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2 17:01: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資源與環境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我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1.1壓力不斷增大農業資源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一直以來,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就是維護糧食安全,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糧食生產總量每年都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長量,但是從農業生產總體來看,依然還保持一種總體平衡、結構緊缺的現狀,具體來說就是農業糧食產量增幅跟不上剛性增幅,在國際領域來說,近些年來,作為主要的糧食生產以及銷售大國,我國的農業生產正面臨不斷嚴峻的資源環境保護壓力。1.2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相對粗放過于粗放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導致我國的農業資源整體利用效率過于地,農業生產經營效果總體很不樂觀。從我國農業生產的總體狀況來看,首先和農業生產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其他相應的技術支撐仍然比較薄弱,現階段仍然是以粗放的經營方式為主,其次從農業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來看,國內很多地區農業生產中,仍然堅持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再者農業生產中化學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嚴重的污染了農業環境。1.3工業發展對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約束性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在推動城市化進程的過程中,對于我國城鄉矛盾的加劇有很大的影響,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城鄉爭地爭水矛盾,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我國整體的耕地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國家農業生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再加上我國水土資源本來就存在嚴重的空間不合理性,使得農業資源不匹配這個矛盾不斷激化,與此同時,農業資源還面臨著環境污染、自然破壞、質量下降以及耕地質量退化等方面的威脅,工業發展和農業發展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
2加強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途徑
2.1把握農業資源保護的基本原則
2.1.1必須立足現狀,堅持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業生產經營相協調的原則將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放在突出的地位,著力于改善不同地區糧食生產中不計代價投入資源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堅持農業生產和資源保護相協調的道路,逐步提升農業土地產出效率、資源利用率以及生產效益,住不得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雙豐收。2.1.2堅持內源污染治理和外源污染防控相結合對于農業生產內外源污染的治理和防控,一方面要不斷的強化對農業污水灌溉、垃圾以及重金屬等內源污染的集中防控,大力發展農業清潔生產以及節能減排工作開展,幫助農村更好的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另一方面盡量將農業生產中的內源污染解決在生產過程中。2.1.3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的有機結合政府和社會的結合要堅持“破壞者治理、保護者受益”的原則,政府部門要強化自身的政策扶持,不斷的提高公共服務職能,做好農業生產相關的科普宣傳工作,同時也要重視社會力量的作用,以政府為主要引導,逐步構建社會企業、農業合作組織以及個體農民之間的多元化參與的資源環境保護機制,堅持宏觀調控和市場的相結合,不斷創新市場運行機制,逐步的推動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和第三方治理的協調發展。2.2切實把握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工作重點2.2.1切實做好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首先必須將農產品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加快相關分析測試技術的推廣和使用,切實做好農產品土壤樣品分析和數據統計工作,為農業土地污染修復工作提供可靠地數據支持;其次要重點做好重金屬農業污染土地的修復和治理工作,將現階段全國范圍內重點9個農業污染修復技術示范點作為重點治理對象,通過對各種修復治理技術的成效對比,加快探索一套適合不同污染類型的治理修復技術體系;再者在此基礎上,加快探索農業耕地重金屬污染防治長效機制,以重點區域為例,構建農產品產地環境相關質量數據庫,對不同類型的農業土地實行分級管理,構建重金屬污染防治應急管理措施,強化重點區域農產品土壤重金屬污染應急處理能力,構建重金屬污染監測防治網絡,及時全面的掌控農產品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發展動態。2.2.2推進農業面源綜合防控常態化發展首先要重點強化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工作,實施主要流域尺度污染監測,及時準確把握農業面源污染指數,及時《全國農業面源污染情況公告》,逐步實現農業面源污染動態監測和常規化預警;其次要突出重點農業領域面源污染減排工作,這一方面要重點做好農業病蟲害污染防治、測土配方施肥以及生態攔截工作,提高農業生產中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農二與生產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2.2.3提高農業秸稈綜合利用效率首先要逐步的加快農業機械化還田力度,尤其要重視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技術的使用,有節奏發展農作物聯合收割、儲存運輸機械化運作,建立農業秸稈田間處理體系;其次要加快推動農作物秸稈循環利用技術的使用,例如發展以農業秸稈養畜為一體的農業循環生產,提高秸稈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在重點農業區域構建示范點,實施農業秸稈全量化使用,最大限度的解決農業秸稈焚燒污染問題;再者可以結合農業秸稈循環利用技術,在農村地區重點發展秸稈能源和原料加工技術,逐步推動秸稈炭化、秸稈沼氣等分布式能源的產業化發展,積極發展農業秸稈相關系列產品,提高農業秸稈的綜合使用效率。2.2.4做好農業物種資源保護工作首先必須做好重點農業區域和重點物種的保護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對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有重要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工作,同時對于農業遺傳資源富集區域、生態系統典型區域以及關鍵物種分布地區要開展重點保護;其次加快構建農業野生植物原生態環境保護區域,積極引導相關科研團隊開展重點區域的物種資源深度研究和保護工作,深度發掘可以支撐新品種選育的優質資源;再者要積極探索農業野生植物保護以及合理使用機制,加快構建人工培植技術體系,推動農業物種資源可持續利用。
3結論
總的來說,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必須立足現狀,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重視節約型技術的推廣和使用,加強農業環境保護,提升農業資源保護工作的成效,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發展道路,逐步的推動我國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洪遠,張燦強.強化農業資源環境保護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33~41.
[2]薛夢瑤.農業循環經濟影響下的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6(04):291~292,341.
