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8 14:47: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防治優缺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兔害;化學防治;器械防治;生物防治;營林措施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4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22-0126-01
野兔學名蒙古兔(L.capensis tolai),俗稱野兔、草兔、兔子。野兔是一種廣泛分布的中型食草動物,主要棲息于植被豐富的山地及平原地帶,活動高峰期為清晨和日落后。野兔的家域面積為5.78 hm2,繁殖季節和食物缺乏時,活動范圍更大。喜食青草、樹葉、樹苗、蔬菜及各種農作物的禾苗。冬、春2季食物缺乏時,特別是在雪后,主要為害幼樹,啃食幼樹,環咬樹皮,引起幼樹大量死亡,針對獵槍嚴格管理的現狀,狩獵捕捉量的降低及退耕還林草面積擴大,野兔在許多地方數量呈上升趨勢,野兔已發展成為嚴重影響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生物災害之一。林木兔害的防治應堅持生物、化學、工程措施相結合,由單純依靠化學防治轉向化學、生物、培育壯苗、營林措施和人工捕打等多種方法并舉?,F總結林木兔害綜合防治技術,以供參考。
1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中應選用高效、低毒、無二次中毒、在環境中易分解的藥劑,目前比較常用的是溴敵隆,其具有安全緩效、適口性好、兔喜食等優點,防治方式有投放毒餌、樹干涂毒等方式。
1.1 投放毒餌
以野兔嗜吃的胡蘿卜為誘餌和毒藥的載體,用浸潤法配制0.005%溴敵隆毒餌,毒餌呈棋盤或封帶式投放,每堆4~5個胡蘿卜條,行距均為4 m。也可散撒,增加毒餌的發現率。投餌后每天檢查,毒餌被食后及時補上,直至毒餌不再減少,兔害解除。重要的試驗基地和苗圃,在投放毒餌后,還應該用兔網圈圍。一般潛伏期為3~7 d,多死于5 d內,也有長達7 d,野兔多死于洞中或隱蔽處[1-2]。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化學防治法時必須做好安全措施:原藥和毒餌必須由專人保管,投餌時要用工具,不能與皮膚接觸。投餌前數日要在交通要道、學校和商店出示布告,說明投餌的時間、地點和毒餌特征,嚴防誤食。死兔嚴禁食用,死兔、死鼠必須深埋或焚燒。發現人、畜中毒,在醫生指導下,用V■解毒。
1.2 樹干涂毒
用熟石灰、107膠和溴敵隆、殺鼠迷、毒鼠磷等藥劑,配制成藥漿,冬、春季涂在幼樹樹干上進行防治,也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1.3 化學防治優缺點
化學防治污染環境,殺害天敵,長期使用一種滅兔劑會出現兔類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等問題,但該方法最經濟、最有效,特別在大發生年能在短時間內大范圍控制兔害。為此,在有害動物綜合管理和綜合防治對策中,仍是世界各國廣泛使用的一種主要手段。但是也應看到,化學防治僅僅能使兔類的數量減少,兔類所賴以生存的空間和生活資源仍未改變,發生兔害的環境條件仍然存在,防治措施停止后,兔類數量又會逐漸回升,必須幾年連續進行防治才能消除兔患。在使用化學滅兔劑時,盡量選用高效低毒、沒有二次中毒、在環境中容易分解的藥劑(如溴敵隆等)。樹干涂毒方式,只適用于小面積、重點實驗基地和重點發生區。
2 器械防治
2.1 捕獵器捕兔
針對當前捕獵需求而設計的捕獵器,可以用于山區、丘嶺、平原各種地勢捕獵,具有智能報警、準確、可靠、操作簡便、捕獵音樂提醒、萬伏高壓輸出、有效距離為1~2 km、低功耗、高壓正常等優點。安裝方法:輸入12 V電源,接入本機負極和正極,輸出端一線接地,另一端用電線接好,向遠處拉開,用絕緣支柱支撐高壓線,離地面10~20 cm,高壓線嚴禁和花草樹木之類的接觸,以免高壓漏電,影響捕獵效果。準備完畢,開機時電源12 V指示正常,警燈亮,報警,稍片刻即可。電流表指針也停止不再上升,當捕到獵物時,有蜂鳴提醒,警燈自亮[3]。具體配置見圖1。
注意如果遇到霧天或空氣潮濕時,高壓線有可能發出“啪啪”的響聲,這說明絕緣效果不好,可適當把高壓線放短一些。
2.2 網捕兔
利用野兔的生活習性,掌握逃跑路線,安裝好人工編制的捕網,需要5~6人驅趕捕兔。
2.3 鐵圈套兔
人工制成鐵絲圈,安裝在兔子取食、活動痕跡明顯的地方進行捕兔。
2.4 器械防治優缺點
器械滅兔的優點是簡便易行,人畜無害,節約糧食,適宜群眾性大面積防治。目前,主要采用捕獵器進行捕兔,狩獵量大,所捕的兔可以再利用,每只10~16元,經濟效益明顯。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捕食者、寄生物、病原體等天敵來降低兔害密度的方法,即保護兔子的野生天敵及人工馴養等辦法,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身調節能力達到生態平衡。目前,生態環境逐漸恢復,天敵數量增加,但控制兔害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4 營林措施防治
通過植樹造林恢復生態植被,造成不利于兔子棲息繁衍的生態環境,降低兔類的密度,從而達到防治的目的。林業工程雖然不能直接滅兔,但卻能將整個生態系統或整條流域進行改造和控制,以達到綜合防治治理的目的。因此,林業生態控制措施在防兔滅兔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技術方法不可比擬的。在退耕還林還草建設生態植被中,一定要按科學規律辦事,根據水熱、地形等條件,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灌則灌,適地、適樹、適草,摒棄以前重林輕草,重喬輕灌的錯誤認識,以草促林、以林帶草,喬、灌、草合理配置,科學布局,協調發展[4-5]。
5 參考文獻
[1] 王,楊昭峰.千山林區油松扁葉蜂、鼠、兔害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204.
