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8 14:54: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產業融合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F06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32-0040-03
產業融合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對其研究始于信息通訊業,但已經廣泛存在于金融業、物流業和服務業等其他領域,產業融合化被認為是21世紀國際產業發展的三大趨勢之一。旅游業作為綜合較強的行業,在創新發展的環境下已經出現了“跨界”的跡象,如工業旅游、農業旅游、影視旅游、旅游房地產等就是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起來的,而動漫業和旅游業的產業融合發展在實踐上我們并不陌生,美國的迪斯尼主題公園就是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成功的典型案例。在動漫旅游開發中,一方面動漫開發商不斷地完善動漫產業鏈,將開發旅游項目作為產業鏈延伸的一支;一方面旅游開發商引入成功的動漫形象人物作為主題形象來開發旅游,動漫業和旅游業各自尋找著彼此利益的結合點,協同發展。當前,關于產業融合的理論研究落后于產業融合的實際發展情況,本文針對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進行系統分析,對已出現的動漫旅游產品的進一步開發研究有重要意義。
一、產業融合的內涵及研究背景
時下,學術界對產業融合的定義還沒打成共識,本文采用著名學者厲無畏的觀點,他認為,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通過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產業融合的形式有三種:第一種為高新技術的滲透融合,即高新技術及其相關技術向其他產業滲透、融合并形成新的產業體系,如信息技術向傳統工業的滲透產生了機械電子等新興產業;第二種為產業間的延伸融合,即通過產業間的功能互補和延伸實現產業間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產品體系;第三種為產業內部的重組融合。
20世紀70年代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應用而引發信息產業領域的產業融合現象使人們開始關注了產業融合現象。最先研究產業融合現象的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Nicholas Negroponte ,他用三個重疊的圓圈來描述計算機、印刷、廣播三者的技術邊界,認為三個圓圈的交叉處將成為成長最快、創新最多的領域。1997年,歐洲委員會發表了關于電信業、媒體業和信息技術三個產業部門融合的“綠皮書”,定義產業融合是“產業聯盟和合并、技術網絡平臺和市場等三個角度的融合”,并指出產業融合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問題,更是涉及到服務以及商業模式乃至整個社會運作的一種新方式,并把產業融合視為新經濟條件下促進就業與增長的一個強有力的發動機。
動漫業和旅游業的產業融合屬于產業間的延伸融合,即通過動漫業和旅游業的產業功能互補和延伸實現產業間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產品體系。他們的融合在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增加了原有產業的附加功能,增強了產業的競爭力。
二、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動力系統分析
根據系統論,系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組成的具有整體功能和綜合行為的統一集合體。而系統的功能是由系統內的元素、系統結構和系統環境三者共同決定的,其中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系統演化的根本動力,而系統環境是系統演化的外在因素。從系統論的角度看,產業是指由技術、產品或服務、企業、市場及制度等子系統構成的集合,產業系統的發展是不同子系統間共同演進的結果。
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過程就是動態的演進過程,因此,從系統論的角度來分析和構建其產業融合的動力系統是科學的。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動力系統是由推力子系統、引力子系統、支持力子系統三方面構成的,其中推力子系統和引力子系統屬于動力系統的內部要素,是兩個產業融合發展的根本動力,而支持力子系統屬于此動力系統的外在因素,是產業融合依賴的外部環境,這三方面子系統相互作用,共同推進產業融合的發展。
1.引力子系統
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引力子系統主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構成。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旅游者越來越注重旅游體驗過程,而動漫旅游產品中人們的可參與性比較高,如人們可以游玩動漫主題公園的娛樂項目,參觀動漫產業園來了解或參與動畫片的制作過程,觀看并參與以卡通形象為題材的互動表演等等從中體驗快樂。另外,從旅游市場細分的角度來看,家庭親子游的旅游市場潛力無窮,而以動漫卡通故事為主題的主題公園更是家庭親子游的首選。由于動漫旅游產品在旅游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旅游市場需求吸引了動漫業和旅游業的產業融合的發展并提供相應的動漫旅游產品。如果沒有市場需求,那么市場供給也是無效的,所以由旅游者市場需求構成的引力子系統是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源動力。
2.推力子系統
