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2 11:28: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繼續教育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進修醫師的主體特點。已工作10年左右的高年資主治醫師,且女醫生所占比例相對其他醫學專業多。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屬于臨床醫學的二級學科,因為所屬部位的解剖深在,不易直接明視,并且亞學科較多,病種多,所以較難掌握,保守估計需要大約15-20年才能培養出合格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所以進修醫生的進修年齡相對較大??傖t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進修醫師以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為主要人群,具有較好的前期教育基礎和臨床工作經驗,為開展個性化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工作10年左右時,對于醫療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技術職稱的晉升有了進一步要求,所以進修醫生的年齡平均33歲左右,這也跟我總醫院和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對報名學員的學歷及職稱有基本要求有關。另外,雖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要屬于外科系統,但大部分工作是門診工作,加之基層醫院常常將耳鼻喉科、眼科和口腔科合并為五官科,所以相對來說女醫生所占比率比其他外科如骨科等有所增加,接近內科系統。來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習的進修醫生原單位以三級醫院為主,醫生學歷較高,其中也包括一定比例的博士和碩士學員,工作年限也較長,有利于科室開展專業教學,以及輔導他們在學習的同時完成基礎醫療工作,這是優勢,但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學員年資較高,部分原單位的診斷和治療習慣與總醫院差別較大,甚至部分人員在原單位養成了獨特的工作習慣,很大程度影響到科室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發揮學員和導師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整體實力和教學特點,吸引更多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來學習。
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教學理念:將科室的先進理念、作風、工作方法、學習方法和規范技術傳授給學員,讓學員成為“像我們一樣的醫師”,科室始終將此理念貫穿到每一位學員的教學當中。從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進修生所在地域分布以華北五省相對集中,但原單位距北京的距離并不是主要的選擇進修地點的參考依據,原單位距離北京超過1000公里的進修學員超過57%,其中包括海南、廣西、廣東、青海、和新疆等地的醫生。吸引學員的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和技術水平。本科室是全國重點學科,有較高的學術和技術水平,在國內較早的的開展•383•了亞??频姆纸M,尤其在耳科方面具有全國領先地位;2)對本科室的認知和熟悉程度?;诳傖t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界的學術地位,歷年來,與全國各大醫院有著廣泛聯系和學術交流,部分進修醫生的原單位領導、同事曾在總醫院位進修,因此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基本情況和人員均較熟悉;3)總醫院進修教學質量不斷改革和提高,尤其是在進修學員的輪轉安排和管理方面。本院及科室為了切實提高進修質量,吸引更多的學員來學習,在國內較早實行進修生導師制度,做到每一位進修學員有專人管理和帶教??剖以谶M修學員的安排方面,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員的進修目的和進修側重點,在相應感興趣的亞專業相對增加學習時間,導師安排也考慮到學員的要求,制定相應亞學科的高年資主治醫師或高級職稱人員擔任導師。進修生的管理也實行導師負責制,學員的成績也與導師息息相關,舉例說明:學員在臨床中如違反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學員的導師也會被問責;如果學員學習優秀,結業時被評為優秀進修生,導師也會得到醫院的表彰和鼓勵,也充分發揮學員導師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提高進修學員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集中培訓;校本培訓
收稿日期:2007―11―28
作者簡介:谷朝勇(1975―),男,漢族,山東省成武縣人,菏澤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講師,碩士。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校本培訓工作已越發顯得重要,但因經濟、文化、地域、歷史等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工作已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尤其在經濟落后地區,這種問題更加突出。這些問題如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必將影響和阻礙校本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成為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瓶頸。
一、農村教師校本培訓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偏低,師資缺乏
在調查的兩個典型縣區(六個典型鄉鎮)的86所學校中,發現農村中學第一學歷達標率僅為34.7%,包括第二學歷達標率也只有70%;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民辦教師轉公的教師就占五分之一以上,并且專業大多不對口;另外有相當一部分是村聘教師,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教育。因此,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后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科學課此類課程在小學開設不足,有的學校音樂課、美術課甚至沒有開設。
(二)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農村中小學教師在基層教書育人,卻享受不到基本的待遇保障。待遇不重影響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部分農村中小學校的經費只能維持正常的辦公,由于辦學經費緊張,農村學校用于教師培訓提高方面的資金幾乎為零,大部分地方鄉鎮中小學培訓提高費用基本要靠教師個人承擔。由于工資待遇本來就比較低,靠教師個人承擔培訓費用困難較大。
(三)校本培訓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
校本培訓的實施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但許多農村中小學校本培訓的實施往往失于簡單化。雖然校本培訓作為農村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方式已成為共識,但目前我國關于校本培訓的理論探討工作,尤其是具體的微觀理論研究還十分貧乏,培訓教材不足。在農村中小學,由于經濟落后、師資缺乏,圖書、報刊、雜志和網絡等設施、設備不足,農村教師沒有時間、沒有設備、更沒有經費得到相關理論的指導。
(四)缺乏科學規范的考核及獎懲機制
校本培訓在我國只是剛剛起步,配套的考核、獎懲機制仍未建立,各校是方法不一,無法評定優劣,難以激發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仍舊是傳統的陳舊模式:1.以學歷補償和學歷提升為主的“學本”培訓模式,這種培訓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補償和提高學歷,用以彌補學歷的不足。這種單一的學本培訓模式難以適應當前多元的教師培訓需要,特別是難以完成提高教師教學實踐水平的任務。2.利用節假日對教師開展的運動式、報告式、理論灌輸式的集中培訓,這種方式由于參與者較多,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因而無法保證培訓的質量。3.對教師參加培訓后的考評仍然是傳統學院式的紙筆考試評價,缺乏對教師實際工作能力、實踐水平的評價體系。