【關鍵詞】:農業資源;糧食安全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基礎薄弱、資源環境壓力大、糧食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并沒有改變。當前,國際糧食價格以較快速度上漲,無疑將加大我國糧食安全的風險。面對國內外糧食安全形勢發生的新變化,從農業資源利用的角度重新認識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對保證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農業資源利用的現狀
(一)耕地面積減少和耕地質量下降
首先,我國耕地資源的數量呈逐漸下降趨勢。1996年,我國耕地總面積為19.5億畝,2006年底降為18.2億畝,10年凈減少1.3億畝。同時全國人均耕地面積1.3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全國2 000多個縣(市)中,目前有600多個縣(市)人均耕地面積在世界公認的人均耕地警戒線0.8畝以下。從長遠看,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耕地面積繼續減少的趨勢將不可避免。其次,耕地質量有逐步惡化趨勢。一是土壤營養元素含量不均。全國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鉀、14%的耕地磷鉀俱缺。二是中低產田面積大。在現有的耕地中,中低產田與高產田的比例是7:3,優質耕地所占的比例很小。三是耕地水土流失嚴重。耕地水土流失面積有增無減,尤其是表土的流失,使富含養分的土壤被大量沖走,造成土壤貧瘠。四是土壤沙化、鹽堿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國土壤沙化面積已達15 33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5%,鹽堿化耕地面積為763萬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8%。五是耕地退化加劇。干旱、半干旱的地區已有40%耕地嚴重退化。
(二)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嚴重
一方面,水資源總體上短缺,尤其是北方地區更為突出。另一方面,水污染問題非常突出。據環保部門監測,全國七大體系中水質為五類與劣五類的有40%左右,并且不能用于農業灌溉。
(三)氣候條件不穩定性增加
近百年來,世界的氣溫逐漸變暖,氣候也變得無規律,農業作為對氣候變化反映最為敏感的產業之一,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影響重大。
二、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
(一)工業用糧食需求快速增長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飼料用量穩步增長,年均增長3%左右。受糧食加工業能力快速增長拉動影響,工業用糧快速增長。
(二)糧食進口數量較大
由于耕地資源短缺,我國適當進口一定數量的糧棉油來滿足國內需求是有必要的。但這種進口應是補充性的。
(三)發展生物質能源的影響
近幾年,世界谷物生產年均增長幅度僅為0.4%,而消費年均增長率在1%左右,世界糧食庫存持續減少,造成糧食出口國出口減少,供求緊張,價格上漲。隨著石油日益緊缺,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及科技的發展,為生物能源產業創造了前景。從世界發展趨勢看,玉米利用已主要不是作為養殖業的飼料,而是工業生產原料,這將對我國糧食安全產生重要影響。
三、利用農業資源保證糧食安全的措施
(一)提高現有耕地資源的使用效率
1.保證耕地資源的數量。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特別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從嚴審查各類規劃用地規模和標準,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嚴格管理農村集體和個人建設用地,堅決制止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和林地行為。對城市大量閑置、撂荒的開發區,應盡快恢復其農業功能。同時,國家可考慮將農用地轉為非農用地征收土地增值稅,可起到抑制非農土地需求過度的作用。還要禁止城市盲目擴張,以有效保護現有耕地。
2.提高耕地資源的質量。合理引導農村集約用地,切實防止破壞耕作層的生產行為。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加快實施沃土工程,重點支持有機肥積造和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施用農家肥。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試點規模和范圍,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
(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1.節約水資源。要發展節水型農業,提高水分利用率;加強井灌區的管理,對大型灌區進行節水改造,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加強現有地表水灌區的技術改造與科學管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和水資源的優化分配;加強農業水源工程建設,發展引水調水工程等。
2.減少水污染。要合理施用和推廣高效低殘留農藥和化肥,提倡使用生理治病蟲害的方法。要嚴禁污水灌溉,強調科學用水,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凈化能力來涵養水源,植樹造林,加強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提高水體生態自凈能力。目前的農戶沼氣工程、新農村建設中的改廁改圈、集約化飼養場和飼養小區的污水處理、配方施肥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將有助于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
(三)提高土地的綜合生產能力
1.加大農業科技支撐力度。隨著可耕地等自然資源的減少,提高糧食產量的主要途徑是科技進步。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未來世界糧食增產總量約20%將來自播種面積的增加,約80%來自單產的提高。所以,我們應把工作重點放到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上,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國家基地、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的創新能力建設,實施糧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培養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確定主攻方向,組織力量聯合攻關,爭取在幾年內取得一批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
2.改善農業和農田基礎設施。主要是增加小型農田設施建設投入,強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基礎條件,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通過實施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力度,搞好中低產田改造,提高耕地質量,建設一批高標準農田。加強農村飲水、道路、電網、通信、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交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四)開拓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的新途徑
1.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行種植業生產所積累的生物資源全程化利用,禽畜養殖業低排放與糞便資源化利用。尤其是發展沼氣外,要探索生物質能源、微生物能源、禽畜糞便最經濟利用的新思路,進行循環利用與資源化開發。農業廢棄物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可治理廢棄物對農業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變廢為寶,讓廢棄物作為資源發展循環農業。
2.延伸農業產業鏈。在農業產業鏈中實行清潔生產,使上游環節的廢棄物作為下游環節的資源,拓展農業產業化空間。重點關注農業產業循環鏈的內生延伸與產業聯動,加強農業產業循環整合思路、途徑與模式,拓展農業產業化的經營領域。
關鍵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
三農問題始終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其中有關農業資源以及相關管理問題至關重要,在當代,我們的一個思想誤區就是要加大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力度就要大規模的開發農業資源,以至于導致許多農業發展的矛盾出現,在進行農業經濟開發時,解決當下的矛盾尖銳的農業資源問題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內涵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由來。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農業與環境發展會議中指出,農業的發展要采取一種維護自然環境和維持自然資源的方式進行合理發展,不僅要確保農業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同時又要滿足后代的發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農業永續性利用,對于水和其他動植物資源能夠不構成影響,在資源上、技術上、經濟上、、社會上都要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次會議是農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史稱FAO會議。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早在國際會議開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為響應FAO會議的發展要求,中國頒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明確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要保證農業生產率的穩定增長,在提高食物生產以及安全的基礎上,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改善農村發展現狀,保證和改善農業環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農業資源,尤其是針對相關生物資源以及可再生環境,要做到保護為主,利用為輔的發展理念。