企業追求自身利益是驅動企業行為的根本原因,而企業是產業融合的主體,所以,企業追求自身利益也是產業融合發展的直接動力。不同產業的企業在競爭優勢、共生原理等因素的影響下,通過建立跨產業戰略聯盟或并購其他產業的企業來進入其他產業,為企業進行產業融合發展創造條件。動漫業通過與旅游業產業融合可以完善動漫產業鏈結構,進而實現動漫企業的利潤增值。隨著旅游資源觀的改變,旅游業通過與動漫業的產業融合發展豐富了旅游資源類型,通過綜合開發動漫旅游資源吸引游客為企業獲得利潤,這種企業間發展的互補促進了兩產業的融合發展。
3.支持力子系統
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發展離不開整個社會的文化、經濟、政治環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本文從這四方面來分析產業融合的支持力系統。首先,在社會文化環境方面,系統的整合觀念在各個領域被應用,整合思想和方法也不斷被深入研究,不同產業間資源整合發展觀念也受到重視,取得的研究成果對動漫業與旅游業的產業融合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其次,在社會經濟環境方面,企業集團化發展為企業發展跨產業的戰略聯盟提供了財力基礎和智力支持。再次,在社會政治環境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為動漫產業和旅游業的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最后,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動漫業和旅游業的產業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持,現代數字技術為游樂場所提供聲、光、電的渲染,產生令人震撼的視覺、聽覺效果,智能技術使可愛的卡通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人們面前。由此可見,支持力子系統為動漫業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系統的環境支持。
三、構建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模型
根據系統學理論,系統存在本質上是一個動態過程,系統結構是這一動態過程的外部表現。動漫業和旅游業的產業融合就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在促進兩個產業融合的動力系統中,各子系統是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現構建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機制模型。在此模型中表明了對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并據此提出加強兩產業融合的相關建議。
第一,在系統模型中引力子系統提出市場需求,推力子系統提供市場供給,彼此之間相互作用,市場需求供給系統共同構成了兩個產業融合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旅游業和動漫業融合發展時,一定注意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認真做好市場需求調查與分析;動漫旅游產品的設計與運營要緊扣兒童、青少年市場客源特點,注重游客的旅游心理體驗過程;在動漫旅游產品營銷方面,重視動畫片、漫畫等制品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影響,增強景區對小朋友的吸引力,同時,宣傳上要取得家長的認同,增強家長的親子游觀念,從而愿意購買該產品。
第二,支持力子系統中的系統整合思想為兩個產業融合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創新環境,而兩個產業的融合發展又為理論發展提供現實依據。企業集團化發展增強了企業綜合實力,增加了兩個產業融合發展的可能性,而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過程中企業間戰略聯盟又會促進企業的集團化發展。政府的政策支持,為產業融合提供優越的條件,會激勵企業行為,而兩個產業融合的良好發展給地方帶來的經濟、社會、文化效益,進而會增強政府對其扶持力度。因此,動漫旅游的產品開發要緊密地與現代數字信息技術有機結合,開發出高科技與文化相結合的不斷創新的旅游產品項目。作為地方政府的相應管理部門應重視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給予一定的環境支持,如在區域旅游發展論壇及研討中,把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作為一論題進行討論,為實踐的快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在政策上支持企業重組,促進企業集團化發展,從而增進企業的跨產業發展的綜合實力;在重大旅游發展項目上,地方政府在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建設和對外宣傳上都應給予支持。
綜上所述,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發展是在內外因素推拉作用下進行的,而且各動力子系統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力機制作為事物的運行演化規律,在事物逐步發生變化時自身也會相應變化,所以隨著兩產業融合發展程度的進一步深化,動力系統中的各因素及相互作用也會隨之演進,有待人們不斷地進行總結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厲無畏,王慧敏.國際產業發展的三大趨勢分析[J].學術季刊,2002,(1):55-57.
[2]楊建文.產業經濟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259-265.
[3]王慧敏.都市旅游集成競爭優勢[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158-163.
