效性,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合理的針對性、耐人尋味的啟發性.
片段2:也是引導學生發現對數的運算性質.
師:分數指數冪有了運算性質,對數來自于指數,對數是不是也應該有呢?請看大家最熟悉的等式:5+3=8,5-3=2.
老師特意頓了一下,學生一臉詫異的表情,等待著下文.
師:我們根據上節課練習,已知恒等式:loga=b.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有:
5+3=8?圯log2+log2=log2;5-3=2?圯log2-log2=log2.
若2=M,2=N,2=?則有什么樣的等式呢?
……
logM+logN=log(MN),下面我們來證明.
很巧妙的構思,等式的發現、原理的闡述,都比較到位,很自然,使得教材中設logM=p,logN=q變得理所當然,而非突如其來、奇思妙想.
通過演示實驗了解兩種濃酸的物理性質,學生自學兩種酸的用途;通過實驗得出濃硫酸的特性,學會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學生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酸的化學性質。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指示劑與酸的作用,自己完成用酸除去鐵銹的實驗,激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幾種常見的酸;認識濃硫酸的特性;掌握濃硫酸的稀釋。
②認識酸的通性及原理,能書寫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③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自學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對酸的性質的梳理,學習歸納的方法;感悟推理及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
②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培養實驗技能、分析能力及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體會化學與人類有密切關系,增強學習化學的信心。
②使學生辯證地看待物質的利弊,掌握其性質,合理地利用它們。
③提高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規則意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三、實驗準備及要求
學生分組實驗,每張實驗桌上擺放試管若干、滴管、試管夾、酒精燈、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銹嚴重的鐵釘。
四、探究方法
復習――實驗探究――聯系實際――鞏固練習
五、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上節課內容,引入新課。
2實驗10-2:出示濃鹽酸和濃硫酸,引導學生觀察顏色、狀態;演示打開瓶蓋后的現象,指導學生聞兩酸的氣味,觀察、思考、回答問題、演示;總結記錄,填寫第50頁表格。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透過現象尋找本質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52頁鹽酸和硫酸的用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指導學生做濃硫酸的腐蝕性實驗。實驗10-3:在紙條、布條和小木條上分別涂上濃硫酸,觀察變化,記錄現象,歸納總結,填寫第51頁表格。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和一分為二看待問題的意識。
5演示濃硫酸的稀釋。實驗10-5:強調操作規程,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回答問題,掌握濃硫酸的稀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強化嚴格的實驗操作規程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6引導學生活動與探究。嚴格按照活動要求,認真做好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填寫第53頁表格,總結探究結論并在黑板上板演。適當引申內容,練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讓學生從生動的實踐上升到抽象的思維,從理論的高度來認識酸的性質。引導學生總結本節內容,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并復習本節內容。
7布置作業:學生課后完成練習,使學生學會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達到開拓創新、全面提高的目的。
六、活動反思
1課堂的效率取決于教師的準備
我們老師經常說課堂效率不高,上課老師講得越精彩,學生學得越累,效率越差。我認為我們應該在每一節課的備課上多下工夫,多琢磨學生的學法和課堂的設計,使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滿意。
2學生的興趣來自于課堂的主體程度
如何體現學生的主置,如何將課堂交給學生,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決定要素。將課堂大膽地交給學生,會調動學生所有器官,提高學習興趣,對接受的知識理解深入、記憶深刻。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2.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與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三張一樣的正方形紙、CA1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根據120÷30=4 在下面里填數并回答“商不變的性質”是什么?
(120×3)÷(30×3)=
(120÷)÷(30÷)=4
2.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填空。
被除數÷除數=
提問:通過剛才的復習,你們有什么聯想或猜想?(分數是否也有與除法類似的性質呢?)
