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8 14:48: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保產業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我國《“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指出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與技術保障的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解決能源短缺和應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選擇,是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
一、節能環保產業概述
所謂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而提供裝備、技術與服務支撐保障的產業,是涵蓋面寬、跨行業的綜合性產業,主要包含節能、資源循環利用與環境保護等領域,具體涉及節能環保裝備和技術、產品與服務等。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一項子產業,符合經濟結構轉型與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
2012年,國務院了我國《“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指出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技術保障與物質基礎的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與發展的 7 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節能環保產業產業鏈長,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在要求,是推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與綠色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我國的環保產業主要包含環保產品生產和經營、廢物循環利用、環境保護與服務3個子領域。環保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主要指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節水設備、水污染治理設備、生態環境保護裝備、環境監測分析儀器儀表、清潔生產設備、環保材料與藥劑等的生產和經營。資源綜合利用主要包含共伴生礦的綜合開發和利用、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三廢”綜合利用。環境服務主要包含環境咨詢、技術與信息服務,環境工程與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服務等。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了很大的需求,節能環保產業得到很快發展,當前已初具規模。2010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2萬億元,從業人數 2800 萬人。不斷擴大產業領域,快速更新技術裝備,產品種類多種多樣,明顯提高服務水平,基本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
環保產業領域不斷擴大,尤其是環境服務得到快速發展。就環保設備(產品)的生產與經營來看,20年前,環保設備(產品)的數量與種類都非常有限,主要是部分常規的除塵設備、基本的環境監測分析儀器與工業廢水處理設備等。近年來,不斷擴大環境服務領域,由過去以咨詢與技術服務為主發展到工程總承包、專業化環保設施運營服務與投融資與風險評估等領域,出現了很多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專業化的環保設施運營企業,當前,環保產品的品種已達到了3000多種。一些性能優良的特殊環保材料、高精密度在線環境監測儀器儀表、高效布袋除塵設備、城市污水處理設備等,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拓寬了各種廢棄資源的利用途徑,不斷增加產品品種,不斷提高資源化產品附加值與質量。環境服務領域由過去以技術和咨詢服務為主發展到工程總承包、專業化環保設施運營服務和投融資風險評估等領域,一批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的專業化的環保設施運營企業已經出現。但是,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
產業扶持政策及激勵措施有待加強和細化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雖然國家與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與措施,然而就產業本身發展需求來說,今后還需在稅收、投資、財政、價格等方面出臺效果更加明顯、針對性更強的激勵措施與扶持政策,以有序、有效地引導與扶持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法規標準體系不夠完善
因為節能環保產業涉及很多領域、行業,當前還沒有完善、完備的節能環保產業標準體系與法規;并且地方政府也沒能全部配套出臺,包括促進清潔生產、節能、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在內的多方面的、可操作性較強的地方性法規。
我國環保產業缺乏市場競爭力
與巨大的環保治理任務比,我國環保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缺乏市場競爭力,我國現有環保企業 1 萬余家,但 90%以上環保設備的技術水平落后西方發達國家近 15 年。集中體現在布局分散、規模小、技術和管理水平低、質量差、缺乏專業性、新技術開發能力弱、缺乏技術集成和設備成套化能力。環保產業現狀難以適應不斷改善環境質量的需要,與巨大的環保產業市場極不相稱,無法與國外先進的環保企業競爭。
技術和設備國產化水平低
技術開發能力弱,產品技術含量低,關鍵技術和設備國產化水平低。中國環保產業尚未建立產、學、研相結合和以企業為中心的環保產品科研體制。我國絕大多數環保企業的開發力量主要依賴大專院校、研究院所,環保企業缺乏自主開發能力,科技研究和開發跟不上發展的需要,環保產業缺乏技術創新的源泉和將先進的環境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驅動力和能力,是中國環保產業面臨的另一大問題。多數企業重復生產低水平環保產品,而且技術開發的投入不足,尚未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和創新體系。環保產業技術含量低,生產的主要為常規產品,另外環保產品技術、產品質量發展不平衡,其中的關鍵技術和設備仍然依賴進口。如水處理主要為城市生活污水、一般工業廢水處理技術與產品,垃圾處理設施運行不穩定,大氣污染治理主要是除塵設備,在大型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與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等重點領域的部分重點產品還沒有成熟的制造技術。我國環保產品的總體水平相當于國際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很多產品落后發達國家15年左右。
