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7 15:52: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辯論知識和技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辯論;不可勝;技巧;方法
Debat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uide the work analysis
YU Kai-wen
(Bao tou Iron & Stee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ongolia,014010,China)
【Abstract】The author debate for two years as a college student to guide teachers and judges, for participating debater exposed some problems in the game, a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argeted put forward the debate before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method and technique guidance and advice. To participate in such activiti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Key words】Debate;Can not win;Skills;Methods
0 引言
2012年的首屆內蒙古大學生辯論賽,筆者作為指導老師和同學生們一起參加,運氣還不錯,沖進了決賽。今年筆者擔任包頭市大學生辯論賽的評委,又應我學院學生會邀請作指導老師。因此,有必要對兩次參賽的經驗進行梳理,理清思路,為今后參加這類的活動提供參考。
1 辯論賽暴露出的問題及分析
1.1 參賽辯手在賽場上暴露出如下一些問題
首先,準備不夠充分;其次,邏輯不夠清析;其三,高度的緊張;其四,性格上的弱點;其五,團隊組合不夠和諧;其六,碰運氣。
1.2 參賽辯手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知識結構不夠完整。由于參賽辯手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只完成大學期間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知識結構欠博且不精;比如在題為“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更重要”的辯論中,正反方都沒有找到突破點。正方繼承的突破點可選書法,反方創新的突破點可選《孫子兵法》。
其次,參賽經驗欠缺。由于多數辯手是第一次登臺,缺乏唇槍舌戰經驗,大二的學生要比大一的學生經驗更豐富,緊張的程度要低。通過參加辯論賽,可發現學生性格上的特點,揚長避短。如有些選手的思維及表達非常適合參加這類比賽,而有些辯手不適合。
再次,辯手們自己之間相互不夠了解。對將遇到的對手更不了解。運氣是有的,但運氣只占三分,三分因素是不可控的。而七分是靠充分的準備。
針對上述問題,要求指導老師進行較系統的輔導。
2 辯論賽前必要的理論指導
2.1 勝可知,而不可為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2.2 陰陽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早至春秋時代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都有提到陰陽。陰陽理論已經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學、歷法、中醫、書法、建筑、占卜等。陰陽是對立統一的,看似簡單,卻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2.3 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孫子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2.4 實用藝術
2.4.1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2.4.2 老子《道德經》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p>
3 辯論賽前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3.1 辯論的原則
3.1.1 正確對待辯論的勝負
3.1.2 尊重辯論對手的人格
3.1.3 詭辯不等于胡攪蠻纏
3.2 參加辯論要注重知識的積累
3.2.1 要認真地去查閱相關資料
從理論上去分析主題的內容,避免辯詞的庸俗化、貧乏化,使辯辭在理論上和知識上豐富。
3.2.2 要注意日常綜合知識的積累
一個人如果光有辯論的熱情,但其知識底蘊很差,可供調動的東西很少,那就會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縱有再高的熱情,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3.2.3 只對本專業知識了解較多或者比較豐富,想在辯論中運用自如、應答如流也是不可能的
3.3 辯論的技巧
3.3.1 注意肢體語言的運用
辯論賽的辯題本來就沒有一個絕對的誰對誰錯。比的是誰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3.3.2 自由辯論階段經典常用語的使用
自由辯論階段是整場辯論賽的。每個辯手的語言簡短精練而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3.3 注意抓重點抓內容
辯論賽畢竟不是表演,看的是你的語言是否有說服力,而不是看你的聲勢有多大。
3.3.4 避免硬傷
如超時、自由辯論時連續發言、絕對化、情緒的控制、風度問題、進行人身攻擊等漏洞。
3.3.5 辯手必須熟悉辯論的規則
3.4 辯論的方法
3.4.1 必須講究辯論的邏輯性
3.4.2 盡量做到辯論生動形象和語言風趣
3.4.3 必須講究進攻和防守的平衡
4 結束語
縱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對辯手進行指導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辯手的主觀能動性,給出框架的指導,激活他們的智慧。不可事無具細,更不能代勞。注意發現每個辯手的閃光點,給予正確的指導。
【參考文獻】
[1]劉潤澤.趣味論辯學[M].西苑出版社,2012.
[2]陳國慶,注譯.道德經[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孫曉玲,譯注.孫子兵法[M].書海出版社,2001.
