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9 15:24: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民營企業地位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民營經濟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作用顯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經濟快速持續發展,與國有經濟和外資經濟一起形成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即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遼寧省民營經濟顯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吸納勞動力就業,使“人往哪里去”找到了重要依托。遼寧省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以國有企業為主體,曾經為共和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但在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定位和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形勢下,“人往哪里去”一度成為大難題。同時,隨著農村各項政策的落實,以及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村大量的勞動力也需要轉移,同樣存在“人往哪里去”的問題。實踐證明,真正解決這一難題的是民營經濟的發展。截至2005年底,我省有民營企業170多萬戶(含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超過900萬人,其中僅地處農村的民營企業(鄉鎮企業)就安置了76萬多名城鎮下崗職工,安置了460多萬本埠農村勞動力。全年支付勞動者報酬843億元,當年鄉鎮企業人均勞動報酬8147元,為農民增加收入489元,貢獻率超過50%。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民營企業解決了從業人員生計問題,緩解了社會矛盾,對穩定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許多民營企業還成為從業人員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載體。
民營經濟增長速度持續攀升,有力地拉動了全省經濟快速發展。自2002年到2005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20.4%,2005年實現增加值4100億元,占全省GDP比重由33.5%提高到41.5%。全年實現總產值1724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6370.4億元。今年上半年,我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增幅比全省生產總值增幅高10.8個百分點,出口增幅比全省增幅高11.9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比全省增幅高13.7個百分點。在我省信息產業、建材、醫藥、輕工、紡織和流通領域,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的比重已經占到70%以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彩電、冰箱、洗衣機、服裝、啤酒、白酒、食品、飲料等類消費品中,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的比重已經占到85%以上,其重要作用不言自明。
實繳稅金穩步增長,對經濟社會貢獻率不斷提高。前五年全省民營企業納稅年均遞增超過25%,2005年上交稅金416億元,全省納稅超千萬民營企業132戶,超過5000萬的民營企業28戶,其中1―2億元的11戶,2億元以上的4戶,大連萬達集團達到6.9億。在鄉鎮企業發達地區,縣域財政收入的70%來自鄉鎮企業,成為各級財政的重要支撐力量。
固定資產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經濟發展后勁持續增強。2002年―2005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3.7%;2005年,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578項,億元以上項目321項;到2005年底,全省民營企業已有固定資產(原值)4125億元,資產總額達到7977億元。這預示著民營企業在未來構建和諧社會中具有強大的后勁。
注重依靠科技進步,開始走上理性發展之路。在起步階段,以鄉鎮企業為代表,民營企業發展曾經是“村村點火,處處冒煙”,“五小”過多。近年來,通過兩個方面的努力,這種現象已經不復存在:2001―2002年間,按照國家要求,全省關閉“五小”4600多戶;通過走校企聯合、產學研合作、科技興企的道路,許多企業產業、產品結構進行了積極的調整,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生產環境都得到根本改變,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升。2004年和2005年全省民營企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都超過300項,列入第一、二批的79個重點國債項目均已開工建設。
積極參與“民心工程”建設,對社會公益福利事業貢獻巨大。近年來,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抗御自然災害、扶貧幫困、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等方面,民營企業的捐贈、捐建、捐助活動,不僅在次數、數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質量檔次方面也有所提高,在主動性、自覺性方面也有明顯變化,已經成為發展社會公益和福利事業的重要依托。2002年,僅在遼寧西部抗旱救災活動中,全省民營企業捐贈現款就超過2000萬元。此類舉動,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的和諧,也進一步提高了民營企業的聲譽。
企業文化建設方興未艾,“小環境”成為員工的寄托。多年來,民營企業注重通過開展各種學習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使之成為從業人員提高素質的重要依托。據統計,2002年末,全省民營企業文化素質狀況:研究生學歷占2.7%;本科學歷占11.5%;大專學歷占42%;中專學歷占19.5%;高中學歷占14%;初中以下學歷占10.3%;各種專業技術職稱人才占職工總數的7.6%,技師和高級技師占職工總數的6.1%,比“九五”時期有明顯提高。近年來,許多企業更加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經營者的管理水平和員工的整體素質均有較大幅度提高,企業政策觀念、法律意識、競爭意識、道德意識、人本意識、團隊意識都有明顯改善,企業各類人員的認同感增強,企業員工的團結和諧氛圍看好。
二、民營企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分析
大量事實證明,民營經濟作為重要的經濟力量,已經顯示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透過遼寧民營經濟發展的實踐,可以看到,民營經濟所發揮的作用與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任務具有一致性。換言之,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民營企業的存在和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組織,民營經濟自身發展就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民營經濟發展的意義還在于:支撐民營經濟發展的資金主要是民營企業自己籌集的,基本不需要國有資產或地方財政投入;民營企業的存在和發展有利于把社會閑散資金投入到生產和再生產領域,使社會財富在生產經營中增值;我國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后成長壯大,在本質意義上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對市場經濟具有天生的適應性,在市場運行中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自然對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有利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一方面,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對滿足人民群眾衣食住行和文化需求提供了直接支持;另一方面,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中獲得的勞動報酬和非勞動報酬,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
文化需求提供了現實的財富支持。
有利于堅持可持續發展。在環境生態建設中,民營企業同其他企業一樣,都具有雙重性:生產經營離不開生態環境,必然需要占用相應的物質資源;企業對生態環境又負有保護、維持、建設的職責。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敗得失更直接地取決于企業,在民營經濟日益做大的情況下,這種力量不可低估。當然,能否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關鍵取決于國家法治建設程度,在此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待遇和作用應該是等同的。
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競爭。在改革開放,特別是確立了我國經濟體制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民營經濟的崛起使市場主體出現多元化的局面,打破了我國國有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為經濟領域實行公平競爭提供了可能,也對建構新的經濟社會秩序提供了可能。無論從自身發展角度出發,還是從經濟社會合理運行的角度出發,民營企業都必然要在維護社會公平競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有利于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有活干,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條件;“人往哪里去”,是我們這個人口大國非常突出的人民內部矛盾問題;按照人性需求的客觀原理,除了家庭,人人至少還需要有另一個可供活動的港灣。這三個問題不解決,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甚至無從談起。如前所述,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重要貢獻,況且,我們許多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從業人員溫馨的港灣。由此,許多社會矛盾、家庭矛盾、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都得到了解決或緩解。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質。當今世界是知識爆炸的世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與日俱增,經濟競爭更加激烈,為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就不能僅僅作為生產經營單位,而必須同時又是職工群眾學習的場所,就必須積極開展繼續學習教育活動,不斷提高企業員工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
