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
時間:2024-03-13 14:51: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科技革命及知識經濟對勞動價值論提出了挑戰。僅僅從課本學習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已不能直接解釋許多新的經濟現象。因此,應研究勞動價值論在新的歷史階段的具體表現形式,發展勞動價值論。本文是筆者在政治經濟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的勞動價值理論
什么是商品的價值?馬克思是從分析1夸特小麥出發,指出在1夸特小麥里面,有一等量的共同的東西。這種共同的東西,馬克思稱之為商品的價值。這種共同的東西的實體是什么呢?馬克思經過詳盡的分析后認為它是抽象的人類勞動。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包含(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量的大小來決定的。商品所包含(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并不是現成的出發點,而是勞動者的具體活勞動耗費在商品經濟關系中轉化變成的結果。抽象人類勞動的凝結表現了主觀具體活勞動耗費所產生的客觀社會效果——滿足社會需要的有效用的勞動的含量。這一點馬克思在法文版《資本論》第一卷中說得很明白。馬克思說:’‘商品要成為價值,首先必須是效用。同樣,勞動要被看作抽象意義上的人的力量,人類勞動耗費,首先必須是有用勞動?!币虼耍瑑r值是社會對個體活勞動耗費在商品經濟關系中的有效用程度的一種評價。從勞動到價值有一個質和量都要進行轉化的客觀的社會過程。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中,有關商品價值這一術語的內涵是很明確的,它指的是商品在交換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那個為一切商品所共有的某種等質的東西,即商品中所包含(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它已經轉化成社會勞動(對社會有效用的勞動),而不再是私人勞動(即個別勞動者的具體活勞動耗費)。價值僅僅是指“凝結”在某種使用價值中的抽象勞動,馬克思在多處不斷地闡明“凝結”這一思想,例如,馬克思說了:“作為價值的上衣和麻布,不過是同種勞動的凝結。”“商品作為價值只是人類勞動的凝結。”“這個價值本身才真正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薄爱斘覀儼焉唐房醋鲀r值時,我們是只把它們看作體現了的、凝固了的或所謂結晶了的社會勞動?!憋@而易見,在談到商品價值時,馬克思總是強調它是商品所包含(凝結)的抽象勞動,而不涉及生產商品時的具體活勞動耗費。但是,這種細微的卻是極其重要的區別,在傳統的政治經濟學中并沒有引起注意。
二、勞動價值論面對的現實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相應帶來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巨大變革,同時給傳統經濟理論提出了許多新課題。作為馬克思經濟理論基石的勞動價值論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有三方面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勞動價值論已經過時,要由“知識價值論”來取代;第二種觀點要建立新的“勞動價直論”;三是主張“發展”勞動價值論,充分注意到科學技術等,“知識”在財富,乃至價值創造造中的重要地位,承認知識及包含知識的先進技術生產設備與活勞動一起創造了價值,而且比活勞動創造更多的價值。這些主張雖然觀點各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活勞動不再是,或者不是唯一的價值創造者。
這些主張對勞動下介值論在新形勢下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以前罰門認為,“句句是真理”,不容經典作家的論述與之有任何差異;改革以后,雖然認為的某些個別論述、個別原理可以發展,甚至修正,但由于思維定式的作用,仍然認為的基本原理不能發展。澎門認為,發展基本原理不等于否定基本原理,發展是以堅持基本原理的本質為前提的。理論本身包含“內容”和“方法論,’兩方面,內容的根本就是“基本原理”,方法論即“唯物論和辨證法”。當然,這也說明,發展只能在堅持方法論和基本原理的本質的前提下進行。勞動價值論作為理論之一是應該發展的,但發展要堅持兩個前提:即“唯物辨證”的方法論和勞動價值論的本質。勞動價值論的本質是“只有人.的活勞動才創造價值”,新形式下堅持“只有活勞動才創造價值”這一勞動價值論的本質特征,是因為這一“本質”仍然揭示了知識經濟條件下價值的真正來源。
馬克思的勞動下介值論是科學理論。馬克思從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科學揭示出勞動的二重性質,科學地解決了價廈形成、決定和實現的難題。但是,勞動價值論是抽象的、本質的理論,它揭示的是整個商品經濟發展的本質和規津,不是商品經濟某一發展階段的具體規律。在商品經濟不同發展階段勞動價值論有不同的表現形丸探討這些不同的具體形式不是馬克思的任務,他也不可能對當時還沒出現的“階段”的,般理論的具體表現形式作出準確描述。這一任務正是馬克思的后繼者—理論工作者應該做的事。將抽象的理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體化是對的豐富和發展。
科學技術能否創造價值,將書本上的理論和現實實耐目結合,可以作出這樣的解釋:知識是勞動創造的,而且是復雜勞動創造的,所以知識有價值,而且商品中凝結的“知寶州介值”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但是知識作為腦力勞動的結晶不能創造價值,只能將自身價值轉移于新產品之中。這種解釋無疑是有道理的,但與書本上的勞動價值論是有矛盾之處的,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在創造造知識的勞動中從事基礎科研、教育等獨立于生產過程之外的成分被劃為不創造造價值的“非生產性勞動”,結果科學技術勞動只剩下技術勞動;但科學理論研究的是技術創新的基石斷口前提。二是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同一勞動單位時間里生產更多的產品。把這種勞動僅僅解釋為是一種復雜勞動,單位時間里創造了更多的價值,是沒有說服力的。三是根據勞動生產率與價值的關系的規律,并不能推導出科技不斷進步會使產品中的’‘知識價值”含量越來越高的結論??萍歼M步使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會喇氏單位商品的傭直量,但無論勞動生產率姻可,等量勞動時間總是生產等量的價值??萍歼M步水平被勞動生產率提高水平等額抵消,因而科技進步并不增加勞動的總價值量。
