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9 14:54: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發展的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文化與經濟 內涵 動力 機制
區域文化的內涵
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是第一個對文化定義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他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個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張佑林,2007)。這個定義包括了物質技術、社會規范和觀念精神。英國功能學派創始人馬林諾夫斯基、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也分別界定了文化的定義??唆敳涂唆斂潞嗪现恕段幕宏P于概念和定義的檢討》一書,列舉了1871-1951年間關于文化的定義。隨著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傳入中國,國內學者亦紛紛對文化概念展開研究。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金相郁,2004;雙傳學,2006),區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區域的人群在從事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社會生活中所創造和逐漸積淀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區域的地理環境、資源分布情況、社會生產模式、人文、歷史進程和其他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區域文化具有獨特性、共享性、整合性、凝聚性、開放性和相對穩定性等特征,并具有自身結構運動的矛盾性和自身發展規律。
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的互動
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不可分割,二者是互相融合、共同發展和相互促進的。一方面,區域經濟支持區域文化的發展,以確定區域文化發展的結構、類型、級別、性質以及區域人民的社會時尚和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區域文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內在動力,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研究、加快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是構成“經濟文化力(陳依元,2001)、文化經濟力”的重點,是提高區域發展活力和后勁、增強經濟綜合實力的有效途徑。
在高收入國家.經濟和文化有明顯的收斂趨勢,即經濟與文化的融合。文化產業是區域文化與經濟相互作用的產物,是指從事文化產品與服務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為這種生產和經營提供相關服務的產業(李秀金,2006)。文化產業的繁榮可以促進區域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在多個方面都顯示出了積極作用。首先,經濟貢獻。文化產品價值和服務的消費、文化從業者的直接生產力、文化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從業人員數量和結構的變化都促使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文化精神和觀念。區域文化來源于長期的心理積淀,能夠繼承、轉變、甚至重新塑造新的精神、價值觀和觀念,而文化精神和觀念反過來又能夠直接刺激和引導個人和社會組織的興趣偏好、消費觀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王安琪,2011),從而影響主體的經濟決策和經濟發展。如吳越文化中的創新、冒險精神成就了江浙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再次,聯動作用。區域文化賦予了其它產業文化附加值,并促進了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聯合發展,產生綜合聯動效應共同影響經濟總量。如文化產業帶動了農業、旅游業,廣播影視業帶動了音像、動漫游戲軟件設計、家電、廣告展覽等產業及服務市場;最后,人力資本。區域文化的發展一來為區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了就業人數,二來通過文化教育、文化培訓、文化藝術活動提高了全體從業人員的文化修養和文化素質,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支持。
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動力
區域文化與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動力源一般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上級政府的需求,二是區域文化或經濟單方面的需求,三是文化和經濟雙方的共同需求,動力源不同結果效應也是千差萬別。結合我國實際,二者的互動是在區域文化與經濟多重主體相互作用的內源性動力和上級政府的外源性推力共同作用下展開的。
(一)內源性動力
區域文化包含企業、科研院所、高校、中介組織、消費大眾等多重內生主體,如圖1所示,而這些主體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承載個體,區域文化和經濟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推動二者互動發展的內源性動力。首先,文化企業、創意機構一方面將無形的文化轉變為有形的商品、服務和衍生物,創造經濟價值,提升文化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能級。另一方面把文化因素封裝、融入到既有商品中,使產品實現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張曾芳等,2001);其次,高校和科研機構利用高校雄厚的師資力量、辦學經驗和交流渠道,培養創新、創意人才,推動區域文化發展。高校和科研機構還可發揮各自的科研隊伍、設備和基地優勢、服務的網絡,結合研究文化、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大問題,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再次,大眾傳媒和金融、咨詢等行業中介機構的有效管理與服務也促進了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如傳播互動的知識、信息和技術,參與重大合作項目的咨詢論證,提高文化與經濟互動的運作效率和效益,為區域文化和經濟的互動牽線搭橋等;最后,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們是二者互動發展的“微觀主體”。人們對精神文化越來越旺盛的消費需求、內生激情、無限的文化創造力、傳播力和感染力,都成為了推動區域文化發展繁榮的源頭活水。
(二)外源性推力
外源性動力則是由區域上級政府對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進行干預而產生的。中央政府具有助推區域文化與經濟協調互動發展的意愿和實力。就意愿而言,自然資源要素的稟賦差異造就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區域文化的發展卻形成了區域競爭的“軟實力”。 政府制定和實施區域文化發展的戰略與規劃,對體系內各互動主體進行引導、規范和扶持。如黨的十五大單獨提出了“社會主義文化”的概念,首次專門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黨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意見,明確了政府在文化領域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責任(李寧,2009)。黨的十七大明確把“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的文化發展戰略(陳少峰,2007)。國內各區域在國家文化建設新思想的引導下也紛紛結合當地優勢文化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各種區域文化發展戰略。
從能力的角度看,一方面,政府財政收入快速、穩定的增長有力促進了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1978年我國財政收入僅為1132.3億元,2011年則增加到了103740億元,增長了將近92倍;另一方面,政府能為文化實力較弱的區域提供政府保護。如法國、芬蘭等國家為自己文化產業的發展制定了很多保護政策,比如限制美國進入其國內市場或采取配額等方式。此外,歐美、韓、日等國家文化的繁榮和高速發展呈現出了很好的帶動和示范效應,也對我國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起到了積極影響。
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機制體系