三、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設想,民營企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有極大的挖掘潛力,而且應該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更好的作用,做出更大貢獻。為此,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真正把工作做實: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發展方針,優化社會環境。把黨和國家關于鼓勵、引導、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落到實處,是多年來一直堅持貫徹的方針,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地方這一方針沒落到實處。為解決類似問題。應該嚴明組織紀律,把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作為政治考核、組織監督、紀律懲處的重要內容抓好落實,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同時,要積極加快法治進程,把黨和國家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納入法治軌道。
引導和激勵企業把以人為本貫穿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即:為實現人的全面發目標,不斷滿足企業員工政治經濟文化需求,并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而有效的開發與管理,使之最大限度地造福社會、造福人類:根據人力和物力及其變化,對員工進行恰當的培訓、組織和協調,使二者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機結合,使人和物都發揮最佳效應;采取科學方法,對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管理,造就德才兼備的人才,使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達到組織目標;要把健康的企業文化理念推廣到社會、影響到社會。
以科學發展觀引導和規范企業行為。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按照這一要求,要積極引導企業明確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關系、明確利與義的關系,積極引導企業以實現“五個統籌”為己任,積極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區域間統籌發展、經濟與社會統籌發展、人與自然統籌發展,國內和對外開放統籌發展,真正把企業融入到全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洪流之中,切實發揮應有作用。
本文以“一帶一路”為背景,以我國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為基礎,首先介紹我國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討論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一帶一路”;民營經濟;金融支持
近年來我國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條例,確保了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平等地位,使民間經濟發展面臨全新的環境和機遇。資金不足,尤其是我國金融機構對民營經濟的支持積極性不高,嚴重制約了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鑒于此,除民營企業應不斷完善自身條件外,相關部門也必須建立適合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體系?!耙粠б宦贰睉鹇詫τ诖龠M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金融行業的有效規制,促進國內經濟的持續有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營經濟的現狀概述
1、民營經濟的含義
民營經濟是指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和港澳臺商獨資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其特征:一是民營經濟的創始人在民營經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公司的成敗往往取決于創始人;二是目前我國以國有制經濟為主體,民營企業家非??释軌虻玫椒傻膸椭蜕鐣恼J可;三是民營企業在融資方面相對于國企而言,一直處于劣勢。
2、民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的發展,推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1)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據調查發現,目前民營經濟的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為我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63%的貢獻,已經逐步成為當今我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整個經濟發展不容小覷的力量。
(2)民營經濟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社會保障制度逐漸完善,經濟競爭加劇,大部分的國企開始裁員,導致國內大量的人員失業,面臨巨大的失業壓力,同時期我國民營企業的逢勃發展,充分吸收了國內剩余勞動力,為保障社會的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民營經濟發展金融支持面臨的問題以及原因
1、面臨的問題
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礙就是融資困難,此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直接融資渠道單一。大多數民營企業在創業的時候,其資本都來自發起人的個人儲蓄。我國的民營企業大多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具有生產規模小、資金不足、缺乏先進技術等特點。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內產能的轉型,民營企業面臨著日益劇烈的競爭,同時民營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弱,相對于國有企業來說,經營存在著高風險。根據我國統計局《關于民營企業發展研究問題》可知,目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態勢很不樂觀,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大部分的民營企業還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風險。諸多原因導致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單一。
(2)間接融資渠道困難重重。目前我國的民營企業發展還不成熟,相較于國企來說,各方面還存在嚴重不足,這嚴重的影響了民營企業在銀行的形象,降低了銀行對民營企業支持的積極性。加上民營企業自身規模比較小,所需的貸款額度也就比較少,繼而提高了融資成本和融資的復雜性,銀行考慮到自身的利益,也會逐漸減少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大多數民營企業為了解決間歇性的資金需求,只能通過民間“高利貸”完成貸款,高昂的融資成本,致使民營企業走向破產、倒閉。
2、融資困難的原因
(1)民營企業自身原因。目前,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民營企業不能在融資的時候向銀行提供有效的抵押物,更沒有任何機構為其擔保。另外,剛剛起步的民營企業不僅沒有雄厚的資產,也沒有良好的盈利記錄,這導致民營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審核當中很難取得較高的信用等級,所以金融機構在對民營企業申請貸款時有著“恐貸”的心理。
(2)金融機構貸款機制不完善。伴隨著國際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我國正在著手建立以市場為主體的多元化金融格局。但是目前我國的金融領域,國有銀行處于金融業壟斷地位,地方性銀行剛剛崛起,業務網點分布又少,這就造成了金融業在地域上的分配不均。國有銀行在辦理相關業務時提高貸款權限,將貸款權限提高到一級分行的標準,進一步加劇了民營企業的貸款難度。
(3)宏觀經濟對民營企業的影響。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逐漸放緩,經濟呈現出回落的趨勢。對外經濟結構出現調整,許多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到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競爭十分激烈、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等等這一系列原因都制約著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
三、發展民營經濟金融支持的建議
1、拓展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
(1)積極拓展民營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民營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快而好的發展是“一帶一路”戰略的要求。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我國的合伙制企業都有直接融資的權限,企業在上繳所得稅的同時,就享有自由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權利。在我國,民營企業要想發行股票和債券就必須通過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查,才能獲得發行的權利,同時不允許存在柜臺交易的形式,但是可以在數目不多的公開場所進行交易,這與國外相比是大相徑庭。根據調查發現,國外民營企業實現向社會發行股票和債券僅僅只需要在相關部門進行注冊和備案,并且主要是以柜臺交易為主。借鑒國外成功的案例,我國應擴大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相關部門應該放寬民營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條件,并將股票、債券上市的審批制度改革為注冊制,建立和健全我國的股票、債券上市、交易體系,并且在沿海經濟發達的城市開展民營企業產權交易試點工作,可通過產權交易為其融資。2015年11月23日,主席訪問英國,在短短的五天時間內達成59項協議,這表明歐洲的戰略發展和中國經濟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高鐵、核電的走出去,深化了雙方的金融合作與交流,拓展了國內的融資渠道,新型產業成為熱點,助推了國內經濟的轉型。民營企業在此過程中亦可發揮自身優勢順勢拓展直接融資渠道。
(2)鼓勵民營企業開展民間融資渠道。民間融資是合伙制企業創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也是民營企業起步的資金來源。目前國內民間投資行業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行業發展良莠不齊,行業規范性有待完善;二是信息披露嚴重不足,存在誤導投資者的現象。因此,我國在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民間融資方式來實現融資的同時也應該建立和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民間投資行業加強監督和管理,尤其是加強第三方支付的管理,確保我國民營企業實現民間融資的順利進行。同時,“一帶一路”戰略的出臺要求在民間金融活躍的區域,要定期統一組織開展跟民間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金融風險知識的宣傳活動,這樣能使公眾及時有效地掌握到相關政策、規避一定的民間借貸的風險,還能進一步增強公眾對非法集資活動的風險辨別意識,正確引導投資者去依法、理性投資,為眾多民營企業提供健康良好的融資渠道。