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單從課本上理解是不夠的,一定要從現代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向、新特點、新趨叁沖目結合,使經濟學能更妞斷旨導洲門的實踐,也是洲門今天學習經濟理論的主要目的。
三、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本質—有效價值理論
馬克思在談到商品價值時,總是強調它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由于主張勞動創造價值的經濟學家們,都一致認為可以用勞動持續時間來計量勞動的量,所以馬克思在談至嘀品價值時,又強調了’角直是凝固的勞動時間或勞動時間的凝結。
政治經濟學中用“凝結”、“凝固”、“結晶”以及“物化”等等用語,不能僅僅單純地理解為要把抽象人類勞動凝結在一定的使用價值面,更深入的理解是:馬克思使用“凝固的勞動時間”或“勞動時間的凝結”等等用語,就是要強調,在商品生產中可以直觀知道的具體活勞動時間,并不是都能不折不扣地“凝結”到一定的對象里,面,全部轉變成商品“所包含的”勞動時間。不是社會必要的(浪費的、多耗費的等等無效用的)勞動時間是不會“凝結”到一定的對象里面,而是作為“雜質”衫洲滁了,只有有效用的勞動才會“凝結”到一定的對象里面。大家知道,倒可勞動產物都耗費了州門的勞動,但其社會效果卻是千差萬別的。如果社會經濟生活中不需要進行商品交換,就不必計較其中有效用勞動的含量。勞動產物也只有在商品交換中,其所耗費的一般人類勞動的有效程度才需要,并且獲得評估,使表現在物的形彭讓匕的人類無差別的抽象勞動,經過“凝結”的過程,將無效用的勞動作為“雜質”排除之后,剩下的對社會有效用的勞動才會形成商品價值。
綜上所述,馬克思勞動價值理本質上應是有效勞動價值論,理由有三個方面:
首先,有效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是指商品中所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它是對社會有效用的勞動的表現,而不考慮這種活勞動耗費的社會有效用程度。
其次,我們把勞動對象吸收的勞動量稱為有效勞動,那末很自然地,有效勞動總量的多寡就是勞動對象吸收的勞動量搶以造產品的數量,即與使用價值的數量成正比的,這才是真正地體現出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承擔者。這樣,在勞動生產力提高的情況下,同量的勞動量所產出的使用價值數量增加了,目也就是消耗同量的勞動量所創造的價廈總量也增加了,轉化率提高了,即具體活勞動的有效性增加了,這就能圓滿地解釋在勞動生產力提高的情況下,社會生產中活勞動相對減少而價值總量卻在增加的現象
再次,科技的發展對社會財富的創造發揮了巨大作用。有資料表明,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增書沖副變大大高于就業人數的增長幅度。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技術因素所起的作用已達60—80%,活勞動的作用顯著下降,這與商品傭直是由耗費勞動決定的觀點存在突出的矛盾。因為才剮居耗費勞動價值論,設備越落后,耗費的活勞動就越多,創造的個別價值也越多;而設備越先進,耗費的活勞動就越少,創造的個別洲也越少,這樣,科技進步反而成了獲取更多價值的障礙了。從有效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順里成章的??萍嫉倪M步,先進機器設備的采用,極大地提高了勞動者耗費的勞動量到勞動對象吸收的勞動量的轉化率,使得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幅度大大高于就業人數的增長速度。
三、“創造勞動”與“超額利潤”
要想理解“超額利潤”的深刻內涵,首先要搞清楚課本中的“總體勞動’,價值論在解釋現實問題時的困惑。馬克思認為勞動產品“轉化為總體工人即結合勞動人員的共同產品。總體工人的各個成員較直接地或者較間接地作用于勞動對象。因此,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F實的情況是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其生產組織結構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各種勞動形式的“個別分化”和總體“結合”的情況更加紛繁復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某些形式的勞動主要是智力勞動從直接物質生產領域分離出去,另一些原本分離的勞動形式又“總體地”結合在一起,限于“物質產品”。另一方面通過商品形式滿足人們需要的勞動產品已不局限于‘.間接生產”領域,創造價值的勞動不能再局限于直接的物質生產領域,創查介值的方式也進一步社會化、復雜化。大量的科技勞動潛藏于其他“物化勞動”中,掩蓋了價直的真實源泉,這是形形“物化勞動”創造價值論產生的直接現實原因。從中可以看出,馬克思的論述是基于當時的生產社會化情況,化好旨的’‘總體勞動”主要限于直接物質生產領域內的“結合,’,而且他的論述只是在“資本一般”的限度內。
從科學勞動部門內部看,科學勞動不創造價值。由于科學理論研究的牛條珠刀險,其成果不能變成商品,因而其“價值”不能直接體現,這是傳統理論的思維。那么從事理論科研的“創造勞動”是否創造價值?我們按傳統的理論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一下:如果不承認理論科研勞動創造價值,那么,同等勞動條件的企業一旦采用了先進技術,在同等勞動強度和同等勞動時間會獲得“超額利潤”?!俺~利潤”不可能是先進設備創造的,也不可能是其本企業的勞動創造的,因為他們并未多付出“社會必要勞動量”。如果承認基礎科研勞動創造價值,則運用的其他生產環節的“價廈.,屬于物化勞動,它已經等額轉移入產品之中,因而“超額利潤”的來源仍然得不到說明。
一、關于商品價值的創造問題
該問題是近幾年學術界研究、爭論的熱點。有的堅決維護只有活勞動才創造價值的傳統觀點,認為任何對此觀點的懷疑和否定,都會直接導致對勞動價值論的否定,從而必不可免地導致對馬克思的剩余價值論的否定。有的則提出了不同于傳統觀點的新觀點,這類新觀點主要有:
(1)錢伯海、溫志宏等人認為不只活勞動創造價值,物化勞動也創造價值,商品價值由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共同創造,否定了物化勞動創造價值,科技是生產力就不能成立,相對剩余價值包括超額剩余價值就無從得來,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就不存在,從而就等于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2)許成安等人認為非勞動的生產要素與勞動共同創造價值。不過,創造價值的到底有什么因素,彼此又各存己見。有的說是勞動、資本、土地三種生產要素,有的說是勞動、資本、土地、企業家四種生產要素,有的說不只這些生產要素,尚有科學、技術及知識,還有的說,不僅是各種生產要素,而且還有非生產要素、非經濟因素。
(3)沈建新認為,只有創造性勞動才能創造價值,重復性勞動不創造價值,而只能轉移價值。[1]
(4)筆者楊英法認為,勞動、資本、土地、管理及科學、技術、信息等都是勞動者用來創造價值的憑借,離開了勞動者,任何因素都不能獨立創造價值,活勞動也不例外,故能夠獨立創造價值的只能是勞動者,勞動者是運用生產工具、科學、技術、信息等在特定土地上通過勞動來創造價值的。上述諸因素都不能獨立創造價值。如若可在非獨立、作為憑借的意義上被看作創造價值的因素,那就看其能否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而使商品的交換力在彌補自身成本的基礎上又有新的提高。由此觀之,因勞動及生產工具、科學、技術、信息皆可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使商品的交換力在彌補自身成本的基礎上又有新的提高,故它們都創造價值,而加工材料是商品價值增加的載體、對象,只能彌補自身的成本,故其不能創造價值,而只能轉移價值。如服裝廠職工制衣,嚴格來說,是服裝廠職工創造了價值,寬而言之,我們也可以說服裝職工的勞動創造了價值,還可以說服裝廠職工所使用的工具、所掌握的科學技術及獲得的相關信息創造了價值,但決不能說布、線、顏料這些加工材料創造了價值。以此衡量,則物化勞動與活勞動共同創造價值論、諸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論,雖都有道理,但因把加工材料也當成刨造價值的因素,故也有不妥之處。
二、關于商品的價值及價格的決定問題
這是勞動價值論爭論的核心問題,發表的相關文章極多。首先在商品的價值、價格的關系問題上存在爭論。大多數學者都堅持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為價值的表現,圍繞價值波動的傳統觀點,但晏智杰、王則柯等學者卻認為沒有必要運用價值這一概念,直接談價格即可。
在商品的價值及價格的決定上,新的觀點主要有三大類:
1、供求決定論。晏智杰、王則柯等人認為“價格機制的勞動決定論龐大復雜仍漏洞百出,供求決定論則簡單扼要卻普適有力”,[2]主張用供求決定論代替勞動決定論。
2、勞動價值論與供求價格論結合論。蔡繼明、袁慶明、白連志、高翔、丁聰等持此類觀點,認為勞動價值論與供求價格論各有長短,主張吸收二者之長而實現二者的融合。(1)蔡繼明、白麗健建立了必要勞動I和必要勞動Ⅱ共同決定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不由必要勞動I和Ⅱ任何一方單獨決定,而由二者共同決定。[3](2)袁慶明建立了價值供求價格論,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馬歇爾的供求價格論都有科學價值,但都有理論上的不足或缺陷,應取二者之長來實現二者的融合,并提出了融合的圖象描述方法,其要義是:價值(或生產價格)始終是價格波動的基礎和中心,但供求關系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是引起價格波動的重要原因。[4]
3、成本供求論。筆者楊英法認為,勞動價值一元論確有缺陷,但供求價格論雖對同類商品在不同供求關系中的價格變動頗具解釋力,卻對同樣的供求狀態下,如供求平衡狀態下,不同商品之間的價格差異缺乏解釋。此差異是因不同商品之間的社會生產成本(注意:不是個別生產成本)的不同造成的,故商品價值由社會生產成本與供求關系共同決定,價格又因交易者交易能力、交易策略的不同而圍繞價值波動。成本無需必有,礦山、荒地、自然生長的樹木等非勞動產品的商品便無成本,但因人對其有需求,故也有價值。此時,商品的,價值、價格會因需求量的日益增長而隨年月不斷增加,永無止境,其高低與成本的關系已不太密切,而主要取決于人們的需求、購買力。
三、關于價值規律的內容和基本要求問題
傳統政治經濟學價值規律的內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商品按其價值量進行等價交換。所謂等價交換就是指商品社會必要勞動耗費相等。只有當交換價值與社會必要勞動耗費相等時,才是等價交換。故工農業產品之間,貧國與富國之間往往存在不等價交換。近年來,對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商品交換的基本要求等問題,都提出了新的觀點。問題的爭論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商品交換是不是進行等價交換?二是怎樣才算等價交換?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商品交換是進行等價交渙,但董明堂卻認為等價交換只是偶然的奇遇,多數情況是需求收入價值大于供給成本,即使出現收入價值小于成本的情況,交換也是有利的,這可避免更多的虧損,換回的收入可轉化成新的投資、生產經營成本。用成本交換的收入大于成本,交相利或交相益,是市場經濟制度公平、高效率的奧妙之所在。[5]同樣認為商品交換是進行等價交換,但蔡繼明的等價交換涵義卻與傳統觀點大不相同。蔡繼明認為是由比較勞動耗費(通過公平交換被社會承認的單位產品的勞動耗費)所決定的比較價值(蔡又稱廣義價值)相等。比較價值相等時,“價值”(實為社會必要勞動耗費)在多數情況下并不相等。廣義價值量與比較生產力成正比,而非傳統觀點所認為的價值量與生產力成反比。按照廣義價值論,凡是根據比較成本或由平均比較利率決定的交換價值進行的交換都是等價交換,故工農業產品之間、貧國與富國之間的交換,盡管其社會必要勞動耗費不等,但只要不存在超經濟的強制,也是等價交換。[6]
[參考文獻]
[1]沈建新.知識價值論[M].學術月刊,1999,(2).
[2]王則柯.價格機制:勞動價值一元論的困境[M].學術研究,1997,(8).
[3]蔡繼明,白麗健.必要勞動Ⅰ和必要勞動Ⅱ共同決定的價值[M].學術月刊,1995,(9).
[4]袁慶明.價值供求價格論——對勞動價值論與供求價格論的融合[M].社會科學輯刊,1997,(2).