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滯后
環境服務是保障環保產業良性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節能環保服務業的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程度較低。信息咨詢服務規模不大,技術水平落后,中介機構與咨詢公司的服務網絡建設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針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完善與建立環保產品標準與市場準入制度
進一步完善、制定和建立統一的環保產品標準和審查評定機構,建立環保產業市場市場準入制度,制定和組織實施環保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繼續頒布環保產業鼓勵發展目錄,鼓勵發展先進、經濟、高效、市場急需的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產品),限制發展落后的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產品),依法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防止偽劣產品沖擊剛剛起步的環保產品市場,引導環保產業發展方向。
提高環保產業技術水平
大力推進環保產業技術進步,提高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加大環境科技投入,為環保產業發展注入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完善環保產業信息化社會服務;加強監督管理,培育和規范環保產業市場。
以標準化促進環保產業市場的規范化
圍繞“十二五”環境約束性指標的需求,按照“市場導向、需求牽引、技術推動”原則,研究制定重污染行業的技術政策、工程技術規范以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展環境污染治理專項資質認定管理,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財稅政策
建議專項資金安排使用上,優先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和節能環保產業重點工程。用足用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按15%征收等政策。
擴大投融資渠道
積極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創業板上市、發債、擔保、項目融資、節能環保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吸收社會資本。擴大節能環保產業信貸規模,創新面向節能環保產業的信貸產品和服務。
結束語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廣闊,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不僅是我國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強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增強節能環保產業的國內外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哈爾濱市環保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結構不夠合理,市場競爭力不強。哈市環保企業中,90%以上為中小企業,沒有專營的大中型骨干企業,有75戶是兼營環保企業。這些企業沒能把主要人員、設備和資金用于環保產品的生產與開發上,企業集約化、專業化程度低,缺乏規模效益。大多數小型的環保企業產品趨同、技術含量低、生產工藝簡單、設備簡陋,有些還是“小作坊”生產方式,生產不穩定,整體素質不是很高,行業間溝通匱乏。整體環保設備、技術水平大概落后于發達國家20年。
2.環保企業缺乏科技開發能力,多數產品高科技含量少,科研成果轉化緩慢。環保產業已被我國納入本世紀優先扶持發展的產業之一,哈市也把環保產業作為新經濟增長點來加以培育,但是,哈市多數環保企業只是靠靈活的經營機制搶先占領了一些環保產品的經營陣地,這些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后備技術力量和設備,后續發展乏力。在哈市的環保產品中,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不到2%,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不到4%,80%以上的產品僅是發達國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哈市“三大”開發研制的科研成果,由于觀念、利益、機制等諸多因素,產學研之間很難結合,致使一些環保科研成果長期束之高閣,科研成果的應用率為38%,轉化率僅為10%,造成許多環保企業長期處于因襲別人落后技術的生產狀態。其產品技術含量低,工藝落后,產品質量不高,產品標準化、系統化、成套化程度低。
3.融資渠道不暢,對環保產業的投入不足,缺乏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運營機制。哈市環保產業缺乏一個多元化、多層次、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渠道,尚未形成自我發展的資金運行機制。一方面,政府及有關部門用于環保產業的專項資金投入匱乏,給企業進一步開拓市場、占領市場,制造了“瓶頸”,是環保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目前,哈市環保產業總的投入僅占GNP的1.5%,而深圳市已超過3%;另一方面,缺乏一套環保產業市場化的運作模式,致使一些企業生產技術已經成熟的產品到外地去開拓市場。