3.近年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情況。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發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又要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農業利用,在農業經濟可承載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經濟的轉換率,這種發展理念隨著十對于生態環境發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因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在當下得到普遍的認可和發展。
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在于發展。
經濟發展是我國發展的第一要義,因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注重發展,只有經濟發展才能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間的矛盾,尤其是農業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國民發展的剛性需求,同時,要指出的是,農業的發展要在滿足可持續的基礎上,主要做到農產品的質量以及數量的同步發展。
2.可持續發展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
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占國民總量的一半以上,同時農用土地面積占我國總面積的70%,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強調保證綠色發展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路線主要就從三農問題開始解決。農業發展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如在進行種植業時對于農藥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對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環境帶來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較為特殊,難以降解。在進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須將生態發展放在首位,要以保護環境為主。
3.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施要通過合理解決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是我們當下所最為關注農業、農民、農村問題,也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解決途徑之一,農業作為主要的發展途徑,也是減緩環境壓力的主要途徑,在進行三農問題的解決時,要進行合理控制農村的人口數量,努力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大力發展農村人口的素質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業,因此是農村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自覺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
4.要進行合理保護農業自然資源以及生物資源。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最終目的在于合理的開發農業資源,將環境保護以及資源開發合理結合起來,盡量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作用,將農業發展與資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環之中,因而在資源開發中,要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完成生態的協調發展,以保證減少農業資源的污染。
5.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要體現在農業的發展方式上。
農業的發展方式是農業經濟進步重要的發展限制因素,合理的農業發展模式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在當下的農業現代化較為普及的今天,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質量與發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農業經濟方式上要選擇以農業科技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式。此外,在農業的發展方式上要選擇以農業增長的集約性進行合理分配,因為采用集約形式發展農業能夠減少污染的面積,并且便于進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發展主要特點
1.發展目標的多元化。
農業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展特點,其多元性主要體現在農產品的質量、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以及農業產出率等,同時也要滿足農業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方面結合,并將環境效益放在首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增加環境的污染。
2.生態發展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發展所包含的內容有各個方面,其中在農業生態發展上所要表現出來的是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即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只有在發展農業時保證遵循自然生態規則,保持生態環境的平衡,保證自然環境的自我調節的基礎上應用自然資源,不破壞環境的生態調節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
四、結語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全面發展與進步的支撐和源泉,因而努力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體現在方方面面,本文針對其發展特性、發展現狀做了簡要的概述。
參考文獻:
[1]朱再清,張國忠.我國可持續農業發展的特點及技術體系的探討[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關鍵詞:區域農業規劃;資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
中圖分類號:F3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9-4629-05
隨著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并且堅持科學發展、規劃先行的要求,近年來各地紛紛加大了區域農業規劃的編制、頒布和實施力度,這些規劃對農業發展起到了引導、調控、支撐和保護等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快速、高效和持續發展[1]。
區域農業規劃是對一定區域范圍內未來一定時期內農業發展所作的總體規劃設計[2]。其主要內容是在研究分析區域農業發展基礎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未來一定時期內區域農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結構布局,明確提出未來一定時期內區域農業發展的重大任務、重要對策、重點項目[3],并對未來一定時期內區域農業發展的投資效益、環境影響、資源平衡等方面進行科學分析,以確定所編制的農業規劃的可行性[4]。
區域農業規劃的范圍通常以行政區劃為界,如全國農業規劃、省域農業規劃、縣域農業規劃、鎮域農業規劃、村域農業規劃等;如果需要,也可以針對某些有共性的區域進行農業規劃,如某流域農業規劃、某開發區農業規劃等[5]。區域農業規劃中的資源平衡分析,主要是分析所規劃的區域范圍內與發展農業相關的資源條件——重點是土地資源、水資源、飼草料資源、勞動力資源等[6]是否能夠滿足規劃期內農業發展目標的需求,以保障規劃實施中的資源可行性。
1 資源平衡分析方法
區域農業規劃中資源平衡分析需要利用規劃范圍內《土地利用規劃》、《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鎮村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成果,以便切實掌握規劃范圍內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等的現狀和未來變化情況。如果缺乏這些規劃成果,應采用統計年鑒、統計公報、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權威資料和地方行政部門提供的權威數據以及必要的分析測算,全面掌握規劃區域內農業資源的情況。
