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5 15:21: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近現代農業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生態農業建設;問題;改善措施
1生態農業建設的必要性
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農業,其主要的生產對象是自然資源。對于過去的農業基本上沒有對環境造成影響,但是其存在生產效率低的現象,因此很難滿足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而對于近現代農業其主要是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大部分的工業,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因為使用一些農藥和化肥,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環境,特別是對土壤、水質等方面造成很大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業發展,合理的協調生態環境,使用這2種方法都是不可行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農業出現,其也成為了農業發展的主要發展趨勢,生態農業主要是根據生態經濟學、生態學規律分析,并依靠現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作為主要的發展模式。對于生態農業在我國的引入是在20世紀80年代,并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生態農業具有很多優勢,不僅延續了近現代農業的技術優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在資源投入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加大了力度,所以對于生態農業來說其是屬于“低投入、低污染、高產出”,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問題
2.1農業環保意識仍需加強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業發展污染比較嚴重,其主要是因為在發展農業生產的時候沒有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工業三廢”的情況還是沒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對于宣傳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沒有將該種思想貫徹到農民的心中,從而使得農業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了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情況,因此長期下來,這種傳統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嚴重阻礙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2.2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其主要是因為農藥以及化肥等所造成的污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農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會過量的使用農藥、化肥等,但是化肥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大部分的化肥在進入農田后,就會腐蝕土壤、水體等,從而直接影響到環境。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有效的改善氣象問題,農民會選擇使用農用薄膜進行節水、增溫等,但是因為農用薄膜的使用年限是受到限制的,使用的薄膜大部分都不進行回收,從而會累積在土壤里,破壞土壤結構,直接影響到農作物。另外部分人還會將薄膜進行焚燒,就會釋放大量的二惡英類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很強的毒性,會直接影響到大氣環境。
3改善措施
3.1加強生態農業意識教育
在生態農業建設中需要進一步轉換生產方式,提高生態意識,采用農民所能接受的方式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廣泛的普及農業生態知識,從而能夠提高農民對農業環境的認識。
3.2各級政府要提高對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視,增加資金和科技投入
科技是發展的主要條件,對此政府需要高度認識到農業發展中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基金投入,將其用于生態農業研究中,不斷的鼓勵和引導科學技術人員和單位對其的研究,主要是將生態農業建設作為基礎,并使用無害化農產品,并有效的處理人畜糞便,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還需要加大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發,從而更好的實現生態農業建設。
3.3積極實施農業生態改造工程
積極實施農業生態改造工程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抓好面源污染治理。在農業生態建設過程中確保保護環境、提高產品質量,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污染質量,并推行環保準入制度,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排放工作以及作物秸稈還田利用等。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操作,并研究最適合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方法,從多方面進行面源污染和點源污染的控制,確?!耙豢貎蓽p三基本”目標的順利實現;完善生態體系建設。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建設是主要農業發展趨勢,因此需要確立綠色發展理念,并有效的落實生態種養技術,從而更好的促進生態建設。如今生態農業建設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待解決,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從而促進生態農業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張壬午.倡導生態農業建設美麗鄉村[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3(1):5-9.
“地位”是事物同外部環境相互關聯的具體表現。對于農村信息化的歷史定位,可以從“信息化”的角度來認識,也可以從“農村”的角度來認識。
(一)從“信息化”的角度考察農村信息化的地位考察思路可以循著“農村信息化—信息化—經濟現代化—現代化”的邏輯關系展開。從上述概念界定已知,“農村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明確了二者的種屬關系,信息化包含著農村信息化,農村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信息化的地位也就決定了農村信息化的地位。所謂信息化就是指人類社會由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的轉變過程。目前,尚沒有完全實現信息化的國家。也就是說,信息化是20世紀中后期發端于發達國家的超越工業化的革命性社會變遷過程,在21世紀處于蓬勃發展之中。由于近幾十年的信息化過程大體上屬于原生形態,是一個內生的、自然的過程,它已給人類社會經濟生活帶來了十分巨大的影響,但已經引起人們特別是理論界應有的足夠重視。從歷史角度看,信息化正是產業演化過程中新興的信息產業逐步占居統治地位,進而引起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的過程。根據我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現代化是具有階段性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經濟現代化是整個現代化過程的核心內容。經濟現代化的主體是工業化和信息化。近現代以來,現代化從生產力角度可劃分為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個階段。在當代,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發達國家是先工業化再信息化,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就不得不接受信息化的挑戰,不得不將工業化和信息化相結合進行[1]。但無論現代化水平和進程如何,信息化作為當代經濟現代化的主體,不可避免地擺到了世界各國面前。可見,農村信息化作為整個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現代化的主體之一。由于經濟現代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在目前的信息化時代,包括農村信息化在內的整個信息化,在當代現代化過程中處于軸心地位,是富有生命力的時代驕子和歷史寵兒。
