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1 15:32: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地理校本課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633.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1-0358-01
1 初中地理校本課程是實現學生發展的手段
1.1 地理校本課程是切實進行學生德育的手段。地理課程中的天文、地質、氣候等地學知識,不僅對學生今后接受高等教育,學習相關專業是必需的,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地學知識是對學生培養正確的宇宙觀和世界觀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對學生建立現代社會的基本的人文素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課程開發把狹義地理知識擴展到地學知識,主導思想是加強人與自然環境協調關系的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的宇宙觀,環境觀和自然人地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破除迷信及各種,具有輔助作用,不僅是培養新一代現代化建設者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修養的必然途徑。
1.2 初中地理校本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地理課程強調地名,分布及各種地理現象的描述,死記的東西太多,學生考過就忘,因而學習興趣低下,但是地理學習意義在于掌握地理事物的聯系規律而不是一些無意義的地名、數字,初中地理校本課程是在沒有“升學率”壓力的情況下實施的,所講的內容都是和學生的實際密切相關的生活內容,因此學生的心境輕松、興趣濃厚,主動參與的熱情就會激發出來。如初中地理教材的第二冊中對城市發展的成因分析中,對于邯鄲城市的形成因素只做了簡要的文字說明,指出鐵路在城市形成初期的重大作用,容易誤導學生得出片面結論“鐵路對于城市發展始終是積極作用的”的,而未對其限制作用進行闡述,特別是現在邯鄲的發展規劃中鐵路顯示出明顯的制約割裂負面效應。我們設計中學校本地理課程時,就可以把這一部分知識拿出來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搜集資料,實地調查,從而自己對城市規劃提出意見,做到學以致用,自覺地走進課程開發中來。
1.3 地理校本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國家地理課程教育注重的是知識的續承,許多科學結論,規律都是直接的表述,學生在沉重的作業負擔下喪失了進一步了解發現地理規律過程的動力,于是便被動的接受下來,并在不斷重復的考試中鞏固強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嚴重束縛了科學精神的成長。初中地理校本課程在實施中,通過實地考察數據測量,計劃制定,處處體現知識的實踐性獲得過程,讓學生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提出問題,分析試驗,反復修正、體會求真、批判、創造等精神。不唯書、不唯上,用科學態度審視已學的知識理論去懷疑,去探索,去創新從而獲得成功體驗。
1.4 初中地理校本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科技知識、技能的培養擺到了絕對重要的位置,即使在文科的教育中也以識記知識點、理論概要為重,對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教育僅限于學校教師的德育說教,社會上提倡的高學歷等思潮對人文素質培養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導致學生學習動機的偏離,而西方國家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發展實踐證明,過分強調“科學理論技術致上”必然導致對人文精神的漠視,最終使社會道德缺失。初中地理校本課程開發應該從新課程標準要求出發,幫助學生認識自身所在的生活環境,再上升為理性認識,增強愛國家愛家鄉的情感,反思自己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系更加自覺的關心他人、社會及人類的利益與未來。
2 初中地理課程的開發有利于教師發展
關鍵詞:學科素養;地理學視角;校本課程
地理視角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地理教育界的關注,課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編寫說明中把“注重地理觀念和地理視角”作為教材編寫的第一個指導思想,認為地理視角是地理學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并提出了高中地理教材提供觀察和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即綜合的、差異的、聯系的、動態的視角。筆者綜合各研究中對地理視角的有關論述,將地理視角定義為:地理學觀察、認識世界的角度和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其內涵包括兩方面,即認識地理事物的切入點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維方式。其實質是人們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現象本質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維運作程序。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傳統地理課程教學中,過分偏重知識的傳授,強調知識覆蓋的全面性,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輕視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培養,也忽視了地理思想觀點的教育,更沒有著力培養學生的地理視角,對于學生,地理學習成了記憶的過程,為了應試死記硬背,考試之后就忘記了。也造成大多數人以為地理就是一門有關地名的學問,影響著人們對地理教育價值的全面認識。
既然傳統地理課程教學對學生地理視角的培養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那么有沒有其他方式能在地理教學中為學生打開“地理眼”?筆者認為,近年來大量的校本課程為我們打開了思路。校本課程是近年來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熱點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紛紛出臺各種舉措,其中都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重要的切入口。校本課程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受到各國教育理論界和實踐工作者的重視。在我國,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開展,校本課程成為課改的亮點之一。