二、實踐操作,找出相等的分數
活動與反饋要點:
(1)要使你們的猜想成為科學結論,還必須加以證明。你們能用三張完全一樣的正方形紙、尺子、水彩等等材料(工具),通過折紙或其他方法說明自己找的分數(幾個)相等嗎?(可獨立操作完成或與同伴協作完成。)
(2)先讓同桌互相說說,現展示學生的方法。
結合展示追問學生:你是怎么知道相等的呢?從這3幅圖中你發現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平衡分的份數和涂色的份數變了,但涂色部分的大小不變。)
(3)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整個驗證過程。從圖中可直接看出:==
三、探究交流,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
1.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
觀察這組相等的分數,它們的分子、分母之間有什么變化規律嗎?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
活動與反饋要點:
(1)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時,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如:“我發現=,分子、分母都乘4,得到的分數大小不變。”
(2)結合學生匯報,教師輔以必要的板書:
(3)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歸納: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4)在初步歸納得到結論后,進一步追問學生:分子、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相同的數是不是可以是任何數?這是老師心中的疑問,為什么要把“0”除外?在引發學生討論與思考中,逐步完善學生的發現,并揭示分數的基本性質。
(5)通過觀察、驗證,我們得到這個規律。(多媒體演示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的過程。)
(6)用筆畫出教科書第75頁,性質中的重點詞,強調“0”除外。(齊讀一遍)
(7)(揭示課題)板書:分數的基本性質
(8)質疑。(啟發學生在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同時,思考并提出問題,師生討論解決。)
2.溝通“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之間的聯系。
(1)你能說說“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之間的聯系嗎?(進一步強化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多媒體出示小結。(略)
3.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
教學例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和同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指名口答后教師演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四、應用拓展,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書第76頁做一做。反饋后繼續完成練習十四第1、2、3、5、8、10題。
2.討論:李小明同學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后,寫了這樣一道算式:=,你認為他寫得對嗎?你是怎么想的?
五、本課小結
這節課研究了什么?你認為本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教學反思:
1.整節課以學生“自主探索”為核心,由復習舊知導入,提出猜想(或聯想),以驗證猜想為線索,學生動手操作(獨立完成或與同伴協作完成),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經歷思考―操作―歸納―總結的過程。學生能用多種方法找到相等的分數,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如,有的學生通過折紙驗證,有的用涂色、畫數軸、畫線段圖等方法探究,有的學生居然想到計算=0.5、=0.5、=0.5,說明==。整個教學重在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2.課前,我沒有想到學生能在實際操作中想出如此多的方法驗證猜想,而且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理解得如此之深。我深深感到,我們應該相信學生,要與學生在同一平臺上互動探究,讓數學課堂再現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的交流與碰撞。
3.課堂教學不僅是貫徹教師的預設,更應該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生性活動。教學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才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動態美,進而構成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精彩課堂。
作者單位
文山州實驗小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探究實驗使學生認識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與轉變。
(2)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3)學生自己設計方案,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具體情況設計解決化學問題的實驗方案。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相關探究活動,使學生了解探究學習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2)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通過學生自主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化學實驗,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質。
二、內容分析
本內容為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中的內容,是中學化學的基本知識。在此我針對第二課時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和轉變設計了本教學設計。本節課教學重點: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鐵鹽和亞鐵鹽的轉變,Fe3+的檢驗。教學難點:鐵鹽和亞鐵鹽的轉變。
三、設計思路
從古代迷信活動的“殺鬼”實驗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通過演示實驗,并結合學生的舊知,學習檢驗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方法。從化合價的角度分析總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主要性質,并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驗證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主要性質,從而得出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相互轉化的條件。
四、教學過程
【師】事先準備一張涂有氯化鐵溶液的紙,用硫氰化鉀溶液噴濕一把小木劍,刺向紙。這就是封建迷信中殺鬼的場景。到底是不是殺了鬼?我們這節課就來揭開謎底。
【生】觀察,思考。
【實驗3-10】在兩支試管里分別加入5毫升氯化亞鐵溶液和5毫升氯化鐵溶液,各滴入幾滴硫氰化鉀溶液。
【生】觀察,并記錄結果。
【師】“殺鬼”的謎底就在這里了。謎底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
【過度】如何檢驗鐵離子和亞鐵離子?
