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2 14:52: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思想政治課的本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的內涵及其基本特點
《辭?!穼Α叭烁瘛币辉~的解釋有三層涵含義:一是人的性格、氣質和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二是個人的道德品質;三是人的能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資格。《現代漢語詞典》把“魅力”一詞的解釋為“極能吸引人的力量”。眾所周知,教育是一切藝術中最淵博、最復雜、最高尚和最充分的藝術。因而,教師和其他職業從業者相比,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職業者的人格魅力,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顯然也不例外。本文認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指思想政治課教師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真情實感和真知灼見釀就的以政治性為本質規定的人格魅力,它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思想、信念、情操和才氣、能力、氣質和性格、教養等各方面感染力的綜合。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不是從天而降的,恰恰相反,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在長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的。即思想政治課教師在一定的教育方式影響下,塑造自己的內在素質,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境界。當這種精神境界投射在思想政治課教師身上時,就反映了思想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的基本特點。具體而言,思想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規范性。毋庸置疑,每一個專業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形成和發展都要符合自身專業的特色。作為思想政治課的教師,他們的專業特色是傳授無產階級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符合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必然具有規范性的特點。二是教育性。與其他專業教師相比,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強的教育性。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僅是學生政治上的指路人,更是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教育者。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請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痹谶@個意義上說,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學生人格的“模板”。三是示范性。思想政治課教師要真正做到學生的“模板”,必須嚴格要求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否則,思想政治課教師的言傳與身教的背離,既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又影響著思想政治課教師自身的威信。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具備的人格魅力
眾所周知,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于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相關性。換言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所應具備的人格魅力又被思想政治課要求所決定。我們知道,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是對中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常識教育的基礎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富含理論性、政治性和思想性三個特質。而且,這三者之間是相互交融、高度統一地整體。有人認為,中學政治教師應兼具政治家、學者、慈母和創業者這些社會角色的人格魅力。但在筆者看來,這些標準似乎有些過高。試想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能達到這樣的標準嗎?那么,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到底需要具備哪些特有的、核心的人格魅力?顯然,對這些特有的、核心的人格魅力的追問實際上是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人格魅力的本質規定的追問。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以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所特有的、核心的人格魅力應包括三方面:
1. 特定的學科的價值信念和真才實學。思想政治學科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有著特殊和重要的地位,是一門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學科。思想政治課的這種特性決定了政治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角色特質:一是要擁有堅定的學科價值信念和認同度。思想政治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反差是經常困擾教師和學生的一個現實的問題。這種反差主要表現在:一是書本正確,現實滯后;二是實踐發展,書本滯后;三是書本一元,現實多元;四是書本抽象,疏離現實;五是書本簡單,現實復雜。[1]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及其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進行的常識教育,以及培養學生相應的思維方法與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它為青少年確立正確的為人標準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課通過對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的解讀與宣傳,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課的這些特殊的價值特性,決定了教材不可能承載如此的內容,因此,政治教師只有深刻理解學科的價值,堅定學科信念,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高度地熱情投入到學科的價值追尋中,才能實現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轉變。
2. 擁有真情實感的愛心和開朗寬容的性格?!案腥诵恼?,莫先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礎。從本質上說,教師的工作性質和邏輯就是不斷的教導和啟發學生。特別是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教師要用真摯的情感和愛心才能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當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和情誼吸納整個人時,師生之間的隔閡和阻礙將大大降低。
一、引言
職校教學中的思想政治課是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職校思想政治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的提升起到很大阻礙作用。實際上,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一方面強調的是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目的是為了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但課堂中的無效教學行為導致教學目的無法順利完成,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改進教學方式,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
二、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
1. 教學觀念落后。首先,要明確職業院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長期以來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為國家為社會持續的輸送人才,同時學校的培養目標要和社會主義人才戰略目標相匹配。具體而言,職業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存在一定的區別,其中本科思想政治理論關注的是知識的理論性,而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關注的是知識的應用性,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而不是掌握知識的理論內容、系統體系等。然而,在現階段很多職業院校開設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具有相當多篇幅的理論教學,大多是采用本科教學模式開展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這種情況多是因為職業教學的發展時間有限,教學帶有很明顯的模仿痕跡,絲毫沒有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特色。
除此之外,目前職業院校政治教材,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而本科政治課堂中要學習原理、政治經濟學等內容,這些是職業院校政治課教學中所不具備的教學內容。因此,現行教材一些觀點在職業院校里很難講通,因為職業院校學生不具備這樣的基礎。目前最重要的依然是擺脫本科教學的影響,而探索一條符合職業思想政治課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
