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2 17:01: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經濟利潤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概念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概念是在傳統企業經濟管理的概念基礎上提出的,與傳統的企業經濟管理相比,其面臨著更加復雜的企業經營環境,因此與傳統企業經濟管理的生產管理重點有所不同,其進行經濟管理的重點集中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诖耍F代企業經濟管理指的是,在企業現代化經營的大環境下,為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根據企業特點及經濟發展規律所實施的產品價格、費用控制、員工報酬及福利等方面的管理手段,以實現企業各項資源的有效配置,并實現其資源價值的最大化。
(二)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特點
1、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具有關聯性強的特點。在現代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中,多多少少都會涉及到企業經濟方面,如涉及到企業資金及其分配等,這也就意味著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密切關系著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及部門,其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現代企業整體管理的水平。
2、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處于指導性地位。在現代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領導者及各部門的管理者在采取某種管理措施時,其最大的依據往往是企業的財務目標,并以此為基準,以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為目的制定企業的管理章程和各項具體的管理措施。因此說,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處于企業經濟發展及管理工作的指導性地位。
3、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具有綜合性特點?,F代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貫穿企業生產運營的整個過程,不僅涉及到企業財務的預結算,亦關系到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及部門,有效的調節各管理部門及環境之間的關系,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協調發展及各項資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說其具有綜合性管理的特點。
二、實現現代企業經濟規范化管理的途徑
為實現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規范化發展,應遵循以下有效的管理途徑,為完成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完善企業經濟管理體系
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為實現企業經濟的規范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建立完善企業的經濟管理體系,使各項企業經濟管理活動做到“有據可依”。因此,在企業的運營中,要建立起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評價標準,以促使各管理活動的開展能夠有章可循以及各管理人員能夠合理的分配各項管理任務,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協調性&持續性。
(二)合理規劃企業經濟目標
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最有效依據就是要做好企業經濟目標的規劃工作,只有合理的企業經濟目標,才使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存在可能性。因此,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合理規劃企業的經濟目標,并將其目標的實現積極落實到各個環節及各個部門之中,做好相應的審核和監督工作;其次,企業經濟目標的制定要嚴格按照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及資金周轉狀況設定,切勿設定過高的經濟目標,以免其沒有順利實現時,打擊企業士氣,從而推動企業經濟管理的規范化發展。
(三)有效配置企業經濟資源
在企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要實現其規范化發展,應做到對其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唯有做到企業人、才、力等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在企業經營成本最小化的基礎之上促進各管理活動開展的有序化進行及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協調發展,并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促進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科學評價企業經濟管理
在現代化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要做好科學評價及反饋工作,一是體現在對企業經濟管理制度體系的評價上;二是表現在對經濟目標及經營策略、經營目標的評價上。唯有做好科學評價及反饋工作,才能認識到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吸取相應的管理經驗,調整企業的經濟目標及經營戰略,改進企業不合理的經營管理活動,為進一步實現企業經濟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鑒。
三、總結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特性的思辯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特性,是指財務管理系統中目標要素的內在的、固有的、質的規定性。筆者認為,從系統論的基本原理來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