互動是主體之間相互影響及作用的交往活動,或是交互主體對其他主體的行動與反應過程(周紹杰等,2010),互動發展機制是區域文化與經濟良性互動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為促進區域文化與經濟的協調互動發展必須建立互動機制,以增強區域文化與經濟的關聯性,實現區域文化與經濟的優勢互補與共同繁榮,主要包括市場機制、合作機制、扶持機制和治理機制。
健全市場機制。市場機制是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主導機制,是指遵循市場規律,推動區域文化市場和經濟市場一體化發展,引導要素交流共享、企業合作和產業升級、產業鏈延伸,增強區域文化與經濟各個主體之間的聯系,提高要素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但是,單一的市場機制并不能確保區域文化與經濟的協調互動發展,尤其是區域文化發展弱勢地區。因此,構建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機制體系時,既要把市場機制放在首位,又要和其他機制相互聯系,避免出現“市場失靈”。
完善合作機制。合作機制是指區域文化和經濟各個主體在互動發展過程中,遵循平等協商,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基本原則,在材料供應、設備使用和技術支持、融資、信息共享、人才流動、資源勘測,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外部經濟聯系和貿易等方面,搭建文化與經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關系,實現二者優勢資源的互補、共享或疊加。同時,要注意通過制度保障來實現公平互動。
搞好扶持機制。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扶持機制適用于區域文化發展水平低、自我發展能力弱,缺乏與區域經濟主體參與合作的“對等”能力的區域。區域政府在發展規劃過程中,應更多考慮區域文化因素的客觀要求,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扶持,如:實施財政補貼、減免稅收、稅收留成、優惠貸款、貸款擔保、提供信息服務和幫助培訓人員等。改善外部互動環境,提高文化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文化與經濟共贏發展的目標。
完善治理機制。治理機制是指多個文化和經濟主體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一個穩定的內生秩序,以保障區域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長效運轉(覃成林,2011)。治理機制雖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區域文化與經濟的互動發展,但往往通過其他三大機制對互動發展產生間接影響。治理機制的健全一方面可通過制度的變革和創新,促進各機制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可由政府設立或民間自發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機構,共同搭建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的制度化運行平臺。
四個機制各有所長,同時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有機的整體(見圖2)。
參考文獻:
1.張佑林.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M].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金相郁.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第三種解釋[J].經濟學動態,2004(3)
3.雙傳學.區域文化芻論[J].江蘇社會科學,2006(6)
4.陳依元.新世紀經濟文化力的競爭及對策[J].浙江學刊,2001(2)
5.李秀金.試談區域文化的區域經濟效果[J].求實,2006(2)
6.王安琪.文化產業與總體經濟互動機制[J].商業時代,2011(13)
7.張曾芳,張龍平.產業鏈衍生:第五產業新說[J].江海學刊,2001(1)
8.李寧.國內區域文化發展戰略比較[J].學海,2009(6)
9.陳少峰.發展文化產業的國際經驗借鑒[J].人民論壇,2007(20-21)
10.周紹杰,王有強,殷存毅.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功能界定與機制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5
11.覃成林.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系研究[J].經濟學家,2011(4)
作者簡介:
【關鍵詞】 產業集群 區域品牌 形成機理 提升路徑
當前發展農業產業集群,已經成為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產業化、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各地憑借自身資源優勢逐漸發展起具有區域資源特性的產業集群,區域農產品品牌也伴隨著區域內產業集群優勢的形成而逐漸崛起。但由于農業生產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我國農業集聚化水平較低,農產品區域品牌呈現數量較少且品牌效應薄弱的現象。因此,探討產業集群視角下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機理與提升路徑對區域內農產品建立市場地位及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產品區域品牌和農業產業集群的良性互動關系
1、農業產業集群是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基礎,推動了農業區域品牌的形成
農業產業集群是基于特色的地理資源優勢的特定農產品發展而來的,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直接制約著農產品區域品牌作用的發揮,是形成、保護和發展農產品區域品牌的重要載體和基礎。作為在特定區域內,基于獨特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特色人文環境,圍繞某一主導產業而形成具有持續強勢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其借助區域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特色資源和特色農產品,吸引了更多單位企業進一步加入和協同,它的形成和發展會保障、促進和提升區域特色內涵和區域內農產品的質量、信譽與形象,推動農業區域品牌的進一步形成,而農業產業集群能否發展與壯大則進一步決定了農產品區域品牌能否不斷深化與沉淀內涵,決定其能否不斷持久地發揮品牌效應。
2、農產品區域品牌是農業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的內在要求,促進了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
農產品區域品牌反映著區域內農業產業集群的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體現區域內農產品整體的技術、質量、檔次、形象和服務以及集群內企業的發展水平和信譽水平,代表區域企業集群的市場融入度和市場競爭力。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培育和發展壯大是農業產業集群發展和壯大的內在推動力,農業產業集群如果沒有良好的區域品牌作為內核支撐,其區域特色和文化傳承就難以彰顯和繼承,也就難以使產業集群內部形成合力去開拓、占領和鞏固市場,整個農業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受到影響。
二、產業集群視角下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影響因素分析
1、區域性因素
農產品生產對區域性因素具有高度依賴性,區域性因素蘊含了特色的地理特征、豐富的資源優勢和悠久的人文歷史傳承,是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與提升的必要條件和物質基礎,離開了優越的區域特色條件,農業產業集群就喪失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區域性因素主要是指綜合體現區域軟環境、硬環境的地理、氣候、土壤等一系列自然資源和人文風貌、歷史文化、傳統工藝、知識、人才、政策等非自然資源。因此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應從區域性因素中科學合理地挖掘出農產品特有的人文歷史、自然資源、傳統風俗等特色區域元素,從中提煉出區域品牌的核心價值,將其作為區域品牌定位的根本。
2、產業性因素
產業性因素是區域品牌形象塑造和運營的基礎,包括區域內特定產業所具有的生產規模、市場優勢、市場占有率、產業內部分工協作程度、農業產業集群規模和發展水平、相關支持產業的發展和合作程度,以及區域特色農產品發展水平等。產業性因素決定了產業的整體實力水平,所體現的整體實力水平越強,區域品牌的張力和影響力就越大。因此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應從產業性因素出發,搞好區域布局規劃,積極引導資源配置,加強產業合作,擴大產業規模,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集群的綜合競爭力。