1.“頭腦風暴”小組活動。即指在一段時間內讓大腦毫無拘束地就某一個主題進行密集的想象和思考。該活動員有價值的地方在于能夠激發學生高層次的創造意念,包括“原創性”和“補充性”創意,以及格個人的意見和想法清楚明確地表述出來,能夠幫助學生將大家零散的、不成邏輯的思想火花匯集整理成完整的有價值的思想、方案、行動計劃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邦^腦風暴”小組活動最佳規模在5一1O人之間,活動的組織者首先必須交給小組明確、并有激發學生開動腦筋的主題。它應與其它活動聯系起來進行。
2.“同伴互助”小組活動。該活動的最大價值在于能夠使學生通過少年兒童特有的交流、解釋和答疑方式,使未能從教師的講解中完全掌握知識和技巧的學生能夠掌握知識和技巧,還能夠增加學生的復習和操練機會。該活動是教師運用最多的小組活動,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這種小組的組織應該是小范圍的,三、四個人最佳。其次,小組討論的問題要集中、明確,每次最好只有一個很小、很具體的主題,以便于學生相互解釋、演示和說明。再次,必須挑選適合的組長,組長的職能是提出適當的問題,鼓勵同學問問題、解決問題、講解和演示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巧,辨別同學的見解,給同學及時的反饋。
3.“角色扮演”小組活動。這種小組活動能夠通過參與者扮演活動的過程,他們從所承擔角色的角度和立場去學習、理解和表達?;顒右幠椿顒觾热輿Q定,但是三至七人更為適宜?;顒影瑑蓚€部分:第一個部分的重點是學習討論和嘗試練習,即由小組成員集體探討扮演活動主題和角色意義以及練習角色表現方法;第二個部分的重點是表演,將小組成員的理解和表現能力展現出來。
4.“仿真課題”小組活動?;顒舆^程是:由教師向各小組布里研究課題,給予必要的說明和資料,然后由學生活動小組研究問題,制定解決的方案,最后將結果(可以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作品等)展現出來。是否需要采用“仿真課題”小組活動,取決于教學內容與目的,如教學內容涉及教學生如何決策,涉及讓學生認識人與人、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的關系,涉及學生在常規教學過程中難以獲得的經驗等,皆可采用這一活動方式。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中,都可運用“仿真課題”小組活動。該小組活動的選擇廣泛,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如“學生會年度活動及財政計劃”,社會生活課題,如“社區環境調查計劃”、“少年航天科研項目選擇與設計”等都可用作仿真課。
5.小組“辯論”活動。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辯論活動尤其有用。課堂教學中使用辯論活動,通常把所有學生分為四組。兩個正方兩個反方,辯論兩個問題。辯論的時候兩組同學先辯,另兩組同學先聽;然后再交換。所有的學生又都有了發言、評判的機會。組織辯論活動,教師要注意以下技巧問題:(1)小組成員實力要均衡,人員性格要多樣;(2)每組選一名主辯手,其他人也必須作為副辯手發言,并促使他們結成邏輯關系,使個人的發言產生“拓展”、“強化”、“補充”等結構聯系。(3)論題必須明確、中性,以陳述句形式出現為佳。(4)教師要提供數、質量相當的資料和資料線索。(5)正方、反方抽簽決定。(6)辯論發言的時間嚴格公正地控制。(7)評價勝負結果由評判的學生投票決定,每人一票制。(8)評判的標準是:①論點、論據是否充分合理;②發言是否明確有力。(9)教師自己,或投票選一位主持人。主持人的總結重點應該在于肯定學生在思維、語言和智慧方面的優點,尤其是學生的精彩之舉。)。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進行小學生閱讀指導時,應該積極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從而達到小學語文閱讀目標。第一,教師要將閱讀生活化。語文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狀態來教授相關知識,降低他們的閱讀技巧學習難度,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語文閱讀知識的魅力,能夠通過閱讀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拓展自身的視野。比如,教師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程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去搜集一些與前后相關的歷史資料,了解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然后再讓他們對這些歷史問題進行分析,提高他們對當時中國社會的認識,使其對圓明園的毀滅有更深入的了解,幫助他們把握好文章的思路,增強他們的民族情感,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從而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第二,豐富閱讀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游戲、辯論、競賽等形式來增強語文課堂的吸引力,讓小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調動他們學習閱讀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解《兩小兒辯日》這一課文時,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堂辯論課,雙方就文章中的觀點進行辯論,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掌握文章主旨,提升他們的語文閱讀興趣。第三,積極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小學生通常情況下很難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要為他們創建相應的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解《珍珠鳥》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他們播放一些與鳥有關的視頻,提高他們對鳥類,對自然的認識,讓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從而降低他們對文章的理解難度,最終達到文章閱讀的要求。