2. 欠缺教學話語。目前,編制職業院校課程教材的專家基本上都是來自于本科院校,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特點不是太熟悉,依然按照本科學生特點進行課程編寫,內容側重理論體系,而對職校學生來說其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學的過程中存在困難。很多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盡管教學過程中不會照本宣科,然而要想完全跳出教材去講解依然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無法掌握教學話語權,從而對本科教學向職業教學的體系進行轉化。
3. 教學形式落后。一部分教師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形式具有滯后性,和當代形勢的發展存在一定的時間差,而且沒有吃透教學規律,大多數是直接“一刀切”的常規灌輸式教學模式。職校思想政治理論系統課程中包括思想道德、法律基礎、思想等理論,實際上思想品質課程和概論課程存在較大的差異,前者注重的是學生如何培養其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而后者注重的是政治性和理論性。假如教師僅僅把課本上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無法做到真學、真用,更不用說如何讓理論聯系實際。
4. 教學實踐單一。教學實踐是思想政治課理論和實際的有效結合點,是理論大眾化推廣的重要方法。目前來說,很多職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僅僅流于表面,無法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銜接。實踐教學過程中進行操作要占用很多的教學實踐,比如說開展社會調查,教師要先選好題目,然后撰寫方案、課堂培訓,最后還要對調查的過程進行監控,對所獲取的結果進行評價,如此流程下來一個項目起碼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甚至一些項目時間會長達一年半載。一些學生由于其他專業課的壓力比較大,參與實踐的積極性不太高漲,一般是利用網絡資源直接搜索出來,如此以來就完全喪失了開展社會調查的意義。除此之外,實踐形式比較單一,學校開展課外教學實踐活動大多是通過社會調查等活動形式對學生進行分析,然后范圍局限在校園內,社會上的調查活動寥寥無幾,其中隱藏著教師對于活動安全的擔憂,以及經費等問題的困擾。
5. 教學研究薄弱。教學研究比較薄弱是因為純學術的研究項目要深入研究和探討,這和教學問題研究遇到的問題是一致的:一是能夠幫助教師清楚地認識到教學規律;二是能夠幫助教師提高其自身素質能力?,F階段,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研究比較薄弱。具體表現為:研究領域比較狹窄、研究方法單一以及研究取向功利,其中研究領域方面是指教師僅僅講授課本中的內容,把思想政治課教學本身的內容拿出來進行研究,而忽略了教學和大眾化問題的結合,因此產生教學思路的局限性;研究方法單一是指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方法比較單一,研究方法來來回回就是一兩個,從結果論上分析無法做到有效地解決問題,說明其理論水平不高;最后,一些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過分的注重實用性、功利性,而導致研究急功近利,因此而產生一些教師為了評選職稱而故意違背學術研究的規律性,這種情況下獲取的研究成果欠缺一定的理論價值。
三、提高教學效率的創新思考
1. 對思想政治課重新定位。從現階段來看,職業院校對思想政治課的定位有誤差,需要重新定位。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及整體性,因此導致其理論性太強,而喪失應用性,學生聽起來也感覺十分枯燥乏味,這一點和職校教學的針對性特點背道而馳,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要針對以上問題,把握職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特點,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鉆研,教學課程設計盡量體現思想政治課的時代特征,把握思想政治課的規律性,尋找一些貼近于時代、社會、生活以及學生自身的教學內容,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及多樣化的教學素材設計,把教材知識轉變成教師自己的教學知識,牢牢把握教學目標,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把喪失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
2. 對常規評價方式進行改革。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給予教學評價足夠的重視,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進行檢驗的重要階段,也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目的在根本上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幫助學生逐漸轉變成對社會有價值的技能型人才。換言之,思想政治課就是幫助學生,使其“信”和“行”統一起來。具體分析,對思想政治課進行教學評價的關鍵是要把握學生綜合素質的特征,把學生的日常理論考試和行為規范進行結合,把常規的僅僅利用單純的考試作為教學評價,轉變為多樣化、系統化以及規范化的教學評價,這樣對職校學生的個體進行整體評價,促使學生在理論和實際方面達成一致。
3. 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F階段,隨著多媒體教學方式多樣化的發展及推廣普及,儼然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趨勢,特別是思想政治課而言,不僅概念多、理論性強,而且教學課程比較枯燥乏味,所以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把圖片、聲音、視頻等教學內容和思想政治課結合在一起,對于教學情境來說起到豐富多彩的作用,學生在課堂集中精力,強化對課程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而且要注意多媒體的運用不能照本宣科,要好好利用多媒體資源,引導學生互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把握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多媒體的運用讓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從本質上提升了教學的價值和教學效率。
4. 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的提升離不開思考,思考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端。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思考,同時制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具體而言,要先對思考的來源進行分析,也就是對問題要保有疑問的態度,疑問是思維的源泉,利用對問題的思考和疑問,才可以有更大的收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問題、疑問等進行大膽設計,但是并不是說可以胡亂安排,要有計劃,要注重科學性,從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舉例說明,在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核心這個問題進行解答時,教師可以通過與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實踐,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問題,比如說何謂道德,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等等。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利用積極的思考掌握教材知識內容,還可以促進學生了解我國社會實際。
還有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出辯論的氛圍,讓學生們針對這個話題進行思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潛力,繼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利用和教材內容的結合,讓學生激烈地辯論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達到課堂良性互動,會獲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論文摘要】學科定位不應片面或從單一角度思考。應該從文明傳承、社會發展需要、教育自身發展、學生成長等方面綜合考慮,可以而且應該有多層次的目標定位。
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科定位問題,諸多爭論曠日持久難以達成共識,對思想政治課的批評,我們也見得太多,以至于很難再感到有什么新意.不少所謂“新模式”“新理念”,其實早已是老生常談。作為一名一線高中政治課教師,對此也有許多困惑,總有一種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覺。不過,對于自己任教學科的功能和定位多一些不同觀點的碰撞,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我們能從宏觀層面把握教材體系,領會教材指導思想,實現教育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益。那么,如何對其進行學科定位呢。我認為可以從多角度進行思考。
1從教育的本質談定位
可以說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有意識地傳遞社會經驗和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對文明的一種傳承,并利用種傳承促使人本身的一種完善,是人從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個過程。而要實現這些功能,需要多形式的教育,學校教育也應本著這一基本精神而展開,為著這一目標而奮斗。學校教育各階段、各學科都應該為這一目標服務。當然。各階段、各學科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具體的學科定位也必然不同。作為思想政治課,從課程名稱來看,其基本的定位就應該在“思想”“政治”這兩個名詞的框架之內.