[2] 梁志軍.阿勒泰林區無公害鼠兔防治措施[J].農林科技,2012(1):43-44.
[3] 王安勝,沈銀新.林果苗木育苗、種植基地兔害物理防治技術[J].新疆林業,2011(3):43.
關鍵詞:害蟲綜合治理;糧食害蟲;綜合治理;糧倉害蟲;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6.3 文獻標識碼:A
1 害蟲綜合治理的提出
害蟲防治經過了3個大的階段。20世紀40年代之前是第1階段,當時,害蟲防治沒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一般防治是用各種防治方法如農業技術防治、物理及機械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配合起來進行防治,這叫做害蟲綜合防治。它的理論根據,就是各種防治方法都有其優缺點,把各種方法取長補短配合起來,就能取得更大的防治效果。這一方針始終是正確的,也沒有人反對過。但是到了20世紀40年代(第2階段),DDT發現了,接著發現了666、各種有機磷殺蟲藥劑、氨基甲酸酯及其他殺蟲藥劑,它們的防治效果是如此之高,以致有的殺蟲藥劑在當時曾被叫做“一掃光”。害蟲的防治在這時期發生了一個改變,即大量的使用殺蟲藥劑,甚至于發展到完全依賴殺蟲藥劑而把其他防治方法都忽略了。這一時期開始時,人們十分樂觀,以為害蟲問題可能就這樣解決了。但是,這個樂觀時期只維持了將近10a,人們發現就是用最有效的殺蟲藥劑還是不可能徹底消滅害蟲。問題是害蟲對于殺蟲藥劑產生了抗性,以致越來越不容易防治了,更嚴重的問題是害蟲的發生反而比以前更嚴重了,有些本來不嚴重危害的次生性害蟲,現在也成為了主要的、嚴重危害的害蟲。越用殺蟲藥劑防治的結果,就是越要用殺蟲藥劑。因為殺蟲藥劑把害蟲殺死的同時,把害蟲的天敵昆蟲也殺死了,因而害蟲失去了自然控制,發生更嚴重了。
2 糧倉生態系統的特點
以上所談的是一般害蟲綜合治理,主要適合于農田生態系統,針對農業害蟲。但是對于糧食害蟲的防治,具體問題還需具體解決。
2.1 糧倉生態系統與農田生態系統的異同
農田生態系統已經不如原始的生態系統,它的群落組成中的種類已大為減少,由于多樣性的減少造成了不穩定性,所以環境一有變動,或某一自然控制因素削弱,害蟲就可能大發生。糧倉生態系統在這一點上更為突出,它的種類更少,彼此之間很少有聯系與制約,因此容易發生大的波動。
2.2 糧倉生態系統基本情況分析
上述問題僅僅表現為程度上的不同。主要的是:糧倉生態系統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它的組成不同于一般生態系統。一般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是:非生物物質和能量,包括無機物、水、氣體及日光能,日光能是生物能量的來源;生產者,即自養生物,主要為綠色植物及自養的微生物等;消費者,即異養生物,自己不能產生有機物,而已其他生物的有機物質為營養。主要為各個營養水平的動物(包括寄生生物及腐生生物);還原者或分解者,它們將動植物體的復雜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送回到環境中,以供生產者再利用。還原者是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主要為細菌。
2.3 糧倉生態系統的特點
可以看出,這樣一個生態系統有以下幾個特點:關于環境方面,它是人為的,是易于控制的,即糧倉的溫度、濕度、空氣組成、光照等條件都是可以控制的;這個生態系統是有限的;它沒有生產者,但是有現成的有機物質;害蟲的發生,如環境合適,一般是嚴重的。這許多特點合在一起就使糧食害蟲的防治不能與一般農田害蟲的綜合治理相同,而必須有適當的改變。
3 糧倉害蟲防治的具體要求
3.1 害蟲綜合治理的原則
害蟲綜合治理的原則并不對于所有情況下的害蟲防治都適用。目前不可能一下徹底消滅害蟲,沒有必要全部消滅害蟲,留下少數反而有好處,可以維持自然控制,使天敵有食物或寄生。但是對于檢疫害蟲,顯然不適用。因為這時候我們不能允許少數害蟲留下。一般新害蟲被帶入到一個新地區,我們要求的是徹底把它消滅。
3.2 糧食害蟲的防治
通過上述分析研究,我們認為它不完全符合農田害蟲的害蟲綜合治理的情況。它更比較接近于檢疫害蟲的情況。首先,徹底消滅是有可能的,也是不可能的。說有可能是指在一個糧倉內一時把害蟲全部消滅。說是不可能的,是指徹底消滅之后,新糧食進來時可能再帶入新的害蟲,或害蟲重新侵入,因此還是要重新又有害蟲發生,不能一勞永逸。
3.3 適當改變害蟲綜合治理原則
要在糧食害蟲的防治上,應用害蟲綜合治理的原則,必須做適當的改變。要主張徹底消滅,而不能容忍少量害蟲的存在,不管它經濟危害水平如何;不能依靠自然防治為主,而要以人工防治為主,因為自然控制因素不會起很大的作用;從經濟限閾來討論,少量害蟲的保留,即會造成大發生,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因為環境條件合適,自然控制力弱,所以害蟲總群數量的波動是一個直線上升的情況,只有人工防治才能把數量降低。
3.4 防治措施
關鍵詞:生物農藥;綠色農業;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S4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7-0009-1
1 調查背景
1.1 農產品安全生產的緊迫性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我國的農產品安全問題不容樂觀,據統計,有38%的農產品有害物殘留量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部分地區蔬菜農藥超標比例高達80%,農產品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十分嚴重,海南毒豇豆事件,更激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思考和擔憂,而導致農產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化學農藥的不當或者過量使用。
1.2 環境污染嚴重,發展綠色農業勢在必行