(二)提升閱讀引導的科學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該要做好科學的指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掌握更加系統的閱讀方法,為他們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可以為學生系統講解閱讀技巧,讓他們對閱讀技巧有大致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書籍,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將教師講解的技巧運用其中,從而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認識,提高他們自主閱讀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提升小學生的朗讀水平,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去發現文章閱讀技巧,加深他們對這些技巧的印象,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在這樣的教學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情感,讓他們感受到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比如,學生在學習《秋思》這首詩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講解一下自己對秋天的認識,然后再引導學生閱讀該首詩,讓他們自己去體會詩人的情感,提升他們對該詩的認識。
(三)尊重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
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尊重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制定出比較科學的教學方案,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激發小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一些學生喜歡閱讀中國古詩詞,教師就可以從他們的興趣出發,給予他們相應的閱讀空間,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學習詩歌。還有一些學生比較喜歡閱讀散文,教師就可以為他們推薦一些名家散文作品,讓他們掌握散文閱讀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同時也可以增強他們的散文寫作能力,為他們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總結
關鍵詞:高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
口頭語言是指用有聲語言作為傳播信息的手段,達到交際目的的表達方式。它是相對書面語言而言的??谡Z表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且往往關系到生活、學習、工作的成敗得失。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尤其是對于以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職業教育,同樣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不僅要使培養對象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也要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學生走向社會,立足社會受用終生的基礎。
1 高職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
1.1合乎邏輯的思維能力
一個人說話的準確、清晰、簡明,與其思維的準確性、邏輯性有密切聯系。高職畢業生的口語表達要做到說話不走樣、不零亂、不嗦,力求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就要求有合乎邏輯的思維能力。
1.2較強的綜合概括能力
畢業生在擇業、應聘、就業和工作實踐中,將面對許多重要的口語表達場合,如介紹自我,介紹相關的技術知識、經驗等,這就要求要有較強的綜合概括能力。
1.3清晰的語言表述能力
語言表述就是運用說明、敘述等表達方式把要介紹的知識、技術和方法講述出來,做到表達的內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達的聲音要明快優美,做到語速適中、語調自然、音量適度,并配之以恰當的姿勢。
1.4運用語言技巧的能力
要想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必須要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說理明人,打動對方,達到口語表達的目的。
2 研究訓練方法,優化教學模式
2.1科學安排程序,明確教學目標
第一階段,初級訓練階段。
(1)勇氣訓練。訓練學生突破心理障礙,能在正式場合當眾表達自己的見解。(2)發音訓練。通過氣息控制訓練、“吐字歸音”訓練、語音規范訓練、語調純正訓練,要求學生做到聲音洪亮、口齒清楚、四聲準確。(3)態勢訓練。向學生傳授頭部動作、面部表情、眼睛動作、四肢動作等態勢語言知識,及坐、立、行、走等方面的身體姿勢知識。做到不僅會控制自己的態勢語言,而且會根據別人的態勢語言判斷傳達的情感。(4)思維訓練。通過訓練形象思維、比較思維和創意思維等,要求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廣度、深度、精確度、敏捷度。(5)技巧訓練。針對聽眾心理,進行口才話題選擇訓練、口才集中性訓練、口才應變性訓練等,要求表達內容符合聽眾的判斷標準。
第二階段,高級訓練階段。
(1)即興發言訓練。給出一個熟悉的話題,稍許準備,讓學生進行發言。要求學生大方得體的走到臺上,與臺下進行目光交流,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見解。(2)演講訓練。掌握演講稿的寫作技能,學會確定演講基調的風格、控制語調、營造等技巧,能夠自然地運用手勢和表情,初步進行有效的演講。(3)辯論訓練。在了解辯論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分類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辯論賽的戰略設計和實踐戰術技巧,組織學生觀看辯論賽并進行模擬,體驗賽前、賽后的每一個環節,逐漸領悟辯論的精髓。