4.缺乏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監督管理措施薄弱。哈市的環保產業由于歷史的原因,分散于各個行業,隸屬關系復雜,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因為沒有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機制,缺乏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現在的產業格局大體是靠自發形成的,致使有一定市場潛力的產品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直接影響環保市場的效應和規模,尤其是環保產業市場管理滯后,造成不正當的市場競爭行為,如:虛假廣告、高額回扣、壓價競爭等行為盛行,以致把假冒偽劣的環保產品通過非正當競爭的手段進入環保市場,直接影響了環保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5.缺乏完整配套的環保產業政策,沒有形成有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寬松的政策環境。哈市的環保產業基本上是以政府投資為主,特別是環境公共設施建設方面,渠道單一,實行的是單純的行政手段,缺乏利益驅動。政府在信貸、稅收、技術創新、市場培育等方面沒有一套有力的鼓勵扶持政策,不僅制約了環保產業的發展,還使一些有成形產品的企業易地南遷,尋求新的發展環境。盡管制定了一些政策文件,落實起來不到位,在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困難上力度不夠,同時,也缺乏鼓勵外資和本地資本向環保產業投資的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影響了各種資本在哈市向環保產業投資的積極性。
最近幾年,哈市經濟增長率都保持在10%左右的速度,它既給城市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環保產業雖然產業規模不大,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對環保產業需求的日益增多,環保產業規模的擴大和產業數量的增長已是必然趨勢。哈市地處高寒地帶,每年采暖期達180天,又是老工業基地,能源結構是以原煤為主,年耗煤量1000萬噸左右,工業廢氣排放達標率為60%,冬季居民取暖鍋爐的防塵設施多數都達不到環保標準,所以,防治原煤散燒造成的大氣污染及優化城市能源結構的任務就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哈市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大布袋除塵器具技術及除塵設備,在防治大氣污染領域有其技術上的優勢;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污水處理技術,在工業廢水的處理及松花江段污染嚴重的治理等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哈市地域廣闊,總面積5.32萬平方公里,平原占較大比例,其中有耕地2008萬畝、草原370萬畝,在發展無公害農業及綠色環保食品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程度的提高,哈市在全國處于中心城市的地位日趨明顯,在城市噪聲的防治、固體廢物的處理、建設建筑材料的提升等方面,對環保設施及材料的需求將大大增加。最重要的是當今社會人們對環境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及政府對環保工作力度的加大,已營造了一定的環保產業市場,使環保產業的蓬勃發展、壯大成為可能。
二、加快發展哈爾濱市環保產業的對策
1.制定優惠政策,扶持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要根據哈市環保產業特點及優勢產品,確定鼓勵發展的項目及配套政策,引導環保產業的發展方向。在財稅政策方面,進一步完善資源綜合利用減免稅的優惠政策,選擇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領域,重點培育和扶持。在認真貫徹國家、省、市關于環保產業的意見及政策的基礎上,明確把環保產業確定為哈市重點發展的產業,制定可能實現目標的規劃。政府及有關部門應保證列入目標計劃環保產業項目的資金需求,并制定環保投融資政策。優先安排流動資金、專項資金,采用低息、貼息貸款支持環保企業,特別是具有高新技術的環保企業。同時,建立環保產品、環??萍奸_發創新風險基金,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對從事環保技術開發、新產品研制生產的環保企業實行減免稅優惠政策,為環保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培育規范的環保產業市場。從一定程度來講,環保產業市場是政府行為造就的一個市場,政府行為在該市場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可形成宏觀層面的調控。針對哈市目前環保產業中存在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政府應明確哪些項目是優先發展的,哪些項目是屬控制發展的。對于優先發展的項目,可以在投資、稅收等方面扶持,還可以通過對環保產品的認定和新技術的推廣等途徑來規范市場,并在這個市場中建立環保科技成果推廣中心。從哈市目前狀況看,規范環保產業市場體系包括三個領域:一是城市環保設備制造業,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設備、水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理和綜合利用設備、噪聲與振動控制設備、環保監測儀器儀表等;二是環保技術服務,主要包括環保咨詢業、環保設施運營業、環保污染治理服務業、環保事故責任保險業、環保投資風險評估業等;三是環保資本和投資領域,即通過資本運作,形成多元化投資體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流入環保產業。
3.通過靈活多變的以低成本引進國內外先進環保技術的發展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力爭在短時間內縮小技術差距,與此同時要隨時注意調查、研究環保市場的科技創新動態,利用環保市場及技術進步呈多元化的趨勢,引進國內外成熟技術,在現有資金、技術、人力的基礎上,盡快將引進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迅速占領環保市場,同時要注意吸收、開發符合哈市環保產業發展的適用技術,保證引進技術與環保產業發展需要的一致性。也就是說,環保產業技術應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擴散—再引進—再創新之路,要在主要技術領域達到先進水平,積蓄后發優勢,再找準突破口。在高新技術領域或有一定資金、技術實力的企業,利用現有準備工業的優勢,把閑置的設備及技術運用起來,采用捷足先登戰術,引進新技術裝備重點環保企業,引進關鍵技術改造現有環保企業,利用技術引進加快落后技術的替代,其目的使環保產業步入良性循環之中,以實現其跨越式發展。
1.環保產業、性質、特征環保產業是環境保護產業的簡稱
