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
時間:2024-02-04 14:52: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目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基礎:公共產品理論
生態文明研究較為廣泛,在內涵界定上還存在一些歧義。綜觀所有學者觀點,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種:第一種觀點認為生態文明包含人們用來維護生態環境的相關制度、文化、法律意識等,以此來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種觀點認為生態文明是系統化的文明構成形態,這是表現人類多樣機能的綜合體,以一種多元化的系統體現出來。第三種觀點認為生態文明相對于以前的文明形態而言是一種新型文明形態,通常與自然生態融合一體的文明,表現為較高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階段。第四種觀點認為自然與文明的關系是從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依賴自然的農業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業文明,正在轉化為效法自然的生態文明。就這些觀點而言,生態文明其實就是體現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物質與精神積累的成果,其通常由生態物質、生態化技術以及生態化精神累計而成。生態環境變化與生態資源資本化的特征決定生態文明的特性:第一是生態文明難以界定與計量。第二是生態文明的相關建設成效與整個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其消費表現出強烈的排他性特征。第三是生態文明建設效益具有較強的外溢性與滯后性。生態文明這三大特點正是公共產品的典型特性。外部性是公共產品的特性,從而使得生態環境保護中出現“搭便車”現象,導致生態環境投入資金不足,投資主體缺位現象時有出現。生態文明建設出現市場失靈時,必然會擠壓社會資本投資,這樣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出現生態產品供給不足。政府的適當介入是解決市場失靈的有效方式之一,而財政支持政策是最為主要的調控手段。
2、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基礎:現實依據
生態環境惡化是全球性的緊迫問題,同時也是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盡管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展,但生態環境污染代價卻非常嚴重。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經濟增長至少有二成是依靠生態資源與環境“透支”獲得;同時國家環??偩忠豁椦芯拷Y果也顯示,我國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占該年GDP的10%左右。這些數據充分顯示出我國生態環境的狀況,實施財政支持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國逐漸認識與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投入量逐漸增加。統計資料顯示,生態環境投資在“七五”期間占GDP的比例為0.7%、“八五”期間占GDP的比例為0.8%、“十五”期間占GDP比例的1.2%。但其在GDP中所占比例長期低下,與發達國家的生態資本投資比例1.5%-2%的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在經濟總量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2年GDP總量為51.93萬億元、外匯總量達到3.5萬億美元左右、財政收入達到11.72萬億元,這些數據充分顯示我國有能力也有足夠財政空間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投資。
二、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與困境
1、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
1998年至2007年在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建設中的實際投資就已經達到2700億元(見表1)。統計資料顯示,1950-1999年50年間,國家在草原生態建設上的投入僅為21億元;2000年以來,雖然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總計約100億元,大體相當于前50年投資總額的5倍,平均達25元/hm2;同時,國家林業投入達1100多億元,平均630元/hm2,是草原投入的25倍。生態環境投資增加,對于改善生態環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998年至2008年間,造林面積增加40093.29千公頃、增加林地面積3.64億畝,森林覆蓋率增加近2個百分點。生態環境保護性投資對于促進我國森林面積增長以及森林覆蓋率的提升作用很大。在草原生態建設方面增長成效顯著,統計顯示2001年至2007年間,退牧還草面積達到17005.33千公頃,禁牧休牧草原超過13億畝。在濕地保護方面,主要是利用退田還湖等方式來實現,截至2006年底,已經建立濕地保護區域473處,面積高達4346萬公頃。水土流失治理也是生態保護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十五”期間僅水土流失治理經費達到122.6億元,經過治理達到較好效果。2007年我國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99.87萬平方米,較1998年,已經增加了24.85萬平方米。生態建設進展較好,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各級自然保護區2669個,總面積達到14979萬公頃;國家自然保護區為363個,面積高達9415萬公頃。
2、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困境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其整體實現需要財政支持,但由于不同影響因素的作用,導致生態文明建設陷入“囚徒困境”中,具體體現如下:(1)生態環境保護投入需求不斷增加,這已超出國家現有的資金投入能力當前投入需求壓力主要體現的因素在于:一是當前我們國家環境污染嚴重,環境治理的難度也逐漸增強。僅僅以過往簡單技術來治理環境問題已經越來越難達到效果,這就需要環境治理技術創新與推廣,新技術研發與推廣則需要大量資金,這樣就促成污染治理投入資金不斷增加,從而導致環境治理的成本不斷增大。二是生態環境污染的性質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呈現出新的特征。當前生態環境污染已經呈現出區域性、流域性等新特征,這已經逐漸成為整個社會發展的新矛盾,而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問題則需要更多生態環境投資資金。三是由于歷史發展原因造成生態環境投資“欠賬”過多。一直以來,我國生態環境方面的投資整體水平比較低,遠遠低于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水平。就國外開展環境治理的主要經驗可以知道,只有當我們在生態環境治理上的投資達到GDP的2%時,整個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過往我國在生態環境投入方面的水平還遠未能達到這一最低要求,這樣就造成生態環境治理的包袱越來越重。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民眾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期望與需求也逐漸提高,這也為生態環境投資增加壓力。(2)生態環境投入渠道比較單一,主要還是以政府投入為主雖然我國在生態環境投入方面逐年遞增,但是相比于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局面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巨額環保資金缺口,往往就會促使生態環境投入力不從心。在目前管理體制下,容易擠壓其他生態環境投入資金渠道,這樣就導致一部分投入渠道萎縮,而另外一部分投入渠道就顯得名存實亡,這樣就很難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尤其對于那些跨區域、流域性的大規模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在資金的籌措和調度上都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資金問題已經普遍成為環境治理的主要瓶頸。(3)生態環境投入管理方式還比較落后,未能適應市場而創新管理方式由于生態環境產品的公共產品特性,使得生態環境投入主要還是以政府投入為主,這使我國生態環境投入變成一個國家性壟斷行業,使一些社會資金介入生態環境投入領域非常困難。同時也缺乏一套非常嚴格、具有規范性的、缺乏具體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環境治理經驗表明,僅僅依靠國家財政資金是難以有效遏制環境惡化的,也難以與當前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現狀相匹配。因此,如要在一定時間內控制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就需要改革行政管理機制,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實行對外開放,將生態環境投入領域逐漸向社會開放,以便吸收社會資本的介入。
三、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優化路徑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生態文明的維護需要大量資金的扶持與維護,這些都離不開財政支持。當前的財政投入資金盡管逐年增加,但是投資效率較低、投資環境惡化、投資監管失位比較嚴重,這就需要不斷創新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機制與思路,優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多元路徑。
1、構建區域差異性財政支持政策
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會導致生態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保護呈現區域差異性。這些差異性形成具有很強的歷史原因,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責任方而言,需要關注區域差異性的特性。生態文明建設的財政支持政策的制定,則需要充分考慮到區域差異性,從而形成區域差異性的策略。例如,東部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識較強、市場完善化程度要高些,這就需要在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時要注意適當引入社會資本進入,優化投資結構,以便降低財政支持壓力;對于西部地區而言,經濟狀況較差,市場化程度較差,市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足,這些都會影響生態投資渠道與需求。因此,構建一個區域差異性財政支持體系,尊重區域發展的差異性,以科學發展觀的態度統領生態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2、建立生態環境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生態環境投入在目前階段還是以政府投入為主,這就需要提高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比例。由于歷史欠賬、經濟發展差異性以及民眾生態意識等方面的因素導致我國財政生態投資比例較低,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生態投資需要占到GDP的2%左右,而我國還不到1.5%,這說明我國財政投入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而構建財政投入增長的長效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可以借鑒農業財政支出的具體做法,利用《環境保護法》在法律上規定財政生態環境投入資金比例,將其控制在2%-3%之間。與此同時,還需要強化各級政府的監管部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投入方面的監督力度,對不能完成的各級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采用問責制度,真正將制度落實到實處。
3、構建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財政對生態環境投入較低,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門政績考核體系的問題,環境保護在政績考核中地位不突出,甚至未能納入考核體系。強化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需要重新考慮生態環境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中,同時需要突出其權重。構建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各級政府實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與成效,避免定性指標的主觀偏見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以量化指標全面及時地反映出各級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與績效。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在績效指標構建中就需要充分考慮各級政府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要考慮到各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因而在指標選擇與指標權重的分配上要充分考慮各級政府的實際權益,要具有差異性,以此更加科學地反應出實際問題。