(二)從“農村”的角度認識農村信息化的地位這里主要是考察農村信息要素與其他要素的相互關系,實質上是考察農村信息化在整個農村發展和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的地位。首先,農村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要素?!稗r村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兩個概念之間是交叉關系,它們通過“農業信息化”被密切地聯系在一起。農業信息化是農村信息化不可分割的主體,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毋庸置疑,受現代化一般規律和后發優勢支配,我國的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呈現出“重疊”、“結合”的特征:從現代化的核心即經濟現代化看,由于發達國家是先工業化之后再進行信息化,其農業也是先實現農業工業化之后再進行農業信息化;我國則是工業化與信息化“重疊”、“結合”進行,農業工業化和農業信息化“重疊”、“結合”進行??梢?,農村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二者互為要素、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同時,由于我國目前已進入網絡和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引領工業化,農業工業化也需要農業信息化來引領,農村信息化便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處于核心要素的地位。其次,農村信息化在農村經濟增長和新農村建設中處于引領地位。中國農科院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其一,農業和農村信息化要素改變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投入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的彈性,進一步強化了人力資本的作用,而且它本身也成為影響農業和農村經濟產出的重要因素,從而全面地轉變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的方式;其二,農業和農村信息化要素提高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的規模報酬率,已經成為農業和農村規模經濟的源泉”[2]。從整體上判斷,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已經對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已經呈現明顯的信息經濟特征。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最后,農村信息化對于城鄉一體化發展來說是一條可行之路。我國正處在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是當代現代化的引領和樞紐。大力發展農村信息化,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架起信息化的橋梁,是落實“四化同步”戰略的重要任務。農村信息化是城鄉統籌發展的切入點,是連接城鄉的重要紐帶,發展農村信息化可以有效促進農村和城市生產要素、經濟要素、生活要素合理配置和雙向流通。農村信息化對于發展現代農業來說是一個核心要素。大力發展農村信息化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繁榮農村經濟、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提升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進而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共榮的根本途徑。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農村信息化是農村現代化的軸心,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可行之路。
二、農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事物的地位和功能決定著事物的作用,作用是地位功能的體現。因此,農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說到底是由其地位和功能決定的。農村信息化作為當代農村現代化的軸心,主要具有引領、支撐、橋梁、推動四大作用。
(一)農村信息化的引領作用“引領”是信息化的首要作用。農村信息化的引領作用主要表現為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引導著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方向,引領著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路徑。科學技術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這種推動力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就表現為引領作用。信息化的引領作用源于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不斷推動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在農村信息化過程中,必須把最新的信息技術成果應用到“三農”領域,可以看作是一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將現代信息最新技術和智能工具全面運用到農業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和農村經濟、社會、技術、生態發展的各個領域,就是農業的科學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過程,也是鄉村治理科學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過程。在當前國際國內環境下,我國農業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引領[3]。就農村信息化而言,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具有集成化和專業化、網絡化和多媒體化、實用化和綜合化的發展趨勢。實踐證明,通過農業信息化來撬動農業現代化,進入跳躍式發展,積極追趕發達國家,是一條可行的道路。如韓國、墨西哥、巴西等國,之所以較快地接近老牌發達國家農業的水平,是與其超常發展的信息業分不開的[4]。
(二)農村信息化的支撐作用“支撐”是引領作用的直接延續和深化。農村信息化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支撐手段。從理論上講,沒有農業信息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的信息化就沒有農村的現代化。特別是在目前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時代,農業的工業化要求以信息化為引領,農業生產要走精準化、集約化、智能化、規?;?,需要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推廣和推動;農村生活和鄉村治理的現代化,農村社會和組織方式的變革,也離不開農村信息化的支撐和保障。發達國家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發展實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融合發展的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迫切需要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不論是發展科技農業、精準農業、集約農業、智能農業等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還是推進農村管理民主和文化建設,推廣農業科技知識,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提升農民生活質量,都離不開農村信息化的發展予以支撐和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條件下,農村土地、宅基地、小城鎮建設等改革和發展,也需要農村信息化建設予以配套推進[5]。
(三)農村信息化的橋梁作用“橋梁”也稱“紐帶”作用,是信息化的基本作用。農村信息化的橋梁紐帶作用,主要是指它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提供橋梁和紐帶,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實現產銷對接,在農業生產與市場之間架起橋梁。在現實生活中,“增產不增收”、“農產品銷售難”等現象比比皆是,長期困擾著廣大農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完全消除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發揮農村信息化的橋梁紐帶作用,開發農產品物流配送、供需信息、交易信息等系統平臺,掌握市場供需狀況和價格走勢,促使農產品實現由產品向商品的轉變,幫助實現產銷對接。特別是有機綠色農副產品,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可視手段和物聯網平臺,實現產銷的直接見面,具有廣闊前景。二是通過各種信息服務,在農村和城市之間架起橋梁。毋庸置疑,從數字地球到智慧地球,是信息化的不同樂章。信息化和網絡時代,本質上要求資源共享,農村與城市間的數字鴻溝必將不斷縮小,全面現代化實現之時,也就是城鄉鴻溝消除之日。通過互聯網等多種信息傳播方式,建設“多網合一”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和平等發展機會,不僅能夠促進農村城鎮化發展,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而且有利于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三是通過開展農村遠程教育,在農民和優質學習資源及市場就業機會之間架起橋梁。在信息化和網絡時代,在幅員遼闊的廣大農村,遠程教育和網絡培訓大有作為。通過建設各種農村信息接收終端,開發農村遠程教育系統,制作和提供網絡培訓課件,就可以為廣大農民提供各種各樣的技術培訓、技能培訓和就業培訓。這不僅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擴大就業創造了條件,而且有利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