在地理校本課程教學中,緊抓地理思維特性,通過培養學生從地理視角出發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地理素質教育的著力點。只有把握校本課程中地理視角的特征,才能使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更好地體現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為全面、徹底地貫徹地理素質教育。
我國校本課程開發是在中小學多年來實施活動課、選修課和興趣小組活動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的,校本課程開發彌補了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對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是我國基礎教育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
實踐證明,國家課程在推廣實施的過程中暴露出了些許缺點,常常無法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各國在教育改革方面普遍實行課程的三級管理,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的結合。國家課程往往強調教育的統一性和基礎性,忽視了地區性和個性。國家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免帶有普遍適應性和較長的周期性,很難及時吸納新信息,及時反映科技進步的成果和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教材的老化和知識的陳舊成了國家課程的通病。而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助于克服國家課程的弊端,正如國家高中地理課程提供了學生所需要的核心地理知識,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則培養了學生的地理學視角。
如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校越來越注重辦學特色,一個學校的辦學特色可以從多方面來體現,其中課程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學校的辦學特色會因他人的借鑒而不再鮮明,所以學校要有特色地辦學,要不斷創新,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以贏得不斷發展的空間。這就要求學校根據本校的師生特色、教育資源和學校環境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正是學校發揮自主性的權力,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課程資源,開發出具有特色有個性的課程,使其內容更貼近自然,更具有人性化,更適應學生的實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校辦出自己的個性和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往往穿插各種各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其目標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共同、綜合的學習機會和空間,使其將知識學習、實際體驗、態度養成、能力培養等統一起來,最終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用探究性學習方式進行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學習,這樣學生能從授受式的學習定式中解放出來,在過程中學生進行了充分的參與,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高中地理校本課程注重培養地理視角,為學生提供豐富復雜的問題情境,更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大膽想象,讓學生在面對不同問題時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思考相應的解決對策,使思維更加敏捷、靈活和廣闊。另外,地理校本課程知識來源于生活,地理學科的學習對提高公民的素質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地理視角的形成教育,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做一名能對家鄉、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學階段的地理校本課程開發應該更多地著眼于學生地理學視角的培養,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地理之美,用“地理眼”看世界!
參考文獻:
[1]李藝,鐘柏昌.談“核心素養”[J].教育研究,2015.
[2]胡紅杏.課程實施與教師課程觀的轉向:以研究性學習指導教師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6).
[3]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
目前在初級中學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一種怪現象:幾乎所有學校都開發了校本課程,都有情境分析、確定方案(目標與計劃)、組織和實施、評價與改善等程序。還有的學校申請課題立項,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發出校本課程,這個課題也就結題了,通過了上級教育部門的評審,得了獎。但是許多學校一個星期連一節校本課都不能保證,而且沒有專職教師。平時不上校本課,只有在上級教育部門來檢查時才應付一下。校本課程開發存在著開而不發的現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
1.現行的中考沒有把校本課程作為考試內容,得不到學校的真正重視
中考制度就象一根指揮棒,中考考什么,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F在初中畢業生考省一級重點中學競爭十分激烈,考上重點中學則意味著考上重點大學的希望很大。在這種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社會對一所學校的評價標準是把升學率作為重中之重。對于一所初級中學來說,生源是學校的生存之本,升學率高,本施教區的學生不會流失,特別是優質生源不會流失,又可吸引施教區以外的優質生源到學校就讀,為學校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這樣學校既有充足而優質的生源,又有富裕的辦學經費,順利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因此中考不考的內容,學校只能放置在一邊。
2.學生家長對校本課程的抵觸情緒
許多學生家長認為:中考都不考校本課程,你學校要我孩子學習校本課程不是浪費時間嗎?你學校只要把中考要考的內容教好了,我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就行了。面對學生家長的不合作態度和壓力,學校只能全力以赴抓好應考內容的教學。
3.學生沒有時間學
