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簡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時間:2024-02-19 15:29: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簡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張 燕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的現狀,理解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力目標:在正確認清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等基本國情的基礎上,積極宣傳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以實際行動保護資源環境。
知識目標:了解人口、資源環境的現狀及特點認識其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自主學習】
仔細閱讀教材74-80頁,嘗試回答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標注出來
1.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 和。新的特點 、、、 、。
2.國家推行,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促進了 和 。2016年,全面實施政策。這樣能更好的適應 ,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3.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表現在 和 。
4.環境問題會帶來的危害:,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
5.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非常突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 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 、 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6.我國的環境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7.簡述我國的資源現狀及產生的原因。
【合作探究】
1、結合77頁“探究與分享”部分,談談你對上述環境問題的危害了解多少?
2、結合78頁“探究與分享”部分,請你點評以上觀點,并說明理由。
【精講點撥】
結合79頁“探究與分享”小源的日記,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 霾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什么危害?
2、 生活中,我們可以為減輕霾做些什么?
【鞏固檢測】
1、“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時準時開始。我國重視人口普查,是因為( )
①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②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
③人口普查有利于黨和國家更好地制定政策 ④我國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是協調的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材料一:黃石計劃2030年建成海綿城市。創建海綿城市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材料二:為了計劃的順利進行,我市將引進世界先進水循環利用技術,向全世界擁有該技術的企業公開招標。另外,開設網絡信箱征集民意,廣大市民踴躍參與。
[關鍵詞]齊齊哈爾;生態文化;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2 — 0029 — 02
生態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具有生態意義的文化,也就是文化的保護與文化的原生態。生態文化是人類文化的積淀,是由特定的地區或民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所形成的具有獨立特征的結構和功能的文化體系。具體表現為,是由人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并針對生態文化資源進行合理攝取、保護和利用以及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的知識和經驗等文化積淀。
生態文化產生于20世紀,它既有深刻的社會現實基礎,又有悠久的思想根源。生態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長期創造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歷史演進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態。生態文化是一種新型文化。生態文化包括建設要素,如生態倫理、道德、和諧思想等;還包括物質要素,如生態農業、城市、景觀等。生態文化建設包括生態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
一、齊齊哈爾生態文化資源簡述
龍沙公園:龍沙公園始建于1907年,原名“倉西公園”。1917年倉西公園改稱龍沙公園?!褒埳场狈褐溉庵兀拼娙死畎子小皩④姺只⒅?,戰士臥龍沙”之句,龍沙公園由此而得名。公園位于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交通十分便利。龍沙公園面積64公頃。是東北三省面積最大,功能齊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結合的綜合性公園。公園建園近百年的歷史,龍沙公園已形成六個完整的功能區:即花卉觀賞區、文物觀賞區、動物觀賞區、兒童游樂區、水上游覽區、島中休息區。其中文物觀賞區:壽公祠、關帝廟、望江樓、澄江閣、藏書樓、高陽亭等是齊齊哈爾文物古跡最為集中的地方。園內望江樓建于1908年,是清末龍江巡撫周樹模所建,它位于龍沙公園游覽中心。以其歷史悠久和精美別致的造型成為龍沙公園的代表建筑。1964年8月,委員長視察齊齊哈爾時,親手書寫的“望江樓”,1980年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從1963年末至今舉辦的二十二屆龍沙冰景游覽會,與園內六大功能區,共同拼成了龍沙公園春夏秋冬的秀麗園景。其冰雕藝術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被視為鶴城奇葩。
明月島風景區:明月島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位于齊齊哈爾市區西北部,距城區2公里,島面積7.66平方公里,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9公里,西北部和東北部均向北突出,貌似半月形狀。解放前,島上原有四座廟宇(玉皇閣、白楊閣、三清閣、三星閣),總稱“萬善寺”。萬善寺是供奉道、佛、儒的綜合殿宇,香火熾盛、人流如潮,因此人們習慣稱此島為“萬善寺”。20世紀80年代初,齊齊哈爾市政府決定在島上建風景區,開始在島上植樹造林,修繕古建筑,陸續新建了芳草、拂云、觀月三座重檐仿古亭。還仿北京四合院新建了明月山莊賓館、觀月樓等別墅,形成了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筑群。1984年,原黑龍江省長陳雷來島視察,被這里秀麗的自然風光所吸引,欣然提筆,為此島題字命名為“明月島”。
