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3 15:43: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經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要想實現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保證畜牧業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研究我國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時,探索如何促進畜牧業的長遠發展顯得非常有必要。在此圍繞畜牧養殖的技術方法提出了幾種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具體如下所示:
1.1調控營養,緩解畜禽糞尿對環境的污染
1)平衡日糧營養。營養調控即對動物營養系統(包括動物-環境系統)的調控。常見的調控技術包括:日糧營養平衡調控技術(可控制氮、磷的污染等);使用調控劑對消化道和組織代謝層次進行的調控技術;具有營養調控功能的配套營養管理技術(如抗應激調控)等。2)利用特殊調控劑。根據飼料安全的基本要求,遵循合理營養、環境友好的原則,使用無公害飼料添加劑,設計飼料配方,采用先進的加工工藝,以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嚴格控制或禁止各種抗生素的使用,禁止添加違禁藥物和添加劑。3)改進飼養方式。改進傳統飼養方式,采用階段飼養和公母分養,可避免日糧養分浪費及環境污染。階段飼養可滿足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不同營養需要,避免出現營養過?;虿蛔?。不同性別畜禽的營養需要量不同,公母分開飼養可針對不同的營養需要進行日糧配制,可大大提高飼料養分利用率,減少飼料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4)改進飼料加工工藝。飼料加工工藝,諸如粉碎、混合、制粒及膨化等,影響畜禽對飼料養分的利用率。研究表明,粉碎可增加飼料與消化液的接觸面積,提高飼料營養物質利用率;制粒、膨化等處理后,可使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和淀粉變性,有利于提高其消化率。
1.2重視改善動物福利,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動物福利是指飼養動物與環境協調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狀態。動物福利包括生理福利、環境福利、衛生福利、行為福利、心理福利,即使動物免受饑渴之苦,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困擾,免受恐懼和不安,免受身體熱度不適之苦,有自然行為的自由,為動物提供足夠的空間、適當的設施以及與同類動物伙伴在一起,使動物能夠自由表達正常的習性。動物福利也如近年來強調環保與衛生檢疫的“綠色壁壘”一樣,被稱為“道德壁壘”,這就要求我國現有的畜禽生產方式和動物保健觀念都必須向國際標準靠攏。不斷改善畜禽的飼養方式和生存環境,保證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使“動物福利”和“動物衛生”觀念貫穿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從而提高動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這樣就可以減少動物發病,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動物,動物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打破國外貿易壁壘。
1.3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畜牧業清潔生產是農業清潔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按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把清潔生產的觀點引入畜牧生產中,對畜牧生產實行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控制,以減少廢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進畜牧業的生產、消費與環境相容,降低整個畜牧生產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1)產前控制。畜牧場的合理規劃、適度規模是防治畜禽廢物污染的重要途徑。小規模分散飼養不僅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而且還會擴大污染面,使污染難以治理。但規模過大也會影響畜禽生產,且給環境帶來過大負擔,降低環境質量,所以要嚴格控制單位面積的畜禽飼養量。一般認為,畜牧生產點畜禽飼養量不應超出:奶牛200頭,肉牛1000頭,肉豬5000頭,蛋雞7000羽。2)產中控制。節約用水,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飼料結構,提高畜禽飼料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培育優良品種,科學飼養,科學配料,應用無公害添加劑和高新技術改變飼料品質;采用先進的飼料加工技術,如生物制劑處理技術、飼料顆?;?、飼料熱噴技術等,可提高畜禽飼料利用率,尤其是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的含量及惡臭味。3)產后控制。主要是畜禽固體廢物的處理。畜禽廢物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所以對畜禽固體廢物的處理,不僅是要達到治理污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實現畜禽廢物的資源化。
1.4畜禽糞尿處理的生態工程技術
1)減量化。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通過干濕分離、雨污分離、飲污分離等技術手段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降低治理成本。如豬的飼養過程采用“改自來水沖圈為無水打掃,改滴供水為自動乳嘴式飲水,改稀料為于濕料飼喂,推廣良種縮短飼養周期”等技術措施可減少糞尿排泄。2)無害化。將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控制環境污染。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將糞便干濕分離,干糞經堆積自然發酵后用作肥料,污水經蓄糞池沉淀后,做到達標排放。3)資源化。通過制作有機肥、再生飼料等綜合利用途徑,減少污染物排放,如養殖場可建設沼氣池和有機復合肥料廠或再生飼料廠,變廢為寶。4)生態化。將養殖業與種植業、水產業、林業等有機結合,推廣“雞-豬-沼-菜”等生態養殖模式,減少化肥使用量,積極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促進養殖業生產和農業生產生態化。
2促進我國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2.1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畜牧生態經濟的作用
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在畜牧業的生產過程中,而影響畜牧業生產的直接人員就是基層的畜牧養殖人員。因此只有使基層畜牧養殖人員都充分認識到生態經濟的重要意義和其在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才能全面實施和開展畜牧生態經濟發展。從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也可以看出,只有基層民眾認識并理解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理念,并給予積極配合,才可能實現良好的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1)加大宣傳力度。由于我國基層的畜牧養殖人員本身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對先進理念的認識不足,因此依靠基層畜牧養殖人員自己來轉變思想觀念較為困難。因此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將畜牧生態經濟理念推廣到農村基層去,還要加大人力普及與推廣,使所有的基層民眾都能通過不同渠道了解到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和積極意義,使其從思想上轉變生產理念,為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積極推廣生態消費。只要有市場需求,就會有相應的供給,反之亦然。為了能夠為畜牧生態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就必須要使消費者樹立一種良好的生態消費觀。也就是說,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應當實施既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消費行為。只有每個消費者都注重生態消費,并將其付諸行動。為此,我們應該積極推廣生態消費,使每個人都樹立生態消費觀。這樣以來市場上對生態健康、綠色環保的畜牧產品需求量就會越來越大,畜牧生產者也就會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而不是一味的只注重經濟利益。當消費者和畜牧生產企業都樹立了良好的生態理念之后,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生產、流通、消費鏈,實現了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對于傳統畜牧養殖業來講,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無疑是一種全新的生產理念。若沒有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是很難快速順利開展下去的。因此我國必須要加大對畜牧生態經濟的宏觀調控、引導支持與保護監督力度,從政策和法律的角度來促進畜牧生態經濟的良性發展。1)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維持市場健康發展秩序?;诋斍靶竽廉a品市場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不利于畜牧生態經濟的發展。我們必須要從法律的角度加強管理,積極制定并完善與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頒布有利于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的政策,鼓勵畜牧養殖戶朝著生態生產的方向不斷發展。若當地經濟條件允許,政府還可以推出一些優惠鼓勵政策,以促進當地的畜牧生態經濟快速發展。2)加大經濟扶持力度。由于一些畜牧生態生產模式或生產技術在早期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但基層畜牧養殖戶自己并沒有這個經濟實力,此時就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如在畜產品加工廠、獸藥飼料生產加工廠等建設中給予足夠的經濟支持,減免財政稅收,使基層農民能夠度過畜牧生態生產建設體系發展的早期艱難階段。3)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這對于形成良好的多元化市場和健康的生態畜產品市場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在政府的宏觀引導下,使不同的畜牧生產企業圍繞其發展優勢不斷改進發展,形成一個產業較為集中的產業鏈,加強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為當地的綠色畜牧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打下良好基礎,從而建設出一個綠色生態的安全畜牧聚集區。
2.3加快技術體系建設,完善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