關鍵詞:旅游業;相關產業;相關部門;產業融合
從事物相互關聯的哲學觀來看,旅游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行業,廣泛涉及多行業、多部門,僅靠旅游行業、旅游部門單方面發展難以達到規模效應。發展旅游這一戰略性的支柱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堅持“大旅游”觀念,具有“大產業意識”,把旅游開發放在綜合配置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的宏觀范圍去考慮,把旅游業的發展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去統籌規劃,注重區域旅游產業融合(包括旅游產業的縱向融合和橫向融合),構建“大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從研究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相關部門(如農業、工業、商業、交通、城建、文化、教育等)的互動關系入手,探討產業融合與產業調整的途徑,構建地區發展旅游支柱產業的支撐體系,拓展旅游業的發展空間,形成一個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產業鏈與產業群體。
從事物相互關聯的哲學觀分析旅游業發展,我們可以洞悉并把握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密切關系,研究探索和有效實施產業互動、融合的途徑與對策。
一、旅游業與農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農業的拉動作用。發展旅游業對解決“三農”問題貢獻很大,發展旅游業有利于促進農民就業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進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環境的優化,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第一、第三產業的良好結合;發展旅游業有利于促進農產品附加值的增加;有利于農業和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2、農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農業可為旅游業輸送綠色農產品,可為旅游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豐富和充實現代旅游業的內涵;可為旅游者提供回歸自然、體驗文化的旅游產品。
3、旅游業和農業的互動與融合途徑。大力發展農業旅游與鄉村旅游,開發觀光(旅游)農業與“農家樂”等旅游、休閑項目,建設觀光農業園區,開發豐富多彩的休閑農業旅游產品;建設旅游餐飲原料生產基地,打造旅游食品供應產業鏈;建立地方旅游農業產業集群,增強旅游農業的競爭力。
二、旅游業和工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工業的拉動作用。旅游業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旅游業的發展增加了某些工業的附加值;旅游業的發展擴展了工業的宣傳和營銷渠道,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工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工業提供了旅游業發展所需的產品,滿足了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工業的發展擴大了旅游業的范疇,豐富和充實現代旅游業的內涵;加大了對旅游業的投資。
3、旅游業與工業融合的途徑。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建立工業旅游觀光點;建立傳統手工業作坊旅游區;建立旅游商品生產基地;生產為旅游業服務的工業用品。
三、旅游業和商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商業的拉動作用。旅游業可帶動商業的發展和繁榮;旅游業發展可提升商業服務人員的素質。
2、商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商業的發展拓寬了旅游業的范疇,豐富和充實現代旅游業的內涵;商業的繁榮可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形象。
3、旅游業與商業的融合途徑。樹立商旅融合的觀念;將商務活動與旅游活動有機結合;建立城市游憩商業區(RBD):在旅游景區和旅游城市不斷完善商業服務網點,大力發展商務旅游與購物旅游。
四、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交通運輸業的拉動作用。旅游發展促進交通體系的超前發展,對現代交通業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需求動力;刺激了交通運輸種類需求;提高了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2、交通運輸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交通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業為現代旅游業提供了強大的供給推力;交通運輸業發展能促進國際和國內旅游的全面發展,使旅游成為人民生活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3、旅游業與交通運輸業融合的途徑。以市場為導向,做好旅游交通規劃,實施交通融入戰略;建設“綠色交通”“景觀交通”,凸顯交通景觀價值;交通運輸工具與旅游有機結合,體現交通的旅游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如2006年7月1日開通的青藏列車的車廂內的裝飾洋溢著濃郁的藏族文化風情)和時代特色;優化交通旅游線路和交通時刻表,與旅游有機對接;衍生開發交通旅游產品。
五、旅游業和城市建設的互動與融合
1、旅游業對城市建設的推動作用。旅游業的發展加速了城市建設的步伐;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城市功能的充分發揮和個性特色的形成;旅游業的發展改善了城市投資環境,使城市建設有較雄厚的財力保證和更高的美譽度。
2、城市建設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城市完善的配套設施是旅游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城市發展水平影響和制約著城市旅游業發展;城市建設極大地增強了旅游效應;城市的發展促進了旅游規劃與開發。