審美不是人類天生的稟賦,也不是人類在進入藝術領域后才增長的才干。審美作為人類特有的有意識活動,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產生而產生的。美產生于勞動,美的事物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它直接呈現于對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線條、形體),在這些感性形式中凝結著人們的勞動和創造。這些形式成為人的智慧、靈魂和力量的標志,能喚起人們的愉悅而成為美的事物。因此,隨著生產實踐的發展,美也在不斷發展。我們用上述觀點來觀照古今農業科技就能發現,農業科技景觀旅游的美學因子實則包括三個層次:一是農業美學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動態美、韻律美、藝術美。二是體現了美的創造者———勞動者及勞動本身的美:人工美、功能美、技術美。三是農業美賴以產生、發展的社會美、時代美。人們在農業科技旅游中,能夠深切體悟、領會農業美
學本身無窮的迷人魅力,同時,通過對農業科技的了解,認識勞動者的精神世界,從而增強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再次,認識農業的發展,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美學的發展,把握社會、科學、美學發展的規律,以利于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因此,農業科技旅游可以提高對農業科技的認識,更好地發揚農業科學精神,進一步推進農業科技意識的覺醒和提高。這種農業科技活動,是人的社會實踐的擴大,同時也是人們審美范圍的擴大,審美客體和審美主體的互動,自然而然提高了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在審美的同時,又受到思想的洗禮,知識的豐富,這就是農業科技景觀旅游有異于它種旅游形式,是滿足現代人審美需求的重要途徑?;谝陨戏治隹梢哉J為,農業科技景觀旅游必然地會成為當前一個時期內我國旅游的又一個熱點,且會越來越熱。
二、農業科技景觀的審美內容
農業科技景觀是地球上的一種景觀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景觀所具有的客觀的地物、地貌特征外,它更是社會的一種空間,是人類生活的棲息地、生產勞動的場所,因之,它也就具備了視覺審美的內容。農業科技景觀內容,從宏觀上,所有與農業科技有關的地物、地貌和人群,都可包含于內,從微觀角度分析,即以人的視覺所觀察到的具體的農業科技景觀,有水利、梯田、農具,技術及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及其設施等,這些景觀各自有不同的審美內容。(一)水利設施的社會美、動態美我國從古到今,有關水利建設的成果不可勝數,工程景觀多有遺存。從遠古的大禹治水,劈山導洪,古今之龍門,傳為禹所開鑿,今人睹之,亦稱其奇。四川都江堰、京杭大運河,陜西關中農田水利,新疆坎兒井等均為天下名勝,近現代以來的長江三峽工程等大型水庫,均為世上奇觀。在技術上,過去自然條件的自流灌溉,到今天的節水灌溉,材料、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水利設施景觀旅游,人們首先受到震懾的是它的社會美。當人們看到巨大的山峰被劈成兩半,或滔滔大江被攔腰鎖住,或暗河百里而清流歡騰,或“玉龍”隨著人意而暢流不息,自會感嘆人類的力量是偉大的,是無堅不摧的。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正是這種強大的力量,才創造了我們今天的繁榮與進步。筆者曾于2003年參觀了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對這一點感受頗為深切,曾作詩一首對其贊頌。詩云:“生民自居造化力,掘地飲水舉世奇。雪水奔涌五千里,清凌潤口兼沁脾。灌出良田碧似洗,育得果瓜含餳飴。我披驕陽飲此水,江山同醉花影迷?!边@恰是這次旅游產生的效果。同時,通過水利景觀的旅游,可以加深人們對水的認識。人們對水的傳統的認識是人與水的對立,水只是一種物,隨人處置,故或視其為洪水猛獸,排之去之,或視水為索取無厭的物,灌溉、發電、不加節制地利用之,浪費之,污染之。要說審美,水之美也僅僅成為哲學家思想家借水論人,詩人、作家借物抒情,畫家、音樂家發泄牢騷的寄托物罷了?,F在,環境的惡化使人們對水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親水意識增強了,愛水護水,人與水和諧相處,通過水利科技景觀,特別是節水灌溉技術、設施的參觀,更能很好地理解人喜擇水而居和依水傍水的環境美,依供定需、量水而行的規律美,人水共處、相得益彰的和諧美。我國古代的水利工程,其技術美亦令人叫絕。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22600年的歷史。它以無壩引水、自流灌溉為其特色,位居成都平原頂端、岷江的出水口,居高臨下,分為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魚嘴分水,飛沙堰瀉洪排沙,寶瓶口進水,三者珠聯璧和,協調運行,互相制約,飲水入田,分洪減災。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都江堰工程科學地解決了引水泄洪排沙的世界水利技術難題。由此可見,古代水利工程確實具備了科學美。(二)梯田景觀蘊含的韻律美、智慧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線修筑的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農田”。[2]一般說來,在磅礴逶迤的山坡峻嶺上修建的梯田,將巍巍山嶺依起伏之勢,劈山積土,累石為界,便形成了高阜之田,其平如盤,層層映綠。[3]是體現農業進步的一種科技景觀資源。梯田景觀在世界各地均比較引人注目,其有名的如菲律賓伊富山上,2000多年來一直沿山修筑水稻梯田,位于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它被譽為“當地土著……通往天堂的天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梯?!笔澜缥幕瘑T會已將巴納韋高山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我國從古至今,華夏兒女生生不息,辛勤勞作,開山劈石,壘土造田,在荒山禿嶺上開掘出了梯田。創造了舉世震驚的成就。著名的云南哈尼梯田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開發歷史,并至今持續使用和發展,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構人類生產生活空間的傳統人居環境和農耕文明的典范,上百萬畝農業生態奇觀,既是人文景觀,也是自然景觀,更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活動的結果,是民族文化、古代科技、自然生態的巧妙結合的典范。當我們欣賞哈尼梯田時,一面面山坡,一道道山梁,一片片梯田,縱橫交錯,氣勢磅礴,讓人驚艷,30多公頃的梯田世界是中國大陸的最神奇的景觀之一。20世紀的最后一年,哈尼人為其千百年來創造的梯田奇觀申報了世界文化遺產。在我國各地,在中國各個歷史階段,都遺存有大量的梯田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梯田,山西昔陽縣大寨村的七溝八梁一面坡上,大寨幾輩人數十年的艱苦勞作,改變了原來本
的生產條件,人力造出的梯田首尾相連,層層依偎,高低錯落,綿延不絕。當我們欣賞這些高低錯落、蜿蜒在等高線上的田塊時:觀賞水田,則田如層境,波光粼粼,細瀑清泉,飛花濺玉,水車飛鳥,別有天地;觀賞旱地,則綠波涌濤,千迭起伏,山隨田動,田隨山高,一派生機,盡奔眼底。此時,梯田形成的“蛇形線”沿山轉,寬適當,長不限,繪的是“靈動”的感覺,這就是梯田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的韻律美。當然,我們觀賞梯田,往往被勞動人民的力量所折服,被勞動人民的精神所震懾,越是條件艱巨的地方,勞動人民越能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奇跡,創造出新的生態環境,這就是梯田所帶給我們的社會性的人工美。(三)技術景觀蘊含的技術美、功能美在我國漫長的農耕文明發展史上,技術的發展往往成為農業科技發展的標志,在農業生產實踐中,人的本質力量———自由自覺的創造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現出來,推動農業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推動了我國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以至現代農業的發展,也證明了勞動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來越高,例如,精細農作技術的形成多熟制的應用,水利設施的多樣等,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益和效率,也提升了勞動人民的生產知識層次。在這里,重點例說的是我國的天文歷法知識。這種知識,在我國遠古時代就非常普及。《尚書•堯典》有:帝“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故“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窃趹簟?婦人之語也?!码x于畢’,戍卒之作也?!埼卜健?兒童之謠也。后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盵4]《尚書堯典》有:帝“乃命羲和,欽差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遠古時代,是民由漁獵而進入耕稼,因而仰視天文以測寒暑季節,以備衣食住行之需,農耕稼穡,皆侍觀察昏旦中星。