3、品牌性因素
品牌性因素是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根本,品牌性因素主要指區域品牌內涵、區域品牌定位、區域品牌資產、區域品牌傳播、區域品牌形象以及區域品牌深化等方面的經營建設性因素。農產品品牌建設應從品牌性因素出發,挖掘農產品區域品牌內涵,設計特色適合的區域品牌名稱及標識,圍繞品牌核心價值進行有效定位,塑造鮮明的區域品牌個性,深化內涵,制訂和實施品牌傳播策略,實施科學化、系統化的區域品牌管理。
三、產業集群視角下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機理
農產品區域品牌是建立在農業資源、歷史文化等區域特色基礎之上的,經過長期的區域歷史傳承、沉淀和創新之后,賦予了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代表了區域內企業形象和產品聲譽。區域內農產品由于具有其它區域產品所沒有的特點和優勢,從而具有了自己特有的市場競爭優勢,這種市場優勢使得該區域具有特色化、規模化的農產品企業不斷聚集,并最終逐漸形成具有一定區域特色的、在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機理和成長路徑中位于核心和關鍵地位的農業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形成后,帶來了區域內各種資源的集聚,產生強大的聚集效應,促進了區域內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傳播奠定物質基礎,推進區域品牌的進一步傳播。同時伴隨著產業集群的形成,相應的管理機構誕生,這些機構或者組織通過某種行為或規則來維護區域品牌的發展,決定了產業集群的發展速度和方向。這樣在競爭中該地區和相關的產品或產業就會進一步顯著凸顯出來,產生區域品牌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推動了區域品牌的進一步形成、發展和提升。整體而言,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創建和提升是在歷史傳承和沉淀的基礎上,通過龍頭企業、產業集群、政府、行業協會以及其它組織等各主體推動,依托相應的路徑,借助區域特色的整合和提煉,即自然資源、歷史資源、文化資源、區域特色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經過長時間的積淀聚合而形成的,體現了一定區域的產業特色、地理特征、資源優勢和悠久的人文歷史淵源,是地域特色和農業產業特色的有機結合。
四、產業集群視角下的農產品區域品牌提升路徑
1、歷史文化的傳承與挖掘——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基礎
農產品區域品牌具有一定的文化根植性,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以及進一步發展離不開區域歷史文化的傳承,這種歷史傳承為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奠定了區域文化與區域特色內涵。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應依托當地產品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在農產品區域品牌的設計和培育中,體現濃厚的人文、風土氣息,塑造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個性特色,豐富品牌的文化內涵,提高品牌價值,以此提升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區域品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區域特色的整合與提煉——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根本
農產品區域品牌具有一定的區域特征,區域品牌是區域的環境、資源、經濟、文化等核心價值的反映,區域特色為農產品區域品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優勢提供了基礎,它促進了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與進一步發展。脫離了特定區域,農產品區域品牌會缺乏產品的市場認知度及產品價值。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主體應該著力于區域特色的整合與提煉。
3、企業的發展與壯大——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主體
企業是區域品牌形成過程中最主要的主體,沒有企業,區域經濟利益就無法實現,區域品牌建設也無從談起,區域品牌與企業緊密相關。企業應優化自身經營行為,圍繞自身核心競爭力,結合當地區域特色,有效整合本地各類資源,從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及品牌,有效促進和推動自身企業品牌、農業產業集群品牌,乃至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和推廣。
4、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與提升——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關鍵與核心
農業產業集群在區域品牌建設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特定產業集群所產生的規模優勢和協同機理是區域品牌形成的前提條件,產業集群能將集群的要素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是農產品企業品牌發展的內在邏輯,農業產業集群的戰略布局、實力規模和產業特征決定了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發展模式、發展規模、發展潛力和方向,只有在一定的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形成的區域品牌才能不斷強化其區域特色,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因此,強化集群內企業間的協作,促進協同效應的發揮,才能進一步穩定和鞏固區域品牌。
5、政府的指導與扶持——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保障與推動者
政府是農業集群的外源推動機制和行動主體,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與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扶持。政府在區域品牌的培育過程中應合理規劃,把握區域產業發展方向,促進在產業集群基礎上的企業和品牌的合理布局,真正實現區域特色農產品與區域本身的有機結合,通過在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創建過程中的扶持資金投入、市場秩序維護、區域品牌發展規劃、產業制度建設、服務平臺搭建以及宣傳推廣等活動,引導、扶持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推動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創建和發展。
6、農業行業協會的組織與運營——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完善與支持者
行業協會是農業集群品牌形成的經營與管理者,在區域品牌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擁有不可或缺的中介地位。行業協會為集群品牌的建設培育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能將企業和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強化行業內部協調自律,對區域內農產品區域品牌的使用進行監管,約束農產品區域品牌使用者的行為,在自律、互助的基礎上形成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合力,牽頭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共同擔負起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工作,促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健康持續發展。
7、其他組織的幫扶與協作——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的提升和補充