“思想”一詞指明高中思想政治課首先應定位于對被教育者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在繼承人類道德文明的基礎上自覺地提高其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當然,思想道德本身是具有階級性的,當代中國的國家性質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洽課必須要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目標。
對于人類“文明”我們常常把她劃分為三大板塊,即通常所說的“物質文明洲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政治”一詞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功能還包括對人類“政治文明”的傳承,幫助受教育者在承人類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能積極地參與社會政治實踐活動.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課應該既具有傳承人類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成果的功能,具有其固有的學科性,具有“智育課”的特征。同時.她又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無法取代的育人功能,具有“德育課”的特征。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德育課”與“智育課”的統一體,應定位于傳承文明、育人心智。
2從教學內容粉定位
現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包括《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涉及到了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倫理學等學科的核心知識,同時,中學思想政治課還涵蓋了文化、文學、歷史、藝術等學科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求我們把政治課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平臺,展示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初步掌握哲學、經濟學、政治學以及倫理道德的基本理論、常識、規律,同時。從思想政治的角度,對文化、文學、歷史、藝術等學科內容進行充實和加強,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初步具備全面而豐富的人文知識。
3從教育教學評價機制看定位
教學評價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原則,利用所有可行的評價方法及技術對教學過程及預期的一切效果給予價值上的判斷,以提供信息改進教學和對被評價對象作出某種資格的證明。雖然“素質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社會呼喚建立新的評價體系,主張把各種評價內容綜合起來,把各種評價方法結合起來,把各種評價主體聯系起來,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學效果。但是,高考仍然是最具權威性的評價方式,不管你怎么教,高考學生考不好,你就什么都不是,可以說就叫“沒有成績”、就叫“沒有質量”;相反,漂亮的考分就是一切,就教師而言,就是自身價值的體現,就可以成骨干,成名師;對學生而言,就是成功,就是前途,就是“優秀學生”;對學校而言,就是質量,就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從現行評價機制來說,高中思想政治課只能定位于“為成功高考服務,為實現高考目標服務”的一種載體。根據高考考綱和應試要求,“知識、能力、技能”是學生考好的必要條件。因此,政治課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從微觀層面應將教學定位于實現以下三個目標:
3.1將《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理論講清楚、講透徹,使學生真正懂得這些知識。
3. 2在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有步輟地培養訓練學生的四大能力,即普通高等學校文科綜合能力考試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包括: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間題。
3. 3有知識、有能力,不一定有高的分數,因此,必要的練習和適應性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在高中三年中.尤其是在高三階段,解題技能的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訓練和掌握解答政治試題的“通法”是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
4從社會分工、產業劃分,定位
關鍵詞:去偽存真;真實性;真情;真理;真趣
思想政治課教育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不僅僅是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尤其擔負著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而這種功能的發揮有賴于學生對知識、道理本身的認可程度如何。我在教學中也常感自己飽含激情的教學,有時卻換來學生的質疑。諸如“老師,你講的太夸張了吧!”“老師,有點假,不能讓我們相信?!边@種情況不由得使我反思,今天的學生怎么了?對思想政治課產生了信任危機?,F在的政治課教學應當怎樣進行才好?學生的質疑本身說明他們對思想政治課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F行思想政治課的教材內容本身是真實的。所以,我想在教學的真實性上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真實性是思想政治課的靈魂,這是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個更為顯著的特點,思想政治課需要聯系社會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來教育學生,使他們明理、求真、求善,提高自身的品格修養。如果,在課堂上真實性沒有實現,那么,思想政治課對學生的教育會大打折扣,對學生的德育功能會受到弱化影響,無論政治課的理論知識還是其他的思想教育終將化為泡影。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決不能忽略教學的真實性。哲學中有一個思維方法叫去偽存真,用到這里也非常好。去偽存真即去掉一些虛假、不存在的表面的東西而保留事物本身本質的能反映其規律的東西。具體運用到政治課上,即去除一些虛假的、與課堂內容不相符的事例材料,運用課堂本身和課堂以外的一些令人折服的事例材料等精心授課,使學生信服。這即為去偽存真,如果運用得好,對于思想政治課的真實性會大大增強。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去偽存真,以還思想政治課的真實性呢?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的思考,認為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一番:
一、需要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支持
僅憑傳統的教學手段,一支粉筆、一張嘴、一節課講到底根本發揮不了什么作用。許多故事、事例、時政材料,僅憑說教,學生沒興趣不說,還會聽之懷疑之。因而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制作課件,播放教學光碟,播放電腦動畫等讓學生聽之見之,不失為好方法。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如果能適時適度地選用,對于做到真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的支持能為我們教師提供一個大的信息平臺、大的時事背景、大的技術支持,這對于再現思想政治課的真實性是非常有幫助的。當然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支持要依據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切忌隨意性濫用。
二、要做到材料、事例選取的真實性
在選材上要把好關,一些錯誤的、虛假的、缺乏真實性的事例就不能選用。否則教師在授課時就是信口開河,在課堂上不負責任,這樣授課只能讓學生產生懷疑。所以,我們在選材上要選好,在備課時充分注意這一點,才不致于在上課時漫無目的,盲目舉例。