我對學生做過調查,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作業太多,課程內容難度大。新課程改革后,有的課程難度加深了,例如人教版的《歷史與社會》課程,把原來的歷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在一起,知識點分散,容量大,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材難度大,學生對教材理解上所花費時間多,再加上作業多,學生也沒有時間學。
4.教師沒有精力
新課改后,課程種類多,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由于對新課程不熟悉,教師備課花費的時間長。有的教師既要教國家課程,又要教地方課程。還要教校本課程,而且經常變換不同版本的教材,顯得力不從心。再加上評職評先、獎金的發放,都與本人的中考成績掛鉤,教國師只能集中精力抓好學生的成績。
針對目前許多初級中學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著“開而不發”的現象,我們應該立足實際,研究解決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校本課程的順利實施。
第一、加大中考制度改革的力度,把校本課程作為中考內容的一個部分
目前,中學進行校本課程開發之所以困難重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升學考試制度瓶頸的制約。校本課程是不同于傳統國家課程的一種新的課程理念,其評價、考核手段也都有自己的特點。而目前國家的升學考試制度并沒有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管理體制的實施而在考試內容、考試形式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變革??荚嚪謹等匀皇巧咧兄匾纳踔潦俏ㄒ坏暮饬繕藴剩瑥亩鲆暺渌C合素質能力的考查。目前許多地區對校本課程評價只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個內容,由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評價實施方案,學校具體操作。這種評價實際操作上隨意性大,對校本課程開發起不到推動作用。因此,只有把校本課程作為中考的一個考試內容,各個學校才會重視起來,校本課程開發才會走上正軌。
第二、爭取早日實現十二年義務教育
校本課程的設置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質的重要舉措,其意義是深遠而廣泛的。它打破了傳統的必修課一統天下的格局,為學校辦出個性特色注入了活力,拓寬了渠道,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陣地”,同時也為教師“一專多能”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但由于全國大部分地區高級中學的招生數量不足,只有通過統一考試選拔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只要有選拔性考試制度,學校存在應試教育的問題就很難解決,開發校本課程也就成為紙上談兵。只有早日實現十二年義務教育,初中生免試升人高中,初級中學不存在過重升學的壓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學生的素質上來,校本課程的開發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江蘇省南京市南湖第一中學,210017)
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有效補充,具有實踐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我從2012年9月開始,在本校八年級嘗試開設一門旅游類地理校本課程,力求內容上兼具生活性和實用性,對學生的發展有用;形式上具有開放性,有利于學生動手實踐,并美其名曰:“九州任我游”。
有了關于課程架構的基本設想,我開始投入課堂實踐。實施過程中我發現,實踐性強的課程形式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點燃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但因為缺乏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教學過程以全國各地名山大川、名勝古跡欣賞為主,邊看邊議,教學形式單調,學生興趣不高;教學資源以網絡搜集為主,資源來源單一,校本特色不鮮明;教學內容以旅游熱點為主,教學內容孤立,課程銜接不緊密,等等。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我另僻蹊徑實施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
一、“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因生制宜,建構課程模式
從建構主義理論分析,學生要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反思經驗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認識。我抓住學生希望“逃離作業、逃離考試、逃離傳統課堂”的心理,介紹一些書本之外的知識,帶著學生領略“外面的世界”, 建構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比如,在介紹中國五大名山(五岳)等風景名勝時,我首先從其分布、成因等自然特征入手,并提供相應的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要求學生課后圍繞“五岳”搜集所在地名勝古跡、衣食住行等富有生活體驗的各種資料,制作PPT,在下節課上展示——
師我們常說的“五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它們的分布如圖,(PPT展示)請同學們指出五大名山的名稱及所在位置。
(學生讀圖,找出五大名山的名稱及主要景區所在省份。)
師請大家欣賞五大名山相關圖片。
(PPT展示。)
師如果我們去任意一座名山旅游,你認為我們可以參觀游覽哪些方面的內容?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師游覽“五岳”,除了欣賞綺麗的自然風光以外,還可以多關注有關歷史人文知識,可以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歸納該景區所在地的旅游資源,達到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能夠較全面地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旅游目的。請同學們課后任選“五岳”之一,以其為中心,搜羅當地旅游資源,制作成幻燈片,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
由于講授內容新穎、圖文并茂,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反響熱烈。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在展示環節,積極響應要求制作幻燈片的學生數量不多,即使有的學生制作了幻燈片,也做了展示,但是不論是組織上還是內容上均比較松散。盡管如此,我已經邁出了實施校本課程的第一步,也看到和感受到了課堂上學生的可喜變化。這讓我產生了繼續探究的動力,并反思:學生反饋不如預期的問題可能在于——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還是有些距離,尋找“身邊的地理”介紹給學生效果會不會更好些?