4、優化投入渠道,創新管理機制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改進熵值法;TOPSIS法;空間格局;海南省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1-0031-05
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并逐漸成熟還是在中國摸索新型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完成的。生態文明建設是繼生態省、市建設的更深層次的創建工作,是生態城市的優化與補充[1]。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定量研究上,關琰珠等在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中,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主線,從復合生態系統的角度,建立一個5層4個子系統共32項的指標體系。新指標補充了原有指標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的不足,對生態方面的表示也更周全[2];蔣小平以河南省為例,從總體結構上將生態文明評價分為3層,其中目標層由復合系統生態文明度一個指標構成,在自然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3個方面建立了評價子系統指標體系[3]。
杜宇從生態文明的基本構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應當包括以下五個基本構成要素:生態文化,綠色政治制度,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模式,社會和諧有序,以及Y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環境,共34個指標層[4]。一些學者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的方法上有所改進,引入了多種定量模型和方法,對時間和空間進行綜合分析。朱玉林、李明杰和劉騰認為,構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體系的程度基于灰色關聯。該指標體系包括生態經濟五個一級指標:改善民生、生態環境、生態治理、生態與文化[5]。李勇等將模糊評價與灰色模型賦權結合在一起,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工作,有效解決了數據的不確定性問題[6]。楊開忠課題組在研究中提出生態文明指數(ECI),計算首先需要利用生態足跡的方法,然后以人均GDP和生態足跡作為基礎數據,收集全國各地的相關數據指數化,主要反映單位生態足跡經濟發展的規模[7]。目前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最常用的是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層次分析法[8-10],而評價模型構建方法最為常用的是線性加權[11]。
對于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概念,國外并沒有對其做出明確的解釋,也沒有展開針對性的研究,對生態文明的建設主要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生態保護等領域,而對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主要體現在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構建上。建立指標體系在指標選擇的原則基礎上選擇不同的分析方法,平均加權法賦權,就引入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使權重分配更科學的專家咨詢更加規范地評價指標。此外,這一時期的評價對象是區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等的某些領域,如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性能指標。2001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設計了一個由58個指標構成的、包括15個主題和38個子題的最終框架,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目的和目標提供了一個健全的啟動平臺[12]。海南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基地,對整個省份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時空演化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及時,為科學編制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和指引作用。
一、評價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評價方法
采用Z-Score標準化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改進的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TOPSIS法計算生態文明指數。因為前兩種方法目前都是較為成熟的方法,這里就不再贅述。
Topsis法是基于歸一化后的原始數據矩陣,找出方案中的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由此獲得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間的距離(常用歐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從而得出該方案與最優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借此對進行方案優劣的評價。
第一步是確定正負理想理想解V+與V-;第二步是分別計算評價向量正負理想解的距離D+和D-;第三步是計算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的接近程度Ci,Ci越大,表明評價對象越接近最優水平。當Ci=1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最高;當Ci=0時,生態文明建設無效,處于混亂狀態(表1)。
(二)數據來源
數據主要源于2015年《海南省統計年鑒》、2014年海南省環境統計年報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相關年報及工作匯報中獲得。
二、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空間格局評價
(一)評價過程
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原則、理念以及國內外生態文明建設和評估現狀,結合海南省實際情況和特色產業,提取并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包含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旅游、文化教育以及生態文明制度等6個方面,構建由1個目標層、6個一級指標、28個二級指標組成的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表2),采用改進的熵值法計算標準化后的指標數據的權重,具體指標和數據如表2所示。
運用TOPSIS法計算生態文明建設6個一級指標以及綜合指標指數,在Arcgis10.2軟件支持下繪制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指標的分級和排序圖,結果如圖1所示。
(二)結果分析
海南省生態經濟發展水平較以往有很大提升,可分為Ⅰ、Ⅱ、Ⅲ、Ⅳ、Ⅴ五個等級,等級最高的省會城市??跒?.874 8,處于理想狀態,無論是總體經濟水平還是產業結構以及循環經濟,??谑卸季哂休^大優勢,生態經濟發展體系較其他市縣更為穩定和完善。位于東線沿海的三亞、陵水、瓊海、萬寧、保亭等5市,以及位于西線沿海的儋州市以及中部的五指山市的生態經濟指數介于0.6―0.7之間,處于良好狀態的穩定發展階段,主要依托其區位優勢和海洋經濟的產業優勢。特別是三亞作為海南南部地區的增長極和重點旅游城市,與陵水、瓊海、萬寧等3市均位于快速發達的東部快鐵交通線上,旅游業和房地產業占據三亞市大半個經濟市場,因為旅游城市發展的需求,三亞市在市容、市貌、循環經濟等發展上,更有相應的制約因素促進整個生態經濟循環發展;而儋州作為海南西部的中心城市,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海大儋州校區均在其境內,這些因素都會促進生態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除西線的昌江的生態經濟水平處于較差狀態,其他9個市縣均處于一般狀態。隨著十后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中西部地區市縣發展拉開帷幕。環島高速、2015年環島快鐵的開通方便了各旅游線路的規劃布局以及各市縣間的交通聯系,使得島內各市縣以及島內島外間的聯系更加密切。
3.發揮生態人居優勢,帶動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省。生態人居水平較高的地級市、東線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應繼續保持,重點提高昌江、澄邁、保亭、瓊中、定安、臨高、樂東、屯昌、白沙等中西部地區的生態人居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質量,增加公共綠地與公園面積,推行使用低碳、綠色、節能建筑,提倡綠色居住和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人們居住、生活、工作環境,打造更適宜休閑空間。
4.優化生態旅游特色產業,著力打造美麗宜居省份。各市縣生態旅游發展水平差異顯著、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難以實現生態旅游島內全覆蓋。應借助建設國際旅游島與“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契機,盤活旅游島和生態省建設的特殊政策體制,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構建“旅游+”的基礎上實現“生態旅游+”最大化。三亞、海口2個較為成熟的核心旅游城市,應堅定不移地發展高端、特色、多樣的主題生態旅游,帶動并優化周邊地區旅游環境;深度挖掘其他市縣的度假休閑旅游產品和精品路線,推進生態旅游+醫療養生、免稅購物、娛樂演藝、問題會展等的高度融合,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多元文化融合發展;打造以東西南北核心城市為主,貫穿連通周邊市縣的生態旅游路線;加大廣告宣傳投入力度,將生態旅游路線推向全國和世界。
5.著力打造文化特色產業,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文化教育作為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薄弱環節,應引起足夠重視。特別是三亞、瓊海、文昌、儋州幾個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態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文化教育成為制約其總體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因素,沒能成為海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羊和示范區。三亞市坐擁歷史悠久的崖州古城,應開辟崖城歷史博物館,并做好修繕保護工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使其成為既具文化氣息又散發現代生態旅游和商業旅游氣息的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學率,針對省內多起問題少年違法事件頻發等狀況,應注重培養培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保護生態、尊重自然的生態文化氣息。
6.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生態補償體制。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及時研究和統籌解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大問題。要有效整合管理資源,完善行政手段,全面梳理現有管理資源分布情況,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劃分管理責權,優化行政資源及相應的財政資源配置。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完善行政管理手段,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威脅資源、環境、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在十上海南省提出“國際旅游島”和經濟特區開發后,出現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秩序混亂、環境質量下降等狀況。因此,應注重島內所有市縣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有效管理生B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白楊,黃宇馳,王敏,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其評估體系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11,31(20):6295-6304.