1)重視在畜禽新品種培育和飼料、養殖、加工等方面利用現代科學和方法。加強畜禽新品種培育及良種繁育技術,培育畜禽新品種,淘汰劣質種源,提高畜禽單產水平,減少維持消耗。不斷推廣和普及飼料配方技術,根據飼料資源的優勢和畜禽品種特點,選用消化率高、安全性高的飼料原料不斷提高畜牧產品加工及再加工技術及開發,改善和更新現有畜牧加工設備,改進畜牧產品加工工藝,減少畜產品加工環節的污染和對產品營養元素的影響。利用現代技術研究及利用現代微生物學技術研制高效微生態制劑,推廣使用低殘留獸用藥物,減少藥物污染對畜產品質量和畜產品生產環境的影響。2)推進畜牧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提高畜禽生產優質、高產、高效為目標,根據動物的生長、生理特點和生產技術要求,推行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飼養,達到低投入、高產出目的,不斷吸納新技術新方法和完善畜禽生產綜合配套技術,實現新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的集約化、規?;a。3)重視畜牧產品的安全檢測體系和預警體系建設,從理念、技術、措施等方面,預先控制畜產品的安全。強化動物疫病的常規防疫和重點防疫,全面控制重人動物疫病的暴發與流行。建立和完善動物疫病監測體系,加強動物疫病的風險評估和預警預測。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重點研究病源微生物發展規律及其致病的發生、發展及演變規律,建立和完善疫病預警機制。健全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登記備案管理制度、畜產品標識和質量可追溯制度。對飼養場的用藥、用料、防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實行全程監管,嚴格控制藥殘,切實提高畜禽產品質量。
2.4加快生態畜產品市場的發展
目前我國在生態畜產品市場方面的發展水平還很低,市場不夠發達,對畜牧生態生產的刺激力度就會很小,這樣不利于其更好的發展。為此我們必須要加快生態畜產品市場的建設與發展,促進一些龍頭企業向著國際化標準不斷發展,打開國際市場,使我國的生態畜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由立足之地。這對于促進我國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是極為有利的。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問題:1)改進生產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在國際市場上,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價格的競爭。因此我們應該首先要集中力量提高生態畜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使其在保證生態治理的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以增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且還要不斷的完善畜牧生態市場的運作流程,加大監督管理,建立一定的運行管理機制,為生態畜產品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保障。2)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只有使我國的生態畜產品走入國際市場,得到國際的認可和肯定,才能證明我國真正掌握了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才能進一步的提高我國畜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從而促進畜牧生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目前來講,我國的畜牧業多為中小型企業,龍頭企業相對較少,因此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并支持這些龍頭企業“走出去”,以帶領我國整體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3結語
1.1區域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滇黔鎖鑰,黔西門戶。關嶺位于貴州西南部,東北、西北與鎮寧、六枝特區毗鄰,西南以北盤江為界和晴隆、興仁、貞豐三縣相望。灞陵河大橋把黃果樹景區和關嶺自治縣連為一體。(2)交通區位優越-四通八達,陸航快捷。航空、高速鐵路,在建滬昆高鐵、G60滬昆高速、國道、關興公路、省道。隨著滬昆高鐵的通車,同時依托與周邊區域交通的聯系,以及關嶺目前已具有的良好道路系統,為各地游客的進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1.2機遇優勢。
(1)國家層面———觀光旅游持續火熱,休閑度假快速升溫。世界度假經濟發展規律表明:國民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休閑度假需求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國民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旅游形態開始進入成熟的度假經濟階段。(2)省域層面———3萬億投資,貴州旅游邁入“大干快進”全速時期。a.國發二號文件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貴州建設“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的戰略定位,把“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的一項重點任務和支柱產業來發展,為加快推進“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和旅游強省建設提供了難得機遇。b.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將貴州省定位為國家公園省,將在10年內通過投資數百個項目打造旅游強省,投資總額約3萬億元。
1.3區域層面———劃時代機遇,“可遇也可求”。
(1)一條路打開關嶺旅游新通道。滬昆高鐵開通,將使上海、杭州、南昌、長沙、昆明等旅游消費力強勁、出游率高的城市游客能快速、便捷地到達關嶺旅游。(2)一座城(頂云新城)助推關嶺成為黔西南旅游集散大本營。以高鐵開通為契機,以頂云新城建設為助力,新城建設將助推、保障并快速實現關嶺作為貴州西南旅游集散大本營的地位。
2灞陵河生態旅游圈目前現狀
灞陵河生態旅游圈開發現狀。根據景區旅游資源分布狀況,可以概括為四大資源聚集組團,分別是:(1)頂云新城組團:頂營司城垣、汽車營地。已開況:圍繞頂營司城垣,建設了頂云廣場,主要表現頂云經驗,為市民提供活動場所。汽車營地,目前在開發建設中,還未投入使用。(2)灞陵河大橋以北組團,老樹巖瀑布、滴水灘瀑布群、雞窩田布依族村寨、月亮灣田園風光。基本只能實現遠觀。雞窩田布依族村寨和月亮灣田園風光保護較好,還沒有開發的痕跡。(3)灞陵河仿古區組團,灞陵河大橋、三國古戰場遺址風景區、紅崖天書、灞陵河峽谷。灞陵河大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游客觀光層,暫未開放,大橋舉辦了跳傘國際挑戰賽。三國古戰場、紅崖天書、灞陵河峽谷開發較為初級。(4)木城河與打邦河組團,木城河布依寨、八德古榕樹、涼水井情人樹、那大關瀑布。民族文化表達較粗淺。八德鄉有老榕樹資源,但目前樹下為居民市場,未見旅游痕跡。涼水井情人樹和那大關瀑布開發較為初級。
3灞陵河生態旅游圈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
3.1灞陵河生態旅游圈開發存在的問題。
(1)有資源、缺產品。灞陵河旅游景區從自然生態到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樣。但缺乏對其整合和深入利用,因此導致景區尚無完整的旅游產品體系。(2)有文化、缺美感。灞陵河旅游景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三國文化世界聞名,但是厚重的文化沒有得到美的表達,文化載體需要建設。(3)有景點、缺景觀。灞陵河旅游景區現有的景點景區,基本處于初級開發階段,景觀特色不突出,局部有亮點,但并未形成景觀效果以及景觀風格。(4)有賣點、缺龍頭。灞陵河旅游景區有古老的三國文化遺址、有河道、大橋、峽谷等自然風光,也不缺乏旅游賣點,但并未形成代表景區向外發聲和推廣的一至二個龍頭項目。
3.2灞陵河生態旅游景區未來發展方向。
(1)大景區聯動,與黃果樹聯合互動。構筑“大關嶺-大黃果樹”景區空間結構。充分了解灞陵河景區與黃果樹景區的資源基底差異,確立互補的開發方向,從而實現與黃果樹景區的互動和客源共享。(2)三國文化品牌重塑。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灞陵河旅游發展應以“三國”為旅游主打品牌,通過深入挖掘三國文化內涵,形成三國文化體系,并落實到旅游產品和設施上。(3)旅游資源休閑打造。灞陵河資源類型豐富,應整合資源,將休閑度假產品在此集中打造,從而形成盤江和黃果樹兩條觀光旅游帶中間最好的休閑度假過渡,進一步提高關嶺旅游競爭力。(4)旅游新城完美配套。在新城中解決旅游集散、餐飲等服務功能,使其成為灞陵河生態文化旅游景區的有力后盾。從而完善整個景區的功能配置和旅游要素發展需求。(5)合理規劃空間布局。a.關嶺新城旅游綜合體: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旅游業發展為重點,高鐵建設為驅動力,發展成云貴旅游集散中心,大黃果樹旅游圈西部門戶區。b.灞陵河-木城河風光帶:依托灞陵河及峽谷風光,積極開發親水娛樂,農業休閑為主要內容的灞陵河美麗風光帶。c.木城河民俗體驗板塊:整合木城河兩岸的優良資源深入挖掘布依民俗文化,集民俗體驗、生態觀光、遺址仿古于一體的布依風情體驗景區,滿足游客高層次的需求。d.灞陵河文化體驗板塊:借力灞陵河大橋“亞洲第一大公路橋”的名氣,和關嶺低空開發的便利條件,繼續舉辦低空飛行賽事,開展大眾低空狂歡節,聚集人氣。e.雞窩田生態度假板塊:整合滴水灘瀑布、補母當河等資源,建設親水田園式的生態休閑度假項目,打造關嶺最具“世外”意境的田園生態度假區。(6)生態低碳戰略。引導旅游者強化環保意識,最終把灞陵河生態文化景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旅游目的地。(7)精品帶動戰略。全力實施精品帶動戰略,提升旅游區文化內涵和品質,逐步形成特色體驗式旅游線路及產品,打造一系列高檔次、高水平的旅游景區。
4灞陵河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帶來的效益
4.1發展生態旅游業,能帶動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4.2生態旅游的發展,能夠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除了取得經濟利益外,還保護了環境和當地的民族文化。
4.3發展生態旅游業
有利于促進生態旅游區社會政治環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
4.4生態旅游的開發,增加了本縣經濟收入,提高了自我發展能力。
“自然資本”一詞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Pearce和Turenr在《自然資源和環境經濟學》中將經濟學生產函數中的資本稱為人造資本,進而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自然資本,從此開啟了學術界對于自然資本的研究。1993年英國倫敦大學環境經濟學家Pearce在他的著作《世界無末日》中提出用自然資本和另外兩種資本來估算可持續發展能力,Turner也提出了將自然資本作為可持續性評價標準的觀點。1994年世界銀行出版了《擴展衡量財富的手段》的研究報告,將資本劃分為4個部分:人造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本和社會資本,提出一個國家的財富應該包括自然資本,并將土地、森林、濕地等作為自然資本的組成部分,對世界各個國家的自然資本的經濟價值進行了評估。2000年,保爾•霍根等出版了題為《自然資本論:關于下一次工業革命》的論著,自然資本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世界上知名專家和學者的廣泛關注,并逐漸為大多數專家、學者和管理者所接受。2011年聯合國《邁向綠色經濟》報告中認可了自然資本的價值,認為自然資本是人類福祉的貢獻者,是貧困家庭生計提供者,是全新體面工作的來源①。然而到底何為自然資本?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認知,學者們的表述也不盡相同,包括自然資本(產)、生態資本(產)、環境資本等,但本質卻基本接近,他們對于自然資本的論述大致從三個角度進行。
1.將自然資本直接等同于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世界銀行副行長伊斯梅爾•薩拉丁認為自然資本指一切自然資源。EISerafy(1989,1991)指出生態環境提供環境產品和服務就是自然資本,把自然資本分為可再生的自然資本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本。劉思華(1997)認為生態資本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總量(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和環境的自凈能力、生態潛力、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的使用價值②。Hawken(2000)指出自然資本可以被看做支持生命的生態系統的總和③。王健民等(2002)認為,生態資產從廣義來說是一切生態資源的價值形式;從狹義來說是國家擁有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并能帶來直接、間接或潛在經濟利益的生態經濟資源從生態資產價值的角度,指出生態資產的構成包括生物資產、基因資產、生態功能資產和生境資產(以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適宜度來度量其價值)四大方面④。