所以我國極其豐富的天文歷史知識,為我國傳統農業科技的發展奠定了物候學基礎?,F在保存下來的北京古觀象臺,模仿元代儀器,制成筒儀、渾儀、渾象、圭表等,還有紫薇閣、漏壺房、晷影堂等建筑。清康熙年間耶穌會士監制西式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象限儀、紀限儀、天體儀等。清乾隆初年戴進賢制作璣衡撫辰儀,這里有世界現存古觀象臺中保存最舊的連續觀察記錄。倘佯在這些古代人們精心發明出來的科學觀測儀器中間,我們怎能不為其精巧絕倫而攝心動魄,感受到祖先的聰明才智,從而激發我們民族的自豪感呢?我國傳統的歷法,就是本著“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天文”條)的原則設立的,所以年分十二月,又訂立了二十四節氣,還在一年中有許多與各地農業生產活動相適應的節日,這些都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容,當我們隨著農業生產實踐活動,來審視這些古代歷法、節氣時,便可體悟出我國傳統農業發展到何等發達的程度。當我們欣賞春蘭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木,或歷經春種夏收秋播冬藏各種農時時,我們在這種游覽中體驗到的是一種美的律動,美的演變,自當令人陶醉,從中我們看到了農業技術發展、應用的作用和魅力。(四)農具演進中蘊含的形式美和藝術美在人類歷史上,工具是生產技能的客觀化,是科學技術的物化。農業科技的發展,在農具的演進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我們在農業科技旅游中,去欣賞從原始農牧業到現代農業生產工具,除深刻地了解農業發展歷史外,更能欣賞農具中蘊含的形式美和藝術美。我們知道,新舊時期的石器,便具備了砍砸功能,如現知最早的非洲奧杜韋文化的阿舍利手斧,一端較為圓潤,適宜手握,一端銳利,適宜砍砸。我國山西丁村尖狀器,也體現了這種雙重需要。在勞動過程中,人們又發現了對稱、圓形、椎形、方形等行制,同時又體現出光滑、比例和諧、均勻對稱等美感要求。在傳統農業活動中,我國農具豐富多彩,僅元代《王禎農書》所描述的農具就有200多種。在歷史上發生重大作用的如曲轅犁、三角耬、龍骨車(翻車)等。各地都有多種多樣的適宜當地農活的農具,無論從材料、形制、功能等方面,把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下不斷地解放出來,才會發展到今天的農業機械化農具的開發應用。我們說,人類從事生產勞動的直接動力是滿足生存的物質需要,但勞動工具的發明創造以及使用,卻體現人的本質力量,人的自由,使人從自己創造的成果———工具中看到現實對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創造力的肯定,并由此產生愉悅的情感,因此,生產工具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逐漸獲得了審美價值。所以,當今天人們在一些博物館,特別是農業或農史博物館時,在農舍小院看到各種仍在使用的農具時,當我們看到現代農機具的既有科學原理,又制造精美、使用便捷省力的特點時,我們便深深地獲得了一種歷史演進的審美享受。因此,我們在農業科技景觀旅游中,對農具的形式美、藝術美的欣賞表現為:首先,審美的意義。人們制作農具,就是為了實用,而農具的外觀的美一般要服從實用,所以,農具的外觀就具有了形式美,例如整一、對稱、均衡、比例、和諧、多樣統一等,在實用的前提下,符合了普遍的形式美規律。其次,農具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晶,設計師、能工巧匠在制作過程中,凝結了他們的聰明才智,顯現了勞動人民的創造力,這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農具產品上直接體現自己的本質力量,故而美便存在于其中了。再次,農具在社會的演進過程中,有些轉化為工藝品,用于裝飾或者其他生活領域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如我國春秋時期用作身份地位區別的禮器圭、璧等,據考
學家考證,它們的前身就是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環等。而石鏟則發展為玉鏟,用于佩帶,成了一種飾物。即使在現代,我們為了美觀,給有些器物如兒童玩具手槍柄上刻上交叉斜紋等,也是這樣,早先在真正的武器手槍柄上刻交叉斜紋是為了防滑,而在兒童玩具手槍柄上只起裝飾的審美作用。所以。當我們發現農具的這種作用時,就使得其審美價值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五)現代農業科技景觀中體現的時代美、技術美隨著現代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科技日新月異,這種變化速度快,涉及面廣,與傳統農業科技形成鮮明對照。在農業科技景觀旅游中,我們能強烈而清晰地感受到這一點,即時代的流動性、革新性,并由此引起時代觀念和審美需求的變化,這就使農業科技具備了時代美?,F代農業科技的發展,引起了農業生產的根本性的變化,如設施農業(即大棚農業)改變了千百年來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動植物克隆技術開拓了育種保種的新的領域,無土栽培技術把農業從賴以生存的土地中“解放”出來……這些無不閃爍著技術的光芒,同時也使我們從農業科技景觀旅游活動中充分得到技術審美。在現代農業科技景觀旅游方面,在全國范圍內,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的農業科技景觀旅游具有代表性。在楊凌示范區的眾多景點中,不同的景點分別代表了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最新水平,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設施,光、溫、濕均采用電控裝置,蔬菜花卉種植采用無土栽培,計算機自動控制滴灌技術,運用基質、水培等多種栽培方法展現了現代農業全新的發展模式。昆蟲博物館是國內展覽面積最大、展出昆蟲種類最多、展覽檔次最高、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昆蟲科普基地。中國動物克隆基地集教學、科研、參觀、游覽于一體,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山羊群體,有世界上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以及它們的“基因”傳代。國際節水科技博覽園薈萃了國內外節水設備的精品,體現了節水技術的豐富性、綜合性、先進性。人工模擬降雨大廳是世界第二大規模的人工模擬降雨試驗設施,能夠非常逼真地模擬自然界的各種降雨情形。還有世界名優牛羊良種高科技繁育示范園擁有世界十大著名優良品種。中富綠色硅谷的克隆植物工廠化育苗、設施農業、自控溫室以及各種名優特種質資源令人嘆為觀止。這些農業高新科技已超乎人的想像,指示出人類可以一步步運用智慧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贏得更大的生命自由,并據此可以期望人類憧憬的美轉變為愜意的生活現實,對高科技的美學詮釋,就是人類本身潛能的自我審視和陶醉。同時,當下時興的“農家樂游”人們也并不是一味去尋找原始的農村風貌鄉俗,實際上也是對現代農業經營的一種觀照和認識。我國的現代農業呈二元結構表現出來。其表現一,在同一家庭小規模經營體制下,傳統的農業經驗、技術與適用的農業機械、必要的農業技術設施、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如生物工程技術等并存,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的傳統生產技術與依靠機械力、生產力及社會力的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其表現二,同一農業生產區域內,小規本論文由
模的家庭經營與較大規模的農業企業或農業園區的農業技術相結合,這種二元農業技術結構,通俗地說,就是“鐮刀+收割機”并存。故我國現代農業是一個傳統農業與高科技農業并存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開展的“農家樂游”,可以使我們在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鮮明的對比中,更清楚地領略現代農業科技的內容,從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性,產生審美愉悅,同時受到教育,升華認識層次,收到審美活動“凈化”心靈的作用,更深刻地認識現代農業科技的時代美、科技美。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國各地迅速的興起了農業科技游,而且我們相信,這種旅游活動也必將越來越廣泛,越深入。
參考文獻:
[1]楊陵區發展計劃局.《楊凌區觀光農業建設項目》招標書[Z].2004.
[2]賈恒義.中國梯田的探討[EB/OL].中國經濟史論壇,2003209227.
在農業和工業分工之后,優勢一直為工業所占據,是因為工業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和在生產上具有更高的效率,而農業生產力的增進是那樣的緩慢,象中國農業生產工具至今仍沿用著二千多年來的舊模樣。有些地方甚至于倒退,由于土地的以家庭為單位的承包,地塊縮小而分散,不利于機械的推廣,農民又沒有牲畜以驅動,所以有些地方在播種時常用人力來拉傳統的"耩子"。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小土地私有制,即小生產的通常形式,不斷衰落,消滅以至滅亡。","小土地私有制,實質上排斥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排斥勞動的社會形式,排斥資本的社會集中,排斥大規模的畜牧業,排斥科學的日益廣泛采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實行農村土地的家庭承包責任制,其形式和實質都類同于小土地私有制,并且具備著馬克思所描述的一系列弊端。因此,中國農村土地分配制度將始終面臨著變革。如果說在建國后完成土地國有,實施社會主義土地制度是一種必然,后來的為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而實施土地承包也是一種必然,那么不久將來的農村土地生產組織形式的改革也將成為一種必然。