2、完善和強化金融機構的貸款機制
盡快完善和強化貸款機制,更好地服務于經濟,這是金融機構適應“一帶一路”戰略目標的需要。一些發達國家通常都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完善的融資服務體系,其中有專門為民營企業辦理貸款的金融機構、抵押制度和信貸條例。首先,央行要督促各個國有銀行健全、完善信貸條例,鼓勵這些銀行在保障信貸安全前提下,建立向民營企業發放貸款的制度,適當提高對民營企業貸款比例。其次,央行要適當推動各個股份制銀行、地方性銀行和農村貸款銀行的發展,并為其發展提供適當的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他們要以民營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困難。鼓勵政策性銀行在現有的業務范圍內,可以選擇性的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經濟效益比較好的民營企業,同時也可以建設政策性的民營企業銀行,至于資金,可以通過財政撥款和向其他金融機構發行債券來集資,并且出臺明確的法律規定,規定其主要資金用于支持民營企業。最后,央行要制定有利于民營企業融資的政策。
3、建立與金融行業發展相適應的民營企業管理體系
上述分析表明,民營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民營企業本身管理水平不高。一個企業是否能夠長遠發展取決于企業是否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先進的管理體系。要保證金融機構順利對其實施投資就必須建立適合自己的管理體系,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民營企業加速自身管理體系的構建,提升自身市場競爭能力,是主動適應“一帶一路”戰略要求的需要。國外民營企業發展成功的案例表明民營企業自身因素也是企業崛起的一個主要途徑。本文認為應該以外部擴張來實現民營企業的崛起,而向外延伸主要包括以下二點:一是擴大生產規模。通過兼并企業可以接受更多的訂單創造更多的財富,為以后的發展奠定雄厚的經濟基礎;二是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通過高報酬招聘市場上的專業人才,他們的加入不僅可以為企業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管理體系,而且可以規劃企業的發展宏圖,保證企業的平穩發展。實現企業的外部延伸可以更好的促進民營企業的規范化和成熟化。
四、結論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提出的時間尚短,但它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卻是巨大的。本文在努力把握“一帶一路”戰略精髓的基礎上,從制定適合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場法規制度、加速金融創新改革、完善金融的法律監管體系、促使金融機構更好的服務民營企業等方面闡釋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途徑。希望本文能有助于正確解決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中的融資問題,為地方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打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作貢獻。
參考文獻:
[1]褚保金、張茹:常熟民營金融與民營經濟互動效應分析[J].上海金融,2006(3).
[2]周叔蓮: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J].新華文摘,2014(9).
一、制度背景與研究假設
(一)政治關系網絡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在中國轉型經濟的情景下,政府仍然是資源和合法性的關鍵來源,除了通過國家發展戰略和行業政策影響企業生存與發展外,各級政府還擁有分配關鍵資源的權力,通過項目審批、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影響公司的經營活動。然而,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得到的政府支持相對較少,甚至經常還處于劣勢競逐狀態。正因如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積極參與政治,其中很多人成為各級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擁有這種政治參與而形成的政治關系網絡,對于民營企業的戰略和經營決策具有重要的影響。民營企業的政治關系網絡使得公司因為以下原因更多地履行并披露社會責任信息。首先,具有政治關系網絡的民營企業家可能在思想上更加開明和進步,更傾向于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為義務。在中國特殊的制度環境下,與政府建立起來的政治聯系可能對民營企業家有教育的功能,促使民營企業家采納政府在可持續發展政策以及構建和諧社會上的觀點。Porter和Kramer(2006)分析指出,承擔社會責任有助于保護環境、緩解社會張力,促進社會穩定,改善總體商業環境。具有政治網絡戰略意識的民營企業家更能夠感知和采取這種互動共贏的策略;其次,民營企業家的政治關系網絡會對其產生必須有所作為、甚至率先垂范的規范性壓力。當中央政府職能部門及各級地方政府面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紛紛出臺一系列文件,引導或要求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時,積極主動響應政策號召,就成為民營企業家(的企業)保持與政府間互惠關系的極佳方式,同時也能夠增進政府對公司的信任;最后,作為民營企業和高管身份與地位的象征,民營企業的政治關系網絡使得利益相關者對其承擔社會責任的期望度更高。民營企業家政治地位的認可和提升,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們(的企業)對社會事業有所貢獻。相應的政治身份和地位有可能提高來自政府、公眾等方面的期望壓力,驅使民營企業家做出與這一身份和地位相匹配的行為。因此,提出如下假設:假設1:民營企業擁有政治關系網絡,①則傾向于披露社會責任報告,②且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二)協會關系網絡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如前所述,作為一種政治網絡戰略,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民營企業家的政治關系網絡對于改善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獲得各種關鍵資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在中國數量龐大的民營企業家中,能夠成為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畢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對于那些沒有獲得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等政治身份的民營企業家,他們可能會通過參與其他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質的行業協會等關系網絡來與政府部門建立和維持政治關聯,從而得到政治保護和獲得經濟利益。在國外推動并監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各個行業協會等非政府組織(NGO),在中國轉型經濟環境下可能會表現出迥然不同的特征。很多中國的行業協會不僅與政府聯系緊密,甚至其中很多是由政府部門主管或組織成立的。例如,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簡稱全國工商聯),就是由政府主導成立并管理的,作為政府聯系民營企業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民營經濟的助手。這些行業協會中的企業依托其政治背景和政府支持,經常能夠比較容易地獲取眾多益處,包括對融資、行業準入、政府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優惠)、公司價值的影響。因此,作為一種政企合作網絡關系組織,加入行業協會提高了民營企業家在社會和行業中的地位和形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政治網絡,積累較高的政治關系資本以促進企業的發展。然而,權利與義務總是相伴隨的,正如企業家當選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一樣,加入行業協會提高了企業家們在政府官員、媒體和社會公眾面前的曝光度,來自政府、公眾等方面的期望壓力驅使他們做出與這一身份和地位相匹配的行為。因此,我們提出如下假設:假設2:民營企業擁有協會關系網絡,①則傾向于披露社會責任報告,②且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二、研究樣本與變量設計
(一)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本文選取2009-2012年A股民營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企業家人口背景特征數據來自于Wind深度數據庫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情況”。企業家社會關系資本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數據系我們通過查詢上市公司年報進行手工收集整理。控制變量所用基礎數據均來自于國泰安(CSMAR)數據庫。同時,為了確保研究數據的一致性,本文剔除了金融類和數據大量缺失的公司,最終選取了2932個觀測值,其中有281個樣本自愿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此外,我們將文中所有連續變量按兩端2%進行winsorize處理后進行分析。
(二)變量定義(1)因變量。①是否披露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的民營企業編碼為1,否則為0。②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本文用社會認可度較高的潤靈環球責任評級(RKS)關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綜合評分來量化,該評分系統著重在于評價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完整性和信息披露質量,翟華云(2010)、周中勝等(2012)均使用該數據進行相關的實證研究。(2)自變量。借鑒張正勇和吉利(2013)的研究,在研究中我們將企業家設定為董事長。本文研究中運用的政治網絡是中國社會背景下的維度劃分,借鑒陳勁和李飛宇(2001)、余明桂和潘紅波(2008)的研究,本研究用2個維度測量民營企業政治網絡戰略:政治關系網絡和協會關系網絡。政治關系網絡(PoliticalRelationalNetwork):中國民營企業處于政府與市場雙主導的轉型經濟中。獲得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資格,是民營企業家參政議政最直接的方式。本研究中的政治關系網絡測量為:董事長是否擔任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若是為1,否則取0。協會關系網絡(AssociationRelationalNetwork):董事長參與的外部行業協會越多,與各行業協會的聯系越強,社會資本量也越大。我們對協會關系網絡測量為:董事長是否參加了行業協會,若是為1,否則取0。(3)控制變量。在民營企業家人口統計特征方面,借鑒Thomas和Simerly(1995)、孫德升(2009)的研究,我們控制了企業家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變量。而在組織層面,借鑒沈洪濤(2010)、翟華云(2010)、張正勇和吉利(2013)的研究,我們控制了顧客遠近度、再融資動機、產品市場競爭、企業規模、財務杠杠、盈利能力、地區、行業類型等變量。各控制變量具體定義見表1.