二、農村校本培訓應采取的對策
(一)政府重視,在教師培訓上加大資金投入
把以校為本與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結合起來,納入工作計劃,上下統籌安排,制訂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獎懲措施,落實培訓經費,保障校本培訓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經費緊張的問題是制約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問題。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是各級政府的共同職責。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各級政府持續加大經費投入,還需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建立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分攤機制,明確政府、學校和教師個人承擔的費用項目或比例,運用制度化的手段確保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所需的經費投入。
各級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經費的保障機制,將教師培訓經費納入教育事業經費經常性支出渠道,確定教師培訓經費按照教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予以保障。
(二)繼續深化培訓模式改革,不斷探索適應當地實際的培訓模式
1.系列講座。如辦學特色講座、方針政策講座、教法創新講座、優秀教師講座、繼續教育講座,目的在于讓教師們及時了解教學改革動態,及時改變觀念。
2.組織研討。目的在于組織教師們的交流與學習,優勢在于互動性與互補性,進而達到教學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以及教學經驗的最大化效應。
3.集體辦公。包括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共同批改等,目的是促進教師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實際上也是常規教學的重要內容。
4.教育科研。加強教師們的教研工作,著眼點在于經驗總結和論文撰寫,目的在于提高理論水平,激發積極性,從更高層次上促進校本培訓工作的發展。
5.現場示范。就如何執行課程標準的要求,如何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施等問題,邀請部分學科帶頭人和教育專家進行現場課堂教學示范,使實驗教師通過親自感受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三)充分利用信息平臺,建立現代化的學習型組織
以住的集中培訓,給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工學矛盾和多于城鎮教師的經濟負擔,再加上農村、城鎮一樣的培訓內容和標準,也脫離了農村教師的實際需求。為此在遠景建設規劃中,通過天網(衛星電視)和地網(計算機網絡)加上人網(傳統培訓體系),使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不離崗,不但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而且較好解決農村教師的“工學”矛盾。
現實中可以利用鄉中心學校在農村教育中所處的中心、示范和輻射作用,在鄉中心學校建立教師學習資源中心,配備現代化的遠程教育設備和各種教師培訓教材及圖書影像材料,并與衛星地面接收系統和因特網相接,接收豐富多彩的遠程教師培訓課程,供教師培訓和自主學習。同時,還可以將開發的培訓課程和優秀教師的講座制成網絡課程、VCD、衛星電視課程,通過現代化遠程教育手段,傳送給教師學習資源中心。
(四)建立起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和激勵制約機制
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必須建立起一套督導評估制度和激勵制約機制。
1.要將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與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與教師考核、晉升、聘任、獎勵相結合,形成教師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2.建立教師培訓證書制度。
3.建立教師培訓管理檔案和學分管理制度。
4.對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五)完善培訓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培訓基地作用
首先,要充分發揮各級教師培訓基地和師范院校在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把各級培訓基地辦成本地區在教育教學、資料信息、教改實踐、教育技術、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具有指導作用的教育中心??梢钥紤]由師范院校牽頭成立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聯合體,進一步整合教師繼續教育資源,搭建起一種全新的合作平臺,為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其次,積極推進農村區域性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建設。參照教育部制定的示范性區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建設標準,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的教師進修院校、網絡教育校外學習中心(點)、教研室、電化教育和教育科研機構,逐步形成多功能的區域教師學習中心與資源中心。第三,充分發揮中小學校在教師繼續教育中的作用,立足于校本,以“研訓一體”方式促進農村教師自主發展。
(六)以信息技術培訓為重點,著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實施新課程的能力與水平
1.大力開展適應當前農村教師現狀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不斷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的層次和水平?,F代教育技術培訓內容主要有,課件制作、多媒體教學、網絡學習等等。雖然在條件較好的城鎮教師看來技能都很簡單,但現實是農村的大多數教師都知之甚少,他們的感覺到了強烈的差距,掌握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是當前廣大教師一個迫切愿望。
2.專業學科知識的深化與更新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按照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識為基礎,針對不同學科的需要,開展新知識的培訓與學習,使廣大農村教師拓寬知識領域,更新知識結構,更好地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3.大力推進校本培訓。校本培訓是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形式,是改變學校面貌、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是促進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在研究中提高的主要舉措。校本培訓更加關注教師教學實踐所在的學校及課堂,更加關注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更能激發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熱情,使教師培訓更具活力和效益。