現在農村生產力增進的速度明顯地降低了,土地由于家庭的經營,達到了精耕細作,農民對土地的投資積極性空前高漲,產量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但是,廣泛的農村勞動缺乏效率,即勞動生產率處于很低的水平,實際象是土地國有制下的佃農制,廣大農民成為國家的雇工,農業產業化分工處于初級階段。農業經濟的脆弱不能給工業以強勁的支持,也是造成國有工業企業經營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幾個階段,農業生產力的增進成為國民經濟推進的第一推動力。而今這種推動力漸有衰退的跡象,并且已經為城市工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只有在農村市場購買力增進時,城市工業品才能尋得更大的市場。而要在農村提高購買力,則需改革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大農村市場容量。這是中國是農業國這一國情決定的,這是經濟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農業自從工農業分工以來,一直處于為工業提供原料、市場,為工業所犧牲的地位,從歷來的經濟學著作中可以容易地找到關于這個論點的一些材料,《國富論》第十章《論工資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中寫道:"一切城市的生活資料和工業原料,全都仰給與農村?!圆徽摵畏N規則,只要會使那些工資和利潤比此等規則制定以前有所增加的,就會使都市以較少的都市勞動量購買較多的農村勞動量。此等規則,使都市商人和技工享有比農村地主,農場主及農業勞動者更大的利益,因而破壞了都市和農村商業上應有的自然均等。"這樣社會年產品在城鄉人民之間的分配,都市居民由于此等規則的存在較農村居民享有較大的份額。另外,由于國家因維護城市工業的競爭力而實施的一些政策。如增加關稅,更進一步提高了工業品價格,這些增高的價格,進一步增加了農民負擔。
中國在工業產品與農產產品之間實施的價格剪刀差政策,也是同類性質的規則,以犧牲農業為代價實現城市工業的資本積累。到目前為止,可以證明這種政策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同時也因國民經濟的計劃經營而使這種資本積累大量喪失,整個經濟失去了活力。
不僅在經濟上,同時農業勞動者在成為農業生產力增進而造成的富余人員時,同樣面臨不利的處境。他們的大部分在農業生產達到一定程度后,從土地上分離出來,成為城市產業工人的后備軍,但當他們在城市就業時,不能享有與都市工人同等的就業權益,而此時的產業工人在技能的訓練上似乎盡管不比他們優越。在國有企業紛紛破產倒閉之時,為了解決城市失業工人的就業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一些政策,清退來源于農村的工人,空出就業機會給城市的失業工人,而對農民的同樣的失業卻不能被社會充分的重視??傊r民總是無足輕重,盡管已不能為農村里的微少生產資料所養活。他們始終處于一種被占據的生活空間的邊緣,站在被政府保障的邊緣。盡管他們已經并且繼續地為城市產業及勞動者犧牲著。
農民一直沒有較多的保障及工農產業在社會產品性質上存在的差別是農民地位低下的另一個根源。一是自然的原因,農產品在生產、保存和運輸上較工業品有更多的不便,且容易損耗,在以前蒼山的大蒜,如果不能在收獲期和以后較短的時期賣掉,只能趕在壞掉之前快速降價處理,這樣,時間或季節上的自然原因使農產品失去了保持較高價格的優勢。直到近年來,由于市場風險的教訓使人們講究保存的方法,以及加工增值的方法,其中有前幾年的大蒜事件,農民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損害引起了社會的重視,再有就是亞洲經濟危機,特別是韓國經濟衰退引起大蒜出口減少,又一次給農民上了一課,雖使人們增強了市場的適應能力,但農產品的自然性質對收益的影響仍是無法消除。而工業品在生產、保存和運輸上較農產品優越得多。一是農產品價格作為社會產品的基礎價格容易受到壓制,農產品是大部分工業品的原料,更是城市工人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其價格的上漲不僅增加工業品的價格,還要降低城市工人的生活,他們的抱怨和形成的工業品價格的上升導致的競爭力的下降成為影響政策的要素。所以由于農產品的基礎價格使政策對于農產品價格上升的關注在程度上甚于工業品價格的上升。在工農產品比價利于農民的時候較之利于工人的時候受到的壓制為多。而在工業品價格大大高于農產品價格的時候,此時形成剪刀差,工人階級占了農民的便宜卻很少有政策干預。即政策對于農產品的價格彈性小于工業品。
于民而用之于民,但是城市的狀況總是好于農村,城市得到的利益也一定多于農村。從近現代直到今天,在價格政策、資金的獲得、市場條件、產業服務、信息的獲取與分配,甚至人口流動的自由城市都是優于農村很多,這不是農村落后的結果而是農村落后的原因。有人可能會辯說,城市的貢獻較農村大所以有這樣的結果。這種結論不能成立。倘若按貢獻的比例較公平地將社會財富在城市和農村之間分配,農村和農民也決不止有今天的狀況,起碼要比現在要好得多。
在資本的積累上,農業由于商品化程度不高,農產品轉化為貨幣作為資本的積累方面較工業品差的多,在經濟不算發達的地區,農民的年產品的大部分貯藏于家中,在下一季的莊稼沒有收獲之前是不會售出,一則為生計的保險,一則為農產品價格的波動,這樣在下季歉收或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時可以保障生活或增加收入。這種資本積累的不利勢必影響農業的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在資本上沒有保障的另一個方面為多數的研究者所忽視,農民的生產資金由于沒有社會保障制度而時常為消費資金所侵占。比如當農民在生病或年老的時候,花費的是正在生產中的生產資金,由于消費資金對生產資金的經常性的侵占,使生產的資金不能保障,同樣必然不利于農業的生產。如果有象城市一樣的保障制度,農民在年產物的價值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疾病和養老基金,則會較大地保障生產資金的供給,對于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有更高的安全。
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科學技術知識被不斷地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對農村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農民在獲取科技知識和獲得教育的條件上存在著更為明顯的差別。一是在受教育的普遍的缺少學校和教師,即便有也是水平低的多,更為嚴重的是教師的工資經常因地方財政的緊張而被克扣和拖延,希望工程都是在農村而不是在城市,農村的失學兒童也比城里的多得多是最明顯的兩件事實。二是在升學上的歧視政策,一般說來,比如大學招生,城市的錄取分數線總是要低于地方和農村,這樣一定會剝奪了一部分農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造成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不公平競爭。現在,推行教育產業化而造成的學費的大幅度上升,更進一步加大了這種差距和不公平,城市人的收入普遍高于農村,自然較農村人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機會。目前許多的農村孩子正被不斷上升的學費從學校趕回田地。
由于以上諸原因,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非常低下,在國際市場上的總體競爭力沒有優勢。美國大農場生產1噸小麥的成本只有中國沿海地區的70%。中國的農業只有1/5實現了機械化,許多農產品的生產成本要比美國高出50%。①我國即將加入WTO,農業面臨國際競爭的壓力,加上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負擔,農業的形勢不容樂觀,近幾年來農民的增收問題成為國民經濟工作的焦點也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現代農業增長的因素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生產要素的投入。農業的生產無疑會受到土地面積和自然氣候等條件的限制,但是農業生產不會因這樣的限制而失去發展的潛力,同時農業的發展問題在農業本身的范圍內無法得到全部解決。
在法國70萬農場中,已有10%使用了電腦,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25%?,F代農業的發展越來越依靠現代工業技術和農業技術的支持。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發達國家都在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的進程,在國際貿易關系中關于農產品的貿易爭端近幾年有增多的趨勢。表明對于農業的經營不僅需要對作物生產規律的把握,對于氣候、國際市場和國際經濟政治關系、生物技術和現代營銷知識的把握起到更為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是農業科學技術的因素。傳統的農業生產是以土地為基礎的,因此在農業生產的歷史上,農民主要通過改良土壤增加肥力來增加產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主要總結了土壤、肥力、農時、農具方面的知識。局限于土地本身的科學研究不能改變如光熱、種子等條件對生產的影響。如果沒有塑料化工產業的發展,一定不會有今天如此普遍的大棚蔬菜和水果的種植,以前,北方的菜地在冬季種小麥或擱荒,沒有作物能在寒冷的氣候中生長,而今則全是大片的塑料大棚,現在冬季的新鮮的蔬菜甚至比以前的夏季還要豐富和繁多,價格也更為適中。有人甚至已經總結出改變作物生長規律的知識,棗莊山亭的一位農民花錢買來干冰使他的櫻桃樹大棚降溫,櫻桃提前進入冬眠期以提前開花結果,打果品上市的時間差,櫻桃竟能賣到每公斤66元,3分地產生1.4萬元的效益。
種子的改進更是極大的提高了產量。1950年我國水稻的平均畝產只有141公斤,1998年達到450公斤,增長了3.2倍。在當今中國,有一半的水稻種植面積和60%的水稻產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從1976年到1998年累計增產糧食3.5億噸,按每噸1000元計算,累計增收3500億元;按人均口糧每年450公斤計算,每年解決了5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②