20世紀以來,人類逐漸認識到要想使環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改善,必須走清潔生產的環保道路,所以,全球性的產業結構趨向資源利用合理化,廢物產生減量化、對環境無污染和少污染的環保型產業發展,國際社會稱這樣的產業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由此可見,環保產業的作用是創造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生態破壞,改善生態環境和保護自然資源。環保產業和第一、二、三產業是性質根本不同的產業。第一、二、三產業的運動方向是向地球和大自然索取各種各樣的物質材料以供人類消費,在索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而環保產業的運動方向恰好與之相反,它是對地球、大自然進行補償和保護,是力圖把被第一、二、三產業破壞了的生態環境重新恢復過來并且能創造經濟效益的運動?;谄湫再|的不同,環保產業具有如下的特征:具有全方位滲透性、是政策引導型產業、具有動態發展的特性、對高科技具有依耐性、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2.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狀況
自從1970年以來,我國的環境保護產業從無到有,經過4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環境保護產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環保產品技術服務、環保產品生產、環保技術開發、環保產品營銷、環境工程設計施工、環保咨詢服務、三廢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低公害產品生產等領域,是國民經濟中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綜合性新興產業。
二、環境法的完善
環境法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以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并由國家強制保證執行的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文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完善環境法,為我國環境保護事業進入法制軌道奠定了基礎,為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為環境法律關系的調整設定一系列制度,解決一定的環境法律問題;明確環境法調整的對象是們在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防治污染及公害中產生的社會關系;有利于合理利用環境和自然資源、減輕環境損害,公平負擔;有利于推動環境單行法律、法規的創建;為我國環境保護行政與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能夠讓我們的環境保護部門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律能夠讓有關部門行動起來更加的有效率;能夠給社會和公民一個警示,讓大家知道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有利于保護我們國家的環境,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有利于規范企業和社會的生產和工作,對保護環境有積極作用。
三、環保產業發展與環境法完善的作用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一方面為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提供堅實的產業和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規劃》分析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提出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的總體目標;明確了政策機制驅動、技術創新引領、重點工程帶動、市場秩序規范、服務模式創新的基本原則。
“十二五”時期,為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我國將實施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及應用、“城市礦產”示范、再制造產業化、產業廢物資源化利用、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產業化示范、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建設、節能環保服務業培育等重點工程,必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統籌規劃,明確思路,突出重點
(一)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在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遠景目標時,要把環保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制定和實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要認真分析國內外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明確發展方向、目標和重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發揮地區比較優勢,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二)發展環保產業,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效益為中心、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強化政策引導,依靠技術進步,培育規范市場,加強監督管理,加大環境執法力度,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環保產業宏觀調控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環保產業市場運行機制,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為環境保護提供技術保障和物質基礎,以適應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對環保產業的需求,并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當前國家優先發展的環保產業重點領域:一是環保技術與裝備、環保材料和環保藥劑,主要包括煙氣脫硫技術與裝備,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技術;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與處理處置技術和裝備,工業固體廢物處置技術與裝備;噪聲控制技術與裝備;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技術,工業廢水處理及循環利用工藝技術,節水技術與裝備;以污染預防為主的清潔生產技術與裝備,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與裝備;污染防治裝備控制儀器,在線環境監測設備;性能先進的環保材料及環保藥劑等。二是資源綜合利用,主要包括共伴生礦的綜合開發與利用、“三廢”綜合利用、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三是環境服務,主要包括環境咨詢、信息和技術服務,環境工程以及污染防治設施運營服務等。
