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3 13:26: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藥大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醫藥博士都研究什么?研究中藥有效成分?還是專門研究中醫經典?還是立足于臨床以后成為名中醫?昨日上午,第二屆全國中醫藥博士生優秀論文頒獎大會上,百余位來自全國的中醫藥專家、學者和博士生聚集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展示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PK結果,專家組評出80多篇優秀論文獲得全國優秀。
中醫藥的博士生研究成果頻出,比如,中藥有效成分的分析、中醫經典方的現代解讀,針灸手法在鎮痛中的應用等,傳承了中醫藥,更用現代方法引領中醫藥的發展。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方劍喬說,中醫博士以后不光是要成為名中醫,還會成為中醫現代化研究的中堅力量。
據了解,浙江中醫藥大學現有一級學科中醫學和中藥學博士點,二級學科也有15個博士點,每年招收50多名博士研究生,他們成為中醫院臨床骨干、中藥研究院和高校的科研人員。
本報記者 王蕊
本報通訊員 金聰偉
英文名稱: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主管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語
種:
開
本:
國際刊號:1007-3213
國內刊號:44-1425/R
郵發代號:46-275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4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英文名稱: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7-1334
國內刊號:31-1276/R
郵發代號:4-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積極發展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是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1]。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是相對于中醫學學術性學位而言的學位類型,目的是培養具扎實且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礎,且具有嫻熟且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中醫人才,培養目標具有中醫實踐性,培養內容具有專業領域性。采取科學且合理的培養方案并加強培養過程的管理,對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6年針對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最新制定的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專業及年限
培養熱愛中醫藥事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掌握堅實的中醫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現代診療技術,具備較強臨床分析和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能獨立、規范承擔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常見疾病診治工作,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傳承學習、并有一定的臨床研究能力的高級中醫藥臨床人才。具有較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和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
我校中醫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包括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五官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等專業。
培養過程中將采用理論學習、臨床輪轉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臨床輪轉最為主要,同時注重祖國醫學傳統經典傳承。導師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將實行導師或指導教師組負責制,同時,鼓勵且積極吸納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指導教師對研究生進行教學培養。
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為3年。在規定時間內未達到培養要求者可以延長學習年限,但全部年限不得超過6年。延期期間費用由個人承擔。
二、課程學習與考核
課程類別包括學位課程和公共專業理論課程。學位課程以中醫臨床專業發展為導向,涵蓋中醫學專業必備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突出對中醫臨床思維與診療方法的培訓與強化和對現代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同時,在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臨床與科研相結合,既符合國家對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整體要求,又體現學校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自身特點。學位課程由研究生院組織課程的講授及考核。學位課程實行學分制,學位論文答辯前應修滿不少于21學分(政治理論課3學分、外語2學分)。
公共專業理論學習課程為培訓基地對規培人員開設的公共專業理論學習課程,由規培課程的講授及考核任務。
課程教學主要采取集中授課、案例研討、專題講座、網絡教學等方式進行。課程學習原則上在第一學年內完成。課程學習主要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進行,各培訓基地應予以支持。課程考核采取筆試、學術報告等多種方式進行,其中,學位課程考核由研究生院組織實施;公共專業理論課考核由所在培訓實施。各門課程考核均為百分制,并以60分以上為合格,考核合格后獲得相應學分。
三、臨床能力訓練和考核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有關住院醫師培訓的規定執行。臨床能力訓練第一階段為通科能力培訓(24個月),即在中醫各相關??戚嗈D培訓,主要對中醫臨床工作能力進行培養,要求掌握相關的中西醫臨床基本技能;第二階段為??颇芰ε嘤?9個月),即在所學專業進行各??婆嘤枺詮娀骺茖I知識和臨床技能,提高此類??萍膊〉脑\療能力,掌握中醫??圃\療規范、臨床操作技術、中醫??铺厣煼ā8鶕嗅t臨床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將師承培養方式融入到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每周跟師半天,累計每年跟師不少于30次。培訓期間,可采用臨診抄方等多種形式學習指導教師學術思想、診療思路或臨證經驗。主要考核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否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實踐操作及思維能力。最后,對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的研究生,認定其臨床能力考核合格。