【板書】一、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檢驗。
【生】思考并回答,書寫相應的反應方程式。
【投影板書】Fe3+的檢驗:
(1)向Fe3+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2)向Fe3+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Fe2+的檢驗:
(1)向Fe2+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
(2)向Fe3+鹽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師】鐵元素存在著+2,+3兩個化合價,這決定了其化合物的復雜性。亞鐵離子和鐵離子在性質上有何不同?(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進行思考)
【板書】二、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性質比較。
【生】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匯報結果。
【投影板書】
【過度】如何用實驗來驗證鐵離子的氧化性和亞鐵離子的還原性呢?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相關內容,設計實驗驗證鐵離子的氧化性和亞鐵離子的還原性。(提供的藥品有:FeCl3溶液,FeCl2溶液,Cu,HI,H2S,新制氯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稀硝酸,過氧化氫,KSCN溶液,維生素C)
【方法提示】驗證鐵離子的氧化性和亞鐵離子的還原性的方法很多,如果你預測某物質具有氧化性,就應該尋找具有還原性的另一物質,通過實驗證實兩者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來檢測你的預測。相應的,如果你預測某物質具有還原性,就應該尋找具有氧化性的另一物質,通過實驗來檢驗你的預測。
【生】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
【交流討論】展示學生不同的設計方案,(有正確也有錯誤的)進行對比分析。
【生】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感悟。
【師】通過以上實驗我們驗證了鐵離子的氧化性和亞鐵離子的氧化性及還原性,同時我們也發現鐵離子和亞鐵離子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板書】三、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轉化。
【生】思考并回答。
【板書】較強氧化劑
【知識運用】1.展示一瓶新鮮蘋果汁,攪拌讓學生觀察顏色的變化并思考。
2.展示一瓶放鐵粉的FeCl2溶液,提問:固體是什么呢?它起什么作用呢?
【生】思考,討論,交流。
【本堂小結】今天同學們學到了什么知識?
【生】踴躍發言。
【師】小結全課,布置作業,練習。
【板書設計】(略)
從學生的角度看,以課堂分組實驗探究為主,開展合作學習、集體討論等小組活動,歸納出Na2CO3的部分性質,并知道它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從教師的角度看,通過“提問題”“對比實驗”“分組實驗”等形式,創設漸進式情景,引導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化學性質和異同有哪些?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探究幫助學生掌握好這部分知識。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滲透科學思想、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倡導學生注意觀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使學生明確化學知識來源于實驗,利用實驗突破難點。通過合作學習體驗學習過程,提高學習興趣。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通過實驗探究、對比實驗,掌握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質和異同;(2)知道它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過程與方法目標:(1)在教學中,教師引導組織學生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分析歸納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質和異同,使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對比實驗探究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質,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2)通過學生之間的分組實驗及實驗后的交流討論,讓學生初步學會小組學習、實驗探究等基本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借助對比實驗、分組實驗的進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通過分組合作、集體交流等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第一手的感性認識。
三、 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Na與H2O生成NaOH,NaOH吸收CO2可得到Na2CO3和NaHCO3 ,Na2O2與CO2生成Na2CO3等知識,那么Na2CO3和NaHCO3的性質有哪些?有沒有異同呢?
2.活動探究1。提出問題1:從物質的組成看,它們應該屬于哪類物質?(鹽類),那么它們可能會有什么樣的化學性質?這些反應屬于什么反應類型?發生反應的依據是什么?猜想1:與某些鹽反應;猜想2:與酸反應;猜想3:與堿反應……
3.探究活動2。提出問題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是利用哪些物質的反應?Na2CO3和NaHCO3 和鹽酸是否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呢?