事例材料選取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在強化認知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智力興趣和學習效能感。如果選取的事例材料難度大,超出學生的年齡段心理和認知程度,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很困難。如教師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選取貸款買房的消費說明要適度消費,關于買房不是學生現階段所直接體驗和實現的,學生也是通過家長的貸款買房經驗而談的,而有部分學生家庭也并沒有貸款買房的情況,因此給學生帶來理解性的困難。難以理解導致難以認知,導致對所學知識的質疑,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能。所以,我們教師要在選材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上潛心琢磨。
三、要以真情感染學生,以真理折服學生,以真趣激發學生,體現出一個“真”字
(一)真情即真摯、真實的情感
教師對政治課授課要飽含真情,在授課時和課堂活動及教學行為中時刻體現真情實感:對國家政策方針的宣傳堅定有力,對學生的疑問耐心引導,對知識的講解字正腔圓,這樣流露出的情感怎能不感染學生?真情也包含著對學生的真摯情感: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行為、師生互動、課余時間面批作業、答疑過程中表現出對學生的關心和熱愛,我們的教育對象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在課堂中的親和力張揚著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學相長的教學和諧氛圍。這樣的真情傳遞是思想政治課所需要的。
(二)真理即真實的政治課教學知識點和政治課理論內容
教師自己首先要吃透教材,正確理解教材內容,備好課,才不至于在課上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最終導致口口相誤、誤人子弟的后果。高中政治人教版四冊教材中均有大量的教學知識點和理論內容,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政治課授課傳授“真理”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呈現出科學、本真的教學知識。政治課真實性體現的重要依據是真理,否則即會出現謬誤,學生在分析、運用知識、解答問題時就會出現錯誤。
(三)真趣即真摯的、高雅的情趣,這是一種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的體現,是教師教學機智的表現
課堂上離開了真趣,課堂就會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機。教師要培養自己熱愛生活的情趣、充滿智慧和幽默的課堂機智,這些無不令學生感到情趣飽滿、斗志昂揚。在政治課的教學上,教師充滿真情的語言,飽含真情的情緒,再輔以真理傳授給學生,用真摯的情趣去激發學生,這樣,用真情、真理、真趣去做到真實性的體現,這樣學生才能深受其益,有很好的水到渠成的功效。
去偽存真,去除教師的虛浮和淺薄,去除錯誤的認識和歪曲的理解,去除對學生的偏見和誤解??偠灾?,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真實性,我們還應該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去再現這種真實性,讓它在學生心目中具有真實的面目,讓我們的學生沐浴在探求政治課真知的陽光下,讓我們的學生喜獲品嘗政治課智慧的甘甜。
參考文獻: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眹翌C布高中政治新《課標》,把課程內容調整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四大模塊,這是教育從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回歸的明確指引,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成為政治課教師必須探討的新課題。
一、教學目標“生活化”
從知識和技能上看,根據思想政治課的性質和時代特點,所謂的知識和技能乃是生活知識和生活技能。因為思想政治課的知識是對社會生活――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活本質的提煉和概括,思想政治課的技能就是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過程和方式上看,思想政治課揭示的是社會生活的本質內涵,因此,其教學的過程便是探究社會生活本質意義的過程。社會生活是復雜的,其本質也是多層面的。因此,在探究社會生活的本質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通過搜集和處理生活信息,獲取新的生活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社會生活的答案沒有惟一,思想政治課的答案也沒有惟一。
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將會深刻地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的人生選擇。對此,思想政治課獨特的性質和功能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學生充分張揚個性,并對自己的生活道路進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必須引導學生憧憬美好生活,樹立遠大的理想,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生活,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學內容“生活化”表現在課堂內容的開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所謂開放性,就是政治課堂內容不局限于教材里的內容,在完成教材內容的同時,還應把生活中的政治內容納入到課堂中來,真正讓政治課堂成為學生養成政治素養,提升生命價值的廣闊天地。所謂多元性,就是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來看待政治現象、探討政治問題、分析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例如對合理消費的理解,不能僅停留在過去節儉的理解,還可以從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各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來理解,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判斷理解。所謂生成性,就是課堂內容能使學生“舉一反三”,保證課堂學習成為學生進行創造的活動,要在教學過程的展開中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通過創設教育情境,借助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判斷以及相應的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等思維活動來凸現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例如,在第一課的第一目的“探究與共享”中,學生要帶著這兩個問題去閱讀教材、去思考、去探究、去感悟我國的國家性質是怎樣的,我國國家性質新型民主、新型的特點、優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三、教學模式“生活化”
1.創設生活情景,突出主體地位
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帶到一定情境中去,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感,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全身心的投入學習。
新教材在每一框的開始都選用了一個典型的案例,或者是文字或者是圖片,如《政治生活》第一課第一框的面對新舊社會兩次特大洪災的思考、第二框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與義務的圖片、第三框中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四組鏡頭……這些“探索與共享”,把學生的思維引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有話可說,回答熱烈,情緒高漲。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導入教學內容,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思維,也保證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2.捕捉生活素材,喚起學習興趣
教材只是教與學的工具,已不是惟一的資源。要把生活搬進課堂教學,教師除了自身解讀教材外,還應對給定的教學內容進行大膽的創新,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又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素材來替換、改造教學內容,盡可能使學習內容生活化。
3.回歸生活實踐,學會解決問題