【關鍵詞】繼續教育;招生;營銷行為;市場經濟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市場經濟的大力發展,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明顯提高,新時代的國際競爭是以人才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所以作為新時代的人才每個人都迫切需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發展與時代接軌。繼續教育,因此而變得更加重要。繼續教育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補充和完善,我國繼續教育有起步晚,發展快的特點。本文對我國繼續教育招生營銷現狀,并從產品、分銷渠道,價格和促銷等方面的營銷行進行了分析。
一、對我國繼續教育招生營銷現狀的分析
在國際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市場經濟大力發展的大環境中下,許多國家已把學習培訓放在了在世界經濟中保持競爭力的高度。隨著《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特別是為適應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的需要,成人教育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成人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為21世紀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化社會奠定了基礎。在我國,培訓開發人才資源已成為國家繁榮昌盛,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要任務。對個人來說,繼續教育是使自己提高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保持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也是在社會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加大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發展和規范管理的力度,使之適應實現全民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要求。尤其是加大包括各級各類普通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所承擔的成人各級學歷教育、各種培訓教育、繼續教育的改革發展和規范管理的力度,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繼續教育學校層出不窮,繼續教育市場的競爭隨之變得十分激烈,高校繼續教育市場化招生方式,是我國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正在進行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發展必然會導致生源的相對稀缺,從而繼續教育事業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二、對我國繼續教育招生營銷行為的分析
(一)產品。市場營銷以滿足消費需求為中心,而消費需求的滿足只能通過某種產品或服務來實現,因此,產品是繼續教育市場營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好的產品能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產生購買行為,從而達成營銷的目的。繼續教育要想在競爭激烈市場中脫穎而出,最重要開發新產品。當越來越多的繼續教育學校在市場營銷研究時開始意識到,目前繼續教育課程嚴重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必須要找準定位,設計出特色的課程,努力打造自己品牌,擴大影響力。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靈活的時間安排比較適合當前的實際情況。我姑當前的繼續教育方式主要有: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專題研討、專業進修、研究生進修、訪問學者和科研進修等。
(二)分銷渠道。市場營銷分銷渠道包括產品由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所經過的路徑及其相應機構,包括所有的企業和個人?,F代市場營銷的分銷渠道不只是商流、物流的關系,更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發展。所以,在繼續教育客市場營銷中客戶關系管理是一種與消費者共同創造價值的全新的營銷理念。這種營銷理念要求繼續教育市場營銷,不僅僅是招收生源,而是從招生到入學,再到入學后的管理,再到結業后整個過程的關系維護。在整個過程中,繼續教育機學校都要努力與客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關系,從而保持繼續教育學校在繼續教育市場中的形象進而提高在繼續教育市場中地位。
(三)價格。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有消費者認知價值、競爭環境、分銷渠道和國家政策法規等,其中消費者認知價值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最重要驅動因素。這種認識價值是人的一種感覺狀態,所以價格的制定取決于消費者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一個人可能認為某種藝術品價值很高,因而愿付出巨額貨幣,相反的可能有人認為其毫無價值,就算價格很低也不會購買。這就說明了訂價不僅是一種營銷行為,更是是一門科學。所以根據定價的原理,繼續教育學校需要針對不同的培訓課程、不同的學生,實行不同的訂價策略,來滿足學生的需求。還要從學員能夠接受的心理價位去定價。這就要先了解顧客滿足需要愿意付出多少成本,而不是先忙于給產品定價。
(四)促銷。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繼續教育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促銷即促進銷售。它通過人員推銷、廣告宣傳和營業推廣等途徑,向目標消費者傳遞產品或服務信息,激發購買欲望,促成購買行為。其目的在于以產品的低價來誘導,刺激消費者消費,從而達成營銷的目的。建立高校與企業合作的教育模式是繼續教育機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與途徑,這也是發達國家繼續教育的一個突出優點。繼續教育學校要適時適當的采取委托,聯合、進修等多元化的促銷手段,吸引生源。比如一些學校采取促銷當日報名學費折扣,一次性支付全部學費返現金等方法,就是一些簡單有效的促銷方法。
三、結語
通過對繼續教育招生從產品、分銷渠道,價格和促銷等方面的營銷行為進行分析,我們了解繼續教育學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就,就必須為學生提供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教育產品,保持順暢的分銷渠道,科學合理的制定產品價格,采取多元化的促銷手段。另外,繼續教育學校招生人員還要明白,招生不僅是一種經濟營銷行為,辦學的宗旨也不應該只是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繼續教育招生而是為了培養人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
參考文獻
1 宋玎,美國高等教育招生市場中的營銷行為[J],復旦教育論壇,2006(02)
繼續教育在各地方普通高校的支持下發展得如火如荼,繼續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共同分享教育資源,相得益彰,為應用型人才培育做出了貢獻,同時在支持地方創意產業以及扶助社會基層教育方面也發揮了作用。然而,各地方高校的工作重點始終凝聚在普通高等教育上,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繼續教育面臨著定位不準的問題。面臨學習型社會的大環境,我們應給予繼續教育事業更為準確的定位,改變社會對繼續教育的偏見,呼喚全民支持并尊重繼續教育。
[關鍵詞]
學習型社會;地方高校;繼續教育
在學習型社會中,對學習的重視并不僅限于在時間上的終身性,對學習行為的有效組織也是重要方面之一。因此,終身教育系統的建立便顯得至為重要。作為終身教育的重要階段之一,繼續教育應當在整體教育體系上得到足夠重視。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育資源,是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倡導終身學習理念的重要承擔者。正因如此,依托高校的教育平臺將成為未來繼續教育事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一、地方高校辦好繼續教育的優勢