[2] 關瑣珠,鄭建華,莊世堅.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發展,2007,(2):21-27.
[3] 蔣小平.河南省生態文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1):61-64.
[4] 杜宇,劉俊昌.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9,27(3):60-63.
[5] 朱玉林,李明杰,劉騰.基于灰色關聯度的城市生態文明程度綜合評價――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10,4(5):77-80.
[6] 李勇,周學費.基于模糊灰色統計的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5-38.
[7] 楊開忠.誰的生態最文明――中國各省區市生態文明大排名[J].中國經濟周刊,2009,(2):8-12.
[8] 何天祥,摩杰,魏曉.城市生態文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經濟地理,2011,(11):1897-1900.
[9] 陳曉丹,車秀珍,楊順順,等.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方法研究[J].生態經濟,2012,(7):52-56.
[10] 藍慶新,彭一然,馮科.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評價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廣深四城市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 題研究,2013,(9):98-106.
1農業、農村生態功能和價值的重新審視
農業在整個社會其他經濟社會活動中處于基礎性地位,農業生產和自然生態系統的聯系最為緊密,影響也最為廣泛。農業的特點決定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整個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1.1提供食物的經濟功能農業為社會提供糧食及農產品,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對食物的基本需要,這是農業的一個基本功能。為了增加糧食的總產量,很多的工業用品作為增產劑被用于農業生產。一方面提高了農業產量,另一方面為農產品的食用安全帶來隱患,對人們的健康造成潛在威脅。更為嚴重的是,生態受到化學物品的污染,化學劑也改變著農田質量,不斷加快土地板結化,農田自化系統遭到破壞,將對農業生態和人們的健康形成深遠影響。因此從食品安全和農業生態的角度而言,農業的提供糧食和農產品的這一功能應當重新審視。
1.2平衡環境的生態功能當今農村發展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社會多重危機的嚴重挑戰。農業生態穩定性下降,生物物種減少,農藥殘留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體富營養化和地下水硝酸鹽含量超標等現象日益普遍,農村生態問題日益嚴重。農業各要素本身就是構成生態環境的主要成分,農業的功能可直接表現為平衡環境的生態功能。農業的生態功能,對農業經濟的發展、人類生存環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樣性、防治自然災害、二三產業的正常運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產生的外部負效用等,均具有積極的、重大的正效用。農村是與自然最接近的地方,因此農業、農村的生態功能應當重新審視。
1.3社會文化功能農村是農民生活、休養的場所,農業意味著自然,意味著平凡,也意味著一種簡單,在繁雜的城市,壓力大、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身心疲憊后,偶爾回到農村,總能感受到一種心靈的療養,讓內心多一點平和,少一點浮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最能體現在農村。農村的先天優勢決定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希望在農村。和城市相比,農村生態基礎條件更好,地域更寬闊,調整的空間更大。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處于基礎性的地位,農村人口占到全國總人口的大約半數,能在農村樹立起生態文明的理念,完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應該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在發展生態經濟、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同時,增強農村環境的承受能力,發揮好農業的環境保護功能。另一方面,多彩的鄉土民俗和豐富的農村文化資源等待開發,維護和傳承好這些生態文化,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與完成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使命。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既關系著農業農村的未來發展,也直接關系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只有取得真正效果,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變和本質性的突破。
2城鎮化過程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困境
我國已經進入了由城鎮化引領的新的發展階段,農村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生態系統內部的平衡被打破,嚴重影響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利用。城鎮化所帶來的資源配置的改變、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人口的聚集不可避免的給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十多年來,城鎮化脫離了循序漸進的原則,超出了正常的城鎮化發展軌道?!霸谶M程上屬于急速城鎮化,表現為人口城市化虛高,在空間上建設布局出現無秩序失控,耕地、水資源等重要資源過度消耗,環境受到嚴重污染”[1]。雖然我國農村城鎮化水平還不高,但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顯露出來。同時,急劇推進的城鎮化給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諸多問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資金、政策等社會資源日益匱乏,導致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面臨日益嚴峻的困境。
2.1城鎮化導致農村社會整體性弱化
在城鄉二元結構以及城鎮化對農村發展的影響下,農村問題集中體現在農村空心化問題上。農村空心化不是單純的指農村居住空間的空心化,也不僅僅指農村人口外出的問題,而是反映了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整體性衰落與凋敝的總體態勢和基本格局。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特征:
2.1.1外出務工導致人口空心化顯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外出務工導致村內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村莊社會結構呈現出低齡化、老齡化、弱勢化、貧困化趨勢。河北省農村的普通居民住宅里通常大部分時間內僅僅居住著三兩位老人和兒童,而且耕地的使用也日益呈現出單一化,多以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偏少。
2.1.2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空心化明顯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下,由于缺乏穩定的財政保障與完善的投入機制以及設施維護資金,公共衛生與人居環境改造等公共事業的政府投入嚴重不足,致使大部分村莊不具有完備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目前的形勢是城鄉二元結構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改變,加快農村基礎性設施建設,加強道路、給排水、通信等基礎設施的配套性,不斷優化農村生活環境是當前新農村建設應當著手解決的問題。
2.2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2.2.1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力量嚴重下降在農村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呈現出數量減少、素質普遍降低以及結構性失衡三大特征。農村人口流出的主體往往是這部分青壯年,有一定專業技能、文化素質較高的勞動力。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出影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甚至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在河北的大部分農村,農村的景象凋蔽。農村勞動力總量過剩與高素質勞動力短缺并存致使務農經濟收入比較收益較低,比較收益低下促使農村高素質勞動力進一步流出,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整個農村建設以及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力量嚴重下降。
2.2.2農村基層治理主體的缺失問題近年來河北省農村的現實基層情況是,越來越少的農村精英留在村內。一是服務組織斷層?,F有的村民小組這一級名存實亡,村民小組長無人愿當,許多村落沒人問事管事,大姓壓小姓。二是服務功能斷檔。現有的比較穩固的縣鄉村組織,工作手段、工作作風行政化,以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基點,服務功能弱。在農村治理方面,農村干部也感覺乏力,培養后備干部、發展黨員都面臨一個年齡段、知識結構斷層的問題。因此誰來管理生態文明建設出現問題。
2.2.3農村格局改變,農村居住環境不斷惡化由于缺少整體性的規劃,村莊的整體面貌基本沒有改觀。農村臟亂差的現象和問題依然嚴重。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污染嚴重。農戶的生活被逐漸“現代化”,受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農民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洗衣粉、洗潔精等產品,也大量使用塑料袋、玻璃瓶、塑料瓶、紙箱、紙巾,由此產生大量難以分解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量的垃圾長年累月地分散丟棄在河邊、路邊、屋后。農村的垃圾問題充分反映出農村生活環境亟待彌補和改善。
2.2.4鄉土文化被邊緣化,農村社會生態不和諧隨著城鎮化、市場化和現代化的快速推進,農民外出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原有的農村社會結構。農村社會認同感下降,由于市場的原則以及農民對物質生活的迫切追求,人們之間的互助關系逐漸被金錢關系所替代。農民的謀生方式和生活方式改變,村莊的社會邊界更加開放,家戶間的關系變得更為理性化。傳統的內生權威主導的基層秩序不再,村莊由熟人社會逐漸向陌生人社會過渡。尤其是近些年來,農民的行為更“理性化”了,農民都在忙著掙錢,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日益減少,農民之間的關系日益淡漠。農民不再村莊的進行關注,農村社會失序。