根據相關統計,我國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積近2000萬公頃,其中1600萬公頃的農田土壤受到農藥污染。過量施用農藥和化肥帶來的生態問題越加嚴重,發展綠色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已經獲得世界各國的廣泛共識。
1.3 國家大力支持生物農藥產業發展
近來,我國把發展生物農藥放在發展可持續農業的重要位置。同時也把生物農藥的研制和開發列為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和高科技發展計劃。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在今年相繼制定了發展生物產業的規劃,提出“增加生物農藥、生物肥料、微生物全降解農用薄膜的使用比例;培育綠色農用生物制品大型企業集團10家,大幅度提高我國綠色農業生物制品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有效緩解農業資源污染。預計今后幾年生物農藥將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長,而化學農藥以每年2%的速率下降,到2015年,生物農藥的市場占有率將從現在的10%提高到30%。
1.4 生物農藥發展喜憂參半
生物農藥,又稱天然農藥,總體來講,生物農藥一般是指直接利用生物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或生物活體對害蟲、病菌、雜草、鼠類等有害生物進行防治的一類農藥制劑,具有低毒,無污染,無殘留,開發周期短、費用低等特點,它源于自然,容易在自然界降解。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逐漸重視和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嚴峻,生物農藥理應將逐步替代化學農藥。
2 研究對象與調查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主要集中在濟南市歷城區的農藥銷售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以及壽光市洛城街道的生態農業種植戶,同時也包括棗莊市市中區、濟寧市市中區安居鎮、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鎮、臨沂市平邑縣、濱州市無棣縣水灣鎮等地的農村地區。
2.2 調查方法和內容
本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走訪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根據生物農藥流通過程中的不同情況,筆者設計了三套問卷,分別針對普通種植戶、生態農業種植戶和農藥銷售商。累計回收問卷201份。問卷涉及了耕作類型,生物農藥的使用狀況、農藥毒性的認知度、生物農藥及化學農藥優缺點認知、農藥選購影響因素、農藥信息的獲取渠道、購買渠道等多個方面,單選題與多選題結合。
走訪主要針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濟南市歷城區的各農藥商,重點了解了現階段生物農藥的品種,生物農藥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實地考察階段,筆者重點考察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的試驗田以及壽光市洛城街道的生態農業種植基地。
2.3 調查結果
農民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對生物農藥了解甚少;農民對化學農藥毒性認識不足,化學農藥依然占主導地位;農藥信息的獲取渠道和農藥購買渠道有待改善。
3 生物農藥發展的幾點建議
3.1 依托綠色農業,擴大生物農藥優勢
化學農藥過量使用直接導致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增加了防治病蟲害的難度,造成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過高,進而引發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為有效維持農田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確保食品安全,我國已開始實施綠色農業發展戰略,逐步構建了“無公害、綠色、有機”三位一體的分層級的食品安全體系,該體系下,農業生產對農藥的使用和殘留檢測標準較高,高效環保的生物農藥以其環保、無殘留的特點符合了食品安全的需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3.2 加強研發,提高自身質量
生物農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取決于工藝水平的高低和新產品開發實力的強弱。國家有關部門應對生物農藥產業給予必要的扶持,幫助建立起集生物農藥產學研一體化的生物農藥技術聯合體和經濟利益共同體,全面加速生物農藥產業化進程。建議有條件的企業組建自己的研發中心,或者與科研單位聯合建立研發中心,提高生物農藥產品質量,加強生物農藥品種投產后的深層次研究。
3.3 加強生物農藥的宣傳,提高農民科學用藥意識
企業和農技推廣部門應共同努力,加強生物農藥技術推廣,農業科技部門應當在“三下鄉”活動中給生物農藥廠商提供更多機會,同時生物農藥廠家應當更多地聯合起來,舉辦一些農資博覽會推介會,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大力培養地方農業的“科技帶頭人”,樹立榜樣,互幫互助,讓這些人的親身經歷,來證明生物農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逐步幫助農民轉變只重眼前的思想觀念,樹立科學的用藥意識。
參考文獻
[1] 侯瑜.我國食品安全規劃、差距及建議[J].食品研究與發展,2008.