三、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一)樣本企業概況樣本企業概況總結在表2和表3中。在所有2932個樣本中,有281個樣本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約占總樣本的9.6%,表明我國民營企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比例仍然較低;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企業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最高分為71.8,最低為13.3分,表明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總體披露水平較低,且不同企業差異較大,“良莠不齊”現象突出。在全部樣本中,男性民營企業家為2757個(94.0%),且大部分集中在40~60歲之間。文化程度在大專及以上的占總體的91.2%,中專及以下僅有259個樣本,占總體8.8%。1032個樣本為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其中795個樣本為人大代表,395個樣本為政協委員。擁有協會關系網絡的企業家為939人,其中885個樣本為行業協會會員,371個樣本為工商聯成員。企業規模最大為824.43億元,最小為1.30億元。公司盈利能力最高為46.90%,最低為-38.98%。資產負債率最高為160.44%,最低為0.71%。390家企業在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第2年有增發或配股預案,占總體13.3%。823家企業產品直接與消費者接觸,占總體28.1%。這些數據反映出我國民營企業在規模、效益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上的較大差異。
(二)回歸分析結果當因變量為社會責任報告是否披露(Voluntary_CSRR)時,變量數據具有排序特征,在研究中,本文選擇了有序Logistic模型回歸檢驗;當因變量為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Rks_CSRDI)時,鑒于絕大部分上市公司(2651家,占全部樣本90.4%)未披露社會責任報告,若采用普通回歸模型(Ols)進行分析會產生較大偏差,因此本文選擇Tobit模型回歸檢驗,以避免因為大部分變量為0時產生的測度偏差。(1)Logistic回歸分析。表4中,模型(1)至模型(2)分別表示當單獨考慮政治關系網絡、協會關系網絡時的回歸結果,而模型(3)加入全部變量的回歸結果。通過比較三個模型的回歸結果,我們發現政治關系網絡、行業協會關系網絡的顯著性水平并無明顯變化。在模型(3)中,政治關系網絡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行為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那些具有政治關系網絡的民營企業越可能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假設1獲得了支持。董事長的協會關系網絡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行為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那些具有協會關系網絡的民營企業越可能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假設2獲得了支持。(2)Tobit回歸分析。在表5中,模型(4)至模型(5)分別表示當單獨考慮政治關系網絡、協會關系網絡時的回歸結果,而模型(6)是加入全部變量的回歸結果。通過對三個回歸結果的比較分析,我們發現政治關系網絡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影響的顯著性從1%下降為10%,協會關系網絡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顯著性并無變化。這說明,民營企業家政治關系網絡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被其他變量所稀釋。由表5模型(6)可以看出,政治關系網絡與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之間顯著正相關(β=2.194,p<0.1),說明擁有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身份的民營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這表明,政治關系網絡的確有可能給民營企業帶來了利益,民營企業也會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去履行社會責任,同時積極對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行為進行披露。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擁有政治關系網絡的企業的確比其他企業在履行并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方面面臨更多來自政府和社會的壓力。協會關系網絡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之間顯著正相關(β=3.635,p<0.01),說明加入行業協會或工商聯的民營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這可能是因為,行業協會的成員或地方工商聯成員一般都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它們資源相對豐富,而且受政府和社會關注的程度也更高,協會會員或工商聯成員同時肩負著維護協會和工商聯社會責任形象的重任。
(三)穩健性檢驗為了增進上述結論的可靠性,我們做了如下穩健性檢驗:①本研究將樣本控制在企業家擁有至少50%權益的企業重新帶入各個模型進行分析,發現結果與文中結果基本一致;②由于在樣本考察期間內(2009-2012),可能存在部分企業家由于升遷、調動或年齡等原因而發生變更,會產生一些過渡性影響,因此,我們剔除了這類樣本重新進行分析,其結果與文中的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文中結果較為穩健。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2009-2012年A股民營上市公司為樣本,從企業政治網絡戰略的視角研究了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動機。在控制了民營企業的組織因素及企業家個體人力資本控制變量后發現,政治關系網絡、協會關系網絡均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傾向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本文貢獻主要體現在:①現有關于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動機的解釋主要集中在提升公司價值或財務績效層面,卻無法取得一致結論。本文從一個新的視角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動機,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政治動機提供了經驗證據,豐富了現有關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行為的研究文獻。②本文研究豐富了民營企業政治關聯的文獻?,F有關于民營企業政治關聯的文獻集中在其給民營企業所帶來的經濟收益或者成本等方面,卻沒有對民營企業如何建立或強化政治關聯做進一步的探討,本文研究表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是民營企業建立或強化政治關聯的一個重要途徑。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企業管理者和政府具有實踐指導價值。①本文研究發現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并非單純慈善的利他主義,而更多的是一種戰略性的自利主義,即民營企業通過建立或強化政治關聯,以獲得更多政府支持的一種策略。因此,對于那些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持觀望態度的民營企業來說,在中國轉型經濟時期,由于市場法律保護機制等不健全,處于產權保護弱勢地位的這類民營企業應該有意識地建立與培養企業的政治網絡,通過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途徑和方式,構建與政府之間的良好關系以獲取諸如信貸、稅收、補貼等政策支持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特別是在政府需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履行社會責任并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現實背景下,這一類企業就應該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避免由于企業的消極反應而導致公眾、政府降低對企業的信任,最終影響企業價值和發展。