從生活與教學的關系上說,生活決定教學,而教學要通過生活實踐才能顯示力量而真正成為教學。因此,政治教學應擴展時空,在生活實踐中去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問題。將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返回到生活中,再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例如: 在講解價值規律的內容之后,可以讓學生去市場上調查,從月餅的價格看價值規律,讓學生通過市場調查來發現問題。學生經過調查發現,不同品牌、不同包裝、不同時間(主要是中秋前后)市場上月餅的價格有很大不同,對這一生活中的經濟現象進行深入分析,學生就會對價值規律有一個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課后整合學生直接經驗和從教材中學到的間接經驗,再轉化為學生的直接經驗,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如教師布置“中秋節永春月餅市場分析”、“永春蘆柑價格的思考”等實踐性作業,讓學生真正感受知識學習的有用、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黃立杰.《教學之源在生活――談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中的“生活化”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01).
[2]吳向華.《對“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的研究》[J].考試周刊.2007,(48).
一、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狀分析
1、從宏觀看,造成思想政治課困境最深層的原因在于它與經濟基礎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作為上層建筑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如果依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只能培養出死記硬背、脫離實際的書呆子,不可能培養出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的人才。只有改革,才能使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經濟基礎的變化要求相適應,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也才能走出困境。
2、從微觀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沿襲的是“三唯”指導思想:一是唯“高”,即目標越高越好。社會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要求過高而近乎苛刻,對青少年中的一些違法犯罪、思想道德的某些滑坡及不良表現等等,都得從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找原因,這不能不說是脫離中學生實際的。二是唯“統”,即大統一、一刀切的考核、考查、考試,考試的答案和評分標準也是唯一的。這樣就忽視乃至壓抑個性、室息思維。三是唯“灌”,形而上學地理解“科學理論需要灌輸”,只講“硬”灌,不講“灌法”,強迫學生生吞活剝。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使思想政治課成為使學生“頭痛”和厭煩的課程,當然失去生機與活力。
3、從現狀看。一部分教師素質不高,觀念和教法陳舊,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興趣,甚至部分教師“自覺沒趣”,兩者惡性循環,思想政治課陷入困境就不足為怪了。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構建策略
1、鋪設“起飛點”。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掌握豐富的感性材料是實現這一飛躍的基礎。而學生缺乏的正是感性材料,引導他們了解和關注時事,等于讓他們獲取了大量的感性材料。這樣,理論對于他們而言就不再是“天書”,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對社會生活的間接反映,實現認識的飛躍就有了“起飛點”。而且,學生在學了理論知識之后,再來看社會生活,視野中的“起飛點”就更多了,就會逐漸學會運用理 論來分析實際問題,這就實現了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即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2、占領“制高點”?!爸聘唿c”是教師擴大知識視野和思維內容以提高教學實效的立足點。它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不是僅局限于某一年級、某一季度的教材,而是要整體把握初中學段和高中學段的教材,做到統籌兼顧,疏密有當,輕重緩急,心中有數。二是從全局上把握時事基礎,特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吃透與教材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以做到講課時信手拈來,左右逢源。三是從思維有序推進上把握學生,特別要深刻認識當今世界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改革的大趨勢,明確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從新世紀對人才素質要求的高度來逐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扣住“驅動點”?!膀寗狱c”是指能夠驅動學生思維運轉的關節處??圩×蓑寗狱c,教學過程才能如江河之水奔涌不息。哪些因素是驅動點呢?①從每一堂課的內容看,上一堂課的內容與這一堂課的聯系,就是驅動點,即人們常說的“溫故”與“知新”的關系。②概念之間的關系,原理之間的關系,就是驅動點。例如,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政治和經濟的關系,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勞動生產率間的關系,等等。③從貫穿全書的線索看,貫穿全書的主線就是驅動點。例如,初二年級的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規律,初三年級的“中國特色”。④從復習知識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看,某些關鍵詞也可構成驅動點。例如,初二年級內容中,一般是指“本質”、“實質”、“基礎”、“基本”、“根本”、“核心”、“關鍵”、“決定”、“主要”等等,以上述關鍵詞為“龍頭”,引導學生將教材有關知識歸類整理,覆蓋面廣,跳躍性強,效率較高,學生也感興趣。⑤學生思想中的疑點、分歧、爭論的焦點,也可構成驅動點。諸如“人生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社會民主和政黨制度”、“資本主義是否一定滅亡,社會主義是否一定勝利”等問題。⑥某些趣味性歸類也可形成驅動點。例如,對初三的知識,可以用“數字”來牽頭概括,即:A.一個中心,一條基本路線,一部好憲法;B.兩個基本點,兩個文明一起抓,兩種生產一起抓;C.三步走戰略,社會主義社會的三方面基本特征,三條方針;D.四項基本原則,“四有”;E.“五愛”,五項基本義務,等等。
4、選好“切入點”。切入點的質量對于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推動教學的出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切入點應當有“新、奇、巧、趣”的特點。一是新。這是從時效角度講的。上課應盡可能用最近時期新聞媒體的“重頭戲”,盡可能縮小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的“時間差”。二是奇。指這種切入完全出乎學生意料之 外,比如初二年級《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趣》一課,教師一開始就來個“腦筋急轉彎”游戲:“你們說,世界上最不怕苦最不怕累工作效率最高的是什么人?”學生馬上齊聲回答:“機器人!”這樣,他們立即就會進入新課學習狀態了。三是巧。指切入靈活。如,將張家港現象與某些地方的“鬼城”、“地獄”現象聯系起來看精神文明建設問題,這樣,表面上看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一下子被聯系起來,對比鮮明,反差強烈,時代感顯著,能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而“趣”亦貫穿其中了。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師教W 困難問題 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F275;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5-182-03
引言