農產品區域品牌在形成創建過程中還受到諸如研究機構、媒體、金融機構等的影響。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立需要相應的人才、技術和資金,區域內的機構組織所提供的人才、技術和資金將是區域品牌形成創建所需的關鍵性資源。這些資源對于凝練農產品區域品牌特色,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水平以及標準化建設等有著重要作用,并通過這些活動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創建提供有效的幫扶和協助。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2011年度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基于地理標志的黑龍江省大米區域品牌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2515239。)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水資源 承載力 定義 內涵 特點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目前,關于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在概念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從水資源承載力概念被提出以來,很多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對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或看法,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定義。
1 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
對于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大致分為兩類觀點:
第一類觀點認為:水資源承載力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技術發展條件,基于區域水資源總量概念,并結合區域實際特點,通過可持續利用達到最合理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等綜合因素協調發展的水資源開發利用規模的最大限制,即水資源的最大開發容量。
第二類觀點認為:水資源承載能力是從人類社會經濟系統出發,以區域現有的社會發展水平和技術經濟條件為基礎,以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合理的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手段,水資源總量能夠維持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能力。
2 水資源承載力內涵
(1)生態內涵
水資源承載力的生態內涵包含兩層內涵:1)水資源承載力不是無窮無盡的,具有生態意義上的極限,任何形式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均不能超過這種極限;2)正因為水資源承載力具有上述極限的涵義,所以當水資源承載力達到極限時,可視為相應的生態極限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利用。
(2)技術內涵
水資源承載力是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具有主觀性特征的一個概念。水資源承載力不可能離開特定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背景,這體現在水資源承載力的生態極限與區域技術經濟水平有關,也體現在可以在完善水資源綜合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提高相同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的承載能力。
(3)社會經濟內涵
水資源承載力的社會經濟內涵包括:①水資源承載力具有社會經濟方面的內涵,社會經濟系統的豐富和完善是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有效途徑;②社會經濟的內容不能僅局限于與傳統的GDP指標相類似的生產性經濟收益,應該包括所有生態經濟服務方面;③水資源承載力對應著最大的可持續人均水資源效用水平。
(4)時空內涵
①從一定區域尺度上考慮,水資源承載力是水生態系統——這一相對獨立系統的承載力,不同的時空尺度,相同的水資源量具有不同的承載力水平;②水資源承載的綜合效用及其它限定因子如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等都具有區域性;③水資源承載力具有特定的時間內涵,在時間上是一個發展的、將來的概念;④水資源承載力又是一個長期性的概念,即它反映了自然水生態系統同人類活動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時間尺度。
3 水資源承載力的特點
(1)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會發展時期,水資源承載力是有極限的,但這個極限是相對極限。如果社會發展時期不同,相同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也將隨之發生變化。水資源承載力受到區域水資源條件、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當時的技術經濟條件以及生態環境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因此,水資源承載力這一概念必須輔以相應的社會發展時期。
(2)動態性
水資源承載力相關的水資源系統和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系統都是動態發展變化的,因此,水資源承載力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與特定的社會發展時期有著直接的關系,不同的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承載力水平。在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因素共同影響下,水資源系統的數量、質量及時空分布,以及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是不斷變化的,尤其是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系統將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導致其承載能力也隨之發生變化。而社會經濟的不同發展時期也使得社會經濟系統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變化。
(3)多樣性
多樣性體現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和水資源開發利用途徑的多樣性上。這些多樣性使得某一區域的供需水量各異,且相關的發展指標差異也很大,從而導致水資源承載能力不僅僅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有關,也與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式有關,應在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基礎上衡量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如何開發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支撐適應區域特點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則是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
(4)不確定性
目前,由于受自然氣候、區域特征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造成水文系列的變異,人們對水資源系統的預測無法達到滿意的精度要求。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及環境變化,是一個更為龐大、更為復雜的系統,也直接決定了需水系統的復雜性及不確定性。此外,人類對客觀世界和自然規律認知的局限性,決定了水資源承載能力的不確定性,同時也決定了在具體的承載指標上存在著一定的模糊性。
(5)可增強性
隨著人類社會對水資源需求的增加,水資源承載力是可以增強的,其社會表現是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社會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在上述相關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們一方面拓寬水資源質和量的范圍,如地下水開發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資源化等都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新的舉措;另一方面,通過拓展水資源的使用內涵,從而增加水資源承載力。
參考文獻:
姚治君, 王建華, 江東等. 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進展及其理論探析[J]. 水科學進展, 2002, 13(1):111-115.
張麗, 董增川, 張偉. 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進展與展望[J]. 水利水電技術, 2003, 34(4):1-4.
張戈平, 朱連勇, 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理論及方法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2):148-150.