地方高校在推進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工作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2008年有關數據,地方高校數量在全國所有高校中占比高達95%以上,由此可見地方高校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按照現在發展趨勢,繼續教育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機構之間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具有地方高校背景的機構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這些教育機構以在各地高校中成立繼續教育學院為主要方式,以高校為發展平臺,享有高校各類資源,與普通高等教育實現共贏,為地方輸送了更多的優秀人才,同時在支持地方創意產業以及扶助社會基層教育方面也發揮了較大作用。依托高校的繼續教育系統包含多種形式,包含成人高考、遠程教育、學歷進修、技能培訓等,這方便了多種具有教育需求的群體。這些不同的教育形式面向不同的社會人群,基本包含了普通在校教育之外的各種情形,接受教育門檻低,在年齡、工作崗位、受教育時間和地點等方面都十分靈活,而且學費不高又能得到國家機構的認可,是社會各類人群接受繼續教育的最佳選擇。這種靈活性使得學習突破了主體、地點和時間的限制,使得終身學習的理念逐漸形成了風氣,為構建學習型社會起到了顯著的助推作用。比起重點院校,地方院校在繼續教育工作上的成績更加具有實踐意義。地方高校不僅投入了先進的教育設施和雄厚的教師資源,設置了完善的專業體系和與國際接軌的科研模式,還積極整合各方面資源,將繼續教育成果投入到地方建設上。由于處于區域的便捷性,他們能夠更加靈敏地感知經濟走勢,并迅速予以反饋,專注培養經濟社會建設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在實踐類的技能培訓方面,地方繼續教育機構直接面向企事業單位等人才需求方,具有明確的培養目標,為社會勞動者提供了豐富的提高技能的便捷平臺。
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現狀
隨著時展,地方高校的繼續教育基本都成立了完善的體系,普遍設有專門針對繼續教育的相應機構,不僅為社會人群提供了學歷進修的平臺,更是開始著重于幫助人們豐富知識儲備與提升專業技能。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遠程教育成為繼續教育中較為便捷的方式之一,遠程教育打破了時空局限,并且靈活地為不同條件的求學者定制適合他們的服務,因而受到了越來越多求學者的支持??傮w來看,我們的繼續教育發展趨勢是充滿光明的,然而其發展的平臺———地方高校畢竟是以普通教育為核心,在此基礎上的繼續教育板塊依舊面臨了許多問題。
(一)關于繼續教育理論定位不清
盡管在教育領域的文獻中,有許多以繼續教育為主題的探討,關于繼續教育的概念也有明確的表達方式。然而,地方高校怎樣才能區分普通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異同,怎樣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怎樣更好地促進教育為發展服務,怎樣為建設學習型社會服務等方面都沒有清晰的理論描述。多數地方高校在如何處理普通教育和繼續教育之間的關系時,面臨著迷惑和困難,與發達國家形成了差距。
(二)應然與實然的差距
根據調研得知,一些地方高校的繼續教育體系擔當了為院校獲取經濟價值的任務,站在提升經濟的立場上,繼續教育對院校的發展非常重要,然而繼續教育在實際操作中卻很難得到院校在政策上的扶持。除此之外,院校出于經濟意義的考慮想要著力發展繼續教育,又唯恐逐利的行為為校方帶來不利影響,搖擺不定的立場使得院校的繼續教育更加難以獲得長足發展,而只得在艱難中緩慢前行。這一困境是由于院校在看待繼續教育的意義時發生了偏差。
1.相較傳統教育,繼續教育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各地方高校雖然基本都設立繼續教育學院,然而很少列于院校發展的戰略規劃之中,使得繼續教育學院成為一個邊緣化的存在,并未在院校中得到與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一些地方院校在招生、教育體系建設以及教學設備引進等工作規劃中依然以普通高等教育為主,忽視繼續教育需要。更有甚者,還會為了維持普通高等教育的高效發展而擠壓繼續教育方面的工作,在這種不利的發展環境下,繼續教育的發展自然緩慢。
2.一味追求辦學規模,而忽視教育質量。一到新生錄取的旺季,各地方的高校都十分重視繼續教育機構的招生情況,并且格外關注今年的招生數據是否較往年有明顯的增長。一些高校在擴大招生規模方面狠下苦功,其本質原因是因為繼續教育能夠迅速為高校創收,真正關注教育質量還不夠。繼續教育機構中有很多都存在諸如課程安排不夠合理、教學設備不夠先進、教育理念不夠科學、師資力量不夠強大、科學研究的成果不夠突出、在人才培育規劃沒有針對性等問題。這些使得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沒有很好地承擔起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責任。
3.重視學歷進修,不重視專業技能培訓。在各大院校中,繼續教育機構依然以學歷進修為主要發展方向。盡管已有很多院校開始發展專業技能培訓,但與學歷無關專業技能培訓由于社會追逐度低以及囿于固定思維模式的限制,不能快速活躍地發展起來。多數地方院校的專業技能培訓依然局限在其必須承擔的教育任務之內,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思路
地方高校是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輸送人才的核心力量,針對當前院校繼續教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重新為繼續教育工作定位,調整工作落實中出現偏差的地方,使院校的繼續教育工作真正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助推器。地方高校是繼續教育的主要發展平臺,也是整體繼續教育工作開展的先鋒軍。地方高校應當積極改變思路,將繼續教育工作看作是一項需認真履行的社會職責,為普通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兩者重新定位,將繼續教育看作學校整體的教育職能,時刻牢記自己為促進全民學習社會服務的使命,真正以實現社會意義為目標去提高教育質量。而不再片面地以追尋經濟收益為目的,片面重視招生數據,真正承擔起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任。地方高校應當在部署教學規劃時充分重視繼續教育,而不是將其置于邊緣化的位置,要堅持先進的教育理念,制定科學的人才培訓計劃,實現產學研結合,依托高校良好的教育氛圍、學科體系、師資力量、科研水平,實現教育資源合理優化配置,使各類教育都能投入到為社會服務中來。另外,在人文方面,高校領導者應對繼續教育教職人員給予更好的關心,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將繼續教育工作完成得更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人才和提供服務是地方高校生命力延續的基石,是促進地方經濟持續良好發展的方式之一,同時又是高校繼續教育板塊的社會使命。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產業模式處于不斷調整之中,各單位對于人才水平要求和人員架構也隨著產業調整不斷變化,單純的在校期間的教育不能滿足職工整個職業生涯的技能要求,人才方面后勁不足時,繼續教育為人們適應發展的不斷進修搭建了平臺。因此,地方院校的繼續教育機構在辦學思路上要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為基礎,尊重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需求,因地制宜,按需育才,為經濟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新型人才,切實履行人才培育的社會使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繼續教育事業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貢獻力量,就能得到地方政府更有力的扶持,有了政策的支持,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空間將會更加廣闊,教育機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能得到實現。