3、旅游與城市建設的融合途徑。實施城市建設與旅游業發展的一體化;改善城市旅游環境,大力發展城市旅游;將城市規劃與旅游規劃有機結合;用旅游文化包裝城市、提升城市,塑造旅游城市文明形象,增強城市的旅游魅力。
六、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互動與融合
1、文化對旅游的促進作用。文化是旅游的內涵與靈魂,能提升旅游資源的品位與魅力;文化能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的核心競爭力;文化帶給旅游者較高的審美體驗;文化發掘為旅游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2、旅游對文化發展的推動作用。旅游豐富了文化的內涵;旅游是文化開發的有效載體;旅游促進文化或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旅游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有效形式;旅游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保護和保存。
我國的體育旅游也發展時間較遲,勝在創新性的特點顯著,市場廣闊。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引起相關方面的重視,并制定措施解決,才能夠推動體育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
一、融合體育旅游產業的重要性
1、有助于產生較強的融合效應
對于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而言,兩個產業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將二者進行融合后,形成體育旅游產業。不僅如此,這兩個產業還可以與其它合適的產業進行融合。經過融合后,又形成新的產業鏈。但是,這條產業鏈的主體產業依然是體育旅游產業。在這條產業鏈上,可能有很多產業加入融合。經過這樣的融合,可以實現這些產業的共同協調發展。目前,我國不少地方都建成了體育旅游圈,以吸引各地游客和顧客,促進經濟發展,這也是一種具體的融合效應。這些地方通過建立這樣的體育旅游圈層,不僅能夠使當地的旅游也受到刺激并發展,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文化產業、市政及建筑業等,使這些產業能夠借助融合效應,極大地推動自身的發展。
2、有助于相關行業進行創新
在經過體育業和旅游業的融合后,勢必會給相關行業帶來諸多機遇,但也會是各個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企業在這樣的競爭中存留,勢必會進行一輪創新競賽。各企業將在高新科技領域、體育旅游等領域大力創新,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促進發展。比如,建立與體育和旅游相關的主題公園,就是根據實際需要,同其他產業進行融合之后的一個產品。它將創新思想融合到了相關的主題當中,形成了一種新的融合。時下,各地建成了一些體育主題公園,都是以這個思路作為指導的。
3、有助于產業鏈的形成
在體育業與旅游業進行融合之后,使得產業之間的合作加強了,競爭減少了,這使得原有的因激烈競爭產生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為其直接帶來了經濟效益。同時,經過這樣的融合,能夠帶動其他一些產業的發展,并逐漸形成一條產業鏈。并且催生一套相關的合作系統,產生一種規模效應,反作用于各方發展。通過這條產業鏈的有效運轉,將刺激信任機制在市場競爭中產生,使得相關信息變得對稱起來,這對成本的控制也是大有幫助的。在當前市場上,也不乏一些體育旅游企業融合的的實例,使得一條跨越不同產業的產業鏈形成,并融合了體育、旅游、文化、科研、交通、服務等行業,為經濟發展和各行業發展帶來蓬勃生機。
二、我國的體育旅游產業融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1、相關制度方面的問題。盡管我國的體育和旅游產業進行融合,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在管理制度方面,不論是體育產業還是旅游產業,都面臨著一些行業壁壘,阻擋自身發展和產業融合。同時,還顯現出條塊分割的現象。這對于體育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2、在經營方式與產權結構方面的問題。在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經過不斷發展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發展規模。但是,不少企業的管理人員自身素質不夠高,使其眼光和決策方面受到限制。而在經營方面,經營方式較為粗放,使得其效率不能得到很好地提升。同時,在企業內部,缺乏應有的良性競爭,產權歸屬問題清洗,相關機制的改革進行緩慢,無法很好地滿足時展的需求。這些都使得企業的競爭力不夠強大,在產業融合中無法滿足需求。
3、市場推廣程度方面。對于體育旅游產業而言,由于屬于一個較新的概念,在市場中形成的規模還不夠大。其顧客群體目前主要是一些具有較強經濟能力的人群,但還沒有得到普通大眾的廣泛認可。所以,在市場推廣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4、對于體育旅游產業來講,與之相關的中介服務機構還不夠多,這一塊還有不少空白。而且,在有限的中介機構里,功能不夠豐富,無法更好地吸引大眾群體。除此之外,服務的質量也是一個問題,不少機構的服務還需進一步改善。
三、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策略
1、轉變觀念,提高對產業融合的認知
體育旅游產業通過融合之后,對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使之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所以,在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過程里,首要任務就是對該產業的模式要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然后轉變自身的一些觀念。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進行發展,并且,需要對當前國內和國外相關的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解,結合實際形式來判斷這些形勢對自身的影響,能否從中獲益,或者受到沖擊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進行把握,相應地調整發展策略,推動發展前進。