2.將自然資本界定為一種有用的資源和環境存量。
Constanza等(1997)認為“資本”是在一個時間點上存在的物資或信息的存量,每一種資本存量形式自主地或與其他資本存量一起產生一種服務流,這種服務流可以增進人類的福利⑤。Daily(2000)認為自然資本是指能夠在現在或未來提供有用的產品流或服務流的自然資源及環境資本的存量⑥。黃興文等(1999)將生態資產定義為“所有者對其實施生態所有權并且所有者可以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的生態景觀實體”⑦。董捷(2003)指出所謂生態資本是指產出自然資源流的存量,也就是能為未來產生有用商品和服務流的自然資源存量⑧。
3.將自然資本范圍擴大到純自然資本和人造自然資本。
孫冬煌等(1999)認為自然資本是指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經濟價值。其實物形態包括各種自然資源、環境的凈化能力、臭氧層以及各種環境和生態功能等。按照是否有人類勞動投入,又可分為純生態資本和人造生態資本⑨。李萍,張雁(2001)將環境資本分為有形生態資本(或硬環境資本)與無形生態資本(或軟生態資本)。有形生態資本主要包括土地、水、礦產等自然生態環境,以及交通、電訊、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硬環境;無形生態資本則更多地強調制度(或體制)、機制、觀點等因素⑩。武曉明等認為生態資本是指人類花費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開支所形成的資本,其實質就是自然的生態資本存量和人為改造過的生態環境的總稱瑏?瑡。雖然國內外學者對于自然資本的研究角度不同,然而關于何為自然資本的結論則有幾點共識:其一,自然資本不僅包括自然資源,也包括生態環境質量要素,具備一般資本的特性,即增值性。其二,自然資本都具有價值,無論哪一種觀點都認為自然資本的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并且是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所必需的。其三,自然資本能夠帶來生態效益,主要體現在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上。
二、自然資本的特殊屬性
自然資本是生態經濟時代的特殊資本,作為自然和資本結合的概念,自然資本兼具生態環境的自然屬性和資本的一般屬性,既遵循自然規律也遵循市場規律,具有二重性。同時也表現出自然資本自身所獨有的,不同于人造資本或者其他資本的特殊屬性。
1.自然資本具有不可替代性。
自然資本的不可替代性主要指其不可被人造資本或者其他資本所替代,自然資本包括自然資源資本與生態環境資本兩個方面,它們均具有不可替代性。自然資源資本的自然再生產周期較長,且受到各種難以預料和難以控制的因素影響,其供給數量難以在較短時期內迅速增長。生態環境資本可以為人類提供生態服務,例如良好的空氣、優美的環境、凈化大氣、調節氣候等,這種資本更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國“生物圈2號”計劃的失敗就是很好的例證,表明人類即使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不可能替代自然所提供給人類的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自然資本能夠承載人類生存與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經濟功能的需求,但是自然資本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自然資本具有剛性和有限性,對人類的需求并不是無限滿足的。因此,有限的自然資本供給能力與無限的人類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和不平衡,就成了自然資本運營中必須重視的挑戰。自然資本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必須建立起自然資本的補償和投資機制,通過自然資本的補償機制實現自然資本的保值功能,通過自然資本的多方投資機制,實現資本的增值功能,從而保證自然資本能夠滿足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需要。
2.自然資本存在形式具有多樣性。
不同于人造資本主要存在于技術化、勞動化的物品中,自然資本的存在形式更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自然資本既可以以具體的資源形式存在,也可以以生態系統服務的形式存在;既有物化的存在形式,也有非物化的存在形式。2011年聯合國環境署對自然資本的基礎成分和典型服務進行了簡要歸納,足以體現自然資本存在形式的多樣性。就自然資源的存在形式來講,資源的多種形態與生物的多樣性決定了自然資本的價值評估是一項復雜而浩大的工程。同時,自然資本的生態服務形態又使得自然資本不斷變化,決定了自然資本的價值評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加劇了評估難度。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目前關于自然資本價值的評估方法雖然很多,包括意愿調查法、享受價值法、旅行費用法、重置成本法、影子價格法、機會成本法、能值分析法等,然而由于這些評估方法的應用范圍、使用標準不盡相同,無法對形式多樣的自然資本進行良好的價值評估和定價。因此,目前的生態經濟理論研究要建立起一個系統的、適應自然資本特殊屬性的定價和評估體系,只有實現自然資本的量化和貨幣化,才能使自然資本進入市場流通,實現資本的有效配置。
3.自然資本具有公共產品特性。
傳統經濟學家之所以未將自然資本納入經濟增長的約束因素之中,不僅是因為他們深信人造資本才是制約經濟增長的稀缺性因素,同時也因為自然資本具有的公共產品特性。所謂的公共產品特性是指自然資本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且某些自然資本(例如清新的空氣)在產權界定上屬于國家資本甚至全球資本,明顯具有不同于其他資本形態可以私人擁有的特性。一直以來自然資本的邊界并不清晰,在數百年的工業經濟發展中擔當了公共產品的角色,如今工業經濟產生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短缺等自然資本的負外部效應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類陷入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困境中,這些都是自然資本無法明確邊界,確定產權所產生的結果。自然資本要發揮作用,實現保值增值就必須明確產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框架下,自然資本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產權界定只能是使用權、保護權、收益權等產權的界定。同時,也應根據不同的資本形態確定不同的產權,形成多種產權相結合的一個產權體系,從而化解自然資本的“公地悲劇”,充分發揮自然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自然資本的特殊屬性為自然資本的運營帶來了現實挑戰,其不可替代性決定了自然資本不僅稀缺且短時間內無法找到替代物,必然會形成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本供需不平衡,甚至供不應求的挑戰,要破解這一挑戰必須建立補償和投資機制,實現其保值增值。存在形式多樣性會導致難以估算自然資本的價值,而價值估算和清晰定價又是自然資本補償的前提,因此必須迅速建立起定價和評估系統。公共產品特性導致自然資本成為無償使用的公共產品,邊界模糊,因此需要訴諸于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產權制度改革來確立清晰的產權,為自然資本的有效運營做好準備。
三、自然資本引發經濟學理論的生態變革
自然資本的提出引發了資本結構的深層變革,為生態經濟學理論提供了核心范疇和基本原理,奠定了生態經濟學的立論基礎,在經濟增長的稀缺性要素、資源價值、研究范式以及發展目標等四個方面影響著傳統經濟理論向生態經濟理論的生態變革。
1.自然資本引發經濟增長的稀缺性要素
從人造資本到自然資本的變革傳統經濟學以“資源稀缺”為最基本的假定,主張對經濟資源進行最有效的配置,但是傳統經濟學所主張的“資源稀缺”只是特定的“資源稀缺”,即認為人造資本是稀缺的,同時認為稀缺資源都具有可替代性,即可以通過技術進步或其它資源來代替,當一種稀缺要素的供應量逐漸降低,或者其價格高到無法接受時,經營者就會尋找新的替代物。而現實中有些資源很難找到替代物,尤其是在自然界中,無法為不可再生資源找到替代物,即便是可再生資源,如果使用量超過其再生能力,它也將變成不可再生資源,而無法找到其替代物。因此人們才開始關注并重視自然資本。自然資本的提出改變了傳統經濟學的約束條件,延伸了傳統經濟學的關注范圍,成為生態經濟學之所以區別傳統經濟學的最關鍵因素。生態經濟學理論將自然環境視為一種資本,認為自然資本是有限的、稀缺的和不可替代的,相對于人造資本,自然資本已經成為現時代的稀缺要素,并將其納入到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之中,試圖解決人類需求無限性和生態資源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同時,生態經濟學并未完全拋棄人造資本,認為人造資本和自然資本具有互補關系,快速地消耗自然資本會使人造資本變得越來越有限制性,主張強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2.自然資本引發資源價值從單一價值體系到多元價值體系的變革
經濟學的價值理論隨著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而逐漸演化,價值形態不斷發生變化。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時期的價值體系均屬于單一價值體系,農業經濟賴以發展的主要是原始的自然資源,部分可以轉換為交換價值,因此其價值形態主要是以實物價值為主導的價值體系。工業經濟時期,經濟發展建立在不可再生的化合物資源基礎上,化合物資源所產生的人造資本具有可分割性和排他性,能夠進行充分的市場定價,因此工業經濟時代的價值體系是以貨幣為主的價值體系。隨著能源環境的約束以及自然資本概念的提出,人類逐漸進入生態經濟時期。由于支持生態經濟的能源資源來自復雜的生態系統,主要以可再生生態資源為主,具有多樣混合性質,決定了生態價值的多元價值體系。這個價值體系既包含可貨幣化的價值,比如目前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就是將碳排放量實現了市場定價,表現為一種貨幣化的價值形態;也包含不可貨幣化、不可交換的使用價值形態,比如森林所提供的防護、減災、凈化、涵養水源等生態價值等;還有已經融入生態自然一部分的文化價值,其具有遺產價值的特性,比如自然景觀、珍惜物種等。生態經濟所追求的最大化價值,應該是可貨幣化的價值、使用價值與遺產價值等均衡基礎上的綜合最優價值。自然資本理論的提出,使得生態系統進入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導致傳統單一價值體系喪失了對復雜生態系統的解釋力。因此,突破工業經濟時代的單一貨幣價值的實現和評價體系,是加快傳統經濟學向生態經濟學變革的一大重要變量。
3.自然資本引發經濟學研究范式從單一范式到系統范式的變革
傳統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設、帕累托最優的分配方式及各種經濟增長理論,都充分地表明其關注的重點是經濟系統,注重對經濟系統本身內在規律的研究,常常在研究過程中將經濟系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生態系統舍去,不同程度地忽視經濟發展和生態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因此可以說傳統經濟學是一種線性的經濟學,傳統經濟學的研究范式是一種只進行純經濟學研究的單一范式。隨著由此帶來的能源環境危機的加劇,以及自然資本概念的提出,經濟學家開始在研究過程中將作為常量舍去的自然生態系統進行還原,強調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系,認為經濟系統只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生態系統是經濟系統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經濟系統過度擴展必然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本,導致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最終影響經濟系統的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經濟學家中也逐漸將系統科學整體研究的思維方法導入經濟學的研究中,使經濟學研究走出工業經濟時代追求局部最優、短期最優的思維局限,走出單純經濟的研究思路,從單一范式向系統范式轉變,促進傳統經濟學向生態經濟學的變革。
4.自然資本引發經濟發展目標從單一追求