1.系統性。系統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要素對財務管理系統內的其他要素及有機構成具有終極導向性。也就是說,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系統的出發點和歸宿,目標的設置,應以系統整體最優化為首要原則。因此,財務管理目標不僅應兼顧利益主體各方的利益,達到系統最優化,而且應引導企業財務行為在持續經營期內始終服務于其財務管理目標,避免短期行為的發生。在各種財務管理目標模式中,企業價值最大化基本符合這一特性;而利潤最大化具有短期行為,不符合目標終極性,股東財富最大化僅注重股東利益,也不符合系統最優原則。
2.相關性。相關性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系統內其他要素的范圍及口徑一致、協調和有機關聯,達到系統最優化目標。具體地說,就是要與企業理財主體空間范圍相一致,與企業所處的理財環境相適應,而且兼顧、協調各種利益主體的利益。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卻混淆了企業和股東的關系,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務管理是為了實現另一個理財主體的財富最大化,這從理論上無法解釋。財務管理環境對其目標模式有重大影響,目前我國現代企業制度還未真正、完全地建立起來,選擇企業價值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及可行性;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僅適合于上市公司,而且只注重股東利益,對企業其他關系人的利益不夠重視。況且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并非是公司所能完全控制的,把不可控的因素引入理財目標,顯然是不合理的。
3.操作性。操作性就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確定的方法是先進可行的,是可以操作的。操作性的關鍵問題在于計量。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模式操作性較強,但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問題,具有短期行為的傾向,而股東財富最大化模式以股票價格最大化為標準,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相關性和可行性不強。企業價值最大化模式,只能通過資產評估來確定企業價值的大小,并且確認成本較高,確認時間、確認范圍也受到一定限制。
4.效率性。效率性是指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一定要考慮資金利用的效率,爭取資金利用效率最大化,這不僅有利于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有利于社會經濟資源的有效利用。企業價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只注重企業理財效果的最大化,而沒有考慮企業理財效果與其投入資本的關系,即理財效率的問題。而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模式,雖以每股股價為標準,但不同股票的每股含量在經濟上并不等量,所含有的凈資產和市價也不同,即換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及其股價在公司之間的橫向比較,因此,也難以促進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
通過以上評述可以看出,上述三種財務管理模式均存在著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筆者認為,符合這四個基本特性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該是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MEVAR)目標模式,是指企業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化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及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追求一定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增加值(EVA)與投入資本(C)之比的最大化。EVA是企業經濟增加值〔EVA=EBIT.(1-T)-Kw.C,其中:EBIT為息稅前利潤;T為所得稅率;Kw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C為企業投入的平均資本〕。一般而言,通過一定技術性的財務調整,EVA可近似等于生息債務與權益賬面價值之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可通過下列公式計量:
上述公式中,EVAt為第t年企業的經濟增加值;k為與風險相適應的貼現率;Ct為第t年企業的平均資本投入;t為EVA和C的具體時間;n為企業經營的持續時間。從上式中可以看出,企業經濟增加值率EVAR與EVA成正比,與K、C成反比。在K、C不變時,EVA越大,則EVAR越大;在EVA不變時,K、C越大,則EVAR越小。若不考慮企業資本投入C的情況下,K的高低主要由企業風險的大小來決定。當風險大時,K就高;當風險小時,K就低。也就是說,企業經濟增加值,與預期的報酬成正比,與預期的風險K成反比。從財務管理假設可知,報酬與風險是同增的,報酬的增加是以企業風險的增加為代價的,而風險的增加將會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企業經濟增加值只在風險和報酬達到比較好的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
在企業經濟增加值EVA不變時,考慮企業的資本投入C,就可衡量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若EVA現值越大,而C不變或越小,企業經濟增加值率就趨向最大化;反之亦然。以企業經濟增加值率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具有以下優點:①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并利用時間價值的原理進行計量。而且經濟增加值的一個重要屬性是投資年度的EVA的現值,等于其投資年度的NPV(現金凈流量現值),而未來的企業現金凈流量現值之和就是企業價值。因此,這一目標模式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模式。②科學地考慮了風險與報酬的聯系。③克服了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利潤會影響企業的經濟增加值率,預期未來利潤對其經濟增加值率的影響作用也會更大。④將經濟增加值的現值與投入資本的現值進行比較,可評價和分析企業資本增值的效率。進行企業財務管理,不僅要正確權衡報酬增加與風險增加的得與失,努力實現二者的最佳平衡,而且必須講究投入資本的增值效率,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資本增值效率也最大。因此,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觀點,體現了對經濟效益的深層次認識,是現代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作為現代財務管理目標的最優選擇,還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征,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點:
1.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不僅擴大了考慮問題圍,還注重目標的兼容性和導向性。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各方都有自身利益,共同參與和構成企業的利益制衡機制。若試圖通過損壞一方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獲利,其結果必然會導致矛盾沖突,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而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包容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具有兼容性的一面。由于企業經濟增加值(EVA)是根據公式EBIT.(1-T)-Kw.C來確定的,以EBIT為基礎,考慮資本投入及綜合資本成本,要使EVA最大化,就必須充分利用財務資源,這無疑都有賴于財務管理目標的正確導向,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恰好有利于上述功能要求的實現。
2.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注重財務管理目標的相關性特征??茖W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必須考慮與企業有契約關系各方面的利益。企業一定時期內的經濟增加值,才是企業增加的財富。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是在發展中考慮經濟問題,在企業經濟增加值的增長中來滿足各方利益關系。從邏輯關系上看,當企業財富總額一定時,各方利益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當企業財富增加后,各種契約關系人的利益都會較好地得到滿足,實現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
3.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符合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提高經濟資源配置效率的要求。企業經濟增加值是一個相對數指標,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前提下,總括地反映投入每一單位資本帶來的經濟增加值,它是一個效率性指標;它不僅反映投入資本的效果,而且反映投入資本的增值效率。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不僅要求企業充分利用財務資源,更重要的是優化財務決策,提高財務資源利用效率。因為,社會資源通常流向企業經濟增加值率最大化的企業或行業,這不僅有利于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
論文關鍵詞:企業經濟效益 經濟發展速度 企業規模 生產要素 非市場活動
一、關于“企業經濟效益”的認識誤區
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于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關于企業的經濟效益,指的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人們一直存在以下幾個誤區,表現為“五個等同”:
1.利潤增減等同為經濟效益的提高或經濟效益的下降。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它一般是通過經濟活動中勞動消耗同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的比較,來表明經營效果是“盈利”或“虧損”的。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是指一個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出的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總量,用價值表示就是企業生產總值。勞動消耗是指在生產過程中資源的消耗,即生產過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用價值表示則反映在企業生產成本上。因此,企業的經濟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出:
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成本+利潤)/生產成本或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總值-利潤)。利潤是一個絕對值,經濟效益是一個相對數,經濟效益的高低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量,二是生產成本。利潤總量增加或減少是否會使經濟效益提高或下降,需作具體分析。有時利潤總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使企業經濟效益增加,只有當成本不變時,利潤總量的增加才一定會帶來效益的提高;而當成本下降或提高時,利潤總量的增加不一定帶來經濟效益的增加,有時是經濟效益的不變甚至下降。同樣的道理,利潤總量的下降也不一定造成經濟效益的下降,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經濟發展速度快慢等同于經濟效益的好壞。經濟發展速度快,經濟效益不一定好。如果經濟發展速度快,而勞動消耗大,適合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少,則經濟效益不好;如果經濟發展速度快,適合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多,而勞動消耗又少,則經濟效益就好。因此,必須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走出一條既有高速度,又有高效益的國民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3.企業生產的產品多寡等同于經濟效益高低。企業生產的產品數量多,為經濟效益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從這個角度看,上述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企業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不一定經濟效益就越好。因為經濟效益的提高,除了增加產品數量,還需要優化經濟結構、擴大生產規模、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采用高新技術和加強科學管理,尤其是要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還必須使自己生產的產品適銷對路。