因此,院校的繼續教育工作要審時度勢,主動深入基層,與地方各類單位保持緊密溝通,時刻掌握社會建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和技術,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下,根據機構自身的教育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應用技能的培訓,拓寬受教育群體,開發多種培訓形式,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渠道,切實將繼續教育實踐實施好。地方高校承擔著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人才的使命,單純依靠普通高等教育勢必會出現后勁不足的情況,繼續教育則成為其補充力量,而在繼續教育中,學歷上的進修依然保持主導地位。自學高考、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為各類社會人士提供了進修學歷的便捷機會,加之院校的繼續教育機構在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上都十分正規,如果能夠在教學體系上更地根據市場進行調整,其在地方人才培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是相當穩固的。而憑借其平臺優勢,院校繼續教育機構還應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與學歷無關的專業技能培育上。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時代環境之下,以地方高校為主導的繼續教育工作是促進全社會終身教育的核心力量。針對當前院校繼續教育工作存在問題,地方高校需要重新為繼續教育工作定位,積極改變思路,將繼續教育開展看作是一項需認真履行的社會職責,使繼續教育工作真正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助推器。
作者:楊會萍 單位:開封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參考文獻:
[1]王紓,賴立.我國繼續教育綜合發展水平的區域比較研究[J].教育研究,2013,(11).
[2]張艷超.普通高校繼續教育改革趨勢:跨界、融合與創新[J].教育發展研究,2014,(3).
[3]朱銀友.特色化:高等學校繼續教育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J].中國成人教育,2014,(12).
【關鍵詞】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機制
1為什么要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
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繼續教育培訓是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素質的一個有效途。
1.1單位培養吸引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單位人事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經濟市場化、全球化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實施繼續教育,加強培訓、實踐鍛煉,加快造就一批專業技術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員,是單位人事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1.2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綜合能力建設的需要
提高業務技能是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生涯設計和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在一生中固守一種業務技能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專業技術人員要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通過繼續教育培訓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增強新的技能,全面提高綜合業務能力。
2如何進行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
社會需要多樣性、創新性的專業技術繼續教育,而目前教育機構卻實行共性、統一性的繼續教育??梢姡壳袄^續教育體制和機制與實行現代企業專業技術人力資源管理已不相適應,制約了創新型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束縛了繼續教育的創新發展。具體來說:
2.1完善繼續教育的管理體制和機制
現行政府組織中如人事部門、教育部門、組織部門、經濟部門、行業職能部門及行業協會等管理著不同專業技術的繼續教育,致使各級政府部門對繼續教育的運行機制不統一,不同專業技術領域,存在著不同的繼續教育方式,不利于繼續教育的規范發展,更不利于創新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因此,要理順繼續教育的教育管理體制,優化整合管理資源。
2.2科學設置課程,創新培訓內容,提升培訓效果
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的基礎。來自不同崗位、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類別各異,級別參差不齊。針對這種情況,培訓必須從實際出發,確定學科和課程結構,因此施教。比如包括公共課程、專業課程、活動課程、專題講座課程。
2.3創新培訓方式,注重培訓的靈活性,要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遠遠不能使用現代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的需要,借助新媒體微博微信等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利用學習人員的碎片化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專業人員繼續教育既要傳授知識又要發展能力、既培養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又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這就要求我們把學與發揮干部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案例式”、“互動式”、“研討式”、“菜單式”、“模擬式”等教學改革。
3創新培訓機制,突出培訓的實效性
要想改變原有的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模式關鍵是創新培訓機制,突出培訓的實效性。
3.1創新宏觀管理機制
在這方面最有益的探索是通過網絡或者手機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一些教學APP如云班課,創課或者組織團隊編寫適應繼續教育的軟件建立繼續教育培訓專項檔案,通過軟件的功能能過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一目了然。做到主管部門清楚,參訓單位有數,專業技術人員個人明白,對一段時間內沒有達到培訓時間和質量要求的不予頒發結業證書,使得單位和個人能主動及時按要求參加教育培訓。
3.2創新微觀管理機制
教育培訓施教單位要加強學員管理方面的創新,比如可以根據需要編寫對應的軟件把考勤、紀律、上課、學習成績等加以量化評分。通過制度和軟件,營造一個人人爭先、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
3.3創新激勵約束機制
教育培訓只有完善相關的激勵約束機制,才能提高培訓的效果。要建立健全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的制度,把專業技術人員教育的學習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把培訓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之一。改變“學沒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學好學不好一個樣”的狀況,充分激發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學習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參考文獻
[1]張建飛,王冶,等.探索繼續教育教學組織形式提高繼續教育教學質量[J].繼續教育,2003(05).