關鍵詞:林木化學保護;教學改革;創新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5)02-0069-03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于重大變革時期,教育部門和各高校都在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高校人才培養的潛力和活力,實施創新型人才的分類培養[1-2]。為將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貫徹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高校教師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和學科專業差異性,在整合課程資源、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3-6],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
“林木化學保護”是森林保護本科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并且也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7]。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運用所掌握的“林木化學保護”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技能,依據有害生物的發生危害特點,綜合考慮林木、環境、生態系統等多種因素,制定科學的防治策略,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做出準確的評價。本課程的教學質量與該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密切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為將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貫徹到“林木化學保護”日常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筆者多年來在“林木化學保護”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實踐,并通過學生問卷調查形式對教改成效進行了總結和評價,希望對促進森林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林業化學保護”教學改革的舉措
(一)教材建設
與農業的植物化學保護學科的發展相比,我國林木化學保護學科的發展相對滯后。長期以來,國內相關林業院校在“林木化學保護”教學過程中普遍缺乏全國統編教材,都是采用借鑒和參考農業版的植物化學保護學科的教材,缺失了林業方面的特色。由于具有相對長期穩定性的森林生態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存在巨大差異,森林病蟲害與農田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防控技術和手段存在明顯的區別,針對性教材的缺失給“林木化學保護”的教學帶來諸多不便。
為了解決國內“林木化學保護”教材缺乏問題,在中國林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國內多所林業院校相關專家的共同努力下,于2011年出版了國家“十一五”全國統編教材《林木化學保護學》,作者參與編寫了其中的章節。該教材目前已應用于各大林業院校的教學中,為“林木化學保護”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作者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自編了《林木化學保護實驗指導》教材,在教材中增加了林間藥效試驗設計,天牛、小蠹蟲等林木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藥效調查及統計分析等相關內容,充分體現了林業有害生物化學防治的特色。
(二)定位
為了能針對性地解決國家林業生態建設及林權制度改革實施過程中關于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及保護所面臨的問題,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和專業論證,結合林學院森林保護學科的優勢及其特色,在新的森林保護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修訂時對該課程的設置進行了調整,首先將課程名稱從“植物化學保護”改為“林木化學保護”,理順了課程體系隸屬關系,適應林業專業特點;其次增加了課程學時數,由原先的40學時變為64學時,其中理論課32學時、實驗課程32學時,并將實驗課單獨開設和考核,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突出“林木化學保護”是森林保護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的特點。從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上充分體現了對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的重視程度。
(三)教學內容與授課形式的調整
在本著突出基礎,兼顧學科發展前沿和林業生產現狀的前提下,做好課程體系安排和內容設置,打破傳統的單一重視灌輸知識,強調實踐知識傳授與素質能力教育相結合的理念。我們在“林木化學保護”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授課形式上進行了大膽的革新。
1.對課程理論體系和知識模塊進行科學規劃。“林木化學保護”教學涉及農藥化學、制劑加工、森林昆蟲、森林病理、雜草、環境毒理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各部分的章節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才能使這些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于林木化學保護這個主題上。作者通過對課程理論體系、知識模塊、學習重點、學時分配等相關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精心組織編排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及時更新和補充相關知識要點及最新進展,實現在有限的教學過程中突出基礎、兼顧前沿、結合生產、知識與能力素質教育相結合的目的。如在農藥制劑類型與使用技術一章中,根據森林保護學科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現狀,在保證知識理論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重點突出煙劑和觸破式微膠囊水劑等林用藥劑的加工原理,以及針對高大林木的航空施藥、煙霧防治、樹干注藥等特色施藥技術的講解。同時刪減和淡化部分農藥制劑加工學的相關內容,使教學內容能夠適應現代林業生態建設人才培養的需要。
2.采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方法可綜合體現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對實現教學目標,傳授教學內容和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的弊端,我們對“林木化學保護”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嘗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把大綱要求的重點和難點闡述清楚的前提下,對一般常識性知識設立幾個小問題,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思考問題,通過對課本的快速閱讀總結出問題答案,并可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由被動接受過程變為主動參與過程,改變了“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引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積極開展案例討論互動式教學。教師根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現狀及自身林間防治實踐經驗,制定某一主題,收集相關防治案例,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開展相關的討論。如通過文獻查詢總結當前生產中防治蛀干性害蟲光肩星天牛的技術,討論不同防治施藥技術的優缺點、防治效果差異、適用環境與防治成本等,討論過程中充分涉及昆蟲學、樹木學、生態學等其他相關課程的知識。學生對這種案例討論互動式教學非常感興趣,發言踴躍,課堂氣氛活躍。這種案例式教學明顯促進了學生對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積極嘗試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借助學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積極開展網絡輔助教學的嘗試。在網絡教學系統中完善了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案、章節重點難點、課堂教學多媒體課件、思考題、試題庫、師生互動、教學錄像、拓展資源等網絡模塊資源,完成了“林木化學保護”網絡輔助教學資源平臺基本資源系統的建設。為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隨機自主學習相關課程內容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改變了“林木化學保護”一直沿用的相對封閉的傳統課堂教育模式,建立以課堂教育為主,網絡教學為輔的現代型教育模式。