(1)分組實驗 。向盛有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小藥瓶中分別慢慢推入濃鹽酸(注意使鹽酸以液滴狀)。
(2)學生活動。交流實驗現象和結論。
(3)師生活動。 請學生匯報實驗現象及結論。
(4)教師活動。Na2CO3中滴入鹽酸開始先生成NaHCO3和NaCl,繼續滴加會產生二氧化碳,請同學們繼續推入鹽酸,觀察現象,NaHCO3中滴入鹽酸立即產生氣泡。教師板演書寫方程式,并
用圖像描述。
Na2CO3中滴入鹽酸NaHCO3中滴入鹽酸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分組實驗讓學生直接獲得感性認識,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索的過程,通過實驗、分析、交流、討論、表達、交流,得出Na2CO3和NaHCO3滴加鹽酸時不同的反應。體會到化學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并通過圖像鞏固所學知識。
4.活動探究3。提出問題3:為什么Na2CO3俗稱“純堿”?屬于堿類嗎?猜想:它的性質可能與堿性有關。
(1)分組實驗。用注射器分別抽取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在PH試紙上,測其PH。(2)學生討論。得出它們的水溶液都顯堿性,從而得出Na2CO3俗稱“純堿”。(3)教師活動。平時生活中鍋碗瓢盆有了油污除了用洗滌靈外,還有別的辦法嗎?熱的Na2CO3也可以,Na2CO3也俗稱“堿面”,蒸饅頭要用堿面,你們知道為什么蒸出的饅頭為什么疏松多孔嗎 ?
5.反饋與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A.向含CaCO3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又有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質的量的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與原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在同溫同壓下,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相同。
D.向碳酸氫鈣溶液中加過量氫氧化鈉。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根據所學知識,你有什么辦法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5).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反比例函數圖象和性質以及簡單應用之后的一節數學應用及綜合課,意在通過解決有關反比例函數的習題,幫助學生理解并靈活應用反比例函數的性質。教學中結合函數圖象和性質比較大小,鞏固待定系數法求解析式,既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升華,也為后續“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的學習作下鋪墊。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反比例函數圖象,根據雙曲線的位置確定k>0或k
2。進一步理解k>0或k
3。學生經歷觀察、分析、交流的過程,體會函數解析式與函數圖象之間的聯系,滲透從特殊到一般、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及轉化的思想。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反比例函數的性質,并能用之解決一些綜合問題。
四、教學難點
利用數形結合和轉化的思想比較大小,學會利用圖象分析和解決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回顧以下內容: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是雙曲線;反比例函數的性質……學生回顧,教師小結。
師: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繼續學習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那么,有關于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同學們都知道些什么?學生舉手回答,相互補充。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強調“在每一象限”的重要性。
2。例題講解
例如,右圖是反比例函數y=m-51x的圖象的一支,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
(1)圖象的另一支在哪個象限?常數m的取值范圍是什么?
預估可能出現兩種解答,一是由圖象在一三或二四象限推理。二是在第一象限取一點(x0,y0),m-5=x0y0>0。師: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從一支雙曲線所在的位置,可知整個反比例函數圖象所在的位置和k的正負。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能根據雙曲線的位置確定k>0或k
(2)在這個函數圖象的某一支上任取點A(1,y1)和B(2,y2),試比較y1與y2的大???
師生行為:學生思考、回答,預估會有3種方法比較。教師在讀題時注意“某一支”語音上的強調;板書解題過程。對于利用性質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注意A與B坐標中的1和2的作用,“當x增大時,y如何變化?”對于圖象比較的方法,關注學生是否準確找到點的位置和橫縱坐標的變化。
設計意圖:題目設問的方式與教材略有出處,學生對于(x1,y1)和(x2,y2)相比于教材的(a,b)和(a′,b′)更“親切”,比較大小的方法更簡捷。
(3)在這個函數圖象的某一支上任取點A(x1,y1)和B(x2,y2),如果x1>x2,試比較y1與y2的大???
師生行為:學生書寫解題過程,教師展臺展示。
設計意圖:從特殊到一般,分散難點。
3.課堂練習
(1)課本第45頁第2題 ;
(2)已知反比例函數y=1-2m1x的圖象上兩點A(1,y1)、B(2,y2),滿足y1
(3)選做題補充。
師生行為: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展臺展示學生作業,并提問和小結。
設計意圖:鞏固例題,鞏固性質的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
4。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反比例函數圖象和性質的應用,談談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行為:學生小結,教師補充、點評。主要體現以下內容:(1)k的符號決定圖象所在的象限,反之,圖象所在的象限決定k的符號。在每一象限內,y隨x的變化情況,在不同象限,切忌使用。反比例函數中,比較大小的三種方法。要注意發揮圖象的作用……
5.分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