關鍵詞:紡貿企業;外貿談判人員;繼續教育
中國紡織行業越來越具備國際性特征,如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的紡貿企業幾乎都在走外貿路線,于是紡貿行業的外貿談判人員的從業素質、職業能力也便成為紡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素來談判類人才的職業能力養成單純依賴于談判實戰的鍛煉,對繼續教育的需求似乎顯得并不急迫。隨著中國市場的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尤其是上海自貿區的建立,以及中國與多國之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推進,以上海自貿區為中心的江浙滬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紡織產業將會直接面對與外商的“零距離”接觸,外貿人才需求將大量激增,由此外貿談判人才的從業素質也會隨之水漲船高。紹興紡貿產業的新常態,必然對外貿談判人員的繼續教育提出更高且更為迫切的要求。
1外貿談判人員培養何以成為紡貿企業的當務之急
由于國際經濟增速放緩,各國都在通過諸多經濟刺激政策希冀力挽狂瀾,然世界經濟下行趨勢仍不可阻遏;國內經濟也被迫從原來的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而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及其產能過剩的困局,國內經濟發達地區也正在經歷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以往當出口經濟受挫,則轉而刺激內需保持經濟的穩定態勢;如今國內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外貿型經濟仍然需打開出口經濟的缺口來求生存。從當前的情形來看,由于出口增速下降,國內對高污染地方傳統產業的整頓治理,紹興紡織外貿企業正遭受著巨大的沖擊。而上海自貿區的設立,以及近期我國與多國陸續簽署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使得紡貿企業迎來了最好的國際化環境,然而這當然對于當前紹興紡貿企業的發展帶來的挑戰也是不容忽視的。外貿業務員是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力軍,甚至成為外貿企業打開國際大門的“黃金鑰匙”。從外貿企業的調研情況來看,一些紡織外貿企業對外貿業務員這些知識型群體的管理還存在種種問題:如談判人員與外貿人員的分立現象,即一般外貿人員所承擔的只是單一的外貿跟單職能,并不參與貿易雙方的核心交易環節;其中的談判功能多由外貿企業老板直接承擔。這種分立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讓外貿環節變得更為煩瑣,及其貿易過程中的失真現象,因為外企老板的談判是一竿子買賣,談完即止;而外貿人員只掌控流程,卻不享有定價權和談判權。又如只看重外貿業務員對紡織行業知識的熟悉程度,忽略外貿談判各個環節中業務員應具備的特殊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培養。外貿人員作為訂單的直接關聯方,不懂如何運用談判技能去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張揚產品的特征,從而享有外貿價格的影響力,僅僅充當機械的傳聲筒作用,這無異于自折羽翼。在自貿時代,紹興的紡貿企業如何通過充分激發每一份人力資源的潛力來適應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是擺在紹興紡貿企業面前的一道大題。重新更換一批人馬,動骨換血之途豈是紹興紡貿企業堪能承受之重?于是,走紡貿談判人員的繼續教育之路勢在必行。當前,有關紡貿行業內的外貿談判人員這一群體的繼續教育僅僅被當作紡織行業內部職工一個可有可無的培訓要點出現,[2]究其原因,在于這一類別的員工在各個企業中相對分散,且對談判實務的重視遮蔽了外貿談判人員知識更新的需要。但是對于作為紹興經濟支柱的紹興紡貿行業來說,特別是在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對接上海自貿區等紹興外貿轉型發展的新背景、新常態下,這一群體的繼續教育問題卻顯得尤為凸顯。在這一過程中,在紹高職院校需要發揮其社會服務的功能,在教育中起到主體性作用,主動承擔起參與紹興紡貿行業外貿談判人員繼續教育的重任。
2高職院校介入紡貿企業外貿談判人員繼續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紹興紡織企業的外貿業務正在迅速崛起,對外貿從業人員的需求不斷上升,紹興眾高職院校紛紛設立商務英語、國際貿易實務等相關專業,但由于專業培養模式趨同等原因導致畢業生專業素質不高及職業能力不強。不過,無論從在紹高職院校參與還是從紹興紡織企業的需求與承受方面來權衡,高職院校介入紡貿企業外貿談判人員的繼續教育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需求維度,在當前市場經濟緊縮、國際競爭與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尤其是面對歐元貶值、人民幣增值等不利市場因素的重壓下,出口受挫,昔日供不應求之勢已不復存在,紹興紡貿企業不得不面對買方市場的現實。紡貿企業受形勢所迫,也在積極尋求破解之法,而開啟“全員貿易”模式自是其選擇之一。[3]作為其核心業務的外貿談判人才隊伍建設也將出現新的需求,即改變原來的外貿人員與談判人員的分立狀況,讓權給外貿人員使其成為全能型選手,讓其擁有外貿談判能力,以應對每一個可能的商機。紡貿企業的這一異動鑒于企業自身人力資源的慣性,新需求的滿足最符合經濟效益的途徑依然是繼續教育的方式。