二、強化產業政策導向,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環保產業升級
(一)制定和組織實施環保產業政策,引導環保產業發展方向。要鼓勵發展技術先進、經濟、高效的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限制相對落后的環保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淘汰落后生產技術、工藝和產品。制訂能夠滿足環保要求、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技術政策。
(二)加快環保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環保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一是調整和優化環保技術和產品結構。鞏固和提高具有一定比較優勢、國內市場需求量大的環保技術和產品;加快開發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或國內空白的急需的環保技術和產品;積極發展有一定比較優勢、有出口創匯能力的環保技術和產品;依法淘汰設計不合理、性能落后、高耗低效、市場供大于求的生產技術、工藝和產品。二是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服務體系,要堅持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原則,打破環保產業服務領域的壟斷經營,放寬市場準入,引進競爭機制,鼓勵服務企業優化組合。要推動建立以資金融通、工程建設、設施運營和技術咨詢、信息服務、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環保產業服務體系,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務,提高環保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的比重。三是進一步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拓寬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途徑,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通過結構調整,盡快形成一批能夠滿足環境治理要求、具有競爭力的主導技術、主導產品和骨干企業,使環保產業的總體技術水平、布局結構、產業集中度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實現產業和產品升級。
(三)優化環保企業組織結構,實現環保產業規?;?、集約化經營,提高專業化水平,增強環保企業的競爭力。一要實施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發展戰略。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通過上市、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能力強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提高環保產業的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力?,F階段發展環保產業要充分發揮現有機械制造企業和民企業的作用,引導其轉向環保技術設備的開發研制和生產,使閑置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二要培育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管理一條龍服務的總承包公司,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環保市場的競爭力。三要積極引導中小型環保企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為大企業和總承包公司提供專業化配套服務。依靠優勝劣汰機制和宏觀調控,形成產業內適度集中,企業間充分競爭,大企業為主導、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四)發展環保產業切忌一哄而起,各地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合理布局,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產品結構,避免結構雷同,防止重復建設。西部地區在大開發過程中,要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工業污染防治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加快開發和推廣節水技術與裝備,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與裝備,清潔生產技術與裝備,資源綜合利用及相關的技術與裝備,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關鍵技術等,形成和發展有市場前景的環保產業。
三、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環保技術裝備水平
(一)提高環??萍奸_發水平和創新能力,加速環保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一要緊緊圍繞環保產業發展重點,加快環保科技開發,有關科技計劃中要積極安排環保產業重大技術攻關課題;建立并完善環境保護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環保科技產業基地。二要在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中,把環保技術的創新和提高作為重點領域予以支持,加快環保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開發。三要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結合,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聯辦技術中心、中試基地,或通過聯營、投資、參股等多種形式實現與企業的聯合,形成多方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加速優秀環保科技成果的轉化及其產業化。