關鍵詞:生態補償 理論基礎 勞動價值論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遺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币蚨匀槐旧砑扔袧M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被魻柲匪埂ち_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論文摘要】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是建立在勞動價值基礎之上的。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是由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提出的,經歷了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等多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發展,最終由馬克思創造了勞動價值論科學的體系。新時期,對于勞動價值論的深化認識在于堅持價值來源于活勞動的一元論,確立生產精神性產品的的勞動和第三產業的服務性勞動也是生產性勞動的觀念,并且做好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避免因為各個產業發展的不協調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
馬克思創立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它是馬克思剩余價值論的基礎,也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礎。馬克思有關于政治經濟學的所有理論都是構建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的。對于勞動價值論,在新時期有必要對其進行更深人的認識。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由來與演進
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基礎是由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所奠定的。
(一)英國學者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勞動價值論
1,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成績
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成績主要表現為在政治經濟學發展史上第一個考察了商品價值問題,第一次有意識地把商品價值的源泉歸因為勞動,從而確立了勞動價值理論;揭示了價值量和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時間成反比;認識到勞動分工會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僅認識到商品價值量取決于勞動,也意識到貨幣的價值量也是由勞動決定的。
2,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缺陷
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現為混同了價值和交換價值這兩個不同的范疇;其價值和價格概念也含混不清;沒有把創造價值的抽象勞動和創造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區分開來;把使用價值及價值混為一談。
(二)亞當·斯密對勞動價值理論有所發展
斯密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斯密明確提出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他區分了使用價值和價值,而且還對價值規律及其作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但是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也有不徹底性,他認為:(1)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決定的;(2)商品的價值是由交換時所購買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勞動量決定的;(3)商品的價值是由“多種收人”,即工資、利潤和地租決定的。斯密的第三種價值決定論被后人稱為“斯密教條”。
(三)大衛·李嘉圖提出了在資產階級限度內最徹底的勞動價值論.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完成者
大衛·李嘉圖對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有了更正確的認識,實際上他是把使用價值看作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著,并且他始終堅持商品價值是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觀點,對斯密勞動價值論中的錯誤觀點進行了批判。他同意斯密的商品價值分解為“三種收人”,但不同意“三種收人”決定價值。但李嘉圖無法從價值規律的范疇內說明價值規律同利潤規律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無法解決價值規律同平均利潤之間的矛盾。所以說,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不能完整的解釋價值規律。
(四)馬克思的科學勞動價值論的創立過程
馬克思在巴黎期間的筆記中否定了李嘉圖的“勞動創造價值”理論,同時在方法論上反對李嘉圖在價值理論中所用的抽象方法。在《哲學的貧困》和《雇傭勞動與資本》這兩個著作又開始承認李嘉圖的價值理論學說。隨后在《1857一一1858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最終形成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并最終在《資本論》中完成了科學勞動價值理論體系建設工作。馬克思創建的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內容包括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論,勞動二重性理論,價值量決定理論,價值形成理論,商品拜物教理論,價值轉型理論,國際價值理論,生產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理論等。其中的核心內容概括起來就是:人的活勞動是價值產生的唯一源泉,其他勞動與生產要素都不創造價值,不能成為價值的源泉。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在相同的時間里,復雜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倍增,等等。
二、當今現時代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
(一)生產精神產品的科教文衛勞動,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性勞動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創造問題
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商品生產大大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的時代,馬克思的科學勞動價值理論仍然能夠對現有的經濟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而且盡管處于信息時代,但必須承認在商品生產和交換中耗費的活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才是創造新價值的唯一源泉。北京大學胡代光教授就對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創造價值的“生產要素創造價值論”進行了批駁。他這樣說道:“有人提出了所有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論。認為進入新世紀和新技術發達時代,還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一元論,那肯定被認為腦子出了問題,而且聰明的馬克思、恩格斯也會在墳墓里發笑”。這種理論“將馬克思的基本原理化為烏有了?!睆膭趧觾r值論角度來分析,胡代光認為,生產要素在現今,不但包括資金、廠房、機器、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等要素,這些新要素都具有資本化特點,都不具體創造價值,只有和具體的生產性勞動相結合,才能夠創造出來新的價值。而生產性勞動則是既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既包括生產物質資料,又包括生產精神產品的科教文衛勞動,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性勞動。“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已愈益對其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勞動者整體既包括工人,又包括科技人員、管理人員,乃至被雇傭的指揮勞動或監督勞動的人員,他們都以各種不同方式參與商品價值的創造。”仔細揣摩其涵義,筆者認為,做這樣的論述的原因是:這些生產精神產品的科教文衛勞動,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性勞動,既創造了使用價值,又創造了價值,在作為商品出售時,也同時包含了剩余價值?!拔覈p視知識和排斥知識分子的問題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思想根源,主要是來自小生產方式的局限性和由此產生的民粹派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勞動的分工體系來說,知識生產、智力創造也越來越獨立于生產環節之外,腦力勞動作為一種復雜勞動就越來越成為價值的主體。但是勞動價值論不僅適用于工業經濟時代,而且同樣適用于知識經濟時代?!敝徊贿^這種商品或服務在購買時與物質性的商品的不同點在于:這種勞動就是勞動者的具體勞動本身,而不是凝結在商品中的轉化為物化勞動的活勞動。 所以就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轉化為物化勞動的活勞動與其他的生產性勞動,特別是服務業的生產性勞動的最大不同在于,轉化為物化勞動的活勞動是最終凝結在物質資料當中的,而其他的生產性勞動,特別是服務性勞動,其勞動并不是凝結在物質資料當中的,在購買時就意味著對這種勞動的即時消費。比如:擦鞋工為顧客擦鞋,理發師傅為人理發,在其勞動力的購買中就直接實現了消費;而不是像金銀等物質財富的提煉一樣,在消費的同時有人的勞動凝結在待加工的原材料上,最終使其轉化為金銀,并能在其物質的存在期內一直具有相應的價值。服務性勞動等其他未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在消費的同時就已經消耗的尤影無蹤。但由十這兩種勞動都具有相應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所以,除了由于兩種生產性勞動的作用對象存在差別而使其最終存在方式不同外,其本質都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活勞動,具有相同的性質,應當同樣予以重視。其本質上都創造了社會財富。