3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當前農村生態呈現整體衰退的情形,農村社會功能整體性退化,農村凋蔽情形嚴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陷入困境。根據當前農村發展現狀,建設農村生態文明,要提升過去的生態文明建設方式,創新發展模式。分析研究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經驗,把以生態農業、能源的循環利用等為目標的農村生態工程建設,是一種可行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模式。這一模式適用于當前農村社會資源日益流失的形勢,能夠集中資源,規模化地進行生態建設。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把農村建設成為適宜居住的美麗鄉村。
3.1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案例建設美麗鄉村的一種可行性模式—山東省青島即墨生態文明鄉村示范區:該示范區是以政府為主導,以技術和產業模式為支撐,是半徑15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約7個鄉鎮的生態文明鄉村示范區。該示范區是以生態工程(中恒能項目)為核心,將周邊70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農業生產、社區生活、工業企業、第三產業產生的有機廢棄物收集起來,進行“能源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產生沼氣、沼渣、沼液等新能源。在項目周邊5公里范圍內,鋪設燃氣管道,為鄉鎮住戶、新農村社區、工業企業、第三產業等各類用戶提供沼氣。在5公里至15公里范圍內,建設遠距離分布式供能系統,采用沼氣長途輸送技術為客戶供氣。為解決居民的冬季取暖問題,示范區引入秸稈、煤、太陽能、風能、地源熱、天然氣等作為補充手段,滿足居民冬季取暖需求。這樣就形成沼氣為主,多能互補的新型農村社區能源供應新模式。這種模式已經得到青島市發改委、青島市財政、國家發改委、亞洲銀行的認可。將打造成中國新農村生態文明的第一示范區。該生態文明鄉村示范區的模式在農村區域內對有機廢棄物進行綜合處理,并有效解決農業的面源污染。所依托的核心技術突出的優勢就是對各類秸稈、畜禽糞便、屠宰污水、病死畜禽尸體、餐廚垃圾、生活污泥、有機廢水等有機廢棄物進行大規模,連續式處理,以生態的模式,凈化周邊環境。生產出來的沼氣可為企業和居民提供清潔能源;沼渣、沼液可為示范區提供優質的有機肥,涵養土壤,提高有機質含量,使用這些有機肥可有效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傊撋鷳B示范區模式在減少周邊環境壓力的同時,也能夠實現能量的有效循環利用,最終形成區域的環境治理和循環經濟的農村發展模式。該模式實現了在一個較大的區域內打造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的樣板。
3.2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三方面內容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整合農村社會資源,逐步加大公共物品的供給,借鑒即墨生態文明鄉村示范區成功的建設經驗,依托生態技術和工程,進行區域性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傳統農業社會的基礎上通過該建設模式逐步形成社會整體生態和諧的美麗鄉村。
3.2.1生態農業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生態農業建設。生態農業建設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做好生態農業建設,其它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才會有物質保障,要積極促進傳統農業向生態型農業發展模式轉型。一方面,促進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從該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的需要和農民的現實需要來分析,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形成連片耕地是第一要務。生態農業建設的前提條件就是土地的規模經營,土地規模經營才有可能發展生態農業。另一方面,做好生態農業科技培訓工作,促進生態文明的科技發展。當前生態農業建設的一個瓶頸問題就是農民的農業科技知識貧乏與農業科技技能低下。生態農業建到目前還沒有實現一定規模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對農民的生態農業培訓機制。因此通過對農民進行生態化培訓,使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充分利用好沼渣、沼液作為示范區提供的優質有機肥,提高農產品的有機質含量,同時使用這些有機肥可有效降低農業面源污染。要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對廣大的農民進行生態農業科技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充分調動并發揮農業相關部門的作用,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的進程。
3.2.2生態村莊建設在生態村莊建設方面要全面落實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的各項政策,走規模化的能源開發道路。改進傳統農村的生產、生活模式,要進一步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的開發建設。依托生態技術,開展農村生態工程建設,進行區域性的農村環境治理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村莊的綠化和生態建設方面,可以借鑒上述經驗,依托沼氣工程,深化農村環境污染整治,以凈化潔化美化農村環境、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提高農民群眾生活質量為目標,實現生活污水處理排放,垃圾固廢統一收集,畜禽糞便污染污染明顯下降,綠化水平顯著提高,使農村環境面貌有根本性的變化。一要結合村莊布局調整特別是中心村建設、舊村改造、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二要在組織體系上,建立環保、農業、城建、水利、林業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村為責任主體的農村生態環保工作責任體系和推進機制。協調社會各方面特別是基層干部群眾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積極性,營造建設“生態宜居村莊美”的氛圍。圍繞不斷改善農村環境質量與景觀面貌,把科學規劃作為基礎,以增加綠量為著重點,建設有特色、效果好的新村莊。提升村莊質量,從基礎性公共服務方面采取措施,通過財政投入,轉移支付等方式為農村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給和服務的公給水平,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保證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先決條件,也是農民生活和現代化建設水平的直接體現。依托生態工程,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不斷加強管網、水利、交通等生產生活設施建設,這是提升村莊質量的核心。
3.2.3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重構農村公共生活,使國家正式制度與民間規范產生合力,實現農村的文明祥和并傳承和弘揚鄉土文化。我們必須重建農民生活的價值系統和意義系統,使農民從傳統的依賴轉型為現代社會網絡的依賴,使生活在其中的人能夠感受到生命有價值、生活有意義,從而使那些在外流動將來還要回到村莊的人愿意也能夠回到家鄉生活,使鄉村社會能夠不因一代代青壯年勞動力的外流而出現失序與斷裂的局面。2006年賀雪峰就提出一個關于中國農村發展道路的方案,其核心就是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重建農村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的主體地位和文化感受力,讓農民可以分享到現代化的好處,從而能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他主張重建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希望溫飽有余的農民可以繼續享受青山綠水和藍天白云,可以繼續享受家庭和睦和鄰里有愛。另外在建設農村生態文化方面,應繼續不斷加強農村生態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轉變農民“資源無限、環境免費”的落后思想,營造“保護生態,人人有責”的生態風氣。其一是把改善農村環境放在重要位置;其二是把獎勵環保生活方式落實到日常生活,如鼓勵居民使用沼氣等清潔能源;其三是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宣傳不當的生活方式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及給子孫后代的生存利益帶來的影響,從而引導農民主動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環保意識。我國農村不科學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農村環境問題惡化的主要原因,只有轉變農村的生活方式才能建設好農村生態文明。
[關鍵詞] 科技投入;瑞士;生態文明建設;貴州
[中圖分類號] F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5)04-15-3
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nduc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in Guizhou, the problems of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Guizhou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witzerland has a relatively successful approach an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witzerland has been carried out, providing some meaning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latecomer catch-up strategy of Guizhou.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 Switzerland;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izhou
2014年6月5日《貴州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獲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批準,在貴州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貴州目前從各項統計數據看屬于欠發達地區,但是,貴州生態環境較好,資源豐富。貴州目前進行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實施后發趕超戰略,并提出把貴州打造成“東方瑞士”。以上的后發趕超戰略、生態文明建設等是適合貴州當前和未來發展需要的。如何將以上的建設目標落實將是貴州當前和未來發展的關鍵。隨著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鋪開,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的基礎性支撐作用凸顯出來,特別是在進入知識經濟的今天,科技創新擴大人類知識的外延、延展人類探索的領域、更高效的創造財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做好科技創新有一個前提――即有充足、高效的科技投入??萍纪度氡徽J為是一種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投資,其回報率遠遠超出經濟學意義上投資的回報率??萍纪度胧琴F州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中緊迫、重要的任務,且沒有理論與實踐來指導,只好自己趟出一條科技投入之路?!八街梢怨ビ瘛?,分析瑞士科技投入的成功做法,可以為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投入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