(二)注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加快環保企業的技術改造,促進環保產品的升級換代。通過合資、合作、直接引進等多種形式引進國外先進環保技術,在消化吸收和創新的基礎上,進行綜合集成和應用開發,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環保產品的技術含量,促進環保產品的升級換代。要加快對先進、成熟的環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三)加快環保產業關鍵技術與裝備國產化進程,提高環保裝備標準化、系列化和成套化水平。近幾年我國在汽車尾氣污染治理關鍵技術和部件、城市污水處理及回用關鍵技術等方面國產化取得了積極進展,要在此基礎上,加快煙氣脫硫技術和成套設備、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與處理關鍵技術和設備、環境監測設備和儀器國產化進程。要加快組織實施國產化示范工程,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設備制造水平和成套能力,降低工程造價。有關部門要繼續加大對環保技術裝備國產化的支持力度,對國家重點國產化項目給予財政貼息支持或補助,并研究制訂有利于促進環保技術裝備國產化的配套政策。
四、加強監督管理,規范環保產業市場
(一)加快環保產業標準體系建設。要建立規范的環保產業標準體系,積極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加快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確保滿足污染防治的要求;對尚未有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環保產品,必須制訂企業標準,并報地方標準管理部門備案;所有進入市場的環保產品,必須按標準組織生產。加強環保產業標準化組織和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全國環保產業標準化工作網絡。
(二)加大環保產品質量管理和監督檢查力度。堅決制止一些地方和部門利用準用證、準銷證等手段分割市場的行為,保障公平競爭。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及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環保產品的質量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監督抽查,并公布結果,對不符合質量管理和監管要求的,必須加大處罰力度;要依法查處生產和經銷假冒偽劣環保產品的違法行為,新聞媒體對假冒偽劣的環保產品要予以曝光。建立健全全國環保產品(設備)質量檢測網絡。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會推薦生產者的環保產品,不得以對產品監制、監銷等方式參與環保產品生產經營活動。
(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認證管理條例》建立統一的環保產品第三方認證制度。環保產品認證要堅持企業自愿(強制性環保產品認證除外)、國家統一管理的原則,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組織成立中國環保產品認證機構,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開展認證工作。自愿性環保產品認證不作為環保產品市場準入的必要條件。不得以未認證為由,限制已達到環保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進入市場。未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有關部門、地方均不得以任何名義開展環保產品的認證工作。
(四)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環保產品市場,下決心治理地方保護、行業壟斷、分割市場、阻礙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凡企業按標準生產,其產品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授權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可在中國境內公平競爭;凡經國家及省級有關主管部門資質認定的工程承包、設計及其它環保技術服務機構,可按資質等級在中國境內依法開展相應項目的環保技術服務,任何地方和部門不得限制其進入本地區或本行業;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或變相收取管理費、服務費;要依法保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
(五)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和執法監督部門,一律不得成立環保生產和經營單位,已經成立的必須實行政企分開、徹底脫鉤;禁止對用戶強行指定環保技術服務及產品采購對象、強行指定使用環保產品或強行指定施工單位承接環保工程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五、實行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國家對環保產業實行鼓勵和扶持政策。已的有關鼓勵環保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文件:《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年修訂)》(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第7號令);《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外經貿部第18號令);《關于公布〈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第一批)的通知》(國家經貿委、國家稅務總局國經貿資源[*]159號);《國務院批轉國家經貿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意見〉的通知》(國發[*]36號)等。
國家在稅收政策上支持環保產業發展,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對環保產業項目,各有關銀行應積極給予貸款支持。凡明令淘汰和禁止的產品(技術)和項目,不論資金來源如何,各級項目審批部門一律不得審批,各有關銀行不得貸款。
(二)國家將進一步研究制訂鼓勵環保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一是在產業政策方面,繼續環保產業鼓勵發展目錄及配套政策,引導環保產業發展方向。二是在財稅政策方面,進一步完善資源綜合利用減免稅的優惠政策,如綜合利用產品減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等。