(二)第一部類與第二部類和第三部類之間的協調發展問題
如前所述,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活勞動與不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是有區別的。正是由于這兩種生產性勞動是不同的,在經濟運行中就應該認清這兩種生產性勞動的具體特性。如果不能弄清這兩種生產性勞動之間的不同特性,在經濟建設中極易造成經濟發展的失衡。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中已經根據性質將生產物質資料的部門分為生產生產資料的第一部類和生產生活資料的第二部類,而且第一部類與第二部類之間的擴大再生產要按照比例協調發展。我們如果將不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所屬的生產部門稱之為第三部類,那么第三部類與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等三個部類也要協調發展。
假設在三大部類不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下,所生產的所有產品和勞動都進行交換和消費,那就應該是這樣的情況:
第一部類能夠為第二部類提供全部固定資本投資和向第三部類提供部分固定資本投資,而巨第二部類能夠為所有部類提供物質生活資料和向第三部類提供部分固定資本投資;同時第三部類應該能為前兩個部類及自身所必需的不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產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現實生產中存在的是擴大再生產。只有擴大再生產才能夠提供人們的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新增加人口的消費需要。那么在擴大再生產中就應該也是第一、第二、第三部類協調性的出現增長,不能出現不協調而使經濟出現不健康的增長進而引發經濟危機。這樣產生的不健康增長應該有如下幾種:
第一,當第一部類所占有的資源過多時,有可能會由于沒有相應的消費品與勞務(此處指沒有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勞動,下同)與其交換,從而導致消費資料和勞務的缺乏,大量的生產資料生產部門因為找不到買主而破產,進而可能引發經濟危機。
第二,當第二部類生產消費品過多,而第一類沒有相應的物質補償,第三部類沒有相應的勞務提供,根據價值規律,生產資料和勞務就會價格急劇上漲。這樣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的經濟虛假增長,但最終經濟會因發展過于不平衡而陷人經濟危機。
第三,當第三部類占用資源過多,相對于可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來講,那么就出現勞動力的大量過剩,同時由于第一、第二部類資源量占有不足,所以就出現物質資料的相對不足。物質資料的相對不足,那就是物質資料的價格出現上張,同時伴隨著經濟發展的停滯,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
論文摘要: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首先是勞動價值和價格理論。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一是體現在直接勞動耗費;二是體現在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正是經過人類勞動—對資源的培植、修復、保護、再生等在資源及其產品中凝結了價值,在這個價值決定的價格基礎上,加入由資源所有權壟斷而決定的那部分價格,構成了資源價格的全部內容。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⑦z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币蚨匀槐旧砑扔袧M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被魻柲匪埂ち_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和享受的物質條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經人類勞動加工的人化自然資源,二是未經人類勞動加工開發的原生自然資源。由于自然資源本身的效用—存在價值或意義,使人類無法離開自然而獨立存在,馬克思認為,“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采的礦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倉,也是他的原始的勞動資料庫。例如,他用來投、磨、壓、切等等的石塊就是土地供給的……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所以,必須維持自然資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維持其存在呢?是勞動?!罢麄€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說來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說來作為人的存在,已經變成實踐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一方面,通過勞動開發自然資源,使其滿足人或人類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勞動重置這些被消耗了的資源,以延續其存在,才能保證人類的可持續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價格不是來自于其本身的價值或價格,而是來自于人的勞動的結果。馬克思曾說“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瀑布和土地一樣,和一切自然力一樣,沒有價值,因為它本身中沒有任何物化勞動,因而也沒有價格…。
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看,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勞動耗費。商品價值取決于人的勞動耗費,沒有人的勞動耗費,或說人的勞動支出,就沒有滿足人類需要的物品,也就沒有商品的價值,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真諦?!坝捎诩舆M價值而保存價值,這是發揮作用的勞動力即活勞動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勞動在內)的價值(實際交換價值),決定于它的生產費用,換句話說,決定于制造它們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那么,勞動是怎樣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呢?“勞動被使用,被推動,因而工人的一定量體力等等被耗費了,結果是工人筋疲力盡。但是勞動不僅被消費,而且同時從活動形式轉變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在對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這就是勞動的價值創造過程,也就是勞動的消耗過程,正是人類勞動的耗費,一方面在具體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產要素轉化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作為勞動的耗費、凝結或物化,作為同質的人類勞動耗費形成了商品的價值。西斯蒙第就曾說:“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給人們任何東西;……大凡不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勞動而產生或獲得價值的東西,不論對人類生活怎樣有利、怎樣重要,絕不是財富。馬克思也指出:“機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國的財富……但是……它們不能給這種財富的價值增加任何東西。
二是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由于自然資源的獨特性質,使其必須不斷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產出來?!盁o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可耗竭資源,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都是有限的。為了維持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消耗掉的自然資源也應該得到補償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過再生速度時,才需要人力資本的投人進行強制性恢復;而可耗竭資源則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發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資源(復原型重置,即把資源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資源強于重置前資源的規模、功能、狀態或水平)和可耗竭資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資源代替已消耗的資源)的勞動耗費及其相應的各種投入必然是該資源價值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不僅是其直接勞動耗費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勞動耗費的結果。馬克思指出:“價值不是取決于它所包含的勞動或它的生產所使用的勞動時間,而是取決于它能夠被生產的那段勞動時間或者說再生產所必須的勞動時間。 “每一種商品(因而也包括構成資本的那些商品)的價值,都不是由這種商品本身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種再生產可以在和原有生產條件不同的、更困難和更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如果改變了條件再生產同一物質資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時間,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那末貨幣價值不變時,物質資本價值及利潤加倍或減半。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是在現有生產條件下,再生產資源而消耗的人類勞動決定的。原始自然資源的價值是按照再生產該資源所預期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決定的。 三、創造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形式