雖然多年來黨和政府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高度重視,但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來說,深度還不夠。大量的研究文章,一方面重復黨和政府有關的文件精神和詞句,以此確立文章的理論高度和依據;另一方面又反復研究常規教學方法的得失,缺乏科學性和創造性?!八枷胝卫碚撜n”研究深度越是不夠,就越依賴黨和政府關于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文件作為理論依據,而黨和政府關于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文件和政策反過來也只能依據這樣的研究成果,這近乎行成了一個封閉循環,空洞的理論說教導致思想政治課越來越不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本課題采取了調查問卷的形式,認為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諸多困難,影響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困難的因素有國家、社會背景、教師以及學生各個方面,因此改進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對策建議主要從教師因素談起,與國家、社會背景以及學生方面相互配合,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本次調查對象為福建省部分高校2014、2015、2016級在校學生,為了保證本次調研的有效性、真實性和合理性,此次調查問卷我們均采取網絡問卷,采取抽樣調查即選取2014、2015、2016級部分學生進行問卷作答。我們項目組老師聯合其他學校合作老師要求學生務必用手機點擊鏈接,并以此次回答問卷作為平??己说募臃猪椖?,所以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配合。本次有效問卷1500份,有效性達100%。
一、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課很有必要,因為它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在高校開設思想政治課很有必要
調查顯示大學生認為開設思想政治課很有必要。在回答“思想政治課開設是否有必要”時,回答“非常有必要的”占44.28%,回答“有必要”的占35.01%,二者相加的比例達到了89.29;回答“如果思想政治課是選修課,你是否會選”,回答“絕大多數同學會選”的比例為14.84%,認為“大部分同學會選”的比例為41.85%,二者相加的比例達到了56.69%。調查數據表明大學生絕大多數還是認同思想政治課開設對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它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合格的大學生,除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較高的能力素質外,思想政治素質也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因為大學生成才之前先要學會成長,而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素質的發揮起導向作用,而這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課開設的必要意義之所在。
(二)大學生認為高校思想政治課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讓大學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
回答“你為什么來上思想政治課”,回答“可以提高理論素質的”人數比例為55.72%,占了絕大多數?;卮稹澳J為思想政治課對您未來有什么影響”時,選擇“能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比例為47.69%,“使自己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比例為37.96%。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還是會普遍認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使自己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能讓自己更好地把握社會發展方向,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大學生是建設未來中國的主體力量,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也才能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學會將個人理想和國家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把握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大方向,以便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
(三)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整體上評價為滿意居多
在課堂上表現認真的同學占大多數,但也認為思想政治課堂氣氛稍顯壓抑,學生積極性不強,部分同學會逃課曠課?;卮稹澳銓λ枷胝握n的教學效果總體印象是什么”,回答“非常滿意”比例為19.46%,回答“你在思想政治課課堂的表現如何時”,回答“認真聽講做筆記”比例為42.43%,“只聽不做筆記”比例為52.38%,二者相加比例為94.81%。在回答“您覺得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氣氛怎樣時”,回答“學生在課堂沒有什么積極性,氣氛壓抑“比例為43.55%,回答”請假曠課逃課”學生比例為2.68%,回答“學生自做自己的事情的”比例為4.62%。三者相加比例為50.85%,超過了一半。調查數據說明大學生整體還是滿意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上課認真的學生也還是占大多數,但同時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不能算很高,曠課逃課的現象不容忽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形式有待優化和提高。好的課堂教學通常座無虛席,而成長中的大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熱情都很高,學生都認同思想政治課開設有其必要性,也承認思想政治課的開設對學生有積極的意義,但課堂效果未達到預期效果,說明思想政治課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存在不足,也警示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式要緊跟時代和學生思想與時俱進。
二、大學生認為教學效果就是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樂趣,但思想政治課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待提高,而其根源在于社會環境以及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高低。
(一)好的教學效果就是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教學課程的知識,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
但思想政治課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你認為什么是教學效果時”選項時,選擇“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教學課程的知識”的占23.84%,“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習”占31.39%。調查數據說明學生認為開設一門課就是能夠通過上課讓學生掌握教學課程的知識,并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才是教學效果好的標準。
(二)好的思想政治課課應該是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而不是因為是必修課程,要拿學分,被學校課堂紀律約束而不得不上