(四)加大實驗課程改革力度
為了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我們增加了實驗課學時數,并單獨開設。精心設計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策劃實驗技術手段和課堂實驗形式,對實驗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在保證基本技能訓練的前提下,在實驗項目安排上充分考慮該實驗課程與林業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特點,發揮校內外教學基地及農資市場在實踐性教學中的作用,大膽嘗試,增加開設了林間藥效防治、農藥研究生產基地參觀等生產實踐性強的實驗教學內容。如將實驗課程最后一次實驗課內容設計為農藥研究生產基地觀摩課,帶領學生參觀學校植物保護學院制藥工程專業和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通過觀摩參觀,實地了解農藥學教學科研實驗室及設備、農藥的研發過程、生產工藝流程和市場營銷等環節,加深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通過學以致用的實踐環節鍛煉,使學生掌握專業實用技能,畢業后能很快地適應生產實踐需求,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上述實踐活動,對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業精神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對教學改革效果的評估
教學改革方案實施三年以后,課題組于2013 年12 月在林學院森保專業2010級和2011 級四個教學班學生中就“林木化學保護”課程教學現狀、教學效果和建議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的層面對教學改革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一)問卷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共設計36個問題,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對“林木化學保護”教學現狀滿意度調查,第二部分為學生對教學改革方向與內容的要求與期望,第三部分為學生學習能力及逃課原因調查。問題以單選題為主,還設計了部分多選題和填空題。問卷內容設計上充分參考了相關高校課堂教學效果及學業評價研究成果,并結合“林木化學保護”專業課程特點,力求客觀反映學生對課改的滿意度和與之相關的自我學習習慣要求,以期能夠準確判斷、反饋和促進本課程的教學。調查問卷共發放 106 份,回收問卷 101 份,回收率為95.28%;剔除無效問卷5份,有效問卷率為90.57%。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林木化學保護”教學現狀。(1)學生對目前“林木化學保護”課程教學的滿意度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92.71%的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模式比較滿意;87.5%的學生認為教材選用、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設置比較合理(表1)。從學生對課程教學過程相關調查問題的選擇結果可以看出學生更喜歡上課有激情、教學認真負責、把學生當作朋友的教師,喜歡啟發式、互動式輕松的課堂氛圍,非常反感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表1學生對課程教學過程的滿意度調查
(2)“林木化學保護”課程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從表2可看出學生對“林木化學保護”課程在眾多的森保專業課程中的重要性比較認同,學生選擇了重要和比較重要的比例達到了96.88%。本課程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中發揮的作用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學生認為本課程對其提高專業能力有所幫助的選擇比例占到了57.29%,對其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有所提高的選擇比例占到了73.96%。
表2“林木化學保護”課程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2.對教學改革的啟示。在一組關于教學內容的設置傾向、相關能力培養和教學方法手段的多選題調查中,顯示了學生對本課程的一些認識和期望。學生在課程內容設置的傾向上,選擇聯系生產實際選項比例高達79.17%,大于其他選項之和(表3)。在希望能夠提高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問題上對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也給予了較多關注,說明學生對學以致用高度關注,從一定角度反映了“林木化學保護”課程的特點與定位,肯定了教改實踐方向目標的正確性。
表3對“林木化學保護”課程導向的調查
此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采用適宜的教學方式手段對教學效果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多數研究表明,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的熱情度和積極性不高是高校課堂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在問卷中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調查中學生在喜歡的教學方式中對案例分析給予了54.17%的關注度,對結合任務進行實踐操作給予了51.04%的關注度,對多媒體+網絡授課給予了41.67%的關注度(表3)。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認真分析和評估,了解了學生對“林木化學保護”課程教學改革效果的評價,從學生的層面反饋出了教學改革工作的成效,初步達到了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林木化學保護”課程教學改革的初衷,在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專業技能培養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
目前國內森保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與歐美等發達國家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高素質專業人才的缺乏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傲帜净瘜W保護”的教學改革任務還任重道遠,只有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模式,強化實驗實踐教學環節,才能培養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與較高專業素養的森林保護領域的優秀人才,推動我國森林保護事業健康發展,促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談松華,王建.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時代抉擇[J].中國高等教育,2012,(6).