經濟效益到同時追求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變革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前提、邏輯起點以及研究范式等,都最終導致其發展目標只片面地追求經濟增長,追求單一的經濟效益。傳統經濟學以經濟人為假設前提,認為無限的物質需求才是人類的最大需求,為了滿足物質需求必須最大限度地追求經濟效益。人類社會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在傳統經濟學發展的早期階段,有限的人類認知和追求生存的人類需求,使得人們認為只有無限增長的經濟才能保證人類的持續發展。然而不斷惡化的環境給了人類當頭一棒,人們逐漸認識到自然環境也影響人類的生存狀況。隨著自然資本的提出,經濟學家們倡導進行自然資本的保護和投資,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不斷修復生態環境,甚至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來滿足人類日益多元化的生存和發展需求。由此,經濟發展的目標逐漸從單一追求經濟效益,發展到同時追求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四、自然資本促進經濟發展模式的生態轉型
生態經濟學家在可持續發展的平臺上提出了自然資本,將其嵌入經濟發展中,為生態經濟的內生發展模式提供了核心變量,將外部成本內化為生產動力,催生和支撐了生態經濟發展模式。聯合國環境署于2011年的《邁向綠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的各種途徑》報告,第一次提出了綠色經濟是基于自然資本增值的經濟,這里的綠色經濟就是生態經濟。同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高度上提出,要健全和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的改革,為自然資本的產權明晰化提供了戰略和制度保障,開辟了生態經濟發展的新時代。
1.自然資本推動生態產業的發展。
傳統工業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人造資本,而生態經濟的發展將依靠自然資本。自然資本是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新資本,基于自然資本的生態經濟與基于人造資本的工業經濟存在一個根本性的區別,那就是工業經濟時代建立在人造資本基礎上的產業,是造成環境污染、導致負財富效應的產業,而正在興起的自然資本將引導的產業,則是同時滿足經濟收益和生態收益的產業。通過明晰自然資本的產權,可以發揮自然資本的優勢,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建立自然資本定價體系,健全自然資本補償機制,實現生態破壞成本的內在化,可以發揮自然資本的保值功能;加強自然資本投資積累機制,提高自然資本在社會總資本中的比例,有助于實現自然資本的增值功能。通過對自然資本的一系列的改革,將會從制度和機制上發揮自然資本的保值增值能力,推動建立在自然資本基礎上的生態產業的發展。這些生態產業主要包括四大類:第一類是傳統產業生態化的產業,在傳統產業中加入自然資本考量,對其進行改造,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第二類產業是以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資源為基礎的新能源產業;第三類是滿足低碳消費的生態產業,例如生態旅游業、生態住宅等;第四類是發揮中國五千年生態農耕文明優勢的生態農業。建立在自然資本基礎上的產業將極大地促進生態經濟的迅速發展。
2.自然資本促進生態市場模式的形成。
在傳統的工業經濟發展模式中,充分競爭是市場均衡的唯一機制和動力,這一思想在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理論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工業經濟建立在人造資本基礎之上,基于競爭動力的市場理論只適用于人造體系的經濟系統中。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態平衡不是單一的達爾文式競爭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而是競爭與共生相互作用機制的結果。由于生態經濟是建立在自然資本基礎上的經濟,生態經濟資源的配置需要的市場自然不再是單純競爭的市場,而是在競爭與共生制衡基礎上的新市場。事實上,市場經濟從其誕生第一天起,競爭與共生兩個機制就同時在發揮作用,只不過工業經濟時代的時代背景、資源特性、文化、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更需要競爭機制來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在自然資本基礎上的生態經濟時代,市場模式將是共生與競爭組合形成多種類型的新市場模式(見表3),其中純競爭和純共生將產生兩種模式,即內部共生與外部競爭相結合,外部共生和內部競爭相結合。
3.自然資本有利于生態國民財富體系的建立。
一、走出內生保護之路,讓稀缺高原資源生金變銀
青海省為了實施所承擔的國家生態安全和生態保護的任務,從2007年就取消了對三江源地區GDP指標的考核,加大了對環境質量指標的考核。但這并不意味著青海省放棄了經濟發展,相反,在保護底線不能破、保護戰略不能變的倒逼動力推動下,探索出了一條與生態保護相融合的高原生態經濟發展新思路和新做法。十提出生態文明建設之后,融保護與發展為一體的“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開始被各地所接受的背景下,青海省在讓高原稀缺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生金變銀,高原生態經濟開始浮出水面,成為大美青海與綠色融為一體的風景線。目前,青海省正在興起的生態產業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在保護青海湖中衍生出的生態、科考與文化之旅新產業。青海湖是青海省一張靚麗的名片,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2001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一期工程啟動以來,一方面,青海省在按照保護規劃完成一系列青海湖保護工程和科研工作的同時,也積極探索著如何利用大自然賜給青海如此稀缺的生態資源使其變成生金變銀的生態產業。為了提高青海湖的知名度,從2002年開始舉辦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以來,到2014年已經舉辦了13屆。目前該項賽事已經成為與國際環法賽、環意大利賽、環西班牙塞等職業巡回賽并列為世界4大自行車賽事,而且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際性公路自行車賽。青海湖不僅擁有具有獨特自然景觀,青海湖地區也是民歌的海洋,是格薩爾史詩廣為傳唱的地方。為彰顯和挖掘青海特有的文化資源優勢,從2007年舉辦首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以來,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為位列國際7大詩歌節第2位品牌的節日。這些“四兩撥千斤”的節日活動,極大提高了青海湖的品牌效應,使青海湖生態旅游、保護教育旅游、科普考察旅游成為一個的快速成長新興產業。到青海湖旅游的人數從最初的幾萬人到目前已經接近100萬人。青海湖的生態旅游,一方面創造了使青海湖生態資源生金變銀的奇跡,另一方面,這種收入又成為保護青海湖的資金來源。由于青海湖旅游是環青海湖牧民參與致富的旅游,牧民在青海湖旅游中獲得的收益,反過來使牧民更加認識到保護青海湖的重要性。在這種內生利益驅動下,環青海湖周邊牧民主動地加入到青海湖保護中來。一個有牧民參與的青海湖社區保護模式也正在形成之中??傊?,在保護中發展起來的青海湖旅游,形成了保護與旅游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這種機制不僅為青海湖保護提供了內在動力,而且也為青海湖保護提供了資金支持。青海湖內生保護模式的成功,使青海省得到極大啟發。在此之后幾年時間內,立足青海稀缺高原生態資源與文化資源優勢,又打造了四張“青海名片”:三江源國家攝影節、青海世界山地紀錄片節、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國際唐卡藝術節暨文化遺產博覽會。這四個文化節與青海湖國家詩歌節一起,成為青海文化的“五朵金花”。最近幾年給青海的生態文化旅游帶來井噴式增長。2013年的省外游客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二是高原稀缺民族文化資源在產業化中走向世界。青海獨特的高原地理環境,也形成了青海省特有的文化資源。目前作為青海省民族文化產業的藏毯、穆斯林產品已成氣候,發展前景看好。藏毯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絨和羊毛線為材料,具有獨特民族文化的產品。在工業化中過程,中國其它地區的傳統手工業走向消失的情況下,而有著600年歷史的藏毯,作為獨特手工業在青海得到保留傳承。目前藏毯已經成為青海的支柱產業,青海藏毯產品60%以上銷售海外。為了鼓勵與推動藏毯產業發展,在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內開辦了藏毯工業園,已經有10多家企業入駐。從2004開始,在西寧舉辦的中國(青海)國際藏毯博覽會,到2014年已經舉辦了10屆,2013年成交額突破1億美元。此外青海的穆斯林產品發展勢頭也非常好。青海省有100多萬穆斯林人口成為這個產業發展的文化基礎。被譽為“青海小江南”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已經成為穆斯林產品集聚縣。從循化走出的青海伊佳哈拉集團有限公司,其穆斯林產品的產值達4億多,其產品的銷售網絡遍及全球伊斯蘭國家的區域。在青海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用他們的智慧也創造了另一種具有民族的特色的產業“拉面經濟”。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化隆農民帶著家鄉特有的拉面手藝,開始在廈門、上海經營清真牛肉拉面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目前拉面經濟已經成為化隆縣富民的主導產業,形成了以拉面經濟為主的勞務輸出經濟。截止2013年底常年在外從事拉面經濟達到10萬多戶,從業人員11萬人,收入達到4億元。三是高原生態農產品發展潛力巨大。青海省獨特的高原生態氣候,為青海省發展高原生態農產品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對生態農產品需求市場的發展,青海省高原生態農產品發展潛力巨大,前景看好。目前青海省已經建立起油菜、馬鈴薯、蠶豆、蔬菜、中藥材、特色水果、牛羊肉、奶牛、毛絨、枸杞等10大優勢生態農業產業基地。作為高品質高原枸杞生產地的海西州,目前種植枸杞30多萬畝。特別是已經成為品牌的“枸杞故鄉”都蘭縣,這里出產的枸杞黃酮含量高于其他地區的30%,糖分含量高于12%。許多村家家種枸杞,人均收入萬元以上。四是青海省新能源產業、循環產業走在全國前列。地處高原的青海雖然不具備發展傳統工業的條件,但卻具有發展新能源產業、循環經濟的優勢。按照太陽能資源分類,青海省屬于太陽能資源分布的一類地區。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發展新能源產業,在格爾木市已經形成集聚效應。占地150平方公里的格爾木光伏產業園,其發電總計已經達到15億千瓦時。按照目前已修訂完畢的《青海省格爾木光伏發電總體規劃》,光伏產業園區未來發展面積將達到475平方公里,裝機容量7033兆瓦以上,其規模處在國內領先水平。
二、青海省小體量經濟蘊含生態經濟發展思路、新模式
青海省正在發展中的高原生態經濟,從經濟體量看,特別是與以百億元投資為起點的重化工產業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如果以GDP總量來評價,更是擺不到桌面。但是從發展生態經濟的新標準看,正在興起的青海省小體量的高原生態經濟蘊含傳統工業經濟所沒有的功能和成長優勢。一是青海省小體量高原生態經濟,正在探索出一條融保護與發展為一體的內生保護新模式之路。在保護底線不能突破、保護第一要務不能動搖的前提下,青海省走的不是就保護而保護之路,而是走出了一條保護與發展協調發展、互相促進的新保護之路。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模式,就是這樣一種資源保護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旅游產業發展反過來,為保護提供了內生動力和資金支持。目前青海省,正在嘗試把這種保護模式推廣到三江源保護中,讓牧民成為生態保護工人參加到保護中,使牧民收益與保護掛鉤,形成牧民收益增加與生態保護融為一體的新模式。二是青海省小體量的高原生態經濟,具有大體量經濟所不具有的獨特功能。青海省生態經濟雖然體量小,但卻承擔著傳統工業經濟所不能承擔的三個功能。首先,以民族文化為資源的文化產業,所創造的價值以及不僅是有形的物質財富,還是青海省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這些產業發展使青海省稀缺的高原游牧文化、穆斯林文化,通過產業發展找到了中國民族文化傳承發展,走向世界的新通道。中國是世界文化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可以說青海省的民族文化產業發展之路,是如何使中國五千年文化資源在與市場相結合中實現傳承的一個新探索。其次,這些來自民間的手工業產品,雖然體量小,但卻是高就業率的民生產業。如化隆縣的拉面經濟,其總量雖然只有4個億,但帶動的卻是11萬農民的就業。都蘭縣枸杞種植,可以使每戶人均獲得1萬元收入。最后,這些產業雖然體量小,但卻是沒有污染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產業。三是青海省小體量產業潛力巨大,今天丑小鴨就是明天的白天鵝??v觀世界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和規律,在一個新經濟時代剛剛開啟的時期,真正能夠成為引導未來發展的新經濟,恰恰是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微小企業和小體量產業。20世紀80年代成為引領美國和世界信息經濟時代的企業,恰恰來自在硅谷那些名不經傳的微小企業。青海省目前正在發展的這些小體量產業,恰恰是適應生態經濟時代消費市場應運而生。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證明,一個產業到底能夠成長多大,最終決定的是市場需求的容量有多大。我們堅信,適應生態經濟發展需要應運而生的青海省高原生態小體量產業,它們會隨著生態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今天的丑小鴨就是明天的白天鵝。