(三)各地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地方性的優惠政策,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要選擇本地區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重點領域,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要加強對環保產業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切實落實好優惠政策。要完善落實優惠政策的各項配套措施,加強對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的檢查和抽查。對騙取優惠政策的,要嚴肅查處,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經抽查、評估后確不具備條件的,取消享受優惠政策的資格。
六、積極創造條件,拉動環保產業市場的有效需求
1、完善環保法律法規,嚴格環保標準,加大環保執法力度。要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要嚴格環保執法,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水平,促進環保產業市場的形成。
2、多渠道籌集污染防治資金,加大環保投資力度。一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發展地位,納入政府預算,確保各地方政府投資預算中用于環保方面投資占有一定的比例。有條件的地區可設立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重點支持環保產業發展。在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計劃中,要優先安排當前國家急需發展的環保產業項目;在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利用國債資金安排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和工業污染防治項目。二是按照“誰排污,誰付費”的原則,并根據企業的承受能力,嚴格核定排污收費標準。加強對排污收費的征收、使用和管理,保證排污費按規定用于污染防治。三是企業是實施污染防治的主體,要在治理污染方面增加投資。要廣泛吸納社會資金,鼓勵有技術優勢、市場前景好、企業運作良好等符合條件的環保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或資本市場籌集資金。四是繼續利用國外優惠貸款或贈款,用于環保設施建設。在利用外資計劃中,將引進國外先進環保技術列入優先領域。
3、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污水、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為促進城市污水和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創造良好的機制,征收的費用要專項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和城市垃圾處理。要鼓勵社會資本、外資投資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拓展資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促進其良性發展。引進競爭機制,選擇有條件的城市開展城市污水和城市垃圾處理授權經營的試點工作,降低設施運營成本,提高社會公益設施的管理效率。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可以進行城市垃圾和污水基礎設施股份公司的試點。
七、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有關部門和中介組織作用
[關鍵詞] 環保產業;人才需求;趨勢;職業教育;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29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21- 0247- 02
0 引 言
自“十二五”以來,環保產業化進程日益加速,環保人才供不應求,而在高職教育中,許多高校紛紛開設環境工程專業,積極培養環境技術服務型、設備運行管理型等人才,本文在分析目前環保人才需求趨勢的基礎上,探究高職環境工程教學措施。
1 分析目前環保產業對人才需求的趨勢
1.1 環保產業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為高職環境類專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相關資料證明,國家對環境類專業投資越多,越有利于環保人才培養腳步的加快,我國眾多環保產業均為“潛力股”,由此可以推斷未來的幾年里環保產業將會成為高職教育環境類專業發展運行的助長點,那么環保產業為什么對環境類專業人才需求量與日俱增呢?對其原因進行剖析:一是因為在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污染程度日益加劇,此時環境污染治理專業正在處于萌芽時期,一批批專業化治理企業正在運營與發展中,這勢必會對高職環境類專業人才充滿極高的渴望與期待;二是因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模式正在轉型,由常規技術演變為高端技術,人才量需求的增加,為高職環境教育專業的發展創造空間。
1.2 環保產業對高素質應用型環境工程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相關資料記載,在我國數百所高職學校的環境類專業中,環境監測與管理、環境工程技術、環境影響與評價等專業設置點數逐年增加,由此說明,各行業對高職教育中環保人才秉持“寬口徑、工程技能型”的需求原則。因此在高職環境類專業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在我國目前眾多環保產業中,清潔產品的生產以及環境保護服務將成為主要內容,并且環保產業近些年的發展可謂是如日中天,絕大多數企業單位在環保從業人員的聘用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那么為了培養高素質的環保人才,高職教育可以通過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融合、崗位培訓與業務提升并存、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普及兼顧的形式打造環保高職教育體制,造成人才培養的教學任務。
2 為適應新形勢,高職教育可以采取的有效對策
2.1 加大對環保服務業人才培養的力度
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目前環保產業的類型大多數為環境污染治理,正因如此從事環保產品生產的人員占總行業人員的40%以上,此時從事環境咨詢服務的公司與人員相對短缺。咨詢服務人才的培養,有助于政府機構環保政策的編制、大型項目方案的擬定、研究工作的開展。因此在高職教育中培養服務業人才是勢在必行的任務,學校必須對其重視,設置更多的課時,開展更多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服務意識與技能。