二、“身邊的地理”很實在:因校制宜,整合課程資源
校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依靠學校而生成,學校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之一,以學?;蛘邔W校所在地為載體的地理知識才是最鮮活的。實施地理校本課程就是要做學生身邊的地理,那么,什么樣的主題會讓學生因喜歡而主動去發掘更多知識?怎樣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于是,我開始了第二步:有效整合校本資源,將其融入課程之中。比如,我以學校所在地——南京——的自然人文景點為主題,要求學生設計“南京一日游”推薦景點及線路,制作“旅游攻略”——
師南京有哪些反映明朝文化的名勝古跡?
生明城墻、朝天宮、明故宮、明孝陵……
師(出示南京市旅游地圖)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標注以上剛才提到的名勝古跡,并設計“一日游”線路。
(學生認真地在地圖上標注,并設計出旅游線路。)
師南京有哪些反映民國文化的歷史遺跡?
生頤和路、總統府、中山陵……
師(出示南京市旅游地圖)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標注這些歷史遺跡,并設計“一日游”線路。
又如,我校擁有南京市建鄴區唯一的一間地理專用教室(即一種充滿地理氛圍,集聲光電網絡模擬功能于一體的地理多功能教室),我在向學生介紹全國的名山大川時,特地選擇了該教室提供的一些地貌模型,如風沙地貌、巖溶地貌、黃土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火山地貌等,使學生獲得了直觀的感受。
正如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的核心思想一樣,校本資源的課程化,使地理專用教室等校本資源為學生提供了聽覺、視覺、觸覺等多元情境,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真正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空間。
三、“各地的風情”無限好:因科制宜,銜接國家課程
不與國家課程結合的校本課程是沒有生命力的,并會增加學生負擔。因此,我展開了第三步:將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巧妙銜接。
以國家課程——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學期的教材為例,該教材的內容以區域地理為主,我在開設校本課程時,便要考慮從區域的角度設計課程內容,雖然我校的地理專用教室中有許多地貌類型的模型及介紹,但我以為,我們選擇的課題應盡量與人教版教材有一定的關聯性。如講到北方地區時,校本課程的內容就應設定為黃土地貌,要求和指導學生圍繞黃土高原搜集相應資料;講到南方地區時,校本課程的內容就設定為巖溶地貌,要求和指導學生圍繞云貴高原搜集相應資料;講到西北地區時,校本課程的內容就設定為風沙地貌,要求和指導學生圍繞塔里木盆地搜集相應資料;講到青藏地區時,校本課程的內容就設定為冰川地貌,要求和指導學生圍繞青藏高原搜集相應資料等等。這樣的設置,將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的自然延伸,校本課程的內容對國家課程有補充和促進作用,學生便更加喜愛校本課程了。
《老子》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上述三個步驟,也是旅游類地理校本課程實施的三次“蛻變”,這使得該課程更具實踐性、探索性和綜合性,更加追求學生的主體性,實現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等多個教學目標。同時,教學過程本身也是對國家課程相關內容的再現和拓展,這種圍繞一個主題搜集有用信息的方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是很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廖哲勛.關于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4(8)
[2] 孫朝仁.讓教學更高效——策略創新讓教學事半功倍[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 張文質,劉永席.今天我們應怎樣進行教學反思[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教育研究與評論》(綜合版)
征 稿 啟 事
本刊綜合版面向大教育、立足高品位,主要發表以本土和當代教育為主體研究對象的文章,同時兼顧研究古今中外教育的學術論文、實證報告(包括田野工作報告)等,突出理論性、前瞻性、指導性和綜合性。
欄目設置如下:
(1)大家:教育家、教育學家或知名公共知識分子有關教育見解與主張的專稿。
(2)關注:聚焦和透視中國基礎教育現狀,尤其是基礎教育改革和探索的重大人物與事件。
(3)論衡:研究基礎教育的學校制度、教育管理、德育創新、課程開發、教學改革、教師專業成長等領域的學術佳作。
(4)情境:教育、教學、學校管理個案或案例的經驗研究、敘事研究或田野研究報告,注重描述性。
(5)視野:中外教育歷史的重要人物與事件的回眸與反思;中外教育經典和當代教育力作的推介、研讀與評論。
(6)語絲:來稿精彩片段摘登。
歡迎廣大作者賜稿!來稿請發至本刊投稿郵箱:yanxr@ppm.cn,勿寄個人,以免耽誤稿件審理。稿件必須是作者本人的原創性作品,短小精悍、文風清麗的佳作尤受歡迎;學術論文或實證報告一般不超過8千字,文后應附
參考文獻。
關鍵詞: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施 成功之處 思考之點
近幾年,各地積極落實教育部“三級課程”的要求,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按步就班,對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我有幸了解了幾處學校對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施情況,也促使我對此進行了思考。