現代農業技術的進步,使農業生產不再局限于土地,工廠化的農業在大城市的郊區廣泛開展起來。北京錦繡大地農業股份公司被稱為"綠谷",實現了用沒有泥土的車間生產蔬菜,在流水線上,這頭在種苗,那頭在摘菜,從播種到收獲僅45天,21畝的生產車間每天可產菜5噸,是普通溫室的20倍,純利潤近萬元。另一種魚兼共生的蔬菜車間,池內養著每公斤200多元的鱘魚,魚的排泄物可以補充蔬菜生長營養,15畝車間可年產魚15噸,價值200多萬元,單位面積蔬菜生產車間總收益是普通溫室的35倍。800平方米的組培車間,可年產脫清種苗2000萬株,相當于室外傳統種植上千畝土地的產量。蔬菜工廠每畝年產凈菜8萬公斤,產值82萬元。養殖業胚胎生物化,采用生物工程技術,通過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方法,繁育出許多的優質動植物品種,提高了產量和質量。③
據《紐約時報》報道,現在美國的農場主已經開始利用計算機和人造衛星的定位系統發展精確農業,說明農業正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生產過程中。我國的一些地區的農民開始應用因特網和獲取信息,擴大了農產品的市場范圍,在數量上和價格上都比以前和沒有應用因特網的農民占有優勢。
現代生物技術、基因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可以說,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使農業改變了傳統的產業特征,使之具有超越工業的效率和改變傳統經濟學的關于農業投資報酬遞減規律成為可能。
現代農業增長的因素中,科學技術改良了農業產品的品種,增加了產量,在我國,由于大力推廣農業科技,農業產量獲得很大提高,但是存在著農民增產不增收的情況,農產品市場價格也不穩定,這給我們對提高農業地位,增加農民收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問題。
現代農業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市場的因素,它包括市場本身如農業市場主體的建立,農產品供求關系、農民對市場信息的把握、農業產業化和市場環境如農業與國際經濟關系、農業市場服務系統等相對廣泛的內容。
市場經濟是以供求關系決定的價格為信號進行資源配置的,價格較高利潤較好的產品總會吸引較多的資金投入,當這種投資達到一定程度,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價格下降,對之的投資就會減少。當前政府提出進行農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其實就是解決市場的問題,糧食的供應大于需求,價格一直在低價位徘徊,影響了農民的收入,這是典型的市場問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就是調整市場的農產品供求關系,其實這種調整早已開始,政府正是受到來自現實中的啟發才提出這種政策的。農民在糧食增產不增收的情況下必然思考增加收入的途徑,最早關注市場的那部分農民開始放棄或減少糧食的種植,改為種植市場上相對稀少的蔬菜和果品,或者從事養殖業,一部分社會資金轉向農產品的運輸或加工上,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的雛形。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有一段話:"全世界的農民都在與成本、利潤和風險打交道,他們都是時刻算計個人收益的經濟人。在自己那小小的、個人的和分配的領域里,這些農民都是企業家。他們總是那樣敏銳地適應經濟形勢,使得許多專家都無法了解這些人是多么有效率。盡管由于教育、健康和個人經歷等方面的原因,農民在對新知識的接受、理解和采取適當行動的能力方面尚有差距,但是他們卻具有企業家的最本質的素質。"④這段話很值得農民們為之自豪自信,同時也更值得一些地方政府作為在干預農民生產時的參考,因為政府不是農業生產中的企業家,不具備如此高效率的分配能力。
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是農業適應市場經濟規則實現農業產業化和擴大農業產業分工,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一個大的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可以帶動一大片地區的經濟發展,山東萊陽魯花集團是全國有名的花生油為主的生產企業,產業化的大生產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有著積極的影響,一部分土地由玉米小麥改種花生,種花生的收益高于玉米小麥,增加了農民收入,并且許多農民靠收購販賣花生發了財,散戶賣給大戶,大戶賣給企業,有的鄉鎮農民在四季的農閑時間主要以收售花生為業,對花生作剝殼的簡單加工,每年增加幾千元的收入。河南漯河市雙匯集團是肉制品加工企業,帶動了全市養殖業特別是養豬業的發展,當地財政收入的50%以上是由該集團提供的,可見對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是帶動農業產業化調整的主要力量,任何的城市菜籃子和米袋子都無法直接消化如此大的農產品數量。農產品加工企業同時也是中國農業面對國際市
場,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力量,單個的農民無法應對國際市場。同時它本身又擴大了農業的分工,使農戶的生產為產業化較高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服務,減小了農民的市場風險,對于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更是功不可沒,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寶貴經驗。
在社會分工之后,產品有了剩余,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就逐漸發展起來。但在自給自足的封建時代,一家一戶一個生產單位,農產品商品率低,多數的農產品自己消費,較少的用于交換?,F代農業無論從生產效率和產品產量都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特別是農業發展到資本主義時期,農產品的生產幾乎都是以商品化為目的,因此,農業生產完全以市場為導向,追求生產的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我國由傳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過程中,不僅國有工業企業面臨一個轉變的過程,農民同樣要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在認識市場和適應市場上不可能一下子轉變過來,對于市場的經驗自然不能與有著長期市場經濟歷史的西方農業家作簡單的對比。當面對市場的時候,農民為了自身收益,要象企業家一樣關注成本、利潤和風險。如何獲取市場信息,及時調整種植結構,應對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們面臨的新課題。
公司+農戶解決了農業市場發展的市場主題問題而不能解決農業市場問題的全部,它解決了由原來的農民分散的、小規模的、被動的應對市場轉變為集中的、有規模的、主動的應對市場,使應對市場的主體發生了變化,但是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相同的,隨著加入世貿組織(WTO),農業要面對更為廣大和復雜的國際市場,必然要熟悉國際市場情況,使農業經營與國際市場接軌。舉一個例子,歐洲爆發了大面積的瘋牛病,而我國由于農業的國際化程度低,養牛用的幾乎是純天然的飼料,沒有瘋牛病,按理牛肉出口應該有很大的增長,但是實際上卻沒有。有關的專家分析說,除了歐洲人恐懼瘋牛病而減少食用牛肉外,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的一些牛肉不符合歐盟的衛生防疫標準,因而喪失了進入歐盟市場的大好時機。所以,不是僅僅有了市場主體問題就解決了,對于任何的市場主體來說,要有國際化的思維和眼光,要盡快增強適應國際市場的能力,熟悉和應用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我國的紡織品、節能燈等產品近年受到歐盟反傾銷案的訴訟,有許多經驗教訓,農業產業在面對國際市場時要增強這方面的應對能力。
發展農業決不是農業本身的問題,需要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協同,如農業機械、化肥和其他生產資料的生產靠工業的推進,而農業信息服務,農產品運輸,金融支持、法律服務離不開第三產業。
農業增長的第三個因素是政策因素,其實質是政府與農業的關系問題。到目前為止,中外各國的政府對農業的發展都給予很大的關注,因為農業相對于工業和第三產業總是容易處于弱勢,成為保護和關注的對象,我國加入WTO的談判最復雜和有難度的地方就是關于農業的條款,我國農民的收入還很低,農業沒有一定的積累,脆弱的農業經不起發達國家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政策的作用顯得特別重要,農民利益與政府政策息息相關。我試圖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政策因素與農業發展的關系進行分析。
一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國農民從來沒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這種缺乏對于農業資本的積累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發現進行深入研究的資料。本文前面已經提到由于農村沒有社會保障制度,農民的經濟保障較為薄弱,在年老、疾病或歉收的時候消費生產資金,影響農業生產。如有的農民經過幾年積累的資金,由于生病而花費怠盡,結果投資于農業生產比如置建大棚、購買化肥和種子的資金必然匱乏,如果負債則背上沉重的負擔,并且在農村很難獲得社會資金的支持。在城市建立社會化保障制度對于保障工人生活和穩定工業生產有著重要意義,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而對于建立農村社會化保障制度還沒有提到應有的重視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在農村建立社會化保障制度更為急迫和必要,因為農業生產較之工業生產面臨更大的變數,不僅有市場的風險,還有自然災害的風險,并且農業的承受風險能力較工業也差。從經營機制上,企業是有限責任而農業是無限責任。因此,在農村建立社會化保障制度既是農業社會化發展需要的,也是符合農業生產的特點要求的。