生產物質商品、提供服務或再生自然資源等創造價值的勞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社會形態等條件下是不同的,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即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范圍是不斷擴展的?!胺彩莿撛O、增加、轉移和保存商品使用價值的勞動都必然形成價值,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所謂創造使用價值是指通過勞動把生產要素轉變為一種人們所需要的使用價值,一種新的使用價值。所謂增加使用價值就是指通過勞動原有使用價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圍得到擴展。所謂轉移使用價值,一是指使用價值的存在狀態的轉移,即通過勞動使生產要素的使用價值變為商品的使用價值;二是指使用價值存在空間轉移,即通過勞動把使用價值由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保存使用價值包括一是延續性保存,即通過不斷附加勞動使原有勞動成果隨著生產過程的延長而不斷地得到延伸、保存,如鋼鐵工人把采礦工人的勞動保存在其勞動產品中,制造工人又把鋼鐵工人的勞動保存下來,隨著勞動過程的延長,價值和使用價值保存的鏈條也不斷拉長,特別是在知識產品的生產中,價值和使用價值保存的鏈條很長,甚至很難尋找到它的源頭,也無法計量它的價值;二是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價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勞動,增加價值,如文物的保護,要完整地保存其原有使用價值而不得不增加新的勞動,否則就會因為腐化、污染而使其使用價值喪失,所以文物是在保存中不斷增加價值的,而不是因為時間本身或使用價值本身就增殖了其價值。在自然資源的勞動中,無論是直接勞動耗費還是重置勞動耗費都具有創設、增加、轉移和保存商品使用價值的勞動屬性,即具有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的屬性,從而使資源及其產品具有價值。在商品的價值組成中,除了勞動價值外還包含了原料、資本、技術等各種投人要素價值,使其各種投人要素價值得以補償。
關鍵詞:礦產資源價值;儲量價值;會計計量;公允價值
中圖分類號:F235.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10)04-0053-05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礦產資源屬于耗竭性的不可再生資源,包括已開發和待開發的礦產、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國內外關于礦產資源價值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礦產資源的價值構成、價值評估及價值計量上。早期,一些觀點認為礦產資源是沒有價值的,他們依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礦產資源本身沒有凝結人類的勞動,因而是無價值的。目前,國內外對礦產資源的價值已基本達成共識,認為礦產資源是有價值的,但對礦產資源的價值構成有不同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稀缺價值論、勞動價值論、邊際效用論、代償價值理論、二元價值論、三元價值論、能值價值論等,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自然資源的價值。最早對資源價值進行研究的是Hotelling(1931)0,他的理論為自然資源的價值評估提供了理論依據。A M M Jamal和John L Crain(1997)在Hotelling價值理論基礎上對潛在價值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認為未來更高的資源凈價格將使現有資源所有者推遲開采,否則,他將加速開采。BrianRoach,William W.Wade(2006)考慮了生態環境對礦產資源價值的影響,在確定礦產資源價值時應將生態補償費用納入進去。羅麗艷(2005)提出了代償價值理論,認為商品經濟價值是勞動和自然資源的耗費,替代和補償這種耗費所必須的物質量是商品交換價值的底線。譚俊華(2005)提出了三元價值論,認為自然資源的價值由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構成。喻建良(2007)認為在礦產資源開發戰略中應通過資源折補,使礦產資源的稀缺價值、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得到補償。洪麗君(2007)則提到能值價值論,認為只有能值可以衡量自然資源財富。
礦產資源價值評估是礦產資源價值計量的一個難題。很多學者采用收益現值法、成本核算法、市場價格法、替代市場方法對礦產資源價值評估進行了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徐蘭軍在其博士論文中(2003)選擇收益現值法對耗竭性資源資產價值進行了評估。計量方面,以前人們普遍認為礦產資源是無價值的,導致礦產資源資產沒有全面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儲量價值沒有體現在會計報表內,沒有真正體現礦產資源的價值。孫家平在其博士論文中,建立了礦產資源資產的有形化確認理論。龔光明指出我國石油天然氣會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儲量資產的缺位,建議我國石油天然氣資產采用“歷史成本+儲量數量”報告模式。
上述研究從不同的側面闡述了礦產資源的價值構成及評估,形成了一套具有較強操作性的礦產資源評估理論與方法。但由于礦產資源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這些研究也存在不足,有的價值構成不全面,有的對價值的本質內涵認識不清,有的割裂了價值構成中各部分間的內在聯系。礦產資源價值評估是世界性的難題,尚需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的研究。計量方面,現有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歷史成本上,以勘探支出作為礦產資源資產的成本,未反映礦產資源的儲量價值?;谶@些不足,本文將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地租理論、效用價值理論、現代產權等理論,先從宏觀角度研究礦產資源的價值構成,再從微觀角度探討礦產企業如何計量其所擁有的礦產資源,使之有利于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人類的和諧發展,為我國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奠定理論基礎。
二、礦產資源價值理論和價值構成
(一)礦產資源價值理論
礦產資源價值理論主要有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地租理論、效用價值理論、現代產權等理論。馬克思首創了勞動二重性學說,闡明了價值是由抽象勞動創造的基本原理。價值量的大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礦產資源是地質作用形成的,本身沒有凝結人類的勞動,但在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和開采過程中,需要投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因而礦產資源具有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資源體中凝結的人類勞動的價值會不斷增加。
借用土地所付出的代價叫做地租,早期的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對地租理論進行了研究,后馬克思發展了他們的地租理論,其地租理論體系包括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他指出“真正的礦山地租的決定方法,和農業地租是完全一樣的”,絕對地租“在真正的采掘工業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礦產所有權的壟斷是產生礦山絕對地租的原因,資源稟賦及分布是產生級差地租的源泉。
英國早期經濟學家N?巴本是最早明確表述效用價值觀點的思想家之一。他認為,一切物品的價值都來自它們的效用;無用之物,便無價值;一切物品能滿足人類天生的肉體和精神欲望,才成為有用的東西,才具有價值。效用價值論的早期代表是維塞爾,他首創了“邊際效用”一詞。礦產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其有用性是毋容置疑的,它可以使人們獲得心理和物質上的享受。按照效用價值理論,無論礦產資源中是否凝結了勘查、開發的人類勞動,因其有用性就決定了它具有價值。
產權是實現礦產資源價值的保障。美英等國礦產資源的產權歸屬清晰,誰擁有所有權,誰就擁有礦產資源的價值。我國《礦產資源法》明確規定礦產資源歸國家所有,并指出國家依法享有對礦產資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明確產權,就能明確礦產資源的責權利主體,才能正確計量礦產資源的價值。
(二)礦產資源的價值構成
1 礦產資源內在價值。內在價值即礦產資源自然賦存的價值,其大小由礦藏的特性決定,富近淺易的礦藏和貧遠深難的礦藏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肯定不同,因而其價值也不同。礦產資源賦存價值與勞動量的投入沒有太大的關系,其主要根據礦藏的豐度和品位來決定。內在價值與西方的效用價值論融合。礦藏儲量開采有一個長期的過程,礦產資源的內在價值需要反映貨幣時間價值。在具體計算時,可以估算礦藏開發每年可能獲得的未來凈現金流量,選擇企業特定的折現率折算為現值。公式為:
其中:P1代表礦產資源儲量的內在價值;p表示礦產資源的價格,P可以從礦產資源市場獲得,目前國際國內都在發展礦產資源市場,價格能夠獲取,g表示每年的礦產資源開采量,c表示每年的礦產資源的必要合理開采加工成本,r表示貼現率,t表示
某年份,”表示該礦區的生產年限。
2,礦產資源外在價值。礦產資源外在價值是為了補償勞動耗費,開發替代資源,補償環境破壞的價值,包括礦權取得成本、環境補償費、礦產資源補償費、勘探耗費補償費等。
(1)礦權取得成本。礦權取得成本包括購買或租賃財產所支付的租賃定金和選擇權支出,以及經紀人費用、記錄費用、法律費用和其他費用。在西方國家,土地和礦物實行私有制,土地所有者往往亦是其地下和地面上礦物的所有者,因此,礦區租賃協議與礦物分享協議往往合二為一。在我國,礦物為國家所有,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要取得礦山勘探、開發及開采權,必須支付地租。地租理論為我們確定礦產資源價值提供了一種簡單可行的理論方法。但是,簡單利用馬克思的地租理論來確定礦產資源價值是不科學的,因為礦產資源價值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這些決定了礦產資源價值的復雜性和多重性。礦權取得成本用公式表示為:
D=d+T+u
其中:D表示礦權取得成本,d表示地租,T表示礦產資源稅,u表示其他費用。
(2)地勘補償費。地質勘查、勘探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勞動過程,地勘工作者要運用勘探工具和勘探技術勘探礦產資源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值得開采,因而外在價值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相融合。地勘成本是地勘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支出,包括地貌、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費用,取得進入礦區進行這些調查權利的費用,地質師和地球物理勘探隊的工資和其他費用,干井貢獻和井底貢獻費用,探井的鉆井成本和井的裝備支出等。勘探成本一般采用分項工程累計求和的方式求得:
Kt=Wf+Jf+zf+Sf+Qf
其中:Kt表示地勘補償費,WF,表示物探費用,Jf,表示探井費用,Zf表示勘探裝備費用,Sf表示試采費用,Q,表示其他費用。
(3)礦產資源補償費。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隨著礦產資源的開采利用,地層中蘊藏的礦產資源會越來越少,直至耗盡。國家對礦產資源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就是為了補償礦產資源的開采。礦產資源補償費,是按照礦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征。其計算公式為:
B=q×p×f×ψ
其中:B表示礦產資源補償費。g表示每年礦產產量。p表示礦產資源的價格,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按照國家規定價格計算銷售收入;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照征收時礦產品的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計算銷售收入;采礦權人向境外銷售礦產品的,按照國際市場銷售價格計算銷售收入。,表示補償費費率,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有:0.5%、1%、2%、3%、4%等,如煤炭、煤層氣、石油、天然氣的費率均為1%,費率平均為1.18%。ψ表示開采回采率系數,開采回采率系數一核定開采回采率/實際開采回采率。礦產資源補償費以礦產品銷售時使用的貨幣結算;采礦權人對礦產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銷售最終產品時使用的貨幣結算。
(4)生態環境補償費用。礦藏開采過程中要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造成周圍地區空氣、土壤、地下水嚴重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還可能形成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造成周邊企業廠房和居民建筑破壞。開采礦產品的收益一部分是以犧牲環境效用為代價的,為恢復環境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的價值即為環境損失價值。生態補償費用的大小取決于礦產開發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清晰界定的產權是礦產資源價值補償的前提條件。按照產權理論,遵循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礦產資源開采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理應由開采企業負責。目前我國實行生態環境補償費由企業交給國家,國家利用此經費代其治理保護生態環境。對生態補償費用的計算有市場價值法、資產價值法、人力資本法、旅行費用法、防護費用法、恢復費用法及調查評估法等。生態環境補償費用的計算比較復雜,本文不討論生態環境補償費用的計算,只用E表示。
3 礦產資源總價值。礦產資源價值由礦產資源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構成。計算模型如下:
其中:P1表示礦產資源的內在價值,Px表示外在價值。
三、礦產資源會計計量的創新及運用
礦產資源因其具有價值,應納入會計報表核算和披露。當前,在礦產資源會計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礦產資源資產的計量問題。會計的核心是計量。當前美國、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及澳大利亞等都在研究會計計量問題。表1為會計計量方法的比較。
美國FASB主張首先使用歷史成本,但也允許將歷史成本與其他計量屬性一起使用。2006年FASB正式FASl57“公允價值計量”,標志著公允價值計量在21世紀將取代歷史成本而成為主要計量模式。IASB最常用的計量屬性是歷史成本,但是歷史成本通??梢耘c其他計量屬性結合起來使用。IASB已將公允價值提上了議事日程,并于2009年了ED/2009/5征求意見稿。澳大利亞目前沒有單獨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但它緊隨IASB,了征求意見稿EDl81(2009),說明它也是認可公允價值計量的。我國2006年頒布的新準則,逐漸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
在礦產資源領域,美國是最早對石油天然氣會計研究的國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石油天然氣會計準則體系。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早已建立了獨具特色的權益區域法會計準則體系。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也在積極研究探討礦產資源會計準則。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開啟了我國采掘業會計的先河。表2為各國礦產資源會計準則及計量方法比較。
從表2可看出,各國對礦產資源資產的計量都采用歷史成本法,只考慮了礦產資源外在價值的補償,將勘探開發支出按成本法處理,沒有考慮礦產資源的內在價值即儲量價值的計量和披露問題。SFAS19要求以傳統的歷史成本為基礎,采用成果法將勘探開發支出按一定條件予以資本化。SFAS25仍然堅持采用歷史成本法核算,只是在成果法外還可以采用完全成本法。SFAS69首次考慮了儲量價值的計量,要求石油天然氣公司采用“儲備確認會計”(RRA),首次考慮了儲量價值的計量,但由于其存在很多不足,最終沒有被采用。IFRS6和AASB6的規定是一致的,勘探與評價資產的初始計量采用成本法,后續計量采用成本法或重估模式。我國石油天然氣準則也規定采用成本法計量。
單純考慮外在價值的計量是不夠的,還必須考慮內在價值的計量。由于礦產資源價格經常發生變化,受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應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礦產資源儲量并進行披露。目前已有了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和現實基礎:(1)公
允價值理論基礎。FASB一直致力于公允價值的研究,IASB計劃在2010年頒布公允價值會計準則。我國謝詩芬教授一直研究公允價值理論,她認為21世紀的財務變革正呼喚著“價值型會計模式”;(2)礦產資源市場的發達和完善程度。國際礦產資源市場發展比較成熟,尤其是石油天然氣市場很完善了,較容易獲得市場價格。目前,我國也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市場經濟運作機制,這為礦產資源公允價值的確定提供了最好的依據。在運用公允價值時,可以參考市場指導價和折現率來估計礦產資源的價值;(3)計價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程度?,F值計價技術近20年來在概念框架和實用技術上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FASB經過12年多的努力終于在2000年了SFAC7,IASB也把現值會計列入了準則制定規劃;被譽為金融理論經典之一的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的實際運用,為現值計價技術開辟了前進的道路。
不同的礦產資源價值提供不同的決策信息,以不同會計計量屬性為基礎計量的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是不同的,歷史成本基礎會計計量和價值基礎會計計量各有優缺點,在礦產資源計量中,實現兩種會計計量基礎的有機結合應用才是最好的會計方法,才能使會計信息既相關又可靠。因此,在礦產資源計量中,針對礦產資源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應分別采用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核算。
1 歷史成本法。成本法是從取得礦產資源資產的角度反映礦產資源資產價值。在成本法下礦產資源價值包括勘探、開采等成本。勘探開采成本是過去已經發生的成本,是對勘探耗費的補償。礦產資源的環境補償費是礦產企業交給國家,由國家利用此經費代其治理保護生態環境,也是對過去已經發生支出補償。歷史成本反映了礦產資源的過去價值,有助于對各項礦產資源的控制和監督,具有客觀、可驗證、易取得、簡單等優點。