一、部分學校的成功之處
第一,很多學校都認識到了校本課程的重要地位,并已經開展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施。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補充,很多學校都認識到了其重要意義,并結合本地、本校實際,開發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如山東榮成27中結合沿海優勢,開發的《海帶文化》;濟南稼軒中學立足于本校有專門的琴房和陶藝館的硬件投入,開發了《陶藝》《鋼琴》等課程,還結合學校所處位置是辛棄疾老家的優勢,開發了對“辛棄疾”研究的一系列課程;金城中學結合學校地處金礦產區等優勢,開發了“金山銀海搖錢樹”系列課程。這些都是各校立足本校特點,挖掘、整理出來的有代表性的課程,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第二,不少學校運用“超市”的經營特點來經營課程。如北京十一學校就有265門學校課程,其中17門屬于必選,另有30門綜合實踐課程、75門職業考察課程和272個社團等,這些數字背后的實質就是努力讓課程的發展適應學生個體的發展需要,實現學生入校一色,出校精彩的目的。
第三,很多學校都注重對校本課程與統考學科進行整合。李希貴說過:“任何改革都不能以喪失學科成績為代價,否則是不現實的事情,而且是對學生不負責的態度?!睘榱藢崿F校本課程與統考學科的結合,不少學校都鼓勵本校教師結合所教學科的特點,開發與本學科相整合的課程。如有的學校把微機課與探究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掌握微機操作技巧的同時,運用強大的網絡,組織學生開展研究,還有的學校整合了物理、數學課程。
二、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一些思考
綜觀各地,各校對校本課程的研發與實施精彩紛呈,創新思維隨處可見。在肯定大局的同時,下面筆者談一下對課程開發與實施的一些思考。
第一,有些課程的編寫者對課程的嚴肅性尊重不夠,過程粗糙。既然是課程,就必須具有課程的嚴肅性,不能幾個人編本書,到印刷廠印出來,就定為課程,質量不高不說,還出現了錯別字等低級錯誤,甚至在有的學校印發的“乒乓球”課程中,把奧運冠軍們的照片都弄混了。學校應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組員要明確責任,嚴格把關,高標準、嚴要求的完成相關工作。
第二,校本課程內容的設置要注重學生實際,關注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只有讓校本課程開展的初衷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才是有生命力的課程。在規劃課程前,學校要做好調查,選好切入點,因為那些沒有生命力的課程即使開發出來,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第三,對課程整合的過程絕不能簡單處理。如校本課程中的《小草在哭泣》,學習它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關切大自然的植物,而生物課中《身邊的小草》,它更強調小草的生物屬性。地方課程《傳統文化》和語文課本中都有不少的文言文篇目,《傳統文化》側重于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引導,而語文課本的文言文則更加注重學生文言文方面的素養提升。學校一定要抓住這些課程的特點,做好它們的整合工作,絕不能簡單處理。
第四,校本課程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充分考慮學校的“承受力”,假如學校的老師總共不到百人,卻計劃開發出幾大體系,共近二百門的課程,這么多的課程,誰去開發?開發了怎么教?有可能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呢?恐怕相當一部分所謂的“教材”印完了,除了迎接上級的檢查外,它的使命也就結束了。一哄而上,搞形式主義,只能勞民傷財。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數量并不一定越多越好。
第五,不同學段的學校,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要注意互相銜接。如紅席編織是某地的一個特色產業,于是當地的小學、初中、高中都以紅席為素材來編寫校本課程,但假如三處學校編寫的教材都是以紅席的歷史、紅席的編織材料、紅席的編織技巧等知識作為主要內容來進行編寫的話,三個學段的內容會不會重復呢?能否不同學段設計不同梯度的學習內容呢?漢字的書寫、果樹的栽培、剪紙等課程的開發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第六,校本課程的開發要與“課程標準”相適應,與地方教育部門的要求相切合,否則只會成為短命的課程。有些學校把魯迅的作品進行整合,魯迅的作品分布在初一、初二、初三各個年級的課本中,假如學生在各個年級照常學習,那還有整合的必要嗎?假如進行了整合,放到哪個年級學習最好呢?如果把學習的時間放在初一初二,可學生還沒有系統學習過議論文呢,他們又怎么能深入地理解魯迅雜文的“如投槍,如匕首”的議論風格呢?而若放在初三學的話,畢竟畢業班時間緊、任務重,中考又是很激烈的選拔性考試,也不合適。因此,整合需慎重。
第七,開發校本課程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如果哪個學生對《易經》感興趣,而恰巧有位教師頗有研究,為這位學生專開一門課也未嘗不可,也許我們正在培養著一位未來的易經大師。
一、校本研修的優勢
(一)校本研修具備針對性
校本研修的主要目標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因而其研修方案與研修計劃具備較強的針對性,直接用于解決教師在自身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校本研修的內容由教師實際工作中的不足來決定,可涉及教學技巧、教育觀念、師德建設等各個方面,無論教師在工作中出現了何種問題,都能夠通過參加校本研修得以解決。由此可見,校本研修最大的優勢是針對性較強。