4.企業規模大小等同于其經濟效益好壞。企業生產規模大,生產的產品數量也多,如果產品質量或市場占有率低,不能適銷對路,勢必造成產品積壓,企業經濟效益也不會高,甚至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如果企業規模適度,經營管理科學,革新技術,降低成本,面向市場,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就高,自然也會有好的經濟效益。
5.勞動生產率高低等同于經濟效益優劣。提高經濟效益必須降低勞動的消耗,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來。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用兩種方法表示:一是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的多少,二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的多少。提高勞動生產率就是在單位時間內,以更少的勞動消耗生產更多的勞動產品。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要提高經濟效益,不僅要降低活勞動的消耗,還必須降低物化勞動的消耗,同時生產的產品還必須適銷對路且質量好。否則,不僅不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反而會造成財富的巨大浪費。
二、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有新的認識
人們的認識能力會因時因地因條件不同而不同,因此,對經濟效益的理解也會有差異。一般認為經濟效益是指經濟活動中占有和消耗的勞動量同取得的符合社會需要的勞動成果之間的比較?;谶@種理解來考核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自然比較注重考核傳統生產要素,設備、原材料、資金占用和消耗與人們所需要的人造財富之間的對比關系。但是,從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中和我們自身目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來看,在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中,若不考慮企業生產過程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占用,會不利于遏制一些企業靠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追求經濟效益。認為企業可以隨意支配大自然的土地、水以及其他自然資源的觀念是錯誤的。實際上自然資源并不能隨心所欲地、充分地滿足每個企業生產的需要。隨著社會由工業經濟形態向知識經濟形態轉變,自然資源與環境、人力與知識和科學技術對財富增長、對經濟效益的提高越來越重要,它們都是另一種形式的生產要素。在這種新形勢下來考核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必然不能忽視人們對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占用與消耗,對人力、知識和科學技術的投入及其對人們獲得所需財富的影響問題。這必然要求我們對新形勢下的經濟效益有新的認識。這也是符合認識的一般規律的。
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考量經濟效益,不僅要考慮傳統生產要素的投入,而且要考慮環境資源的占用和人力、知識要素的投人;不僅要考慮生產的直接成果有多少,而且要考慮環境費用對產出結果的抵減數量;不僅要考慮時間的節約,而且要考慮自然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不僅要考慮我們這一代人公平的使用資源,而且要考慮下一代人公平的使用資源;不僅要考慮滿足人們當前的生存需要,而且要考慮人類后代滿足其生存的需要?,F有的經濟學中關于經濟效益的解釋,是我們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做出新認識的科學基礎。經濟效率在經濟學家看來,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愿望和需要。使用社會資源,必然要發生占用和消耗,這就是一種“投入”;滿足人類的愿望和需要,必然要有勞動成果,它反映的就是一種“產出”。社會資源包括:人類創造的財富資源,如:廠房、設備、原材料,自然的財富資源,如:土地、空氣、森林、地下礦產等,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資源,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也就是要求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率。由此看來,不論是誰都是希望能以盡可能少的消耗和占用來獲得盡可能多的符合需要的產品,而對“消耗”、“占用”、“產品”、“需要”的理解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經濟效益應該是一個動態概念。因此,筆者認為從我國可持續發展觀來看,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應當是指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條件下,工業企業從事的經濟活動中社會資源的占用和消耗同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工業勞動有效成果之間的比較。社會資源包括人類創造的財富資源,自然財富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資源。有效成果是指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和環保標準的產品。
基于上述認識,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考核有兩個要求:
一是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考核要能反映非市場活動造成的投入產出對比關系變化。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應能從整個社會經濟效益角度來評價。在考核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時,不能單純以市場性為原則來分析造成企業投入產出對比關系變化的因素,還應注意到非市場活動引起的占用和成果的變化對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例如:當一個企業的生產活動使他人遭受損失而得不到彌補,就產生了生產的外部不經濟。就像企業擴大生產而增多廢棄物排放,導致水源污染,使自來水廠的生產成本增加,使下游農業生產蒙受損失。企業生產的外部不經濟不僅破壞了自然資源與環境,而且使其他企業(或個人)需要花費成本費用和支出使環境資源重新回復到可以使用的狀態。如果允許企業可以自由排放污染物,那么企業的排污就不會構成企業的內部生產成本,從而導致排污企業的個別成本低于社會成本,包括受污染影響的企業和他人的損失,其差額即是排污企業的生產活動產生的外部成本。這種外部成本與造成污染的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不直接相關,不能在市場上自行消除。因此就沒有通過市場機制將這種外部成本加到企業的產品價格中去,使其企業內部化。由于企業應該支付的污染成本沒有計入到本企業的投入中(或沒有從本企業的產出中扣除),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被夸大了。在這里,這種對排污企業來講是免費享用但卻具有社會成本的資源,在經濟學中稱為不可分撥的資源,是一種具有外部性的資源,是排污企業對其他企業(或個人)強征了不可補償的成本。當資源是不可分撥,具有外部性時,市場就不能提供正確的信號,市場機制也就無法對污染者提供適當的限制。一般來講,對于外部不經濟的產品,市場就會生產過度。因為污染環境的企業不必為自己的生產外部不經濟負責,也不必為這種環境質量消耗向社會賠償。排污企業生產的產品越多,對于本企業來講,經濟效益是好的,但排污越多,造成的污染也越多,對其他企業,對整個社會來講,卻不是好的經濟效益。
摘 要:現今社會,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經濟發展類型從粗放型逐漸轉變為知識經濟型。石油企業傳統經濟管理機制在社會實際運營中潛在的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更好的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因此,對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探究,破除傳統經濟管理模式的各種弊端,建立新的石油企業管理模式,保證資源使用價值最大化便尤為重要。
關鍵詞: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新模式,新探究
進入21世紀,我國市場體制逐步完善,市場經濟穩步發展,在高度的經濟開放程度下,石油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管理企業經濟水平的高低決定企業發展的速度甚至生死存亡。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必須引進正確經濟管理的方針,實現經營管理戰略的創新,有力掌控市場發展現狀和變化規律,認清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服從市場發展需要,開拓領域,強化市場競爭能力,保持企業經濟利潤持續增長。
一、影響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因素
(一)石油企業現代企業經濟管理
根據企業規模、性質和經營環境等不同的各種情況,對企業實行管理模式影響因素的區別卻大致相同。加入WTO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擴大給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我企業從2003年至2007年底短短的四年間,就實現產量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跨越。同時,也要面臨多樣化的挑戰,這使得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而優質的競爭理念和高明的競爭方式會讓企業贏得更好的發展。
(二)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更新,我們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的網絡化和信息化也相應提高。因此,加大信息技術對企業的投入才能更好的促進企業信息的交流和信息速度的發聵,進而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大企業發展空間,改善企業經濟發展方式,增加企業產品附加值。我油田企業以每年給國家增長一個中型油田的速度快速增長,成為我國最大的產氣區與天然氣管網中心。只有對企業自身經濟管理實行創新,才能完善企業管理,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三)網絡技術的普及
現代網絡技術不斷進步,促使網絡在社會各個領域不斷普及,這使企業獲得更多與外部環境接觸的機會,截止2000年,已有14塊,總面積達15481.4平方米的國際、國內的合作區。同時,面臨的競爭也與日俱增。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匪人的成績,還要應付各種嚴峻的考驗,所以,企業要不斷的創新管理模式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企業規模和自身資源的匹配
企業規模在不斷的發展擴張中,應避免不合實際的經營。我公司地處的鄂爾多斯盆地油田資源豐富,共36個油田、7個氣田,在擴大生產規模和經營的同時要從自身的情況出發,不能盲目沒有目的和方向,也不能貪大求多,極速擴張。
二、企業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探索
(一)企業自身價值的評估
多數油田企業對自身的評估依賴固定資產、銷售額、流動資金、現金流和利潤六大模式。輕視自身品牌資產、知識產權、團隊資產、數據資產以及互聯網等寶貴的無形資產。有些來自互聯網上的數據資產尤為寶貴,但我長慶油田依靠以德服人,用嚴格的要求影響人,采用與人為善,設身處地等方式調動員工積極性。
(二)良好的企業規劃
對油田企業經濟目標進行合理的總體規劃,合理的規劃會規范企業經濟活動,有助于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企業在進行運營時,需根據自身情況和發展方向對其經濟目標進行規劃。與此同時先制定目標規劃的總體工作,搜集有效用于規劃的資料信息。準確記錄企業實現目標的進程,并合理監督整個進程實施的情況。在制定好企業規劃后,要對其進行認真的審核工作,審核規劃的合理性,能否在企業經濟活動中有效、順利的開展和實行,能否讓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結合長慶實際生存戰略、有效益持續發展戰略、合理低成本戰略和符合低滲透油氣田的特征科技創新戰略。
(三)合理管理企業資源
如何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并有效的進行企業經濟管理是領導者掌控企業的關鍵。提高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的水平有助于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目標。在配置管理人員時,要先考慮具有良好管理經驗和管理能力的人員,同時,企業要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工作相關培訓和考核。培訓能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考核能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形成良好的獎勵機制,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歷管理和經濟效益。