1.1 土地資源平衡分析
土地資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檢驗規劃區是否有足夠的土地資源來支撐規劃期內農業產業的發展。進行土地資源平衡分析,需要了解規劃區內各種土地的利用現狀,研究規劃期末各種土地的變化情況,以便掌握規劃范圍內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業用地的現狀和變化情況。在編制農業規劃中,通常將農業用地分成耕地、其他農業用地兩種類型分別進行土地平衡分析。
1.1.1 耕地資源平衡分析 編制規劃期末耕地利用規劃表,并根據規劃期末的耕地面積計算出耕地復種指數,分析耕地的復種指數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規劃的耕地復種指數過高表明耕地利用過度,規劃難以實施,過低則表明耕地利用不足,土地產出率難以保證。
耕地復種指數不僅與當地的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有關,也受到種子肥料、作業方式、耕作制度等種植技術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耕地的復種指數雖然能夠提高,但變化不大。因此,規劃的耕地復種指數不宜與現狀耕地復種指數相差過大。
規劃期末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就是規劃中確定的各種農作物播種面積之和。我國從2006年開始實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即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占用者應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7]。因此,一般規劃期末的耕地總面積變化不會太大。
1.1.2 其他農業用地平衡分析 編制規劃期末其他農業用地利用規劃表,并根據規劃期末的其他農業用地面積增減情況,分析其他農業用地增減面積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其他農業用地增加過多,土地開墾難度大,規劃實施困難,其他農業用地減少過多,農業增收有可能難以保證。
1.2 水資源平衡分析
水資源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核實規劃區是否有足夠的水資源來支撐規劃期內農業用水的需要。進行水資源平衡分析,首先要測算出規劃期末可供應給農業利用的水資源總量,同時測算出規劃期末農業需要使用的水資源總量,然后對比兩者大小就能夠判斷水資源供需是否平衡。在各種用水中,農業灌溉用水所占比例最大[8],當出現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時,一方面可考慮調整規劃中的農業產業結構,減小生產規模,通過減少灌溉面積降低農業灌溉用水量[9];另一方面可考慮強化水利工程和節水灌溉措施,通過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降低灌溉定額來減少農業灌溉用水量[10]。
實際規劃編制工作中,為簡化計算并方便表達,水資源平衡分析測算一般都采用列表計算法。
1.3 飼草料資源平衡分析
進行飼草料資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明確規劃區內自產的飼草料供應量與規劃區內養殖業發展的飼草料需要量之間的差距,并分析這種差距是否合理。雖然飼草料資源可以從規劃區以外的其他地方得到,但區域農業規劃中還是應該注重種養結合,以降低養殖成本,推進高效發展[11]。
2.1.2 開發利用規劃 根據孫家灘土地利用現狀和規劃期末農業產業發展需求,提出孫家灘耕地開發利用規劃見表2。到2015年,孫家灘其他農業用地種植規劃利用見表3。
2.2 水資源平衡分析
2.2.1 可供水量現狀 孫家灘農業可供水量現狀見表4,規劃期末孫家灘地區不可能有新增的水資源。當前孫家灘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水資源總量不足;二是農業用水日趨緊張;三是農業用水效率偏低。孫家灘農業灌溉絕大多數采用的仍然是渠道引水+地面灌溉的傳統方式,高效農業節水技術應用不足,灌溉水利用系數偏低,提高孫家灘農業用水效率仍然有潛力可挖。
2.2.2 農業用水量測算結果 依據規劃確定的農業產業規模,分別按照現狀用水和高效用水兩種方式測算規劃期末農業灌溉用水量。
現狀用水方式是指基本保持現有農田水利和農業灌溉方式不變時的用水量。現狀用水方式下,規劃期末孫家灘農業灌溉用水量測算結果見表5,現狀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數取0.53。高效用水方式是指強化農田水利并推廣普及管灌、微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后的用水量。高效用水方式能夠大幅度降低灌水定額,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規劃期末孫家灘農業灌溉用水量測算結果見表6,規劃期末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數取0.68。規劃期末孫家灘的農村居民生活和畜牧養殖用水量的測算結果見表7和表8。
2.2.3 平衡分析 根據當地水利專項規劃,規劃期末孫家灘地區農業供水不可能新增水量,只能基本保持現狀供水量,因此規劃期末孫家灘農業可供水總量就是表4中的現狀總供水量。據此,農業用水的平衡分析見表9(表中其他用水量取灌溉、畜牧和生活三者用水之和的10%),可見,繼續沿用現狀農業用水方式,規劃期末農業用水將嚴重短缺。要實現規劃期末的農業產業發展目標,必須強化農田水利并大力推廣普及農業節水灌溉,才有可能保證孫家灘地區農業用水的供需平衡,確保規劃實施中水資源的可行性。
2.3 飼草料資源平衡分析
2.3.1 飼草料自產量 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種植業發展規模,參照相關農作物的谷草比,估算出規劃期末孫家灘各種飼草料的年自產量為:精飼料1 260 萬kg、青干草6 000 萬kg、青貯飼料21 000萬kg、秸稈1 500萬kg。
2.3.2 飼草料需求量 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畜牧產業發展規模,參考相關畜禽的飼喂定額,估算出規劃期末孫家灘發展畜牧養殖飼草料的年需求量為:精飼料29 900萬kg、青干草16 000 萬kg、青貯飼料43 000萬kg、秸稈17 400萬kg。
3 小結
當前,加強區域農業規劃編制中的資源平衡分析顯得尤為重要,但國內對區域農業規劃中農業資源的平衡分析方法缺乏針對性研究。為此,從規劃角度分別探討了區域農業規劃中土地資源、水資源、飼草料資源等3種重要農業資源的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以《寧夏吳忠市孫家灘農業綜合開發區總體規劃(2011-2015年)》為例給出了3種農業資源平衡分析的實例。文中所提出的農業資源平衡分析方法依據充分、簡明實用、精度能夠滿足規劃層面的要求。希望今后更多的同行關注和創新區域農業規劃中的資源平衡分析方法,使我國區域農業規劃更科學、更實際、更可行。
參考文獻:
[1] 張寶文,楊 堅.區域農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28(2):1-6.
[2] 周燦芳.我國區域農業規劃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科學,2010(6):301-304.
[3] 周燦芳,曹 陽,余華榮,等.區域農業規劃方法與實踐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07(12):136-139.
[4] 羅其友.區域農業基礎理論探討[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 27(5):11-15.
[5] 陸耀邦.縣域農業發展規劃的編制與應用[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27(1):60-62.
[6] 喬家君,許 萍,王宜曉.區域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2(4):71-74.
[7] 吳次芳. 土地利用規劃[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1.
[8] 劉增進,張鈺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資源平衡分析[J].人民長江,2009,40(11):51-53
[9] 郭元裕. 農田水利學[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
[10] 何芳軍,張建華,索 赟.淺談土地整理規劃設計中的水資源平衡分析——以遼寧省某土地整理項目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4):7548-7550.
[11] 曲福田,劉書楷. 區域農業生態經濟規劃的基本理論問題[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3,24(6):16-19.
[12] 康曉林,項學敏,周笑白,等.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研究——以大連市旅順口區為例[J].江蘇環境科技,2005,18(增刊1):67-69.
【關鍵詞】衡南縣;休閑農業;協調發展對策
近年來衡南縣加快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通過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旅游+農業”組成完美結合,休閑農業正成為衡南縣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在衡南縣的農地流轉的實踐中也出現一些問題,主要是大面積的農地“非農化”式的旅游農業發展直接威脅當地的糧食安全,而且這種資本下鄉組建的以旅游休閑公司動不動就集中成千上萬畝土地發展旅游,其經濟合理性和社會合理性還有待驗證。[1]因此通過對衡南縣發展休閑農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這四個方面的分析,探析衡南縣休閑農業發展現狀以及在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一、衡南縣旅游和農業協調發展的主要優勢
(一)自然環境。