(二)校本研修具備靈活性
在校本研修過程中,其內容與形式等各方面都可進行靈活選擇,教師的研修內容可預設,也可在研修現場決定。其形式也較為靈活,可組織教師進行集體研修,也可通過個體形式進行分散研修。而其研修場所可在課堂中,也可在課堂外??偠灾1狙行迾O具靈活性,教師可依照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從而為其進修提供較大便利。
二、農村初中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的關鍵意義
農村初中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創建主要針對的是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途徑。校本研發的實際意義就是堅持學校教師為根本,并且將校領導、學生、學生家長、相關的教育人士作為發展的主體,從而結合學校的教學理念以及當前的設備設施構建課程。針對教學資源匱乏的地區,學校教師是課程創建的核心。在實際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的教學目標、學校所具備的教學資源、課程設計的根本內容、對課程設計的評價方式,都是當前農村初中教師需要考慮的根本問題。課程設計是一項系統且龐大的工程,需要保證多方面的有效配合與引導,加強及時溝通,全面貫徹落實提升初中美術教學效率的根本方針。農村初中教師需要掌握課程設計的主要理論與技能,由此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三、農村初中美術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策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農村教育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較大幅度的進步,農村地區美術教育也相應呈現出良好趨勢。但就整體發展狀況而言,農村地區美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情況仍舊面臨較大的挑戰。在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地區大部分學校已充分意識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但因為地區局限性,往往易出現資源匱乏或信息缺乏即時性等問題,無形中影響了校本研修效果,也為教師專業發展帶來了一定阻礙。為解決此類問題,農村學校需要對校本研修制度予以創新,為農村美術教師提供更多專業發展平臺。
(一)結合學生特點,合理設計教學目標
課程發展觀明確強調,堅持以“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為目標,由此在備課中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經驗以及教學活動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部分農村學校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缺少足夠能力的美術教師,由此導致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以及造型表現能力較弱,學生美術基礎較為單薄,難以完成所設定的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時刻遵循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生活經驗,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變遷中的家園》的過程中,需要參考實際的要求與方式:通過合作,制作校園沙盤模型,進一步拓展學生的三維立體空間,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但是當前農村學校的學生難以收集到相關的制作沙盤的材料,因此不能完成所制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可以將教學目標變成“了解環境藝術的作用與意義,學習環境藝術壁畫、雕塑小品的設計與制作過程”。因為雕塑小品也是裝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利用身邊易得材料嘗試與體驗創作,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結合地區特色,靈活運用教材
美術課標更為注重本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師108--需要靈活運用教材,挖掘本土資源與教材之間的關聯,實現整合分類,促進美術課堂與學生之間的關聯。例如,在教學《與建筑相伴》期間,了解壁畫是公共環境中大型藝術作品的一種,體驗壁畫與環境、與歷史、與文化的聯系;體驗集體創作的樂趣,共同討論主題、內容、形式,完成壁畫作品;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農村學生對此類畫相對陌生,并且沒有專業的工具,因為一節課程讓學生準備專業工具并不實際,因此依照教材的實際需求完成壁畫的制作也不可能。怎樣實現教學目標,完成裝飾畫創作,又可以替代繪畫工具是當前思考的根本問題。由此想到種子拼貼,黃豆、綠豆、紅豆都是天然的顏料,并且這些材料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收集到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課程作業轉變成為種子進行裝飾畫創作,引導學生運用鉛筆起稿,之后再運用種子將所繪制的線條填滿,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進而作品的完成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勢利導,運用鄉土氣息開發藝術課程