在“你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選項時,“必修課必須上”占到了31.14%,“單純應付考試拿學分占”4.14%,“受學校課堂紀律約束”占1.46%,三者相加比例達到了36.74%。調查數據說明很多學生上課并非出于對思想政治課的喜歡,而是學校的紀律和學分影響。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思想政治課還遠未達到讓大多數同學發自內心的喜歡。如果不能學到想學的東西,如果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思想政治課也就很難成為讓學生真正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三)大學生上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之所以不夠高,其根源在于社會環境的影響和教師教學素質能力的提高,它們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有效性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你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選擇社會環境問題”占25.55%,“選擇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比例分別為15.09%、14.11%、16.79%。三者相加的比例達到了45.99%。上述調查數據說明,社會環境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時效性不高的一個制約因素。社會大環境對思想政治課的忽視,而在高校環境中,是否為教師認真教學提供了足夠的激勵機制,是否為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教學提供了足夠完善的條件,都有可能影響到教師和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W方法都屬于教師教學能力和素質范疇,它們的比例占到了45.88%,說明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影響力,對于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是否是一堂高質量的課,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時效性,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抓好教師這一環節。
三、高素質的思想政治課老師是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的關鍵因素
好的教學效果必然是本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吸引學生,因為它是關系到一門課是否受歡迎、評價是否高的主要參考標準。教師靈活有趣的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關系到學生是否有上課聽課的積極性;除教師素質外,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加強社會實踐環節也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一)高素質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課老師是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的關鍵因素
在“你喜歡什么樣的思想政治課老師”這一選項,這是多選題。從高到低依次是:理論素養深厚、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占77.62%、對時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占76.89%、了解同學的問題并給予解答占50.61%、語言風趣幽默占74.45%,激發同學的課堂參與感66.86%。調查數據顯示學生遇到理論功底深厚、專業功底扎實的老師,還是會喜歡上思想政治課。如果老師對時事能有獨到的見解、語言風趣幽默、能了解同學的問題并給予解答,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這種老師也比較受學生歡迎,由此說明思想政治課上好的關鍵在老師,而這就需要老師認真研究,緊跟時代,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功底,通過多種方式形成風趣幽默的語言風格,關心和了解學生,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二)好的教學效果必然是本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吸引學生,因為它是關系到一門課是否受歡迎、評價是否高的主要參考標準
在“您所希望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是怎么樣的”選項中,對教學內容要求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教學內容取材于大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或者貼近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教學內容具有典型性和真實性;教學內容能夠時時更新,做到與時俱進;教學內容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不要太抽象。它們的比例分別為83.45%、58.88%、53.53%、42.82%。在“您對當前上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有何感受時”的選項中,對當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的感受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很感興趣;理論知識過多,不貼近實際生活,枯燥無味;教學內容未能與時俱進;內容深奧,難以理解。它們的比例分別為:55.72%、40.63%、26.76%、19.22%。調查數據說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更容易吸引學生來上課并認真聽課。他們喜歡那些大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能夠貼近大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引起學生共鳴和思考的教學內容,這樣的內容他們不僅有興趣,而且有共鳴,能夠學到東西,也能讓他們懂得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教學內容不能一成不變,思想政治課是緊跟黨和時代的,所以要時時更新,與時俱進,不要太深奧,不要太抽象,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疲憊,因為“政治的空談往往能淹沒一切。”{1}
(三)教師靈活有趣的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關系到學生是否有上課聽課的積極性
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個體體驗,著眼于喚醒學生成長的內在動機,喚起學生的內心共鳴,唯此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主動的行為。{2}在“按優先順序選擇您喜歡哪些教學方式”一題中,選項“純理論性教學”的只占16.3%,“開展課外學習及社會實踐活動”比例為61.07%,“課堂材料分析和案例教學”占到了51.58%,“主題討論式教學”比例為51.58%,“交流座談”為37.23%。調查數據說明除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也是能否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的重要影響手段。在這些手段中,開展課外及社會實踐活動占的比例最高,說明相對于深奧枯燥的課堂教學,學生更渴望走出社會,在社會實踐中理解運用理論。相比較傳統的思想政治課老師一言堂,學生更喜歡老師開展案例分析和討論,不管是主題式討論還是交流座談,學生都希望能有機會參與進來。能夠談出自己的想法、能夠得到老師的指點和啟發,能夠在和同學、老師的交流探討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好的社會宣傳和教育能夠影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單純政策性宣傳的工具印象,而更多地關注思想政治課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
除社會環境的因素和教師素質決定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外,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加強社會實踐環節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在“您認為除教師素質外、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的選項中,“加強社會實踐環節占到了50.45%,”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占到了47.2%。在“您最喜歡的社會實踐方式”選項中,答案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微電影”、“志愿者服務”、“參觀考察”、“社會調查”,它們的比例分別為56.45%、53.77%、51.58&、49.88%。調查數據說明,傳統的一張試卷定學生成績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他們認為更科學更合理的考核方式,比如理論考試加學生實踐成績,能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更好地體現思想政治課理論聯系實踐的特點。深奧的理論只有應用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體驗,才能讓他們有更好的體驗和理解。隨著社會生活的現代課和科技化,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采取微電影、志愿者服務、參觀考察、社會調查等多種實踐手段,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和組織能力,又能在志愿者服務當中感受幫助人的喜悅。在社會考察中了解社會、了解生活,比單純上課聽老師講述社會現狀和社會問題,會讓學生更有同感,也讓他們更接近社會的本質,以后更好的融入和適應社會。