[2]李蕾.創新型人才培養與教學創新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2,(5).
[3]張斌,王利寶.森林培育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4]李浪.高校課堂教學現狀與教學效果提高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6).
[5]周桃茂.大學專業課課堂教學及學業評價調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 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農業現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世界農業一反過去幾千年老牛破車的步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本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率先實現了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現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積40%人口24%的工業化國家先后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本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長2.3倍,農業產值增加24倍,用事實否定了馬爾薩斯關于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長的悲觀預測。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美國一個農民人均產糧已達110噸,產肉101噸,可養活80個人。目前,由于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加上糧肉生產過剩而將注意力轉向環境,因而作為一種思潮的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再受青睞,但實際行動仍在繼續,而且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綠色革命實際上也是農業現代化思潮的影響而衍生的一種行動。
現代農業在產生奇跡般增加產品與效益的同時,由于曾對資源環境的忽視而帶來某些負面效應。例如能源消耗急劇增加,從1950年的0.36億噸增加到1985年的2.6億噸石油當量,因而有人貶稱之為“石油農業”;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品對環境與食品安全構成威脅;有人還擔心大量施用化肥會不會破壞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還將主要是工業化引起的水、空氣污染也歸咎于現代農業。這些問題正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近來已將資源環境良化納入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自然農業思潮——一次超凡脫俗的嘗試
作為一種對農業現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現了企圖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一次嘗試,即自然農業思潮。其派別與口號多種多樣,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再生農業、自然農法、超工業農業等等。形成了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農業思潮。較有名氣的英國真菌學家霍華德提倡的“有機農業”, 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艾希瑞克發起的“生態農業”,日本的福岡正信寫了一本《綠的哲學》,提倡無施肥無耕作無農藥無除草的“自然農法”等。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歸樸還真,與自然和諧一致,盡量減少人類對自然的干預,主張低投入;在技術內容上強調傳統農業技術,提倡堆肥、輪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中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化肥、農藥、除草劑、飼料添加劑)與生物工程技術;在管理上主張小型,自給自足,強調農戶(場)內閉合式物質循環而排斥農戶外的投入。這股思潮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大,但受生態至上的環境保護主義的推動,在學術界曾一度時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爭論甚大,提倡者認為這是一種農業的“理想國”,反對者認為是“復古”,是“神話”。
自然農業思潮有其積極與消極的方面。它強調崇尚自然,對喚起環境保護意識起了積極的作用,糾正了現代農業只強調產品與效益而忽視資源環境的不足;它所強調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仍有其積極的作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作為一種農業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況下少量應用(如旅游景點、安全食品)也是不足為怪的。另一方面,這股思潮又極端地強調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動作用,反對投入,反對人工合成品,企圖返回古代式傳統技術而否定現代科學。在理論上,違反最基本的能量轉換與散逸定津,企圖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物質循環模式,而滑向科學上的倒退。因此,作為一種農業的整體戰略是不足取的,在實際生產上,由于它只強調保護自然資源環境而忽視生產與經濟,因而不能廣泛地被農民與政府接受。在歐美試行的各種自然農業模式,比重極少(占耕地千分之幾)。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漸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續農業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續農業思潮——當前的熱點
本世紀中后期,為抵制工業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環境保護主義風起云涌席卷全球,羅馬俱樂部悲觀主義的代表作《增長的極限》譯成了幾十種文字,“生態危機”、“糧食危機”、“資源環境危機”、“經濟滯脹”,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說法震撼人心。在農業上,鑒于自然農業嘗試的失敗,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可持續農業的思潮,企圖以此作為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二次嘗試。
在吸取現代農業、自然農業優缺點及成敗教訓的基礎上,可持續農業思潮既強調糧食安全與發展農村經濟,又強調保護資源環境,實現生產、經濟、生態三個持續性的統一。既強調發展當前的農業而又不破壞資源環境,兼顧當前與長遠,促使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農業持續化;集約持續農業;持續發展
科學理論是實踐變革的指導。本世紀以來,先后出現了四種全球性與農業有關的思潮,即農業現代化、綠色革命、自然農業與可持續農業。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是狂風般的蜂擁而來,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種思潮中科學性強的理論能經受歷史的考驗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經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學性不強或反科學的理論只能熱鬧一時而自然地退出歷史的舞臺。當代受各種思潮沖擊的人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分析思潮產生的背景、實質性內容、利與弊,進而辨認其科學的真偽,從而從本國本地的情況出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任何對農業思潮的盲從或“拿來主義”都會導致行動或決策中的失誤。
一、農業現代化思潮--二十世紀的主旋律
從原始農業轉變為傳統農業,再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紀工業與科學技術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準備了條件。1892年第一臺拖拉機問世,1840年李比希營養歸還學說出臺,再加上達爾文雜種優勢理論與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等,促進了農業現代化思潮與行動的產生與發展。其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行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以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雜交玉米等高產新品種與新耕法替代老品種老經驗;以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