四、學位論文、答辯及學位申請
在選題過程中,鼓勵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從臨床實際出發,緊密結合臨床需求,進行具有科學性與實用性的規劃研究,鼓勵研究生對專業最新進展密切相關的自主選題進行剖析研究。接下來進行開題報告及考核,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一般在第一學年進行開題考核,考核小組對研究課題的科學性、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評議。開題考核時應具有詳細記錄,并填寫相應表格。接下來進行學位論文的撰寫,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須體現中醫學獨有的特色,鼓勵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設計論文過程中運用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中醫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中醫碩士專業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病例分析報告、臨證經驗總結、臨床療效評價、臨床應用基礎研究、專業文獻循證研究、針對臨床問題的實驗研究等。最后,進行學位論文答辯與學位申請,答辯過程將按照《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位工作細則》的具體要求和程序進行。研究生須完成研究生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各項要求,考得《醫師資格證書》 ,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方可提出學位申請。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答辯通過后,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并提出授予專業學位的建議,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授予中醫碩士專業學位,頒發中醫碩士專業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
五、分流機制
根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相關規定,對某些不適宜繼續按照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研究生進行合理分流。
在規定培養期限內,未完成學位課程的研究生不可進入學位論文答辯環節,要求延期補修相關學位課程、肄業或者退學,其中,補修相關學位課程成績合格并達到其他培養要求者,可準予其畢業并申請學位。第二學年內未獲得《醫師資格證書》的研究生,根據其個人意愿,允許其申請轉入同專業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渠道,但須按照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和要求進行培養和管理。第三學年仍未獲得《醫師資格證書》的研究生不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但可準予其延期、結業或退學。延期培養期間獲得《醫師資格證書》,達到考核要求者,可重新申請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但是,延期期間仍未獲得《醫師資格證書》,未達到考核要求者,只準予其結業。
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獲得《醫師資格證書》、完成學位課程考核,但其未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可對該研究生進行畢業考核和論文答辯,準予畢業,但暫不授予其學位。畢業后三年內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的研究生,可申請授予中醫碩士專業學位;若研究生畢業后三年內仍未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學校則不再授予其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畢業當年未通過學位論文答辯、但其他培養環節均達到要求者,可準予其畢業;在一年內對學位論文進行修改并重新申請論文答辯通過者,可補授其學位。
六、組織管理
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具有碩士研究生和住院醫師雙重身份,接受學校、培訓基地管理,由學校研究生院統籌負責。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指導教師包括學術指導教師和臨床能力訓練指導醫師。學術指導教師主要負責指導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各輪轉科室需成立指導小組,負責指導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能力訓練。
摘要:本文系統整理了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教改實驗班的辦班實踐,總結其經驗有四:一是采取“分數”與“興趣+潛力”相結合的選拔方式;二是重視中醫經典和中醫傳統文化課;三是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四是嚴格而規范的培養過程管理。
關鍵詞:中醫;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中醫藥高等教育歷經約60年的發展,目前已具有相當的規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中醫藥人才,也使中醫學融入到了大教育、大衛生的體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對高等中醫院?,F有的人才培養模式產生了質疑[2],許多畢業生中醫理論不夠扎實、動手能力不強,很難適應醫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開展中醫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58級4班實行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培養出了張六通、孫國杰、梅國強、陳如泉、涂晉文等一批全國知名的中醫藥學家,其中梅國強教授今年被評為全國第三屆“國醫大師”。我校針對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現狀和形勢,于2004年成立了中醫教改實驗班,經過10余年的探索和實踐,成效顯著,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組班方法及班級管理
采取“分數”與“興趣+潛力”相結合的選拔方式,遴選出綜合素質高、對傳統中醫文化和中醫專業有學習潛能和濃厚興趣、特長突出(如醫古文或英語特長)的學生30名左右組建新班級。選拔環節有志愿報名、資格審查、筆試和面試。筆試考英語、醫古文、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面試重在對學生學習中醫的興趣和意志品質及思維能力進行考核。同時,專門給中醫教改實驗班配備專任教師作為班級輔導員,要求工作認真負責、教學經驗豐富、年富力強,并針對學生跟師臨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監管和反饋機制。
二、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特點
該班執行獨立的教學計劃,目標是培養中醫基礎理論扎實、中醫經典功底深厚、臨床思辨能力強、具有在繼承基礎上進行創新的中醫專門人才。