四、綜合調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存在的困難問題
總結上述調查分析,我們認為大學生上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教師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與整體素質在相當大程度上與教學要求不相適應,不能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以及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要求。具體表現:一是師資隊伍的人員增加的緩慢,知識結構以及學歷機構的不均衡。二是高校教學科研一體化是對思想政治課老師的要求,因為本身承擔的教學任務量繁重,常年用一成不變的內容與方法授課,只為完成表面的工作量而忽視教學質量。三是部分教師不愿意花時間認真鉆研黨的文件和理論,認真學習各門學科的知識讓自己變的博學,也不愿意花時間去了解學生的現狀與學生的需求。久而久之,學生對提到思想政治課幾個字就覺得反感,學生的漠視反過來打擊教師上課的積極性,繼而造成教學效果惡化的惡性循環。
2.學生方面。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和就業壓力使得學生更多關注在校期間專業課學得有多好,獲得的獎有多少,取得的證書有多少,過分關注學生智力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對德與做人的認識,“思政課就是在垃圾的時間上垃圾的課”的流行就是鮮明寫照。與成為一個有德的人相比,學生更關心是否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成功的人的標準就是實用意義上的能不能成為有錢人。對于思想政治課給予學生“三觀”的培養,思想政治課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意義和價值學生認識不到,充其量作為公共必修課的思想政治課只是讓他們完成所修的學分就可以了。
3.高校管理層面。高校管理層面對思想政治課的相關配套措施也不盡如人意,對教師的激勵機制未能落到實處,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素。比如思想政治課的授課時間的安排、授課班級的分配、多媒體設施的質量以及開展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經費,諸多限制導致教學手段只能單一化操作,再加上以課題文章作為評價教師工作業績的標準,必然導致教師以重課題為傾向從而輕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
4.社會環境方面。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面臨困境的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改革開放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帶來了很多新問題,引起了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再加上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多以實用主義為判斷,結果就是不少大學生在學習上,只對主科、專業課程感興趣,對非專業課不感興趣,尤其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甚至根本不想學習。
另一方面,W校不良環境和家庭不良環境也給大學生價值觀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教育的欠缺;社會上的少數領導干部以及個別教師的不道德行為;社會上在暴利驅使下的餐飲、網吧、歌舞廳等學校周邊環境惡劣,都讓學生的思想深受其害。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對策建議
1.高校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課一般都是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的,對于剛剛有獨立意識,對社會有批判思考的學生來說,他們并非天然地討厭思想政治課單調的灌輸,而是這方面缺少環境方面的有效引導。在這方面高校領導必須要明確思想政治課的任務,對于思想政治課的建設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而不是上面強調要重視思想政治課的時候才重視一下,其他時間都把思想政治課教學拋之腦后。對于教師上課的硬件設施,教師隊伍的師資建設和激勵機制以及教師開展各種教學方法的探索,實踐教學所需要的配套措施等環節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加以落實。
2.教師方面: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學術魅力、人格魅力以及教學魅力,因為這是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首先要理解透徹經典理論,能夠用接近社會現實與學生實際需要的語言,深入淺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三觀”的培養以及對德和做人重要性的認識。其次,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這就給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博覽群書,要關注社會動態,要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課上的生動、有趣并具有方向性。
3.教育環境方面:第一,優化宏觀教育環境,也就是國家和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規范,要構建良好有序的經濟環境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質基礎;文化環境的優化,要倡導先進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優化微觀教育環境,也就是校園環境。高校大學生最直接的教育環境就是校園環境,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使大學生長期生活在擁有良好學風、教風、校風的校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結語
結合調查數據及分析結論可見,高校開設思想政治課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它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好的教學效果就是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樂趣,但思想政治課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待提高,其根源在于社會環境以及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高低。高素質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學生是否愛上思想政治課的關鍵因素,教師必須博覽群書,與時俱進,才能把思想政治課上成大學生終身受益、終身喜愛的課程;好的教學效果就是本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吸引學生,因為它是關系到一門課是否受歡迎、評價是否高的主要參考標準。教師靈活有趣的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關系到學生是否有上課聽課的積極性;除教師素質外,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加強社會實踐環節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本文為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面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研究”(JAS151506)的課題成果。]
注釋:
{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N]人民日報,1978-12-13
{2}林雪原.加強“兩課”實踐教學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05(1)
(作者單位:泉州師范學院 福建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