農業現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世界農業一反過去幾千年老牛破車的步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本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率先實現了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現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積40%人口24%的工業化國家先后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本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長2.3倍,農業產值增加24倍,用事實否定了馬爾薩斯關于人口增長快于糧食增長的悲觀預測。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美國一個農民人均產糧已達110噸,產肉101噸,可養活80個人。目前,由于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加上糧肉生產過剩而將注意力轉向環境,因而作為一種思潮的農業現代化已經不再受青睞,但實際行動仍在繼續,而且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的綠色革命實際上也是農業現代化思潮的影響而衍生的一種行動。
現代農業在產生奇跡般增加產品與效益的同時,由于曾對資源環境的忽視而帶來某些負面效應。例如能源消耗急劇增加,從1950年的0.36億噸增加到1985年的2.6億噸石油當量,因而有人貶稱之為“石油農業”;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品對環境與食品安全構成威脅;有人還擔心大量施用化肥會不會破壞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還將主要是工業化引起的水、空氣污染也歸咎于現代農業。這些問題正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近來已將資源環境良化納入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自然農業思潮——一次超凡脫俗的嘗試
作為一種對農業現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現了企圖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一次嘗試,即自然農業思潮。其派別與口號多種多樣,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再生農業、自然農法、超工業農業等等。形成了在學術界頗有影響的農業思潮。較有名氣的英國真菌學家霍華德提倡的“有機農業”,1971年美國土壤學家艾希瑞克發起的“生態農業”,日本的福岡正信寫了一本《綠的哲學》,提倡無施肥無耕作無農藥無除草的“自然農法”等。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歸樸還真,與自然和諧一致,盡量減少人類對自然的干預,主張低投入;在技術內容上強調傳統農業技術,提倡堆肥、輪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中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化肥、農藥、除草劑、飼料添加劑)與生物工程技術;在管理上主張小型,自給自足,強調農戶(場)內閉合式物質循環而排斥農戶外的投入。這股思潮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大,但受生態至上的環境保護主義的推動,在學術界曾一度時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爭論甚大,提倡者認為這是一種農業的“理想國”,反對者認為是“復古”,是“神話”。
自然農業思潮有其積極與消極的方面。它強調崇尚自然,對喚起環境保護意識起了積極的作用,糾正了現代農業只強調產品與效益而忽視資源環境的不足;它所強調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仍有其積極的作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作為一種農業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況下少量應用(如旅游景點、安全食品)也是不足為怪的。另一方面,這股思潮又極端地強調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動作用,反對投入,反對人工合成品,企圖返回古代式傳統技術而否定現代科學。在理論上,違反最基本的能量轉換與散逸定津,企圖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物質循環模式,而滑向科學上的倒退。因此,作為一種農業的整體戰略是不足取的,在實際生產上,由于它只強調保護自然資源環境而忽視生產與經濟,因而不能廣泛地被農民與政府接受。在歐美試行的各種自然農業模式,比重極少(占耕地千分之幾)。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漸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續農業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續農業思潮——當前的熱點
本世紀中后期,為抵制工業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環境保護主義風起云涌席卷全球,羅馬俱樂部悲觀主義的代表作《增長的極限》譯成了幾十種文字,“生態危機”、“糧食危機”、“資源環境危機”、“經濟滯脹”,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說法震撼人心。在農業上,鑒于自然農業嘗試的失敗,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可持續農業的思潮,企圖以此作為替代現代農業的第二次嘗試。
在吸取現代農業、自然農業優缺點及成敗教訓的基礎上,可持續農業思潮既強調糧食安全與發展
農村經濟,又強調保護資源環境,實現生產、經濟、生態三個持續性的統一。既強調發展當前的農業而又不破壞資源環境,兼顧當前與長遠,促使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與自然農業受到冷落的處境不同,可持續農業思潮一出現,國際社會即刮目相待。許多國際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開發計劃署、環境署、世界銀行以及許多國際性農業研究機構都紛紛以此作為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有的國家政府或議會還通過相應決議與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發展與環境”世界首腦會議上通過“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的宣言,成為一個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術討淪會”,1994年4月中國國務院通過“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其中將農業與農村的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一種農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可持續性獲得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贊同。強調農業的當前與長遠的結合,重視持續能力的建設,這是具有重要理淪與現實意義的。當然,由于時間尚短,對于可持續農業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見仁、意見各異??沙掷m性究竟只是一種思路或農業的屬性,還是一種策略與模式等問題尚在爭論中。至于可持續農業的定義、內涵、技術體系等更是眾說紛壇。一些西方國家專家簡單地將環境保護技術或自然農業提倡的某些傳統農業技術移花接木就作為可持續農業的技術內容,有的甚至以傳統技術排斥現代科學技術,或只強調環境而排斥發展。這些觀點招致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異議與批評。越來越多的人傾向干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農業的思路與戰略,而不是一種具體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將某些西方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續農業的頭上。也有人認為可持續農業內容空洞難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糧農組織盡管仍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轉而將農業與糧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讓給了“新的綠色革命”。