經過二十多年的保護、開發和建設,明月島已建成功能齊全、設施齊備,集宗教文化、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購物、娛樂于一體的自然生態景觀。2000年,黑龍江將軍府移建至景區內。這里是東北著名道教場所,誦經聲在空中回蕩、香煙繚繞、游人絡繹不絕。
明月島上植被完好,物種豐富,鳥語花香,古木蒼天。在400多種植物中,木本植物55種,在近30萬株,色彩繽紛的樹種中,其中不乏百年古樹。“古桑迎賓”是景區內唯一以古樹而命名的景點,這株古桑樹齡達122年,在本地區實屬罕見,至今生長旺盛,樹冠如云。樹齡達123年的山里紅、114年的古槐也是這里的奇觀,另外還有多棵百年以上的柳樹、榆樹、山丁子樹,它們根深葉茂,枝繁果碩,成為明月島根深基厚的象征。
明月島上的中國傳統建筑非常重視造型與空間的變化,建筑形式無論從結構、功能、造型、組合、色彩等各個方面都盡量避免單調,錯落有致的空間結構、綿延醇厚的時間序列,把中國古建筑風格發揮得神韻天成,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散發著熠熠光芒。
明月島集水域的完整性、地貌的原始性、生態的平衡性、動植物的多樣性、古廟的神秘性、氣候的多變性于一體,四季花時更迭、朝夕景象變幻。若是乘上環島的旅游列車,更可在火車汽笛聲中,將明月島美麗自然的風光盡收眼底。
蛇洞山風景區:由齊齊哈爾乘車西行89公里,就是蛇洞山。蛇洞山西望,陽光下綿延隱約的藍色淺山,是大興安嶺。大興安嶺東麓低山丘陵地帶,有一大黑洞,高約一百五十丈,山南坡有一石洞,名蛇洞。山下距此蛇洞二里許,是雅魯河。蛇洞口向南,上端覆蓋著龐大巨石,形似烏龜。洞口由一簇簇崢嶸的巖石嵌砌而成。于石縫內窺,黑不見底。石隙滲落的水滴,敲打在石面上,發出聲響,更使石洞神幻莫測。蛇洞山風景區占地300公頃,是國家AA級風景區。蛇洞山森林公園西側有雅魯河和濱洲鐵路穿過。北靠蛤蟆山,東鄰大黑山,南鄰石村公路。主峰有盤山路可達峰頂。盤山路由石階、石路組成。山上遍布奇型怪石和灌木叢。并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龜、牛、蛙等狀巖石,惟妙惟肖。景區由青石崖、一線天、蛇洞山、龍潭、佛爾寺及西河園等景觀構成。亭、臺、樓、閣古樸典雅。清代詩人、學者魏毓蘭在其《龍城舊聞》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蛇洞山:“移石而觀之,洞口內彎曲,如蛇之咽喉,入之向東北爬行九尺許,漸行寬敞,再前則大洞穴也,長一丈五尺余,寬一丈二尺,高亦近九尺。四壁凹凸不平,頂端略傾斜,若巨蛇之腹,縱有三十人亦可同時而立?!笨梢姡麄儗ι叨瓷降那闆r說得十分清楚。
水師森林公園:水師森林公園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位于昂昂溪水師營滿族鎮東1公里處。從齊齊哈爾市出發南行至昂昂溪區水師營滿族鎮可達。距齊齊哈爾市12公里,屬森林公園類自然風景旅游區。公園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積7.4平方公里。是國家防治荒漠化工程試驗示范區,已經形成了兩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沙、水、花、草,禽、亭、臺、樓、閣、林為一體的園林化游覽觀賞勝地。該公園以其田園般石柱,仿歐式建筑,神奇秀美的湖光山色及森林美景而著稱。園內建有臥龍潭湖心島、龍船碼頭、九曲橋、鐵索橋、草苫亭、蒙古包、植物園、立體太極圖、垂釣池、公園度假村等游樂設施,可同時接納400人游覽、會議、住宿。太極圖是世界第一尊立體太極原型雕塑,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研究易經理論的極好去處,更是對易經這一傳統文化的推動和發展。植物園內種植著喬、灌、闊、針樹木及花草萬株,306個品種,僅我國北方地區罕見的樹種就達200余種。
哈拉海自然保護區:哈拉海濕地保護區距齊齊哈爾市70公里,濕地總面積300平方公里,核心水域30平方公里。地處大興安嶺南麓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帶,是東北地區最具典型性、原始性、保存最為完好的濕地生態系統。哈拉海濕地蘆葦叢生,魚肥鳥眾,湖泊縱橫,其大面積的濕地沒有進行任何開發,更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具有世界罕見的原始自然性,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環境價值。濕地的主要水源來自甘南境內的四方水庫和音河水庫。濕地保護區內有大小湖泡百余個,最大的為蓖麻泡子和鴻雁泡子。哈拉海自然保護區植被是由多種多樣的植被組成的。其中含濕帶成分的有130個,含熱帶成分的有58個屬。生態極為多樣豐富。野生植物421種,隸屬于65種,包括蕨類4種,種子植物417種,與全球寒、溫、熱帶區系有著廣泛的聯系。區系成分以長白植物區系為主,同時與西伯利亞、蒙古、華北植物區系成分及世界廣布種相互滲透、交錯,具有復雜性與獨特性。經濟物種較多,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哈拉海自然保護區共有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42種,其中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7種。如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頭鶴、大天鵝、白枕鶴等等。保護區是目前松嫩平原上保存最為完好的濕地和草原景觀之一,特色突出,動植物資源豐富,珍稀水禽種類十分繁多,是東北地區及齊齊哈爾地區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紅岸公園。紅岸公園始建于1956年,是齊齊哈爾第二大綜合性公園,在嫩江富拉爾基區西岸,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山丘面積8000平方米,水域面積40萬平方米,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公園內建有仿古長廊、益心亭、藝壇亭、石雕龍門亭、云波亭及仿古煙霞亭。石階將“石獅守龍門”同蓮湖上的石拱橋、迎旭橋和山峰上的云波亭相連通。嫩江濱洲鐵路大橋緊貼公園北側而過,10處游樂場分布于公園內,垂釣場、射擊場、旱冰場、舞場、空中游車、水上快艇為游人隨時開放,登上最高處的云波亭可遠眺四方景致,是旅游、健身、娛樂、游覽的理想場所。
二、齊齊哈爾生態文化發展的對策思考
1.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生態文化建設與規劃??沙掷m發展觀就是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理念,特與生態文化建設理念是一致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要有意識地改革自己的文化,以致推動生態文化的發展。生態文化建設,要求我們樹立全新的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生態倫理道德。推進生態文化建設,是生態文明孕育的靈魂和核心。確立生態文化發展理念,是主導人類有序、健康、文明發展的力量和源泉。同時,要制定科學的生態文化建設規劃,啟動生態文化建設工程。
2.要繼承和發展傳統的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化要洗手傳統文化精髓,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是至今為止的人類最重要的智慧和寶貴財富的一部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化不同,生態文化要求我們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用批判地繼承和發展生態文化的理念對待傳統文化,實現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車隊;企業文化建設;文化內涵
一、加強車隊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1.1 發揮凝聚作用