論文摘要:民營企業近年來迅猛發展,但是融資困難已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需要就多方面的融資制度障礙作深刻的系統分析,通過金融制度創新、民營企業制度創新和信用環境制度創新。來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
論文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金融體制民營企業制度信用環境制度創新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漸突出,民營企業正逐步取代國有企業成為拉動投資和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然而與其迅猛發展的經濟態勢相比,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狹窄不暢,融資困難已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體制中銀行業的高度壟斷、民營金融機構的缺乏、資本市場發育不良,缺乏多層次(或多元化)的資本市場;民營企業制度建設滯后、管理不規范;社會信用制度建設欠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民營企業融資難。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制度的綜合性問題,需要通過制度創新,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
一、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的制度創新
(一)深化銀行金融機構體制改革,完善民營企業間接融資體系。
1.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國有商業銀行普遍面臨著股權結構單一、資本金不足、效率低下等問題,因而迫切需要從產權結構人手引進民間資本甚至外資,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形成良好的管理層激勵約束機制,從根本上引導國有商業銀行朝現代銀行方向發展。股份制改造是根本途徑。它可以進一步明晰國有銀行的產權,理順其與政府、國有企業之間的關系,促使國有銀行真正實現企業化經營,按資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所有制形式來選擇貸款對象。這樣,民營企業才能與國有企業處于公平的資金競爭地位,才能獲得廣泛持久的銀行金融支持。
2.銀行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完善信貸融資體制。
一是通過擴大中長期資金來源、改善存貸款期限結構、設置新的協議存款品種等措施來解決貸款結構性矛盾;要充分利用貸款利率浮動政策。不斷完善差別化利率定價機制,提高利率定價和利率風險管理水平,保證銀行資金投向的科學決策。二是要大力完善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和機制,加強風險內控制度建設,進一步改進授權授信管理方式,引導基層銀行機構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要求,大力優化貸款結構。加強銀企溝通,改善金融服務。積極支持符合貸款條件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實現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與自身效益提高的“雙贏”;要研究設計適合民營企業特點和要求的金融產品、授信管理和績效考核,培訓專門的小型企業信貸管理人員。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能及時得到支持。
3.設立股份制民營銀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發展中小型銀行,特別是發展以民間資本為主要發起人的民營銀行,可以通過民營金融資本與民營產業資本的融合,改善民營金融和民營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引入民營管理機制,規避民營融資的風險,更好地滿足民營企業的融資要求。并且民營銀行經營機制靈活、不良資產少、籌資能力強、盈利水平較高,能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空間較大。其效益性、流動性、安全性的特點與民營中小企業短平快的投資融資特點正相適應,必然會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二)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溝通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l消除民營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融資的歧視性待遇。要加大實施“核準制”的力度,讓符合相關法規、政策的優質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不僅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帶來新鮮血液,更重要的是使資本市場“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得到體現。
2.健康引導二板市場,優先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當前不僅需要積極健康引導中國的二板市場,而且更需要將場外交易市場作為二板市場的一個市場同時發展,要積極恢復與有序發展一個各種交易主體廣泛參與、交易品種數量不斷擴展的場外交易市場,以規避高昂交易費用與上市條件對民營中小企業資本性融資的制約??梢試L試在上海建立中國場外交易市場報價中心,成立全國性的場外交易市場管理委員會,引導各省市建立與上海報價中心聯網的地方性場外交易市場。并規定在場外交易市場中掛牌的中小企業,一旦其凈資產、稅后利潤、市值或是股價等達到一定條件要求,就可以直接升入主板或是二板市場。
3.積極吸納風險投資,積極發展民營中小企業票據、債券融資。在風險投資的主體中,除了政府風險投資機構及創業中心的風險投資外,還應當鼓勵民營科技型企業吸納外資及中外合資風險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等。同時,依托場外交易市場使民營中小企業票據、債券融資持續發展,以降低其融資成本,改善資本結構。
二、民營企業自身制度創新
(一)建立科學的內部治理體系,實行規范化管理,逐步有效地實現兩權分離。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民營企業自身規模的日益擴大,民營企業初創時期的人治管理模式應該要革新。民營企業應該在領導制度、用人機制、生產經營制度等方面規范化,應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減少管理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首先要對股權結構和資本結構進行調整,清晰產權,規范企業行為,正確引導繼承者對財產的態度和產權意識;其次要解決企業控制權問題。目前真正做到以股份分享利益而不參與經營的股東很少,導致產權地位和管理地位的矛盾加劇??梢钥紤]引進職業經理人,構建新型的公司治理結構.逐步實現經營管理層外來化、年輕化和知識化,再逐步過渡到所有權和經營權兩分離。
(二)加快民營企業產權多元化和資產證券化進程,通過資本市場謀求發展壯大。產權多元化是產權清晰的前提。實現產權多元化,首先要解決好產權“一股獨大”的問題。大型民營企業的產權過于集中,通過股權分散化和社會化來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才能建立符合現代產權制度要求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民營企業在產權結構多元化改革中,應從制度上確保中小投資者利益,大股東相對控股代替絕對控股,產權清晰到每個法人和自然人,使之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其次,要加快民營企業資產證券化進程。可以通過上市增資擴股、資產轉換、出讓產權等資本運作方式引進新投資者,以促進產權結構多元化,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還可通過上市引入公眾投資,通過資本市場來清晰產權和發展壯大。
(三)加大信用管理制度建設,倡導信用文化。民營企業要制訂相關的內部信用管理規章制度,如《管理評審控制程序》、《合同評審控制程序》、《采購控制程序》等,有條件的可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負責本企業內外信用管理;在企業內部實行以質量管理為根本的全程信用管理,從商品的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上把好關,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產品信用鏈條,不斷改善企業與客戶、消費者之間的信用關系;規范財務制度,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建立能正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制度,增加企業財務透明度,不做假賬、不逃廢銀行債務。
三、民營企業融資的信用環境制度創新