衡南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性氣候特征,具有氣候溫和、降水集中、夏秋多旱、暑熱期長的氣候物點。根據衡南氣象站多年氣候資料統計,平均氣壓1008.6hpa;年均平相對濕度80%,由于受冷暖氣團相互交替影響,全年降水量年內分配極不平衡,主要降雨量集中在3-8月,年平均降水量1337.4mm;年平均氣溫18.1℃;年平均蒸發量1468.7mm;年平均風速2.0m/s,實測最大風速為25.0 m/s;年主導風向NE; 年主導風向頻率19.4%。
(二)農業資源。
衡南是個擁有百萬人口的農業大縣,農業資源豐富,在如火如荼的經濟大發展中,農業在整個衡南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10年末該縣實有耕地面積65.76千公頃,糧食播種面積112.24千公頃,水產品產量5.04萬噸。完成人工造林7883畝,完成“三邊”造林13664畝。全縣農業龍頭企業達23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綠彤”茶葉、“綠貝”香菇、“鑫寶”白果、“健安”大米、古城西瓜、“喜雁”系列食品等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全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20個,合作組織成員2.56萬戶。接待游客43.5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127萬元。全縣有二星級飯店1家(華城大酒店);四星級鄉村旅游點6個;省級旅游旅館4個;AAA級景區1個(岐山森林公園)。“十一五”期間,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連續四年榮獲全市第一,林權改革穩步推進,在全國率先將GPS技術應用于林改技術工作;糧食生產和土地流轉兩項工作被譽為“衡南經驗”在全省推廣;“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穩步實施,農村消費有效激活,整合資金1.57億元,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完成示范村村莊規劃;鄉村清潔工程扎實實施,村莊整治平穩推進,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三)國家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經成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歷史任務,在推進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忽視,解決“三農”問題已成為全國、全黨要關注的重中之重。休閑農業作為新興產業,其帶動關聯性強、拉動內需明顯的作用不可忽視。吳儀副總理強調全國在發展休閑農業進程中,要“以旅促農,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衡南縣需充分有效利用和依附“三農”資源來發展休閑農業,是農業和旅游行業積極響應和落實國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
(四)交通條件改善,特別是武廣高鐵的開通。
衡南縣已形成由水陸空構成的大立體交通格局:京珠、衡棗、衡大、衡炎4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通車里程360多公里,衡邵、潭衡西、衡岳、衡桂4條高速公路同時在建,在建里程200多公里。衡南縣所在地衡陽市在原來京廣線與湘桂線交匯的鐵路交通樞紐地位上又增加武廣高速鐵路、湘桂復線、衡茶吉鐵路、懷邵衡鐵路、安張衡鐵路、3+5城市群城際輕軌鐵路等6條鐵路。再加上1條湘江航道通江達海,1個民用機場啟動建設,衡南縣的“高飛時代”指日可待,交通通達度的迅速提高為休閑農業擴大了客源市場。
二、衡南縣旅游和農業協調發展的難點和問題
(一)對傳統鄉村文化的內涵挖掘不夠。
衡南縣大多數休閑農業項目沒有彰顯出鄉土文藝、鄉村特色飲食和民俗風情等具有特色鄉土氣味的文化品位,更沒有對其進行深度加工和創新設計,致使衡南縣大多數休閑農業特色不明顯,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業休閑景點大多數是由各地農民自主承辦,在開發休閑農業可以快速致富的思想的引導下,他們便急功近利的按照自己想當然的方式,更多的是模仿別人的模式進行開發,沒有特色。
(二)產品類型雷同,缺乏創新。
在衡南縣休閑產業的開發過程中,大多數經營者將休閑產業產品定為單一采摘為主或者是單純的農業觀光,甚少有經營者對其進行創新營銷,導致產品多數雷同,對多數游客的吸引力不足,滿足不了游客深層次、多方面的需求。各企業在休閑農業產品設計過程中過分輕農業重休閑,沒有有效利用農業資源來發展休閑農業,更有甚者過分犧牲休閑農業,致使農業資源過度浪費。因此,由于產品雷同和對農業資源的利用不當,同地區市場競爭激烈,導致不少經營企業面臨倒閉。
(三)經營不規范,缺乏科學管理。
經營休閑農業項目的大多數從業人員為當地農民。企業經營者很少會對其做崗前培訓,致使其缺乏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企業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很少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大中專畢業生,使企業經營處于低水平運作。
(四)來自周邊省市的競爭激烈。
周邊省市休閑農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并且有的已經形成品牌,如在數量上長沙市有1000多家、株洲市180多家,衡南縣僅80多家;在發展水平上,經湖南省休閑農業協會評定和認定的五星級休閑農莊(含鄉村旅游的企業)長沙市19家、邵陽市8家、湘潭市6家、衡南縣僅5家(岐山、工聯村、勤豐村、青沖村、陸堡村),這與衡南縣豐富的休閑農業資源和的客源市場條件極不相稱。
三、衡南縣休閑農業發展對策
(一)增強產業扶持和引導。
戰略布局和長遠規劃對休閑農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各政府部門,如衡南縣旅游局和農業局、農業協會等應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和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長遠和總體規劃,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此外,發展休閑農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民提供就業途徑和機會,解決當前的“三農”問題。因此,各級衡南縣政府在休閑農業的發展過程中應充分保證農民的權益,完善與之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實時提供各種諸如培訓、工資等保障措施。
(二)以科學規劃為先導,提高休閑農業的科技含量。
發展休閑農業,要從長計議、統籌規劃,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由于各地環境不同、地理因素差異、產業特色有別,因此,在編制休閑農業的發展規劃時,要要根據當地區域資源環境,進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優勢進行合理布局,以科學發展觀和永續利用為原則,克服盲目追求高檔和過度開發現象,更不能犧牲農業資源來發展休閑農業。應做到的有序發展、相對集中的規模開發[2]。
(三)突出特色,樹立品牌效應。
首先,休閑農業企業應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和景觀資源進行合理布局和規劃,升級造農產品,充分體現家鄉特色,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競爭優勢。其次,為了把農產品發展成為旅游產品,經營者應該在“特”上下功夫,可以利用當地的區域特征和獨特的土特產或者引進周邊地區沒有的特色產品來作為自己項目的特色。資源基礎是休閑農業發展的源泉,開發建設中便應充分開發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休閑農業資源,突出當地的鮮明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如依托衡南縣三塘鎮松山村,依托現有魚塘、集中成片連接的水田以及濕潤的環境,應該引進蝦蟹等特色水產品,打造無公害水產休閑產業;以衡南岐山、江口鳥洲為中心,可以布局四季林景欣賞、森林氧吧、森林自然浴等山文化休閑產業;借助茶油產區,可以布局茶花觀賞、油茶栽培農藝活動、高科技煉油工藝參觀等油茶休閑產業;依托湘江及各座中小型水庫,可以布局荷花觀賞、小舟采蓮、水上跳傘、龍舟掌習、網箱養魚互動等親水休閑??傊虻刂埔?,點面結合,形成具有衡南特色的休閑農業經濟圈。
(四)重視人才培養,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旅游業和農業結合而成的休閑農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涉及三大產業的經營內容,并蘊含了農業、旅游、生態等各方面的知識,需要專業的綜合性人才來支撐休閑農業的發展[3]。因此,人才的培養是目前發展休閑農業的重中之重。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休閑農業企業可與專業教育機構合作,培養各類人才,包括休閑農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型復合人才,主要傳授管理學、生態學、旅游學,休閑農業概論、市場營銷學、森林經濟學、經濟學等專業學術內容。其次,為了增加休閑農業的特色,休閑農業的經營者可以讓從業人員對衡南縣的風俗民情、休閑農業景點等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還可以為從業人員提供農藝知識、菜肴烹飪等方面的培訓,從而盡可能地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準。
(五)延長擴大休閑農業產業鏈,化解休閑農業供需矛盾突出問題。