車隊企業文化是聯系職工與企業追求的重要紐帶,是車隊職工榮譽感和歸屬感的源頭。車隊企業文化具有極強的凝聚作用,尤其是在車隊企業創業之初和危難之時,這種凝聚作用更能發揮重要力量。受員工認可的企業文化對職工的思維與行為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車隊職工的思想觀念隨著車隊企業文化的發展不斷發生轉變,進而凝聚在一起,發揮巨大作用,增強車隊企業的凝聚力,推動車隊企業的發展。
1.2 發揮激勵作用
車隊企業文化對人的因素做到了充分的重視,強調對人的尊重與信任,為職工營造溫暖舒適的工作環境,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以車隊職工的共同價值觀作為尺度,可有效發揮車隊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智慧力,提高車隊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發掘職工潛力,最終實現車隊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1.3 營造和諧的企業氛圍
從長遠角度來看,在車隊企業的長期發展過程中,車隊企業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推動力量,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車隊企業的發展是以良好的車隊企業文化氛圍作為基礎的,車隊企業文化促進和影響了車隊企業的發展,可以說,車隊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優秀、先進的車隊企業文化。
二、車隊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車隊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不足
一部分車隊企業缺乏對企業文化內涵的清晰認識,只是通過開展一些公共宣傳活動、社會公益活動、職工娛樂活動等建設車隊企業文化,并沒有充分認識車隊企業文化建設的最根本的內容,沒有確立企業的理念和行為方式等。還有部分車隊企業以視覺文化作為車隊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例如統一著裝、標識、進行形象宣傳等,使得企業文化建設過于膚淺和形式主義。
2.2 車隊企業文化缺乏鮮明的個性
企業文化因其獨特性才得以不斷發揮凝聚作用,團結企業職工。然而許多車隊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沒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生搬硬套其他企業的文化,在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觀、企業精神等許多方面與其他企業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企業標識不夠新穎,甚至許多制度與其他企業完全相同,企業自身的文化色彩被埋沒,車隊企業獨特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也很難顯現出來,難以凝聚職工。
2.3 車隊企業文化不夠系統
車隊的企業文化建設不夠系統,過于隨意。首先,看到其他企業發展企業文化就跟風行動,但只是一時興起,不能長期堅持下來;其次,對車隊企業文化沒有進行系統的規劃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于隨意,缺乏完備的策劃方案。車隊企業文化建設是為車隊企業的經營活動服務的,因此,在車隊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注重結合車隊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將企業的文化力巧妙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力,在車隊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得以真正落實;再次,車隊企業的文化建設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車隊企業的管理層并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管理,甚至并沒有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中,總之,缺乏有效的制度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進行保障。最后,頻繁修改對車隊企業文化體系的表述,隨意改變企業文化要素。
三、加強車隊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
3.1 加強對車隊企業文化內涵的認識
雖然車隊企業文化有許多種定義,但是車隊企業文化內涵并不復雜,它實質上是車隊企業管理的一種藝術、思想與科學。車隊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表象與支撐是企業理念、標識、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具體體現是以該價值觀作為核心的企業行為。切忌將車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等混為一談,同時,也應充分結合企業的經營管理,,發展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相適應的車隊企業文化。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使得車隊企業職工對車隊企業文化內涵有清晰的認識,提高車隊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使其能夠自覺踐行車隊企業文化,真正發揮車隊企業文化的價值。
3.2 打造獨具特色的車隊企業文化
優秀的車隊企業文化必有其獨到之處,才得以脫穎而出。因而,應對車隊企業的個性特點有清晰的認識,在建設車隊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將自身特色突顯出來。這就需要對車隊企業進行深入調查,對企業的發展史有全面的把握,發揚企業的優良傳統,對企業的發展方向有準確的定位。探索符合車隊企業發展需要的文化,深刻闡釋企業的價值觀、核心理念等,避免出現抄襲、雷同現象。除此之外,還應盡量體現車隊企業的行業特色、經營特色,如成立車隊感情互動室等。
3.3 對車隊企業文化建設進行統籌規劃
站在車隊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上,對車隊企業文化建設進行統籌考慮。制定中長期車隊企業文化建設規劃,保證文化建設工作能夠連貫開展。制定車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年度計劃,明確文化建設的目的。在車隊企業的日常管理過程中,重視車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加強對車隊文化建設工作的監督,保證車隊企業的廣大職工能夠積極參與企業的文化建設,做好日常工作,推動車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結論
加強車隊企業文化建設,可發揮凝聚作用和激勵作用,營造和諧的企業氛圍。然而,當前車隊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如對車隊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不足、車隊企業文化缺乏鮮明的個性、車隊企業文化不夠系統等,對此,應加強對車隊企業文化內涵的認識、打造獨具特色的車隊企業文化、對車隊企業文化建設進行統籌規劃,不斷加強車隊企業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王洪偉.關于加強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的思考[J]. 當代工人(C版),2012,05:86-87.