“校本”是當前學校對國家課程教育教材的最關鍵補充,校本課后練習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從而使學生學會怎樣運用知識,是提升訓練技能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結合當地差異性編制適合學生的校本練習是教師的主要職責。在近幾年課程不斷推進的階段,對校本練習編制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應當高度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民間美術具有較強的鄉土氣息,并且也是經過世代傳承下來的藝術結晶,絢麗多彩的民間美術是文化創建的主要資源。在實際的校本課程開發期間,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的校本課程都可以運用到美術教學中。在《泥土的味道》教學期間,本課在賞析傳統文化、了解特定工藝的過程中,更要結合區域文化特征,特別是本土的地域文化、民間文化,那么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宜興紫砂壺等地域文化便可成為泥塑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突出教學重點,對當地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體驗,提升學習興趣。在實際作品呈現的期間,學生也會因此感覺十分自豪,這樣的課程不僅具有較強的鄉土氣息、人文色彩,并且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美術的魅力。
(四)注重文化挖掘,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期間,一些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校本課程有所繼承和創新,如我國的剪紙,剪紙歷史的部分也加入了關于紙的介紹,紙是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術,讓學生全面了解關于剪紙的相關內容。在介紹各類剪紙作品時可以發現學生對文字類型的《百福圖》《百壽圖》有極高的興趣,卻難以對文字內容產生深入了解。部分學生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老師,其中的文字屬于中國嗎?”還有的學生會問:“這些文字所寫的內容是什么?”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探討,并且適宜地介紹相關篆書的歷史、文化背景,向學生介紹中國文字經歷了“甲骨文—篆書—隸屬—楷書—行書”的發展過程,在探討“?!迸c“壽”為什么有那么多種書寫方式時讓學生了解秦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對中國發展的主要貢獻。并且這些福與壽的一百種書寫方式也都是秦統一六國之前人們所運用的文字,由此就會全面消除學生心中的困惑,并且學生對中國文字發展的歷史也會有全新的認識,由此可使學生感嘆祖國的偉大,并且明白剪紙背后的歷史故事。
(五)實施多樣化的評價
教學評價是學生日常學習的主要基礎,只有科學、合理地選擇評價內容,那么教學評價的價值與作用才可以得到全面的發揮。教學評價的有效落實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并且還可以將知識轉變成為素養與質量。如在給學生講解完有關線描寫生的知識之后,教師應當為學生創建具體的繪畫命題,從而使學生可以依照題目自主完成繪畫作品。學生在實際作品完成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所學習的“波浪線可以表示水面”“可以將主物體放在畫面中間”“綠色可以表示森林”等知識。同時,教師還需要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看看學生是否能將所學習的美術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的生活美的創造中,并對生活事物運用美術技能進行美的裝飾。不僅如此,在教學評價當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學生作品進行生活化的評價,并且作品的色彩也可以適當增加生活元素。
四、結語
記者從主管此項工作的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實施新課程計劃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課程設置學校有了自主權
我國中小學課程長期實行一級管理,即由教育部頒布全國統一的中小學課程計劃,規定中小學課程的門類、開設的年級、每一門課程的總課時數及周課時數。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按照教育部的規定開齊課程和開足課時。因此,中小學的課程基本上均為國家課程,學校根據統一的課程計劃即可編排課表,安排教育教學活動。
據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鐘作慈介紹,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課程管理方面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從一級課程管理變為三級課程管理,也就是說,中小學課程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部分。國家課程是教育部規定的在中小學必須開設的各門類課程,但是教育部僅規定這些課程應在哪個年級開設和各門課程在九年總學時中的比例范圍,而不再具體規定各門課程的總課時數和周課時數。地方課程是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自主開發和設置的課程,供本地區學生選擇學習;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和設置的課程,供本校學生選擇學習。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將占總學時的10%左右。