一、區域旅游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景區文化特色不夠鮮明,主題定位不夠準確
部分景區景點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設的高端大氣,鄉村景區城市化趨勢明顯。在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開發中忽視旅游地歷史的、民俗的等區域文化資源的主題定位和特色彰顯,內涵挖掘不深,底蘊凸顯不夠,失去文化支撐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與旅游發展相脫節,文化發展缺乏規劃
旅游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整體規劃、統籌安排、系統發展,要把旅游文化發展與旅游及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有機融合才能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視或忽略了涉及面廣、周期長、顯效慢的旅游文化軟實力發展問題。
(三)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景區文化吸引不足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變和文化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游客熱衷于文化旅游,喜歡到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地去體驗民俗風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時陶冶情操。旅游文化發展滯后,沒有文化內涵和文化影響的旅游地勢必難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資源嚴重匱乏,文化發展后續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蘊和內涵的景區景點地處偏遠、條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所需的各類策劃、營銷、管理人才引進難、留不住。加之個別地方政府對旅游文化事業發展認識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藝無人傳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文化發展缺乏合力
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化軟實力的加強絕不能單憑市場調節和民間自覺。部分地方政府對強化旅游文化軟實力缺乏統一規劃和長效機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總體協調,政府主導作用和宏觀調控不利帶來了無序、盲目發展,發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區域旅游文化軟實力的對策建議
(一)準確定位區域旅游文化主題,打造區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地區形成旅游吸引力,發展旅游事業的靈魂。地方政府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對區域旅游文化事業發展做出長遠規劃和主題定位。要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風土人情、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文化資源的普查、征集與調研,為制定規劃,定位主題,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實基礎。聘請專家學者對區域特有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論證、整理、開發、包裝和宣傳,力爭開發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產業鏈。
(二)大力發展區域旅游文化產業,夯實區域旅游文化發展基礎
旅游產業發展是旅游文化軟實力發展的直接載體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過政策支持,鼓勵扶持專業人才組建區域旅游文化產業研發機構,并積極將研究成果進行轉化,促進旅游文化事業長效發展。旅游文化軟實力提升要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實現有機融合、資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設施和場所建設中要體現區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藝創作、文化活動、媒體宣傳中要鼓勵繼承、發展和宣傳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區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區域旅游文化資源,形成區域旅游文化發展合力
旅游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必須以人文生態景觀、歷史文化遺產、民俗風情體驗等文化資源的充分整合為基礎。要把詩詞歌賦、歷史故事、民間傳說、風土人情等有機融入自然景觀、生態資源和文物遺址中,使旅游地的歷史、文化、社會變遷、經濟發展歷程等能夠讓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發揮歷史紀念館、人文生活館、主題文化園等載體和民俗風情表演、民俗文化節、文化旅游節、學術論壇研討等形式加大對區域文化的宣傳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軟實力。
(四)培養引進區域旅游文化人才,促進區域旅游文化提檔升級
人才是旅游文化軟實力提升的智力支撐。要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和專業文化機構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檔次。積極培養和引進素質高、潛力大、經驗足、能創新的優秀人才,保證他們的工資福利、學習培訓、評優晉級等待遇,使他們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業發展。要創造條件給民間文化團體、民間文藝骨干、民間藝人等提供成長空間和展示舞臺,保證基層本土文化人才儲備充足。通過獎勵機制激發全社會的熱情和潛能,通過群策群力促進旅游文化提檔升級。
(五)拓寬區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確保旅游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景觀;區域景觀;規劃原則
中圖分類號:J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2-0194-01
自十九世紀末以來,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相對惡化和城市發展的病象環生,以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為中心的區域可持續發展,成為今天區域規劃的重點。因此,作為區域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景觀規劃也日益為一些西方國家政府和人們所重視,美國景觀建筑師協會前主席西蒙茲在其《景觀設計學》一書中就對區域景觀作了專門論述[1]。通過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和相關理論,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積極探索,以達到最終形成在中國行之有效的區域景觀規劃理論體系并加以廣泛推行的目的,因此本文將針對區域景觀的相關概念和區域景觀規劃基礎性理論試作初步探索。
一、區域景觀概念的界定
在分析區域景觀規劃理論之前,應該弄清“景觀”、“區域景觀”等相關概念的內涵,這是研究區域景觀和實施區域性景觀規劃的基礎。