1.院校教育中結合師承,班級制與導師制互補?!霸盒=逃庇邢到y培養的優勢,“師承教育”有早臨床、多臨床、名師指導的優勢。除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外,我校為該班每名學生配備一名臨床指導老師。要求學生每學期至少有18個單元時間跟師臨床,每次跟師臨床要寫跟師臨床記錄,至少記錄3個完整病案。同時,每學期必須至少完成10篇讀書心得,其主要內容為學生讀經典心得體會、記錄導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以及在課程學習、跟師臨床中發現的問題、設想的解決方案等,鼓勵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師古而不泥古,繼承又能創新,積極開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課程體系中突出中醫經典和中國古代文化。我校對中醫教改實驗班的課程進行優化、整合,設置以中醫課程為主體,中醫文化課程為基礎,經典課程突出,西醫課程少而精,先中醫后西醫的課程體系。核心課程群有五類:一是中醫文化課程,包括《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醫哲學基礎》和《國學經典選讀》等;二是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三是中醫經典課程,包括《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四是中醫臨床課程,包括《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推拿學》等;五是中醫臨床思維拓展課程,包括《名醫醫案精華選講》、《經方臨床應用》等。其特點:一是確保中醫經典課程學時占中醫類課程的14,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教學內容涉及中醫的歷史文化背景、哲學根源、認識論、方法論、理論特色等。
3.培養計劃中強化臨床,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我校通過合理設置人才培養方案的中醫基礎、中醫臨床以及中醫與西醫課程比例,壓縮理論課時,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等來強化臨床實踐環節。通過構建課程實踐、預實習、跟師臨證、實訓、畢業實習等多環節、立體式的臨床實踐教學體系,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使知識的傳授與能力培養、技能訓練融為一體。
三、改革成效
1.學生培養質量。目前,我校已有9屆中醫教改實驗班學生畢業,碩士研究生平均錄取率約80%,其中2008級達到88%,就業率基本上達到100%。在已畢業9屆中醫教改實驗班學生中,有10人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有10余篇論文獲得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有近20篇論文獲得湖北中醫藥大學優秀論文獎,并在國內公開發行刊物上100余篇。
2.社會影響。通過10余年的探索和實踐,得到了國內同類院校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聞單位如中國醫藥學報、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湖北電視臺就該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中醫文化課等方面進行了多次報道。特別是畢業生就業單位對中醫教改實驗班培養出來的學生評價非常高。
四、成果應用
1.中醫學七年制拔尖創新人才多元化培養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爸嗅t學拔尖創新人才(卓越中醫師)培育試驗計劃”成功入選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試驗計劃項目,這是我??偨Y傳統“師承教育”經驗,實施中醫教改實驗班,同時結合國家教育部“中醫繼承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盎谥嗅t藥高等教育規律培養中醫藥拔尖創新人才的研究與實踐”于2013年獲湖北省政府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我校針對中醫學七年制實行多元化的中醫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簡稱“五個結合”,即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基礎理論教學與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相結合、學期教育與假期訪學(訪名院、名科、名醫、名藥)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名醫名家講壇相結合、國內教育與國際交流相結合。
2.試點學院改革項目的確立。我校在成功舉辦中醫學教改實驗班的基礎上,2013年成功申報湖北省高校試點學院改革項目———國醫學院(鄂教高函〔2013〕15號),標志著我校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試點學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選擇專業學院設立“教育教學改革特別試驗區”,推進以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為核心,以學院與社會創新資源協同發展為路徑,以學院為基本實施單位的綜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醫教改實驗班的試行與教育部中醫學專業改革試點項目以及省級試點學院相適應,形成一條以“試點班—試點專業—試點學院”為主線的富有中醫特色的試點改革之路。
五、體會
我校中醫教改實驗班能夠取得顯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采取“分數”結合“興趣+潛力”選拔人才組建新班級,重視學生對中醫傳統文化和中醫專業的學習潛能和學習興趣,克服了單純分數選拔方式的不足。(2)重視中醫經典和中醫傳統文化課程。調查名老中醫的成才之路,發現熟讀經典是學好中醫的關鍵因素[3]。但隨著學科的分化、學分制的推行,西醫課程、選修課,以及順應素質教育要求開設的課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醫經典課程學時數大幅度削減,以致學生普遍對中醫經典課程的學習采取應付態度。另外,中醫學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雙重屬性。中醫學要發展就要對中國的宗教、哲學以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有所涉獵,才能夠談得上研究和發展中醫[4]。(3)將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合二為一。中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無論經驗的獲得或是理論的深化,都離不開臨床實踐。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正是實現二者結合的最佳方式。(4)嚴格而規范的培養過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醫教改實驗班的辦班實踐證明了熟讀中醫經典、反復臨床實踐是中醫藥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班級制與導師制互補,是中醫藥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最佳模式[5]。
參考文獻:
[1]陳曉明,羅小泉,吳偉.對現代中醫高等教育反思[J].陜西中醫,2008,29(11):1567-1568.