2.2 認真落實環保職業學歷教育與環保系統職業培訓工作
為實現這一目標,高職學習應該對教育體制進行重置,建立健全產學聯合的教學平臺;采購先進的教學設備,將環保高職學校打造成環保人才培養、實訓的重要基地;與此同時,教師及時的創新環保職業培訓模式,對與培訓相關的內容、時間、方法進行適度的調整,以達到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的目的,在辦學規模與教學質量提高之時,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便會順利的實現。總之,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工作的落實,是目前高職環保專業緊抓的工作,也是培養更多環保人才的主要途徑。
3 預測我國環保產業高職教育發展的前景
放眼未來,有相關人員預測,“十三五”期間將是我國環保行業高職教育發展的鼎盛時期。因此這一大好趨勢是極為鼓舞人心的,那么我國高職環境工程類教學進程應該緊緊圍繞國家環保局的相關指示,對其核心工作與重要舉措進行倡導,將提升環保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為教學的宗旨,而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全面提升我國民族企業、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與素質。因此在未來的幾年里,我國環保產業高職教育就有如下發展面貌:一是環保職業學歷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這是全面提升環保執業人員綜合素養的基礎條件,也是最為根本的保障;二是高職學校領導會更加重視環保崗位培訓以及專項業務培訓等工作,緊扣國家環保局工作目標,落實高素質、技能應用型環保產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4 結 語
環保產業作為我國國務院制定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在十幾年的奮斗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并在能力上得到全面的創新與提升,將要躋身于國際高端領域。在高職教育中,環保專業技術教育上應該與我國國情緊密的結合,在崗位培訓上不斷的充實培訓內容,聯系實際情況,提升職業專業技能水平??傊?,高職學校作為環保人才的母體,始終應該不斷的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其從業發下扎實的基礎,為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
主要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境執法;環保產業;相互作用
縱觀世界各國環境保護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環境保護法規越健全、環境標準與環境執法越嚴格的國家,環保產業也就越發達。這是因為,環保產業的發展,其前提是必須有消費主體對環境產品和環境服務消費的不斷需求,一方面這些需求產生于社會主體自發的環保意識,自覺地履行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社會主體特別是企業單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天然屬性決定了他們對環保產品和服務需求更多地來自于外部的監督和制約。對于企業環保問題進行監督制約的外部力量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立法。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基于對環境保護問題逐漸重視,加大了環保立法的力度,制定了許多與環保有關的法律、法規。各地方人大和政府也針對各地的環境保護具體情況,制定了地方的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為地方環境保護提供了立法支持。其次,對社會主體環保問題的監督和制約就是環保執法。環保執法是政府或其他行政機關為了在其權力管轄范圍內促使環保義務人遵守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規范,改變或者終止危害環境或公眾健康的行為而采取法律措施的法律行為。執法是立法和守法的根本保證,如果不能對違法行為施加明確的法律后果,很可能導致漠視法律的不良現象,因此保證執法的公正性是非常重要的。第三,除了環保的立法、執法之外,還有新聞媒體的環保社會輿論監督,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環保司法工作介入,以及人大、政協等單位的監督,這些力量都是環境保護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些外部的因素當中,環境執法是最重要的實施環節,它是連接環境立法、環境守法、環境司法和環境監督的紐帶。環境立法為社會提供了基礎性的環境法律制度,而這些制度必須依靠環境執法保證實施,環境執法人員也通過嚴格執行法律的實施情況來確定市場主體是否守法,市場規則是否被遵守,整個市場是否處于良性循環之中。例如,環境執法通過促使排污企業對生產進行全過程的環保監控,給其施加行政強制和經濟負擔的壓力,將迫使其采取污染控制手段,購買環保設施或環保服務,即使有的企業想逃避治理責任,也不得不在環保部門的嚴格監控下或自行治理,或委托專業化公司處理,這就為環保產品和環保服務創造了市場需求,為它們獲取利潤提供外部保證,促進了環保市場的發展。可見,環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對于社會主體提高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大對環保產品和環保服務的投入資金是非常必要的。對于環保產品和環保服務的需求越大,越能夠刺激投資者投資于環保產業,從而形成環保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環保產業的發展推動環境執法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執法的最終目的是保護環境,要使環境執法達到應有的效果,相應的人、財、物的因素都非常重要。
首先,環保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環境執法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隨著環保產業的發展,環??蒲兴降牟粩嗵岣?,人們對于環保事業的價值、對于環保手段的發展與應用,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環境執法人員作為執法的主體,更應當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地學習與環保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以滿足動態發展的環境執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