[4]在供給維度,在紹高職院?;趨^域經濟發展特色與需求,基本都開設了面向紹興紡織業和商貿類的專業和院系,甚至有較為成熟的合作平臺,如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的“紹興輕紡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學校已與中國輕紡城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已經成功地開展了多角度、大密度的深度校企合作。如此,當紡貿行業有新的外貿人才培養需求出現時,高職院校自然應主動承接這一重任。高職院校在為企業提供繼續教育服務的同時,國際貿易專業與商務英語等專業可借機更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結構,如增加外貿專業學生的談判課程開設和談判能力的培養,為培養出更稱職、更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鋪平道路;亦可在畢業生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培訓成熟的情況下直接向相關企業輸送適應外貿工作需求的優質人才,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縮短應屆畢業生的職業適應期與短期內返校接受業務相關繼續教育的“返學”幾率,降低企業對人才的培養成本。
3高職院校參與紹興紡貿企業外貿談判人員繼續教育的途徑
高職院校服務紡貿企業,通過為紡貿企業提供外貿談判相關培訓和輸出優質畢業生等為途徑的參與方式,借機構建出一種新型的雙向校企合作機制,為紹興紡織企業對外貿易談判人才培養提供支持和服務,以提升紡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為在紹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尤其是商務英語專業與國際貿易實務等相關專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高職院校有效參與紹興紡貿企業外貿談判人員的繼續教育,可采取以下幾種途徑:第一,“城校合作”途徑。這里的“城”指中國輕紡城,“?!敝搁_設相關的專業的在紹高職院校。以往的繼續教育,多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即高職院校和相應企業的一一對接。但紡貿企業的外貿談判人員都比較少,采取一一對接方式成本極高。因此,“城校合作”途徑即在紹高職院校直接與中國輕紡城等更高層次的平臺建立同盟關系,在輕紡城內開設“雙元制”校企合作班,將分散于各個紡貿企業的外貿談判人員聚集起來進行集中培訓,如此既可節約成本、又解決了散點培訓所不能的困境。第二,“培訓超市”途徑。即由高職院校析出外貿談判主要相關模塊培訓內容與培訓方式,開發具備一定規模的培訓包,供企業按照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在具體操作上,可以采取將原來系統的培訓內容切塊,在繼續教育過程中由企業在職人員自由選擇,以適應外貿人員繼續教育時間的零散性;還可以借助微課、慕課等當前的新型在線網絡課程開發模式,將培訓內容分發給企業在職員工,由其付費學習??傊?,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軟硬件相關教育資源為繼續教育提供知識與場地支持,簽訂長期或定期培訓協議或提供應急培訓的預約服務。第三,“先行介入”途徑。即由高職院校相關專業開辟介入產業價值鏈的途徑,如商務英語專業、國際貿易實務等相關專業優化課程結構,開設紡貿類相關課程,在使畢業生打好語言基礎與素質基礎的同時涉獵更多的紡織類知識,掃除對紡織行業的一無所知,為企業輸出更容易上手和更具競爭力的紡貿企業外貿談判業務相關人才。這也是當前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真正切合行業企業發展需求人才的一條關鍵途徑,需要高職院校那些緊密結合地方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的專業,特別是主要面向中小企業輸出人才的專業,重新設定人才培養目標、調整課程設置結構,培養出懂行業、精專業的綜合型人才。在“先行介入”培養途徑中,尤要重視其中的實訓環節,例如可以引入“RolePlay”(角色扮演)教學法,一是由專業培訓講師對參與實訓的學生進行專業的商務談判技能培訓;二是由實訓學生相互之間針對具體的商務談判案例進行討論,并進行實地的角色扮演操練。[5]這一過程其實也可以由參加繼續教育的在職紡貿企業的外貿談判人員直接參與學生的實訓,從而實現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與未來人才的校企合作性實訓的融合。第四,“緊急回爐”途徑。即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外貿專業人才在從業后定期返校參與繼續教育,由校企雙方共同出資做持續性“回爐”再教育。職業教育的本質在于其“職業性”,而職業屬性本身是持續變動的,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會隨著產業形勢的變化而不斷更新,所以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即系統性職業教育與帶有終身學習特征的繼續教育的捆綁性教育,當前的職業教育發展應對這一趨勢提前做出回應。具體在紡貿企業外貿談判人員的培養上,地方高職院校應與紹興紡貿企業建立較為穩定的長期的外貿談判相關人員繼續教育機制,以持續服務紹興特色紡貿地方產業的發展。
作者:朱葉丹 高亞紅 單位: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唐長亮.加強紡織企業職工教育培訓,提升紡織企業競爭力[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6(5):630-632.