(一)景觀及景觀規劃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張,人們對景觀概念的理解從在景觀園林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地理學和生態學的思想,構成了現代景觀的概念。例如德國景觀生態學家Buchwald認為:景觀是地表某一空間的綜合特征,是一個由陸圈和生物圈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統,包括人的視覺所觸及的景觀像、景觀的功能結構和景觀像的歷史發展。這些理論都極大地突破了景觀即風景的狹窄內涵,使景觀上升到作為生態系統的能流、物質循環的載體和社會精神文化系統的信息源而存在的高度。
(二)區域及區域景觀
區域是指具有特定共性、同質性、內聚力的地區。因此,區域景觀規劃應側重對具有特定資源或特定景觀內聚力的地區進行統一規劃,以便從全局著手,統籌、合理安排區域的發展,克服行政或地方利益的條塊分割所造成的景觀破碎和總體效益受損,繼而實現保護環境資源和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體現公平原則,并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二、區域景觀規劃的原則
(一)整體性與連續性原則
區域景觀規劃必須注重整體效益,尤其是在多種景觀特征的區域和總體景觀區域規劃中,不能強調某一元素的單一效益或局部地區的利益,條塊分割、切斷區域內景觀的有機聯系,只能使得區域景觀破碎化,區域整體環境和競爭力下降。只有重視區域景觀的整體性與連續性,才能協調好繼承、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共同發展。
(二)自然優先原則
景觀作為生態系統的能源和物質循環的載體,其中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應該由人來調節,而樹立人與自然應是和諧的“伙伴關系”的觀念,則是協調人和自然關系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對以自然資源為主的區域景觀,必須科學分析其自然規律,建立自然保護核和緩沖區,即對危機資源、殘留斑塊盡量完整保護,并將人為活動排斥在核心區周圍的緩沖區以外,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的自然破壞。
(三)本土精神原則
特定區域景觀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過程,在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景觀規劃中,地方文化、歷史風貌應得到充分體現,這是解決城市風格迷失,地方文化喪失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具有特定自然景觀組分的區域景觀規劃中,突出自然特質和鄉土特色,像江蘇同里、周莊古鎮、河北平遙古城、云南麗江古城的保護性建設就是成功范例。
(四)動態、漸進原則
區域是一個大而統一、但界定寬松的地理范圍。在后工業時代的今天,人類社會變化發展日新月異,任何一項規劃都不可能是一張從一而終的藍圖,因為區域景觀的主體始終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同時隨著國際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交融和發展,人們對區域規劃的理論理解也會不斷朝科學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區域景觀規劃必然是一個漸進、動態的過程。
三、結語
區域規劃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與具體的發展戰略相比較,正確的區域觀念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形成科學的區域景觀觀念,提高對區域景觀發展的管理水平,才能使規劃得以正確實施。此外,規劃者多元化也是體現規劃科學化、公平化的標志,其中中央、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在區域總體控制、利益協調方面可以起到關鍵作用,將規劃意圖和具體措施積極向住區居民宣傳,通過更多的民主形式,實現共同利益。我們期待,在新的區域規劃概念和理論被倡導和推行的同時,中國的區域景觀規劃理論會將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更廣泛的推行,更普遍的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
重塑中國制造形象
當前,全球競爭已從價格競爭、質量競爭、服務競爭上升到品牌競爭。以義烏為例,各類產業和企業都在“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大旗下,共享這一整體品牌。義烏有1萬多家制造企業,其中有1700家襪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襪業基地;拉鏈行業有400多家,飾品制造企業2000多家,這些進入義烏市場分工網絡的企業,共同分享“義烏小商品市場”這一區域品牌所帶來的市場信譽和其他無形資產?!傲x烏”兩個字成為整個區域企業闖蕩國內外市場的重要地域性標志。但是,像“義烏”這種區域品牌最明顯的市場形象,其核心優勢還是來自人工成本低、環境成本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低等低成本優勢,是低成本、低質量、低附加值的代名詞,是“中國制造”市場形象的典型代表。這樣的區域品牌還不能代表完整的生產體系,更沒有加工環節以上的研究開發、工業設計以及下游的營銷渠道和營銷控制等內涵。要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必須培育區域品牌,圍繞區域品牌,打造區域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使中國制造走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帶領“中國制造”擺脫僅賺取加工費用的低水平發展路徑,走向以品牌價值創造為主的高附加值發展之路。
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
區域品牌是集群內企業一種珍貴的無形資產,為產業集群增加額外的附加值,使產業集群的價值有更多的外在體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國內產業集群逐步發展起來。目前已形成的典型產業集群或準集群多達數百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在國內市場甚至是國際市場占有較高的比重,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區域品牌,如:順德家電、虎門服裝和前述義烏小商品等。但是,由于沒有對區域品牌進行整體的戰略安排,對這些區域品牌的品牌內涵建設不足,市場對區域品牌還僅停留在認知的階段,區域品牌的市場形象還沒有建立起來,區域品牌對產業集群的引領作用遠未充分發揮出來。要提升我國產業集群的競爭力,除了精良的技術、高品質的產品以外,更需要一個有價值的品牌,并把這些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及時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要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國內眾多產業集群低成本、低利潤的現狀,就要從產業鏈的制高點人手,培育區域品牌,區域品牌塑造的并非都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而是產業和市場中的“制高點”,是一個足以牽動整個產業集群發展,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
整合現有區域品牌
我國區域品牌的創建發展模式主要有資源技術依賴型和產業集群型兩種。其中,資源技術依賴型模式是依托自然資源和特殊的工藝技術發展起來的,以地方農產品和基于特色技術的深加工產品居多。這種區域品牌與當地的經濟、政治、地理、歷史、文化等諸多因素緊密聯系在一起,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有很高的知名度、忠誠度和美譽。例如,安溪鐵觀音、西湖龍井、信陽毛尖、蟲草等等。盡管這些農產品在中國有較大的影響力,但出口到國外市場,其品牌影響力非常有限。另外,資源技術依賴型還包括對圍繞特色技術形成的區域品牌。以北京烤鴨為例,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標準來規范要用什么樣的碳火及制作工藝才可以稱之為是北京烤鴨,對制作北京烤鴨特色技術的保護不夠,造成北京烤鴨的工藝要求五花八門,水平參差不齊,品牌影響力下降。品牌內涵代表著一種特定的產品屬性、利益、價值觀念、個性、文化、顧客群體等。區域品牌是某一區域的企業品牌、產業品牌集體行為的綜合體現。我國區域品牌的建設現狀,亟需政府出面整合現有區域品牌,豐富品牌的內涵,嚴格品牌使用標準,使區域品牌形成良好、統一的市場形象。