(四)對企業經濟管理進行科學評定
在對企業實行經濟管理的同時,企業管理者要對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評定,用來確保實行的經濟管理模式適合現行企業和企業利潤最大化。具體的評定工作包括:對企業制定目標、經營管理戰略和經營業績的評定等。我公司重視文化建設,舍得投入,下得力氣,肯用真功夫,根據企業特色彰顯長慶個性,確定可行發展目標,形成自己的企業理念和獎勵原則。
(五)建立良好的企業經營管理體系
建立良好的油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會使我企業在從事經濟活動中形成完備的經濟管理組織結構和人員配置,進而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我企業從1950年開始勘探到1970年按照國務院文件建立油田會戰指揮部,1983年經國家石油工業部批準更名長慶石油勘探局,再到1999年企業重組改制,從而建立良好完備的經營管理體系。
(六)重視知識信息
在現代信息社會,知識和創新已經成為經濟管理的重點內容。在信息量和知識量快速增長的現今社會,企業管理者應認識到知識作為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因為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包括硬件設施和人力財力,也包括知識與創新的競爭,并且,這種競爭處于重要地位,同時,也是企業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核心內容。提高管理的創新能讓企業更好的適應科學技術變化和社會經營環境,使新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企業中。因此,現代企業應善于學習知識,積累知識,把知識轉化為企業的創新能力、生產能力和經營能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綜上所述,油田企業決策者對現代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執行決策的力度對于企業的管理模式改革和創新起決定性作用。雖然我國市場經濟制度存在一些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油田企業運營的環境會相對穩定,從而促進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改革,為油田企業實行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寶元:《人力資本運營―新經濟時代企業經營戰略與致勝方略》,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45-47頁。
關鍵詞: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解析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經濟社會也不斷發展,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挑戰,所以規范化的經濟管理模式必不可少,充分發揮規范化經濟管理對企業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必須通過良好的企業經濟管理來實現企業長久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經濟管理的含義
通過對企業資金的活動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協調、控制和指揮而獲得一定成效,獲得利益的最大化的行為稱為企業經濟管理。主要任務有:根據企業通過制定產品價格的合理性,來滿足生產經營的規律;控制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和費用;提供給企業員工合理的薪酬福利;有效利用企業資源組織生產活動;通過監控企業經濟核算和運營,以獲得最佳的投資收益、資金利用率;而且在整個社會經濟系統中,企業作為要素之一,必須科學地進行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使生產活動滿足市場需要和客觀經濟規律。
二、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特點
(1)關聯性強。經濟管理的工作導向是企業的經濟戰略目標,以企業的經濟戰略目標為中心,所有經濟管理工作的才能順利開展。由于資金管理和資金運用在企業運營的各項目及各環節都會涉及,所以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與企業經濟管理關系密切,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將直接關系到管理的結果。(2)指導性強。財務指標往往能影響企業中高層領導的決策。財務目標指導者企業經濟管理,經濟管理人員通常是以財務指標為基礎來規劃未來的業務發展計劃,制定發展政策和發展目標。
三、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現狀
(1)管理制度不完善。雖然企業都有各種管理制度,但這些管理制度多過于形式化,并沒有太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而且在實際管理中大多數也未得到執行。長期處于無人執行、無人監管狀態,所以對經濟管理效能的發揮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2)組織機構僵化。很多企業都沒有靈活的組織機構,它們沒有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及時做出自我調整。企業管理者只是多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將組織機構的調整直接忽視,這使得目前的企業組織機構中存在許多問題,還未能及時解決。(3)人力資源問題。員工頻繁的流動影響了企業的各項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企業中員工的道德素質和專業素養普遍低等問題直接影響企業形象,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由于激勵機制的缺失將會大大降低。(4)管理模式落后。很多企業仍然采用粗放的管理經營模式,還未實現向集約型管理模式轉變。企業在該模式下要想實現效益的提高,只有通過擴大投資的方法來實現。這樣的方式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四、實現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的方法