以延長休閑農業產業鏈為導向,挖掘休閑農業文化內涵,注重參與體驗,加快創意發展,科學配置種、養、加、銷比例,鼓勵產業間聯合與協作,構建新型休閑農業產業聯盟,打造生產標準化、經營集約化、服務規范化、功能多樣化的現代休閑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帶和產業群,形成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文化娛樂、教育展示、生態環保、產品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多元化休閑農業園區。觀光農業主要是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農業和農村的城市人服務的,因此觀光農業的目標市場在城市,觀光農業經營者必須認識這種市場定位的特點,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場及其對觀光農業功能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按季節特點開設觀光旅游項目。如體驗種植生活在春季,收獲勞動果實或購物旅游在秋季,森林療養在夏季,狩獵在冬季。這樣可以開拓季節、定位市場,擴大游客來源。農家樂和小型休閑農業企業要主動與附近的大型旅游場所加強聯合,形成功能銜接和特色互補的格局。
注釋:
[1]趙曉,陳金保.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問題[N].華夏時報,2014.07.10
關鍵詞:農業結構;戰略調整;目標導向:西部地區
農業經濟是西部地區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對促進該地區作為全國“生態屏障”地位的鞏固以及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化、特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新時期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農產品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金融危機下農業發展外部環境的改變決定了西部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不能遵循傳統的路徑進行,需要通過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尋找一種更好更適應的發展方式。因此,研究新時期西部農業結構戰略調整的目標導向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 西部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背景
1.1 農業產業結構的現狀
農業經濟是西部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西部農村地區產業增加值結構中,農業、牧業、林業和漁業分別為56.0%、33.2%、5.0%和3.1%,農業增加值占有較大優勢。同時,從四大區域農村地區產值結構的比較看,農業不僅比例高,而且變化相對緩慢(見表1)。此外,西部地區農業分項產業產值結構與全國水平相比有一定差異(見表2),水果、堅果和中藥材等西部有發展優勢的產業產值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發展上并不具有比較優勢的谷物和糧食作物產值比重卻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西部農業的產業結構與自身資源優勢并不吻合,沒有體現出西部農業的特色資源優勢。
1.2 農業發展的立地條件比較強烈
農業發展的立地條件是指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形態和生理活動的地貌、氣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種外部環境條件的總和,其引致產生的農業發展環境約束是影響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自然因素所在。在西部地區,農業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水土資源匹配錯位等問題形成了西部農業發展環境的外在約束,且約束作用不斷增強。一方面,區域發展農業的天然條件相對較差,如陜甘寧地區的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秦巴山區與橫斷山區地質構造復雜,滑坡與泥石流災害時有發生;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區,山多地少且零碎貧瘠,石漠化威脅十分嚴重。另一方面,區域農業發展的自然災害較為嚴重,2007年,西部受災面積、成災面積、水土流失面積分別占到全國的32.29%、32.99%、46.70%。其中,對農業影響最大的澇災和旱災面積分別占到31.55%和36.51%,而同期除澇面積僅占到全國的4.99%,水庫的容量和水庫數量占到同期的23.86%和29.09%。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區農業災害成災面積與受災面積的比例、旱災成災面積與受災面積的比例分別高出4.5和5.5個百分點。此外,人們的農業耕作更多采用的是落后的掠奪式生產經營方式,其中西北綠洲傳統耕作方式高達63.4%,既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進一步加劇農業立地條件惡化,又影響了農業產量提高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1.3 農民收入增加相對滯緩
解決西部“三農”問題的核心是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貧困農民收入。目前,影響西部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的因素正在不斷發生變化:農業產量增加對農民收入的提高沒有明顯的拉動作用;農產品價格接近或超過國際市場的事實使得提高農產品價格對農民增收的作用越來越弱,不可能再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原本就是西部農村薄弱環節的城市化和鄉鎮企業對于農民收入增加的推動更是不斷趨緩。西部地區農民的人均總收入、人均純收入和人均現金收入的變化都體現出這種趨緩的特點(見表3)。此外,通過收入結構變化的比較,可以看出,無論是人均總收入結構,還是人均純收入結構與人均現金收入結構,家庭經營收入比例雖然有不小的下降,但仍在收入結構中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而作為城鄉居民收入重要來源的財產性收入比例一直較低(見表4)。
西部農民收入增加渠道不暢與相對滯緩以及收入結構過分依賴家庭經營收入的現狀,迫切需要立足西部農村實際,尋找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結合西部實際,在“一村一品”工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以提供具有較大附加值的農產品作為促進西部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手段逐漸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講,西部農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成為西部農民收入增加的一個重要途徑和農業發展的契機。
1.4 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高
市場上農產品銷售困難現象愈加凸顯與銷售額不斷攀升的并存事實表明:農產品供給并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產品難以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這一點在西部農村經濟發展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西部農業生產的最大特點是規模小、生產分散和產品相對單一化,形成的農業生產結構難以滿足新階段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后對農產品的多樣化、優質化、專用化的消費需求。如西部的小麥多為品質相對較差的軟粒小麥,且其小麥專用粉的品種數量和比例都遠低于東部和中部;水果方面耐儲藏、適宜深加工的特殊品種較少,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對分級分等、包裝保鮮等方面重視不足;肉牛出欄率和產肉率、乳牛產奶量和乳質都比較低。換言之,西部農業生產結構的不合理、農產品質量的不高以及生產成本的不斷提升是近年來其農產品競爭力下降、發生銷售困難和價格下跌的一個主要原因。
1.5 金融危機引發農業發展外部環境惡化
金融危機對農業發展影響的路徑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是外需萎縮對農產品需求與價格的影響;二是外需透過貿易、投資和服務等領域對國內經濟增速的減幅作用對農產品需求與價格的影響。具體而言:第一,農產品的價格全面下行。農業部監測顯示,2008年9月以來,多數的農產品價格由前期持續上漲轉為掉頭下行,且隨時間的推移,價格下行的壓力持續加大。如2009年2月稻谷、玉米的價格分別比2008年9月下降了5.1%和11.5%;豬肉的價格比2008年2月(豬肉價格最高的時候)同期下降了21.1%。第二,優勢農產品出口受阻,出口額與出口量均出現下降。2008年,蔬菜、水果、蘋果汁出口額增速分別下降了10.8%、38.6%、7.4%。第三,鄉鎮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困難加大。據農業部各省年末預報數匯總統計,2008年第4季度全國的鄉鎮企業月平均出貨值比全年月平均數低了8.9%,全年出貨值增速回落了7.46%。
2 西部農業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目標導向
結合西部農業結構調整背景,新時期西部農業發展的目標導向應該是立足農業特色化、推進特色
農業現代化。具體而言,就是以不同生態功能區分類為指導,從區域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出發,分析區域資源優勢和經濟優勢,確定區域的比較優勢和區位優勢,在區域特色資源與特殊條件基礎上,發展特色農業,并依托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推進其現代化,實現農業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西部特色農業現代化的調整方向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2.1 立足特色資源發展特色農業