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培育企業品牌往往都是大企業考慮的范疇,對于眾多的中小企業經營者來說,由于企業本身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加之大品牌、大企業的競爭,要想單獨創建一個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品牌難度較大,成功率較低。但是,與企業品牌不同,區域品牌是市場對區域內某類商品的認可,是眾多同類企業行為的綜合體現,它為區域內生產經營該類產品的企業所共同擁有,它是獨立于私人品牌和企業品牌之外的。培育區域品牌不能以市場方式來實現,同時它又是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較快發展的必要性條件。一個企業對公共品牌的使用不會減少另一個企業對該種物品的使用數量,新增使用成本為0;而建立區域品牌的企業也無法將這一個區域品牌據為己有,并將其他企業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因此,區域品牌具有明顯的公共產品屬性,即非競爭性和非擁擠性。區域品牌的這種公共產品特性決定了區域品牌的培育必須由政府提供。培育一個區域品牌,就可以創造一個區域公共品牌的形象。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能夠借助龍頭企業的“光環”,有效傳播信息、創造市場需求、樹立消費者信心,降低產品的宣傳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區域品牌為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小企業利用區域品牌效應,樹立自身形象及排斥區域外競爭對手,更加順利地將產品推向市場,增強企業自身實力。
培育區域品牌,帶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與單純支持企業品牌不同,區域品牌的受益群體不分國企、外企、內資或外資,即便是在WTO框架下,培育區域品牌也是各國支持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而且,與企業品牌相比較,區域品牌的效力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即使區域內個別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區域品牌的效力并不會隨之消失。因此,我國政府有可能在國際貿易規則允許范疇內,以較低的成本培育區域品牌,帶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制定國家區域品牌發展戰略
區域品牌是區域內企業一種珍貴的無形資產。區域品牌元素包括區域名稱、象征性的標識、建筑設施、商品結構和服務特色。應根據目前整個我國的國家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制定區域品牌發展戰略?!笆濉逼陂g,我國提出了區域發展戰略,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建設國家重要能源、戰略資源接續地和產業集聚區;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并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我國的區域品牌發展戰略應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基礎上,把區域品牌發展戰略納入到區域發展戰略當中,作為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明確對區域品牌的培育目標和扶持政策,為我國培育品牌發展提供總體戰略框架。
規范區域品牌的使用管理
區域本質上是一種行政區劃和地理的概念,一般帶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如地理特征、資源優勢或人文歷史淵源、自然風貌等。產業區域是區域品牌的重要因素。像巴黎時裝、意大利皮鞋、波爾多紅酒等國外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在必須履行一定的認證手續,才能夠打上區域品牌的標識。而我國目前對區域品牌還未實行原產地認證,任何一個地方的農產品,都可以隨意打上區域特征的標識,都可以稱之為這個地區的產品。消費者不會因為該區域品牌的名稱而了解它的內在質量標準、文化標準、區域特點、生產工藝等等。因此,要想培育區域品牌,就要嚴格市場準入,從生產和流通環節兩個環節實行認證。在對原產地的認證方面,要求無論是出口還是國內銷售,對區域品牌的原產地適用范圍應實行統一認證,在原產地范圍以外的產品嚴禁使用該區域品牌。例如,可對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等茶葉的生長地點以及地理范圍進行明確劃定,并制定嚴格的產品工藝、質量標準,只有達到標準的產品才可以給予原產地標簽的標識。另外,還要對原產地標識進行統一的設計、推廣和宣傳,使原產地的內涵被市場了解和接受。在流通環節的認證方面,要依托我國現有的大型批發市場,從這些大型批發市場銷售出去的產品,在符合一定工藝、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可以考慮給予流通環節的原產地認證。
培育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
從國外成功經驗來看,做好區域品牌必須依靠龍頭企業的帶動。擬培育的區域品牌龍頭企業,并不是指所有知名的大企業,比如茅臺酒雖然是知名的企業品牌,但是圍繞茅臺酒的產業集群還沒有形成。茅臺酒對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尚待進一步挖掘,茅臺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僅僅富了一個企業,而不是富了-一方經濟。區域品牌的龍頭企業,必須是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區域產業發展成長的大型企業集團。這類企業應具有這樣的影響力:能夠通過自己在產業鏈的內部分工,通過在區域的聚集把相關的上下游中小企業聚集到一個地區,為產業集群內部其它小企業創造就業機會和發展機會。
品牌的建設需要人才,好的品牌形象需要技術含量,需要知識的支撐。培育區域品牌的領軍人才,首先要在區域品牌總的發展戰略框架下,選擇一些已經具有區域品牌基礎和產業發展基礎的行業,建設一些龍頭人才的培養計劃,派往世界各國進行培訓和進修,使之成為該行業的領軍人物,世界頂尖的高級技術人才,為培育我國區域品牌奠定人才基礎。
關鍵詞建設用地配置;區域差別化;指標;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江蘇省
中圖分類號F30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3)12-011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18
2003年以來,土地政策開始與傳統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并列作為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1]。通過運用土地供應、土地規劃、土地價格、土地稅收等政策工具[2],土地政策調控對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3-4]。但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在于土地政策普適性過強而差異性不足[5],不利于發揮區域資源稟賦優勢,從而制約了調控效果。因此需要在宏觀調控中制定差別化的土地政策[6-8],以適應區域差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實行差別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據此結合主體功能區分別對重點開發區、優化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提出了差別化的土地利用策略。