[2]李百樺.按需開展多功能繼續教育為紡織企業服務[J].現代遠距離教育,1991(S1):38-40.
[3]程潔.紡織特色繼續教育的實踐與思考———以東華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安徽華茂校外學習中心為例[J].繼續教育,2011(5):23-26.
關鍵詞:網絡環境;媒體編輯;繼續教育
隨著媒體編輯工作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與全面的升級換代,對從事媒體工作的編輯人員的繼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繼續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和知識傳播方式,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有的國家還通過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證。我國在這方面與之相比雖有不小差距,但近幾年國家也相繼出臺了許多重要的規定和要求,如國家教委等六部委的《關于開展大學后繼續教育的暫行規定》等文件,對我國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員的學歷作了硬性規定,而廣播電視行業協會對電視編輯人員的繼續教育也有一些新的規定與要求?!叭瞬豢梢圆粚W,猶魚之不可以無水?!鄙鐣粩喟l展,學習永無比境。堅持活到老、學到老,是時代對每一個人的要求,更是對媒體編輯人員的要求。根據編輯工作的特點,在進行編輯人員的繼續教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結合工作實際
編輯工作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且具備高操作性的一門職業,強化對編輯工作人員繼續教育是保障其時代視野與工作技能的重要方式,應當堅持“以人為本”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基于分析其現狀的前提下,制定針對性的培訓計劃,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其綜合素質。[1]
(二)抓住時展的脈搏
媒體是社會變遷、時展、時事動態、新鮮事物等的記錄者,亦是社會大眾乃至世界人民了解我們的窗口,擔負著資訊傳播、對外宣傳、對內教育等重擔。因此,作為媒體的編輯人員,除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外,一定要具備迅速捕捉社會前沿熱點信息問題的能力。為此,媒體編輯人員的繼續教育要緊握時展的脈搏,盡可能多地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及其在學科、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進而從中總結出具備社會影響力或學術研究性的選題,以提升整個作品的價值。
(三)緊跟信息技術發展前沿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新事物每時每刻盡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呈現,我們唯有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才能不斷提升自我,緊跟時代的步伐。因此,在對媒體編輯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時,一定要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和方向,瞄準社會上的一些新信息、新觀念、新技術,爭取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手段,做到“雜”中求精。
媒體編輯人員覆蓋層面較廣,不僅有一線采編人員,還有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因層級的差異決定在培訓管理內容與方向必然存在差異,需要做到有針對性。例如,對于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的內容與方向在于視野的拓展、知識機構的延伸、組織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對于業務骨干,其培訓和學習的重點應是學科專業知識和編輯業務的協調發展;[2]對于一般編輯人員,其繼續教育的重點應是加強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的培訓。目前,編輯人員繼續教育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完成:
(一)在職學歷教育
一方面,國家對于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有硬性規定,尤其是學歷不達標或技能不足者,媒體單位必須充分掌握實際情況;另一方面,相關培訓計劃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培訓要兼顧編輯人員的實際情況,采用“不脫產”的形式以保證編輯人員的家庭生活不會受到較大影響,可使之在原崗位上以實踐和學習相結合的形式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達到崗位需求。
(二)脫產學習
脫產學習方式由來已久,在事業單位以及公務員隊伍管理之中運用相對較廣,主要是針對學歷層次不足或欲繼續提升者而設置的。因為要脫離生產,該模式不太適合普遍企業而且員工亦不愿意接受。一方面是由于各個單位都是“一個蘿一個坑”,一旦員工離崗,要再回到原來的崗位就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大多數參加培訓的人員都已成家,要脫產學習存在許多實際困難。但是從提高編輯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來說,這是最根本也是最徹底的一條路。
(三)專題技能培訓
一般而言,當今職場人士大都具備大專以上學歷,經過大學期間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與技能。但步入職場之后,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與職業對其要求越來越高。為此,結合編輯人員的特性以及網絡環境的新要求,制定短期培訓或專題培訓或行業精英經驗分享會等形式的培訓,更利于編輯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以盡快跟上時代步伐。
(四)對比實踐學習
因新聞媒體內容涉及面較廣而且社會影響較大,通常情況下,節目或新聞均需通過相關專家或領導的審核之后方可對外。為此,編輯人員即可結合不同專家或領導給出的意見再次審視自己的作品,以對比分析專家或領導的關注點以及給出意見的方向等,進而基于自己的分析以強化自我學習,不斷拓展視野、提升綜合素質。
三、結語
信息化時代與網絡的高普及率提升了信息的傳播效率,拓寬了傳播的渠道,對于編輯人員而言亦是巨大的挑戰。傳統的編輯模式已不適應時展的速度與需求,傳統的編輯人員若不積極順應時展的趨勢,從在職教育、脫產學習、專題培訓、對比實踐學習等方式以不斷更新自我知識儲備并提升工作技能,必然會被社會淘汰,也即強化自我學習以提升綜合素質是應對時展的唯一良策。
參考文獻:
[1]李崎鋼.對編輯繼續教育的幾點想法[J].出版參考,20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