第三階段,綜合應用階段。
(1)交往口才訓練。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以及各種人際互動場合中言語技巧的運用。對交談、贊美、說服、拒絕、道歉等情境模式進行判斷和分析,提高有效交談的能力。(2)應聘口才訓練。了解口才與求職的關系,通過案例分析及模擬招聘,掌握如何運用口才成功推銷自我。(3)管理口才訓練。初步掌握管理中的語言表達技巧,包括表揚與批評、激勵,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4)推銷口才訓練。掌握推銷的基本語言藝術,通過學習,懂得如何成為一名銷售顧問。(5)談判口才訓練。通過談判口才技巧分析、錄像觀摩和案例分析,初步掌握談判活動運作的特點、過程和語言表達技巧。
2.2優化訓練方法,調控訓練過程
知識積累法語言的內容和內涵是講話一鳴驚人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講話過程中就會捉襟見肘、漏洞百出。此法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的認識。季羨林先生曾提出“三貫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才是21世紀的青年”,類似這樣的名家名言要不斷滲透、灌輸,要學生養成自覺的讀書習慣。其次要教授必要的信息檢索方法。最后要積累必要的相關職業知識。記憶訓練法沒有基本的記憶,口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具體的訓練方法有:
(1)強烈刺激訓練法,重視新鮮事物對大腦皮層的首次作用。(2)并用記憶法。在記憶某事物的時候,使眼、耳、手、嘴等多種感官同時工作,使大腦處于積極綜合的運動狀態。(3)歸納記憶法。對不同內容進行分類和整理,理清大腦的記憶線條。(4)聯想記憶法。把所有的事物事先用聯想結合起來,形成一條形象的“項鏈”。訓練記憶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表達力和創造力大有益處。
朗誦訓練法首先要做到發音標準,學習聲母、韻母的發音及注意事項,練習聲調及與普通話發音有關的語流音變。同時訓練發音過程中的呼吸方法、發聲方法,通過繞口令比賽綜合檢驗學生的口齒和四聲準確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講授語調的輕重、快慢、高低、停頓技巧,通過聽示范朗誦體會文章的感情。最后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指定的文章。
態勢訓練法。態勢語言又叫身體語言、動作語言。在交際信息傳遞的過程中,45%通過有聲語言傳遞,而55%則是通過態勢語言傳遞。在課堂訓練時,要求學生根據出示的表達目的做出相應的態勢語言,根據模特表演的態勢語言分析模特表達的含義;日常應用時要求學生觀察身邊的人,模仿舉止高雅、大方、有教養的人,提高修養。
觀摩訓練法。通過電視錄像、錄音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口語表達的特點。如通過觀看《亞洲大專辯論賽》學生們知道了辯論的規則,辯手應具有的風度、氣質、手勢運用等。通過聽一些名人的演講錄音,讓學生去體會演講的風格,演講中的開頭、、結尾的安排等。實踐中他們往往會模仿這些范例。
心理訓練法。心理素質是否良好,決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應有的展現。訓練方法如下:
(1)消除不良環境的影響,創設寬松、隨意的說話氛圍,解決學生開口的問題。也可主觀消除不良環境,有意識地回避目光的對視和對方言行的影響,以保持良好的心境。(2)創設正式情境,讓學生互相嚴格挑剔每個人的缺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組織學生參加模擬口才競技賽事,積累臨場經驗。
思維訓練法口語表達者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直覺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針對前三者可通過即興朗讀訓練,訓練學生靈敏、準確地傳遞信息;通過復述訓練,訓練學生快速接受信息、領會重點、思路清晰、邏輯準確;通過討論熱點話題,訓練學生學會全面深刻地分析問題;針對后兩者可組織“串詞聯想成文”、“限時說用途”、“腦筋急轉彎”等智力游戲激活學生的思維,通過辯論進一步加深思維的新穎性和深刻性。
模擬訓練法讓學生在假定的情境中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和已學的技巧進行模擬。主要運用兩種方式:
思想品德;翻轉課堂;導學案;小組合作;反饋評價
“翻轉課堂”,又稱翻轉教學、顛倒教室、翻轉學習,具體來說,就是在信息化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的學習資源,然后學生在家中或課后觀摩視頻的教學內容;同時,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開展輔學、在線導學等網絡教學工作;之后,學生回到課堂,教師和學生以導學案為平臺,開展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這種教學模式以導學案為平臺,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來完成教學過程,翻轉了傳統的課堂順序,因此被稱為“翻轉課堂”。該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在此,筆者主要探索“翻轉課堂”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前準備工作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第一步是制作導學案。導學案中包括學習目標、重點知識、難點知識、合作探究、案例精析、達標測試、總結反思等。設計導學案的核心是讓學生把握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設置學習目標最關鍵的是要讓學生明確“在學完這一節課之后,將會做些什么事情”,這就是“使能目標”。之后,教師應利用具體案例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方式呈現課本知識點。設計導學案后,教師應制作教學視頻,使學生對教材的知識點有形象、直觀的了解。例如,教學《跨越代溝》(科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上冊)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導學案:1.學習目標:(1)掌握調控逆反心理、跨越代溝的技巧,學會理解父愛和母愛。(2)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學會正確看待教師的批評與表揚,掌握與教師溝通的技巧。2.使能目標:(1)掌握與教師、父母溝通的技巧。(2)克服逆反心理,提高自我調適和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3)理解情緒的多樣性,提高自控的能力。3.專題問題設計(搜集一些反映學生與父母、教師有代溝以及消除代溝的圖片、文檔、視頻等,然后讓學生在情境中回答問題):(1)為什么要孝敬父母?(2)怎么孝敬父母?(3)代溝產生的原因是什么?(4)有哪些消除代溝的策略?4.教學硬件:多媒體課件和網絡支持。