土地利用規劃在土地參與宏觀調控的各種政策工具中處于綜合和基礎地位[9]。其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的區域建設用地指標是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依據,進而影響區域建設用地供應量及結構??梢姡ㄔO用地指標配置的區域差別化對于構建差別化的土地調控政策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建設用地指標包括建設用地總量、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新增建設用地量、人均城鎮工礦用地等多項指標。我國的建設用地管理將從以增量管控為主轉向以總量管控為主[6,10],因此建設用地總量的區域差別化配置應成為構建差別化土地政策體系的重點。
鑒于此,本文以建設用地總量的區域差別化配置為切入點,在明確其內涵及方法的基礎上,依據江蘇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確定的建設用地總量,試圖求解13個地級市的建設用地總量配置方案,以期為江蘇省差別化土地政策體系構建提供參考和借鑒。
1建設用地總量區域差別化配置的內涵及方法1.1建設用地總量區域差別化配置的內涵
所謂差別化配置是相對于絕對平等配置而言的,即不能是等量分配或等比例分配,而是在充分承認區域差異基礎上的差額分配。建設用地總量受經濟社會發展、自然環境、政策制度[11-12]等多種因素影響。但目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建設用地指標的區域配置多在現狀建設用地指標基礎上依據未來社會經濟發展預測確定[13],并伴隨較強的主觀性和行政性[11],難以充分體現區域差異。
據此可以將建設用地總量區域差別化配置定義為:在一定的建設用地總量約束下,綜合考慮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生態環境約束及土地資源稟賦特征基礎上,差別化確定一定時期內各區域建設用地總量的過程。其內涵包括:①各區域建設用地總量首先要反映區域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量,能夠支撐經濟社會發展;②充分考慮區域生態環境限制因素,不能放任區域建設用地規模無限制擴張;③立足于區域當前的土地資源稟賦,積極挖掘現有建設用地潛力。
劉瓊等:建設用地總量的區域差別化配置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年第12期依據以上內涵,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區域差別化配置:首先,應當建立涵蓋經濟、社會、生態、土地資源稟賦4個方面的指標體系,全面體現區域差異;其次,應當選擇合適的方法依照各指標在區域間的差異程度實現建設用地總量的區域差別化配置。
1.2建設用地總量區域差別化配置指標體系
現有關于建設用地區域配置的指標體系多側重于區域經濟和社會指標[14-15],注重對土地利用經濟社會效益的考量[16],很少包含區域生態環境及土地資源稟賦指標。因此,考慮到與已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指標體系的銜接,結合主體功能區規劃指標體系,同時兼顧指標的實用性,選擇目標年地區生產總值、目標年總人口、“建設用地容量”和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4項指標分別代表各區域經濟、社會、生態及土地資源稟賦差異,作為建設用地區域差別化配置的依據(見表1)。其中,“建設用地容量”參考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土地開發強度指標,借鑒環境絕對容量概念,代表某個區域建設用地達到其生態底線的距離,以30%土地開發強度國際警戒線[17]計算得到;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則依據1993年頒布的《村鎮規劃標準》(GB50188-93),按人均150 m2計算。
Evaluation function建設用地總量區域差別化配置4經濟4目標年地區生產總值x14――社會4目標年總人口x24――生態4建設用地容量x34土地總面積×0.3-現狀建設用地面積土地資
源稟賦4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x44現狀農村建設用地面積-(現狀農村人口×150 m2/人)1.3建設用地總量區域差別化配置的方法
為依照各指標在區域間的差異程度確定各區域所應配置的建設用地數量,采用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方法[18,19]求解配置方案。
首先,利用信息熵評價系統的均衡,度量單位指標值所負荷的建設用地量在區域間的差異程度,信息熵越大,單位指標值所負荷建設用地量的區域差異性越小,反之越大。以x1為例,“目標年建設用地總量/目標年地區生產總值”的信息熵越大,說明每億元地區生產總值負荷的建設用地量的區域差異越小;其次,計算信息熵達到最大值時各區域的建設用地總量。同樣以x1為例,當“目標年建設用地總量/目標年地區生產總值”的信息熵最大時,各區域“目標年建設用地總量/目標年地區生產總值” 趨于相等,但由于各區域地區生產總值存在差異,區域建設用地總量便會與其指標總量相協調,從而實現差別化配置。
x2、x3、x4單位指標值負荷建設用地量的信息熵意義與x1類似。但x4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的取值為實值的倒數,因為若區域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潛力較大,則理應更注重內涵挖潛,積極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理,相應配置較少的建設用地總量。
1.3.1目標函數
maxE=∑n4j=1ej(1)
式中ej(j=1,2,…,n)為第j項分解指標單位負荷建設用地量的信息熵,可依據信息熵的計算公式(2)、(3)、(4)計算得到。其中xij為第i區域內第j項指標的值,Qi為第i區域內分配的建設用地量(決策變量),Xij為第i區域內第j項指標單位指標所負荷的建設用地量。
ej=-14lnn ∑n4i=1Pij?lnPij(2)
Pij=Xij4∑n4i=1Xij (3)
Xij=Qi4xij(4)
1.3.2約束條件
Q1+Q2+…+Qn≤Q(5)
Qi現狀≤Qi≤Qi需求(當Qi需求≤0.3×Si)
(6)
Qi現狀≤Qi≤0.3×Si(當Qi需求>0.3×Si)
(7)
其中,Q為待分配的建設用地總量,Qi現狀為第i區域的建設用地現狀值,Qi需求為第i區域的目標年建設用地預測值,Si為第i個區域的土地總面積。
2研究區域及數據來源
2.1研究區域概況
江蘇省地處我國東部沿海,位于長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是近代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發祥地和開放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綜合經濟實力一直處于全國前列。依據江蘇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到2005年底全省土地總面積1 067.42×104 hm2,其中建設用地183.15×104 hm2,土地開發強度為17.16%。同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8 272.12億元,總人口7 474.50×104人,城市化水平50.50%,人口密度高達700人/km2,為全國各省之最。
從區域來看,江蘇省下轄的13個地級市可以劃分為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蘇南地區指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5市,蘇中地區指南通、泰州和揚州3市,蘇北地區指徐州、連云港、鹽城、淮安和宿遷5市),三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蘇南地區城市化、工業化速度遠高于蘇中、蘇北地區,建設用地擴張速度的差距也十分明顯。1997-2005年蘇南地區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等增長幅度高達30%以上,遠遠高于蘇中、蘇北地區。到2005年,13個地級市的建設用地規模均超出上輪規劃目標,其中蘇南地區偏差量最大,其次是蘇北,蘇中最低。
可見,對于江蘇省這一建設用地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且區域差異明顯的省份,通過建設用地差別化配置,推動蘇南地區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使蘇中崛起和蘇北振興,進而推動全省協調發展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2.2數據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