(1)建立經濟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企業各層管理者首先應熟悉并重視經濟法律法規和企業經濟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并確保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和方針以其為標準進行制定,通過改進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并保證此模式的正確實施,還要及時保持企業員工之間的有效溝通,以保證其獲得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需的資源。(2)經濟管理體系評審。企業高管理者為確保對經濟管理體系的穩定應定期對其進行評審。評審應包括評價其改進的機會和變更的需求,經濟方針和目標,內部及顧客的相關方反饋等。(3)企業經濟目標實現的策劃。企業經濟目標實現的過程主要包括企業的經濟目標、需求及其確定過程、文件和資源的整理、成果驗證及復核等幾項。通過定期組織企業的內審人員來開展內審工作,通過制定一系列審核機制確保工作的正確透明,以保證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實施與保持下去。(4)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相悖的事件的處理。在內部審核過程中如果發現了不符合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行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改進:一個是通過調查分析事件原因,力求采取相應措施來消除不符合要求的事件;二是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此事件的影響蔓延。并對此事件應保持記錄。
四、結語
現代企業以追求利潤為終的目標,經濟管理是企業管理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有效的經濟管理工作,才能確保實現利益最大化。通過使用系統的、規范化的管理方法去進行現代企業經濟活動,是保證企業效益和價值實現的重要機制。
作者:王茁宇 單位: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第一,經濟活動分析有待完善。在電廠企業管理中,因老小機組過多,并長時間受到計劃經濟影響,因而電廠企業的經濟活動分析很大程度上帶有鮮明的計劃經濟色彩。第一、當前,不少電廠在經濟管理活動分析中,缺少了成本計劃,沒有進行成本預測,缺乏有關的市場信息,往往停留于財務分析,側重成本核算,注重事后分析,往往是被動式記帳,這種分析模式僅僅可用于網廠未分開現象,但難以滿足于當前的網廠分開情況,無法滿足于企業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競價上網的新體制。第二、由不同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狀況看,其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對比分析法。相較于計劃,相較于同期,則缺少了一定的因素分析,沒有實行逐層分析。第三、一些電廠企業缺少一套完整的支持經濟,沒有經濟活動分析的系統軟件。同時,在活動分析過程中,數據采集過于滯后,單位關鍵數據缺少統一管理,因而導致不同專業在分析數據上缺乏一致性。
第二,綜合經濟效益評價指標有待改進。當前,根據計劃經濟體制而創設的綜合技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系統難以適應廠網分開這一條件。第一、已有經濟效益評價指標沒有突顯企業利潤指標的關鍵作用,沒有反映資本運營思想。在市場條件下,電廠企業生產經營的終極目標則是實現利潤最大化,所以,企業需要將利潤放于至高地位上,評價電廠企業管理工作時需緊扣利潤指標。第二、經濟效益評價體系缺少完整性。第三、指標體系中的沒有內在有機關系,不能夠很好地展現出追根溯源思想,不能為企業經濟活動分析帶來切實依據。
此外,過于單一、滯后的成本管理方法與技術,影響著企業經濟管理的質量。當前,電廠企業的成本管理一般限于定額考核,成本管理理念滯后,成本支出過大,運營所消耗未納入成本管理中,缺少全成本核算。同時,院科成本核算沒有明確分工,核算較為模糊,經費物資管理一缺少一體化管理。
二、電廠企業經濟管理的提高策略
第一,完善電廠企業經濟分析系統。在電廠企業中,若想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經濟效益,則需要完善電廠企業經濟分析系統。企業可運用最優化技術,實施多目標優化規劃方法,構建投人產出模型,利用仿真對產出指標、有關約束條件、投人指標的相關性加以分析,從而奠定指標考核制的制定基礎,為過程調控與管理帶來主要依據,從而促進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并實現其他的非利潤指標,把定量模型轉變成軟件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加強綜合考核與管理,電力企業需注意如下幾點。第一、把握考核與管理基本原則。在市場環境下,電力企業的中心是經濟效益,并于內部進行市場模擬。同時,考核內容與方式,需準確、公正,可全面而客觀地體現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在設置考核項目與指標時,需展現重點,操作簡便。第二、把握考核與管理基本內容。首先,評估經濟效益。以內部利潤高低對發供電企業績加以評估。對非發供電企業,則需依據實情,由費用降低、利潤實現方面加以評價。其次,監控企業運營這需要由四方面展開:審計監督、基建檢查、職工民主監督、黨委保證監督。另外,評價企業管理。這主要運用總管理與安全管理評價有機結合方法進行企業管理評價。這樣,才可構建整體性的企業考核與管理系統,提高企業企業經濟分析能力。
第二,完善技術經濟模式評價。在電廠經濟管理中,需要完善技術經濟模式評價。在這一模式中,利潤分析主要包含了影響因素與對比分析。其中,影響因素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對比考核期和基期,分析哪一因素而導致利潤差異,每一因素變動對利潤有怎樣的影響,從而明確關鍵因素,發現控制重點,以便及時找出對策對變動因素加以控制,從而促進利潤的提高。根據電廠特點,選出如下指標來作企業經濟評價指標。第一、經營規模。這主要包含了銷售收入、資產總額、裝機容量與售電量等。第二、經營與盈利能力。這主要以財務報表數據為主,由資金流動效率加以評價。而盈利指標包含了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等。第三、機組效率以及可靠性。其指標為等級可用率、機組熱效率等。第四、經營安全、資本運營能力。經營安全指標可由長期與短期償債能力、資本結構等加以評價,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等。而資本運營,則有資本保值增值率與經濟增加值等。第五、設備裝備水平、市場影響能力。其中,裝備水平指標主要為AGC 投入率、信息化水平等。而市場影響力指標主要為單位社會形象、市場占有率等。