隨著我國國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不斷提升。園林工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不斷涌現的創新技術、工藝使得現代園林工程施工水平更高、質量更好。做好園林工程施工對提高城市內涵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如何應用園林新工藝來提高園林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
園林施工;新工藝;園林工程;應用
在城市環境中,園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城市中的園林在凈化城市環境、優化生活質量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建設綠色園林有助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帶來的高溫,綠色能夠使人心情放松,起到調整城市節奏的作用。因此,一座城市的園林工程建設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城市的文明水平。數據表明,城市人均綠地面積達到75m2時,居民開始感覺到舒適。在我國園林施工有著悠久的歷史,入行門檻低,但現代園林施工中其實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對施工人員的操作和技術都有較高的要求。園林施工中一旦出現疏漏,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后續反應,導致施工質量下降。因此,能否在園林施工中應用好新工藝,高效的促進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逐漸成為園林建設領域一個受到關注的問題。
1園林新工藝的運用原則
1.1發揮中國園林植物應用優勢,充分體現物種多樣性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地形、氣候種類很多。在我國,不同地區的城市中生長的園林植物類型有很大差異。我國具有豐富的被子、裸子植物品種,而我國的花卉品種豐富更是享譽國際。充分利用我國的園林植物優勢來建設種類繁多、色彩亮麗、具有中國、地區特色的園林是提高園林工程施工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園林工程施工設計中,要充分發揮我國的園林植物應用優勢,充分體現我國物種多樣性,應是現代園林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地區性植物類型的差異,也可以通過地區引種馴化,來豐富局部區域的植物類型,近年來,我國也已經成功很多這樣的實例,如:江西四季常綠,樹型優美樹種香樟近十年已在南京地區廣泛被運用于行道樹的主打樹種,逐步替代落葉樹種梧桐,解決梧桐樹春夏換季時引起城市中對人們的健康有較大危害的“球果飛絮”問題;南京市樹雪松在北京也已成功完成引種馴化,解決北方地區樹種的單調性;海南地區的加拿利海棗在南京地區也成功完成馴化…今后,更多的類似引種馴化都將是一直延續的工作。
1.2深刻認知城市自然地理環境和風土條件,因地制宜合理進行園林規劃受到我國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的影響,我國的園林植物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許多特色園林植物離開了原本的生長環境就會出現變異或死亡。因此,在規劃園林植物時,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則,盡量選用本地植物。如在南京,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mm,四季分明,地處北亞熱帶,屬于中國現代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種類最繁多的地區,又以山丘、河湖兼備,氣候溫和。在南京建設園林時,有大量性狀優良的鄉土樹種,鄉土樹種的大量運用,節省了成本和養護費用,能充分體現科學性與經濟性的統一。2013年~2020年南京園林規劃在區域植物引種育種規劃上,優先引種馴化鄉土植物,適當引種外來植物新品種,合理進行植物新品種選育,提高園林綠化植物的品種數量,豐富本地種植資源,以提高城市單位綠地面積的植物多樣性;同時合理規劃綠化植物種苗質量,保障城市綠化種苗質量健康發展,促進節約型園林綠地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防滲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運用
2.1園林工程滲水原因分析
2.1.1施工縫遺留導致滲水。由于園林工程的施工規模比普通工程大,而在施工中對很多細節要求較高,因此在園林施工中,建設單位往往會將工程劃分為不同區域的子項目,分別承包給不同的團隊,最后再進行施工縫接縫閉合。但受到人員素質、施工誤差、理解差異等方面的影響,施工縫處的施工經常會出現不同,導致閉縫接合時無法完全閉縫。而由于對這個問題缺少責任分配,各個施工團隊往往都不會對遺留的施工縫進行處理。這就導致在園林投入使用后,澆灌和自然降水逐漸滲入施工縫,最終出現滲漏。
2.1.2基坑未及時排水導致混凝土工程底板大面積滲水。由于不同地區的園林工程建設有很大差異,因此在行業內缺乏統一的合格標準和監管機制。一些園林工程施工時基坑施工并沒有完全按照標準操作進行,排水效率低,一旦遇到陰雨、潮濕天氣,積水無法及時排除,在基坑中形成積水殘留。積水長期堆積就會導致基坑水位上升,逐漸淹沒園林的混凝土過渡層,使得混凝土工程的底板大面積滲水。
2.2防滲技術的實際運用
2.2.1灌漿技術。在園林施工中出現的淤泥、粘性塵土、沙土等物質可以通過灌漿技術得到回收利用,達到降低成本、減少污染的作用。同時,灌漿技術與其他新工藝相比,操作要求低,效果穩定,在園林防滲漏中發揮出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這項技術在我國的園林工程施工各種應用廣泛。目前我國在園林工程防滲施工使用的灌漿技術主要有高壓噴射灌漿、壩體劈裂灌漿以及控制性灌漿等三大技術。
2.2.2防滲墻技術。防滲墻是指施工人員通過鉆孔,向混凝土工程的開挖孔中注入防滲漏材料而形成的連續性墻體。與灌漿技術不同,防滲墻技術在滲透系數較低的強體中效果比較突出,同時還可以適應一般厚度的墻體和耐久性墻的工程強。由于防滲墻本身不另外占用空間,總體造價低,施工中也不需要特殊的專用設備,因此在實際施工中應用效果比灌漿技術更好。
3水土保持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3.1園林工程水體保持技術簡述園林中水體一般都具有兩個功能,一是改善園林綠化條件,二是構成城市的水系規劃。植物生長離不開水,園林工程中的水景工程建設也非常重要。在人造園林中,可以利用人工河湖和水渠來調節園林的水體流向和體積,達到控制園林水體、預防水害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園林中開挖人工湖要注意湖岸的穩固,合理計算湖面面積,保持適度的湖面積與地面積比。如果湖岸為斜坡,則需要對斜坡使用的各種材料進行防護,以保證湖水不被風浪掀翻到岸外。砂土地區還需考慮水體的防滲。在實踐中,本人曾經主持參與的《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新城區景觀工程》的建設中,為從南湖引水至豐南區新城區,直至與唐津運河相連,把整個水系打通,人為的開挖了長約7km、寬平均約30m的河道。開挖過程中,本地區地下表層約1.5m為壤土,以下均為砂土,所在河底標高處都是易滲透的砂土,要想能夠存儲水體,必須進行防滲處理,實際操作中應用了,從下往上結構層:三七灰土、無紡布防水毯、三七灰土進行分層壓實。邊坡的處理同河底,同時,岸邊采用2.5m的雙排木樁護坡,木樁表面露出50cm。舉這樣的例子,在園林中水體保持的操作時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參照應用。
3.2水土保持技術應用的側重點
3.2.1遵循藝術性原則。園林建設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提供美觀效果。園林中造景、選植的一大重要指標就是藝術性。我國的園林藝術講究自然和諧、天人一體,要將人們休息、娛樂的場所恰當的融入園林景觀中,同時要保留自然植物園林的天然屬性。另外,人造植物和其他景觀都要注意和原生的園林風格保持統一。而受到我國氣候條件的影響,各地的植物從種類到風格都有很大的差異,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植物建設園林,能夠讓園林更和諧的融入周邊的環境中,并賦予園林更深的文化底蘊,讓參觀者感受到更加鮮明、更加深刻的文明氣息。
3.2.2強調綠化的普遍性。園林植物的原則要因地制宜,選擇本地植物不僅更加符合生態需求,也能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種植植被時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單位面積綠地內通過合理的規劃可以種植更多植物,達到更高的生態效益。