2、完善相關管理機制
對于體育旅游產業而言,既是一個公益產業,也是一個服務性產業,能夠為大眾帶來服務的同時,也能促進經濟發展。所以,政府部門在應對這個產業時,應多更多地給予政策支持,盡量避免嚴厲的管制行為。如此一來,才能夠使各方面的技術人才、投資者等進入該行業,促進二者的融合與發展。然而,在進行融合的過程里,有可能會存在各方面資源分配不均勻,或者行為與制度間存在的矛盾,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來對這些矛盾進行協調,使相關行業的運轉更加流暢。
3、加強中介機構的管理和服務
對于體育旅游產業來講,中介機構的作用非常大。它在產業和目標客戶之間進行了有效地連接,是行業打開市場的有力手段之一。但是中介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行業的發展。比如,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水平不高,在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方面都有一定問題,這就需要加強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中介機構的相關行為,保證客戶和中介機構的相關合法權益,為顧客帶來良好的體驗。除此之外,引導中介機構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和服務質量,反作用于產業發展。
關鍵詞:旅游產業融合;研究;綜述
一、引言
國內外學界對于旅游產業融合的研究, 是在產業融合的視域下展開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經濟、信息、技術等領域,對旅游產業融合這一術語并未作明確界定。國外關于產業融合思想的研究最早源于Rosenberg (1963)[1]對美國機械工具業演化的研究。日本植草益(1988)[2]認為,產業融合是為了減少各個行業之間存在的行業壁壘,進行技術革新并放寬行業之間的限制,同時加強各行業之間的競合關系,使得不同產業或市場的產品,在技術創新的驅使下具有相互替代關系,并產生競爭關系的一種現象。Greenstein等(1997)[3]認為產業融合是產業邊界逐漸收縮或消失以適應產業增長而發生的一種經濟現象。Lind(2005)[4]將產業融合的概念由信息通訊業產業延伸到更廣泛的產業領域,認為融合無處不在,是產業進入壁壘的消除,匯合了分離的市場。Hacklin等(2009)[5]指出,技術之間的融合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視為新興趨勢。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促使其轉型升級,因此出現了旅游產業融合的諸多新興業態。可以說,旅游產業融合是在中國旅游快速發展中創造的詞匯,有一定的中國特色。
二、國內對旅游產業融合的研究
(一)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概念定義研究
顏林柯(2006)[6]認為旅游產業融合是通過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形式,對原有產業進行優化升級,形成新的產業業態的過程。楊穎(2008)[7]認為旅游產業融合是旅游業的跨界融合,融合完成之后的產業功能更多,與原有的旅游產業是一種既替代又互補的關系。徐虹(2008)[8]從系統論的方向出發,指出旅游產業融合的系統是開放的,系統中各類要素與其他產業要素間便于競爭與合作,從而產生一個新型產業的過程。陸曉清(2009) [9]認為旅游產業融合是由于技術融合發生在產業邊界和交叉處,使產業邊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產業形態的現象或過程。
(二)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模式機制研究
莊清娥(2008)[10]認為會展業與旅游業自身快速發展的需要促使了會展旅游這一新型產業形態的出現。董桂玲(2009)[11]從產業融合理論出發,分析了動漫產業與旅游產業之間融合的動力機制。張海燕、王忠云(2010)[12]界定了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產業邊界,并構建了兩大產業的互動融合機制。李文秀等(2012)[13]在深入分析了文化藝術產業與旅游業融合過程的基礎上,認為兩大產業的融合存在旅游產業藝術化、文化藝術產業旅游化和文化藝術節會式的發展模式。楊永超(2013)[14]指出文化消費成為其產業融合的一個重要作用機制,作用機制主要來源于市場基礎、文化經濟和產業經濟這三個方面。方旭(2013)[15]分析了咸寧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發展機制。羅政軍(2014)[16]歸納并分析了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四種模式,即以文化驅動旅游融合模式、產業園區融合模式、旅游演藝文化融合模式和節慶會展融合模式。張滿林,朱新杰(2013)[17]以遼寧鄉村旅游和體育旅游的融合為例,提出通過重組融合、嵌入式融合和互動融合等模式的發展,將形成多種鄉村體育旅游業態。周霄(2015)[18]基于全價值鏈角度,探討了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三種模式,即價值依附型、價值集成型和價值聯接型,并在此分析基礎上提出了促進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三)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個體案例研究
朱華(2010)[19]運用產業融合理論分析了成都市會展旅游存在的問題,提出成都會展旅游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楊艷華(2012)[20]指出河南省只有充分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資源,實現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才能實現旅游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王振如(2009)[21]以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都市農業和生態旅游融合模式為例,提出北京市可以依據資源基礎開發多景區、多區域、多類型的融合產業。孫杰(2012)[22]分析了赤峰市旅游產業融合背景下農業旅游的發展情況,進一步提出了赤峰發展農業旅游的對策。楊春光(2012)[23]在分析寧夏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提出其與文化產業融合是該地區兩種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張白平等(2013)[24]以貴州黃果樹景區為例,對景區農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思路進行的研究。陳太政等(2013)[25]促進河南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從放松產業管制、借力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和推進大型文旅集團建設等幾個方面著手。