2 公允價值計量法。公允價值是指礦產資源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進行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礦產資源的內在價值即地層賦存價值,包括探明的、可能的和未探明的礦區資產的價值,計量時采用公允價值比歷史成本更好。因為其開采期較長,能給礦產企業帶來未來的現金流入,但現金流入的計算要根據地層的儲量總量和市場價格來計算。計算時還需考慮貨幣時間價值,選擇合適的折現率,折算為現值。公允價值的確定可以分為三個主要層次(IASB,2009):(1)在活躍市場上有相同的資產或負債的報價信息時,使用該報價信息所估計的公允價值;(2)在活躍市場上沒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資產或負債的報價,這種相似的報價可用來進行公允價值的估計,但應當調整相同與相似之間的差異;(3)在第一個層次和第二個層次的估計尚不可能時,則應用估值技術方法進行公允價值的估計,未來現金流量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由于金融危機的出現,人們對公允價值會計計量產生了疑慮,公允價值在礦產資源資產計量中的應用短期內還難以實現。采掘行業對使用公允價值會計計量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財務報告中的資產和損益受儲量數量估計、商品價格和匯率波動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公允價值的運用會增加財務報告的波動性。因而公允價值要在礦產資源計量中運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對礦產資源價值評估和會計計量相關問題的闡述和探討,得到如下結論:
關鍵詞:按要素分配 薩伊教條 要素所有權 生產資料所有制
一、按要素分配的含義
現階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多種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要素分配。所謂要素,指的是構成生產過程的各種因素,也就是創造物質財富的要素,這是撇開生產關系來看的要素。然而按要素分配這一表述中的“要素”含義,已經超出生產力本身的范疇,因為生產要素,無論是勞動還是物質生產資料,它們本身不會提出分配生產成果的要求,能夠提出分配要求和決定分配關系的是人。是與生產要素有關系的人。因此,按要素分配中的“要素”,只能從“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或者提供者所提出的要求”這樣一種含義去理解。按要素分配的一般含義,就是按照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或者提供者所提出的要求,分配生產過程創造的價值財富。這種含義下的按要素分配,實質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生產關系決定的分配關系,不能撇開生產關系來解釋按要素分配。
二、按要素分配政策的依據
現階段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馬克思指出:“分配關系本質上和生產關系是同一的,是生產關系的反面?!狈峙潢P系歸根結底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的。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不同要素所有者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進而決定了他們之間的分配方式和分配關系。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與之相應,在分配領域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公有制經濟內部,實行按勞分配。在私有制經濟中,生產要素歸不同的所有者擁有,必須承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以付出一定的回報為條件取得要素的所有者的同意,才能使用歸他們所有的各種要素,從而進行生產。
在生產要素歸屬不同的所有者的條件下必然產生按要素分配的關系。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都是有限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了“經濟價值”這個概念來說明土地所有權的經濟意義。所謂經濟價值,是相對于經濟關系中一定的主體而言的物質利益或經濟收益。同樣。技術、管理、資本等各種不同的生產要素的所有權也都具有相應的經濟價值。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可以憑借自己的要素所有權,從產業資本家手中獲得報酬,使所有權的經濟價值得以實現。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下,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生產過程是資本家所擁有的各種不同的生產要素相結合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結果也自然歸資本家所有。產業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后,貨幣資本家、土地所有者必定會憑借其借貸資本所有權和土地所有權參與剩余價值的瓜分。貨幣資本家獲得利息,并不是因為他參與了生產活動利息。只是貨幣資本家擁有的借貸資本所有權的經濟價值實現形式。同樣,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也是由于要素所有權經濟價值的實現。
馬克思說:“勞動力的、資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權,就是商品這些不同價值組成部分,所以會分別屬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這些價值組成部分轉化為他們的收入的原因?!崩斫饽壳拔覈鴮嵭械陌匆胤峙湔撸仨毨斡涍@是在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前提下進行的,與之相適應,必須實行按要素分配政策為主,按要素分配只能在生產領域占據非主體地位的非公有制經濟中實行。應將按要素分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免造成收入差距過大。
三、按要素分配與薩伊教條的本質區別
現實經濟生活中,經濟關系的本質往往會被假象所掩蓋。按要素分配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以為按要素分配的理論依據就是薩伊“三位一體”公式。“三位一體”公式認為,資本、土地和勞動作為生產的三要素,共同參與了價值的創造,與之相應,三者就要參與分配,并分別獲得利潤、地租和工資。薩伊直觀地反映經濟關系本質的表面現象,并加以教條式的解釋,這個理論也被稱作薩伊教條。對薩伊教條的錯誤理論進行分析,澄清按要素分配的含義,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按要素分配政策。
(一)薩伊教條掩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殊歷史性質
資本――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這個三位一體公式撇開了土地、勞動在使用上的資本主義社會形式,把抽象的、缺少社會形式的土地(屬于人類在自然界本身領域)和勞動(屬于人類具體有用勞動的一般領域)直接與資本(屬于生產關系領域)這種資本主義經濟形式人為地并列在一起,似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永恒的社會關系。
(二)薩伊教條混淆了價值創造和使用價值生產的區別
薩伊教條認為土地、資本與勞動一起創造了價值,模糊了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這個事實。勞動價值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產品價值形成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生產資料的價值,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通過具體有用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去,而抽象人類勞動則創造出了大于勞動力價值的、包含剩余價值的價值,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馬克思批判了那種在物質財富中,只看到勞動的作用,而忽視資本、土地等生產資料作用的錯誤觀點。他強調指出:“勞動并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惟一源泉。”并充分肯定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鼻祖威廉?配第的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生產資料通過具體有用勞動,將自身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生產出了新使用價值,為新價值的創造提供了物質條件。
(三)薩伊教條混淆了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關系
薩伊教條包含了兩部分內容,其中前半部分講的是價值創造問題,后半部分則是關于價值的分配。實際上,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價值創造屬于生產領域,價值分配則屬于收入分配領域,決定分配關系的并不是價值由誰創造。而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斑@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產條件的一定的社會性質和生產當事人之間的一定的社會關系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關系只是歷史規定的生產關系的表現?!痹谏a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下,資本家在通過使勞動力在直接生產過程中與生產資料相結合,創造出了大于勞動力價值的、包含剩余價值的價值。由于這個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是由資本家購得的勞動力商品與生產資料商品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所有權當然歸資本家所有。
(四)薩伊教條是拜物教觀念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