1 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目前沒有一個精確、能被所有人接受的界定。學者多認為科技投入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科技投入包括所有用于科技方面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總和;狹義的科技投入指的是資金投入[1]。本文中的科技投入是指狹義的科技投入。
2 科技投入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科技創新,特別是生態化的科技創新?,F代經濟學研究成果顯示,“科學技術開始只是作為經濟增長的一個外生因素,在新增長理論中,科學技術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因素、終極因素”。其次,在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需要更合理、高效地利用資源、能源,而這些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再次,貴州在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生態污染方面需要生態科技創新。
2.1 瑞士的科技投入
瑞士位于歐洲內陸,有約700萬人口,陸地面積41 293平方公里,礦產資源匱乏。但是,瑞士科技研究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多次被評為世界上競爭力最強的國家之一。深入研究不難發現,瑞士成功的科技投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1.1 瑞士的決策者和建設者很早就認識到科技創新將是決定瑞士發展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支撐科技創新的科技投入是必要保障。瑞士科技創新的思想淵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中對于“世界的本源”問題的關注和探討。特別是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高揚理性的大旗,從精神枷鎖中解放自我。而理性是和科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和科學思想、科學思維方式等聯系在一起的。近代科學作為理性的象征在啟蒙運動中是反對宗教迫害的重要武器。當時生活在現瑞士版圖內的人們和后來遷入瑞士的法國人、德國人、意大利人等深受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響,對于理性、科學和科學創新等已經滲透到其文化基因中,成為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革命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動力。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2]。科學技術和科技創新的能量人們不再懷疑,人們把科學素養作為一種必備的個人修養,科學當成一種信仰,科技創新能力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的、起關鍵作用的能力,特別是科學成為一種社會建制。人類現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財富的增加,知識邊界的擴展無不依靠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競爭力和可持續的發展能力。瑞士人親身經歷了以上的變化,對科學和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已經成為人們文化基因中的顯性基因和重要基礎,有些甚至成為很多人的信仰。通過對瑞士科技創新能力的思想淵源和文化底蘊追溯,不難發現瑞士人對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較為深遠的思想淵源和厚重文化底蘊。這也是瑞士能較好推動科技創新,從而實現較快的可持續發展并保持較好生態環境的軟實力。也就理解為什么瑞士會吸引大量優秀的一流學者在瑞士從事科技創新,并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2.1.2 瑞士的科技投入強度、科技投入的人均量居位于世界前列。而反映一個國家科技投入或地區科技投入的指標是其中的R&D投入。瑞士的R&D投入絕對量一直逐年增加?!?996年瑞士R&D經費為100億瑞士法郎,2000年瑞士的R&D經費為107億瑞士法郎,2004年瑞士的R&D經費為131億瑞士法郎,2008年瑞士的R&D經費為163億瑞士法郎?!比鹗咳司鵕&D經費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瑞士的科技投入強度在世界上一直位于前列?!?996年,瑞士R&D/GDP為2.65%,2000年,瑞士R&D/GDP為2.53%,2004年,瑞士R&D/GDP為2.9%,2008年,瑞士R&D/GDP為2.99%?!?/p>
2.1.3 瑞士的R&D經費來源多樣,企業資金是R&D經費的來源的主體,政府資金是R&D經費重要來源。2008年,瑞士的R&D經費來源于企業的占總資金68.2%,R&D經費來源于政府的占總資金22.8%,R&D經費來源于其他資金的占總資金9%。瑞士擁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大企業,企業資金是R&D經費主體很正常,瑞士政府對一些公共科技產品資助、基礎研究的資助是R&D經費另一重要來源,瑞士的民間科技投入和非營利組織科技投入是瑞士R&D經費的補充[3]。
2.1.4 瑞士科技投入的執行主體多樣化,但是以企業和高校為主。2008年瑞士企業執行的科學研究占R&D經費的73.5%,政府部門執行的科學研究占R&D經費的0.5%,教育部門執行的科學研究占R&D經費的24.2%,非營利部門執行的科學研究占R&D經費的1.6%。從瑞士科技投入執行主體來看,企業是最重要的科技投入執行主體,企業知道市場最需要什么樣的科技創新,所以,企業執行的科技投入最符合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效率也最高。瑞士教育部門的科研在追求學術性、真理性的同時,也將科學研究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使科學研究在求真的同時,也為人類更好的生活服務。
2.1.5 瑞士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活動中所投入的資金不同。2004年瑞士的基礎研究費用占R&D經費的28.7%,應用研究費用占R&D經費的33.32%,試驗發展費用占R&D經費的37.98%;2008年瑞士的基礎研究費用占R&D經費的26.8%,應用研究費用占R&D經費的31.9%,試驗發展費用占R&D經費的41.3%。從瑞士的基礎研究投入,可以看出其所占的份額較大,這是瑞士具有強大的原始創新能力的基石。
2.1.6 瑞士積極營造最佳的科技創新環境,吸引世界一流的學者到瑞士來從事科技創新,很好地解決了科技創新主體、科技執行主體不足的問題。瑞士擁有世界上按人口比率最高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很多是旅居瑞士的科學家在瑞士從事科技創新、科學研究時獲得的。
3 瑞士科技投入對于貴州科技投入的啟示
從瑞士的科技投入看,不管是在思想上、文化底蘊上,還是具體的科技投入來源、科技投入的結構、科技投入執行主體吸引與發揮作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瑞士的科技投入促進了瑞士的科技創新,進而為瑞士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支撐。瑞士在科技投入方面有著很多成功的做法,對貴州的科技投入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不能說發達國家瑞士的科技投入跟貴州科技投入沒有關聯,這其中的關聯還需要詳細研究。貴州適當的借鑒瑞士在這方面的成功做法,可以避免少走彎路,盡快地實現欠發達地區在科技投入上的跨越式發展,促進貴州的科技創新,為貴州最終的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3.1 在思想上真正地認識到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和持久性,特別是對貴州現在和將來發展有決策權的精英們,更應該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持久性
做好科技投入不僅僅是貴州當前發展所需,還是貴州長遠生態發展所必需。對科技投入應該持之以恒,長久發展下去就會真正體會到科技投入對貴州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的威力,展示出科技創新能力是貴州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的持久、強勁動力。貴州現在是欠發達地區,既要趕超發展,又要加快轉型,是高難度的跨越性發展,要實現以上的目標,目前只能從科技創新能力培育上下功夫。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可以較為輕松地實現以上的目標,但是,培養科技創新能力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做好科技投入將是促進科技創新的唯一路徑。
3.2 貴州當前要加大科技投入的量,拓寬貴州科技投入的資金來源,使資金來源多樣化
科技投入的量變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貴州R&D經費占GDP的比例在2009年為0.57%、2011年只有0.64%,2012年只有0.61%。這樣的科技投入強度不要說支持趕超型發展了,就是維持正常的經濟發展也不充足。從長遠看科技投入的強度R&D經費占GDP的比例至少達到2.5%左右才能滿足科技創新的經費需求,支撐趕超型的發展。首先,要強化政府的科技投入。貴州是在欠發達地區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科技基礎薄弱,政府在此時負有重要的責任。其次,積極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理性的進行科技投入。從瑞士看企業R&D的投入一般都占全社會R&D投入的70%左右。貴州省企業的科技投入絕對量在增加,但投入的強度是不足的,離70%左右的投入強度差很遠。為此,只有積極地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企業在所有的科技研發執行主體中更具有敏銳的市場感知力和洞察力,因此,企業的科技研發和科技投入最符合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投入回報見效快,效率高。鑒于貴州的企業現狀,企業的總體實力不強,研發能力較弱,在現階段應先將科技投入用于該地區最需要的高科技項目的技術引進,邊引進邊吸收邊改進,有一定的實力和基礎以后,再獨立地進行高科技的研發。同時根據科技投入的風險性,鼓勵企業進行科技投入的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做好科技投入的前期評估,規避風險,最后利用現有資源進行軍資本市場。
3.3 貴州省要培養自己的科技創新主體,引進優秀人才來貴州創業
依據瑞士的經驗,不僅要培養自己的科技創新執行主體,還要營造寬松的環境吸引優秀人才來貴州創業,不僅可以緩解科技投入的不足,也可以緩解科技投入執行主體不足的問題。
3.4 貴州的科技投入要保持合理的配置結構
依據瑞士的經驗,基礎研究多是政府資金,應用研究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企業資金為主體,實驗發展階段以企業資金為主。貴州目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政府資金為主,試驗發展階段以企業的資金為主。隨著貴州的發展,政府資金要慢慢讓位于企業資金,專注基礎研究領域和公共科技需求領域。
3.5 樹立艱苦奮斗作風,踏實做好貴州科技投入
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艱巨的事業,要把貴州建設好,貴州自身的力量是內因,要依靠自身力量去實現,將科技投入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 黃昊.上海浦東新區科技投入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科技投入的啟示[J].未來與發展,2011(7):103.