(四)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路徑研究
李太光、張文建(2009)[26]認為,旅游產業融合化發展主要有3種路徑,泛休閑化、廣服務化和準模塊化。麻學峰(2010)[27]認為旅游產業融合的路徑主要有資源融合、技術融合、市場融合和功能融合。徐占品等(2013)[28]提出了河北影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的融合路徑,主要包括機構融合、劇本融合、拍攝融合、廣告融合和衍生品融合。沈瑩(2015)[29]提出山西省旅游業要通過產業間資源整合、與信息技術融合、拓展旅游功能以及旅游產業內融合發展的路徑。
(五)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作用效果研究
劉志勇(2009)等[30]從創意產業發展背景需要和旅游產業結構升級需要出發,提出旅游產業與創意產業的融合能夠更好地促進區域文化實現產業化發展。徐文雄(2011)[31]認為在旅游產業融合過程中,旅游業表現出了資源的創新化、價值的復合化、業態的提升化、產品的多元化。肖建勇等(2012)[32]認為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最終將形成新業態、新行業和具有新產業屬性的產業網絡,而且還會引起旅游產業邊界的擴大、壟斷范式的確立、企業生存法則的改變和無邊界企業的形成。李世蘭(2013)[33]提出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市場結構和區域空間結構都存在積極的影響。
三、結語
通過文獻梳理,我們發現:旅游產業融合是一個新的旅游研究領域,也是近年來旅游研究的熱點之一。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對旅游產業融合的概念界定、路徑、模式、效應或是基于某一地域的個體案例進行分析。對其內涵及外延的基礎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缺乏系統性。隨著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旅游產業融合產生的新業態也越來越豐富,對于旅游產業融合的相關研究將會不斷增加,其研究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也將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參考文獻:
[1]Nathan Rosenberg.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C1910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4(23):414-443.
[2]植草益等.產業組織論[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36.
[3]Greenstein S, 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 [A]. In: Yoffie 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 Perseus Distribution Services,1997:201-226.
[4]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2005.
[5]Hacklin F, Marxt C, Fahrni F. 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 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6):723-736.
[6]張輝,秦宇.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年度報告2005:走向開放與聯合的中國旅游業[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7]楊穎.產業融合:旅游業發展趨勢的新視角[J].旅游科學.2008,22(4):6-10.
[8]徐虹,范清.我國旅游產業融合的障礙因素及其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學,2008,22(4):1-5.
[9]陸曉清.論網絡游戲業與旅游業的產業融合[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1):42-45.
[10]莊清娥.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會展旅游分析[J].銅陵學院學報,2008,(2):55-56.
[11]董桂玲.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11):40-41.
[12]張海燕,王忠云.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4):322-326.
[13]李文秀,李美云,黃斌.文化藝術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過程、模式和效應[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2,04:73-78.
[14]楊永超.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消費機制研究[J].學術交流,2013(8):72-76.
[15]方旭.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探析――以咸寧市為例[J].改革與戰略,2013(3):91-93.
[16]羅政軍.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12:75.