二、課堂交流與合作
上課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對導學案中的問題自由開展討論,可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回答問題。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指導學生采取合適的交互策略,從而保障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在思想品德課堂中,比較常見的交互策略有小組討論、頭腦風暴、辯論會等。為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對組織紀律比較好的、討論氣氛比較活躍的小組,教師應給予加分,而不主動參與討論、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應扣分。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探究、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掌握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小組討論成果的匯報,在范圍上可大可小,在形式上靈活多變,在匯報、交流中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或者小組可以獲得一定的分數獎勵。課后,教師可以把各小組匯報情況的錄像上傳到公共的網絡平臺,供同學們討論、學習和評價。在學生討論期間,教師應給予必要的點撥和引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問題。而在點評階段,教師要給予學生互相點評的機會,從而實現共同進步。例如,教學《跨越代溝》一課,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么孝敬父母”“代溝產生的原因和消除的策略”等問題,鼓勵學生大膽開展辯論。討論結束后,教師請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本組的討論結果,其他學生可進行補充,重點關注“與父母相處時的對與錯”。這樣教學,學生在討論和辯論的過程中掌握了與父母交往的技巧,在合作中實現了共同進步。
三、反饋評價階段
“翻轉課堂”提倡采用多元化、開放式、過程性、制度化的評價方式,這要求教師用不同的評價標準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多方面的需要。學生在家庭教育、思維、個性、認識上的差異,決定了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評價和反饋方式。如對自負的學生,教師在反饋時應指出他的不足,幫助他完善自我;對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應多加表揚和鼓勵。同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各個方面的表現,并做出適度、準確、及時的反饋,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例如,教學《跨越代溝》一課,對以自我為中心、一味指責父母不對的學生,教師應指出其不足,引導其站在父母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對自信心不足的學生(主要表現在不敢發言或發言過短),教師應鼓勵其大膽發言,說出自己在生活中與父母相處的種種;對在討論過程中使用過激語言的學生,教師應引導其及時進行調整,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進行討論和辯論……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反饋評價,能促使學生認識自身的優點和不足,進而不斷完善自我。
關鍵詞: 小組合作討論 交際策略 策略訓練
一、前言
由于全國各地高職高專普遍不斷擴大招生,很多班級的人數都達到了五六十人,有的院校因師資等條件的限制,英語課程采用合班上課。這樣的大課堂存在著許多問題:人數多,對教學資源占有不足,人均占有課堂時間少;師生之間交流和語言訓練的機會不足;組織教學困難,等等,這對教師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英語作為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1]在人數眾多、程度不一的大課堂語言交際實踐活動中,教師希望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是不現實的??陀^地說,教師很難改變英語學習的大環境或班級的人數,但在課堂為學生創造交際策略的運用的條件和環境方面卻可大有所為。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交際機會,使用國外常用的小組合作討論(group work)是加強語言交際實踐的深度、密度、廣度的最佳選擇。這樣在一個人數眾多,但有著信息資源比小課堂來得更加廣泛的優勢的大課堂,將給學生以更多參與語言交際實踐的機會,使學生提高交際策略能力。
二、小組合作討論介紹
小組合作討論是合作學習理論用于課堂學習的活動方式,是組織每個學生都參與的反復訓練交際策略的有效活動。教師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幾個人圍繞根據課文或其它內容給出的某個問題或某種情況,通過口語的方式交換個人看法或展開討論。在討論中,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而且為了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大家必須清楚地表達意義。這樣既能夠為絕大多數學生提供更多的使用交際策略的機會,減輕學生因有顧慮不愿在課堂上發言的焦慮感,比起一個學生單獨站在眾目睽睽之下,學生會覺得更加自在。也因為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自如的交流空間,學生之間愿意溝通,愿意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對小組指導或提供幫助,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師生之間的合作關系。小組合作討論不失為一個策略培訓的好辦法。