關鍵詞:黑龍江??;生態城市;法律制度;完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D9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3)01-0026-02
一、黑龍江省生態城市概述
黑龍江省生態城市是一個開放的城市,而是一個與省內各大城市和周邊的農村相關區域緊密相連的城市,是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省級行政區域。它的主要標志是,生態環境良好并且不斷趨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保護和利用;以生態或綠色經濟為特色的經濟高度發展,結構合理,總體競爭力強;市中心和鄉村環境優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進入富裕階段,環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和基本消除。它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文明、舒適的‘理想城市’。
黑龍江省生態城市應該向著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它的本質在于對生態平衡的追求,單純的經濟發展、單純的自然保護或單純的社會和諧,并非生態城市發展的合理目標。
二、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的法律問題及不足
(一)黑龍江省生態城市思想認識和生態法制觀念的缺乏
一是思想認識的缺陷。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建設一味的追求效率和高速,農業和工業建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經不能順應時代潮流,人們在思想意識上缺乏建設生態文明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有些行政機關對生態城市建設的工作取應付了事的態度,民眾認為生態城市建設是政府的職責與老百姓沒有任何關系,這種意識就會使整個社會現狀距離和諧的生態社會較遠,所以轉變思想認識,將生態文明融入到科學發展觀,,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二是法制觀念的缺失。我國目前生態城市建設缺乏規劃與設計的法制保障,在培育生態城市的文明意識,沒有一套完整的生態法制觀念的保障體系,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的相關法規凌亂,未能形成一個條理清晰、完整全面的法規體系,不能適應資源開發保護的需要。,所以作為生態省建設試點省,黑龍江省在行動上更關生注態城市建設規劃設計、自然資源開發和保護,生態文明意識轉變都應該得以提高加以解決。
(二)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法律問題的缺陷
立法上的缺陷,我國在憲法、行政法規和各部門的規章中對城市生態建設有所規定,但相較外國法律關于生態城市建設,我國的各部門法所涉及的就是較落后和低層次的規定,生態執法機構不健全、執法力度較弱、執法水平不高、執法監督機制不完善。黑龍江省生態工作執法機構比較零散,生態環保工作專項部門設立沒有完全到位。在執法過程中,出現執法力度寬松不一,對一些經濟發展有突出但環境影響大的違法企業放寬處罰力度;執法方式單一,僅限于行政處罰約束,很少用到獎勵激勵,并且缺少生態環保執法監督的專項制度。
三、國外生態城市建設的法律法規的借鑒及啟示
日本城市生態化建設立法進程。日本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城市型環境問題,有關城市生態化建設方面的立法大多存在于環境法律體系之中。日本的城市規劃中,與土地、住宅、城市建設相關的法律有200多個,城市規劃法是其中的母法。與《城市規劃法》關系密切的下屬范疇的法律有:《建筑基準法》《土地區劃整理法》《城市再開發法》《新住宅地開發法》《城市公園法》《文物保護法》《河流法》《港灣法》《道路法》《軌道交通法》《停車場法》以及其它與城市道路、市政、公園、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相關的法律。上述法律法規體系有效規范著日本的生態城市建設,起到良好效果。
美國生態城市建設立法概況。作為普通法法系國家,其綜合性的環境成文法——《國家環境政策法》,較早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了命令控制、排污控制、技術強制和市場控制這四種模式?!秶噎h境政策法》還創造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效矯正了傳統發展戰略忽視環境利益和環境價值的弊端,符合經濟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取得了良好實效。單行立法方面,美國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推行污染預防的國家,并特別重視發展環境技術,其污染預防包括污染物的源頭預防和消減、再循環利用以及必要的末端處理等環節。為保護城市環境、維護社會公正,強化“土地用途管制”的調控機制;二是對土地概念的新認識,城市規劃的廣域化和中央集權化,開發控制機制的改善與強化。城市規劃成為實現經濟成長、環境保護和社會公平的法制保障。
四、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的法律法規的完善對策
(一)立法構建
建立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條例和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法律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的生態城市建設的法律法規,并將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結合外國關于生態城市建設的經驗和各個城市自身環境和基礎條件,構建從城市森林綠地建設、城市水環境建設、城市生態建筑建設、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設、生態城市經濟產業文化產業建設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條例。增大城市綠地建設規模,促進公園綠地等生態綠地的自然化,將有利于把尊重生態規律,促進綠色城市、綠色交通和綠色經濟產業。從而構建與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條例相符法律保護制度。隨著生態城市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深化,通過立法促進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就成為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必將立法精神融入整個法律體系中。
(二)加強執法能力的建設
一是要建立黑龍江省執法監督機制。要完善執法監督機構,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和懲罰力度,提高執法效果。確保違反生態城市建設條例和法規的企業和個人受到約束,建立于懲罰相對應的獎勵機制。二是要建立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的責任問責制。在經濟利益和生態城市建設相沖突是官員們為了政績而選擇經濟利益大于一切,這就要追究行政官員的違法行為。確保為民做主,保障人們的生存利益。三是加強黑龍江省生態建設的行政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⒔∪姓谭C構,加強行政執法隊伍,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 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改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提高行政執法的權威。
(三)完善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法律監督執行
一是建立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執法檢查監督機制保障生態法規和政策的有效遵守和實施。二是加強立法機關對生態法律實施的監督,加強檢察機關、行政監察機關對生態省建設法律實施的監督。三是加強社會團體和公眾對生態省建設法律實施的監督,形成社會團體和公眾監督檢查有關法律實施的機制和制度,從而完善公眾對違法行為的知情權和提出建議權,更要利用媒體的輿論宣傳監督作用,對違法行為給予曝光。
(四)加強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的宣傳,培養和增強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的法制觀念
一是要經過實踐宣傳和教育是促使黑龍江省的生態發法律制度得以實施的重要手段;生態法律制度的實施只有同全省人民的生態法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培養和提高同步進行,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進行相應的生態法制宣傳教育, 使廣大人民都學習、了解才能促進生態法的全面實施, 促進黑龍江省生態城市建設的深入發展。二是要完善和利用公民的環境權和環境公益訟訴制度,融入建設黑龍江省的生態城市中來,公民有了環境權就可以更好地對自身遭到環境污染得以維權,這樣任何個人都可以對環境污染者提起不得違反生態環境建設的訴訟制度。
參考文獻:
[1] 蔡守秋.建設生態區的法制保障[J].河南省政法管
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2).
[2] 杜 群.環境法融合論:環境.資源.生態法律保護一
體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 滕 藤.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4] 張梓太,吳衛星.環境與資源法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5] 陳泉生,張梓太.憲法與行政法的生態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 金瑞林.環境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6): 64.