3.2.3合理運用植物群落混交技術。現代生物科技對植物群落的研究已經有一定的成果。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構建豐富多樣的植物種群是現代園林工程的一大突破。在園林建設中,加強植物群落混交技術的運用,能夠使有限的園林發揮出更大的生態、經濟、美觀效益。經過科學規劃,多層次種植的植物在生長中互不傷害、互相協調,創造出生命的美感,賦予園林更生動的文化和生態美感。另外,利用不同植物固土、汲水、吸收輻射等特點,可以讓園林植物更好的凈化園林環境。
4結語
園林施工新工藝的推廣和運用讓園林工程的建設有了很大的前進,不僅讓園林發揮出了更好的生態、經濟效果,也展現了園林中包含的自然意境。園林設計師一定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對待每一個園林,從而設計出的優美如畫園林景觀效果,讓漫步在園林景觀中的人們流連忘返。
參考文獻
[1]陳曉東.淺析園林施工新工藝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J].江蘇園林科技學院院報,2012,6(31):53-54.
關鍵詞:傳統民居城鎮化保護傳承
中圖分類號:TU2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什么是傳統民居
科教文匯《簡述中國傳統民居》一文中指出:“傳統民居”是指那些鄉村的、非官方的、民間的、一代又一代延續下來的、以居住類型為主的“沒有建筑師的建筑”,它是我國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百科名片上講到: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這種傳統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根據以上論述,綜合其他資料,筆者認為,傳統民居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實用科學性
民居是當地居民在千百年與自然的不斷協調中發展和完善,其中凝聚著前人的智慧,蘊含著當年的科學精神。無論在建筑的結構造型、細部裝飾,還是選址、布局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北方的傳統民居四合院,由于北京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平時又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注重保溫防寒避風沙,砌磚墻,整個院落被房屋與墻垣包圍,硬山式屋頂,墻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而南方地區炎熱多雨又潮濕,所以人們居住特別重視防曬通風,大多建造樓房。特別是天井的設計,堂屋朝向天井,完全是敞開式的,這樣可以起到良好的通風作用。
2、文化傳承性
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的“住”,“居所”能處處反映出本民族最具有本質的和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習俗、審美觀念密切相關的特征。在民居中,人民常常把自己的理想、信仰和審美,用現實的或象征的手法,反映到各種裝飾、色彩和樣式等結構中去。如漢族喜歡用鶴、蝙蝠、喜鵲、梅、百合、等表示吉祥。生動地說明了民居的文化傳承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
3、風格獨特性
由于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傳統、習俗、和審美觀念的不同,也由于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不同,民居的造型風格也就不同。整體呈現的是淳樸自然,但有地域性風格特征相當明顯。比如福建客家土樓呈圓形圍合,土筑而成,形似堡壘飛蝶。江蘇民居臨河跨溪修筑,方便日常洗刷。東北民居擇陽而建 ,屋身平矮方正,納日美觀,室內有火坑、火墻、火池,煙 囪高聳,既防火保暖又安全舒適。安徽民居、山西民居多用青瓦白墻,門窗木雕精美,并飾以溫雅彩畫,精致樸素,俊秀堂皇。上海石庫門民居,上海民居大多用石頭門框和銅質門環,墻頭、窗欞多有裝飾,美侖美奐,落落大方。
二、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民居的保護至關重要
在城鎮化進程中,很多地方的傳統民俗建筑沒有得到必要的保護甚至遭到破壞,全拆全建雖然呈現了整齊劃一的現代建筑,但是許多城鎮和村莊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變得雷同,從而也失去了城鎮建設的個性魅力。因此,保護傳統民居至關重要。
1、有效的保護傳統民居,是城鎮化進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何一民提出,“只有發展具有獨特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優勢,增強地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在城鎮化建設發展中,保護好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民居,對于增加城鎮的綜合文化魅力、吸引游人觀光游覽、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和對傳統建筑文化的研究、傳承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有效的保護傳統民居,是城鎮化進程特色的營造和保證
我們都知道,保持地方特色是保護地方傳統文化的最終支點。而地方傳統民居是地方特色最為顯形的物的呈現。因此,在建筑上,根據本地的傳統和實際文化風俗,制定出符合自身文化發展的建筑規劃,是避免盲目追求現代化、單一化的必經之路。而目前,“千城一面”的問題比較普遍,甚至很多地區在整體設計中,布局相仿、風格雷同的現象十分常見。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具體建設中,一些具有特色的傳統民居沒有很好地保留下來,城鎮建設因此也失去了個性的魅力。
3、有效的保護傳統民居,是城鎮化進程生態的和諧和體現
由于傳統民居具有實用價值、文化和歷史研究價值、旅游商業價值。在城鎮化建設中,我們只要通過科學管理,利用現代化技術和設備進行傳統民居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人居環境治理,極力挖掘當地民居的“生態本質”,無論是從生活質量還是經濟上效益上,都可保障長久可持續提高,城鎮化生態和諧發展就可以實現。
三、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保護和傳承傳統民居
被譽為“沒有建筑師的建筑”的傳統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筑形式、濃厚歷史韻味和極高的研究價值。如何保存和開發民居,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也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傳承和記載歷史建筑文化的重要命題。
1、加強規劃控制,實行民居保護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社會對于文化的需要也日益增加。因此在觀念上,對于傳統民居的保護與開發意識也逐漸增強。在實行最大限度保護傳統民居時,必須加強科學規劃和嚴格控制亂搭亂建現象。按照“功能互補、布局合理”的基本思路,結合實際特點,彰顯地方特色。要特別落實好歷史文化古鎮、古村落、古街道的保護,最大可能地保護、展示歷史文化風貌,保持其地方特色。
2、更新居民意識,提升民居形態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傳統民居內的居住條件和環境往往已經不能適應他們的要求。這就需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一起抓”。從硬件上講,需要引導居民必要地改建和擴建。這便涉及到材料選擇、空間格局等問題,可以建立和公布傳統村落名錄,并對傳統村落進行甄別、分類、評級,實行分類保護,分級管理。與此同時,必須做好相應軟件工作,采用多種方式對居民進行民俗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宣傳與教育,以實現民居與建筑文化的延續。
3、規劃人居環境,改善居住條件
相對而言,能夠保存較為完整的民居地理位置會比較偏遠,經濟相比一般地區欠發達,人居自然環境較好但現代化程度不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對低下。因此,政府職能部門要統一科學地規劃,在不破壞民居原有特色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居住條件。特別要解決好環境保護和生產發展的關系,為傳統民居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要通過宣傳和教育,讓居民意識到:房子不再僅僅是一個避風避雨的場所,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僅僅是為了居住,還有注重環境和服務。