三、交際策略及其在小組討論中的作用
交際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是一種重要的語言運用的應變能力。它是指學習者在第二語言掌握有限的情況下,為同他人交際而采取的語言或非語言的策略,以彌補詞匯或語法的貧乏,克服交際中的障礙,也就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Corder,1983)。[2]常用的交際策略包括轉述、借用、求助、手勢語及回避等方法、技巧。[3]
在小組合作討論中,因為學生的語言水平、知識能力、思維等方面的差異使其對同一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這樣討論就存在著較大的信息差,也就是具備了交際的真實性。為了彌補信息差,小組成員就必須進行一個相互作用、相互協商的過程,這樣學生間不同的協商、合作不僅體現在他們表達觀點上,還體現在他們參與談話的技巧即交際策略上。而小組成員是否運用交際策略相互合作,及時作出反饋,是否能從其他人身上通過合作性的協商,獲取有用的信息來填補自身在知識、策略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各自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信息上的補充、知識能力的提高,就要求他們必須知道何時何地如何應用交際策略,以達到此目的。
四、運用小組合作討論加強交際策略教學的建議
由于學生策略意識較為薄弱,這勢必會給小組合作討論的流暢、順利進行帶來阻力。因此,在運用小組討論加強交際策略訓練教學時,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小組討論效果,加強交際策略教學。
(一)小組的編排
不少老師怕費時費力而簡單地讓前后桌的學生組成討論小組,而不合理的組員搭配往往是造成討論低效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學期開始的時候,教師應對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學習風格、交際能力和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后,依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混合編排成人數相近的小組(3―4人為宜),并可根據不同交際的內容和任務隨時適度進行調整,以保持合作小組的“新鮮度”。學生按照小組固定下來后編排座位,每個小組每次輪流推出一個組長組織當天的課堂交際活動。每個人都是小組不可缺少的一員,每個人的努力都能得到全組同學的認可。學生由此就會產生一種被重視、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覺。同伴的支持和鼓勵能激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大膽運用交際策略討論,并對交際活動持更積極的態度(Sharan,1990)。
(二)討論話題的選擇及準備
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給出不同的討論題目,選擇討論話題時要選擇有趣新穎,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活動的話題,如:What do you think of cloning?關于話題的選擇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主題越接近學生的生活,就越會使學生感興趣;另一種認為話題越新奇、越富于想象力,就會使學生越感到興奮和刺激。當然,話題的遠近往往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4]
這就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文化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話題。因此,教師最好要在課前根據討論的主題、性質和類型,選用適當的方式,并且充分發揮指導、協調和監督作用,保證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交際活動中去。為彌補英語學習系統表達方式單一、詞匯量小的不足,教師也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擴大學生的詞匯及表達法,主要是在學習系統每涉及一個新的場景或話題時,如工作面試、采訪或辯論,教師就分配不同的小組課外利用網絡、書籍和報刊等資源收集整理這些特定場合下會用到的相關詞匯和恰當表達法,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共享并在模擬場景中實踐交際。這時教學重點不再是放在語言本身,而是放在學生使用交際策略來進行意思的表達上,因而學生的語言交際就更加真實,需要即興反應。
(三)將辯論引入小組合作討論方式中
小組合作辯論就是將辯論(debate)引入小組合作討論教學方式中,向學生提供運用交際策略的機會,既拓展學生視野、提高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這種方法可操作性強,課堂實施時靈活方便,交際訓練的效果很好,因此這種方法是大多數教師上課時都會采用的方法。在實施此種方式時應讓學生提前進行準備。教師應從交際策略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和組織,將策略訓練貫穿于整個辯論活動中,增強學生在小組辯論中發表自己意見的交際愿望,并借助種種交際手段來達到交際目的,從而發揮他們的交際潛能。教師可以把全班分為正反方兩個小組,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辯論,一個接一個發表自己對于辯題的觀點,為保持辯論的暢通和交流的正常進行,學生就得使用如有助于辯論連貫性相關的交際策略。像One-Child Policy,cloning,smoking,Internet computer games和advertisement等都是很好的辯論話題。再看下例:
A:I think,Er...honesty is going out of style like the clothes Zhong Shan Zhuang.