至于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我們的認識是,這兩者不是對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為補充的關系。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化是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戰略,可持續性強調了農業發展的態勢與后續能力,彌補了原有農業現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農業現代化中有關物質裝備現代化、技術現代化、商品化、市場化等各項內容。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講,今后的任務,是將傳統農業轉變為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與持續化。
四、綠色革命思潮——發展中國家振興農業之依托
本世紀六十年代,在發達國家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同時;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了有聲有色的綠色革命。這一思潮與行動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推廣高產新品種(如矮稈小麥、矮稈水稻、雜交稻)帶動農業的全面發展,但只改變品種而不改變生產條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形成了種子十化肥+灌溉三駕馬車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稱之為“肥水農業”。其實質是農業現代化的一種衍生與前奏曲。由于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弱、勞力多、規模小,因而與發達國家不同,其強調的重點不是機械化而是投資少見效快的新品種與化肥、農藥等,水利對多數地處熱帶、亞熱帶的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要。綠色革命在亞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六十年代以來,整個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快于發達國家。以1961~1965年作為100%,1992年發達國家農業生產指數149,而發展中國家為238(中國280)。八十年代后期與1950年相比,農業總產值發達國家增加0.86倍,而發展中國家達1.64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農業總產值之比也由2:1變力1:1。
可惜,作為一種思潮,綠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運。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專家批評綠色革命造成了農村兩極分化,貧苦農民困無力購置新品種種子、化肥、農藥等而難以從綠色革命中得到好處。隨后自然農業、可持續農業思潮又接踵而起,這樣,綠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來。但是,這一思潮指導下的行動卻在發展中國家繼續開花結果。其中,中國與印度被認為是綠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紀以后,綠色革命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重新被提了出來。出乎許多人的預料,聯合國糧農組織并未將當前世界的熱點——可持續農業——作為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將“新的綠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種、化肥、灌溉、農藥在農業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別強調化肥與灌溉是“新的綠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所謂“新”主要有兩點。一是綠色革命的四大技術手段必須與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采取相應的政策與科技進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將綠色革命的各項技術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重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也曾有人主張將新的綠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礎之上,但鑒于來自生態保護主義的強烈反對與抵制,聯合國糧農組織采取了十分審慎的態度??偟恼J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國際爭論的焦點,發展中國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處”。
五、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集約持續農業
以上四種思潮各有所長與所短,各有它的背景與適應性,農業具有極大的地域性與差異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發展農業的思路、目標、內容、技術體系都不盡相同。發達國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類60公斤,而發展中國家卻分別只有250公斤與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將關注的熱點放在環境上,而后者仍將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與會的60位首腦中,來自發達國家的僅有一位,說明了立場與愛憎的分明。因此,我們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種農業思潮與理論精華的同時,一定要冷靜地加以辨別,關鍵在于“中國化”。
1949年以來,中國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農村生態環境獲得了持續的發展與改善。但是目前農業生產與環境形勢也日趨嚴峻,怎樣養活養好十多億中國人已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在羅馬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期間一位美國記者提出:“你認為中國真的能夠達到糧食自給嗎?”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內,如果我們真正去努力搞好農業,而且按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向道路去進行的話,做到糧食
基本自給(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國式的農業發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們要力爭在30~5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內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盡管當前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而不再將這口號作為他們的目標,因而國際學術界農業現代化的聲音已甚為微弱,西方已將現代農業稱之為常規農業,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仍有待于完成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一艱巨的歷史任務。它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在物質上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實現水利化、化學化、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這是農業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沒有它就談不到農業現代化。第二,在技術上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實現高產化、良種化、耕作制度與農業結構優化、栽培技術規范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節約化。第三,在經濟上,用現代的經濟管理科學指導農業,實現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土地或經營規?;?、社會化。第四,資源環境良化。保護資源,減少污染,凈化美化農田與農村環境。最后,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還必須與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同步進行,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持續地提高生產力實現農村農民的富?;?。那種匆忙將農民真實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200美元時就拔高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