在提高民營企業主觀誠實守信的同時,還需要改善民營企業的客觀信用環境,以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社會信用,改變民營企業的弱勢融資地位。
關鍵詞:民營企業 財務再造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企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民營企業產值年增長率一直維持在30%左右,這個數值遠遠高于同期的總體國民經濟的增長率。我們在看到民營經濟給我們帶來了這些可喜的成績的同時,由于體制的原因,我們也應該同時看到民營經濟在發展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特別是民營企業面臨的財務困境。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這將在不遠的將來對國民經濟產生不好的影響。本文將以民營企業所面臨的財務問題為主線,著重討論民營企業的財務再造問題。
一、我國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現狀
(1)民營企業的地位
民營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民營企業有著公有經濟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營企業能夠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并且極大地減輕了全社會就業壓力,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其次,民營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必須通過市場去實現?!胺枪兄平洕俏覈鐣髁x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要繼續鼓勵、引導,使之健康發展”。這個論斷十分明確地指明了民營企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2)民營企業的現狀
經過30幾年的改革和發展,民營企業的發展正從發展初期向發展中期轉變,民營企業正向著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向發展。總體上看,民營企業雖然有其市場化程度高、經營靈活、社會負擔輕等優勢,但中國民營企業在發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1、發展環境有待改善。目前人們對民營企業的認識仍然存在著一些偏見,民營企業在融資等方面存在著更多的障礙,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
2、經營管理水平低下。民營企業具有家長式的管理模式,實行集權化領導,經營者既是資產所有者,也是資產經營者。管理上的隨意性往往會導致企業決策上的失誤。
3、人才機制不靈活。大部分民營企業家認為只要高薪自然會吸引到高素質的人才;而且民營企業用人唯親的任人方式,這使得外來員工得不到很好的重用。
4、科技含量低。民營企業大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這導致民營企業的科技含量比較低;而且民營企業較低的員工素質也制約了企業技術更新的速度。
二、我國民營企業財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出納領導會計問題
這種現象在我國的很多的民營企業的財務會計體系中存在。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其中一本分企業已經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了比較規范的管理模式,包括規范的財務會計體系;但仍然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比較落后,家長制、經驗制的管理方式比較突出。其中最普遍的現象是“出納領導會計”。民營企業中普遍存在“出納領導會計”的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國長期的計劃經濟,使民營經濟的發展出現了空白期,這種空白期便造成了家長制和經驗制的管理方式,在這種制度失效的情況下,自然是能夠為企業管錢理財的的出納是首選;第二,很多的民營企業家認為會計需要較高的業務素質,需要外聘,而出納并不需要這些知識,而且要求是可靠的,只有在本家族內部安排人來擔任;第三,由于民營企業的財務收支活動比較復雜的原因,很多民營企業家通常直接到出納處安排財務支出。
在民營企業中出現這種現象有其必然性,但并非是合理的,這反映了民營企業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第一,用人機制的任人唯親現象;第二,管理體制上的經驗主義的現象;第三,“家族鏈”式的內部控制體系。
(2)財務制度的缺失問題
民營企業大部分是家族式企業,由于家族制企業的特點,導致了民營企業的財務制度是不健全的,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產權制度的缺失。民營企業產權單一,主要是家族持股,這種松散的“人合”關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第一,資金流的堵塞。家族式的持股,導致資金來源困難,必然會導致企業融資困難;第二,內部產權糾紛問題。部分家族成員急于收回成本和個人的利益,但產權在家族成員之間的界定比較模糊,必然會引起產權分割上的矛盾;第三,公司治理結構的不規范。在民營企業的的家族制的產權結構中,很難形成所有者與經營者相互牽制的治理結構。
2、財務組織制度的缺失。民營企業的組織結構簡單,權利高度集中于所有者手中,這勢必會造成管理者不能顧全和公司經營的低效。
3、財務管理制度的缺失。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不規范的,而且缺乏制度化,主要表現在:第一,財務決策時由所有者說了算,缺乏科學的決策程序;第二,財務控制形同虛設,有很大的隨意性,人情重于制度的現象普遍;第三,財務考核缺乏對應的指標,更多的是向家族成員傾斜,這會影響整體上的積極性。
三、民營企業財務再造理論介紹及相關措施
(1)企業財務再造理論
要研究企業財務再造理論,必須首先研究什么事企業再造理論。企業再造理論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是當時重要的管理理論的創新,指企業通過對自身業務的重組,對自身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最后達到企業高效運營的目的。在企業再造理論中,企業財務再造理論的具有核心地位。企業財務再造理論指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的過程進行重組,對財務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與效果。企業財務再造理論對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民營企業財務再造
針對上述論述的民營企業財務存在的問題,以及對財務再造理論的介紹,可以看出我國民營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要進行企業財務再造。筆者認為要進行民營企業再造,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財務制度再造。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企業也是如此,民營企業必須進行財務制度的再造,以保持企業管理的靈活性和規范性之間的平衡。財務制度的規范化可以避免管理的無序,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時也不能放棄管理者的靈活性,而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去設計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
2、財務組織結構再造。目前大部分民營企業的財務組織結構不健全,這會導致企業的業務處理不夠順暢甚至滯后。而且其財務人員很少參與企業的財務分析與決策,導致財務資源的浪費。民營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去再造財務組織結構,對于財務組織結構不健全的,應該加強組織建設和人員配備;對于組織結構不合理的,應該界定必需的財務功能,去除多余的功能;對人員的任用,要任人唯賢,不要任人唯親。
3、財務控制體系再造。財務控制體系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關鍵,民營企業必需要對其財務控制體系進行再造:首先是分析找出財務控制點;其次是制定財務制衡制度。
4、財務基礎工作再造。很多民營企業的財務基礎工作不健全,而財務管理則要求從小處做起,所以民營企業一定要重視財務基礎工作。
5、財務理念再造。財務理念再造是上述各項財務再造工程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首先要確定以人為本的理念;其次要樹立以財務為中心的理念;第三要重視管理出效益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彭海穎.我國民營企業的制度缺陷及財務管理創新[J].廣西會計,2003(1).
[2]張毓雄,湯躍躍.我國民營企業的制度缺陷與創新[J].經濟師,2003(5).
[3]陳鐵峰.論民營企業財務再造[J].浙江財稅與會計,2008(5).
[4]吉利,張建國.民營企業財務的制度缺失及其重構[J].商業研究,2005(23).