B:What’s “Zhong Shan Zhuang”?
C:It’s a kind of clothes that is first designed to Mr.Sun Zhongshan.
D:I don’t agree with you.The kind of clothes is not a case in point.Honesty will never be out of style.
E:Can you say you are honest in your life.Well,I mean,can you say you never cheat in any examination?
F:We have heard many stories when we were children which told us that the people who lied,cheated or stole come to bad ends.
...
在該辯論中,同學A,C,E和同學B,D,F分別為正、反方。A使用了拖延策略和舉例策略。B不理解Zhong Shan Zhuang的含義,使用了求助策略。C解釋該詞的含義時使用了澄清策略和知識策略。當話題一直圍繞衣服展開,有點偏離主題時,D馬上確認反方的立場,使得辯論繼續進行。F遇到一個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時便使用了回避策略。正是由于學生不斷地運用各種交際策略,從而保持了辯論的連貫性,[5]在辯論中也增強了交際信心,并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合作。
(四)教師在小組討論中的指導作用
1.及時提供交際策略的指導
許多教師平時自身沒有充分認識到交際策略的重要性,導致了學生的策略觀念較弱,無法采取各種策略成功地交際。因此,教師要擔任的是交際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協調者的角色,對學生不僅提供高層次的交際活動,在小組合作討論過程中還應及時提供交際策略等方法論上的指導,使學生了解并做到在各種情況下合理地使用策略。在學生因為語言能力不足而出現交際障礙的時候,要積極鼓勵、引導他們采用不同的策略表達自己的意圖或提供新的語言項目,以保持交際的順暢,從中體會到運用交際策略的好處,激起對進一步交際的興趣。教師甚至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這樣更容易使學生感受老師的親和力,但是要注意不能唱主角。同時,教師對學生在討論中所暴露的交際策略運用的弱點應做好觀察、記錄,作為以后補課的依據。
2.對學生的評估要注意技巧
由于每個學生的語言水平及個性差異,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開始階段,教師應允許學生犯錯誤,對學生的語言錯誤要有足夠的寬容、耐心,切不可過分地糾纏于他們的錯誤,而使他們失去交際的信心,尤其應該多鼓勵不愛發言的學生。教師對學生交際中的糾錯、鼓勵、表揚,也得注意技巧,在不影響意義表達的前提下,要更注意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使用各種交際策略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避免使用對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較為不利的母語策略、回避策略等。在討論中,為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辯題,如Like father,like son;Examination is necessary or not;Laughing is better than crying,使學生有話可說,回避沉默。討論結束后,學生總是希望教師能對討論結果給予指點、評論,也想了解其他小組的情況,與別人作比較,希望能比其他小組做得好,得到別人的贊賞。如果教師對全班各組的討論結果只是泛泛而談,這就很容易挫傷學生參加小組討論的積極性。因為學生不僅想知道自己在討論中所說出的語言是否正確,同時還想知道討論所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6]因此,教師應及時提供反饋,對討論過程和結果給予指點、評論,表揚做得較好的小組。
3.多提供技巧性的強化練習
交際策略是談話的一種技巧,可以通過訓練來逐漸掌握。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解釋各種策略的作用后要給他們演示該如何做,再予以輔導,強化其正確行為。例如,教師在呈現了有關澄清策略的知識后,就可提供讓學生掌握澄清策略的討論框架。通過反復的控制性的技巧強化練習,教師既向學生提供了有關交際策略的陳述性知識,也為他們提供了把這種知識轉化為交際能力的環境。從而使交際策略開始以明顯的可意識到的形式存在,逐漸脫離控制的過程,直到學生完全無意識地、熟練地運用交際策略。
五、結語
在交際語言課堂上,傳統的“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組織形式已逐漸被“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模式所取代。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組合作討論活動也逐漸成為語言教師經常采用的課堂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討論使學生的注意力逐步從語言形式轉向語言意義和內容,讓學生投入到具有真實意義的交互語言活動,組員的語言輸入和輸出就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為學生培養交際策略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產生良性循環。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與使用交際策略訓練的結合,大多數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蔣理.大課堂英語交際教學策略[J].長沙大學學報,2006,(1):150.