4、發展傳統旅游,發揮民居優勢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環評問題;對策
引言
環境是圍繞人群空間直接影響到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因素總體,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其中環境影響是指開發行為可能引起的環境條件改變,而環境影響評價是對這種變化做出預評,對項目建設和建成后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的評估,根據評估數據,制定減緩措施,爭取把不利于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主要是為了減少和控制環境污染,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結合,在環保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增長。我國在1979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對工業區、居民區等區域做出環境影響評價要求,是我國開始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尤其是2003年9月《環境影響評價法》的正式實施以來,環評事業有了明顯快速發展。在30多年的過程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協調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并隨著環境評價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已經得到全面發展,評價管理方法體系和機制得到逐步完善,評價對象和范圍不斷擴展。但我們應清楚認識到,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仍十分嚴峻,大氣污染、水土污染等情況嚴重,環境影響評價還有待改進和發展的巨大空間。
1 當前環境影響評價發展現狀
我國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已有近30年,從小平同志南巡后開始關注戰略環評問題,在一個較大區域內提出環境影響評價,對規劃實施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同時提出減輕不良影響的多種措施。自2003年的環評法實施以來,我國環保局不斷起草并實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等多項法規、政策,不斷完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且實現了注冊環評工程師制度,提高了環評工程技術人員的水平。另外各區域成立評估機構,逐步建成科學的環評審批程序和較為健全的環評技術體系,實現了各部門間信息共享、實時交流的目的,更加有利于我們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但我國引入環境影響評價較晚,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來看,當前我國環境評價影響工作尚處于初級階段。
2 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
環境影響評價對改善區域環境保護有重要作用,隨著環評機制不斷建立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已經得到公眾認可,成為我國各地基本建設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其發展歷程短,在實踐、經驗方面均有所不足,作者根據自己工作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2.1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人員綜合能力不足
環境影響評價隊伍能力水平和責任意識偏低,尤其基礎建設項目環境管理隊伍力量較弱,未設立專門的管理隊伍,出現執法水平低下的情況;另外部分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在個體利益面前,不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嚴重缺乏環境意識和責任,存在弄虛作假等違規情況,嚴重擾亂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市場化。
2.2 環境影響評價機制問題
環境影響已被列入法規章程,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得到普遍實行,尤其是基層小企業基本未能履行該方面法規要求?;鶎有∑髽I對增強區域經濟活力有重要影響,但小企業發展存在技術落后,資源浪費的嚴重問題,對環境管理要求松弛,經常出現小企業大污染問題,環境影響評價是貫徹生態環境防御為主的重要措施,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2.3 環境影響評價分析過程不夠精細
對某一個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需要詳細掌握該項目產生污染物的位置、方式、種類和數量,摸清各種污染物最終向環境的排放方式、數量等重要參數,從而有利于制定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提升控污效果。以上是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工作,直接關系到整個環評工作的質量和結論。但在實際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經常存在部分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的分析較為粗糙,各項參數不夠精確,導致污染源計算不夠準確或出現失誤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時環評人員對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環評單位與設計單位之間缺乏及時溝通;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前完成或無組織排放問題都會導致對項目工程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出現偏差、數據不精確等問題。
2.4 環境影響評價時間問題
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目的是評估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并采取減緩和控制措施,在這過程中,選擇時機是一項重要內容。一般在建設前期開始環評的作用較大,但由于建設單位不愿花錢在不確定項目可行性時進行環評,卻又想在確定項目后加快環評,這給環評造成極大壓力,大多環評單位因某些趨使因素不得迎合建設單位,導致環境影響評價成為一種補充性工作,未能發揮其應用的作用。
3 提高環境影響評價質量改進對策
3.1 推進規劃環評
為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本質作用,實踐表明,可通過推進規劃環評的方式來控制快速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這種方式的環境影響評價不僅要不僅要對單個項目進行環評,還要對發展規劃進行環評;要求所有綜合性和專項規劃必須開展環境影響評價,規劃審批部門不得通過未按規定編寫的,嚴格履行政府環保目標責任制,并進一步強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各部門間的聯網審批機制,加強溝通和協調,規范化推進環評工作有序開展。同時,還應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工作力度,依法追究違反環評審批規定的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法律責任。
3.2 建立環評公眾參與機制
公眾參與是環評內容的重要組成,因此在項目活動中應重視公眾參與內容,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優化項目建設布局等,并將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過程規范化、具體化,實現公眾環境影響評價之間的良性互動。通過增添公眾參與內容,可補充環境監測評價和數學模式預測中難以發現的問題,更好判斷出項目可能造成的不利環境影響,對解決當前各地區環境考慮片面性有很好作用,因此要鼓勵并積極開展群眾參與環評機制。
參考文獻:
[1]趙延寧,武建偉,王賢.等.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X820.3.