西部地域遼闊,光、熱、水、土資源組合與物種資源呈現多樣化特征,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和潛力。農業特色化正是立足西部實際,實現農業差異化發展的重要體現。具體來說,戰略調整特色化內涵的確立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1)特色農業是西部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立足于差異化的發展思路,特色農業把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農民增收,為發展西部經濟、縮小東西部差距創造條件。(2)特色化是西部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攻方向。利用西部豐富多樣的農業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品和產業,培育具有西部特色的農業產業帶和產業群,實現農業資源多層次、多途徑的開發利用,滿足多樣化、優質化的市場需求,有利于開辟新的市場空間,促進西部農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3)特色農業是保護西部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谔厣Y源的特色農業,把農業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注重農業環境的保護,有利于解決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改善西部農業發展外在環境,實現農業特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2 立足特色農業發展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是西部特色農業發展的必然歸宿。立足特色農業發展現代農業,就是依托物質條件、科學技術、產業體系和經營方式的現代化,提升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進而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過程。只有積極推進西部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業生產手段、生產方式和生產理念的現代化,才能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節約自然資源和生產要素,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實現農業又好又快發展。對于西部農村來說,農業經濟結構的現代化調整目標主要是形成涵蓋現代農業、現代草產業、現代林產業等的大農業。
3 構建西部農業結構調整目標實現的政策框架
3.1 樹立現代農業產業觀,拓展產業認識理念
從當前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發展看,現代農業產業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現代農業資源觀。認為農業資源不僅涵蓋農業資源、農地資源及其依附于農地的其他資源,而且還涵蓋了作為農業發展基礎的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資源。從利用情況看,還應包括未被開發利用的潛在資源。(2)現代農業環境觀。認為農業環境是指與農業有關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總和。(3)現代農業產業觀。認為農業既包括傳統劃分上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還包括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等公益性產業,應該以產業的加速融合來推進農業的發展壯大。(4)現代農業的資源、環境與產業協調發展觀。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要以農業生態環境效益外部性的內部化制度為核心,以產業開發帶動資源培育和利用,以資源培育、社會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促進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使農業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達到高度統一和協調發展。
對比發現,現代農業產業觀點的豐富內涵與西部農業結構戰略轉型的目標導向相互吻合,因此,在結構的轉型中,首要任務就是立足現代農業的產業認識來發展特色農業,著重通過以下2種途徑加以實現:一是立足產業傳統和人才儲備,選取和提升傳統特色農業;二是立足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挖掘和培育新型特色農業。
3.2 以抓帶為手段,實現西部農業的跨越發展
抓帶跨越戰略是指以“抓兩頭帶中間”為手段,實現西部農業從弱到強、粗到精、大到更大、高到更高、特到更特的重大跨越。一方面,跨越戰略符合西部農業資源稟賦、本地市場需求、國際市場潛力與國內市場份額的的客觀實際,是西部農業結構戰略調整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抓帶是西部農業實現跨越發展的方式與手段,也是西部農業改變“高端不高、低端太低和中間不精”發展現狀,快速有效實現戰略轉型的依托路徑。
具體實施路徑如下:(1)產品層次抓帶跨越。依托高端產品打造、低端產品升級和對中端產品的推拉帶動實現西部農產品的跨越式升級發展。(2)市場層次抓帶跨越。依托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省內市場深挖和對國內市場擴展的推拉帶動實現市場占有的跨越式升級發展。(3)空間層次抓帶跨越。依托農業產業聚集區輻射、鎮域特色農業開發和對區域農業升級的推拉帶動實現空間布局的優化提升,使得各農業資源區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形成合力、協調發展。(4)企業層次抓帶跨越。依托企業集團組建、,J、型企業培育和對中型企業發展的推拉帶動實現企業層次結構的優化升級,使組織形式發揮出更大的規模效應,為實現產業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5)資源層次抓帶跨越。依托特色農業資源發掘、文化資源開發和對其他農業資源利用的推拉帶動實現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使農業資源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效應,為實現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6)部門層次抓帶跨越。依托農業核心部門和直接相關部門的建設以及對間接相關部門的推拉帶動實現各部門合理分工支持農業資源的高效管理,使西部農業發揮出更大的協同效應,為實現戰略調整奠定堅實的基礎。
3.3 確立西部農業的優先發展領域
3.3.1 西部節水旱作農業
西部旱作農業發展,在總體上要適應自然資源和市場需求的雙重約束,以發展生態型產業和特色優質農、牧、果商品生產及其產業鏈延伸為主要目標,積極推進種植業“二元結構三元化”,實現“糧、經、飼”協調發展。具體而言:第一,實現發展思路的四大轉向。即發展思路轉向旱作與節水相結合。建設內容轉向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相結合,生產路線轉向改造開發與適應開發相結合,發展目標轉向生產能力提升與生態、經濟利益提高相結合。第二,本世紀初西部旱作農業技術體系的基本取向應該設置為提高旱作農業的硬技術和新技術含量。要以糧草輪作、農田集雨、保護性耕作、覆蓋栽培、土壤水庫充蓄增容和抗旱節水生化制劑等西部旱作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突破為重點,構建以農牧結合、農林結合和農林牧結合為途徑的3種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模式。第三,立足區域實際,構建區域旱作節水農業發展模式。在以新疆為主體的干旱地區,農業發展要本著“增產少增地、增地少增水”的原則,積極應用激光平地、管道輸水以及微灌噴灌等局部灌溉技術,建立統一的節水管理、調度與監測技術;在以西北黃土高原為主體的半干旱地區,要針對半干旱地區存在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天然退化等區域性問題,立足自然降水的有效保持和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大力發展以水土資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資源潛力開發為中心的種植技術體系以及以覆蓋技術和雨水集流補灌技術為重點的旱作節水技術,服務西部半干旱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3.3.2 青藏高原地域特色農業
青藏高原自然條件特殊,生物資源別具特色,具有名優特農產品開發的巨大潛力。其未來發展思路應該以高原畜牧業作為重點,在可持續發展前提下進行資源深加工并實施產業化經營。為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積極發揮青藏高原的特殊“冷涼”氣候資源優勢,以蠶豆、油菜、青稞、中藥材和反季節蔬菜等特色種植業為重點。形成名優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點的農產品深加工體系舊。第二,依托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藏系綿羊和絨山羊資源,以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和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政策的重點選擇,不斷強化高寒地區毛、絨、肉加工工業的產業特色和出口創匯能力。第三,針對資源相對分散的格局,以“公司+園區+農戶”的組織形式為依托,建立農業產業鏈有效延伸的空間載體,實現分散資源的有效聚集,進而推動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特色農業產業鏈基地品牌的塑造以及標準化生產的實現。
3.4 強化農業制度改革,提升政策實施效果
3.4.1 構建大多數農民工向真正意義上產業工人轉化的政策框架,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輸出
最好的辦法就是出臺國家層面的城鄉一體化政策:允許農民工以承包土地使用權的放棄來獲得進入城鎮后長期、合法的社會保障費用;允許農民工在獲得一定補償并自愿退宅還耕的前提下和城鎮居民一樣自由遷徙、落戶;允許取得城鎮戶籍的農民工與城鎮居民在租住廉租房或優先購買經濟適用房以及低保政策等方面享有一樣的權利;允許過去醫保所交費用向城市有效、自然轉移,并享有與城鎮居民一樣的醫保政策。