[2]Corder,S.P.Strategies of Communication[M].London:Longman,1983.
[3]Tarone,E.Some thoughts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y[J].TESOL Quarterly,1981,3(15):285-295.
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往往是與傳統教學思想和傳統教學手段有關。傳統的教學一般是貪多求全,面面俱到,解題、介紹背景、劃分段落、分析內容,歸納中心思想、總結寫作特點等,學生興趣索然。課堂上常常出現老師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臺下卻昏昏欲睡的情景。教育教學改革后,我們嘗試將辯論賽引進語文教學中,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合作學習教學思想。
首先,辯論賽的辯題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學生分成正方反方兩大組,各派辯手,上場辯論,整個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充滿了競爭性,學生誰也不甘落后,積極性非常高。
其次,這種辯論賽充分體現了集體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賽,它講究整體的配合,極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各辯論隊要集體研究辯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學生還要在課外搜集大量說明自己觀點的材料,并歸類整理,排出若干推理形式。為了注意自己在辯論中的形象,風度,賽前許多學生對鏡反復試講;至于學生臨時自找對象,爭辯“練兵”,更是普遍現象。比賽時,雙方各執一詞,唇槍舌劍,你攻我守,互不相讓,隨機發揮,興趣盎然。而且賽后紛紛評點、議論,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由課內推向課外,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
在賽前的準備中,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搜集材料,寫“辯論發言稿”。這樣,學生有針對性地去閱讀、寫作,積極性高,有話可說,大多數人都能寫出富有見解的文章來。以后還要匯總材料,進行推敲篩選,研究論辯策略。考慮好開始怎樣提出自己的觀點,怎樣批駁對方,辯論進行中,怎樣進一步確立自己的觀點,最終駁倒對方。這過程實際上起到了集體寫作、共同評改作文的作用。
在辯論過程中,學生必須敏于聽而善于言。所謂“敏于聽”,就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聽清對方說了些什么,哪些說對了,哪些說得不合理;所謂“善于言”,就是要針對對方說得不合理的地方,給予有力的反擊。如反方提出“學習中大量做練習利大于弊”,其理由是:“做練習題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得越多知識越鞏固,能力提高得越快。馬家軍就是因為堅持了大運動量的訓練,所以提高了技術水平,多次獲得了世界冠軍。我個人也有這樣的體會,平時做題多,技術水平提高了,考試時不慌,考試成績就好。反之,考試成績就差?!睂@一理由“善聽者”細加分析,就能知道對方所持的論據是站不住腳的。接著“善言者”就可以從反駁對方的論據入手,指出:“練習做得越多,知識越鞏固,能力提高得越快”這一根據本身是違背科學的。知識的鞏固與能力的形成在練習數量上總有一個最適當的數值。經過多次試驗,學生抄生字的最佳遍數是4遍,而不是100遍?!榜R家軍”大運動量訓練并不是不講科學地一味增加運動量,他們有一整套的科學訓練方法。個人在學習中大量做練習而取得好成績并不能說明在其他同學身上都有效,這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這樣學生置身于競賽的情境中,大腦處于高效運作狀態,讀、寫、聽、說訓練得到強化,其效果大大優于傳統課堂教學。
三、有利于學生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
辯論賽中聽、說、讀、寫訓練是和思維訓練結合在一起的,而語言訓練不是和思維訓練同步進行的。
在辯論時,學生既要注意聽清對方發言論證是否嚴密,又要顧及本隊的總觀點,堅守住自己的分論點,還要有機地組織自己的材料,不失時機地給予對方有力反擊。在高度緊張、激烈的論辯過程中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以及要顧全到大局的整體性、論述的邏輯性。
通過論辯,學生們發現所以出現詞不達意、句子不順、層次不清等錯誤,常常是由于思維不合乎邏輯規律或思想認識不清楚所造成的。而思維越嚴密,語言表達就越準確,說服力也就越強。通過搜集論辯材料、寫成發言提綱、模擬練習以至比賽的一系列訓練,使學生在實踐中爆發出一串串創造思維的火花,作出了一次次精彩紛呈的即席發言。
四、有利于教師科學、藝術地指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主導作用首先體現在賽前指導方面。辯論賽是一種科學性、藝術性很強的競賽形式。要組織好一場競賽,需要教師先要從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方面指導各辯論隊建立起整體理論體系;還要從辯論技巧、辯手的風度、氣質等各個方面給予悉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