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作為眾多現代企業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正常進行對于電力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企業盈利活動以及企業的快速運轉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經濟合同的有序管理不僅關乎電力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同時也事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但在電力企業的實際經濟合同管理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阻礙了電力企業的正常運行。本文從財務監管在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出發,分析了一系列改進電力企業財務監管職能的舉措。
【關鍵詞】
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財務監管;企業職能
經濟合同是電力企業進行市場經營必不可少的基本業務活動之一,經濟合同的簽訂意味著權利和義務的同時形成,在經濟合同的約束下,公司的經營和投資者的活動將受到法律的監督。因此,對于經濟合同進行有序管理十分重要。而財務監管作為管理經濟合同的有效手段,承擔著對經濟合同的簽訂及履行進行監督的重要職能,是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環節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電力企業獲得高額利潤、順利開展經營活動的重要保障,在企業經濟合同的簽訂、執行以及管理環節作用重大。
1.財務監管在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電力企業的一切活動都與財務監管密不可分經濟合同管理中的財務監管作為企業日常經營中最為有效的一項職能,其涉及企業生產、管理、運營的各個環節,且對各個環節都存在重要影響。因此,經濟合同管理中財務監管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乎電力企業的生產、供應以及銷售環節的正常進行,也是衡量電力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電力企業的一切活動都需要以企業的資金鏈作為支撐,而資金鏈的管理是經濟合同管理核心內容,因此,通過合理、有效的財務監管活動,電力企業的一切活動將有序進行,且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提高電力企業生產運營的效率和效益。
1.2電力企業的財務監管是企業獲得利潤的重要保障電力企業利潤的獲得從外界來看主要取決于企業經營狀況和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從企業內部運營來看,企業利潤的計算不僅僅涉及利潤的來源,也更多地涉及利潤的核算與保留,而經濟合同中的財務監管活動不僅將利潤的獲得途徑加以明確,也對企業利潤的流向進行了把握,可以說,財務監管將企業利潤變化的方方面面都加以監督以此使得企業的每一筆支出、收入都有精確的記錄。同時,財務監管對企業利潤的監督也大大的方便了電力企業財務報表的制作與使用,也為企業制定經營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1.3財務監管是促進電力企業快速運轉的重要推動器經濟合同中缺少缺少財務監管職能的企業無疑是缺少生命力的,也是無法進行正常運轉的[1]。財務監管為企業提供了定量化的數據支撐,定量化的決策需要財務監管成果加以輔助,在數據時代的大背景下,對于現代電力企業而言,其經營成果和管理運行都需要定量化的數據加以支持,而這也是企業高層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因此,財務監管是促進電力企業快速運轉的重要推動器,任何企業都無法或缺,經濟合同管理中的財務監管職能一旦落實不到位,將出現企業無序經營的局面,最終導致企業倒閉。
2.強化電力企業財務監管職能的相關舉措
2.1電力企業要高度重視財務監管職能經濟合同中的財務監管是電力企業有效運轉的重要基礎,是企業進行營利活動的保障,也是企業進行一切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前提,因此,電力企業高層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加以踐行。首先,電力企業的管理者要樹立科學經濟合同財務監管理念;其次,要積極學習其他企業先進的經濟合同財務監管經驗;最后,電力企業管理者要及時更新知識,嚴密把握市場行情變化,將經濟合同財務監管的功能日益豐富并加以創新,提高對經濟合同管理中財務監管職能的重視程度并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加以實行。
2.2電力企業要加強對財務監管人員專業技能的強化財務監管職能的有效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務監管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質,財務監管人員是否具有高水平的專業技能直接關乎電力企業的財務監管工作能否有效進行。因此,電力企業要加強對財務監管人員專業職能的訓練。首先,要定期對財務監管人員的工作績效進行考核,并實施公開化評價;其次,要對財務監管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最后,要對財務監管人員進行獎勵,完善獎勵機制,激發財務監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此提高電力企業財務監管的效果。
2.3電力企業要與客戶簽訂信用管理合同并對經濟合同進行審批賒銷現象在電力企業中非常普遍,因此,針對市場發展的實際狀況,在簽訂經濟合同時,對客戶信用進行評估和預測是十分重要的[2]。因此,需要提前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而評估的過程需要財務監管人員進行監督。此外,對于簽訂的經濟合同要進行審批,審批的目的在于確保經濟合同符合電力行業發展要求,確保經濟合同的實行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保障,確保經濟合同的各項條款符合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對于簽訂的經濟合同,企業財務監管部分要進行全方位的審批,嚴格要求以上三個方面,確保經濟合同管理的有效性,確??蛻粜庞迷u估的合理性,以此為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財務方面的支持。
3.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監管在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電力企業要從高度重視財務監管職能、加強對財務監管人員專業技能的強化與客戶簽訂信用管理合同、對簽訂的經濟合同進行審批等方面加強企業的財務監管力度,使得經濟合同的簽訂、執行至于有效監管中,從而保障電力企業股東和投資人的權益,保障電力企業的正常運行,實現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光星.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的財務監管職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