三、培育完善青海省高原生態經濟的若干建議
(一)建設生態環境是西部綠色經濟發展的自然基礎西部的生態環境建設是西部進行公路、鐵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前提,是現代農業和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西部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保護可以改善投資環境、推動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和適度消費模式的建立,推動能耗物耗高、經濟效益差、破壞生態嚴重的產業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和工藝,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培育新興產業,帶動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全民素質,改善地區形象。
(二)建設生態環境是西部大開發大戰略的重要內容西部大開發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西部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如果只是追求經濟建設,而造成環境破壞,人民的幸福也無從談起,因此,西部大開發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手同時抓,建設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保護好生態環境首當其沖,如果在西部大開發中把生態環境破壞了,其他方面的成就再大,西部大開發也將歸于失敗,不僅會影響到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甚至會威脅到西部自身的生存,給全國整體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三)建設生態環境是西部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生態環境的狀況又從某種程度反映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社會經濟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相協調,這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如果在發展當中忽略了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也就是破壞了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所以西部地區要避免我國東部發達地區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彎路,堅決防止以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換來一時的發展。
二、西部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1999年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明確要求“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開發的根本”。此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一直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內容。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區局部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生態環境總體惡化趨勢尚未根本扭轉。
(一)生態環境基礎底子薄,欠賬多,生態環境建設任務艱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80%以上的西部國土劃歸國家限制或禁止開發區,同時,全國大約63.34%的貧困縣和一半以上的生態脆弱縣位于西部地區。西部地區目前GDP占全國的20%左右,但工業廢氣、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全國的30%左右,萬元產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比東部地區高出1~5倍。西部尚有6500多萬畝25度以上陡坡耕地需要退耕,近15億畝退化草原、7.8億畝沙化土地亟需治理;2500多萬群眾居住在生態脆弱、自然災害多發、生存條件惡劣的地區。2000—2010年期間,西部地區生態質量趨于好轉,但是生態質量仍處于生態閥值以下,離生態系統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還有很大的差距。根據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部署,估計要到2020年左右才可達到生態閥值線附近。
(二)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的矛盾仍然尖銳,并且還將繼續長期存在西部落后地區發展經濟意愿十分迫切,但受到市場要素限制,經濟發展仍然依賴自然資源尤其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兩高一資”產業比重較大,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形成了“低收入-破壞生態-低收入”的惡性循環。另外,這種在現實利益面前有意無意地忽略生態平衡問題的原因,也與政府政績考核方式有關。雖然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科學發展觀的深入,人們在理念上基本上完成了由“唯GDP論英雄”的模式向“綠色GDP”的轉型,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存在著走形式、一刀切、考核權重不合理、考核指標不具體等問題,對西部地區的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沒有構成實質性地倒逼作用。
(三)生態環境建設的立法體系進程緩慢,阻礙了生態環境建設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立法體系有國家和西部兩個層面。國家層面的環境保護法盡管進行了修正,但該法的重點仍偏重于環境污染治理,非常明顯的輕視生態保護問題,其他諸如自然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對生態保護的力度也明顯不夠,而且這些單行法與環境保護法的割裂和責權不明造成管理部門職權不清,缺乏對整體利益的考慮等。西部地區各省、市、自治區在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明顯的問題包括各地有關立法不協調,該統一的立法未能統一;沒有體現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的統籌性,基本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等。這樣的立法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突出的表現如地方政府環境責任未真正落實,行政法律責任并未得到追究、環境污染責任追究的訴訟制度存在缺失與局限、環境公益違法行為的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權利救濟途徑等。
(四)生態補償機制尚未建立,難以形成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的合力中國的生態補償探索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盡管在政府、學術層面有很多探討,也出臺了一些具體措施,但整個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長期以來,西部地區因保護生態而發展受限,但未獲得相對利益補償,挫傷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矛盾仍然十分大。生態補償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很強,涉及到區域之間以及生態功能區農牧民根本利益的調整,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法規保障。而西部地區的生態補償地方規定顯得相對模糊,缺乏應有的確定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條例只規定了什么情況下應當予以補償,但并沒有說明具體的補償金額與方式。此外,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結構還不完全優化,難以形成壓力倒逼機制和增強地方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和動力。
三、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
建議生態環境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它的最終目的是經濟的綠色發展。適應綠色經濟發展要求的生態環境建設需要更加注重環境建設的科學性、持續性和系統性,具有重要構建性的要素存在于三個層面:意識層面、法律層面和制度層面。意識上,要徹底掃除阻礙西部地區綠色發展的思想障礙,實現綠色經濟意識的轉變;法律上,要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法制體系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保障;制度上,要依靠制度上的創新,創建高效的生態環境建設運行機制。
(一)加強生態文明教育,著實提高西部環保意識“建設生態文明”是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十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西部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立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和一套適合于西部生態治理的制度體系,只有真正提高了公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只有生態文明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才會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從法律制度的被動約束層面上升到內在素質的主動自覺層面,自覺踐行生態文明。其別是各級黨政領導、企業的環境意識,只有真正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經濟利益與環境利益統籌兼顧的觀念,節約資源的觀念,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觀念和法制觀念,養成自覺守法,嚴格執法的社會氛圍,從而把以生態文明為理念貫穿到整個法律政策的制定上,在西部綠色經濟建設中才能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