[2]趙志英.淺論中醫高等人才之現狀[J].中醫藥導報,2007,13(2):20-21.
[3]黃利興,劉英錢,查青林等.當代百名名老中醫成才之路調查[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9(2:)87.
[4]王新陸.再論中醫學的雙重屬性[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9(2):83-90.
本文分析了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探討了課程改革構想、實施方法和改革目標,主張應建立精講——實踐——自主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建立量化考核評價體系。
【關鍵詞】
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現狀分析;改革構想;實施方案
一、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程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轉型導致社會價值觀念的轉化,文史哲學科遭遇冷落,文學課程也出現邊緣化傾向。高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高校教學為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淡化專業,強化素質教育,增加大量通識課和選修課,導致專業課課時壓縮。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的教與學急需加強。文學課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包括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不同內容。陜西中醫藥大學文學課程有一支精良的教學團隊,他們不斷革新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特點,不同程度地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優秀的語言文學工作者。本課題組授課教師積極參與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方案實施的各個環節,認真開展各項教學和實踐工作。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本專業知識現狀和需求;轉變教育理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變革課程評價體系;督促學生閱讀文學原著,查閱相關論著論文,撰寫讀書筆記;充分運用現有教學條件,開展多媒體、影像等多種教學手段,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撰寫學術論文和教改論文多篇,并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中,以期達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二、陜西中醫藥大學現代文學課程改革構想
自2014年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開始以來,本課題擬繼續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讓每位學生參與教學環節,貫通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基于課程自身的性質、特點與規律等,本課程組不斷探索與實踐,提出并實施的教改措施、擬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現代文學課程綜合改革》
本課題從陜醫大現代文學教學發展足跡和現狀出發,對現代文學第一課堂在教學機制、師資狀況、學生素養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和不足進行逐一剖析,努力查找并分析原因,試圖尋求促進現代文學教學第一課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構建現代文學教學第二課堂內容體系,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效貫通。
2、《現代文學課程多元考核評價體系的建構》
鑒于本課程的特點,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方法。可以就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或指定作家或篇目,以論文方式考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將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比例調整為4:6,即平時成績占40%,除常規的出勤、提問、討論外,重點是將學生的讀書筆記、學習心得、課堂練筆等計入平時成績;卷面成績占60%?,F代文學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將成績測試與水平測試、能力測試有效結合,旨在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精神。
3、《現代文學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探索與實踐》
主要是解決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課件、影像材料等在教學中的內容、方法、比例等應用問題。逐步實現現代文學課程的網絡化教學。
4、《現代文學課程第一課堂教學研究》
主要是解決現代文學課程與美學、文藝學、語言學等學科融合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用所學理論分析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實施
1、建立精講——實踐——自主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精講是指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系統講授知識點,著重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實踐是指根據教學重點難點,教師設置問題,以分組討論、學生講課等方式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自主研究是教師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學科動態,對學科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思考,并形成自我觀點,撰寫相關論文。
2、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1)原著導讀法:文學課程的學習最基本的要求即是盡可能廣泛地閱讀原著,文學專業學生的作品閱讀不是純粹的娛樂,應該帶著問題閱讀,運用知識儲備,分析作家作品的創作意圖、主題和藝術性等相關問題。
(2)啟發式教學法:授課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增進師生的了解。
(3)多媒體與影像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式最大優點是直觀形象,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本課題根據實踐教學大綱,適度安排多媒體和影響教學,輔助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力求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3、建立量化考核評價體系
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方式,加大平時成績所占比例,將學生平時表現進行量化打分,如課堂討論、試講、平時作業等進行綜合評定,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在學習借鑒兄弟院校經驗的同時,結合陜醫大學生特點和現有條件,嘗試著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整合,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改革單一的考核方式,將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過設置問題、課堂討論、學生試講等環節,充分調動學生自覺能動性,形成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中國現代文學是陜醫大人文管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囊括1919-1949年所有的文學現象、文學流派和文學思潮,內容龐雜,作家作品眾多。在有限的課時內,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授課教師明顯力不從心。如何根據教學大綱,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需要任課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化繁為簡,精講多練,重視方法的傳授,引導學生自學,了解學科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情況,提高學生的文學感悟和鑒賞能力。
四、已有基礎與改革目標
1、已有基礎
(1)《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是陜醫大2014年精品資源共享建設項目之一,已開展多次實踐教學,包括學生講課、小組討論、作業講評等形式,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所學知識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個人見解。
(2)《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012年分別榮獲院級、校級一等獎、二等獎;《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榮獲陜西中醫藥大學2014年多媒體課件比賽中二等獎;在全國多媒體課件比賽中榮獲高校文科組三等獎。
(3)學校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漢語言文學特色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教學改革工作。鼓勵專業課教師進行教學法研究,開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建立了教學改革優秀論文獎勵機制;開展教案展評活動;舉行多媒體課件大賽等,調動教師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
2、改革目標
關鍵詞:教育援非;交流與合作;傳統醫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6-0165-02
A Strategic Study on Chinese-African Cooperation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Abstract:As the African-aid Base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UTCM) has hosted numerous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programs for African countries based on its own disciplinary advantages and cooperative experience with African region.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ast Africa-oriented programs conducted by TUTCM,focusing on the wide cooperative prospect in Chinese-African traditional medical field and how to enhance their exchanges and partnership by taking the MOE program as a platform.