一、生態旅游及其產生
1.生態旅游的提出
生態旅游一詞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開的一次國際環境會議上被正式確認,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在這20多的時間里,世界生態旅游發展非常迅速。據世界旅游組織估計,目前生態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業總收入的15%~20%。生態旅游作為一種宣傳主題和產品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2.生態旅游的概念
關于生態旅游的概念,目前,理論界對此說法不一。綜合各方觀點,有人給生態旅游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生態旅游是一種在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指導下,以自然區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區域為對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觀、野生生物和相關文化特征為主要目的,以不改變生態系統的有效循環及保護自然和人文生態資源與環境為宗旨,并使當地和旅游企業在經濟上受益為基本原則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為。
3.生態旅游的特點
相對于傳統的自然旅游來說,新興的生態旅游有著顯著的特點。生態旅游是人類希望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產物,其主要特點是:①以回歸大自然為基調;②以保護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與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的;③游人與景區居民將自己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要盡到保護自然的職責和義務。
二、我國生態旅游區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旅游開發過程中,一些生態旅游區由于缺乏景觀保護意識和生態思想,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經濟利益,忽視了對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盲目開發,造成了旅游資源的退化、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據有關資料,我國已有22%的自然保護區由于開展生態旅游而造成保護對象的破壞,11%的自然保護區出現旅游資源退化。還有一些生態旅游區為了迎合游客,大興土木,修建賓館、索道,引進、仿制、移植項目,用眾多的城市化和商業化景觀代替了具有多種生態功能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
縱觀我國生態旅游區的開發現狀,當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盲目開發,景觀污染嚴重
景觀污染系指不適當的人為干擾導致的景觀退化現象。主要表現為景觀的生態整體性和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景觀結構破碎化,景觀功能受損、生態風險增大和審美價值降低等。
一些生態旅游區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時,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學論證,盲目開發導致許多不可再生的資源遭到破壞,造成了景觀污染。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壞植被,危及生物多樣性。一些生態旅游區在進行建筑過程中,大片砍伐樹林,造成嚴重損失。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白山旅游區,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共占綠地30hm2左右,砍伐樹木千余株。
(2)破壞地形,毀壞自然生境。長白山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開鑿了一條登山棧道,用水泥、鋼樁和鐵網代替了自然生境。棧道不僅破壞了雄偉的地貌景觀,而且絡繹不絕的人流踐踏草地,向天池扔垃圾,增大了對保護區核心區的生態脅迫。
(3)捕殺野生動物,生態系統受損。一些生態旅游區在開發和管理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執法不力,使許多野生動物遭到捕殺,造成不少珍稀動物滅絕。據調查,20年來,長白山旅游區已有2種哺乳動物滅絕,16種瀕危。
2.游客超載,生態環境受損
由于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經濟效益,一些生態旅游區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除了盲目開發之外,對游客數量不加以限制,造成旅游高峰人滿為患的現象,由此引發系列環境問題。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對保護區旅游現狀作了深入調查后發現,目前44%的自然保護區存在垃圾公害,12%出現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氣污染。
3.景觀趨同,天然優勢被磨滅
很多生態旅游區熱衷于旅店等豪華設施的建設,大建樓、堂、管、所,盲目擴大旅游區,在旅游開發中市場定位不準,不注意生態保護和文化內涵,“貪大、求洋”,有的甚至不惜以犧牲具有多種生態功能的自然景觀為代價,修建過多的人造景觀,進一步走向城市化、商業化。有的旅游區拋棄了自己獨具的天然優勢,盲目改造,造成大多景區景觀的趨同。
以索道為例,世界各國在作為國家公園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嚴格控制的,如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m,公路只修到約2000m,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國,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現代索道,甚至修幾條,有的山相對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
4.管理和文明建設落后
(1)維護措施不夠。許多古建筑群有的因為地質條件、地形狀況而傾斜;有的因地震、洪水而被損壞;有的因地質、滑坡多年風化失修而破舊不堪等,這些問題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2)部分游客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加之保護措施不嚴,很多珍貴的植物被隨意折斷,還有人在建筑物、巖畫、古雕像上隨意刻畫,造成文化景觀的破壞和旅游活動的視覺污染。
(3)缺乏必要的監測和管理。據報道,以自然保護區為例,在已開展旅游的保護區,僅有16%的保護區定期進行環境監測,有的保護區連一臺必須的測量儀器也沒有,有的則對旅游會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一無所知,依據科學監測對保護區游客數量進行控制的僅有20%,甚至一些保護區在核心區也有活動,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生態旅游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關于實現生態旅游區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實現生態旅游區旅游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保護為主,保護、開發和利用相統一的原則,在嚴格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適度、合理、科學地開發其旅游資源,必須建立完整的法律、技術與管理體系。
1.完善制度建設
我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時間短、發展速度快,但同時也缺乏必要的法律規制,需要吸收國外先進的立法理念,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制度,促進我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健康快速發展,維護好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使自然保護區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樹立“以自然保護為主,開發與保護并重”的思想的基礎上,建立保護區進行功能分區制度,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制度,生態旅游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生態旅游區的立項審批制度。
2.合理功能分區,科學合理規劃
要在保護區功能區(核心區、緩沖區、試驗區)劃分的基礎上,實現實驗區內旅游小區或旅游景點的確定,進行生態旅游開發。核心區、緩沖區實行嚴格的保護措施,禁止開發旅游,確保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
同時還要從景觀結構和功能上對生態旅游區進行景觀生態規劃,主要包括對旅游產品市場的需求及特征分析,生態旅游區自然、社會要素等基礎資料和相關資料的調查收集,景觀分類和對景觀結構功能及動態的診斷,然后通過不同類型的結構規劃,構建不同的功能單元,從整體協調和優化利用出發,確定景觀單元及組合方式,選擇合理的利用方式。
3.明確管理主體,當地群眾參與
外部機構和單位到生態旅游區開發旅游,必須服從保護區管理機構的協調、安排、管理,避免出現多頭管理的混亂現象。
當地群眾的參與,可以把部分破壞資源的量轉變為保護資源的力量。群眾參與存在著直接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利益主體部分;同時還存在著協調性,當地群眾參與所開發的生態旅游,是原汁原味的,這一人文與當地的生態是協調互補的。只有當地群眾參與,讓他們獲得了利益,才能讓他們體會到資源的價值,自覺地進行保護。過去在自然保護區亂砍亂伐,亂捕濫獵,禁而不止,保護區在開展生態旅游中,允許他們在社區內開設農家樂,做些土特產經營和勞務,使破壞的力量轉變為保護的力量,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收益。
4.確定旅游容量,適度控制規模
旅游容量是指在保護旅游資源及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又滿足游客需求的條件下,一個旅游區在一定時限內所能容納的最大游客數量。生態旅游區管理人員可以以生態指標、環境質量指標、設施指標、游客感應指標和客流分布指標為依據,確定生態旅游區每天總旅游容量,使旅游活動的開展控制在總體容量內。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曾做過此方面的研究與嘗試。
5.加強游客管理
對進入生態旅游區的游客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技術,實施生態環境意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游客生態環境意識的增強,是旅游目的地實施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條件??梢圆扇∫韵虏僮鳎孩僭诼糜螀^內設立具有環境教育功能的基礎設施,如各種指示牌等;②利用門票、導游圖導游冊等進行多種渠道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③一定的處罰手段。
四、結語
生態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旅游發展的潮流。相比較而言,我國的生態旅游還處在起步階段。在其開發過程中,還存在眾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盲目開發,景觀污染嚴重;游客超載,生態環境受損;景觀趨同,天然優勢被磨滅;管理和文明建設落后等。通過完善法律制度,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科學合理規劃,明確管理主體,鼓勵當地群眾參與,確定旅游容量,適度控制規模,加強游客管理等方式以實現生態旅游區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萬緒才,朱應皋,丁敏.國外生態旅游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2002.17(2):68-72.
[2]張小利.大眾旅游、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廣西社會科學,(1):2007.68-70.
[3]袁興中,劉紅,高天剛.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開發[J].生態學雜志,1995.14(4):36-40.
[4]崔海亭.景觀污染: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J].生態學雜志,2001.20(3):60-62.
[5]俞穆清,朱顏明,田衛,劉景雙.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游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J].地理科學,1999.19(2):189-192.
[6]倪強..近年來國內關于生態旅游研究綜述[J].旅游學刊,1999(3):40-46.