(二)加快完善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立法體系,為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提供充分保障和依據構建西部生態立法體系是一項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應該從憲法的層面,不僅強調防治污染問題,更要強調資源保護的問題以及不僅強調國家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更要強調普通公民的參與,也就是公民的環境權問題。環境保護法作為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的基本法,應該對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的規定是統一和平衡的,盡管目前環境保護法進行了修正,“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在該法中的比重仍然是失調的,特別是作為生態保護重要手段的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應該在該法中具化。只有當環境保護法真正起到了基本法的作用,單行法才有法可依。在目前國家環境保護基本法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但考慮到西部特有的生態環境和西部開發中環境保護的極其重要性及長期性,可嘗試西部先行的做法,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分輕重緩急,制定一部西部環境法,使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保護真正協調統一起來。在這個基本法之下,清理、整合、補充、修改、完善、配套各項西部地區的單行法,建立健全西部地區的環境保護法制體系。
(三)推進西部生態環境可持續性建設的制度創新,緩解保護和開發的矛盾
1.加快建立完善西部生態補償機制首先要加快西部地區生態補償機制的立法進程,進一步建立生態補償長效機制。制定國家法律層面的生態補償法和生態補償條例,明確生態補償標準體系、生態補償的資金來源、補償渠道、補償方式和保障體系等。其次,國家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中生態補償的力度,重點向欠發達地區、重要生態功能區、水系源頭地區和自然保護區傾斜。第三要大力推進生態補償由政府主導型逐步向全民參與的市場機制轉變,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參與生態補償,在整個社會形成生態保護服務有償使用的觀念。政府可為各方參與生態補償牽線搭橋,在全社會形成生態保護的反哺機制。
2.加快實施西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國家層面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應盡快出臺,并應對西部地區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給予更多支持。目前部分西部城市已開始探索資源有償使用交易平臺,用市場手段和經濟杠桿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環境權益交易模式,真正使企業為自身的利益提高治污的積極性,使污染總量控制目標真正得以實現。在交易平臺的建設中,既要兼顧全國區域發展的協調性,也應考慮西部地區的特殊性。此外,可以探索方式多樣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如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實行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下游企業購買上游社區水土保持生態服務、自然保護區與群眾分享門票收入等嘗試,向全社會導入生態有償服務觀念,通過利益機制讓生態保護迸發出長久活力。
3.積極探索并建立多渠道的融資機制中國處于經濟發展的特殊時期,政府仍然將是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因此在目前階段政府還應加大財政投入和補貼,并且保證其政策的連續性,充分發揮其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當然,單靠政府資金的獨臂支撐很難實現西部生態環境欠賬的凈減少及其生態重建目標,可建立中央財政為主、地方財政為輔、社會共同參與,政府、社會、市場相結合的生態補償專項基金。增強政府投資對私人投資的引致效應。通過減免稅收、財政貼息、投資補貼、信貸優惠、土地使用權獲得便利等誘導性手段,扶持生態環境建設領域的市場化投資,幫助市場化投資者獲得與社會平均利潤率相同甚至略高的收益,以形成企業和個人參與生態環境投資所必需的動力機制,擴大生態環境建設領域汲取的資金量。
高校林業經濟論文范文一:林業經濟發展問題策略
摘要:闡述林業經濟發展的特征,分析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供林業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林業經濟;發展特征;問題;對策
林木的培育和種植不僅會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對于環境保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環保效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林業經濟的發展也日趨重視。
1林業經濟發展的特征
一是林木的種植在防風固沙、保護環境、調節氣候、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明顯,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二是林木的種植和農業種植相似,都是以土地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培育林木的生產過程不像農業種植有較強的季節性。三是林木的種植生產時間長,相對來說勞動時間短,生產過程具有一定的階段性,既可以生產木材及其他輔料,也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四是林木的種植大部分都在荒山、灘涂等,這樣的土地農業種植難以利用。
2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林業經濟發展中實行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等政策,使得林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2.1林業資源的開采和種植不合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林木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由于林業資源的生長期較長,如果過度采伐,無法合理地按照林業資源的生長周期進行開采和種植,森林覆蓋面積會不斷減少,很容易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塵暴天氣等,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
2.2林業經濟發展結構單一
目前,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大都忽視了林業種植相關副產品的經濟價值,而是將林業經濟的發展重點放在了對森林木材的加工使用上,譬如對中藥材及菌類的培育,可以和林木培育共同進行,從而改變林業經濟發展結構單一的模式,最大程度地增加林業經濟效益[1-2]。
2.3林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需要健全
現階段,國家在林業政策上,鼓勵全民參加植樹造林,但由于土地和大部分的林業資源都屬于國家,林業種植者和育苗者始終處于被動的局面,缺乏有力的保障,從而導致思想和競爭意識薄弱,需要有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對荒山荒地的承包及開采利用,要有相關制度對責任和義務進行明確的界定,切實保護廣大林業種植和育苗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人們對林業種植和培育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
2.4缺乏林業技術性人才
林業種植存在著條件艱苦、工作單一、周期長等實際問題,真正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都不愿意到種植一線工作,林業相關的工作人員技術知識缺乏,林業經濟的管理團隊實踐經驗不足等,這些都影響到林業經濟的發展。
3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3.1不斷完善林業相關制度
林業的種植,不僅在于產生經濟效益,而且應該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的均衡發展,所以不管能否真正實現林業種植的經濟價值,都應當有相應的保護制度,在這方面國家相關政策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現階段我國林業種植中個體經營的比例日趨增加,因此在對廣大林業種植和育苗者進行保護的同時,還應當重視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經濟手段來促進林業的發展。同時,要嚴格控制林木的采伐,尤其是天然林,因為與人工林不一樣,天然林有著獨特的生態環境和群落,一旦遭到破壞將很難恢復,要嚴懲任何非法開采行為。
3.2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結構
要依托市場的發展需求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轉型,把林業資源優勢轉變成為經濟競爭優勢,從而實現林業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林業經濟發展。林業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在多種效益方面發展,因此要將林業產業開發與市場經濟發展有機結合,把握好林業產業的發展方向,建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和節約型發展路線,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選擇好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更好地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從而達到森林資源和土地資源利潤的最大化[3-4]。
3.3不斷創建林業產業環境
一個良好的產業環境,能夠促進資源的深入利用,有效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原料和資金平衡,確保產業鏈健康循環發展。就林業產業來說,要保證從林木資源的開采、加工、深加工到市場需求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充實,才能更好地提升整個林業產業的效益。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充分發揮支撐作用,同時也要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通過社會多方力量搭建起林業產業平臺,真正發掘市場的需求,給林業產業環境傳遞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創建良好的林業產業環境。
3.4不斷開發林下產業經濟
通過發展林業復合經營模式,從多種途徑發展林業經濟,更好地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實現林下經濟多元化發展,促進林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同時,要不斷加強對林下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選擇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品種對林下種植和培育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這樣可以促進相關林業資源的發展,有利于拉長和平衡林業經濟的產業鏈,更好地提升林業產品的附加值。
4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應該認識到林業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逐步顯現,同時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和處理的關系也很多。因此,要通過不斷總結林業經濟的發展規律,探索解決途徑,健全政策體系,加大投資力度,培養技術人才,優化產業結構,切實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5參考文獻
[1]于爽.淺談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9(4):413-415.