綜合課程品德科學是必修課
據鐘作慈介紹,新課程計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傳統的分科課程,如語文、外語、數學之外,增加了綜合性課程,包括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歷史與社會、科學、藝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
其中,在小學一二年級開設的品德與生活課以及小學三至六年級開設的品德與社會課都是將原思想品德、社會綜合在一起;初中的歷史與社會課是將歷史、人文地理綜合在一起并增加了有關社會知識;初中的科學課則是將原先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門課程綜合在一起;而藝術課是將原音樂、美術綜合在一起。綜合實踐活動則包括信息技術、勞動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活動。這些課程都是以前中小學所沒有的課程。
據悉,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小學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都是必修課。
小學英語暫停讀寫先練聽說
新課程計劃充分體現了北京特色,鐘作慈介紹,新課程計劃給予了“外語”特別的關注,教育部提出外語可以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也可以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根據北京市兩年的課程改革實驗情況,特別是考慮到迎接2008年奧運會的需要,新課程計劃規定自今年秋季起全市均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外語課,外國語學校和其他有條件的學??砷_設第二外語,用地方課時安排,供學生選修。此外,北京市教委還在中小學進行多語種教學的實驗,并在外教、教材、建立友誼學校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務。
鐘作慈告訴記者,從一年級起就開設外語課程,最擔心的是如何處理外語與母語的關系,如同時學習漢語拼音字母和英語字母極易使學生產生混淆,為了避免這一問題,新課程計劃規定在小學一二年級英語先不進行字母的讀、寫,而是進行聽、說練習,使學生逐步建立英語的語感。
信息技術和勞動技術兩門課也受到重視,在新課程計劃中,這門課被單獨設置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內,北京市教委鼓勵具備條件的區縣和學校利用勞動教育基地和信息技術中心等機構和場所,集中使用課時,集中進行教學。
毛筆書法每周保證一課時
新課程計劃規定,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課要把寫好硬筆字作為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在小學三至六年級要利用地方課程課時安排毛筆字教學,每周一課時。而關于“預防艾滋專題教育”、“預防專題教育”、“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專題教育”、“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等專題教育,可利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
作為新生事物,如何設置和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成了許多學校首先面對的“難題”,對此,鐘作慈告訴記者,新課程計劃規定,學??筛鶕數厣鐣⒔洕l展情況,結合本校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要進行,既可開設與國家課程相關的選修課程和職業技術課程,也可開設時事政策教育、國防、環境、人口等專題人,開設有關本地歷史、地理、經濟、社會等內容的專題研究,還可開展校、班、團等集體活動,開展校外社團、俱樂部和興趣小組活動。鐘作慈特別提醒,在開發地方和校本課程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不要盲目跟從,看到其他區縣和學校開發什么課程,自己也一定開發什么課程,既力不從心,又脫離學生實際。同時,還要注意不要把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都變成全體學生必須同步學習的課程,而要在設置少量的全體學生必須統一修習的課程之外,更多地設置可選修的課程,給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
教師培訓照本宣科必須革除
作為教學的直接組織者,教師對課程計劃的最終落實起著關鍵作用。鐘作慈告訴記者,與傳統的分科課程教學相比,新課程計劃對教師的數量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一些綜合性課程以前沒有教師教過,需要廣大教師進行知識的大量更新;而隨著外語等課時的增多,教師的數量將變得緊張;以前小學“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是兩支教師隊伍,現在都面臨著轉向承擔“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課程教學的新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傳統的“師講生聽”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而“照本宣科”、“滿堂灌”等違背教育科學規律的做法更是必須革除。今后的教學方式則更加多樣,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研究性學習、體驗式小組學習、合作學習等新型教學法都鼓勵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