[7]姬曉娜,朱泮民.生態旅游區的景觀生態問題及其調控[J].生態學雜志:2007.26(11):1884-1889.
[8]衷華.論我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法律制度的完善[J].和諧發展論壇:2007.234-235.
[9]王世國,王素芬.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開發與管理初探[J].陜西林業科技.2007.(2):89-92.
按照局《實施方案》的安排要求,我就如何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理順機制體制,履行生態環境監測監督工作職能為題,于10月25日、11月1日到7日分別與__保護局,dd市、dd縣、dd縣林業局的有關領導進行座談、并向其它兄弟單位函信征求意見,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準確把握生態文明本質,充分認識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1、準確把握生態文明的內涵和本質。生態文明是對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的深刻變革,是人類文明質的提升和飛躍,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生態文明不只是生態、環境領域一項重大研究課題,而是人類與自然、發展與環境、經濟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協調、發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環的理論與實踐,是人類社會跨入一個新的時代標志。就本質和含義而言,生態文明是當代知識經濟、生態經濟和人力資本經濟相互融通構成的整體文明,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文明,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與環境雙贏、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人人共享、公眾幸福指數不斷上升的文明。
2、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林業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做好林業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可以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兩大類。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根據各生態系統的植被分布情況,又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等類型。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中面積最大、分布最廣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在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陸地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公里,森林面積約為0.5億平方公里,約占陸地面積的32.6%。森林生態系統占有巨大空間,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達數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數米至數十米。無論從森林生態系統所占的面積,或是地理分布狀況、群落組成和結構特點,都遠遠超過農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最高的生物總量和最高的單位面積生物量,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總生物量約為1.8萬億噸,其中森林生物總量達1.6萬億噸,約占陸地生物總量的90%,陸地表面約1/3被森林覆蓋,其每公頃生物總重量干重達100—400噸,約為農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生產者,為人類和多種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產所需的物質和棲息環境,對人類和各種生態系統有著巨大的影響。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認識__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和嚴峻性
__是西部欠發達省份,自然條件嚴酷、氣候惡劣,生態系統比較脆弱,森林資源十分珍貴。主要表現為荒漠化威脅有增無減、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形勢嚴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壞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頻繁。當前生態惡化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生態環境建設中邊治理邊破壞、點上治理面上破壞、治理趕不上破壞的問題仍很突出;生態環境整體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在減弱??傮w來說,我省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勢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積為1203.46萬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28.26%,范圍涉及8個市州24個縣區。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__省沙化土地總面積為10.9萬km2,占土地總面積的24%,1999年__省監測荒漠化土地為17.8萬km2,沙化土地面積為11.1萬km2,比上一個監測期增加0.2萬km2,年均增長0.35%,20__年監測__省監測荒漠化土地為19.4萬km2, 比上一個監測期增加1.6萬km2, 年均增長1.7%,沙化土地面積為12.0萬km2,比上一個監測期增加0.9萬km2,年均增長1.6%,出現“沙進人退”的現象;二是森林質量不高,覆蓋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積雖然由802萬公頃增長到981萬公頃,凈增17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凈增3.5個百分點,但增加森林面積以次生林、灌木林地為主,林分質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龍江、小隴山、洮河、祁連山、子午嶺、關山、西秦嶺、康南、大夏河、馬御山10個林區,占全省有林地面積的 70%。三是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生物多樣性銳減,遺傳資源喪失,生物資源破壞嚴重。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列出的740種世界性瀕危物種中,我國占189種。四是生態功能繼續衰退,水源涵養功能退化,調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減弱,沙塵暴危害嚴重,生態安全受到威脅。
三、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確認識__生態環境監測監督工作現狀
(一)、監測隊伍參差不齊。目前全省林業監測資質的單位70多家,甲級單位2家,乙級21家,丙級27家、丁級20家,專業技術人員1051多人,資質級別不同,要求標準不一。監測隊伍參差不齊,專業水平不高。除甲級單位外,其他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多數單位難以獨立完成監測任務。
(二)、林業工程項目管理分散,科學指導林業建設不夠,生態監測監督工作滯后?,F代生態文明科學的顯著特點,是集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其它自然、人文學科之大成,成為一門多學科相互聯結的大跨度、復合型、融為一體的交叉學科。生態環境監測是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和環境管理,提高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作為全省依法對生態環境監測監督的單位,要切實履行法律的職能,積極有效監測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資源消長、變化情況,為政府保護生態環境提供依據,努力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但在履行工作職能過程中,因職能不明確,存在項目管理分散問題。一是全省各項林業生態工程作業設計存在部分作業設計不規范,影響工程質量。二是全省部分林業建設工程任務的下達、工程質量管理、質量的監理、完成任務的檢查驗收和檢查驗收,沒有形成明確有效的互相監督的機制,不能確保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質量。三是重點公益林數據庫、圖形庫的數據管理與更新,責權利不明晰,沒有發揮出數據庫的作用,影響科學發展。四是森林資源、荒漠化等監測技術成果、數據在使用、和報送國家林業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夠完善,數據口徑不統一。處室之間存在職能交叉,加之一些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監測職能沒有落實到實處,影響我省生態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監測監督管理的質量,影響全省林業生態建設的科學發展,影響我
局為政府提供決策和服務的水平。
(三)、省直職能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目前呈現出環保、農業、水利、林業、氣象、國土等部門都涉及,各自為陣,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監測標準不一,數據不能共享,是單一的業務性專項監測,造成監測數據單一,保存分散,沒有形成技術優勢,造成數據精度低,缺乏科學性、嚴密性和連續性。
(四)、資金投入不足,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經費不足,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礎建設差。長期以來,我國環境保護投入不足,欠債過多,留下了巨額生態赤字,加之我省是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資金扶持投入不足,影響我省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
四、為服務我省林業科學發展,全面履行生態環境監測監督職能的對策和建議
(一)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環境法制建設,依法行政,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保證。在開發建設中,必須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堅決禁止和取締各種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非法活動,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制定《生態環境監測監督保護條例》、《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環境管理辦法》等地方法規,逐步完善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實加強對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礦產等重要自然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要加大對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加強對重點流域、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的監督管理,努力使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切實負起生態環境監管職責。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我省的開發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嚴格管理和保護生態環境,是關系環境安全和生存發展的長遠大計。因此,必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認真行使監督管理職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監督管理體制,強化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綜合協調與監督工作。首先是各有關部門都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監管保護工作。要利用全球環境基金-__省綜合生態管理系統信息中心設在我局,利用以gis為平臺建立的全省生態系統和土地退化數據庫信息的有利條件,做好國家地方縱向互動,與計劃、農業、林業、水利、畜牧、國土資源等13個部門橫向聯通,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自然資源開發的規劃和管理,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特別是做好生態惡化重點區域生態的治理和恢復,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劇的趨勢;做好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流域規劃,保證生態用水,嚴禁對現有草場、植被的破壞;抓好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態功能保護區;加強城市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中生態保護工作的監督管理。其次是要細化處室和廳直各單位的職能,合理分工,相互監督,確保林業生態建設的科學發展。并借鑒兄弟省區(如寧夏、河北、江西等)的經驗,由監測監督單位組織依法負責全省各項林業生態工程作業設計審核、工程監理和年度計劃任務核查,對審核、監理、核查結果經計財、工程管理部門和省生態環境監測監督管理局會簽后,向省廳提交工程建設驗收報告,作為撥付工程建設資金和調整建設任務的依據。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生態環境保護是有著顯著社會效益的公益性事業,要確保對用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機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時,以建立的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脆弱保護區、生態旅游區為依托,結合森林資源監測和荒漠化監測網點,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監督體系。 要加強生態環境的監控能力建設,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站,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監測指標體系,采用遙感等高新技術,建立生態環境災害預警系統和生態環境信息系統,加強生態環境變化趨勢的預測預報。