[2]張傳輝,張漢巍.我國林業資源型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森林工程,2006(6):60-62.
[3]孫愛斌.我國現行的林業政策對林業經濟發展的障礙分析及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06(1):180-183.
[4]陳新云,陳建成,甄芳潔.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的內涵與分類[J].林業經濟問題,2004(3):149-152.
高校林業經濟論文范文二:林業經濟創新管理與發展趨勢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在林業發展方面也逐漸呈現出了新的趨勢。當前階段要向促使林業管理向更加健康長遠的方向發展,就一定要重視起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建立起全新的管理體制,促使林業經濟能適應于社會。本文主要對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希望為我國的林業經濟穩定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林業經濟;創新管理;發展趨勢;研究
林業經濟對我國的經濟水平整體上升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的林業經濟管理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發展中仍然受到一定的問題限制。當前積極的對我國林業經濟創新管理進行研究局有限現實性意義。下面將對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詳細討論。
一、林業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林業種植得到了廣泛的重視,林業發展的速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經濟方面林業更是展現出了十分巨大的潛力,但在進行實際的管理和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著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下面將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
(一)受自身影響。林業的經濟主要依靠自身發展,因此,在當前階段我國的林業經濟,必然會受到林業本身的影響和限制。近年來我國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工業化的影響,并呈現出了較為嚴重的污染,這對林業的發展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林業本身難以發展也就會給林業經濟的發展造成限制,當前林業本身的限制問題已經成為了林業經濟發展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林業產權問題。林業經濟發展主要是由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來實現的,因此,林業企業的管理和在林業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當前我國的林業企業在產權方面一直存在問題。眾所周知,林業資源是國家資源,林業企業并沒有相應的所有權,同時林業企業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稅需要作為國有財產當中的一部分。其次,林業企業的內部通常都存在著政企不分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的影響著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在當前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需要及時進行解決。
(三)經營管理問題。林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對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性作用。當前階段我國的林業企業在進行林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的管理方式,導致林業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在其管理模式下給林業的發展速度提升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這些都是影響林業經濟的重要因素,也是當前比較突出的管理問題。
二、林業經濟創新管理
(一)加強生態保護。要想促使我國的林業經濟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首先應重視起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此,應盡快地完善我國環境保護法,以此來保證林業經濟的管理中能受到法律的支持。同時,應對環境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測,促使林業資源能始終受到保護和管理。
(二)優化經濟產業。當前階段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中,對林業資源的深加工將是促進林業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的支撐點。但要想促使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中逐步向深加工發展,就需要在專業技術上進行不斷的提升和強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將是促使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對此還需要林業企業積極的與政府合作,傳統觀政府的調控來實現技術上的提升和能力上的上升。其次應建立起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化發展路線,不僅要促使我國的林業經濟在國內穩步發展,更加需要國際中強化林業經濟,促使其帶動我國的對外貿易,真正的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三)積極轉變管理方式。我國傳統的林業管理中主要以粗放型為主,而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向集約化方向個發展。對此,應在林業管理當中建立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發展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逐步的提升生態環境發展目標。
(四)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林業經濟的發展中,應重視起人力資源管理。對此,應積極的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廣泛的從社會中招攬人才,來作為林業經濟發展中的主力。同時應將人力資源的管理理論和知識積極的轉換成為現實性的實踐能力,在長時間的應用中促使自我得到提升,也幫助林業經濟管理結構得到優化。
三、林業經濟發展趨勢
林業經濟要想得到穩定健康的發展,一定要認識到未來林業發展的趨勢。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首先一定要與世界林業之間持平衡一致的狀態。當前階段我國的林業經濟已經逐漸的向戰略方向進行轉換,人工林數量在不斷的增加,同時生態環境也逐漸的受到重視,并成為了社會各界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其次,未來發展中我國的林業經濟需要向全面性和科學性方向發展,在管理上做到真正的全面化才能促使林業經濟在我國經濟中起到重要作用。林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階段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著經濟的發展。面對這些問題,林業企業和政府應積極的聯系在一起,制定全面化的管理措施,并創新管理模式,促使林業經濟能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這將對未來我國的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祝燕紅,繆衛根,金久宏.杭州市蕭山區現代生態林業經濟示范區建設構想[J].華東森林經理,2015(04)
[2]申恒海.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和發展趨勢分析[J].科技資訊,2015(23)
農業經濟論文范文一:農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研究
【摘要】十八屆五中全會再次以文件形式確定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形勢下,農業經濟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顯得更加重要。而;綠色農業、低碳農業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大力倡導經濟發展轉型調結構,農業經濟發展必然要爭當轉方式調結構的排頭兵,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的環保模式,減少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從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目標,最終幫助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筆者圍繞我國農業經濟的綠色發展和低碳循環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推動措施。
【關鍵詞】農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環保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由此可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是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必由路徑。
一、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綜述
由于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深入推進,作為國家第一產業的農業相關產業也必須找到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之路徑。在國家經濟中高速平穩發展和生態文明概念深入人心的新時期,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成為黨和國家重點部署的發展思路,也逐漸成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課題,在此大環境下,我們有必要對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做初步探討。(一)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是以市場需求和經濟、生態協同發展為根本原則,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是對各種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然后在此基礎上達到的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活動過程,其本質是要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與社會、生態資源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所謂的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就是指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態勢下,我們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積極運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等各種方式,盡最大可能的減少對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加強現有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可持續戰略的實施。
二、我國推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的現實意義
(一)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是今后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由于我國人均土地占有量遠遠低于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又面臨著農業資源過度消耗的現狀,高耗材、高污染的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我國現行農業經濟發展需求,我國必須采取低碳農業發展模式,以提高我國糧食產量。(二)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可以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和維護糧食安全由于我國可用耕地面積較小,并且多地出現建設用地越過“耕地紅線”的問題,我國一直致力于以傳統農業模式解決溫飽問題,造成了農業土地破壞嚴重的現象。在傳統農業經濟發展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而且根據國家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的水土污染主要是由于農業的亂排亂放。因此,發展低碳農業有利于保護環境。進入新世紀以來,多重因素左右全球糧食供應,使得糧食安全從區域性問題上升為國際問題,從民生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問題,由于我國國內的糧食生產供應現狀,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都受到了嚴重制約,因此,我國要加快轉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切實解決好糧食的安全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出路就在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
三、我國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所面臨問題
雖然我國在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但是從客觀角度來說,我國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我國現存的農業基礎薄弱。首先,我國較為嚴重的人地矛盾,我國雖然國土面積廣,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積遠遠低于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積,當前我國共有農業人口9億,農戶約占農業人口總數的27.7%,每戶所經營土地不足0.5公頃;其次,我國農村勞動力短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主要勞動力青壯年集體外出務工,家里只留下“386199部隊”,農業產業勞動力缺口嚴重;最后,農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雖然國家大力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并推行職業技術教育,但是未從根本上提升農業從業者的文化水平,截止2008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重不足18%。第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我國一直以來實行以工業輔助農業的發展路子,雖然有大量的輔農、助農、惠農政策,但是由于開展農業經濟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可用耕地流失嚴重,面積減少,農業物資浪費嚴重,且已有農業基礎設施功能較為老化,破壞較為嚴重。第三,農業經濟服務系統未及時建立完善,鑒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農業經濟發展方向起步較晚,相關的農業經濟服務系統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和完善,農業經濟服務工作開展較為滯后,相關服務水平也較為低下。
四、我國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應對措施
一是優化農村農業產業經濟結構,在基層大力普及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開展相應農業服務技術培訓及繼續教育,培養一批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專家人才,發掘一批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種植能手,并形成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的規模效應和聯動效應。二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模式進村進戶。我國應大力開展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檢修與更換,并普及農業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引導并向農村引入大量的資金,積極地研發新技術,擴展新視野,推動農民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三是建立新型化的農業技術專業服務系統,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發展,我國已經有足夠的技術水平和物質基礎為農業產業經濟發展建立專業服務系統,包括信息服務、大數據服務、物流服務及高端制造服務等,這個服務系統應該包括農業現代化的耕作方式技術的普及、對病蟲害防治技術推廣、對農產品及衍生品銷售渠道拓寬等一系列的專門服務,促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在我國基層推廣。
五、結語
我們必須推進低碳農業的經濟發展模式,確保糧食安全,并保護生態環境,突破現有農業的發展瓶頸,大力普及并使用新型化的農業產業化路子。
【參考文獻】
[1]張憲英.我國低碳農業解讀及其發展路徑初探[D].復旦大學,2010(5).