[17]張滿林,朱新杰.遼寧鄉村旅游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07:86-88.
[18]周霄.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與對策研究――基于全價值鏈的視角[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5,04:86-91.
[19]朱華,游佳,張炬,張黎.成都會展旅游產業融合:評價與探討[J].國際經濟合作,2010,1:89-92.
[20]楊艷華.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途徑探討――以河南省為例[J].人民論壇,2012,(36):102-103.
[21]王振如,錢靜.北京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模式探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9,(8):14-17.
[22]孫杰.赤峰市旅游產業融合背景下的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中國商貿,2012(36):164-165.
[23]楊春光.著力促進寧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J].求是,2012(1):56-58.
[24]張白平等.自然旅游區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思路:以貴州黃果樹景區為例[J].貴州農業科學,2013(7):203-205.
[25]陳太政等.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86-290.
[26]李太光、張文建.新時期上海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究),2009,(3):44-49.
[27]麻學鋒,張世兵,龍茂興.旅游產業融合路徑分析[J].經濟地理,2010,04:678-681.
[28]徐占品等.影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路徑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前沿,2013(8):90-91.
[29]沈瑩.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山西旅游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1:45-48.
[30]劉志勇,王偉年.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J].企業經濟,2009,08:127-130.
[31]徐文雄.旅游發展與產業融合“四化”[J].旅游學刊,2011,04:11-12.
論文關鍵詞:“印象?,劉三姐”,產業融合,實景演藝,文化旅游創意產業
一.前言
隨著旅游產業不斷擴展和復制,旅游者漸漸產生審美疲勞乃至厭倦,尤其在經濟高速運轉的今天,旅游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工作的壓力,其需求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同類產品的增加,導致旅游企業之間競爭更加激烈,迫使他們急切尋找、選擇和創新差異化的旅游產品,力爭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在“推”和“拉”的雙重動力作用下,必須實現旅游業態創新,旅游業態創新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業態融合是旅游業態創新的最主要形式和發展趨勢,產業融合是為適應產業發展或為加強各行業企業間的競爭合作關系在技術創新的推動下而發生的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通過相互交叉、相互滲透,逐漸融為一體,形成新產業屬性或新型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過程,其本質是對傳統產業組織結構和形態的突破和創新。旅游產業融合是順應國內旅游產業發展趨勢和游客需求而提出的一種旅游產業發展新理念,是旅游產業化的新路徑,其創新對于突破原有旅游資源的限制,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拓寬原有的傳統營銷渠道,提升旅游產品內涵市場營銷論文,打造旅游產品精品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旅游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以旅游產業融合模式發展起來的旅游業越來越多,主要有文化產業、農業、創意產業中演藝業及網絡游戲業等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其中,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是整個旅游產業融合模式的主流。本文以“印象?劉三姐”為例,提煉其產業融合模式,并以此為視角,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同時為相關旅游業提供借鑒。
二.“印象?劉三姐”產業融合模式現狀分析
“印象?劉三姐”產業融合模式即根據功能和發揮作用的不同,將“劉三姐”等民族文化作為旅游資源的核心價值,以音樂、舞臺演出、電影等創意產業作為途徑,融入傳統旅游的載體中,形成功能互補的“一軸兩翼”的商業融合模式。具體如圖所示:
近期,根據凌河街道小隊安排部署,圍繞《關于組織開展第一期“社情民意直通車”專題征集的工作方案》相關要求,走村入戶,開展專題調研,征集民情民意?,F根據調研情況,對于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積極探索發展模式,引領融合發展方向
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各村莊必須要發揮比較優勢,找準適合本村的最佳發展方向。在融合模式上,要鼓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業優勢資源為依托,將種植業、養殖業的某些環節甚至整個環節聯接在一起,加快形成農業內部緊密協作、循環利用、一體化發展的經營方式,拓展農業增值空間;要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完善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推動科技元素融入農業,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及農業信息共享,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要依托農業龍頭企業,促進涉農企業集聚集群發展,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次產業聯動發展,打造融合生產加工、科技研發、物流儲藏、商務會展、信息咨詢、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的復合型農業綜合體。在推進方式上,要突出抓好項目這一載體,靠項目帶動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與生態、文化、旅游等元素結合,拓展增效增收空間。要加強招商引資,圍繞延伸產業鏈條,著力引進一批有品牌影響、有市場潛力的農業開發項目。在示范引領上,要注重典型培樹,加快推進好項目延長拉寬產業鏈條,打造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樣板。