3.4.2 率先在農業發展的核心地區推行“9+3”義務教育模式,提高農業主體對政策以及市場的把握和應用能力
國家可借鑒英國的“教育優先區”政策㈣和美國的“補償教育”政策㈣,將西部農業發展的核心地區作為“教育優先發展區”,率先實施“9+3”義務教育模式的試點工作?!?+3”義務教育模式是指將現在實施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再向后擴展3年,即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學生,仍然按照現有考試選拔的方式進行分流,能夠進入高中的繼續進入高中學習,不能進入高中學習的直接轉入不超過3年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習階段。2種情況的學雜費都通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財政補貼的方式予以減免,但教育同樣帶有強制性,所有學齡階段的孩子都必須完成學業。
關鍵詞:生態農業;推廣;制約因素;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11-0007-2
所謂生態農業是把農業生產、經濟發展以及環境的治理與保護有機結合的一項新型綜合農業體系,也就是說生態農業是一項龐大而又復雜的工程,它的涉及范圍廣泛,并且會隨著經濟和環境的改變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在我國生態農業建設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制約因素,而這些制約因素對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來說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1 生態農業推廣過程中的幾點制約因素
1.1 農民對生態農業發展的意識淡薄
由于生態農業的發展具有投入大,獲效時間長等特點,大部分的農民只重視眼前的經濟利益,根本不愿意去開發新的農業資源,也不愿意使用新科技,只是一味的保持現狀,也就是說那些能速見成效的措施是農民愿意接受的,而那些有利于資源保護和環境污染的措施卻很難得到應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農民的意識不夠到位。
1.2 農村科技實力不足
眾所周知,科技是一種生產力,農業的發展當然也主要依靠于農業科技的開發和利用,也就是說農業科技的實力越強,生態農業的發展就會越快。目前對于我國來說,對農業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完善,導致我國農業科技的整體實力不夠強大,對于生態農業這一系統性的項目,連簡單的照貓畫虎去借鑒經驗對農民來說都是十分困難,更不要談什么成功了,所以說農村的科技實力不足,直接制約了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
1.3 對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國生態農業尚處于發展階段,由于其具有見效周期長這一特點,往往會在資金方面出現短缺的現象,這時候就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財政支持,但是有一點要知道,政府的財力也是有限的,往往要同時支持很多的項目,不能做到資金的準確到位,這就導致了生態農業因資金不足而難以繼續進行下去。資金缺乏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沒有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生態農業都將會遇到困難。
1.4 組織建設不足
在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過程中,組織建設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在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面前,組織機構不夠完善,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困難,還有些組織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獨立的進行,不顧全大局,這樣往往會造成某些項目的決策和支持力度跟不上進度,對于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而言,這種組織建設不足的現象很是凸顯,而且嚴重影響了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
1.5 生態農業政策不夠完善
各個項目的實施和發展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謂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說幫助項目建立有效的保障體系。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實施,仍然需要完善,在有些方面由于這政府政策的不到位,使得農民對農業資源的認識不夠,導致資源不能有效的保護和利用,還有就是在農產品的價格方面,有時候也能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所以對政府而言,要嚴格發揮其政策措施,控制好農產品的價格,保障生態農業快速穩定的發展。
1.6 農業推廣人才匱乏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生態農業建設已經邁入了關鍵的歷史時期,在新的時期要面臨新的挑戰,也就對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人才有了更高要求。生態建設不僅需要高素質、高能力、高技術的三高人才,而且需要強有力的推廣團隊,雖然生態農業有著比較久遠的歷史,政府方面對此也是非常重視,但是生態農業仍然沒有在全國得到有效推廣,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生態農業的推廣人才匱乏,缺乏好的推廣團隊,也就缺乏了發展的基石,也就是說生態建設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其推廣人才的培養和利用。
2 加大我國生態農業推廣的幾點措施
2.1 提高對生態農業發展的認識
農民對傳統農業的認識往往只重視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其實社會效益的低迷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都會導致經濟效益的降低,只是農民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要加大這一點的宣傳力度,大力開展農民意識教育活動,通過思想教育使農民在認識上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對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在全面推動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提供動力,為生態農業的發展營造好而適合的氛圍,最終實現讓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到生態農業發展的建設中去。
2.2 完善生態農業的保障體系
完善生態農業保障體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發展政策,從而增加發展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對進一步建立完整的推廣組織奠定基礎,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開發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管理體系的完善,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2.3 加快農業新技術開發和利用
生態農業注重的是生態環境的循環利用,在提倡農業發展信息化的基礎上,充分的開發新技術和利用新科技是加快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就是說研發新科技是實現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保障,要想更進一步的大力推廣生態農業,一定要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
2.4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目標就是將農業產業化發展,這也是推廣生態農業的有效途徑之一,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于全方位的籌集資金,結合當地農業資源和環境資源優勢,重點培養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化有利于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生態農業同時也制約著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所以說將兩者有效結合,共同發展,才能真正的發展我國的生態農業。
2.5 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
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優異的成果,因此對于我國的生態農業發展而言,可以有選擇性的吸收國外的成功經驗,特別是那些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技術方法,并結合我國生態農業現狀,制定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生態農業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羅強,劉剛,愈菊生,等.上海生態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研究[J].生態經濟,2010,(5).
[2] 孫浩然.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理論前沿,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