[2]周麗.加快我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探析[J].新經濟,2014(7).
農業經濟論文范文二: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途徑
[摘要]低碳經濟時代下,世界農業經濟逐漸開始從高碳向低碳轉變。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環境下,低碳農業這一生態革命產物被廣泛關注和推崇,這就要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向生態、低碳、友好模式的轉變。本文主要探討低碳經濟時代下我國農業經濟存在的問題和發展途徑,實現我國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低碳經濟;發展途徑
全球人口增長和經濟規模的擴張造成人類對常規能源的使用逐漸增多,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不斷日益惡化,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碳足跡”等概念應運而生[1]。發展低碳經濟,不僅能夠通過節能降耗改善環境污染,還有利于調整經濟發展結構,促進新型產業的發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必然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走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推動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1低碳經濟內涵
低碳經濟是人類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重大進步,是通過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量、減少環境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指的是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新能源開發及改變生產方式,減少對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經濟發展中對環境的破壞,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和諧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是通過開發低碳能源系統,研發低碳技術并建設低碳產業體系,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2]。
2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低碳農業規?;l展困難
目前制約我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農業生產的小農分布。盡管我國近些年來已經實現農業大規模生產,但基本生態生產單位仍是農戶小農生產,制約了農業生產中碳生產的合理標準規劃。例如農村地區僅只有一戶或幾戶開展低碳農業生產,而大部分農戶依舊仍采用粗放生產,碳生產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集中化,這種情況下依然會污染土壤、空氣、水源等,制約低碳農業的發展,增加推廣和開展低碳農業的成本。
2.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我國農村地區許多基礎設計健身不完善,例如水利設施出現設備落后、設備老化等問題,這是由于水利投資偏向于大型水利工程,對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較小,資金較為分散,沒有形成合力,資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農業節能、節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從而制約低碳農業的發展。
2.3科學技術與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發展低碳農業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持,而技術創新是發展農業新技術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農業技術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農業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先進農業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缺乏農業科研人員,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不完善等,這些現狀嚴重制約了技術在低碳農業中的應用。除此之外,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模式缺乏先進的技術,例如沼氣的開發和使用能夠保護生態環境,但目前只適用于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規模家庭生產生活,適用于大規模生產的大中型沼氣池等技術還不完善,使沼氣的開發和利用并沒有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2.4農業生產方式還未完全轉變
盡管我國農業科技得到發展和進步,但是在農業生產中對化肥、農藥等污染土壤的資源的依賴性依舊嚴重,導致農村污染仍在加劇,造成土壤結塊、肥力下降等惡性循環。粗放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加劇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3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發展的途徑
3.1建立循環農業經濟體系
西方國家低碳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迅速,例如阿根廷實行完善的免耕加秸稈還田的低碳農業技術,打破傳統的額“種地必須先耕”的現狀,有效的保護土壤面積;巴西政府在2010年實施低碳排放農業計劃,運用生物固氮等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實現農林牧一體化生產等。我國人口總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積小,人地矛盾突出,且農業生產效率低,耕地污染嚴重,因此應大力推廣和使用農業固碳技術,減少高碳能源、化肥等資源的使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指的是農業資源、農業產品、農業廢物再利用的循環模式,降低資源消耗率。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推進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的綜合利用,加強對情節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
3.2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模式
首先要轉變農業生產發展理念,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屏氣原有的“重農業產出,輕生態環境”理念,在農業生產經營中堅持集約化的經營理念,加強對農村農民知識和技能的再教育,提高現代農民的綜合素質。其次,堅持資源的多層利用,實現資料良性循環,例如發展沼氣利用模式、病蟲草防治模式、產業鏈延長增殖模式等;充分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農業生產效率,大力發展農田平原、水體立體等農業生產模式,實現低消耗、高產能[3]。
3.3促進低碳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一方面要大力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促進我國低碳農業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政府通過財政政策進行支持和引導,引導社會資金的不斷投入,積極開發新技術,整合現有的先進技術,降低現有低碳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成本,同時要注重技術服務體系的構建,積極引導和幫助廣大農民學會運用先進農業技術,使技術真正運用到低碳農業生產中,緩解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加強農村地區新型農機技術的推廣力度,組織農民學習新技術,開展免費農業教育課堂培訓業務,宣傳新型低碳農機的作用,使低碳農機在農村得到真正使用;增強安全意識,更好地發揮低碳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有機物多層利用技術的推廣,在生態系統中形成物質良性循環多級利用的狀態。
3.4提升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理念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低碳化的轉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重要指導,加強樹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理念。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現代農業發展觀,農業的發展是一種全面的、科學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其次要走正確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現代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道路。再次還要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型農業,資源節約型農業,充分利用好農業資源,降低農業能耗,減少農業生產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后,要加強低碳知識的宣傳教育,農民是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力量,在農村開展各種形式的低碳經濟宣傳活動,使廣大農民逐漸轉變生產理念,堅持低碳環保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法》《資源保護法》等資源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適當利用優惠的經濟政策引導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鼓勵和扶持綠色低碳農業生產。
3.5發展低碳休閑旅游農業
農業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是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隨著城市生活壓力的增加和農業文化的發展,農業經濟的休閑觀光作用逐漸顯現。發展低碳休閑旅游農業模式既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增加農村就業機會,還能夠在農村形成品牌經濟,帶動品牌效應。要以農村現有的旅游資源為開發和發展基礎,加強對低碳旅游資源的創新開發力度,構建農家樂旅游的新形態。開發農業觀光旅游模式,首先要保護農村當地原有的自然景色,在此基礎上開發農業高新技術,將農產品作為農業加工的突破口,大力發展農業觀光旅游服務業務,將旅游業融入至低碳農業經濟之中,帶動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例如發展農業生態種植園參觀、農業主題公園、農家樂等旅游業務[4]。
4結論
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低碳農業的發展,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的一部分。低碳農業的發展應將農業經濟與生態系統相結合,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加強開發和利用清潔資源,實現環境保護,從粗放經濟發展模式向集約型轉變,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強農業低碳生產、環境保護、生態涵養、文化旅游等各項功能的融合,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蛟.從低碳經濟時代消費者行為特征看休閑農業的發展———以寧夏休閑產業發展為例[J].農業經濟,2010(10):38-39.
[2]胡新良.低碳導向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制構建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2.
[3]劉國斌,黨美麗.低碳經濟時代吉林省縣域經濟生態旅游發展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1(1):114-120.
[4]張蓓.低碳經濟視野的都市農業旅游:政府行為與市場邊界[J].農業改革,2011(2):62-68.
[5]涂洪強.區域循環性農業經濟的構想與建議[J].中國市場,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