[2]淺談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發展及現狀X820(A)2013-09.
[3]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2013-04.
[4]論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教育;對策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5-0046-02
一、誠信簡述及誠信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誠信?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諾言、講信用。它包括著兩層含義: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對他人要給予信任。只有忠誠老實、誠懇待人,才能取得信任;只有講信用,才會有信譽。幾千年來,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厚重的中華文明積淀中走來,一直延續至今,滋潤著國人的心靈,提升著國民的素質。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誠信既是市場經濟領域中的基礎,也是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相互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范,同時還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和標志。失去了誠信,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維系和支撐;缺少了誠信,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就缺少了前進的動力和可靠的保證。
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也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是整個社會誠信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大學教育的使命決定必須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大學所塑造的人才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學識之外,本質上也要求必須遵循道德準則、負載道德理想、具有崇高的道德人格。誠信作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作為人的立德修身之本、人之為人的重要品德,必須成為大學教育的和重要內容。誠信教育為大學生成才確定了目標,并指引著具體的成才之路,它為大學生確定了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并使他們在多方面形成積極的行為方式。如果大學培養的人才缺乏誠信意識,漠視誠信道德,甚至成為失信者,那么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再好,大學教育也是失敗的。大學生的角色要求他們必須接受誠信教育。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誠信程度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特殊的使命決定大學生必須具備誠信的道德品質。市場經濟本應是一種信用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是如此,也更需要有良好誠信道德的市場主體,而這些市場主體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平民化,大部分人都將是要經過大學教育的人即大學生。大學生是中國文化使命的承擔著,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大歷史責任,他們有責任引領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維護弘揚普遍的道德原則和價值。
因此,認真分析當代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狀況和原因,深入探討解決大學生誠信問題是當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的表現及其原因
(一)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
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缺失體現在大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層面,具體表現為:1、學習不誠信、抄襲作業和考試作弊。有些大學生不認真學習,不是將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而是剽竊他人的學習成果,抄襲別人的作業、在考場上作弊;2、經濟行為不誠信。蓄意拖欠學費,有些大學生穿名牌、打手機,將從家中帶來的錢用于吃喝玩樂,就是不交學費。還有的學生不按時返還國家的助學貸款,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在銀行心目中的誠信形象,繼而影響到銀行對以后的眾多的真正貧困的大學生的助學貸款。
(二)當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導致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大方面:
1、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首先是市場經濟負面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同時也誘發了人們的求利心理。有些人置良心與道德于不顧,不擇手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做出了一些重利輕義的行為,如偷稅漏稅、賴賬不還、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等。其次,社會方面的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健全,還不完善,我們的監管機制、社會保障體制還沒有改革到位,經濟生活中的不誠信現象同時也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蔓延,如在社會政治領域中的、權錢交易、貪污受賄、欺上瞞下、搞形式主義、浮夸虛報等,社會上的這些消極現象使人們在認知中產生這樣的錯覺:那就是不誠信已在某種程度上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會成為一種生存手段,甚至是獲得利益的一種途徑。再次,積極、健康的主流道德文化體系尚在建構。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復雜化開放化的世界,中國當前的主流道德文化體系由于受文化多元化、政治觀多元化、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出現了大量的反誠信文化。上述社會上的諸多因素極大地腐蝕了大學生的思想,從而導致大學生誠信的缺失。
2、學校誠信教育實施欠佳?,F今的大學生都經過了傳統應試教育的“洗禮”,而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又有無可避免的缺陷。在傳統應試教育體制下,學校教育片面注重“高分”、智育,而對“如何做人”、“如何為人”重視不夠,德育教育缺乏實效性。在大學教育中,大學生誠信教育內容陳舊,針對性較弱,和嚴峻的現實脫節,具有簡單化和片面化,于是就演變成了空洞的孔夫子式的長篇大論和單純說教。另外,高校管理體系的科學性也不夠。在高校的諸多管理部門存在著弊端和漏洞,特別是一些和學生關系比較密切的職能部門,工作的無序、管理的松懈、監督的不力等,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為不誠實的學生提供了種種弄虛作假的可乘之機。更讓人們憂心的是,不管處在學校教育的哪一階段,總是有一些教育者,在其位,卻不謀其“職”,有失其道德風范,一些領導和教師常常弄虛作假,做出一些違背教育宗旨的事情,還有些教師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職業道德缺乏,接受學生紅包,獎罰不能一視同仁等等,這都嚴重的影響了學校和教師的誠信形象,給學生造成惡劣的影響。教育者的誠信形象欠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自我誠信教育,導致學生在看到老師不誠信行為被社會和其他部門所默許甚至是支持的時候,就會給自己的不誠信行為找到充足的理由和借口,從而導致自律性喪失、自我誠信教育的失敗。教育者和學生的不誠信行為又共同導致了校園誠信氛圍不濃。