作者信息
摘 要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營企業得到了飛速發展,但由于長期以來對民營企業認識的偏差,以及自身存在的系列問題,使得民營企業的生存發展仍面臨巨大的問題。當前整個社會都應該重新認識民營企業的重要性。企業自身也應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拓寬融資渠道,堅持人本管理,加強文化建設,增強企業凝聚力,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關鍵詞 民營企業 問題 策略
改革開放30年來,民營經濟克服了基礎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勢,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民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經濟增長點。民營企業的發展正從發展初期向發展中期轉變,向著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據統計,民營企業年產值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遠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擴大城鄉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為了更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亟待對以下問題加以研究和解決。
一、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認識有差異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們對民營企業發展的認識上有了一定提高,但與民營企業發展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受傳統觀念影響,民營企業經濟待遇與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地位不平等的現象仍然存在。在價格、稅費、融資、土地批租、原材料供應、工商管理、市場準入和資產重組等方面,存在各種各樣不公平的限制。由于對民營經濟看法偏頗,也造成民營企業在許多經濟交往關系中陷入尷尬的境況,各級政府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沒法完全落實到位。目前,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三多三少”問題比較普遍。即低水平重復建設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場占有率的項目少;粗、初加工項目多,精、深加工項目少;污染環境的項目多,綠色環保的項目少。一些民營企業缺乏政策指導,不根據資源的配置能力來確定企業規模,而是一哄而上,使得有限的資金不能合理地投入,再加之多元化經營的風險,給民營企業發展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二)管理水平不高
我國目前的許多民營企業都選擇了家長式管理模式,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家族”和“親緣化”的特征,實行集權化領導、專制式決策,經營者既是資產所有者,又當資產經營者。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家長式管理由于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缺乏“糾偏”機制。民營企業家的局限性、隨意性往往易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失誤,企業蒙受重大損失。
(三)企業融資困難
民營經濟籌資難是當前的普遍現象,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民營經濟籌資難的原因有:在間接融資方面,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金融部門對國有經濟的融資傾斜大,政策上使民營經濟在信貸市場上所占份額較小。對民營企業,由于貸款的風險由銀行自身承擔,不像對國有企業貸款產生的不良貸款風險由國家承擔,因而銀行大多愿意把貸款投向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貸款較少。在直接融資方面,民營企業所占份額更小。我國一直把證券市場定位為國有企業服務,這使一直受政策限制和資金困擾的民營企業難以上市融資。民營企業不易直接融資也有自身的原因,如財務制度不健全、規模小、承擔不起融資費用等。為民營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不發達,如缺少專門的租賃公司,使民營企業不能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取得昂貴設備的使用權。加上國家對基層金融機構的整頓,關閉了與民營企業發展相適應的民間金融機構,使民營企業過去的一些信貸鏈條中斷,增加了民營企業的融資困難。
(四)技術缺乏創新
目前,民營經濟主要分布在技術含量低的第一、第三產業及第二產業的建筑業、簡單加工業采掘業等領域。第一產業的技術含量本來就低,重型化的第二產業的技術又不能有效轉移,尤其是向民營企業轉移,這使民營經濟在競爭中的地位相當不利。技術含量低、信息不靈使各地重復生產,重復建設嚴重,容易出現過度競爭,企業投資的邊際效益下降,讓企業不能有效進行技術和人力資本的積累,不能大規模進行技術創新、改造,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五)用人機制不靈活
大多數民營企業家都非常重視人力資源,但現實條件下大多數民營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危機和信任危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家落后的“資本雇傭勞動力”觀念,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只是勞動力的雇傭關系,很多民營企業家認為只要有高薪,市場上多的是優秀人才,而沒有從思想意識上真正重視過人才。加之民營企業任人唯親的用人方式,使優秀人才難以真正融入民營企業。因此,他們通常持打工心態,只關心眼前利益,對企業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六)缺乏有效組織管理
一方面,缺乏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粗放式經營、家族式管理模式,不能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去管理企業,缺少實用型企業管理人才。引進和使用人才的機制也不健全,企業經營管理方式落后,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另一方面,內部組織關系不穩定,管理層次不清。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資金的來源多為個人或幾個人合伙出資,使得企業內部在決定發展、分配、用人、責權利分配等問題時極易發生矛盾和沖突,嚴重時會導致企業解體。此外,計劃性不強,生產、質量、財務等各種計劃的落實、檢查和調整不規范。由于民營企業權力的高度集中,導致企業的工作經常是命令代替計劃,隨意性太強。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創新,不是照搬國外的模式,就是繼續沿用成功國企的文化觀念,甚至翻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簡單模仿,不加過濾直接移植到企業管理中來,企業文化的效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解決我國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對民營企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歸納為:一是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二是有利于市場自由競爭和反壟斷;三是有利于社會就業;四是有利于經濟調整;五是有利于解決發展不平衡和落后地區問題;六是有利于未來發展。發展民營企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所以,我們對發展中的民營企業應當用全面、長遠、戰略的眼光和思維來科學認識和評價,加強對民營企業問題的思考,研究家庭和家族企業等適合民營企業存在的形式,進一步揭示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規律,增強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科學性和自覺性,完善我國民營企業健康成長的體制環境和政策體系。
(二)建立起科學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容易導致企業戰略決策的失誤。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所產生的專制和集權化傾向,無法適應企業對人才的更高要求。民營企業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首先必須進行所有制改造。民營企業的發展趨勢就是控股化和集約化,充分發揮家長式管理模式的靈活高效的優勢,還可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的情況,逐漸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中國民營企業的制度轉換、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賴于民營企業家素質和人格的提升與完善。
(三)有效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在加強金融監管和財政風險防范的前提下,國家可以有效發揮貸款利率浮動政策的作用,引導和鼓勵各金融機構從民營企業的特點出發,開展金融產品創新,完善金融服務,切實發揮銀行內設民營企業信貸部門的作用,改進信貸考核和獎懲管理方式,提高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比重。在按照金融市場發展要求進行改組現有商業銀行體系的同時,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可以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和中小企業入股,增強資本實力。政策性銀行也可依托地方商業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開展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轉貸款、擔保貸款等業務,并改進對民營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擴大貸款質押范圍,增強對民營企業貸款的靈活性。有關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應當幫助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發行債券和進行項目融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吸引國際金融組織投資,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四)堅持科技創新優化產業布局
民營企業多以傳統產業為主,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和經濟的杠桿,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對民營企業自身來說,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必須加大技術開發的投入,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增加技術裝備,成為技術創新和開發投入推廣的主體。應實行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開放穩定的合作關系,吸收消化國際上先進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民營企業更應更新觀念,盡快強化國際化經營與競爭的意識,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來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
(五)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素質
未來企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質的勞動者。我國民營企業還存在著規模小、員工素質低的現象,還不能實現以人為資源優勢來配置和優化其他資源。因此,提高企業內在素質,說到底還是要提高員工的素質。企業規模、環境、裝備水平以及產品檔次和質量的內在差異,實質上是反映員工的內在素質差異。民營企業必須形成科學、合理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構建一套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真正做到經營者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激勵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六)加強企業內部組織管理
一是重視戰略管理。樹立戰略思維是企業管理創新的靈魂和核心,任何企業的戰略都必須放眼全球。企業戰略的制訂和實施要在捕捉外部環境機遇的基礎上更多地立足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在形成核心競爭力方面有突破性進展,使自己永遠走在行業前列。二是調整組織結構,加快制度創新。減少管理層次,壓縮職能機構,增加管理幅度,使組織結構扁平化,建立一種緊縮的橫向組織,加快信息傳遞和反饋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臨時性組織來擺脫原有組織形式束縛,實現靈活性與多樣性的統一,實現柔性化管理;通過通訊網絡技術,把實現企業目標所需要的知識、信息、人才等聯系在一起,組成動態的內部資源利用綜合體,在組織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利用一定的外部資源實現企業目標。三是規范和完善計劃管理體系,使企業向“管理制度化、工作標準化、行為規范化、操作程序化”邁進。把統一管理與分層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有利于組織責權利的分配。四是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必須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目的是通過企業文化這一新型的管理方式能夠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與變化的環境相適應,保持企業持久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中國民營企業公司治理模式的變化:政府關系和家庭關系研究.