Key words:Educational Aid for African Countries:Exchange and Cooperation: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國與非洲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2006年雙方一致同意共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互利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2012年7月,在北京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政府宣布今后3年將繼續擴大對非援助,其中包括實施“非洲人才計劃”,為非洲培訓3萬名各類人才,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18000個,深化中非醫療衛生合作等舉措。2013年3月,主席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的演講中著重強調了中國與非洲的特殊傳統友誼,非洲與中國相互需要,并指出中國將積極實施“非洲人才計劃”,加強對非洲的技術轉讓和經驗共享。
長期以來,中國教育部重視中非人文交流,鼓勵高校對非開展聯合科研、密切學者專家交流、加強中非各國在人力資源培訓等方面的合作,在政策和經費等方面給予院校支持。天津中醫藥大學多年來積極開展與非洲的合作,入選“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成功承辦了多期教育部為非洲舉辦的人力資源培訓項目,培訓了200多名非洲學者與官員,利用自身學科優勢和豐富的對非合作經驗,為加強中非國家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做出了貢獻。
一、項目實施情況概述
天津中醫藥大學作為教育部援外基地,自2001年起,已經連續舉辦了8期教育部援非項目“藥用植物研究和開發高級培訓班”、2期“傳統醫藥發展與管理高級研修班”、3期“非洲西醫師針灸高級研修班”和3期“中國?加納藥用植物研究與發展專題研討會”。2009年10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經過精心準備,援外項目――第七期“非洲藥用植物研究和開發高級培訓班”走出了國門,踏上了非洲土地,在肯尼亞內羅畢大學隆重開班;2010年,第8期“藥用植物研究和開發高級培訓班”又一次在肯尼亞內羅畢大學成功舉辦;在前兩次成功辦班的基礎上,2011年,我校承辦的教育部援非項目――第一期“非洲西醫師針灸高級研修班”在肯尼亞內羅畢大學隆重開班,受到了非洲學者的熱烈歡迎。
同時,作為入選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國內唯一一所醫科院校,天津中醫藥大學與非洲合作院校加納大學迄今已承辦了3期“中國?加納藥用植物研究與發展專題研討會”。其中,第二期于2012年在加納大學舉辦,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援外項目涉及生源國別多,學歷層次高,以博碩士研究生為主?,F已培訓了來自加納、肯尼亞、喀麥隆、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盧旺達、津巴布韋等30個非洲國家200多名非洲學員,反響熱烈,效果良好。通過承辦多期援非項目,對非洲傳統醫藥發展現狀及趨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更好的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推動中非統醫療領域合作提供了依據。
二、中非傳統醫療領域的合作前景
(一)傳統中醫藥在非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非洲人民對中醫有著深厚的感情,中醫在非洲很受歡迎,特別是在治療非洲一些諸如瘧疾等流行病方面,中藥顯示出特殊的療效,受到非洲人民的青睞。很多非洲國家政府非常支持中醫藥在本國的發展,并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例如,肯尼亞政府就允許中醫自由經營,為此還在衛生部設立專門的機構管理中醫事宜。至于中醫不可或缺的中草藥,肯尼亞政府也是大開綠燈,全部允許從中國進口;南非也成立中醫協會,為發展中醫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二)以援非項目為契機,為非洲培養更多高層次的傳統醫藥人才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來中國學習中醫的非洲各國留學生已頗具規模。他們的學習時間短至3個月,多達5年,有的人還繼續深造,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天津中醫藥大學從1988年至今,來自非洲的留學生數量就已經達到60余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30余人,他們克服語言和文化上的困難,與中國學生學習同樣的課程、參加同樣的考試,認真鉆研望、聞、問、切的各項要領,許多人希望學成歸國后用中醫幫助本國人民。至今,天津中醫藥大學通過承辦各期教育部短期援非研修項目,已為30多個非洲國家培養了200余名傳統醫藥人才。