3、家庭誠信教育的缺失。中國特色的獨生子女現狀也是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在優越的環境中生活,備受溺愛和保護,以致缺乏必要的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精神,責任意識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自私心理較為嚴重。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老師、他人、學校、社會要求過高,考慮更多的是別人應該為我做什么,很少考慮我應該為別人做些什么,過多追求個人名利,對社會責任不屑一顧,因而在關鍵時刻他們會為利而舍棄誠信。
三、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和方法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價值取向,是引導學生接受誠信道德價值并自覺實踐誠信行為的過程,它不僅體現在一個人的單純道德覺悟和水平上,更要體現在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上,由此可知誠信教育應該是一個由知到行的復雜的過程。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加以入手解決:
(一)提高對誠信道德的認知層次。當代大學生對誠信的認識還存在許多誤區,諸如認為守紀律、重諾言、講義氣就是誠信;或者只需要對至親至愛的人、朋友、熟人講誠信,而對于其他人則不必講誠信;在現實生活中要講誠信,而在網絡上則是沒有必要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誠信教育的效果。事實上,誠信是一個古老的命題,如前所述,也是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這一傳統貫穿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罢\”重真誠不偽,指“內誠于心”;“信”重信守諾言,指“外信于人”,即所謂“重懲發乎心,信效著乎外”。誠實信仰是誠信道德的最高境界和要求,守信重諾是誠信道德的基本要求。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要求人們注重自我修養,養成誠信的道德品質,形成誠信的道德行為。我國應時制訂了《公民道德實施綱要》,誠信又作為一個法律范疇以法的形式要求人們必須誠實守信。另外,作為道德范疇的誠信現今已經不是抽象不變的教條,經濟全球化、國際形勢風云變換的時代所具有的獨特的特征賦予誠信更新、更廣闊的時代內涵。現代的誠信觀念不僅是像古代那樣處理個人之間的私德,更是處理好個人與社會、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關系的公德;現代的誠信不能僅僅停留在潔身自好自我修身養性的階段,更要求人們用誠信積極的改造世界。
(二)培養誠信的道德情感,強化誠信意識,通過內外兼修的方式,樹立適應當代社會和大學精神的信用意識,加強大學生內在誠信道德情感的培養。誠信是社會道德的基礎,也是社會發展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大學生中開展深入持久的誠信教育活動,是提高大學生誠信度的重要途徑,道德教育塑造人們的靈魂,培育對誠信理念的信仰和崇敬,給人們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提高誠信道德認識可以通過眾多途徑實現。通過深入持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熏陶,在大學生中形成一種得到普遍認可和一致尊重的價值評價體系,使每個大學生都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強化“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觀念,形成誠信者受尊重,不誠信者遭鄙視的社會氛圍,漸漸確立人人講誠信的良好社會風氣,從而引導大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履行社會承諾。隨著社會的發展,誠信教育要進一步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增加說服力、感染力,并要在長效機制的建立上獲得新的視角,在內容上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拓寬教育內涵。誠信觀念側重實事求是、信守諾言,但在社會飛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在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的內容上需要創新,注入時代精神,使傳統的本土化的誠信教育逐步走向現代化和國際化。誠信觀念的形成還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建立起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塑造積極健康完善的人格的教育模式。
(三)形成誠信的行為習慣,即培養起來的內心的誠信道德情感通過外化體現為誠信道德行為。誠信教育是一個潤物無聲的過程,其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想靠評比打分來檢驗誠信教育的結果,或者僅靠一個大規模的承諾活動來推動誠信意識提高是不現實的。較合適的方法是從具體事情入手,啟發誠信意識,要求大學生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入手,歸根到底就是引導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從他人教育走向自我教育。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已經進入大學的大學生,不再僅僅要求自己單純在學習上有重大收獲,也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讀書郎,他們相對于以前對社會行為也有一定的參與欲望,而對他們的行為有重大影響的就是他們所處的環境以及在此環境中活動的人,所以,高校中的行政部門和教職工在自己的工作當中要以誠待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要通過各種活動方式,如參加社會實踐、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征文比賽等途徑強化內在的誠信道德品質向外在誠信行為的轉化。
(四)加強法律、制度、文化的保障。誠信教育不僅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道德氛圍,也離不開各方面的保障。道德不能解決誠信建設中的所有問題,對于那些明知故犯的人,應該積極加強法制建設,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通過強制性的法律手段規范其不誠信行為。制度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礎,在大學校園中,應該通過建立相應的制度規則,讓誠信者可以得到鼓勵和回報,失信者要為自己的失信行為付出代價,這樣才能使學生關注自身行為是否誠信,促使其選擇誠信摒棄失信,從而最終使誠信教育進入良性循環。文化方面,要進行中國傳統的優良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教育,自覺抵御落后的不良文化,讓大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不自覺的融入其中,強化誠信教育。
參考文獻:
\[1\]馮剛.弘揚和培育大學精神推進搞笑的與創新與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11.15-17.
\[2\]朱惠媛.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和對策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J\].2007.8.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