關鍵詞:民營企業 財務管理 重要性 問題 對策
一、前言
近年來,因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再加上,受美國經濟危機的沖擊,這些都會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然而,在民營企業內部,因社會體制發生了巨大改變,所以,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偏低。由此看來,強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強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自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十分迅速,并且在提高經濟水平、完善市場經濟發展、解決農村勞動力等層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是當前國民經濟最活躍的增長點。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又遇到了大量新問題,特別是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極為突出??梢哉f,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是一個整個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中,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包含多個內容,例如:資金籌集、分配、回收等,并且在民營企業管理各個管理中都能涉及到。然而,當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依然存在大量新問題,例如: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管理意識不強等,上述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怎樣減少上述各種因素的影響,完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所以,強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三、當前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財務管理意識不強
和國有企業或是外資企業相比較來說,我國的民營企業缺少相應的管理機制。大多數民營企業確實現代經營管理理念。不管是在財務管理層面還是在資產管理方面,都不具備高校的管理機制。再加上,大多數民營企業都安排家人或者是親屬管理各個部門的工作,這樣一來,便導致民營企業管理職責混亂的局面。此外,因民營企業領導者主觀性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隨意性較大,不利于企業決策,同時也難以吸收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長時間下去,便直接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財務管理缺少正確引導
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資金走向問題對企業發展最為重要。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每年破產的民營企業約有70%是因決策失誤,導致資金管理局面十分混亂。因民營企業不具有國有企業合理、科學的管理,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預測誤差較大,存在較大的主觀意識。此種決策方式潛在的風險在競爭不激烈的市場中難以體現出。然而,如果再繼續擴大企業規模,若沒有準確的數據作為支撐,那么,很容易被市場所淘汰。由此看來,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缺少科學、合理的引導難以穩定的發展下去。
(三)融資方式比較單一
盡管當前企業的融資方式較多,然而,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因規模以及性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大多數融資途徑都被限制。特別是針對那些不能向銀行貸款的民營企業來說,大多數都會通過高利貸形式來籌集資金,此種方式成本偏高,并且并沒有合同監管,因企業決策失誤不能使民營企業持續、穩定的運營下去,從而最終出現破產現象。此外,盡管證券市場成為民營企業救命藥。但如果是民營企業,那么進入證券市場門檻偏高,再加上,對證券發行的要求十分苛刻等原因,這樣一來,從而使民營企業處在“市”外。因民營企業融資受阻,因此,造成企業運營資金不充足,直接影響民營企業的發展。
(四)缺少強大的后盾支持
和國有企業相比較來說,民營企業缺少強大后盾支持。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除僅有的幾項國家政策支持之外,大多數是民營企業都是白手起家,既難以籌集大量資金,又在人力、物力方面的花費偏大。如果民營企業一旦經營不善,那么再加上后續資金支出不到位,便最終導致民營企業的破產。
(五)財務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因民營企業發展規模偏小,為了減少運營成本消耗,因此,不會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部門,通常都是由非專業人員來擔任此工作。一旦選用的是非專業人員管理企業財務工作,從而使財務管理局面十分混亂,因此,便企業核算不夠清晰、透明,出現財務漏洞、資金使用不明確等問題。情況嚴重的會損壞企業在銀行的形象,從而被誤認為是風險企業。此外,因上述這種不規范的管理模式,極易出現壞賬現象。這樣一來,難以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
四、導致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缺少完善的管理機制
現如今,民營企業用人機制以及決策機制存在大量問題。其中,用人機制,由于大多數民營企業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這樣一來,難以使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掌管管理工作,再加上,因親屬的直接參與,難以將制度與措施落實到位,這樣一來,導致機制的運行流于形式。所以,那些有能力的人才便選擇離開企業,難以留住人才。這是對民營企業發展極其不利的。如果從決策機制來分析,民營企業決策主要取決于領導的主觀意識,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與局限性,所以,容易出現決策風險,直接對民營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二)財務管理比較片面
現如今,有些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完全忽視企業生產與經營等方面的管理,卻看重以擴大銷售提高企業的經濟利潤,因此,在成本計算方面較為寬泛。此外,有些民營企業重視產銷量以及上交的款項,然而,卻完全忽略企業成本和效益之間的關系,擅自調整成本,這樣一來,導致成本不能正確反映出真正消耗量,這樣一來,容易造成最終的決策失誤。
(三)民營企業對金融政策了解較少
各大銀行從安全方面考慮,將精力都放在大客戶上,因此,對民營企業放貸投入的精力相對較少,這樣一來,導致那些民營企業缺少貸款金額,無法使民營企業正常運行下去。此外,因民營企業主動服務意識偏低或者是企業經營狀況不穩定等,都會導致我國的民營企業在融資方面受到一定影響。
(四)國內資本主義市場發展不容樂觀
現如今,民營企業除可以從銀行體系融資之外,大多數都是采用民間融資方式。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民營企業在沒有能力償還較大金額的虧損下,不能和國有企業可以有國家的財政部門給予一定的支持,從而繼續發展下去。因國內資本主義市場決定其民營企業難以成功上市,所以,民營企業難以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持續發展。
五、強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分析
(一)完善民營財務管理機制
因民營企業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因此,可以從產權制度、責任分配制度等方面加以創新,從而建立一套更為科學的管理機制。另外,民營企業還要切實提高風險評估的能力,因此,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風險評估活動,從而在出現風險時,企業能夠認真對待。
(二)切實提高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民營企業的發展也是需要高素質人才的加入。因此,要積極引入大量有能力的會計人員,增強他們的法律觀念。在具體的工作當中,科學、合理的設定賬簿,認真履行會計人員的職責。此外,還要定期組織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讓他們學習新的法律法規,強化財務管理意識,切實提高他們的預算與決策能力,使民營企業核算準確性更強。
(三)擴寬融資途徑
目前,為使民營企業更好的發展,可以對股份制加以改造,這既可以優化企業產權的結構,又能夠規范民營企業的經營行為,大大提高民營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水平,正確引導民營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方向快速的發展,有效避免盲目性投資出現。
六、結束語
總體來說,當前,我國民營企業在經濟市場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因民營企業發展規模相對偏小、資源相對短缺等缺點,因此,使得民營企業生產與發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要遠遠多于國有企業或者外資企業。而為使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下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要強化財務管理。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會直接對企業今后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不斷加以創新,并且引進更先進管理模式,才可以使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完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我國民營企業更好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李小安.論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創新[J].學術論壇,2010(12)
[2]李嵐.新形勢下加強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J].中國商貿,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