二是農業產業的財稅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是近幾年經常提到的,但是農民的負擔并沒有得到根本的好轉,根本的問題是對農民的收費混亂不堪,沒有一定的標準,更沒有農業有關的稅法。對企業有營業稅、所得稅等系統的法律體系,通過法律調整企業與政府的分配關系,而在農業則缺少法律的規范,政府與農民的關系由于沒有法律的規范,必然導致政府對農民的亂收費、打白條等行為的發生,政府的權利沒有約束,而農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目前正在通過改革實行的農業費改稅政策,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法律明確政府和農民之間的利益關系,使政府的權力受到約束而農民的利益得到保護。
三是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安置和人口遷移政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農村就業人口的不斷減少,這對于任何一個由農業國向工業國邁進的國家都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本來就突出的農村勞動力剩余問題將會更加嚴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有許多的經驗,如發展鄉鎮企業,國家投資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工程等,都可以吸收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但是最根本的辦法是實現農業產業化,擴大農業產業分工,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業的分工程度決定著農業的現代化程度,在農業分工發展工程中,可以有效緩解農村剩余人口的壓力?,F在有一種觀點是通過實施農村小城鎮建設來解決農村的人口發展問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許多問題,如有的地方政府將鄉鎮臨街的道路兩邊建起兩層或三層的樓房,擴充道路,企圖將鄉鎮建成商貿中心,將大量的資金用于城鎮的建設,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形成了許多的閑置工程和房屋,部分土地被占用,農村有限的資金成為低效和無效的占用,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而農業發展條件如水利建設,道路交通和農村環境的改善所急需的資金嚴重不足,并且有的地區的教育資金嚴重不足,鄉鎮學校教師的工資存在被長期拖延或克扣現象,有些農村孩子的失學狀況仍然十分嚴重。小城鎮建設由于基本上是政府行為,缺乏經濟效益的約束,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應該慎重為之,不能不論條件是否具備搞一刀切,更不能一哄而起,一哄而上。
農村的人口遷移政策的著眼點在于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資源的配置,實現農村人才、資金、信息、科技的優化組合,建立農業人力資源市場,如一地的農民可以到另一地投資進行農業生產和服務業。
四是農村教育水平與農民獲知識和信息的能力。擁有較少的文化知識,擁有較少的信息是農民經濟地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解決農村信息不足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是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擴大成人教育,對農民進行生產技能培訓,市場知識培訓,建立暢通的信息流動渠道,建立農業科學技術教育和培訓組織體系,加大農業科研投入?,F代農業已經成為綜合性的產業,農業的生產和經營要受到政治環境、市場經濟環境、自然資源環境等各方面條件的影響,作為農業生產者的農民,要求具備更為廣博的知識和快捷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應用互聯網的技能和相應的資金投入,這些條件的獲得和優化需要政策和政府的積極努力。
五是農村政府組織的優化。減少數量,優化職能。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效的行政支持,農村基層組織離農民最近,從計劃經濟時期轉變過來,但是存在著機構臃腫、人員過多的情況,造成了巨大的農村財政負擔,行政效率更是無從談起,盲目的行政干預經常造成農業資源的浪費。隨著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趨勢,要求建立專業型、知識型和現代化的高效的農村產業行政服務組織。要在現有基礎上大規模減少基層政府組織的數量,優化服務職能,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也是現實的減輕農民負擔,減輕農村財政壓力的需要。
農業與市場經濟
在西方發達國家里,農業的生產經營與我國有很大的差別,大型農場是其主要的生產組織形式,現代化的農業生產設施和機械化的作業手段,使農業生產變成一種典型的規模經濟。一個農戶經營著成百上千畝的土地,而更多的土地為一些現代跨國公司經營著,現代農業技術被廣泛采用,大片的土地由衛星導航且價值巨大的拖拉機耕作,田間很少有人的勞作。規?;a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同時,規模化經營帶動了農業科技的進步,有相當數量的公司專業從事機械、化肥、種子的生產及技術開發,圍繞土地經營的是為數眾多的公司和研究機構,科技的推廣非常快速。另一方面,規?;纳a更加有利于農業資本的積累,農業資本家或跨國公司擁有巨大的資金,緊跟全球市場發展進行投資活動,能夠有力量參與全球化的農產品貿易,并且這種力量有著不斷集中的趨勢,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有23.5萬家農場和6萬家農業公司破產,農業資源通過時市場競爭帶來的破產及兼并活動集中于少數的跨國集團手中。比如,嘉吉公司一家控制著80%的世界糧食供應,4家公司控制著87%的美國牛肉生產,5家公司控制著65%的全球殺蟲劑市場,其他的如玉米、小麥、煙草、茶葉等農業資源也為少數的公司所控制。⑤而資本的聯合體的代表將勢力滲透到上層建筑,每年可為農業爭得巨額的財政補貼,使農業的經營更具競爭力和利潤。經合組織國家每年的農業補貼總額約為3620億美元,其他國家的農業補貼總額不到它的1/20。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學者指出,美國納稅人每年給10%規模最大的農場提供超過130億美元的補貼,占直接提供給美國農場補貼的60%,并說,這是把錢過戶給控制全球貿易的跨國公司,它們以更底的價格買下古物或著其他任何東西,利用補貼來占領全球市場,使得墨西哥、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的農民破產。中國的農業生產處在低級的裝備階段,在應對全球化競爭方面更是少有經驗和準備,幾億人的農業人口成為農業向現代化邁進的巨大壓力,小塊土地,一家一戶的生產組織形式日益排斥現代科技的推廣應用,使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這種狀況勢必不利于加入WTO之后的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新晨
對于以上問題,在實踐中已有許多新的現象,在理論研究上也有許多新的觀點。經過十幾年的農業高速發展,農業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增進,種子得到改良,農業機械得到普遍使用,農業社會分工進一步發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得到改善,在全國形成了一批農業產業集團公司,各地的種植向著專業化、規?;姆较虬l展。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的產業化進程還會進一步加快。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農民實現了職業的轉化,由直接從事種植、養殖分化到農產品的運輸、加工及銷售工作中去,由農民變成農產品加工工廠或其他產業的工人,或者成為農產品貿易商人,離開了土地。隨著農業社會化分工的發展,農村土地的集中和規?;洜I也將成為必然,現在許多農村人到城里打工,將土地轉包給其他村民,使農村出現了一批種糧大戶,這可以說是土地集中的雛形,土地的不斷集中為規模化、農場方式的經營創造了條件。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在土地集中、規?;洜I之外,在現實中還有公司+農戶的自由組合形式,訂單農業的契約式組合形式,以及農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經營的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在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程度地發揮著對農業資源配置的作用,是農業市場化進程中自然形成的,較為適應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是一種新型的生產關系,這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①自《參考消息》2001年3月1日
②自《經濟日報》人物周刊99年13、14期