二、培育多元發展主體,夯實融合發展基礎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生力軍,也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開路先鋒”。一是協調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要強化家庭農場基礎作用,鼓勵家庭農場開展農產品直銷,延長經營鏈條。要強化農民合作社帶動作用,引導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銷售,拓展合作領域和服務內容。要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電子商務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建設標準化和規?;脑仙a基地,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各農業龍頭企業要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加強產業鏈建設和供應鏈管理,提高產品附加值。二是注重協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群眾的關系。通過促進農產品本地化利用,發展相關的農產品加工、流通和旅游等產業,來提高農民收入,將本要流向外部的就業崗位和附加值內部化。要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好地發揮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帶動更多的群眾增強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能力,更好地分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維護普通群眾的利益。三是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自律、教育培訓和品牌營銷作用,開展標準制訂、商業模式推介等工作,助推產業融合發展。扶持發展產業聯盟,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成立產業聯盟,通過共同研發、科技成果產業化、融資拆借、共有品牌、統一營銷等方式,實現信息互通、優勢互補。
融合成為當今信息產業,特別是軟件產業發展的主題。從前5屆的情況看,軟交會也已變成軟件產業,甚至整個IT產業的融合大舞臺。
軟件:兩化融合的紐帶
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是我國新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從十五大“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再發展為十七大的“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工業化與信息化到了相互滲透、不能分離的新階段。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從以前的助推工業化的工具,變成與工業化平起平坐,其中,軟件業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軟件是信息化的靈魂,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有機融合的黏合劑,是兩化融合的紐帶和橋梁。這是因為,第一,軟件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對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帶動性很強,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中應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第二,軟件是人類知識的重要載體,具有形態轉化、嵌入硬件、增加功能的特征。兩化融合,強調的是互相滲透,軟件堪擔重任。軟件產業的發展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起到倍增器的作用。
因此,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關鍵是要充分發揮軟件產業的作用,特別是擴大和加強軟件技術在各工業領域的應用,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在廣泛的應用中,軟件產業成為我國發展最為迅速的產業。過去5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7%,5年間規模擴大3.3倍。其中,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45%,5年間規模擴大5.5倍。到2007年底,我國軟件業規模已經達到5800億元。目前,我國已形成良好的軟件產業發展氛圍,特別是2000年國家18號文件《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47號文件《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要》以來,國家良好的政策激勵、國內信息化建設內需拉動、軟件產業的自主創新發展,推動我國軟件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平臺軟件、中文辦公軟件、信息安全軟件等自主研發相繼取得突破。
面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戰略任務,我國的軟件產業必須強身健體,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首先,要大力發展自主品牌軟件產品和服務,重點支持基礎軟件、行業應用軟件、開發工具、中間件發展,實現軟件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其次,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繼續依托國內市場拉動產業發展,并不斷開辟新的行業應用領域;另一方面,抓住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發展的重要機遇,加快軟件出口基地建設,力爭在軟件服務和現代商務流程外包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外包路徑上,可以先從我們有優勢的國際市場,比如日本和韓國,包括東南亞市場進行突破,然后依托這些市場的優勢再去開拓歐美市場。
軟交會:兩化融合的先鋒
軟交會走過5年,如今適逢信息化融合工業化大好時機。面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軟交會正身體力行,努力成為兩化融合的先鋒。
為完成兩化融合的歷史使命,軟交會一方面聚集全球軟件企業的精英于大連,一方面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予業界。
中國軟件交易會舉辦5屆以來,展會的規模、影響、成效、國際化程度不斷擴大和提升,為推動我國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促進IT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從第一屆到第五屆,軟交會展覽面積從11000平方米擴大到30000平方米,參展客商從300家增加到800家,專業觀眾從15000人增長到30000人,展位數量從560個擴大到1200個,來賓國別從12個增加到30個,世界500強企業從8家增加到17家,國際展區比例從10%增長到33%,會議論壇及活動從12項增加到近40項,其內容涉及軟件產業領域的新點、熱點、難點,貫穿了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