(三)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傳統醫藥的發展,為中非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支持
當前,很多非洲國家政府為了發展國家戰略,豐富傳統與替代醫療形式,逐漸把傳統醫學視為醫藥衛生的戰略組成部分,開設專門機構,開始建立藥品控制委員會作為傳統醫藥/補充與替代醫藥的專家委員會,頒布傳統醫藥/補充與替代醫藥的國家政策和國家計劃,并將其作為國家藥品政策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一些傳統醫藥推廣、教育培訓方面的策略,如協助成立系列傳統醫藥、醫師協會,嘗試對傳統醫師進行注冊并立法,在大學建立相關專業,制訂和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政策和措施等等,以求對傳統醫藥行業的發展進行正確引導。同時,一些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社會公共機構認識到傳統醫師在提供咨詢、支持、和對貿易治療師進行培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非洲還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中草藥國際市場
隨著政府、醫療界對中醫認識的不斷加深,很多國家允許中醫醫師考取行醫執照,獲得合法地位。而非洲市場大多數藥品依賴進口,因此中醫藥在非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非洲國家擁有許多有別于中國傳統醫藥的傳統醫藥技術,值得我們學習。如果傳統中醫藥能夠與非洲國家的傳統醫藥取長補短,共同研究開發出中非相結合的傳統醫療技術,不僅有利于提高我國傳統醫藥的技術水平,同時也可以使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共同受益。非洲傳統醫藥及傳統中醫的人才培養,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凸顯了中非傳統醫藥各自的優勢,滿足了非洲國家人民的醫療需要,更多地著眼于非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對于中非兩國人民的友誼和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加強中非傳統醫藥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幾點建議
1.以教育部援外項目為平臺,增進友誼,加深了解。援外項目為中非在傳統醫藥與藥用植物等領域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研究與開發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要以承擔教育部的對非教育培訓項目為契機,積極參與教育合作與交流,增進中非國家在傳統醫藥研究領域的了解和交流,加深友誼。
2.宣傳政府獎學金項目,拓寬招生渠道。由于非洲各國傳統醫藥教育匱乏,目前人才培養仍主要依靠國外教育資源。近年來,隨著我國援非工作的不斷擴展與深入,政府更加鼓勵中醫藥走出國門,將融合了中國傳統智慧以及現代科技的傳統中醫藥介紹到非洲。應充分利用援非項目,積極宣傳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拓寬招生渠道,為非洲學員來華深造提供信息,鼓勵更多的非洲學生來中國學習傳統醫藥學。
3.利用政府支持和學校優勢資源,為聯合科研提供技術支持。應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和學校優勢資源,以非洲合作大學、院所、機構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為其大學講師、實驗員提供藥用植物樣本分析,利用天津中醫藥大學實驗室進行化學分析等便利條件,積極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合作領域進行科研合作與人員交流,對中非聯合科研的開展給予必要的技術支持。
4.發揮傳統中醫藥學優勢,推動中非在傳統醫療領域的合作。中國和非洲在傳統醫藥方面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深厚的群眾基礎。天津中醫藥大學作為中醫院校中唯一的中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的20所中方合作院校之一,將繼續以教育部援非項目為平臺,加之自身在中醫藥教育、科研、醫療等領域的優勢及重要影響,在對外中醫藥教育、交流與合作工作中發揮作用,進一步推動中醫、針灸以及傳統醫藥學在非洲的傳播與發展。同時應吸收非洲傳統醫藥的精華,推動中國與非洲國家在傳統醫療領域的合作,使傳統醫藥成果惠及更多的非洲人民。
參考文獻:
[1]萬秀蘭.非洲教育發展區域化戰略及其對中非教育合作的政策意義[J].比較教育研究,2013,(6).
[2]姜忠盡.第二屆“走非洲,求發展”非洲論壇論文集[C].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李薇.全球治理視角下的教育援非:問題與策略[J].外國教育研究,2011,(3).
[4]吳卿艷.國際教育援非的發展、問題及對策[J].教育發展研究,2009,(05).
[5]梅新林.積極開展教育援非,促進中非合作交流[J].浙江教育科學,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