③自《中國改革報》2000年12月29日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國家安”,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命脈,興修灌溉、排水、除澇等水利設施,有利于推進旱澇保收、高產穩定的現代農業發展,造福地方民眾,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我國政府為了不斷提升各大水利項目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已逐年加大了財政資金的投入。從另一角度來看,在扶持水利項目建設的同時,也未政府財政帶來了巨大壓力。由此,為緩解政府財政壓力,亟待采用新型的融資方式參與其中。PPP融資模式作為當下最具競爭實力的融資模式,能夠使得政府在擁有實際控制權的情況下,靈活引入私營資本,就其多項優勢,故此得到了廣泛普及與應用。
二、市場融資模式的結構變化
1.計劃經濟時期
在這一時期,國民經濟命脈主要掌握在國家手里,因此國民經濟由國家進行分配,企業融資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
2.改革開放初期
國家在改革開放后各方面政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的運營資金不再僅是依靠國家財政撥款,更多的是轉向依賴銀行貸款融資,同時實行了多種形式企業共同發展的模式,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企業也不再享有無償的資金支持,而是轉向實行有償向銀行貸款的政策。
3.近現代時期
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完善,部分大中型企業在市場上逐漸進行股權融資。企業融資渠道和方式開始趨向多元化,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并行,與此同時采取了直接融資、間接融資、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融資渠道的拓寬極大的促進了國有經濟的迅速發展。
三、PPP融資模式理論概述
1.基礎釋義
“PPP”即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關于狹義解釋為特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是一種政府機構與民營企業相互合作的模式,也是公共聯合供給方式之一,其實質是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項目的需求。
2.運用特點
歸結PPP融資模式在運用中的特點主要有下述幾點:一是國家政策扶持的直接體現,即采用PPP融資模式私營企業投入顯然是有利可圖的,政府為了調動私營企業的積極性,通常會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扶持,例如稅收優惠政策、貸款擔保等。二是以項目為主體,即PPP融資模式以項目為融資主體,安排融資的主要依據是項目預期的收益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因為當項目的到期需償還貸款時,其主要的資金來源是項目帶來的收益和可以獲取政府支持的政策,例如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貸款擔保等。三是在項目的建設中加入了私營資本,即PPP融資模式中私營資本在項目一開始就與政府簽署了協議,私營企業參與了從項目的論證、融資、建設以及到特許權期滿的全過程。
四、PPP融資模式的市場優勢
躋身于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PPP融資模式之所以得到推廣,全然取決于其作用于政府與私營資本身上的獨特市場優勢,具體如下:
1.作用于私營資本身上的優勢
對于私營資本來說,PPP融資模式可以為其帶來的好處頗為寬泛,主要例舉兩類。其一,PPP融資模式幫助私營資本擴大了市場。在這一模式下,私營投資得到了政府特許協議授權,可大興建設公共設施,且政府允許私營投資通過收費來獲取利潤,由此進一步擴大了私營投資的市場觸及面及其投資領域。其二,PPP融資模式有利于促進私營投資發起技術革新,提升核心競爭力?,F實中,政府機構將公共設施的設計、建設、維護通過招標或者競標的方式授權給私營投資,并鼓勵其全面開展技術革新與研發,由此得到PPP模式“眷顧”的私營投資可以不受政府機構的過多干預,根據自身條件,“放開手腳”掀起技術革新,最終促進自身競爭力的切實提高。
2.作用于政府機構身上的優勢
PPP融資模式為給政府機構帶來的好處同樣眾多,其一,可以有效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比如,在項目委托給私營資本的過程中,政府機構可以推遲支付項目的建設款項,或者在項目建設中實施分期付款,并不需要在項目建設初期就完成支付,現實中,私營資本大多數都會借助銀行貸款來獲取項目建設的啟動資金。其二,由于PPP融資模式下的私營投資者在采購等方面可以不受政府機構的制約和干預,所以在運作等方面具備高度靈活性,從而可極大縮短項目的建設時間,使之得以更好、更快的為公眾提供相應服務。其三,PPP融資模式下的私營資本在項目前期開發之時,便已參與,從而能夠將自身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引入到項目的開發建設當中去,繼而降低項目開發的風險,使得公共產品的風險責任得到分散,歸由公共部門和私營資本共同承擔。
五、PPP融資模式在水利項目建設中的可行性
基于PPP融資模式的理論基礎,再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筆者認為這一模式在當前水利項目建設中存在如下可行構思:
1.將有助于水利項目工程建設效率的提高
由于私營資本擁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和先進的技術,同時兼具較為完善的管理理念和高度風險防控能力,使之能夠更為全面的掌控水利項目工程的建設效率,最大化降低管理成本。與此同時,不僅政府可以通過私營資本獲取水利項目建設資金,私營資本也可以借由政府政策扶持,而從中賺取利潤,使兩者在項目合作中實現共贏。
2.可有效轉移水利項目建設中的風險
現實中,水利項目建設通常的投資數額都相對較大,且施工周期長,期間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風險,而PPP融資模式的應用,使得這一過程中的風險,合理的過度給了相應承擔者,也實現了與政府部門風險共擔的目的。
3.將有助于政府職能的轉化,有效改善財政不足現狀
前文已述,水利項目工程建設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如果將這筆資金全部“壓”在政府身上,不言而喻,政府財政或將不堪重負。而運用PPP融資模式,通過對特許經營權將私營資本引入進來,使其成為公共項目的建設者,政府的職能作用便能從公共項目的提供者轉變成監管者,從而最大限度確保了公共項目的質量,也有效緩解了政府財政所肩負的重負。
六、PPP融資模式在水利項目建設實際中的缺漏
1.缺乏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
因國內大多水利項目工程規模龐大,故建設周期較長,這一不可改的因素使得對項目的監管較難全程適應市場的需要,同時,在監管的過程中也難以全面切實的將國家政策落實到實處,政府對項目的監管多數時候都是流于形式,從而也就導致了項目存在部分運營混亂的現象,繼而嚴重阻礙了PPP融資模式在水利項目中的廣泛運用。
2.融資過程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
這類風險通常出現在項目特定風險、行業風險、市場風險、和資本市場風險等各個環節之中。其中,項目風險包括了建造風險和項目運營風險。所謂建造風險,即是指項目無法按期完工或者是成本超支;項目營運風險主要包括了營運成本超支和產品需求風險。行業風險是指由于國家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例如,國家提高對項目收入的征稅稅率、制定收費上限等政策,都會影響到私營企業的收益。市場風險,一般多是由國家整體經濟環境和通貨膨脹所導致。因為國家整體經濟下降和通貨膨脹就會使項目貨幣收入貶值,從而降低了私營企業的收入。資本市場風險,則是受到國際貨幣利率和匯率的變化。因為PPP融資模式下,政府的一部分融資資金源于國外貨幣,故而項目或將需要面臨一定的貨幣兌換風險。
3.相關規制法律不健全
PPP融資模式是一個比較復雜、風險大、涉及面較廣的模式,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然而,以現狀而論,PPP融資模式在我國水利項目建設領域并未出臺統一的綱領性法規。雖然,部分地方政府制定了相關PPP融資模式在項目建設中的行政指導政策性規定,但其內容并不全面,且多為原則性規定,并無實際可行性,從而導致私營資本對特許權的合法性知之甚少。與此同時,相關法規中也缺少對項目中風險分擔、雙方合法權益保障問題等的詳盡解釋,由此可見,PPP融資模式在水利項目建設中的法律法規亟待立法機構予以完善。
七、改善水利項目建設PPP融資模式的若干構想
1.精心籌劃水利項目前期和儲備工作
即在項目進行投資建設前,首要研究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分析項目實施的風險性,綜合分析其獲得收益的能力,并觸及多面,做出可行性報告,以此確保項目順利審批。其次,為了徹底解決水利項目建設中“邊建設、邊設計,邊籌款、邊施工”的問題,必須在項目開工前即確定項目的投資者、項目設計等,精細處理每一環節的銜接,務必保證施工不受這類因素的阻礙而影響工期。
2.建立嚴格的監管機制,強化融資的風險管理
基于上述可知,PPP融資模式在水利項目建設中存在明顯監管缺漏,如政府在與私營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有時會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進行一些違反法律法規的交易行為,由此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國家利益,這時就需要政府發揮其監督職能,執行監管的權利。對此,政府部門可以設置由專業人士組建的社會監督組織,因為此類組織與項目建設不存在任何利益關系,并具備PPP融資模式專業知識,故而能夠參與到融資方案當中去,正確的評價營運決策,高效解決問題。同時,建立健全風險評價體系,通過分析各種風險的影響程度,對具體化的PPP水利項目融資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目標進行全面且深入的考慮,制定相對應的風險防控和管理的措施,結合風險評價的結果和風險成本,擬定出處理風險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